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生产管理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管理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管理应急预案

第1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 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抄报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一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二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第五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二十四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五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七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二十八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 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制定。

第2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

1.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重视不够。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占据市场才是主要目标,生产太忙,组织安全培训既要耽搁时间生产,延误生产进度,又要浪费钱,致使培训不到位;同时,有的管理人员也认为,生产一线只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技能,无需进行培训。其实终究其原因就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按规定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年度企业培训计划;另外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员工没有进行技能培训,这些原因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会使企业因小失大。安全生产培训只是走流程。有些企业迫于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虽然开展了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对新上岗的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发本书,简单问几个问题就发上岗证,甚至从业人员都不知道安全生产的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视而不见,遇到非正常状况不懂如何应急,最后导致企业损失,人员也受到伤害。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根据笔者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积累经验,很多企业负责人认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就是一个负责生产管理的人员,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安全,其次才是生产。某些企业配备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兼职安全员,其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有限,有的甚至一无所知,不知怎么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会记台帐,缺少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和经验。那样,就是想抓安全生产管理,也不知如何管、从哪儿着手抓。

3.设备的安全装置也是易被忽视的一个盲点。常造成对人的伤害,如冲床、剪板机、行车等引起伤残的比例很大:如机械制造行业受此类伤害就有多人,他们只好从生产一线调到二线,加工设备(含工装、刀具)跟人一样,它也会“生病”,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如车床三爪已严重磨损,如不修复或更换就有可能使工件飞出;空压机的安全阀已超期,有可能已失效,这会造成压力容器爆炸;高速切削的立式铣床加工中主轴发出异响,或轴承损坏、或刀头松动,继续加工不是刀头飞出就是刀片破碎等,都可能造成机毁人亡,所以杜绝设备“带病工作”,是企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

4.安全防护佩戴不规范。有的企业不重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配备,能不买的就不买,必须要配发的以次充好,质量不符合标准,用医用口罩或普通的安全帽代替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有些工种该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的没配发,该换的没及时换,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实行全员全覆盖。另外,从业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些从业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戴安全帽不系帽带子,穿劳动防护服不扣衣扣,戴口罩只戴鼻子以下,没有充分发挥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使职业危害防护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5.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机械制造企业中,作业人员众多,以人管人,很难服众,也会造成混乱。很多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是安全部门的职责,不属于生产管理人员的事,也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没有关系。对安全工作管理,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一旦出现事故,职责难以落实。规章制度修订不及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都不适宜十几年前的制度了。每次检查时提出的问题,不能认真进行整改,又没有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管理缺乏约束形同虚设。这些隐患成了生产作业人员的杀手,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要规范和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细则。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区大量使用各原料、毛坯部件,生产制造加工过程繁简不一,机械生产设备繁多,员工操作素质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在操作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一家企业如果连管理体制细则都不完善,很难令人相信他在复杂的生产中能保障安全生产。所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和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公平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奖罚制度并给予不折不扣的执行。最终目的让每一个员工去熟练掌握其中的细则并认真参照执行。同时,安全生产管理还必须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整详细的安全生产活动台帐。这个完善的管理体制细则平台既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又是众多细节的主体。

2.要创建全员学习型企业、强化岗位管理、培养具备与现代化快速生产相适应的各项基本素质。企业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好员工的技能学习,并通过定期岗位技术比武或岗位操作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以提高员工的岗位安全操作技术及突发事故的正确应变能力;要巩固强化岗位管理,使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自觉积极的加强巡检,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维持最佳工艺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要定期举行应急预案演习,以检验员工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措施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能力;要巩固强化班组的月安全学习,并坚持在学习中积极讨论每个具体的案例,吸取别人的教训,让安全警钟在每个员工心中长鸣。此外,还要培养员工做到学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及安全质量细节意识的企业文化思想,发动员工积极查找岗位隐患并献计献策,切实营造企业关注安全生产与细节的氛围,将安全生产与细节的知识深深地植入员工的脑海中,变员工被动的要我讲安全为主动的我要讲安全;要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活动:如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有奖征文活动、安全月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安全思想及理念时刻扎根在每个员工心中;要充分利用一系列宣传教育举措,深入广泛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增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的法制意识。这些细节的完善,健全了企业管理体制细则,更加夯实了安全生产的基础。

3.企业学习现代化的制造行业管理模式。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6S管理”,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相比5S,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安全这一项,足以证明安全在全球制造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力。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推行6S管理就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现场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养成自觉维护现场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其中,提升人的素养,形成追求卓越,追求精益的企业文化,打造具有先进理念、目标明确、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优秀团队是6S管理的中心和内核。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可以推行的一种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值得借鉴。

4.加强公司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设计值日表或值班表,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到固定机构进行检验,保证正常运转,同时也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日常设备的检查应登记备案;操作人员要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5.督促从业人员佩戴安全用品。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有重点的开展检查。强化班组安全活动,加强班前五分钟安全检查和教育。检查从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以防帽子滑落或碰掉。另外检查工作服是否有松垮的地方,防止敞开的袖口或衣襟被机器夹卷等。如果从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不得上岗作业。

第3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化工安全管理;重点;要点;分析

1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生产的核心,因此,企业应当把安全生产当做首要工作来抓,所以必须要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以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指导。同时还应将安全生产理念渗透到员工思想当中,将安全生产转化为企业员工的一种自觉以及规范行为。此外,化工企业还可打造出一个文明、科学的安全生产以及文化工作环境,让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责任所在。除此之外,还可定期举办安全知识比赛等活动,不定期教育以及抽查员工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让其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且进行有效强化,以提升员工安全责任感。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确保化工工程建设的高效开展。第一,应当对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予以明确。第二,应当对各岗位部门以及施工小组的安全职能予以明确,对于有可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则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规划,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三,应当要积极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加大对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管力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

第一,应当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提高其对化工工程的认识,并让其能够正确掌握在各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其辨别危险源以及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切实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次,应当建立起专门的安全督查小组,定期巡查与管理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工作,全面排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二,做好材料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在化工工程建设阶段往往会使用到需要施工材料,如若不对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则极易会导致材料结构受到破坏,进而致使其性能下降,从而埋下工程作业安全隐患。要合理分类与堆放各类材料,并做好隔离不同材料的工作。第四,应当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来让作业人员全面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并且切实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让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时刻关注安全,将保障安全生产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第五,应当要定期检查逃生、消防等安全用品,如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则需要马上予以处理与解决。

4实行标准化安全作业

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作业的标准化。其中,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了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安全管理生产体制、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安全监督、事故预防与处理、隐患排查与整改体制等内容。此外,还应当对车间安全管理予以充分重视,包括了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以及安全教育、排查设备故障、安全作业流程标准化以及人员的安全防护等内容。特别是要实行标准化的安全作业,以切实将人为失误以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再者,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的持续性,把安全管理作为保障经济效益、减低经营风险的长效措施和生产机制来抓,而不是短期的应付行为。

5加大化工企业安全资金投入

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生产使用设备、设施以及机械等运行安全。因为在长时间运作情况下,容易产生管道泄漏、仪表腐蚀、设备老化等安全风险。所以应当要加大对安全资金的投入,并将安全技改列入安装专项资金,统一安排,集中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以给企业员工打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还需加大引进、研发先进安全技术力度,积极使用现代化的监控预警设备与系统,加大治理安全隐患的资金投入力度,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影响与损失。不仅如此,还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与养护工作,避免出现设备带病运行的情况,以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6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一旦在化工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则必定会导致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最大限度降低因为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第一,应当仔细分析在化工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危险源与危险环节。第二,应当坚持事先预防的原则,合理制定安全应预案。因为部分故障固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制定应急预案能够有效降低故障所带来的损失。第三,必须对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实行分区负责,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各个区域的应急预案均得到有效落实。第四,应当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方面提升对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一方面能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完善与改进,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7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

由于化工企业中存放着许多化工产品与原料,如若没有全面开展排查安全隐患、严格检验化工原料安全,则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化工企业必须要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切实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力度,科学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安全作业审批以及危险源管理制度予以充分落实。如,企业要针对重点设备、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建立安全排查和定期检验的常态化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及时解决,将各种安全风险因素降到最低。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风险系数加高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更需要引起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正确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与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切实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以切实保障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德胜.实行“以人为本”的化工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07(2):48~50.

[2]高建国.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应做好四个“把关”[J].化工管理,2014(17):67.

第4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一、领导高度重视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该项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项目部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项目经理直接抓,项目副经理具体抓,各部门负责人、各分分包队及现场安全员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面深入地开展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了上有领导抓,下有人员管理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安全制度措施

根据公司、分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了领导,分工明确,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副经理主抓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部下设专职安全员,全面监督和指导现场的安全生产,并设置了义务安全员,及时了解和反馈工地上的安全信息。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编制了各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及各项保证措施。组织落实了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为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和组织保证,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三、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项目副经理负责,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分包队的目标考核内容中,定期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项目部与各分包队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员工及分包队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建立项目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制度。项目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制度。

四、加大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力度,提升规范操作能力

由于各分包队的施工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程度、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给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项目部安全人员在每一个分项工程开工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该分项工程的安全情况进行安全交底,使其施工人员明白各种操作规程及规范要求,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施工,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组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白各项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及操作要求,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强化其责任心。

五、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潜移默化地使广大施工队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工作,是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此,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是“预防为主”的前提。在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为,我们不只停留在会上讲,书上学,还应具体落实到施工当中去,一年来,项目部在宣传教育力度上花了不少财力及人力,在施工现场,为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制作了数万元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志标牌。并且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定期的对不同施工地点的标志示牌进行撤换,使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即能受到教育,同时也给他们一种警示,从根本上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严格检查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项目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的不同,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进行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点派人跟踪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并在每周的工程例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施工队长必须到场亲自监督,直到整改完毕后上报项目部,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今年,共组织大检查12次,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8处,整改48处,整改率达100%

七、防护用品的发放及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进人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为此,项目部要求各施工队在各分项工程开工以前,必须根据各分项工程所需的防护用品配发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手中,并在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前配戴好方能进行施工。经现场抽查,防护用品的普及率达100%。为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能够快速有效的抢险,项目部根据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及业主要求,编制了有关专项应急预案。

八、2011年的工作重点

1、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加强对各个施工队的安全管理监察力度和奖罚力度,强制性不定期对各个施工现场及作业层进行安全检查,使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

3、继续坚持日常安全检查,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坚持班前教育,定期进行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的安全。

5、高度重视,强化落实。在“落实”上下功夫,保证落实及时有效。

第5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采油厂 安全管理 石油工程 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E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14-01

采油厂也面临着安全管理技术机制不完善和安全标准化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因而, 采油厂应当加强安全标准化建, 安全标准化运行的管理是采油厂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实施安全管理技术与运行, 以国际石油巨头为首的石油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探索出了H S E 安全标准管理体系,H S E 管理体系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目前已成为国际石油行业广泛认同和共同遵守的规则, 同时也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采油厂安全管理技术的作用

安全管理技术的意义在于使采油厂在采油作业过程中能够通过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行业的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并在企业贯彻、落实、实施, 实现全员参与,最终实现企业能够安全生产的目标。安管理技术应当遵循行业标准、规范, 以及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找出企业中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漏洞, 是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使企业的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不断加强和不断改进, 进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指标,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效率, 从制度、体系上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有效规避安全生产风险,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采油厂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从石油生产的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的实施原则出发, 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系数,从规章的实施体现安全生产中的技术要点。采油厂实施安全管理技术的作用体现在规范采油厂作业过程中的技术规程, 避免安全风险, 有效防止安全隐患。此外, 采油厂安全管理技术的作用还体现在环境保护上, 采油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严重, 如果不注意安全管理技术的控制,采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 导致得不偿失。因此通过安全管理技术对采油过程中的作业进行规范和控制,使采油过程绿色化、低碳化。通过安全管理技术在石油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是石油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做到规范管理、规范操作, 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保证参与人员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污染, 是石油企业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技术基于过程管理的理念,对健康、安全、环境各个项目中的风险进行逐一控制, 通过闭环控制系统保证项目过程中的危险源得到逐一控制,对采油厂冶炼中的风险点按程序进行监控, 避免风险隐患在源头出现。其次,采油厂安全管理技术环境友好的理念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作为石油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来进行,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了项目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2 提高采油厂安全管理技术的策略

2.1 提高采油厂生产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安全素养

安全风险的规避关键在于人, 采油厂的一线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素养是采油厂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采油厂的炼油活动中危险性较高, 因此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采油厂的生产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关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才能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采油厂尤其是涉及井下作业、采油的油田企业,班组长和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化的培训和制度来不断提高。对班组长和一线工人实施全面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素养培训, 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最终建立员工安全素质的培训和考核标准, 通过标准化的员工安全素质标准使所有参与企业生产的员工都能够达到安全生产所需求的安全素质, 才能使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2 加强采油厂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危险源控制

针对采油厂生产作业中的危险点、危险源, 安全管理人员要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施工部门施工人员的责任,保证横向和纵向上无漏洞岗位,保证施工的高效运行; 建立施工人员高效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针对不同是施工人员建立不同的业务素质档案; 实行群众监督制,保证施工单位上下结合, 有奖有罚; 完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规则制定,建立规范、科学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奖惩制定。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后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重安全教育提高石油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是贯彻H S E 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2.3 强化采油厂风险应急预案管理

采油厂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 因此如何规避事中风险, 减少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是采油厂应当加强管理和应急准备的。采油厂应当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排查、筛选, 并针对风险因素较大的生产作业过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办法。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 通过演练使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切实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结语

总之, 在采油厂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 安全管理技术对于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技术能够切实保障采油厂一线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采油厂的财产安全, 通过安全管理技术的实施使采油厂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采油单位生产系统安全现状分析研究[J].安全,2012.

第6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YZSN/CP—AHGL-010

1 目的

使生产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全面、有效的整改,提高安全本质程度,实现生产安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和签发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按照《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组织制定措施,保障整改资金到位,使隐患得到及时全面整改。

3.2 生产安全科负责组织修订、审核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检查督导各部门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开展情况;负责隐患排查体系平台的运行管理。

3.3生产安全科负责公司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台帐。

3.4各部门车间

3.4.1及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传达给各部门车间全体员工。

3.4.2认真贯彻执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4.3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整改与监控全面负责。

3.4.4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设备检查,对所查出的隐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协调、组织人员解决处理。

4 管理要求

4.1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1.1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1.2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2 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4.2.1 基础管理类隐患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判定为基础管理类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等。

4.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现场其他方面等。

4.3 组织实施

4.3.1 排查类型

4.3.1.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4.3.1.2综合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

4.3.1.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

4.3.1.4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等为重点。

4.3.1.5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排查;

4.3.1.6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

4.3.1.7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

4.3.2 排查周期

4.3.2.1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确定隐患排查周期包括:每班一次、每日一次、每周一次、每旬一次、每月一次、每季一次等。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适当增加。

4.3.2.2公司进行隐患排查的周期应满足:

a)日常隐患排查包括岗位人员、班组长进行班前、班中不间断安全检查等内容;

b)综合患排查应由总经理组织,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c)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d)季节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安全科至少每季节组织开展一次;

e)节假日隐患排查安全科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组织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f)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公司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项隐患排查: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4.3.3 组织级别

公司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包括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4.3.3.1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

4.3.3.2综合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4.3.3.3专业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4.3.3.4季节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班组级;

4.3.3.5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4.4 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重点处理、动态处理、综合处理的原则。分级治理主要包括岗位、班组纠正、车间治理、专业治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

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4.1 治理流程

4.4.1.1 通报隐患信息。在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通报。

4.4.1.2 下发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记录。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制发整改记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4.4.1.3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时限要求实施隐患治理。

4.4.1.4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治理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4.4.1.5 验收单位根据隐患整改单位反馈的整改信息,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4.4.2 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各级(公司、车间、班组等)负责人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全科进行确认,安全科要负责复查验收闭环。

4.4.3 重大隐患治理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重大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4.4.4 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5 隐患排查奖励与处罚

5.1奖励

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的积极性,使公司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生产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缺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科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按月进行评估,反映事实经查符合规定,根据隐患危害程度、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相应奖励:

5.1.1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的,给予15—200元或等价的奖励,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给予200—500元或等价的奖励。

5.1.2员工奖励申请由所在部门提出,经安全科认定,并出具奖励意见后,经分管领导、总经理批准后发放。

5.1.3为抢救国家及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200—1000元或等价的奖励。

5.1.4在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

5.1.5安全科每季度进行奖励汇总,按公司财务制度报销奖励。

5.2 处罚

5.2.1本制度执行情况列入各车间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先进评比项目。

5.2.2隐患排查系统管理系统中已经录入的隐患问题,应及时确认并落实整改,若超出整改期限一周,状态栏仍显示本单位下发责任或进行隐患的确认,不及时在网站填写隐患排查任务,不落实整改闭合,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对负责人罚款50元/次,并将纳入季度安全考核。

5.2.3对违反本办法或执行本办法不力,安全检查组织不力、不积极配合安全检查的,由安全管理部门提请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有关责任人不按规定开展隐患排查、不落实整改闭合,对部门负责人罚款500元/次。

5.2.4安全检查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不积极制止违章违纪现象者、不认真检查者、徇私舞弊者,由安全管理部门提请人力资源部根据部门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5.2.5对拒绝接受、阻挠检查或无故不按整改意见按期整改的各责任单位人员,对部门负责人罚款500元/次。

5.2.6对于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及问题项未整改,违反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等未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对责任人按《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处罚细则》处罚。

5.2.7责任人因下列情形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除按规定罚款外,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5.2.7.1挪用、擅自拆除、停用安全、消防、环保设施的。

5.2.7.2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5.2.7.3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5.2.7.4过失引起重大火灾或蓄意纵火的。

5.2.7.5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串通)、迟报或阻扰事故救援,贻误事故抢救,造成危害的。

5.2.7.6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或故意掩盖事故隐患,组织他人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

6 附则

6.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6.2本制度的编制、评审、修订和解释由安全科负责。

7 记录

第7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规模和建筑体量上日显大型化,由于建筑施工多属露天作业,生产、生活环境艰苦,作业任务繁重,设备设施操作复杂化,生产节奏加快,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作为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目标转化为实体的主要场所。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一般事故的发生频率,把握好安全生产这一红线,既是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也对企业长期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建筑安今问题的不断变化,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2)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定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素质、进度情况、地质条件、天气状况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大环境、治安状况等因素对建筑安全生产也有较大影响。

3)建筑施工过程是由不同的施工工序和复杂的作业过程构成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施工机械,沉重的建筑材料,多工种大最的作业人员和各种各样复杂的施工工序有机结合起来,工作人员的作业面和工作平台在地下,地表及高空每时每刻不断变化,劳动强度大,工作平台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复杂的作业结构和作业过程是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4)公司与项目部的分离,致使公司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在项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实,一些施工单位往往同时有多个项目竞标,而且通常上级公司与项目部分离,这种分离使得现场管理的责任,更多的由项目部来承担,但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压力也相应增大,压级压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影响材料选购、队伍选用、作业偷工,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建设方,他们强调的是价格、工期、质量,国有投资公司关注的是工期、价格质量、牺牲安全,这些现象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是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主要原因之一。

5)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低下,体现在:在3000多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58%,有的施工现场甚至90%都是农民工,严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培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加之一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上面的管理层都放松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下面的操作工人在作业时都随心所欲,加强对工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培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6)监管方面。建筑施工的现场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安全管理形式化,缺少日常的监管制度和措施,施工现场的监理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都是造成建筑行业产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一)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与安全规章制度

施工企业要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公司安全部、工会、人力资源部、包维护等主要负责人,落实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据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公司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具有实效性和町操作性,有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工作采取分级管理、责任层层分解的机制,公司项目两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单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项目、班组和各生产岗位人员。只有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控、分级治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1)新入场职工的安全教育。公司对进场的职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施工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新入场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准上岗,并建立培训档案。

2)特种作业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除一般性安全教育外,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公司质量安全部统一组织,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各单位、项目部具体实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严格考试。

3)经常性安全教育。公司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包括季节性安全教育、节假日加班加点职工的安全教育、突击赶任务情况的安全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凶都足由于“三违”行为造成的。对“三违”人员,除经济处罚外,还要对其补课、录像,书面写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使其认识危害,杜绝“三违”。

(四)加大投入,提高安全本质性

1)努力创造设备设施的本质化。

公司对特种及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验,对其传动部分和各种装置经常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发生故障时系统的自我保护、紧急停车装置等发挥作用,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在购买新设备时,同时购买其防护设置,以保证起霞作业施工安全。

2)制定安全投入费用计划,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业和工人的“救命钱”。要预防杜绝事故的发生,必须持续有效的进行安全投入。制定安全投入费用计划,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临时设施等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足额到位。

(五)强化安全监督检查

公司的安全监督检查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常规性安全检查是针对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嘶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性能和施工人员技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人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场所长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施工现场在进行深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拆除、大型吊装作业等特殊作业时,进行专项、有针对性安全大检查。根据公司安全检查制度,每月由项目部组织。各分包队、劳务队参加,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的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是在不预先通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展的安全检查,反映的安全问题真实客观,解决处理问题更为有效。

(六)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为规范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制订一系列安全应急预案,以及《防汛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每年根据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抢险队伍,配备了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和车辆,每年都举行一次安全应急抢险演习。各单位进行专项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协调配合和现场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只要我们认真加强安全管理。就能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总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没有任何杈力、也没有任何理由轻视或随意放弃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更没有理由对各类事故给我们造成的巨大损失视而不见。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创建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的今天,如果我们企业、每位从业人员人都能充分地负起责任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建筑 2007(03)

第8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船舶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随着生产的发展,安全管理工作也将承受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近年来,通过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船舶生产的安全管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概率也较难稳定控制在低水平上,所以对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落实、提高,应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造船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要求高、工艺杂、工种繁多;作业流动性大、机械化程度不高、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高等,因而造船厂是被国防工委认定的从事危险作业的企业之一。

二、船舶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体制和管理者的意识急需完善和提高

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在机构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中合并或撤消安全机构,裁减安全管理人员,削弱安全管理和监督力量;“以包代管,以包代教,包而不管”。安全管理的理念、规范、技术、方式方法等均有待规范和提高。

2、外包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目前的一线工人队伍中,外包工已经占到了60%~80%的比例。由于种种原因,对外包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管理还存在着不少的难度、问题和盲点,如能尽早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将会有效提高整个行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3、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不足

对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缺少有较高学历的安全技术人员,一些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尚有距离;而人员的不足又直接造成了监管力度的薄弱,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全面落实。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执行不到位,片面强调生产,参加教育培训人员不足,时间得不到保证,安全教育走过场,培训内容走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培训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企业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的内容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明火、割、焊、涂装、高空及密闭狭小空间等危险作业场所是否处于安全作业状态。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带和熟练使用。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施工人员违章、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施工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情况。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全国性的“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百日赛”、“安康杯”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监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和本办法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安全检查的重点:依法取得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安全生产责任险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的情况。依法设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从业人员受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有关安全资格证书的情况。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及按规定办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致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对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的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制定应急预案的情况。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情况。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情况。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与对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情况。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有关应急预案备案、演练的情况。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四、打造船舶本质安全的措施

1、物的投入

企业必须投入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发放员工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企业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物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的安全生产投入;“三同时”投入;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及更新;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安全评价投入;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的其他基金。作为主要负责人,有责任保证安全的投入,保证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并切实发挥投入的作用。要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设立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专门的帐户,专款专用。

2、人力投入

安全生产人力投入包括:安全机构的建立、专业人员的配备、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伤保险、宣传、评比奖励等。

抓好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对于临时工也要像自己的职工一样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对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对于巩固和激发员工遵章守纪、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应每年拿出一部分安全奖励金,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评比活动。

3、人力的投入与物的投入的互补性

基于人与物的投入互补性,当企业物的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时,可以通过加强人的管理,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弥补物的不足。同样,当人的投入无法实现时,可以通过提高物的投入来弥补人力的不足。

4、加强安全文化和班组建设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推进安全生产,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中,使“安全第一”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就会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活动中强调的团队协作精神,就是班组建设的根本。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是体现企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弘扬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班组建设做起,班组建设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5、抓好现场生产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是职工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场所。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道德作风也是在生产现场中培养和体现出来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现场各项生产活动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并最终实现生产目标的基本保证。

结束语

总之,船舶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随着船舶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步的。我们要以“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船舶工业要保持高速度发展势头必须要有安全稳定的局面作保证。只有加强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才可以达到高标准的安全生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为峰.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第9篇: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ntrinsic safet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project. Through careful safety management, th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harmony of people, machine,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are pursued, so that the dangerous elements are always in a controlled state, and ultimately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nsured and the zero accident is achieved.

P键词: 本质安全;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Key words: intrinsic safety;traffic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931;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35-04

0 引言

本质安全的原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方法,广泛适用于矿产开采、工程建设、企业生产、旅游管理等各个行业。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引入本质安全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即通过认真仔细的安全管理,追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机、料、工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危险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最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本质安全对于交通交通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是通过六大要素来体现的,在工程建设中可以细化为管理体系建设、人员教育培训、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机械设备管理、安全费用的投入和实施情况。

1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按照事故致因系统涉及的四个因素,通常称“4M”要素,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四大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健全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规范运作,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闭环运行,是建设工程达到本质安全的基础。

1.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开工之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系统地把项目部、各部门、作业层等各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一一明确,要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确保体系的全覆盖;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首要负责人,应安排项目部各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国家法律、行业规范的要求,项目部应针对安全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且制度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具备基本的三要素即人、时间、内容,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1.2 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和安全工作计划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工程进度开展情况编制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依据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细化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目标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要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引导和风向标的作用。安全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编写,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要按照总的安全目标按月进行分解,要与安全活动、方案编制、机械设备、经费使用计划与台账相对应。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是引导本质安全工作推进的指导性文件,是保证项目本质安全实现的基石。

1.3 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

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提高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项目部应每个月举办一次以上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前一个月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本月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以及对上月遗留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对下月安全工作提出相关的计划,对于重大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特殊恶劣天气等要及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布置落实;要按照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要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通报和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要求立即整改,跟踪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并附整改回单,根据奖罚制度进行奖优罚劣,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日志要详实记录安全巡查情况,要和项目的安全活动相对应;要根据隐患排查登记和防控制度,对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于一般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对于暂时难以消除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跟踪计划的落实情况,直至隐患消失;要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举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

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安全专项活动,项目部应按照要求开展本项目的专项活动,如“平安工地”、“打非治违”、“四项排查”、“安全月”、“防坍塌事故”、“安康杯”等。

2 人员的培训教育

“4M”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所以将本质安全的概念引入到交通工程建设活动中,有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最终达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2.1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按照三类人员管理要求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培训及延期教育,交通运输部1号令规定,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当持B证上岗,并且每5000万合同额需要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并适当增加一些现场管理经验。

2.2 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项目应按照项目部、各作业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工种、进出场时间、身体状况等内容,并将身份证复印件附后,按照新进场、转岗、复工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教育方式可采用课堂式教育、平安夜校、民工业余学校等,通过放映电视教育片、发放安全教育卡、创建安全教育长廊,提高施工一线人员的学习兴趣,使民工学校发挥“政治上引导,生活上关照,技术上帮助,文化上提高”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网络,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安全生产的一些普通知识、安全管理行为的要求、四不放过原则、“三违”现象的处罚、安全事故案例等。

2.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交通建设工程行业的特种作业主要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登高架设作业、压力容器作业、潜水作业等作业。特种工作人员所承担的风险较大,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对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单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特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与其专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强化安全培训,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满足岗位要求,了解常识性的安全生产知识,也要掌握安全的工作技能获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2.4 全员开展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应按照人员实名登记的花名册,建立三级教育卡,对所有参建人员开展三级教育活动,主要由公司级、项目部级和班组级三个层面的安全教育,公司级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级发生过的重大事故教训、发生事故后如何救援等内容;项目部一级的教育培训主要是现场规章制度和合规性教育,包括项目特点和现场主要危害分布情况,项目制度安全性和安全常识注意事项、技术规范、应急处理措施,使用保护设备的标准和使用保护设备的基本知识;作业班组一级的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工作安全运行和团队安全体系、制度以及本班M的施工特点和安全程序,团队安全活动和纪律,关心和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个人劳动保险产品,安全事件的安全事件和预防措施,工作环境和使用设备安全要求。

根据不同的工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临时用电、机械操作规程、工种作业规程等方面,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应该签字确认,和进出场记录相对应。

3 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

“4M”因素中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因素,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涉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涉及到建筑企业的兴衰,所以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予以控制或消灭,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3.1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账

施工标段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大小进行分类,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完善设备台账,并具有齐全的设备操作规程。大型的设备应建立一机一档,有设备的进场验收记录、设备的型号、合格证书、操作手及证书、维修保养记录、进出场纪录等,对于中型设备如场内机动车辆,需要进行登记或者编号,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无编号视为放弃管理,小型设备如手动机具或者小型机具,需要登记,租赁设备也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建立相应的台账。

3.2 加强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

交通建设项目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和载人设备组装、轮胎起重机、压力容器、龙门、塔式起重机等等。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与个人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密切相关的。在生产过程中,特种设备比一般生产设备有更大的潜在风险,更容易造成的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财产损失。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验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特种设备应当建立设备安全技术文件包括: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证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技术文件和信息、设备、定期检查和自检记录、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相关设备安全附件及辅助设备、日常维护记录、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也要持证上岗,并和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相对应。

3.3 大型设备安装和拆除须编制专项方案

对在工程中使用的大型设备,比如塔吊、钢闸门制作和安装、挂蓝的制作安装、脚手架施工、大型移动模板、大型龙门的安装拆除、架桥机的拆除安装等,不仅要建立设备台账,特种设备还须经过检验检测,还必须编制相对应的安全专项方案并经总监办审批,安排专职人员或队伍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确保运行安全。

3.4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本质安全

通过采用新安全生产技术和新设备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设备意味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这是我们在长期的安全管理中达成的共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安全、减少使用手册和人类工具来提高自动控制水平,以确保安全系数增加。对所有的设备实施”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对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安装、使用、储存、维修、报废等生命过程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并建立设备管理档案,严格落实设备入场审查和定期安全检验制度。

4 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提升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从经验型、探索型的安全管理转向科学型、规范型之路。交通运输部1号令规定,项目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一些更危险的子项目的项目准备的特殊的施工程序,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才能实施,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以确保安全技术。

4.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部应该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识别、方案编制计划、编制要求、报批流程、过程管理要求等;安全专项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编制,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识别本标段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清单报总监办审批;安全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组织安排,及时准备的安全专家的论证计划,不需要论证特殊项目,应报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为了对特殊项目进行专家论证,应及时组织项目经理进行专家论证。在演示环节3天之前,这个特殊的程序应该被发送给专家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专家论证人员包括:专家组(5个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专家);现场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项目经理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其他相关人员。可以邀请施工单位的相关单位参加。项目经理应根据专家的书面审查意见,修改和改进安全专项计划,并由技术负责人确认。提交总工程师的批准后,现龉芾砘构应当提交审批后,和安全特别程序,应该重新准备程序并再次执行审计、专家论证、审批和报告程序。未经批准的安全专项计划,不得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特殊安全计划组织施工,不得对其进行改造和调整。如有需要修改的,项目经理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专职安全人员应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的实施计划,应在更危险的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明确安全风险。

4.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应当制定临时安全管理制度。该系统的内容应包括:临时电力建设组织的设计批准、安装、验收、检查和维护以及相关的强制性规定。项目经理部门应当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JGJ46-2005)在建筑工地,组织电气工程和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施工现场临时电应由全职电气工人进行认证,实施安装,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协助和工作中做好工作。安装完成后,应根据总布局和局部布局要求,对分配箱和开关箱进行编号。现场临时安装的电力,应该准备的项目,审计人员,相关人员的项目经理,办公室主任委员和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前。临时电力项目的项目经理应按照部门划分,项目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安全风险必须及时处理,并应执行审查和验收程序。电力工人应该是一个临时检查临时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检查将被记录在“电气检查维修记录”,每周由项目经理批准。非专业电工、无证人员不得从事临时用电的安装和检查工作。

4.3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项目经理部门应当编制综合应急救援计划和专项应急救援计划。如果有多种类型的风险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事故,应该为该项目制定一个综合的应急计划。综合计划应包括的基本要素:①一般:包括准备的目的、基础准备,适用范围,应急预案系统,紧急工作原理;②项目风险分析:包括项目概况、危害和风险分析;③预防和早期警告:包括风险监测、预警行动,信息报告和处理;④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响应;⑤组织和职责:包括应急组织体系、指挥组织和责任;⑥保障措施:包括通信和信息安全,应急小组保护、应急物资和设备保护、资金保护,其他安全;⑦培训和培训:培训、锻炼;⑧奖惩。

项目经理部门对于各种风险,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特殊应急救援计划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程度,应急处理基本原则,组织责任,预防和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响应,应急用品和设备安全。项目经理应按照计划要求组织运动,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紧急救援演习程序应包括运动准备、运动实施、三个阶段的练结以及训练材料的分类。应急救援计划的具体要求应参照《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实施。

5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4M”因素中不良的生产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起重、钢筋、模板、支架、脚手架、焊接等作业中的主要危险点,对高空、临边、洞口、水上、水下、拆除等工程危险作业场所及边通车边施工、边通航边施工等施工危险区域应当设置符合相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项目部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的规则和标准提供劳动保护产品的状态以及有关规定,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产品。安全防护设施应当符合投资计划的安全、实际情况的建设、先进管理的实施。项目经理部门必须在相应的施工和操作之前,建立起相应的防护设施。由于施工需求,临时取消或变更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由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应立即恢复。项目部应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对检查中发现已损坏或缺失的防护设施必须及时更新和完善,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施工现场需设置警戒区时,警戒线距作业区须保持安全距离。警戒区应采用移动式防护栏杆、拉警戒带等方式,并设置警示警告标志。

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该系统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成本的使用计划、使用范围、资金管理。项目经理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开始之前准备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总体规划,作为开始的一部分报告,连同办公室主任批准,根据总体规划的每月25日前向总监办报告下个月安全费用的使用计划,项目经理应按照现场管理机构或上级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安全审计费由专职安全人员签署,项目经理应当进行审核,安全监督工程师应当签署批准。报告附件包括:安全生产成本使用记录表、发票的细节、转让订单、照片等。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指定和协调,项目经理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项目经理部门的实际生产费用超过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的,项目经理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办理。项目经理应当依法分包工程,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安全生产成本的使用和支付的规定。

7 结语

建设“本质安全型”工地是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每一个工程建设人不懈的追求目标。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坚持不懈地加强设备管理,完善优化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经费的管理,推行本质安全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创建“本质安全型”工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勇.本质安全在项目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