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护理的基本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的基本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的基本礼仪

第1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社区护理 问卷调查

【Key words】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ty nursing questionnaires

随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 我国政府已将“逐步建立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卫生工作重点。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大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医疗体制的改革预示了社区卫生服务广阔的发展前景[1] 。目前,我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开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将作为社区居民看病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在社区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区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于2011年3月对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级、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共120名护理本科生用自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以便于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及就业意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每学校随机抽取40名,共120名护生,其中女生118人,男生2人,年龄 20~23岁。他们均学习过《社区护理学》。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自制调查问卷,学校开设的《社区护理学》课程是否重要、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等。2011年3月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无记名问卷调查以保证真实性。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针对调查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2.2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14. 0 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α= 0.1水准, P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66.74%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社区护理的开设情况不是很满意。详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n=120)

2.2 护理本科生择业意向情况 77.5%的护生选择医院;13.3%的护生选择社区;9.17%的护生选择其他职业。影响护理本科生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因素,见表2。(调查对象可进行多项选择)

表2 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关注的因素

转贴于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66.74%的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改进《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方式。问卷第1、2、4项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学生均熟悉社区护理的对象和含义,但仅有40.83%的学生熟悉其重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本科生对其他社区护理相关内容总体上有所了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院校开设的社区护理课程学习能让护生基本的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并认识到其必要性,但由于学校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课时数不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重要性和其他社区护理相关内容广度与深度的认识[2]。而对社区护理的系统知识,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流程、社区家庭访视工作流程、社区传染病及死亡信息化管理流程,学生只能小部分熟悉,对其掌握欠完整和系统,这也是教师在以后社区护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3.2 护理本科生的社区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低仅占13.3% ,77.5%的护生择业选择医院。影响护生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表2可见,缺乏个人发展空间,福利待遇差、职称晋升困难使之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心。一方面护生不了解国家开展社区护理的政策,学校关于社区护理的教育宣传力度也不够。另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前来就诊的患者,还有很多健康咨询者,他们都有着较高的卫生需求[3]。而由于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社区卫生机构设施简单,人才缺乏,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医疗服务范围也有限,使护理本科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失望和不满,从而影响了护理本科生的择业观。

4 对策

4.1 增加《社区护理学》的权重

大多数本科护理院校把《社区护理学》课作为考查课设置,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重视程度。各院校应适当增加社区护理课程的课时数,加强学院社区护理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如健康教育、营养与膳食管理、人际沟通、心理学、康复学、人文学、社区医学、社区组织学、社区管理学等,逐渐培养出知识层面上合格的社区护士[6]。另外教师要及时做好教学评价反馈工作,保证教学质量,使护生真正理解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互关系及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和社区护理发展方向[4]。这样护生才能够真正清楚社区护理的意义,掌握社区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展社区护理重要性。

4.2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教学模式尚未成熟,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教育工作时间不长,与国外(如:美国、日本)还存在很大差距。社区护理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实践经验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校在开展社区护理课程建设时,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聘用有国外社区护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教学,也可派教师进修深造,切实学习国外发展的经验和前沿信息,在教学中丰富护生知识,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六位一体”。因此,将社区护理知识用于实践最为重要。如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时,我院护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自实践跟随教师做“高蛋白低脂餐”,加深了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印象。不但能节省授课时间,也使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5]。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学生授课、自由讨论、角色扮演等模式,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协调组织能力,以便以后更好的适应社区工作。

4.3 开展社区实习基地建设 提供社区护理的就业途径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知识与个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可及的、连续的、综合性的服务。因此走进社区将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好社区护理必然要求。目前,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在家庭和卫生服务站,基地建设尚不够全面。而社区护理教学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社区场所提供实践机会,包括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护理养老机构等[7]。学校应大力开展社区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区保持固定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社区护理的开展,也对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社区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护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时,多帮助护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前景,宣传国家关于社区护理的政策,使护生感受到社区护理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宽就业思路。同时校方应及时搜集更新高水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聘信息供护理本科生选择,拓宽就业途径。

5 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知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了解,就业意向也较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的社区护理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应采取的增加《社区护理学》的权重、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提供社区护理的就业途径等相应对策,使护理本科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区护理知识、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拓宽护理本科生就业思路并促进其就业。

参 考 文 献

[1] 陆红, 尚少梅, 刘宇,等. 学院式社区护理模式在中国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5): 37 -40

[2] 于浩. 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及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调查[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0(3):331-332

[3] 白雪莲,周萍,谢钰. 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社区护理的实践及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8(24):101-102

[4] 肖家连. 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3(17):126

[5] 覃业宁,官江. 护理本科生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外医疗,2010,13: 149

[6] 陈淑红,李薇,田永峰. 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利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 护理研究, 2010,8(24): 255

第2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急救;护理;小儿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33-01

1 临床资料

1.1 本院2004年6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复方苯乙哌啶小儿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其中小于1岁1例,1~3岁24例, 4岁1例。

2 中毒的急诊处理

2.1 急诊入院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迅速了解患儿病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迅速作出病情判断,协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以利抢救。

2.2 清除毒物:给予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2.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大量补液,以保证抢救用药迅速准确及时输入。

3 护理

3.1 急救的护理

3.1.1 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呼吸衰竭的昏迷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同时准备吸痰装置。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呼吸运动不协调,昏迷等情况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如痰多、气管导管不畅或插管后无有效的自主呼吸,立即行气管切开,备好呼吸机。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小婴儿可用头罩吸氧3-5L/min。昏迷不醒,静推纳洛酮0.1mg/kg,间隔30min再推注1次。

3.1. 2 严密观察病情:在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儿意识、体温、脉搏、心率、呼吸、瞳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并记录。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并做好各种抢救工作。

3.2 洗胃护理:

3.2.1 洗胃胃管宜选粗大,以防食物残渣堵管,每次冲洗入量不超过胃容量1/2,洗胃量500~1000ml[2]。毒性大,服量多者,洗胃量至少大于1000~5000ml,直至洗出液变清为止。

3.2.2 洗胃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应用解毒剂,避免药液被胃酸分解后又被吸收,促进毒物排泄。大量输液,给予利尿剂,观察尿量、比重,及时记录,以便及时调整输液量和速度。保护肝功能,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

3.2.3 洗胃后,给患者更换衣服、被褥,保暖。观察洗胃后反应和效果,注意有无合并症,做好口腔护理,昏迷、休克患儿注意角膜护理。

3.3 饮食护理:调理饮食、给营养丰富、多维生素、半流质饮食,减少对胃黏膜刺激。

3.4 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患儿发病突然、病情急重,家长缺乏适当知识,担心小孩病情。服药中毒者家长对未照顾好小孩感到自责,应开导家长关心爱护患儿,向家长耐心解释疾病,治疗及预后,以取得家长信任及配合。

3.5 出院指导:嘱家长应管理好家中备有药品,要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慎重收藏药品,药品应放在小孩不易取到的地方,最好用带锁的柜子,特别是复方苯乙哌啶毒性较大,家长一次量不要买的太多,以防患儿中毒,避免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现在特别是商业性药房多,复方苯乙哌啶一次售一瓶(100片)。基层社区医生一次只给1-2片就行,不要给5片以上。同时告知家长:如果药物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马上就诊尽早处理,服药时间超过6小时也要洗胃。

4 结果:26中毒患儿治愈26例,无一例有并发症。

5 讨论

5.1 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常见的危重急诊,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监护不力。

5.2 幼儿是小儿中毒的高发年龄段,夏季暑期中毒小儿多见,防止小儿急性中毒,必须加强防范预防教育,加强小儿暑期管理带教,加强小儿监护,防范于未然。保管好药品,应把药品放置在小儿不能触及的位置。

5.3 大力宣传卫生知识,管理好孩子。家长买来的整瓶药丸放在家中,如复方苯乙哌啶因为药品口味甜,和小儿吃的糖丸相似,小儿分辨力差易误服。家长不能随便给小儿服用剂量、用法不详的药物,不盲目服用药物。

5.4 告诫家长:一旦发现小儿有不明原因的困倦,不明原因的瞳孔变化,意识障碍,无发热抽搐危及生命,均应考虑中毒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

第3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 护理管理 以人为本 应用效果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护理管理工作也随着医院的服务宗旨的变化而变化,实施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资料与方法

选择66名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3~46岁,平均36.2岁;学历:本科19例,大专10例,中专4例;职称:高级职称2例,中级18例,初级13例。对照组年龄21~47岁,平均36.8岁;学历:本科20例,大专9例,中专4例;职称:高级职称3例,中级17例,初级13例。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实施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的护士均进行以人为本的专业化护理管理培训,优化护理操作、护理干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文书等。具体措施:护理管理者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热爱护理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完善良好的人格品质。善于思考,增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品质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护士对患者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尊重和关心,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提高决策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协调各层次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性化氛围。沟通即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应在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和提高。让沟通代替命令,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激励机制。打破以往一味追求严格、严厉,片面认为只要严就能出效益的管理方式,有意识地让管理者的言行影响护士。注意协调护士长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护士长与科主任的关系,协调护士长与护士的关系 、协调护士之间的关系,满足护理人员合理、健康的需要,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引导护理人员为护理目标完成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她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以达到护理工作的最佳效果。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为患者服务,同时,医院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到温馨、舒适。护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均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病区管理,与实施前比较效果显著。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

结 果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8±3.7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5.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90.1±5.2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以人为本的内涵指人文精神、道德修养、业务水平。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将人力资源中的人回归到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生物存在体,而非劳作的机器和赢利的工具,要尊重人、关心人,由此,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的凝聚和发展[2]。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培训,优化护理操作、护理干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文书等,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8±3.7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5.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90.1±5.2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管理中,人是决定的因素,护理管理者应把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贯穿于护理实践始终。

参考文献

第4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思考;对策

【中国分类号】 R5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9-01

如何合理使用护理本科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每个医院需要思索的问题。但是根据近些年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医院的工作情况,我们发现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上,医院普遍存有一些误区,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院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误区

目前,医院在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护理本科毕业生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22岁,服务期短,有效工作时间明显不如中专毕业生。

2.护理本科毕业生工资高,大中专毕业生工资低。医院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同程度地使用大中专毕业的聘任制护士或高学历低待遇使用护理人员[1]。

3.护理管理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本科生个性较强,难于管理,不便于调谴,不如护理中专生踏实肯干,服从管理。

4.普遍认为,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临床操作能力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强,工作主动性差。

二、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艰辛"与无奈,对护本生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应换个角度思考。

1.年龄大,并不一定服务期短:首先,服务期长短并不取决于年龄大小;其次,三至四岁的年龄差异不会对服务期造成巨大影响;再次,护理本科毕业生与专科生相比,在护理理论基础、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文字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竞争优势,在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显著优于专科生[2]。只要管理者培养使用得当,他们的服务期可能更长。

2.使用成本,不能仅从工资角度衡量:高学历护士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重视能促进其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对知识、对个体及事业的成长有持续不断的追求[3]。本科生虽然工资相对高,但从某种角度讲,高投入才能带来高收入,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购进新设备、开展新业务、提高管理水平等,而在这些方面体现了高学历工作人员的"物有所值"。

3.个性较强,不能等同于服从管理意识差:医院护理管理层中,如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等,起始学历大多数以大中专为主,这些管理者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使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排斥。国外有研究表明,工作满一年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其对医院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不断学习、巩固技能和实践的应用,而不可预测的急剧的环境变化让他们感到缺乏支持[4]。本科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技术性差,无发展前途,干护理工作有屈才感。值得强调的是,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家与实践家,必须有一批具有独立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明晰学科自主意识的建设者。本科护士与大中专护士相比,心理上比较成熟,独立性强,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为他们营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临床操作能力,并非仅局限于程序化护理操作:这一误区存在的原因与护理专科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护理本科生较短,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岗位较早,工作年限长有关。目前,护理操作多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为主,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通过快速强化临床操作技能,提高熟练程度,从而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此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够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操作规程,实现护理技术更新。Matthew D. McHugh和Eileen T. Lake(2010)认为,医院员工的构成,尤其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数量与临床专业技能水准密切相关[5]。

三、护理本科生的使用对策

1.扬长避短,有计划培养:为了更好地挖掘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潜能,在初到医院的一段时期里,还需要有计划地培养,进行更多地护理教育和训练。与传统的教室相比,临床实践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更能锻炼护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6]。在临床工作的前几年中,应在各大科室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在科室内,应充分发挥护理本科毕业生医学知识基础厚、外语水平高、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等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有利于管理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如优点、特长、个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做到知人善任,能职相称,扬长避短。

2.关心体贴,激励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知识,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过硬的外语水平和使用现代化计算机的本领,他们厚积薄发。这些新生力量走进医院,无疑会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会给医院护理人群带来新鲜血液。走入新的单位,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量,护理本科毕业生们大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这一环境中,他们必须友善、亲切、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比教室的学习更能提高人文关怀精神[7]。护理管理部门应安排一些素质高的同志带领他们熟悉情况,因势利导。护理本科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护理前辈们不断地帮助、教育,随着他们专业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日趋成熟,必将引领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晶.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2-53.

[2] 黄谨耘,刘宏华,史瑞芬.护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0-32.

[3] 张齐放,袁晓辉,姜瑛. 运用激励理论防止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J].护理学杂志,2005,20(13):53.

[4] De Bellis A,Long son D,Gvlover P,et al.The enculturation of our nursing graduate. Contemporary Nurse,2001,11(1) :84-94.

第5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普及率;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一、 引言

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互联网+”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繁荣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日益突出。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建设分布差异性,导致互联网发展存在较大区别。互联网技术能否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助力?这种影响作用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这一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本作为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主体和推动者,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实中,由于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而引起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等的情况较为明显,并且考虑到不同性别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有所差异,因此,探讨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也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时期,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寻找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从互联网、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这对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互联网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始于1990年,国外研究者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理论方面,已有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市场竞争,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作用(Goel,2002)。实证方面,发现互联网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0%带动人均GDP提高0.49%~0.63%(Chu,2013;Pradhan,2014)。然而,也有研究提出互联网与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由于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网络基础条件等,互联网发展存在“数字隔离”(Forman,2012)。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表明互联网建设对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但由于各地工业化水平发展差异,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胡鞍钢,2002)。

人力资本由舒尔茨提出,后经贝克尔等人补充形成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健康状况等特征,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Romer,1986)。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大多数研究利用平均教育年限来反映宏观层面人力资本,发现其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贡献(Mincer,1984;Lucas,1988)。国内研究中,姚先国等(2008)发现劳动力教育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教育基尼系数测算出人力资本结构,研究发现其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并且在不同区域间表现出一定差异(Birdsall,1997;Castelló,2002;李忠强,2005)。此外,由于不同性别的人力资本存在技能、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的差异,因此关注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影响作用也有重要意义(潘锦棠,2003;陈建军,2014)。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互联网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丰富,然而结论存在一些争议;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和定性分析,按照互联网发展程度对各省市进行区域划分的研究较少。再者,分析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时,要考虑人力资本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从互联网、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探讨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而丰富相关领域研究。

三、 我国各省市按互联网资源的聚类划分

参照已有研究,采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法,对31省市进行划分(肖泽磊,2009)。本文选取2002年~2014年各省市的CN域名怠⑼站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3个指标来衡量互联网资源,同时综合考虑面板数据包含“时间”和“截面”维度信息,分别计算这3个指标的年度均值、年均增长率和年均增长量,并运用因子分析对其提取公因子。经检验可知,3个指标的年度均值、年均增长率和增长量的KMO值均大于0.65,并且Bartlett's球形度检验的Sig.均小于0.05,表明这些指标的相应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CN域名数量、网站数量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取度均超过75%,并且方差解释达到80%以上,包含了变量大部分信息。使用系统聚类分析法中离差平方和法以及欧式平方距离,对我国各省市区进行互联网发展的地区划分。具体聚类结果如表2所示。

由聚类结果可知,第1类地区多属于沿海省市,经济较发达,资源较丰富,为“互联网资源发达区”;第2类地区主要包括部分东部以及发展较好的中西部省市,这些地区基础建设发展较快,多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阶段,为“互联网发展中等区”;第3类地区多属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相对落后,为“互联网发展缓慢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即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比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通信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有限,互联网发展相对缓慢。

四、 互联网、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

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中国统计年鉴》等。变量说明如下:经济增长用人均GDP来衡量,并除以当年的CPI为进行价格调整,互联网普及率用各省市网民数除以年末总人数得到,来衡量该地区互联网发展程度;异质性人力资本水平用平均教育年限分性别计算各省市的男性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选取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比例作为教育年限权重;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参照已有文献,用各省市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来反映,其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的人力资本分布越不均等;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地区的人口总数计算得出,并且用相应年份的CPI进行调整;劳动力比例用各省市16岁~65岁的劳动适龄人数除以该地区的年末总人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用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来衡量。

2. 变量基本描述。表3中列出按地区划分的变量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显示,人均GDP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地区1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区2与全国接近,而地区3要远低于全国标准。异质性人力资本方面,分性别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均有明显差别,男性平均教育年限要高于女性,并且男性人力资本结构分布更均等。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地区1和地区2要高于全国平均,但其方差较大,而地区3要低于全国平均,但其方差较小。劳动力比例方面,地区1和地区2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地区3。产业结构方面,地区1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明显高于全国,地区2与全国接近,而地区3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3. 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

(1)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2~2014年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来控制不可观测个体异质性,并将涉及的变量取对数处理,模型形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GDP表示人均GDP,Internet表示互联网普及率,Hc_male和Hc_female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水平,Gini_male和Gini_female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结构,K表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L表示劳动力比例,IS表示产业结构。αi为相应变量的弹性系数,μ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εit为随机扰动项。

(2)模型实证分析结果。由于本文变量均为面板数据,在建模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通过ADF和LLC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一般用Hausman检验来识别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经检验各地区样本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较合适。之后,以人均GDP为因变量,以互联网普及率、异质性人力资本为自变量,加入控制变量之后,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显示,各地区模型中互联网普及均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控制其他因素后,互联网普及提高能促进人均收入增长。同时,互联网普及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有差异,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区影响作用更大。在异质性人力资本方面,男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仅对互联网发展中等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引起全国、地区1和地区3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在分性别人力资本结构方面,男性系数为正,并且在全国样本作用显著;而女性系数为负,并且全国及地区1作用显著。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均显著为正,对地区1和地区2的贡献作用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地区3的作用相对较大。这是因为,由于资本投资的效用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王辉,2016),地区3由于资本不足,因此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促进作用。劳动力比例和产业结构对地区1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但对其它地区的经济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从劳动力比例来看,地区1就业人口趋于饱和状态,而地区2和地区3仍存在一定劳动力缺口,通过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产业结构来看,地区1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已占据较大比重,因此作用并不明显,而地区2和地区3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最后,模型检验可知,各地区模型R方均大于0.85,拟合优度较高,且Wald检验也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五、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普及率、异质性人力资本水平及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其贡献程度有所差异。具体结论和建议如下:

互联网普及率对各地区经济增长均有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区更大,互联网技术推广会带来较多红利。面对网络资源的差异,政府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策,统筹城乡信息化,重点推进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的普及率。同时,要因地制宜平衡地区间的发展需求,引导地区间的技术转移,使不同地区信息化发展同步,都能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

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导致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因素,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机会的公平,强化人才培养。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不能一概而论,加大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减少落后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对于男性人力资本投资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高等教育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精英人才的需求;女性应侧重基础教育发展,加大初高中教育普及,重视落后地区的扫盲工作,提升平均水平。

此外,由于各地区基础建设不平衡,经济增长动力存在一定区别。互联网资源发达区应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积极优化劳动力在产业、行业及地区间的分布;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对于互联网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加大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市场化手段来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入,通过缩减区域间“数字鸿沟”来减小经济差距。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3):34-48.

[2]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S1):105-110.

[3] 潘锦棠.性别人力资本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3):94-104.

[4] 肖泽磊,李帮义,刘思峰.基于多维面板数据的聚类方法探析及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5):831-838.

[5]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5):47-57.

[6] 王辉.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J].现代管理科学,2016,(9):60-62.

[7] Birdsall N, Londono J L.Asset Inequality Matters:An Assessment of the World Bank's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2):32-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收入差距研究”(项目号:71403023)。

第6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医护英语;中职生源;能力本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资料显示,2015年我院中职生源学生约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5%。随着中高职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几年,我院中职生源的比例将逐年提升。2015年9月初,我院迎来了首批海宁卫校2+3生源的学生。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 各科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就他们的学习情况举行了座谈会,针对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就英语学科而言,他们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弱,信心不足等问题。

《医护英语》课程是我院医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在学生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护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继续巩固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互护理能力,即可以用英语完成与医护专业相关的职场环境下基本的涉外沟通任务和护理任务,懂得与西方患者打交道的交流技巧与原则,掌握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护理及医学词汇与表达方式。

目前,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医学院普遍开设了《医护英语》的课程,主要面向的是护理,助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课程中主要倾向于医护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于医护英语与医护行业知识紧密相关,词汇难度高,词汇量大,学生基础薄弱,医护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难度并存,各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医护英语》课堂教学纷纷进行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护理相关专业的普高生源学生,重点倾向于医护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构词规律分析,以及情境教学的探索。医学院普高生源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好,能够跟随教师的进度达到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但是,中职生源学生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较弱,在《医护英语》课堂上有听不懂课,听不进课,积极性低甚至厌倦医护英语等消极表现。

基于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不同的英语基础,在对中职生源班级进行《医护英语》授课时,我们应以能力为本位,制定与普高生源课堂不同的教学策略。

1 “能力本位”的定x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

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2 结合社会及职业对学生的要求,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

1)以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按能力需求重新整合或精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内容。《新职业英语――医护英语》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生行业英语的材,教材每个单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1.Warming-up;2.Reading A;3.Listening;4.Speaking

5.Reading B;6.Writing;7.Project;8.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第一部分最能调动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整个单元里面学习难度最高,词汇量最大的部分,偏向理论,第三和第四部分用于语音课教学,第五部分阅读材料偏向实际应用,比第二部分难度低,第七部分用于课堂实践,第八部分是词汇,通常穿插在在第二和第五部分开始之前。

传统的《医护英语》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堂自觉性要求较高,然而,这正是中职生源学生的薄弱之处。这种教学思路对医学院普高生源适用性较好,但不适用于中职生源的学生。因此,《医护英语》课堂上应精简难度较高的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导,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以改善教学效果。由于《医学英语》的教学内容难度较高,在教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因此在传统的《医护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该项目将改革《医护英语》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调整教学顺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必要时放弃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做中学。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医护英语》内容难度高,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源学生来说,在看不懂、听不懂的情况下,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再加上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更难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电子产品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精简《医护英语》的教学内容,去繁从简,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堂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3)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本课程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本课程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课程的考试、考核采取考卷与口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理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于实践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医护英语应用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例如,在课堂考核环节,让扮演患者和护士的学生分别就参与角色对话的表现,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参与引导、评价。

3 实施方案方法

1)对中职生源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

中职生源学生多数未参加高考,在正式进入《医护英语》的课堂学习之前,应通过他们的入学考试或选拔考试的成绩单对他们的英语基础进行摸底调查,并以他们的英语基础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计划。除了英语基础之外,还应对他们中职期间学过的专业课程和掌握程度进行一定的了解。

2)以鼓励性教学为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中职生源的学习信心,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中职生源学生《医护英语》课堂上常表现出完全听不懂,不愿意听,消极对待等反应,学习信心不足。原因之一,学习内容偏难,难以领会。针对这一原因,教师应根据中职生源学生的基础情况,改革教学方式,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改变原定的教学顺序,由易及难,由表如里,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原因之二,学生自己的心理障碍。中职生源学生由于长期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认为自己是学不会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正面刺激,鼓励性教学为主,给予他们良好的暗示,让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参与到课堂中去,同样可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实践

根据前期学生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的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根据教W效果,对《医护英语》教学计划做出进一步改进。

分组教学:在了解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于小任务,分为两人一组;对于需要课后配合的大任务,以寝室为单位分组。

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定的医患情境,小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护士给患者抽血这个情境中,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的角色,其他同学观看他们的合作过程,患者如何表达对抽血前的焦虑,护士如何安慰患者。

任务总结:任务完成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分别进行讨论和点评,以加深大家对这个情境和相关用语的印象。

结论:未来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占比将越来越高,在这个大趋势下,中职生源的课堂教学改革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之一。以《医护英语》为例,《医护英语》有着内容难度高,对学生基础要求高,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调动中职生源在《医护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基于“能力本位”的《医护英语》教学,精简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增加课堂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善《医护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医护英语情境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医护英语词汇分层记忆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8.

[3]梅士宏.医护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J].南方论刊,2015.

[4]曾科.浅析高职院校医护英语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第7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护士均为注册护士。②新护士均至少在工作岗位上工作1年。③新护士均在中医妇产科工作。④新护士均自愿参加本次培训,并能够坚持完成本次培训全部内容。排除标准:①新护士工作时间不满1年。②新护士不能坚持完成整个培训过程。根据有无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设计 本课题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是副高以上职称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主任护师八位,副主任护师二位),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的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本研究笔者通过电子邮件、邮局寄送和亲自送达至十位护理学专家手中,综合考虑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手的意见来最终设计出适用于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各项指标客观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大于062,P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内容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14项临床基本能力:一般入院护理、急诊入院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焦虑抑郁情绪的调节方法、阴道流血的护理、胎心率监测、胎儿Apgar评分方法、胎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出院护理。②对14项临床基本能力每项能力的培训与评价包括:自我评估(分为“胜任”“需进一步获取知识”“仅见习过”“从未见过”四个维度)、带教管理(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指导老师负责并记录首次带教的指导老师)和考核评价(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负责评价新护士临床基本能力,分为“独立完成”“在指导下完成”“不合格”三个维度)3个递进环节。③设立留用新护士意向栏,由轮转科室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评定是否愿意留用。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应用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新护士经过入院岗前培训后即按照护理部相关规定进入科室进行轮转培训工作。新护士到中医妇产科轮转时,首先下发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由新护士进行自我评估,中医妇产科指导老师对新护士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中自评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带教示范,对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培训。在科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改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根据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的内容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如果新护士未能达到“独立完成”则由固定的指导老师进一步辅导并跟进考核以使得新护士在出科时每项临床基本能力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同时,新护士在出科时,护士长结合新护士的总体表现决定是否愿意留用新护士。

1.3 观察指标 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比较 B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在各大医院开展,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培训重点是“三基三严”,培训时间为2~3年,通过培训使得新护士能够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提高其基本技能,将各项临床基础护理错失落实到位,注重培养护士新护士能力[35]。我院根据新护士的能力现状,规定培训时间为本科2年、大专3年,然后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评估新护士包括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为了使中医妇产科规范化培训内容贴近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结合我院护理实际将其具体细化为14项设计成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同时,应用过程管理对新护士每种能力的培训环节与考核进行评价,并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中列出。每名新护士轮转进入中医妇产科后则按照护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工作内容来评估新护士基本能力,指导新护士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护理。综合运用劝说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中医心理护理方法来缓解紧张、焦虑、烦躁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科室指导老师将新护士不能“独立完成”的项目视为培训中需解决的问题来进行一对一带教和跟进强化训练,借助阶段性考核的督促来帮助新护士在培训期内达标。

本研究发现: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桂筱玲,叶爱琴,陈兰妹,等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几点思考.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7273.

[2] 尹自芳,张黎明,皮红英,等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中华护理教育,2011,8(2):7779.

[6] 洪云,许淑娟,沈玉美军队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探讨.上海护理,2012,12(5):3133.

[7] 高爱煜,高祖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1,26(11):9194.

[8] 林爱玲,廖梅芳,梁惠儿,等规范化培训在提高CCU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990.

第8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  护理礼仪;护生;临床实习;实习效果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医疗卫生服务中融入礼仪服务正日益成为普通百姓的新需求[1]。护士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要取得满意的服务效果,礼仪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在医疗护理行业服务中,面对广大的护理服务对象,良好的护士礼仪及修养无疑是一剂良药,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3]。符合礼仪的护生可有效与人沟通,力争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同时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学生124人,其中男10人,女114人,年龄21岁~24岁(22.84岁±0.74岁)。学生均经过全国统一高考,以当年第2批成绩录取,文理兼收,混合组成班级。护理礼仪课程为选修课,安排在第6学期上课,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课程学习,期末对学生进行护士礼仪理论和实践综合考察均考核达标。本课程内容包括:美学与护理症状学概述、交际礼仪及训练(包括日常交际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告别礼仪、称呼礼仪等)、护士仪态举止礼仪及训练(包括护士正确站姿、坐姿、蹲姿、鞠躬、接递物品、手语、表情、眼神、电话礼仪等)、交际心理及技巧、护士的言语技巧与人际沟通、护士服装服饰礼仪、皮肤及头发保养、护士化妆礼仪及训练、求职面试礼仪及训练。此年龄段学生属在校生中心理、情感较为稳定的群体,此时在礼仪方面包括人际关系、求职面试等方面。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所学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已学完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后实习,实习时间为48周,安排在第7学期或第8学期,要求护生掌握护理学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124名学生统一分配到三甲医院实习,实验组学生均经过护理礼仪知识教育和培训,对照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选修《护理礼仪》课程,没有经过护理礼仪知识教育和培训。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及基础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有:①仪容仪表,即着装整洁、淡妆上岗、头发束起、指甲修短;②言语礼仪,即礼貌用语、谈吐清晰、语调适中;③举止礼仪,即动作轻柔、步态轻盈、亲切目光、真诚微笑;④道德礼仪,即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⑤操作技术与能力,即护理操作熟练、美观、协调,对病人有关疑问能耐心解答,通俗易懂。

1.2.3  调查方法 

在医院实习8个月之后采用自制问卷,在10个病区对将分配到3家“三甲”医院实习的124名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病人及病人家属、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4份,其中病人和病人家属62份,护理人员62份,问卷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100%。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自设问卷进行自评调查,表格各自填写后当场交回。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住院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礼仪评价(见表1)表1  住院病人及家属对护生护理礼仪评价(略)

2.2  护理人员对护生护理礼仪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表2  护理人员对护生护理礼仪评价(略)

2.3  护生实习48周后自评结果(见表3)表3  两组护生实习48周后自评结果(略)

3  讨论

3.1  护理礼仪内涵 

礼仪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现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4]。护理礼仪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是研究护理工作中交往规范艺术的学问。护理礼仪除具有一般礼仪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护理专业的文化特征,是护理专业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协调护理行为过程中的艺术。对护生不仅要强调礼仪的一般规范性,更重要的是要显示其护理特色的礼仪要求。

3.2  护理礼仪对医院的影响 

两组护生护理礼仪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住院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在对护生护理礼仪方面更加认可实验组。护士是病人住院的第一接待人,护士的仪表、姿态以及行为举止直接影响护理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以及医院的形象,而良好的护理礼仪可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优质的护理服务、高水平的人员素质、饱满的精神风貌也将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5]。因此,护理礼仪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体现护理人员的崇高职业道德,同时可使医、护、患关系得到良好的改善,从而在得到公众对医院的认可,医院的两个效益也相应得到提高。

3.3  护理礼仪对护患关系和病人康复的影响 

护理礼仪不仅影响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中,护理人员规范礼仪服务能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从而产生亲近、安全、信任感,这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是一种无形的帮助。护生在工作中表情自然、仪表端正,加上过硬的业务技能,可促进护士礼仪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能使病人尽快消除陌生感,而护士也能更好地去了解病人的需求,帮助病人适应角色的改变,维持心理平衡,使病人获得一个舒适、安全、整洁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从而促使病人身心早日康复。

3.4  护理礼仪对护生自身的影响 

两组护生自评结果显示,在美感、择业竞争意识、愿意毕业后从事护理、控制行为习惯能力、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沟通能力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通过护理礼仪在临床护理实习期间的应用,提高了护生对自身的认识,完善了自我形象,改善了服务态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6]。学生有提高自身素养的强烈愿望,也能认识到良好的礼仪素养对未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7]。护生不仅得到了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纠正了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且可以增强护生对护理专业的了解与热爱,树立护理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护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培养了护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护生实习期间严格按照护理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使微笑服务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优质服务在手上。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不仅使护生的基本素质得以提高,而且为医院赢得了赞誉;不仅可以展示白衣天使的真善美,体现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还可以向病人展示护生的文明风貌和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黄建萍.现代护士实用礼仪[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

[2]陈幼菊.护士修养和礼仪[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366

[3]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4]李勇,马可玲,章向红.规范化《护士礼仪》课程教学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8b):14981499.

[5]宋健,慕爱萍.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2007,13(26):6566.

第9篇:护理的基本礼仪范文

关键词:护理礼仪; 临床工作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mode, with person of health for center of nursing mode to nursing work put forward higher of request, lead the nursing rite into a clinical nursing work, contribute to exaltation the nursing personnel's character, establishment goodly protect to suffer from relation, thus exaltation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excellent turn nurse whole image, satisfy patient to health of demand.

Key words:Nursing rite; Clinical work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73-01 护理礼仪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在整个护理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所应当遵循的尊重病人、尊重病人家属及其它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态、仪容等方面的规范或程序[1]。护理礼仪除具有一般礼仪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护理专业的文化特征,是护理专业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协调护理行为过程中的艺术。

1 护理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1 强化护理行为: 护理质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礼仪。质量好坏是由护理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的,但使护理技术在应用中达到最佳效果还取决于护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护理礼仪贯穿于操作的每个环节,如入院接诊、巡视病房、针对患者的各项处置等。良好的护理礼仪能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同时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因此,护理礼仪是强化护理行为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

1.2 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良好的护理礼仪对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的体态、仪表、说话语气、语调等都在向患者传递着心理活动的信息,患者由此感受到自己受重视的程度,也可由此揣摩出对方的心态,判断对方是否可以信赖[2]。在与病人交流中,护士用尊重患者的礼貌性语言能很快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把心里的感受、需求及想法全讲出来,这样护士既便于对症下药,又可以解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逐渐适应新环境,更好的配合治疗[3]。

1.3 协调医护患关系: 礼仪是社会活动中的剂。良好的护理礼仪所表达的是尊重,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医生,热情大方、语言亲切、举止优雅,都能使人产生信任感。另外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是社会知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际关系中与人首次接触时留下的最初印象[4],护士首因效应的好坏,将关系到医生、患者对护士印象的好坏、决定着医护、护患关系是否协调。因此,护理礼仪能协调医护患关系。

1.4 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服务态度、人文环境等非技术的价值越来越高。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医院的整体形象,护理服务作为一个对外的重要窗口,护理人员的形象必须受到注重。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患者感到医院的温暖,从而对医院产生良好的印象,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2 加强礼仪修养,全面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1 注重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护士应自觉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事业心,以患者为中心,才能对护理工作高度负责,在工作中自然流露真实情感,以和蔼的态度、文明的举止、及时有效的护理给患者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增进护患双方之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5]

2.2 发挥教育的推动力,进行全面培训: 选派护士参加护理礼仪表演,规范专业化培训,并以此为先导,通过专题细化讲课,形体表演示范,观看教学片,形体实做练习,理论和实做考试,培养出一支礼仪基本功过硬的护理队伍。

2.3 重视护理礼仪,加强监督作用: 以科室为单位,以礼仪示范护士为骨干,以点带面在全院范围开展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做形体练习。各科护士长对在岗护士做出培训计划。以加强监督的作用,从而提高全院护士的礼仪修养,使护理礼仪的培训落到实处。

总之,我们应以现代社交礼仪的理念及要求为指导,将护理礼仪融入贯通到临床工作中,重视护理礼仪,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病人对健康的需要。在医院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必将会提高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总体形象,也成为人们选择医院的一大考虑要素。

参考文献

[1] 朱红.实用护士礼仪.彩图版.21

[2] 陈田林,陈勇飞,钟双喜,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护理学杂志2007年2 月第22卷第3期(综合版)

[3] 黄歌捷,计惠民,韩淑惠.护理工作中的语言作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X)2年第15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