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针对目前大部分建筑环境设计对自然要素的忽略,导致阻碍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普遍现状,提出一种简易有效的设计方法—“叠加法”。该方法旨在通过对区域中的原生环境、次生环境进行合理横、纵向分析,使建筑环境设计在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同时,能够对环境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叠加法”;自然要素;建筑环境设计
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共同生存。但人与自然又不能只停留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而应是人类更加主动地借助自己的思想、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利用自然,同时处理好人类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必要的局部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在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改造时,设计的出发点应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人为利用自然资源时,设计首要考虑的应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问题。现实中在进行建筑环境的系列设计时,经常会遇到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的实际问题,如果能尊重设计的本质,依照自然规律,遵循合理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的设计准则,探索出合理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将会对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叠加法”的提出
美国学者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指出,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的再生循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应以破坏它为代价。在建筑环境设计的实践中也应遵循此原则。以往的设计者受到交叉学科知识的限制,或者出于设计周期、设计资金等各方面的考虑,对于设计案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的关系,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研究,通常只将设计的重点放在设计构思上,而缺少在设计之初对案例本身所包涵的自然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叠加法”的提出,正是鉴于此类设计的弊端,通过分析案例中的自然环境,如对土壤、水域、植被、温度、气候、风向、风力等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辅以人工利用、改造的手法,综合制定设计方案,从而使自然要素最大限度地被保留、利用,以确保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就是“叠加法”的根本所在。
二、“叠加法”的含义
所谓自然,是指地球上所有原生和再生生物的客观世界,它包含全球与区域两部分环境。地球上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以及生物圈形成了全球环境,这是一个宏观的环境范围。区域环境属于小范围的环境,由原生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环境两部分组成,同时它也是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区域环境研究范围里,除大气、水源、土壤、森林、植被、矿藏资源之外,还包括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名胜古迹、风景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的生活居住区等。对上述自然因素有了基本定位后,我们再来详细看一下“叠加法”:“叠加法”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叠加步骤。横向叠加是将区域内地面上所包含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湿地、山丘、平原、草原、森林、水系以及地表上的野生动植物、水中生物,还有各类天然风景区、历史名胜古迹、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人类生活、居住区等,分别制成不同颜色但透明度相同的塑料胶片。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参照该区域内所涵盖的自然因素,按照次序依次叠加,以得出该区域的可利用价值率。在横向叠加中,如果原生环境可利用或需保护因素过多,则胶片叠加灰度就会加深,需要设计者增强对该区域的保护意识,适度进行人为的改造与开发。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计算机软件Photoshop进行辅助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节省设计时间。如图1至图7以透明胶片的形式分别分析了在该区域内草原、森林、沼泽、水生生物、野生动物、风景区及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图8将以上自然环境分布景区相叠加,有些区域是两种颜色叠加,有些区域是3种或4种颜色叠加,则证明该区域内原生环境因素很多,需要规划及设计者减少对该区域进行人为破坏,而多加以保护。纵向叠加则是将区域内包含地表上的所有各类自然要素,包括大气、阳光照射角度、日照时长、风、霜、雨、雪、雾、地下含水层、地下水回灌区、地下矿产等,分别制成不同颜色但透明度相同的塑料胶片,并参照横向叠加的方法,求得该区域的最大价值利用率。最终将横向与纵向所得结论再次叠加,以求出该区域的最大合理使用度。在前期设计准备中,这种设计方法会因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耗费一定的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于保护区域内自然环境、确保区域内自然要素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放眼未来,设计前期所做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是有百利而无害的。
三、“叠加法”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址区域分析
位于哈尔滨市区东部的金龙山镇,总面积200平方公里,东起松峰山镇,西至阿城原种场,南与小岭镇、玉泉镇、亚沟镇相连,北与红星镇接壤,是阿城区的近郊乡镇之一。它涵盖新镇区、老镇区及头道河子区。
(二)“叠加法”的应用
根据镇域内现有土地状况,借助“横向叠加法”进行分析,对镇域空间内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得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及禁止建设区,以最终形成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图。
1.禁止建设区:出于对自然环境、基本农田的合理保护、维持基本生态平衡的目的,将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镇域内主要交通道路及两侧道路防护绿地、基本农田等,规划为禁止建设区。
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比较好,或已建、待迁还耕农村用地,或区域发展预留用地等。
3.适宜建设区:除了已经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域之外,都属于适宜建设区。具体用地规划包含老镇区、金龙山镇区、农产品加工区、规划保留村庄等。遵循三个镇区的自然要素及社会要素特点,分别将其功能合理定位。其中,新镇区主要职能为行政文化中心,包括居住、旅游、商贸等社会服务,其职能定义为综合型区域。老镇区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主要发展种植业、农产品商贸加工等,其职能类型定义为农商贸型区域。根据自然条件,头道河子区主要以发展旅游、商贸、居住为主,其职能定义为综合服务型区域。
结语
在设计实践中,无关规划区域范围的大小,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应遵循两种设计依据:一是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其自然要素;二是尊重社会环境,对其社会职能进行合理规划。二者的有机集合就是对区域内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最好的总结,而“叠加法”正是传承这一设计理念,从设计伊始确保设计师能够将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做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利用,从而为人类的建筑生存环境提供舒适、惬意且能够满足后代人生存发展需求的可持续性生存空间。
作者:杨丽娜 孟胜欧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
本文为“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镇区规划项目为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实体项目;201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术团组项目“地域文化影响下小城镇环境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XXTJ04)
注释:
①杨丽娜.解析“自然叠加法”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新镇区建筑环境设计为例[J].艺术与设计,2014(3):74-76.
关键词:园林美;创造;鉴赏;美学;园林意境
1.前言
园林的景象,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主观化了的艺术品。所以园林不是纯粹的原始自然,而是一种以人的理想愿望创造出来的人工自然。园林美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态的美不同,它有着独特的复杂性,但是它却也能让人产生审美愉悦,满足人的内心需要,也就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所以园林美也符合美学的一般规律。那到底什么是园林美?如何发现园林中的美?园林美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创造和鉴赏园林美?这些问题将是本文所探讨的。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本身就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懂得鉴赏就懂得创造。当前,园林场所很多,但是美丽的园林却屈指可数。是人们不懂的发现,还是设计师们不懂得创造,这个很难说。所以本文将以美学的视角从形式、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讨论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加深人们对园林美的认识,丰富园林美的内涵,提高人们对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能力。
2.什么是园林美
2.1园林的含义
在谈园林美之前,首先应当了解园林的含义。“园林”是什么?虽然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若深究其义,却又混沌模糊。可谓人人心领神会,又难以明确道出其含义来。
“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200年)以后的诗文中,唐代的诗人亦多用之。但以“园林”一词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自唐宋直到明清还不是个专有名词。“园林”一词成为造园学中的专有名词则是在明末造园学家计成,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最古老的造园学名著《同冶》—书以后。但是“园林”一词并不是在计成这才开始,也非今人所造,其实很早在一些诗句中就出现了园林二字。如: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西晋·张翰)
驰秀翔园林。(西晋·左思)
伙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南胡末·何承天)
甫山当户据,澧水映园林。(庸·岁参)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唐·白居易)
但并没有能说明“园林”的含义是什么?事实上,魏晋南北朝至唐人的诗中的“园林”一词,既同唐代诗人所说的园林有所不同,更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园林”。计成在《园冶》中,选择“园林”重要是泛称宅园。“园林”一词的涵义深广,还可以从古代人们对园林的要求,即审美意义上去了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草堂记》中所写:“几所止,虽一日、二日,辄复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地其喜山水病癣如此?”。我们不难从园居生活的理想中看出,中国人对大自然的酷爱,人与自然那种统一和谐的精神,大诗人白居易酷爱自然山水到“病癣”的程度[1]。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渴望和大自然在一起的,特别是现在的城市中的人们,既不得志于山水,所以园林就成为人们精神上需要和补充了。人们对人工创造的山水——园林的要求,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园林的景境之中,要能令人忘尘脱俗,有云水相忘之乐,而飘然有凌云之志。园林是人们梦想的伊甸园,无论在什么国家,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会有对园林的向往。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文明的起点,开始于城堡的兴起,但高级的文明,必然伴随着优美的园林[2]。”
那到底什么是园林呢?我们给“园林”以科学的定义,使模糊的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对继承和弘扬传统园林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以往我国学者很少给“园林”明确地下过定义,近年书出版兴旺,园林的定义也多了起来,角度不同说法也不一,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园林的内涵和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将汇集各家不同对园林的定义,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园林是什么。如:
比较有权威的对“园林”的定义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规)中写到:“园林是在—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3]。
这个定义虽然包罗万象,是乎讲清楚园林是什么,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让人不能理解。比如说“美的自然环境”,感觉不需要通过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也是园林,我们知道园林和自然环境最大的区别就是人造自然,这也是园林的本质。还有“地域”,地域一般指范围较广的地方,他包括小到庭园,大到风景名胜区,让人不大明白。而且没有提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方面。
我国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教授在共《长物志校注》一书的注释中写到:“园林,在建筑物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亦称‘园亭’、‘匠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的‘庭园”[4]。
这是个简约而十分概括的定义。陈植先生可能是从造园学上,有将中外术语统一起来的意思。这个定义的优越性、在于其外延宽广,中外适用。局限是其内涵无法说明中国的“园林”和西方的“庭园”的本质的区别。
《美学辞典》中写到“园林是一切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的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综合艺术”[5]。
这个定义明确了“园林”的创作主题思想,和“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有语病。如果是自然山水,就无所谓按照人的一定审美要求去组成了,而“人化的自然”不能纳入园林的范畴,何况“园林”的人工山水,也并非是对自然的一种“模拟”,如苏州古典园林的所谓山水,更非是“人工改造的山水”。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海洋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17-0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洋开发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体育作为国家软实力代表之一,理应在海洋领域大展宏图。纵观世界海洋体育发展状况,我国目前与西方各国比较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在帆船、赛艇与沙排等竞技项目上也有斩金夺银的表现,但毕竟是“举国体制”带来的结果,国人海洋体育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拥有300万km2海洋面积和18 000 km陆地海岸线以及6 500多个岛屿的海洋体育资源尚待开发。为此,大力发展海洋体育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海洋体育文化是当前文化兴国应有之义。
1 关于海洋体育的定义
鲍明晓[1]认为:“海洋体育是人们利用海洋资源和环境,有目的地开展运动休闲活动的总称。”黄文浪[2]认为:“海洋体育是以提升人们身心健康为目的,依托海洋资源及环境开展的,具有浓厚海洋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具有原生态、亲自然、高参与、深体验性的体育活动。”滕海颖[3]认为:“海洋体育是人类依据海洋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组(套)锻炼身心并使其健康的运动项目。”其核心内容是依托海洋资源和环境,为增进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具有生态性、娱乐休闲性和海洋特色的体育运动。
近代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一个口号:“向生命索取它所能提供的一切东西。”[4]所谓生命索取,是人类自身为了自我需求而打破与生命之间保持的相对稳定,即打破低层次需求跃入更高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开始追求健康保障、娱乐休闲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目标,加上闲暇时间增多、科技与经济水平提升等多因素连锁反应,致使带有原始体育基因的海洋劳动、游戏、祭祀等社会活动形态逐步演化成当代海洋体育活动;强调海洋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核心价值,即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增进身心健康,追求身、心、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核心价值观,对于健康不仅要从生物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更主要的是促使人融入社会的能力;突出海洋体育的空间性特点,一般说来,人们对于海洋体育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海滩、海面上,但从开放的、立体的视角观察海洋体育活动,其区域空间应拓展为海上(中、底)、海滩、海岛(礁)、海空,形成一个完整的相辅相成的海上体育生态系统;不仅如此,体育的文化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海洋体育也应视为社会文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此,本文将海洋体育定义为:以海洋生态系统为活动空间,以满足大众休闲娱乐和健康需求为目的,依托海洋资源而进行的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梳理海洋体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应包涵自然环境、时间、设施、经费、人员与制度6大要素,其中自然环境是不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的,它对海洋体育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而其他要素需通过体育组织起作用。制度是一个动态因素,它与活动、组织相互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 形成海洋体育文化的相关概念链接
2.1 文化与海洋文化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5]。分析200多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无论是从何角度审视都带有趋同性。首先,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其次,文化不是随意的意识建构,而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再则,文化是人类适应、联系环境过程中借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的创造体现。了解文化属性是认识海洋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即从一般到个别,普遍到特殊的规律来看待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殊关系。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陆地文化提出的,从进化论观点解释,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陆地生命包括人类都是海洋生命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来的。就历史根源与逻辑起点来看,海洋是陆地文化的泉眼,海洋文化理所当然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故海洋文化拥有文化属性的共性外,因其生态环境与生活背景的不同而具有海洋文化的特殊个性。比较众多专家对海洋文化概念的论述,笔者较为认同曲金良先生[6]的说法:即“海洋文化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2.2 体育文化与海洋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依据文化的相关定义而引申,从文化的普遍性过渡到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存有类似和特有的文化要素。卢元镇[7]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体育文化与海洋文化同属文化空间中两个并存的文化体系,在文化共性的作用下,海洋文化与体育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海洋体育文化。从广义上讲,海洋体育文化泛指与海洋有关的体育文化,是人类受海洋影响逐步孕育、创造、形成的具有海洋特性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海洋体育文化指人类以海洋环境为依托,在长期与海洋生态相互作用的体育实践活动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海洋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文化意识形态。海洋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新文化在形成时的选择与重构,表现出一种数学逻辑,即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3 海洋体育文化内涵与外延
3.1 海洋体育物质文化
关键词:现代园林;城市森林;关系;
0.引言
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园林建筑塑造现代园林主景,观景、组织游览路线、构造空间、导向等功能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建议应把握园林的内在规律,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游憩、娱乐等综合功能相结合,更好发挥和运用园林建筑的作用,同时对现代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介绍了园林和城市森林的概念、发展及意义,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的关系,并以常德市为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建设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作参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简介
1.1园林的定义
对于“园林”的定义,学术界一个统一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称为园林。简而言之,园林就是一个人工制造出来的、模拟自然环境的休息游玩的地方。
1.2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建成和发展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曾经对中国古典园林作出评价:“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园林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被赋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服务的对象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封建社会,园林只是对一些达官显贵和文人骚客开放的,并作为他们的一个平时游憩的场所。官僚人士当园林是身份的代表,当作居住的别苑,文人在园林当中尽情地舞文弄墨,纾解才情。
园林建筑也是有极大的地域文化差异的。比如,北方的园林多是黄红色彩,既显示尊贵,也是和北方的自然环境色调相一致;而在南方,园林多是一些青砖绿瓦的小桥流水建筑,透露出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风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地吞噬着自然和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环境也愈发地恶劣起来。渐渐地,园林成为了城市居民寻找自然的唯一去处。人们觉得园林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当中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园林就不再只是供人游玩的场所,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场地,而是担负起了一个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任。人们也逐渐了解到,城市的生态不能光靠绿化草地这样一些小的范围,还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将自然森林搬进城市环境当中。所以,园林的具体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变化着。
1.3城市森林概述
1962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城市森林”这样一个概念,后来城市森林的概念迅速扩散到全世界。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对于城市森林还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人们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还存在着矛盾,未达成一致的想法。不过有一个一般性的说法是:城市森林是坐落在城市当中的特殊森林,其功能是给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生态服务,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比如改善局部的气候条件等。城市森林这一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迫切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而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功能是被广大学者和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推崇的。
2.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间的关系
相较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不仅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兼具有大众性、开放性、生态型以及节约性的特点。关于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说法不一,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述方法。有的说城市森林是园林的一个扩展和延伸,是将园林从城市搬进了郊区;还有些人认为园林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里的,是将大自然的环境呈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的状态;还有的人虽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认为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不同形态的同一种东西。在这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去界定和区分,重要的是将这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最大的裨益。
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既有相同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第一,二者开始的方式不一样。园林是在古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城市森林则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才提出的,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当中的;其次,二者的大小和组成的部件不一样。现代园林在大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不管是街边一隅还是建筑物的边角,或是天台屋顶,墙面的垂直绿化,都可以划分在园林的概念当中。组成园林的除了有乔木、灌木、花草等自然植被,还有人工建造的小桥流水,假山怪石。而城市森林作为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要符合森林的基本定义,要有一定的面积,并且当中的组成要素必须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地;再次,二者发挥的主要功能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园林的主要作用是观赏和休憩,然后才是生态理念的要求,但是城市森林和园林则恰恰相反,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然后才是用于景观需要;最后,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园林的管理需要专人进行精心的照料,但是城市森林基本上不需要照料,而是以一个自然的状态生长和存在。
3.园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案例分析
以常德市为例,常德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园林建设和城市森林的建设工作上先占据的一步地利的优势。常德市创建城市园林的基本路线是: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主题,用洞庭水乡作为特色,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呼求,再结合国际相关的要求,从高端出发,建造出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常德市的园林按照着一个“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的总体建设框架,从市中心向城郊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多合一的城市园林,使得整个城市都是园林,园林和城市融为一体。城市森林的概念也和现代园林进行了一个较好的结合,不仅城市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起着一个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目标是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个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的关系,人工建造模拟自然环境,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一个利益最优化的效果。在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时候,城市渐渐将森林绿色给取代了,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寻求与自然的亲近,呼唤绿色,呼唤自然。人和自然本就是和谐相处的,人类的发展和活动只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周志翔,吴银莲,李景中. 近自然园林――现代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共同追求[J]. 生态经济,2010,07:191-195.
关键词:现代园林;城市森林;关系;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但同时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城市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园林绿地和城市森林共同担负着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城市园林部门重点在城市建成区进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营造可游、可憩的理想生活境域。随着“生态园林”“城市森林”等概念的提出,园林绿地建设逐渐从建成区扩散到郊区,而城市森林建设也从郊区渗透到了建成区。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它们的总体目标一致。提倡遵循自然规律、模拟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多重效益,是一种具有自然性、多样性、多效益性优势的可持续城市绿化建设理念。
1.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简介
1.1 园林的定义
对于“园林”的定义,学术界一个统一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称为园林。简而言之,园林就是一个人工制造出来的、模拟自然环境的休息游玩的地方。
1.2 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建成和发展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曾经对中国古典园林作出评价:“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园林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被赋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服务的对象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封建社会,园林只是对一些达官显贵和文人骚客开放的,并作为他们的一个平时游憩的场所。官僚人士当园林是身份的代表,当作居住的别苑,文人在园林当中尽情地舞文弄墨,纾解才情。
园林建筑也是有极大的地域文化差异的。比如,北方的园林多是黄红色彩,既显示尊贵,也是和北方的自然环境色调相一致;而在南方,园林多是一些青砖绿瓦的小桥流水建筑,透露出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风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地吞噬着自然和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环境也愈发地恶劣起来。渐渐地,园林成为了城市居民寻找自然的唯一去处。人们觉得园林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当中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园林就不再只是供人游玩的场所,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场地,而是担负起了一个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任。人们也逐渐了解到,城市的生态不能光靠绿化草地这样一些小的范围,还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将自然森林搬进城市环境当中。所以,园林的具体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变化着。
1.3 城市森林概述
1962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城市森林”这样一个概念,后来城市森林的概念迅速扩散到全世界。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对于城市森林还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人们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还存在着矛盾,未达成一致的想法。不过有一个一般性的说法是:城市森林是坐落在城市当中的特殊森林,其功能是给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生态服务,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比如改善局部的气候条件等。城市森林这一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迫切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而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功能是被广大学者和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推崇的。
2.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间的关系
相较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不仅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兼具有大众性、开放性、生态型以及节约性的特点。关于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说法不一,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述方法。有的说城市森林是园林的一个扩展和延伸,是将园林从城市搬进了郊区;还有些人认为园林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里的,是将大自然的环境呈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的状态;还有的人虽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认为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不同形态的同一种东西。在这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去界定和区分,重要的是将这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最大的裨益。
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既有相同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第一,二者开始的方式不一样。园林是在古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城市森林则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才提出的,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当中的;其次,二者的大小和组成的部件不一样。现代园林在大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不管是街边一隅还是建筑物的边角,或是天台屋顶,墙面的垂直绿化,都可以划分在园林的概念当中。组成园林的除了有乔木、灌木、花草等自然植被,还有人工建造的小桥流水,假山怪石。而城市森林作为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要符合森林的基本定义,要有一定的面积,并且当中的组成要素必须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地;再次,二者发挥的主要功能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园林的主要作用是观赏和休憩,然后才是生态理念的要求,但是城市森林和园林则恰恰相反,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然后才是用于景观需要;最后,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园林的管理需要专人进行精心的照料,但是城市森林基本上不需要照料,而是以一个自然的状态生长和存在。
3. 园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案例分析
以常德市为例,常德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园林建设和城市森林的建设工作上先占据的一步地利的优势。常德市创建城市园林的基本路线是: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主题,用洞庭水乡作为特色,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呼求,再结合国际相关的要求,从高端出发,建造出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常德市的园林按照着一个“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的总体建设框架(如下图),从市中心向城郊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多合一的城市园林,使得整个城市都是园林,园林和城市融为一体。城市森林的概念也和现代园林进行了一个较好的结合,不仅城市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图 常德市园林“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总体建设框架示意图
4.结束语
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起着一个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目标是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个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的关系,人工建造模拟自然环境,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一个利益最优化的效果。在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时候,城市渐渐将森林绿色给取代了,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寻求与自然的亲近,呼唤绿色,呼唤自然。人和自然本就是和谐相处的,人类的发展和活动只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 杨玉萍,周志翔,吴银莲,李景中.近自然园林-现代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共同追求.生态经济[J].2010(07).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在具体的旅游生态管理过程中需要从自然环境保护的角度以及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进行旅游开发与后续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不同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如下。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也就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名人故居以及自然风光等。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自然魅力,当然关于生态旅游的具体定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阐述,我国不同学者对于生态旅游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定义,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旅游产品,与此同时,生态旅游中强调生态学应用,也就是重视可再生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好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保证当地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以及经济发展。
二、生态旅游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旅游管理存在着不同,由于加入了生态学的要求,在管理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生态学知识的运用
生态旅游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需要运用生态学知识,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发展、环境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属于生态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旅游本身属于一种人为活动,人为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生态学旅游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游客的活動会影响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反过来又会影响生态旅游,对此,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需要从生态学知识出发,通过生态学知识的运用,强化生态旅游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当地群众也具有对资源的经营权,因而除了依靠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外,还需要与当地群众联合起来,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依靠群众形成一个强大的旅游管理团队,群众能够才生态旅游中收益,相应的也会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要求,辅的做好旅游业的生态管理,造福子孙后代,放眼于长远的旅游发展经济效益。
(三)保证环境的容纳量
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但是自然环境本身的容纳量、承载力是有效的,这就要求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重视环境本身的容纳量,保证旅游管理中的游客数量不会过多,避免过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比如:人口拥堵、交通瘫痪、垃圾堆积如山等,这些反过来会影响到后续的游客数量,总体而言,生态旅游管理中应保证环境的容纳量,控制好游客的数量。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管理
(一)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旅游生态管理中生态环境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过程中则会由于游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到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应的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需要,结合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制定出生态旅游管理的总体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针对性的提出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旅游管理中资源的高效使用,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生态旅游管理规定中对游客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和限制,强化游客的实名制管理,对于一些在旅游中不遵守规章制度,情节严重的可将其加入黑名单,通过对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过程中游客行为举止的限制,实现生态旅游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中科学技术的使用
现阶段生态旅游管理中使用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但是总体应用程度还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我国旅游发展过快,但是在旅游管理中没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生态旅游管理迫切需要在旅游管理中使用科学技术。比如:借助于科学技术实现旅游景点的科学管理,将传统的纸质门票转化为电子门票,同时在景点入口处通过联网的电子屏幕就今日的天气情况、环境监测情况、景点进入人数、景点总容纳人数、剩余容纳人数、周边公交线路、游客须知等内容在大屏幕上流动性展示出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便于科学管理。
[关键词] 城市绿道 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29-0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导致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可以说是“千城一面”。未来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结合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其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绿道及其规划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区域-城市-场所”三个层面。其中在城市层面,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形态模型。“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尔、罗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据各位学者理解,在结合绿道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意义以及城市本身对绿道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绿道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把各类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这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对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 城市特色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具体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形态,这种独特的风格形态是城市物质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的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当然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时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且这个整体空间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类的建设,所以城市特色的特点还有整体性、时空特征和主客观两面性。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两面性,客观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主观上,城市的特色必须是能够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动所反映出的地方气质是城市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种形象美。总之,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3 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从城市特色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规划城市绿道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3.1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自然与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须以城市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科学组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中,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人工与自然环境应该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从而打造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抓住自然环境的特色,充分发挥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开发和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整个城市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城市绿道规划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要让这些自然资源从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结合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形态的“骨架”、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场所。
3.2 以人文环境为背景
在过去的一段时里,城市的发展偏重经济和政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但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需要经济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无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产,实质上就是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场所精神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不但能构筑城市亮丽的风景,而且能够发挥出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效益,进而实现一种城市双赢。不同空间位置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它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保护城市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注重历史文态保护、注重建筑、街道、绿色文化。城市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以城市浓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城市居民,从而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3.3 以人工环境为切点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人工环境必须能够体现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的人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的联系。城市人工环境能够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诉,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传承当地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在绿道系统设计中提倡生态设计,最终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绿脉、文脉,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绿色文化系统,以这个绿色文化系统激发和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总之就是以城市绿道系统塑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3):40-43.
[2]周年兴等.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摘要:从环境的语义分析出发,指出环境的审美特质在于它的宜人性、普遍而又特殊的审视角度和方法以及情感性,这些审美特质成为环境美学研究的依据和凭证。环境美学研究以重新确定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脉络,以如何审视环境的美感特质为标的而得以确立自身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宜人性;情感性;自然全美;自然人化
0世纪60年代以来,源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环境运动在欧美兴起。在这场运动中,环境本身的美学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吸引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学者的浓厚兴趣;公众对于环境也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环境美学就是在这种趋势下酝酿并发展起来的。在对这门新兴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来自于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和研究,使得环境美学区别于传统的美学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和交叉性。目前,中国关于环境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环境的的语义分析
环境在英文Environment中词根environ的意思为包围、围绕、环绕。一般认为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1)例如在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中,环境是作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我们不仅生活在环境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2),社会环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3)。而当今的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它对环境的定义就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指围绕人群周围的空间及其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审美特质
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除了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品质有待发掘,作为环境巨大的美学价值的依据和凭证。
环境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首先就在于它的宜人性。就环境本身来说,特别是自然环境,并不为人的审美而设定,因此有宜人的,也有非宜人的。人们处在环境中时,总会直接地感受到环境的宜人或者非宜人,这包括物质上的功利价值、生理的、精神上的愉悦与否、文化氛围的环绕以及活动时的综合感受。
环境无处不在。环境包括自然、人文、艺术、科技等,是囊括了各方面条件的综合系统。这不仅决定了环境的审美内容的多样性,而且也决定了审美标准和方法的多样性。进入古典园林如同步入壶中天地,大有“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悠然闲适;而城市居民小区是不能“隔”的,它必须是开放性的。
环境又是独特的。“大漠孤烟直”和“江南杏花雨”,景观不同,意境不同,感受也不同,自然环境塑造了人文环境,在艺术、文化上明显体现出了这一点。中国艺术风格大多有南北之分,绘画、文学、园林建筑,都因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熏陶而显出相异的情趣和气质。
环境还具有情感性。人生活在环境中,对环境总有着一种归属感和家园感。对环境的深情往往在文学和艺术上得以充分的表达。象表现我们一般所说的“乡愁”,从古到今在各种文明各个国家都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圣经中悲悲戚戚的出埃及记,寻找家园和重返家园;中国人所说的“落叶归根”,等等,都表现出人们需要环境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这几乎可以称作一种情结。
三、环境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那么,环境作为环境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我们又给它下什么样的定义,或者说,我们怎样限定“环境”内涵和外延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环境作为环境美学的术语,在当今的研究中有着两层意思,一个是环境主义意义上的自然,另一个是指可以成为欣赏对象的各种环境,这就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为环境。我们的观点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应该成为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这包括自然生态、社会风尚、历史文化、艺术氛围、科学技术几方面),同时侧重于以自然为中心主体的环境。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环境美学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1.人对环境的关系。从当代环境哲学和环境美学的意义上来说,两个经典命题值得重新审视,那就是“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然人化”固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所表现出一种主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之间的疏离,已经受到当代环境主义的质疑。“人的自然化”可以说是对“自然人化”片面性的消解,它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它有些类似与中国哲学中老庄的自然观,但又并不是完全的“无为”。
2.环境对人的关系。环境是人的对象,也是对人的肯定。马克思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5)这句话到现在看来仍是很有深意的。环境既是人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又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源泉;它不仅决定人是否能生存,也决定人的生存质量。环境对人的关系首先就体现在它对人的功能意义上。就自然环境而言,分人化自然和非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已经成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对象或者精神活动对象的自然环境。人们从这些环境中获取物质功利和精神上的价值。精神上的价值就包括审美价值在内。例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时,也许人们对此山此水尚未有所作为,但又从中获取了精神上的价值,它们就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活动――“比德”的对象。到后期人们开始改造自然山水,融入人工的因素,山水就兼具自然美和人工美。这些都是人化自然。非人化自然也只是相对于人化自然而言的,那些尚未被“人化”的自然正在不断的被人化,也正不断的影响着人化自然。在环境对人所具有的物质功利和精神价值的意义之外,环境还有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个问题是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需要共同探讨的。
3.环境和人本为一体。环境具有整体性,它是包括人在内的一种总体性概念。这种观点在环境美学研究中得到人们的共识。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思维受到谴责,环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是属人的环境,人又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与人是不可分的。
在审美和实践的关系上,环境美学研究区别于康德为代表的传统西方美学,反对审美和实践的分离,而主张审美和艺术、日常生活的结合。当前的环境美学中的景观美学便是美学研究介入日常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例证。环境美学通过与和谐环境的认同来获得自我实现和人与环境的统一。首先环境的形成形式和过程是任何单件艺术品不能与之相比的,时间流程的漫长,空间关联的广阔,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创造,这些特点都使得环境在审美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其次,环境是变化的,流动的,具有不确定的形式。在自然规律和人们实践活动的影响之下,环境不断生成,不断改变形式和内容。与此引起的审美感受上的细微或者显著的变化也是连续不断的。再次,环境就在我们身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和熏陶是“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对感受环境时也是不知不觉或者有意识的全部感官的投入。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都进入审美感知的行列,几乎包容了人的所有感官感知能力。最后,环境审美评价需要一个全新的标准。什么样的环境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什么样的环境可以说是美的?环境的美应该如何来言说?人们应该建立和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这都是环境美学作为应用美学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2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
人类的文明在进步,人类的科技在进步,使得人类所能做到的事,涉及范围愈加的广,但是无节制地对自然的索取,也使得环境的境况越来越堪忧,人与环境的问题愈加的尖锐,日益严重,地球在等待救援,人类生存面临困境,自然在对我们报复。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们难以预料的速度进步着,加之经济的膨胀,也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欲望的增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人类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产生的恐惧感和对生存的渴望,促使他们想拥有优化美好的生存环境,对人类居住环境一次次的挑战。
建筑学设计
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是有诸多考虑的艺术设计,它离不开设计师的风格,离不开所处的环境,离不开建筑的主题,也离不开生态环保。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很重要,因为,为了不在其环境中显得突兀,必然是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建筑为最佳,必然反映了当地的或自然或人文的环境特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建筑的作用亦然,一个建筑物反映当地环境特征的同时,成功的建筑物还会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影响着当地的建筑环境以及未来的规划等,而差的建筑则会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质量变差,出现倒退的现象。
建筑设计中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生态意识的融入,因为建筑本身就与环境存在着互动,因此生态意识的体现愈加的明显,而刮起这股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的破坏,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是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恶果。因此,人类对居住场所的要求愈加的高,现代建筑设计被赋予了健康、环保、生态的基本精神,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的良性循环,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等基本内容。
“建筑设计既是为营造建筑实体提供依据,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既要考虑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
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出自希腊语,原意为居住地和科学研究的两个词语的组合,既为研究居住地的学科,而这一概念最初是德国的生物学家在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提出,当时对生态学的解释为,整个生物圈内所有生物相互影响和共存的环环相扣的生存状态,定义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科学,而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并将所哟生物组成的有机的共同体的一整个系统定义为“生物系统”,“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元”。
1. 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观念,是人类自然意识觉醒的标志,是人类在一次次的因为破坏环境而造成的灾难面前“学乖”的表现。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使得更加关注自然的环境的保护,更注重社会发展情况下对生态基础的保护,强调了生态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人类站在生态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野蛮的掠夺和杀戮,这些都失去最初的冲动和价值后,终于使人类知道了生态的价值,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唤生态意识的提高。
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情况而言的,选择最佳的最有效的方案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及不可分割的、唇亡齿寒的密切关系。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攫取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可持续地发展,反对无止境的贪婪掠夺式的开发。
2.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建筑学概念,是生态学和建筑学相互结合的现代建筑思想,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构建人工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尽量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统一体,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适应环境的功能,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类居住环境的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接纳能力和之间的物质交换。
生态意识与建筑设计发展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十分显著的进步,生产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大幅度地增加,但是这样的代价是社会自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界作为城市进步的标志,首当其冲,开始做出精神反思,将现代生态意识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去,涌现了许多相关的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构思核心的建筑思潮,重精神,重人文关怀,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延续性。建筑面貌和创作思想的改善,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繁荣,建筑文化中不但高举生态意识的大旗,也将这意识体现在实践中,而非是空有“体”而无“用”的泛符号化的概念。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