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学习会计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会计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会计的方法

第1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0 引言

兴趣就是指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产生了解或追求的一种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让学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求知的愿望,在有了对知识强烈的兴趣之后,在这种无形的力量的驱使下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在会计的学习中也一样,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学生会计成绩和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师的传授方法这些固有的因素有关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会计的学生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在会计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有效的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率,让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会计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1 会计课专业性强

会计人才的应用比较广泛,会计课程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像企业会计、银行会计、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知识面广理论性又特别强,在加上会计题中有包含着大量的会计计算题,针对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1]。

1.2 学生会计基础薄弱

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入学基础比较差。再加上学生在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会计这门学科,在升学之前在各个院校培养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又存在差异性。因此,会计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入学后学习会计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是很难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闲聊、睡觉等。

1.3 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会计教学中也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干线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就是教材,教材上如何要求教师就如何教,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习到的会计知识很少,长此以往学生对会计课堂产生反感,上会计课就成了“靠时间”,会计课堂严重缺乏活力[2]。

2 培养学生会计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设置情景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教学情景就是将学生置身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并且配合教师对知识点的精确讲解,这样可以分解会计课的专业性,将会计理论或者公式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将会计基础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理解得更加轻松,记忆得更加扎实。还可以在情景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引发学生的思维进入佳境,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会计课堂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会计素养,让学生在高职院校期?g会计知识学习的更加主动、轻松、愉快,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会计做账的时候,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情景,模拟企业的正常会计运行部分,让学生扮演企业的职工,如:小A当会计,小B是出纳,小C是员工等,小C出差回来要报销差旅费以及将收到的一笔货款上交财务,小B是出纳应该如何处理,小A是会计应该如何记账,差旅费应该记录在公司财务支出的什么项目中,收到的账款可以记录在会计账目的什么项目中。这样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种实践的情景中学习会计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到会计课堂教学中,将复杂的抽象的会计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帮助学习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

2.2 掌控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接受的教育理念以及养成的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让他们接受一门全新的课程,并且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是很难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学会掌控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伟大的教学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高清的脑力劳动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劳。”教师应该如何掌控课堂的学习氛围,我认为首先教师应当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次,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互动,而互动最好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具有深刻的内涵,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会计金融资产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举例:仍未出嫁的女孩,正在处对象可以随时结婚,但是后来没有嫁出去,下定决心在三年内必须将自己嫁出去,因此不惜违背自己的嫁人准则,但是三年之后还是没有出嫁,不幸成了剩女。提问学生,我这个例子中说了几个关于金融资产的知识点?学生对于这种开放性强有趣味的提问非常感兴趣“闺中女孩可随时出嫁可以理解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下定决心三年出嫁,可以理解为持有到期股权投资。”“三年后未嫁出去,成为了剩女,可以理解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教师这样将难理解的问题趣味化、简单化,在课堂积极的活跃课堂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相对会减少教师的板书内容,学生对于一些声音、图像的兴趣自然要比板书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会计课中的一些公式或者定理加深记忆,如果是板书黑板没有空间书写的时候就会擦去一些之前讲的知识点,而多媒体设备就避免了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回顾学习过的知识点。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速度快清晰的反应知识点,教师避免了大量的板书,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让教学内容更加的活泼生动、丰富形象、新颖直观,使会计课程的授课内容更加紧凑、流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的时候,教师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变静态的抽象的理论为动态,让会计公式由抽象变直观,使会计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反应或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中重点的字或者词用其他的颜色标记,比如“货币”“反应和监督”“经济管理”用?t色标记,“一个单位”“一种”用蓝色标记,这样让定理更加直观的反应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记忆。然后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会计的发展过程,如结绳记账、龙门账等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会计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近几年使用的中职教材没有将国际惯例和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会计准则不断出现,教材内容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从素质教育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出发,我认为中职会计专业应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作为教科书。该教材每年都在更新,是各种会计教材中最权威也是最新反映当前会计信息的教材。同时该教材配有大量的教学辅导资料和答案,便于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希望在毕业之前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他们迫切希望在会计课堂上学到与考试有关的知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基础会计》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问题层层相扣,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思考、回答,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模拟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会计工作的一些具体任务告诉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进行哪些操作,并要求学生把想法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记账凭证的装订工作中,让学生讨论完成装订过程的操作步骤,然后通过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按照演示的过程一步步进行操作,从而顺利完成记账凭证的整理装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案例示范教学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时教师应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应按照章节的内容,每章选择一至三个案例,并制作课件供教学使用。例如,在讲授会计等式时,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案例,同时提示学生思考,要成立一个公司,从资金的筹集的渠道到资金的如何运用,最后形成企业资产,从而得出结论。案例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需求参与设计,并以学生小组讨论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中,教师应让学生视项目教学是一个实际正在进行的企业业务,按照项目任务,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在逐步的操作、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任务的进度学习和思考,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企业的零距离感。

5.多媒体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理论教学涉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让学生形象、生动、直观地认识会计理论,提高课堂效率。

三、强化会计实验环节

会计实验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教师应通过建立现代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仿真的会计资料学习操作,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些简单业务基本技能,进一步挖掘学生个人的才智和工作潜力。

会计实验能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计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可调动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学习的兴趣。

会计实验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基础会计考试是一种抽象性的纯理论考试,试题忽视了实践性、主观性强的内容,因此不能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把会计实验也作为考核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成绩的一种手段,从而在考查学生会计实验操作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不多,学校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资格考试与培训,还可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或专业培训,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企业的会计人员做兼职教师。

2.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会计生产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建立长久的会计生产教学实习基地,减少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陌生感。在《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初步了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实践操作方面,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和会计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操作的要领步骤。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实习基地实地操作,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使其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接触新鲜有趣的实际,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海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职业教育探究,2007.

第3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会计的国际趋同,还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理解与执行。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得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想真正把我国的会计工作提高到国际水平,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学校会计本科教育身上。

一、本科会计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一直以来,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满堂灌”,教师习惯,学生适应,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存在“重准则实务介绍,轻理论比较分析,重实例面面罗列,轻理论总结概括”的倾向;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而忽视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环节上,课堂提问、作业及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也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本科教学中司空见惯,就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也不鲜见。一方面是生机勃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却是会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传统与少变,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型、创造型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走上社会无所适从的严重后果,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教学手段的落后,使我国的会计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育人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固然有限,但受到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影响,一时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却是本科会计教育理论研究值得深思的地方。

2 会计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高校的实践体系应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虽然各个学校都安排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各个学校也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学生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很多单位没有能力接受大学生前来实践,即使接受了也不放心让大学生独立完成。现在的实践,不少高校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会提要求,并会适时做点辅导,学生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即可,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认真地进行实践,面对学校考核会临时东拼西凑完成任务。校方即使知情,最后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事。

二、本科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1 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为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较复杂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查资料,互相研究,以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课堂上,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是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指导他们查阅一系列必要的参考资料,为课堂案例分析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当主角,各抒己见,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旁起些指导性作用。最后在广泛讨论之后,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要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掌握在复杂多变的会计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问题导向学习旨在指导学习者构建起宽度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他人工作成果的评价能力;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为团体成员与其他伙伴协作的能力,提高口头汇报和参与讨论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与写作的能力等等。总之,问题导向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思想在会计教学中随处可见,比如,常用的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其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为问题导向学习在本科会计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尝试把会计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新颖和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尝试在系统整合思想的指导下,以全面达成会计课程的目标为宗旨,以问题导向学习流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在问题导向应用模式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由教师围绕某个主题,通过展示案例、介绍背景或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促使学生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为了教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维,而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第4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一、当前阶段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认知存在相应弊端

当前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认知方面的错误,首先,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决策者没有对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而透彻的理解,其次,中职院校相关部门与相关教学人员没有将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要求进行具体规划,也没有对相关教学要求进行具体的了解,这便导致当前我国会计专业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存在不明确现象,导致会计专业人才能以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由于我国中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所制定的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我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有效提高[1]。首先,中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时,没有对其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而采取直接套用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方式,对其自身课程体系进行建立,从而导致中职院校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透彻的掌握。其次,我国中职院校在对其会计专业课程进行相关选取与分配时,没有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予以足够的关注,从而导致其会计专业教学课程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而缺乏实践环节。

(三)教学方法与观念存在落后现象

就当前我国的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而言,相关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沿袭,以教师讲而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相应的教学知识强硬的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难以对教学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掌握。相关教师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采取忽略处理,从而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逐渐丧失。

二、使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良好的树立

若想使我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首先,中职院校相关部门应当对其会计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良好的树立,而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其主要专业培养方向应当以社会对其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因此,相关部门在对其培养目标进行相关树立时,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进行相应考虑,还要对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使我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所培养出的会计专业人才,其专业能力得以有效培养的同时,其职业综合能力也得以有效提升。

(二)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制定

由于我国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所教学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中职院校在对其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相应制定时,不应当一味对本科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套用,而应当结合其教学对象实际情况,以及其实际教学目标与教学定位,对其自身的专科课程体制进行科学恰当的制定。与此同时,我国中职院校在对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制定时,不应当将教学重心全部倾向于相关专业的理论教学,而应当对其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予以一定的关注,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得以真正的培养与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应实践课程对其自身所需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不足之处,从而对其加以及时的改正与完善,进而使我国中职院系会计专业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其任职过程中符合其企业对于综合能力型人才的需求。

(三)对会计专业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转变

对于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言,以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显得十分重要[2]。首先,我国中职院校相关教师应当对其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良好的转变,应当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将学生作为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并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行相应的尊重,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对相应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理解与掌握。此外,相关教师还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在专业教学课堂中妥当的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们营造出恰当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热情得以有效激发,使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实践,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有效提升。

第5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一、会计与哲学的涵义与联系

(一)哲学

哲学中的“哲”字据《尔雅》释言,训为“智也”。“学”字据伏生所传,《尚书大传》曰:“学效也”;据班固所编《白虎通》,“学之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说文》敩,亦训“觉悟也”。

把“学”字与“哲”字合为一词,其意义在于“以智训哲”,体现出哲学爱知,则以智识为知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恰合希腊文“philosohy”中“philos(爱)”与“sophia(智)”相合的“爱智慧”的涵义,与其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为企业在经营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开展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本质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是一个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是通过专门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以价值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二、哲学理论和方法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其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与分析,更离不开对本理论学科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建立与完善。由此可见会计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对哲学的应用与思考,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引入哲学的思维与思考是必要的,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借鉴哲学观点与方法也是必要的。将会计理论与哲学应用结合,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际业务分析相结合,归纳出对会计本学科必本文由收集整理然、本质规律的认识。

(一)会计的实践性

会计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来源于实践且最终应用(反作用)于实践的理论学科。会计以经济活动为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通过记录经济实体持续、具体、全面的经营活动,从而对其做出系统性和综合性分析,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看出会计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符合哲学分析的基础。

(二)会计逻辑的客观性

会计逻辑思维是一种按照会计逻辑规律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操作,达到对经济活动的深层次认识。

会计逻辑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同一律要求会计对概念的判断和使用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不能变更;矛盾律要求会计思维必须保持会计概念的确指性与结论的唯一性;排中性要求会计思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最终保证会计概念属性的确指性及判断的唯一性;充足理由律要求会计理论在具体论证中要反映其论据的真实性以及最终结论和理由的必然联系性。这些充分体现出会计逻辑贴近哲学思维的客观性。

(三)会计管理行为的能动性

管理行为的实质是“包括决策发起和决策实施在内的决策管理”,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行为的鲜明特征在于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以会计管理行为中的管理控制为例,管理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这种控制行为包括当销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当费用过大时开始压缩开支等反馈性措施,其实质是一种主动性管理行为,反映了会计管理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四)会计中的稳健主义

稳健主义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又称其为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稳健主义体现在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其包含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方面的稳健性内容。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稳妥的前提下;在会计计量中不得高估资产价值、利润数额;会计报告要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信息,无论表内表外,批注说明,其中都要特别报告当期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五)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发展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了我国会计发展的战略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会计人员为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下,要创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要与时俱进。通过统筹计划,严格控制,客观监督,科学决策,从而不断向建设中国特色会计的发展目标前进。

三、未来会计哲学理论研究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来阐述哲学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如杨俊亮(1994)在《会计哲学——会计本体论的哲学沉思》中通过对资金运动记录、反映方法的研究,阐释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于玉林(2000)在《现代会计理论实务与教育研究》中根据会计的世界观阐述会计哲学;顾飞(2001)在《关于会计哲学的思考》中对会计哲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会计哲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各抒己见,然而由于研究的人数较少,理论有限,看法角度各异,无法在各层次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会计哲学理论体系与结构。会计哲学理论仍需汇集更多的观点和内容。因此,只有更多人来关注探讨会计哲学,才能使会计哲学体系走向成熟,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转贴于

(一)新时代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展望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样面临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会计学科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会计理论研究方向一方面在于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会被更多人认识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

以会计哲学性研究的代表学科——会计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会计哲学性学术研究文章篇目从“数以十计”到近十年来“数以百计”,有关会计哲学性思考的学术性文章逐渐丰富,近五年来会计哲学研究取得了成果,通过运用系统法、归纳法为主题理论研究方法,以哲学方法论为基础建立起了会计哲学的“七论点”。如今会计哲学拥有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可见会计哲学性研究在我国具有可行性,并且发展前景具有长远性、稳定性。

(二)关于创新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的建议

1.遵循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中要注意运用全面、本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辩证地审视问题的各方面,在弄清楚问题的原因、原理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法与思路,避免研究陷于简单化或空洞化。

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一定要注重对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和应用,以此达到理论研究的思路清晰。

2.加强已有会计哲学方法联系性和实用性研究

在完善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本体理论结构原有的饱满性以及理论体系层次的完整性。会计哲学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如系统法、演绎法、结构法、移植法、归纳法、比较法、分类法、分析法、类比法、组合法、联想法、相关法、相似法、相向法等多个适用于会计哲学本学科理论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对会计哲学的初探中,通过运用哲学方法论构思建立起会计哲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会计哲学导论、会计哲学本体论、会计结构论、会计功能论、会计价值论、会计实践论和会计认识论。虽然在层次方面较为饱满,但各理论要素之间缺乏联系性和实用性。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挖掘其中的研究潜力,进一步完善其内容,将理论观点与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开拓更具实际意义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使会计哲学内容更为饱满,逻辑更加缜密。

第6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基础会计 意义 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习的先导课程,也是将学生领入会计知识殿堂的入门课程或启蒙课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效果不仅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续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习的先导课程,对如何根据会计专

业课程教学特征有效地实施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起着引导性与开创性的作用。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意义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成,《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其显著的职业特征,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需要有一种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思维方式与职业操守,这种会计职业思维与职业操守是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时开始建立起来的。《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学习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在内容的选取上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使其为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一种专门手段或管理经济的一种专门方法,其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就应体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并能够形成对所有会计专业课程都适用的教学方法。会计专业课程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及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思考、理解、应用等习惯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时逐步形成,《基础会计》教学的实施影响着学生对所有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手段,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及其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专业课程不仅具有其特定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而且有其职业特征,表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应有其特性,《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其教学方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尤其显得重要,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1、关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可以说,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之前,学生对于会计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一般是不了解的,如何让学生逐渐进入会计课程的学习角色,如何使学生适应会计课程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会计的知识殿堂,《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顺序可以为:首先应向学生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建立起对会计学科体系的一个初步概念;然后讲解薄记原理,让学生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与程序;而后讲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使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生成机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后讲解会计工作的组织,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是如何运转与管理的;最后讲解会计规范,使学生树立起任何会计工作与会计行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的观念。这种教学顺序是传统《基础会计》教材采用的内容编排顺序,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如果教学的对象已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则按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这样的顺序讲解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可能效果较好,有利于对会计信息认识的深化。

2、关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重点讲授与一般讲授

作为会计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中有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是以这些内容为基础的;而有些内容则学生有一般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概念即可,这些内容在后续课程中会作进一步的讲解以至学生最后能够把握这些内容。在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方面,关于会计的性质、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等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时就必须掌握的,而会计的学科分支、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内容则作一般的理解即可,因为在后续的《财务会计》等课程中还会涉及与进一步进行认识;在会计薄记原理方面,对所有的内容应该进行较为详细的讲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由会计凭证填制到会计账薄对账和结账的整个会计薄记技能,因为在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中一般不会再讲授会计薄记的内容,但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则需要会计薄记知识为基础;在财务会计报告方面,可以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与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进行一般介绍,使学生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形成初步的概念即可,因为在后续的《财务会计》等课程中还会作深入的分析与讲授;在会计工作组织方面,对于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等作一般的介绍,使学生有一个了解即可,而对会计职业、会计人员素质等内容则要进行重点讲授,让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要求等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会计规范方面,对于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以及会计的核算规范与内部控制规范可作一般讲授,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框架即可,在后续的《财务会计》等课程中还会作深入的讲解,但对于会计法律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则需作重点讲授,使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程之初就形成会计的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观念。

3、关于《基础会计》课程讲授中点、线、面的结合

这里的“点”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知识点,“线”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知识点的连接,“面”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由不同知识点的连接所构成的知识体系。通过课程讲授中点、线、面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首先要讲授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知识点,然后将这些会计核算方法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会计核算方法的线;在讲授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时,首先要讲授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报告等知识点,然后将这些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的线;再把会计核算方法的线与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的线根据其关系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会计核算知识体系的面。通过点、线、面的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点,还可以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点的理解,并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达到系统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的知识。实质上,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常常采用账户之间关系的图示结构来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关于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点、线、面的结合。会计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极为严谨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应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而这种知识的讲授方法与学习方法则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就应形成。

4、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任何课程能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会计学所包含的内容既有薄记、根据会计准则或制度规定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编制会计报表等比较浅易的技术与方法,也有根据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对某一项业务做出职业判断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新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操纵利润的行为及时发现等需要较长时期的学习才能掌握的理论与方法。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主要讲授基础的会计技术与方法,会容易造成学生认为会计学的方法就是依样画葫芦,简单重复的错觉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一旦失去了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可能对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要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的性质、学科体系及其在整个经济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等,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全面掌握会计的方法与技能的欲望,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会计知识体系的精神,具有乐于从事会计职业的意愿、成为一位具有高超会计技术的会计高级人才的追求。显然,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精心准备的案例,不仅使学生增进对一些会计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会计事件及其带来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的视野是十分重要的。

5、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与诚信品格的塑造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等规范的约束下,根据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应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的判断选择。会计信息的生成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技术,而且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的准确把握,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质上,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的。在《基础会计》课程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时,就应开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与思维,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道德操守观念。这样经过后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对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与思维的再熏陶,经过诚信品格的再塑造,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真正胜任会计工作。《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与思维的初步建立阶段,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时,必须注意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与会计诚信品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第7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整个会计专业教学的基础阶段,为以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有着3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基础理论比较多。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如会计要素、会计假设、计量基础和计量属性等基础理论知识都有所涉及。这些基础理论在多门会计专业课程中经常提及,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教”透,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二,知识点多。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知识点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相关的种类以及格式等都有所涉及,点多量大。这些知识点的“教”是学生“学”、“做”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遵行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进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第三,方法多。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涉及了多种会计方法,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又包括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种方法。对于每一种方法,我们都要教会学生,以便于后面学生真正的“做”。所以,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该正确地处理好“教”。

1.1明确课程的性质,处理好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基础会计》是后续课程《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开展的基础,所以需要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并且确定教学的要求,从而教师需要将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明确课程案例,将课程的“度”和“次序”把握好。

1.2教学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在教学课时的内容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基础会计》特点,合理科学安排教学的章节内容。内容需要突出重点,也需要兼顾其中的一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会计教学的大纲有规定,即使不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的也应该作为一般进行概括的讲授。

2《基础会计》“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中的“学”

“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中“学”的定义:更新学生学习方式,挖掘学生对于会计的技能以及会计的理解的深度,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贯穿起来,最终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统一。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观念。

2.1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的部分可以更新相关的教学方法,从而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自主自发投入到会计教学知识获取之中。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培养学生脱离书本之外的,对于图书和杂志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提升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习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大纲之中规定但是难度并不高的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全部接受,并且熟练掌握。但是,在会计教学之中有着一定的会计前沿性的知识,需要对于学生能力更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在学好课程的教材的同时,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推荐书籍。会计教学之中,对于会计教学基础比较差薄弱的学生,应该帮助这部分学生进行会计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领会,使得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中等水平,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改进学习习惯。

2.3不断创新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需要不断深入到班级的学生学习之中,并且做好相关的研究,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提出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式、答疑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方法的自我改善。

3《基础会计》“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中的“做”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会计实践的运用便是指学生在会计实务之中的“做”,本课程更加要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是“学”的理论知识的深化,两者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是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为使学生正确、规范的“做”,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3.1明确实训的目的

《基础会计》课上的实训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际的会计核算方法,使得学生加深会计基础理论的认识,对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相对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融会贯通实际操作方法与会计基本理论。

3.2熟练掌握实训要求

根据实训参考书提供的实训材料、《基础会计》教材教授的知识和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使用真实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凭证,在上课老师的教导下,独自完成课堂练习和实训项目的操作,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全套实训资料。

3.3掌握实训项目内容

第8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法 学习方法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后期的进一步专业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会计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师资队伍的不充足,该课程的改革力度也随之加大。教学内容调整与更新、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等等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基础会计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后期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文章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从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实践、会计素养、学习方法五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实践效果较好。本文章对基础会计教学的“五维教学法” 进行了总结,以促进基础会计教学的效果。

一、“五维教学法”的设计

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内容强调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工作流程,对于初学者而言,其理论体系、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不同,而且基础会计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使得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实践、会计素养、学习方法五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更新教学理念

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会计实际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针对于这一要求,我们的教育就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的“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方法”。

(二)规范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

不同的教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认识、理解、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导致同一级不同班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不同。因此对于承担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这也便于教学效果检查及考核。规范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并没有限制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学科,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应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会计工作流程做一遍。

(1)认识凭证、账本以及账户;

(2)立账(填制账本扉页、设置所用到的基本账户);

(3)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科目汇总表;

(4)过账;

(5)编制试算平衡表及对账;

(6)年终结账;

(7)编制工作底稿报表;

(8)填制报表。

通过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会计素养

会计是经济生活当中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是离钱最近的职业,面临着更多形形的利诱,在巨大的物质利益或者威胁面前要保持理智冷静的心态是不容易的。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财务信息真实可信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诚信操守。要让每个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而诚信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把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当作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真正养成诚信为本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学习方法

基础会计学并不是很难的课程,但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解记忆,对概念、原则、方法首先要理解然后记忆;理论联系实际,会计就是对现实经济活动记录和反映的,所以要将实际和理论紧密联系,经常思考实际经济活动如何用所学理论来处理;理清知识逻辑关系,理清教材主要内容的逻辑关系,才能将所学知识串成一个整体,便于理解记忆;列举实际案例教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

二、教学实验及结论

我们对基础会计的“五维教学法”在三届学生中抽班不断进行探索、改进,从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后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基础会计的“五维教学法”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影响很大,其实际的教学效良好。

参考文献:

[1]王珍义.基础会计学[M].武汉:武汉理工出版社,2007

[2]夏益红.会计学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学习会计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改进

1 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知识的入门课程,是学习《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先导课程。《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一起构成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还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一门必考课程。同时,《基础会计》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课,既包括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具体的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上要求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不但能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熟练地处理会计业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得到的反应却是这门课程特别难学,尤其是大一学生在最初学习会计的基本理论,如“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等,反应都是“听不懂”,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类专业名词和知识,即使是听过的,也不甚了解其真实含义;二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不恰当,完全按照书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确实枯燥,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难以理解。鉴于《基础会计》在整个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一门入门课程,如果不能学好并熟练掌握,势必影响到后续其他会计学的课程的学习,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老师的教学负担,同时给学生造成畏难情绪,从心理上否定这门课,厌恶上这门课,因此改进《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是很必要也是很紧迫的。

2 基础会计课程目前已有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方式的改进如此紧迫,许多大学的会计学教师已经感觉到它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比如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案例教学法”、“工作导向、任务驱动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在教学方式上提出“问题式教学”、“网络化教学”、“个性化教学设计”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把握课程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科的发展;通过调整考试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从而使以前关注学生记住多少、背下多少转变成掌握多少,会做多少,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让学生明白:大学生不仅应掌握系统地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快的适应本职工作。

3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大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应该有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由教会学生转变成教会他们怎么去学习,去发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避免教师在讲堂上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问题”、“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之前提出的许多教学方式方法都是相对独立的,或“案例教学法”,或“问题导向教学法”,或“网络式教学”,或“互动式教学”等,均是笼统提出来的。而我认为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因为教学阶段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同样教师的教学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课程、书本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学生和教师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应该分阶段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即在不同的阶段对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有所侧重。

3.1 “案例+问题”法

在大一新生刚入学学习《基础会计》的阶段,即开学后的前两个月里,因为此阶段专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对大一新生而言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但却是最关键的,这是入门的第一步,基础必须打好;对教学的老师来说这些知识在整个会计学体系中又是最简单的,这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是“案例+问题”法,及案例教学法和问题导向学习想结合的新型方法,多举例,而且多举简单的,与学生日常活动联系紧密的例子,比如,可以举一个准备开店的例子,就能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引出专业词汇,让学生适应专业用语。同时,应该多提问,把用案例引出的专业词汇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激发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跟学生做好互动,这样的提问也可以用案例进行。

对这个阶段的教学,教师需要多找案例,尤其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简单易懂的案例。这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最好是有多年的实务工作经验,这样,举起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如果实务背景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注意收集案例,也可以弥补这点不足。

3.2 “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法

在学期的后两个月里,学生对《基础会计》的专业概念、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会处理了,这时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即提供给学生实务场景,如一些专业用具,凭证、账簿等,对学生根据会计实务中的岗位进行不同分工,并经常轮岗,让学生体验不同工作岗位上需要面对的会计实务操作,从而领会前面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基础会计》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下,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设备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让学生在这个阶段了解到《基础会计》其实并不难,很好掌握的话,他们的畏难情绪就会慢慢消解,已经有充分的准备学习后续比较艰深的《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一系列会计课程了。

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重要的是模拟现实的财务工作环境,如,会计实务操作中所需要的一切实务资料,如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等。在“情景教学法”下,这些工具都能用到,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实务操作的熟悉。

通过上述分阶段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想见的成果是:在第一个阶段,学生通过许多案例和提问能够记住《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在第二个阶段,学生通过“情景教学法”,在记住背牢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把《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融会贯通,熟练地应付考试并且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会计实务操作。

两个阶段对《基础会计》的教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具体来说,这两个分阶段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在肯定老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因此需要注意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并对他们进行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祖明.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2011(2).

[2]贺翔.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