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管理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价值;满足主体需要
中图分类号:B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42-03
哲学原理教科书绝大多数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是主体自发性在价值理论上的表现,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考虑到这种界定颇为流行,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价值学界的专家。
一、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界定
我国高校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价值的界定大同小异,绝大多数都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例如,有的教科书认为,“人和物之间的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具有肯定的意义,这一事物对人而言就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凡是与人的需要无关,甚至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对主体就具有否定意义,就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该书还说:“价值按其本性,是指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正)价值。”“作为哲学的范畴,价值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种事物或现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有用性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对于人的需要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所谓价值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有意义、有作用、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作用、没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由于主体的内在需要及按其需要改造客体的活动,使客体的属性具有了‘价值’,并且价值是利是害,是大是小,一切以主体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为转移。”“所谓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概念所揭示的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更通俗一点说,价值就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谓物的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哲学上所谓的价值,指的是客体的属性、性能与主体的利益、需要之间的关系……客体价值的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正价值;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妨碍主体需要的实现,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负价值。客体价值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
把哲学价值作类似于这样的界定,还有不少版本,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虽然以上不同版本对哲学价值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都以客体是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二、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界定根据的评析
哲学原理教科书按满足需要论界定哲学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
1.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中的论述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中讲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即价值是外界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所以就以此作为“满足需要论”的依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中,他认为,作为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使用价值则表示物对人有用,使人愉快等,或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瓦格纳把满足人的需要称为价值,实际上就是把使用价值当作价值,即“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马克思尖锐地批评了瓦格纳,“他采取的办法是,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称为“价值”。还说:“瓦格纳先生对我的论述不满意(厌恶)的地方就是:我没有顺他的意,没有按照德国国粹教授的‘愿望’,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所以,“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瓦格纳的观点,马克思只是在批判中作了转述而已。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的见解,并以此作为价值界定的根据,实际是一种误解,以此证明哲学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2.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有的学者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句话作为“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所以满足需要就有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这句话只能说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而对人的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论及。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有益与有害之分,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这是客观事实。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正)价值。所以,也不能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来作为满足需要论的根据。
3.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即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于使用价值指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与满足需要论对哲学价值的界定相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在哲学上就是价值。这种看法忽视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根本区别。使用价值是特殊价值,不是一般的普遍的价值,而哲学价值则是概括各类价值(包括天然物的价值在内)中的一般价值、普遍价值。使用价值是指 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而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利于主体健康发展,并非都有正价值。而哲学价值,西方学者称之为善,它泛指美好的东西,是真善美利的统一。哲学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包括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使人类社会更美好。所以,使用价值不是哲学价值,也不能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哲学价值,否则就会混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在理论上就会产生混乱,并且在实践上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
1.需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恩格斯指出:“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应当满足的是合理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任何需要。
我国许多学者早就指出:需要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如张岱年说:“需要也有高下之分。”李连科说,“按社会价值划分,有合理的、有益的、健康的和不合理的、有害的、病态的(如吸毒、、同性恋等)的需要”。袁贵仁指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正当的需要。”“人还有不正当的需要”,“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不满足这种需要或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
满足不健康的需要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有负价值。如果认为满足任何需要都是有价值的,并将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会作出满足黄、赌、毒的需要和贪污盗窃的需要都是有价值的荒谬结论,就会不利于扫黄打非,不利于反腐倡廉,不利于人们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也许有学者会说,这里所说的需要,是对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的需要,是主体健康的有益的需要,即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当然是有价值的。按照这种看法,应该是满足主体合理的需要是有价值的,但合理需要毕竟只是部分需要。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从逻辑上说,指客体满足主体的一切需要,即使是满足主体不正当的需要也都是有价值的;而实际上,满足主体不正当需要,是无价值或有负价值的。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因而,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不是一个对哲学价值的科学界定。
2.满足需要是事实,而不是价值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或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和属性的总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因人而异,对一切人都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的是客观存在,至于这种存在是否合理,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所以,事实无所谓善恶。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效应,所以它是因人而异的。价值有善恶之分,人们通常说有价值,指的是正价值,(正)价值必定是善的。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满足了某种需要时,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件孤立最后的事实报道的。”可见,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不因人而异的事实,而不是价值。只有当这种事实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才是有价值的。满足需要论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两个概念。
3.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难以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学者,往往强调需要的社会性、客观性。的确,从产生需要的原因和条件来看,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需要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客观的,这些客观因素在需要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需要本身相当复杂,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也有其客观基础,但它们中许多需要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等)决定的,即由观念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是客观的。而且,即使需要是客观的,但一定条件下主体客观需要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往往以自己理解的主体或社会主体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在实践中往往会以个人理解的、符合个人情感、愿望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同时,主体需要常常以主观欲望、要求、动机、兴趣、爱好等形式表现出来,主体的客体需要往往与主观欲望、欲求、愿望相混杂,使人从本能,从自发心态,从眼前直接利益需要出发去追求近期利益、感官快乐和功利价值,认为凡能满足自己(主体)需要,就有价值,不能满足需要就无价值。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以主观欲望、欲求、愿望去确定价值。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很难保证价值的客观性。而以客体对主体的效益、效果、实效、实绩、效应去理解价值,则是拿事实来说话,有利于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首次定义“卫生管理”的概念:关注并对人类健康与幸福负责的一种管理。此后,卫生管理的概念不断变化和演进,愈发成熟和具体。但是在卫生领域,卫生管理具有排他性的概念,模型及方法的缺乏一致性的术语规定,或评价方法。为解决卫生管理的概念混淆,为提高对卫生管理与体系的认识,为明确政府的卫生服务的内涵,亟需统一卫生管理和工具的定义。此综述围绕以下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如何定义管理;有什么常用于描述卫生管理的维度。
方法
在本综述性论文中,通过整理自2000年世卫组织对卫生管理最原始的定义后,提出的所有相关概念,使用限制性的文献回顾方法成文。由于卫生管理的角度是指国家性质的公共管理,其职能也是基于这种角色,本文聚焦于相关性最强的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工作性质。文献检索利用了PubMed、谷歌学术和知网,包括以下关键字的多种组合:“健康”“卫生体系”“管理”“管理者”“框架”。另外还咨询了本领域的专家对部分文献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成果
常用于定义管理的方法。管理的广泛的普遍的定义一大多数人认为的承诺、责任、权力、权威、领导、所有权、政治稳定和法律规则,都对定义卫生领域的管理提供了很多可以参考的角度。尽管管理的维度多元,内容复杂,但仍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管理是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用于分配责任或履行义务的过程。
在国际组织中,管理常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防止腐败并提高政府效率的策略。由于管理、领导、管理的职能和管理的定义多有交叉和包含,所以利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来区分以确定管理的中心内容。管理体系的中心包括:对卫生体系的认识,和体系部门分割的建立方法。
通过对管理职能的特质进行特殊化的归纳,管理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一种引导体系趋于高效的具体过程。通过分类经常和管理搭配使用的术语,和研究每个术语的核心,演变的来源,以及暗含的内容,可将这些术语分为了以下两类:(1)管理的价值。这并不是表述管理的现状,而是管理应有的理想化作用(如科学管理)(2)管理的描述。把术语特征化,描述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来体现管理的功能(如水平式,或垂直式管理)。
管理的价值评估包括民主,灵敏度,以及更常用的科学性,这些都用一种类似的途径去定义理想的管理,这种方式看起来普遍,但是这种添加价值评论的方法仍颇具争议。如萨夫多夫提出如果用影响和表现来判定一个术语,而不是用一系列正规的原则,那么这种定义更有政策的分析价值。无独有偶,格瑞德也曾说,看似很有说服力的科学管理的方式,无法支持对一系列行为定义的优先设计或实际用途,并且最终也限制了区分“一种理想化的科学管理和完善管理”的能力。
为了表述结构而使用描述性的术语愈发普遍,如传统的集权化,等级式的管理概念,但这些都不足以描述完整的现代管理和现代社会。“水平式”或“网络式”的管理为例,更加注重把管理组织的需要,多种模式的权力,利益和活动以及多元化的因素纳入考虑。这些都和传统的线性的“等级式”“行政式”的管理区分开,从权力决策和政策形成和完善的特点上,后者更具有中央集权的特点。随着管理功能的愈发动态化和融合化,更具描述性的术语来提取大量的要素和要素间的复杂关系显得更加有效。但是,管理的组织方式或方法路径并不是排他的,而是需要情景化的解释,如“水平式”管理的组织形式如今可能更具有延伸性,并不意味着它超越了传统的等级式的管理组织模式,而是一种垂直式从头至尾的管理联动模式。
常用于描述管理的维度
卫生管理可用多种维度定义,这里的维度是组成,元素,原则或特性的同义词。在回顾文献中,将这些被引用于不同用途的管理维度绘成表二。一些维度可能被另一维度所包含或暗指,不同维度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因而仅可解读一些独立的管理维度,它们单独的定义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量的不同的具体维度可以用于定义管理的功能,如维度“可靠性”“规则”或“政策安排和战略方向的定义”都被概括在这些框架内,其他的维度如“法律规则”“防治冲突”和“质量”“可持续性”也多少有提到。另外,分析此框架,维度的数量在从综合的分布上,到组织的数量上各不相同。进一步的分析可得出更深入的结论。
首先,如果依照时间排序,维度的包含或排除都全然不同,管理维度也缺少统计性的认识。但是,这些差异大多归因于既定方法的来源和目的,关于管理内核和中心的维度也有待将来的统一。如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中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的架构中,“法律规则”再次作为一个管理维度(原则),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区域办公室的发文中的同一个规定。
第二,组织的一致性维度在成为统一概念的角度,作为一个框架或分析单元,在认知和差异的方面受到限制。它们自身的变化,和为了确定不同质量的差异而深入归类的重要性在很多研究中被重视。卡玛和雅各布提出了“通过把这些维度分,并进行对因果关联的理论性假设,是让解释管理和探索分析具有实验可行性的第一步”。在这些文献中,提出了多种分类和管理维度:管理投入,管理内核;管理的成效,管理的决定因素,管理的内涵;管理的促成因素,结果和核心价值。为了跟进这些较早群组的特征,将这些管理维度定义为以下三种类型:(1)一类关于原始的管理功能,对“科学管理”的有指导性的价值或原则;(2)一类把管理功能具体化,并把附属功能具体化的操作性规定;(3)一类具体的良好管理能带来的结果或达到的目标,作为潜在可以测量提高程度的指标。用这种分类的群组中,维度的统一性得到了提高,管理内核的一致性也稍有加强,如管理的基本价值,“防治冲突”“防止腐败”虽然不在每个维度中体现,但是在科学管理中广泛的表现。
最后,虽然更有深度,更具体的维度并没有在反映框架的图表中反映出来,但研究了关于维度的外延和内涵的变化。以可说明性为例,虽然它是最常引用的管理维度,但是却缺乏自身的定义。简而言之,可靠性是一种对自身做出的行为或决定都有根据,有理由的状态。可以表现为:可说明的过程,可以被以下步骤规定:规范的设定或代表,资源的分配,表现的效果,与成果相关的调查或信息,有奖励或惩罚的强制措施;可说明的组织形式,如“水平式”“垂直式”或“网络式”;可说明的分类,包括经济,成果,政治和民主性等是可以说明的且相关的。在根据这些不同的维度探索管理功能的可操作性的^程中,仍需要大量的量化工作以确定变异度,并把每个维度的外延和内涵统一化。
讨论
以介绍管理职能为中心的卫生体系功能的论文数量,增长的缓慢但稳健,但达到一致的明确的卫生管理功能的定义,依旧任重道远。在现有文献的理解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以下观点,以为将来卫生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描述管理定义的术语有何作用?为了定义管理,就必须区分术语之间的基础差别,才能将术语作为引入管理的词汇,并更加思虑周全,暗喻深远。这点在描述管理的理想状态,和在已有的基础上增加描述,显得尤其重要。反映定义的不同方法,会使研究者更好的交流彼此的初衷,更准确地阐述彼此的解释。
如何进一步分类管理的维度?管理的潜在功能和具体的管理功能在定义维度的方面,尤其相关密切。但是,由于缺乏对在角度和目的上统一的维度,所以还需要是否是互斥或独立的特征的进一步检测。将管理视为一个过程,它和管理维度的具体潜在关的联还需要探索。
【关键词】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类型;实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创新,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管理以及其创新类型的成功配合已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类型
1.知识管理的概念,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至今还没有统一界定。综合已有的观点,将知识管理定义为: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数据库、讨论空间、网络、实时传达。
2.技术创新类型也基本分为四类:(1)渐进性创新,增强现有组件知识及结构知识。(2)架构性创新,增强现有架构知识,但破坏原有的组件知识。(3)模块性创新,增强现有组件知识,但破坏原有的架构的知识。(4)剧烈性创新,破坏现有组件知识及架构知识,即创造出新的核心设计概念,同时,也因应新核心设计必须创新的组件,及新的架构加以连接。
二、实证研究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类型配合的关系
(1)假设提出: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对知识管理类型的配合有所偏好,配合好的对新产品开发的绩效有提升作用。(2)样本选择:本次以杭州高新区厂商97家及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的经理班为对象,经过筛选确定了112个样本。(3)样本分析:本次研究把样本分为五组,如下表:
将五组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平均值,采用0.05的显著水平,作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以求证是否技术创新类型与正确的知识管理类型对应,对绩效有所影响。经过处理研究知道,发现第5组相对于第1、2、4组有显著的差异性,即第五组的新产品开发绩效显著的低于第1、2、4组。本研究将各类型抽出,只针对某技术创新类型本身是否采用对应正确的知识管理类型,对其进行T-test,以检验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类型对应是否正确,是否较未对应正确的厂商新产品开发绩效显著,其中第一组成对表示:渐进性创新采用数据库知识管理类型,未成对的表示:渐进性创新采用讨论空间、网络、实时传达等知识管理类型。对各种对应组合进行T-test检验,我们从输出数据可知,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类型正确的厂商,其新产品的开发绩效较未对应正确的厂商高,因此,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类型对应正确的组织,新产品开发绩效较高。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组织若能了解本身属于何种技术创新类型,并且选择正确的知识管理类型相配合,则对新产品绩效可有所助益。
三、小结
我们已经实证得到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类型的正确配合可以提高企业新产品的绩效,那么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要认真确认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类型,然后采用配合正确的知识管理系统,以便企业绩效的提高,使企业走一条科学的道路。我们要构建知识管理技术平台,知识管理技术平台主要是使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递和利用知识中起作用,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工具实现信息、知识充分共享,知识管理技术平台的建立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必要前提,是配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对企业来说,可以在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条件下开发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管理的网络技术及数据库系统,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及应用,借助特定的文件管理系统或专门的技术工具,实现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完善搭配,使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互相服务,提高企业绩效。
参 考 文 献
[1]杜维.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框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2)
[2]胡秋梅.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11(1)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全寿命管理 价值工程理论 设备价值 造价分析
0 引言
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加入WTO,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注重建设成本控制,对生产期成本没有考虑,没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西方被广为采用,并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崇。它特别注重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决策,两者相比,后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最优化配置资源和重视整体利益来讲,全寿命周期评价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我们建设节能型社会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全寿命造价管理理论,简单论述了风电项目的全寿命造价控制,对当前风电项目投资、设备选型、生产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1.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原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把造价控制重点前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深入至投资决策、设计、招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变被动控制为完全主动控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避免建设项目出现“烂尾”工程及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这就需要造价管理一要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造价控制目标本身要合理”,二要科学的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实现实际造价不超概算”。
1.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投产后的运维成本考虑不足。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即使考虑,也考虑得很粗略。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大于它的建设造价,而且先期建设造价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的建设造价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
1.3 全过程造价管理容易造成管理脱节,项目整体效益降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行业分割,不仅表现在公路、水利、电力、石油、矿山等行业分割,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估算、概算、预算等编制办法,最终报表格式、定额计价方式都不一样,造价计量标准不一致,给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目前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另一弊端是管理脱节。主要表现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分割。这种割裂的后果是导致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与运营目标冲突,项目建设时仅考虑建设期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管理,项目运营期安全、质量、造价等考虑不足,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营效益降低。
2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2.1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定义。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成本可定义为3个范畴,即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替换成本,比如房屋工程的生命周期成本范畴如图1-1所示:
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得人们可以在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以及采用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蕴涵的逻辑空间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2.3 工程造价最优控制分析
本文介绍管理活动到管理科学的过渡,明确管理的发展和它的主要意义;然后介绍企业管理系统;最后介绍将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明确管科科学的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科学 信息系统 应用
1 前言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企业间竞争激烈,信息化浪潮迅速覆盖全国。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公司运作已成为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力争取得可观的利润,这其中缺少不了信息系统的运用。信息系统因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它服务于管理,又受益于管理。
2 从“管理活动”到“管理科学”
管理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社会生活,管理实践就随之产生,管理经验的积累至少要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早期人类社会,自然条件恶劣,人类以狩猎而生存,在猎捕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早已学会了有效组织与协调,职责的划分,成果的分配等等。远古的管理实践并不是一项技能,更不能被称作一门科学,它只是人类出于本能的,对事物的思索,从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智慧的行为。
管理活动之所以如此紧密的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源自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本能。有人类本能的反应就有管理活动的延续。一切人类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并且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运作的。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每个人本能的为了达成目标而想尽各种各样的策略,因此目的性是本能的最基本表现。然而产生目的的原因又源于人与他人或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体是集体社会的一员,随着社会进步,这样的依存关系也越发复杂。依存性也成为本能不可缺少的特性。最后便是知识性,人类有独一无二的思维逻辑,可以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与经验的积累,构建出自己强大的知识体系,加以运用来达到最终的目的。这三种特性的支撑,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将本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一种行为方式不能顺利达到目标时,就本能的变换成另一种,亦或是几种方式在一起的组合,直到达到最终的目的,这就是管理的智慧。管理活动也随智慧的积累而发展壮大起来。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依存于人类社会而存在。随着历史的演变,自然科学繁盛发展,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铸就了近代管理学的产生。弗莱德克里・ 泰勒作为把管理看做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位学者,被人们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经任职过一家钢铁公司的学徒、工人、中层领导,直到总工程师的一系列经历是给予他反思与启示的源泉。正是因此,他提出仅凭经验进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进行管理革新这一大胆提议,并开始在自己就职的企业中实践管理革新。西方主流的管理学观点认为,自泰勒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开始,企业管理理论初现雏形,管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科学。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管理正是从“管理活动”过渡成为“管理科学”。
3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人们经常把信息系统称作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的系统开发也越来越重视开发管理的重要性。人们清晰地意识到,非技术因素逐渐成为了一个开发项目中的主导,良好的非技术因素可以给技术因素一个平稳的施展平台。正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即使在技术因素方面稍有逊色,也可以通过出色的管理手段弥补不足。所以我们通常把管理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资源,以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科学服务于系统开发的过程,而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又很好的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良好发展。
当谈及信息系统,我们很容易理解,它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信息为客体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等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存储和维护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综合系统。其中涉及了人力、物力、资金、信息、时间等各种因素,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将这些关系合理的组织起来。而管理科学就是通过协调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组织目标的科学。在一个信息系统研发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尤为重要,各阶段人员之间工作的默契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着系统开发的效率,而且决定开发成本的高低。管理科学的运用使分散的人员合理的、有序的构成一个具有更大潜能的组织团队,使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人技能优势,从而及时准确的达到组织目标。
4 管理科学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周期是需求分析,它的主要目标是进行系统调研,确定用户需求,以便确认未来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在性能方面的需求。在需求调查阶段,若不能详细了解用户完整且正确的需求,必将为后续开发埋下隐患,前一阶段的需求误差会导致后面接连不断的错误,甚至导致可怕“堆栈”现象。
开发进入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二部分系统分析,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在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型。此时用户需求确认误差开始趋向严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意味着开发成本的点滴累积。当开发深入进行,发现预期功能背离,往往为时已晚,重新进行修改要花费的精力像一个巨大的、无底的深渊,给开发团队带来的损失难以计数。丢失用户、耗时费力,结果往往难以接受。
这一切失败的缘由显而易见,初始差之毫厘,最终谬以千里。需求调查人员对计算机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有着透彻的了解,但却不精通管理科学,使之无法真正站在用户企业各管理层人员的视角去感受系统,去感悟用户的真正需要。但是作为用户,虽然有着丰富的业务领域知识和管理经验,却缺乏系统开发方面的认识。所以,真正的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对需求调查人员、系统分析人员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技能要求,既需要有过硬的信息系统研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要有企业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管理需求,加深对管理科学的认识与研究,从而把握好系统开发的大方向,满足企业中各个管理层的不同需求,保质保量的及时交付产品。
参考文献
[1]邝孔武,王晓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O4).
[2]陈佳,谷锐,李超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88-1.5
建筑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施工质量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建筑业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现代建筑业及房地产市场中,如何才能生产出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从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与发展,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对的严峻课题。质量管理概念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其地位和作用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美国质量控制协会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产品的质量满足特定用户要求的一切性能和总和。质量的标准是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日本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用经济的方法来生产适合买方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生产手段体系。我国的质量管理定义为: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
(一)复杂性
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地基沉降过大、出现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干缩过大、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使用不当、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二)严重性
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和和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力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三)可变性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问、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对钢筋的腐蚀以及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不和持荷时问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的断裂,以致引起结构不满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一)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其次,还应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
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制定一部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面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三)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质量保证体系是为适应外部质量保证要求,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它的建立平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任命企业质量保证总工程师;(2)任命项目质量保证工程师;(3)选定质量保证模式;(4)质量体系要素分解和质量职能展开;(5)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6)建立项目质量保证机构;(7)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或完善。
2.质量保证组织方案的确定
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机构及其管理系统,选择如下设置方案:(1)质量保证工程师;(2)质量检查员。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设质量检查站,派驻质量检查员,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检查;(3)试验管理员。设置专职试验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和成品的试验工作;(4)计量管理员。建立计量组,设专职计量管理员。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即对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一方面强调质量日标的计划预控:另一方面是按质量计划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它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平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2)对工程各方面质量行为的控制;(3)对工程所需的材料的质量控制;(4)对工程施工用机械、设备的审查。
最后,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竣工结算阶段是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直接以“量”的形式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工程即将竣工时,就要为这一阶段做准备:收集施工过程中一切与工程有关的资料,平要有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竣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单、工程结算书以及双方一切有关业务和来的记录和文件凭证等。对以上资料认真、详细地研究,弄清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以工程施工预算和工程结算书为基础,结合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审核结算。
【参考文献】
[1]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乐云.国际新型建筑工程承发包模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摘要: GIS技术开始在电信业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基于GIS的可视化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市电信各处室和各市县局的智能化可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
关键词:GIS技术 电信网络资源管理 应用
GIS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与传统的CAD系统和MIS系统相比,GIS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实体以及相互关系、拓扑关系的定义与空间能力;采用可视化手段进行信息采集、管理与输出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电信市场也日趋完善,电信业务不断扩大,系统资源科学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基于GIS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作为计算机科学、城市科学、地理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GIS具有信息盘大,空间分析能力强的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有三大特点,即空间表示、数据库应用和数据的分层存储这些特点使它成为处理电信网络资源数据的有力工具。GIS中的数据对象,都可以用地理坐标和空间位置来表示,即GIS不仅可以表达地理对象的空间位,而且可以表达多种专业信息的空间地理位置地理要素与专业要素有机地结合在同一图形界面上,可以明确地根据地理要素判断专业信息的实际地理位置,构成多种样式新颖、功能强大的专题图纸,GIS结构的图纸表达的信息量远多于静态图纸,GIS的这一特点的另一优势是信息查询界面的形象化,其动态的信息查询功能,操作者可以根据某种或多种专业要素查询,查询的过程是自动化的,GIS的输出既有要素空间的地理位移的表示,更有要素信息的详细列表,正是对要的地理信息表示的功能强大,才使其成为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GIS的另一特点是数据对象的空间表示与底层数据库相结合将对象图形化、可视化,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交互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前台可视化的数据信息可存储在底层数据库中,前台与后台可通过标准接口进行存取,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而底层数据库又可选用成熟可靠的关系数据库产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基于GIS的可视化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1.设计原则。①系统性和规范化。包括地理定位、信息分类、编码一系列技术方案,直接应用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电信网维护规程、国家标准、国标标准以及1:2000地形图等。②科学性和扩展性。采用区段码、存储编码结构,便于系统数据快速检索和更新并留有充分扩充空间,以便必要时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移植。③实时性。能进行动态数据的管理,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满足数据更新的操作响应的实时性要求。
2.系统结构。整个系统分为三大部分:①数据采集系统(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系统);②数据管理系统(基于Client/Server方式);③信息系统(基于Browser/Server方式);Client/Server结构具有强壮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Browser/Server方式具有三层结构,即Browser/Web/Server(B/W/S)。用户在浏览器端发出请求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把信息传给应用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和GIS服务器,实现事务的实时处理。
电信网络资源的管理一直以来是制约电信行业发展的瓶颈,其原因是信息量大、缺乏统一的管理,部分计算机设备的引用只能满足某些部门的要求,远不能达到高效、统一,与现代化电信事业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
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实现资源动态管理,处理电信网络资源的资料维护、信息查询和图档管理日常事务的系统一个完整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集CAD技术、GIS技术及MIS技术为一体,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的联网,形成统一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网主要网络资源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基于GIS技术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主要目标是在数字地理底图(包含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地貌、居民地、标记等基本地理要素)的基础上,将网络资源的信息准确标定在基础底图上,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库,提供图形化的操作平台和信息服务系统,将大量不易见的、不可见的网络资源数据实现可视化,这样可便于维护、更新和管理,并能结合业务流程,满足各类人员的而要,对运行维护、决策、网络规划、计划建设、经营、客户服务等部门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服务即以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及电信网络资源信息资料、现有基础地形图库和电信网络专业信息库为基础,综合运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采用GIS的原理和方法对通信网络资派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并采用大型商业数据库来存储、管理数据,最终实现基于GIS平台的电信综合业务、电信综合网络设备实时综合监控以及办公自动化与物业管理的计算机一体化。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设计管理》这门课程,通常开设于工业设计专业大三或大四学年,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设计管理》担负着引导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业设计公司或企业设计部工作,并在工业设计领域快速适应设计管理工作(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教学优化创新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是摆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设计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分析、研究、归纳与总结,结合企业式设计项目模拟课题的概念,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适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参与模拟设计课题,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体会并理解真实设计工作中设计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快从学生到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为将来快速融入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教学创新;企业模拟
一、设计管理的课程背景
1、设计管理的基本定义和发展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历史并不算很长,但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说可谓是历史悠久——从人类开始造物活动以来,设计行为就诞生了,例如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的陶器,斧器等工具的产生,就是设计行为诞生的标志。而为了让设计工作更加高效,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一些简单的管理行为,比如制作陶器、斧器等生活产品时的任务分工、制作时间的界定、产品质量的优化等等,都体现了一些简单的管理行为。这个将管理行为融入设计工作的过程,就孕育着设计管理这个学科的诞生。而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登上历史舞台,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设计师米歇尔•法尔从设计的角度,将设计管理定义为——“设计管理”即是界定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设计人员,并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这其中从设计人力资源,设计预算和设计时间三个方面定义了设计管理,成为设计管理的经典定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的进步,以及设计产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设计从业人员开始对设计管理这一学科进行研究,并从各自的角度阐述着对设计管理学科的不同理解。比如在日本设计界,对设计管理的定义则为——设计管理是为提升设计部门的活动效率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无论是站在设计师,还是企业家的角度去看设计管理,其主要目的都是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管理设计项目,以提升设计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设计的发展,同时谋求更大的设计利益。可见,设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理论与实践互相验证,互相磨合的产物。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设计部门及设计顾问公司将设计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企业设计工作中去,力图有效地组织各种设计资源,获得清晰的设计程序及卓越的设计成果,以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并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2、设计管理的学科特点
随着设计管理学科被设计行业所重视,国外教育研究学者开始将其引入到管理专业和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来。力图在大学阶段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管理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国内的有识之士在意识到国内现有设计教育内容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设计行业需求后,也在2000年起开始逐步引入国外设计管理课程,并普遍设置于设计专业大三、大四学年,甚至研究生阶段。一是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设计专业技能学习已基本完成,设计能力较为全面,同时对设计专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方便设计管理课程的理论深入;二是在这一阶段,学生往往面临就业,他们渴望参与设计实践,为将来从事设计工作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管理可谓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它引导着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就业的心理与设计能力的转变。通常来说,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前几年多为设计技能的学习,虽然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锻炼与提升,但基本仍处于概念设计的阶段,并未尝试站在企业设计的角度去了解设计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空有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却常忽视市场可行性评估与工程可行性评估,难以做到设计务实。往往在就业后发现需要重新适应企业的设计工作。而设计管理这门课程,除了需要了解设计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外,设计实践必不可少,在某种程度上说,重要性甚至超过理论学习,因为设计活动发展迅速,设计管理的理论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一成不变的理论难以应对所有问题,因此,在课程中多讲设计案例,从案例体现理论,同时引入企业式的设计程序模拟实验进行教学,或许能够成为提升设计管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设计管理教学现状反思
在国内高校设计管理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设计管理学由于是管理学和设计学的交叉学科,其中融入了很多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知识点涵盖面广,理论相对繁冗复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几乎为纯理论的讲解,有些老师甚至仅仅是照本宣科,把教材和参考书里的知识强塞给学生,这对于以实践为主的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既枯燥又生涩,即是努力记住部分理论,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于设计中去,教学效率极低。同时,国内设计管理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教材停留在翻译国外早期相关著作上,而与此同时,设计管理的理论随着时代和设计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这就使得陈旧的理论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管理教学的变革,迫在眉睫。针对这样的境况,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设计管理这门课程,并进行研究与改革。随着普通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快节奏的设计行业中,竞争尤为激烈。毕业后快速融入设计企业必将成为工业设计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改善设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快速适应设计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真正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铺平道路。
三、设计管理教学优化的新思路
1、针对专业特点,精简理论知识,增加案例分析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设计管理中的部分知识点可以针对专业特点进行一定的整合与简化,比如精简管理学相关知识,强化设计实践相关方法,从而可以在减轻学生理论学习压力的同时增加实践学习的投入精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大量设计案例,用讲故事的方法评说经典案例,并从中引出相关的设计管理理论知识点,比如从可口可乐的设计案例引出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对品牌传播的影响力;从宜家家居引出平板包装方式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力,从上海表的设计引出老品牌复兴设计等等。
2、模拟企业设计流程,完成设计课题高年级学生
由于就业在即,对企业式设计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尝试引入企业式设计项目的模拟教学,例如提出相应的设计命题,引导学生进行企业式模拟设计训练,并完成设计,在参与的过程中穿插讲解设计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加深学生对设计管理知识的理解。英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C4D曾在2011年来到我国开展工业设计workshop课程,在这期间,他们运用了一种类似角色扮演的模拟课题设计,即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设计师进行设计课题的模拟训练,令学生了解真实的设计流程,学生受益匪浅。受到启发,笔者在近两年的设计管理教学工作中,也尝试过小规模的模拟课题训练,反映良好,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其中一些已经就业的学生也发回反馈表示对模拟课程的肯定。相信在设计管理教学的进一步研究中,能够找到一套适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相对完备与成熟的设计管理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简化理论知识点,并引入模拟设计课题的教学环节,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将设计实践引入到课堂中去,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信息反馈,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设计管理原理及方法的理解,令学生能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工业设计,对将来能够快速融入企业设计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邓连成.论设计管理[J].工业设计,1997(1):6-11.
[2]杨先艺.设计管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中信出版社,2012.
关键词: 人本管理 高校图书馆 管理理念
21世纪强调人才战略,之所以将人才放在发展的首位,是因为一切经济、军事、社会等的发展均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思想。因此,以人为本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管理当中,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一切有效的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刚性管理制度及柔性人本管理的基础上的,离开刚性制度管理,管理将无章可循,失去立足点,而离开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又失去弥补其不足的支撑。正所谓“科层制”管理与“人本化”管理,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当代图书馆的管理理论,多侧重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模式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而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研究比较少,忽视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才是一种不同于物的资源,以及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21世纪,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运用人本管理思想对高效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重新认识人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塑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含义
人本,顾名思义,即以人为本。人本管理从字面理解是围绕人进行的人性化的科学管理。那么关于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定义究竟如何界定,国内外学者均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当然,因为研究方向、优势及个人专业存在差异,那么不同的学者的定义也均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人是主要的资源,认为人本管理是把人看作是管理和企业必不可少的资源。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导向,引导全体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人本管理需要尊重每个人的价值,与各种激励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有的学者认为,人本管理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依靠人的力量,以注重人潜在能力的挖掘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为主要观点。但是,不管观点是否统一,我们始终要明确在管理中人本的含义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注重挖掘人的潜质,重视人的额外价值,运用一切手段调动管理环节的任何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
综合人本思想的精髓和各学者对于人本管理的研究总结出的理论,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定义为: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达到管理效率提高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二、人本管理的特点
将人本管理思想运用到不同领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具备独有的特征,即人本管理涉及对象既包括管理者(馆长、馆员),又包括读者。
(一)图书馆组织内部有健康、健全的民主机制。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特点,要懂得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等。健康、健全的民主机制是保证人本管理有效实现的重要支柱。图书馆中人本管理强调自下而上地参与管理。因此,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手段和相关规章制度都要贯彻“以馆员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建立上级与下级的良好沟通渠道,权力尽量下放,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充分实现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协调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包括馆长、馆员与读者三个主要部分。那么作为处于管理制度顶层的管理者,馆长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首先,管理者要有清晰的管理思路,认可人本管理,懂得运用组织制度及人本思想管理馆员,留住读者群体,做好整个图书馆的运营。其次,作为基层服务经验丰富的馆员,他们具备馆长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他们是与读者、图书最直接接触的群体,因而承担了连接图书馆馆长、读者和图书的最重要的责任。馆长要充分挖掘馆员的潜能,多利用这个渠道了解图书和读者的情况和需求等,促进馆员与读者的协调发展。
(三)推崇以“读者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图书馆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因为以往人们去图书馆是为了查阅,即图书馆的工具功能更加明显。但是自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纸质图书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以后,更多来到图书馆的读者是为了满足查阅需求以寻求对知识的渴望、期待和徜徉在知识领域中的精神享受。因此,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查阅知识的工具功能,还要为读者提供一种享受知识的“人文”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为了满足读者需求,我们要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按照读者的需求设计,尽可能地创造出方便读者迅速获取知识资料,满足精神需求的和谐的读书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相互认知、交流与满足。
三、造成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对馆员自身发展重视不够。馆员的自身发展是否被重视直接影响管理自主服务意识与工作主动性的强弱。每个馆员的性格、专业背景、特长均存在差异。一味寻求同一种管理手段机械式地进行管理,不顾员工个体差异和个人发展前景及需求,使得馆员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对图书馆及本职工作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图书馆员自我发展的观念没有被接纳和采用。一些行政管理机构对馆员进行与其工作相关度较小的培训,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并未真正考虑过培训是否适合馆员,能否给馆员带来积极的引导,是否对馆员本职工作有所促进。这样的培训,不仅不能提升馆员的工作能力和认同感,反而使得馆员产生抵触情绪。第二,对馆员自我发展、职业规划方面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支持。长期以来,学校对图书馆的要求只是藏书量,而对于馆员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如何发展关心不够,也没有健全的培养体制。跟高校任课教师等相比,图书馆馆员没有相配套的职称评定等晋升渠道,待遇远远落后于其他老师。在这种情况下,馆员的工作积极性、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都很难被调动起来,循环往复,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二)作为图书馆人本管理检验的最重要的群体,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未得到重视和满足,对读者所需要的人文关怀服务环境建设力度不够。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出现,读者选择获取文字资源的方式,由于网上书店等阅读方式渠道的发展而迅速增多。作为以纸质书籍为主要典藏的单一服务渠道的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其已经不是读者查找资料的最佳选择地方。高校管理者与馆员应该在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中,为读者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不仅有利于建立读者与馆员之间良好的关系,而且能培养读者在图书馆中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动力。而在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中,这一点却未得到重视。在实际工作当中,馆员和读者之间起冲突时有发生。
(三)对馆员工作压力视而不见,任何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压力,图书馆馆员也不例外。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图书馆员数量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员很难做到在很好顾及工作的基础上微笑面对读者,认真倾听读者新生,从而获得读者的好评。当出现问题时,馆员很有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觉得自身价值降低,对工作认同感随之减少,伴随而来的是失败感、挫折感。另外,虽然馆员不是学校一线教师,但是科研压力依然比较大。在高校专业技术和职称评定考核当中,科研成果是考核一名老师是否称职与优秀的标准,图书馆馆员也不例外。
(四)欠缺对服务环境的建设。图书馆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说,人员流动较大,且每天跟藏书打交道,工作相对重复与干枯。加之高校人数增加,开馆时间较长,因此,馆员的工作压力较大。与此相配套的服务环境建设迟缓,一些图书馆馆员工作餐质量较差,影响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雪松.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6(12):121-123.
[2]尹艳生.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黑河学院学报,2012,3(2):126-128.
[3]张锦丽.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26-27.
[4]韩星.对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J].才智,2016(14):98,100.
[5]陈红辉.浅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