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区域金融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金融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金融理论

第1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词】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一、理论依据

金融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政策。金融倾斜又可以分为自然倾斜和人为倾斜,自然金融倾斜是由于金融业作为服务产业,其存在是依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金融业的发展选择必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或者说金融集中发展区域必然是一个经济发展层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经济相生相伴的金融产业也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作为国家支持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选择人为金融倾斜的政策可能更符合国家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本质上属于产业发展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把某些优惠政策措施应用于某一区域后,由于金融业的弥散、渗透功能,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企业经营运作都发挥了其作为资本聚、散纽带的资金配置职能,同时提供了资金与效率的支持。

在区域金融倾斜政策的制定方面,由于金融业牵涉的面广,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极为谨慎。目前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者是银监会,考虑到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的困难,在区域金融倾斜上,很少见到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的金融扶持政策。虽然央行可以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发挥应有的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或者可以在区域的宏观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政策,欠发达省区可比发达省区低若干比率,用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更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性金融的局限性和金融政策出台的谨慎性,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市场化运作的金融体系。因而央行与银监会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地区性金融特点,在深入研究区域地方经济特点基础上,制定针对地方特点的金融业务和风险监管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专门性质或以某种业务、功能为主的区域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经济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以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货币金融业务的汇集和转口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一个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外,还需具备优良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市场发育健全、金融人才资源充足等条件。

区域金融中心定位从中央的角度上看更多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中心的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其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金融中心定位上:一是区域定位。在金融中心的服务区域定位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战略步骤:首先确立中心城市,然后再在稍大范围内的区域建立金融集中区。在这个基础上,必须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寻求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全国的城市区域分工中确立自己有利、合适的位置,再进而确定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务方向。二是金融业务定位。一个功能业务全面的金融中心包括建立地区性融资、投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等等服务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区域金融中心建立之初其金融业务定位应更倾向于先建立专门领域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考虑首先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包含广泛的金融中心。三是金融功能定位。金融功能包括金融的外部效应和金融体系的内部效应,其对经济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金融体系整体对经济与社会的总体相协调、适应、吻合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体现在它的配置功能上,其功能已经辐射外化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因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应逐步有所扩大,可以考虑发展金融业成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是区域金融的结构定位。在既定的银行主导融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必然导致优势企业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一方面大量企业又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局面,因此必须在这个银行主导融资的环境中,先建立深刻熟悉和掌握地区经济特点的区域银行,建立地区信用融资模式,以扶持本地区支柱和潜力产业为发展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发展到市场主导主导融资的结构模式。

二、实践与建议

近几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资产质量,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商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地方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和综合治理,产权结构和经营机制出现了积极变化,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清理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规范。保险业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构建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实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打造一个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实践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金融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是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我国,金融资源的聚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主导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兰州投资拉动增长特征明显,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与银行贷款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不仅为项目融资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发达地区。打造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就是为了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努力掌握金融资源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金融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突破加快发展的资本瓶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要求,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活跃的经济群体就是中小企业,他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打造金融中心,就是为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强力推动金融与工业的互动发展,通过金融资源的快速积聚和集中,带动并促进工业企业和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金融中心,目的就是要鼓励支持金融业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必须做到:宏观层面: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二是成立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加强组织保障;三是规划先行,推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四是立法推动,加强法律保障。微观层面:一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金融人才中心和金融灾备中心,完善金融市场诚信体系;二是吸引和培育金融机构,制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兰州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设立有色金属商品交易所,扶持低碳企业上市、发债;四是创新金融业务,开展装备制造业投融资、碳权质押贷款和金融服务外包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李波.武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J].长江论坛,2004(4).

[2]原雪梅.区域金融中心的外部经济效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第2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字 钻石理论 金融功能区 竞争力

一、钻石理论

为分析产业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1990)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四项主要因素与两项辅助因素。其中,主要因素即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而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和机会。六项因素共同构成一个“菱形结构”,即钻石模型(如图1)。

其中,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指气候、地理位置、天然资源等,而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等属于高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主要是指本国市场的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需求市场区别于国际市场之处在于,对于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本国企业可以先于国外竞争对手进行察觉并针对本国需求市场的变化采取应对策略。相关与支持产业的表现,即相关上游产业与支柱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根据钻石理论,相关与支持产业是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的,而非孤立存在。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主要指职能部门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良性的同业竞争可以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之路。

二、我国金融功能区竞争力分析

金融功能区指金融产业及与其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其他产业的集聚区。如伦敦金融城、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在金融功能区内,汇集了大量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及与其相关的会计、法律、信息咨询、投资顾问等各类专业服务类企业。金融功能区的建设在促进金融总部机构、各类金融中介配套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可有效发挥金融服务业对信息、人才、资金、服务等各类金融战略资源的配置作用,在促进本功能区内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可有效发挥其对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效应。

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我们可以分析金融功能区的竞争力。

首先,从要素条件来看,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波特的钻石理论中,要素条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知识及天然资源等条件。大部分金融功能区都位于城市中心或新兴产业开发区,因此具有优越的地域、交通及人力条件,但仍存在可利用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以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例,该区域位于浦东新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车行越江隧道及越江地铁等交通设施便利,且上海作为人才的集散地,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但从土地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对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金融功能区来说,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此外,位于新兴产业开发区的金融功能区,由于开发时间较短,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通讯、商务服务、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尚有待完善,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此类区域金融产业集聚的力度。

其次,由需求状况考虑,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功能区建设为其提供支撑。功能区建设有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区建设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需求状况来分析金融功能区建设的竞争力,首先应了解金融功能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一是金融功能区的定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聚集。以位于济南高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示范区为例,其定位旨在通过吸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提供支持。二是金融功能区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表现为:已经发展成熟的功能区其辐射效应明显,如上海市的金融功能区建设成功带动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且对处在上海3小时经济圈内的苏州、杭州和南京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从相关与支持产业来看,金融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根据钻石理论,相关与支持产业指有助于金融功能区建设的产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金融业作为金融功能区的中坚力量,对我国金融功能区的发展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但我国金融业目前仍存在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及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可见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此外,作为金融业的上游产业,我国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发有助于发展楼宇经济,为金融功能区建设提供基本的空间资源,进而推动金融产业向金融功能区聚集。而交通运输、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则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多头管理现状亟待解决,同业竞争逐渐显现。金融产业在区域上的集聚将使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趋于合理,获得资金配置上的帕累托改进。但从内部结构和管理结构来看,大多金融功能区由于既属于所在区的管辖范围内,又受到当地金融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因此处于多头监管的状态下,这就造成金融功能区发展的政府推动力不足。以北京金融街为例,有权限管理金融街的机构有:金融街综合管理办公室、金融街街道办事处以及功能街区服务办公室。在对金融功能区进行管理和服务时,众多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成本很高,很容易影响到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此外,金融功能区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的竞争。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模式下,各个金融功能区为发展本地区经济,会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或行政措施,以推动金融资源在本区域的集中,同业竞争现象已逐渐显现。

第五,各级政府支持金融功能区建设。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规定了国家层面上的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各区域金融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此外,为促进金融功能区建设及提高区域竞争力,优先开发及重点开发区域政府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措施,主要表现为:土地政策、税收优惠、租购房补贴、人才政策(包括落户、住房、购车、子女教育)等。

第六,后危机时代金融功能区建设面临新机遇。根据钻石理论,机遇主要指金融功能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时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既对我国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同时也带来资源要素成本降低、产业资本重组步伐加快等正效应。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关注,吸引了大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金融功能区建设有助于金融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抓住机遇,加速金融功能区建设,以增强经济金融实力。

三、提升我国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有助于缓解金融功能区要素条件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金融业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统一部门管理,有助于金融功能区发展结构及战略调整,促进良性同业竞争。

(一)科学规划,为金融功能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

通过科学规划及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以期达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金融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部门需要从长期出发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在为后续发展项目做好土地资源储备的同时,提高区域内低密度房屋的利用率,以实现金融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各地政府已采取措施,力图提前做好土地资源储备工作。以北京为例,中央商务区(CBD)东扩,金融街西扩、丽泽商务区扩建等工作都是政府为发挥土地资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举措。此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有助于完善新型金融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对金融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吸引力。

(二)加大金融业发展力度,为金融功能区建设提业支持

我国发展金融业需要解决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及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一方面,我国应着力打造国际化程度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保证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促进人民币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进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及渗透力,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此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应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结构合理且门类齐全的金融人才资源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三)统一管理机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

第3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一、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

地方范围内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活动,必须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这一点没有成为也不应该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管理哪些事项,并应该由谁管理。在我国,与金融有关的工作事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二是货币政策,三是金融改革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金融发展甚至比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更加重要并更具有根本意义,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从层次分布来看,货币政策主要任务分布在中央一级,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与发展在中央与地方的分布则基本是均衡的。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是既是货币政策当局也是金融监管当局的中央银行及其分支行的主要职能,与金融监管关系比较密切的金融体制改革也理所当然地进入其职能范围、由其管理和协调,但金融发展问题究竟由哪个机构负责,实际上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

与金融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分支行和各级政府负责发展计划的部门。中央银行明确的职能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金融发展虽然应该是份内工作,客观地讲,上上下下的确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重要性排位显然比较靠后,加上金融发展牵扯的面比较广,比金融监管等更加具有宏观性和综合性,中央银行也难以全部承担,因此,既不是中央银行的重要工作更不是主要工作。各级政府的发展计划管理部门,作为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计划和规划方面负有全面责任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综合管理部门,有能力也有责任对金融发展负有部分重要责任,但鉴于金融工作的特殊性,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以致无论是在国家的十五计划还是中央银行的十五计划都没有关于金融发展规划的论述,金融发展尤其是地方金融发展实际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金融发展没有明确负责机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金融改革与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向,一方面全国全面的金融发展处于不自觉状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各自为“战”,自行发展,甚至背离整体发展的理想方向和目标。由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缺乏金融发展整体规划的严重性,而在四大银行相继撤并“淡出”的地方尤其是县市一级,金融发展规划的缺乏导致了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融资难不可避免。可以说,地方金融发展尤其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县域金融发展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中最被遗忘的角点,重视金融发展尤其是包括县域范围的地方金融发展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鉴于地方尤其是县域范围内货币政策的任务比较轻,金融监管已有明确负责机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地方金融管理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金融发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金融改革。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还应该在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归纳起来,地方金融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1、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金融发展规划应该是地方金融管理的首要职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规模、特征以及增长趋势的分析预测,参照千人和千企业平均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结构及其与全国和当地平均水平的比较,制定地方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5年和10年发展计划。

2、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根据全国金融改革的精神和方向,负责地方范围内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问题。包括以政府和所有者双重身份,负责地方政府全资或部分出资的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方面的重大决策,负责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组建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

3、推动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辅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理所当然是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能。包括地方范围内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健全,都应该纳入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

4、配合、协调中央驻地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为了搞好金融监管并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要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作好与中央驻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配合金融监管机构作好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一方金融安全。

二、地方金融办公室的定位与走向

地方金融办公室的成立实际上早已铸就于垂直化金融管理体制的建立,对垂直体制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导致新问题出现的这种按下葫芦漂起勺现象的逐步发现和认识,促使一些地方政府从一两年前开始设立自己的金融管理机构,近来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巨大示范效应的直辖市金融办公室的设立,使得地方金融管理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可能引起或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被揭示,而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下一步走向的推测更使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第4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为现代经济发展史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证明,而且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区域金融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研究视角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拓展。本文依次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最后突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证研究的新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历来都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强烈关注。由于各国学者研究的角度、方法、深度都有所不同,自然也就造成得出收敛和发散两种不同的结论,这也成为如今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两种。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Myrdal(1948)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各区域间的经济进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对等的,区域间的差距通过“积累性因果循环”,使得初始条件较好地区优势不断巩固,而落后地区则越加贫穷,这就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Perroux(1954)提出增长极理论,他强调的是那些拥有支配地位或者国家主导产业的部门成为增长极,进而联动的影响周围其他地区和产业部门进一步发展。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一)国外研究历程

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尚处于争论的状态。从历史来看,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很早便开始了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货币数量的变动并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一大批经济学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其中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最为著名。他认为货币能够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因而它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一理论的提出,了之前古典经济学派统治多年的结论,为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Gurley和Shaw(1984)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指出,货币是影响产出水平和产出组成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指出了货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Goldsmith(1969)首次提出了金融结构论,并且他也是第一个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家。他通过分析35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结构,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这个概念,并以此作为金融结构发展程度的度量衡,他认为“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平行关系,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它的金融结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会增大”,这项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点,但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肯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金融压抑论”,主要代表人物是Shaw和Mckinnon(1973)。这种理论认为,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现实条件下,利率和汇率价格的扭曲将会极大的阻碍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抑制”相对,Shaw还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放开过多的金融管制,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化体制,消除“金融抑制”,更好的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随着金融深化的展开,问题也随之而来,过渡的金融自由造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学者们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金融与经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第5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区域经济;劳动生产力;产业结构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四)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我国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整合了区域产业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进行压缩,这就使得企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引进优质人才,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制,可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部门的技术投入,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以及实现银行资本深化在支持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先进知识产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发展意识。另外,政府也应该在金融资本深化理论的支持下,分析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不断地调整融资环境,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基础,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转化率。基于金融资本深化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上的明显作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完善劳动保障机制,避免“用工荒”现象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现代化人才提供满足其心理期望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产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6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研究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88-01

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

区域金融是指宏观金融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与运行,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Kellee S.Tsai(2004)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印度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行机理,发现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金融发展的原因在于区域市场和信息的分割对农村信贷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进而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重信贷约束。Sheila C.Dow(2006)研究认为,区域信贷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信心,人们对当地经济的信心越强,当地的资金越充足。在区域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Rodriguez(1998)通过研究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银行信贷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Luigi Guiso(2002)选取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以住户从当地信贷市场获得资金的概率作为衡量区域金融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区域金融发展对个人创办企业的概率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金融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

(一)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

曾康霖(1995)在文章《要注意研究区域金融》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加之人口众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的拉大,特区与非特区、内地与沿海,还有城市与农村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经济状态和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是怎样看待这些严重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周立和胡鞍钢(2002)通过对中国各区域20年金融相关比率和其他指标的核算,认为中国区域金融的发展的差距有着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并且各区域的财政和经济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都小于金融的差距,正是部分财政化的金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经济改革渐进性的连续推动。田霖(2004)通过计算1978-2003年东部与中、西部金融相关比率的差距发现,1978-1984年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1984-1994年这一差距趋于缩小,1994-2003年又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从而证明了这种差距的变动遵循三次曲线的轨迹。陆文喜等人通过对中国在1985年以来金融体制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的分析,结论认为由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存在着收敛性,并且具备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特点。对于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原因,王晓青和李云山(2004)通过分析1999年-2003年间的中国区域金融信贷市场发展情况,认为由于中国各区域的单一总量调控方式、对外开放的程度的差异和对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的单一寡头垄断特征等原因,使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在客观上从微观上的“投资饥渴”和通货膨胀等,转化为了区域金融上的结构性问题,即包括在微观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通畅等,也包括货币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的区域性差异。武胜利(1997)、丁文丽(2005)、崔光庆(2006)等认为,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主要中央政府的政策等外生原因造成。张军洲(1995)、胡鞍钢(2000)、郑长德(2008)等研究认为,社会经济环境、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等因素是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田霖(2004)研究则认为,各种资源分布的异质性和地区经济运行的不平衡性,导致区域金融结构差距的存在。

(二)关于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研究

唐旭(1995)对我国区域间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我国资金流动和配置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状态,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张凤超(2003)提出了金融资源的区域流动理论,认为由于金融资源在地域上具有不均衡、不连续分布的特征,而正是这个特征造成的金融资源的区域性流动。王宏伟,郭金龙(2003)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资本流动,通过对1990年-1999年10年的中国各区域GDP数据和资本流动的关系的实证分析,提出培育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适度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及吸引外资等促进中国各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杨国中、李木祥(2004)认为,由于信贷资金与劳动力呈现同向流动的倾向以及我国落后地区信贷资金外流有明显的过度倾向,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配置的格局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门洪亮和李舒(2004)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与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倾斜方向、倾斜力度的变化以及资本流动的方向高度一致。韩大海等(2007)认为,一个地区的金融资源分布的多少和该区域金融生态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区域金融生态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域经济的越快发展,就说明该区域将会增加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加大,有利于改善这个区域的金融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吸引金融资源,并且区域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更要体现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曹梓爔和郑长德(2008)基于新经济地理的自由资本模型,对我国省际间资本流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跨省交易效率逐渐提高, 金融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资金在各区域之间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关于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曹啸和吴军(2002)通过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的扩张实现”。郑长德(2003)对区域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认为我国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区域差别表现明显,东部地区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微弱。艾洪德(2004)也对中西部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区域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周好文和钟永红(2004)研究了区域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以上几个指标之间存在长期显著性关系,同时,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杜云福(2008)基于门限效应模型,把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为较高、中等、较低三个区制,并且三个区制的门限效应显著。较低区制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中等和较高区制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关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杨德勇(2006)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马瑞永(2006)则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指出,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小。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与杨德勇(2006)和马瑞永(2006)相反,认为我国西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此外,在省际研究层面。刘桂荣(2006)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认为,两者呈高度正相关且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上海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需求引导型”,浙江和江苏则具有明显的“供给导向型”特征。曹廷求和王希航(2006)基于1995-2001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除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烟台等九地市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各地市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关系。董金玲(2009)利用1990-2007 年的数据,对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苏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苏北和苏中,说明区域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在江苏省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三、简短的结论

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角度并不一致。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外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方面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借鉴的来源。综合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的文献不论是从空间角度或者是从金融发展角度,对中国的区域金融研究还是处于比较整体的阶段,很少对单独的区域进行研究,并且很少涉及到区域内或者区域间的金融问题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很多文献对理论研究过少,而对政策建议过多;对描述性问题和实证分析的研究较多,而对理论模型分析较少。现存的很多文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区域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数据差异,导致了对研究结论的分歧。由于各种研究的差异性,也造成了我们在政策选择和认识上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也使得中国推行区域金融发展改革的步伐难以前进。在中国逐步迈进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建立较为科学、完整的理论框架,注意中国内部区域间金融的协调发展,应是区域金融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田 霖.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第7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资源

一、金融结构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金融发展建立。

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书中提出,它是发现一国金融结构金融理论的责任,经济要素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流股。史无前例地提出了金融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判定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得出了一个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增长的也是相互减少的,可以说是相互相承的基本结论,为金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相关分析的方法,也成为了从70年代之后的各种的金融发展理论发展和产生和重要来源。

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这2书的出版,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的研究对象。

二、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

本文用周立的思想来进行计算,而不是金融资产证券的银行信用额度,采用点的计算方法来判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模的数量,膨胀速度和一些不同的地方。国内现有的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没有解释在RFIR指标当中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计算指标和解释探究上面了。事实上,根据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来说是比较特殊的,针对这种情况,这样就对对RFIR指标的形成具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理性。金融资产未来收益的债权凭证,从流动性的角度的来分析,对股票,债券和广义货币可以形成一个金融资产。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占主导的,在我国银行业也是龙头老大,它最直接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中国RFIR指标主要的注意的是区域存款对金融资产形式的影响。该指数是没有把货币因素,证券,保险类的数据归结为区域金融资产,根据考虑的理由如下:

(一)RFIR没有考虑M2的影响的原因

(1)根据统计来看,反映了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态,在国家的不同的区域的里面,是可以很好的广义货币进行统计,无法统计的说法是不存在的。根据“中国金融年鉴”文章提供的信息,唯一公开宣布的区域(省级行政单位)的对于货币流通问题的指数是”当年的现金(+)或现金回笼(-)”量,它和广义货币分别有不一样的意义。只想到了货币在其他区域的很好的流通性,但是并没有想到年度现金提款的区域对金融资产的影响。

2。光从理论上来分析,虽然麦金农在国外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有大量的代表性的是用M2/GDP分析不同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系统支付中介和动员储蓄功能,如果用于衡量指标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不符合的。

(2)在股票市场的定量指标的RFIR的原因

1。在中国对于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力度是有不同意见的,实证研究区域经济带偏见性的影响。国外和国内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投资数量巨大,资本形成和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是非常低的,即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股票市场也有很大的争议。此外,中国的股票市场相对提高的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非常低的,这也表明了对于投资来说股票市场对它的影响是很小的。

2。对于现在而言统计指标是不足以非常准确的判定地方层面因素股票对区域金融资产的影响。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必须是国家。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每日两大体积将反映国家贸易资本流动,而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的投资者的资金。只有从区域层次简单测量当地的股票上市公司(即从股票市场筹集到资金,而忽视区域)从各种股票的投资者,这一地区(机构或个人)的手流回到股票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配置,改变货币的流动,将难以准确反映股票市场对区域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建可以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指数,股票市场,但显然,难度是相当大的,也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

(3)政府的保险系数

由于数据的统计的原因,本文将没有把保险费收入的数据放在RFIR计算之中,对于结果而言是没关系的。原因是:虽然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资产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从保险业总资产,我国保险公司的总资产约占GDP的70%,但从全国保费收入对GDP的各类保费收入仅占小部分。所以,尽管保险资产实际上属于金融资产的范畴,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但由于其份额小,不包括在讨论的范围并不影响的结论。

三、比较分析中国地方金融发展水平:

我们使用的是金融相关率(FIR)和金融市场利率(FMR)来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Goldsmith提出金融相关率(FIR)作为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指标已被广泛应用,由于我国国有金融长期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为了更好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因素的影响,我们还使用了一种指数金融市场利率(FMR)反映了民营金融的发展。

四、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8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关 键 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宏观货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4-0014-02

区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运行的客观现象。大国经济体系中,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间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使大国经济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运行和发展不仅直接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区域性特点,从而其自身也呈现明显的区域特性,而且,区域经济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金融的推动和调整作用。有鉴于此,经济学家向来非常重视货币和金融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相关文献来自两个方面:区域经济学和宏观货币经济学。本文介绍了国外关于区域金融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的启示。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界在考虑区域金融变量的文献中,可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型:一类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区域间金融和贸易流如何修正货币乘数;另一类文献试图估计而非解释区域间金融流;第三类是研究区域金融市场的文献,这类文献最丰富,它又分为两个亚类:第一个亚类研究的是区域利率差异问题,而第二亚类研究的是决定区域信贷可得性的因素。

(一)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宏观模型

货币主义主要借助于某种简化形式的模型提出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问题。而凯恩斯主义则选择开发某种大型的区域宏观模型。一类宏观模型的目的是评估国家金融变量――主要是利率――的区域影响(尽管他们不直接提出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重要性)。另一类宏观货币模型直接提出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它们或从货币主义的观点,或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Fishkind(1977)在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内,为印第安那经济(1958-1973年)建立了一个短期出口基地模型。该模型由34个方程组成,其中17个是随机的。模型包括了货币政策全部的三个渠道:(1)资本成本,包括在住房投资方程中;(2)资本的可得性,也包括在住房投资方程中;(3)财富效应。为了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对印第安那经济的影响,作者把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期(1969-1970年)和宽松性货币政策时期(1971-1972年)的某些区域经济指标和国家的这些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期,印第安那经济的增长慢于美国的经济增长;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期,印第安那的经济增长与美国相同。这种不对称行为可用国家经济的相对组成解释。

Miller(1978)出版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一书,用货币主义的思路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他建立了一个短期、两区域的宏观经济静态乘数模型,把一般的货币主义方法、平衡表和货币供给的区域表述相结合,就能检验货币政策影响区域经济的渠道。他的模型因而比一般的货币主义前进了一步,包括了区域货币供给机制。观察模型的数据要求,似乎难以进行经验检验。事实上,他进行了比较静态练习,以便看到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结论是,一旦引入区域维度,公开市场操作就不是中立的,每个区域的效应取决于诸如价格、支出的利率弹性、每个区域的货币需求函数、总货币冲击中的相对规模、区域乘数的值等参数。Miller也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的简化形式的货币主义模型,从经验上估计每个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问题。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

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文献,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到边缘货币市场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时滞。这类文献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经历密切相关,主要考虑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要求作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控制工具的相对有效性。赞成公开市场操作的人认为,它非常灵活,容易应用且易于调节。那些反对公开市场操作的人则认为,准备金要求变化对所有区域性联邦储备区有直接的影响,而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市场传递到非中央市场较慢。从经验上检验调整货币的区域时滞的存在和长度的实践,使得这些争论也在不断变化。

Scott(1955)估计了公开市场操作从纽约到其余地区传递的时滞。研究的时期是1951年6月到1953年5月,比较分析了各储备区和银行的自由准备的时间,把自由准备作为限制货币政策效率的反向指标。结论表明,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央市场到其余各州的传递有时滞。Scott推理如下:(1)公开市场操作决定银行储备;(2)银行保持固定自由储备率;(3)银行在自由储备耗尽时通过减少贷款传递紧缩性货币政策;(4)有自由储备的银行不追随一般形式,因此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立。但不同形式的银行自由储备也可解释为由其他因素如银行和借款人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造成的。即自由储备率越高的银行,要么是因为它不愿意进一步放贷,要么是因为它们的顾客不愿意增加负债。

(三)区域货币乘数

文献中与区域货币乘数有关的文章,主要是要证明在引入区域维度时如何修正标准的国民货币乘数模型,即区际经济关系(贸易和金融流)可能对区域货币基础产生的影响。这一直是Dow(1982)和Moore(1985)等研究的目标,其他研究区域收支不平衡可能对区域收入产生影响的文章也可归入这一类。当把货币乘数模型用到区域环境中时,和国家层面比较,在区域环境中就出现了基础储备增长的新的来源。在区域环境中,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和储备要求变化外,区域货币基础也可能由于区域间真实物流的存在而变化,区域间真实物流产生货币流,即区域间商品和服务或者金融资本的出口(进口)。

Dow(1982)比较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两个地区货币乘数的值,结论是,对于前者,国家货币增加的效应会更加扩张,因为其流动性偏好较低、进口倾向较低(扩张后流出少)。这一模型引入了行为参数,如银行和借款人的流动性偏好,来分析货币变化传递的作用,表明流动性偏好越高的区域,乘数就越低。认为货币供给仍然是外生变量(在储备驱动的意义上),这一假设,一方面和多数发达经济体银行发展的当前阶段不和谐;另一方面,这一假设对于银行发展的较低水平又可能是合理的。如果边缘地区的银行受到的储备约束多于核心地区的银行,那么信贷增长能力的差异就会被加深。

(四)区域间金融流

这类文献主要涉及区域间金融流的估计而不是解释。这可能反映了区域金融数据的相对缺乏。Hartland(1949)研究了区域间金融流的均衡性。其他的早期研究也主要是针对美国进行的,有少数研究是针对西班牙和英国进行的。此外,区域间的货币流被用于估计城市间的关系。例如,Lieberson和Schiwirian(1962)利用区域间金融流研究依阿华的城市间关系,而Carlino和Lang(1989)试图用金融交易代替商品交易决定美国各地区的经济关系。

(五)区域金融市场与利率差异

研究区域利率差异的文献可追述到19世纪末期,绝大多数文献研究了美国的区域利率差异,这部分反映了美国的区域金融数据(特别是利率数据)的可得性。关于美国区域利率差异的经验文献,根据其对区域利率差异重要性的强调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的主题来自有效市场方法,即试图解释区域利率和国家利率间的紧密关系。Keleher估计了美国担保贷款和企业贷款的区域利率决定模型。结论是:区域金融市场是一体化的,区域间利率差异的存在是因为金融资产的成本、风险和性质的不同。第二类文献试图检验区域间金融流对区域利率差异的敏感性。Cebula和Zaharoff(1974)构造的美国1950-1971年的区域模型,认为区域存款对利率差不敏感。然而,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被分割,而是区域间风险和成本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阻止资金区域间转移的盈利。第三类文献探讨了可能解释区域利率差异的因素。

(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西方区域金融研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自从King和Levine(1993)的文章以来,大量经验证据和跨国比较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其经济增长能力。这一结论在一个拥有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国家内部是否成立,即国内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贡献?Luigi Guiso、Paola Sapienza和Luigi Zingales(2002)以意大利为例,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意大利这样一个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对中国区域金融研究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同时又处于转型过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区域金融的不平衡。而且,由于我国的发展征和转型特征,区域金融的不平衡发展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欧美国家,有其独特性。中国金融发展的这种独特的区域不平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曾康霖(1995)在《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一文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沿海与内地,特区与非特区,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不同的经济态势和发展趋势,怎样看待这些现象,是需要专门研究的,其别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他列举了区域金融研究的若干方面:区域金融差距;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银行存贷差;区域基础货币供求;区域派生存款能力;地区性货币贬、升值;区域人口、消费和积累的关系;等等。

对中国区域金融问题首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张军洲博士(1998),他在其专著《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把区域金融放在金融发展理论的中观层面,认为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是宏观金融发展理论与微观金融发展理论的衔接,提出“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阶段,经济结构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换,而且表现在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和扩大上,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构造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就必须研究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与发展规律问题。”以此为基础,张军洲对区域金融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对中国转型期的区域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有许多学者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如周立、胡鞍钢(2002),周立(2004),郑长德和刘兴容(2003),等等,其中较为系统的是周立(2004)的专著《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周立通过对中国各地区1978-2000年期间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描述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状况,总结出“高增长、低效率”的金融发展总体特征。作者在分析了金融功能财政化的表现并做出政治经济学解释后,给出了由“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的政策建议。

纵观这些研究,虽然有一些有影响的成果,但总体上看,多局限于对某种具体现象的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考虑到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从世界角度看中国区域金融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借鉴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区域金融研究,创立区域金融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未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增长,实现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沈坤荣, 张成. 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4]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

[5]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6]曾康霖.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财经科学,1995,(4).

[7]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第9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就金融业的技术效率而言,我们认为可以把其影响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类型。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与个人的金融需求、市场化程度、包括人口密集度和产业密集度在内的市场条件、政府干预的程度与方式;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涵盖金融市场细分程度和金融贴合产业程度的金融结构状况、金融创新能力、金融技术等。首先,就金融效率的内涵而言,技术效率是金融业各种类型效率概念划分的基础,其他类型的金融效率概念均不同程度受到技术效率的影响。其次,就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而言,按照新古典生产要素理论,我们将从资本和劳动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出发,通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中国区域数据,检验不同区域间金融业资本、劳动的利用效率,以区分区域间金融业效率差异性现状,并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造成区域间金融业效率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且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作为服务业的金融业,其技术效率状况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发展状况,而人力资本发展状况又受到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而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水平是区域金融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假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将会造成区域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率的差异性。经济规模扩张与经济效率的提高都会对金融业产生新的需求,并使金融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业规模将随之扩大,并发生重要的业务细分,从而带来金融结构的升级。随着金融业的分工细化,金融业整体效率也将随之提升。因而,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业结构性变化会对金融业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结构与金融业技术效率,近年一些学者(沈军、白钦先,2006;孟钊兰、邵洪选,2008;王林辉、董直庆,2008)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均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金融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教育水平与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假设金融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赖于服务业共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环境以及金融业所需要的信用环境的改善,而人力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社会信用状况都与区域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对于区域教育水平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一些学者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建立有关金融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基本假设,即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教育水平的重要影响。我们将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①并认为东部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方面高于中西部区域,因而假设东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区域。以下我们将建立随机前沿模型,运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5~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计算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

二、实证检验

(一)模型我们将采用Battese,G•E•和Coelli,T•J所提出的随机前沿方法(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SFA)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3]首先以C-D生产函数建立如下模型形式:式(1)中,Yit为金融业产出水平;Lit和Kit分别为金融业劳动和资本投入;α0为待估常数项,α1和α2分别为待估参数;(Vit-Uit)为模型随机误差项,Vit为系统性误差并服从对称正态分布N(0,σv2)且独立于Uit,Uit为非系统性误差并表示技术无效项且服从单侧正态分布N(Mit,σU2);i代表不同的省(区、市),t代表不同的年份。[4]Easti与Middlei为取值1或0的东部与中西部虚拟变量,当特点区域为中部区域时,Easti取值1而Middlei取值0,反之亦然;β0为待估常数项,β1和β2分别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我们认为金融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水平的影响,因而我们以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教育水平指标表示不同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又以区域市场发育程度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5]则(2)式可演变为:

(二)指标与数据根据上述我们所建立的基本模型,Yit为i省t年金融业产出,我们以各省金融业年度产值表示;Lit为i省t年金融业劳动投入,我们以金融业年度工资总额表示;Kit为i省t年金融业资本投入,我们以金融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我们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表示各区域市场发育程度进而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Marketit;用各省(区、市)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表示各区域教育水平Educationit。我们采用除台湾、香港、澳门外的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2005~2012年度数据,各年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

(三)实证分析结果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见表1。根据模型计算出的γ值为0.902,即表示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的误差项中90%以上由非系统因素形成,即由区域个体因素影响而形成,受到系统性因素影响的成分较少,因而随机前沿模型(SFA)的设定具有合理性。金融业产值主要受到金融业劳动投入的显著性影响,表现出金融业作为服务性产业的生产要素特征。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或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较为显著的影响。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值见表2。我们根据表2中的相关数据绘制2005~2012年度各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对比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东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平均水平在2005~2012所有8个年度中均远高于中部、西部;中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水平在2005、2006、2007、2011和2012年5个年度中略高于西部;西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水平在2008、2009、2010年3个年度中略高于中部。总体而言,东部、中部、西部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对应于我们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金融业技术效率受到经济发展或市场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区域因素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