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想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35-01
英语教学相对于语文,要简单直接的多,因为它只需要将最直接的单词、词组、句子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就可以了。而不像语文还需要理解文章的背景,句子背后的含义,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说来,英语教学就是纯粹的词汇句型的教学了。其实,这是对英语教学的一种错误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思想教育,同样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而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结合,挖掘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教育,第一步就是挖掘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
案例一: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这一单元介绍了众多公共场所的告示牌,如No smoking,No littering, No parking,Be quiet等。通过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公平准则,树立起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感。
案例二:牛精小学英语4B Unit3 What’s your job这一单元中介绍的是职业类单词,如:cook,driver,farmer,waiter, waitress,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职业类的单词,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并可以询问学生理想的职业。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2.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与思想教育的具体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细想性,而这些思想性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化为思想教育呢?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与一些德育方法有着紧密联系。这些教法及活动体现出了细想教育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紧密渗透。
①角色扮演法体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角色扮演法是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事,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国,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角色扮演法让小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对发展小学生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②情景体验法体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情景体验法是自觉地发现和创设教育情境,通过儿童直接或间接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思想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常会使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中的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向善、爱美、求真的积极心。
③合作学习法体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合作学习法是中小学生重要的德育方法。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合作学习法,开展pair work、 group work 等合作方式,给小学生练习语言并相互学习的条件。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学生的群体意识、归属感、自尊心和成就感。
④榜样示范法体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榜样示范法进行思想教育。
案例三: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On the farm A部分的对话内容是关于国庆期间在农场的劳动经历。对话中海伦在农场上浇树,捡鸡蛋,摘苹果……教师就可以将海伦作为榜样示范,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工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增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使小学生多方面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将思想教育融入英语课外活动中
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常见活动有:英语小品、英语短剧、英语演讲比赛等等,其中以英语短剧较为常见。一些英语短剧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如Pull up the turnip,the ugly duck,the fox and the tiger等等。
1.通过小学英语课外教学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进行思想教育
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一样,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也渗透着思想性。
案例四:英语故事《龟兔赛跑》,教师就可以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学生: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做事要踏踏实实,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我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渗透了这个故事,并且课后让他们用现在进行时自己编写对话的时候,很多学生续编了这个小故事,还进行了表演。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精髓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熟练掌握现在进行时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记得更加深刻。
2.通过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角色的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思想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一些剧中的主人公及他们的榜样实际也能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叙事;小学;品德与社会;德育艺术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当前小学进行德育艺术教育的主导学科,通过其有效的课程开展,将学生的品质养成与思想教育联系起来,给予一些启发性的教育思想,纠正学生日常生活的不良观念,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健康的成长方向,从而获得高效的德育。但是以往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过于强调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不注重实质性的道德教育。学生已然把这门课程当成了教学课程,其实际的教育思想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发展,只能保留在课堂教学中,未曾切实地进入到小学生的心里,对他们的行为素质产生确切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的是全面而有效的思想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传播,但是传统的教育更加注重了“教学”板块,学生仅仅能够记住和掌握一些德育内容,实际对于他们的影响却是十分小。为此,在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人们加大了对德育艺术教育的关注,教师也实时引入了教育叙事的教学方法,以期全面提高教育实效。
一、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教育氛围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言,教育叙事更加有利于品德课程的开展。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教师轻轻松松地开展教学和教育。学生也会因为品德课程的趣味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体的学习氛围。而且叙事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俨然不同,方法变得多样科学,且能够最高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乐于并享受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同时,叙事教育是一种以叙事展开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趣味性的德育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这样不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还能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内心思想,形成他们优良的作风习惯。
2.高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德育的深层次传播
教育叙事除了有一定的趣味性之外,还具有较高的启发性。在品德课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叙事教育的特点,在基于课本内容的前提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趣味故事进行讲述。一方面可以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这堂课的思想教育,积极进行故事探讨和讨论,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德育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得到深层次的传播,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与故事人物的共鸣,自觉地认可这种思想教育,并把这层因素增加到培育自身优良品质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培养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
二、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综合运用
1.以品德故事铭育树人,传播美德
有关教育的叙事比较多,而且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却并不多。笔者以为,教育叙事应当将教育和人本相联系,突出以人为本与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情感。小学之所以会有思想品德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切实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开展思想品德课,不仅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还能改善学生的成长过程,使他们成为品德优良的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一名品行良好的人。而面对小学生对品德课文的文字性教学咀嚼起来十分不易的状况,教师必须采用全新的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叙事的开展,恰好改善了这一状况,而且由于其教育方式的趣味性和新颖感,学生很容易对这种教育内容认可和接受,有效地促进了美德教育的宣传。教师要合理运用叙事教育的教育传播功能,让学生切实地认识到优良美德思想的重要性,并加以在生活中运用和传播,完善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改变了生活氛围,促进了文化素质氛围的形成。
2.以智慧型故事进行启发式教育
教育叙事不仅能够高效实现传播优良美德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以一定的智慧型故事进行思想教育启迪,使学生自己感受到美德思想的渲染,优化自身的素质修养。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本质是一门教育型的课程,其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美德知识,而是为了进行实质性的教育宣传,把思想教育切实地落实到学生的心里。而想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型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让其进行自我感悟和学习,智慧型故事就是这样的教育模式,教师把一些智慧的故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述,学生会因为故事中的智慧内容获得一定的启发,提升自己的品德与思想,并能在课堂上进行智慧的交流探讨,发现这类故事的独到之处,促使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高效的培育。
总而言之,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性内容。它可以实质性地渲染教育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逐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故事的倾听和理解,产生深层次的启迪,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找寻平时生活中自己为人处世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和优化,最终会对自己的人格形成造成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身心发展 接受能力 模仿能力 辨别能力 班主任 为人师表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发展。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班主任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措施,以期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思路。
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为学生做好楷模
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领导着所有学生向前学习和努力。班主任文化素质越高,就影响着班级集体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从一言一行上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和精神上的楷模。正所谓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无形大。除了家长,学校的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崇拜对象的主要群体。前苏联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言,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积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效仿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事情,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要率先垂范。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就迟到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教师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以身作则的教师每天都提前10分钟到班级,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并且向每一位学生问好。迟到的学生如果看到这一幕可能会很不好意思。时间一久,慢慢就使得那些乐于踩点或者迟到的学生改变了这一不好的习惯。另外,如果哪些学生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教师要乐于施予援助之手,待问题解决之时,学生们心理会非常感动。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心换心,使得学生们也不再怠慢班级事物,使得集体责任感极强。另外,班主任也要及时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遏制不良的学习风气,使得班级风气逐渐好转,学习氛围也异常浓厚。
二、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能力素质
1.思想教育能力
思想作为人的行为意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意识的形成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所以,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班主任是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直接推动者和引导者,首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状况,针对一些特殊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有效引导,使得学生们及时改正错误的想法和观念。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对各种影响教育发展的加工能力。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使得小学生的视野开拓。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不具备分辨是非、善恶与美丑的能力,这样会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等意识。为此,教师要提升自身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选择以及控制与协调的教育能力。将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再次,小学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关于思想教育的知识。教师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最后,班主任发挥自身示范教育的作用。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都透漏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发挥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2.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位,不仅要负责班级的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对班级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要适度的管理。同时,班主任也要借助班级干部的力量,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班级干部,使得活动的组织更加有效,引导全班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另外,也要协调好学校管理关系,关系学校大事,与其他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3.人际交往能力
班主任不必其他学科教师,要面临着广阔的社交环境,比如要和学生家长交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有如学校的领导、社团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等等。为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引导,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相互支持和配合,平等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真诚公平,盈溢师爱
班主任要用真诚、热情的心态感化学生,以公平性原则为人处事,引导学生为人正直,遇事要懂得谦让,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善良的品德。班主任要给与学生爱的温暖,要用爱感化学生,逐渐走进学生内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学校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必须要培养师生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来促使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引导。
这种特殊的情感就类似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缺陷就不喜欢孩子,或者存在一点偏袒或者私心。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级的孩子,有的班级多的可能有几十个孩子,他们的生长环境以及自身接收能力都有所差异。班主任要做到一视同仁,对每个学生都要尊重、充满爱,信任每一位学生,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给与学生激烈性的话语,肯定学生的进步,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期待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四、专业精深,知识广博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班主任除了肩负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职责外,还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般情况下,班主任的担任都会选择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和较高学识的人才。而且班主任的教学任务往往都是比较重要的学科,所以说班主任的工作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欢快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探索的欲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能力。为此,班主任必须丰富自身专业知识能力,而且还要了解各科基础知识,丰富自身兴趣爱好,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向导,帮助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做好学科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用爱感化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真正管理好班级集体,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学生值得崇拜和信服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网络课程
小学时期是个人形成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对于他们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还存在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的问题存在。
一、当前小学品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很多家长“重智轻德”,平时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不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成绩好了就实施各种奖励措施,孩子成绩不好就会责怪孩子没有努力。另外,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总是娇宠孩子,使孩子丧失了独立自强的个性。基于各种因素,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却养成了他们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
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教育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一方面通过专门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学校无形的环境、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得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学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评价,都是通过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考核标准,老师也被迫无奈地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学生则只重视文化知识成绩的提高,而没有意识到个人发展也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参差不齐的现代事物对现代小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更便捷、更全面地获取信息,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便利;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也影响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现在很多小学生通过浏览网站、网络聊天等方式,接触到形形的各种信息,由于小学生对新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良的社会现象、庸俗的网络信息内容影响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如何加强小学品德教育
通过对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的反思,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小学生的特点,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品德的教学从封闭式转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发展。通过选择各种引起学生兴趣的涉及伦理知识的漫画、图片等方式,实现品德教育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学校除了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外,应多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角色扮演、情感游戏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联系生活建立正确生活观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活动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渠道。通过教师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的学习、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健康有益的一面,促进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为个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的言行极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应只钟情于学生的分数,也不应只忙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是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从点滴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由于小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有时也会表现出内向性,不想跟别人交流,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家长也应配合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为有效地使现代网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对小学生上网进行积极的引导。扩大有利信息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过滤不良信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基本的网络知识教育,让师生合作建立网站,作为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对校园网以及局域网的管理,严格审查网上内容,并规范网络的运作和网上行为,保证校园网的健康发展,从而尽可能消除不良的网络信息或内容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教育论坛、讨论等活动,注重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融合。通过开设网上的论坛、设计比赛等活动项目,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针对某些涉及伦理的社会重大事件,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并让老师积极的引导,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及时补充网络知识,并把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总之,针对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加强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应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小学生品德教育要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无论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还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使社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道德需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齐艳春.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J].吉林教育,2010(1).
一、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小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阶段,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爱玩,好动,善于模仿,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为老师,要充分运用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地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欢乐、和谐的情境中,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调整状态,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热情。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课堂知识,对学生贯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因而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了思想教育的成败。为此,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情境,并结合一些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乐于参与,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愉悦的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然,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锻炼学生合作、讨论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
班主任老师自身也担任着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案,老师同时也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愉快、和谐。班主任老师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贯彻思想教育的根本。例如,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古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诗词创作。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仿写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提升了文学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此外,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一些爱国品质以及传统美德会大力地宣传,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去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成才必先成人”,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主动学习,快乐生活。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结合
小学生还未形成稳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行为习惯也正处在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就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前提是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须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相结合。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知识的传递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并不只是靠着教师的灌输就可以获得的,学习者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和他人的帮助,通过一定的构建方式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自己主动去参与,并在自我控制、自我加工一系列信息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传统教学,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课堂气氛呆板,学生的存在只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此,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大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争取做到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的作用。此外,班主任还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材料,并且还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学到理性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协调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知识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不会学习或者学习成绩落后,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更可能导致学生的自卑情绪的产生,时间一长还可能形成过分内向和孤僻的性格。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再加上小学生由于年纪小,他们对知识体系还缺乏一个完整的感知和领悟,对一些学习内容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无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各个学科的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一个融会贯通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此外,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要能积极团结和发动各任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相互融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各个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妙趣横生的图文结合,配以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生活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同时,班主任老师还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有用的,从而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教育;教材内涵;教学情境
我从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这两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尽管题材、风格不同,却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更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深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
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时,我就紧紧围绕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在教师指导下刻苦学习知识这一条线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紧扣课文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句子,进行交流和探讨,使他们走进海伦的世界,感悟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这样,我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学生也能由此学会乐观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浓郁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情节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有着巨大差别,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若是我们仅靠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课文中的情节,既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无法深刻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浓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所描绘的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观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瀑布美景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思想教育渗透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在学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一、提高对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迫切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它以开放性、时效性、匿名性及个体参与性等特点,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变化,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的发展削弱了其他传媒的导向功能。
网络所渲染的许多内容貌似客观、公正,向涉世 不深的小学生展示着新异、甚至诱人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其快速而全面的传播,逐步确立了其传媒的主导地位,而以前在我们生活中的影视、广播、报纸等的传媒 作用正在开始弱化。对于长期在"应试"和"正面"的思想教育中,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结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他们的信息,面对更具选 择性和趣味性的网络,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阵地——"课堂教学"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战。
2、网络容易导致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内在心理冲突。
小学生对新异的事物和观点比较敏感,经 常探索所感兴趣、对感官刺激比较强的信息。部分小学生的在网络大家庭中,通过网上聊天、浏览信息等方式,经常和外面新奇的世界进行交流。网上所充斥的形形 的信息,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反差,会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击,如果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会对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巨 大的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及学业发展。
3、网络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
现在的小学生不再单调地重复书本知识,传媒 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有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而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稳定性的互联网正在构成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小学生能获得更多的 快乐和满足。当现实世界不如他们的网络情境时,他们会更加依赖网络,使得他们原有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得到全面的更新与发展。
二、用网络优势,推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网络在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富有特色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世界,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姿多彩。
1、网络提高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囿于课堂说 教和校园文化的陶冶。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偌大的世界变为极易"涉足"的地球村。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天地里漫游,充分领略种种思潮与 信息。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对我们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路,消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2、网络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灵活性。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可以充 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把网络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的教师 交流思想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网上搜集信息、主题讨论、对话聊天等形式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向深入、细致、高效的方向发展。
3、网络世界大容量的信息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的素材。
网络既是提供多媒体逼真的、典型的画 面,使人们尤如身临其境,受到更多的感染和陶冶。网络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许多历史性的、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内容 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三、确实采取措施,保证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卓有成效。
1、完善规章,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我们应该适应新形势,大力推进学校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通过一批有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专门网站,使之成为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头羊。
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搜集、分析网上信息。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守门员功能,"堵"是 不现实的,往往也是无效的。正确的方向是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者要积极上网,通过网络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并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由的讨论 和发言,对于有益的信息,要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特别要注意过滤不良信息,通过教育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 论,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
加强对局域网和校园网的管理。要加强对网上内容的审查,利用必要的网络技术、行政、法律 等手段,加强对流入校园网信息的监控,规范网络运作和网上行为,尽可能消除网络消极内容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立网络监控员,以校园网各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 要求和管理规范,保证校园网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上环境"。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一方面,要采取监控措施,对非法网站进行打击;另 一方面,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网 络道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2、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
网络的生命在于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地将传播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
坚持网上有班、队组织的声音。我们可以开展基本的网络知识教育,确保思想品德教育进网络工作有正确、坚定的技术导向。引导师生建立他们自己的网站,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空间,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大舞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引导学生吸取大量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文化产品的营养,净化学生的心灵 ,振奋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优秀民族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口味,增加他们自身的搞干扰能力,进而努力 地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不受各种外来腐朽文化的左右。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网上论坛,网上游戏竞赛,各种设计比赛,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
3、建立一支精干的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学校网络是融思想道德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 管理,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不能是对网络一所无知的"网盲",这也是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老师不仅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关于 把思想教育工作融进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观念、内容、途径和方式等方面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首先要加强培训,有计划地对班主任开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和交流,并为教师上网提供便利条件,促使他们自觉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努力适应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需要,并以此提高教师的总体网络素质。
关键词 学校 家庭 社会 德育
“人之初,如玉璞。”小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孩童抓起。目前,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该端正办学思想,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当前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在学校内部建立思想品德教育网络,成立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组成的领导班子,以思想品德教学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要把掌握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设计一些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把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坚持“学”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学生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中,提高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增长向善行善的心志。
2.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学习,要安排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一些特别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
3.学校要强调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模仿力极强而判断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在初级阶段,对教师的优点或缺点,都会机械地模仿,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勤业和品德高尚。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二、加强与家长联系,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随时随地地教育和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都将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
2.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这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
3.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身心、人格等个性化情况最为清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家长应根据子女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等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进行家访,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使老师、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以便进行针对性教育,并有意识地帮助家长给学生安排一些家务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认为,能让自己的家长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是对其成绩的一个肯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上进,增强自信心。
三、密切与社会联系,实施全方位思想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渗透德育
思想教育做得好直接影响一个老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求:“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挖掘教材内容、搜集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是用数据和统计材料来说明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中包含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材料,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利用这些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如世界上第一大河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全长6480千米,我国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仅比亚马逊河短1/36,长江的长是多少千米?另外,在某些教材中利用“你知道吗?”
的小栏目,介绍古今中外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应用等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的教育。
二、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
数学凭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本身充满辩证关系,数学中的曲与直、形与数、加与减、乘与除……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数学解题过程中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正是事物联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
在新版的北师大版课本中,就很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几乎每一册的内容都与德育有关,特别是社会公德、好人好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社会小实践,经过德育熏陶,又能借助小实践学习知识,让人们一直认为“数学烦”的学习态度有了改观,正是一举两得。
三、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学生进行学习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刚入学的儿童,为了得到父母、老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此时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儿童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激发学习兴趣。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其学习的动机逐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再采取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就行不通了,那么怎样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我认为,首先可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如: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讲人类的伟大发明,提高学习积极性;讲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中的应用,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都有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教师可利用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学生身边最近、最真、最好的榜样。
四、教师的授课语言直把学生带进品德教育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讲解语言,有意无意穿插德育教学,有时候可以利用举例子等等,不要举那些对公众无益的例子,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