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科学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学 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113-02
当前我国高校注重教研及教学需要的情况下,设置了科研实验室,支持教研及教学。但是,在良好设置科研实验室的同时,还要注意保障科研实验室安全,否则将有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以化学科研实验室来说,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存有多种化学品,如若化学品存放不合理、实验室清洁不到位、实验室温湿度控制不佳等,很可能引发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1]。所以,为了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化学科研实验室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强化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监督、控制化学科研实验室的方方面面,如此可以保证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
1 化学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考与分析国内高校化学科研实验室日常应用与维护实际情况,确定化学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研实验室安全事故难以预测
化学科研实验室内所开展的大多数实验活动都属于探索性研究,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未知,存在多大程度的危险性也无从知晓,这使得化学科研实验室存在安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化学科研就是一种探索未知的科研活动,科研人员需要经过不懈努力、多次尝试,逐渐了解化学现象,逐渐得出结论。所以,在化学科研实验室所进行的大多数化学科研项目都是难以预测其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1.2 未统一管理研究生科研工作
以往,在化学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有指导老师负责带领学生进行化学科研,因为每个指导老师所带学生较多,根本无法在学生进行化学科研中做到面面俱到,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或安全防范等,加之一些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低或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偶尔也会出现安全事故。而在今时今日,教育领域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的情况下,在化学科研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往往开放化学科研实验室。但是因为一些学生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或基本技能不强,使其在化学科研实验室中难以安全、合理、规范地进行化学研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2]。总结来说,无论是以往还是现今,化学科研实验室应用过程中都没设定统一管理标准来约束、监管学生,从而加剧了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1.3 实验室调整改造频繁
化学科研实验室调整改造频繁,同样会加大实验室危险性。而综合分析国内一些高校化学科研实验室管理情况,确定有一些高校为了能够更新科研项目或引进人才,加强校内基础建设,如,化学科研实验室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线路破坏、通风设施破坏等将成为安全隐患;化学实验室改造中频繁移动化学试剂、仪器设备,也容易使化学品变质或受潮,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项目,积极引用仪器设备,致使实验室内高温高压的仪器设备较多,这同样会加剧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危险性[3]。
1.4 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
不同于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学科研实验室所存放的高危险性化学品较多,为更好地进行化学科研项目研究提供材料。但因为易燃易爆、强酸强碱等高危险性化学品较多,化学科研实验室必然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一旦高危险性化学品爆炸或燃烧,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因为多种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加剧了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危险性。
2 强化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化学科研实验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情况,强化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对实验室进行方方面面的监管与约束,尽量规避安全隐患,必然能够提高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性。那么,如何强化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呢?
2.1 对化学科研实验合理布局安排
针对以往化学科研实验室改造频频,且仪器设施放置不合理的情况,笔者建议重新规划实验室,正确布局与安排,实现化学实验室区域化、规范化、合理化。在布局方面,则是根据实验室功能及实验特征,将实验室划分为实验区、理化分析实验区、化学品存放区、仪器设备区等,如此可以分区域地监管与保护,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针对实验室的安排,首先是考虑仪器及化学品存放、应用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室电线、水管等基础设施的布设。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安排大型仪器设备的放置及各种化学品的存放[4]。
2.2 制定完善的、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考虑到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较多,且具有一定难度,在制定完善的、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以下几方面。
其一,实验室行为规范管理。基于对以往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学生日常行为,提出规范的、合理的行为管理,如,穿实验服,佩戴防护镜及手套,化学试剂规范应用,化学器皿及时清洗等。
其二,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因为实验室存在较多高危险性化学品,为了避免因化学品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所制定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说明化学品从存放、应用、回收等方面的要求[5]。
2.3 强化实验室相关安全教育与培训
针对很多学生安全实验意识不强及科研不规范的情况,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并使其能够规范地进行化学科研项目,提高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性。具体的做法如下。
其一,加强化学品、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方面的培训。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化学品,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应当开展专项培训活动,重点讲解各种化学品的应用;各种仪器设备的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内容,强化学生知识水平及基本技能。
其二,强化安全意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案例培训、情景式培训、安全技能竞赛、安全讲座、安全演练等,不断地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使学生在化学科研过程中能够时刻注意安全操作仪器、安全使用化学品等[6]。
3 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诸多高效化学科研实验室均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对此,应当通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安排实验室、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强化化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为使化学科研实验室长期安全应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煤炭安全形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评价制度
1 引言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医药卫生、基础建设、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十一五”即将结束的重要阶段,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力争在2015年之前使我国的各项基础建设和医药卫生、教育工作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切的推动力量就是能源,在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而煤炭的生产和利用的安全就是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方面。
2 现行煤炭安全形势、分析与结论
2.1 现行煤炭安全形势
长期以来,全国煤矿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综合治理、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等,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如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连续多年以平均每年近20%的速度递减,199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2以下。但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为居于全国个行业之首。
2.2 煤炭安全形势分析
煤矿事故统计
据煤炭工业经济运行中心的统计数据,在1990~2000年的11年间,全国煤炭公生产煤炭126.83亿 t,共死亡66196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5.2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煤炭52.16亿t,事故死亡6357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1.22;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2.77亿t,事故死亡10329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4.54;乡镇煤矿产煤50.62亿t,事故死亡4767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49。详细情况见表1-1。安全状况最好的一年是1992年,全年共死亡4942人,当年全国煤矿共生产煤炭10.61亿t,百万吨死亡率为4.65。
3 现代科学管理制度
3.1 传统安全管理制度与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制度的引入和对比
安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职工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其中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按时序和方法的改革,把管理总结成为两种对称的管理方法:一是传统科学管理(简称传统管理);二是现代科学系统管理(简称现代管理或系统管理),这是指企业管理的发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以下是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对比:
3.1.1 传统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
主要是依靠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凭借经验知觉,靠强制命令,办法是人管人,工作以事后为主。
传统安全管理,虽然能总结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起到促进生产作用,但有其局限性、事后性和表面性,在当今新要求、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及时实施与推广应用上显得不足,或无能为力。
(2)内容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②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国家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③职工的工时、休假制度,对女工和未成年的保护。
④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登记、报告、统计、分析。
3.1.2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的特点和方法
(1)特点
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新科技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强调要素(法规、机构、队伍、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办法是完善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工作以事前为主。
系统管理,是从全系统的危险认识入手,通过对系统本身的分析、检测、评价来认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使系统优化,达到最佳安全程序。
(2)内容
①系统危险性的识别,做到防微杜渐。
②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预测。
③事故原因和条件分析。主要是“事前”分析。
④针对系统做可靠性或保障率的分析。
⑤用人机工程的控制,要研究人际关系和最佳配合。
(2) 安全评价制度的引入
为了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人们就要摸索事故发生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性或一直危险性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就必须对存在的危险性有充分的认识,在充分解释危险性存在和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基础上,在对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再看看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是否需要制定什么技术、管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危险性会得到怎么样的消除或抑制,这些需要反复的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制度就是安全评价制度。
4 结论
本文简述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安全的形势、现代煤炭科学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评价制度,综上要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力行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方针,企业和监察机构,职工和群众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划分责任制,才能使我国煤炭安全形势得到一定的改观,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
参考文献:
[1]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手册》委员会.《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手册》[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3
[2]景国勋,杨玉中,张明安.《煤炭安全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1
关键词:建筑工程;行政管理;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建筑企业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收入和产业延伸加速跨越。但由于行业特性,许多煤炭企业仍依然面临着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障碍。企业行政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计划、生产、财务、营销等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适应行业特性、市场实际和中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
我国现行和应用的大多数行政管理制度与方法都是学习与借鉴国外的一些方法与理念,很少是本土化的理论。泰罗开创了科学管理时代以来,莱芬韦尔和库克加以发展,并加以英语与行政管理方面,这此时他们都取得了卓绝的成就,使行政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使良好的形象得以展现,至此,科学管理的理论便被普遍应用与推广,逐渐的被行政管理所吸收与借鉴,在行政管理方面,科学管理也日益展现其优势,受到一致好评并备受关注。
二、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方式
(一)坚持科学的行政工作方法。倡导以科学的行政工作方法进行行政管理。将工作人员与科学连接在一起,对行政工作进行科学的分工,同时,行政人员承担相应分量的责任,保证权责对等、统一。只有权力与责任相符合,这样才能形成公平行政的组织纪律,保证组织的稳定。
(二)建立行政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坚持建立行政人员的培训开发与考核机制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选择和和不断地培训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有责任细致地研究每一个行政人员的性格和工作表现,不断开发出他们的能力。通过对行政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在精神上、思想上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引导,督促其树立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理念,同时,需要培养行政人员的独立人格,使其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应的制度规章,并运用规章制度独立行使执行权。
实行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对行政人员进行内、外部考核;定量、定性考核;考核与测评相结合,可以使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公开性、真实性有效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完善监督机制。早在西方行政管理科学化手段中,便在威尔逊时期提出了行政监督的思想,强调行政管理必须对任何方面的公众舆论都保持敏锐的反应。现今,随着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裁量权的不断扩大,在行政执行中凸显除了较多的问题,诸如: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滥用权力、违法乱纪、无视公民权力、管理混乱、不负责任等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不良情况。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虽然制订了执行标准和考核标准,但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部分行政人员指国家利益于不顾,在行政管理中,不合法的行政行为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及公民与国家的利益,行政机构立法规制的缺失与有效行政监督机制尚待完善,行政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行政管理科学化路程受阻。所以,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过程中,有待于监督体制的监测和督促。因此需要建立以立法、司法、行政三位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从各个层面进行强化分支,增取将每一个监督对象进行细化,确保行政系统高效地运作。对于行政管理相对薄弱的化解必须对其实施经常性、反复性的监督,避免不些潜在因素、突变因素造成行政管理的混乱性。因此,在行政管理中,要不断发挥群众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同时,行政机构必须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将行政弹性过大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扼杀在潜伏初期。
三、提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仅注重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无法调动行政官员的积极性。所以要有的放矢,找准提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工作目标与权限方位。建筑企业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基本上所有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遇到研究安全问题时,几乎素有的行政单位都要受到这样或那样、或大或小的责任。所以,面对像安全工作这样的事情,要对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从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信息反馈等方面提高效率。
(二)建立健全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引入科学的建筑企业管理方法。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转变以往反正企业的原料成本很小,企业总可以旱涝保收的错误观念,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科学衡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最终提高行政效率。
(五)利益科学的方法将行政管理的流程加以精简,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管理科学化管理一个关键且重要的环节便是精简机构,这对于优化管理流程至关重要。在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精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程序简化、权责明确的标准与要求,保证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能够有专门的责任人与负责部门,实现流程中各部门资源的信息共享,从而呈现相互协助、促进与制约的局面,保证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并且,在新的行政管理形势下,要对行政人员的相关管理规章与制度加以调整,充分利用新的科学化的理论、手段在行政管理上的应用。
(六)利用科学化手段建立行政信息化系统。目前,我国行政机构正在整合资源,争取实现网上办公应用系统的早日实用,行政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系统的建立可以灵活运用信息网络传递行政决策、制度变更等重要行政信息,加强各行政部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使行政管理过程的事中、事后管理者随时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的准确性。在管理中要注重行政管理消息的反馈,通过行政中出现的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行政管理的目标与方式,达到科学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七)利用科学化手段实现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在推行科学化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过程中,科学化管理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是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文化建设引导行政机构干部形成效率最高化、服务最大化和管理标准化的行政管理理念,与此同时,还应促使行政人员形成雷厉风行和严谨细致等行政管理核心价值观,把行政管理科学化融入到生活中去,并把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应用当作一种工作要求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积极的投身行政工作实践。
结束语
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人员众多、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广大建筑企业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健全企业规章制度,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臧忠生.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J].吉林政报,2011,08:33-39.
[2]乌云高娃.蒙古族非正式制度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
1、物业管理社会化
物业管理社会化有利于地税部门从繁重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抓好税务工作,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目前,我局有部分办公楼、家属区已经承包给物业公司管理,初步实现社会化管理,预计到年,所有办公楼、家属区都要承包给物业公司管理,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后勤部门主要做好与物业公司的沟通与联系,做好物业管理社会化工作,确保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目标。
2、公务接待规范化
公务接待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接待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局中心工作,对每一项接待事务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为来宾提供周到的服务,树立我局良好形象。
3、车辆管理科学化
一是严格执行派车制度。用车部门需按照车管部门要求填写派车单派车,注明出车时间、方向、工作任务和收车时间等,驾驶员依据派车单出车。驾驶员完成出车任务后,按规定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任何人不得私自开车回家。节假日,非执行公务的人员,一律不准动用车辆。
二是严格执行车辆维修制度。本局各种车辆,一律经车管部门审核,报领导批准后送定点修理厂修理,否则修理费一律不予报销。
三是加强油料管理。坚持车辆行驶公里数与油料消耗相符的原则,车辆用油实行核发油票制。驾驶员在出车前带派车单到财务部门领取油票,财务部门按派车单上出车公里数核发油票。
4、资产管理制度化
一是定期资产清理。坚持定期进行资产清理,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地盘点、统一管理。通过清理,明确产权,摸清“家底”,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堵塞管理漏洞。
二是规范资产管理。不断建立健全资产系列管理制度,从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上,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相关使用单位的工作职责,规定资产增加、处置、变更、调拨的审批程序,并严格按流程规范操作,避免管理上的脱节。
三是严格固定资产审批手续。各基层单位和各部门新增的固定资产,不管金额大小,都必须经本局职能部门审核,局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采购。处置固定资产,无论是出售、变更还是调整,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
5、综合治理安全化
一是抓好安全防范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宣传,做到全面宣传、全员普及,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好安全教育。通过知识培训、专家讲座、演练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安全管理的工作职责明确到单位、科室和个人,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是抓好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预防和抵御火灾危害的能力。完善机房、库房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配备足够、有效的安全设备,确保设备、资料、发票的安全。认真制定各项应急预案,抓好演练,帮助干部职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政府采购透明化
近年来,我局本着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的原则,在政府采购中心建立采购信息化系统,采购单位、供应商、采购中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操作,所有交易过程完全透明化。
关键词:煤矿企业 行政管理 效率
1.煤矿企业行政管理的涵盖范围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是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要求。煤矿企业要有效地组织企业采掘、洗选、加工、销售,就必须有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连接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否则,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和规范度,而不能实现。
行政管理涵盖以下工作范围:(1)确定计划。即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做好预测工作,对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2)组织协调。企业要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3)指挥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确定好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明确人们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体系;调动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组织人员之间的冲突。(4)控制执行。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例并认真执行。
2.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1)行政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体制不健全,没有很好的执行。现代行政管理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全面规范的管理规则。
(2)行政机构过于臃肿。由于行业的特性,我国的煤矿企业普遍呈现员工多、地域广的特点。这就造成了煤矿企业行政机构过于臃肿,虽然经过几度机构调整与精简,仍然是“精简、精简,有增无减”。
(3)过于集权制约失衡。权力过分地高度集中而又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一些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严重,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煤老板”“窑主”等思想,像毒瘤一样影响着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延缓着企业行政系统缺乏活力和效率。
(4)行政机构工作效率低下。由于部门和环节过多,造成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信息失真,往往因推诿扯皮和过多的请示汇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主要表现有: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因少数人反对,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已经作了正式决定,而且又是正确的,只是触及到某个部门、单位的利益,这个单位和个人就找借口拒不执行。
(5)行政人员素质不高。煤矿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的选拔、录用、考核、奖惩等基本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的行政工作人员多年以来从事煤矿基层工作,对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了解较少,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范围不广,遇事总是想当然或者意气用事,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3.提高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路径
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要有的放矢,找准提高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1)明确各层级的各种职责、工作目标与权限方位。煤矿企业特别是生产系统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基本上所有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遇到研究安全问题时,几乎所有的行政单位都要承担或大或小的责任。
(2)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3)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4)引入科学的煤矿企业管理方法。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转变以往反正企业的原料成本很小,企业总可以旱涝保收的错误观念,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科学衡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最终提高行政效率。
4.结论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人员众多、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广大煤矿企业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健全企业规章制度,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关键词:乡镇供电所;规范管理;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87-02
乡镇供电所管理已经是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电规范化管理和县级供电企业科学化管理的重点,是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适应新时期农电管理形势和今后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如何实现乡镇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如何加快乡镇供电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如何建设高素质农电职工队伍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了今后农电管理工作重点和方向,以便指导乡镇一级供电所今后各项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一、实现乡镇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是农电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电管理已经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电管理,规范农电管理行为,实现农电管理科学化,是县级供电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点,也是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农电管理已经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发展速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农电管理,规范农电管理行为,实现农电管理科学化,是县级供电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点,也是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实现农电规范化管理是适应新时期农电管理形势和今后农电事业发展的需要
农电规范化管理,是巩固“两改一同价”成果的必然要求,为县级供电企业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农电体制改革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从根本上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建设了安全、可靠、科学的农村电网结构,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为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规范农电各项管理工作,巩固“两改一同价”取得的成果,逐步实现农电管理科学化,为今后县级供电企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电体制改革是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前提
经过农电体制改革,重点解决了行业管理混乱,管理机构重复,优质服务严重滞后及安全隐患突出等方面的问题,改革了县、乡、村三级农电管理模式和电力商品趸售模式,实现了电力行业归口管理,为供电企业今后行业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奠定了基础。
(三)农电体制改革是适应新时期农电管理形势的需要
由于原来农电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导致农电管理责任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脱节、管理落后和经营不善等方面的后果,粗放的农电管理机制严重束缚了农电事业的发展。农电体制改革重点解决了农电管理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劳动关系,初步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机制。
(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是今后供电企业更好实现电力销售和建设良好市场环境的基本条件
经过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建设了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的城乡电网结构,改变了过去配网结构薄弱,安全供电可靠性差,供电质量差等方面的现状,提高了配网供电能力和安全供电可靠性,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减轻了农民负担,为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建设高素质的农电职工队伍是今后供电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加强农电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建设适应农电管理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今后农电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制订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科学合理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与教育工作,为今后供电企业发展储备人力支援和智力支持。
(六)实现业务规范化管理是农电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农电营销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管理都是农电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何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建立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农电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全面加强营销管理,是农电开拓电力市场,实现增供扩销的重点。如何针对优质服务需要,加强线路设备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供电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也是农电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重点,也是农电管理的一项长期性管理工作。基础资料管理是农电管理的一项基础工程,如何针对业务管理的需要,加强基础资料建设,为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是农电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农电业务管理,实现业务规范化管理,才能为农电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七)建立常态优质服务管理机制,是加强供电企业行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就供电企业而言,农电行风建设是影响供电企业行风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供电企业行风建设的难点,也是决定供电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农电优质服务管理新机制,实现优质服务规范化达标。只有建立常态优质服务工作新机制,适应新时期农电事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服务,更好地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服务,树立农电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实现增供扩销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对今后农电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从目前农电管理的情况来看,农电管理已经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之中,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方向迈进。面对新的管理环境和企业发展需要,如何加快农电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步伐,解决农电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努力适应县级供电企业创一流和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是当前农电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全面提升农电管理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农电管理队伍,加快农电信息化建设步伐,是今后农电管理工作乃至县级供电企业努力的方向。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设适应农电事业发展的高素质队伍
农电职工是参与农电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农电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电管理的经营成果和发展步伐。今后,加强农电职工队伍建设要有目标、有重点、分层次、针对性地进行。针对管理人员短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不能适应农电管理的现状,重点加强管理层人员培养,保证企业经营任务、管理措施得以贯彻落实。针对管理技术薄弱、专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加强控制层人员的充实,以满足经营活动的需要。针对专业人才匮乏、业务技术水平偏低的现状,加强农电检修队伍、营销队伍建设。通过业务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方式,提高农电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其参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技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适应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农电职工队伍,为今后农电管理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重点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就目前农电管理的现状来看,“两改一同价”和农电管理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农电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但随着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需矛盾将不断凸现。农村电网自动化程度、供电可靠性已经不能满足对客户优质服务工作的需求,电网供电能力将不能满足地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求。从管理层面来看,农电管理工作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但农电信息化建设滞后,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经营状况欠佳,管理手段和思想落后等诸多原因已经成为制约农电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逐步解决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这将是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快农电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农电管理整体水平
随着农电管理步伐不断加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理念的逐步转变,目前的营销手段、管理手段、服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今后农电管理的需要。加快农电信息化建设,更大程度的满足农电管理、优质服务及客户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今后农电建设的方向和必然趋势。重点要加强农电营销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信息查询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以业务管理为主导,工作流程为基本框架的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农电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电科学管理,适应今后农电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重视农电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电事业健康发展
从近几年农电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的重点侧重于机构改革、电网建设和业务管理,忽视了农电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精神的培育,经营理念的贯穿,党员队伍的管理等方面没有得到重视。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滞后,工会会员的管理不规范,文化娱乐活动欠缺等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农电职工全面发展。这些精神领域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加强农电管理,创造良好业绩的同时,重视农电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电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PAP功能特点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新疆乌苏项目是中电投乌苏热电厂一期2×300MW工程,作为业主的中电投为加强管理,整个施工过程采用PAP(ProjectAdministrationplanForPowerPlant)软件进行管理,要求各施工单位上报任何资料必须采用PAP软件。PAP软件分为投资合同管理、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设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编码管理、邮件管理和短消息管理等。
一、投资合同管理
投资合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承包商月报审核、承包商施工产值计划审核、项目月报汇总、项目施工产值计划汇总和人员设置。
承包商月报审核:提供承包商月报的审核流程,可以调整具体的项目费用。
承包商施工产值计划审核:提供承包商施工产值计划的审核流程,可以调整具体的项目费用。
项目月报汇总:通过对调整后各承包商的月报项目进行汇总和金额计算,得出项目的月结算信息。
项目施工产值计划汇总:通过对调整后各承包商的施工产值计划项目进行汇总和金额计算,得出项目的月、年结算信息。
人员设置:具有系统设置权限的人员可以对参与审核的人员进行设置。只有被设置的人员才能进入相对应的流程。
二、工程资料管理
工程资料管理分三个系统,即竣工资料管理、图纸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
1.竣工资料管理
竣工资料管理系统实现了建设工程竣工资料按基建达标规定及《火电企业档案分类》要求为竣工档案管理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模式、一个科学、规范的组卷过程,实现了竣工资料信息化管理,使资料管理人员对竣工资料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竣工资料管理系统与PAP电子文档、图纸、联系单等模块接口,实现了各模块信息间的资源共享,减少了数据重复录入工作,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2.图纸管理系统
图纸管理模块采用了目前国内电站施工过程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软件中实现了从图纸计划的制定、图纸的设计审核、交底与会审到有效性的控制、实时查阅以及现场变更的处理信息反馈等整个流程的控制,并自动记录了每份图纸的全部版本和状态信息,使得对图纸的有效管理始终贯穿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
3.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模块覆盖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内外往来的电子文件,并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PPS编码体系作为主线,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各种文档中的数据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信息流、工作流的协同,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电子资料,能为以后同类型机组的施工提供宝贵的技术参考数据。
文档管理的范围涵盖了的所有文档,按来源分为内部产生文档和外来文档,文档的种类较多,包括:会议纪要、作业指导书、合同、传真、招标文件、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及专业简报、开竣工报告、监督报告、监测大纲、材料检测报告、进度报告等等。
根据电子文档来源可分为二种类型的文档流程:单位内部各部门产生的文档;外单位发往本单位的文档(电子和纸张两种)。
下面是二种文档工作流程图:
内部文档工作流程
外部文档流程图如下
一、
二、工程设备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往往是很复杂、繁琐的,管理时信息处理量大,所管理的物资设备种类多,而且入库单、出库单、需求单等单据发生量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在管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经常出现信息重复传递,所以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就需要一个好的物资设备管理系统软件软件来进行科学、快捷的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系统软件,是一个以设备合同为主线,集合同台帐、到货管理和仓储领用为一体的系统软件。它在对工程物资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对物资的领用进行规范化操作,使整个工程的物资管理处于受控中。该软件对一个工程项目的物资从采购、入库到发放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也方便了各施工部门对物资的到货情况、领用情况的查询。
三、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不仅是工程建设单位,更是工程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高层次的管理,通过建立强大的质量管理网络,消除了人工跟踪的需求,并支持系统的纵向适应能力和横向的集成和扩展,结合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的智能应用分析,简化质量管理工作,快速建立质检计划、监督计划、月度计划、活动策划等,实现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优化管理。本系统解决了工程建设从策划、监督到最后完成的质量管理问题,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进行的质量追踪,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有质有量的顺利完成。
四、工程安全管理
工程安全不仅是工程建设单位,更是工程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工程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较高层次的管理,通过建立强大的安全管理网络,消除了人工跟踪的需求,并支持系统的纵向适应能力和横向的集成和扩展,结合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的智能应用分析,简化安全管理工作,快速建立质检计划、监督计划、月度计划、活动策划等,实现工程安全的全方位优化管理。本系统解决了工程建设从策划、监督到最后完成的安全管理问题,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进行的安全追踪,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有质有量的顺利完成。
功能特点
a.加载了大量的经验数据
根据长期以来的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大量的安全管理数据,并将其加载到系统中来,更完善了系统的实用性;
b.安全管理策划
以安全管理制度(程序)、目标和安全管理网络的建立为基础,以全面的作业任务分解及编码系统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督计划、安全检验计划、月度验收计划和安全活动策划,体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指导思想;
c.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对组织、人员、机具等的资质管理,对各类安全记录、签证、检验报告的管理,对安全不符合项的管理,以及相关的监督和奖惩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各类计划(策划)和目标;
d.综合查询及统计分析图表
全面系统的实现了安全信息的查询、汇总、分析及各类报表,以灵活多样的条件设置和丰富的统计手段,为项目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翔实的基础数据,是管理决策和持续改进的好工具;
e.完整的数据关联和任务协同
通过PPS编码和WBS编码的巧妙结合,轻松实现安全管理与进度管理的协同。验收计划和进度计划的同步更新和实施,彻底扭转了安全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被动局面。
工程安全管理――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及时汇报公司,通过公的平台及时反馈与各个项目部,有利于各项目部提前修正安全管理规划,提高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五、邮件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电子邮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邮件管理系统除了界面美观、操作简便等特点之外,邮件的跨服务器发送使使用该邮件系统的用户不管是否在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上,均能方便地进行联系。对指定需回复的内部邮件,将回复意见与邮件本身有效地关联起来,使发件人轻松方便地了解回复情况。公告栏的设置起到局域网内邮件广播的作用。
功能特点
a.具有广播效应的公告栏
虽然邮件的群发可能将通知带给每个人,但随之而引起的数据冗余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公告栏既实现了邮件的群发功能,又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的冗余问题。
b.跨服务器邮件发送
对于使用邮件管理系统的用户,不管这些用户的信息是否在同一服务器上,只要指定了收件人,邮件均能准确地到达收件人的收件箱中。
c.方便、简捷的邮件群发功能
当某封邮件需群发给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所有人时,只需将该部门或该单位做为收件人,邮件就会到达该部门或该单位的每个人的收件箱中。
d.一目了然的回复信息
对于指定了需回复的邮件,系统将回复信息与原邮件内容对照显示,紧密地将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情况联系起来,省去了用户在众多邮件中查找相关邮件的繁琐工作。
邮件管理――提高公司于各个的项目的沟通,使公司对各项目处于现场在控、可控状态。
六、总结
项目管理理论状态是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的共同交汇区域,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市场情况,实际交汇的面积几乎都小于理论状态的面积,所以目前项目管理的难度较大,很容易偏离四大控制的交汇区域,而偏向其中一个或两个,这就需要公司通过有效地途径及时掌控每个项目的管理现状,从公司大的方针及时调控每个项目,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化、市场最大化。PAP软件从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众多方面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和途径,使项目的管理及调控得到有效地保证。
原地方煤矿大多是家族式企业,企业的凝聚力靠的是亲属、裙带、朋友、乡邻关系,缺乏规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管理制度,容易意气用事,不习惯于制度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健康规范的科学安全管理对于兼并重组煤矿是何等的重要、艰巨和紧迫,不但要对原煤矿进行安全设施、机电设备、井巷工程的升级改造,还要对原公司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理念改造,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才会让国有企业和地方煤矿融为一体,让兼并重组后成立的新公司步入安全良性发展轨道。
2做好兼并重组煤矿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
2.1“三真”管理,夯实基础
按照省政府关于兼并重组小煤矿“三真”(真投入,真控股,真管理)的要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出资3417万元,控股51%。控股方派驻了包括“五职”矿长在内的50多人的专业管理团队,配备了安全管理机构。通过管理融合,使原地方煤矿原矿主看到政府投入巨资兼并重组地方煤矿的决心和诚意,使他们看到兼并重组后的煤矿在安全、装备、员工素质都得到质的提升,为今后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2.2规范管理,理念渗透
通过规范安全管理和安全理念渗透,促使管理层中原地方煤矿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素质,转变观念,接受现代化的先进安全管理模式。原矿主和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公司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想各的事,很少能换位思考,安全意识淡薄。管理者缺乏责任意识,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我们通过规范管理,集体决策,充分体现了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博得了对方理解和信任。2.3培养公司员工主人翁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员工大力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增强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通过安全培训、日常考评、技术比武、典型引路等多种形式使他们适应本质安全煤矿企业的要求,成为合格的本质安全型员工。
3做好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握的原则
3.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国有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地方小煤矿是个新课题,搞好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更是一个新任务、新挑战。具体到每个兼并重组煤矿而言,各有各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用为主,找出一条既能适应企业特点又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安全管理模式。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万物之本,也同样是万事之本。职工的参与性如何,也直接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与败。地方煤矿虽然实施了兼并重组,但其中原矿主仍是大股东,相当一部分员工受他们影响很大,所以原矿主方的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他们灌输安全管理知识,让他们看到实施先进的安全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益处,使其能够主动接受现代管理思想,进而积极参与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煤矿职工长期以来存在劳动强度大、文化层次低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从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多关心帮助他们,培养他们成为本质安全型的现代矿工。
4做好兼并重组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
4.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等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地方煤矿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培训等各种管理制度,使公司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让制度成为约束力,强化执行力,严格责任追究,把重组煤矿逐步建设成为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纪律严明的现代化煤矿企业。
4.2提升全体员工特别是原矿主和原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目前,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 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 因此, 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
1.施工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 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 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 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 变事后型为预防型) ; 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 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 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 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 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 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
1.2 安全管理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 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 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 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 责任, 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意识, 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 落实, 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 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 引导, 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 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
1.3 做好预防工作, 事前控制为主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 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 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但在现实中, 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 一种是事前抓, 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 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 事前都有征兆, 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学会在事前抓安全, 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1.4 安全认识不到位, 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 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 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 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
1.5 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安全管理手段落后; 安全责任不明确, 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 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 既不重视制度建设, 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 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1.6 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 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2.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 对于现场施工管理,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 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 应该熟悉施工图纸, 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 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 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 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工人, 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施工规范, 技术交底等工作, 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的管理工作, 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 坚持以人为本, 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各岗位职责, 权利明确, 做到令出必行。
(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 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 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 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2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 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 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 各工种交叉多, 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 做好后期施工管理, 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 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 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 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 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并层层分解目标, 落实责任。在管理措施方面, 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 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 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 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 及时检查工序质量, 搞好工序交接检查, 进行成品保护, 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 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 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 文中只是探讨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 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1]桑春平.关于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0.
[2]张国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赵幼民,赵军伟,朱新智.努力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陕西建筑.2010.
[4]唐家良.浅析施工安全管理[J].今日南国.2010.
[5]唐春凯,杨一伟,崔维军.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建筑安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