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农业品牌推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品牌推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品牌推广

第1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关键词】农业品牌 区域公用品牌 整合营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沧州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便利的交通将巨大的京津消费市场迅速拉近,可谓商机无限;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和京津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又对沧州农业的内涵和品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沧州农业经营分散、品牌效应不强的产业现状,整合资源打造一个响当当的沧州农业公用品牌,以此引领沧州农企和农户由粗放式经营转为内涵式发展,是沧州农业发展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涉农品牌的概念区分

纵观已有的涉农品牌,基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彰显区域农业整体形象的大农业品牌,该层次品牌的诉求重点是区域农业发展的显著特色及深刻内涵,往往不涉及具体的农产品品类,其涵盖区域相对较广,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行政规划的束缚,典型代表为临沂农业品牌――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东北农业品牌――“寒地黑土”等。第二层次是基于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该层次品牌诉求的重点是带有明显地域自然特征的农产品品类,如涪陵榨菜、烟台苹果、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等。第三层次是企业品牌,比如沧州市青县的有机蔬菜品牌“大司马”、北京有机蔬菜品牌“三分地”等。第一、二层次的品牌建设由政府主导,从宏观层面进行统一规划,而符合要求的农企(农户)皆可使用该品牌;第三层次的品牌建设由农企(农户)主导,品牌使用权归该农企(农户)所有,他人擅自使用属侵权行为。

二、品牌体系的构建

(一)沧州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在农业品牌化的进程中,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2015年沧州市政府负责,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通过的《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欲将沧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核心――示范――辐射”三个层次打造成“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由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大力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目前已经完成了《无公害果品早脆王枣栽培技术规程》、《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等6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实施。沧州当地农企、农户、农业合作组织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也在积极探索农业品牌化之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农产品企业品牌。

综上所述,政府通过出台相关制度为沧州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沧州农业”还不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沧州农业”尚无明确的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模糊;二是品牌传播力度不够。因此,由政府主导打造形象统一的公用品牌是沧州农业品牌发展的当务之急,即以政府信用为当地农业品质背书、通过资源整合加大传播力度,引导广大农企“抱团出击”,从更宏观的层面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盘点当地农业资源,力图构建“整体形象公用品牌+农产品公用品牌+企业独有品牌”的沧州农业品牌体系,并尝试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实现品牌的深度传播。

(二)沧州农业资源的盘点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京津,有耕地1241万亩,草地60万亩,海岸带面积27491公顷,是河北省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京津无公害蔬菜主要供应基地、中国北方知名的畜牧及水产品供应基地。

具体来说,沧州地区有三大优势农业资源:一是种植业资源。由于沧州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幅员辽阔,适合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加上科学育苗、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沧州在小麦、玉米、棉花、苜蓿等农作物的生产上均保持着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可谓“渤海粮仓”;沧州还同时拥有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泊头鸭梨、青县羊角脆、白洋淀菱角等传统优势瓜果品类,且近年随着青县“大司马”、“青青”、“福鑫家源”、“锦芳”等有机蔬菜品牌的崛起,沧州成为北京、天津两市无公害蔬菜供应地之一,被誉为“京津菜篮子”。

二是水产资源。“黄骅海鲜”可以算作沧州极具特色的地方名片之一,渤海梭子蟹、东方大对虾、皮皮虾、毛蚶、平鱼、快鱼、吉头、鲅鱼等都是黄骅海鲜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和豪气爽快的沧州人性格共同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沿海渔家风情。

三是农业旅游资源,结合沧州的优势农产品,已经有部分观光园投入运作,如冬枣采摘园、梨花观光园、蔬菜观光与采摘基地等,未来通过丰富观光园内容设计,更多融入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会将成为沧州农业另一重要的增长极。

(三)沧州农业品牌体系的确定

1.整体形象公用品牌。基于本地的农业资源,本文将整体形象公用品牌的内涵确定为“沧海青田”,“沧海”不仅和沧州地名紧密结合,还凸显了沧州的水产优势;“青田”则是沧州优质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的种植基础,“青”字反映了沧州农产品的有机健康品质,且具画面感,易激起消费者对沧州农业的正向联想。“沧海桑田”品牌的塑造,旨在以区域整体的形式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因此在整个品牌体系中处于引领地位。

2.农产品公用品牌。结合沧州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重点塑造“沧县金丝小枣”、“泊头鸭梨”、“黄骅冬枣”、“青县羊角脆”、“黄骅海鲜”、“任丘菱角”、“沧州冬菜”、“沧州有机蔬菜”等“地域+品类”型的农产品公用品牌。相对于整体形象品牌的抽象,农产品品牌显得更为具体,是对整体形象品牌的解释和补充。而为了防止不法农企农户滥用农产品公用品牌,以次充好,可以“沧海青田”的商标为正当经营者提供信用背书。可以说,整体形象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公用品牌二者各有所长,在品牌农业的建设中相得益彰。

3.企业独有品牌。企业独有品牌是对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延伸,是沧州农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强化农企农户的品牌意识、鼓励多种形式的品牌传播实践,沧州农业品牌之路才能走的更远。

三、品牌体系的传播

(一)建立质量监督机制

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农业品牌传播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消费者信任危机。解除信任危机的根本是过硬的产品品质。因此,可以由农业主管部门注册“沧海青田”的商标,并以该商标使用权的授予和解除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即只有产品质量通过相关质量认证的企业才能申请使用“沧海青田”的商标;如果在使用商标期间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沧海青田”品牌形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最严重的取消商标使用权。“沧海桑田”商标的使用意味着政府部门用自己的信誉为农产品的品质背书,相对于零散的农企农户,这样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二)媒体传播

1.媒体类别的选择。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在业界拥有较好的口碑,可以帮助农业品牌树立形象;灯箱和路牌广告是农产品社区推广的重要帮手;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新媒体由于其良好的互动性和二次及多次传播效应不容忽视,因此开设微信公众号、在一些生活类论坛进行植入式广告推送等都可以成为推广沧州农业品牌的有益尝试。

2.传播方式的选择。本文认为应以广告树立形象,以深度报道解释内涵。具体而言,通过线上线下的主流媒体广告案,做简短而直白的品牌表达;通过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网络软文等对沧州农业品牌进行深入介绍。

(三)销售渠道传播

大卖场、专卖店、网络都可以成为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而渠道本身就拥有较强的传播效果。其中,售点陈列,pop广告、人员促销、打折、买赠、免费品尝等形式可以使目标顾客更快更好的了解和体验品牌农产品。网络预售不仅为农企农户带来更多来自网络的消费者,而且通过实施分阶段采摘、有计划配送,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以销定产”。

医院和药店虽然不是农产品的直接销售场所,但也是农业品牌传播的有效场所。出入医院和药店这类场所的人群都是关注健康或者体验到健康重要性的人群,因此在医院和药店发放宣传单页,推送电梯液晶电视广告等能较好的接触到品牌农产品的目标人群。

(四)跨界传播

旅游业和农业是天生的跨界搭档,旅游业的品牌传播已日趋成熟,农业品牌可以搭上旅游品牌的推广快车,携手并进;也可吸收旅游元素,将休闲观光农业做大做强。因为农业与旅游结合后,吸引着消费者从城市来到农村,使得传播不仅就近、便捷,而且更加生动、可感,具有故事性。

另外,保健、养生产业和品牌农业的目标顾客都是对健康和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重合性较高,可以联合起来进行品牌推广,或者相互推广。

(五)事件传播

热点事件的吸睛能力毋庸置疑,农业品牌在进行热点事件传播时可以“造势”,也可以“借势”。“年货县长”在微博上吆喝叫卖当地年货属于“造势”,借县长的特殊身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经常见诸于媒体的食品安全事件、农药超标事件由于和大家的健康息息相关,往往能引来不少围观,如果能向这些热点事件“借势”,将农业品牌信息植入其中也不失为品牌传播的一种好方法。

(六)节会传播

根据农产品的成熟周期,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设计形式活泼的冬枣、金丝小枣、鸭梨等农产品采摘节,举办梨花摄影展,诗画比赛等,不仅可以吸引人气,同时强化了农业品牌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农产品的内涵。政府相关部门也可组织当地农企参加农博会等大型行业盛会,为沧州农产品争取更多集体亮相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评估价值研究,胡晓云,程定 军,李闯,詹美燕,中国广告,2010年第3期。

[2]从地理疆域概念到区域公用品牌――“寒地黑土”谱写现 代农业品牌建设新篇章,韩伟达,品牌建设,2010年第3 期。

[3]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以烟台苹果为 例,刘守贞,张洪波,王奎良,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12年第4期。

[4]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来自临沂市品牌农业的实践 与思考,王长亮,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8期。

[5]论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栾慧勇,新闻界,2009 年第4期。

第2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一、特色农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由于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空心化,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收入微薄,导致这些地区劳动人口流失,农民多选择进城务工,地区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特色农业多数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惠农减贫的天然属性,因此发展特色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精准扶贫措施。特色农业形成一定规模之后,还将产生集聚效应,获取生产要素和科技服务的成本降低,农业生产利润增加,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农户开辟了致富增收的有效通道。因此,鼓励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果蔬加工、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并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是促进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各贫困地区存在不同特点,仅靠救济扶贫无法彻底改变贫困人口的现状,而开发特色农业侧重于帮助贫困人口提高“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2.有助于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长期以来,有些地区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有限,重要原因就在于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扶贫资金“大水漫灌”般发放给农户,容易产生非贫困户“搭便车”现象,而真正的贫困户反而无法分享扶贫资金,严重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而精准扶贫在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了精准度,避免了盲目性。探索和开发特色农业,是以创新思维来发展“新三农”,即“现代化的新农业、城镇化的新农村、职业化的新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区域经济优势,为贫困户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素质培养、创业资金支持等,从而提升贫困人口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技能,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3.有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河南省土地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和平地面积为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山地、丘陵7.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3%;河南省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全省水资源413亿立方米,农业用地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丰富的土地资源、多样的地质地貌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河南省地处中原,京广、京九、陇海、焦枝等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新郑国际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便利的交通条件密切了河南和全国各地的联系。河南省现有特色农产品30多种,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如新郑大枣、信阳茶叶、西峡香菇、鄢陵花卉、开封西瓜、原阳大米、中牟大蒜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基础。通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布局,将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河南省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二、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虽然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河南省“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来看,我省农业生产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多数农产品生产属于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给标准化生产、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我省在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和品牌推广方面,观念意识落后,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这将给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障碍。特色农业的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影响着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农业本身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纵向上看,我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尤其在品牌推广、流通、销售环节,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更是十分薄弱,导致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横向上看,河南省特色农业缺乏相关产业的有力支持,技术推广、产品分级、标准化管理等环节职能由农户或政府解决,成本高、效率低。2.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近年来,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顺利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和农业结构调整,我省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的问题,从生产环节转向了农业生产前、生产后环节。我省耕地面积12288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其中的64%,有36%的耕地仍在“靠天吃饭”。我省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越来越薄,并且白色污染、面源污染严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除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之外,多数农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农机农具较少,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农机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不同农作物、不同环节的农机农具供给不足,且技术含量低,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3.特色农业品牌化程度较低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体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农产品高端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协调统一,也体现了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通过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不仅能够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还将推动农民在下一生产周期继续追求高端特色品牌的良性循环。特色农业品牌化降低了农产品产销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性,解决了消费者逆向选择问题,促使产销环节有效衔接,推动品牌农业的纵深发展。但我省农业生产存在着“特而不多”、“多而不特”的矛盾,区域优势不明显,总体布局有待调整。从我省各县市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来看,不同区域缺乏沟通,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地追求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养殖规模,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无序竞争、贪大求全,没有突出区位优势,特色农业难以形成品牌,做大做强。从特色产品的产销环节来看,重生产轻流通、重项目轻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造成特色产品上市时节,农户之间相互压价、无序竞争,产品无差异化阻碍了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河南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3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这是赵翼对乡土乡亲的简单解释,他毫不避讳自己的乡土乡亲就是一家“慢公司”——成立近一年时间,一共才推出了3款茶产品。

但是,就是这样一起不扎眼的小生意,却得到了著名天使何伯权的注资。为什么?

大学时期,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赵翼曾在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做交流生。这个协会是日本有机农业经营领域的先锋,主要采取订单采购农产品,并定时向消费者寄送刊登有生产者、产地等详细信息的商品目录,安排消费者参观生产者的农场。受此启发,赵翼在2011年11月创立了乡土乡亲,其定位便是“透明溯源”的有机农业品牌。

乡土乡亲的第一步,是选择浙江盛叔家的安吉白茶作为试验的切入口,以契约生产形式做小范围订单农业。

“我们不神化有机农业,也不妖魔化农药和化肥。”赵翼说,即便是有36年经验的日本“守护大地协会”,今天也只有10%的产品能达到完全有机,90%都是采用低农药或减农药的生产方式,但这些产品都是符合他们的生产标准的。

于是,乡土乡亲建立了一套生产者实名制、透明供应链、社会化监管的商业逻辑。

在生产端,乡土乡亲通过实地考察选择农户作为签约的生产伙伴。建立农户档案的同时,把农户的头像、姓名甚至家庭信息都清晰地印在产品上。过去,农户仅是普通的原料供应商,现在,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品牌,被称为“农作艺术家”。投资农业,不单只有投资购买土地把农民变成产业工^,这一种路径,更重要的是投资农民,投资这片土地的人。

一方面,赵翼希望信息公开能给农户带来压力,让他们更珍视自身的信誉,另一方面也为产品增添一份人情味。

透明供应链是第二环节。每个农户都被要求建立一个详细的农业日志,如化学肥、有机肥、生物农药是否使用、用的是什么品牌等。这些是产品的生产履历,当产品出问题了可以在第一时间追溯到源头。而按约定的包销制,流通和销售的风险则由乡土乡亲来承担。

“让每一款农产品都能够看到它的生产者和生长履历。”这样既能让消费者了解农耕的浪漫与残酷,也让农作艺术家们能够为他们的作品感到自豪。为了避免自夸嫌疑,乡土乡亲还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估体系。比如,根据可能发生的风险建立检测指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测检,在产品描述中加入数据化的信息并与同行其他品牌加以比较。最后将这些信息做成检测报告在产品中反馈给消费者。

此外,在和农户的签约合同中,乡土乡亲还有一个特别条款:农场必须无条件的向消费者全年开放,免费提供住宿,以便消费者对产品生产有足够的了解。“鉴于消费者的不专业,乡土乡亲会提供培训,比如如何判断一个农场的管理水平。”赵翼说。

第4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关键词:新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对策

品牌是一个地区和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拥有知名品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1]。自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明确提出“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以来,我国产品品牌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2013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注册商标达6423件,累计核准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59件,其中,昌吉市累计注册商标2513件,居新疆各县市前列,表明企业产品品牌主体品牌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注册商标成为目前我国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3-4]。2014年9月,科技部等4部门举行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联手推进一路一带战略[5]。实践表明,实施品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6]。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实施品牌化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的必由之路。

1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发展现状

被誉为“西北现代农业硅谷”的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成立,总体规划面积34000hm2,核心区面积2800hm2,示范区31200hm2,是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的核心区域。园区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研发基地和平台作用,集成、转化科技成果,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推广,推进农业产业化,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7]。例如,“永春华”的品牌影响力逐步遍及全疆,而随着园区企业吉瑞祥、泰昆、西域、新实良种和慧尔等品牌效益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园区培育创建了中国驰名商标1个,新疆著名商标6个,新疆名牌企业7家。但整体来看,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多局限于企业品牌及地方区域性品牌,自治区内乃至国内、国际品牌较少,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2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园区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农业大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也非常注重发挥现代园区的品牌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当地及周边的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品种,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效载体,增强了当地的农业综合实力,有力带动了当地乃至整个自治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园区只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与内地其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相比差距很大,大多数农产品仍属于自治区级名牌。这多半是由政府主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体制决定的,导致园区建设缺乏正确的市场化引导及运营,一方面,企业忙于追求扩大自己产品的销量,缺乏对产品品牌及价值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参与品牌建设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企业农产品销售利润得不到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

2.2缺乏品牌核心,品牌竞争力不足由于园区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企业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品牌文化的构建和传播,主题文化定位背离产品和行业特征,无法达到培养消费者忠诚的目的;缺乏准确的品牌定位,创新能力明显偏弱,品牌潜力挖掘不足,未能有效地提炼出企业产品的独特卖点和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尚未形成有效的产品价值增值模式,致使品牌辐射带动能力弱,不能充分发挥品牌价值的作用,产品也因此缺乏持久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2.3品牌发展规划重视不足品牌规划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一个品牌的前途和命运,园区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从品牌诞生开始就不太重视规划的重要性或者没有进行品牌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度依赖政府宣传,或在炒作上做文章,搞不切实际的宣传,一味追求品牌短期利益,实际品牌推广动力不足。

2.4品牌管理人才匮乏、宣传不到位品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园区虽然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内地一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相比依然比较落后,产品品牌专业管理人才极其匮乏,未能形成专业化管理。同时,园区企业自有资金规模有限,又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恰当的“投入—产出”分析,往往省去或压缩了大力度、大规模和持续性的宣传活动支出,导致农产品品牌宣传难以到位,品牌知名度亦难以提高[8]。此外,政府品牌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也是品牌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2013年,我国财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仅占GDP的2.08%[9],有调查显示,我国有过半的企业没有得到过政府品牌建设资金支持,基层政府对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仍然偏低,这对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品牌建设影响较大。

3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政府分类指导建议园区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挂靠在园区工商局,旨在开展设立注册商标台账和数据库建设,协助制订和完善创建商标品牌计划,及时为辖区企业的商标注册及保护提供商标咨询服务,宣传品牌建设奖励政策,做好商标维权工作,推动“三品一标”标志的应用与推广等工作,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注册商标管理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农产品质量商标、集体商标和原产地商标认证工作,切实推进园区商标战略方案实施[10]。

3.2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建议园区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引领示范推广,以品牌战略引领一二三产融合,积极参与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一是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为突破口,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立足区域优势,提升园区农产品、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民族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发挥优势产品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园区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挖掘、开发和建设,加快“泰昆鸡”、“天康猪”和“”系列产品及小麦、玉米、棉花和番茄等特色名牌产品建设,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做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引领区[11-12]。

3.3重点培育园区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化是园区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才能把质量较突出的产品转化为市场上畅销的名牌,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实现优质优价,使企业增加效益,让农民得到实惠。截至2013年,园区共入驻各类企业50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建议园区继续扶持西域、泰昆、慧尔和永华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引进扶持纽优新型建材、雪山果园农产品加工、洽洽食品和金天山小麦研发中心等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和综合实力强的示范企业、品牌企业,推动园区、企业、基地和产业联动发展。

3.4推动“商标富农”工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继续推进农产品市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为契机,继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同时,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制订特色农产品商标培育计划,挖掘、培育和整合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抓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产权保护[13],全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使园区力争在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3.5实行品牌奖励制度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技术研发和质量保证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质量提升步伐,培育和认定一批质量好、效益高、知名度广、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以及驰名商标。通过推动设立“政府质量奖”,执行《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等方式,实行政府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重质量、讲诚信和树品牌,发挥品牌产品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

3.6搭建有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有效畅通的营销渠道是品牌农产品实现价值的必要前提,也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建议园区以大力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依托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省新疆农产品展销平台,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积极开拓内地和中西亚市场,占领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同时,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为主体,引导知名农产品进卖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拓宽营销渠道。3.7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园区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利用科洽会、博览会、招商会和网络营销等多种手段形式宣传推介当地农业品牌,提高园区名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进一步加大市场推介力度,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大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铸造园区品牌的强势地位。

4参考文献

[1]刘英杰,吴良.新阶段农业品牌化战略研究与探讨——新疆的实践与借鉴[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68-75

[2]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EB/OL](.2011-08-09)[2015-06-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管理总局.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2014)[EB/OL](.2015-04-20)[2015-06-16].

[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国已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情况表(截止2014.12)[EB/OL].(2015-03-11)[2015-06-16].

[5]余晓洁,杨.科技部等4部门举行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EB/OL].(2014-09-17)[2015-06-16].

[6]邱小文.福建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7]刘辉.走进西北现代农业硅谷——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EB/OL].(2014-07-01)[2015-06-16].

[8]王溶花,朱倩.中国出口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86-88

[9]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4-10-23)[2015-06-16].

[10]范莹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11]骆志敏,张剑帆.广东农业园区公共品牌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6):3-4,6

[12]曹长省.国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启示与中国创新[J].世界农业,2013(5):18-22

第5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三)提升品牌层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品牌化进程名牌产品和着名商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吐鲁番地区要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认证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进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农产品营销,通过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将特定消费群体从众多消费者中区分开来,使相关的宣传、促销等品牌营销策略更好更顺利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工作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负责,需要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四)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加快营销渠道的建设由于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产品的品牌意识总体不强。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维护、推广工作。因此,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提高素质,使他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农民有了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产品的种植,筛选,加工、销售各环节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产品的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自然会提高,就会形成了自己的无形价值。随着各种农产品信息网站的建成,农业市场信息在各大网站、电视、期刊、报纸、广播等传媒上进行广泛传播,农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间渠道。同时,现代大型连锁经营超市的涌现,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有了很好的途径。与各大农产品专业网站和连锁超市展开合作,有利于占有市场的有利地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应着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主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的超市经营和连锁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通过渠道创新来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

五、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策略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吐鲁番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品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和资源中,继续品牌集中的趋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在吐鲁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创新农业企业,坚持以“品牌营销”战略,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快速提升农业产品扩展能力,促进吐鲁番地区农业整体上水平。品牌是产品身份的重要标志,是进军国内外市场、吸引消费者最为有效的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

(一)进行科学规划正确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专注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要搞好规划布局农业,科学规划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市以加强培育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托克逊县以培育特色林果品牌为主,兼顾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鄯善县以培育哈密瓜、葡萄酒和设施农业农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品牌创建要分步分层推动,建立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以现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为第一梯次,向全国品牌进军,加快提升拓展;以现有新疆名牌产品、着名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第二梯次,向地理标志、中国农业名牌进军,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商标为第三梯次,向新疆着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进军,大力培育发展;以现有优势特色产品为第四梯次,向注册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进军,加大创建力度;三要加强引导扶持,引导支持企业按产业带培育品牌,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品牌,力争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主打品牌,做到培育“优”,扶持“强”,防止“乱”,突出“好”,使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上拉下推,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品牌培育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力强的吐鲁番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吐鲁番地区特色农业大区面积的增加。发挥吐鲁番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管理,不断提高民族品牌推荐报告机制和自治区级品牌评价管理方法,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品牌识别和评价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品牌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品牌动态管理机制。政府要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制度,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出疆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

第6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不到位"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到目标市场、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质量、形象设计、销售服务、广告宣传、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在上述诸要素方面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化"例如,不注重产品的适当包装,常常是用塑料袋、瓦楞纸简单包装而草草了事"农产品营销品牌质量和信誉度不佳"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农产品也不例外"在目前上市销售的我国农产品中,有近日羌的农产品没有质量标准,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是建设农产品营销品牌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缺乏统一的技术和品质标准,必然导致农产品营销品牌的质量和信誉度遭受质疑"政府对农产品营销品牌的扶持力度不够"加强农产品营销中的品牌建设,单靠农业部门或农业生产者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和指导性意见.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真正能解决地方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措施不多,如对于当地有特色的农产品营销品牌宣传不力.不重视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缺乏对农产品营销品牌的有效保护机制建设"。

二、仅进农产品苦梢品牌建设的对策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进行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是大势所趋"为了提升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的水平,需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内涵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是进行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的先决条件,需要政府和农产品生产者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要充分意识到实施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自主自发管理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让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拥有强大的后盾;就农产品生产者而言,要实现由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向营销观的转变,增强品牌意识,充分意识到建立营销品牌是强化产品形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美誉度、建立稳定的顾客群、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质量管理,塑造品牌形象"质量管理是实施营销品牌建设的基础"推进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品牌建设、塑造品牌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为此,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的建设"即要以质量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的等级制度为重点,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及操作环境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开展全程质量控制,逐步形成与行业、国家、国际相配套的标准体系"要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推进农业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打牢农产品营销品牌的基础"要根据国际通行规则认证体系的要求,建立统一认证制度、统一认证机构、统一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尽快解决多头认证问题"同时要加强技术设施建设,为出口农产品提供监测服务,保证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有效监控"二要推行一品一牌,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品一牌,就是在同一生态环境和生产地域内的同一农产品均使用同一品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某一优势产业,往往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涉及的土地面积大、农户数量多,有利于产业集聚,把营销品牌做强做大"同时,共同使用一个品牌,有利于集中政府财政的支持力量,增强规模效应,提高区域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因为涉及到管理控制和利益分配问题,要做到一品一牌,同样需要政府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一方面由政府牵头,或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区域内农产品特色和品牌命名原则,由集体注册并管理营销品牌;同时.为保证农业生产者的个性特色,允许加注个别品牌,使区域内某一类农产品既有统一品牌,又不失个陕化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三要依托科技创新,发展优质农产品"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营销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础"要想维护和提高某一农产品营销品牌形象,就要不断开发出质量更好、形象更佳的新品种,推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优质产品"这就需要农业生产者注重科技投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协作,力求在设施栽培、工厂化养殖、保鲜保活、储藏运输、设计包装等方面有新突破,提高农产品的品位档次,赢得消费者青睐;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坚持走绿色品牌发展之路;要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巩固品牌地位;要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汪重品牌推厂,提升产品影响力"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的落脚点,是让消费者认识品牌、接纳品牌、追逐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者一要积极注册品牌,舍得投入资金宣传品牌,提高农产品营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优化农产品的包装,使产品包装向分级化、方便化、环保化、特色化发展,并与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做到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三要善于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各种新闻媒体和展销会、研讨会、座谈会、博览会和商贸洽谈会等商贸活动进行品牌推广;四要积极探索农产品新的分销传播渠道,通过直销专卖、订单营销、网络营销、农产品展销会、观光农业等渠道,拓展农产品品牌空间"同时加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增强市场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名牌农产品专销柜、专业市场建设"。

第7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云南是一个低纬度的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差大、高山峡谷相间、江河湖泊纵横,造就了其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的气候特征,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这些美誉在农业上显现出了“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四大特点。长期以来,云南独特的气候、物种、区域等优势正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高原种植”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高原制造”实力和规模迈上新台阶,“高原出品”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高原品牌”打造提升取得新的进展,走出了一条发展云南特色农业的成功之路。

2013年11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介绍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农业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分享了云南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高原农业的独特魅力。

物种丰富 闻名全国

云南地形以山区和半山区为主,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十分突出,从终年白雪皑皑的滇西北高原,到四季常青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囊括了我国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所有气候类型的2/3左右的高等动植物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农业种植不分季节,天天在种、天天在长、天天在收,时鲜果蔬常年供应。

茶叶是云南传统优势产业,不仅种类多,而且是大叶种茶树的发祥地。云南茶叶具有茶叶肥壮、萌发较早、生长旺盛、采摘期长等特点。鲜叶中的水浸物、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国内其他品种,特别是普洱茶为云南独有,是名扬海内外的“茶铺子”;提到云南不得不说的还有花卉,云南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几乎所有的花卉产品均可在云南省内全年生产,花卉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素有“世界花园”之称;云南咖啡种植历史悠久,优质的地理气候为咖啡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独特风味,已成为雀巢、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原料基地;粮食作物除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品种外,还有大麦、燕麦、荞麦、青稞、豌豆等小杂粮40多种,名列全国前茅;蔬菜有1800多种,其中野生蔬菜种类繁多,仅松茸、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就多达250多种,是名副其实的“菜园子”。除此之外,水果、中药材、核桃、橡胶等都是当地优势产品。

近年来,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已经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品种杂乱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重大转变,特色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突破1.1亿亩,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橡胶7个品种产业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野生菌6个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已跃升为云南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蔬菜已占重庆、香港当地市场的1/3,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茶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咖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2012年,全省11类农产品出口110.2万吨,农产品出口贸易额20.4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选择云南 选择健康

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沈培平提出了“健康红利”的概念。健康红利是指人们面对难以扭转的不健康环境,为追求健康而不得不改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此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已从改革开放前的吃饱上升为上世纪末的吃好到现在的吃安全、吃健康,将来会升级到吃愉悦、吃幸福。因此健康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的红利。沈培平认为“健康红利”将成为继“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民以食为天,在追求“健康红利” 的过程中,农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对健康追求的依托和核心,农产品品质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期待。云南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这一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云南森林覆盖率达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大部分区域植被良好、污染较少、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区域性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无公害、有机、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云系”、“滇牌”等农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绿色、环保、营养、安全已经成为云南农产品的形象标签。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除了拥有先天优势外,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云南正积极推进以农产品为重点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管理制度,开展“基地在线、生产环节在线、监测在线”等新型监管监测方式,实现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监管和可追溯。此外,在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抓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开发,坚持走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休闲、文化、医药、保健等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路径,加快庄园化发展,完善庄园经济基地、产品、品牌、展示、文化、旅游六要素,围绕茶叶、花卉、高原渔牧、石斛等优势农产品打造精品庄园。

打造市场 擦亮品牌

种得好更需要卖得好,生产出优质产品只成功了一半,销售出去才算是修成正果。据了解,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云南采取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市场营销的“五联盟”、“两连锁”、“两联动”方式,即产业、企业、基地、庄园、产品联盟;国内、国外市场连锁;网上、网下销售联动。在全国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建立统一形象的云南农产品和生物制品销售门店。

除了传统销售方式外,云南正逐步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2013年6月,马云现身云南,考察了普洱、西双版纳的多个农业产业化企业。随后云南8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会谈沟通,经过多方筛选,确定了花卉、松茸、石榴等多个品种在淘宝网、天猫网、聚划算等平台开展网上销售专题活动。其中锦苑花卉向全国128个城市的消费者销售3.5万份,约50万支鲜切花,销售额256万元,而且通过网上营销宣传,拉动了“七夕”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的花卉价格大幅上涨,下属拍卖市场成交额超过3千万元、同比增长15%;丛山松茸共销售3.3万份,约25吨松茸、销售额408万元,这25吨松茸的成交量相当于云南新鲜松茸一年流通总产量的5%。特别是活动开始后,一个月各类产品网上销售额就达8000万元,是2012年公司全年销售额的近三分之一,企业网站访问和来电咨询为以往的10倍以上。而且,云南打算在淘宝网上成立“特色中国云南馆”,积极探索“网上农博会”等新兴线上展会形式。

第8篇:农业品牌推广范文

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推动我县电子商务迈上一个新台阶。刚才,XX个典型作了经验发言,讲的很好,很有借鉴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下面,就全面推进我县电商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经济活动形式,在稳增长、扩消费、调结构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必须顺应新时展的大趋势,举全县之力,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一)发展电商是我们后发赶超的机遇选择。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电商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和“电商国八条”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将电商行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省政府今年也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注电子商务工作,举办了首届电商大会和“互联网+人才”峰会,加快了以电商手段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去年,省政府调研组在XX调研期间,要求“各县要用好大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增收,还要建设自营电商平台,催生出更多的本地电商企业,带动更多农户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创业”。可以说,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家和省、市的重要战略部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无缝隙,我们发展电子商务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二)发展电商是拉动经济的有力抓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成为新形势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亮点。自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万亿元以来,每年以2万亿元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阿里巴巴2017年“双十一”期间实现销售额XX亿元,2018年实现XX亿元,2019年实现XX亿元,2019年比2017年增长X%,增长潜力巨大,所以,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下,电子商务已成为创造消费增量、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发展电商符合X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县自然条件独特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机械化水平高、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严格规范,盛产XX等优质农产品,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一直以来,“好资源如何才能产出好产品,好东西怎样才能卖上好价钱”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电子商务工作在我们农业大县就是要解决“互联网+”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结合,传统农业与新业态结合。因此可以说,发展电子商务,可以使我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农村、走向市场,走出龙江、走向全国,有效减少中间销售环节,解决“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好机会。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网店发展到X家、微商X家,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达到X个,电商交易额突破X万元,成为近年来我县电商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一年。

  (一)电商主体不断壮大。一是建成了电商平台。201X年,全省首家微信电商平台X掌创商城建成运营,入驻企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X家,开设微店X个,发展推客X人,上架农产品X个品类,销售X单,实现交易额X多万元。商城浏览足迹遍布全国X个省(市)区,X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这是个不小的进步,虽然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很大,但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希望和潜力。此外,京东X特色馆、阿里巴巴X特色馆交易总额也实现了新突破,截至去年12月末,淘宝网上的XX等淘宝店铺总交易额突破了XX万元,XX更是连续XX周获得“淘宝金牌卖手”称号。二是成功对接了X网。X网作为省政府重点打造的本土电商平台,在我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我们依托阿里云服务器,新建集PC端、移动H5端、微信端和APP端于一体,可支持微信、支付宝和银联卡3种支付方式的综合性X商城,成为全省第一家被X网审核合格允许与其链接的商城,并以X万元的交易额位列全省销售榜第X位。三是开展了大城市营销活动。依托X商城,组织开展了以“X”为主题的第一届XXX行精准扶贫营销活动,网上销售XXX吨,XX一箱X售价XX元,“双十一”期间每个APP地址只可购买一份,售价XX元,扣除物流、人工等成本后,纯效益达到XX元/斤,效益十分可观。XX比优特超市一次订购量就达到了XX吨,“XX”叫响X。在完成以X为主的“囤秋菜”销售活动后,我们又启动了大鹅、笨鸡和速冻蔬菜等乡村特色“囤年货”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在春节前结束的XX省丰收季“绿聚人”新春农品汇上,我县打造了“X四宝”干菜系列产品,制作了二维码,既能对产品进行追溯,又能在线下单购买,黑龙江新闻频道、农业频道和公共频道在现场为我县农产品做了专题报道,黑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中央大街俄优购商城更是为我县常年提供免费展位,游客在展位现场通过扫描我们产品的二维码,就可直接链接到X商城,进入商城在线浏览、在线下单,客服根据订单进行物流配送,为我们加快电商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二)电商氛围日益浓厚。一是电商培训深入开展。聘请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网库等优秀电商培训机构,组织专场培训X场、X余人次,广泛普及了电商知识。同时,县电商办深入乡镇举办电商培训班4期,培训乡镇干部、创业青年、合作社及民营企业负责人X余人,传授了电商知识,加快了电商进村步伐。二是电商典型不断涌现。发掘打造XX等电商带头人X人,X等优秀创业团队X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电商创业氛围。三是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利用国家地理标识、有机认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寒地黑土等区域品牌优势,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培育了XX、X等优秀品牌,提高了X农特产品知名度。四是电商孵化效果较好。完善了电商创业园服务功能,被省工信委评为第二期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家,成为我县电商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三)电商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追溯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我们整合资金,投入X万元,建设了农业物联网指挥中心和X个农业物联网基地,强化“互联网+产品追踪溯源”体系建设,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了线上食品安全。二是物流快递迅速发展。以交通物流为龙头,组建物流联盟,开通乡村货运专线X条,设立村屯分发中心X处、村屯物流网点X个,城乡物流网框架初步形成。三是庭院经济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电商众筹活动,构建“电商+扶贫”模式,北联镇民兴村、北兴镇保卫村与帮扶单位开展合作,利用贫困户闲置庭院,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和养殖,通过X商城,帮助贫困户销售优质农产品,自众筹活动开展以来,已收到帮扶单位认购的“村货优选”配送套餐X份,每套X元,总额达X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X元以上。

  2019年,我县电子商务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一是电商企业规模小、交易额少。大多分散在城镇小区、居民楼和部分农村地区,呈自我发展状态,缺乏引导和扶持,市场竞争力弱,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X万元,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X%。二是园区基础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孵化器数量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在货物仓储及配送方面还存在价格偏高、效率偏低的问题。三是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厚。电商消费主要以上行为主,群体又以干部职工、老师学生、城市居民等为主,中老年人和农村占比较低。特别是通过电商销售我县产品的下行行为不多、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四是专业人才缺乏。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技术不过硬,管理不到位,自我培训能力不强,典型带动人才匮乏,加上我县经济吸引力较弱,致使电商工作在发展中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全面推进”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县网店发展到X家左右,微商发展到X家左右,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达到X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X亿元,交易额较上年增长X%,企业、合作社互联网应用达到X%以上。要通过“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落地,推进我县电子商务工作快速发展。今年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营造电商发展环境,解决“服务”问题。一要做好电商孵化基地建设。要利用“电商创业园”被省工信委评为第二期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契机,争取项目扶持,进一步完善创业园的服务功能,政府办、机关局要整合办公资源,利用现在闲置或整合后的办公场所,针对互联网商、电商企业、微商创业者、新农人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重新装修,完善办公条件,扩大孵化器面积,打造低成本、开放式、便利化的资源共享空间,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辅导、技术对接、信息咨询、融资担保,推广运营、仓储配送等公共服务产品。同时,多方寻求合作伙伴,引入国内外知名网站、公司和县内电商企业、合作社、小微创业者入驻园区,力争引入国内大的平台X个,入驻企业达到X家以上,孵化电商创业者X人以上。二要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2019年,我们提出“互联网+城市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码上X”,主要目的就是依托同蚂蚁金服的政务、支付和大数据的开放能力与我县拥有的地域、生态、经济优势相融合,为广大群众提供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和口碑商家服务,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创业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便民便企的大好事。

       对此,我们必须抓好推进落实,此项工作已完成前期调研、论证、考察阶段,下一步请分管副县长牵头,组建项目专题推进组,同蚂蚁金服集团尽快正式对接,协商好相关事宜,签订好合作协议,明确今后的合作方向、内容和方式后加快推进速度。请商务、工信、人社、教育、卫计、金融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抓好数据录入、城市统一二维码、支付宝城市账号和其他相关服务号等设计和开通工作,努力争取到今年年底“码上X”项目投入使用。三要推进电商服务进农村。XXX县发展电商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乡镇长都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亲眼目睹了勃利电商发展的良好态势,要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尽快建立专门机构,组建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个乡镇至少要选择X个以上的村,建设集农业信息、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物流配送和农产品收集、包装于一体的电商服务点。同时,要有机整合农业部门益农信息服务站、交通部门物流网点、供销社农资网点和商务部门电商服务点等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共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服务支持。

  (二)做好电商产品,解决“货”的问题。一要深度挖掘产品。发展电商,关键是要拿出叫得硬的优质产品,更要挖掘带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商品。春节前,在上海新春大联展和黑龙江省“绿聚人”农品汇上,我们的农产品十分热销、备受关注,这说明我们的农产品有市场、有需求、有潜力。近年来,X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养鸡、养鹅,打生态有机牌,XX。我们的XX等乡镇是否可以利用林下资源,引导农民发展“电商+林下经济”模式,我们XX个国有林场是否可以动员林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进而触电上网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深度发掘我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当前,互联网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干部还是农民,都逃离不了、脱离不开,不管你接不接受都得接受,不管你能不能做到都得去做。今天,各乡镇、各村主要领导都在,你们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融入电商、走近电商,当然,并不是让大家一窝蜂都来搞电商,而要因人而宜,通过“互联网+”,实施分工分业,有条件的可以开办电商网店或进驻电商平台,直接经营电商,并面向市场开发小包装、高附加值的产品。没条件的可以和电商合作,积极对接电商企业,采取“互联网+订单”模式,按照电商主体的要求,为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这都是参与对接电商的有效方式。今年,每个乡镇至少要选出5个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有电商发展意愿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专业户,以“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展销基地产品,展示生产全程,提高影响力。二要塑造知名品牌。随着农村电商的深入推进,大量的农产品上网,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差异化营销效果,品牌是最终制胜的法宝。所以,我们要把打造X特色品牌作为电商推广的重点,通过深度挖掘地方人文历史,以地方优势产品为主导,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县、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金字招牌,在原有X品牌的基础上,再塑造几个具有县域特点的公共品牌,针对特定人群开发差异化产品,在品牌设计上要引进知名团体,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品位,升级产品包装。全县各家企业和合作社都可以向电商办申请授权,共同使用X品牌,并把每个产品都设计成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可直接进入该产品链接的X商城,浏览或下单订购该产品。各部门要强化X品牌推广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商务局、电商办利用这次大会机会,将X商城二维码印到矿泉水瓶、水杯和材料汇编等显著位置,让大家了解X,扫码加入X商城,还有河北乡发放的印有二维码的“智慧农场”宣传单,通过电商众筹的模式,出售小菜园,带动地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这些做法都非常值得宣传。三要发展“互联网+庭院经济”。XX开展的“互联网+庭院经济+扶贫”众筹工作做得很好,已初见成效。北联镇、北兴镇和商务局做了很多工作,值得肯定和表扬。由于众筹前期工作到位,在完成第一批货物配送后,网上订单又增加了XX份,订单总量达到X份。通过互联网众筹模式,把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小菜园,一家一户散养的小笨鸡、笨鹅,秋后晒的干菜都卖出去了,还卖了个好价钱。这一模式的成功运作,对我县发展庭院经济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我们要邀请认购套餐的代表人员,到我县来实地体验农村生活,丰收季还要入村采摘,营造浓厚的电商众筹氛围。XX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真抓实干,把庭院经济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民兴村、保卫村的模式成熟后,商务局和扶贫办要在全县所有驻村工作队所在的村进行推广,并重点研究如何在此基础上使这一模式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同时,各乡镇还要充分借鉴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互联网+农家乐”和我县互联网众筹模式,着力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互联网+庭院经济”,今年要重点抓好XX等线上销售,让小菜园、小庭院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渠道,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新亮点。

  (三)用好电商平台,解决“卖”的问题。 一要用好农业物联网平台。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产品标准化不够和食品安全不过关。在城市,大部分消费者都在纠结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要想使好产品卖上好价钱,必须实现农产品物联网化。去年,我们完成了农业物联网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县建设了X个农产品可追溯基地。但是我们没有将电商产品与原料基地物联网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致使科技成果转化不佳、效果不好。今年,农业、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和商务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建设农业物联网可追溯覆盖范围,通过完善产品二维码制作,实现所有网上销售的农产品都能通过手机扫码追溯到是什么地方产的、哪个农户种植的、在生产过程中喷了什么药、用了什么肥、最终检测合不合格、能不能放心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安全信任体系,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二要用好全网营销体系。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复杂工程,不是单靠政府助力就可以的,也不是一两个平台和企业就能干起来的,一定要把网上销售路径打开。我们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搭建X商城,开通京东X特色馆、阿里1688特色馆,打造X掌创商城,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产品的全网营销。今年要继续完善X商城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传统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商贸超市、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拥抱互联网,鼓励能自主搞电商的入驻平台、开办网店,点对点销售,也可以通过了解,认识电商,主动对接电商,做电商的供应商,电商创业者和普通农民可以借助电商、微商等渠道,实施个性化定制营销,通过众筹、拍卖等方式,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将自己的农产品搬到网上进行销售。三要完善物流配送网络。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构建“城乡互动、供需流通、低价优质”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快递物流企业投资建设仓储基地、快件分拨中心。要抓住京东云仓100公里经济圈仓储建设和顺丰快递打造冷链物流的契机,实现在仓储、冷链运输上的合作。继续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实行统一分拣、统一配送,让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更畅通,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四)抓好组织领导,解决“责任落实”问题。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结合人员变化,调整电商工作领导组织,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按照县委要求,把电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成立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力量,配齐设施,解决好乡村两级电商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问题。要尽快研究出台促进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对在电商重大项目发展、推广应用、试点示范、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个人,不论域内域外,只要是对我县电商工作做出贡献的,就可以通过年终评优的方式给予资金奖励。要抓好电商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一批学历较高、科班出身的电商人才,充实到电商办,逐步补齐人才短板。要整合人社、民政、农业等培训项目资源,加大电商培训力度,设置电商课程,聘请电商专家授课,提高电商创业者专业技能。“两办”督查室、县考评办要加大电商发展的督查和考评力度,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单位评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督促乡镇和有关部门切实抓好电子商务发展。二要强化典型带动。要发挥好现有电商典型的示范作用,经常组织他们到乡镇、村屯、企业和合作社现身说法,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电商发展中来。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传统渠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这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每个乡镇要培养农民应用电商创业典型5个以上。

       三要强化监督管理。网络是虚拟世界,诚信风险大,监管难度大,疏于管理就会引发信用危机、商业纠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网上售卖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投诉不断。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住质量关,守住诚信关。当前,我县就有一些企业和合作社诚信度不够,有的合作社拖欠金融部门贷款,到期也不主动上门说明情况,躲猫猫、玩失踪。要知道,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做人要有诚信、讲操守,做诚信人、诚信企业、诚信合作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线上线下产品让消费者放心。对于失信合作社,今年XX种植基地一亩都不给他,就从这里开始制裁,以后国投项目也不会让不讲诚信的企业和合作社来承担。只有真正采取制裁措施,才能让企业和合作社树立起“诚信是生命、诚信大于天”的理念。今年,我们要搞农村信用体系改革,就是要解决不讲诚信的问题,农业局、农经总站等部门,人民银行等各金融机构和各乡镇要密切配合、抓好落实。与此同时,各行业监管部门,还要加大失信行为和网络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努力维护市场秩序,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