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建设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文化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信念和行为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生产力,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孕育在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急需找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这就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一、浙商文化含义、特点
浙商是指在浙江出生的商人及其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兴起的百姓商人,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民商代表。而浙商文化则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是浙江商人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浙江商人在工商业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进行了超越和创新。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义利双行的价值观念,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是浙商文化的主要内涵。浙商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现状。
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自清乾隆年开始,逐步形成“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自1978年的马路地摊发展至今已有近3万余家中小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产业集群趋势非常明显,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工艺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均占全国30%以上。作为拥有浙商文化底蕴的义乌中小企业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浙商文化的特点,并具有两方面的独特性:一是讲求速度;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仅30年,至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一个市场衍生出3万多家工业企业、10万多家服务性企业;二是善于创新;义乌许多企业从创业到创意,从贴牌到创牌,不断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制造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仅2012年上半年义乌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0.2亿美元,其中出口18.6亿美元,进口1.6亿美元,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自营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76.2%。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义乌中小企业管理的内在缺陷也逐渐呈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第二,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义乌中小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与理解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开始运用企业文化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但深入调研的结果发现,即使拥有了先天浙商文化基础优势的义乌中小企业,在运用企业文化发展企业的过程中,仍停留在浅层次、粗线条的发展阶段。就目前而言,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定位不够准确。义乌众多中小企业都是由个体经营逐步发展到规模经营的,从建立的初期所关注的就是如何生存,缺乏对企业长期战略的规划,也就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战略规划了。许多义乌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一蹴而就,只要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提出了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就完成了。熟不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研究企业发展史、企业所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并分析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企业行为模式,确定企业文化的特征,做好详细的规划,分阶段实施计划,通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发展至今,许多中小企业虽然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企业文化定位却知之甚少,也无心无力深入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重模仿轻创新、重形式轻核心。浙商文化中“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许多企业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如“创新”、“求实”“奉献”、“团结”、“卓越”等字眼出现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频率相当高,企业缺乏自身文化的特色和个性,既不能体现企业共同奋斗目标和价值观,也很难形成企业全体员工愿意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重模仿轻创新的企业文化既不能让消费者根据企业文化的不同来区别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也无法发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许多义乌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宣讲、贴标语、搞文体娱乐活动等形式,忽视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落实,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制约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在初期创业和企业崛起时,浙商文化中“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冒险意识和创业热情,然而这种创业主体的“草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大大制约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家进行个人决策,企业家的管理品质、管理风格、经营思想都会形成企业的文化起源,但很少有企业家会在企业初创时将这种文化进行凝练、升华、延续至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直至企业发展出现瓶颈,需要去找寻这种文化的根的时候,再去提炼过去的文化,结果却用滞后性的文化注入现在的企业,不仅难以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这种“老板文化”很难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从而制约了现代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家族经营模式、企业员工群体形成的文化惯性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义乌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家族企业,在这种家族经营模式下,家族成员各司其职,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然而,以家族利益为核心,家族经营模式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家族成员人情至上的做法却严重抑制了非家族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非家族企业员工表现出的明显排斥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与此同时,义乌中小企业的员工大多是外来雇工,有些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员工所形成的群体,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这些群体所形成的文化惯性也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孕育在浙商文化背景下的义乌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浙商文化的优势,将浙商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相结合,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义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准确进行企业文化定位。
义乌中小企业不仅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战略规划,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而且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对所构建的企业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弄清企业文化的生成定位,即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源。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的共生性决定了企业家在初创企业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规章制度、管理观念、企业愿景、领导方式、员工行为规范等都有一定的思考和安排,而这些就是本企业文化的生成定位。其次,要把握好企业文化的功能定位,即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起到的作用或能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又是企业主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利器,而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对于企业员工所起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企业主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再次,要确立企业文化的发展定位,即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前景。
第二,发挥浙商文化的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务实精神”、“创新精神”是浙商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涵,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两大精神,重视企业文化的“务实”与“创新”。“务实”在于企业文化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建设,还应有内容上的建设。企业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和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企业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义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区别不只是在产品和企业形象,更多的应该是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因此义乌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浙商文化的优势,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出具有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第三,充分调研与沟通,进行全员性的企业文化建设。
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企业主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身体力行者和推动者,但如果缺少充分的调研与沟通,由企业主所倡导的文化也只能被束之高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目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理念,融汇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能够唤起企业员工无限的热情与冲动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因此,义乌中小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与沟通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形成学习型组织和成就型组织,给企业员工以足够的归属感和企业荣誉感,发动全员性的企业文化建设。
第四,弱化文化惯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文化惯性是指在既定文化形成后,处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这种文化作用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在力量,它既是一种隐性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显性的影响力、渗透力、推动力。义乌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既要弱化家族经营模式所形成的文化惯性,还应弱化企业员工群体所形成的文化惯性,融合两者的优势文化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形成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渗透到企业,形成全员文化推动力。与此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战略、制度、教育及相关支持条件等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舆论氛围。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对广大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班级文化建设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深刻、细致和恒久,甚至能够在这方面让他们终生受益,成为终生回味的心灵养料。因此,适应新课改要求,建设好班级文化,既是我们当前的必要工作,也是我们要长期肩负的重大任务。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铸造物质文化是基础
任何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条件之上,并且又通过具体物质文化展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物质文化,一切文化都无从谈起,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需要坚实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新课改条件下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总体上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营造高尚而先进的精神文化是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和纽带,最具有持久力,主要包括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班级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班级文化的主旋律,要建设好班级文化,必须做到:确立班级正确的共同价值取向,整合班级结构,因此,以班主任及班干部为核心的班级骨干成员,根据班级特点,确定以社会主义荣誉观为基础的正确价值取向是必要的;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把传统文化寓于日常教育之中,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她不惧社会的剧烈变动,始终生生不息并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引为骄傲和自豪的,也是其他人类文明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要原因。
三、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是保障
一切文化都是在人们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要广泛深入地被人们所接受,不仅要通过外在的教育灌输,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硬性制度去加以规范和约束。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纪律可以美化集体。”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作为班级文化的表征,又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据此,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骨干成员,必须依据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制订出更加符合本班特色的、更具人性化的班纪班规。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的催化剂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 ,其运作要求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如何在校企合作的新形势背景下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校园文化水平,对高职院校的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1]
一、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中国古代《大学》中,开章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强调大学要注意学生的德性教养、性情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至善至美的人。这是对大学教育宗旨的集中表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校园文化共有的特征,也具有与高校教育相适应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大前提。必须在就业、职业、技术这几个大的前提和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至善至美和全面发展。
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标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校企合作新形势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应研究如何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强调控制和权威,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民主和平等,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融实践与教学于一体,摸索出了一套示范性较强的工学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内容中,不断创新发展,满足当前企业技术更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状。[2]
二、当前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今天的大学校园,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相对贫乏,没有突出职业特色,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和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导致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人际交往、专业意识等的低下和不足,尤其是校企合作还未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些现状成为阻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如下: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目标和要求不明确。高职院校由于面临着发展中的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直是顾此失彼,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短期利益的追求上,没有从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学院的长远发展上考虑问题,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要求上出现缺失或者认识模糊,以至于办学者不知该怎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想投入也不知该如何投入。一种是老校园文化的自然继承,没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呈现出低层次的倾向;二是为拔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层次,盲目的与一般大学的校园文化片面等同起来,这都是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方向、要求和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也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得不到准确的定位。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机制,合作无长效保障。部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在资金建设、企业师资引进等方面没有长效机制做保障,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文化方面没有专门的合作团队,大部分是学院团委老师指导学生出去寻找各种合作、赞助等,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没有长期合作基础,很多企业就只合作一次,下次再没音讯,这样,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造成合作“流产”或断流。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完整性,校企合作未能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没有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就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做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除了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让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高职院校提出必须从文化的层面上去更深地挖掘校企合作的意义,并从合作的内容到形式上有所体现。[3]
三、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 “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示范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具体的体现者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聘请企业专家以“师徒式”的形式,进行手把手教学,边教学边生产,依托教学生产中心分“见习――实习――参与生产”三段进行递进式教学,在此过程中逐步融入严格的企业化的管理,让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言传身教中逐步体会并融入到企业生产的氛围中。
第三,依托企业项目开发和项目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无法与企业从资金投入上进行比拼,因此我们要从技术开发或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作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企业某些项目的开发和创新的人力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在本地形成了研究、培养、实践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职校园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校园文化水平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参考文献:
[1]施祖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略
关键词 新校区 校园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作为一个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动态系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吸纳历史积淀、名家大师、优秀学子等诸多元素,共同指向一个独特的价值整体,即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无形资源,是使大学活跃起来的最好催化剂,也是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众多大学在抢夺市场资源的过程中,扩大招生规模、开辟新校区,陆续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这一格局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区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1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区扩张
作为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和特色的凝练,校园文化呈现为一种传统积淀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校园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大学文化是大学为追求自身组织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各领域,通过大学人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形成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校园文化是浓缩在群体交往中的“遗传基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各地兴建起一大批大学城,不少大学为扩大办学规模也在异地另辟校区――“一校多区”格局应运而生。因为建造时间短、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缺乏特有的历史痕迹和传统气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的传承上不自觉产生断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文化孤岛”。
事实上,无论是大学之间的合并重组还是新校区的扩建另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应当同时考虑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多校区办学格局一旦形成,就应当以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梳理校园文化资源,实现新、老校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新增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新校区跨越式发展。
2杭州湾汽车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杭州湾汽车学院概况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风华(主校区)、翠柏和杭州湾三个校区,“一体两翼”的功能布局初现雏形。杭州湾汽车学院是该校所辖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多校区高校可以充分调用各校区的办学资源及利用其所在地的人文、商业环境进行特色文化建设。”落户杭州湾新区,正是由于该地汇集了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一大批整车龙头企业和汽车研发机构。作为浙江省内首家培养汽车专业通用人才的专业院校,学院充分利用杭州湾新区内优越的产业资源优势,极大地方便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学生的实习就业。
2.2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落户杭州湾新区后,汽车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办学空间明显增加,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大大丰富,但仍显示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全新的杭州湾校区经精心规划,在建筑风格上力求凸显汽车学院特色,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是由于没有历史积淀,规划过程中又缺少包含老校区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文化缩影,新校区更像是现代建筑群,缺少大学独有的文化氛围,很难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集中凸显的问题,即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对传统文化必要的传承。
(2)新老校区文化缺乏传承链,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杭州湾新区位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到宁波市区高速车程约1小时,教师上下班主要依靠两趟班车。路程遥远导致很多教师有课才会前往新校区,课程结束后立即乘车返回。“走教式”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师生私下交流的机会,学生难以通过长期相处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优秀品质,结果也就造成师生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学生无法通过教师体认老校区校园传统,进而对学校整体的文化等也都缺乏必要认识,最终导致对校园文化认同感不强,更缺乏归属感。
(3)各校区文化交流断裂,育人功能受限。地理位置偏远不仅使师生在传承文化的互动中受限,也导致新老校区间、不同学院间在联系和交流中受限。新校区学生日常以接触本学院教师为主,少部分为来自其他学院的公共课老师,参加的各类学术活动也以学院为主,有限的文化传播主体、方式、渠道,很难让学生感受不同校区、不同学院的文化环境与学术风格,使他们无法全面体会大学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精髓。此外,独立校区也限制了部分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多元性、可能性,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接触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这种限制也意味着学生在知识补充、思维扩展等方面面临的局限,无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4)校区文化发展“生态失调”,新校区易受“冷落”。“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是在与其周边文化环境及其宏大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令人尴尬的是,像杭州湾汽车学院一样的新校区往往设立在新兴开发区或城市边缘区,远离老校区和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文化。由于缺少文化互动、交流的适合对象,又缺少老校区必要的文化输出、抚育和滋养,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发展“生态”严重失调,只能以“文化白纸”甚至是“文化孤岛”的形式缓步发展。由此受损的,不仅仅是新校区自身,还包括学校整体文化品牌建设,以及所有在校学子。
3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教授认为,“对一所大学来说,必须是自身培养,生长起来的,绝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大学应是完全独创性,融合于各自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所以世界上找不到两所同样的大学。”诚然,一个学校的成功经验也许并不适用于另外一所大学,但探讨大学特别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因此,结合前文的探讨,笔者针对当前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传承老校区文化精髓,发挥新校区主动性。以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为代表的老校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学生很容易在无形中受到熏染,而新校区在这方面则处于天然劣势。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介绍校史,凝练学校品牌文化,弘扬老校区文化精髓。除此之外,学校需要整体统筹,明确各校区、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分工,加强沟通和协调,也要适当放权,激发新校区师生的主动性。
(2)挖掘新校区特色,提高师生参与度。新校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要依靠学校领导的主导,更要依靠新校区中每一位师生参与。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挖掘并凝练新校区文化特质。特罗兹尼就曾指出,学校的影响力受到“学生个体在人际互动和校园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投人与努力的影响”,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队伍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最大的受惠者和建设主力军,应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活动参与度。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带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交流。地域限制往往是造成新老校区间文化断层、传统文化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文化交流的渠道,寻找交流新方式。有效借助当下热门的网络等平台拉近校区间的距离,使新老校区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同时,新校区要积极梳理现有资源,总结吸收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良成果,发挥新增资源优势,对可利用的文化因素进行再认识和重新定位、组合,从而找出最佳模式主动建构新校区特有的校园文化。
(4)加强与周边环境的文化互动,走出“文化孤岛”。大学本身是一个充满活力、倡导兼容并包的社会组织,能够吸收容纳各种文化共存并相互理解。应当充分利用好大学文化本身开放、包容的特性,主动与周边的社会组织对接、互动。在对外交流中,一方面要让对方看到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虚心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求得新校区校园文化迅速落地生根进而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4-17.
[2] 郑鹏.浅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07(05):98-99.
[3] 杨萍.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关键词】岭南文化 技术创新 创新文化 建设
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哺育的一代代岭南人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以来,岭南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广东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对广东取得的巨大成就,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岭南文化的重要影响,但目前很少有关于区域文化与创新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挑战,如何向岭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构建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岭南文化的特色入手,着重研究了岭南文化对广东技术创新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了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构建创新文化提出作者的观点。
一、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内涵
对于技术创新理论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即主要是从发明与创新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而另一种是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等各种创新,本文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也是基于广义的基础之上。
目前对创新文化的解释大多是从企业层面给出的,如: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况做出迅速反应。这种文化要求我们重新检查一切事情,它不像一个工程一样有一个具体的结尾,它要不停地继续再继续。作为一种文化,它必须渗透到组织的骨髓中去(Thornberry,2003)。水常青等认为:“创新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可见,他们对创新文化的界定大多是指企业创新文化,本文所讲的创新文化是超越了企业范畴、内含于区域文化之中的更为宽泛的文化,即社会创新文化,主要指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的总和。
二、岭南文化与广东技术创新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她以土著越族文化为基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吸收、融合国内外文化的精华,形成当今绚丽多姿、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南国风采和地方特色,具体来讲岭南文化具有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善变、务实、重利等特点。广东社会政治的全面进步、经济的崛起与腾飞、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岭南文化所具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文化渊源和文化积累。
1、博采众长的开放兼容精神
岭南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在秦朝统一中国后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兼容了农业文化,唐朝以后,在海洋文化的不断催化之下,逐步走向成熟,在明代中叶外国基督教传教士进入岭南,西方文化也随之传入岭南,而岭南文化后始终以开放、兼容的广阔胸怀,吸纳海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岭南文化日趋完善。岭南文化从其形成的过程中便始终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而正是这种内在的秉性,使受岭南文化熏陶的岭南人具有了博采众长的开放兼容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岭南人博采众长的开放兼容精神使他们敢于和善于吸纳国内外文明的先进成果,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在推行改革开放之时,岭南人能够迅速深刻地理解中央精神,把握发展良机,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使广东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岭南文化的开放兼容为广东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种兼容并蓄的宽松环境成为了外商投资和人才创业的天堂,强烈地吸引外资和人才向广东集聚,他们通过独资、合资等各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不断推动广东技术进步。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岭南人不排外,能包容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各种人,正是开放兼容的文化使外来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和融入岭南文化,他们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创业机会,找到了用武之地,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这些引进的人才是广东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2、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
广东北接南岭山地,南临南海,襟山临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岭南人强悍坚韧、勇于冒险、开拓进取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使岭南人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从而总能先行一步,掌握主动。在别人还在对改革开放政策迟疑观望时,广东已经建立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率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源地和示范区。在别人沉浸于公有制经济之中时,广东的民营经济已蓬勃发展,其民营企业生产的各类商品已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在别人还留念于传统的“铁饭碗”用人体制时,广东率先采用合同招聘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从全国各地招揽所需人才,并通过重奖科技人员等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和留住科技人才,解决了人才短缺和人才储备,也促进了广东技术进步。岭南人更是敢为天下先,大胆走出国门,如华为集团大胆开拓欧美市场,敢于和 “老师”竞争,并把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时吸纳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聘用国外高技术人才,为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创造了崭新的模式。
3、义利并重的务实精神
岭南自古就是我国东南部手工业、小工业的聚集地,这使得岭南文化充满商业色彩,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形成了重利务实的精神品质,而且,在中原文化重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商业经营中,形成了等价交换、诚信经营的理念和义利并重的特色。岭南人义利并重的务实精神不仅提高了其在商界的信誉和地位,更使其倾向于实在的内容和价值,对认准的事情就扎实去做,务实的办事作风是技术创新的条件之一。
4、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
广东地处江南,清山碧水养育了秀美、聪慧的岭南人,使岭南文化具有水的灵气的特点,秀外慧中的岭南人自古以来,以其聪明才智和敏锐的洞察力从广大的市场中发现商机,他们以卓越的商业才能和巨大的商业成就而享誉国内外。岭南人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浩渺的大海激发他们不断探询更加广阔的世界,使他们走出了国门,到了中南亚、欧洲及世界各地,吸纳各种文化精华,造就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华为、中信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凭者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成功典型。
5、机敏灵活的善变精神
岭南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晶,呈现多元化特色,她灵活善变、不拘一格,这种善变精神使岭南人在市场竞争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们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进行产品创新,广东的家用电器率先向美观、多功能、耐用、电子电脑化、安全节能方向发展,广东的塑料制品最早设计出多色、组合、复合、冷粘等新款式,广东的日用五金制品最早实现多功能化、配套系列化和工艺装饰化。“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是外省人对广货的评价,也是广货生产、经营的秘诀(欧人,2000);可见,机敏灵活的善变精神是岭南人创新的源泉。
三、新历史背景下广东创新文化的构建
1、永葆创新精神
开拓创新是岭南文化一大特点,广东创新文化应继续发扬光大,永葆创新精神,坚持创新观念。企业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是企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使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反映着企业对一系列问题的认识、观念以及所采取的态度等。企业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员工所共有的经营信条、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他们对企业的依赖意识、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等。企业创新精神渗透于企业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和每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指导和制约着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树立企业创新精神,主要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树立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精神,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等。
2、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技术创新需要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它涉及思想观念、创新精神、文化传统和教育体系等,需要社会、政府、教育系统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创新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所以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动政治、文化、科技等全面发展,以培育出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更新的创新思维、更好的创新方法。另外,在政府的引领下,文化机构应善于抓住成功的创新人物、艰苦感人的创新事迹和优秀的创新成果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探索他们的成功足迹,弘扬其创新精神,为人们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激励人们去追求创新和成功。
3、继续发扬开放兼容的传统
岭南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开放兼容,也是技术创新和当今时代所要求的。广东技术虽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没有长远开阔的视野,没有兼容四海的广阔胸襟,这种差距不是缩小,反而会拉大,所以,今天的岭南文化更需要开放兼容。发扬开放兼容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思想、经营理念,还是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只要能为我所用的,就应该大胆引进努力消化吸收,并不断地创新超越;尤其要继续从国内外引进高素质人才,他们的到来为广东的各项建设将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广东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4、改进创新激励机制
改进激励机制,使人们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技术创新。首先,要推崇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让社会承认、崇拜技术创新的英雄,大力宣扬他们的创业事迹,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人们的尊重。其次,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冒险、容忍失败,使所有具备特殊能力、特殊技术的人都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最后,要提高创新人才的回报,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的价值,给予合理的工资报酬,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对其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物质奖励,尤其对有突出贡献的,应不惜重奖和高额回报。
5、尊重和保护创新成果
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使大家真正认识到侵犯知识产权是违法和可耻的行为,从而树立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和推动企事业单位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自有知识产权及时取得产权保护。加强相关法制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处罚力度,对侵权者给予重罚和严厉的打击,给知识产权所有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最终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保护创新成果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
【参考文献】
[1] 水常青: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企业管理,2005(3).
[2] 欧人:岭南文化与广东商人的商业精神[J].商业经济文荟,2000(3).
[3] 黄明同:岭南文化的三次大兼容与三个发展高峰[J].学术研究,2000(9).
2012年11月2日至4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年会以“凝练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与人才培养”、“大学的文化与大学的管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办学特色”四个论题展开研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顾海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视角,探讨了大学功能的历时性演进历程和大学精神的历史文化内涵,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逐渐承担起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从而相应的形成了大学自身独特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社会担当精神和时代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认为。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教育精神和大学精神上,即为社会进步和文化进步创造新的文化、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主体性人格的人,大学因为张扬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进步而获得尊严和尊重。南京师范大学宋永忠认为,大学应该是“大楼”、“大师”、“大气”三者相统一,大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倡导求真,人文精神追求美善,此外大学精神文化还包括认同精神、创新精神等。中山大学黄达人认为,大学文化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陕西中医学院王秉琦指出,办大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办文化。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管理问题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大学管理者的重视。大学管理将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必然走向文化管理,这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文化管理的本质以及管理的目的与目标决定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其绪认为,当前大学在文化建设中存在共性与个性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学过分专注于文化特色而淡化了共性的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首先是一个“求同”的问题,这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和大学的共同使命决定的,大学的共性文化往往是大学文化建设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其次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求异”,也就是办学特色问题。这是由大学的个性决定的。大学文化建设中求同与求异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二者不可偏废。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从“大”向“强”转变的历史新阶段。大学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增强繁荣发展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以理念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实践,以文化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文化创新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以国际文化交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精品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 城市建设 人文风俗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审美问题和文化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应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和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着力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和地域特色,重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的城市景观建设应从本地区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历史民俗中去寻找设计的灵感,体现本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
快速发展中的河北,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传统和极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例如,秦皇岛的山海关、张家口的大境门、唐山的皮影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民俗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建设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些本地特色文化来做文章,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去,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和继承其中蕴含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加强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内涵。这对于推动城市文化景观艺术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保护与弘扬燕赵地方文化、实现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又不失掉原有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对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建设进行合理表达呢?
第一,要尊重地域自然风俗和文化。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都应该尊重当地自然地貌的独有特性,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景观作品创作之初应做好调研工作,找到作品与公众情感的切入口,充分尊重地域特色及大众需要。可以说河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积淀,这在全国各区域中应该是最高的。但各个地区风俗民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文化风尚和道德观念。如沧州的“正月十六溜百病”,是沧州及附近地区特有的一种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晚上,沧州城内大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溜达,企盼一年的好身体、好运气。还有保定老调,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是当地群众经常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因此,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背景条件下,设计者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多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注重公众的参与和沟通,注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这些景观是为这个城市、为他们而设计的,一件成功的设计应该同时也是当地人民满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地域化和自然景观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作品。
第二,对地域文化遗迹的修缮和保护。
优秀的历史遗迹是环境中宝贵的精神资源,要充分珍惜、保护,以实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延续性。而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应有针对性地根据遗迹的类型采用不同的保护和修缮方式。特别是那些标志性景观建筑和文物古迹的古城墙、古桥、古寺庙等,它们都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家庄的大佛寺、曲阳的北岳庙、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这些历史文化景观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人文美感。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文化古迹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缺乏相应的修缮和保护,在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中沦为新陈代谢的牺牲品。如张家口的堡子里,可以说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尽管如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堡子里却一直难为外人所知。而且,古城的许多建筑多陈旧甚至破败,建筑内部损坏严重,甚至已成为危险建筑。许多建筑中的居民也缺乏保护意识,使得周围环境嘈杂、无序,这都展示着这座古城的没落与衰败。这种情况在河北省还有很多,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其修缮和保护,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更好传承与弘扬;并且,还要更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在全省形成保护优秀文化遗迹的文化自觉。
第三,实现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化应用。
文化景观的建设必须以地域文化元素为载体,通过文化元素的所承载的信息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物质和精神层次上美化城市生活。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元素主要有直接、间接两种方式。
首先,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作品本身就是以特有文化元素形式出现的,包括历史人物、民俗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再现。如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内的《冲锋陷阵》雕像和解放纪念碑广场内的《解放者》雕像等就是对历史文化人物的直接引用,非常直观地表现英雄人物不朽的功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还有邯郸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景观雕塑采取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手法,直接再现了历史人物形象和场景。这种表现手法是当前文化景观建设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在一些景观建筑上也同样有直接应用传统园林中的造型元素的例子,使空间具有一定的传统意象效果。例如把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亭,古建上的斗拱、柱式或者园林中的山石造型等元素应用在现代景观建设中。
其次,对文化元素的间接运用。并非所有的设计中的元素符号都是直观的,相反,许多设计也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而文化元素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则沉淀在形式的背后。(转第页)
(接第页)如将传统的亭子、廊架结构等造型用现代技术材料重新演绎;在景观雕塑或者建筑构件中融入民间剪纸、皮影等文化符号。
第四,加强文化景观规划的可持续性。
发展城市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在文化景观规划建设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观。但是,目前河北省的部分城市文化景观规划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经常会出现文化景观要么过于集中,要么又过于分散;文化景观建设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形式单一。如廊坊的“文化艺术园”,文化景观建设就过于密集,而在该城市的其他区域却很少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建设。景观设计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壁画、文化景观建筑稀少。因此,城市文化景观规划要带有地域特征,并且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为,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环境特色,经过整体合理规划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座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应用在文化景观规划领域,建立区域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延续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五,文化景观建设应融入城市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地域文化景观与城市建筑相互依存、相互弥补,不仅体现在形式美和视觉构图方面,还需进一步考虑城市景观建设如何真正贴近、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等许多方面。如赋予城市文化景观适当的使用功能,拓展景观与人的交流渠道,或对某些城市设施和建筑部件进行艺术化处理,突破景观只能被欣赏和瞻仰而不许接近的单一模式,尽可能满足市民接近艺术品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总而言之,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河北省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审美特征,景观才有生命力,从而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顺应了人们的民族文化习俗,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才能使得城市景观凝聚成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使它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结晶,供城市中的人们享用和欣赏。正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建宁所说:“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的景观作品,才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3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Z135021)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景观:文化·生态·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史鹏,费建国.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J].科技资讯,2008(28).
[3]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
[5]赵慧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一、群众文化的么特点
1.自发性。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实践的产物。广大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发的形成了群众文化。在很早以前群众文化就出现了,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的过程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些感受,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当然,还通过其他途径来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
2.广泛性。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六个民族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方。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在其中的群众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国家提倡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节假日活动,这就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创新。
3.可创造性。群众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也会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目前,文化工作者在文化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目前的发展状况
1.群众文化获得的成就。这些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文化活动,人们可以积极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此外,我国还在其他方面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中。
2.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和谐社会中,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1)某些地方在创建各种文化设施的时候,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没有为人民办实事。(2)人们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还不足,还存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群众文化的意义。
三、如何在和谐社会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
1.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各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学会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1)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并且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文化;(2)要合理地整合地方资源,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目标,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2.立足于社会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社会的发展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立足于社会。群众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社会性,有很多社会组织立足于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得到改善。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进行创新,使群众文化富有时代特色。
关键词:中西审美 文化融合 和谐 “两型”社会
随着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的实现,致使中西审美文化的发展置身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之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艺术格局。在此趋势下有必要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将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这种有机融合必将有效地促进湖南省“两型”社会的科学建构。反之,“两型”社会的科学建构又可以促进中西审美文化的融合,形成二者的共生互动。
一、“两型”社会建设与中西审美文化融合的关系
(一)审美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肩负着“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重任的湖南省力求把“两型”社会打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崭新发展的社会。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曾提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竞争”的观点。显然“两型”社会建设也是一种文化竞争,需要文化的正确引导和支撑。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中和谐文化的构建是其基础性工程,它为“两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与精神支撑。
其中审美方式的把握即人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作为和谐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总的来说审美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第一,审美是对生活的现实反思,有助于促进人与人和谐的新境界。第二,审美是对现实的理性超越,有助于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三,审美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有助于实现人类全面协调发展。
(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
审美是人类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审美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质。纵观中西方虽然都认可“和谐”就是美,但是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中国,审美是以“心理和谐”为最高境界,认为人与自然相互统一,万物生命息息相通,处在相互对应的有机联系中,存在于统一的生命过程中。这种儒家、道家学派从不同角度强调的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以及所要倡导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对“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再来看西方,审美则以“形式和谐”为最高境界,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现世诸学派,可以说如视觉的和谐、理性的追求等以形式为中心的美学思想成为一种观念或典型,不断被规范,引导着西方艺术家的思维和创造。与中国的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及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相比,西方则通过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这种形式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把握。西方的这种审美观念正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之中,“两型”社会在为整个社会的审美创造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美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时下已不能只停留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上,还需要从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中广泛吸收与借鉴,充分认识到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多元性与复杂性,采取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的方法,使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使之淬炼、升华,再酝酿出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推进中国艺术的发展。
二、“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途径
(一)在差异中寻求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契合点
1.中西审美思想内核之差异
中西方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美学思想系统,其审美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简单概括来看,中国是“感悟自然”,追求“表现”,注重“写意”,崇尚“善”,以“心理和谐”为最高审美境界。西方则是“模仿自然”,追求“再现”,注重“写实”,崇尚“真”,以“形式和谐”为最高审美境界。
2.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契合点
虽然中西审美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只要深入探究就不难发现其审美差异是相对的、可变的,也不难发现其审美文化融合之诸多契合点。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略举几例来进行探讨。
理论方面:如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在《画墁集》中提及“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西蒙尼德斯也提出了“绘画是哑诗,诗是能言画”这类似说法;又如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传神论”的美学观点,由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其《论画》中明确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这一看似中国独有的观点所倡导的“以形写神”其实与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就“传神”阐明的观点不谋而合,苏格拉底认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除了要具备各种美的要素还要能够将此作品的精神给反映出来。”
实践表现方面:如北齐画家曹仲达所表现的人物,其衣服褶纹用笔稠叠,衣带紧窄,紧贴身上,仿佛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而古希腊浮雕作品中,路德维希宝座《阿芙洛狄忒的诞生》中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被海水浸湿的衣裳刻画得极为细腻,紧贴身体。似乎为“曹衣出水”作了注释,盛唐杰出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的衣带临风飞扬,飘逸洒脱。而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古希腊雕像《胜利女神》中的女神从肩到脚的衣褶被刻画得迎风招展、衣带飘扬,极富动感,也似乎为“吴带当风”作了注释;又如中国艺术家善于学习西洋的画法,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可以说其画深受伦勃朗的影响,用素描方法画国画,将光引入中国画,在作品中经常有像伦勃朗《戴金盔的人》中那样的经典用光。反之西方许多画家也善于吸收中国画的精髓,如莫奈名画《睡莲》,画幅很长,没有明确的焦点,可以看得出是借鉴了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
当然诸如以上的契合点不胜枚举,中西审美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可以寻求其共性,因而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共同发展,具有可融合性。
(二)中西审美文化的异质同构
似乎中西审美文化有着难以弥合的鸿沟。其实不然。例如英国雕塑大家亨利・摩尔的几件极具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大型作品曾放置在北京的饱含经典韵味的古代园林北海公园内进行展示,西方现代雕塑置于中国古代园林中,产生出了一种异质同构、相得益彰的审美和谐。建设湖南省的“两型”社会可以从诸如以上例子中探寻一些有益的启示,用全球文化视野来审视和建设湖南省的“两型”社会。异质同构其前提是承认中西审美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并且需承认其具有共同性,其实从宏观来看其审美终极目标还是一致的,所谓体异而性通。只有深刻认识这种文化本质,积极培养和提供“两型”社会需要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条件,才能更好地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本文就“两型”社会建设与中西审美文化融合的关系、“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途径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吸收中西审美特质的精华,并进行合作,形成互补,建立平衡、和谐、有创造性张力的文化现代化格局,将是“两型”社会的未来。当然“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的异质同构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ZK3072)
参考文献:
[1]夏之放.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
[2]邓海英.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审美元素[J].理论前沿,2005(23).
[3]蒋永文.中西审美之思[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