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医疗培训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培训制度

第1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南山区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级别:南山医院(三级医院);蛇口医院和西丽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三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水平、业务平台的先进性和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距。随着南山医院的迅速发展,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南山医院的业务骨干已派往国外;而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基本上没有进修机会)。尤其是南山区已有近100多家社康中心,覆盖面大,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差距表现为:1、南山区区属各级机构医疗之间服务质量的差异性显著;2、社康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公信力不足,医疗质量遭到质疑;3、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资源与技术配置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化加大。这种差距导致的结果是:1、难以为南山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难以保障医疗安全;3、难以提高南山区卫生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导致部分病人流失。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实行共享。因此,南山区卫生局建立了上、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进行统一部署和指导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保障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建设

南山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建立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对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提出具体要求并设立专项基金,为南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1.1南山区卫生局成立专项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并设立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2给予特聘专家组成员必要的荣誉和政策性待遇,同时对专家组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专家组成员的考核、准入和淘汰机制。

1.3双向交流模式的执行情况,纳入各医疗机构的年度主要考核指标。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制度要求下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每年有目的、有计划的向上级医疗机构选派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短期交流学习。上级医疗机构有责任及时接收下级医疗机构派来的短期学习交流人员。上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派有资质的副高以上的专业人员定期到下级医疗机构出诊、会诊、查房、指导手术和讲学。实现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技术资源的真正共享。最大程度的发挥专家的价值和作用;全面提升了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南山区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2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2.1短期学习与培训(上行交流):

2.1.1社康中心根据所服务人群疾病谱的特点和每个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每年至少向上级医院派出2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半年2周的短期交流学习。

2.1.2二级医院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专向技术)的向上级医院或本区重点科室派出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年1个月的短期交流学习。

2.2专家技术指导(下行交流):

2.2.1组建南山区特聘专家组并实施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区卫生局在南山医院及区重点科室遴选有资质的专家组成南山区卫生系统技术指导专家组。特聘专家组成员为南山区区属各医疗机构所共享。特聘专家组成员有义务每个月2次到下级医疗机构进行讲学、会诊、查房和指导手术。

2.2.2建立社康巡诊组。由各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临床专业人员组建社康巡诊组。社康巡诊组成员每个月1次到社康中心出诊和每个月1次组织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提升社康医护人员技术服务能力。

3双向交流培训模式发展方向

第2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贫困国家的药品短缺问题,发达国家并没有引入基本药物制度这个提法。中国虽然已告别了缺医少药的情况,但是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饱和,而基层医疗机构需求却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专家指出,流通成本高,药物配送机构积极性受挫,基层医疗机构难以获得齐全的基本药物。物流设施落后、乡镇医疗机构分散,致使配送机构很难以合理的配送规模来化解流通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性受挫,配送效率低,致使相当部分乡镇医疗机构难以获得齐全的基本药物,有的甚至因此不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是三年多来医改的重点和亮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巩固完善的重点任务。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基层实现了全覆盖,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深化综合改革,在管理、人事、分配、补偿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目前,有关部门将通过财政专项补助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这一问题。国家将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和设备的购置投入,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支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标准正在提高,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今年的30元,到2015年要到人均40元以上,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有序的发展。

显而易见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在解决药价虚高,人民群众医药负担仍然较重的问题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满足程度尚显不足,只有不断进行综合改革,在政策、资金、人员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这一制度的顺利推行,让广大人民群众不在为医药负担而担忧。

株洲炎陵县举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班

10月15日至16日,株洲炎陵县举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班,全县14个乡镇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卫生院院长及农合审核员共计149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卫生室业务知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新农合政策及普通门诊报销操作流程、湖南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操作等。

第3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院 医疗改革 会计制度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一、新会计制度的提出和变更

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提出到现在的实施已经经历过几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并对新会计制度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议,促使新会计制度更快的完善。在实施期间,新会计制度一方面借鉴旧的会计制度的优点,摒弃其劣势,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现如今的医疗改革的冲击。与旧的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有了几个热点的变更。

1、进一步的完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新会计制度准则中引进了“累计折旧”这种科目算法,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通过固定资产原值方法和累计折旧的差额来反馈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遏制了医院虚增加的固定资产,同时还能对医疗服务价格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于固定资产损毁、报废引进了“固定资产清理”,资产的损毁、报废等有了更明确的去向,使得医院的每项固定资产更加清晰真实化。

2、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医疗收入方面增加了更为明细的二级科目,比如“结算差额”科目,这样有效解决了医保机构与医疗部门间由于医疗产生的欠款问题。

3、新医院会计制度认可了医院的资金管理行为。新的会计制度明确了医院可以对外投资,只是细化了相关投资概念。新增设了“应付票据”科目。这种新的转变认可了医院可以利用多余的闲散资金进行不同的投资,通过新增的应付票据来进行款项有效的处理和运用。

二、医院新会计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畅。这个问题在新会计制度刚提出并实施时,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新的会计制度有了太多的变化,但实施起来还是要立足于旧的制度,两者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这个基本问题的诞生。再者很多医院的管理者不重视新会计制度,认为新的会计制度变化只是在科目上有很细微的变化,只需要财务人员稍微注意下就能顺利的衔接,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为以后的新会计制度的推动产生了巨大的阻力。

2、新会计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它的缺陷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科目更加的明细化,虽然这种改革更加全面的了解整个医院的财务状况,但是给财务人员工作上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管理更加有难度,更容易的导致财务上出现错误。二是减值科目没有设置,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减值符合实际情况的,在新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表示。三是医疗纠纷所产生的一部分费用支出,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3、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鉴于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医院财务人员又是新会计制度实施的主体,如果医院财务人员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那么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只会沿用以前老的会计制度,那么新的会计制度也不可能顺利的推行下去,甚至一些医院财务人员对于新的会计制度存在着思想上偏见,严重排斥新的会计制度的推行。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行新会计制度,医院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必须加强。

三、对医院新会计制度问题的探讨

新会计制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不仅能满足现在的医疗改革,同时也是现在医院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那么所遇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着重几个方面去解决。

1、制度之间的衔接是必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为了更好的推行新的会计制度应当做到几点,一是对医院的各类的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并严格遵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各类条件都符合新会计制度的标准。二是成立一个新会计制度实施的管理部门,由这个部门来有效的推动新会计制度的运行及解决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发问题。三是在全医院开展思想上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同时还应该涉及到全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从观念上改变那些认识上有偏差的一部分人员,从而使他们在观念上认同并接受新会计制度,用以实现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2、特别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要加强。培训学习是现在企业对于员工更快能适应工作而做的前期岗前工作。然则财务人员是企业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人员,所以培训财务人员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培训的调查分析研究,这里主要是关于财务人员对培训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分析后再用以培训,这样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培训观念,提高培训效率。二是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只培训新会计制度,还应该培训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联的内容,这样不仅让财务人员更快的了解新会计制度,还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从容应对所发生的意外情况。三是培训内容的更新,一旦新会计制度有了更好的发展,改变了其中一些内容,那么应该及时通知财务人员并学习用以到实践中来。

医院新会计制度才实施是整个医疗改革中的必然产物,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其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现在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应积极的解决并改良现在的新会计制度,使其更加完善,为医疗改革凝聚一股强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铜陵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王莹华.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9):40—40.

第4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疗废物;管理;认知

加强医院废物管理的规范化, 可有效控制疫病扩散传播[1]。为了解县区二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的认知与态度, 随机抽取72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2家基层医疗机构。

1. 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加盖单位公章后回收。使用Excel录入和分析回收问卷。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72家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在18个省辖市随机抽取72个县区, 每个县区抽取1家二级医院, 共计72家医院。72家医院均为县区级医院, 其中公立医院64所, 占88.9%, 民营医院8所, 占11.1%;综合医院60所, 占83.3%, 专科医院12所, 占16.7%。

2. 2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72家医院, 60家专门设有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 并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 占83.3 %;6家医院没有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 但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有6家仅设置了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处置, 占8.3%。

2. 3 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认知 72家医院均知道医疗废弃物危害性, 占100%。70家医院了解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基本过程, 高度重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并实施规范化操作。但有60家医院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占83.3%;58家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占80.6%;55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占76.4%。

2. 4 人员防护措施状况 72家医院高度警惕开展相关方面工作的回收人员的防护措施, 开展员工防护知识培训的医院占90.3%;实施个人防护措施的医院占93.1%;开展健康体检的医院占93.1%;总体来看缺乏各个防护措施保护认知的机构, 所占比例都低于10%, 见表1。

3 讨论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通常情况下, 都一般处理医疗废弃物。但是, 医疗废物较一般的生活垃圾更为复杂。医疗废弃物多具有有害物质, 在传染、流行过程中起到扩散疾病的作用, 若相关人员未认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 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会严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资源, 同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相应威胁[2]。

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 县区级医疗机构大部分能够认识到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和规范化管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医疗废弃物管理护士基本明确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因此能够做到健康体检, 同时医疗机构也会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多数护士认为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但真正采取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建立重要性医疗机构的只有少数。且只有

通过研究发现, 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认知:①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 有较为完善的医院管理, 医务人员较为明确认识到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重要性。②医务人员的教育程度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越高, 认识相对较好。③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了解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和自己的科室相关度, 相比之下医院感染科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管理比较清楚, 也比较重视[3, 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 相关医疗机构必须要加强相关护士的培训工作, 开展岗位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针对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各个环节, 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优化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使之更安全、方便。加强宣传, 全面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 树立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

总之, 医疗废物处理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科学、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关系着整个环境的安全和人群的健康[4]。基层医疗机构相比于三级医院, 在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这对医院管理着和相关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庆云, 刘洋, 朱鲲, 等.蚌埠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淮海医药, 2013, 31(6):507-508.

[2] 陈月琴. 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护理研究, 2013, 27(10):3825-3827.

[3] 王淑琼, 周俊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西部医学, 2007, 19(5):984-986.

第5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2020年第三季度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形势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家;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企业23家,二类备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家,网络销售企业0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42家。

第三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家次,使用单位10家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医疗器械经营环节:

1、企业不能定期开展有效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相关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档案不齐全。

2、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履职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3、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零库存经营,经营场所和仓库经常无人值班,实施有效的日常监管难度较大。

4、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上报制度执行不好,多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突破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环节:

1、个别医疗机构无专或兼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及未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

2、部分医疗机构未完全按医疗器械温湿度要求分类贮存;温湿度记录不全或记录不真实。

3、少数乡镇医疗机构不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上报。

三、安全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一是企业的负责人只重视经营,不重视质量管理,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没有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上,执行流于形式;二是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各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有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对象都是医疗机构,医院需要购进多少医疗器械,企业就采购多少,企业仓库基本没有库存,对企业的监管难度较大;四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重视搜集所销售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虽然都注册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很少有企业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一是一些医疗机构不重视学习培训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没能认真核查本单位库存的医疗器械储存的温湿度,并分类存放;二是有的存放低温冷藏医疗器械的设施没有温湿度监测设备,有的没有温湿度记录或记录不全,温湿度超标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监测温湿度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不够重视,临床上出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不能及时搜集上报。

四、下一步打算

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一是重点检查超范围经营、不按要求贮藏陈列医疗器械、关键岗位人员不在职在岗等行为;二是医疗机构非法渠道购进医疗器械、未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贮藏要求储存等行为;三是严厉打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进一步落实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督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施风险防控管理;五是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增强企业法制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提高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自律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第6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区政府成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镇(办)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领导配合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区委区政府与镇(办)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纳入年终对镇(办)的目标考核。在新农合工作运行当中,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关领导及代表多次深入农村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调研,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我区新农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在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向卫生部门拨付相关工作经费共计25万余元,确保了我区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

一是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区卫生局下发了宣传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制定了督导计划,卫生局领导包村包片,督导各镇(办)及村(社区)宣传工作的开展。区合管办印制了合作医疗各种宣传彩页4万余份,采取一系列措施,广泛宣传新农合的有关政策、程序及补助办法,为筹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资金收缴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医疗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参合。由于受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三起三落”的影响,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理解,还处于等待观望阶段区政府要求,筹资工作坚决贯彻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严禁盲目追求数量、指标和进度。对于筹款难度较大集体经济薄弱的8个行政村,区政府按照每位参合农民每年10元的标准,为共计14459人代缴了144590元的合作医疗费用,确保具备参合资格的农民都能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是抓住重点,确保参合农民信息质量。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微机管理系统》内的参合农民资料更加完善,使系统内图像和合作医疗证上的照片保持一致。我们克服参合农民多,较难组织等困难,委托摄影部统一对三个镇(办)的参合农民进行影像采集。同时,为了确保参合信息的准确性,促进工作开展,我们想方设法,多方协调,委托河南省新华电脑学校专业学生进行信息录入,并组织医疗机构、各镇(办)、村三方合作医疗专干对参合人数、个人信息先后进行了4次审核,保证了录入信息的准确无误。

三、加强建设,以人为本

一是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卫生系统尤其是定点医疗就构是否规范运行,是否履职尽责直接关系到合作医疗的成败。为了确保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价廉、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区多次召开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会议,相继下发了合[2015]3号、4号、5号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医院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医疗服务程序化,用药检查合理化、报销制度化。

二是“优质、优惠、便民、为民”公开承诺。为使参合农民能够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卫生局在全区开展了“患者一进院,其余由我办”优质服务活动,要求一切服务都以参合农民为重,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参合农民持新农合医疗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直接到报销窗口,按照相关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合管办与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辖区的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各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9家定点医院和45家定点村卫生所纷纷为参合农民做出承诺,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免收普通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免收10%的优惠,到区、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断费,药费免收5%,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免收10%的优惠。此举措的实施,预计每年将为参合农民节省医药费用20余万元。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区卫生局通过专门会议、以会代训、在其他会议中穿插合作医疗培训内容等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务人员分别进行多次培训。同时,各医疗机构均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合作医疗与理论、合作医疗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报销补助办法、微机操作等内容的全面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政策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促使其认真履职尽责,认真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四、抓住关键,扎实工作

一是前期培训工作“扎实”。为提高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决策水平、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区卫生局先后从局机关、下属乡镇卫生院派出5名同志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干部培训班”,随后在全区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具体经办人员、定点医疗机构的院长和相关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先后有30多名来自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7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规范化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对医务人员构成职业伤害,还会造成社会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条例指出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我市于2006年12月份建立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负责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工作。现将我院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不规范医疗废物未严格按要求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的利器盒盛装过满没有及时更换,利器盒不加盖,可能造成工作人员锐器伤。损伤性医疗废物混入感染性医疗废物,导致包装袋破损医疗废物泄漏,专职运送人员意外暴露的危险,并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最后处置工作带来不便。包装袋过满>3/4,标识不清,封袋不严;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不符合医疗废物减量化原则;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没有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造成环境污染。

1.2交接转运环节不完善专职转运人员每天转运结束后转运工具未做到及时清洁消毒。交接记录不完整。产生地未做到日产日清。有时与处置中心不当面登记交接,未做到共同填写医疗机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2管理措施

2.1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六安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对医疗机构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总务科和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负责管理和协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工作流程》、《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和质量考核指标,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做到职责分明,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2加强培训采取全院组织和科室组织等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各类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和规范管理的法律意识。

2.2.1医务人员的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和部门颁布的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质量控制标准、职业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措施,要求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管理流程。

2.2.2卫生保洁员和专职运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文化程度低,清洁卫生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差,要加大培训力度。培训重点:医疗废物处置流程,清洁、消毒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强调当面交接的重要性;禁止出卖医疗废物的行为,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的安全有序。保洁人员流动性大,科室随时做好新进人员的培训。

2.2.3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实习、新入人员均进行岗前培训。在学习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的同时,现场指导分类、收集的要求和如何做好自我保护,考核合格后上岗。

2.3加强医疗废物处置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2.3.1临床科室产生地的管理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处置流程张贴在各科室处置间,要求科室在产生地将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就地进行分类,及时分别放置于医院统一购置的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具有防渗漏性能的专用包装袋和利器盒,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4满时及时有效的封口,系上统一制作的标识卡,卡上注明: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殊说明,由专职运送人员负责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加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生活垃圾的管理,用双层包装袋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加强对患者及陪属的教育和引导,防止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3.2转运、暂贮、移交的管理医院修建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医疗废物暂存房,标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 的 警示标识。配备了相应的清洁消毒设施和病理性废物低温储存柜。为专职运送人员配备了口罩、帽子、工作服、橡胶手套和胶鞋等防护用品。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两次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下科室用密闭的专用医疗废物中转箱将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到暂存房。同时和科室交接人员填写好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产生科室、废物种类、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和经手人签名。运送人员在运送时必须查看包装袋的标识、封口,不得把不符合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转运到暂存房,沿途不得泄漏、撒落。运送人员负责每天向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移交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物,同时严格执行医院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当面填写医疗机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交接双方签字留存备查。每天移交结束,运送人员对暂存房和转运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2.3.3加强督查持续改进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和总务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重点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科室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监督医护人员因为不良习惯及便利导致的错误或疏忽。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监督整改到位。

3讨论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和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对医疗废物管理不重视;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欠缺也直接影响医疗废物管理质量[2]。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医护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3],在工作中将医疗废物规范处置作为自觉行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处置流程,领导重视,加强培训,人人参与是医疗废物规范管理的保障。我院通过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范化管理,明显改善了医院的环境,避免了对社会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危害,减少了疾病的传播,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引起的医院感染和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第8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重点[3]。这与《标准细则》中强调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理念完美契合。医学装备、设施与环境管理要以患者安全为关注点,纳入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范畴,建立完善的准入、存储、使用和运行保障等环节的管理体系[4]。要以准入标准和临床需求为依据,建立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制度[5]。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实际运用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中。

2加强医学装备培训在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通常会把精力放在医疗设备的采购及维修等方面上,培训环节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医疗设备能否用好,并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培训环节至关重要[6]。《标准细则》6-9-2-1和6-9-5-1条款中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业务能力考评合格方可上岗操作,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有制度与程序”。设备科要侧重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的管理,新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熟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步骤,负责设备日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临床使用人员沟通联系,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汇总,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联系有关专家,安排举行相关人员针对性的培训,解决医护人员的使用疑问,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应用水平。

3建立保障装备应急调配机制

《标准细则》6-9-6条款中要求“有保障装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为使设备资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医院应实施医疗设备的调配管理,成立调配中心,调配设备由设备科统一管理。要将医疗设备按类别划分(如生命支持类、监护类及护理类等),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在遇有突发事件和装备故障时实现应急调配保障。要动态掌握在用设备使用现状,关注闲置或使用率低的医疗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性能正常且可即用。在帐设备应由调配中心统一标识管理,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调配,实现资源共享。使用率是设备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医疗机构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要条件。医疗设备调配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并减少设备资金的占用,实施设备调配管理可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4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规范化管理

第9篇:医疗培训制度范文

实现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筹建及建章立制工作,通过抓网络建设、抓制度完善、抓重点环节。有效地保证了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平安有效。目前正在进行计算机录入系统。

利用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有的药品供应网和资源,抓网络建设。把医疗器械的统一配货和监管与药品的统一配货和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运转效率,又同时实现了长效监管。

构筑监管保证体系一是建立各项药品器械管理信制度。二是建立医疗机构负责人例会制度。定期召集负责药品及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抓制度完善。通过会议及时传送信息,解相关情况。

使用环节抓安全。该局要求各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用后100%毁形,抓重点环节。并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器械购进验收记录和在用的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等。

二、修订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法(试行)

每月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动态管理,自2010年3月在区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绩效考核工作以来。对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积极性、发明性调动和发挥出来,达到绩效考核应有的效果。现正在修改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考核细则,将于4月-5月份在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现考核方法正在修改之中。

三、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

组建了14个全科服务团队,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践全科医师团队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目前所做的工作,离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异。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依照我区卫生局培训计划的要求,去上海杨浦区进行配套相应的培训学习,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从4月开始,分4批进行培训学习。每次去3个全科服务团队,共10人,培训实践时间为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