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一体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55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frequent foreign trade, port transportation has developed at full speed,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logistics. It reviews relevant research documents on port logistics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ncludes experience and developing model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port logistics such as Rotterdam Port and Shanghai Port. These ports have applied the theory of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supply chain and moreover some big ports overseas have begun carry out the port logistics integration and made a good result in the beginning.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port logistics integration in our counfry is blank. So, it proposes three aspects concerning the future search and key points for domestic port logistics integration, that is, method and tool analysi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pattern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esearch.
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integration; status quo; comment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港口功能在不断拓宽,并朝着全方位增值服务方向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频繁往来,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港口间日益加剧的竞争趋势也推动了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1港口物流的内涵、功能、特点、发展轨迹
1.1内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1]。
1.2功能
港口物流功能系统齐全,包括传统和拓展功能(如表1所示)[2]。
1.3特点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的物流,与传统的港口生产和服务相比及与其他类型的物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
(1)柔性化。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就是要根据货主和承运人的需要,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多货种、小批量、多票数、短周期的物流。
(2)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港口具有特殊的区位,连接着大陆、海洋、河流和各种陆路运输方式, 是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
(3)产品分为核心、形式、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就是货物的装卸。形式产品就是在一定货场设备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完成对货物的装卸、运输、储存。延伸产品是向货主提供优质、简便的承运、交付手续, 是一个完善的服务网络。
(4)整合化和集成化。整合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有利于拓展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集成化是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畅、可控制的流通体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5)发达的信息和网络系统。现代的港口建立了涵盖辐射区内的所有商业、流通、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和数据交换系统EDI,开始引用通讯桥、电子港等概念,给物流带来了高效化,表现为运输方式、港口装卸机械设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6)高质量的运输方式: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开展,降低了物流的费用,节约了物流的劳动消耗,实现了快速、低耗、高效率及高效益的物流发展[3]。
1.4发展轨迹
伴随着港口从第一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历程,港口物流的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到利润再到一体化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
成本理念追求成本最低化,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还更应强调通过技术、管理等各种创新和改善活动来提高效益;利润理念追求最大利润,但不唯利润;而一体化物流是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分发的整个供应链作为单一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分别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一体化发展就要求港口物流必须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使得港口物流资源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研究
在理论上,当前国外学者对港口物流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国外学者Ross Robinson(2002)认为港口将价值传递给托运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客户,为自身及其所根植的供应链获得价值。
电子商务最初是由美国it厂商定义提出的,基本定位在“无线贸易”概念上。其中电子化对象主要是针对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并没有提到物流。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已有80多年的发展,日臻完善;同时,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技术创新的本源是需求,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的产生便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定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即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流、商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烦琐,以解决现代化物流过程的延缓。
因此,美国在定义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须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而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平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水平,所以,在引入时,一定要注意配备相应的支持技术——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否则电子商务活动难以推广。
因此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该定义为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从根本上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物流作为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需要网络和方式的联合操作,现代化技术和可对物流进行控制和完善。
如上所述,电子商务中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的“流”。其中前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而对于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方式传输,但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准确、即时的物流,将使物流的流动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
生产的顺利进行、商流活动的成功都需要各类物流活动的支持;而物流活动更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物流保障生产。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原材料的采购、各工艺流程的进行、物资的回收、弃物的管理等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多么便捷的电子商务,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服务于商流。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需方需求将商品实体以适当的方式、途径由供方向需方转移。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上网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否则任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仍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可以轻松、方便地完成购物过程。但试想,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者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那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吗?缺少了现代化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那网上购物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物流和配送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它在降低成本、优化库存、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和配送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
网络购物最需要完善的就是物流和配送。单就某一网上购物的网站而言,是无法组建一只庞大的配送队伍的,只有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配送部门。但由于双方的业务各自独立,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且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目前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和配送,需要对整个体系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这一先进的、优化的流通方式对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库存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物流和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企业可将散置在各地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放大了。这样的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物流和配送所不可以拟的,相应的物流观念也是全新的。
传统的物流和配送过程是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的,受人为、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大。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决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可以拟定详细的配送,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
由于流的快速、准确传递,物流和配送的持续时间在网络环境下会大大缩短;物流和配送过程相应得到简化。
物流一体化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物流模式应运而生。中国应积极推动以物流企业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发展,这将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和配送可以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和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化、自动化、现化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宏观调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的现论,即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它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按照物流一体化的理论,近期国内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提出的自主建立全国范围的完善的物流和配送体系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
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采用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物流。它定位在:物流渠道中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或某些方面物流业务服务。广义上理解,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切增值服务;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今天,许多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核心业务上,而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灵活运作自理和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呼之欲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为京津冀物流系统发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与一般专业制造行业活动不同,物流活动涵盖面广泛,其贯穿于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消费者的运动过程中,存在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由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流动要素、支撑要素以及物质基础要素组成,物流各要素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的综合体。
物流系统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管理主体对物流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涉及的资源进行计划、执行、控制,最终高效完成物流任务。物流系统输出就是物流服务,包括组织竞争优势、时间和空间效用以及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向客户的有效移动。物流系统处理过程的物流活动,是增值性经济活动,又是增加成本、增加环境处理过程、增加环境负担的物流活动。这一系统不仅具有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的特点,还具有因动态性较强而稳定性较差的特点。物流系统主要受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使物流系统整体构成十分复杂。
物流系统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并依靠社会大系统的环境来提高自身的运行水平。目前,呼之欲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将为京津冀物流系统发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前,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已提出多年,然而多年来难以推进的重点在于多方利益的博弈。《纲要》将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未来,从行政到经济,该区域都将发生较大变动,从根本上改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动力和模式。“协同发展”的概念比“一体化”更为准确和全面,协同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能够解决京津冀单独区划难以解决的物流难题。不过目前来看,如何打破各方面的壁垒成为重新规划的关键。
【关键词】港口物流 一体化 整合模式
政府明确指出,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港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各港口现代化功能的完善,形成各港口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港口群体。但是,我国各港口间的不合理竞争,对资源、设备的利用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均产生不良影响,使港口蒙受大规模重建的损失,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整合造成阻碍。怎样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实现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港口物流一体化的概念分析
港口物流是指利用港口的中转及运输等功能,实现货物配送、运输、加工改装、包装以及仓储等商品全程供应链服务。港口区域落户的机构众多,包括货主、货运商、零售商、商品批发商、运输企业、商检机构以及海关等。港口实际上就是一个物流基地,具有物流枢纽和节点的作用,对物流企业资金、信息以及商品的汇集影响重大。而港口物流一体化,则是基于港口供应链的角度,遵循利益合理分配的原则,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使各企业间的竞争由恶性竞争向良性竞争转变,并且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同盟,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二、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港口大力兴建,各地区均制定当地港口的发展计划,各地区港口建设以较快的速度得到发展。而在外部,随着港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港口部分企业外迁,对港口货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全球经济不景气,外贸航运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出口受到较大的限制,对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就港口群而言,外部环境不稳定,其余港口的合并及发展,均使港口群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导致内陆腹地资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我国港口布局比较集中,具有很强的实际供给能力,而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使港口供过于求的情况更加严峻,这将促进港口物流业竞争的加剧,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第一,港口间竞争过于剧烈,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第二,各港口间不断在价格上做文章,“价格战”将出现恶性循环,使港口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第三,港口规划缺乏统一,使得港口的规模效益无法有效发挥。各港口间彼此独立,相互竞争,并未考虑到当地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缺乏有效合作,导致港口物流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存在问题,也无法体现区域物流业的整体优势。第四,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港口物流企业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实施经营。第五,港口物流企业自身整体水平较差,就目前而言有待提高。
所以,为使港口物流业得到发展,使地区港口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各港口间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关系,促使港口群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凭借资源的有效整合,彼此间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促使竞争和协作发展机制得到完善,促使各港口间实现协调发展,建立一个全面、功能强大、竞争水平高的区域港口群。
三、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从理论层面上而言,其内容包括开展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检、包装、质量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等各项增值服务。进行保险以及金融等各方面服务的提供,并给予货物在港口、海运以及相关运输过程中,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等。
基于实践层面而言,以深圳港为例,分析港口一体化整合模式。深圳港是我国首个企业自己融资、建设与经营的港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形成的港口物流企业已经十分富有特色。其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可概括如下:第一,形成了包含修船基地、码头、航道、货运及客运,以及危险品运输的港口服务体系。第二,全市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大约为4200家,能够为商贸流通、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输送、包装、配送、存储、分拣等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其中以最近发展起来的40余家供应链管理企业最具特色。第三,深圳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其港口、空港以及物流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也实现了一体化。凭借交通与物流大力发展的优势,通过市交通委员会内部对各种问题进行处理,实现部门、行业与行政的紧密联系,从而使现代物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也使港口服务的水平得到提高。
四、结语
总之,港口物流业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努力,必须有效整合整体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营运服务等各个方面,使各港口的定位、经营模式、投资主体以及功能等得到明确,才能为港口物流一体化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有效提高港口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一、物流与区域物流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上的定义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以看出,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囊括了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它可以通过缩短原材料及产品送达及库存的时间和优良无差错的运送等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它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
二、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首先,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物流一体化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不是靠产权关系或任何行政关系维系的,而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整合成的一个虚拟企业群体,竞争模式也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革命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为应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区域合作渐渐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他们旨在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至此物流一体化呼声日高。
再次,从国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合作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
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北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北美经济圈后,区域经济开始明朗起来,物流即是其经济圈内最早实行横向合作的行业之一;欧盟辖区国家间形成了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为主导经济的主体。而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其优势表现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促使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它的发展将直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依托现代物流中先进的区域信息网络对经济的协调和管理,能改变产业发展的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
第三,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散作用。依据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系统能促进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区域物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现代物流区域化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
三、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一)整体概况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物流业也随之高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业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0.1%。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有近千个物流园区,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都把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相应的《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山东省更是由省经委牵头,从启动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人手,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严重;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西气东输”等,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物流区域化发展仍然
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具体问题
首先,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只能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
其次,经营理念落后。我国物流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原来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许多企业涵盖产供销全部内容,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浪费惊人。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5%左右。
再次,物流硬件设施落后。具体表现在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此外,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共享和作业效率。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我国物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府对策分析
(一)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搭建区域物流发展平台
区域物流规划是物流区域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应制定以区域物流基础平台为重点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在内的综合干线网络,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规划建设。物流区域规划应着重于解决地区的物流规模布局和发展顺序,提供融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和销售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区域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引导区域内各经济主体按统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第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城市自身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城市之间的联运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与IT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CP贴、EDI、POS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产业快速的发展,因此,建设完善、顺畅的信息系统是建设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第二,统一物流标准。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由于区域物流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涉及诸多因素,实现统筹管理相当不易。因此,必须遵循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日本作为物流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为推进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就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统一了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加快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二)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环境
第一,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研究和制定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美国在1991年通过了《陆运多式联运效率法》,为物流综合运输方式的有效联运提供了重要指导;为确保综合物流政策得以实施、落实,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以确保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货主等各方面能够合作实施有关政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2年7月正式《货物运输行业行动纲要》;韩国制定了五年规划。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物流的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第二,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各类所有制物流企业公平竞争。
第三,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
(三)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区域化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物流一体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物流管理部门必须牵头组成物流区域发展协调小组,就协同区域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整合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合作建设区域内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消灭地方保护主义等共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的交流、磋商与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和规则对接。并将协商内容由过去的对话、交流、协商等非制度性安排逐渐向组织、协议、地方立法等制度性安排转变。通过协调机制,逐渐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
第一,由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机构,共同研究和制定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全局性政策和战略性规划。
第二,建立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物流行业
第三,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内部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提供最有效率的组合方式,降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
五、小结
1.1物流管理内容复杂
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包括采购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等多项内容,从作为原材料的农产品的集中收购开始,经过了储存、包装、运输、加工、再运输与成品管理等多个环节,与其他企业相对单一的加工物流或者销售物流相比,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内容更多,管理模式更为复杂。
1.2物流管理难度较大
农工商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从物流产品的特性来讲,存在着更大的难度。一体化企业的物流产品主要是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加工后的产品等,生产资料包括农药、化肥等,但是对于主要的物流产品—农产品来说,其物流管理存在着多种困难。农产品从物流角度和其他商品相比,具有规格不定,保鲜、存储要求高,季节性生产,生产比较分散,附加值较低,数量多等特点。农产品的这些特点对于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合理包装、科学存储、快速流通、计划库存,又要降低物流成本。
1.3营销物流涉及部门较多,物流过程较长
一体化企业的经营范围贯穿农产品的上下游,牵涉到企业采购、仓库、运输、销售、包装等各个部门,在物资移动的过程中,多个部门如何分工配合和明确责任是营销物流管理的一个难题,多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工作协调是这个环节营销物流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另外一方面跨环节的经营模式也让一体化企业的产品物流过程较长,形成了企业内部较长的供应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物资的移动在企业内部不同环节进行,企业内部信息顺畅沟通交流存在着天然优势。
1.4营销物流管理具有季节性特点
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所以一体化企业的物流在收获季节比较繁忙,但产品上市之前,容易处于闲置状态。对于拥有自营物流的一体化企业而言,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的物流设施不能满负荷运转,既浪费了企业资源,而且这些费用分摊到企业的各项开支上,增加了费用,变相抬高了物流成本。
2农工商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工商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模式主要是采购管理+加工管理+销售管理的运行方法,下面就从这三个环节对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模式运行进行分析:
2.1采购环节的物流管理
一体化企业一般采取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企业通过订单约定,对农户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在这个环节,企业一般对农户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并不对农户的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进行统一采购,所以,产前的生产资料物流活动很少,基本上不存在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行为。产品收获后,企业开始对农户的农产品进行收购,为企业的加工环节采购原材料。首先,农产品多种多样,形状规格各不相同,对于物流包装的要求也各有特色;另外农产品的数量较多,需要很大的储存场地,储存过程中也要注意腐烂、虫蛀等各种损耗。另外,农产品集中上市,给物流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因为季节而导致的不均衡性是一体化企业物流管理中比较明显的特点;最后,一体化企业的加工厂一般都分散在各地,这些集中起来的农产品需要通过计划调度运送到各地。从包装储藏到计划配送,加上季节性带来的运输压力,这些工作是一体化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部分。
2.2加工环节的物流管理
集中回来的农产品原料进入加工厂后,一方面要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进行物资移动,即所谓的生产物流;另一方面对于原材料的保管和进行计划库存也是加工厂的物流管理内容。由于加工厂加工品类各不相同,相应对于物流要求也存在差异,包装、运输和库存都需要酌情处理,这是营销物流管理在加工环节的一个关键点。加工后的成品运输也是农产品在加工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物流程序。
2.3销售环节的物流管理
农产品从集中收购到加工环节再走向销售这个终端环节,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这些复杂的过程都是以产品的营销作为导向而进行。很多一体化企业的销售终端多样化,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直营店都是其销售终端。不同的终端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不同,批发市场量大,但是储存场地不大;超市要求货源充足又不愿意多储备货品;直营店分散、销量少,存货多会增加店面的成本,存货少又影响店面的销售。终端的这些销售需求和库存特点要求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要有弹性,以便灵活营销。
2.4三个环节的信息交流
从这三个环节中可以看到,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主要就是对于物资从上游到下游的移动进行管理。由于各个环节基本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各个环节只对自己环节的物流信息负责,环节之间物流信息沟通不够,所以关于物资移动的信息在管理中显示不够全面、系统、透明,这对企业系统化地配置物流能力和提高物流效率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总之,与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相比,我国的农工商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呈现出设施不齐全、物流主体相对分散、物流技术不先进、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这是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的压力。
3农工商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
要进一步提升农工商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倾斜和支持,更需要企业从农产品物流的供应、运输、储存、信息交流、操作等方面着手,创新企业的营销物流模式。
3.1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要专业化
对于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来说,因其物流流程更复杂、过程更长、牵涉部门更多、需要协调管理的事项较多,这就要求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更加专业化,一方面聘用专业的物流人才,采取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物流发展向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完善和提高物流设施,目前国内的多数物流企业都是自营物流,但是企业的自营物流一般仅限于物流运输功能,对于产品的包装、库存管理还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营销物流管理健全物流设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2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要系统化
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贯穿整个经营环节,牵涉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每一个部门的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到物流的通畅性,所以对于一体化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采用系统化操作,使各个部门在营销导向下,部门分工清晰,统一在物流营销管理的系统中,避免企业各个部门为了达成部门目标,各自为战,忽略了企业物流的通畅进行,导致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等后果,损害企业发展的大局。系统化的营销物流管理将会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紧密衔接,企业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的合力效应。
3.3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要信息化
一体化企业因为经营环节较多,产供销齐全,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较多,利用传统的方式传递多头信息,存在着信息速度较慢、信息分散、信息不及时、传递对象有限等缺陷。一体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要快速前行,对于物资的移动信息管理有较强的需求。一个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完整显示农产品从供应到运输、储藏、包装、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产品供应信息在平台上从上游到下游完整显示,为企业销售提供全面的信息,以便销售人员灵活使用;另外销售终端的反馈信息可从下游到上游,使各个环节清楚了解顾客的需求,各个部门可以及时针对自己部门的问题进行改善。这种信息的双向透明流动,使一体化企业可以更科学地进行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及研发改进,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物流效率,并使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3.4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要简单化
一体化企业复杂的营销物流特点要求营销物流管理模式的流程设计要趋于简单化,才能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一方面可以使非物流专业部门的人员清晰理解并能准确执行,另一方面营销物流管理的工作才能容易沟通和得到支持。过于复杂的营销物流管理模式不容易让人理解和配合,也不容易操作,这是营销物流管理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5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要有整体意识
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物流部门所进行的工作,而是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所有部门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营销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设计要有整体意识,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营销物流进行把握,这是工作事务权衡轻重时所依靠的原则。另外各个部门也要有整体意识,不能为了部门利益而影响企业营销物流的顺畅进行。
3.6一体化企业营销物流管理模式创新要逐步推行
对于整个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模式有了清晰的思路后,也要认识到推行这样的模式存在很多的困难,包括增加设施、对人员进行模式的普及强化、打破原有的工作思路等,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可以在采购环节或者加工环节、销售环节进行某一环节上的实验性推行,一方面可以发现设定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另一方面逐个环节的推行,也可以使创新工作的力度和难度减小使工作更富有成效。
4结语
什么是物流管理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可见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其管理对象是“物流活动”,即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因此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
什么是供应链
我国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因此,供应链指的是籍渠道关系把产品和服务导向市场的关联企业的顺序组合。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物品交换产生了渠道关系,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为了反应当今的买方市场特征既供应链是由客户驱动而非供应商驱动的趋势,供应链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链。因为供应链中产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其价值不断增加和服务增值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价值链。如图1所示
当然,实际的供应链并不是一条线。由于通常在供应链系统中有众多的供应商,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众多的客户,包括客户的客户,实际上是一个“供应网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由涵盖不同活动过程中的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组织化网络,这个网络的功能就是开发双向最终客户交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同与合作、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同时还包括以下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物流的概念,用系统的观点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子系统。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最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的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囊括了物流管理在内的各个有关的管理环节和流程。
2、供应链管理是对互动界面的管理。供应链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源与条件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具有互动的特征。
3、供应链管理是协商的机制,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的机制。物流管理中,主导企业通常是制造商力图通过一个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冲突的买卖关系,常常导致存货向上游企业的转移或成本的转移。供应链管理同样制定计划,但目的是为了谋求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协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分享需求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来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中“共同管理库存”的理念。
4、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物流管理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基本模式分别见图2和图3。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指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交付,对企业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即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比如要考虑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存货以什么样的形态放在什么样的地方,在什么时候执行什么样的计划,信息共享的深度,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所获得的整体效益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等。
5、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有着更大的依赖。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存货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定位来创造价值,通过对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等活动的有效控制,以廉价高效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增值。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系统库存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market 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econom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oda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rule has been rewritten. Before the retailers and other competition between retailers and manufacturers and wholesalers too with the similar rivals; And in the new century, the enterprise not only rely on their own strength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opponents, but depends on the increase in supply chain with all the wholesalers,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of alliance to achieve the competi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level,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s at 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enterprises. Th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spects of the concept,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challenge,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domestic enterpris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how 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en, based on A company's raw material inventory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Among th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ntory level gradually on the high si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e last is emphasized that hold the esse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ought,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Key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System inventory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所连接形成的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过程一体化即供应链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集成,它强调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成本达到最小。
供应链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如戴尔(Dell)、沃尔玛(Wal—Mart)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人更加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优点如下:
1. 把握真实需求。通过供应链管理尽快把握真实的需求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市场需求基础之上。
2. 组织快速供应。供应链管理改变了商品在两点之间原有的传送过程,减少了中间环节,它要求在供应链内的合作伙伴能够象一个整体一样工作,频繁的交流信息,满足客户的需求,即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下企业成本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现代企业要
在竞争中取胜,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强有
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强调“时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务
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这些都必须以强
有力的物流能力作为保证。
前言
摘要
第一章概论
1.1什么是物流
1.2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
第二章电子商务与物流
2.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物流的地位
2.3电子商务流程体现了物流的重要性
第三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3.1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3.2物流一体化
3.3第三方物流
3.4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第四章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物流
4.1我国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4.2我国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全球物流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向物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通过互联网的客户可以直接面对销售商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所以传统的物流渠道必须进行企业组织重组,消除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增加网络经济多要求的物流运行机构,其次,网上交易的“零距离”很难被带入流通领域,物流始终是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之一.在网上交易日趋火爆的今天,知识密集型,可信息化产品的网上交易日益扩张,这些已经数字化的展品,如书报,软件.音乐等,其物流系统在信息业迅速发展中将逐渐与网络系统重合并最终被后者取代.但对于多数产品和服务来说,仍然要经过由商品实体化的流通渠道,如何实现拥护网上购物后,迅速组织物流,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拥护的购物需求,是新兴物流业正在逐步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人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营销渠道来进行.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上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
第一章概论
1.1什么是物流对于物流,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各种提法也并不一致,但大体意思是相同的,可简述如下: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一般是由对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构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和复合化后所形成的最优系统。对物流的管理就是如何按时、按质、按量,并且以系统最低的成本费用把所需的材料、货物运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任何一个所需要的地方,以满足人们对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需求。物流通过运输解决对货物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要求,通过存储调节解决对货物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差。一般来说,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物流的定义国内外对于物流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的统称。我国关于《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正在修订之中,当国家标准颁布实施时,我国对于"物流"的定义将得到统一。
物流的由来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一名词1915年最早由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存在较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企业界为了扩大销售,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着重研究在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为了改善战争中的物资供应状况,研究和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在战争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应用。"logistics"的核心是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布置,以求对战略物资进行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实践证明,这一理论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后?quot;logistics"的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界,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包括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因此,在欧美国家中一般所指的"logistics"的内涵比"physicaldistribution"的外延更为广泛,"physicaldistribution"一般仅是指销售物流。
1.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日本学者林周二认为“物流是包含物质材料的废弃与还原,联接供给主体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活动”。类似的定义还有很多,如“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理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这类概念被称为传统物流或狭义物流。
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概念,是在物流也备受重视、在把物流作为继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背景下,随着物流的现代化、网络化、而形成的。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概括为:现代物流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以现代化的手段与设备,以先进的管理与运作,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的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章电子商务与物流
2.1电子商务与物流
2.1.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作为在Internet网上最大的应用领域,已经广泛地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引起了企业界和民众的注意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对电子商务内涵的认识还不深入,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并不重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在网上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的过程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来完成,从而可以不必对其做更多的研究。比如王峻涛总结8848的失败时说到“当时国内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状态,大部分供应商未实现自身的电子商务,8848既要做采购,又要做库存、物流、配送,为此耗费了很多精力,而且增加了成本。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新公司将不再涉及商务管理”。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的重要性和所产生的影响就日益变得明显。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网上交易,都必须涉及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这几种基本的"流",而物流作为整个交易的最后一个过程,其执行结果的好坏将对电子交易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999年9月,有关媒体为了测试一下当时国内网上购物的环境,组织了一次"72小时的网上生存试验",但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而物流配送是最大的问题之一。有些参试者在试验期间的网上订货在过后的2个月甚至半年后才接到。在此后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证实,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恰恰是网上交易的送货时间与安全,这再次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现代化的物流过程是电子商务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2.1.2.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物流的地位可以将实际运作中的电子商务活动过程抽象描述成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图2电子商务的概念摸型
在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中,企业、银行、商店、政府机构和个人等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被称为是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是电子商务实体在网上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在电子市场中,各种商务活动的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交易事务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之间所从事的例如询价、报价、转账支付、广告宣传、商品运输等具体的商务活动内容。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由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信息流:指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以及交易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商流: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的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交易的资金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物流:是指交易的商品或服务等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包括商品的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在电子商务中,交易的无形商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以及有价信息软件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而对于大多数有形的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要由物理的方式进行传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和准确、及时的物流信息对物流过程的监控,将使物流的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在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中,强调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整合,而信息流作为连接的纽带贯穿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在起着串联和监控的作用。
3.2.3.电子商务的流程体现了物流的重要性不论是哪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交易的流程都可以归纳为如下6个步骤:在网上寻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发现需要的信息。对找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各方面的比较。交易双方就交易的商品价格、交货方式和时间等进行洽谈。买方下定单、付款并得到卖方的确认信息。买卖双方完成商品的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等活动。卖方对客户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在上述步骤中,"商品的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实际上是电子商务中物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整个流程中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物流在电子商务流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阐述如下:
(1)物流是生产过程的保障无论是传统的贸易环境还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的开始,而商品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物流活动:供应物流从生产全过程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将生产所需的材料采购到位,保证生产的进行。生产物流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贯穿于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回收物流进行对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余料和可重复利用的物资进行回收。废弃物物流对完成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现代化的物流活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和缩短生产周期,最终保障了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如果没有现代物流的支持,商品的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将会先天不足,优势不复存在。
(2)商流的结果由物流完成商流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将商品所有权由供方转移到需方,但是实际上在交易合同签定后,商品实体并没有立即移动。在传统交易环境下,商流的结果必须由相应的物流活动来执行完成,也就是卖方按买方的需求将商品实体以适当的方式和途径转移。而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网络消费者虽然通过上网订购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但必须通过物流的过程将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才告以终结。因此,物流在电子商务交易的商流中起到了后续者和服务者的作用,没有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的商流活动将是一纸空文。
第三章电子商务下物流的模式
3.1物流一体化
随着市扬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竟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狸沦.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他们的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均获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美国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期即与该国重视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杜会生产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分不开的.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澳大利亚著名的物流专家指出物流一体比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n
所渭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空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县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晨.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池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2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L可以说,它垦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策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规律的相关关系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二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
作为专业化、杜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就是物流企业。综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介绍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相信对于认识和指导第三方物流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叫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接照其主要从事的物流功能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住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l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两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阔宽业务范围,捉供配套服务。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教自理的操作成本和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两种方式提惧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间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忧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时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公司出现,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人了第三个层次。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都很强。
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
JOHNTSCHOHL曾经在书里写到“如果你还没有上网,你就会被彻底击垮。”Ocacle资深的副总裁MarkJarvis,也用另一种方法描述了这种局面。“我们的看法很简单。”他说:“你要么上电子商务,要么为商界淘汰。”他说的再对不过了,许多公司,特别那些在以往的10年间创立的公司,通过因特网做他们的业务,而传统的公司已经向电子商务转换,希望乘着电脑网络潮致富,增加销售额,而且提高效率。得克萨斯州达拉斯ICL电子商务服务咨询集团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DeanWhitlock说:“把购买行为转移到网络上,商家可以消除90%的交易费用。”
电子商务使企业成功的例子很多,比方说通用电气公司(简称CE公司)。
该公司在2000年《财富》杂志所列出的美国最佳公司中是一等的,1999年和1998年也都是如此。然而,这几年CE公司已经作了一些变革。这当然涉及电子商务,当时《财富》杂志说,JackWelch成了电子商务的信徒“并且把CE公司定义在电子商务快车轨道上。
Welch是通用电气公司的执行总裁,多年来在他的办公室甚至连一台个人电脑都没有,虽然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其他人都有了电脑。然而,当他最终成为电子商务”信徒“后,行动的很快,让电子商务成为这家公司的主要特色。
CE公司的塑胶品牌Polymerland1999年的1月电子商务的每周销售额为1万美元。一年后,一个工作日就达200万美元,而且计划到年底翻倍。同时,这家公司的能源系统也已经启动一个电子商务策略,结果1999年销售额1700万美元,而2000年计划达到15亿到20亿美元。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看法,网上购买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他们要求一笔交易不到10分钟就办妥;挂通以后对于接待服务他们不想等过3分钟;并且,他们希望商品在一个星期内送达。
最近BCG调查了12000名因特网用户,28%的人回答说:他们终止了在某一个网站的购物,而60%的人说:如果他们在某一个网上商店有过一次反面的经验他们将不在去这家公司的离线商店。然而,BCG还发现,上网时间越长的人网上消费越多。一个上网不到一年的人在1999年消费260美元,而一个上网超过三年的人年均消费达800美元。
这一切无疑都说明电子商务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和无限机会的市场。而且因特网平衡了竞争场地,给予了小公司与大公司竞争的机会与能力。因为新的销售环境真正并不是由技术推动的;他是由电子服务推动的。
第四章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物流
4.1我国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是:物流的各个环节运输、仓储、配送成本很低,包括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将整个物流过程综合起来,却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物流服务能力包括运力大于运量,仓储能力闲置,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在物流的供应链过程发生了巨大的隐形成本,这些隐形成本构成了物流成本的虚增泡沫。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就是要利用现代物流的组织、管理方式,挤掉这些泡沫,从而实现物流的速度、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运行。
目前以物流电子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在电子物流信息市场以因特网为媒体建立的新型信息系统,它将企业或货主要运输的物流信息及运输公司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确认后,双方签订运输合同。即货主将要运输的货物的种类,数量及目的地等上网,运输公司将其现有车辆的位置及可承接运输任务的车辆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货主,依据这些信息,双方签订运输合同。从功能来看,主要功能有三个即:信息查询、、竞标,附属功能有行业信息、货物保险、物流跟踪、路状信息、GPS等。这类电子物流理论和实践包括我国的货夏交通在线、56NET、迪辰系统等。国外物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各国都在为发展物流业投入更多的技术力量。日本构筑电子物流信息市场,日本的三大综合商事住友、三井和三菱,2001年正式就共同合作构筑电子物流信息市场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一系统的构思思路是将网上的商品电子贸易与物流运输两大项业务同时在互联网上完成,日本凭借本国的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捷足先登构筑电子物流信息市场,将对国际物流业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在日本国内构筑起第一座最大的电子物流信息市场,以求在日本国内的物流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日本的物流业电子信息化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国家运输交易场(NET)。美国国家运输交易场是一个电子化的运输市场,它利用Internet技术,为货主、第三方物流(APL)公司、运输商提供一个可委托交易的网络。
二是定位在为专业物流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的电子物流系统,它的特点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它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具备预见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业间提供一种透明的可见,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库存。同时,由于全面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无线互联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控、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电子物流提供了一套先进的、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想像,每小时处理数万件来自数百个供应商和流向数百个零售商货物信息的基础,是供应链各方之间必须建立电子化的沟通手段。
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专业物流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这类电子物流系统,如美国联邦快递(UPS)。电子物流服务提供商应根据客户规模的大小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将有利于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加强市场的伸缩性。例如,FedEx公司于2000年7月开展了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网站建设解决方案的业务,这些网上商店由FedEx进行管理,同时这种前端服务同FedEx的后端服务相连接,提供集成的电子物流服务。
问题有以下的6点:
1、物流观念落后.管理体铡滞后。物流是80年代才传入中国,我国EC只有两三年的发展。这客观上决定了中国EC物流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表现在物流观念和管理体制两方面。观念落后导致我国不论是国民经济或企业管理均不重视物流,缺乏规划,投资严重不足,现有的储运被看着是物瘫的全部内容,更谈不上EC物流。体制上,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局、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
2、物流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在物流硬件上,物流设施如:物流站、场,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物流装备如: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等都是五六十年代的陈旧建筑,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且工作效率低下。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缺乏.跟不上EC物流的要求。此外,由于物流管理跟不上造成使用效率低下,使原本陈旧的物流设施更不能满足EC的需要,如我国仓库的利用率只有50%。
3、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EC轻物流。EC时代的来临将使传统的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新整合,但我国实际却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硬件、轻软件,重电子、轻商务的倾向。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传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效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要求。
4、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技术单一。(1)目前许多企业继续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有的工厂有自己的大型车队,甚至远洋船队,物流专业化程度低;(2)现有物流企业是过去的仓储、运输的简单转行,物流技术单一,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尚未建立;(3)-由于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很难为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的产品在中国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5、物流业经营管理低效,缺乏规模效应。我国企业物流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横向联合薄弱,物流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物流时间、物流速度就是例证。(1)物流时间。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2)物流速度。全国铁路货运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仅为45公里/小时;因散装、集装箱运输技术尚未普及,装卸效率低,铁路货车中转停留时间约5小时。公路运输营运货车平均车日行程仅200公里左右,车辆工作率约60%。城市内运输由于道路面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适应,车辆运输速度不断下降。在一些大城市,平均车速已下降到每小时15公里,严重影响了城市物流效率。
4.2我国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对策
1、提高对发展EC物流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物流是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物流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对发展物流的认识,需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认识到新经济中物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二是要把物流产业纳入国家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三是要重视物流及相关科学尤其是物流技术的基础研究,为EC物流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社会基础。四是要树立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分工相结合的思想,走EC的发展模式。
2、建立新型的物流经营管理体系。我国物流的发展目标是走社会化、专业化、一体化的道路,这需要改革过去的低效、小规模经营管理的体系。建立新型物流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TPL、城市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的规模化成效。二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设施,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三是要发挥物流体系的中介环节作用和基础先导作用,需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经营公司或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形成规模优势。四是吸引外资投资物流产业,通过竞争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产业发展。
3、在物流技术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EC物流的立足之本,这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例如,为了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方便、快捷、门到门直达运输需要,运输技术涉及到:标准化的条码技术(BARCODE)以解决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l)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手段,它是对供应链上的信息进行运作的有效方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以全天候、连续地为无限多用户提供任何覆盖区域内目标的高精度的三维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完成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经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功能;射频技术(RF)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IN-TERNET网上每天大约有3万多人在信息,有多达100万人在此阅读信息,数据流量达数百兆。网络新闻有多达2万种分类信息。如何充分利用INTFR-获取物流信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4、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据估算,要构筑预期的运输规模至少需要6500亿元投资,因此应采取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的措施:一是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融资体系。二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改革物流设施投资的纯现金回报制度,让物流企业低成本运作。三是发行物流建设债券,或者放宽科技含量高的物流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为物流建设筹资。四是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备和其他物质,条件,通过更新改造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做到新旧兼容。
5、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促进物流持续健康发展。1999年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及与物流有关的相关部委加大了支持和发展物流的力度,这又从政策面反映了中国物流发展的远景及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笔者认为配套政策主要是:(1)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当前可先颁布(物流管理条例),再过度到《物流法》努力实现物流法制化、规范化。(2)物流必须纳入全国、地区、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3)限制企业(不论是生产或是流通企业)自建物流服务系统。(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订车柄通行、土地使用、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规模化经营的物流企业发展,对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个企业(包括连锁公司)采取不鼓励或限制的政策,如对载运量低、空驶率高的车辆采取多收费等措施加以限制。
6、加强物流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第一,高校应增设物流专业,已有物流专业的要进一步加强井扩大招生名额。第二,条件成熟的高校应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第三,对商贸、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企业等物流企业的近期人才需求,可进行短期强化培训。第四,把引进国外高层次物流专门人才与优秀国内人才送出去培训相结合。培养一大批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物流实用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交易方式是一场革命。但是,电子商务必须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的支持,才能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在最大程度上使交易双方得到便利,获得效益。因此,只有大力发展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吴清一物流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包健民物流现代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宋玲、电子商务--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3月1日
5.中国电子商务前景看好、人民日报、2002.11.20第七版
6.陈志萱、法国上网购物人数增加、经济时报、2002.11.20
7.王莉物流学导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8.关觉流通,商流物流信息流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9.娇云起张铎电子商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10.牛东来张铎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1.张绪昌丁俊发流通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RaviKalakota&MacicaRobinsom、e-Business:RoadmapforSuccess、Addison-wesleyLongmanInc,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