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

第1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可以说,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分数是一个客观清晰的分水岭。如果笔试不幸没有通过,之前再多的面试准备都无济于事。然而若能进入面试,又会觉得之前的所有准备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其实所有自认为精心完善的准备都不如带着一颗机动灵活的头脑走上战场来得更加彻底,但这样灵动的思维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需要深厚的积累和不倦的练习。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面试模式大都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这对于有多个考生竞争的场合,更容易做到公平、统一,更主要的是这种面试要点突出、形式规范、紧凑、高效,能更加简洁地实现目标。结构化面试统一了考生进入公务员考试队伍最后一道门槛的高度,让广大考生站在同一个平台、同一条起跑线上。

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形式固定,程序科学的特点,掌握结构化面试的全部题型是考生通过面试考试的关键一步。同样,也只有深入掌握了每一类面试试题的答题套路和破解要点,才能在考官面前更充分地展现出灵活应对的自信。毕竟很多时候,自信是用实力来说话的。

面试与笔试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别,面试不仅仅是对题型、方法的考验,考生临场的精神状态和反应灵敏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听取专家的指导和借鉴往届考生“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是极其必要的。专家特此建议考生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不应一味埋头读书,更应该制订一个全方位的计划,不断设置模拟面试的场景,多多与人沟通并认真听取专家和过来人的意见,以加强自己的临场心理素质和应变反应能力。这样几轮面试下来,相信每位考生都能看到自己显著的进步。

第2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面试时,考生应该坚持自信和沉着。答题时既要实事求是,也要随机应变。具体表现为,考生应该手脚安稳,不乱抖动,两眼平视主考官,注意和考官们的目光交流。面试并不是要像机器人一样表现“完美”,考生可偶尔低头看纸、思考,也可用手势。只要两眼不乱飘,自然地微笑,稳重、音量适中地连贯回答问题,就会给考官留下充满自信又稳重的好印象。

应变能力题

面试时,考官经常会抛出令人措手不及的考查考生应变能力的题目,主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考查考生对突发事件、棘手问题的应对。考查考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的能力,考生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思维反应要敏捷,情绪要稳定,考虑问题要周到。考生应遵循“先冷静,迅速补救处理,再追究责任”的原则,保持冷静,先安抚情绪,然后及时补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记录、汇报问题,或协调解决、督办,再向上级汇报,追究责任等。比如,考官问,发现旅游者食物中毒,导游人员应该怎么做?首先应该避免其他旅客出现慌乱情绪,控制情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候期间,设法使中毒者催吐,让中毒者大量喝水,以加速排泄,缓解毒性,请医院开具诊断证明;迅速报告旅行社并追究供餐单位的责任。

还有一种应变能力题,提出的问题往往针对考生回答问题内容本身,问题较尖刻,此时,考生应控制情绪,告诉自己考官并无恶意,只是在考查自己的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反应力、应变力、自我认知能力等。比如,考官问,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给主考官留下好印象,面试过程中考生总是竭力表现自己的长处,掩饰自己的不足,你现在是否也是这种心态?面对这种压力式问题,主考官更关注的,不是考生回答了什么,而是怎样回答。考生要注意:第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不要认为是自己或别人面试表现不够理想,因而主考官才故意设题刁难自己,更不能认为“大祸临头”。第二,回答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承认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的评价。因此,面试过程中考生扬长避短,甚至投主考官之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回答能体现出机智、幽默为上策,这样考官会认为,考生不仅处变不惊,且有化解压力与紧张气氛的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题

这种题目有固定的回答模式,回答一般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阶段。根据活动特点,确定主题和内容,根据主题和内容制定预算,汇报后实施。实施阶段分为五部分,第一,需通过开会形式统一思想,分工,将计划细化、责任落实到各人员岗位。第二,要准备充分物资,包括人、财、物、时、地。第三,通知相关参与部门。第四,对特殊事件和要求的安排,比如协调各参与单位、领导来宾支持、媒体公关。对活动进行中出现的动态、特殊情况,要及时处理和汇报。第五,活动结束后,需进行善后事宜,如物资归位、文件归档、座谈会等汇报。总结包括及时汇报,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提出意见、找出差距、修改方案,写出总结提交领导。

处人处事题

在回答考官提出的处人处事技巧题时,与不同人相处要运用不同方式。对上级,要持尊重态度原则、服从上级的安排,懂得保密,不议论上级等;对上级集体要服从,单向请示不卑不亢,保持中立态度,不乱说话等;与同事相处,有理有节,保持真诚、谦虚态度。遇到矛盾,先找自身缺点和不足,利用第三人交流,化解矛盾,要有容人之量,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一视同仁,不拉帮结派。互相帮助,正确对待同事的优点和缺点、成绩和失误,多帮助、多鼓励,。总之,保持宽容、平等态度,不议是非,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对待领导、同志、本人的缺点和不足。

分析思考能力题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保持辨证思维方式,时刻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有原理讲原理,需表态先表态”,结合事例,阐明观点。

比如提问,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对此你是什么看法?考虑到事物正反方面,考生应先阐明一般原理,客观来说,朋友应该是多多益善的。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但朋友的互帮互助,是在真诚交往基础上,以心才能换心。这是正面部分,而另一方面,不否认有些朋友只是出于利益关系而存在,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情感交换,是一种有条件的情感投资,它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也就不存在困难时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和理解了。这种朋友当然不是越多越好了。

面试的细节处理技巧

第3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关键词] 口才 训练 演讲 中职学生

古往今来,胜者多为能言善辩之辈,败者则多不善言辞。口才好的人,能够顺利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帮助。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是人才的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口才在事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口才就是资本,口才就是财富。”口才,即说话的本领,学会各种说话的本领,掌握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的技巧,就是拥有了一种财富。口才是一门学问,需要人们去研究、学习、训练,才能使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应付自如。一个人若没有具备较好的口才,纵使你有满腹经纶,就像“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又像鸟儿失去了羽翼,无法飞上天空似的,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

当前的中职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推销自己、展示自己,从而影响了他们在面试中的成绩和日后的工作。叶圣陶先生把训练说话这件事看得极其重要,他认为学生时期“如不经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失一把最宝贵的钥匙。”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有机组成。它有如一张桌子四条腿,缺一不可。但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上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对面临就业压力的职专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说话训练,把他们培养成耳聪目明、能言善辩的人,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提高心理素质,激发“说”的兴趣

美国知识学者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一书中说,所谓“语言的突破”,就是要突破恐惧的心理,释放被束缚的智能,获取自信,增强内心与外在世界的交流,而在这种释放的交流中,沉睡的智能会想不到地发挥出来。卡耐基这段话说明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心理素质有着亲密的关系。而心理素质指的是人的感情、意志、毅力等内心活动的修养。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在众人面前羞涩,迟疑,乃至恐惧。这些学生有的平日考试成绩优异,可遇到个人公众场合,要他站起来当众说话,往往是面红耳赤,抓耳挠首,扭捏不安,即使说出话来,也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此时此刻他们的思维是混乱的,当然很难准确地把意思表达清楚。可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第一,让学生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排除恐惧心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性别差异认知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男学生爱“深沉”、女学生爱“文静”,怕说不好在异性面前没面子;有的同学胆小,一让他们开口就紧张,手足无措。有的好不容易开口了,又说的颠三倒四、结结巴巴,引人发笑,便形成了心理障碍,丧失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勇气。每当老师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个个埋着头,祈求上天不要让这样的机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所以,疏导心理,鼓励开口,激发他们说的兴趣,是训练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教师要尽量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创设当众说话的环境。教师可以多让这些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或朗读生动优美的语段,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完成。例如: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可以提出这样问题:路凡裁夫人喜欢打扮自己,是天生的爱美还是爱虚荣?讲《祝福》时,可问:祥林嫂有自己的姓名吗?这样,能逐渐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初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还能确立下一次的目标。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略有提高,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让他们察觉到自己的进步。还可以通过个别交谈,分析学生的优点及提高的原因。并结合生活中许多学生经过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实例,引导启发他们,使他们明白害怕当众说话不仅只有他自己这个特例。课余让他们多与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在这些学生的影响下,无形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创设情景游戏,激发“说”的兴趣。要使学生在课堂像课外那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要打破单一、拘谨的师生对话,走进生活、走出课堂,把生活搬进课堂,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再现学生在学校寝室生活的的情景:101室上下铺两位同学,一位爱整洁,另一位却把臭袜子乱扔。两人因此发生争执,其他室友议论纷纷。教师要求学生置身于这一情景进行交谈,全班同学雀跃,说得欢畅,说得痛快。还可以再现这样的情景:子女对父母不满而发脾气、同学误会而不相往来等等,这情景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们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他们化心声为语言,情至深,言更切。这样不仅撬开了学生的嘴巴,而且开启了学生的心扉。

2 进行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加强“说”的训练

在心理素质稳定后。教师可利用课前3分钟专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阶段:让学生上讲台作3分钟自我介绍。要求做到:大胆开口,表达清楚。教师进行典型评讲,指出优劣。使学生明白,人际交往是否顺畅,第一步自我介绍相当重要,目的是让人了解你。因此学会介绍自己,实际上是走向社会,投入事业很重要的第一步。讲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第一次上讲台说话,大多数人会感到脉搏加快、呼吸快速,这是正常的,训练几次后,一切都会逐渐好起来的。操作时,可让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带头,给予榜样的作用,然后给每位学生均等机会,让他们普遍受到锻炼。课后,教师可针对个别较差的学生,单独辅导,适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增强信心,达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

第二阶段:在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之后,可让学生讲述见闻或故事。时间可延长至5分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演讲的表现形式。这方面内容比较广泛,要求学生放开思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掌握的材料、自行选定,教师不加限制,特别强调演讲时的发挥,语音、面部表情、姿势、所讲内容、故事情节等。学生只要有一定的表现,即给予肯定。一段时间下来,每位学生一个学期至少可以锻炼2次,5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上台时,表情自然大方,语言流畅,所说的内容条理清楚。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所说的内容从学生生活到社会现象,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历史到现在无所不及。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又能彼此学习,互相补充,大大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当然,在训练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培养锻炼他们的演讲气质、风度、才干,做到诙谐幽默、潇洒自如:能力弱的,尽可能弥补不足,做到神态大方,立意明确,条理清晰。

3 举行演讲、辩论赛,组织“说”的比赛

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个问题向听众发表见解、说明事理,并借助表情、姿势、手势进行交流的一种高级说话方式。演讲者一般在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敏锐的观察力。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就能从普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的素材,就有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就能从周围的反应中综合分析自己的成败得失;二是丰富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能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演讲主题巧妙的组合起来,讲起来才能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深度和广度。三是良好的表达力。演讲离开了口语表达是不可思议的。演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仍然等于零。当然,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舒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地点、时间、机会,都要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演讲水平自会提高。

辩论,是指参加者就某一个问题,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的一种说话训练方式。这是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训练。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话题,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学校要不要封闭式管理”、“职专生该不该谈恋爱”、“职专生不如普高生”、“读职专是混一张文凭”等,这种论题很吻合学生的情趣。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精心准备,共同策划。因此在辩论过程中,模拟国际大专辩论会形式,分正反双方,每方四位辩手,依次发言后,再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整个过程由主席(学生担任)主持。另有计时、评委等角色均由学生担任。要注意在辩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一些问题:如材料或依据是否充分、真实,如何联系实际,对方可能会用哪些材料,在辩论过程中怎样以长补短。组织的评委,对辩者评分,不一定要求定胜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赛,了解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水平。

通过激发“说”的兴趣,加强“说”的训练,组织“说”的竞赛的反复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他们积累了口才这笔财富。学生高兴地说:“说话训练是他们战胜自卑、树立自信的法宝。”

总之,说话训练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要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训练,并且长期不懈地坚持下来,培养中职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应变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第4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关键词】歌者;舞台表现力

前言

歌者在进行现场演出时,受舞台环境、音响效果、话筒效果及其他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很难顺利的完成一段相对完美的表演。经常登台表演的歌手一定会遇到演唱过程中伴奏突然中断、话筒失音、舞台洼陷或者监听返音设备故障等问题,这都会对歌者的舞台表现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歌者需要长期积累表演经验,锻炼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培养自身遇事淡定的性格,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演唱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舞台表演能力。

一、提高歌者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在舞台上表演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歌者在进行演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台下唱的很好,但在舞台表演时,却会出现忘词跑调、慌张、声音发抖、面红耳赤、张不开口等问题,这就会使得歌者的表演受大极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歌者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因此,歌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舞台表演能力。

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都会对歌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同时歌者在学习唱歌过程中,也会对自身的心理素质造成影响。歌者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等是无法改变的,但歌者在学习唱歌时,可以通过和声乐教师沟通交流,来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声乐教师在教歌者唱歌时,要认真的帮助歌者,积极的和歌者交谈,深入了解歌者的内心想法,让歌者能够敞开心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唱歌,从而培养歌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歌者的应变能力对歌者的舞台表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歌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从而为舞台表演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丰富歌者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

1.文化修养的影响。文化修养对歌者的舞台表现力有很大的影响,文化修养决定着歌者的声音感染力,如果歌者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就不能对作品有很深的理解,更不能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因此,歌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把握作品的思想,从而真诚的将作品形象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极大的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能力。

2.音乐修养的影响。歌者不仅要具有良好文化修养,还要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音乐修养包括节奏、音准等,音乐修养对歌者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歌者在唱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跟不上伴奏,或许快半拍、或许慢半拍,甚至有的时候找不到节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歌者的音乐素养不够,因此,歌者要想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能力,就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从而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

三、提高演唱技巧

1.培养良好的演唱技巧。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歌者要想努力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就需要刻苦的练习,勤奋的钻研,也就是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歌者要对曲谱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音乐史,逐渐成为歌手不断积累的财富,从而带给歌手灵感,当歌者彷徨不前时,会给歌者指引方向。无论是比赛还是现场演出中,歌者需要本着不争不抢的态度,认认真真的阐述歌曲内容,如果一个专业歌者,在台上被自己感动,那么观众基本上也会被感动,但如果歌者在表演过程中,有太多的杂念,那么这场演出很难成功。

2.要学会倾诉。歌者其实就是音乐与观众的情感媒介。和说话的技巧一样,有些人不会说话,即便说好听的话,也会让人不高兴,而有些人会说话,表达任何话都可以让人愉悦的接受。歌者要想让一首歌合理的倾诉出来,首先要深入了解这首歌曲表达的含义,什么地方该用什么语气,这对歌者有很高的要求。在唱歌过程中,用合理的语气进行表达,但做起来却很难,歌者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是一个与观众谈心交流的过程,歌者需要向观众真诚地诉说歌曲的快乐或悲伤,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完成好表演。

3.合理的肢体语言。在舞台上,歌者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摄像机里。但歌者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动作幅度过大,进入摄像机后,播出来的画面就会特别夸张;如果动作幅度过小,观众在台下就无法完全感知歌手想要表达的情绪。歌者要想克服这个问题,就需要多上台、多锻炼,在表演过程中,不需要做出过多的动作,真正的肢体语言是跟随歌曲及歌者情绪自然而然产生的动作,并不是刻意做出的动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歌者在表演过程中是否走心。任何演出只要由心而发,那么这场演出就是一场好的演出,如果表演不走心,那么无论有完美高超的技巧,也算不上一场好的演出,那么歌手也不会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4.用眼睛传递感情。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能真实的反映出他的情绪以及细微的情感,眼神对歌者表演十分重要,如果歌者的眼神不正确,即便有再好的唱功和肢体语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例如歌者在唱一首铿锵有力的歌曲时,唱出来的歌声虽然有力,手势虽然正确,但眼神去散漫无光,那么这场表演也不能说是一场完美的演出。歌者在唱歌过程中,不仅要会与观众进行肢体交流,还会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歌者要用眼睛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变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歌者在专情的演唱。

5.面部表情到位。歌者在进行舞台表演时,面部表情是十分重要的,观众在观看歌者表演时,不仅会观看歌者的肢体动作、眼神,还会对歌者的面部表情进行查看,因此,歌者的面部表情也是十分重要的。歌者在进行舞台表演时,正确的面部表情能极大的提高表演成功率,例如歌者在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时,歌者要有一种寄相思于微风中的感觉,要像在春天里一样,有种悠悠的思念,而歌者的面部表情要有一种惆怅感,当观众看到歌者的表情后,就会不自然的被歌者感染。歌者在进行舞台表演时,不能随意的流露形体律动,也不能有过多的即兴动作,歌者在演唱过程中,不能只感动自己,更重要的是感动观众,观众会通过听、看来感悟歌者的情感,因此歌者必须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动作等将自身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歌者的表演气氛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四、结语

优秀的舞台表现力,可以用音乐来抒发歌者的情感及个人魅力,它可以让歌者完美的阐述作者的意图,更加深刻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创造性发挥作品,使作品更加丰富,使作品拥有新的生命,让作品焕发新的光彩。一首作品最终目的是走向舞台,一个歌者最终要驾驭舞台,歌者要运用自己的阐述及真诚的肢体语言,从而将作品中的深层情感内涵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①王琪.浅谈如何提高歌者的舞台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4(13):125~126

②冀丽娜.浅谈如何提高青年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现力[J].民族音乐.2013(2):141~142

③皇甫雯.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4(1):117~118

④王妍妍.舞台表现力与技巧[J].剧影月报.2012(4):132~133

第5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销售技巧,学习销售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习时间:200X.X.XX----200X.X.XX

实习地点:新疆XX手机卖场

总结报告:

实习期间我到新疆**市一家手机卖场实习,在那里度过了我短暂的实习阶段。作为一名手机销售员,在店内主要做的是销售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很普通,但是仍然需要我们用心去做。在这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社会常识。使我在不断的尝试中渐渐地融入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1)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

说到应变能力,我自认为我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不能让每一个顾客对我们的服务都感到满意。下面我就讲讲我遇到的一位老顾客,她在我们那里买了几次手机了,其中还带她朋友来买过。当她再次来看手机的时候,我正准备向她打招呼,没想到她嘴里冒出来的话就把我给噎住了。你们猜她说了些什么:我的儿子都比你们大,怎么这样没大没小的。弄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了,因为前几次来我都叫她姐,今天来她就开始训斥我,说不要叫我姐,你们这些小妹太不老实了。然后她就边选手机,边数落我,弄的我一句话都没有插上。她第二天又来了,又开始重复昨天同样的话,但是又多了一个理由说我们没有新款手机摆出来,昨天就是没有看上手机的款式。其实我挺冤的,因为昨天确实没有新货到,都是今天早上一早到的。我仍然不卑不亢地听着她的抱怨。她大概没有听到我的回音,转过头来看着我。我知道是该我说话的时候了。我对她莞尔一笑:“阿姨,我看你这么年轻漂亮,从面貌上看不过30多岁,故斗胆的称你为大姐,并不是您说的不老实。您太年轻漂亮了。这时我注意到她表情明显的变化,我知道我的话已经起作用了。气氛缓和下来了。接着我又不紧不慢的给她说了昨天新手机没有到的原因。又和她聊了一些她家里面的事情,以及她儿子的情况。阿姨就在我们愉快的聊天过程中看中了诺基亚6500S。走的时候阿姨还特地为她刚进来时莫名的发火向我道了谦。

阿姨走后,老板和其他同事使劲的夸我的机智和说话的分寸,表情把握的好。说到这里我心里面还很感激那位阿姨,她让我懂得了“以德报怨”在销售中,甚至是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2)做事情一定要细心,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慌张:

临近清明节,来买手机的顾客就比往日多了进一倍,那天轮到我做收银员,一下子几位顾客都前来结账,每个手机都必须一个一个地输入串码。由于我的疏忽,把一位顾客的钱找给了另外一位,幸亏那位顾客素质很高,她及时的发现并把钱还给了另一位顾客,这才幸免造成大祸,当时我已经傻了,只知道不停的给顾客道歉。所有做事情一定要仔细,遇到再大的事情都不能慌张,不然就会手忙脚乱,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

3)一定要以诚待人

第6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本文结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通过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困难及存在问题,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特点,在任务中帮助学生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大效果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中职校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联系教学实践,采用“任务引领―细化操作―多元评价”的方式展开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口语交际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6-01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课程模式之一,是强调教师和语言学习者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众多语言教育家的观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根本特点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不论是源于真实世界的任务还是教育型任务,都能使语言学习者产生更强烈的语言学习动机,从而使其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一、创设可操作性口语交际的任务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口语交际与专业学习的有效对接,研究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交谈》一课中,教师结合旅游会展专业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情况设计了任务:客房经理发现客人带走了吹风机的情况,你该如何和客人进行交谈。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在交谈中扮演客房经理的同学直接指出客人带走吹风机,扮演客人的同学觉得这是侮辱了人格,坚决不承认其与其大声吵闹。也有学生含蓄委婉地指出后,客人不予理睬的情况,还有学生运用善意的提醒的方式后客人主动出示了吹风机,解除了双方的误会。

在客人与客房经理的交谈中,在座的学生不难发现,掌握交谈的步骤与技巧的重要性,交谈者需要探究善于提出和控制话题的技巧。任务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观察、思考。这样,他们的语言就会如涓涓细流,潺潺流出心田。这一层面上,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语法技巧、思维组织、应变能力、体态动作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实现他们在交际中的灵活度,使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找到交流的乐趣,学到交际的技巧。

二、探索任务型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多种途径和多元载体,寻找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模式。

教师在设计出了合理恰当的任务后,需要对任务中出现的交际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日常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对任务的深入剖析,在剖析中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要点。树立目标引领、细化操作、积极应对的口语交际意识,完善语言结构。

在日常交谈中需要注意交谈前寒暄,交谈中把控话题的能力和交谈后表态的方法。口语交际的特点是与别人面对面交流沟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口语交际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课力求在口语交际的操作流程和技巧上与学生的专业口语要求相衔接,帮助学生掌握口语交谈的技能,从容应对以后的交谈。

三、细化任务型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关注细节。

在学生的交谈中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个体评价到多元个体评价:首先鼓励学生学会对自身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我,增强信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赏识对方,评价对方,发挥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补充作用。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常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评价表格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做到培养优等生辅助学困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

口语训练要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高效、科学的过程,即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口语交际训练应该是由敢说、想说到能说、会说,由自信不足到敢为人先,由表达不清到侃侃而谈,由动作僵硬到体态自然,学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岑运强主编《言语交际语言学》(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伯奎主编《教师口语系统化训练》,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黎志新,涂永安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语文写作与口语交际》,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第7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

一、教授学生说话的技巧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懂得了许多与人交流的方式,也掌握了许多词汇量,也能够很好地用书面表达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但是,书面表达做得好不一定表示他们能够用语言交流好。在语文教学的教材中,不但向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提出了理论性的要求,还为学生增添了一些与课堂学习相关的口语训练,这样学生就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并训练了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授学生沟通的诀窍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教授学生学会跟人说话。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但是他们还不能够完整流畅地进行表达,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例如,每周设计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根据主题互相交流讨论,让他们学会组织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想法,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

三、培养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及其重要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口语交际学习中,重点要注意教会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以及提升自身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将心中的想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对实际交流中的问题快速地应对,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大象保姆》,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请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和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朋友对待。这样人物表达的意思会被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口语对话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以上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语文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也能看出语文交际能力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第8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下面是我上半年的一些工作经验分享:

一、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自己积极起来,给自己足够的动力,想想自己想得到的是什么?尽可能的多想一些。人要有梦想!确认自己要做一个出色的销售,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销售产品。

二、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本月内、本季度内、本年的总任务是多少。查找足够的客户资料、联系客户、发邮件、外出拜访、学习产品知识、学习销售知识、学习其它相关知识。

三、多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的细化。不断的修正工作效率、时间安排和语言表达技巧。

四、对潜在客户,坚持不懈的跟进,打电话联系客户的时候坚持多说一句话,会相当于又多打一个电话的效果,最后才有可能变成为已消费客户。

五、时刻提醒自己做事不能拖延!打电话不要拖延,跟进客户不要拖延,现在能做完的事情,绝对不拖到下一分钟,拖延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糕,不能让事情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六、尽可能多发展长期会员,发展一个长期会员和发展一个短期会员,花费的精力是一样的。尽可能用同样的精力创造更多的业绩。

七、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面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跟客户谈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不同性格,采取不一样的措施解决问题。比如有些客户可能谈的时候,性格会比较冷,那么这个时候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客户。

八、加大联系客户的电话数量就会增大遇到意向客户的机会,签单7分靠能力,3分靠运气,电话打的越多的人,运气总会越来越好。

九、提高电话质量:通过掌握熟练的产品知识、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我们产品的优势知识以及和其它同类产品比较的优势知识,了解客户需求,并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电话营销。

十、在面对客户拒绝的时候,会厚着脸皮,换条思路重新开始跟客户接触。做销售必备的素质,就是脸皮一定要厚,一定要厚着脸皮说话,厚着脸皮做事,一定不要不好意思。

十一、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跟客户谈的时候,有些客户可能因为不了解你推销的东西,情绪不是很好,可能会诋毁我们的产品,这个时候,心里可能会有些愤怒,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输给自己的情绪,自己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好好的跟客户解释。我们的耐心解释有时候会给客户很好的印象,很可能客户最后签单就因为我们的耐心。

十二、学会说话条理清晰,有自己的思路,先谈什么,后谈什么,什么是重点等这些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尺度,理清楚,同时在跟客户谈的时候,尽可能地引导客户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主动掌控整个局面。而不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十三、对售后保持高度的关注,热情。用自己最大的热情,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取得客户的信任,这样,会把相当大的客户变成自己的老客户,运气好这些客户还会推荐新客户给我们。

第9篇: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范文

这个原则不仅是记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采访顺利进行,报道更加典型的重要条件。相信每个学新闻的人在求学时老师就强调过采访的重要作用:七分采三分写甚至八分采二分写,由此采访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可以想见。所以采访前对索要报道的事物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素材的收集就十分必要。要对整个事件或人的经历了如指掌,为顺利采访打下坚实基础。很多新闻人把采访视为兵戎相见的激烈场景,就是因为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前期的准备充分与否,也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心理思想上的搏斗。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以达到采访目的。虽然有时采访过程只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这期间的较量却是在采访开始前就已经展开。所以记者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一举公婆采访者的心理防线实现采访价值。当然搜集采访材料也不是盲目的收集,而是要根据采访的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进行整理,同时借鉴网上此类新闻采访的优秀案例经验,分析他们的采访角度,深入的层次采访的方式和内容等等,再结合自己采访实际制定出采访大纲,力图摆脱原有的固化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在老的新闻内容中发觉新的新闻点,从而完成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二、采访过程中仔细推敲细节

每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必然有几个动人的细节被人们记住,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个采访节奏和内容有把控,更要对那些闪光的细节敏感,能够捕捉到这些精彩的瞬间,充实和点亮整个报道。众所周知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必须用事实说话,所以新闻报道如果想吸引人来阅读,想成为优秀新闻报道,就要在交代清楚事实经过的同时增添多个动人瞬间引起受众共鸣,让人感觉新闻报道有血有肉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情味愿意阅读,相反的如果新闻报道只是一般性的材料堆积,文笔也空洞乏味自然也不会有人愿意去读。所以记者在与被采访者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采访内容的凝聚性,不能天马行空的问,提问时要注意方式,容易被人接受也能探求到想要的答案。只有这样丝丝相扣细细观察,采访后将所得到的点的信息整合,连起来变成线形成面,才能再写作时有内容可写,并且生动形象引起共鸣,新闻报道主题才能鲜明。

三、提问时要有针对性

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提问通常是贯穿整个采访提纲的线索,对被访者的提问十分重要。这是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可以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亲切和尊重,也能让记者更轻松的得到想要的资料。记者应该练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本领,避免让被访者感到不知所云,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不仅浪费采访时间又无法得到预期结果。想要有针对性的提问深入采访,就要身肉到采访对象的生活圈中去,与他们一同感受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也能从侧面了解到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热情更容易抓住细节,也在采访中更有提问权才能抓住最核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在与他们相处中可以使他们消除对记者的隔阂,所采访到的东西自然也是最自然流露的情感。反过来说记者也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所要采访的对象,需要验证广泛性就针对同一问题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这样所获得的答案更有说明性;需要问责就要对负责的相关领导进行提问;要了解具体的流程和细节就问负责岗位的员工;知识性的问题就要针对专家学者提问。

四、采访中要营造氛围尊重被采访者

电视新闻报道大部分是在现场环境下进行采访,与职业性格、工作经历都不同的人和事进行交流,不仅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争取被采访者的信任,这就要求记者有熟练的语言技巧和说话方式。一个记者的言谈举止和说话方式态度都会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果。所以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尊重采访对象与他们为伍,让他们放下戒备,采访过程也可在闲谈唠家常中进行,让被采访者不知不觉中配合采访,给出想要的资料,当然这需要长期采访经验的积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站在被采访者的位置进行提问,迅速与被采访者打成一片消除隔阂,从而营造出和谐的采访氛围保障采访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采访效果。

五、提问方法

一针见血法这样的方式无论是轻松愉快的开放式还是严肃认真的闭合式都适用。采访一开始可以先采用轻松的方式将被采访者带入氛围,而后再过度到闭合式提问,深度挖掘所需资料。跟踪追击法如采访圈中有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记者得到消息,一个学校的师生反映学校印刷的课本质量太差有错页现象,记者认为这是一个新闻点就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向印刷厂厂长提出疑问,厂长表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效益不好,资金周转不开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厂长以为用这样一个死循环的关系可以封住记者的嘴,但记者也发现了厂长的心理,紧紧追问设备陈旧会导致错页么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吗?设备不更新就一直要错页下去吗”这样一来厂长无言以对,只能说是厂内管理制度不严格,责任心不强等真实情况。思辨法如有位记者在采访一起假警察扣押真警察的新闻事件中,在向假警察询问为什么扣押警察时,假警察义正言辞的说不知道所扣之人是警察,如果事先知道一定不会扣。以为记者会忽略,但记者快速的思辨了一下立刻回问:如果他是个普通公民,你就有权利随便扣押吗?假警察自知理亏只能认错。

六、采访问题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