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自然环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环境概念

第1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自然环境 发展 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94-02

自然环境是与社会环境相对的一个概念,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环境是指与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植物、动物、矿藏等。广义的自然环境指除了人类社会之外的各种自然物质、能量、信息的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活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自然环境,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也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在谈论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时,由于受传统定式思维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两个认识误区,这两个误区在人们的思维里已根深蒂固,必须从认识源头上予以澄清,充分发挥其实践指导意义,利用好自然环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走出“误区之一”: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时,不能只讲人类,不讲或少讲个体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这一概念,既不仅是指“类”,也不仅是指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既可以指区别于物、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殊的物种或族类,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族类的各个单个的个人。马克思在讲人的全面发展时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而以往学术界在谈到自然环境对人发展作用这一问题时,大多研究探讨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整体的影响,却忽略了以作为个体的人为研究对象去分析自然环境对个人发展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至于陷入了认识的误区。其实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虽是个体、类的发展的统一,但马克思认为类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的个人”身上,并通过个人表现出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是发展的起点”。他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只有个体发展了,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只有每一个体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是唯物史观范畴的原始依凭。因此我们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发展作用时,千万不能陷入认识的误区――只讲人类,不讲或少讲个体,应在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注重从个体维度上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二 走出“误区之二”:在探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

在谈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时,人们大多都是从社会因素去考虑,以此作为基本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这是必要的。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制约,具体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人能力发展的方向和高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程度;社会精神文明和教育发展的状况制约着人的智力、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因此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环境决定论的巨大光环下,人们往往会忽视从自然环境角度出发,探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以至于陷入另一个误区――只讲社会环境,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其实,自然环境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先在性条件,对人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不仅为人生产和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场所,而且为人生命的延续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资源。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是人自然发展的基础,还能通过社会因素的间接作用,影响着人的性格、气质、心理、文化素质等,甚至人发展的方向和职业选择也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对自然环境作用充分的肯定,当属18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民族的道德面貌和风俗等,都是由气候、土壤及人们居住领土的大小等自然环境决定的,自然环境在人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孟德斯鸠尤其强调气候的作用,认为“气候的影响是一切影响中最强有力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形成人们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不同的气候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以及适合他们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总的来说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特别是把自然环境的作用加以简单化、直线化、夸大化,完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方式等过渡环节及其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孟德斯鸠作为法国革命的先驱之一,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时,摒弃神意决定一切的观点,从自然力量中寻求社会发展的原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某些观点也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它看到了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错就错在只讲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完全抛弃了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个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既要看到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当然也要重视自然环境的基础性,两者缺一不可。

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环境因素就是人发展的先在基础性因素。因此,我们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对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时,应在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注重从个体维度上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既要看到社会环境的决定性也要看到自然环境的基础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第2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生活乃至发展的基础前提。而人类生存、发展,进行工农业生产,开展社会活动也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现论,人类在某种经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利用的全部物质、能量、空间和信息统称为资源。资源是个宏观上的概念,包含很多事物,但能够称之为资源的事物必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并形成社会性的规模化,二是资源要具有相对稀缺性。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环境也属于资源的一种具体形式。根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做出的论述,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周围一切的总和。人类周围的全部存在以及在其中运行的所有功能体系都属于人类环境的有机组成。由此可知,人类要生存、发展,都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人类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基础要素。从资源的角度讲,人类环境一是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矿山、水、事物等。二是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的空间、场所,三是将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释放的排泄物、污染物进行扩散、储存和同化。四是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个方面,最常见形式是各类自然景观。人们通过欣赏宏伟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河、安宁和谐的山谷等景观,使得精神得以放松,内心世界得以改善。上述种种,就是人类环境所具有的社会化利用性特点,而人类环境中各类具体事物其总量又是有限的,这个则体现出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综上所述,人类环境具有资源的两大特性,是资源的一种形式,故又称之为环境资源。

一、环境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根据环境科学的相关研究,环境资源包括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起着促进、维持、改善等积极作用的所有事物,包括具体的有形物质和没有具体形态的空间、环境功能等。按照这个论述,人类周围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种种可以利用的存在以及这些存在共同组成的环境体系。比如山脉、河流、天候、矿产、动植物等以及由这些共同组成,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第二种类型指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的包涵、容纳的能力,又称之为“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第三种类型是指自然环境对自身变化所具有的调和能力,常见的有植物群落对当地生态环境在气候、水土维持方面起到的作用。第四种类型是指通过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与感受,所形成的的感官和心理层面的满足。自然环境的这种特性和作用是环境资源的第四种类型。从概念上看,资源内容丰富,包含范围极广,大体上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而环境资源又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景观舒适性等。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环境资源可以细化成多个种类。如果按照包含的具体环境要素进行分类,环境资源可分为大气环境资源、水体环境资源、土壤环境资源等形式。如果按照资源分布区域进行分类,环境资源又可分为区域环境资源与局地环境资源。其中,区域环境资源是指在一个地理或行政上的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资源,而局地环境资源则是从项目建设角度划分,指具体项目建设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总和。另外,环境资源还可以分为可利用环境资源和潜在环境资源,这是根据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而划分的。而从环境资源来源角度划分,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下天然形成的则称之为天然资源,否则则称之为人工资源。

二、环境资源的主要特征

(一)环境资源的外在表现是有形的,而具有的内涵又是无形的。从上面关于环境资源概念和分类的论述可知,环境资源不仅仅指有着具体形态的自然要素,比如山脉、河流、动植物、地理、水文形态等,还包括由上述要素组成的体系所具有的综合,包括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和自身的调节能力。环境资源的这种特性赋予了其极为丰富作用和影响。在观赏性方面,山石土木、动植物等构成的自然界天然的景观实体,给予了身处其中的观赏者自然之美的感受。而环境容量体现的是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人类文明日益繁盛的今天,这个特性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尤为重要。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则是指当环境局部或整体发生剧烈变化,比如天候等改变时,自然环境会受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承受影响的同时,自然环境也会随之调节,从而维持范围内的生态循环体系。当然,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变化过于剧烈,影响范围过大,那么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此外,不同环境资源要素对于某种变化的调节能力或者说调节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当大量降雨时,森林对径流产生时间和大小的调节要比非林地强。也就是说,森林环境对降水的调蓄能力较大,表现出的减洪能力较强。

(二)环境资源能够用质和量的物理或社会概念加以描述。环境资源种类繁多,具体计算总量难度较大,但通过环境容量的方式可以在一次程度上评估出环境资源量的大小。而人们研究环境资源,其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生产服务,环境资源究竟可以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如何,可以用来描述环境资源的质。

三、开展环境资源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发展史本质上也是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随着人类规模和生产水平的提升,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已经到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开展环境资源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认识环境,使得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结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积极推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集约化,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保障。

第3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生态化 内涵 特征 功能

一、生态化的内涵界定

生态化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主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从生态现代化概念演进的角度讲,就是要把“生态化”的内涵融入“现代化”概念中,摒弃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去征服自然等等。” [1]

二、体育生态化的界定

体育生态化就是以生态的视角看待体育现象,运用生态思维分析体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开展体育实践。“体育生态化是对研究内容的动态表述,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客观实践的情况出发,采用动态描述更能体现问题的实质和发展方向。

所谓体育生态化是指体育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生态化的目的是通过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展开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提高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建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2]从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可以看出,“体育生态化的本意就是要求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3]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体育生态化的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体育,为和谐社会服务。

三、体育生态化的特点

1.生态性。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无论讲究内心体验,还是表现身体的外在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健美长寿的生命追求,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正是生态体育的内在表现。”[4]体育生态化就是要保持人自身的生理平衡、心理健康。

2.社会性。体育不单要塑造人们健康的身体,体现生态本性,还要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态。

因此,优化体育的社会生态环境就尤为重要。体育需要淡化政治色彩,让体育远离政治。其次,要强化文化生态环境。要培育与现代竞技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文化,从传统的等级观念转向平等竞争观念,从功利主义观念转向人文竞技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公平竞争,努力维护社会信用。

3.持续性。从“更高、更快、更强”,到“更真、更善、更美”理念的转变。要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拥有一个生态、和谐、永续的生存环境,提升人文精神内涵,真正实现世界各民族平等以及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全球竞技体育未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体育生态化的功能

1.物化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物化功能是指让体育活动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如体育场所建设、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体育活动的管理等,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2.宣传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宣传功能是指利用人们对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来借助体育宣传生态和谐观念。体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活动甚至公共事件,其宣传功能是不可小视的。

3.教育功能。体育生态化的教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要把生态理念贯穿其中。体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其自然的身心和谐,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应以提高素质充实机体生命力为出发点。

4.审美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审美功能是指部分体育活动具有高度的表演性和可观赏性,这些体育活动所展现的自然人体之美、生命力之美,形象地传达了生态的美感。

5.生理——心理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生理——心理功能是指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人不仅能促进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活跃,而且能释放社会生活在心理上体验到自然生机的和谐律动。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功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涛 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 2008,(7) 。

[2] 吕庆祝 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

第4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推进法

自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之后,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世界范围得到迅猛发展。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不断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生态旅游发达国家,将生态旅游的对象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向生态系统良好的国家公园、原始森林等自然景物。日本从1990年左右才提出生态旅游,在其后的20多年里,不断调研实践、制定国策、出台立法,逐步走出一条独特的“日本型生态旅游”之路,发展为生态旅游较为成熟的国家[1]。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世界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旅游并逐步发展形成概念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WWF,世界自然基金的前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世界环境保全战略》中倡导“可持续开发”的理念,成为生态旅游开展的契机,各国开始关注大众旅游(Mass tourism)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大众旅游相对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开始发展起来。1982年,IUCN第三次世界国家公园会议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解决自然保护资金问题的有效手段。 1985年世界旅游机构(WTO) 、UNEP发表的《旅游与环境共同宣言》中将“环境保护和改善旅游协调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

2、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从概念转向实践

1992年环境与开发会议通过了《地球宣言》和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21世纪议程》,澳大利亚率先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 1994年开始实行世界首项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同年,美国开始实行ECTEL认证制度, 1996年实行ISO14000系列认证。

3、21世纪以来,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

21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生态旅游活动。2002年为联合国“国际生态旅游年”,同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世界生态旅游首脑会议。为促进《21世纪议程》在世界范围的行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开发的世界首脑会议。此次会议将世人的目光转向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促使全世界行动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次会议,就促进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可持续旅游开发、保全地域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形成共识[2]。

(二)日本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日本生态旅游的历史可以划分为黎明期、调查研究阶段、实践推进阶段、课题提出阶段、全国开展期等5个期间[3]。

1、概念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但对“生态旅游”本身的认识还没有形成。1987 年成立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1989年,设立日本最早的生态旅游推进团体――小笠原观鲸协会。

2、调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环境厅和自然保护学会等有关机构开始着手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为探索国立公园的利用方式,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以“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推进方策检讨调查”为题,开始对知床、奥日光、八丈岛、西表岛、屋久岛等5个地区展开为期三年的调研。1992年,日本环境教育(JEEF)生态旅游研究会成立,并以“什么是生态旅游”为主要课题开展持续数年的学习研究。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在对地区旅游企业和游客指导方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编辑出版了《生态旅游指南》。

3、实践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各地开始学习屋久岛、小笠原、西表岛等较早实践生态旅游地区的先进经验。1998年,日本生态旅游推进协会(JES,即后来的NPO法人日本生态旅游协会)和北海道生态旅游研究会设立。之后,JES在各地举办全国性的大会,为生态旅游的普及做基础性的铺垫。

4、课题提出阶段――21世纪初期

21世纪初,各地设立的团体及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提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诸如解说技术的提高、充足资金的保证、导游人员的延续等一些实际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迫切需要研究解决。2000年,日本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会(CONE)成立;2002年,北海道建立生态导游资格制度;2003年实施的《东京都岛屿地域自然保护和适度利用纲要》,规定了关于小笠原特定区域的准入规则;《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规定了冲绳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即生态旅游)的推进措施。

5、全国展开阶段

2003年,日本将生态旅游的推进定位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升国民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兴趣。早先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地区,如小笠原、西表岛、屋久岛、北海道等具有典型自然环境的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原有旅游地域及未开发的山林山地等地区开展生态旅游。2006年12月,日本全面修改《旅游基本法》,制定通过了《旅游立国推进基本法》。2007年6月,通过《生态旅游推进法》,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体制全面形成[4]。

二、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

(一)生态旅游推进法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生态旅游因分散旅居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在世界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围绕名胜古迹周边区域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使游客既能在自然中身心愉悦的活动,又能享受地域固有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因而受到人们关注并不断聚集人气。在日本, 农村生活体验型的绿色旅游和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并保全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也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 以生态旅游运动推进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推进协会的诞生, 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始[5]。

2002年是地球峰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联合国将该年度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在全球展开。生态旅游作为生态保全型旅游,其推进既减少了环境负荷、可持续的保全环境,又因旅游产业的振兴使地域摆脱贫困,因而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然而,对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各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发展经济而大兴旅游,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若强化环境保全而过分限制,生态旅游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开创出地方特有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能对自然和传统文化进行可持续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管理就必须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

日本的有些地方的旅游经营者自己制定规则进行生态资源的保护,如小笠原的“鲸鱼观察”规范,但这种规则是只对有关人员有拘束力的内部规则,对外不具有强制适用的效力。生态旅游要在全国范围开展推进,因这种地方自主规则的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然会不断发生,这将成为阻碍生态旅游推进的因素之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旅游的精神实质,在致力于环境保全的同时有序地实施生态旅游,既能按预设的模式发展,又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然而仍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管理成本,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良性推进。为了生态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恣意开发,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

《生态旅游推进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法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 推进新形态的旅游产业,在谋求地域振兴的同时,将旅游引发环境破坏的危险限制在最小[6]。此法的出台, 使生态旅游活动的良性推进有了法律保障。

(二)生态旅游推进法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作为议员立法起草法案被通过

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总会面临两难境地。到2007年, 生态旅游在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难题。虽然生态旅游在观念上已被大众理解接受, 实践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导致的弊端给生态旅游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当事人甚至不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去操作。对行政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付出时间,而环境问题却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生态旅游既已广泛推进,就应成为旅游立国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弊端的议员立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生态旅游推进法》基于环境委员会委员长提案,以众参两院所有议员赞成而一致通过。

2、是一部同时调整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单行法律

该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保护自然环境、振兴旅游、推进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振兴地域经济,同时要保护好环境资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旅游推进法》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加之2006年通过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两部法律成为日本21世纪环境保护与旅游立国的里程碑。

3、以英语“Ecotourism”的片假名“エコツリズム”直接为法律命名

日本的法律用片假名来直接命名的寥寥无几。 “生态旅游”可以用日文汉字“生光”来直接表示,但用片假名更能把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生态旅游不仅是指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内涵包括实现推进旅游、 振兴地方、 保护环境三个要素的平衡, 是一个能体现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的专有概念。为恰当准确的表述出这种细微的差别, 按照英语词汇的片假名来表达书写显得更为贴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的贯彻执行也并不只限于环境省,而是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 文部科学省等多个省厅。

4、提出日本型生态旅游的四个基本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第3条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谋求旅游振兴、谋求地域振兴、 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教育[7]。2003年,环境省“生态旅游推进会”提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地域”进行交叉思考,摸索日本型生态旅游应具备的方向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立法层面上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5、以各地生态旅游推进协会为基地

在环境省设置的“推进会议”中,明确了日本型生态旅游在三种类型的地域大力推进:像知床和屋久岛那样残存的原始自然地域、以大众旅游为主体的地域“生态旅游化”以及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地域,并将其中的13个地方选定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从这开始,日本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推进以山林山地为主要阵地的“日本型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

与有着广袤自然生态资源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的原生自然环境显得非常有限。然而,包含在自然公园里的一部分的中间山林山地,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南北延绵3000多公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宝库。同时,历史积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日本型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体来说,是在农村、山村和渔村,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城市街道地域和城镇。充分发掘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地域独特的魅力,这种旅游形态的应用范围可以无限延伸。

为振兴生态旅游,首先设立以市镇村长为中心其他关系人参加的“推进协会”,以协会为中心来选定生态旅游的地域范围、找出地域独具特色的珍贵旅游资源,进行导游培训、设计项目、开发市场,规划设计地域生态旅游的具体方案。在此过程中,国家在宣传活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支援,但仍以各地推进协议会为主体。

第5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

1.绿色旅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深入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日益严重。这样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破坏自然的危害性以及和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因此“绿色革命”1的提法随之出现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绿色文明”2,。而“绿色旅游”的概念也由此提出,绿色旅游是一种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坚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绿色旅游的概念有广义旅游与狭义旅游的概念之分。狭义的是指远离喧嚣和污染、亲近大自然、获得健康的精神乐趣的一种时尚旅游,这种时尚旅游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狭义的绿色旅游通常指的是乡村旅游,也就是发生偏远地区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旅游业提供的在能够亲近环境的同时还能具有环保功能的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绿色旅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用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同时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它概念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绿色旅游是用一种绿色的概念融入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了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一种思想和理念。因此,绿色旅游也即是说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的参与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旅游的健康、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绿色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旅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绿色旅游是一种在整个旅游活动中都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绿色旅游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思想;第三,绿色旅游是一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旅游

Ceballos Lascurain(1983年)最早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Ceballos Lascurain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到干扰和污染相对其他地方较少、较低的自然地区,专门为了了解、欣赏和学习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当地存在的文化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在Ceballos 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就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达和阐述,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还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认知。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做了界定: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游还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定义:旅游活动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同时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

3.低碳旅游

2009年5月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份《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如下数据: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碳排放量的百分之五,旅游业中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到百分之二,另外百分之三的碳排放量是纯旅游业产生的。2009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2009旅游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低碳旅游”作为一个概念明确被提出。

随着低碳旅游的概念提出,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做了相关的阐述,比如:蔡萌、汪宇明(2010年)认为低,低碳旅游就是通过采用采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手段,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质量,并确保旅游业的三大经济效益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发展模式。魏小安则认为,低碳旅游即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旅游方式。

总结一下旅游业界对低碳旅游概念的相关表述,本文将低碳旅游的概念定义为:

低碳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碳排放量并且采取行动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旅游。

4.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从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倾向可以看出,旅游业界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研究与探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都在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低碳旅游也是如此,它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概念内涵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有着许多相同点,通过对三者概念相同之处的研究,一是有利于我们把研究成果加以深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三者的研究上相互借鉴经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第一,指导思想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而产生的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对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要求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要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作出环境保护的行动。

第三,本质和目标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环境保护的旅游,都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2)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概念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象与范围不同。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上看,绿色游与生态游都是有载体的旅游方式,要么是以自然资源为载体,要么是以特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而低碳旅游则不同,低碳旅游没有特定的资源类型的限制,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进行低碳化建设。因此,低碳旅游的概念要比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宽泛。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探讨过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种,由此可见,在范围上来说低碳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而生态旅游又是绿色旅游的一种。

第二,是否可以量化不同。低碳旅游是一种计算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旅游,而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却不可以量化,这是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处。

通过计算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即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为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只是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的界定,绿色旅游在旅游发展模式界定的同时也提供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可以量化的措施。显然,低碳旅游才能承担旅游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托,也可以说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佳定位模式和发展模式。(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注解

①绿色革命是指在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基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并与环境和谐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②绿色文明是一种能够使人类持续感觉到幸福感的文明。

参考文献

[1]Ceballos-Lascura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2):13~14

第6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尤为重要。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对城市建设的美观、城市居民舒适度、健康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城市与乡村的整体规划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舒适性与合理性的问题,还需要关注生态,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城乡建设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态势。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运用生态环保观念,构筑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趋势和必然选择。实际上,现代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如何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发挥最佳效果,是市政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概念。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使得建筑与环境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使得人与建筑、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与机械的带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难以估量的成就。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生态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城市和乡村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乡生态危机,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2.1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设计是指相关建设部门针对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发展进行安排和规划,对有限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和利用,从而改善城乡现有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必须立足全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统筹,使得其均能够为城乡整体发展的大局服务,实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事实上,城乡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同时满足城乡居民在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规划建设部门应该立足实际,不断更新理念,从全局层面做好各项工作。

2.2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兴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的规划中引入生态环保理念,通过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文环境的营造以及各类绿色生态材料的应用,实现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运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层次的改造,在保持建筑原本功能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而想要将生态建筑合理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度观念的革新。一方面,要针对现有的城乡规划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构建合理、完善、高效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融入的城乡整体规划中,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可以结合城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理念和人文观念,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环境效益的良好发挥;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确保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例如,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经验进行学习,结合城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一个相对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城乡规划,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中死板的理念和僵化的方式,通过多种设计思路的有机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

(2)自然环境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主旨就是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讲,应该将当前的建筑建设放在区域的整体环境中,结合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以及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改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一致,在不破坏原本建筑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

(3)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主要关系着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体验,涉及建筑以及环境所能够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给人更加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得其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该强化对于人文环境的营造,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3]。

(4)绿色建材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类绿色环保建材不断涌现,也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择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实现和谐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城乡建设意义重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从建筑、环境和人三个方面出发,寻求和谐共融的良好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将生态建筑设计合理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的完成现代城乡的建设规划。

作者:张娟 单位: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第7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22-01

对地理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叫做地理概念。初中地理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非常多,这些地理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将地理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是教学的难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地理概念的方法。

一、图示法

(一)地图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门面”,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形成地理表象,然后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概括,从而理解地理概念。

例如,在讲解“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如图1),分别讲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这4个地理概念。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由于受到地势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可以将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区分开来。根据是否受到夏季季风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区分开来。从地图上看,我们对各个地区的划分范围及各地区所包含的主要省区就一目了然了。

(二)概念地图法

概念地图法是通过连线来表述地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识别了与某一主题有关的地理概念后,先对这些地理概念进行层次归纳,在制作概念地图时,沿着等级层次来创建网络模式,使学生能够识别地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供与知识点有关的知识背景,以便学生加强新旧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完善概念图。例如,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其中水环境又包括陆地水环境、海洋水环境,陆地水环境包含了地下水、地表水,而沼泽、湖泊、冰川等属于地表水(如图2)。这个概念地图将自然环境中各种地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层次结构的形式进行整合排列,由上而下,由总到分,与人脑存储知识的方式相类似,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自然环境这个地理概念。

二、比较法

学生对某一个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体现学生对此地理概念的掌握程度。假如学生能够利用地理概念的正反例证进行识别和归类,或者明确区分相似地理概念之间的异同点,则说明基本掌握了这个地理概念。例如,教学地形、地貌、地势这3个地理概念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学习,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按形态可分为丘陵、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坡度的陡缓程度或地表形态的相对高差和绝对高度;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平原、沙丘、山地等,海底的大陆坡、大陆架、海底山脉等。地形和地貌都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形是指大范围的宏观的地表形态,而地貌是指小范围微观的地表形态,地形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而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利用比较法学习,可以明确二者在地表形态的范围和分类上的区别。此外,地势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地形和地貌指地面的形状,地势指地面的高低,前二者与后者的属性存在差异。

三、联系实际法

掌握了地理概念就要将其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地理概念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提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倡学生从身边做起,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蕴含的意义。

第8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有特殊的地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注重本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创建出具有特色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室内设计

一、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不断地发展当中所总结与积累的独特的智慧结晶和心灵感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是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当中得到传承的独具特色的,直至今日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习俗、传统和风俗等等文明的表现。它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当中地域文化的使用尤其突出,所有的造物活动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们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的行为的基础上将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形成了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地域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在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方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摒弃自己的糟粕文化,逐步形成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设计的地域性指的是在设计当中吸收民间的、民族的、民俗的和不同地区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及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条件等因素,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因此越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是具有世界性。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并且因此在不同地域形成强烈的可识别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也生动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烙印,例如:中国的北方建筑浑厚庄重、宏伟,南方的建筑轻巧、秀丽,还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住宅,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形成的各种文化,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历史的文脉,重现地方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再是一门从属部分,也不再是单纯的以人类居住庇护场所为目的,而是融会了技能、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繁杂统一体。室内空间环境的创造,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经过自身的消化和理解之后运用到自身的设计创作中,在表现当地地域文化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将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素材。

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环境特征,外部的环境可以对我们的设计进行侧面的衬托,在进行设计前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够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接触到的都是些现代的建筑以及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因此,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渴望生活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只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去融合周围环境,选取独特的地域自然因素来丰富设计手法。例如:我国的南方气候比较湿润,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拥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建筑,在这些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围绕的环境之中,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当中可以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去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当中,比如苏州、杭州以及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这些拥有独特自然气候特点的地域,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想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之中,首先应当对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和详细的了解,只有对它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文化符号以及文化因素在设计当中。在不断创新的设计中,也需要注意鉴别哪些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运用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可以运用装饰品摆件、陶瓷制品、雕刻品、壁画、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要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的思考,为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新内容,达到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统一。

(三)地方材料的运用

不同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性材料,使得其独特的设计难以被复制。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在满足了空间使用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赋予了室内空间独特的精神性。利用当地独特的优势,将地域性材料运用在设计中,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材料的使用也是对其地域风格的继承,向人们传达独特的精神体验,表达室内设计的独特性。

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地域性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渲染室内的氛围,营造独特的空间意境,突出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材料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材料的概念,更是对室内设计当中一些概念化的实际体现。在某些地域独有的材料,对于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象征,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云南腾冲,火山石产量丰富,而且用途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火山石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自然环保,更能赋予空间独特的地域意境。在使用各种装饰材料时,要尊重和突出地域的风格特征,对材料进行符号的概括、提炼、变形等加工和处理,使用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结合现代加工技术,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有趣、独特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利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室内空间,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设计变得亲切,更值得去回味,创造出更美好和独具特色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阎莉.浅析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相互关系[J].科技资讯,2010(6).

[3]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 .大众文艺,2009(17).

[4]马小川,杨茂川.室内设计与地域性材料[J].艺术与设计, 2010(3).

第9篇: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建筑能耗一直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改变建筑能耗特征,促进低碳时代到来,生态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科技,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2 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1 生态建筑理念的萌芽阶段

上世纪8O年代,顾孟潮先生提出了“未来是生态建筑学时代” 的观点;余谋昌在《建筑的生态设计》一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增加,生态学的各种观点渗透到建筑领域,将对建筑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出现建筑和生态的融合并形成建筑设计的新潮流。这是我国生态建筑思想萌芽的开始。

2.2 生态建筑探索研究阶段

1994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l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 列为国家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国家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导则;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作为国内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该手册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污染为主题;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施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近十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多种生态建筑的实践探索,例如,“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广州人工湿地试点研究”,以及夏热冬冷地带的建筑节能、覆土建筑、太阳房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我国对生态建筑研究的不断努力。

3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指的是综合运用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环境。其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3.1以人为本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多样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3.2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人类、建筑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必须和自然环境建立起一种协调关系。因此,建筑在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设计理念。

3.3 能源合理使用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冬季过冷,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4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要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施工、建筑使用三个阶段都要贯彻生态建筑的理念,在各阶段满足生态建筑的建设要求。

4.1 方案设计阶段

4.1.1 建筑与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尽量不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人工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尊重自然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因地制宜,使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4.1.2 建筑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资源节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必然趋势。建筑设计方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适应将来发展。

4.2 建筑施工阶段

4.2.1 材料选择

在建筑施工时,在不超出成本预算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生态节能材料,降低建筑运营中的能耗。同时要贯彻节约建筑材料的设计理念,达到以最少的材料营造出功能齐全的生态建筑。目前,材料技术发展很快,已大大改进了传统的砖石结构,为节约施工材料提供了技术依据。

4.2.2 环境绿化

在建筑施工中,要注重环境的绿化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局部微气候。尽可能多的铺设渗透性强的生态铺地,多种植绿化效果明显的乔木,扩大绿化面积。

对建筑物的立面、墙面、屋顶、阳台进行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墙面种植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照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屋顶绿化是采用屋面蓄水覆土种植技术,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花草和灌木。阳台绿化是在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美化室内外环境。

4.3 建筑使用阶段

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是建筑使用阶段的重点,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

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空气流动,为使用者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广泛采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节能技术。

5 结语

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我们把生态原则整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创造建筑发展的新时代。

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