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范文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

第1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范文

关键词: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对策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状况

最新统计,2010全年涉及股权激励的公司高达101家,其中新推出预案的有86家,而此前从股权激励制度推出以来的4年多时间内仅有127家,特别是在2010年末,共有59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预案,仅11月份至今就有34家公司宣布拟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出台股权激励的愿望极度高涨,创历史月度新高。另外,从2010年涉及股权激励的公司分类来看,有4家是股东大会通过,56家为董事会预案通过,已经实施的32家(其中3家为2010年推出预案),停止实施的有9家(8家为2010年以前推出)。从2010年已通过董事会预案的56家公司,可以看到,有40家公司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而在这40家中又有39家是在2010年9月以后推出的。这101家股权激励公司中有23家采用了限制性股票激励,1家公司采用股票增值权,77家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激励。

根据以上的数据,目前国内股权激励的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特点:①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和股票来源较单一;②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民企占“大头”;③行业集征明显。

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全 在税收优惠上,国外很多国家提供了实行股权激励的优惠税收政策,但在我国除征收印花税外,还对股息、红利计征所得税,使收益者实际收益减少了,激励效果难以实现。在新会计准则中,股权激励费用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还需相关部门认定。虽然这两年我国不断完善对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但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施行的时间不久,在《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政策上依然不够完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损益和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

2.2 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不足是另一个制约股权激励制度绩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资本市场因缺乏作市商制度和大型机构投资人而缺乏有效信息的制造者。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大多反映的是股票这种商品面对过多资金追逐时的稀缺程度,而建立在研发基础上有关对公司真实价值的评判信号和对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的发掘信号却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上对公司股票进行的交易主要以投机易为主,它所引起的价格波动既不能向企业的经理人传递多少有意义的投资信号,也不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理人的努力水平给予客观的市场评价。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不足时,企业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效果将大打折扣。

2.3 缺乏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我国的管理人通常由行政部门任命,缺少市场上的优胜劣汰竞争,不会努力的完善自我,去注重企业的效益,而是注重官位的升迁,与所有者的利益背道而驰,股权激励计划无法充分的发挥作用。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中,职业经理人通过公开的竞争上岗,在时刻面对劣绩时随时被替换的压力下,会更好的为企业的利益着想,在报酬以绩效为考核标准确定利益的基础上,会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股权激励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4 激励力度有限 股权激励的力度和公司的内部运作密切相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还不健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虽然公司高管名义收入水平不高,但隐性控制权收益相对较高,往往存在着经理人转移股东财富,损害股东利益现象。在这种公司运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即使授予公司高管部分股权,但是经营者持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太低,无法将高管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联系,薪酬结构中股票期权所占比重较小,带来的激励作用不大,公司高管仍然有动力去损害公司的利益,如增加自己的在职消费,获取额外的个人好处,甚至将公司的财产和收益据为己有。

3 实施股权激励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机制

3.1.1 要制定好科学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标准 在国内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曾提到的龙净环保和国际案例中的安然公司,不可否认的在业绩考核和激励标准中都存在问题,以导致了被众多人呲之以鼻或最终导致破产。所以在实施股权激励时,科学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标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断完善业绩考核制度中,考核指标应当全面、系统、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

3.1.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从安然事件中,其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基本被高管人员所把持,以及我国股权激励目前存在的被少数人把持的情况来看,公司的治理结构是股权激励有效发挥的基础。在完善内部治理中,应该加强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起到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管理作用。

3.1.3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能够让公司从中选择高素质的经理人,且通过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能让经理人有着适度的压力,从而更加勤勉尽责的为公司服务,能防止经理人出现不利于公司的行为。从而促进高素质经理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推进股票期权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完善公司外部环境

3.2.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个人持股比例限制,股票期权引起的公司注册变更以及股票期权引起的税务问题和个人所得税等问题,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以使股票期权激励合法化。特别是对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薪酬等信息披露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的会计制度。

3.2.2 健全市场环境,尤其是股票市场 因为激励作用发挥的一个前提是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关系越强,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有赖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完善的市场环境可以改善资本市场上资金配置效率和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整体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在不流通股份、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产权关系等方面要逐步健全,强化信息披露,禁止幕后交易和操纵市场,使股价尽可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面貌。这样才能正确的反映公司的价值。

4 结束语

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实施得好,能使公司与高管形成双赢的局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方式。总之,无论从有利于股权分置改革的现实需要,还是从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股权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如果国内企业根据其自身条件和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建设,政府等相关机构积极推广营造适宜的环境及借鉴国外股票期权经验和教训,中国股权激励必将能有效的实施,能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激励的机制。希望能在法制化的框架下,积极推进员工持股,规范管理层收购,以实现促进企业效益提高、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目标,使股权激励制度真正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造福于中国的企业和民众。

参考文献:

[1]刘艳萍.股权激励机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4).

[2]潘亚岚,丁淑洪.国内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绩效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8(05).

[3]杨琳.论股权激励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文杂志,2007(01).

[4]龚岩.美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其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10).

[5]周仁俊,喻天舒,杨家兵.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J].会计研究,2005(11).

[6]杨孝伟.股权激励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运用于完善[J].经济师,2005,(07).

[7]黄向东.试论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及其运用[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3).

[8]张炳雷.国有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制度约束分析[J].理论前沿,2008(9).

第2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范文

2007年,中国的股市延续了2006年的炙热,稍有不同的是,虽然都是炙手可热,但热源不同。如果说股权分置改革是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轨迹,那么整体上市将可能成为2007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主题。

沪东重机(600150),2007年整体上市第一股,创下了10天内股价翻番的记录,而后来者东方锅炉(600786)、葛洲坝(600068)也毫不逊色,股价纷纷翻倍,它们的惊人表现不仅隆重地拉开了央企整体上市的序幕,也激起了市场对2007年整体上市题材的无限遐想。

政策推动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整体上市逐渐成为下一步变革的必然逻辑,这是今年市场中极为流行的一句话。将集团公司(母公司)的其他资产和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无论从利益上还是从政策上看,整体上市都会是多方的共同选择。从利益上看,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使得大股东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股价来实现,大股东有动机通过资产注入等形式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增长,而市值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大股东的动机;从政策上看,国资委和证监会的目的则更侧重在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和减少关联交易上。

央企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得到了政策的极大支持和鼓励,2006年12月,国资委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国有资本向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并明确表示,国资委将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总体质量。这个文件被认为是有关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指导性战略文件,并将引导资产注入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此外,国资委也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强化了2007年力推央企整体上市的观点。

在《2006年规划发展工作回顾及2007年重点工作思路》中,国资委进一步指出,2007年将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从2007年到2010年,央企要从现在的159家,进一步减少到80-100家。国资委同时明确指出,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方案目前正在制订中,有望于年内出台,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将会更积极,而且将主要集中在A股市场。

可以预见,在2007年,中央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无疑将会更多。从微观角度,整体上市可杜绝目前上市公司盛行的关联交易、母公司与大股东恶意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股市顽疾。从宏观角度而言,国有大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国有经济控制力不但要有“量”的保证,还要有“质”的优化。在当前跨国巨头全面进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的新时期,无论从国有经济的布局范围,还是从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来看,都必须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央企整体上市无疑是使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升经营质量的最重要方式。

另外,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为央企整体上市奠定了制度基础,尤其是在股权激励、市值考核等背景下,央企大股东更为关注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这使得大股东更有动力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实现权益价值的最大化。央企大都具有超强的赢利能力,而仅代表央企部分权益的上市公司完全不能反映其经营业绩。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不可能完全反映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不能分享央企成长的价值增值,同时大多数央企也因脱离资本市场而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鉴于此,整体上市就理所当然地被推上了议事日程。

整体上市的质量

如果整体上市成为市场发展趋势,或许我们应该关心实际经济中有多少资产可以注入到上市公司。国际经验已经表明,大规模的资产注入的前提条件是实际经济中的确存在大量的可注入资产。这些资产的赢利能力如何?市场中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数据可以表明当前中国的现状,那就是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同期全部中国企业赢利总额的比例。据统计,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约为2420亿元(2005年),仅相当于同期全部中国企业(包括全部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赢利总额的11.6%,即使加上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也仅相当于全部企业赢利的30.5%,这意味着尚有大量的盈利性资产没有在上市公司中,非上市公司(很多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中还有大量的资产存量可供注入到上市公司中,这一点与美国的情况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不仅是赢利量,从资产量我们也可以看出非上市公司重依然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可以成为潜在的资产注入来源。例如,当前实体经济的中央直属企业的总资产额和净资产额分别为12.3万亿元和5.4万亿元,但股票市场中的央企“窗口”公司的总资产额和净资产额分别只有3.2万亿元和0.94万亿元。由此可见,中国尚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赢利能力的资产游离于上市公司之外,它们的注入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

然而,来自反对者的观点也同样铿锵有力,他们认为,追溯一下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多数上市公司在股份制改造之前都经历了改制这一环节,要剥离赢利能力不强的资产,所以上市的资产质量是整个集团里面最好的。按照这一逻辑,整体上市总体来讲是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一种稀释,因为上市公司过去基本上将优质资产能置换和注入的已进行了置换和注入,母公司所剩的基本上是置换出的不良资产,如此一来,整体上市后资产质量必然整体下降,赢利能力的提高也成为天方夜谭。

另外,该观点认为整体上市是中国股市变相的扩容,只需要股东大会通过就可实现,无须监管部门的同意,这无疑进一步加速扩容的步伐,对证券市场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为何上市在此时

当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交锋不绝于耳之时,央企的整体上市早已无声无息地拉开了大幕。2004年,武钢、宝钢两家钢铁企业先后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2005年11月,中石油出资61.5亿元收购旗下3家上市公司;2006年2月,中石化出资143亿收购旗下4家子公司……大幕一旦拉开,后来者自然会加紧跟进,沪东重机定向增发整体上市、东方电气集团整体上市(东方电机、S东锅)、中铝私有化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的方案就陆续出笼。

有人认为,整体上市之所以在2007年提速,是因为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所谓“天时”,是指政府将对整体上市给予政策支持。早在2006年12月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就是一剂强心针,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所谓“地利”,是指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时期,本土资本争夺定价权的效应日益明显。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希望使自己的资产价值最大化,而目前A股的牛市为其上述愿望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

所谓“人和”,是指整体上市也符合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为通过外生性的资产注入,可以实现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的集中,快速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赢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为业绩爆发性增长打下基础。此外,整体上市有利于整合资源,解决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问题,规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

然而,为何央企纷纷在2007年开始吹响整体上市的号角,果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聚2007年么?这其中是否存在另类玄机?让我们从整体上市的源头来寻找其中的奥妙。

如何实现整体上市?一般分为三种路径:一是“换股IPO”模式。所谓“换股IPO”模式,即集团公司与下属上市公司公众股东以一定比例换股,吸收合并下属上市公司,同时发行新股。2004年1月,TCL集团吸收合并子公司TCL通讯,同时发行新股。二是“换股并购”模式。所谓“换股并购”模式,即将同一实际控制人的各上市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吸收合并,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2004年11月,第一百货通过向华联商厦股东定向发行股份进行换股(换股比例1∶1.114),吸收合并华联商厦。之后第一百货更名为百联股份。三是“增发收购”模式。所谓“增发收购”模式,即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或向公众股东增发股份融资,收购大股东资产以实现整体上市。目前这种模式应用较为广泛,也就是说多数整体上市都需要上市公司掏钱购买集团或者母公司的资产,将集团或母公司的资产全面纳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体系。

上市公司的收购资金从哪里来?市场。目前似乎有一种说法就是“市场中多的就是钱”,于是增发再融资成了上市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而集团或者母公司也不论资产优质与否,都打着“优质”的旗号,瞅着时机待价而沽。这就是2007年以来市场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

为什么这类现象没有出现在两三年前?原因很简单:其一,若在两三年前,市场的低迷让增发经历了一场噩梦,任何增发都被认为是一次圈钱的利空,而被熊市的阴霾淹没的中小投资者和机构视增发为洪水猛兽,躲都来不及,更别提申购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增发的难度可想而知。其二,就算增发能够实现,其价格必定低,如果将国有资产低价卖出,谁愿意承担国有资产流失这一“千古罪名”?

今非昔比,2006年以来,市场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市盈率从10倍蹿升至近40倍,一方面上市公司从市场中融资购买集团资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后者也可将资产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再也不用担心背上贱卖国有资产的罪名。

有人认为,集团或者母公司会借此机会以次充好,将劣质资产鱼目混珠般地打包卖给上市公司,这种观点可能有失偏颇。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从集团的角度来考虑整体上市的必要性。如果集团资产的赢利能力良好,还卖它做什么?难道真的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考虑,要和广大中小股东分享企业的红利蛋糕么?经济理性主义告诉我们,企业的目标是自身利润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就是企业,没有必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因此,目前国有企业集团争相整体上市的合理解释可能只有一点,集团的资产质量不一定差,甚至是很好,但是如果能以高于其自身价值的价格卖出资产,以谋取资产溢价,这是任何一个企业会做出的理性选择。

第3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范文

【关键词】股票期权;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董事会评价

现代企业由于专业化、复杂化的不断加强,所有者很难独自完成企业的经营活动,故通过选举将所有权委托给董事会行使,形成所有权。董事会再通过契约将经营权交由经理人员行使,形成了经营权。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目标而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委托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所有者通常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其中,激励是重要而关键的。如今,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包括股票期权(ESO)、管理层收购(MBO)、年薪制等。目前认为,股票期权是一个理想而有效的工具,曾一度被誉为美国激励机制的创举,甚至被称为“自公司制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

一、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

股票期权,又称为“认股权证”,是企业所有者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股票期权作为“奖励期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相容问题,它把经营者的未来报酬和企业的长远利益(长期业绩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

理论上,股票期权是一种完美的机制设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不太完善的环境中,负面效果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理人薪酬决定机制存在弊端,股票期权监督力度不足,故股票期权实施环境与条件不够乐观;二是股票期权是对经理人常规收入之外的补充激励,应来自非常规劳动和业绩,但如今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活跃,缺少专业化和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行不成有效竞争,故股票期权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三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股价和公司业绩的关联度不高,另外股价波动较大,难以有效反映经理人的工作业绩。

尽管如此,实践证明股票期权依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激励制度,在实施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促使股票期权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多个问题,核心是要回答行权条件、行权时间和行权数量这三个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行权的条件,即经理人达到什么样的业绩可以行使股票期权。

二、经理人业绩评价模型及应用

激励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对象作出符合激励方利益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投资者,他们希望企业能为自己增加财富,因此可以将企业的目标表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一种长期追求,不是短期目标。所以,企业所有者也希望经理人能够遵循他们的意愿去经营企业,去增加股东财富,即去追求“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然而,经理人的任期总是一定的,而“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一个长期概念,经理人任期内所作出的努力可能会增加未来的“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所以即便是在最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也不一定会将经理人的努力立即完全体现出来,因此仅凭借这一个财务指标并不能客观地评价经理人的任内全部业绩。

另外,还要注意到,企业的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等难以量化的指标也是深刻影响企业长期效益的关键指标,如果忽略这些,也会对经理人的业绩作出不公正的评价,而这些业绩可由股东的人——董事会评分估计。

由此,可以构建一个由“财务指标——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和“非财务指标——董事会评价”的组合模型来评价经理人的业绩。但由于“市场增加值”的局限和难以计算,笔者改用更为实际和容易获取的“经济增加值”来替代。

(一)“财务指标——股东权益的经济增加值”模型

1.模型设计

经济增加值是把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可以定义为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包括股东权益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在数量上等于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即每期的经济增加值(EVA)为:

EVA=税后净利润-股权费用=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净债务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股权百分比+债权资本成本×债权百分比

则经理人任期内企业价值增加额

(二)“非财务指标——董事会评价”模型

1.模型设计

为激励经理人在任期内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业绩评价时应着重考虑影响企业长期效益的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应根据企业行业特征和公司战略综合确定,由董事会成员作出评价。这是因为:首先,公司在某个战略期必然有其重点发展目标,经理人在具体执行战略过程中也要重点在该方面作出努力,例如确定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那么市场份额肯定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非财务指标,当然不同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有不同;其次,经理人是由董事会选聘的,经理人也是对董事会负责的,作为股东的人,董事会对企业战略理解最为深刻,对企业发展状况最为熟悉,因此对经理人的评价也能做到合理;最后,董事会中既有股东,也有非股东,可以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当然,董事会的表决方式是一人一票,故在评价时具有等价性,所以计算相对简便。

董事会评价模型可分为三步设计。

第一步:假设某企业董事会共有m位董事,重点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共有n个,用aij(i=1,…,m;j=1,…,n)表示第i位董事对第j个指标的评分。如果某董事认为经理人任期内某非财务指标没有变化,则aij=1,如果变差,则aij<1,如果变好,则aij>1。理论上aij可以是任意正值,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实际上某项指标不可能变得无限好,故本着谨慎性原则,笔者假定某项指标向好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为经理人任期初的两倍,即0<aij≤2。

第二步:用xj(j=1,…,n)表示第j个非财务指标对于实现企业长期利益的权重,该值可以通过董事会或者聘请专家组商议打分确定,也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

第三步:用yi(i=1,…,m)表示第i位董事对n个非财务指标的评分总和。

2.评价方法

为保证协调一致,利用董事会评分来评价经理人的业绩也可参照经济增加值模型的评价方法,使用划分等级来作出结论。由于该评分本身是一个相对值,故无须再作比较,可直接作为等级划分标准。

(三)组合模型

上述两个模型是分别阐述的,但在做综合评价时,需要将两个模型联系起来分析。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对经理人业绩评价的影响问题,董事会有多种选择,可以同等对待,也可以偏重任何一方,多数情况下侧重经济增加值的评价结果,这主要看董事会的偏好。

对于将两种结果组合的方法,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交集法”,即同时满足两种结果的某一种情况下设定赠与股票数量,这种方式在理论上要设定25种情况。

如果该经理人任期内企业价值增加额考核等级为良好,而董事会评价考核等级为优秀,则他可以获得的股票数量为150万股。

二是“并集法”,即将满足不同考核等级下的股票数量相加来确定经理人最终所获股票数量。

如果该经理人任期内企业价值增加额考核等级为良好,而董事会评价考核等级为优秀,则他可以获得的股票数量为150+50=200万股。

三、结论

虽然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发展不太成熟,也存在一定问题,但股票期权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本文主要就行权条件展开讨论,建立了由“财务指标——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和“非财务指标——董事会评价”构成的组合模型来评价经理人的任内业绩,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经理人贡献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证券市场不完善所引起的经理人业绩与股价关联度较低的问题。本方法简明清晰、易于使用,不但适合上市公司的经理人业绩评价,对非上市公司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01-607.

[2]罗君名,段华友.经理人期权激励与操作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0(5中):39-40.

第4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范文

5年前,没IPO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5年后,还没退市才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曾经奋不顾身要上市,今天削尖脑袋想退市。没拿过钱的,想融资想疯了,说钱多力量大;融了资的,想让股东滚蛋,说还是喜欢自己说了算。

――堪称当今中国企业的资本新围城。

这些年,我们逃离资本市场

曾几何时,资本市场是个春暖花开的地方,无数企业背负梦想要挤上通往春天的列车。要么寻求在国内上市,要么争取在美国、香港等海外市场卖个好价钱:上市仿佛成为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上市之后企业的前途似乎也注定是一片光明。

然而不知不觉间,“天”变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私有化,即某大股东或者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票,使公众持股比例低于法定限度,即可令该公司摘牌退市。仅仅在一年多前,《商界》还在诘问实业之死,IPO为什么成了企业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而如今,退市又如浪潮般扑打我们的视线――

2007年,TOM在线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成为我国第一家私有化的海外上市公司;2011年5月,小肥羊第二大股东百胜集团向其他股东提出收购股权要约,私有化退市;2011年10月,盛大接到其创始人陈天桥的私有化建议函,成为中国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私有化的主流公司;2012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向阿里巴巴网络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谋求私有化退市……

短短一年时间,共有22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或已经完成私有化退市。

粗略计算,盛大从上市到退市历经八年时间,阿里巴巴四年,小肥羊仅三年,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的离开,也使得证监会门口排队等候发审的几百家企业开始思考:上市还是不上市?这是个问题。

当退市潮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上市之于企业的意义,那些坚持不上市的企业也被拉出来重新解读:华为等众多企业虽然没上市,不也发展得很好?

到底是什么驱使曾经对上市趋之若鹜的企业们慌忙逃离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博弈究竟有着怎样的得失成败?除去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企业是否在经营中开始放弃短期利益,而追求真正长远的目标?

综述

你知道资本的镣铐有多沉?

自2011年开始,约有20多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宣布私有化。上市时,企业大都有着相似的目的和诉求,退市时,却又各有各的打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并非全都因为二级市场表现太差,寻求私有化退市也绝非完全无奈之举。

带着镣铐的上市企业

企业上市,顺应当前的资本化潮流。如今,世界各地的资本肆意游走,四处寻找更好的“钱生钱”的支点。事实上,强大的资本市场,的确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改变了中国企业之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渐进式生长规则,为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市值的确是个好东西。然而,看得见的是光鲜,看不见的却是资本的镣铐。

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风光上市后,俞敏洪不止一次表态,“我后悔上市,我现在依然后悔上市。”俞敏洪的创业伙伴徐小平的解释是,“拿华尔街冰冷的数字来跟他和我们这帮哥们儿喝酒庆功吵架来比,前者当然缺少了很多人情味,也许这就是俞敏洪后悔上市的原因。”

投资者不停地追问俞敏洪,为何让那么多美元闲置,为什么不加强全国布局,为什么管理体制还不改革?投资者更看重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漂亮,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企业经营者往往只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符合市场预期和股东要求,但却有可能因此忽略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

如果企业整体或局部遭遇发展瓶颈,但又被投资者预期牵制无法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时,私有化退市便成为破冰之举。私有化后的公司,决策效率大大提高,对信息的控制力更强,也能放开手脚实现良性改革。

资本市场不是一个“只准进不能退”的特殊围城,上市退市本来做的就是你情我愿的资本买卖,不管进退,只要手续合法、途径正当,都可放行。资本市场浪大水深,冷暖也只有企业自知。上市还是退市?企业最有发言权。

企业的算盘:私有化的四个理由

从目前市场解读来看,上市企业纷纷选择私有化退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摆脱公共企业监管束缚,着手实施公司战略调整。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市,就具有公共企业属性,部分控制权将会转移到市场手中,必须接受公众市场监督,定期信息披露,要对短期业绩负责。若要实施重大战略调整,在经营管理中难免遭受多方掣肘。

私有化之后,公司控制权相对集中,利于公司进行改革和治理。盛大、小肥羊、阿里巴巴这类领先企业选择退市,就主要是出于自身战略调整的考虑。

第二,摆脱股价持续低迷困境,直接增加股东财富价值。公司股价长期被低估,往往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给企业带来被迫退市的威胁。以阿里巴巴为例,公司管理层表示,私有化是对中小股东投资回报的一种兑现。2011年上市公司每股盈利0.41港元,以停牌价计市盈率为22.56%,远远低于国内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同时,受商户诚信事件影响,其国内和国际两大供应商信息平台的付费会员人数继续呈现下降态势,2011年同比回落5.4%,营业收入增速也连续多个季度出现缓慢下滑。此时如果阿里巴巴采取私有化策略,向中小股东提供基于当期的股价溢价回报,则可能刺激二级市场股价短期走高,增强其他投资者信心。

对美国证券市场私有化案例研究表明,接管宣布日,股东财富平均增加了22%,40天累计财富增加超过30%,按超过市场收益的平均溢价(提议前两个月)计算,在全部用现金支付的提议中,股东收益超过了56%。

第三,摆脱上市融资功能退化,借道私有化寻求再次上市。若上市企业已度过高增长阶段,短期内业务增速潜力有限,就可能考虑私有化,以规避上市融资功能退化和渠道阻塞。有些企业借助投资机构的支持,可能采取“上市―退市―再上市”的策略(Public-Private-Public:PPP策略),通过先收购在外流通股进行私有化退市,转变企业架构后,在异地谋求再次上市。

由于私有化后重组上市意味着投资者将获得可观的溢价率,拟私有化企业往往能吸引投资机构,从而获取资本增值的新机会,掀起众多投资机构实施杠杆收购计划。除了可以进行战略调整外,企业私有化后有望获取更高的市场估值。

第四,摆脱高昂的上市成本压力,提供管理层合理报酬激励。若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未能达到,继续保持上市公司身份,每年必须支付昂贵的交易所费用,得不偿失。为此,通过杠杆收购(包括MBO、ESOP)等私有化方式,可以减少纳税支出,利于管理层薪酬安排,促使经营者采取最优的投资计划,提高经营效率,也有助于减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内部委托成本。

资本的算盘:关于利益的游戏

退市理由各异,实质却在拷问:企业到底该追求什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资本市场在带给上市公司种种优厚待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套上枷锁,设定了游戏规则。市场对企业的期望与企业的目标并不总是相同,对企业的要求也较为苛刻,企业的任何瑕疵都会被分析师们发现并放大,刺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

上市的激情褪去之后,企业才发现,与资本市场的博弈成为了无法偏离的主题――

2007年发生的TOM在线私有化,其原因就包括投资者不看好TOM在线的盈利模式,而TOM集团对于TOM在线的模式维持信心,为了维护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而将公司私有化。2011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集体遭到做空者猎杀,股价大跌。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就表示,美国投资者不理解盛大,退市可以使盛大更方便地整合业务资源,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上市后,企业的创始人往往发现自己对公司的控制力大为削弱,制订重大决策时必须要与各大股东商量,搞不好还有被排挤出去的危险。将企业私有化能够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有效降低成本,这无疑是各退市案例中私有化发起的重要动因之一。

事实上,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优秀的成长素质,不是简单以上市还是退市作为标准,能否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是一个企业的内核所在。资本市场只是企业实现更快发展的工具,企业在学会借势的同时,懂得驾驭资本,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松绑”。

火线直击

案例1:

陈天桥的帝国腾挪术

登陆纳斯达克七年之后,陈天桥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盛大网络的“回归”。

盛大网络2011年10月17日晚间信息,董事会于10月15日收到董事会主席、CEO兼总裁陈天桥提交的一份初步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建议函。在建议函中,陈天桥提出将以现金收购除其本人及家族所持有股份之外的全部已发行股票。

历来擅长资本运作的陈天桥,此举一出,惹人遐想。盛大网络私有化之后,最显而易见的结果在于,陈天桥可以更多地抛开资本市场的束缚,指点盛大“江山”。

酝酿多时:只赚不赔

陈天桥提交的建议函中,提出以每个美国存托凭证41.35美元或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盛大已发行的股票中非由陈天桥、盛大非执行董事雒芊芊(陈天桥妻子)、陈大年(陈天桥弟弟,盛大COO)持有的盛大已发行股份。

截至2011年9月30日,上述三人总计持有盛大网络68.4%的流通股。接近盛大的人士分析,股市低迷、市值过低只是陈天桥收购的原因之一,选择此时出手对于陈天桥其实非常有利。

首先,盛大自身较为充足的资金降低了私有化交易的难度。其次,在经历了中国概念股股灾后,选择此时出手也相当划算。其收购价格与10月17日宣布消息当天收盘价33美元相比,溢价24%。但与2011年盛大网络股价巅峰时相比(一度达到47美元),已是极大的便宜。

退市猜想:硬币的两面

关于此番陈天桥的回购,外界亦有多番猜想。

一方面,估值不理想与业绩压力被认为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陈天桥一直希望摆脱对网游业务的单纯依赖,但多年来整合收购的公司业绩并不理想,反而需要游戏业务不断输血。作为上市公司,盛大面临着来自美国资本市场巨大的业绩压力。

从盛大方面来看,陈天桥此番选择主动出击,其实做了长时间的铺垫与准备。

2011年3月,陈天桥接受采访时即表示,盛大希望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假如国际板推出,我们会第一时间申请。”其自嘲盛大在美国被称为“孤儿股”,市场和投资者是分离的。

配合陈天桥的此番言论,盛大的私有化其实早已经“在路上”。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盛大已经陆续三次回购股份,为私有化做准备:其财报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盛大回购110.5万股,2011年第一季度回购15.2万股,2011年第二季度回购33.6万股。私有化退市后,陈天桥不必再苦于每个季度的业绩指标是否完成,而能够更加专心、更加自由地放手勾勒娱乐帝国版图。

易凯资本CEO王冉在第一时间力挺陈天桥,认为盛大私有化是在正确的时间迈向正确的方向,“如果私有化成功,将有助于释放公司真实价值,同时为旗下公司资本操作腾出更大空间。”

资本逻辑:盛大的版图

事实上,相比盛大退市的种种猜想,陈天桥关于资本腾挪转移的逻辑,更能说明未来盛大的走向。

伴随着盛大的上市到快速扩张,资本一直在陈天桥的棋局中扮演重要角色。2003年到2004年,盛大融资4000万美元。用陈天桥当时的话来说,“定向将股份出让给我们认为非常合适的股东。”盛大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亦被认为是融资及时。陈天桥曾表明态度,在盛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若要保持持续领先就必须利用资本运作的手段。

2009年,盛大游戏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10.4亿美元,作为母公司,盛大网络仍将持有盛大游戏71.9%的股权。在业内人士看来,盛大游戏的上市,更像是新瓶装旧酒,盛大游戏实际是盛大网络核心资源,当然在随后的“网络迪斯尼”的打造中,盛大游戏亦长期扮演输血的角色。

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实现娱乐帝国的梦想,盛大的资本不断伸向上游链条。在陈天桥的棋局中,盛大涉足文学、电影、音乐、视频、游戏五大领域。但遗憾的是,除了盛大文学浮现出希望的曙光外,盛大游戏仍然为铺开的大摊子承担输血任务,视频方面,酷6即是耗费气血的典型战场。

在快速扩张版图的路上,盛大从2002年开始频繁投资。过去近10年的时间内,盛大一共投资了140多个项目。而从2010年开始,更是加大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继已经形成盛大游戏、盛大在线以及盛大文学“三驾马车”的业务版图之后,盛大的新方向是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增加投入。

在盛大拼命向外扩张的同时,盛大游戏的造血功能却在减弱。接近盛大的人士分析,盛大面临的问题是各个业务线之间的配合能力较差,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产生陈天桥一直强调的协同效应,这才是盛大真正面临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业绩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回购无论对于盛大还是其旗下的子公司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陈天桥可借机梳理旗下的资本布局,集中优势资源,重新打包。从这个角度上看,盛大网络本身是否重返A股市场,并不是最重要的。摆脱了资本市场的束缚,能真正利用盛大现有资源,孵化出一批有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陈天桥此番退市的深意才会逐渐显现。

案例2:

阿里巴巴退市:脱下袈裟玩洗牌

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向旗下上市公司阿里巴巴B2B提出私有化要约,回购价格为13.5港元。

人们只看到上市的优点,却不知上市公司面临竞争的时候,常常处于劣势。首先,上市公司烧钱烧不起。对一个产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来说,广告营销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可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要拿成绩单给股东,花钱不敢大手大脚。这就给了竞争对手机会。此外,上市公司面对新技术和创新常常会犹豫不决,因为创新意味着投入和风险,短期内财报一定会受到影响。可是在互联网行业,反应慢意味着什么?

马云曾多次在各个场合表示,公司要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话虽如此,要做到三者平衡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何说服股东们心甘情愿地陪着你走长线投资的道路。

阿里巴巴主动提出了私有化的策略,但从某种角度而言,私有化也是无奈之举。

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的会员数就开始下滑。阿里巴巴的收入中,会员费收入占到了绝对的比重,以2010年财务数据为例,全年营收55.6亿元人民币,会员费收入占比达67%。在马云的心目中,客户的位置一直在员工和股东之上,会员的流失是他不能承受之痛。

按照武卫的说法,“会员数的减少是因为经济形势前景不明朗,外贸出口市场不好。”但是难以解释的是,在金融危机最肆虐的2008年和2009年,其付费会员数量增长速度惊人。2007年,其付费会员是4万不到,2008年猛增到6万左右。2009年更是翻了一番,增加到11万3千多。

因此也有分析认为,越是经济环境不好,电子商务、跨境贸易越能够显示出优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与此同时,对外贸易迅速碎片化。来自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近80%中美贸易生意集中在两三千家美国大型进出口公司手里,高度垄断。而在金融危机后,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涌入跨境采购中,所占比例迅速提升至40%以上。集中式采购开始向分散式采购发展,这使得采购渠道网络化。

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是阿里巴巴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如何才能留住数量庞大的“蚂蚁雄兵”?

实际上,在2008年,电子商务市场上“按成交收费”的商业模式就开始悄然崛起。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按照信息收费,会员按照年度缴费,所付费用和其成交量关系不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实际效果。随着“按效果付费”的出现,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遭到了挑战。武卫也承认,阿里巴巴在改善用户体验和升级商业模式方面,应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阿里巴巴2011年营收为64.2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为15.5%,而2010年营收约为55.6亿元,增幅约为43%,2011年15.5%的营收增长幅度创下近年来阿里巴巴营收增幅的最低值。这15.5%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增值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和全球速卖通等其他业务收入的提高,营收增长的构成代表了阿里巴巴的转型方向。

业内人士分析,阿里私有化B2B上市公司是一石三鸟。一来便于阿里电商帝国大战略实施,内部资源整合和决策将更加顺畅;二来降低了雅虎阿里股权问题的解决难度,在董事会层面达成一致比同时牵扯资本市场简单很多;三来为B2B上市公司赢得空间,方便其放开手脚大胆改革,排除业绩压力和其他外部干扰。

案例3:

华为理想国――中国企业的不上市样本

特约撰稿/汤献华,东方鑫源管理学院院长

作为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华为是中国企业股权结构中的另类样本。华为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资本难题?如何黏住人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资本路径?

华为2010年年报中关于公司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65179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未上市的华为,完全称得上是一家全员所有的“私有化”企业。

真正的私有化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始于公司成立三年后的1990年。当时企业名不见经传,实力也相对弱小,资金相当紧张。作为民营企业,华为想要获得银行或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异常困难。所以,实行员工持股,通过内部集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初期阶段的资金问题就成为重要选项。为此,在当时的股权管理规定中,就将其明确为员工集资行为,参股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分红。

1992年,华为倾其所有在C&C08万门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上,资金极度匮乏,甚至不得不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20%~30%,实际上就是高利贷。当时华为内部有个政策――谁能够给公司借来一千万元,谁就可以一年不上班,工资照发,其资金之紧张可见一斑。

在研发的攻坚阶段,任正非站在五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壮激发了团队的勇气。公司业绩持续攀升,资金来源问题逐步解决。随后通过几次变更股权激励机制,最终将“内部股”转换为“虚拟受限股”,而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也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奖励分配制度,它与工资、年度奖金等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在华为业绩高速飙升的1998年~2000年,华为的股票激励机制魅力无穷,尤其是2000年,公司销售额从1999年的120亿元一下蹿上220亿元,当年分红高达70%。

华为理想

发展迄今,华为仍没有上市,为什么?

1.行业本质与文化配称。任正非认为,所有行业中,实业是最难做的,而所有实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最艰险的。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华为所处行业的本质决定了无论采取何种机制设计,都必须要能够永葆企业的奋斗与活力。

“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许这样我们才活过了十年……”这就是《华为的冬天》中任正非对行业本质的深刻解读。饱受诟病的华为狼性文化、床垫文化、让人打起十二分精神的运动文化、倡导全员职业化的千手观音文化,都是与华为所处行业本质相配称的企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然而,上市与否问题随之而来。

2.绑上资本的翅膀难以飞行。华为在创办的初期,为了融资,同时为了吸引与留住人才,任正非大量稀释了自己的股份,这就是华为的全员持股。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所以华为能万众一心,全员向上,狼性十足,企业的执行力超强。

对于华为而言,如果上市,就会有成千上万个千万或亿万富翁,绑上资本的雄鹰还能在天空翱翔吗?还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吗?还能继续保持危机感与紧迫感吗?管理者们还愿意签署奋斗者协议并以身作则吗?外界从太多上市公司高管年底的离职潮中看到的是――套现离场。

3.制约商业模式创新。如果华为是上市公司,就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负责,就不能站在一个产品5年或者更长时间能不能盈利来降低初始定价,从而去抢占市场。如果以外部股东的眼光,西方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去运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华为。

华为拓展国际市场更是如此。在资金缺乏、竞争激烈的俄罗斯市场,华为忍辱负重、默默耕耘了十年,从获得第一单38美元的合同起,集腋成裘,最终打造出高产田。同样巴西市场从1998年开始拓展,连续8年亏损。如果华为是上市公司,可能在第三年就砍掉了巴西分公司。至今,华为辛苦耕耘上十年的北美市场,特别是美国,由于种种原因依然还看不到进入主流的曙光。某种程度上,华为在国际市场上与很多跨国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一样是“亏”出来的。控制与自主决策在今天的华为依然十分重要。

4.华为的另类资本路径。没上市,并不意味着华为没有资本运作的办法。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华为产业经营上的成功,但实质上,华为在资本运作上的高超手法也远非一般企业可比。

传统的上市公司往往用并购的方式来扩充产品线,一是为了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二是整合产业链。好处是能快速响应市场,但弊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主业赚取的利润,去购买新的产品线,一定程度会影响主业的竞争力。

华为则反其道而行之。其充分利用中国的研发低成本和强大的培训能力,利用主业务的研发和营销平台去孵化新产品线。用非主业的新产品线与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巨头进行合作,通常采取华为出人员、出设备的“分文不花”,而由对方出现金的合资合作模式。当新产品(非电信网络核心产品)做大后,再将其出售,起到融资的作用,再将融资来的钱投入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市场,通过补贴降价使核心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2001年,华为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安圣电气卖给爱默生;2006年,以8.82亿美元的价格向3COM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在我们的企业习惯了多年的市场换技术模式下,又有多少公司有自己的独特技术来实现平等对话,并用“技术换资本”呢?

员工的盛宴

2011年平安夜,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表的题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章中指出:“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创立之初我与父亲相商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卅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到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真正聪明的是十三万员工,以及客户的宽容与牵引,我只不过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才智粘合起来。”

虽然员工持股并非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像华为这样大面积授予几万员工股权,几乎100%“私有化”的案例在国内外大型企业里还不多见,而且大部分员工确实得到了实惠。而很多上市公司往往也只是高管和少部分骨干获得品尝“盛宴”的机会,却与大部分员工无关。

华为的“私有化”,值得借鉴,却难以复制。

分析

博弈私有化风险

“围城”之外,拟上市企业积极踊跃,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围城”之内,又各有各的痛苦。

那么,不同于因财务问题等被资本市场扫地出门,那些想着主动离开“围城”的企业,又在参与一场怎样的博弈?

退市众生相

在私有化的股票中,原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张化桥抓了机会。2011年初,他持有20只港股和美股。一年下来,多数股票跌了30%到50%。但其持有的上海复地、郑州燃气、中国燃气、金威啤酒以及泛华保险经纪却发生全面收购、部分收购或者退市。

自2010年以来,多家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提出了私有化方案。进入2012年,私有化浪潮进一步蔓延。1月21日,亚信联创收到私有化要约,当日大涨18.75%。1月30日,三林环球控股股东向公司提出私有化,其股价当天复牌后一度飙升89.3%,全日升86.7%。私有化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投资者将获得可观的溢价率。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卖,还是不卖?

阿里巴巴最终为自己给出的价格为13.省略

听他们说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中国概念股居然能因为GDP成长“只有”9.1%而大跌。再跌一阵,所有中国公司都可以步盛大后尘,私有化然后考虑国内上市了。

@盛大董事长陈天桥:

上市得到了很多,如知名度、资金,也失去了很多,如纯粹、如坚定。上市后,股东给了很大压力,让我觉得越来越偏离初衷,我希望再次回到专注游戏、敢于创新的小时候的“盛大”。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运营境外上市公司真累。一个公司不可能始终连续高速成长,QQ营收同比增长50%,增长速度略有下降,就被投资人一脚踢了。非上市公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