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

第1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闻媒体;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兰州晨报》;“文化甘肃”专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40-02

新闻媒体是以新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众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它具有可行性、适宜性和时效性等特征。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面向社会大众,定期、连续公开发行的印刷出版物,反映和引导着社会舆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实现西部地区战略性发展的总体要求。甘肃省立足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实现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文化传承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而报纸作为传统新闻媒体之一,在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以《兰州晨报》为例,全面论述新闻媒体在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过程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概况

2013年2月,国务院为实现西部地区战略性发展规划和要求,提出加快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体方案。甘肃省将在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的基础上,通过统筹省内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实现甘肃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根据《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甘肃省将围绕“一带”,即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通过建设“三区”,包括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进而实现打造“十三板块”的发展目的。“十三板块”的发展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等。

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三区”建设是重中之重。围绕始祖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等,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红色旅游、工艺美术品制造等产业,建成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等,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保护文化形态多样性,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建成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围绕黄河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建设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将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进一步健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其历史性的跨越、转型式发展。

二、立足现实,创新思路,努力宣传甘肃历史文化

1997年1月1日,《兰州晨报》正式创刊。自创刊以来,作为甘肃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兰州晨报》秉承“辅政、亲民、弘文、助商”的办报宗旨,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努力打造一个强势媒体的稳定架构,以其独特的品质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淋漓尽致地发挥着应有的社会作用。长期以来,《兰州晨报》发行量、零售量等均位居全省平面媒体的前列,覆盖甘肃省14个地州市、86个县。

近年来,《兰州晨报》积极发挥兰州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为市民服务,为都市服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办报宗旨,立足社会现实,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为达到创办高质量、高水平、高效应的报刊的目标努力探索。文化传承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兰州晨报》始终以发现、保护、传承、宣传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己任,根据社会形势变化,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宣传新模式,以鲜活、崭新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树之以“主流、权威、亲和”的良好媒体形象。

在积极宣传甘肃历史文化方面,《兰州晨报》始终坚持“倡言正义,尊崇爱心”的报道原则,可谓是尽心尽力,卓有成效。从2007年开始专辟“文化甘肃”特稿专栏,以积极而非被动的姿态进行甘肃历史文化的宣传。长期以来,《兰州晨报》“文化甘肃”专栏,以甘肃富集的文化资源为维度,假以动静之态势,以某个文化节点为端口,以更加真切、活泼、深刻的方式针对性对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不遗余力的发掘、保护和宣传。

随着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兰州晨报》将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宣传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己任,发挥其作为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文化甘肃”专栏突出“大文化、大新闻、大纪实”的特征,以更加真切、活泼、深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关注甘肃省始祖文化、地理文化、遗产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充分展示甘肃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甘肃文化影响力,强化甘肃旅游的文化内涵。

2011年5月,《兰州晨报》“文化甘肃”栏目推出以“兰州八景:古老金城的山水记忆”为题的甘肃兰州文化报道,“兰州八景”包括五泉飞瀑、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河楼远眺、古刹晨钟、虹桥春涨、莲池夜月等,几乎都不存在了,少数留存的也是面目全非,我们只能凭着现收藏在甘肃省图书馆的晚清甘肃临夏人何海楼所绘的《兰州八景》来追溯古老金城的山水记忆。

2012年8月,《兰州晨报》“文化甘肃”栏目又推出以“天梯山石窟:北凉王国的记忆”为题的甘肃武威地方文化报道,记述了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近石窟的经过,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创的武威天梯山石窟在我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仅是对《兰州晨报》关于甘肃地方文化的报道个案的摘录,这类实例多不胜举。近年来,《兰州晨报》凭借“文化甘肃”栏目的窗口,大力搜求甘肃地方特色文化,然后真实、有效、及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兰州晨报》对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宣传正可谓是不遗余力。

随着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文化甘肃”栏目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地利用《兰州晨报》栏目的传统优势,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文化遗址保护、文献资料整理等建设板块进行专题性的介绍和宣传,以彰显新闻媒体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积极的舆论支持。

三、以“文化甘肃”栏目为平台,积极发挥《兰州晨报》的舆论支持作用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作为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甘肃省必须依托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推进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以及经济成功转型和崛起,从而实现新时期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但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加快甘肃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既离不开组织、政策、财政金融以及各项具体措施的保障,也需要新闻媒体积极的正面宣传和舆论支持。

2013年2月20日,《兰州晨报》从第T1版至T8版,连续运用8个版面,占报纸1/4的空间,隆重推出“华夏文明传承区特刊”系列报道,内容涵盖“借助国家平台,建设文化大省”、“‘一带’、‘三区’解释”、“围绕‘一带’、‘三区’,打造‘十三板块’”、“传承华夏文明,共建精神家园”、“资源得天独厚,机遇千载难逢”等五个主题。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思路、功能划分、综合保障等方面对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体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

随着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兰州晨报》将继续依托兰州城市区位优势,坚持“辅政、亲民、弘文、助商”的办报宗旨,强调其服务性、可读性、时效性、权威性,以“文化甘肃”栏目为平台,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作用。根据《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以丝绸之路文化、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格局。具体策划如下:

(一)坚持以宣传甘肃地域特色文化为主

坚持以包括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三区”建设为引领,以此为《兰州晨报》重点采访行迹坐标,通过“文化甘肃”栏目窗口及时、适宜、有效地进行追踪报道,力图展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全貌。

第2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国家战略、历史使命。贵安新区获批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重要成果,是探索欠发达地区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标志性事件,是贵州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新机遇。

贵安新区成功获批,再次证明贵州的干部群众具有坚韧不拔的奋斗进取精神,是能干成事的队伍。

挥毫幸有江山助。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新区正在西部崛起。

(执笔:朱广彦)

贵安新区将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以及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4年1月6日,贵安新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两年来贵州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的最佳注脚。

获批国家级新区,意味着贵安新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黔中经济区深入整合发展成为可能,贵州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呼之欲出。

2012年底,贵安新区管委会刚刚成立之时,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对贵安新区的发展提出要求,“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陈敏尔则激励贵安新区干部员工,“贵安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越是白纸,越可以绘出最美好的图景”。

如今,贵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园区、大学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2013年,贵安新区开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655亿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引领的大数据基地场平工作热火朝天,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现代化厂房已经雏形渐现,大学城已经聚集了4万多学子……

“一年有框架”的目标已经实现,站在获批国家级新区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安新区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新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国发[2012]2号文件规划,贵州区域布局为“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如何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对贵州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黔中经济区的发展,贵阳是核心。但由于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贵阳在经济发展上突破乏力。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贵阳是贵州唯一市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集聚,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已超过2.5万人/平方公里,既使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的上海,2012年,其中心城区也不到1.7万人/平方公里,贵阳城市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贵阳市中心城区街道太窄,楼房感觉直接压过来,城区发展空间太少。”曾多次到贵州调研的国家发改委西开司副司长李应明对贵阳的城市建设印象深刻,她认为,贵阳由于城市空间容积趋于饱和,城市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难以发挥对贵州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为贵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何推进黔中经济区更好地整合资源,全面突破?在这种发展的客观压力下,贵安新区浮出水面。

“贵安新区的设立是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新路径的战略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认为,支持贵州尽快实现富裕,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贵安新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贵州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拓展新的区域增长空间,解决黔中经济区动力不足的问题。

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杰认为,贵安新区将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新区可以利用国家赋予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其作为黔中经济区腹心地带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黔中地区既有产业基础和能源的支撑保障作用,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以及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贵安新区建设,将撬动贵阳―安顺这两大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塑造贵阳、安顺、贵安新区各个空间主体的互动关系,形成互动联系的城市带,并最终引领和带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内陆开放辐射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总共设立了8个国家级新区,先后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与贵州贵安新区。

从浦东、滨海、两江等新区的设立来看,每一个新区的设立都有着其时代背景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比如浦东新区,是把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一带的开发开放引入到长江流域;比如滨海新区,则是对外开放向北推进,它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作为第一个西部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则是着力内陆地区形成开放高地。与贵安新区同时获批的西咸新区,其核心定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是国家对贵安新区的定位。从该定位来看,贵安新区显然不仅仅是贵州的一个经济区,而是要实现对贵州乃至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示范引领。

“对新区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高度来认识。”省发改委总规划师张美均认为,经济区不等于行政区,板块经济要做大做强,要突破行政边界思维局限,尽可能地做大,贵州无论在泛珠经济带,还是长江经济带,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他认为,贵安新区的崛起,在为贵州提供增长动力的同时,也要打造开放平台,与其他相邻省市形成有效互动,“不能在贵州层面看贵安新区,如果视野局限在省内,那注定还是形成不了高地,还是‘矮子’”。

贵州是典型的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长期以来,多种原因导致贵州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严重制约了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国家明确提出将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有利于构建和完善贵州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内陆对外开放平台。

贵安新区处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南部,区域内以沪昆、夏蓉高速公路,贵广、沪昆、长昆、成贵、渝黔、珠六等铁路以及龙洞堡、黄果树机场等为支撑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打造开放平台的基础条件。

贵安新区的因势崛起,将与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云南桥头堡形成互动发展新格局。

此外,贵安新区北端联接重庆两江、甘肃兰州、陕西西咸三大国家级新区,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新丝绸之路)可直达欧洲;南端联接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通过广西直达北海。贵安新区是距离西部沿海最近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西南重要的大交通枢纽功能,区位条件独特,开放平台辐射能力巨大。

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

“新区一定要有生命力。”李应明指出,新区建设,不能只看到一堆一堆的楼房,也不能全是企业,要真正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对贵州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如何做到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新区高品位、有特色?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先行先试。

“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在国发[2012]2号文件中,贵安新区被赋予了改革先行先试的权力和责任。

2013年,贵安新区在投融资模式、开发模式、行政管理方面创新成果显著。不仅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融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授信规模3000亿元,建立了“管委会+指挥部+平台公司”三位一体的开发建设模式,实现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配置最大化,而且行政审批事项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整体提速80%以上,率先在全省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等18项改革。

“贵安新区的建设布局是多中心、组团式的,不是传统的摊大饼模式。”贵安信息电子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巍告诉记者,新区建设秉持城市开局新理念,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做到城市发展有产业支撑,“通过引进富士康这样的龙头企业入驻,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落户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人口集聚”。

据《贵安新区总体方案》,贵安新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建立雨污分流系统等综合治理项目。新区将划分为中央商务区、教育科技研发区、高端制造业聚集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形成科学合理、效应聚集、产城融合、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功能分区。

第3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同志们: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刚才,市发改委就“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前期工作作了汇报,相关部门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打算,金平同志就规划编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总的来说,前一阶段,市发改委和各成员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形成了一批专题调研成果,为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下面,我再提三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理清思路

为什么要搞“十二五”规划,概括起来,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工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工作的主线。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了理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变、整个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的转变。我们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就是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重中之重,切实体现在规划编制工作中,体现在规划内容中。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是顺应发展阶段转轨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时期,将是衢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轨的重要阶段。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市经历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轨,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转轨,去年我市社会发展水平也进入全省中等发展水平。接下来的五年,我们提出了要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转轨的新要求,社会发展也将向更高目标迈进,这些都需要在规划中予以明确。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推动产业发展转型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时期是产业转型最关键的阶段,“十二五”规划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四大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

二、明确方向,把握原则

规划一定要体现方向性、导向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激励性。重点要把握好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突出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同时要坚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建设为全省多作贡献、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三大取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力争基本形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二要坚持激励奋进原则。在规划未来发展蓝图,确定经济发展指标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指标时,既要催人奋进又要切实可行,要让广大群众看到“十二五”的宏伟蓝图,从而达到鼓舞信心的目的。

三要坚持紧密衔接原则。市“十二五”规划要与国家、省相关规划的要求相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产业集聚新平台规划建设总体方案相衔接,与各县(市、区)规划和市各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确保上下、左右规划衔接好。

四要坚持注重特色原则。要加强对我市发展阶段、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生态文明等特点的研究并体现到规划之中,努力编制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规划。

三、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要努力形成“市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集思广益”的规划编制格局。要集思广益,开门编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的过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充分吸收干部群众智慧的过程,从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再发展、再跨越。

关于规划编制的几项具体工作,我在此明确一下:

第一,市发改委要按照确保2010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的目标,抓紧提出工作方案,倒排每月乃至每周的时间表,实现紧张、有序、科学编制。

第二,原则同意委托省发展规划院开展思路研究,具体提交市委研究决策。

第三,由发改委牵头组建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及早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中要注重加强与被委托单位的对接融合。

第4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刚才晓安厅长作了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高度,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要性、紧迫性,规划的定位、要求等作了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我厅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规划修编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从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技术角度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规划修编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指导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流域综合规划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规划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的政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个方面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流域综合规划严重滞后,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体缺位。有些河流没有流域综合规划,不能有效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难以规范涉水涉河行为。

二是内容缺位。有些流域虽有流域综合规划,但规划内容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流域综合规划必须及时修编,解决整体和内容缺位的问题,从而解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流域性重大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使流域综合规划能够更好地适应我省发展阶段的变化,反映流域水系所发生的变化特征,满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二、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把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在不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尤其是推进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通过全面建设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流域综合管理体系,推进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防治水害,推动流域水利发展与改革,促进流域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规划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

规划技术框架体系包括22项内容:首先是基础工作、然后是问题分析、需求分析,接下来提出总体规划方案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然后进行专项规划和相关涉水行业规划,包括防洪规划、治涝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岸线利用与管理规划、河道采砂控制规划、节水规划、灌溉规划、供水规划、水力发电规划、航运规划、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利血防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大工程安排意见和流域综合管理体系,最后对整个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

各河流以及洞庭湖要根据这个规划体系来开展修编工作,确定规划报告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的调整。这个规划体系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基础工作、总体规划方案、重要专业规划、涉水行业规划意见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五个方面内容。

(1)基础工作

首先是要开展综合调研,包括我省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水平及对水利保障的要求;然后是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水文分析计算,对于重大工程,视基础资料情况开展必要的地勘工作;收集相关专业规划成果,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及有关专题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等;收集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建设、农业、交通、环保、林业等部门的相关规划。重点是要对已有的专业规划及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协调与衔接,评价已有流域规划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2)总体规划方案

1、总体目标制定。针对我省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拟定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总体目标。

2、流域河段功能定位和控制性指标制定。目前有关专业规划已经完成水功能区划、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河道湖泊采砂控制的区划工作,即将展开的还有岸线功能区划工作。河流具有多种功能,应该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在对各类区划进行综合平衡、协调衔接的基础上,对各种河流河段功能区划进行归纳分类,确定河流河段的功能分区与定位。按照维护河湖健康、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提出开发利用限制条件或控制性指标,包括防洪区红线划定、岸线功能区红线划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控制性条件制定、水功能区控制性指标制定、水资源或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控制性指标制定等。

3、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主要任务分析。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等基础上,根据河流功能区划和控制性指标,分析研究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及不同功能区的主要任务。

4、总体布局和规划方案制定。统筹考虑流域总体目标、分区功能定位及其控制性指标,合理确定防洪减灾的总体布置、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等,研究制定流域总体规划方案。

(3)重要专业规划

主要包括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等重要专业规划。对于防洪规划,要根据我省流域防洪减灾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完成的防洪规划进行核定,要将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规划、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治理等内容纳入流域综合规划。特别是要根据三峡工程建成运行等工情变化情况,复核论证防洪减灾总体布局方案;治涝规划,对于山区,重点是合理选定治涝标准,搞好城市治涝和四水尾闾地区的治涝规划;供水规划,重点复核重要城镇、长株潭城市群和灌区的供水水源配置总体方案,提出供水水源应急方案;灌溉规划,应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重点复核衡邵、湘南等干旱区主要灌区设计保证率、水源布局,引水规模、灌溉用水定额等;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规划,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水平年各行业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合理要求,根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提出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目标及工程布局、对策措施。

(4)涉水行业规划

主要根据流域综合利用和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航运等相关涉水行业规划成果进行必要的复核,提出有关的规划意见。

(5)流域综合管理

本次流域综合规划修编要突出强化流域综合管理这方面的内容,要根据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不同河流河段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研究提出有效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制度、政策措施等,形成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总体框架。

四、规划修编工作的安排

(1)工作范围

本次规划共要完成湘、资、沅、澧、汨罗江、新墙河、洞庭湖、省内珠江流域部分共8个规划报告,最后省里要归总形成一本综合要点报告。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或有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项目的河流,规划成果要纳入综合报告。

(2)工作分工

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综合规划具体修编工作由省里负责,市州配合省里开展调研,提出有关建议,并提供与规划有关的资料。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由市州负责,跨市州的河流,以占河流流域面积较多的市州为主,其他市州配合。如果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在修编过程中市州之间存在矛盾、不好协调,交由省里负责。县(区)里也要开展辖区内中小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3)工作重点

根据各河流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流域规划修编工作的重点。我省流域综合规划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研究制定三峡工程建成后我省面临的防洪形势和对策,完善近、远期流域防洪减灾总体布局方案。

二是结合我省主体功能区区划,根据河流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我省各类河流和河段功能区划,然后定出其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功能定位和目标,根据河流河段功能区划,要按照维持河湖健康的要求,提出与河湖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控制性指标,为制定流域综合管理制度框架奠定基础。

三是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分区划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控制性指标,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四是研究提出流域综合和各专业规划方案,研究极端气候条件下防洪和水资源应急供给保障体系。

五是提出保障不同功能区功能有效发挥的政策措施。

(4)时间进度

要统一认识,修编工作迫在眉睫,要增强紧迫感,研究问题,提出对策。明年2月份要基本完成洞庭湖综合规划修编的主要工作,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主要支流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域综合规划体系。各级应按全省统一的时间安排规划编制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编制任务。

五、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总体技术要求

一是要深刻领会国务院、水利部、长江委以及省领导小组、水利厅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各项要求。今年1月5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讲了对规划修编的四个迫切需要,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保障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政府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的迫切需要。矫勇副部长自20*年1月以来,针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先后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功能定位和本质要求、工作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和要求。我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泰波副省长和副组长张硕辅厅长对我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刚才晓安厅长又提出了很多详细具体的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另外,对于我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任务书和工作大纲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相关内容,以利尽快开展工作。

二是要深入研究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中的重大问题。要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认真梳理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演变,有针对性地研究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中急需解决、并且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对于一时难以协调一致或者难以得出明确结论的复杂技术问题,可在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三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成果。现有流域综合规划是开展本次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基础,已完成报批或基本完成的流域防洪、水资源等规划为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奠定了良好基础。要认真总结、评估现有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情况,充分利用已编制完成和正在开展的相关规划,防止一切从头来的做法。对于已经完成的有关专业规划,要按照防洪、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的可直接纳入综合规划,不符合要求的应结合流域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是要处理好流域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流域综合规划是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总体部署,要体现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专业规划、区域规划是在综合规划指导下的深化,分别履行不同类型规划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流域综合规划中还未编制的专业规划,其规划深度应该是提出相关专业规划的目标、规模和宏观布局等相关条件或控制性指标,满足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并指导今后专业规划的编制。

五是要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流域综合规划要与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与水电、航运等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要做好与“*”规划的衔接,及时利用“*”期间流域新的水情、工情以及经济社会变化的新资料,研究相关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六是要合理分工加强协作。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类河流的规划主体,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市(州)县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协调机制的作用,协调好市(州)县之间、行业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各地区、各规划编制单位之间要分工协作、密切沟通,按要求完成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

七是要坚持科学性和民主性。要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修编工作体系。要完善专家论证和咨询审查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估等环节的技术把关,推进科学民主决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增加规划修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勇于创新,提高规划修编的质量和效率。

第5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一、深化认识,更新理念,充分认识林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㈠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林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三个方面与林业有关。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发展林业,林业特别是林果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帮助农民拓宽多元化的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发展林业,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也需要发展林业。

㈡加快林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时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和谐良好的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美好的社会。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回顾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因企图征服自然而反遭自然报复的例子不胜枚举,教训十分深刻。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最初就是发源于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区,但由于后来大量采伐森林,留下一片荒芜,直接导致或加速了这些文明的衰落和转移。因此,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要保护自然,回馈自然,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这是社会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系。

㈢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的必然要求。*地处东河上游,作为嘉陵江的重要支流,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搞好*的生态建设,关系到*乃至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县委、县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的重大决策,意义十分重大。建设生态*,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林业,关键环节在于加强林业建设。

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认真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共同召开了广元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会。市四大班子领导全体出席会议,原省林业厅任厅长、省财政厅帅厅长亲临会议指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林业局长及林业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是近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全面深刻研究林业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成绩,分析了当前林业面临的形势,交流了典型经验,研究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全市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要通过实施“产业”,构建“十大体系”,加快推进林业事业发展,并把林业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系统思考,深入研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行政审批、项目安排、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林业企业和林农更多的支持。

广元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县林业发展迎了新的机遇。我们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的目标,大力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努力巩固生态成果,着力壮大林业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良性互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让山区绿起来,让林农富起来,使*的林业事业跨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㈠正确把握林情,抢抓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县林业工作始终以“绿山富民奔小康”和“建设生态*”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使全县林业工作步入了持续、高效、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自1999年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德援项目、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实施各类人工造林32.47万亩,封山育林13.37万亩,飞播及人工点撒播48.52万亩,完成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11432亩,全县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10万公顷增加到12.27万公顷,森林蓄积由1999年的714.8万立方米增加到8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3.44%增长到55.96%,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林业产业初具规模。以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及新村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新发展核桃10.75万亩,实施核桃改良2000亩,使全县核桃总规模达到13.75万亩;以“基地+业主+农户”的模式发展木耳、香菇等森林蔬菜产业,在万家、国华、英萃、大德、金溪等乡镇发展木耳250万棒,年产木耳32万公斤,实现产值1120万元,种植香菇30万袋,实现产值450万元;三木药材、优质茶叶、森林畜牧、森林旅游、蚕桑等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

当前,我县林业事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宏伟目标赋予了林业工作新的重大使命。林业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森林保护和培育、湿地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任,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执政理念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赋予了林业部门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二是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96%的,有12.27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83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切实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潜力。三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我县提出的“一个提前、四个翻番、四个明显提高”和“三步走”战略部署,确定的“建设生态*”目标,以及20*年启动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切实给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是林业改革增添发展后劲。目前,我县正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分类经营和国有林场改革等林业重大改革,林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必将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为林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㈡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

全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蔬菜、森林果业、森林加工业、森林畜牧、木本药材以及蚕桑、茶叶等特色产业,到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发展林业产业基地206万亩,培育壮大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林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纯收入达到600元以上,实现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为此,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因地制宜,着力科学规划。我县山区林业综合发展规划和20*年度实施方案现已出台,全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总体布局是:北部中山区的18个乡镇,以森林果业、森林蔬菜、森林旅游、森林畜牧为重点,构建生态经济型产业格局;南部低山区的9个乡镇,以森林工业、森林果业为重点,构建经济生态型产业格局;腹部走廊区的8个乡镇,以森林果业、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城周通道景观,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格局。各乡镇要根据全县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编制本乡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2、实施重点工程,培育森林资源。认真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坚持把林业生态工程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开发、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配套保障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的生态安全体系,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3、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按照全县特色产业布局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规划,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示范作用大的骨干加工企业,实现规模聚集,着力构建较为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4、坚持科技兴林,提升开发水平。一是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大力培育和引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紧缺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展科技先导型产业。三是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林业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技承包,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四是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组建各类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对各类协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从而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做好林业产地标识、绿色产品、无公害食品、杜仲GAP认证工作,扩大林产品知名度,打造林产品品牌。

5、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把林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进行统筹安排,切实解决林区林农买卖难、交易难问题,为山区林业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6、深化林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激活林业产业发展活力。二是实施森林分类区划,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实施不同的保护管理和开发政策。三是深化森工企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建设现代企业的要求,采取兼并、重组、流转、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或民营经济企业,做好基层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全社会力量发展林业,实现林业产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三、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的一项伟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促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之源、潜力之源、动力之源。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又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务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改革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㈠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使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森林资源的潜力得到有效释放。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促进林业发展、农民增收。

㈡明确改革的范围和重点

这次林改的范围是县境内农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重点是农村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及其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宜林荒山荒地。对难以调解尚有权属争议的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公益林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㈢明确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明晰产权;二是放活经营权;三是落实处置权;四是保障收益权。明晰产权是指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晰到户或其他经营实体,确立农民(或业主)的经营主体地位。放活经营权是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林权流转。落实处置权是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可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合作条件。保障收益权是指农户经营承包林地的收益,除交纳国家规定的税费外,归农户所有。

㈣明确改革的实施步骤

根据省、市、县《林改意见》和《实施方案》要求,这次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将按照“县政府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从20*年11月20日开始,到2009年12月31日全面结束,整个改革共分建立机构和充分准备、宣传动员和开展培训、调查摸底和制定方案、明晰产权和确权发证、检查验收和总结表彰五个阶段。每阶段工作结束后,由各乡镇向县林改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转段申请,经批准后转入下阶段工作。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于20*年11月率先在普济镇进行了试点,现已完成两个不同类型村的林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为全县的林改工作打下了基础。

㈤明确推进的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培训。各乡镇及林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媒体网络、标语墙报、印发资料、走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级《林改意见》,宣传林改的意义、政策法规、方法步骤等,使广大林农对林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县林改办要通过会议讲解、现场示范、实地操作等形式,搞好业务培训,确保林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规范林改操作。全县要在3—5月组建好林改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准确掌握本地集体林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意愿等相关情况,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符合本地的改革形式,制定本乡镇和村组林改实施方案。各乡镇和村组改革方案分别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县林改办备案。村组林改实施方案报批前,须经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2/3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同时,严格按照现场勘验、登记绘图、张榜公示、调处纠纷、签订承包合同、明晰产权、审核发证、微机录入等程序规范操作,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产权明晰,手续齐备,档案规范,确保今年底前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确权发证到户率达到95%以上。

3、依法规范流转。林权流转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必须严格执行《森林法》,由林权所有者自愿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凭合法有效的林权证和其他相关材料,签订林权流转合同,实行阳光操作,防止暗箱操作、,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防止改变林地性质和林地用途,破坏森林资源;防止过度流转造成农民失山、失地、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4、强化林业执法。在林改中,要对弄虚作假、变相侵占集体林资产、侵害林农利益的案件,林地流转违规操作、违法低价转让林地的案件,领导干部违规参股入股、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转让林木林地、与民争利的案件,借改革之机乱砍滥伐林木以及涉及林改的国家工作人员徇情枉法、等违纪违法案件,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无论牵涉到谁,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各类典型案件,要进行公开处理,全面曝光,确保全县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四、依法治林,严格监管,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林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要继续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真正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㈠实行限额采伐管理,坚决防止超限额采伐

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强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工作。除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自留地及非林地林木外,凡采伐胸径5厘米以上林木必须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并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必须坚持伐前设计、公示、拨交,伐中检查和伐后验收制度,落实采伐监管责任人,严格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域、面积、树种、采伐蓄积、木材产量和采伐期限采伐,坚决杜绝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

㈡加强木材流通监管,确保木材及其产品合法流通

要依法办理木材运输证,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木材运输严格执行货证同行、一车一证制度,各木材检查站要认真查验《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工作人员执行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公务时,要按规定佩带统一标志,出示检查证件,并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对手续齐全、货证相符的,在《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上加盖审验印章,并签注检验日期后即予放行,同时做好检查记录,坚决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通。

㈢严格木材经营加工监管,促进森林工业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先证后照制度。根据省政府规定,凡设立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必须取得林业部门核发的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后,方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核发营业执照。二是坚持市场配置森林资源制度。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府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采取行政措施配置森林资源和限定木材价格,企业原材料供应完全由市场自行调节,以确保林农的根本利益,提高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三是坚持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凭证收购原料和原料来源检查制度。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不得乱收乱购木材,只能凭证收购。县林业局要根据相关规定,尽快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划布局、无证经营加工、乱收乱购木材的企业,要严肃查处,坚决取缔。要支持合法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在木材采购价格合理的前提下,将林木采伐指标优先满足企业收购原料的采伐,保障重点企业原料供应,并积极主动为加工企业做好原料采伐设计、伐区划拨、更新造林、木材运输、政策咨询等服务,进一步优化木材经营加工环境。

㈣强化林地监管,严格控制林地逆转

一是按照分类保护、分区管理的原则,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确保工程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二是认真落实严格的林地保护政策,依法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防止越权审核审批、化整为零报批、变永久占用为临时占用等情况。凡输气管道、高压电杆(塔)占地,一律办理永久占地,三是把林地保护管理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四是加强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和服务,坚持使用林地可行性成果专家审查制度,提高林地审批决策水平;对经批准占用的林地项目,要适时派出力量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少批多占、异地占用等现象。五是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和植被恢复工作,确保取之于林、用之于林。

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抓好当前林业工作

㈠认真搞好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

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今年是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实施,总体任务完成较好,但工作进度不很理想,成果巩固不够到位,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利用今年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全面完成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目标任务。一是完成城镇周绿化992亩,通道界外绿化660亩,县乡道路绿化130.7公里,水系绿化72.7公里。城周绿化春季造林要抓好以白水—金溪8个乡镇为重点的城周绿化工作。机关义务植树以花果山绿化为重点,要把花果山绿化打造成城周绿化和机关义务植树的亮点。二是要全力搞好补植补造,迎接市委市政府的验收,特别县城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水系绿化、道路绿化区域的补植补造要作为重点,抓紧抓好。三是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县级机关单位和各乡镇都要建立1个50亩以上的义务植树基地。要认真搞好3月12日植树节活动,以此掀起春季植树。

㈡认真搞好春季林业工程造林

20*年的春季林业工程造林要重点搞好退耕还林、德援项目、公益林建设三大工程造林的补植补播。这三大项目在我县实施已近10个年头,现已进入终期评估验收阶段,由于受自然灾害特别是今年初的持续低温冰雪冷冻灾害,有部分造林地损失较重,需要补植,各乡镇要根据自身造林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搞好春季补植,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㈢认真搞好森林防火工作

第6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背景是怎样的?规划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从国际来看,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目前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还将持续增长,随着国际碳排放空间进一步约束,我在国际谈判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去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要求各国于2015年上半年向公约秘书处通报自主决定贡献目标,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驶入快车道,各方期待我国提出更有力度的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从国内来看,尽管我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长期形成的高碳发展模式导致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在这一背景下,编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形成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机制,破除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切实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我国加快推动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抢占国际低碳发展先机。同时,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来切实推进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是顺应国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潮流,树立我国积极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问:《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对全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答:《规划》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面临的形势及战略要求等内容,提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明确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等重点任务,并从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完善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和实施途径,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方于2011年组织开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有21个省、市(区)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将对各地方贯彻落实规划部署提供重要指导,有利于各地方围绕当地碳强度下降目标,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的减缓、适应、试点示范、建设等各项具体任务,探索符合当地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应对气候变化实践经验。

问:《规划》中提出根据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来制定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可以说是不同于以往的政策亮点,请介绍该政策的内容以及主要考虑。

答:《规划》专门有一章内容来阐述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之所以借鉴主体功能区定位思路来制定差别化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是基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气候条件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和不同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定位,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建立分类指导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政策。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同时,推动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规划》分别针对城市化地区(包括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差别化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为了体现差别化政策特点,《规划》对优化开发区域提出"确立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而对重点开发区域提出"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问:《规划》在建立碳交易制度、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方面有哪些部署?

答:《规划》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具体而言,要在总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地区分解落实机制,制订碳排放交易总体方案,明确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战略目标、工作思路、实施步骤和配套措施。做好碳排放权分配、核算核证、交易规则、奖惩机制、监管体系等方面制度设计,制定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培育和规范交易平台,在重点发展好碳交易现货市场的基础上,研究有序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

与此同时,不断健全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制定不同行业减排项目的减排量核证方法学。制定工作规范和认证规则,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第三方核证机构认可,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及监管制度。研究与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衔接,积极参与全球性和行业性多边碳排放交易规则和制度的制定。探索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开展双边和多边碳排放交易活动相关合作机制。

问:目前我国各项低碳试点在稳步推进,《规划》对到2020年各项试点的建设目标是怎么设定的?

答:一是继续开展低碳省区试点,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到2020年低碳试点省区的碳强度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在继续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的同时开展低碳城(镇)试点,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探索产业低碳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相融合的新模式,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经验。三是扎实推进低碳园区试点,到2020年建成150家左右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制定低碳产业园区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规范。四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店、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商业机构,开展低碳商业试点,2020年前创建低碳商业试点1000个左右。五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十二五"末全国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争取达到1000个左右。

第7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特色小城镇发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境,研究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战略。并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塑造挖掘城镇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战略等角度,探索出一条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复苏道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

在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动力机制、运作模式、产城关系、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归纳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

1.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将农民户籍城镇化,而是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保障农民的发展权、居住权、财产权,促进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新型城镇化是“四化”融合的城镇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更加密不可分。尤其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成为基于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拉动力,以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为基础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的推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最终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3.新型城镇化是集约、绿色生态型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优先、“三集”发展的城镇化,改变过去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追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绿色生态型发展道路。

4.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将改变过去以政府投资为主,依靠土地财政的投融资方式,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政、企、事投资界限的划分,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二、特色小城镇面临困境

1.城镇特色逐渐丧失,城镇功能形态杂乱

特色小城镇普遍存在特色逐渐丧失的问题,逐渐削弱特色对城镇带来的优势。从形态和层次看,老镇区配套设施低档陈旧,新镇区开发无序散乱,镇区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商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相对比较滞后,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垃圾中转站等基础配套相对落后。从城镇特色上看,城镇历史文化特色逐渐丧失,生态环境逐渐被忽略,城镇商贸业态档次偏低,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相对偏弱,城镇绿化缺乏形象工程,城镇辐射范围越来越小,没有形成城镇的人口凝聚力和吸纳力。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大多数特色小城镇依然主要靠能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资源消耗较高,经济效益偏低。长此下去,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土地资源、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制约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各种配套要素不足,制约城镇经济发展

从我国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支撑要素分析看,技术、信息、人才、资金、政策及相关产业要素支撑体系相对薄弱,在发展中大多面临着科技创新水平和资金压力的制约。有待建立健全相关支撑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整体层次,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战略

1.强化新型城镇化推动战略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化带动城镇化。针对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有工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为本地和周边地区农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才留在本地,推动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

2.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针对小城镇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科技创新水平较弱等现状,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城镇工业集中区内建设公共科技研发中心和载体,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要注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工业领域的前瞻性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交叉技术和行业长远发展所需核心技术,从整体上提升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对传统的工业和服务业进行优化,对技术、设备、工艺、业态等进行科技水平提升,对传统工业和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

3.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充分挖掘城镇特色,优化城镇生态环境。针对城镇风貌不突出,城镇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一方面,充分挖掘城镇的自然风貌特征,通过生态廊道、生态斑块以及其他生态绿地的打造,建设绿色生态格局;通过生态环卫设施等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各种方式,恢复原生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城镇历史文化特色潜力,倡导城镇生态生活,通过城镇风貌整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水系沟通、生态文化建设、完善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工程的实施,大力推动城镇特色文明风貌的优化美化,提升城镇文明风貌层次,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发展战略

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从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完善城镇和工业集中区的给排水、气、电、暖等基础设施,为招引工业和服务业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如边际区位、道口优势、港池优势等,完善其基础配套,深挖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边际区位可以带来商贸市场流通产业,道口和港池可以带来物流市场产业的兴旺等,从而带动整个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城镇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

泰州兴化市周庄镇地处兴化市、泰州市姜堰区和扬州市江都区三市(区)交界处,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规划建设的352省道、阜兴泰高速公路和盐泰锡宜城际铁路均在周庄境内穿过,并设有道口和站台,启扬高速从周庄南侧经过,此外,境内的三级航道卤汀河,拥有千吨级船只泊位。

周庄镇域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5.8万,是江苏省文明镇、生态镇和泰州市重点中心镇,也是兴化市南部地区工贸重镇,在历史上属于三市(区)交界地区商贸中心城镇。2013年,周庄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37.6: 44.1。从经济总量分析看,其在兴化市乡镇中处于第一梯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城镇发展特色不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阜兴泰高速、352省道的规划建设,加上阜兴泰高速周庄道口和卤汀河港池的规划建设,为周庄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重振周庄当年雄风,繁荣城镇经济,打造城镇特色,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成为周庄镇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周庄经济复苏推进城镇化的路径研究

在对周庄现状调研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推进角度分析,总结出周庄在城镇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三个方面存在抑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三个主要着眼点。

城镇化方面主要存在城镇化水平低,人口流出严重;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风貌杂乱,特色逐渐丧失等三个问题。主要从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三个路径解决问题。

工业化方面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发展粗放;主导产业不明确、未形成产业集群等问题,解决途径主要依靠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型产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选取主导产业,培育大型龙头项目,增强吸引辐射力,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服务业现代化方面主要存在商贸业辐射范围大,但整体层次水平偏低;没有充分利用有利的交通条件,物流业发展较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业未得到发展等问题。主要解决路径是提升商贸业产业层次,扩大辐射范围;充分利用道口和港池等优势资源,打造服务工业与商贸业的现代物流业;深挖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周庄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品牌。

2.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化带动城镇化

基于周庄镇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创新驱动、规模集聚、优化升级、跨越发展为目的。工业方面,充分利用戴南不锈钢产业和陈堡镇精密机械产业优势,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出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型升级发展现有传统基础主导产业,与周边地区优势产业衔接,培育扶持发展新的优势支撑产业——精密不锈钢铸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服务业方面,一方面,根据工业发展需要,配套发展科技服务等生产业,另一方面,在现有服务业基础上,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依托高速道口和水运港池,配套发展物流市场业;农业方面,依托周庄农业基础资源,一方面,扩容升级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另一方面,实行农旅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在区域内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传统支柱产业与未来新的先导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服务业与农业之间相互促进、融合互动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上,提升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吸引外地高端人才留在周庄,本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为本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达到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目的。

3.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形成完善的空间功能体系

基于周庄周边外围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综合道路交通条件,根据城镇用地扩张模式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集群打造、三集等要求,确定周庄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方案为“东接、南优、西控、北连”。“东接”:镇区向东是对接发展模式,一方面,对接戴南产业发展,提高周庄对戴南产业的承接力度和对接力度,另一方面增加周庄城镇对边城组团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南优”:镇区南侧是卤汀河和买水河,是周庄重要的生态资源,以生态优先的理念为指导,将镇区向南优化发展、精明发展,将镇区南侧打造成为宜居型、紧凑型的生态居住区;“西控”:镇区向西发展到卤汀河,即是城镇发展边界,也是城镇生态安全线,还是周庄重要的南北大动脉。镇区要控制发展,既不能越过城镇边界线,也不能破坏城镇的生态安全环境;“北连”:城镇向北拓展,将周庄工业集中区跨越352省道与陈堡镇工业集中区连为一体,形成产业发展联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方案基础上,综合考虑城镇空间分布、发展特征与方向,提出“两核、两轴、五组团、多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模式。从根本上盘活土地存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打造一个“功能板块特色清晰、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

4.塑造挖掘城镇特色,增加城镇辨识度

城镇特色指的是人文特质、自然特征或产业特色的名片象征,是城镇发展的可视可感的一条历史轨迹。周庄镇由于位于三市(区)交界地带的独特地理区位,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产生出具有江北古典特色的“折中主义”。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文化特征、自然特征都逐步被掩埋,城镇特色不突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周庄水乡特色,深挖周庄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城镇特色文明风貌的优化美化,倡导城镇生态生活,提升城镇文明风貌层次,重塑产业品牌,形成兴化周庄名片,增加兴化周庄在江苏省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5.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小城镇乃至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道口是利用高速公路互通口,推动当地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快速集散区域,能迅速拉动地方经济,是当今大流通、大市场的大都市经济必然发展趋势。充分利用阜兴泰高速在周庄的道口资源优势,结合周庄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采用“物流+道口”模式,有效配置各类经济活动。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兴化与泰州之间的区域性物流商务中心,培育周庄的物流名片,带动周庄工业和服务业集散力呈梯级增加,增强周庄整体经济辐射力。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升级后的三级航道卤汀河在周庄的港口码头,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等产业类别,进而带动周庄工业集中区、周庄城镇的发展,推动周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一体化效益最大化

通过三种对接方式,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复苏周庄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加强与陈堡经济的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陈堡镇位于周庄镇北部,其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精密铸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较好,周庄要充分利用陈堡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要与之互补错位,构建产业发展联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凸显区域发展合力,共同打造一个区域性小城镇合体;二是加强与戴南不锈钢优势产业集群的对接,立足于戴南不锈钢制品、汽车钢帘线等不锈钢零部件的产业发展基础,根据错位发展、区域协同的原则,在产品种类上和戴南展开“ 差别化竞争”。围绕不锈钢产品产业延伸,重点发展制造型、成品型等不锈钢产业后端产品,着力增加不锈钢企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产业对接基础上,主动对接戴南镇协会、市场、物流三大产业平台,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市场信息的共享;三是加强与泰州、兴化市区经济的对接。周庄镇在区位上位于泰州市和兴化市区之间,充分利用周庄工业用地储备优势,加强区域产业互补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形成与主城区产业的协作分工。针对泰州市有序推进市区经济“退二进三”的思路,周庄要主动对接融入泰州市产业链发展,承接产业分工,将泰州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的配套产品生产引到周庄。

本文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塑造挖掘城镇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战略等角度,探索出一条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城镇的经济复苏道路,希望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边际小城镇、道口小城镇、历史文化小镇等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复苏、促进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等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特色的小城镇还需要有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复苏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维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外建筑[J].2013(6):80-81.

[2]闻海燕,陈飞跃.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小城镇的典型样本.开发研究[J].2014(2):29-32.

[3]李兵弟,郭龙彪,徐素君,李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给小城镇十五年发展培育期. 城市规划[J].2014(3):9-13.

[4]黄亚平,汪进.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 城市问题[J].2014(3):6-9.

[5]孔祥智,盛来运主编.中国小城镇发展报告2009: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2010.

第8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绿色理念施工技术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绿色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建筑施工”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我们要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寿命周期成本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其主要原因是典型武器系统的运行和支持成本占了产品购买成本的75%。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的研究认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化成本和未来成本。我们认为广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即是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在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内(从构思、决策、土地获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翻修、拆除的整个寿命周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绿色施工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虽然相对增加了资金成本,但也降低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即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职业健康。(2)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施工扬尘的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4)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l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第9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当前,业内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国家加快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国务院也成立了由国家计委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的总体方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人竞争,建立“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价供电”的竞争格局和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电

力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管理的小水电电力体制如何改革?小水电存在垄断吗?小水电也需要厂网分开吗?

小水电在发、输、配三个环节如何定位?小水电如何适应新形势等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

一、小水电的特点

1.小水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小水电资源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旅地区和革命老区,过去在我国电力长[找文章到文秘站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文=秘=__=网=站]期短缺的情况下,中央电力企业无力、也不愿涉足解决这些地区的供电问题。这些地区经济要发展,群众要脱贫致富,电力也必须要“先行”客观条件决定了这些地区必须立足本地水利资源,坚持自力更生,通过兴修水利,治水办电相结合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小水电已经从60年代的“夜明珠”,N70年代多个电站联网形成县级或跨县的区域性电网,B0年代中期实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9O年代成为带动贫困山区经挤发展的支柱产业。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虽历经坎坷,但仍在曲折中迅猛发展,茁壮成长。

目前全国小水电年发电量近1000亿千瓦时,担负着全国近1/2地域、1/3的行政县(市、区)和1/4人口的供电任务,其旺盛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小水电符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国情,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2小水电产权具有多元化的特点。7O年代以前,小水电建设资金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地方自筹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方式筹措;B0年代采取“国家补助一点,银行贷

一点,地方自筹一点的方式解决,9O年代地方电力管理则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筹措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因此.小水电的产权也是多元化的。

3.小水电具有显著的扶贫特点。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

山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方式落后。小水电的发展壮大,促进了贫困山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逐步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小水电.已经成为不少贫困山

区经济的强大支柱,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实现农村电气化

的有效途径。一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

势,对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

动作用山区县水能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其

它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以小水电为龙头的产

业链。如湖北省的兴山县、保康县和神农架

林区通过发展小水电固地制宜兴建了磷化工

生产基地,生产的五硫化二磷、碳酸二甲酯、

五纳等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20多个国家.1999

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12.25亿元,占全县工农

业总产值的83%以上二是小水电已经成为县

级财政收人的重要财源如兴山县目前装机

容量9.46万千瓦.1999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

水电企业销售收入8307万元.和税2500万元.

在山区县级财政收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侧.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突出。三

是小水电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山区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文秘站网明建设。随着小水电的发展,用电面

的普及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思想观

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市场观念、信息观念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小水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特

点。多年来,各级水利部门在中小河流上大

力开发水能资源,实行分散调蓄、水土保持、

解决人畜饮水、发展提灌、江河和小流域的

综合治理,发挥了很大的兴利除害作用。从

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

设,提倡“以电代柴”,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和

森林砍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效果十分显

著。我国通过开发小水电,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促进不发达地区和

边远山区农村“普及用电、消除贫困、改善

生态、保护环境”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际

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扬。联合国将国际

小水电中心设在中国,成为设在我国迄今为

止唯一的一个联合国机构。

二、小水电的属性

属性是事物固有的性质,是指对象的特

性、形态、动作、关系等研究各级地方政

府管理的小水电管理体制,有必要对小水电

的社会属性、资源属性、市场属性和行业属

性进行定位。

l从社会属性看,小水电属于农村基础

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

大国,发展小水电,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

关系到广大山区县实施“农业、水利能源”

三天战略重点,是有效解决老少山边穷地区

“资源、环境、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小水

电绝大 多数分布在山区和农村,直接为农村、

农业、农民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其社会属性应该属于农村基础产业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2.从资源属性看.开发小水电是水资源

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综台

利用,不仅是城乡人民生活,农业灌溉、工

业生产用水,还涵盖水力发电、航运、水产

养殖、生态环境旅游等方面小水电资源

的开发利用往往涉及整条流域的全面规划和

综合治理利用,因此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3.从市场属性看,小水电生产的电能同

样是商品,应按等价交换原则进入市场.实

行公开有序的竞争。

4.从行业属性看,小水电是水利事业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小水电是在各

级水利部门坚持治水办电、兴利除害相结合

的同时发展起来的,是防洪、灌溉、水保、

发电、供水等江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重

要内容,各地在开发小水电资源.实施农村

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河流实

行梯级开发,兴建龙头水库,形成流域梯级

滚动开发的格局,不仅为地方提供了充足的

电力,而且对下游的防洪、灌溉和城镇农村

供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小水电是

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三、深化小水电体制改革

根据小水电的特点和属性,结合国家电

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步骤,笔者提出小水电

体制改革的以下思路,供研讨。

1.小水电应在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综合管

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应陵对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水利部门各

自职能进行定位。政府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的

主要职责是根据“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

督管理、挤调服务”的原则,制定电力工业

发展规划、法规和政策,并行使监督职能,

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其它如水能资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小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的规划建

设管理、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小水电国有

资产的监管、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等工

作,则由水利部门承担(如美国农业部农村

电气化管理局)有的行业管理工作可以逐步

转移给行业执会承担,行使向政府反映小水

电企业呼声,收集、交流信息,提供服务等

职能,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桥梁作用。

2.建立和完善发供一体的地方配电公司,

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参与配电端的

改革。把电力工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

作为需要由国家控制经营,以及把这种公有

制产权形式认定为属于超出市场调节范畴的

传统观念与管理体制,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

的弊端和缺陷。发、输、配电一体化管理并

不是唯一的、理所当然的基本组织形式,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打破垄断、引人市场竞

争机制、开放经营已经成为可能,所以电力

工业体制改革的浪潮席卷世界,并有许多国

家取得了成功国内权威人士对我国电力工

业进行改革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厂网分开

的前提是对国家电力总公司所属发电企业与

国家电网剥离,资产实行重组,改变产权关

系,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

的法人治理结构。输配分开主要指建立独立

的输电公司和配电公司,配电公司是自主经

营、独立核算的企业实体。鉴于电网处于电

量交换载体的特殊地位.不便于竞争,因此输

电公司必颂是以减少管理成本、降低过网费

用作为经营目标,接受国家电力行政主管部

门的监督管理来实现规范化的运作

地方各级政府管理的小水电及其配套电

网在上述改革总体思路中如何定位,笔者认

为应该定位在“发供一体的地方配电公司,

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参与配电端的

改革”。这是因为:地方发展小水电的主要目

的在于自用,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建设农

村电气化,因而必须同时建设、管理配套电

网,这些电源和电网绝大多数处在一个县域

内,符合以县为单元组建配电公司的原则。

二是由于小水电是山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地方政府对小水电企业的监管、调控力度很

强,不可能形成“垄断经营”的局面。三是

小水电企业多年来在国家电力企业垄断经营

下为了生存,已经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

础上以配电公司的形式在运作,其生产关系

没有束缚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值得指出的是:

地方配电公司在减少成本、降低电价、让利

于消费者、促进同行业竞争、有利于小水电

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

3参与电力市场进行公开、公平、公正、

规范有序的竞争。发电环节实行“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和配电环节实行“输配分开,竞

价供电”,发展和培育电力市场的竞争者.打

破国家电力对电力市场的垄断,是我国电力市

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发电环节,除国家

电力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外,地方中小水电站

占有相当比例。在配电环节,以地方中小水

电供电为主的县级配电公司占全国l/3以上的

县(市、区)。因此,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地

方中小水电企业,在发电环节和配电环节参

与市场竞争,是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必然。

4.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实现科技创新。为

适应我国即将形成的竞争性电力市场,地方

中小水电企业必须实现科技创新。首先是骨

干电站和配套电网要具有先进的自动化微机

监控系统,提高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这

是进入电力市场进行竞争的基础条件;其次

要具有先进的实时报价系统,这是进入电力

市场进行竞争的必要条件;再次是应该拥有

先进的电价结算系统保护发、供电环节各

投资方的利益。

5.用市场经济法则调动中央、地方、部

门、企业等社会多方面办电的积极性。现行

小水电上国家电网的电价一般在每千瓦时O.20

元左右,而地方从国家电网的购人电价一般

在0.48元以上。一方面高价使用高污染的火电

电量;另一方面,清洁、可再生的中小水电

只能低价上网,并限制上网电量,或者上网

后作为无效电量而不予结算电费。这没有体

现市场经济法则,也调动不了社会各方面办电

积极性。应该指出,前一阶段中央电力企业

对地方小水电网实行“代管的做法,其实

质是进一步营造“垄断”,违背了国务院有关

文件关于农电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政府

和电力企业的关系,中央电力企业与地方电

力企业的利益关系,电力企业与农民的利益

关系的精神。中央电力企业借这次农网改

造的机会,竭力扩大、垄断电力交换市场和

电力建设市场,从而获取垄断利润。当造福

于民的“民心工程变成有利于一家企业的

“扩张工程”,政府行为下的“德政工程形

成“以企代政时,肯定是不能体现市场经

济法则和调动不了社会各方面办电积极性的。

有识之士指出:电力工业由垄断走向市

场必然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必须强调

政府推动,并落实到国家对电力的监督机制

上否则难以做出统揽全局的战略决策,甚

至因为互相牵制而寸步难行。此次国务院成

立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打破电力工

业体制改革由代表一方说话的电力行政部门

来推进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在提出电力

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我国竞争性电力市

场的同时.也要按市场经济的法则确定电价,

即发电价格由发电企业竞价形成,售电价格

由用户在诸多供电企业的报价中选择形成,

输电公司在发电企业竞价形成的基础上,附

加网损、台理利润等成本,并由国家负责监

督的部门制定过网费水平。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电的价格与价值

相符,达到台理引导生产、消费和投资的目

的。不容置凝的必定会调动中央、地方、部

门、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使中

小水电和农村水电电气化事业再上一个新台

阶。

结论:梭国家电力公司“代管”不是小

水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路;小水电应在

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

下,归口水利部门管理;以地方小水电供电

为主并形成相对独立配套电网的地(市、

州)、县,建立和完善发供一体的地(市、

州)、县级配电公司,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

基础上参与配电端的改革,参与电力市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