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环境管理检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管理检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管理检测

第1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一、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中大力开展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使各级监测站的实验室环境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等硬件设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硬件基础的不同步的是现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运行问题。现在虽然编制的体系文件在形式上达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与《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的要求,但是普遍存在内容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脱离实际工作等问题。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对宣传工作的疏忽与懈怠,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深刻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使工作中职责不明确,开展工作忙中出错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且在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方面工作不够细致,考核无法真是的反应环境的分析水平。现场采样过程不规范是环境监测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其问题通常出现在采样地点选择、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运输及样品交接等。对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对于污染源成分等缺乏必要认识、分析处理方案不精确、缺乏对于国家与行业、地方环境标准掌握不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环境监测人员应对国家与地方颁布的新环境标准充分了解,对标准的执行运用理解不到位,使实际才做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二、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的举措

1.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检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素质,因此要有计划的加强人员素质,不断加大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与素质,适应现代化检测形式的需求。

2.对监测站的硬件加大投入

由于现代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监测站的经济投入,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监测站应使其满足基本配置,保证县级监测站的检测能力,不断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使我国的监测系统整体水平有质的提高。

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强化环境监测的质量意识

作为环保工作基础与技术制成的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至关重要,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直接影响着环境决策的正确性。环境监测信息、数据是检测站的主要检测参数,其数据的准确有效对科学的研究环境状况与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2.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加大工作制度化是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质量管理制度仍然有好多地方需要完善,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应修订《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使其更加适应实际情况;其次应加强其他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促进其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尤其是水、气等的在线监测;再次对质量管理考核等更加规范化,扩大质量管理到检测部门的全部工作中。

3.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优先选用国家、行业标准分析方法;选择具有合格的仪器并定期对分析测量仪进行校准,以避免仪器问题带来的数据误差,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水和试剂药品,试剂的纯度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上级部门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在样品的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手段;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周围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实验过程、研究实验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备数值溯源。

4.健全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在实验室质控样品配备,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质量管理措施上要舍得投入。针对目前已开展监测工作却没有标准物质的领域,应加强研制标准物品的试验,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加强修订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监测标准、规范。抬高仪器设备的准入门槛,消除目前仪器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四、结语

第2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质量的恶化只能导致人们社会中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计划和规划的落空,良好的环境是人类开展各种活动和计划的基础。当前,全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生活废物排污超标、新型病毒抗体侵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全世界进行环境监测,提倡和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工作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污染是全球化问题,环保事业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两个主要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环境监测的质量指导方针,通过完成质量指标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做好实施工作落实发展计划加强工作水平。具体实施的步骤还通过质量的策划和质量的保证。继而完善质量监督和改进等工作。《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于2007年正式颁布并且实施。标准法规定正式将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理念划为重点。明确指出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和监测的能力,并且对环境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一定的考核,规范员工上岗制度,并且建立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保证从布点和采样以及样品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对数据进行考核以及监测报告等监测全过程。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是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和环境监测的产品,各级检测站可以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将监测工作的质量活动安排妥当,对样品的采集和仪器的采购进行分析,最后将报告的数据纳入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管理的有效模式是有效的运行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在执行体制方面,确保体系的正确运行,对于领导班子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全体人员的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反映一个监测站的水平高低的正确放映,综上所诉,保障环境监测的有序进行是一个管理层必须重视的层面,影响环境监测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以下的原因来列举,领导是否足够重视和全员是否主动参与日常的质量是否得到保证,质量的建立空是否到位等等主要方面。

2 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并且有序的提高并且运行环境质量的总体标准,核心是能否有效的对监测站进行持续的监督,实验室的标准规定和计量认证不仅促进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监测站实验室有效的机制和质量体系,制定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同时,监测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序的进行,并且规范操作化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模式。然而,建立一种模式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要执行一项任务是管理体系的文件和不断维持管理体系建设的正常运转,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本文论述了提高管理水平的持续运转模式,在运行方面工作是要自身与实践相结合,要想提升管理的工作水平需要不停的对环境监测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县区的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的表现方面在于监测站人员较少,业务的含盖量也比较少,不能原封不动的抄袭管理文件体系,要制定符合本站的实际质量手册和文件管理程序等,在工作中不断的修改和适当的删减是保证工作效率的基本方法。减少劳动力的重复使用,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其次,在贯彻实验室和经营组织标准规定时,尽量减少监测人员的实际可操作量,把文件的准则和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可操作执行度,并且在工作中完善。

加强环境质量管理,执行管理体系,领导者要站在确保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重视环境质量,要做到亲历亲为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综合控制部门的监测控制,参与其他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发挥他们的激情和才干,不断刺激他们的工作热情,实现本站的质量目标。在质量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主体,每一位监测人员都是优秀的质量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断的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才能将质量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完美完成。只有充分调动环境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使得监测质量不断得到保证。监测人员自觉的将工作和监测质量联系起来是踏实工作的前进动力,制定可实行的培训计划和专家授课等课外教学手法,也能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工作水平。加强日常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贯穿环境质量和检测技术,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科学的将环境检测分析工作做到全面。首先,要对环境工作的采样进行质量保证,环境样品和范围内容等都是分析化学中无法比拟的方法。采样质量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环境采集措施,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由最小的取量样和最小的取样数进行长时间的研究,通过实验充分表明,要进行准确的采样和质量的采集这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法进行操作进行的,技术人员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一系列的操作措施上的错误和发展研究的数据报告错误往往会导致采样误差,因此,技术人员要保证操作质量时,要进行采集回收和再利用等操作手法,要进行操作规范和有效的采集办法,针对不同企业要摸清生产工艺和排水周期,尽量采集到代表性的样品;其次,是要将采集的样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不仅需要认真的审核数据还要严格的将数据质量关作好,对操作人员的要做质量把关,对不合格的质量样品,要作到项目的30%审核,接受上级的考核和国家能力的对比验证,使得监测数据得到有效的控制。

要对监测结果相关数据进行监控,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统计等均用标准方法进行技术规定和控制,对上诉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三级审核,最后由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数据时、,要对上报的数据和社会出具的数据进行审理,由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发人签发。审核数据的同时,在监测的地点严格进行质量把关,要将数据的相关目标和操作的最终目的相结合,在对水质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反复确认。对同一水体的不同生物进行同时期的比对,在同一个污染源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和比较,用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结束语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近年环境监测管理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通过对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监督控制,针对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作出研究,提出加强环境监测系统的全过程,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对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规范化管理,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和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加强日常质量控制和号召全员主动参与等方面入手,保证布点和采样的准确性注意安排样品的存放等等,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数据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认证,不断的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和整体操作技术,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执法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庹先梅,李岚等.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2,(38).

[2]刘青琼.基于环保下的环境监测工作研究[J].绿色科技,2011,(05).

[3]崔少辉.新形势下环保监察与环境监测联动机制构建思考[J].时代报告,2012,(07).

[4]黄新咨.浅谈环保治理工作中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J].华东科技,2010,(09).

第3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人员,尤其是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认真分析当前自身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本地区的环境监测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提高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全面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确保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那么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尤其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正时时刻刻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下,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质量检测人员,应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呢?以下笔者从当前环境监测现状入手,提出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显之见。

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1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环境监测质管理水平的低下

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低下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这是由于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科研能力低下、技术储备严重缺乏、监测方法过时、优秀人才缺乏、监测设备缺乏科技含量且使用频率和故障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尤为缺乏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1.2 监测水平不均衡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水平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设立专业的监测机构,即使设立了监测机构,也往往缺乏专业性,不尽缺乏专业的设计,往往由于资金的匮乏而缺乏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即使培训也是选取代表参加培训,再由代表回到本监测站内部开展培训工作,从而导致我国监测水平的不均匀,这在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挑战。

1.3 监测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很多质量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现有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加上一些环境监测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监测质量缺乏保障。

1.4 综合分析能力亟待提升

在目前的环境监测报告中,往往只分析现状,而对产生的原因分析的则少,导致其分析往往缺乏综合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导致环境监测报告的质量低下。因而为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就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才能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从而为环境污染的治理、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预防等提供坚实的依据。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确保环测质量管理工作始终贯穿整个监测过程之中

环境监测站,就是以环境监测而设立的机构,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人员,必须在确保监测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确保监测质量,而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大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引导监测人员科学合理地看待和处理环境监测任务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并从环境监测环节制定监测方案、样品的采集以及到编写监测报告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开展质量监测工作。必须着力改善当前只注重质量、轻视管理以及口头注重质量管理的现状,否则没有将失去质量监测的意义,从而为环境决策和执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确保环测质量管理工作始终贯穿整个监测过程之中,为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建立并不断完善和执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为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建立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并采取技术文件的方式,为每个监测部门和监测环节的实验环境与条件以及工作岗位及管理人员的职能进行规范,并确保建立的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不断晚上和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每个监测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文件开展工作,并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保其得到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管理人员,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各项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并落到实处,并在监测过程中加强技术的指导,毕竟人才是管理的主体,而质量保障体系只是一种辅助形式,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3 加强人员培训,着力提高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体是监测人员,也是质量管理的对象,但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环境,因而要想提高监测质量,就应从加强人员培训开始,着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环境监测团队,从加强人员管理方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达到监测管理的目的。因而在培训过程中,作为环保部门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因而在人员培训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方面,不断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政教育,着力提高其政治素养,使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以最大化的确保监测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着力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建立具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奖惩体系,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并坚持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培养其对环境监测事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此外,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环保部门,还应重视所在区域的落后的环境监测机构的改善,从而引导广大基层工作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中来,以不断充实环境监测队伍,确保整个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2.4 加快能力建设,逐步实施标准化建站

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各地环保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级监测站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仪器装备等要与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要求相适应,达到能够履行自身职责的条件和要求。摒弃过去东拼西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项目不集中重点不突出、只跑人际关系不注重“做项目”、指望以能力建设的名义搞几个零花钱的老思想,切实从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出发搞项目。

2.5 严把好设备的维护关

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把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和维护,加强系统日常维护检查和校准核对,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结合实际情况拟适当安排资金完善空气自动监测的校准装置,并在环境敏感地区补建几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切实做好防洪、防盗、防雷和防冻等安全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6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与水平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十分重要,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测的结果要以各种报告来体现,各种结论、趋势、原因是大量数据科学分析评价的结果,它要求较高的技术素养和广泛的多学科知识。逐步提高各环境监测站的综合分析能力,抽调能力强、熟悉监测业务的人员从事综合分析工作,配备专门的综合分析人员,应重视他们提出的各项报告中的结论和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 家昌.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环境科学导刊,2009,(S1).

[2] 焯朋.关于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9,(09).

[3] 宗智,郑梅.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监督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

[4] 丽华.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6).

第4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目前使用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颁布的条例,在经过多年的变迁后,陈旧的条例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环境建设中,更不符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保障系统,细化至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细节,从而建立完整、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在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约束下和威慑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对监测机构中的资质、监测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监测网络的建立等予以明确、严格的规范,从而逐渐推行标注化建设,真正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监测设备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虽已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并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新旧设备和技术使用方法不一的情况,旧设备和旧技术严重落后,跟不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因此,要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以往监测技术,掌握和跟进现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要尽快制定出新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另外,由于许多进口的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监测方法不恰当、监测流程不完整、使用方法与设备不一等问题。因此,应制定和出台进口监测设备的准入规章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环境监测要求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质量监督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拔新人时,应选用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的职务。而对于原有员工,应展开全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增强职员的监测技术、加强职员的相关知识涵养、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培养职员的责任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职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程度等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较差、不合格的职员应给予相应惩罚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全方面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

4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将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与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环境监测是远远不够并且行不通的,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要想实现质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则必须要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地点的代表性、实地取样的规范性、样品保持的完整性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才能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决策。由此可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实现创新,则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体系,全方面监控监测工作的准备、采集、保存、检测、报告等工作;还需建立灵活且有效的反馈机制,质控制度和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5结语

第5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管理

引言

能够影响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因其过程呈动态,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会有各种突发问题出现,因此采样质量管理措施相对于实验室分析质量管理措施而言差距很大,多数监测站缺乏对现场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这项薄弱的环节导致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的管理措施意义十分重大,监测站应对采样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容易出现在采样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通过有效进行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方法的实施,确保采样数据拥有精准、可靠和完整性,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以供环境管理进行分析。

1影响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的主要因素

尽管各个环境监测站进行日常管理时,对人员持证上岗、行为规范方法、实验室资质认定、仪器设备定期检测维护等要求已经严格按照监测站规定制度进行,但是在环境监测管理中仍有很多缺陷、不足存在。目前,多数监测站加强质量管理时多以环境条件的良好、工作场所的固定、操作手法的规范以及仪器设备的稳定等实验室内部环节进行,缺乏对现场采样管理的重视和研究深度[1],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各个环境监测站有或多或少的程度不同的管理控制不足之处。通过实验能够知道,在环境质量监测采样工作中,采样的误差通常是影响数据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是推动环境监测发展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必不可少的过程。

2加强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合理制定现场采样计划

现场采样计划是进行环境监测采样前的必备措施,在采样进行前应充分了解采样的目的与要求。现场采样计划通常可分为采样人员的挑选、采样任务的主要目的与要求、频次、点位、监测内容、采样仪器、样品的存储与运输以及采样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在对采样计划进行制定时,应按照国标认可的标准进行。同时,工作人员应对采样现场进行勘察并收集相关资料以便采样计划的全面合理,确保内容的完善,避免影响采样工作出现的问题。采样计划内容要包括空白样、质控样、平行样、现场质量监督人员等相关管理措施,确保现场进行规范合理的样品采集,避免监测采样时出现随意、盲目的操作。现场采样计划有较强的技术性,在实施前必须经过技术主管的批准。

2.2做好采样设备管理工作

环境样品的测量结果与环境现场采样仪器的准确度、分辨率、灵敏度以及稳定性有必不可缺的联系。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涉及到采样工作的仪器设备有很多种类与数量,因此监测站应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严格进行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属于每1台仪器设备的专用档案并以唯一性标签进行粘帖、标示。在仪器设备使用前,采样人员应进行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检查工作,在采样工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认真进行记录。

2.3严控样品运输质量

环境采样样品在储存时,会因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样品部分组分浓度产生改变,造成监测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在对采集好的样品进行储存时,应根据监测项目添加相应的固定集,需要避光或冷藏的样品应在整个采集、运输过程中采取冷藏、存于暗处的措施,避免监测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在完成现场采样后,采样人员应按照采样计划对样品、资料完整度进行检查[2],并完成任务比对表的填写,便于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在对样品采集后运输至实验室时,收样人员应对样品状况、监测结果和采样记录等内容进行严格检查。

2.4认真记录现场采样数据

监测数据结果并没有绝对的准确性,仅能根据现场情境将监测数据的误差尽量降低到最小。而因为不可逆的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人员对现场的资料记录就必须严格、准确进行。采样记录是能够将现场监测情况再现的重要方法。为了使质量控制的效果得到保证,应按照质量控制文件的格式对现场采样情况进行全面、统一、详细且准确的记录,对于影响采样数据的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应做好详细记录,当作附件一并提交。在进行记录采样工作时,禁止涂改,内容的填写必须正确清晰。

3结语

环境监测的质量是各级环境监测站都在努力加强的工作内容,在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中,质量管理也十分重要。除了对现场采样测试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措施以及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外,还应加强监测设计、布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校准、资源配备、样品储存与运输、实验室数据分析、数据评价与综合报告等内容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完整性和精密性。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检测数据,从而使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效果得到提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楠.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J].能源与环境,2017(1):68-69.

第6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中大力开展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使各级监测站的实验室环境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等硬件设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硬件基础的不同步的是现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运行问题。现在虽然编制的体系文件在形式上达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与《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的要求,但是普遍存在内容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脱离实际工作等问题。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对宣传工作的疏忽与懈怠,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深刻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使工作中职责不明确,开展工作忙中出错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且在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方面工作不够细致,考核无法真是的反应环境的分析水平。现场采样过程不规范是环境监测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其问题通常出现在采样地点选择、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运输及样品交接等。对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对于污染源成分等缺乏必要认识、分析处理方案不精确、缺乏对于国家与行业、地方环境标准掌握不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环境监测人员应对国家与地方颁布的新环境标准充分了解,对标准的执行运用理解不到位,使实际才做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二、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的举措

1.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检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素质,因此要有计划的加强人员素质,不断加大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与素质,适应现代化检测形式的需求。

2.对监测站的硬件加大投入

由于现代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监测站的经济投入,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监测站应使其满足基本配置,保证县级监测站的检测能力,不断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使我国的监测系统整体水平有质的提高。

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强化环境监测的质量意识

作为环保工作基础与技术制成的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至关重要,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直接影响着环境决策的正确性。环境监测信息、数据是检测站的主要检测参数,其数据的准确有效对科学的研究环境状况与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2.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加大工作制度化是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质量管理制度仍然有好多地方需要完善,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应修订《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使其更加适应实际情况;其次应加强其他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促进其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尤其是水、气等的在线监测;再次对质量管理考核等更加规范化,扩大质量管理到检测部门的全部工作中。

3.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优先选用国家、行业标准分析方法;选择具有合格的仪器并定期对分析测量仪进行校准,以避免仪器问题带来的数据误差,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水和试剂药品,试剂的纯度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上级部门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在样品的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手段;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周围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实验过程、研究实验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备数值溯源。

4.健全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在实验室质控样品配备,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质量管理措施上要舍得投入。针对目前已开展监测工作却没有标准物质的领域,应加强研制标准物品的试验,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加强修订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监测标准、规范。抬高仪器设备的准入门槛,消除目前仪器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四、结语

第7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

环境监测是运用一些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周围环境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监督和监测,并对相应环境做出正确的质量评价的工作。其监测结果是有关部门制订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改善措施的重要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核心,按照监测的对象,可以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微生物监测、大气监测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工业的迅速崛起,必然导致环境质量大大下降,然而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个人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与管理工作,是能够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因此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度不够

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颁布,23年来,我国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环境监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的环境监测管理较1991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现代的环境监测管理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但是我国的环境监测管理的发展较之其他国家相对较晚,相对于现在社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多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这类问题上,并没有充分关注和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漏洞。

1.2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起步较晚,被人们认识的时间比较短,了解这个工作的人并不多,所以一开始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大多数还处在摸索、探究的道路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完善。

另外环境监测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所以对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局限,对环境监测工作充满饱满热情的人并不多。因为环境监测所处的环境涉及到室外的比较多,工作比较繁琐,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及时是隶属于国家事业单位____环保局,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也难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员加入环境监测的对于,这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1.3 环境监测整体水平较低

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水平来说,由于许多条件的限制,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一方面是收到器材和经费的影响,精密的器材是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监测相关仪器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小地方的监测站,根本没有经费去制版这些装置,所以导致环境检测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意识薄弱,其在监测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的应用步骤,凭自己的感觉马马虎虎做事,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最后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够,可信度不高,降低环境监测站的整体监测水平。

1.4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效性过低

质量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管理过于空泛和粗略,没有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对最前线监测的严格管理和细致分工,导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始终不能提升,陷入瓶颈之中。

2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提高环境质量是人类共同愿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的质量,从而对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改善等环境工作产生影响。

2.1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体制

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高度关注我国环境观测质量管理工作,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不仅可以使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使其管理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有了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对环境监测质量的所有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

2.2 优化工作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

环境监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吸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环境监测工作也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对于如何吸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比方说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宣传力度,激起人们的兴趣,鼓励大学生选择环境监测相关专业。同时,必须优化工作单位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更多了人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能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加经费的投入也是解决人员问题的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工资,保证工作人员生活基本无忧,给外地人员发放异地补贴,使工作人员感觉自己像是生活中温馨的家庭里,是解决人员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加入,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2.3 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者管理意识

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或单位比不可少的工作,好的管理可以使国家欣欣向荣,可以使企业财源滚滚,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是落实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必须提高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监测质量意识,把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融入到好久监测工作中。其次,必须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能力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相关,逐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将科学、严谨、责任的工作精神融入到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之中。

要特别注意薄弱监测项目的观测管理,比如说近年来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越来严重,因此水质和空气的监督和监测工作的难度比较大,所以监测管理工作应该深化、细化到监测的每一个环节,从样本的收集、分析、数据的处理等,每个步骤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规划和操作的纪律。

2.4 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

环境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环境监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以达到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其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和改善。然而环境监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验,因此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查的结果,来分析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如何,同时针对不完善的环境监测,应该及时分析其原因,调整监测方案。

2.5 培养创新意识,加大技术革新

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多环境监测设备都是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来的,有的甚至存在着设备引进了但技术却还是停滞不前的情况,长期从别过进口不总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自力更生,研创属于我国自己的环境监测设备,才是能够持续发展环境监测的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应该着重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提高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的积极性,从根源上解决环境监测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浅谈环境应急监测在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19).

第8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基层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37-02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应该根据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会议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展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基层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由于基层监测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在进行检测质量管理的时候还有很多系统不够完善,这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下面结合当前环境监测的意义、现状、存在的缺陷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基层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颁布,环境监测加大了对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某项污染物的数值,从而来确定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站的环境监测工作为确定环境质量、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等后续工作奠定了数据基础。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污水监测、大气监测、噪声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放蛇性污染监测、热监测、光监测以及卫生监测等。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周边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化学肥料取代了有机肥料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有一些乡镇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带来的工业“三废”等,城镇人口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人民之间的一些纷争,也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基层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的最直接单位,他们是第一时间了解到详细的环境数据,并向上级进行及时的汇报,这样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及时的治理。

结合基层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等,国家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当前的环境情况进而做好下一步的部署工作,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等,所以应该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的建设,加强对其重视和技术等方面的配备。

2 国内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

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基础支撑的基础,如何实现“十二五”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经济,对于基层的经济建设更是逐渐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对基层的环境问题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家对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总理指出“要不断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监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减排污染更重要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监测也逐渐在政府的重大决策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环境监测工作面对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已经成为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沿性的工作。

基层环境监测旧的工作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环境监测要求,环境监测的发展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环境保护事业的要求。尤其是基层的检测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监测素质,基层的检测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监测事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基层环境监测质量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全面的、有条理的去解决的问题。

3 现阶段基层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时遇到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颁布,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极大地重视,监测质量是进行其他各项保护环境工作的中心点和基本点。环境监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包括污染物的采样、相关参数测定、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测试、数据处理及测试报告。但是很多监测部门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难以反映污染真实状况。在基层监测站,由于受到技术条件、人才条件、管理条件的限制,在环境监测方面更是容易出现一些漏洞,进而影响到环境监测的质量。

3.1 实验内部监控不到位

现行的实验监测控制已经实行了将近20年,在这段时期内的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逐渐提高,但是在实验内部监控方面,很多实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内的质量监控没有给与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室内试验监控的重要性。有的实验人员在进行试验的时候没有制定严密的实验步骤,实验的方法落后、实验仪器未更新校准、化学试剂没有进行严格的保护、实验环境不达标等,在进行试验的时,没有进行反复试验和充分对比,还有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很容易被空气中的还原物质还原,还有的化学物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失准确性。另外,对环境监测时候得到的数据、监测报告等缺乏一个系统的整理,也没有有效地核对,这些都是对监测质量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

第9篇:环境管理检测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废液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高速发展,可是,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环境因素问题则更为显而易见。环境监测站随之产生,并创建独立实验室,对于环境监测结论通过采样进行分析,以此获得结论,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站的主要构成部分。可是,当前时期我国环境监测站实验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够提出具体的措施[1]。

一、地质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社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从而使得环境监测站孕育而生,其工作主要为对我国环境定期进行采样,透过相应分析测试对我国环境给出具体判断,对我国环境保护方面而言尤为关键,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属于我国环境监测站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站中最具有特殊性且工作内容最为严谨的工作。所以,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备受社会瞩目。可是目前因为能力所限,我国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

二、环境检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现状

1、排放强度低,排放数量少

环境监测虽每天都在进行实验操作,可样品分析所使用的试剂量非常小,并且有些实验并非持续进行,污染排放属于间断排放,排放瞬时浓度较高,可是平均排放强度低,排放量少。

2、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物危害大

透过研究,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大多为废气、废液以及固废等污染物,污染物类别大多为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酸碱等具有腐蚀性的污染物、微生物类污染物乃至一些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污染物,由于污染物类别较多,并均具备较大的毒性,会对人体及环境形成危害。

3、收集污染物艰难,污染治理低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内容过多,污染物出现相对分散,并产生量并不均匀,产生量低,较难收集。并且因为实验室中环境污染长时间没有获得重视,污染物收集、治理大多没有获得良好治理。虽然实验室大量进行标准化建设,可主要是通过监测水平及品质管理着手,较少有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采取规范化管理,令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收集、处理等设施落后、污染物治理方法欠缺[2]。

三、废液的管理

1、废液的处理原则

解决有机废液是为了令其通过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以其减少环境风险。因此,解决过程需凸显回收再利用及无害化。

关于含少量被测物及其他试剂高浓度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不但能够规避环境污染,还可以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可回收的高浓度与低浓度有机废液通过科学方法处理后排放。

2、有机废液的回收

回收有机溶剂大多先在分液漏斗处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或分流进行精制或纯化,所有过程需在通风处进行。

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的有机溶剂废液包含了正己烷、石油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以及乙酸乙醇等,都能够通过相关的方式加以纯化回收进行二次利用。比如进行溶剂废液内三氯甲烷的回收,将三氯甲烷废液依次通过水、浓硫酸、纯水、盐酸羟胺溶液清洗,通过重蒸馏水清洗两次,将洗好的三氯甲烷通过无水氯化钙进行脱水烘干,摆置几天进行过滤及蒸馏。蒸馏速度在每秒1-2滴,收集沸程是60℃至62℃的馏分,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当中,切记不可使用橡胶塞[3]。

3、有机废液处理方法

首先,实验室内部处理。

某些有机溶剂废液可进行回收,还有些有机溶剂废液能够在实验室内部处理到无害程度后排放。此类废液的毒性较小,量也较小。这些废液内的可燃性物质,通过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较难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通过溶剂萃取法、吸附法、氧化分解法进行解决。对较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通过稀释之后,便可排放。

(1)焚烧

在实验室内部处理有机废液使用焚烧方式时需确保焚烧过程不生成NO2、SO2或HCI相关的有毒气体,不令重金属或多氯联苯等较难燃烧的物质残渣出现,否则需要集中收集后,在进行统一解决。

(2)溶剂萃取

关于含水的低浓度废液而言,通过与水不结合的正己烷等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将溶剂层分离之后,将其焚烧。再通过吹入空气的方式,将水层内的溶剂吹出。

(3)吸附

通过活性炭、硅藻土等一些具有吸附性的溶剂物质进行充分吸附后再一同焚烧。

(4)氧化分解

对于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而言,其易氧化分解废液,通过H2O2、KMnO4等令其分解后,通过无机废液进行处理。

(5)水解

对于有机酸或无机酸脂类来讲,有些有机磷化合物较易引发水解物质,可添加经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钙,可在室温及加热中进形水解。水解以后,如果废液不存在毒害状况时,通过融合与稀释,则可排放。如果具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进行解决。

其次,委托资质单位处理

并不是一切有机废液都可以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获取。许多有机废液性能较大,具有解决繁琐,成本高,危险系数高,设施环境不足的特点,所以需送达资质单位进行解决。环境监测站还需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理资源的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合同,需将有机废液分类归纳,设定好专门负责人进行管理。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假如环境监测实验室出现废液处理欠佳情况,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造成影响。所以,环境检测试验人员需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以自己做起,通过良好的方式,解决好不同废液,有利于避免二次污染。需注重废液的回收及利用,令废液可以再利用。关于实验室无法解决的废液需转移至有资质部门进行处理,积极完成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及措施。(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周晖.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