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自然环境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环境的特征

第1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进化

自然诱导――生物自组织 遗传 变异

中图分类号:Q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073.02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对此我们都不会再有任何怀疑,已成定论。然而,物种具体是如何进化的呢?对此,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最有影响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影响了人们一百多年,并被当作正式理论写进了教科书。但是,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进化现象无法用自然选择进行解释。

下面,我们将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由对生物间接性的自然选择作用改为直接性的自然诱导作用,并将生物自身在进化中的作用命名为生物自组织,建立起以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为核心的进化机制。自然诱导即自然环境的诱发、向导,显示了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直接作用。生物自组织是指生物本身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构建,与自然环境的诱导作用紧密相连,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不受环境影响的孤立的自组织。

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可以将自然诱导看作是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一种传递,生物自组织就是生物对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一种处理。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信息传递给生物,生物对传递给它的变化信息进行处理。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变化的环境信息会传递给生物,生物对这种变化信息会进行处理,从而形成生物的进化。

水毛茛有两种不同的叶片,在水面上呈片状,而在水下则丝裂成带状,不同的环境诱导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叶子。水毛茛水上叶和水下叶的不同,为我们认识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提供了参考,水下叶相当于水生植物的叶子,水上叶相当于陆生植物的叶子。在植物的进化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一些海洋地区变成了沼泽、陆地,生存于这些地区的水生植物会在陆生环境的诱导下自组织产生适应于陆地环境的性状特征,并不断发展进化,形成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脱离水环境的,而是生活在半水生半陆地的沼泽中,逐渐脱离水环境甚至适应干旱环境。

许多旱生植物的叶子很小甚至缩小成针刺状,而根系发达。仙人掌的叶子在干旱的沙漠中变为刺状,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生活在沙漠中的豆科植物骆驼刺,地上部分只有几厘米,而地下部分可以深达十几米,根系覆盖的面积达六七百平方米,发达的根系是旱生植物增加水分吸收的重要途径。这些性状不可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它们是在干旱环境的诱导下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无需自然选择,变异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变异。

会飞的昆虫由于某种原因定居到海岛上之后,新的环境会改变它们的生长发育。大风、恶劣的气候、潮湿的环境、新的食物、光照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昆虫翅膀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形成残翅或无翅的昆虫,这种影响持续存在最终使昆虫的翅膀趋于退化消失。非洲马德拉岛上的甲虫翅膀发育不全或退化消失,应该就是这样形成的。靠基因突变完成甲虫翅膀的退化消失,恐怕所有的甲虫早就掉到海里灭绝了,还没有突变形成一个翅膀残缺的甲虫呢。

当人类穿上衣服、使用火之后,人类抵御寒冷的能力就在一代一代的退化,抗寒性逐渐降低,表现为与此功能相关的一些性状特征发生变异,如体毛、皮肤腠理、皮肤脂肪厚度、皮肤毛孔等。而且,这些组织器官的变化还会进一步诱导其它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变化,如肺脏、血管、体液调节系统、神经调节系统等。在人类的进化中,一系列的进化特征很明显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人的大脑、寿命、身高、牙齿和体毛等,这些特征的进化是在自然环境的诱导刺激下再经过人类自身生长发育的重新调整而完成的。人类的进化以铁的事实否定了基因突变一自然选择理论,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才是人类进化所遵循的机制。

动物眼睛的前体是一些原始的感光细胞,用来感知光线,这种感光细胞的分化是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的。随着环境的复杂化,感光细胞在光的不断诱导下逐渐自组织出了功能更加完善的复杂结构,其中包括感光点周围色素的沉积,视网膜的感光神经组织及其他一些附属结构的形成。光在地球上所有动物眼睛的形成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诱导眼睛进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因为眼睛结构的复杂性,达尔文无法解释眼睛这种完美地器官是怎么逐渐进化的,其实任何一种生物的结构都是完美复杂的。就连结构看上去十分简单的细菌鞭毛,如果分析其成分时,也会惊叹它的复杂性,是基因突变所无法完成的。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它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不同的,这些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特征有关,特别是光的特征。一些鸟类习惯在夜晚活动,如猫头鹰,它的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但可以在微弱的光线中捕捉猎物。本来眼睛良好的动物,由于生存环境改变,由光线充足的环境生存到黑暗的环境中,动物的眼睛就会退化而成为摆设。一些穴居动物,具有不发达的眼睛,外为表皮所覆盖。但是,把它的早期胚胎放在有光线的地方培养,它的眼睛各方面发育良好。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退化。深海鱼类之所以眼睛瞎,是因为在深海中光线微弱甚至不存在,使鱼的眼睛不能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它们眼睛的退化,而不是有眼睛的鱼类不适用环境被淘汰了。从猿猴向人进化的过程中,眼睛对光线的分辨、眼睛的视力等也是不断进化的,这些都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光特征、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猿猴对光线的分辨不强,只看到较近的东西,不像人看得那么远。

有些生物变异可以遗传,有些生物变异不可以遗传,生物的变异性状是否具有遗传性根本该变异性状是否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杂交育种是我们培育品种的一个重要方法,所得的品种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性状,表现为器官发达、产量增加、抗性增强等,我们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很多杂交品种在杂种二代就没有任何优势性状可言。杂种优势之所以不能稳定遗传就在于它的优势性状与自然环境是不协调的,自然环境会诱导它自身的遗传物质系统重新组织,导致优势性状消失。

生物的变异性状是否具有遗传性不在于是否发生在DNA分子水平,即使是生物的变异性状发生在DNA分子水平,相应的性状只要不与环境相协调,也会由于自然环境的诱导作用而使相应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使变异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某一物种迁移到某一寒冷的环境中后,该物种的抗寒机制会得到加强,同时表现出相应的抗寒特征,该物种长期生存在寒冷的环境中,相应的抗寒特征就可以遗传,也可以说物种的抗寒特征与环境的寒冷是相协调、相统一的。非DNA分子水平的生物变异只要与环境相协调,也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第2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城市绿道 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29-0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导致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可以说是“千城一面”。未来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结合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其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绿道及其规划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区域-城市-场所”三个层面。其中在城市层面,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形态模型。“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尔、罗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据各位学者理解,在结合绿道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意义以及城市本身对绿道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绿道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把各类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这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对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 城市特色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具体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形态,这种独特的风格形态是城市物质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的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当然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时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且这个整体空间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类的建设,所以城市特色的特点还有整体性、时空特征和主客观两面性。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两面性,客观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主观上,城市的特色必须是能够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动所反映出的地方气质是城市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种形象美。总之,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3 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从城市特色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规划城市绿道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3.1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自然与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须以城市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科学组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中,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人工与自然环境应该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从而打造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抓住自然环境的特色,充分发挥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开发和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整个城市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城市绿道规划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要让这些自然资源从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结合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形态的“骨架”、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场所。

3.2 以人文环境为背景

在过去的一段时里,城市的发展偏重经济和政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但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需要经济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无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产,实质上就是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场所精神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不但能构筑城市亮丽的风景,而且能够发挥出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效益,进而实现一种城市双赢。不同空间位置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它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保护城市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注重历史文态保护、注重建筑、街道、绿色文化。城市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以城市浓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城市居民,从而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3.3 以人工环境为切点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人工环境必须能够体现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的人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的联系。城市人工环境能够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诉,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传承当地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在绿道系统设计中提倡生态设计,最终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绿脉、文脉,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绿色文化系统,以这个绿色文化系统激发和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总之就是以城市绿道系统塑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3):40-43.

[2]周年兴等.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第3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域性; 建筑; 自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r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becomes complex. We try to search after som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and conclude that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addition it is a solution of driv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to a fontal way.

Keywords:regional; architecture;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1-0096-03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针对于此我们应该有所觉醒。

本文针对目前全球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枯竭。提出了重新审度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积极作用,希望在建筑领域里以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来缓解这个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详细总结和分析地域性建筑创作在处理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细微手法和要求,这也将地域性建筑的创作从繁乱的圈子中回归到创作本原。

1总则

建筑应该顺从自然而生存,还是应该打破这个限制,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存在?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这些问题一直就是在受限制和打破顺从这两个方面中争论不休。一方面,我们希望建筑能够符合自然的条件,合理的发展,用简单的技术与理论去建造我们的房屋,这样产生的建筑不会或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把自己的建筑空间塑造的更加迷人和舒适,当原始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人们舒适度的时候,人们就会探索人工的环境,而人工的环境终究会对环境有着消极的影响。究竟何去何从呢?我们需要人类恢复原始的环境还是在现有的状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呢?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界开始重新关注地域、自然和生态的特征和演进机制,研究自然环境的可能和限制,寻求现代技术和地域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结合,探索一种在地域自然生态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论和设计思想。我们认为不需要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去建造建筑,建筑作为一门综合的科目,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涉及到各方面的科学领域,我们应该把这些领域的知识更加系统地运用到建筑当中。把建筑当成环境中的一部分,让建筑也在自然界中生长,也参与生态系统的运作。这样建筑就不再是为了破坏自然而存在,而是对自然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用人类发明的技术去创造出优秀的建筑和供人类享受的空间,同时要让这些建筑对环境起到有意义的作用。建筑为了环境而建造,建筑为了环境而发展,建筑与环境共生,这就是建筑在环境问题中的策略作用。

而地域性建筑正是作为承载这个策略作用的一个优秀的载体而出现,由于建筑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必然产生一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建筑在自然方面的地域性表现。因此我们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问题相结合探讨一条双赢的策略。

2设计实例

2.1纳尔逊美术中心(安东尼・普雷多克)

普雷多克先生在他的另一个作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纳尔逊美术中心”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他对沙漠气候与环境的把握。他将沙漠中的绿洲景观转化成为设计概念的主轴。由一组封闭的围墙将建筑物公共领域与内部最隐蔽的庭院与拱廊界定出来。透过刻意的安排,巨大墙面上的这些小型开孔组合出一系列可以远眺校园其它建筑物的分割画面,营造出若隐若现的远景效果。在他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随太阳光线强弱与角度而产生变化的体量感与色调,用以诠释西班牙传统对于太阳与阴影的概念。体现出沙漠中人们对阴影空间所产生的特别偏好。低矮的建筑形态因一些高塔与采光天井而有所变化,就好像在沙漠里的山脉与丘陵一般。(图1)

2.2盘锦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展览中心(笔者在德国做的设计)

这个建筑设计的主旨就是把建筑当成一个生长在红海滩这个特殊水域的一个生物,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参与环境的运作和代谢。首先是尊重气候,根据当地的气候,通过引入中央的生态中枢系统,将建筑生态理念作为主要设计思想,并在建筑周围塑造了人工浮岛,通过植被来降解水中杂质,也净化和冷却进入建筑的空气。同时在造型上模拟生物机体,将建筑分为躯干,神经,心脏,手脚和衣服几个部分,通过一定的仿生思想和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将建筑能耗有效降低。另外在材料应用上,尽力采用了当地材质,尤其在保温材料上,利用了当地的芦苇。(图2)

3策略做法归纳

3.1对当地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的尊重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使现代建筑建造克服了地形的约束,甚至能创造出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的内部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特征对建筑形成的制约能力降低。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坚决杜绝这种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生硬碰撞。

首先要对建筑所处环境的地貌进行细致的考察,其中之一是检查当地的地形状况,不能盲目地为了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大动土方,造成地表肌理的破坏,尤其在诸如坡地,沟壑等特殊地形上更要顺应地势,因地制宜;之二是检查当地的土壤特征,尤其在诸如湿地、海边、田园等特殊成分的土层上,我们必须减弱建筑的地基对其原有生态成分的破坏,对此我们希望用折衷的方式来设计建筑: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包括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尽量融合建筑形式的施工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例如,在海边的湿地可以用木材等可回收、无污染的材料作为桩基,将建筑架空,而尽量减少或杜绝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如果不可避免地使用,我们提倡对材料进行必要处理,减少对土壤破坏。

然后,要对建筑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进行细致考察,其中之一包括对湿度、温度等最基本因素的考察,诸如寒冷地区的保温做法,炎热地区的防晒措施,潮湿地区的隔瘴手段等等。之二是对日照、风向、降雨、降雪等其他气候条件的考察,尤其在这些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内,要把它们作为建筑设计必要考虑因素,我们在建筑形式等方面要服从这些因素或尽量减少之间的冲突,同时我们需要评价这些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物的舒适感,需要解决室内自然通风,温度恒定等。这里也不做过多的阐述。

在生态观念上这个方面是涉及到气候形成和微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这两个层次。从生态学角度我们称这种探讨为“能流控制下建筑结合气候的设计方法”,而这里我们结合地域性的理论将其简化。理论上,我们将建筑当成庇护所,这样就形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不同的小环境,这个环境的气候称为微气候,也就是二次调节的气候。微气候是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影响这个指标的一个绝对因素就是外界气候情况,这样可以看出,很多生态学上的处理手段可以以地域性理论中的原理简化成朴素的处理手段。这是二者的结合点,我们在生态设计中完全可以利用当地建筑对气候尊重的这个属性来完成。

总之,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本身就是以客观地域现有的条件为基础而进行的,我们以积极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满足这些客观条件,那么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自然会以一种朴素和踏实的方式流露出来。

3.2减少建筑能耗,降级对自然能源的过度使用

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在进行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重视降低建筑的能耗,同时减少对自然能源的过度使用。具体有三方面,一是建筑材料使用;二是节能方面的设计;三是建筑耗能的来源方式。

首先是建筑材料使用,我们应该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消耗,应该提倡研究地域性建筑材料,就地适材,同时提倡建筑材料使用的循环性、耐久性和灵活性,尽量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特别注意材料的环保性能。其次是注重节能方面的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上除了展示一定的手法外,更要注意考虑节能方面的设计,这其实涉及下文所要提到的技术问题,比如在建筑的体量上注意整体性、减少建筑外表面积,利用设计进行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设备的过多使用等等,这些方面有时候会和其它设计因素相冲突,这就需要我们用折衷的手段来综合思考,我们提倡必要时舍弃虚夸的建筑手法表现,而做到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后是建筑的能源消耗方式,这里我们所提及的建筑耗能主要是从建筑热能补给(采暖)、建筑光能补给(灯光)、建筑动能补给(包括电梯等设备)、建筑制冷补给几个方面来说的。这些涵盖了建筑基本的耗能,我们需要对这些能源的来源方式做思考,提倡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注重开发和利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限制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注意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节约能源。

3.3控制建筑垃圾排放对环境的压力

这里有两种垃圾类型,一种是建筑维持运作所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废气和污染物,其中主要包括人们使用的生活垃圾和废气的排放;一种是建筑自身在达到使用年限形成的自身废弃物。

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在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处理。对于前者,我们必须把其纳入到整个地域环境系统中进行设计,首先在整体规划上要有统筹安排,例如尽量不放置酒店等具有较大垃圾排放量的建筑安置在环境质量要求高的诸如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如果必须,则尽量在边缘地带,而且区内需要进行垃圾排放系统设计,利用中水处理和垃圾降解等生态手段进行必要处理;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地域性因素,比如湿地具有降解垃圾的功能,如果在湿地地区设计建筑,完全可以考虑这种地域的功能,将垃圾直接利用基地进行降解,这样同时也形成了该地区的特殊特色。

对于建筑物自身形成的建筑垃圾,我们需要从建筑材料等方面统筹考虑,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和外维护材料,总体原则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注意材料的循环使用,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再生材料;特别注意的是地基材料,尽量不破坏地区的表皮肌理和对土地产生污染,这里可以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技术同时结合现代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实施。

4结合地域性植物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我们可以挖掘地域性植物的生态功能,将必要的绿化引入到建筑周围以及室内环境。首先是对地区原有植被的尽可能保留,尤其对高大的地方树木,在设计中甚至可以为其留出位置或提供室内生长空间;其次是对建筑周围环境景观的营造,需要结合当地植物,在自然绿化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引入必要的人工绿化,在引入的同时需要注意当地树木和花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建筑设计当成与这些植物系统共生的一部分,这里涉及到最后要说的室内绿化,我们要把植物由外界引入到室内,也是要利用当地的植被,增加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减少通风压力,尤其在高层建筑尤其重要。

这里强调的是当地的植物,因为只有当地植物才能真正适应当地自然气候特征,为建筑更好地与自然的融合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自然表现出地域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凯瑟琳・斯莱塞. 地域风格建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Alexander Tzonis, Liane Lefaive. The grid and the pathway: an Introduce to the work of dimitris and Susana Antonakakis with Prolegomena to a history of the culture of modern Greek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n Greece, 1981.

第4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人工环境;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89-01

建设生态城市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在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的环境风貌设计中应确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思路,从人本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生存需求、活动需求、精神需求等因素,努力创造自然环境优美。计成的精妙总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建设有机结合,造就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居环境。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至今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但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这是“生态城市”概念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寻求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新秩序。

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城市不仅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还应该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天蓝、水清、地绿”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使城市的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绿色、美观、社会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广义上讲,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人工环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的,为自然环境如虎添翼。

三、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关系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东方人对人与自然和谐态度的凝炼表达,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虽然它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学者们的思想理念,但在今天看来,它却可以与现代人的生态文明观耦合一起,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指导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

(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互融性的案例

1.悉尼歌剧院与周围环境互融性设计

悉尼歌剧院的特殊位置也强调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在海上好象一个大贝壳一样与周遍的环境融合的十分完美。众所周知,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地标性建筑,提起悉尼歌剧院悉人们就会想起像风帆一样的建筑,静静的躺卧在海上,徐徐的海风,无比优雅壮观,尼歌剧院就充分说明了与周围环境互融的重要性。但是试想一下,悉尼歌剧院是坐落于城市的内部,会是什么样子?在建筑林立的都市中心赫然的出现一栋白色的庞然大物,悉尼歌剧院还会文明于世间吗?

2.石家庄地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缺失

石家庄地区干晒情况比较严重,城市景观设计中并没有做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在人工景观的建设中疏忽了自然景观,以至于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脱节。

四、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景观指由西方传入的,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形式,以注重理性和科学为特征,讲究人工改造的景观理论和实践。中国现代景观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相比之下,理论性和系统性就不够强,国内的景观设计存在以下几点缺陷,那就是急功近利、攀比气派、注重表面人工等,而忽略了自然、朴实这些景观固有的特点。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国人对景观的领悟会逐步提高,追求自然、朴实、美丽和谐的景观效果,最终必然是中国景观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多向西方景观设计行业先进的国家吸取经验,中国的普遍设计水平会提升一个很大的台阶。

五、总结与展望

山林、水体等自然环境要素在决定城市特色方面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城市中的建筑更大。因而我们设计城市景观时,不仅布置安排好建筑物,而且要安排好山林、水体等自然风光的观赏视线,使它们得以充分融合,达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完美融合。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日益追求的完美境界, 随着人类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创造怡人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着重解决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意境。

第5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主义;设计科学;环保理念

在景观设计实践中,生态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探索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理念,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寻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生态主义概念简述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生态主义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学原理,创新生态发展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主义并不排斥传统工业与经济发展,而是通过生态技术的革新与理念融入,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重点在于创新技术形式与方法。作为一种环保理念指引下的社会思潮,生态主义与人本主义相对应,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都只关注人类自身,所有工作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保护。在人本主义指引下,人类社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然观念,生态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潮,对各个行业起到了科学的指引作用。

二、生态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设计思想

生态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设计思想上,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强化生态保护,在对相关因素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和设计效果,更多的要注重环保工作,要通过景观设计实现生态的发展,推动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补偿方面,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景观设计契机,实现对自然的修复与补偿,提升环保总体水平。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态主义理念,要充分考虑风向、水文等多样化特征,提升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小人类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构建健康的自然生态循环。

(二)表现形式

景观设计在生态主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自然设计上,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根据植物的分布与群落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自然设计,力求将原始生态自然引入城市设计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乡土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自然条件,尽可能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突出环境的乡土性和自然性特征。此外,根据生态主义指引,进行尽管设计还要体现保护性设计原则,在进行景观设计和匹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特点,构建景观的内部循环,提升景观设计的生态特性,营造良好的区域自然环境。此外,在景观设计中践行生态主义,要注重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对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景观设计进行恢复。

三、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自然环境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践行生态主义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自然环境。从生态体系来看,人类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的本真地位,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境基础,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和水文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升景观设计的层次和自然属性,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的目标。

(二)突出景观设计的创造性

尊重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当中存在一些基本矛盾,作为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景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要实现景观设计艺术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平衡。在利用现代资源与条件的过程中,景观设计人员要注重突出艺术特性,展现自然的艺术美感,同时也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充分践行生态主义,实现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双重目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景观用途及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与理念,通过局部补偿等方式,减小景观设计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注重保留和恢复场景

在生态主义指引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要充分保留和利用自然场景。在传统的景观设计工作中,更加强调场景的创新,经常出现全面改造的情况。在生态主义模式下,设计师要充分尊重和保留场景,对于原有的自然基础,要充分尊重,并保留相关的要素。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现有的设计规则,选取合适的设计策略,实现原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产生新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减小对于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在这样的设计原则下,也能将设计效果最大化,既保留原有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也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层次性,打造一种多赢的局面。

(四)注重材料的集约化利用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践行生态主义,就要对装饰材料进行集约化利用。在M行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根据生态主义原则,要进行循环利用,或者选取环保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进行再利用。为了减小景观设计的能源消耗,在材料选取上,还要注重就地取材,对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保留和改造开发。在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中,包括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充分尊重这些自然元素,是生态主义原则的重要体现。此外,随着现代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与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材料选取,要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提升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五)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

在生态主义指引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要充分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生态主义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文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景观设计实践来看,不同城市和地域的人文特征相差较大,所以不会有统一的设计模板,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人文要素,将民俗风情渗透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充分释放本土文化活力,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匹配。在宏观资源调控上,景观设计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纳入多种设计元素与设计符号,将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小景观建设投入,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景观设计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现代景观设计需求。

第6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小说,传统的处理方法和其他文体一样,也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等,这样的方法经检验,被证明无助于学生切实把握小说的精华,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反而让学生面对小说无所适从。很显然,对于短小的小小说之类的文本,传统的分段加归纳思想的做法似乎还可行,而面对厚厚的动不动数十万字的小说,传统的方法自然就失效了。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引导学生阅读时也应牢牢抓住这三个要素来展开。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实例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围绕人物设问,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小说必有人物,人物必有特征。而人物的特征,一般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来实现,也有通过其他人物或事件来侧面烘托人物的。在教学中,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作者描写人物的语段,围绕着人物的个性特点设问。比如《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1.作者所说的“一个人”是谁?2.小说当中索洛科夫是什么样的一种遭遇?3.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凭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抛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阅读和讨论。为保证讨论的效果,讨论前最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讨之中。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试着组接这些语句所描写的状态,构拟出一个完整的特征鲜明的人物画面,最终全面把握小说的人物特征。

二、抓住矛盾事件,把握故事情节

对于小说而言,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得在情节的展开中实现,因此情节的把握也很重要。如何把握情节呢?这看起来简单,因为很多人觉得读了后应该自然知道情节,但实际上并非这么回事。首先,这里讲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情节把握,不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阅读的情节感知。作为阅读教学的情节把握,不仅要知道故事梗概,还要知道故事如何展开,各个人物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等。一般而言,小说故事情节展开往往靠一些巧合的矛盾事件来推动,抓住这些矛盾事件,即可一步步理顺情节发展脉络。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林教头作为教头,为什么落得个“风雪山神庙”的境地?这显然是一个矛盾。据此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逆推倒溯,最终弄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前因后果。

三、把握事件环境,体会小说内涵

小说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展开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里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如故事情节展开时的天气、地理状况等,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就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故事进行时,必然有特定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当时朝败,高太慰篡权,其子高衙内横行霸道,因想林冲之妻,故意设计陷害林冲。如果没有这些社会背景,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就失去了依凭。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时,就要注意引导他们把握小说事件展开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事件的。一般而言,作者都会以自然环境来折身社会环境。此外,自然环境的描写有时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态,或烘托小说情感基调。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祥林嫂被置于这样的一个环境:鲁四老爷那破旧、阴暗的书房,平淡如水的年年搞,家家弄的祝福,世俗的人们对寡妇的鄙视,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冷漠,等等。这些内容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悲惨世界,揭示了悲剧对于祥林嫂而言必然发生的残酷现实。

四、把握小说三要素,提炼小说主题

再长的小说,最终也有一个主题,这是小说的灵魂,不可或缺。但小说主题不是明确说明的,需要通过文本的阅读予以提炼。如何提炼呢?这就得在全面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情况下进行。就拿《祝福》一文来说,其中祥林嫂顽强而淳朴,但身世遭遇却十分悲惨,丈夫死亡,孩子丢失,在封建礼教意识隆重的社会环境下,她自然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象征,即所谓“克星”,因此处处遭人嫌弃和迫害,最终以悲剧结束人生。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带着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一切缘于黑暗的封建社会礼教制度,而这,刚好就是作者要揭示的主题。

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在分析把握时可以分开进行,但在小说行文中,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特征往往在情节中实现,而情节的展开却依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小说选段中,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形象很好地刻画了她精明、能干、泼辣的性格特征,但这种性格特征的刻画是在故事情节展开过程中实现的,而这些故事情节又以古时大户人家家庭事务管理需要专人管理的背景来展开的。可见,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把握小说内容时,对三要素可分步把握,但切不可断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应注意他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说的阅读能力,当然非一日之功可成,也非一文所述能及,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上文所述观点,以期能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原则。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建筑外部环境涉及内容宽泛,从宏观到微观涉及地球环境、地域环境、地方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其内涵涉及文化、社会、心理、行为、生态、美学等领域。因此,深入地研究建筑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其规律,有助于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环境认知更具清晰性和条理性。建筑是始终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与之不可分割的。

人是环境和建筑相联系的媒介,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与环境的联系也 就是人的需求与环境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因此人对环境的需求也决定了建筑的特征。建筑离不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同时或轻或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的。建筑与自然环境是通过人的因素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反过来建筑又将人和自然环境联系在

一起。

建筑的功能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其次是人的生理要求,最后是人的活动对空间的要求。环境对建筑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生理要求的影响。

在对待建筑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建筑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筑是人创造的产品,不应该模仿自然,而要和自然形成一种有机对比。

其两种观点我认为是可以并存的,莱特说过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最终目的是是建筑和环境统一。其不同的是一个通过调和达到统一,一个通过对比达到统一。尽管他们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肯定和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不否定建筑应该与环境共存。

每一个城市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依托自然环境而建的人工建筑与原有景观相融合,构成了城市新的环境风貌。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元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到城市风貌、人民生活质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原则性问题。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它们在层次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原始人类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农耕经济时代,建筑与环境仍然保持着蒙昧的平衡状态;近几百年来,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期,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中大量应用,破坏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研究不同国家和建筑设计中,可以发现建筑空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尺寸感和生理学之间的关系,而是受到其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差异。

环境造就了建筑,建筑物是否与环境和谐共存,主要视其能否充份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本身是实体存在的东西,因此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作用是很直接的。

第8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72

风景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具有影响作用。本文从地域特征分析入手,对地域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进行分析,促进我国园林城市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1 地域特征分析

1.1 地域特征的构成要素

地域特征是某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2方面都存在着众多与众不同的特色标志。地域特征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地域性、整体性、人文性特征[1]。地域特征是某地区的基本标志,也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地域特征中的主要因素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融合。一旦其中一方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会随着变化,这种相互牵制的作用和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得到明显体现。

1.2 地域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联系

地域特征自然与人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自然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平衡的重要形式。风景园林规划是在地域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建设,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地域特征的手段;从风景园林规划的准则来看,园林设计以尊重为主,改造为辅[2],由此可见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引导辅助作用;地域文特征中包含多种丰富多彩的设计理念,是自然发展与历史发展的综合体现。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创新指导作用。

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分析

2.1 自然环境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地域特征中自然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植被因素2方面。自然环境他也正中包括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地势特征等方面[3],L景园林设计师设计时,注重把握这些因素独立特征与联系。例如: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是自然发展的最基础性特征,不同的气候特征使园林规划设计的规模,植被等产生影响。例如:东北地区气候以干燥为主,南方气候以湿润特征为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依据地区气候特征,选择园林设计的建筑材料,园林内部植被种类;或者不同的地势类型,比如:平原和盆地地区进行园林设计时,也会对园林设计中植被,构图形式等产生影响,风景园林设计要达到设计效果,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意义,充分结合自然因素,实现园林设计综合性设计发展。

2.2 植物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对园林设计中植被的设计产生影响,植被种类自身也会对风景园林产生影响,园林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对植被的选择不仅要从基础性园林进行分析,注重不同植被之间的会产生不同的园林效果。例如:我国北方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将银杏树种植在主道两侧,秋季里,洒落一地的银杏叶成为风景园林中一道亮丽的色彩,增添了风景园林的欣赏性色彩。此外,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设计中植被错落有致的排列方式也会增添园林的美感。丰富现代园林建设创新性特征。

2.3 地域人文情怀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地域人文情怀包括历史文化、传统思想、民俗习惯等多种人文情怀,园林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将这些地域人文情怀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合在一起,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中蕴含大量“人”的因素,体现园林设计人文性色彩,例如:我国传统园林建设中[4],通常会将“一双,一对”的传统理念作为园林设计的因素之一,这种地域人文情怀的体现充分体现了现代园林建设人文人文情怀色彩,增强了风景文化建设中人的因素特征,体现了园林建设的主要特征,也是防东方文化的重要体现。风景园林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注重将人文情怀与自然因素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特征的完美融合。

3 结论

地域特征是当地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的双重性体验,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能够引导设计师对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因素综合分析,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综合性发展,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文情怀和地域特征,促进城市建设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丁晨D.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第9篇:自然环境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生态住宅是现代生态环境背景下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住宅设计过程中,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的应用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生态学、建筑学、建筑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结合经济、社会、环境、能源、技术等多方面的系统化要求,通过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对住宅建筑的室内外居住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与评价,从而确保住宅建筑的生态化发展。

2生态建筑及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2.1生态建筑的概念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在狭义上,生态建筑指的是具体的建筑,是指把生态学原理融入在设计、应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类、自然环境等和谐的发展关系的建筑;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理论是抽象的,它从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建筑产物应有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统一和谐的关系,实现环境、人、建筑的相互和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人类、社会、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生态建筑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方法与原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达到社会人、建筑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2.2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的,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详细地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整体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实现建筑的使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它是以自然为基础,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和谐的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使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地域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建筑与气候、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实现建筑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地域自然要素特征相适应,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和参与部分,必然要求与地域历史、人文要素特征要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要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域特性。

3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3.1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3.1.1自然环境

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无废无污染的最终重回于自然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要建立起良睦循环;自然环境中的诸多种因素也影响制约生态建筑的实现

3.1.2技术环境

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应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做前提保证,为实现建筑生态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施工,到生态化选材以及生态化材料加工处理,再到各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资源能源在生态建筑使用中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到生活废弃物的废弃处理和再生利用等,解决这些关乎到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都需要相关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

3.1.3经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也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较低、相对滞后的地域,即使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入,有了完善合理的建筑生态化设计,因缺少与之相应的经济环境,建筑的生态化也无法得以实现

3.1.4人文环境

生态化建筑就是要为人们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显然要合理、周到、细致的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生态化建筑设计过程中把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以及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更好的融入进去,使建筑在生态化更好的反应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3.1.5社会环境

高污染、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建筑合理科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己成为社会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建筑成为了涉及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学科的复杂工程,只有生态学原理都贯彻于建筑所涉及每个领域之内,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

3.2.1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遵循固定的设计模式,要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方案要力求实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在合理有效利用原有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实现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建筑融入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关系;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实现建筑生态化

3.2.2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

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同时,更应当在设计中把不同地域的种种优势能源的利用体现出来。比如频临海面的建筑群,这种地域优势极大地使它拥有巨大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潜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群楼顶增设多作座风车,在前方呈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与此同时,可配备智能电网,使电能有效合理储存,采用交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还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相互发电,使优势能源在建筑群体中得到高效利用。

3.2.3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过程可采用生态建材,选用建筑材料改善建筑群体节能节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还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广泛使用地方性建筑材,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地域性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很好地体现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到好处居民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弃料用建造屋体,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这就是建筑生态化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4结语

我国建筑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钲日 . 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2] 张强 .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 [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