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生产管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管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管理方法

第1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Abstract:Safety prod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was crucial for the national property security,benefits of people and electric power staff,and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the profits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afety prod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uture and fate of the enterprise,which was the basis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Enterprise image was also decided by safety production.In conclusion,because our society and economic was in a period with high development speed,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Keywords: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Manage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ProblemMeasures and advice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1.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3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1.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3],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1]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5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6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7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8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总则。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

第2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安全管理是电力供电企业的生命,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抓得好。无论对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还是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努力构筑和谐用电环境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本文认真分析和思考了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对策来加强安全管理,可供同行参考学习。 

 

一、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是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就是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任务、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一些电力供电企业只着重提高企业效益,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时间、资金相当有限,轻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已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或执行力不够。抓安全是时紧时松,上面要求紧时,就跟着喊一下,不能层层执行下去。而有些供电企业就是不按计划安排工作,领导随意性强,来了任务或出了事情就仓促应战。有些供电企业虽有计划,其完成率也是不高的。又比如对现场运行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不及时完善,“二措”和“五防”不按时完成,对“两票”执行情况不及时评价、通报,对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各项预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及事故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等。它具体又表现在:一是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二是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三是部门之间对发生的问题推拖抹赖,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四是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五是对形式主义不敢大胆抵制,对检修、施工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预控措施开成虚设,上下存在着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3.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即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又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济杠杆。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奖罚失衡。防止问题奖的少,发生问题罚的多;二是时效滞后。奖的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三是避重就轻。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四是考核不公。前面发生的事情没考核、后面发生的事情考核了,或有的事情考核了,有的事情没考核;五是尺度不公。员工做与不做一个样,能做与不会做一个样。 

 

5.安全工器具管理不严 

安全工器具管理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6.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工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二是部分班站长的管理能力差,不善管、不敢管;三是先进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不强。各项评先、评优工作也是靠人情关系。 

 

二、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 

首先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使安伞责任重于泰山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第三就是要加大资金、时间投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2.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第一,各级电力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第二,提高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于管理,扎实开展反违章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第三。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 全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水平。 

 

4.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首先,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5.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6.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7、齐心协力,打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需要一种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聚积和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我要安全”的浓厚兴氛围,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6,(5) 

第3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汽车生产 管理协同 方法探析

管理协同方法就是利用协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管理对象之间的协同关系,在将各要素按一定方法进行整合,使其互相协调与配合的基础上,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整体的作用大于各个系统的简单相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汽车产能与控制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来掌控汽车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

1.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简介

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汽车的整个生产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通过系统中各部分的互相配合与重组,形成较为合理的生产模式,从而实现各项投入的高效利用与协调发展。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主要组成要素为企业生产目标、组织机构、人资及相应的生产技术。通过人力、技术、信息、设备等的利用,最终生产出汽车产品。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基本宗旨是企业的生产目标,最终实现的是技术上的转化,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汽车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企业具有明确的宗旨的前提下,还要有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源与之相配合,这三者相互作用,最终完成汽车企业的生产过程。在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与目标的支撑下,与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包括计划、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等各环节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的系统。协同方法强调协同自身的作用,即复杂的整体系统本身存在的自我组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序的内部作用力,当应用到汽车生产管理中,因汽车生产管理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广泛的系统,因此,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是在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宗旨的指导下,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调节和协作,使其平衡过程逐渐从低级向高级转化,这一平衡转化的过程即可以称之为生产管理协同过程。

2.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运作过程

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包括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一体化两个方面。企业只有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做到共享,才能在全面掌控信息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虚假信息,从而为汽车的生产过程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包括管理决策、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三个基本的方面。生产决策对基础的数据进行分析,生产执行过程主要是制定有关的生产计划、选择加工方案,进行资源分配。过程控制主要是控制与生产有关的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人力、采购、产销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实现信息的沟通与反馈。而生产管理一体化主要是指流程、生产要素、技术、信息、资源的一体化,通过坚持顾客至上、质量优良、成本较低、注重创新、充分利用网络等原则,避免多次建立系统造成的重复与低效现象,避免资源的浪费。管理一体化能够适应汽车企业对现代生产管理的要求,实现跨部门与跨组织的相互协作,打破固有的权责限制,为实现企业的宗旨和汽车生产的高效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3.汽车生产管理协同的实施策略

3.1 明确汽车生产管理协同的基本思路

为实现汽车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协同合作,需要首先明确管理协同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讲,首先是要明确管理协同的基本目标,这是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实施的基本前提,只有明确了相关目标,才能具体清楚应该怎样进行每一步工作。而管理协同的对象是企业系统,了解了汽车企业的系统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宗旨。其次是要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与有效整合,管理协同方法要求对汽车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及与汽车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之间的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出一个为汽车生产服务的完整的部门。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配置与生产需求的有效结合。

3.2 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资源

汽车企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生产资源的利用,只有将生产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获得管理协同效应及改善企业的生产结构。因此,在汽车企业生产中使用管理协同方法时,应注重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具体来讲,汽车企业可遵循以下的原则来优化自身的生产资源,分别是从企业整体及长远发展的角度,采取共赢(即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企业争取到最大利益,因当生产资源的使用对所有相关部门都有益时,企业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因在具体的生产中,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各部门以自身的优势合作互补,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整体上的生产最优化)、资源共享利用(即各部门共享所拥有的资源,弥补自身的劣势,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等原则,发挥企业优势,弥补自身劣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以更好的发挥汽车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作用。

3.3 实施有弹性的汽车生产管理

弹性的汽车生产管理主要是指实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柔性,即注重实现员工的诉求,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注重员工的平等及上下级和员工间的互相尊重,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弹性的汽车生产管理更注重管理的内在、肯定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体现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的显性,进而逐渐增加汽车企业的竞争优势。弹性的汽车生产管理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员工的弹性化,即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注意尊重与关心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引导、塑造员工,激发其主动创造精神,释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讲,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要求企业必须适时作出竞争策略上调整,以维持自身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对现有的职能结构进行调整,打破部门之间严格的组织界限,使员工与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问题而非等待上级审批的机会,将垂直的组织管理结构逐渐变为扁平化的组织,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信息传递、处理的效率,发掘员工的潜能,提高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4.总结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使得各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中使用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都在寻找全新的、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管理协同方法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管理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对该方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具体的细化执行过程,也没有完全可行的执行步骤与方式。本文在介绍了汽车企业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协同方法的运作过程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从基本思路、生产资源及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析了汽车生产管理协同的信息共享,探讨了汽车生产管理协同一体化的简单方法,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对汽车企业生产管理协同方法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牟景林,沈硕,曲照伟,马良.可重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10)

[2]孟令芝,罗彬.浅析ERP与精益生产管理结合的必要性[J].煤矿现代化.2009(05)

第4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Abstract: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central part of the problem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especially is the resource confli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actical work, analyzed the core issues of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in detail,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analyzing methods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resource conflict,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and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key equipment task and ensure the smooth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tasks.

关键词:生产计划管理;计划编排;资源冲突;计划分析

Key words: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plan arrangement;resource conflicts;progra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0-02

0引言

生产计划与调度环节是离散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企业管理最烦琐和最难管理的环节[1]。面对我所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态,生产计划管理方法不能按照传统生产管理办法实施,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宏观调控与微观执行相结合、模型计算与专家修正相结合、信息管理与现场调度相结合的生产能力评估体系,以满足我所今后生产管理精益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能力评估体系[2]通过建立完整、可操作的生产能力评估体系,可全面描述现有资源的总体特征和表现能力,准确识别任务承担及技术发展的资源瓶颈,评价总体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对接风险大小程度,从而减少生产实施过程中造成资源冲突和盲目生产。

1计划的编制规则

1.1 计划顺排:这种方法是在加工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并不需要考虑项目的BOM结构关系来进行计划编排。该方法对加工资源透支较严重,一般不采用,如图1所示。

1.2 计划倒排,这是生产计划编排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一种。该方法主要是根据项目的BOM结构[3]关系来确定每项零件的最终交付时间,而不是从一开始全部进行零件的投产加工,根据装配需求而进行计划编排,如图2所示。

1.3 计划编制核心原则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编排的依据是生产定额人员的估工数据,但是往往估工数据会因估工人员经验情况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估工作业时间无法直接作为计划编排的依据,例如:数铣估工作业时间15小时/件,实际作业时间为2.5小时/件;电火花工序估工作业1小时/件,而实际作业时间为11小时/件。

为了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经常采用“拧湿毛巾”的方法,挤掉其中的水分,使估工作业时间尽量与实际作业时间贴近(按历史经验实做时间数据作为编排的主要依据,不能以估工时间为准)。

工种工时折算系数=历史工时数据/有效工作时间(1)

如:铣工某人历史1月完成估工时间为450小时,1人1天实际作业时间为9小时/天,1月工作22.5天,则其工时折算系数=450/(9?鄢22.5)=2.22。

实际作业时间=估工作业时间/工种工时折算系数

如:铣工某工序估工时间为18小时,该工种工时折算系数为2.22,则实际作业时间=估工作业时间/工种工时折算系数=18/2.22=8.11小时,实际编排生产计划时应将8.11小时作为计划编排的数据。

1.4 综合计划分析依据前面介绍的计划倒排和计划编制[4]的核心原则编排完单个零件的计划后,应该对整个项目的计划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分析在某一时间段期间的预计的加工资源冲突情况。

如图3所示,铣工任务1和任务2发生冲突,电火花任务1和任务2发生冲突,从而需要进行计划调整或者外协。

图3所示的任务加工资源出现冲突,首先应该考虑工序计划是否还存在压缩余量,如果工序作业计划不能压缩则应该考虑外协加工,现假设任务2电火花能够提前1天时间,任务1电火花能够压缩天,这样电加冲突问题就解决啦,接下来如果铣工计划无法调整则应该考虑外协加工,具体安排如图4所示。

2总体资源统筹

2.1 核定标准加工能力核定各工种的实际的标准加工能力值;

2.2 核定阶段需求能力需求-标准=差值,当差值大于0,则需要分析加工资源冲突原因;否则,不需要进行冲突分析;

2.3 总体资源平衡在计划执行生命周期内进行资源平衡,如果合理,正常;否则,进行资源冲突分析;

2.4 计划评审包括内部自评和专家评议;对于计划加工周期比较充裕的加工任务通常采用内部自评的方法进行计划评审。对于关键重点项目、特急项目、加工周期明显不足的项目等通常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该方法需要部领导、工艺员、计划员、操作者等人员参加并以会议的模式进行。

3加工资源协同管理

3.1 对平衡好的加工资源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各阶段的资源占用情况,并罗列出设备任务列表,如表1所示为DMU60P设备某周的任务列表。

同时,也为各工种任务安排指明努力方向(如DMU60P星期五一天需要完成10件机箱的加工,工作量为30小时,需要进行超长两班倒方能完成该项数铣工作任务,否则,就会导致计划在本工序延误)。

3.2 总体任务安排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内部加班、超长倒班、提高加工效率、精细安排等方法都充分应用,均不能满足任务安排需求时,请求外部资源援助(所内和所外均可)。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计划编排一些基本方法的分析和研究,详细研究了计划编排的一些核心原则,尤其是计划编制过程中估工数据水分如何有效的挤掉,保证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工资源冲突问题的机理和解决方法,保证整体项目计划的执行的有效性。最后,依据分析评估好的加工资源计划进行分解为设备任务列表,有效解决了班组任务尤其是重点设备任务冲突问题,并能够提前制定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朱钒,连志刚,管在林,邵新宇.离散制造业机械装备企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与方法研究-以广东科达机电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

[2]曾经莲,邹树梁,吴建时.基于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的复杂产品系统合作企业能力的评估研究[J].价值工程,2009.

第5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易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如:违法肢解工程进行分包,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及时确认责任方,导致处理迟缓,追踪困难;任意压缩合理工期,违背科学,造成赶工、抢工情况的发生,导致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为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项目前期手续不全,违法开工,导致相关监管手续不能办理,为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埋下隐患;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由于这种层层的分包,导致施工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没有。同时它还使利润降低,而包工头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减少他的一切不必要的金额开支,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忽视重大安全风险源的预控,导致风险一旦发生,无应对之策;不按规定提前拨付安全措施费,导致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工程所用材料的设计选用,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质量安全,随意调整设计指标,导致设计功能降低。

其次,相关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如: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检测单位出示虚假报告等;

相关施工单位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如:企业未建立专家论证制度,未配备足够的专家级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签字了事,未真正起到把关作用;各项目部未按规定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或名为专职,实为兼职,架子工等少数特殊工种经培训持证上岗人员数量不足;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中安全依据不正确,不全面,引用规范过时,安全措施内容缺乏针对性,深度不够,尤其是中小项目照搬现成模块已成普遍现象。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负责人往往缺乏经验,加上工期紧张或施工准备时间不足,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仓促,不具备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对危险性较大的如深基坑,高边坡,塔吊基础,土方开挖,模板,脚手架,吊装等应用面广,技术要求高,方案编制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往往套用现成模块再凭经验调整后验算,受力分析及计算错误多,构造要求不全,安全措施不力,一旦出事故后果严重,极易导致群死群伤或重大财产损失。为保证安全及个人免责,方案编制往往又过于保守,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其原因除编制人员水平及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外,施工企业及监理把关不严,工期紧等均有影响,但却一时难以解决。

针对以上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加以纠正,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预防措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安全风险源的评估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补救措施:补救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评价措施: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

教育措施: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吸取反面的教训。

第6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严格控制零星建设。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计划、规划、工商、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做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六条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符合《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其中,在设区的市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在500万元以上;在县级市以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在200万元以上。

    第七条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书面征求本级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的意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征求意见之日起1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书,作为企业登记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文件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章程;

    (三)验资证明;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五)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和聘用合同。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定资质等级,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领取资质等级证书;须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予以转报。

    第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一)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所有建设项目;

    (二)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区的土地、房屋综合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29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三)三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区的土地、房屋综合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15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四)四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开发,或者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承担7层以上建筑物的建设项目。

    第十条  省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本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应当持资质等级证书向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资质核验,并到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

    境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来本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实行年检。符合资质升级条件的,晋升资质等级;不符合资质等级条件的,予以降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进行年检时,不得收取年检费用。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建设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城市规划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情况等,编制本地区房地产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房地产开发规划,会同本级计划、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库。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确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的用地方式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意见,并出具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第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权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

    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土地使用权人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签订房地产开发合同后,应当持房地产开发合同到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规划、用地审批手续。

    房地产开发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及规划、设计要求;

    (二)开工期限和建设进度;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及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四)项目建设质量要求;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

    (六)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对项目提供的配套条件;

    (七)违约责任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建立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20%,具体使用、管理办法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由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质量责任。

    第十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房地产开发合同的规定进行项目开发,并根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其中经营性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不得摊入商品住宅成本。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经营性的公共设施有偿转让。

    对零星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同类地段、同类项目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综合开发补助费,用于开发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综合开发补助费的具体征收、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二十条  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申请综合验收,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落实情况的材料;

    (二)拆迁安置方案落实情况的材料;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

    (四)项目竣工图和技术档案材料;

    (五)单项工程及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消防、园林绿化等验收材料;

    (六)物业管理落实情况的材料;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进行综合验收,其中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下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单位验收;建筑面积在21万平方米以上的和纳入国家或者本省试点的住宅小区,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单位验收。

     第四章  房地产经营

    第二十一条  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

    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受让人应当为依法成立并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商品房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办理预售登记,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第二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销)售商品房,应当公布下列事项:

    (一)预(销)售人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三)预售商品房的交付使用时间,现售商品房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项目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平面示意图;

    (五)商品房的结构类型、户型、装修标准,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办法;

    (六)商品房的价格和付款方式;

    (七)物业管理方式;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商品房预(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商品房的用地方式及坐落位置;

    (三)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包括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及楼号、楼层、房号和层高;

    (四)商品房的价格、付款方式及付款时间;

    (五)预售商品房交付使用的时间;

    (六)商品房的结构、设备及质量标准;

    (七)物业管理方式;

    (八)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

    (九)当事人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和商品房销售价格,由当事人协商议定;但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居民住宅价格,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廉租住房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二十六条  经房地产开发企业书面同意,并在交付购房款总额的25%后,预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可以将购买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书面同意证明等材料到原预售合同备案部门备案。

    预售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人,在付足购房款和住房交付使用之前,不得将购买的预售经济适用住房再行转让。

    第二十七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二十八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在住宅质量保证书规定的保修期内,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拒绝核验的,购买人可以向其主管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3日内责令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予以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买人有权退房;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购买人擅自改变结构或者设备位置造成商品房质量受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承担保修责任,给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2年内,购买人认为商品房的实际面积与其购买的面积不符的,可以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复测。售房合同中载明的房屋建筑面积与复测面积的误差值超过测量规范允许范围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售房合同规定的售房价格退还多收的房款;购买人要求退房的,应当予以退房;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出借资质等级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报请颁发资质等级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等级证书。

    第三十一条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者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出具质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验收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该部门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条例》规定给予处罚的,按照《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7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整治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责任,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安全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进我市市政园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有关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三、范围和重点

(一)排查、治理范围:城市燃气、供水、城市道路桥梁、公园广场、户外广告等市政公用设施,全市市政园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二)排查、治理重点:

1、城市燃气:管道燃气企业的瓶组气化站、市政管网、燃气储配站和燃气供应站的安全状况、实体隐患和管理工作中的隐患,主要包括压力容器检验、安全保护措施、消防措施、防雷措施、安全监控装置及运行,以及上述设施与外面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安全要求、管道被占压情况、运行维护、应急预案和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

2、城市供水:供水企业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水质检测情况、水质管理制度及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周边地区对水体水质构成安全的隐患;城市输配水主干管(管道、管桥等)的安全隐患;液氯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安全隐患;自来水厂高压变电所(间)的安全隐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防范桥梁、深基坑开挖、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主要检查桥梁、深基坑工程的专项方案编制、审批情况,施工安全防护情况;脚手架工程的搭设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验收及使用情况;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使用情况。

4、城市桥梁:在20*年已完成市政桥梁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社会集资和单位筹资的桥梁进行排查。对不明确管理单位或无单位管理的桥梁逐一明确落实管理单位,建立健全“一桥一卡”制度。排点为桥台、桥桩、梁板等结构的安全性;桥梁上设置的广告牌、电力管线、给排水管线、综合通信管线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日常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等。

5、公园广场等:加强对公园广场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各项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检验;加强值班,强化公园广场的治安管理工作,充实安全保卫队伍;切实控制好高峰时段游人总量,严禁超容量,严防拥堵、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6、市政设施运行和维护:加大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力度,确保井盖等设施的完好,消除安全隐患,并对市政设施的维护加固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安全。对市区各主要街路及雨季易积水的路段排水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为确保汛期排水畅通、安全渡汛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7、户外广告、环卫设施:对市区户外广告设置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遮盖外墙门窗、通道的广告牌和高层建筑楼顶广告牌。对遮盖外墙门窗、通道以及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牌,一律注销设置许可并予以拆除;加强对户外广告、环卫设施巡查维护力度,对有紧固件松动、牌体摇晃、铁架锈蚀等安全隐患的广告牌,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加固,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拆除,特别是台风季节,要加强对户外广告的加固维护工作,确保安全。

四、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底前)。按照市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成立市政园林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通过动员会、简报、悬挂横幅等形式,多途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查找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因素,消除违规违章行为,坚决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全面排查阶段(20*年全年)。各单位要组织对所在行业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和风险抵押金缴纳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要根据不同时段安全生产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完善隐患排查台账,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建档,建立事故隐患库,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底要清、情况明。

(三)隐患整改阶段(20*年全年)。各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普遍检查和重点治理相结合,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到位;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排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责令立即停业整顿。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隐患排查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对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要逐级上报,实行分级挂牌督办,加大整改力度,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督查验收阶段(20*年11月至12月)。11月底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下属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情况、隐患排查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情况、安全生产治本之策落实情况等。认真做好迎接*市和我市安全生产检查的准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施跃华同志为组长,张京生同志为副组长,*等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公用事业科,郑章贵同志兼办公室主任,抽调王奕同志为信息员(*)。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并确定专人担任信息员,信息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4月30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整治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明确责任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各单位今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针对市政园林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各部门、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方案。要认真排查,从突出问题查起,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放过任何一个事故隐患;要彻底整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该整治的要整治,该停业的要停业,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绝不手软。要严格考核,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实施定期考核、评价,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安全责任不落实、行为不规范的,要给予一定的警告直至依法处理。

(三)落实措施,有序推进。各单位要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年工作安排,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实施市政园林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期抽查制度,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对辖区内在建工程、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用企业等实施不定期抽查,做好抽查记录,按照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定期确定重点监管企业和项目并向社会公布。要实施企业月检制度。各施工(监理)、公用企业,要在隐患排查治理期间,每月组织一次检查。由企业领导带队作好检查记录,实行谁检查谁负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各单位要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为契机,既要治标,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治本,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

(五)规范统计,及时报送。各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按时报送有关信息、数据和资料,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和推进市政园林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

第8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解决方法

1当前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农电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资金的投入也不够,没有第一时间对农电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因为设备比较老旧,所以设备经常会出现问题,在设备安装方面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和图纸进行安装,在管理方面也不够完善,这样就给弄点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生产作业缺乏管理

再生产作业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善的生产作业管理体系,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致使生产作业的管控没有办法得到落实。在农电生产运行的过程当中,因为没有具体的年度,月度计划方案,这样就使管理工作非常随意,使管理工作失控。

1.3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很多供电的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没有依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只是表面工作,造成管理混乱,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依据[1]。还有就是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标准去执行工作,使生产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1.4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有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把安全,稳定,发展,业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处理好,在操作方面经常违规,这样就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检查和维修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以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操作,这样就使安全事故和电网设备故障问题频繁发生[2]。

2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农村电网能够稳定的运行,具体措施有: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2)建立规范的农电安全监督管理体系;3)加强农电供电设备的建设、维护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4)完善农电安全制度。

2.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农电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专业素质比较差面对这种问题,我们要加强对你农电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专业水平知识得到加强,详细如下,第一,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提高业务水平,第二,对员工进行统一考核,看其真实水平,让其具备资格后才能参与到工作中。第三,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弄点的电网改造,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3]。

2.2建立规范的农电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一个极为重要的系统工程。结合农电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其难点,应充分认识到减少农电安全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划清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范围,有效地落实农电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农电安全管理的正常进行。具体制度如下:1)建立农电安全作业预警机制,制定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方案。2)建立农电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定各种安全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贯彻落实标准和制度。3)建立农电安全目标体系,明确农电安全作业管理各种措施,建立合适的安全责任与考核体系。4)建立完善安全作业责任机制,并根据承担安全责任与风险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安全作业激励、奖惩与约束机制,把违章处罚制度化

2.3加强农电供电设备的建设、维护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

为了可以更好的更换现在的老旧电网以及破损设备和线路等,我们需要把新农村的电网进行重新改造,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现在存在的农电电网设备安全问题,还可以使农电网能够正常的运转。在对农电进行维护和升级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关注容易发生损坏的地方,除此之外,还要对这个地区进行线路维护和巡视工作,以免出现危险事故[4]。还要在农村进行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对居民进行安全用电和和利用点的教育。

3结束语

对于农电的运行来说,安全管理使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对农电进行严格的管理,禁止出现私自接电线的情况,加强弄点的安全使用的宣传力度,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安全用电的意义,让农村电网能够顺利的进行,不光是如此,还要让工作人员的意识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减少不合理用电的情况,让农村电网可以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宝栓.探究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155.

[2]陈英.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3(12):226-227.

[3]彭厚林.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8):198-199.

第9篇:生产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 管理效益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ange idea, innovation, overall planning, enhance the initiative of the work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predictability, do save, comprehensive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safe production.

Keywords: safety management benefits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

一、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现在安全事故频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如果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三是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要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四是落实制度“严”字当头。人即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出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要“严”字当头,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到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五是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值班、顶岗和一线指挥都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应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生产一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从而在全矿范围内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矿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