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描写枫叶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枫叶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枫叶的作文

第1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摘 要: 作文课,关注儿童的所做、所见、所思;作文课,讨论拓展、融合与创新延伸;作文课,让学生的心灵轻舞飞扬。作文课,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潜在的智慧和情感的激活、滋润与呵护的过程;作文课,应该是学生真情流露、成长自我、飞扬个性的过程。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儿童生活 激活创新 飞扬个性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南京市300多名骨干教师齐聚百家湖小学,参加一年一度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给予我灵感,更给予我思索。

一、作文课,我们关注儿童的所做、所见、所思

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有着简单、奇妙、零乱的体系和很多对这个体系近乎天真的“解释”。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生活得忘乎所以。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思考他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写什么或者有可能写什么”。

课例一:《森林招聘会》。

执教老师:朱萍。

师:《熊出没》中的熊大和熊二要开个“森林超市”,方便森林的百姓,我代表它们前来招聘!

师:你是森林之民的哪一位?你们猜猜,森林超市都有哪些岗位?

(学生对《熊出没》中的情节耳熟能详,因此作文课一开始,学生的情趣瞬间高涨。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最重要的前提,有了兴趣,儿童就有了学习的动机,就会积极地关注、探索。)

师:你们都有哪些本领?可不可以给大家露一手?我先请同学们当评委,有森林之民前来应聘,你会说些什么呢?(课件:熊大熊二的招聘启事)你想招聘哪一份工作?

生1:我想招聘“超市保安”工作……

生2:我想招聘“超市销售员”的工作……

师:来,我们分组交流一下,模仿前面两位同学的叙述,任意选一个职位,也可以创设新的招聘岗位。(四人小组交流)

(作文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与开发,尽可能考虑学生心理,考虑学生知识的准备与储备情况。写想象中的生活情节,建立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

解读:这节课的设计,创设的情境很醒目,使学生进入角色乐于表达。创设平等和谐的对话,指导互相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想象世界:“为了把要把森林超市办成一流,你还想增设什么岗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都充分体现。作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不仅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还要面向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作文课不能简单地让孩子们复制他们的生活,否则只会陷于流水账,学生根本掌握不了写作方法与技巧,掌握不了文章的精髓。好的作文课,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用智慧的目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唤起他们对生活的情感有极其重要的启发与延伸作用。

二、作文课,我们讨论拓展、融合与创新延伸

在这次作文观摩研讨会上,我们在多节课中看到了作文教学的诸多亮点:

亮点一:拓展:作文课已经不拘泥于课本中的作文练习方法。比如:在教学以“爱”为主题的作文时,我们看到了作文课堂的拓展,可以是真实情景的再现,可以是亲子课堂,可以是义卖活动,也可以是“辩论会”、“主题讨论会”……

亮点二:融合既是方法又是境界,我们不断实现课文与作文的融合、作文与阅读的融合、作文与音乐的融合、作文与美术的融合、作文与建筑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儿童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要用“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眼光看待儿童,走进他们的思想,贴合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有创意的想法,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求异思维。

课例二:《秋天的童话》。

执教老师:周锋。

师:(课前交流同时也是导入)一直久仰百家湖小学的大名,今天能给你们上课我十分高兴。你们想知道我什么?(学生问题种种,五花八门)

师:有些问题不用我说你们就能知道(引а生观察)。

(板书:看、听、想)

师:(课件)我们这节作文课要上什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本次教学是要学生留心生活秋色,展开想象。老师把激发兴趣与引导观察巧妙结合,与学生在一种亲切、自然的交流氛围中,师生情感更贴近、融合。)

师:秋天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师:出示枫叶,枫叶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梨子,梨子是什么样子的?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会怎么写这些秋天的使者呢?

生1:秋天是火红的枫叶。

生2:秋天是金灿灿的梨子。

(板书,尝)

师:出示一枝桂花,桂花是什么样子的?在诗人的笔下又会怎么描写

生3:秋天是丹桂飘香。(师:板书,闻)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秋天的美景)请大家拿出纸笔,将你们的欣赏写在纸上,每人写一句。(学生连读)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师:我们这样写秋天还不够具体,我们再学一个本领――(板书:问)

师:我们问一声,例如秋天到了,枫叶为什么会红呢?自己问一问,同学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你们自己寻找答案,怎么才能让话说得更有意思呢?选择一点讨论,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很精巧,教师从作文的创新上展示了一个新颖的思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了学生们的语言积累,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感觉空间,从而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

第2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一、固定视点。固定视点就是作者在描写前确定一个不动的观察点,并从此出发展开视角,捕捉事物的特点,像绘画固定框架一样确定描写的范围。观察事物,本来可以选择许多不同的视点,但应该选择最佳的视点并把它固定下来,拓展最佳视角,捕捉事物的特点,截取最佳的画面。如下面一段描写:我站起身,回首朝云雾深处悻悻地盯了一眼,突然,云雾从底下升起,急速地飘飞,天,忽然晴了一角!刹那间,我惊呆了,一条“巨蟒”从山旁伸出了“蟒头”,凛然矗起,气势夺人!啊!我不由惊叫起来:“巨蟒出山!巨蟒出山!”世上罕见的三清山绝景,猛然闪现在我的眼前。而且吞云吐雾呼呼有声。仅仅两分钟,“巨蟒”又消失在它吞叶的云雾中。

这是作者固定最佳视点之后,捕捉到的三清山绝景的特点,较好地揭示了事物的层次。在一定的视野范围内,由于远近高低的距离不同,或者由于事物的组合不同,便构成了不同的色彩。确立固定的最佳视点,画面便有了鲜明的特点,富有层次感。再如:哦哦,这秋阳中倾斜的山坡,山坡上铺满着不知名的野花――那五色斑斓的野花,远远的一角城墙,城墙上的天空,天空中流荡着的白云,这不是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的题材吗?……哦哦。这一带疏林枫叶,枫叶经了秋阳的熏染,经了秋风的吹拂,也有红的了,红得如玛瑙般鲜明;也有黄的了,黄得如油菜花般娇艳;也还有绿的,那仿佛在长夏时一般的滴翠;后面有红墙古屋的衬托,上面有蓝天的掩映!

作者确立了视点,便描绘出远近景物的色彩层次,山野的特点也非常鲜明。

二、变换视点。顾名思义变换视点,不是定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上,而是在改变自己的观察点。

变换视点,主要表现在观察事物的地域上的变换。即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立足点转移,视角也跟着转移,捕捉着不同地域的事物的特点。例如《长白山,你告诉我》中的描写片段就是用变换视点观察、写作的:车窗外仍然是浓荫遮目,偶尔峰回路转,才从树木的隙缝中窥见座下的“蓝箭”事实上正紧贴着陡峻的山腰盘旋而上。汽年的上方不得而见,汽车的下方看去却像是一片浩瀚的林海。这林海随着山势起伏一直伸展到云雾弥漫的地方,那里云海与林海交汇,只见苍茫一片,是云是林已不可复辨了。下得车来,感到这里的视野宽阔多了。在汽车前后三百米的山路两旁,到处都是这种蜷曲、趴伏着的树,刚才在山麓原始森林中获得的那种雄伟、挺拔、深厚、沉郁的感受、消失得干干净净,一时竟像置身于一片杂乱的荆棘之中。

这是随着视点变换描绘长白山的景色。观察点变换,区域变换,景物的特点也在变换。

第3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描写秋天的英语作文1:

I like the vibrant spring, hot summer, also like the white winter, but I most like the golden autumn.

Autumn, rice has matured in the paddy field, in a glance, seems to spread all over the floor of gold, and the farmer uncle one by one to pick up the "gold" in their field. The breeze blowing, golden ocean layers has moved.

Fruitful tree is decorated with their "success" : persimmon tree, far see like hang up red lanterns. Persimmon you squeeze me, as if to say: "pick me, pick me, my flesh is sweet." Zizyphus jujube tree, zizyphus jujube fell all over the floor, people hurriedly picked up, I picked up a bite, good acid! Vineyard vines have purple black, like the black pearl, to eat into his mouth a sour, sweet, let a person forget the taste.

Autumn stream is so cool, take off the shoes, soak a while sitting on the rocks, the whole people all spirit tremble.

I love autumn, love charming autumn scenery.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喜欢气候炎热的夏天,也喜欢白茫茫的冬天,可我最喜欢金黄色的秋天。

秋天,稻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了,一眼看去,好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而农民伯伯们一个接一个到自己的田里捡“金子”。微风吹过,金色的海洋掀起一层层麦浪。

硕果累累的树上已挂满了它们的“成就”:柿子树上,远看像挂了一个个红通通的灯笼。柿子们你挤我推,好像说:“摘我,摘我,我的肉可甜了。”酸枣树下,酸枣都掉了一地,人们赶紧拾起,我拾起一个,咬了一口,好酸啊!葡萄园里的葡萄已经紫的发黑,跟黑珍珠一样,吃到嘴里酸酸甜甜,让人忘不了那味道。

秋天的溪水还是那么凉,脱下鞋,坐在大石头上泡一会儿,整个人都精神抖索。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迷人的景色。

描写秋天的英语作文2:

It is autumn. The sky is clem and cloudless. The summer heat is gone. The autumn wind brings us cool. At once the version comes to my mind, "Autumn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 " Actually I see pomegranates red and round on the stall in the market and the pcars big, yellow and juicy. My mouth waters for them. The grains have been harvested, the rice, wheat and corn.

The laurel trees give off fragrance. The perfume makes its way stralght into my nose. The brlght red canna are standing behind rows of tall plane trees. I am waiting for their leaves to turn yellow.Then l can trample on the fallen lea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ground.

At times the autumn rain keeps falling silandy on the trees and flowers and the ground. It washes everything clean. When the sun comes out, the droplets shine bright on the yellow leaves.

What a beautiful painting! Autumn is the season for harvest no pains, no gains. I must study hard so that I can have a big harvest in all my subjects.

秋天

已是秋天了,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夏热已逝,秋风送爽。我顿时想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市场上已可见到红红的石榴和黄橙橙而又的大梨,实在令人垂涎。此时,稻子、小麦和谷子等庄稼也已开镰收割。

桂花吐香,芬芳扑鼻;在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后是鲜红的美人蕉。我在等待树叶变黄,热后踩着满地的落叶。

有时,秋雨无声地落到树上、花上和地上。它洗涤一切。太阳出来时,晶莹的水珠在黄色的树叶上闪闪发亮。

一幅多么美丽的油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不劳者将一无所获。我要努力学习,以便所有的功课都获得丰收。

描写秋天的英语作文3:

It gradually turns cool. The sunlight is no longer so strong and the cicadas have stopped crying. The hot summer went by at last. The favorite season in the year is coming.

Everywhere we can see the scene of bumper crops: on the fields is golden rice,on the trees are ripe fruits. The farmers faces are full of smiles. They are now expecting a good harvest through a summer's hard work.

The autumn evening is especially beautiful. When the setting sun goes slowly down to the west, the sky over the mountains is covered with red rays of evening sunlight, which shines upon the blue sky and floating clouds, just as the maple leaves fall onto the sky.

It is getting cool at dusk. The wind blows, the moonlight shines on the ground,the frogs croak and insects chirp in the fields. Such a situation will make you forget all the unhappy things in the daytime.

I love the beautiful season.

天气逐渐变冷了,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蝉也停止了呜叫,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一年之中人们最喜爱的季节已经来临。

到处都可以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田野里是金黄的水稻,树枝上挂满成熟的果实,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经过;个夏天的辛勤劳作,他们都期望有一个好收成。

秋天的夜晚格外美丽,当夕阳从西方缓缓落下时,山顶上方的天空布满了红色的霞;宛如枫叶飘上了天空。

第4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在赤道,一个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孩子们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孩子们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是像冰激凌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考试的时候,他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孩子这样写道:“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子。”

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地讲,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我们要知道雪,只有亲见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茫茫的雪原。

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在有黄莺的树下。

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香,只有夜晚走到花的庭院。

读了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深有同感,好像这个故事说出了我们习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只有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我以为我们必须最大程度地把阅读、实践活动和诗意凝视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从语言的给予到习作素材的积累,再到诗意的凝视,使我们的习作教学能在一个主题中完成。

我以一节中年级习作指导课《美丽的秋叶》的教学设想来展现快乐作文的三步曲。习作课《美丽的秋叶》有如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观察自然,聆听自然,用美的心灵发现美的事物;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诗情,引导他们对自然的诗意凝视,从而外化为语言的表达;放飞心灵,展开想象,进行有灵性的写作。

要让中年级的学生对秋天的树叶产生感情,这需要智慧的点燃,能否燃烧就在于划火柴的瞬间摩擦的点是否选对。

一、 阅读摇篮,语言积累的源泉

习作课开始,我给予孩子们的是动情的诵读:

这枫叶林,是凉秋中的盛花,是衰败中的盛开,是土黄中的鲜红。枫叶,是热情开朗的姑娘,她不管自己的未来如何,只要她在,就红火奔放,格外灿烂,格外浪漫,格外热情,格外美丽。下起了温情的秋雨,那火红的枫树林,身影婉约,仪态婀娜,蒙蒙雨色中,越发娇媚,优雅而清纯……

落叶,她曾是一片绿叶,赢得过多少爱慕、赞美的歌,送给人间多少嬉笑和欢乐。如今,她终于枯黄了,被秋风吹落。她不愿随风漂泊,她不甘寒冷和寂寞。她是那样舒展潇洒,没有一丝蜷缩,一丝皱褶;又是那样柔韧光洁,没有一点尘垢,一星斑驳。她安详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通身闪烁着牙雕般透明的光泽;她在飒飒秋风中轻轻抖动,似乎振翅欲飞,还要在天地之间去上下求索。

我将落叶珍重地捧到胸前,贴在心窝。落叶,诗人对你说:“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哲人对你说:“来自自然,回归自然!”在这丰美的金秋,我特别喜爱这飘飞的落叶,她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年更加绿树葱葱而甘于沤为黑土,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

此刻呈现给孩子们的是与本周习作同话题的优秀作品,既起到范文引领的作用,更是对孩子们语言的润泽滋养。

二、 活动乐园,素材生成的天地

我精心挑选的朗读片段和动情的朗读只是一个铺垫,是捡拾柴火,是升温的前奏。孩子们已有的语言储备为孩子们的作文作了较好的准备,但是语言的储备是沉寂的,它只是一种内在的存在,要使之成为学生可以用来表达的载体,必须激活它。活动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于是我设计了一系列轻松、愉快,甚至走出围墙圈囿的开放性活动。比如捡一捡——走进秋天的野外捡拾落叶;贴一贴——选择、构思、修剪、粘贴一幅叶画;念一念——大声吟诵描写秋天的古诗;唱一唱——哼唱有关秋天事物或特征的歌曲等。当这些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快乐地完成了,这既是无痕地提供学生习作素材,更是学生自我素材的生活化积累,有了生活,原本丰富但冷却着的语言便被激活了、苏醒了,变得灵动,变得生机勃勃。

三、 浪漫想象,轻松表达的舞台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化具有超现实的想象性,而这种想象性正是人类先民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折射,是人类文化得以萌发的种子,是人类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种财富正深藏在儿童文化的想象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多彩的想象融情于自然,从而努力达到诗化的表达,这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情意的积累,是人文素养的积淀,而且完全可以达到。于是在教师细致入微、不着痕迹的点化中,孩子们的浪漫想象开始燃烧直至光焰夺目。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秋游时搜集的各种树叶,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并用几句话说一说。

生1:这是一片精巧的银杏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它已经有些枯黄,拿在手上,像一把小小的扇子。

师:有补充吗?

生2:老师,我接下去说吧。拿在手上,像一把小小的扇子,可我却不忍心用它扇风,因为它是那么小巧,那么脆弱。当我看到它静静地躺在树下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件古朴的艺术品。

(全班掌声雷动)

师:你们俩“双剑合璧”,创造了如此美丽的语言,老师为你们骄傲!言由心生,如果心中无美,心中无情,口中笔下又怎会有情呢?因为你们真正做到了用心灵去观察这些树叶,爱它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它们,那么在瞬间,它们已成为你关注的事物,成为你的朋友,你自然地对它们产生了感情,或怜爱,或珍惜,于是有了很多美好的联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意的凝视”。谁再来介绍你喜欢的一片叶子?

生3:多美的一片枫叶!红得炫目,红得娇艳,红得令人心醉!

生4:我拿着这片火红的叶子久久地凝视,迷醉了。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秋的颜料?是哪位仙女落下的胭脂,还是杜鹃鸟飞过时悲啼的血泪?(教室里一片安静,接着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5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季是四季的开始,它没有夏天的烈日当空,没有秋天的秋风萧瑟,更没有冬天的冰天雪地,而是温暖适宜,暖风拂面,生机盎然,

为四季开了一个好头。

当东风慢慢吹拂时,标志着春天已到来。春姑娘驱逐走冬天的严寒,向大地撒下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到了晚上她又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带给人间。小草因春雨的滋润,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柳树大口大口吸吮着贵如油的雨丝,使自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桃花更是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尽情地享受雨水的沐浴,花朵因此竞相开放……是春雨,让我们领略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

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然后,便有了夏。

夏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烈日当空,那一轮火球无时无刻不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上,但植物们却似乎欣喜不已:荷花越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越能显示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机;树木也越发的葱茏,粗壮的枝杆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为夏天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就这样经过一个夏季的蓬勃后,我们迎来了丰收的时节——秋。

秋天栖息在农家的果园里,随处可见累累的硕果;秋天栖息在江面上,渔民们总是满载而归,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的风景也毫不逊色,俗话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红遍了漫山遍野。秋风一吹,它们便如一只只展翅的蝴蝶,在红艳艳的山林里翩翩起舞,无比生动,无比华丽。

秋天一过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的终点。漫天飘飞的雪花为大地裹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雪被,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虽说冬天被冰雪覆盖着,但它并不死气沉沉。瞧,傲然挺立的松柏,独放枝头的梅花,给冬天增添了生气,让寂寞的冬天有了陪伴。于是,它信心满怀地走向来年的春天,让四季的接力棒再度传递。

这就是由春、夏、秋、冬组成的四季。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朴实功劳、累累硕果催人勤勉;冬,以她雪白无暇、不畏严寒让人敬佩。让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带给我们的启发!再让我们走过四季,领略四季的魅力!

教师点评

第6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奇异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学已经打破了有限空间和书本的桎梏,以其宽阔的视域,丰富的资源、美妙的音乐与画面,让学生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激发着他们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不愧是语文教学中的“奇异果”。

一、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

荀子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知,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学习的内因,突破教学重点。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可以收集大量的影视资料并加以运用。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视频短片与课文进行比较,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影片展现的故事情节是否与小说相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就某一具体情节,谈一谈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哪一种的表现效果更好?学生通过比较,对小说的特点便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而且对影视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利用多媒体解析古代诗词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词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中职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古诗词教学采用电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在讲授《琵琶行》之前,先播放琵琶独奏曲,用多媒体推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沉闷而凄冷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令人拍案叫绝,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诗句描写的音乐中激越高亢、欢快娴雅、珠圆玉润的表演技法,可播放古典琵琶曲《高山流水》中的片段。悠扬柔美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怕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我们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如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材料作文,我提醒学生不能停留在我如何“关注生活”这一层面,材料已经说明了生活给有心人带来的财富,即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去体会才感受得到,即要求描摹出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一些感人的东西。此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采集的生活中的小片段,其中包括近几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一些感人的生活画面,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从而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做“有米之炊”。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认知能力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属于基本认知能力,在语文课中,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如讲授《荷塘月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文里超然的意境之美,可以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什么是索淡朦胧,什么是和谐宁静。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再加上渗透力极强的朗诵与视频结合,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第7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一、课文分析

《秋天的雨》旨在让学生学会对于秋天的雨的描绘,同时拓展出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一种景物,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每一种角度的切入,怎样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渲染,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通过小动物的动作等,来反应秋天的雨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会读和会写课后的生字和生词,进行准确的读出和组词。学会通过各种角度去描绘一种景物,进行情感的融入。更加熟练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文章的提升。

2、能力目标。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一种景物的分析和运用,学会仿写;有层次的去写一种景物的各个角度,去分析每种景物的内在内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感悟景物中的内在美,体会其中的内涵。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一种景物的美,然后进行描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秋雨”的声音,带有秋风的声音,“哗啦啦”的雨声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当中去,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会秋雨的声音。

教师让大家描绘一下秋雨的印象,从“颜色、声音”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和发现,每个学生提出一句或者两句,进行比较和交流,这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秋雨的诗句,进行比赛,看一看谁说出的关于秋雨的诗句多,谁说的最美,谁说的最好。(设计意图:渲染下雨的氛围,带入一种如诗似画的境界中)

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字词障碍。(1)让学生自己,或者同桌,或者小组内进行朗读课文,扫清文章中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自己通过商量交流,通过查字典,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做到会认会写会分析。“扇、菠、萝、邮、爽、柿、紧、杨”,让学生自行解决。(2)教师通过出示PPT文稿,将生字加上拼音和去掉拼音,进行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开火车读,自由度和协商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出现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分析。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式交流。(3)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抢读,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个苹果上一个字,读对了的同学,摘得一个苹果,然后奖励给他一个小星星。(4)教师点名读字,开火车读字,然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析,教师随机挑出几个字让学生朗读,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设计意图:将识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展开识字,进行巩固)

2、二读课文,熟悉文意,分析课文段落。(1)二读课文,要知道文章里对于秋雨描写的角度,“声音、颜色、气味、形状”等,都是我们可以融入的角度,每个角度又通过可以感知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达到一种渲染情感的目的。(2)“秋天的与,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有注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体会这一段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谈感受,“清凉、温柔”关键词,说明雨水的一丝丝温凉,然后提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让学生进行特点分析,“秋天――钥匙,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整个秋天的风貌展现了出来。(3)对于秋雨描写角度的分析是本课重点。颜色: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黄色,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叶――红色,像邮票,飘啊飘啊;田野――金黄色,像海洋;果树――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苹果、橘子――香甜的气味。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抓紧挖洞;松柏穿上厚厚的衣服。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仿照课文段的仿写,也从颜色、气味、声音入手,写一段关于某种景物的内涵和魅力;教师先读一段描写文字范例,学生根据范例和音视频写出自己的感受;完稿后组内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二次修改,老师点评若干;优秀作品展示和学生奖励。(4)学生小组合作勾画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且尝试讲解本体和喻体,讲解拟人句两者的相似点。然后进行两种修辞手法的仿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和分析。(设计意图: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描绘一种景物,融入修辞进行勾画,试着写一段话,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

3、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于秋雨的喜爱。教师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对于秋雨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点,颜色?声音?气味?小动物?丰收?选择其中1-2项,进行评说,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每个小组排出一名代表,进行课文的分析和评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秋雨的美,这种秋雨的美丽,我们往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达。

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描绘一种事物,教师列出“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炎热、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花”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试试描述其中的景物,从各个角度切入,进行有效的描述。(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4、综合性学习的拓展。(1)要求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词句,各自摘抄10-20条,然后放在一起展览比较;(2)用自己的画笔画下秋天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用自己的笔写下秋天风景的模样,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交流;(4)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一次秋游,记录下沿途的风光和秋游的景色和心情。

5、作业的相互展示和交流。将自己所选择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观赏,互相取长补短,找出最优秀的作业,进行奖励和表扬,然后进行二次作业的修改,提升作业展示的水平。(设计意图:提升交流,互相学习,多元化促进文章理解)

6、板书设计的关键词。颜色:秋天的雨,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菠萝;苹果、橘子。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小动物们。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第8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出彩 秘诀 文化底蕴 真挚情感

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很重视文采的雕饰,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贾岛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让我们感动的同时,意识到锤炼佳句的艰难和必要,这佳句其实就是有文采的句子。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底蕴、有情感、有画面。那些语言干瘪、缺乏美感,不生动、不形象、没文采的文章,不能引起评卷老师的兴趣,往往被归为低档作文。那么怎样使文章语言有文采,是否有“秘诀”可言呢?

“秘诀”一:展示丰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要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如考生在《选择诚信 选择中华魂》中写道: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了孟姜女的眼泪,雷峰塔下的,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飞。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这朵诚信的花哟,凄美,哀婉;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方土中,培养出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一方诚信的热血啊,洗礼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这一方诚信的土噢,深厚,凝重。

该考生从孟姜女的“相思泪”到梁祝的“化蝶双飞”,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林则徐“”,从的“鞠躬尽瘁”到孔繁森的“一心为公”……旁征博引,视野开阔,语言精美令人叹服。

“秘诀”二:注意词语的锤炼,用词精当形象

选用含义具体且富有形象感的词语,也是文章出彩的重要一环。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字描摹月光自上而下地洒落,轻柔而流动;“浮”字描摹月光自下而上缓缓升起又慢慢泛开来,弥漫荷塘,“洗”、“笼”不仅化静景为动景,更是传神地描摹了月光匀润轻柔缥缈的朦胧美。

再如,鲁迅《药》中描写康大叔“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由一系列动词刻画出康大叔的贪婪、凶狠,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秘诀”三:善用修辞

有位著名布道家说过这样的话:“讲道不用比喻,就如同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一样,既不透亮也不通气。”布道如此,作文亦如此。美好的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还可以给人带来鲜明深刻、耐人寻味的印象。鲁迅先生就非常重视比喻,比喻在其散文、杂文中几乎俯拾皆是。朱自清散文的比喻艺术也为广大读者所赞赏,如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先生用了多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荷花和荷叶的形态、颜色、光泽,使原本单一、机械的概念变得生动迷人,魅力非凡。当然,其他如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亦能使文章富有感彩,使文章出彩。

“秘诀”四:注意句式的变化,特别是“整句”和“散句”的结合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它包括对偶、排比、叠用、回环等整齐的句式。使用“整句”的好处是结构齐整,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各种各样句子交错运用的句子。使用“散句”可使文章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能产生明快、生动的表达效果。而“整散结合”可使句式显得参差错落,跌宕腾挪,使语言生动灵活,多姿多彩,既典雅又朴实。如《走进四季》中的一段:“我不迷恋‘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暗淡情调,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清无奈……我独爱那一片火红的枫林,秋风萧瑟,枫叶随风轻摆,那红的是激情,是斗志,是积蓄力量抵御寒冬的准备,是走向成熟的韵味……品味金秋,品尝硕果,这是怎样的一种喜悦?”这段文字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相间,整散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流畅悦耳,令人拊掌击节。

“秘诀”五:引用名言典故

名言警句,意深旨远,耐人寻味,历史典故总是千古相传,引人自警,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对丰富文章语言、表达效果很有必要。如:

“言必行,行必果。”古人的话总是那么富有哲理。易水之畔,荆轲的悲壮形象是那样的动人,至死不忘的依然是自己的承诺。“士为知己者死”荆轲死了,他壮烈地死去了,留给后人的是一种不得不令人低头致敬的“信”。因为信,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因为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的宋江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信,平遥小城的“日升昌”才能把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汇聚一堂。(高考《人生需要诚信》)

“秘诀”六:在行文谋篇中注入真情实感

第9篇:描写枫叶的作文范文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读写不分家正说明了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所思所感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结合

一、扩大阅读,增加语言输入,培养阅读欣赏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巩固掌握字词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是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时期,语文阅读不仅仅要从已有的教材入手,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扩大课外阅读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互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后布置一些课文作者相关的优秀阅读材料,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列出系统的阅读培养计划,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小学生作文》《小学生阅读》《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三字经》《千家诗》《弟子规》等阅读期刊和国内外名著。经典无论在影响力还是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着其丰富而深刻的力量,作品中无处不蕴含着作者的独到见解与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们通过阅读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熏陶作用。从阅读中领略书中的世界,同时在古文经典学习中,传承国学精粹,博学明理。

2.选择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遇到好的名言警句或描写人物、风景、体会的词语、句子、段落,可以摘抄下来,在阅读的时候欣赏语言的优美,在摘抄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巩固这些表达的运用。持之以恒,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提高个人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语、句子,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语言资料库的储备,日积月累,在写作中学生就能信手拈来,引用借用,为写作表达增彩。

3.组织古诗词背诵比赛,诗文朗诗,阅读笔记评比等活动。小学时期是一个学生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多注重对阅读训练的培养,加大对精品文章,名著的阅读量,增加对名句,名段的记忆量,通过背诵提高行文下笔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选材、准备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热情,在背记朗诵中,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参与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调动,感悟体会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 细致观察,丰富思维想象,培养观察联想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敏感的,对外界事物能够做出敏锐的反应。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联想能力。

1.通过写日记培养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感悟思考。但孩子们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因此,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培养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写一写春天婀娜多姿的垂柳,夏天的鸣蝉,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花,人字形的大雁,下雨前搬家的小蚂蚁,美丽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写一写家中养的盆栽、宠物,与同学之间的游戏,周末的郊游,节日家庭团聚的亲情等,教师也可以帮助他们列出命题,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通过日记写下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事不在大小,指导学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凭空捏造,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2.通过观察生活激发相关联想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作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让作文不再单调枯燥。但是想象也不能脱离现实和对现实的认真观察,否则就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了。

例如学生看到秋天的芦苇,会写下“秋天的芦苇像兔子的羽毛”,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形态在学生眼中恰似羽毛,同时也是白色的,但是兔子没有羽毛,这是就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考察,让学生观察兔子的皮毛和鸟儿的羽毛的差异,帮助学生纠正对事物的认知,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写“假如____”或“未来的_____”式想象作文,学生则可以基于目前生活、科技水平,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去构建一个理想的科幻王国和童话世界,让学生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想象的世界里。

三、 厚积薄发,调动语言输出,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写作是将输入获得的语言、词汇、知识、调动出来,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它反映学生的字、词、句、篇的整合训练和对思维感悟能力。基于以上的培养理念,阅读、摘抄、背诵的培养,从读写诵三方面综合为学生积累了语言词汇的输入,并培养了语言欣赏能力;通过日记保持学生对外界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基于生活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写作培养中,注意保持学生语言输入和语言调动能力的平衡,让学生能够运用阅读得到的语言技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那么行文如流水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要相辅相成,贴近现实生活,兴趣教学,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通过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激活想象,重视日常写作的启发和培植,在读写实践中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高桂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积极引导分析的作用【J】.学周刊,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