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卫生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农合
进一步巩固推行新农合制度,通过扩大新农合政策宣传面,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将非定点医疗机构合疗中报销下沉到户口所在地乡街卫生院报销;强化次均费用控制,认真落实稽查、监督、稽核制度,使四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落到实处,基金使用率94.1%。省、市、区实行报销直通车医疗机构118家,较上年增加6家。
2011年全区参合人数790869人,参合率95.64%,参合人数较上年增加15780人。
二、社区卫生
(二)积极开展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按照创建标准,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定期进行检查和督导。目前,已将创建材料上报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三)完成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医疗资料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在东大、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集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基本医疗电子病历、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统计分析、社区卫生管理等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平台。
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0家乡街(中心)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4家村卫生室,除拆迁村外的537家均与配送企业签订合同,药品配送覆盖率100%,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下一步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四、农村卫生
(一)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试点工作
今年,通过对全区乡街、(中心)卫生院服务人口数、服务半径、医院规模、医务人员数量及技术结构等方面实地调研论证及详细摸底,将滦镇和杜曲中心卫生院定为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卫生院,分别由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承担技术指导及统一管理。在区级医疗机构的支持下,滦镇中心卫生院的口腔科、杜曲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业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门诊处方和病历书写合格率均有较高提升,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床位使用率分别提高了20%、30%。
(二)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成立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区全面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区村卫生室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坚持对村卫生室以“两独立”(法人责任独立、财务管理独立)、“三不变”、“四规范”和“五统一”的原则,进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行村卫生室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配置的医疗设备器械纳入卫生院资产进行管理,在加强公共卫生、医疗业务指导的基础上,由乡街卫生院负责对村卫生室的药品三统一工作实行指导和动态监管。
(三)区医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
五、疾病预防控制
(一)城乡居民建档
(二)计划免疫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专项培训,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实施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乡、村级工作职责和预防接种卡证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注射意识,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区卫生局联合教育局,对各小学、幼儿园进行预防接种查验,做好查漏补种;加大宣传,充分发动社区居委会、乡村干部和乡村医生,主动做好适龄流动儿童的摸底、登记、确保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覆盖率。计划免疫8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均达到95%以上,等11个乡、街道达到100%。
(三)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
区卫生局组织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严格标准,对辖区569家医疗单位的预防接种点进行了检查验收,预防接种规范门诊建设达标率100%;乡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市级示范门诊率50%以上,省级示范门诊创建率30%以上。
(四)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健康体检、查血糖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档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六、医政管理
一、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为目标,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二是努力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卫生院装备条件。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人员聘用,努力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3期培训班,安排80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落实《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为重点,加强乡医业务培训。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强化院长队伍的竞争意识,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后备干部的推荐、考核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院长的教育,强化对院长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五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补充规定》,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大宗药品采购和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
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
四、突出食品安全整治和医疗市场清理两个重点,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监督,落实监管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积极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指导,重点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管。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推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规范从业行为。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暴光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或非食用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确保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严格规范社会办医的执业行为。重点查处出租承包医疗场所、超范围行医、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认真清理违法医疗广告。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严肃查处不经审批聘用卫生技术人员的行为。开展技术人员资质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无
资质的上岗人员,严肃查处违规医疗机构。结合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工作,认真规范乡医执业行为,查处违纪违规乡医。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推行量化分级管理,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普及消毒知识。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组织供水人员体检和培训。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监督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制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对16家放射工作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开展个人剂量检测,确保放射安全。
目前,全国各地把大力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和助推剂。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也在不断提档升级;但是另一方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困难也在不断显现出来。
一是现代生活中的垃圾污水处理面广量大。新型城镇化下,随着村镇建成区域不断扩大,人口聚居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直接带来的是城镇环境卫生工作覆盖面、工作量的大幅提高。现代生活方式中,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各类商品过度包装、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导致垃圾、污水产生处理量也在大幅提高。对于广大的农村村居聚居点,情况可能更突出。
二是重建轻管、工作不平衡。在部分农民新村、或是城镇拓展区域,房屋建成、小区形成了,市政环卫工作还没有做到有效覆盖。漂亮的建筑与杂乱的垃圾形成较大反差。有的开发商只注重建设有利可图的居住、商业设施,而忽视了配套建设公益的市政环卫设施,在城镇街道的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由于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卫生综合整治,整体效果比较好,“面子”干净;而在一些非重点地域如背街小巷,受关注程度较小,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和效果就不尽理想,“里子”较脏。
三是垃圾处理方式、工艺还有待改进。当前主流的收集处理垃圾方式是填埋、焚烧,没有对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置。无论是可降解的垃圾或是不可降解的垃圾,大多是压缩、填埋了之,运输量大、填埋占用空间大。对塑料、玻璃、废纸等不易降解的垃圾,也可通过科学处理方式重复回收利用;对医疗废弃物、废旧电池等才需要集中压缩处理。与此相配套的,目前村镇市政环卫设施还达不到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没有分类处理的垃圾箱、垃圾处理厂等硬件设施;同时,群众对垃圾分类处置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氛围。
四是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垃圾收运和处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村镇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村一级,基本没有专人负责督促指导负责此项工作,相关工作只能依靠上级政府的安排部署和搞突击。工作中存在集中整治--恢复原状--再整治―再恢复的循环现象。
二、村镇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村镇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
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投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自觉性。突出加强三类人群的宣传教育:一是镇街、村社干部,只有执行者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工作才有推动力;二是居民、村民,只有群众的意识提高了,工作才可能全面彻底;三是中小学生,只有从小树立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可持续的推进。
突出强化三个方面的重点宣传:加强城建、市政、环保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学法、守法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对环境卫生管理的知晓度;加强环境卫生知识宣传,让群众知道怎么维护环境卫生,大力引导群众支持配合此项工作。
宣传教育的方式上,可以要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可以请进来讲、也可以走出去看,让镇村干部开阔工作视野,同时还可以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外出参观,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也可以通过举办寓教于乐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利用召开村群众会、评选卫生小区(院落)、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等形式,深入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努力增强社会各方面群体的环境卫生意识。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区域处置的方式,加强村镇相关工作保障。一是车辆,各镇应配备完善垃圾运输车、洒水车、清扫车等,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设施,应修建垃圾房、垃圾中转站等必要的收集、短期储存、及时中转的设施,还有污水处理站、厂、管网等。三是队伍,要加强环卫工人的配备,除清扫人员外,象主城区一样配备保洁员、协管员等。同时要加强市政监管人员的配备,如成立乡镇市政监察队伍,要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从事环境卫生监管工作。四是经费,要加大环境卫生管理投入,乡镇、村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有限的财力中加大投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需要。对农民新村建设、城镇小区开发建设,应督促有关业主、承建单位规划、完善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
(三)建立完善有关工作体制、机制
着眼长效和根本,努力完善镇村环境卫生有关管理制度。要通过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加强督查,要通过评比与奖惩相结合加强考核,要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加强引导,调动镇村社乃至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如探索建立村镇环境管理的每日巡查、定期督查制度,纳入常态化管理,少搞或不搞集中突击整治动;实行定期的环境卫生综合考核,纳入村镇工作实绩评定内容,实行奖惩兑现;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人才培养,增强从业队伍的履职能力。积极推进环境卫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如制定村(居)民关于环境卫生的乡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示范户评选办法等,加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的引导;对垃圾的分户收集、定时集中清运等制度,让群众知晓该怎么支持环境卫生工作。
(四)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
在村镇建设管理中,特别是市政环卫设施的建设中,要加强地下管线的铺设规划、设计,增强工作前瞻性,充分预留未来管线铺设、维护的地下空间。整合各部门、单位(或行业)的管线铺设资金,加强统筹利用,坚持标准规划和建设,避免重复开挖、回填。要加强规划、建设、环保、市政、工商、电力、水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卫生管理综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增强管理实效。
(五)努力改进环境卫生处置方式和工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对按区统一规划设置并经卫生部门验收合格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由镇街卫生院实行行政、业务、财务和药品统一管理,建立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使农村卫生规划更加科学,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乡医队伍的新老更替和镇村卫生组织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的要求
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理顺并加强镇村两级卫生服务功能,大力推行以“四统一”为中心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规范农村卫生市场秩序,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整体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乡医录用机制。卫生部门要严格乡医录用标准。乡医录用后,其身份不变,由镇(街)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卫生部门要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兼顾卫生院、卫生室和乡医三者利益,对卫生室收入进行合理分配。
(二)实行“四统一”管理,规范工作运行。对按区统一规划设置并经卫生部门验收合格的村级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报销范围,在区卫生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镇(街)卫生院实行“四统一”管理。一是统一行政管理。由卫生部门对村级卫生室统一设置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考评奖惩,统一监督管理,对工作人员统一录用、聘任、评议、培训、考核和调配使用。二是统一业务管理。村级卫生室工作人员经卫生部门录用后,要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和逐级转诊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做好本辖区内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等业务工作。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是统一财务管理。镇(街)卫生院要设立一体化管理总帐和各村级卫生室明细帐,各卫生室通过电脑网络接受上级的财务监督检查。四是统一药品管理。村级卫生室的药品由镇(街)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统一采购,统一调拨供应,统一药品价格,切实保证药品质量。
四、方法步骤
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推进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11月23日至12月31日)
组织召开全区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镇(街)也要召开乡村医生会议,传达全区一体化管理工作精神,并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布置工作任务。
(二)实施运行阶段(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
1、搞好乡医的录用、培训和调配工作。区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各镇街的沟通,认真细致地做好乡医录用工作。首先,由乡医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村(居)委会推荐,卫生院审查,报卫生部门审批,卫生部门组织业务知识考试与考核,对考试考核合格录用的乡村医生由镇(街)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统一聘任,聘期两年。乡医录用后,分别集中到各卫生院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乡医的技术水平和专长,进行合理搭配,原则上分配至所在村及就近村级卫生室工作。
2、搞好村级卫生室的全面管理。卫生部门要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发放到各卫生室张贴上墙。门诊日志、处方笺要按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印制,各种票据、表册卡簿、印章等由卫生部门统一制发。各镇(街)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要按照《区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考核检查、奖惩办法等,严格执行“四统一”管理。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5月1日至6月30日)
由各镇(街)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报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组织逐个验收,合格后换发新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为目标,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是提高参合农民筹资水平。及时开展新一年度新农合筹款工作,力争实现参合率稳中有升。按照省市要求,将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从15元提高到20元,使人均筹资总额从2008年的95元进一步提高到100元。二是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落实《唐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县《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管理的暂行办法》,加大监督力度,实行责任到人。推行农合网与医院内部网络的联接,在原有2家医院的基础上,力争在奔城、胡各庄、柏各庄、司各庄、长凝、扒齿港等较大中心卫生院和京东医院建立网络接口。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定点医院服务行为的动态监控。认真落实与定点医院的服务协议,严格控制合作医疗目录外用药和诊疗项目的使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三是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管理站人员管理办法,发挥其对所在医院的监督制约作用。加强基金管理,落实报销公示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继续推进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依托市级管理平台,在二院、煤医附院、妇幼和二五五等全部市级定点医院实现出院即报。
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二是努力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卫生院装备条件。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人员聘用,努力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3期培训班,安排80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落实《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为重点,加强乡医业务培训。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强化院长队伍的竞争意识,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后备干部的推荐、考核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院长的教育,强化对院长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五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补充规定》,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大宗药品采购和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
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认真总结在手足口病防控和食用问题奶粉儿童筛查诊治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的责任。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每日审核和分析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防范手足口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及处置工作。加强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认真实施艾滋病项目,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对性病、艾滋病疫情的监测报告,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认真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发现、转诊、追踪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机构的病人报告率、转诊率和病人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在100%,做好双重感染病人的发现和治疗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按照“三固定”、“五统一”的要求,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加强冷链管理,认真落实告知制度,保证接种安全有效。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查漏补种工作,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和新生儿首针接种及时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实施强化免疫,防止麻疹暴发流行,保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管理,保证数据录入准确、上传及时。四是加强母婴保健工作。加强对镇村两级妇幼医生的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妇幼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基层妇保、儿保工作的督导,确保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以下。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降低残疾发生率。加强对医疗机构产科的监督考核,完善孕产妇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
四、突出食品安全整治和医疗市场清理两个重点,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监督,落实监管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积极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指导,重点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管。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推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规范从业行为。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暴光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或非食用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确保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严格规范社会办医的执业行为。重点查处出租承包医疗场所、超范围行医、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认真清理违法医疗广告。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严肃查处不经审批聘用卫生技术人员的行为。开展技术人员资质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无
资质的上岗人员,严肃查处违规医疗机构。结合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工作,认真规范乡医执业行为,查处违纪违规乡医。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推行量化分级管理,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普及消毒知识。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组织供水人员体检和培训。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监督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制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对16家放射工作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开展个人剂量检测,确保放射安全。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创建各级卫生镇村为载体,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力度,紧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三年时间使全市乡村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村容整洁、畜禽圈养为主要任务,结合爱国卫生其他工作,通过三年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农村环境卫生得以明显改善。镇、村环卫基础设施、环卫保洁队伍、环卫制度与措施配套健全,镇村容貌整洁,路面平整完好,排水系统畅通,垃圾日产日清,柴草堆放整齐,畜禽圈养,户厕清洁卫生,室内环境洁净,个人卫生良好。至2009年底争取实现全市80%乡镇、20%以上村庄分别达到青岛市卫生乡镇和青岛市卫生村庄标准。
三、工作范围
*、*区、*区、*区所辖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及所属村庄。
四、工作标准要求
(一)乡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卫生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及人行道和小街巷硬化率分别在90%、70%和50%以上,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建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场,实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驻地村庄卫生户厕普及率在90%以上;配备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管理状态;驻地居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环境卫生管理。配有环卫队伍和专业管理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在90%以上;加强垃圾清运管理,达到日产日清;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三大堆”和乱设摊点、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集贸市场实行经常化卫生管理。
3、环境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建有绿带和行道树,并配置整齐、美观;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4、单位内部卫生管理。卫生管理责任区明确,庭院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室内卫生整洁,设有足够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垃圾日产日清;取消旱厕,建有水冲式或三格式公用厕所,并有专人管理;镇直属单位卫生达标率在80%以上。
5、食品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到“四证”齐全,亮证经营;卫生设施配套,制度健全,食品卫生合格率和餐具消毒合格率均在85%以上;无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根据行业特点,健全和落实旅馆、浴池、理发店、商店、医院等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操作规程,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在80%以上。
7、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辖区内灭鼠达标。
(二)村庄卫生
1、基础条件。村庄规划整齐;主要街道硬化,支巷平整,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设有足够的垃圾容器,无垃圾暴露存放;卫生户厕普及率在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绿化美化。主要街道绿带、行道树整齐美观,管理到位;支巷内因地制宜栽植花草;村内建有公共绿地。
3、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村庄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垃圾日产日清;村内无“三大堆”,村外“三大堆”隐蔽集中放置。
4、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灭鼠达标。
五、工作内容
(一)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消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活动,以灭鼠为重点,防病保粮,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工作规程。建立健全镇、村庄灭鼠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按照全市灭鼠统一部署,及时进行动员、布置,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在灭鼠活动中,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验收。
2、工作落实。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灭鼠工作方案,按程序组织灭鼠活动;保证足够的灭鼠经费,按时足量购置毒饵;培训灭鼠技术人员,确保投饵到位,灭鼠覆盖率在95%以上,基本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屋、农田不漏地块,单位环境不留死角。
3、效果指标。每次灭鼠活动后,经检查考核,室内鼠密度应在1%以下;室外鼠密度应在2%以下;有鼠情的阳性房间不超过2%。
(二)卫生改水。加快卫生改水步伐,加强自来水工程建设,自来水普及率在70%以上的镇,每年应按村庄总数的3%完成改水任务;自来水普及率在70%以下的镇,每年应按村庄总数的5%完成改水任务;已完成或接近完成自来水普及任务的镇,应加强村庄自来水供水管理,确保供水系统运转正常。
(三)卫生改厕。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新建或改建步伐,凡新建厕所必须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递增3%。
(四)健康教育。按照《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规划》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要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卫生知识讲座,通过新闻媒体、固定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普及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预防知识,提高农民参与综合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六、方法步骤
从2007年3月始至2009年12月底,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农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有关区、市要紧密结合本辖区实际,因地制宜,搞好分类指导,采取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面上工作开展,稳中求进,逐年提高,确保实现工作目标。
(一)准备阶段:2007年3月至4月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宣传发动,全面部署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二)试点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
各区、市分别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镇或办事处进行先行试点,各镇(办事处)再分别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试点,总结探索点上经验,为面上整治奠定基础。
(三)全面整治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
按照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面展开综合整治工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10月
总结迁段的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活动推进步伐。
(四)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
由市爱卫会成立检查验收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组织实施。
六、保障措施
1、切实提高整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较为突出,农村的卫生意识、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生活设施相对滞后,人及畜禽粪便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垃圾随意处理,环卫设施不配套,白色污染不断蔓延,有的镇村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排水渠道不畅,环境卫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既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提高农村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各级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2、切实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并精心组织开展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整治工作开始前,各地要紧密结合本辖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排查摸底,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整治方案应明确提出整治目标、重点、进程及保障措施,方案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近期目标,更要有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要把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指导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为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3、切实加大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难点问题、敏感问题多,且时间长、工作量大。为此,要把不间断的思想和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使整治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及时宣传和推广一些好经验、一批好典型。同时,要全力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整治活动不断健康深入地发展。
一、制定方案,精心部署。食品安全关系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省工商局_月__日下发《转发工商总局关于宣传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后,××区工商局迅速于_月__日印发了《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月活动方案》,对宣传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活动安排等予以明确,并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市场合同科、法制科、办公室负责人及各工商所所长为成员的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为宣传月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_月__日,该方案被××市工商局以正式文件向全市工商系统推广转发(*工商市【____】___号)。
二、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宣传月期间,该局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将学习培训活动同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实践,二是将学习培训活动同“五五”普法、法律“六进”工作相结合,先后组织了全局干部参加的《食品安全法》培训会、食品流通行业许可和监督管理(三级九类)业务培训会;辖区农贸市场(含市场业主、场内经营者)、大中型生鲜超市、食杂店等百名食品经营者参加的《食品安全法》培训会。各工商所也分别组织辖区各类食品经营者、农贸市场开办者等进行《食品安全法》的专题学习和培训。相关培训使工商执法人员和广大食品经营者了解并掌握了《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提高了监管执法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为《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丰富载体,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单、宣传栏等媒体,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基地、深入市场等形式,开展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内容宣传活动。活动期间,该局制作以《食品安全法》为内容的宣传展板__面,翻印《食品安全法》手册_____本,宣传单____份。同时,组织各工商所以及辖区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悬挂宣传横幅__条,开展现场法律咨询、受理投诉举报等活动_场,取得了良好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效果。_月__日,由××区政府主办,区工商局等部门承办,在××超市门前广场组织开展了××区食品安全法宣传月启动仪式。××区政府××副区长、市工商局××副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等到会并发表讲话。活动现场制作了大型拱门、悬挂宣传大气球_个,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活动氛围。启动仪式中,百家食品经营单位在《食品安全经营承诺书》上签字,并庄严宣誓:“确保食品安全,绝不掺杂使假”。区工商局、卫生局、农林水局、贸发局等部门还根据各自职能,现场展出《食品安全法》宣传展板,安排人员现场咨询、受理举报投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四、明确重点,狠抓监管。一是在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和重点场所,集中开展乳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重点食品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专项执法检查和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食品市场尤其是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二是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规范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国务院赋予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加大_____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力度,畅通食品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警示、提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宣传月期间,共查处食品案件__件,罚没款_.__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___公斤,查获私宰肉___公斤。通过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月活动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削弱大别山地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其中113人都致力于医疗服务的开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如200~500mA医用X线诊断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购置齐全,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有责任心、有耐心,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体现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卫生院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而忽略了其公共卫生职能,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由于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和医疗技术的限制,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农村居民“小病就近,大病进城”的现象[3~4],导致乡镇卫生院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为了换取生存空间,乡镇卫生院逐渐朝向单一服务模式发展,即只重视医疗,而忽略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提供。其次,由于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导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不能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齐全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中小学生保健、精神病患者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等7个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本公共卫生主要涵盖了11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5]。由此可见,胜利镇卫生院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离国家规定标准尚有一定差距。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6]。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逐年在完善,但是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局限于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7],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空白水平,个别村卫生室为了达到考核指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立了健康档案,却并没有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流于形式。
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未形成很好的协作关系胜利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于乡镇卫生院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限制,目前仍处于“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仅从规划布局和业务统一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三制”、“四有”、“五统一”管理,但涉及乡村两级管理实质性的人员、财务和药品等仅流于形式。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由于缺乏县、乡、村公共卫生职能协作发挥的机制,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和村卫生室关系松散,这对于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开展有很大的限制。卫生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的总人数为141人,预防保健人员有2人,占1.4%,这意味着全镇每千人口平均只能分配0.03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应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人才因素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队伍不仅存在像胜利镇那样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素质差、业务知识欠缺等问题[8],难以保障正在逐步扩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全面开展。由于“重医轻防”思想的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医疗部门的分流人员,或者是转业、复原军人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预防保健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9]。
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定期下乡开展健康宣传、免费医疗服务等途径,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缓解自身所处的尴尬局面;同时,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能充分发挥其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必要将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工作和医疗业务分离开来,在卫生院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防保工作,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健全各项考评管理制度。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需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互协作,才能使所开展的卫生项目充分落实。建立乡、村合作机制,乡镇卫生院提供乡级卫生服务,并对村卫生室进行培训和指导;村卫生室提供村级卫生服务,并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服务,这对加快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卫生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上,乡镇卫生院可尝试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站[10],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进行组织、策划、监督、改进等一系列的辅助工作,各项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采集工作能持续 、有效地开展。
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全面开展到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活和环境条件都受限制的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乡镇卫生院不应仅停留在预防保健、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传统的项目上,应逐步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重点疾病管理等更高层次的项目服务,并落到实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逐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新医改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5项重点改革之一着力推进,因此,乡镇卫生院应按国家规定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均等化步伐。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性问题,它起着决定性作用。乡镇卫生院应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脱产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医学院校等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卫生服务工作,增加年轻公共卫生人员的比例[11]。研究表明,对于公共卫生人员的配置,年长人员的公共卫生绩差发生为年轻者的2.53倍,说明公共卫生人员的队伍越年轻绩效成绩越好[12]。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受到的重视与关注比基本医疗工作要晚得多,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年轻人可能对公共卫生事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公共卫生人员的配备上,可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尽量增加年轻人员的比例,他们对这种事务性管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更高,且更具有创新管理思维,更易在公共卫生工作固有的模式中有所突破。
【关键词】 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横断面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22-03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ese Prevention in Schools in Beijing/GUO Xin*,WANG Xing-huo,SHI Jian. * Institute of School Health,Beijing Municipl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Beijing(100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in schools in Beijing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egulating infectious deseases reporting and to set up school infectious deseases supervision system.Methods
Typical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hoose 83 colleges,secondary or primary schools.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administrators in the chosen schools.Results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eded to be improved,especially in schools for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The administration was poor in rural schools.Finding,reporting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hould be improved in privacy colleges.Conclusi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ing should be regulated and school public health work should be improved.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should set up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optinize the epidemic reporters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spending.
【Key words】 Communicable diseases;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Cross-sectional studies;student health services
据统计,北京市现有大中小学校2 500多所,在校学生近200万。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人群密度高,接触也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制度成为学生健康的最重要保障[1]。
北京市最常侵害学生健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传染性肝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等[2]。1996年中小学生68%的缺课是由学校传染病引起的[3];《2005年北京市点校学生体质检测》显示中小学生因传染病引起的休退学率约为35%。减少传染病对学生健康的危害,对降低学生缺课率和休退学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正常学习意义重大[4]。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笔者于2007年4-5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北京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的大、中、小学学校100所,对学校传染病管理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有效问卷83份,其中小学23所,中学54所,大学6所;城区学校38所,城乡结合部学校30所,乡村学校15所;公立学校58所,私立民办学校21所,民工子弟学校4所。
1.2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以问卷方式对抽中的学校传染病负责人进行“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调查”。此问卷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开发,现场调查人员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统一培训合格后上岗。采用封闭式匿名问卷,问卷采取自填和询问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对疫情报告相关工作的掌握情况,学校卫生设备、卫生人员配备情况,校医个人情况及学校卫生状况,意见与建议共6方面的内容。问卷现场回收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核查,如有理解性错误或漏填、错填,当场改正。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抽取10%的数据进行复核,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应用SPSS 13.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措施与制度 大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防治计划、保证免疫接种计划、传染病的应急措施、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传染病追查制度、传染病防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措施、制度健全的小学、中学、大学达标率分别为26.1%(6/23),22.2%(12/5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
2.2.1 小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公立、私立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在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学生持复课证明复课、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将疫情报至所有规定的单位、校医为疫情报告人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中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中学在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 大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对入学新生进行传染病排查和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较高,均为100%;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的达标率最低,为0;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的达标率为16.7%(公立大学33.3%,私立民办大学为0);将疫情上报至所有规定的单位合格率也为16.1%(公立大学为0;私立民办大学为33.3%);学生持复课证明复课的达标率为50.0%(公立大学为66.7%,私立民办大学为33.3%);校医为疫情报告人的达标率为50.0%(公立大学100.0%,私立民办大学为0)。
2.3 学校卫生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2.3.1 小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公立、私立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医数量按600∶1配置、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2006年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校医室为专室等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2 中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学校在校医数量按600∶1配置、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2006年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3 大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大学有校医院、校医室为专室、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的达标率均为50.0%(公立大学均为100.0%,私立、民办大学均为0),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率为33.3%(公立大学、私立民办大学均为33.3%)。
3 讨论
3.1 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与制度 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措施与制度是学校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根本性保障,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小学校传染病重要的防治管理制度较为健全,而大学的漏洞较大,比中小学欠缺很多。许多校医反映传染病工作不好开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他们缺少正确而有力的指导,工作方式存在很多主观性,所以经常出现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并未形成制度,管理缺乏稳定性和科学性的情况。
3.2 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建议学校指定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疫情报告人。被调查打工子弟小学疫情报告人全部都由没有医学知识的班主任或校领导担当,极易出现漏报、错报。27.3%的小学疫情报告人是没有医学专业学历的校医。可见,很多学校虽然按照规定将疫情报告人定为校医,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校医”,这对传染病管理十分不利。调查中有的私立大学根本没有校医院,也缺乏专业人员作为疫情报告人。
完整的疫情报告记录应包括:疫情报告人签名、疫情发生情况、疫情处理情况、疫情报告接收人等内容,调查发现50%的学校有疫情报告记录但填写内容不完全。
传染病一旦爆发,迅速而精准的报告系统成为平息疫情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学校传染病的报告既不迅速、也不精准。65.9%的疫情报告人由于不了解政策而不清楚上报时限,也不知都该上报给哪些部门。
接种疫苗是我国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疫苗接种率直接关系到保护性大小。当学校接受新生或某种病流行时,学校就必须了解某种疫苗接种率或某个体的接种情况,这需要查验疫苗接种记录,然后根据情况或补种或免疫强化或采取其他行动[5]。但是35%的中小学校不查验学生的疫苗接种记录,大学的查验率更低至20%。浙江海盐地区中小学疫苗接种查验率为23%,低于北京市[6]。与我国免疫接种相关管理的疏漏密切相关,一是很多学校不重视免疫相关事宜,再是政府在这方面的督察力度也不够。
3.3 学校卫生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在学校传染病管理中,校医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给传染病防治以指导,并可在疫情上报、处理上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医数量、学历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水平。调查显示,规模大的公立小学没有随着学生数量增加而增加校医数量,当学生数量超过1200名以上时,校医配置合格率仅有16.7%(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打工子弟小学的校医更是严重缺乏;中学情况稍好于小学。这些漏洞说明学校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认识到校医的重大作用,尚未给予学校卫生工作足够重视。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100%公私立小学的疫情报告人为校医,但调查发现只有60%公立小学的校医具备医学学历,40%具备医学职称;而私立民办小学的校医100%具备医学学历和职称,看来私立民办小学校医素质很好,而受资金所限的公立和民工子弟小学校医素质亟待提高。北京的80.0%的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学历,与绍兴市中小学的79.4%[7]相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8],中学疫情报告人专业素质高于小学[9]。而100%的私立大学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疫情报告人,原因之一是100%的私立大学没有校医院。
在传染病知识培训上,公立小学明显优于私立和民工子弟小学,看来私立小学的卫生设施、人员配备虽好,但后期培训没有跟上。大学的培训课时合格率为33.3%,还应提高重视。培训状况不佳,因此,建立规范化、梯次化的业务培训机制[10],明确校医培训的形式及课时并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是确保疫情报告人良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政策,从而更好地完成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环节。
4参考文献
[1] 楼乐平.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2-533.
[2] 张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1 005.
[3] 马永红,王绍丽.北京市1992~1996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6):446.
[4] 许国章.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工作形势和控制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
[5] 张斌.在学校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合流行性感冒暴发的现场调查报告.中国计划免疫,2001,4(7):112-113.
[6] 张礼根.2005年海盐县武原镇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349.
[7] 夏云.绍兴市中小学校校医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86-87.
[8] 尚大光.1994年全国学校卫生现状抽样调查.中国校医,1997,11(6):406.
[9] 叶宝华.江苏省校医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