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1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Analysis of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Qi man gu li・A bu dou ke li mu

(Xinjiang Kashgar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Kashi 844000)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reducing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azard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accident, try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ue to an accident caused by bodily injury, property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damage. Safety management, including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law, administratio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operations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 basic object of the basic object safe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in al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employees, design firms, all personnel, equipment, facilities, materials, environment, finance,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clude: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agency personnel, saf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safety in production planning, safet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afety production archives.

Keywords: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 principles

1.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

1.1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果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2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4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2.1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因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动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廖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 金木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2.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3中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2)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院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折旧数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管理中激励救赎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穿造型,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4)行为原则

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敬畏,行为只想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2.3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尔损失原理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生产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是古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发生时许多因素护卫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是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过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得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为4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中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与设备、设施、嗨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2.4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折旧数安全第一原则。

第2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 610000)

(Jincheng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00,China)

摘要: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进程,竞争日益激烈,发电企业要不断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作为在众多行业成功应用的精益生产管理,正是通过对企业自身成本控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本文探讨了在发电企业中,精益生产管理在运营维护、设备检修、协作管理、风险管理的运用。精益生产管理就是一种致力于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发电企业生产走集约型道路的有效指导。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marke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continuously improve efficienc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gradually transit to the market. As a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in many industries, it is through the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to achieve maximum profits and minimum co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in power enterprises. Lean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commitment to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the effective guidance to take an intensive road of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

关键词 : 精益管理;水电行业;优化

Key words: lean management;hydropower industry;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62-03

作者简介:马继征(1978-),女,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张乾林(1987-),男,四川巴中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

1 精益生产管理的内涵

精益生产的概念始创于丰田公司大野耐一实行的即时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概念,其核心是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及其它运营活动中彻底消灭浪费现象。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崩溃、人均收入较低、汽车市场狭小,无法达到大批量的生产规模。为摆脱困境,丰田公司选择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这一举措令丰田公司获得持久的成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精益生产”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生产流程、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精益生产管理致力于消除任何形式的浪费,所有的活动和行为都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资源投入的最小化,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价值的最大化,并为顾客提供及时的产品和服务。其内涵包括:

一是消除价值流浪费:价值流是产品或服务从设计、原材料采购直至成品交付的整体过程。企业要对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全过程的所有步骤进行精准分析,找出无法增加产品价值的浪费,消除价值流上任何环节的浪费。二是止于至善:即通过层层剖析,逐层发现和消除浪费,将浪费降到最低,力求达到完美的境界。因此,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理念与文化,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综上精益生产管理是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顾客拉动为根本,以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为目标,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

2 精益生产管理是水电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取得成功的企业如汽车制造领域的日本丰田公司、计算机领域的戴尔公司、服装领域的Inditex公司(Zara的母公司),他们都以新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并成功地在原本成熟的领域内脱颖而出,超越了之前的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了自身强而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行业内的新标杆。但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水电行业精益生产管理的应用案例却相对鲜有。本文探讨精益生产管理与水电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的契合。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政府虽然仍然控制着上网电价,但发电企业之间竞争上网电量的局面已经呈现,而且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实行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其次,竞争加剧导致发电机组可利用小时不足,有些电网在役机组都在半负荷状态下运行,安全经济性指标严重下降,增加发电的单位成本。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步入下滑趋势,区域性大面积亏损局面形成①。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逐步向市场化过渡,发电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任务显得空前紧迫。因此,找到一条适合电力企业的生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在众多行业成功应用的精益生产管理,正是通过对企业自身成本控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因此,随着电力市场化的发展,在水力发电企业对电价的控制权逐步被削弱的同时,想要保持发电企业的利润,就必须对企业自身做出调整,不断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精益管理就是一种致力于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发电企业生产走集约型道路的有效指导。

3 精益生产管理在发电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3.1 精益生产管理在运行维护管理中的运用 运营维护管理是水电企业对生产经营现场的管理,其重点是对工作的人员、工作的设备、工作的场所三者关系的结合状态进行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是发电企业所有基础管理的载体。发电企业运行管理的先进性,与其精简高效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的紧密相关。目前国内积极推行的“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方式,不仅是企业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突出表现,也是创建国际一流水力发电企业的必要条件。而要想实现水电运行维护的“无人化”,除了硬件技术设备进步的必要前提,更离不开精益生产管理的有力支撑。

水电站无人值守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及各项规章制度,保障高效的运营执行力,即建立标准化与流程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人的规范化、事的流程化、物的规格化。标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化直接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质和量的方面提供共同遵循实施的准则与标准,建立起系统的、可控的、符合客观规律和行为科学的最佳秩序,进而充分利用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则,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②。

水电站要完全实施无人值班运维方式,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益管理意识,同时有良好的现场作业素质,才能在作业时不留任何危机与隐患,也才能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转。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它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5个词的缩写。要达到持续改进、精益生产,就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的员工素质。借助于“5S”的活动,为企业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低消耗、高效率、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现精益化生产、追求持续化改进的基础所在③。

3.2 精益生产管理在设备检修中的运用 传统维修以设备故障结果为导向,在维修费用,维修进度上比较随意,同时缺乏相对统一完整的维修业务流程管理。基于精益生产管理的设备维修则以设备状态评估结果为出发点,对维修进度的标准化和准时化进行把控,强调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精益维修的目标就是运用各种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与方法改造维修全过程,实现设备检修的低成本、高效率与高质量。

水电行业机组维修的是结构部件大,检修工期长的设备。因受河流水量的限制,检修一般都在冬春季节进行,而每年11月到次年5月之外必须尽量保障机组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营。水电站维修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事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因此,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精益维修不仅可以避免维修过剩,防止因不必要的拆卸而对设备造成的损耗,同时“预防”为主的检修计划能有效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精益维修强调综合运用TPM、RCM等先进的维修理论,优化装备的维修过程,缩短装备停机时间,保证装备的利用效能。全面生产维护(TPM)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从设备使用部门到设备设计、制造计划、维护保养等所有的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经团队活动推动设备维护的体制,它试图通过以设备为导向的经营管理,将现有的设备达到最高限度的使用④。TPM的目标是通过对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保养方法的改善,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追求故障为零。柔性化制造单元自动化控制调度系统(RCM)不是具体的维修类型或维修方式,而是一种分析与判断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针对故障后果选择设备的维修方式。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程序,确定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维修停机损失和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

3.3 精益管理在协作管理中的运用 1965年H.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协作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体的业务表现,即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它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1996年“协作商务之父” JimHepplemann提出:以人为本的协作工作将成为今后衡量企业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他指出,协作最基本的含义是多人、多部门相互配合完成同一目标。

站在管理的角度,协作是一项有决策有战略的活动过程。协作包括的元素有协调的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协调的行为、协调的目标。协作管理强调在统一目标下各个元素之间的有效配合,充分利用彼此所长,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双赢。精益协作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能快速响应和应对变化;同时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将减少各项显性流通成本和隐形沟通成本,大大避免了成本浪费,提高了综合效益。

水电工程通常具有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等特点。通过协作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专业资源来解决水电技术难题,也可以通过劳务补充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可以通过与政府密切配合来处理地区环境与发展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由产品导向朝客户导向转变,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单靠一个企业进行竞争毕竟势单力薄,而通过把各个企业聚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协作,必将打造整体的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3.4 精益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通过探索风险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估计和分析风险对企业安全生产所造成的危害,运用计划、组织、指导、管制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包括零缺陷、持续改进、高质量。这些原则都同时指向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无论是产品质量风险,还是设备故障风险都有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风险管理是精益方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其中的PDCA循环式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营的基础。

水电生产具有同步性特点,某一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导致全面停工。因此对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对于保证水电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精益管理要求缺陷在生产中就被消灭,而非检验中才发现。这实质上要求全过程都要进行质量控制。水电作为一种同步性生产产品,一旦问题发生才处理,就会导致停工。所以,水电业特别注重对安全质量的事前风险控制,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来全方位保证水力发电的安全。精益管理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同时也利于保持安全持续稳定的生产和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精益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电发电企业的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协作管理和风险管理中应用精益生产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且促进了水电发电企业的集约化市场化发展。

注释:

①王元春:《推行精细化管理 建设节约型企业》,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年第10期。

②孟宪菊:《企业标准化与ERP》,载《中国标准化》,2007年第3期。

③江涛:《“5S”管理是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基础》,载《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12期。

④朱炯:《精益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王元春.推行精细化管理 建设节约型企业[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10.

[2]孟宪菊.企业标准化与ERP[J].中国标准化,2007,3.

[3]江涛.“5S”管理是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基础[J].科学与管理,2006,12.

[4]朱炯.精益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5.

第3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学习型企业是指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以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不断促进团队知识和生产的创新发展,从而保持自身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上的一种人文思想创新,是推动社会、企业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创新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人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人本发展理念,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没有人的主体操作,一切创新都是空谈,所以企业要以人为本,促进员工个性化发展,全面落实以员工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第二,数字化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等都要依赖于网络,实行互联网数字化管理;第三,创新管理。学习型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经营理念、生产方法和游戏规则;第四,危机管理。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学习型企业更应该正确把握战略方向,积极应对市场危机和挑战。

2学习型企业对生产管理模式的要求

2.1生产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要求标准化是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发展与革新的基本保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资料统计、业务规范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序进行。学习型企业要求有标准化的制度做约束,员工在进行日常的生产管理时,必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和作业标准,让生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生产管理结构的个性化要求学习型企业必须以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品类、品质和价格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学习型企业必须舍弃传统大批量的产品生产方式,重新搭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小批量产品生产管理结构。

2.3生产管理方式的精益化要求生产管理方式精益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发展需求为依据,以“拉动式”的方式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拉动式”要求企业对各环节的生产,都执行“下环拉动上环”的管理操作,以清除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松弛点,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精益化方式的生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产品存储率,有效实现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同时,也为产品生产速度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4生产管理手段的技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生产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CAD、CAM、MRP、CAPP、FMS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应用,其将产品开发设计、营销策划、生产制造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在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学习型企业正向着生产与经营、管理与制作的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

3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与革新策略

3.1处理好生产准备、操作及控制系统的关系学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包括三大系统,即生产准备系统、生产操作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时,必须协调好这三大系统的关系,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营,相互促进。科学有效地管理三大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适应能力,并不断推进企业革新生产管理模式。

3.2处理好企业制度、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目前,我国多数学习型企业在发展革新中,都过度关注于制度的创新,而忽略了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学习型企业必须改变思路,正确处理企业制度、管理和技术三者关系,以制度和管理创新为基础,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有效融合,以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4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这种生产管理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生产管理,它的重点就在于通过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产品销售以及职工培训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生产管理需要合适的软件系统,还要加强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还要把企业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与交流,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切生产过程都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从而不断扩展信息资源的共享机会,并进一步扩大生产管理的对象,并对企业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实现了组合增多,最终不断调整生产管理过程,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生产管理创新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中注入了更多先进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成果,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企业中的综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办法,使得高科技和高技术含量以及效率更高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更多地应用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当中去,从而使得知识经济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要严格遵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即主体性原则、超前性原则、以“消”定产原则、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重视精神激励原则,而且要注意区分几个概念,即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关系,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然后,现代企业就应该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不断创新生产管理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措施:

(一)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工作,这是新时代对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中,生产仍然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它是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所在,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外的企业生产管理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而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方式仍然较为普遍。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大刀阔斧地改革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生产现场脏乱差、库存居高不下、定额残缺不全、生产计划粗糙、质量管理不严等问题,改进生产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段。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化生产方式、柔性制造等方式,大幅度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让其真正成为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融入到企业的重要生产战略中去,并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效率。

(二)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要树立现代生产管理观念,满足顾客需求,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里要树立的现代生产管理观念,指的就是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围绕顾客的需求进行,尽可能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才能够切实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讲,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要求稳定地生产出“无缺陷”的产品,要能够几乎100%保证生产出零缺陷的产品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现代生产管理要求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重点放在节约原材料上,这是因为原材料在单位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把重点放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精简人员和压缩库存占用上,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现代企业还应该努力缩短交货期,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特征。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建立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沟通、联络的枢纽渠道,即统计信息,让它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协调好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的关系,因为统计信息是实施生产管理决策的基础和条件,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是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指导。因此,现代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特性,即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中存在大量优化问题,需引入智能优化技术,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可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费用和管理费用,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更主要的是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将会触及企业管理中的敏感岗位和权利,它的实施过程会存在巨大的阻力,因此,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从而使得企业信息化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结语

第5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原则;实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迅猛增加,煤炭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在高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背后,却是接二连三的煤矿安全事故,因为市场需求必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行,造成煤矿企业超能力生产现象十分普遍,这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煤炭开采属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重要、更复杂、更难解决。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并下大力气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矿难还是屡屡发生,触目惊心的特别重大事故给我们留下永久的痛。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原则

安全管理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一,煤矿生产和安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安全存在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期达到消除或避免事故,保护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的目的。第二,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站在保护生产力的高度和角度,充分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并不是去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环境和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尽可能的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健康与安全;贯彻“预防为主”,则要清楚的认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抓住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第三,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在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强调安全生产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责任。如果不进行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就无法产生积极的、明显的管理效果。安全生产管理牵涉到生产活动的很多方面,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全部的生产时间和一切不停变化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第四,加强安全管理的控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内容中,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与突出。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从这个原理出发,也表明了应该把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缺乏带有强制性约束当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是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动态管理,这就意味着管理应该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才能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不间断的摸索管理的规律,总结控制危险因素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出现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安全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安全是煤炭工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关系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施,首先是搜集与分析资料。搜集与分析资料是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的基本方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前者在于明确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后者在于通过安全检查表等形式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进而考察企业管理机构是否采取了有效地措施防止事故发上,找出管理工作方面的缺陷。其次是选择对策。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3E原则(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一般应先考虑技术改进,同时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直接控制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杜绝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职工逐渐养成安全操作习惯,更好的克服隐藏的不安全行为及状态的深层原因。第三是实施对策。根据选定的改进措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专人负责,组织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付诸实施。最后是评价实施结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要点

第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察机制。国外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相关法律,让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确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规定了矿山企业行业准入和生产许可证制度,严厉追究事故发生的刑事责任,高额的事故赔偿费用等,都有法律上的依据。很多国家都设立了规格较高的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察执法地位;监察员在安全检查方面拥有相对独立的执法权,可以向企业任何人要求提供相关文件,并可扣留任何文件,凡对监察员的工作任何干扰和妨碍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罚款或监禁;各国监察员待遇一般比较高,并不断接受培训,不断充实安全知识技能。第二,要大力应用和推进新技术。煤矿安全生产实践证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掘可以大幅度降低挖掘中的意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易于遇险的人群。加强矿山集中监控系统的建立,努力实现井下流程化作业,主要设备实现无人操作集中控制。积极建立煤矿科学家队伍,从事实验室研究和进行采矿设备的安全试验,在应急期间,还提供特殊的现场技术支援,帮助企业一起解决问题。第三,大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应组织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培训时间和内容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对矿工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危险培训,内容包括强制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监察员培训、安全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并发行和出版大量各种各样的培训出版物、手册、教程及录像带等培训资料,培训形式多样化和培训内容时效性紧密结合。第四,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要着手建立技术设备先进的矿山救护队伍,在政府安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订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三方协调机制,明确了各级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了潜在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各方人员寻找事故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

参 考 文 献

[1]邵祥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3)

[2]罗艾民,多英全,魏利军.隐患治理及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4)

[3]魏晋英,黄自强.浅谈创新和充实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内容[J].煤.2009(4)

第6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动车轮;高铁;生产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37

1 动车轮企业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系统

合理有效的生产组织系统是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动车轮生产企业一般包括原料车间、轧钢车间、精整车间、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动车间、工模具车间、供应科、技术科、质量科、生产科、机动科、技改办等部门。虽然不同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略有差别,但毋庸置疑一定是庞大的生产系统。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沟通交流如果存在障碍,或者沟通较少,可能就会出现彼此生产脱节的现象,甚至演化为矛盾,同时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存在时滞问题,不利于生产系统的高效运作,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

1.2 生产计划管理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一个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前提。企业的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编制和生产计划进度的控制。一个企业组织好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好生产计划的编制。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频率,生产计划的编制依据。生产计划的进度的控制是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动车轮的生产受客户订单量的影响, 变动性比较大。另外,企业关键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甚至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无不影响着企业生产进度的有效把控。

1.3 库存管理

企业备有适量的库存能够缓解企业日夜日常生产受到的冲击,是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的重要法宝,是一个企业未来需求目前的闲置资源。库存包括满足企业日常消耗的生产库存以及作为企业备用产成品的流通库存。目前国内动车轮企业的生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库存管理意识落后,企业内部库存管理层层审批,业务流程不畅,以及库存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和系统支持。

2 动车轮企业生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生产系统内部重组

企业生产系统庞大,可对生产系统进行有序重组,本着专业化原则,部门化原则改进生产系统。按照专业化原则将工作任务细化,再根据产品类型不同以及职能不同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既要保证每一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要保证有序的组合,实现部门间有效沟通,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

2.2 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

生产计划的编制既要适应市场需求又要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生产计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库、在途物料信息和企业内部和相关企业的实际产能等一些可能制约生产的一些因素。

同时建立合理的生产调控制度,保证企业上下工序步调一致,实现合理生产。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准则,把控生产调度工作的有效性;明确调度工作的职责,实时控制轮对产品的全过程工序流畅。监控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生产条线稳定运行;完善计划控制手段,依托产品数据,借助生产制造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把控轮对产品生产进度以及基本情况。

2.3 库存管理的优化

针对生产库存以及流通库存,归类进行管理。并及时了解企业供应商的的库存,与上游企业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联合库存管理。通过上游企业对动车轮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以及在库物资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组织货源满足对下游企业的充足供应。

其次,在信息化时代,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库存管理。建立库存管理信息化系统, 将一些物料订货、提料单据、物料日常出、入库单等一些票据格式化、标准化,确保库物料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处理有关数据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机制,实现库存管理工作对生产高效运作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澎湃.动车组车轮疲劳性能数值仿真和评定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

[2]杨军.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轮对运用缺陷综合检测管理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杨冀.基于多因素综合分类的动车组配件库存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赵愉悦.XX车轮公司生产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万家.高速列车―无碴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

[6]李静.CRH2型动车组轮对检修限度及检修工艺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7]程维娜.塔运司重型轮式起重设备大修项目化管理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8]王卫星.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9]李金鹏.复杂产品自主技术创新的集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0]伊澎涛.基于边缘衍射线光源理论的动车轮对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15.

[11]张源.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第7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生产制造管理》是一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掌握企业资源计划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生产管理的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是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鉴于生产制造管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与难点,在生产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生产制造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结合生产管理理论和笔者在教学中的心得,本文提出一些关于参与式教学在生产管理中如何应用的思路,为日后更好地运用参与式教学理念提供参考。

一、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1.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有对“参与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为主,涉及专业课程领域非常广泛,如黄江泉等在《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主张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组织管理学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被迫学到主动学、从旁观者到主演者的角色转变[1]。蔺永诚在《参与式教学方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是教育界所关注和倡导的,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的过程[2]。也有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架构和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于波等在《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设计》一文中认为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将参与式教?W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3]。从已有的研究“参与式教学”相关文章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2.参与式教学的优点。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性,但仍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还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师只重视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可以真正地理解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从未到企业参观,也没有去过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缺乏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对生产管理的一些理论难于理解,如生产作业计划中生产周期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还是以听为主,或只是简单的上机实验,企业参观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生产制造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枯燥理论很难让学生理解,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参与式教学法是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企业生产管理中,根据理论实践于企业生产管理,并且在参与教学中更好地理解企业生产管理。

3.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公平的角色和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的作用,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有主要有二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授课时加入参与式教学法,这样既有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结合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加强。

4.参与式教学法的程序。参与式教学法是把教学班级分为4至6人的小组,采用全班集体活动方式,小组划分完之后,布置小组讨论的主题,教师课前的准备,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评价标准,围绕实施计划结合课程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并推荐相应的参考书目,小组讲授以及主题研讨环节所需推荐的参考书目。并对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每人成员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提出明确小组活动要求,提供材料设备准备,并给予小组必要指导和帮助。活动结果的反馈。针对讨论的主题目标,开展活动设计,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视频播放等,讨论方式有头脑风暴、排序、问题树等。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生产管理制造中实践探索

1.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观企业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在讲授生产计划中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时,可以让学生参观两至三家企业最好选择两到三家,如:云南白药、云南铜业或是一些工业园区。笔者曾带领学生到工业园区、云铜、林厂等制造企业参观学习。参观前把先让学生看企业的宣传片,介绍该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然后结合课本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参观,这样效果比较好。不然就只是走马观花参观。

2.上机实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安排18学时的上机实验时间。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讲授金碟K3生产制造系统的使用,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但是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要了解企业管理中有关生产制造的相关部份。在上机实验阶段,综合运用了这些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讲解,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在真实企业管生产管理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本课程设计八个实验,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制造管理理论。进行生产制造管理的模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进行具体生产制造管理的整个流程,并结合企业物料供应链管理、生产任务管理,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企业管理的运作。

3.企业模拟经营实验。把班级分为4至6人的小组进行企业模拟经营实验,沙盘实验是比较好的企业模拟工具。沙盘模拟教学以一套沙盘教具为载体。沙盘盘面按照制造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了四个职能中心,分别是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各职能中心覆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组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是一个制造企业的缩影。通过制造业沙盘和服务业沙盘的演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4.教学的互动开放性。除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处,网络提供了更好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本课程计设两套实验数据,是深圳绿色原野公司,生产产品:品牌及组装电脑,深圳绿色原野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以制造为主的综合性工厂,下设七个车间,主要生产组装电脑和品牌电脑两种产品。可以让学生也自己开发设计生产管理案例,有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和车间生产作业的主要操作流程,加深巩固对生产物料计划(MRP)和主生产计划(MPS)的理解,同时利用各生产任务管理、销售订单、工艺路线、退料、重复生产、委外加工生产、设备管理等的操作。

三、参与式教?W法要注意的问题及改进

1.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教师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练地灵活运用好参与式教学法。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参与式教学法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生产管理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第8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力求以最有限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2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2.1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现场凌乱杂乱;员工专业化水平较低;频繁出现安全事故;运转效率较低;本应及时销毁再投入生产再造的劣势产品被闲置起来,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资金得不到及时的回笼,给企业正常运转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将精益化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中迫在眉睫。

2.2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在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的生产中,提倡将“人力、机器、材料、法则”的4M原则进行提炼整改,主张以人为本。在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时,所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针对员工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现状,尽可能地将经营理念落实在其公司的量化细则上;二是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才能融合到改善提升高效设备以及减少材料使用频率中来。这样便能将一个概念化的体系有效地应用到企业和管理中,使精益理念深入人心,达到减少浪费,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3机械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

3.1推进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在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即是通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等工作,找寻到最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益”则意味着效益,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收获效益为基本立足点,做到以效益为本、精益求精。在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是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手段,“益”企业的目标。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使效益最大化,把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成果最终落实到实现经济效益上。因此,进行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首要工作是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3.2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要实现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实行责任的层层分解制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基层生产班组甚至每个负责人身上。机械制造企业要对机械制造生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归口分级管理一共需要建立三级生产管理体系,财政、生计、行政部室属于第一级生产管理体系;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调度营销、输等各职能部室;而第三级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所属的班组、站所等。机械制造企业利用分级生产管理,将机械制造生产的管理和权利和责任分解到最基层的生产站班组、所。这种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生产业务都务必从基层单位做起,并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审核。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财务部室要对价值指标认真负责,归口管理部室和使用部室恬适对业务技术和实物指标负责,使精益化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生产中得到实现,最终使企业的价值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要实施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必须推进生产的精益化管理,要想有机结合生产管理和价值管理,就必须要建立创新的、统一的、先进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还要完善和修订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组织体系和生产管理原则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指引,紧密结合机械制造生产的信息系统与管理制度。机械制造生产的业务应该均由基层班组、站发起,并且要求填制固定的生产卡片,汇集到财务部形成有效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统一的信息数据前,必须经过归口管理部的审核,如此一来,可以保证物、账、卡的相符。然而,还应考虑机械制造生产变化这一因素,当机械制造生产发生增加或者减少时,必须由业务起始点的生产管理部申请,然后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批,由负责的归口管理部批准完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扩展过去仅仅以价值变动为内容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思路,还保证了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创建了上下贯通的生产信息汇集渠道,使数据资源共享得到真正的实现,为全方位生产数据信息的提供成为可能。机械制造企业想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必须依照各自的职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工作中,而且要深入地挖掘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地管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进行。实践证明,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真正整合,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实现良好运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4结语

第9篇: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安全防范意识 监督意识 提高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前提。在企业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安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效益理念。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缺陷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仍频频发生,这给企业与社会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与人身伤害。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有关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与监督意识的探讨,对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安全防范

(1)做好对安全隐患问题的查找与排除是开展安全防范的基本前提。

提高安全隐患的整治力度。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对于现场出现的隐患问题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对于缺乏现场整改条件的,要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恰当合理的整改措施。由于隐患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在整改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查,检验审核事故隐患的整改状况,从而避免同类隐患、同位置隐患问题的反复发生。对于隐患的整改过程要坚持持续性原则,将隐患整改纳入到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并建立隐患检查岗位负责制,提高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对于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隐患整改的个人及单位要予以惩罚,对于缺乏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的个人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素养。

(2)隐患处理要坚持从细节入手。在企业生产中,由于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其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处理,隐患问题会逐渐扩展直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隐患处理时要提高警惕,从细节入手,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和规定对生产中的各项设备、各项环节进行检查,确保不安全生产条件能够被及时排除。[1]

(3)提高安全隐患认识。安全隐患问题是企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处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的整体安全性。任何事故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隐患条件,有的隐患条件会很容易发现,然而有的隐患条件却非常隐蔽,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整治的重视程度,提高对隐患问题的认识,与各级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参与安全隐患的处理。

二、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职工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采用系统的方法原则才能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监督意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的措施有:

1.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

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在生产管理中采取的违章处罚、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等措施都是为保证职工在日常生产中能够遵守规章、安全操作,在意识与行为层面上实现对安全责任的强化。因此,企业生产管理单位应当从基础做起,同基层管理人员与职工共同采取措施保障安全规章制度的实行。(1)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多样化、多形式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及操作知识竞赛,定期组织相关安全生产模范进行安全规范及经验讲座,通过多种教育与培训活动使安全防范意识得以确立,从而提高生产的安全性;(2)做好生产前的安全交底与技术交底。在企业生产前,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与安全监管人员对职工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确保工作人员对生产活动中的各项工序、各环节的技术及安全要点都熟练掌握;另外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生产设备中常出现安全问题的部位要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2](3)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要综合分析当前企业生产的管理现状,按照行业生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规则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制约。

2.强化安全规则的执行力度

在安全规则制定建立完成后,如果工作人员未对规则形成积极有效的认识,便不能完全发挥安全规则制度的作用效果。虽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强制性,能够对未按照规定进行生产操作的人员实施处罚,但若仅仅从行为层面上机械的执行规章制度,仍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若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加强安全规则的制定的同时,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规则教育,详细介绍安全规则制定的重要性与意义,并分析各项安全规则细节的必要性,通过安全事例与事故引起的损失描述来让全体职工提高对危险源的认识,使职工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操作。

3.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优目标就是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实现最佳的安全管理。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过程就是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要加强工作人员自觉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其在思想层面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在理解认识安全规则的基础上自觉的遵守安全规则;要重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工作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在安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隐患的发生与预防;要让工作人员了解生产操作环节的原理与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使其能够自觉分析危险事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由此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

三、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

生产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不仅需要全体职工的规范操作与安全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督,更需要其他保障条件来促进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1)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通常来讲,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而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与企业领导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相反,若企业领导只是从形式上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也只会从表面上遵守安全生产规则。因此企业领导应当先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切实将“安全第一”的基本生产原则放在首位,对于安全措施为开展到位的要坚决禁止开工,对于未解决的安全问题要坚决不放过,时时刻刻强调安全问题,方方面面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从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到行为、从开工到竣工,将安全落实到生产中的每一环节,由此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4]

(2)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直接操作者,而工作人员是企业生产的直接操作者,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与监督意识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改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有关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措施的研究,总结企业生产中的安全教育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从而逐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责任意识,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何立光,杨朝明.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J].川化. 2011,12(29):62-63.

[2] 党浩宇.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提升职工整体素质[J].中国煤炭工业. 2012,13(14):74-75.

[3] 童隆坤.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J].金山企业管理. 2011,06(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