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运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速服务区 运营管理平台 设计应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简单的财务电算化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达到信息资源的控制和配置使用,这样就要求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资源共享、实时监控的财务管理系统,也就是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随着当前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经营目标管理和预算控制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系统的发展,简单的财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的要求。随着财务信息关联程度越来越广,传统的基于手工的信息处理以及手工信息传递越来越暴露出不足,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更健全、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这一管理要求,应按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独立开发用于日常经营核算、监控管理的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形成一个集日常核算、实时监控、资金管理、经营控制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下面就以作者本人所在行业--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重点对统一核算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进行详细阐述:
1.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目标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高速公路上的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加油、住宿、餐饮、零售等服务的场所。通过对各经营项目实际经营状况的分析以及对服务区商业模式的分析,服务区的运营应采用运营管理领先战略。服务区的管理应该关注成本,并且着力于资源配置、核心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和成本结构等要素的提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运营管理领先战略,并在服务区基础管理、商品统一配送等管理要素上进行管理变革。服务区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目标就是贯彻执行这一运营管理领先战略,为服务区各项服务的运营提供平台;为服务区管理者、合作伙伴和各服务区的协同提供平台;为服务区管理决策提供平台;通过平台的运行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2.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要求及解决方案
高速路服务区就像一家多种经营的公司,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加油、住宿、餐饮、零售等服务。每项服务的经营都有各自行业特点,要求提供统一的运营平台要在功能上必须集成,而不是只限于满足某项营业项目;在数据上必须协同,而不是只限于数据上传;在应用上必须符合各经营项目的营业特点,而不是变通实现。按照这样的设计要求运营管理平台在分析服务区营业项目的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需要统一的后台系统及各种设备支持。为采购、配送业务协同提供基础组件,提供符合服务区各经营项目营业特点的应用模块。
按照运营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数据实时上传至分公司和总公司服务器,数据同步完成后业务数据不能进行更改。各级信息使用者按照设定权限通过访问服务器查询使用所需数据信息。运营管理平台数据传递示意图如下:
运营管理平台的运行离不开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高速公路服务区所处地理位置一般较为偏僻,服务区各经营部门之间分布也较为分散,在进行运营管理平台网络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服务区现有的网络资源并考虑将来网络的扩展,保证平台良好的网络运营环境。服务区管理总部和各服务区(分公司)分别构建内部局域网,并通过互联网建立安全的数据同步连接。
3.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的应用
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是为服务区运营设计的可承受的集成化管理解决方案。使用者能够通过单一的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并将加油、超市、餐饮、客房等关键业务信息集成起来进行数据决策分析。服务区管理者可以有效执行运营领先战略并且增强控制能力。
服务区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的使用者按区域分为服务区上层管理者(总部)和服务区使用者(分公司),服务区上层管理者(总部)对运营平台的应用核心是把服务区运营平台的数据转换成管理变革和经营成果。使用者按职能分为决策者、执行者和系统管理员。对于运营平台的使用:决策者通过平台可获取各服务区经营状况;执行者通过平台处理业务,进行内部的审核、监督工作等;系统管理员通过平台可进行系统管理工作。
二、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1.对运营平台使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正是集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运营管理平台同其他各系统(如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资金统一结算系统)的数据资源的兼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出现数据传递失真的现象,从而对信息使用者的科学决策造成误导。
三、如何推动和加强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
1.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统一核算运营管理平台是应用现代管理手段来提高财务管理效能,促进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稳步健康的推进的重要手段,是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的实施手段。
2.加大统一核算运营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投入,搞好系统软硬件的管理,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扩展软件的功能系统,涵盖更多的处理功能,如现在独立运行的人力资源模块与设备管理模块的数据兼容共享。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安全和风险防范的投入,避免信息泄露和丢失,使运营管理系统平台始终处于安全最优状态运行。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法;设计与实践;《运营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35-02
一、引言
目前,在《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大多学生都是从高中毕业后直接上大学,缺乏对运营管理实践的体验,导致学习效果比较差。为此,授课教师经过讨论,尝试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问题驱动式学习也被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种在问题解决中使用知识,将高层次思维能力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的学习模式最早是在美国医学教育中开发出来的,后来经过不断改进,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其他领域。有关问题驱动式学习的学习效果的研究表明,问题驱动式学习确实能够让学生学到至少与传统课上的学生同样多的知识,但他们更有可能在问题解决中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DeGrave,Boshuizen,&Schmidt,1996;Hmelo,1995),这样的研究结果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在大学课堂教学实施上,李伟(2010),张洪欣、王庆陶(2003),赵慧斌(2008),陈荦等(2011)等就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用“已知”认识、研究、解决“未知”的能力以及怎样培养这种能力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观念上,赵广前(2010)认为,老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和核心。然而,国内对于问题驱动式教学大多应用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国外虽然应用面比较广,但其原创性的PBL典型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境。为此,本课题组考虑结合《运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和我校教学现状,在具体应用并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时,不照搬国外模式,而是针对PBL的要素和特点来探究问题驱动式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并付诸实践,以便更好地利用它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问题驱动式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
1.问题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来设计、布置和引导,由学生按照问题要求进行思考、解决。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有针对性,问题设计应恰当,所设计的问题可以以学生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分类,做到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可来源于运营管理的实践,来源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来源于各类参考资料所提供的案例,课题组要多跑企业,多查阅资料,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学习的难点所在,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建立问题驱动式教学的问题库。
2.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建构性原则”和“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考虑从四个阶段来展开设计:第一阶段是讲授理论方法,设计学习环境;第二阶段是解决模板问题(面向单一理论方法抽象出来的典型问题),实现理论理解;第三个阶段是解决综合问题(综合了若干种理论方法的复合问题),实现方法运用;第四个阶段是解决开放问题(不直接提供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求解),实现知识构建。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将枯燥的课本知识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使其变成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用“已知”认识、研究、解决“未知”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进。配套于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手段改进的着重点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考虑:①准确把握师生的角色定位。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行为系统,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要培育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将自己从传统的主角中走出来。如教学过程中当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以知识灌输型的课堂讲授方式来阐述这些问题,而应以问题探究方式来启发、诱导和提示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见解。②倡导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合作式学习模式。为了取得较好的互补性,自主合作学习采用的是交叉混合分组的小组协作型模式,由性别、成绩、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章结束后,教师给出开放性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结论性意见后,再在课堂上由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由于同一问题不同组的解答,让学生看到了组与组间不同视角的解决思路,拓宽了学生考虑问题的视角,以此推动充满活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学习过程。③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本校具有良好的网络硬件设施,授课教师在学校BB网络平台上构建了《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及时更新的课程知识,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④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程教学中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培育起来的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知欲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得以无限延伸,让学生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架构起了他们的知识框架,提升了学习能力。
三、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实践的效果评价
通过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对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事后评价,对不足部分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予以完善,以确保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同时,评价中要注意明确考核的目的不是对学生划分等级,而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全面、和谐地发展;考核应具全程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的来说,通过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Degrave,W.S.Boshuizen,H.P.A.&Schmidt,H.G.Problem-based learning: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during problem analysis[J].Instructional Science,1996,(24):321-341.
[2]Hmelo,C.E.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reasoning strategies[J].In Proceeding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1995:404-408.Hillsdale,NJ:Erlbaum.
[3]李伟.实施以问题作驱动、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能力[J].大学数学,2010,(26).
[4]张洪欣,王庆陶.建立高等数学“问题驱动”教材体系的构想[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7).
[5]赵慧斌.问题驱动是线性代数有效的教学法之一[J].高等数学研究,2008,(7).
[6]陈荦,谭洁,熊伟.基于建构主义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7]马万里,周玲玲,余晓,胡静.问题驱动式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
关键词:低碳、生态、住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居住的要求转化为以生态健康为主。低碳理念在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运用,推动着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可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来化解从工业革命以来“高碳”的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危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减少城市碳的排放量,还可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探索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是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居住区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2.1低碳理论
“低碳”一词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首次出现,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
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是在应对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两大城市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能源使用和环境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理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2.2低碳居住区的内涵分析
低碳居住区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自然条件、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适合于低碳经济下的居民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其特点为“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应用低碳生态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使居住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使用资源和能源,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低碳的设计手段同时又能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实现向自然获取和回报之间平衡的居住场所。
2.3低碳居住区的实践研究
国外的低碳居住区发展的研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住宅节能生态技术本身,而是扩展到从社区、城市到区域的空间形态、交通模式、组织管理、住房政策和公众参与等众多领域。低碳居住区是指居住区内除了将一切生活生产的活动所带来的碳排放降低到最低以外,也通过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状态。2008-2009年,英国韦斯特明斯特大学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提出低碳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调研。低碳或“零”碳排放和“零”废弃物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
3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以居住区为基本单位,对居住区的资源使用与建设布局的整体部署。该规划包括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系统、规划实施机制、建设与运营模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等基本内容。
3.1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将社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内的各种资源在内部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有序循环转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下列要素需要重点优化:第一,建立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空间布局形态,从规划角度合理安排居住区资源空间分布。第二,建设相对完善的低碳生态居住区物质循环系统。第三,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材料和适宜性的建造技术。
3.2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如果要顺利运营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居住区实施机制和合理的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低碳生态居住区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为低碳居住区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建立相对完善法律体系与激励监督机制。最后,保持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居住区的日常低碳运营。
4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区位分析与场地选址
影响居住区选址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区位、土地价格、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因素。用地的选择,低碳生态居住区选址时不建议选用开发强度高的用地和生态绿地,开发强度高的用地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可能会引起交通拥堵,温室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低碳生态居住区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周围的教育、商业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某些居住区由于选址过于远离城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居住区变成功能单一的“睡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活及其不便。选址时,基地周边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国家进行居住区选址时,通常会做环境影响评估,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功能混合用地布局的居住区是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组织模式,也反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比例,减少机动化出行和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土地的混合使用十分必要。在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土地混合利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功能的用地混合最终反映在土地使用及建筑物上。其次,密度的混合则是通过容积率、高层和多层的混合布置来反映。最后,是开发和保护的混合,反映在建成区和保护区的融合上。
4.3低碳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交通是居住区里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环节,目前机动车成为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但机动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妨碍空气的正常对流,把有害气都存于空气底部;二是交通尾气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低碳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混合式交通系统是低碳居住交通主要方式,道路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和资源的使用,相应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同时,混合式交通布局是一种更环保、更舒适交通手段。
5总结
在“低碳城市”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居住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它的构建是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低碳理念也逐步融入到居住区的建设实践中区,既是源于城市建设现实的需要,又指导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建设低碳生态居住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只有“规划与管理”两者结合才能保障低碳生态居住区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晴. 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10(0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04)
[3] 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4]李慧栋,李同升,郜鹏,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 2006(06) [5]
[5]赵民,赵蔚编著.社区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6]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现代城市研究. 2010(08)
[7] 刘琴. 发展低碳规划的背景与思考[J]. 建筑知识. 2010
[8]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 城市问题. 2008(10)
[9]夏宏嘉,哈尔滨市低碳社区规划理念初探[J]. 山西建筑. 2010(18)
仅用了4年时间,洪清华就将“驴妈妈”做到了注册会员近千万、总收入约20亿元。在竞争激烈的在线旅游业,这头“小毛驴”却跑出了黑马的速度。有趣的是,洪清华本人也是一位对速度的极致追求者,其百米最快速度曾达到11.3秒。
驴妈妈是洪清华的第三次创业。这一次,获得众多风投的青睐。
从“旅”到“游”
在洪清华刚刚创立驴妈妈的2008年,中国在线旅游业已是一片红海,携程、途牛、艺龙、芒果、悠哉、去哪儿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驴妈妈从一开始就得益于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没有参加同质化的竞争,从而实现了快速成长。在洪清华看来,这些强手大多只解决了在线旅游“旅”的问题,“游”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未来一定是自驾游、自助游的游客激活景点的周边消费。”洪清华坚持认为,“景区门票一定要打折,驴友的综合消费、二次消费的价值远远大于一次性购买门票的价值。”
不抢跟团游,也没选择机票、酒店作为切入口,洪清华大胆地涉足自助游市场。“领先一步可能是先烈,领先半步就是先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洪清华执着地坚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各地的自助游旅客卖门票从“旅”到“游”,这一个字的变化,却改变了传统旅游市场的游戏规则。
切入点:打折门票
在驴妈妈上线之前,中国旅游业的现象是,跟团游比例占旅游市场的80%,自助游仅占20%(2011年这一数字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跟团游只占6.3%,自助游则高达93.7%),中国没有规模化的自助游服务商。在运营上,旅游景区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的服务,用户的可选性较小。当时在线旅游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有“机票+酒店”的商务旅行模式,如携程旅行网,或者是垂直类搜索引擎,如去哪儿网。
洪清华很快找准这一空白市场,从中国10000多家景区找到了切入点,他要做打折门票的生意。但是拿下景区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一家刚成立的新公司来说。
谈景区这件事,洪清华一直挺有挫折感。最初的100家景区往往是最难谈的。好在当时的洪清华已在旅游市场打拼多年,其经营的奇创旅游咨询机构,为三亚、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武当山等多个旅游圣地做过规划,最初驴妈妈谈成的几十家景区,基本都得益于奇创的客户关系积累。
曾经有一个长三角的景区,洪清华谈了3年才拿下。2008年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说业态太新,需要再研究研究;2009年的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说价格太低会对市场造成冲击;等到2010年再谈的时候,景区老总表示这个形式很好,要赶快合作。因为那时的驴妈妈已经和周边的东方明珠、灵山大佛、周庄等景区成功合作。
洪清华用整合营销的方式打破了景区的门票价格壁垒,用“门票+高铁”、“门票+住宿”、“门票+机票”、“门票+巴士”等产品组合的营销方式,满足了旅客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给景区带来更多的综合利益。截至目前,在中国10000多家景区中,驴妈妈已经签下7000多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旅游景区主要是以黄山和桂林山水为代表的第一代资源产品型景区;21世纪初主要是以九寨天堂、大唐芙蓉等观光休闲景区为代表的第二代资金及理念推动型景区;近年来,休闲度假、自助游日渐增多,游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
驴妈妈迅速成长的原因正是因为洪清华提前意识到散客游时代已经来临。
商业模式不是一步到位的
在洪清华的规划中,驴妈妈的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平台—社区”三步走。
在产品阶段,驴妈妈的盈利模式有点类似于携程,主要着眼于门票直销。洪清华透露,景区一般给驴妈妈的折扣是4?8折,驴妈妈给客户的折扣通常是6?9折,差价就是第一笔收入。驴妈妈通过与上游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获得相对优惠的价格,这种优惠使得游客更愿意进入景区。
这只是初级阶段,洪清华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平台和社区,为旅游者和景区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特别是像武当山、峨眉山、张家界等一些客源丰富的景区,在成为驴妈妈的会员后,每年只需付给驴妈妈一定数额的会员费,就可以得到系列电子商务支持服务,景区的后台系统就交由其自行管理,驴妈妈只需直接输送客源。当社区建立起来以后,会员费成为驴妈妈的又一主要收入。
驴妈妈的最终目标是经过初期运营之后,实现从“中介型网站”向“服务型网站”的转型。洪清华坦言,建立一个庞大的景区营销平台,吸引景区在驴妈妈网站上做精准营销推广,收取广告费用以及其他整个产业链延伸所带来的收入才是“大鱼”。
“‘驴妈妈’的最大价值将体现在为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和为游客设计、提供个性化产品的价值。到时候将出现旅游‘一站式’服务,实现景区和目的地的规划咨询、营销推广、客源导入,驴妈妈将提供景区旅游的所有服务。”洪清华表示。
2009年,刚创立1年的驴妈妈总收入就突破了2个亿,2011年飙升至15亿,2012年则有望超越20亿。
目前,驴妈妈已完成上市前的C轮融资。早在2008年初创时,驴妈妈就获得包括携程CEO范敏、分众传媒副总裁钱倩等的第一笔投资;2009年,又获得花桥基金与道杰资本数千万元的投资;最近,连红杉资本和鼎晖创投也加入到驴妈妈中。
资本的支持,让驴妈妈如虎添翼。
B2B2C金三角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洪清华发现在中国的旅游产业链上,景区运营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于是,洪清华成立了景域集团。集团旗下景域旅发公司专做景区运营管理,景域旅游营销公司则负责景区营销服务。此外,他还创办了“帐篷客”,在景区开设连锁酒店。再加上奇创的业务,洪清华在旅游市场可谓“无孔不入”。用他的话说,已经形成了一个“B2B2C金三角”。
洪清华一边通过“驴妈妈”为自助游游客提供服务,一边帮景区做营销和规划设计等服务。“当为景区做规划设计的时候,景区看到我们的服务很专业,他们可能就会把相应的资源嫁接过来。‘驴妈妈’获取门票等资源后,又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更丰富的产品。所有好的商业价值,一定是实现二次、三次的价值。就像苹果手机,光卖硬件只能赚一部分钱,硬件过后的服务又能赚大量的钱。”
品牌,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产品,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竞争中的核心要素。
电信行业在全球的产业版图中是一个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行业。而在中国,对于电信行业的评价,似乎贬多于褒,言快于行,垄断胜于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电信品牌管理是什么?它的出路又在何方?
电信行业的品牌建设――
机遇与挑战并存
前不久,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电信行业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达4.8亿多,月均增加652万余户,如果以这个速度发展,今年内将会突破5亿大关。据国际电联最新的报告预测,到2007年末,中国的宽带用户将达到5700万户,而美国将只能够达到5400万户,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电信市场。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电信企业虽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的优势,但在品牌的建设上与国际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不同的品牌实现差异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已经逐渐成为电信企业不约而同的行为了。电信行业的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BtoC市场的品牌管理――
客户需求不是唯一
BtoC市场是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品牌发展的驱动力量,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无论是终端产品制造商还是运营商都纷纷调整品牌的定位,推出一系列“度身定制”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
但满足市场的需求就足够了么?很显然,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什么?
明确的品牌定位
回顾一下近几年运营商们推出的产品品牌,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中国联通的“新势力”和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都是定位于学生及白领消费者的。终端生产商在这个方面做得更是淋漓尽致,手机似乎已经变成了时尚品。索尼爱立信将自身品牌与网球、音乐、电影等时尚元素链接;三星、LG将品牌定位于时尚女性的“饰品”;甚至以电脑和MP3生产见长的苹果公司也带着自己iPhone加入了电信终端的竞争中。
虽然从名称上来看,他们似乎各有特色,但细分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定位于时尚的年轻人群。业务的趋同性致使厂商的产品缺乏一定的个性,削弱了竞争的优势。同时差异化不明显的产品,也使得某一市场范围内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创新的品牌传播形式
在产品与技术趋同的市场条件下,什么更能吸引消费者呢?创新――一直是很多的品牌经理所追求的。
一种创新的独具特点的品牌传播形式能够使一种产品甚至整个产品线脱颖而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眼球,提高销售额也将成为可能。从“动感地带”上市时的校园短信大赛到最近索尼爱立信推出的体验式营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是在现实条件之下独具创新特点的传播方式,它们被大多数的消费者所接受,由此带来的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财务报表上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
社区化的传播渠道
精准性已经不局限于营销上,在品牌的传播上同样需要精准性,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品牌的认知度不同,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不尽相同。
在品牌传播时,要将受众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同特性的社区,针对不同的社区运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及方式,使品牌传播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在BtoB的市场,不做品牌可以么?
“你知道你现在使用的手机网络以及互联网网络是由谁提供的吗?”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回答会是什么呢?大部分的人会脱口而出“中国移动的”、“中国联通的”或是“中国电信的”,却少有人知道像中兴、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这样的真正的网络及网络设备提供商,他们成了真正的幕后英雄。
BtoB企业的品牌就是信誉与保障
在BtoB的市场中,不做品牌可以么?回答是否定的。在BtoB的市场中,品牌不仅仅是产品,它更代表着一种信用、一种保证,是一个企业的形象。
以中兴和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电信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曾经发出过“没有品牌只能低价”的感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在BtoB市场中,品牌价值、经验保证和价格优势似乎已经成为生存的关键要素。
“战”成为电信行业BtoB企业的主打牌。
“成就你的卓越”――它充分体现了目前电信行业中设备供应商的品牌传播思想。
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实现BtoB企业的品牌价值,帮助运营商实现对最终消费者的承诺成为这些企业普遍采用的品牌增值方式。
整合=出路?
整合之后做什么?
全球电信业的规模化、全业务的经营以及电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国际主要电信企业纷纷采取并购与整合的方式来应对电信业的新挑战。从早年的索尼与爱立信的合并,到最近的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爱立信收购马可尼以及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部门的合并,都是电信行业中比较轰动的大合并案。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6年,全球电信行业发生的企业兼并重组的数量达到了8469起。而从收购的规模来看,电信行业高居榜首,兼并重组的金额达到了2万多亿美元。通过兼并和重组来实现规模化和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电信业发展的一种潮流。
适者生存是一种客观规律,整合就是电信企业求生的选择。但是,整合、重组就意味着是出路么?
基于“城镇化”这一热点问题,介绍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城镇化过程中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对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分散式污水处理
1.城镇化概述
1.1小城镇的特点中国小城镇是由农村开展经济活动时的集市发展而成,它与广大农村和农民息息相关,决定了其乡村性。然而伴随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正逐渐背离其乡村性特征,向着城市性特征过渡。由此得出小城镇区别于普通乡村的三个特点:(1)是某一乡、镇的经济贸易、交通中心;(2)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能为一定数量非镇区人口提供公共服务;(3)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使公共服务具有规模效益。
1.2城镇化的内涵协调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寻求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小城镇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把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与经济、文化、制度建设并行的高度,有助于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央政策密切相关[1]。
1.3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联系在一起的。据此可将意义归纳为以下三点:(1)是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保证社会稳定的现实出路(2)是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3)是快速城镇化、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
2.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现状尽管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意识到水污染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掣肘,并开始将水污染治理纳入城镇管理工作重心,但小城镇起步晚、底子薄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硬伤不可避免造成诸多问题。现将小城镇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小城镇缺乏污水处理专项规划(2)小城镇缺少污水处理的资金来源(3)小城镇基建设施滞后,污水处理效率不高(4)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5)小城镇污水厂现有的处理工艺达不到新的污水处理标准
2.2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绝大部分沿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模式和采用政府补贴为主的运行政策。这种建设模式和运行政策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来源单一化,经营管理垄断化的弊端。采用新的运作模式,例如BOT、BO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能够彻底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资金不足、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另一方面,从污水收集处理模式角度分析。传统的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模式仍然被大多数城镇所采用,伴随而来的则是规划滞后、投资滞后、管网配套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模式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其与小城镇特征实情不协调造成的。为了改变集中处理模式与小城镇实情不协调的现状,依托实情适当采用建设周期短、就地处理、减少管网费用、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将成为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3.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必要性
3.1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及特点分散式污水处理是一种新型环保的污水处理模式,它主要作用于单独的住户、组屋和独立社区,将作用对象产生的污水进行分别收集、就地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不依赖复杂的基础设施,受外界影响小;系统自主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简单;污水就地处理,回用方便。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作为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补充,建立一种处理设施布局分散、污水处理与回用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应是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方向。
3.2分散式污水处理给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事实表明布局分散的小城镇、农村及偏远山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制约,不再适用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转而采用污水分散处理。下面讨论分散式污水处理能解决小城镇水污染治理过程的哪些问题,给城镇化带来什么好处。(1)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能量消耗(2)缓解水资源危机(3)优化周边农村的水污染问题解决方案
3.3城镇化过程中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必要性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追求环保的同时应该力求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因其建设费用省,维护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就地回用等优点,在农村地区运用是完全合理可行的。因此农村污水处理要充分考虑农村经历基础、地理条件和农民管理水平的影响,适当地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成为小城镇的必然选择。
4.结语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上,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相比,它又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分散式污水处理在我国的发展较慢,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使用率还非常低,亟待专业人士和有关部门加以推广普及。政府需要出台相应设计和管理规范,建立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主体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并且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性[2]。只有专家研究、政府支持、公众参与这三个要素齐头并进,才能让污水分散处理对小城镇水污染治理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汤铭潭,谢映霞,等.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市场营销;存在问题;营销策略
1、市场营销目的
1.1增强企业竞争力,把握市场机遇迎接外部挑战。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首先要立足于如何应对外部市场竞争,符合市场需求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销策略应该有助于企业抵御来自竞争对手以及相关替代品的挑战。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合理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内外部资源优势,这是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首要目标。1.2树立品牌形象,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领先于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可以成功提高市场影响力与企业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影响力与形象可以提高消费者、上游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可度,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从而加速了交易过程的形成,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液化气企业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价格现状及问题。液化石油气定价是以市场价格以及库存为基础的,和我国其他炼化企业一样,企业按照库存量调进行整价格,当库存量较小时,报价会相对较高。对于液化石油气企业而言,液化石油气市场竞争也是价格竞争。如果一个行业内的某家企业降低价格,就会打破整个行业的市场价格体系,其它企业也会选择降低价格,以免落后于市场,并主动进行调整,避免库存积压。一些信誉良好、忠诚度高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最后一次机会,高价销售将利润损失降到最低。液化石油气企业也可以按照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价格,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频繁的价格调整会失去客户,不利于客户忠诚度的培养。企业还可以给一些大客户制定优惠价格,如果客户在规定的购买日期内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液化石油气,就会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或优惠,从而实施分段定价、渐进增量策略来刺激需求量大的客户进行购买。然而,在实施这一措施后,一些弊端也呈现出来,原来的大规模采购订单形式已经被多个客户的订单转移到一个客户的订单所取代,并且一个客户负责购买液化石油气。这样它也可以享受分段定价的好处。2.2营销渠道现状及问题。目前,液化石油气企业的经营重点仍处于民用燃气阶段,经营范围狭窄。然而,消费者对产品的学习与进步鼓励企业开发和使用高端产品。占领高端市场是日后液化石油气的发展趋势。民用燃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渠道的发展特别重要。企业要想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取得独特的突出地位,一定要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以及资本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塑造企业形象。2.3促销现状及问题。液化石油气企业在国内企业中实力雄厚,但市场份额仍然不足。为了企业的发展就一定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核心竞争力有很好的认识与把握,找到企业产品的核心销售点,形成独特的销售渠道,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在实际竞争中要抓住要点,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促销中要重视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
3、液化石油气企业营销的策略
3.1改善产品质量。液化石油气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保证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产品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要依靠质量来保证。当前,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受到一些劣质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没有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二甲醚等标准气体,严重影响了液化气的质量。还有部分运输车队使用罐车运输过其他气体的槽罐车来运输液化气,这也影响了液化气的质量。3.2液化气实行成本加成价格。政府定价的适时性差,不能跟上市场价格变化的步伐,例如液化石油气企业在开拓新市场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价格战时,价格低于周边液化石油气企业的价格时,能够更快地抢占液化石油气市场份额。此时,最佳的价格策略是实施液化气成本加成定价,既能保证液化气企业的最大价值,又能使客户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其有效库存,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及时调整库存率,科学部署自己的运输车队与社会化车辆,此外,企业还可安排火车进行运输液化石油气原料。这将比公路运输节省成本,合理配置货运和汽车运输的采购比例。分析液化石油气市场的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市场的价格走势。当价格低时,我们可以购买更多原材料,少卖液化石油气。当价格高时,可以卖更多的液化石油气和少进原材料,可以建造更多的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存球罐,这在价格变化之前按照情况有效调解存储容量。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原料采购成本和工艺改进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制定液化气价格,价格运行空间较大,与其他液化石油气企业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3渠道策略。(1)分级建立分销渠道。液化石油气向居民住宅的配送基本在同一天完成,不涉及价格变动。因此,每个层次的分销商都有固定的利润,以便他们能做好他们的工作。例如,一个或多个居住区选择收集瓶子或送到居民家中的人员,这可以是兼职工作,他相当于最低的分销商,然后他把这些钢瓶送到他的上级分销商。这个级别的分销商集中于钢瓶,并将钢瓶送到上一级。钢瓶做到有货和送货的策略,并且钢瓶上有区域编号。钢瓶可以准确快速地流动,节省了充气时间,使居民能够快速使用液化气。(2)从上到下建立供应链系统。建立自上而下的供应链体系是为了保证空罐回收,从而建立对各级客户与销售商的有效管理。每个分销商都有自己的利益与任务。同时,自身任务的完成也起到了监督上级和下级经销商的作用。(3)在偏远地区建立自己的储罐以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企业应在偏远地区设置储气罐,以节省运输成本。储气罐建成后,应随时掌握储气罐内的剩余气体,了解当地居民的平均日气体用量,从液化气企业合理安排向储气罐的运输液化气。除了需要构建实体(如仓库设施)之外,还要全程引入信息系统。与及时采购一样,及时补货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即时采购的需求,并能将库存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该信息系统对液化气储备库、液化气零售商与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以便他们能够及时交换信息,建立联系,及时送货,随时补货,这样企业与用户就不会因为产品采购的周期性影响而感到不便,且准备时间充足方便。对于这些流通性强的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营销渠道往往是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时间、获得强大市场资源的杀手锏。企业一定要重视营销渠道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降低流通成本,同时使产品遍布全国。3.4促销策略。(1)利用三级站和分销商进行推销。目前,该企业有100多个三级站正在向该公司拉液化石油气。几乎每个市和县都出售液化石油气。每个县有好几个到十几个分销商。由于这些三级站的经营商与分销商都是本地人,他们对当地情况有都相当了解,并且他们很了解当地居民能源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影响与宣传,使居民更多的使用液化石油气。企业将为他们提供一些资金,让他们去社区搞些活动,让居民看到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方便、安全和快捷,并享受一些相关的免费服务,这将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液化石油气。(2)居住区做广告宣传。该企业每年都有广告预算,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钱在社区街道上做广告。宣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街头和社区的广告牌上充斥着对液化气使用安全、炉灶、热水器维护等的精湛知识,在加上企业的宣传海报,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街头文艺活动,宣传当地政府支持的液化石油气知识。此外,请街道配合,企业组织小组定期进入社区,调查炉灶热水器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打印一些公司的宣传页,分发给每个家庭,让居民了解安全知识,享受免费服务,又可以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3)搞好公益活动。企业每年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例如为居民免费更换软管,定期向贫困和偏远地区运送米送气,为贫困的小学重建危险的房屋,向学生捐赠文具以及衣服等。给五保老人,孤寡老人送去金钱,解决物质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搞好社会与企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液化气产品在地方得到很好的推广。这也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使公司的产品在政府的帮助下进入市场,缩短了时间,简化了程序。所以,加强公共关系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4、结语
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必然以生态区旅游管理为基础,作为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密切重视生态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竭泽而渔。生态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管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先导,但这并非是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推销,需要保障生态区域旅游资源与游客、日常运作中的相关利益对象相互之间的共生共进。在进行旅游生态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尊重自然界演化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反应社会人文需求在生态区旅游发展中的各类变化。因此必然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然而就我国生态区旅游现有管理体系而言,管理制度的缺乏、对信用和旅游者满意度认知的缺乏、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偏颇化、对生态区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理解的不当等,在缺乏专业型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现状面前,必然无法完成利润和价值在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特殊构建和管理需求。此外在我国生态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领导榜样性经典案例的缺失,也会导致各个生态景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本身并不属于行业管理,也不是离散性的单元式管理。在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要求下,各组成部分和环节的独立性管理,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相结合,均需要被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的日常管理为例,管理者仅将生态区作为一个产品生产资源的供应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会给生态景区的旅游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入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蚀比较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证,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入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入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入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个方向入手,并合理地调整三个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个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入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个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个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入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个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入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个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二)不断完善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从生态景区日常管控需要角度,对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的不断完善,可以在对系统上现有构架和功能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从生态资源环境管理、生态景区运营管理、辅助管理和主体管理三方面,来设计出延展性信息管理子系统,比如资源分析和评价系统、景区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游客救援系统、设施管理和维护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电子解说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禁票务系统、主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等。从功能设计、存在的目的角度配设相应的操作说明、管理制度等。现有旅游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需要遵守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的开发原则,从软硬件基础层向专题应用层逐步拓展,就其功能架构方面的改良,则需要从信息应用的角度,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功能模块,以辅助生态景区的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目前生态景区存在大量的如价格恶意竞争、购物诈骗、黑店、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违规现象,为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联合生态景区进行共同治理。在对生态景区市场整顿和治理的过程中,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必须引入进来,在生态景区主体管理者的配合下,逐步完善生态景区旅游价格的管理,促进生态景区区域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有序化发展。对“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管理方法的完善,不但可以提升生态区旅游品牌形象,对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