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

第1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 新闻教育 专业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18

News Education Reform Pa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y

PENG Guangli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cy interpreta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started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clear dir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ath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form; talent training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正视的工作任务。新闻教育到底该如何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全体新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任何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确保改革项目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新闻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要从新闻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解读着手,在明确新闻教育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反思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与科学方法。

1 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与导向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试图以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新闻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指引下运行,而且也在专门的新闻改革政策指引下推进。大体政策框架如下: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政策。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新闻教育改革专项政策。2013年6月,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强调“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都纷纷启动了新闻单位与新闻院系联合人才培养工作,旨在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这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专业提出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上教育改革政策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高等院校和本科专业都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是当前新闻专业改革的基本背景与主要导向。

2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体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无论是老牌的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新兴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不多不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过多。目前很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门数都在40门(学校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除外)以上,存在着一种泛而不精的现象。①(2)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不高。新闻学专业是一直以来是一个应用型专业,但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仍然不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只占课时总数的15%左右,②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开设门数不够,而且开课课时也严重不够。(3)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缺失。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新闻学课程为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开设不到位,基本上只有一门“网络新闻学”或“新媒体概论”作为代表,其他新媒体传播实务课程仍然空缺,远远落后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紧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这是需要以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为前提的,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既具有新闻实践工作经历,也具有新闻专业理论学习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不到30%,③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或者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符合国家新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陈旧。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平台之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国,新闻院系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碍重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不根本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汉语言文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3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但实际上,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3.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存在两个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培养能够在泛媒体行业从事传播策划、内容生产、渠道运营、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人才就业门路。新闻学专业已经不能局限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可以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和自主创业,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切实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过于宽泛,“专业性”体现不够。因此,体现“专业性”是本次修订人才培养规格的着力点,具体规格设定如下:(1)具备基本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具体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技能。(3)具有较好的媒体传播策划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需要独立策划和组织实施传播活动。(4)具有良好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开展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基本的创业能力。

3.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改变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新媒体传播类技能课程。在原有传统新闻传播类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开“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传播策划”、“数字期刊编辑”、“新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第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课程比例。在适当删减部分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门数和课时,保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间。第三、增加专业相关创业引导课程。开设“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经典个案评析”等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人才交流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前往新闻单位挂职和进修,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对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政策,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收媒体业务骨干来校兼职,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预防“因人设课”的固有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该开的课没人开,不该开的课重复开”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语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的要点,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难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和传播行业发展实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依托学校平台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批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立足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把竞赛参与纳入学生专业学习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了有用”和“学了能用”。第三、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建立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但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比较少,未能实现预期效益。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从把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重点。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和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SUJGA20)

注释

① 肖灵.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新闻爱好者,2013(10):84.

第2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双创;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JZ16022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改项目(XJJG2015005)。衡阳师范学院院级教改课题(JYKT201608)。

一、建设目标

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宗旨、就业创业为导向,深入开展心理学本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前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期,针对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成为培养心理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由此,心理学本科专业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结构需求调查等行动研究,探索实战为主、理论为辅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运用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法实行模块式教学。以双创教育改革为推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培养方案

2016-2017学年开始,心理学本科专业新生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突出并旨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密切融合。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学分占比60%,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0%,实践教学学分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50%,每学年创新创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学分银行的方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以及自主创业、、课题研究等活动均可折算。

为创新创业学分。同时,实施弹性创新创业学分制度,放宽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上限,允许学生超额的创新创业学分与理论教学学分互换。此外,实施弹性学制,为创客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包括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八年。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培养为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就业教育向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变,重点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大创新创业课程群。在前两学年开设三大课程群的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SPSS应用》等。后两个学年逐步开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个方向的实践类必修及选修课程。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包括《人力资源发开》、《人事测评》、《组织行为学》等;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课程群包括《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公关心理学》、《人机交互设计》等;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群包括《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创新创业式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在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职业兴趣为中心选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个方向进行一系列职业技能训练、模拟创业设计竞赛以及合作协同式自主创业项目,力求实现每位毕业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精准就业创业

3教育资源

双创教育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为依托。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统合孵化、培训、实践等立体化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意识,激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以实现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迎合于供给侧改革而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建立心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料库,注重收集或编制与时俱进、实用、科学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实践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福建省自贸区和福州新区建设契机,辐射福州地区企业、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以及司法系统,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儿童行为矫正训练等合作基地,确保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改革途径

1.良好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人,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拥有硕士学位9人,博士学位1人,现已初步形成由不同年龄、职称及学历层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同时本专业重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了一支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双师型教师5人,占专任教师的50%。

2.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

本课题参与者相关教师均具有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等理论层面的积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听互评方式以及走出去方式观摩并参观多所重点高校心理学专业建设成果和教学设计,擅长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启发式策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积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指导教学思想,按照分层次、分模块的思路培B出可以胜任并从事科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心理咨询等方向的优秀人才。

3.厚实的教改成果积累: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完成一项校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三门校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网络开发。相关教案设计有一项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案。经过十余年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有四篇教改类与国内核心刊物,约十余篇教改类于大学本科学报。

4.特色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支撑:

目前,本课题组有关成员主要负责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维护与运营、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以及校儿童发展中心与终身发展中心的开展。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与华侨中学、龙华职业中专、元樵中学、实验二小、福清监狱、莆田监狱、市法院以及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均建立长期的校企专业实践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重要平台保障。

5.齐全的教学设施为保障:

本课题所开展的日常教学活动均配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专业行为实验平台和团体辅导中心。一系列教学专用测量与实验软件以及硬件设备为本课题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同时,通过大学生创新课题和毕业设计,在相关教学实验室和平台均对专业研究方法的训练提供重要保证。

6.专业技能活动为扩展:

经过十多年心理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本课题组骨干教师定期为入学新生开展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讲座、专业读书交流会和考研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专业辅导,通过举办一系列专业技能比赛,如心理咨询模拟大赛和心理剧大赛,为学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作出重要平台支持。

四、具体改革方案

1.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准备。首先,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对2016级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进行认真的研讨。其次,回访往届毕业并已经工作的学生,联络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收集他们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看法,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的参考。最后,走访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与相关创业教师深入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情况。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首先,开设创业课程群。在现有基础上,加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开设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方面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提高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进而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再次,修订相关的教材。鼓励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最后,不断引进服务地方经济新的课程。如《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专题》课程,扩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纳入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3.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对接社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人才需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推动学校加大投入,学校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仿真、创业模拟大赛,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全产业生态环境和产业链,深度模拟企业创业、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其次,在现有心理咨询技能大赛、心理剧大赛以及创业管理竞赛的基础上,丰富教育形式,例如创业法律法规讲座、创客素质拓展训练、产学研转换、项目孵化、短期校外创业、案例参编、故事访谈、微电影等。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依靠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尝试校企共同培养模式。继续利用校内已经设立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和校外的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创业孵化基地,为心理学本科专业等专业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支持平台。其次,推动学校借助校友、社会关系等手段吸引资金,利用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尝试建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示范基地,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奠定资金基础和推广平台。

4.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

大力度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两类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教育侧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培养。一是,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45岁以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去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培训,多个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知识。二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项培训,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将具有专业优势和创业知识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设计专业课程环境和实践创业环境来共同完成课程的传授。三是,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四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友、学校教师等社会网络关系,落实学校“双百计划”,聘用企业行业专家,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素质。

5.优化考试考核方式

首先,深化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和成绩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的考核需要,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形式改变,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次,将实践性考核和理论性考核相结合,探索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考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将专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操融合在一起,重点考核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例如在模拟企业员工招聘中运用人事测评等综合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成功将不同岗位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成功匹配对接。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加分项等方式,如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核心作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构建适合不同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其次,修订教学大纲。专业教育融合创业思维,在现有实训实践环节、创业孵化中心、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的基础上,丰富教育形式,将校园、创客空间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联合在一起,例如举办创业专题系列讲座、贸易相关企业对口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与贸易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竞赛、产学研转换、项目孵化、短期校外创业、案例参编、故事访谈、微电影等。最后,任课教师将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互动合作、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积极鼓励教师面向行业企业承担课题,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技术钻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胡丽萍. 社会转型期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67:105-106.

[2] 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6:46-50

[3] 吉峰,李淑玲,李雪梅,等.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 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3-14.

[4]李国强,王旭红. 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

[5]张素玲.关于高校实践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10).

第3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113-04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是地方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力军。然而,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定位不尽相同,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我长处,如何充分挖掘其所在区域的创业教育资源,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已经成为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SWOT法分析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以便正确定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战略。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的创业教育是从创业技能培养与创业实践活动开始的。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随后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创业的基金会和协会也开始出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领先的创业教育基地,既是创业型大学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职业院校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是创业教育中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创业教育开始发展,随后有300多所大学开设创业管理类课程,商学院居多。到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创业教育已臻成熟,2003年全球开设了创业管理相关课程的大学已超过1 500所,与创业管理相关的英文期刊有44种,创业教育受捐赠点有200多个[1]。从国外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商学院在创业教育中最积极、最主动,专业资源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发起机构、教学实施机构和咨询机构,对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20多年来,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努力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上高校的“创业教育”发生着重大变革,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即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新一轮世界范围的教改浪潮被掀起。目前,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完善阶段,迄今为止,美国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新力研究机构,1 6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2 200多门相关课程,他们致力于创新力的研究,开展创新教育。韩国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教育必须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转移,大学教育必须由传播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向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日本高校把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把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规定《产业社会与人》作为日本学生的必修创业课程。[2]

(二)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相较国外“创业”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较晚,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北京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兴起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团中央、中国科协又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使得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公司产生,形成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的教育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基本属于“业余教育”。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是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2010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0年5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2009)认为,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实践、去推进[3]。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2009)认为: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创业的培训,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2009)认为:大学生应培养创新精神,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摒弃谋生不谋道的观念;高校要推进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有利氛围。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2010)提出,创业教育模式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提出,创新比创业更根本,创业为“表”,创新为“里”。一方面,创业不同于创新,创业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创新包含更多思维层面的创造。另一方面,创新与创业是不可分割的,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业依靠创新支撑。创新的思维和意愿加上实践能力和市场机遇,容易实现创业;同时,创业是一种行为上的创新,是创新的行动化和体现形式。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来看,创业教育及其研究的主题大多停留在创业领域各个表层的分析和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依据自身特点正确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提升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特殊责任。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目的在于提出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选择策略。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顺应历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传统教育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升华与发展;地方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突出自身办学特点,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审时度势,加强研究,选择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完成培养创业人才目标的适当路径,真正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并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工作。

地方财经类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地方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在地方创新创业教育中举足轻重,其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相对其他院校而言,财经类院校的MBA是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最广泛的,层次也是最高的,它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规格和外延拓展项目等方面为其他类型的创业教育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关系密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具备较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个人创立公司、创办企业的行为;也有人认为, 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缓解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其实这些理解是不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局限于已给定的知识与理论的灌输,也不是局限于创办企业或公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创新,还要关注需求创新,不仅要强调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培养,还要强调社会意识创新、思想观念创新。

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师资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存在显著差距,大多数创新创业学科发展还停留在提供单一课程上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学专业学科,大部分地方性院校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大多专业教师是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或辅导员。师资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多数大学生接触过的创业教育只不过是上过一两门创业课程或者在校期间听过一两场创业类讲座,接受过系统性的创业教育的学生很少。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在国外高校及国内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潮的影响下,许多地方高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河北省出台了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河北省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决定共同设立“创业服务资金”,组织开展“创业帮扶工程”;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要求,河北省人力资源保障局结合本省实际,实施了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服务。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学校切实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与创业”等多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每年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和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等大赛,提高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意识和兴趣。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培训并邀请专家讲授创业知识。2010年10月,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正式开园,目的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就业,并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规范的发展环境,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帮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启动,加强并逐步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政策体系。学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是在学校多年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创办的,本着“传承经贸精神,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成集“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创业项目研发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创业思想集聚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科技创业园主要分为艺术设计、生产制作、IT信息服务和综合服务四大部分,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必要的创业硬件,如办公场地、接待室等,对大学生入园创业团队免收租金,并有多项优惠政策扶植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还提供创业软件服务,给创业者推荐项目,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通道,形成轻松创业的氛围。

(四)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威胁(Threats)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更好地开拓事业,尤其是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相对不足[4]。

由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文性质的学科居多,在科研经费、技术创新经费无法与理工科性质的院校相比。因此在创业资金投入方面,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业风险基金和社会支持性政策资金投入不多,财力不足致使创业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滞后,大大限制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向高层次、高科技行业发展。

社会对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财经类高校必须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正确定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战略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教育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的有限等因素,其创办企业或公司的失败概率是极高的。尽管我国的创业政策还不完善,创业环境有待建设,但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提早认识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引领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综合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创办企业或公司。由于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一两门创业课程或者听过一两场创业类讲座,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教育

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大学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方面需要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身心。创新创业教育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赖,不能脱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同时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应渗透着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关键在于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根据地方自身优势特点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体系,加强省内外知名创业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把地方社会资源充实到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中。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空间,完善创新创业奖励机制,激发大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2]董晓玲.国外创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J].消费导刊,2007,(9).

[3]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4]任鹏飞,戴绍栋.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纪桥,2010,(3).

(课题主持人:李建英;课题组成员:李晓燕,张进良,耿会清,吕建春,田岚,孙素梅)

SWOT Analysis on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Local Finance and Economics Academy

Topic Team

第4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五业贯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2-03

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在21世纪发展战略的首位。按照信息产业部电子强国战略课题组对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的预测,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0%以上。其中,集成电路、软件、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数字视听、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是信息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长期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反复试验、不断总结创造性地推出了“五业贯通”的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能生产、懂经营、善创新、敢创业的高级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思路

(一)“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

在学业教育上,除专业相关知识外,还有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创新创业拓展知识等,辅以专业实训课程,技术应用拓展项目,并将这些活动与信息产业结合,在常州科教城信息产业基地进行产业体验,顶岗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组建专家团队,帮助学生制订创业方案,扶上马,送一程。

(二)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

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在课程体系开发方面,聘请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教育改革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创业校友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实施“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孵化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的全程参与,构建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该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兼顾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训练。专业课程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程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创新创业等拓展课程则是以产品开发、创业实践等为背景,全面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四大类课程的学时比例,以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群),由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1∶1比例。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离开社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置于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培养符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措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行“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 “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为载体(车间: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模拟的电子信息公司,协会: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创业基地:常州纺织学院创业园),按照就业岗位的三个层次,开展工学结合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态度和规范的训练,创业体验及实践,实现零距离上岗或创业。教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创业指导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能创业”的双师。

(二)建设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按照“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将电子信息实训中心建成一个拥有五个技术应用研发场所和两个生产车间的生产基地;通过这些公司和车间来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学生的课程实训、顶岗实训、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专业实践,企业培训,企业员工及学生的技能鉴定,产品研发等四种功能,如图3所示:

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践基地建设是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我们借助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及科教城管委会与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与电子信息类企业(如常州置安计算机公司、常州乔森控制电器有限公司等)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与每个训练层次相对应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做到每一个校内实训场地都有1~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之对应,有效地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

2.与大学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建设生产车间,为学生提供仿真环境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场所。

3.借助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企业产品生产线与企业完善的产品营销进行应用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同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过程。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常州科教城建设了专门的创新实验室,购置了100余套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工具、仪器设备和常用元器件;并配置了分别拥有40台(套)DSP、ARM、EDA设备的实验室。尽量让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各种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制作发明等,为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学习、锻炼、提高的场所和机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努力,目前本专业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个。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达到160人次以上,同时,鼓励部分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带薪见习,打造了一支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团队。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营销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将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再选择若干与三个层次相对应的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搭建一个“实践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我们坚持校内实践场地课余时间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专业技能,课外实践的时间比在课堂的多,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管理。在校园网开辟师生互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网络论坛,实现开放式辅导。建设包括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和融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材、学生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试卷库、习题库等多维教学软件包,通过专业课程网站,建成开放式专业资源共享平台。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

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开设面广量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选修课,让学生有足够选择余地,确定个性化发展方向。开拓第二课堂,通过组织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与技术应用中心开发和产品生产;各种培训与技能鉴定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开展信息产品、办公设备维修等社区服务;举办SYB创业培训等活动。搭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和提高。

(四)构建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学生创业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是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年的创业教育史,是江苏省创业示范院校。为支持学生创业,学院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在创业教育方面,我们以“创业课程教学、讲座――创业规划――择优进创业园体验――创业孵化――创业实践、创业反馈,培养下一批创业者”为创业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创业园的建设,搭建了一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开辟一条学生走进市场的通道,提供一方角色表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挑战・探索・实践(第三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卞华珍,潘荷新.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 2006,(23).

[3]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第5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新工业革命将会在制造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导致整个人类文明体系发生重大变革。要想在新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归根结底要培养大量的人才。正如UlrichSendler所指出,“如果没有人才,即使是最先进的工业软件或最好的信息系统,都有可能变成‘金钱的坟墓’”。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教育体系及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1.教育范式的转型。国际工程教育随着各时代工业革命的浪潮而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又助推着工业革命的深化。教育模式曾从注重技术应用的“技术范式”,过渡到重视科学研究的“科学范式”;由于“科学范式”过分注重基础科学的学习、过分偏重理论,导致大学毕业生掌握新型科技知识不足,从而又逐渐转型为注重实践的“工程范式”。但随着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浪潮,工程领域对掌握新科技、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素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工程范式”亟待调整与适应新工业革命技术发展。新的教育范式应将科学与技术、技术与非技术融为一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是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其中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优化及预测等技术的发展不仅导致一批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兴起,也将使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制造模式、交易模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变革。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教育中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现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学科导向的知识学习系统将更多转变为需求引领、问题导向的知识构建式学习系统,将导致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知识单元的重组、课程实施方式的变化等。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程领域软硬件系统日益复杂,学科进一步高度融合;新的复杂工程项目越来越依赖于团队工作,团队不仅需要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掌握跨学科知识、甚至能够对多领域项目进行指导与协调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教育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学习上主要是通过跨专业选修课或与其他专业学生项目合作与交流来实现,还远不能适应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措施

目前,各国都开始着眼现在,远瞻未来,思考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并付诸行动。

1.更加注重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已不再简单作为与知识学习平行的条线来看待,更不只是停留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层次上。对工业实践环境的理解,对工程师工作过程的重现,以及对理论———实践(实习)———理论这样既定顺序的变革,都带着新工业革命要求的特征。21世纪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制定并实施了多个教学改革方案,如本科生实践机会方案、本科生研究导向计划、综合研究项目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004年,MIT联合瑞典几所高校创立并推广了新型教育模式———CDIO模式,即概念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4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就是将工程师创新性工作过程转化为工程教育过程的探索。悉尼科技大学也很重视工程实践,其全日制工程专业学生学制五年,其中包括四年的理论学习和两个学期的实践与实习。德国许多工业大学对实践课程都进行了量化要求与规定,从而保证实践性环节的比重,培养出的工程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兼备成熟的技术执行能力。

2.创新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渗透,可以看成是对传统的、偏向简单转化既有知识为技术实践能力的工程教育最深刻的变革和最尖锐的挑战之一。MIT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创新与创业培养教育模式。斯坦福大学形成了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鼓励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建立了“研究、教育、创业创新”三重螺旋集成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三重螺旋是同构的,以此保证知识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形成的知识价值链的完整性。

3.产学研一体化。在高等工程教育仍然保持着校园学习基本特征的同时,“园区泛在”、“机构跨界”、“过程融合”、“教育延伸”、“师资多元”等与产学研一体化关联的特点逐渐显现。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与工业界签订长期的“学位合作计划”,积极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服务,通过“工业联盟计划”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尖端技术与人才。产学研合作在德国高等工程院校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产学双方人员的交流。如学校聘请工业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教授,大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实习,还必须在企业完成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实践项目。二是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实验室与研究所通常设有指导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工业界人员担任。

4.通识教育。在新工业革命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通识教育从新的维度被加以考虑和再建,全球各国在此方面给予了充分关注。美国的《2020工程师计划》总结了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几项关键特征,包括“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德国工程师协会要求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还需要对市场和商业运作有所了解,能够在国际环境下开展工作。在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科学壁垒,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创新发展跨学科领域。各国在此方面的积极努力使学生能够在通识化教育系统中,构建起比较全面的人文社会和科学知识结构,实现专与通的衔接和整合。

三、工程教育改革深化的新课题

在当今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予以深化。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发展。

1.专业整合。为了符合技术发展与当前时代需求,工程教育专业整合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了淘汰部分传统陈旧专业外,还应进行已有专业的再造、新专业的增设和淡化专业的宽口径模式。通过已有专业的再造对陈旧专业进行知识更新、实践环节优化等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或跨学科能力培养,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通过新专业的增设将新科技顺利引入到工程教育当中以实现知识的更新、传递与当代科技发展相一致,如人机互动、超微工程、社会与环境、物联网等新专业已在部分高校试点;另外,淡化专业的宽口径模式也是专业整合的方法之一,如澳洲墨尔本大学对本科专业进行更宽口径的集成,96个专业被合并为6个大的专业,其把专业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层次。通过以上专业整合,可以提供学生更宽广的视野和多学科知识,以及着力打造终身学习能力。同时,专业整合也应根据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采取不同的对应策略;对处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着眼新工业革命未来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百十万计的掌握精深技能的专业工程师。不同定位的学校按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整合、发展、改革的策略至关重要。

2.课程重构。几乎所有工程专业都面临课程重构的艰巨任务。体现专业改革的龙头是课程体系的再设计。体系再设计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联,但无论是更加突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实践能力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贯穿;无论是跨传统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还是致力于某一工业技术领域的专门化人才培养,其课程内容和组合都必须发生变化。此外,本科和研究生之间的课程衔接是课程重构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习教育内容的变化相配合,课程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虽然课堂讲授仍具有普遍性,但非讲授式的“课程”建设会得到越来越多重视。课程重构涉及的难题之一,是学科性的知识系统如何有效结合于面向问题、面向过程的工程教育本身。

3.学习模式变革。突出学科导向的知识学习系统将更多转变为需求引领、问题导向的知识构建式学习系统。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相辅相成,社会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而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取决于人才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满足新工业革命的社会需求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重视由社会需求所产生的实际问题,面向问题进行学习,如PBL模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框架,锻炼思维能力。这将使得高等教育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向概念性理解和自我导向学习进行转变,以更加满足新工业革命环境下的社会需求。能够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数字化资源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短小精悍的微课程、直观视频显示与多媒体互动的动画和视频技术等,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实现了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改变着现有的学习模式。第一、第二课堂界限淡化,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先后顺序将发生倒置、交替,以及体验型实践更多转变为创意创新、设计实现等模式,也对课程教授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变革。

4.师资队伍配置。为了使工程教育内容与时俱进,高校的教学团队必须含有掌握最新科技进展和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师资。对我国高校而言,制定政策、创造条件,使得高校有能力有吸引力能够在全职教师聘请部分来自企业的师资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更应着眼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MIT等这些世界名校都设有企业讲席,其企业合作伙伴包括Google、IBM、Facebook等。在这样的需求下,高校人事制度面临一系列挑战。同时,有组织化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以及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是需相应配套的。例如,引导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应新技术导致的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使教学课程成为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5.教育质量评价和保证。对教育进行有效评估将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在新工业革命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将涉及众多相关学科的革新,包括对传统专业及课程的删减、融合等。对这些整合或修改的专业及课程进行评估时,需考虑到符合新工业革命发展的相关因素。同时,当前的授课方式也逐渐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包括MOOC式教育等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如何对这些新兴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建立评估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工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对教育的评估往往引入包括教授、政府、工业界以及学生组成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根据社会及行业的发展进行动态评估。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rn项目为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从资源建设过程、更新和质量监控、内部审查评估和外部监督体系几个方面构建了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单一化的问题,将传统的学校教学评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在不同类型的高校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设定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只有建立符合新工业革命所处环境的工业评价体系,才能更加客观地指导、协调、监督教学活动,保证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6.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科技日新月异,学生在高校接受的工程教育难以满足终身发展需求;当下已毕业的学生们在校课程一般以某一领域专业知识为主,而职场实际项目需要综合性跨学科知识,为此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培训和高校为主体的继续教育。德国大众成立了大众大学,定期为工程师或其他员工进行新技术的培训。高校为在校生开设的一部分课程有些是对毕业生开放的,如斯坦福大学暑期学校开设的“数据挖掘”课程就是面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德国高校还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利用周末为在职员工进行与新技术有关的学位教育。各国正根据新工业革命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7.国际合作。工程教育国际化包括师生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或海外办学和全球学历互认等。加强师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高校才能真正学到国际一流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要加强双方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交流,使整体的学术地位和水平得到提高。师生可以通过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交换生项目等形式促进其合作交流。如欧盟伊拉斯莫斯计划极大地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消除了欧盟成员国在高教发展上的不平衡状态,提高了欧盟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如德国26所高校与同济大学合作的中德工程学院,或在海外办学,如纽约大学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纽约大学,这不仅能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也能结合国内与国际教育因材施教,共同促进国际工程教育良好发展。尽管美国“华盛顿协议”与欧洲工程教育鉴定网络协议的签订使得世界各个国家能彼此相互承认对方工程人才的学历与学位,但如何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工业发展的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尚需探讨。四、结语新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才的培养是推动革命顺利前进的动力因素。在新兴学科及全球化工程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将教育模式从“工程范式”中进一步升华,发展出符合时代所需的新型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出符合新工业革命时代所必需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目前欧美各国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工程教育改革,以适应新工业革命进程,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新课题需要解决,如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第6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1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专业发展的要求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国内高校相继推出的改革举措,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理论共识到实践创新的自我需求,应用型专业如不加快改革,与高层次院校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势必会影响学校未来的竞争和发展。因此,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主动向国内外的先进高校学习,借鉴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致力于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和优化,培育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作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该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2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教学质量提升的直观表现

在大数据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面貌日新月异。扩招政策出台后,高校积极相应政策号召,纷纷增加招生数量,向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技术人才,高校教育逐步跳脱以往的经营教育模式,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这样的政策背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在适时调整,大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根基,还需要具备出色的实践技能,通过在校学习,逐渐成长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现如今,高校逐步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自主学习模式正在成形。在新旧教育教学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进一步缩短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是许多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人才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提高人才的学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或适应能力。建工行业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准确把握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这两项人才质量指标,将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拓展纳入课程体系,尽全力为建工行业提供合格的从业人才。

1.3双平台建设时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落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成为社会焦点。许多高校都大胆革新,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力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随着社会对实践型、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在当前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都对各自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学生拥有了更多探索实践的机会。但是严格来讲,虽然这种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而更多的还是同水平教学内容的重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立足实际,重点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首先要打造全新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革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切实改善实践教学质量,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运筹思想

2.1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专业、课程综合改革相适应,高校践行“大实践”的教学改革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验课时在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方法,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单独设置实验课,具体列明实验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组织方式,加强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国家级实验教学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实践中心”的建设为先导,不断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理论实验、综合设计试验、模拟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以“构思——设计——实现——操作”模式,深入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相互交流,教师根据学习过程和最终作品评定成绩。学生学习时不仅要学会“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学生有自主创新的空间,对如何解决实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更深切的感受。针对理工类、财经类、艺术类、文法类等不同专业的特点,面向不同专业培养需求,综合运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软件,建设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2.2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实践基地架构,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优化和共享实验室资源,科学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化平台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素质等途径,打造能够全面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的校园创新实践平台。针对行业现状及其人才需求重点强化工程设计、施工、造价、项目评价等实践课程建设,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充满挑战性和自由探索的空间里逐渐成长为技能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

2.3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开设一套各模块存在纵向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工程管理实验课程,打造横纵交错的网状实践课程体系,使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缩短教学质量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另外,进一步调整以往的放羊式的实习模式,推行分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接触工程管理岗位的实践机会,从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到过程管理,再到最后的项目评价,尽可能的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其更充分地掌握工程建设过程及工程管理技术。

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的逻辑框架

工程管理专业以工程实际和实训为基础平台,基于各个实习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专业设计任务,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经济评价等指标构建工程平台,全面打造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下图1为该体系的主体框架。

4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的具体内容

4.1优化实验课程和实践内容体系

彻底革新以往根据在理论框架下安排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增加实验课程中各个模块之间的纵向联系,基于现行实验课程布局开设模块相对独立但纵向能连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一套横纵交错的网状实验课教学模式。改进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接近工程实际、知识交叉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现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工程和研究模拟项目,进一步优化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余时间登录校内实验平台学习岗位知识,使其对工程管理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2调整组织形式以往的实验课程多以班级为单位

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如今应该彻底转变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学习团队,在团队活动中充分施展各自的能力。另外,要不断强化对团队指导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团队和实训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战型的教学项目。校内平台的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教师组成,由院系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担任团队负责人,保障团队正常运行。校外平台的指导团队以设计院、工程项目咨询公司、施工企业为主,校内老师配合协作,由合作单位的高层技术主管担任团队负责人,每个工程师分管4-5名学生。学院指派专门的联系人,协调平台的相关工作。

4.3考核方法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以保证上述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包括资金支持、实验室使用与管理、指导团队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学生学分计算和成绩考核等。

5结语

实践教学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是衔接校园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关键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综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师丽 马小莉 李冬梅 单位: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子建.凸显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2]何万国.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

[3]何啸峰,阳小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

[4]曾小彬.模拟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ERP实验教学为突破口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之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274-305.

第7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信息化

一、引言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有效提升整体办学水准,各大院校均开设了教学督导机构,该机构具有审查、监管、指挥、反馈、评价与服务的职能。但当前我国高校对于教学督导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仍处在摸索阶段,人们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目标与内涵理解各不相同,对其责任与作用没有统一认知。传统督导观念与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弊端。怎样改善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职能,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模式,已是教育界共同研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创新是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学督导执行的原动力。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及实践在飞速进步,要求教学督导在观念、职责、范围和评价准则等方面也要力求改变,敢于创新,以增强各大院校教学督导工作质量。本文通过探究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了解督导机制整体架构与执行流程,系统分析传统教学督导模式存在弊端,并从不同角度获得科学合理的督导模式改革方案,以期在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成效、增强学生自身技能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

教学督导是对于日常教学实施监督、审查、评估和疏导,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运用教学督导模式,可快速感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处理方案。高职院校通过完善教学督导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展开督导任务,并公平客观地实施评价,及时和教师商议教学事宜,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教学督导应当囊括教学流程内的各类活动,因为教学活动均为预先安排好的,所以在教学时要有详细的规划与管控能力,以辅助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学督导主要由评价工作、监督工作和推广工作三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督导对教学活动的全局控制,可分为控制层与受控层。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大局管控,教学和学生处于受控层。在一般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会遭受教学活动的干涉,教师由于可选择教学方式与内容也是一名控制者,学生则为受控者。教师的督导内容是评价教学规则、教学流程运行状况,对于学生则是进行一系列审查工作,例如了解学生自身特质、学业掌握状况和对教师的评价等。以体系观念为指导,将教学督导分解为不同的执行内容,了解其潜在耦合机制关系。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流程与内容要积极创新,同时严格坚持以下督导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新形势下教学督导任务一定要以高职教学理念为基础,运用现代高职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蓬勃发展。

(二)“以人为本”原则

在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优化教师主体认知放在首要位置,把教师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改革紧密联系起来。督导者与被督导者间应该保持宽容协作共赢的关系,要讲究督导工作方式与方法,以进一步落实教学督导工作。

(三)科学性原则

督导人员要认真学习并了解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并通过增加交流沟通的方式,以期对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达成统一。并对督导目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融合的评价手段,得出公平准确的评价结果,以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三、传统教学督导的弊端

教学督导任务的展开与制度的建立通常是以被督导对象的教学质量考核和教学跟踪情况为基础,以此令高职院校形成重督轻导局面。在教学实践中,若是督导人员没有对被督导者在教学手段和理念方面进行充分沟通,会给教师或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这样会降低教学督导工作成效。鉴于教学督导职能重要性,督导人员应当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现阶段,部分院校即便开设了教学督导机构,但在人员配置上却呈现水平高低不等的情况。很多督导人员均为退休教师,有的院校把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安排在教学督导位置上,很难体现出教学督导真实成效。教学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涵盖教案编写、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最真实展现教师授课技巧和准备状况的是课堂教学,督导人员要把教师授课当作督导的重要内容。因受到业务能力约束,部分督导人员没有细致了解教师实际授课能力,难以给被督导人员提出有参考性的建议。因此,教学督导的重要作用无法有效凸显,督导形式与教学情况审查的各方面存在冲突,造成严重资源耗费。如果对教师的授课状况重督轻导,会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形同虚设,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督导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以上问题,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督导的角色定位不准确。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如下高职院校督导模式创新策略。

(一)增强教学督导团队建设,提升督导水准

教学督导团队建设是教学督导最基本的内容,以此持续改进督导队伍架构,增强督导人员自身素养,因此组建一支贴合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需求的高素质教学督导团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对督导人员的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新的需求,督导人员不但要熟知自身专业与岗位技能,还要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明确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新动态。督导人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维模式、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勇于发现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二)延伸教学督导工作内容

教学督导工作要更加深入基层,将影响及决定教学质量的每项元素与工作细节都纳入教学督导的控制范围。譬如高职院校在固定时段进行自检、教务和督导审查,学生评价检查,创建“三环审查”督查内容,从简单的督导教学扩展到对高职院校本身专业质量的核查,以进一步实现对专业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的监督。通过创建专业督导部门,确立督导准则,最大限度发挥出督导工作对高职院校教学稳定发展的作用。(三)构建合理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就是要增强对教学过程的敦促与引导,最关键的目标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督导流程是一个教学服务流程,是挖掘与处理问题的流程,是科学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除了完成常规教学督导听课以外,还要改进学生座谈会机制与教学审查机制等。在评价考核时,将教学成效放在重要位置。教学成效层次是把繁杂的问题化解成元素,将元素依照属性不同划分成多个小组,构成不同层次。详细的层次分析为:1.教学方式评价。依照高职院校教学指导方针,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学生当作教育主体,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锻炼出所需的技术性人才。2.教学状况评价。教学状况主要指的是教师授课情况,评价因素有课程教学大纲能否符合课程体系对课程的整体要求;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合理等。为更好地适应高校教学特点,依照高校真实情况对教材进行整改,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3.教学态度评价。教学态度评价元素包含授课前教师备课及教具准备状况,教学要具有明确的目标行,具备良好的师德等。4.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涵盖课堂纪律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监管的严格性,了解学生课后辅导情况。(四)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教学质量与社会用人单位、学生、教育实施者及管理者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水平息息相关。同时,学校、学科和专业对教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有关监控机构根据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研究每个教学环节、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尽快调整,落实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梳理内部监控运转流程,将质量监控流程作为核心,高校决策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及质量评估部门均围绕教学活动,以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优化。首先要执行各种审查活动,并把审查结果依次回馈至高校决策部门和质量评价部门,两个部门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具体探究,并以此制定调整策略。决策部门把全新制定的教学方案传输给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部门,并为相关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指导。

(五)创建教学督导信息化工作系统

高职教学督导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实处,最关键的就是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紧随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运用高新技术方式与互联网技术创新教育督导模式,在此过程中建立教学督导信息化工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同时具备技术与教育属性。从技术属性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属性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能够让教学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方式更为便利,标准更为统一;智能化可以让系统更为人性化。从教育属性来说,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属性是共享性与交互性。通常在某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库是核心,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使用是目标,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保障,教育信息化也是如此。在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需求下,经过对系统功能目标的反复验证,明确系统包含数据输入、数据统计、数据查询、数据维护和信息交流五个主要功能。基础数据通过督导专家输入数据库后,直到输出评价结果均是通过数据库控制,系统管理员只能设定数据统计方法与准则,不能篡改数据。形成评价结果后,各个用户包括督导专家也只能进行信息查询,若要变更评价结果,就要重新向管理员申请,再次输入基础数据,这样能确保评价数据真实性。

(六)提升实践调研能力

要想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质量就需要从教学过程入手,教学过程包含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督导人员要主动听取授课内容,明白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评课等模式和师生进行互动,准确评价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实践教学,督导人员要步入一线,了解学生实践过程中所暴露的不足。企业是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实践成果评价更具可靠性,让企业变成督导工作主体,对改进实践教学具有极大帮助,能够进一步推进校企融合的发展。

五、结论

第8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大学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要求大学校长不断提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凡是杰出的大学校长,必定是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兼备的教育管理家。

《管理观察》:目前,我国具有行业特征的院校,多数是由专家担任校长的,您作为管理学家担任林业大学的校长,是偶然还是必然?

宋维明校长:大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内在规律。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负责人,直接影响着大学办学质量及其走向,更对大学内部治理和改革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身份界定应以“管理者”的标准为主。

当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对大学校长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努力向“懂教育的政治家,讲政治的教育家”的“两家”标准看齐。在这种新常态下,大学校长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管理实践中,主动承担起现代大学治理中应有的责任。大学校长要努力遵循校长这一职业的规则,以严实相济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要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更要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推动管理创新。

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院校的校长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充分反映出大家对行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期待。教育部直属的33 所行业高校中,校长既有专业学术型背景,也有管理学术背景,大家各展所长,有效推动了行业院校事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据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内看,教育背景为管理学的中国大学校长已经占到十分之一。无论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如何,其岗位性质决定了管理治校是大学校长的主业,也是其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大学校长必须安心学校教育管理的事务,以教育家的情怀办好大学。

至于我就任北京林业大学的校长,这既源于上级组织的认可,也是广大师生的充分信任,寄托着他们对我发挥管理特长办好北林的美好期盼。2010年我担任校长以来,坚持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学校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未来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我只有恪尽职守,将工作重心更加聚焦于以师生为本的管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切实发挥学校在行业内外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跑好手中的北林发展“接力棒”,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师生的期望。

《管理观察》:当今,我国正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您作为一位管理型校长,有哪些优势和作为?

宋维明校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标志是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一次重大转型发展。要求我国的高校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与“双一流”的标准相比,我国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行业院校更需要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行业院校在对接社会和行业产业需求、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在优化学科结构、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机制体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术大师和创新团队汇聚,产出更多高质量高精尖的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都还需要着力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

大学建设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大学校长不断提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凡是杰出的大学校长,必定是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兼备的教育管理家。他们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探索形成了体现高教规律、符合学校的治校方略,引领大学不断发展和前进,其管理创新理念与学校发展相得益彰。从这一角度来看,管理型的大学校长在推动高校发展中具有很多优势,必将大有作为。

管理型的大学校长与现代大学治理要求的匹配度更高。高校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学校长充分运用管理学规律,从大学学术组织的特点出发,推动管理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相互渗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比如构建学科管理体系、组织跨学科团队建设、激发校内管理内在动力等方面的工作,就要求大学校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政策制定、过程管理充分体现管理学的内在规律,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益。

此外,坚持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提升学校创新核心竞争力;保持大局观,注重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既统筹全面工作,又突出重点;有效整合汇聚校内外资源,助推实施开放战略,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竞争力等等,都需要大学校长加大科学管理力度,持续推动管理创新。

二、大学怎样进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需要立足国情和校情,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保障。

《管理观察》:您是怎样运用和依靠管理创新来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

宋维明校长:管理创新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需要立足国情和校情,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保障。近年来,北林围绕推动管理科学化这一目标,从落实教授治学、强化聘任制改革、建立高效管理服务体系、推动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管理观察》:北林大在管理创新,特别是聘任制改革方面是怎么做的?

宋维明校长:这其中的具体实践很多。我仅以聘任制改革推动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治理体系两项工作作为案例介绍一下。

我首先介绍一下学校的聘任制改革。学院是大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分权层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主要任务的具体运行、管理和协调工作。但是长期以来,学院一级的办学活力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对目标设定、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等机制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学院成为相应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因此,在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岗位聘任制改革中,学校明确提出了分类管理、评聘分开,严格聘期、强化考核,科学分配、学院主体的实施原则。围绕这一原则,我们精心设计岗位聘任制改革方案,先后制定了20多个制度性文件,包括岗位设置与聘用、绩效津贴分配及所有系列岗位聘用和配套的奖励制度、考核办法等。岗位聘任制改革方案首次围绕学校五年发展任务,组织人事、科技、教务和研究生院等部门联合工作,建立了学校―学院―教师逐级设置的任务体系,实施聘期任务目标管理,逐级签订任务责任书,强化岗位意识和聘期概念;强调保障激励,兼顾公平稳定,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教职工收入。在此过程中,学校确立了学院在管理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将设岗、聘用的更多权力下放,促进学院自主规划队伍建设,支持学院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不搞一刀切。

同时,我们坚持激励约束机制并举,加强绩效考核及其配套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强化教学、科研、管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实行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并严格执行。学校特别倡导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引导教师注重精神要求,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的氛围。

改革的实施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集中体现在教学投入、科研产出及资源聚集等方面。近年来,我们有11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增一批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学校“十二五”科研经费达到9.05亿元,比“十一五”增加95%,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长17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突破。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20项。与“十一五”相比,SCI论文收录2159篇,增长了560%,全国排名由148名上升到85名,跃进了63名;EI收录1096篇,增长了186%,全国排名由163名上升到86名,跃进了77名。新增12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学校科研实力稳居全国同类高校领先地位。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取得新进展。2015年,有12人次获得青年千人、长江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称号和项目。

《管理观察》:北林大章程建设方面有什么创新?

宋维明校长:大家都知道,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推动依法治校、构建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章程制定,将其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实践来抓。

自2012年开始启动大学章程制定工作以来,通过不懈努力,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正式。北林的大学章程通篇贯穿了管理创新的理念,成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注重对学校办学特色、理念文化的总结与概况。章程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进程、学校校训、建设目标等都作了集中表述,保证学校历史文化、精神理念的传承有了明确的载体,同时也突出了学校承担的国家责任和发展愿景。

二是对管理体制作出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治理结构。章程对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做出明确规定,在建立党政协同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党委、校长等具体职权范围做出规范,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三是规范了内部学术组织的构成、职责和运行机制。章程在总结学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了学术治理体系是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对校内的学术治理体系做出了具体规定,实现了学术权与行政权的适度分离和相互配合的具体制度安排。

四是规范了学校内设机构的类别、设定权限和原则。章程重点明确了学校的校内管理体制、管理规则,将“学院”作为单独一章单独阐述,强调了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突出了学院在学校办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面向学院的授权和放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办学活力。

五是明确了校内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章程将“民主管理与监督”作为“治理结构”的单独一节予以重点阐述,明确了党内监督、行政监察、民主监督,拓宽监督渠道,畅通意见表达,保障利益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制度规范,完善学校内部自我监督,建立权力运行约束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在学校综合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落实大学章程各项要求,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努力探索更多的管理创新实践经验。

三、创建特色院校关键在于能力建设

行业院校实现特色发展,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很丰富,需要聚焦重点、破解难点。北林的建设目标是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管理观察》:北京林业大学始终坚持特色办学之路,这与您亲自主抓的“学校能力建设”有哪些关系?

宋维明校长:中央对行业院校发展始终寄予厚望,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促进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一新要求,加快学校特色发展。

行业院校实现特色发展,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很丰富,需要聚焦重点、破解难点。近年来,北林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深入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着重介绍一下学校狠抓学科建设、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的有关情况。

北林的建设目标是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重点推进学科组织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遴选、聘任学科负责人,构建学校、学院、学科和教授四位一体三级组织两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院建设和管理学科的主体作用。学校主动适应一级学科建设的需求,成立林学、林业工程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建设协调小组,构建跨学院重点一级学科建设模式,从单一学科外延的增长向学科多元综合交叉转变。各学科以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学科人才为重点,积极谋划“十三五”发展新思路,进一步凝炼创新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

由于顶层设计到位,建设措施责任落实,有效激发了学科内生动力,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形成了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全国第一的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为主干,加以富有潜力的林业工程学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的特色鲜明的四大一级学科格局。学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国际重要大学、学科排名中的地位有了新提升。在2015年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农学林学排名中,学校进入全球前51―100位,位居我国农林高校前列。2015年9月,学校进入基础科学指标(ESI)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学科排名的全球前1%。2015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大学排名中,我校进入全球750强,位列712。中国有57所高校入围,北林是5所农林大学之一,也是唯一的林业大学。“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抢抓“双一流”计划的战略机遇,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打造更多的学科高峰,建设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带动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管理观察》:北京林业大学能力建设有什么经验和体会?

宋维明校长: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们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目标,着力推动学校与各类社会创新主体建立深度融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关系,建设一批拓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科教平台和实验基地,实现了校内外创新资源的聚合,为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机制、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牵头发起政产学研用共建的跨校、跨区域创新联盟。2012年,学校牵头与国家林业局速丰办、中国林科院、竹藤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组建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吸纳91家会员单位,服务国家木材安全战略。2015年,学校联合30余家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成立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共同体”。

政产学研用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形成绿色产业链企业聚集、研发聚集。学校于201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借助这一平台,吸引东方园林等生态环保领域龙头企业10余家入驻园区,与学校相关学院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吸引产学研合作研发经费超千万元。科技园“十二五”期间,累计在孵企业100家、毕业企业5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60家,实现产值100亿,转化科技成果100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00人,“科技创新+孵化+创投”的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主动推进校地、校企、校社合作,探索多样化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学校立足绿色北京建设,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海淀区政府、延庆县政府等推动平原绿化技术研发、生态涵养区规划发展等合作,建立北京园林绿化协同创新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学校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2015年底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绿色崛起这一主线,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白洋淀生态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建筑研究与检测中心”两个核心平台,以生态湿地保护建设、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木结构建筑研发应用等三大重点任务为驱动,多领域、全方位开展协同合作。

学校对接中原花木产业升级,在中原花木产业第一县的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建立科研中心,组织1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入驻,开展了以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花木品种引进创新为重点的科研联合攻关,为鄢陵县花卉企业开展规模化的人才继续教育。此外,学校还与广西、陕西、贵州、四川、内蒙古、湖北等省区林业厅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吉林森工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企业共建创新研究联合体,针对森林经营与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文化软实力是大学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注重将文化的传承创新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大力倡导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营造了潜心学术、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师风。学校主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凝练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探索绿色教育教学、绿色科学研究、绿色文化传播、绿色校园建设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绿色大学文化建设之路。

学校开设近40门绿色文化、生态文明类公选课,充分让学生身心浸染“绿色”,全方位推动生态文化的实践传播。学校坚持生态文明实践教育30年,相继形成大学生“绿色咨询”、“绿桥”和“全国青少年绿色”等品牌活动。联合全国50余所高校,开展“国家自然保护区考察”、“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调查”、“农村水资源调查”等大学生实践考察活动;深入百余个农村及社区开展环保调研和绿色咨询;率先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校园农耕项目;种植首都大学生青春奥运林2千余亩。

第9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就近入学;学区房;教育资源资本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078

面对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整体增速开始相应回落。但无论商品房市场如何波动,北京市学区房房价却仍然呈现坚挺的增长态势。而这一问题的由来,却起源于国家对于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追求。实现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我国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分布状况和各式各样的不公平择校行为始终存在。为了保障教育公平,我国出台了“就近入学”的学区政策,旨在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保障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但以“就近入学”为宗旨的学区政策却导致了“以房择校”现象的出现,使原来的择校费用开始体现在学区房价上,导致了学区房房价的快速上涨。而由于北京小学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以及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这种教育资源对房价的拉动作用较全国其他地区便表现更加显著。

总结以上背景,可见无论从教育部门的政策设定还是从个人投资的角度考虑,具体得出小学教育资源对房价的量化评估结果都极具现实意义:从个人投资角度,学区房投资对一般家庭而言影响、开销巨大,家庭必须充分考虑教育资源在商品房中的溢价是否合理,避免决策失误;从政府决策层面,量化教育资源对周边房价的影响也能更有效地评估学区政策对周边经济的影响,设计更加公平科学的公共政策。

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着重对国内外研究教育资源资本化现象的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将对本文使用的数据、变量和模型设置进行简要介绍;在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实证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则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文献综述

之前大量文献主要是从公共品角度研究了教育资源对房价的影响。Tiebout(1956)认为居民对于居住地点的选择受到公共品供给的深刻影响,指出居民有选择公共服务较好的地区居住并为此支付相应价格的倾向,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拥有财富的阶层能够利用搬迁来占据更优质的公共资源。

而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公共品,由于其具有稀缺性、排他性并且在各地分布不均等性质,使得自身容易被资本化,即将自身价值体现在房价中,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正向的影响。Black(1999)通过大量文献总结指出,学校质量越高,其附近的房价就越高,家长们愿意为了孩子能进入高质量的学校而支付更高的房价。

Oates(1969)构建了特征价格模型对Tiebout的理论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支出与房地产市场价格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Oates的基础上,很多欧美国家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验证公共品中的学校质量、数量或可达性等因素与住宅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计入模型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时间因素,尽管模型和变量设置有差异,但普遍证实了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会影响学区内的住宅价格。

而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教育资源资本化的问题。梁若冰、汤韵(2008)利用35个中国大中型城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住房价格与地方公共品供给之间的关系,发现教育资源和房价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冯皓、陆铭(2010)利用上海52个区域的优质高中分布和房价数据,以两个批次“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府命名过程为控制变量,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对房价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冯皓、陆铭选取的是高中样本,而高中的入学采用的标准是“以中考成绩参考、考生自主选择”,以示范性高中为研究对象可能会低估教育资本化程度。张浩、李仲飞、邓柏峻(2014)基于北上广深51个行政区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教育资本化问题,发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加会显著提{所在区域的房价。温海珍、杨尚、秦伏中(2013)利用杭州市六城区住宅小区的微观数据研究了教育资源对住宅的资本化效应,其中教育资源被设置为五个特征变量,即小学质量、初中质量、幼儿园数目、邻近高中、邻近大学。该研究发现各类教育资源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情况有所差异,但都正资本化周边住宅,并认为这源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以及购房者对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投资热情。

鉴于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本文将利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小区所对口的小学教育资源对其平均房价的影响,对北京市教育资源资本化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2数据和模型说明

21数据和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了北京市东城区为主要的研究区域,重点从小区层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选择东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在于作为北京市主要行政区之一,东城区既最早就在学区制度规划范围之内,又属于北京老城区,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公共资源配套和较成熟的市政规划。在东城区中商品房交易市场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相比北京市其他地区更为成熟,并且各种公共品资本化程度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淀。所以,选择东城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更能反映学区制度的影响和教育资源资本化的程度大小。

本文中各个小区的相关数据是从国内商品房交易的门户网站搜房网上进行收集,而相关区位特征则利用百度地图进行补齐和验证。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之后,一共得到了280个小区的微观数据,每个小区样本对应1个因变量和15自变量指标,这些自变量指标又根据其影响房价的途径不同分为教育特征、区位特征、建筑特征和邻里特征四类。而具体变量的分类和量化指标如表1所示。

在教育特征中,由于文中只研究公立小学,在确定各小区对应的小学后,设置虚拟变量。若小区对口的是“市重点”小学,则“市重点”字段记录为“1”,否则为“0”;对“区重点”的处理方式亦然。由于学区制度的存在,每个小区的适龄儿童须在划定的小学完成义务教育。但受目前教育资源发展状况的限制,各学区的教育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差距较大,对子女高中、大学升学率有着较大影响。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已变得越来越高,让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到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就将反映到房价上。

由于进入高中及大学入读不受学区制度或其他区位行政制度的严格限制,它们对房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距离可达性和正外部性方面上。一方面,邻近这些学校意味着子女上学通勤时间少、安全性高、不用寄宿,也便利家长接送孩子、与老师沟通交流,这主要体现在对高中的距离可达性上;另一方面,邻近学校能提升小区的人文氛围,提供相应的运动设施并改善绿化环境,而部分学生选择租住周边住宅也对小区房价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而这主要体现在大学层面。由于重点大学(即985/211大学)的正外部性较普通大学更加显著,所以还加入了“是否邻近重点大学”这一变量,若小区周边1千米内有大学或重点大学,对应的虚拟变量则记为“1”,否则为“0”。在区位特征中,鉴于北京市巨大的城市规模以及各行政区已基本形成独立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本文选取到市中心的距离(到故宫的距离)和到副市中心的距离(到区政府的距离)两项作为影响房价的区位特征变量。对于建筑特征,文章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将小区房龄、有无电梯、有无停车位等作为影响居住的舒适程度、房价高低的建筑特征变量。

邻里特征是指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周边配套设施等特点,它们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便利,降低生活、交通的时间成本,让消费者身心愉悦,对房价有着良好的正向推动作用。本文邻里特征中所用指数采用了搜房网上对于小区周边医疗、交通和商业情况的综合评分。

22模型设定

参照特征价格模型常用方程形式,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采用对数形式建立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小区平均单位房价的对数形式为因变量,自变量中则包含连续变量、非连续变量和虚拟变量等。具体函数形式如下。

上式中,P为单位价格,Edui为教育资源变量,Xk为相应控制变量;β0、βi、βk为待估计的系数;ε为误差项。

23数据处理和分析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等原因,部分样本存在特征值残缺的问题。对于这一部分样本,本文又重新进行了残缺特征值的搜寻、补充工作,之后再对于仍存在特征值残缺的样本予以删除,最后得到有效学区房样本280个。表2是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具体统计性指标包括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极小值和极大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280个小区样本中,均价分布区间为35221元每平方米到150666元每平方米,平均值为77407元每平方米,而且标准差较大,这些都说明房价数据存在较大变异,与北京市目前的房价分化情况相符合。对口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数目占总样本数的43%左右,而市重点小学的占比更少,说明北京市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现象。因这些样本都分布在东城区一带,所以距离故宫的平均直线距离为368千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在对各个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后发现,交通指数、商业指数和医疗指数存在较大共线性。这说明交通区位较好的小区周围一般也有着较好的商业设施和医疗设施配置。在基础回归方程中将只代入一个指数进行回归。

3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最小回归二乘法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具体操作为:在Stata14中选择相应变量依次进入模型参与回归。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东城区小区教育资源对房价的影响,所以首先代入了市重点、区重点等几个代表小学质量的虚拟变量和其他教育特征变量,结果如(1)列所示:在只控制了相关教育特征变量的情况下,与普通小区相比,若将对口小学改换为区重点,将使得房价提升约19%(以下“使房价提升”“对房价的贡献”都是指,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该变量提升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原房价涨幅),而市重点则将使房价提升21%。在没有加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市重点、区重点小学对房价的贡献都是正向且显著的。

在方程中加入区位特征之后,回归结果如(2)所示:市重点对房价的贡献变为了18%,但区重点的影响明显下降为11%,同时两个变量都是显著的;在区位特征中,到故宫的距离、到区政府的距离都对房价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后者影响较前者更大,这说明文章之前的推断基本正确,即东城区的各种公共设施已较为完备且各个小区距市中心普遍较近,靠近市中心的便利性不再是购房者判定各小区差距主要的因素。

第(3)(4)列分e显示的是在加入了建筑特征、邻里特征之后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发现,在控制了所有控制变量之后,市重点对房价的贡献为13%,而区重点小区对于房价的贡献为9%,他们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的。在控制变量中,是否邻近重点大学、到区政府的距离、绿化率、物业费以及交通指数等变量对于房价都有着显著影响。

在对所有变量进行VIF检验后,发现小学教育资源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不明显。而在加入所有变量之后R-Squared达到了683%,说明本文所选择的变量能解释68%左右的因变量变化,拟合程度较好。

4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特征价格模型,从东城区的小区层面微观数据入手,在控制了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建筑特征等变量的情况下,发现对口区重点小学、市重点小学对学区房房价的贡献分别达到了9%和13%左右。说明居民对于重点小学有着明显的偏好,愿意为了获得稀缺教育资源而付出更高的房价,小学教育资源资本化的现象十分显著。

这一结果验证了以“就近入学”规则为主的政策安排只是将原来不规范的择校费以学区房高房价的形式体现,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相比于传统的择校形式,“以房择校”导致了空间上的“群分居住效应”,即高房价不仅会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在义务教育阶段受到的教育差距拉大,还在空间意义上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从而会进一步导致其他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均,阻碍社会的公平和进步。从中也可以看出,简单的“就近入学”政策亟待调整。

由于本文设定的模型不够精确以及数据可得性等问题的存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能有遗漏变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导致对于优质教育资源资本化程度的估计存在偏误。但总结以上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的结论:北京市小学教育资源对房价的影响确实存在而且较为严重,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的今天,这一现象正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区制所带来的“以房择校”等问题,开始因地制宜地对学区制度进行改革,具体采用合并办校等方式增加个别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大力促进各学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文章发现相对于其他城区,海淀区教委针对自身教育资源分布的特点,已经在2016年推出了更为明确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体方案,并于2016年新生入学前集中调整和合并了近20所薄弱校,旨在提高教育资源质量来为区内适龄儿童提供更多优质学位。从政策操作层面来看,这项改革包括由名校承办普通小学、将普通小学并入重点小学作为其分校等措施,以期发挥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提高普通小学的教育质量。按照海淀区教育改革方案,在合并办校之后,会通过校区间调配优秀教师队伍、区及教委领导担任校长等方式为薄弱校提供更大的支持,促进学区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不过,对于这项改革措施能否提升被合并薄弱校的教育水平、是否具有推广价值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虽作为一种公共品存在,但由于其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这使得义务教育资源通过其分配制度作用于周边经济的程度远甚于其他公共品,进而造成了公平分配被逐u扭曲和投资炒作的现实。在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的背景下,政府应针对义务教育资源的资本化特点建立有效的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机制,在补充、均衡义务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同时,也要对相关金融炒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抑制,避免教育资源的资本化程度泡沫式膨胀,保障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参考文献:

[1]Tiebout C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2]Black S EDo Better Schools Matter? Parental Valua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99,114(2):577-599

[3]Oates W EThe Effects of Property Taxes and Local Public Spending on Property Values∶an Empirical Study of Tax Capitalization and the Tiebout Hypothe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9,7(76):957-971

[4]梁若冰,汤韵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Tiebout模型:基于中国城市房价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8(10):71-83

[5]冯皓,陆铭通过买房而择校:教育影响房价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2010(12):89-104

[6]张浩,李仲飞,邓柏峻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房价――我国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4(5):193-206

[7]温海珍,杨尚,秦伏中城市教育资源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资本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