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新媒体艺术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艺术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艺术现状

第1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艺术;交叉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简单的说,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日益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支。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呢?在异军突起的电脑技术的促进时代,包括动态艺术、光感动态艺术技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的发展,艺术近一步走向混合声音、表演等综合媒介装置的过程,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 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的新方式,走向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如电子媒介相关的多媒体设计(multimedia),或交叉(interface)设计。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

其中视觉艺术的发展空间就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交叉,人们以不同的视野来体验生活情感,透视科学、自然、人生。

一、新媒体艺术定义

新媒体艺术即在20世纪艺术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诞生出来,大约有30年的历史。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有两大支柱。其一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众多艺术门类和思潮。如观念艺术,早期的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60年代的偶发艺术,70年代的表演艺术,以及70年代的电子艺术,装置艺术和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等等。

其二,20世纪后期的新科技也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土壤。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人类世界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大为着迷,神经科学、生物学、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艺术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分化和演绎,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层出不穷,并大多数地带有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烙印。

媒体艺术乃是 “干性”硅晶计算机科技以及生命系统相关的"湿性"生物学的结合萌芽崛起的新媒体艺术称之为"湿媒体"(moistmedia)”。这也展现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的更新,艺术挖掘拓展到更多的科学领域,艺术家已不再仅仅沉浸在本学科的一种“玩法”,注重了艺术创作过程体验、与分子科学和基因学,以及生物物种天文科学等前沿的相撞而更具可行、建构意义。

二、新媒体鲜明的特征也体现在视觉艺术的交叉性

新媒体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为连结性与互动性

1.互动性

表现在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现在艺术的个人的表达与个人的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画面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按程序演绎别的花样;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动。高科技化艺术往往涉及不同领域技术,艺术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艺术创作,而是工作者可能只是为作品提供最初的概念的人,随着技术人员的介入,作品会逐渐的改变,最后出根据需求向工程、资讯、科技、生物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 。

观念艺术与新媒体的加入,加速了表现内容的多样变革,交互式展演与公共艺术更打破了场域的限制。运用科技辅助艺术创作,不仅延伸人们总体经验的触角,创造出更贴近精神层次的艺术作品,更让艺术、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水融。其实,这一切象征艺术家身份的转移。一个画家可以是作品唯一的创造者,但新媒体艺术是共同创作的成果。

2.转换性

新媒体艺术转换性,是能够跨越各个体系,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结合为一体。Tramus认为:在人机关系中,互动性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媒介手段,它不应仅仅扮演一个消极的联系角色,而应是一个转换的角度。这种人对机器的联结,这种协作当一种单一的功能被两种东西作出时是可能的。但这种联接在有一种一个和另一个间的转化性时才存在。由此,互动性应参与这种转化性,对于这种允许协作的共同的编码,那就是说,好几个参与者的协同行动,比如可以让机器和人类互相“了解”。

3.虚拟性

网络影像艺术无远弗届计算机的革命时代来临,网络艺在互联网世界里,现实可以被虚拟,而且与观众的参与保持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作品不仅需要观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实在在的内容。

4.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合 互动 转化 出现。连结,是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真如装置艺术的特征它把观众置于对原先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与环境的传统单向关系的反诘与背逆之中,迫使观众超脱于对作品的简单的意义接受的被迫理解状态,而进入了观众主动参与的多元多义的理解态。

三、当下新媒体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十来个春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介绍说,“面对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空间,整个艺术界正面临一次新的挑战。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在中国正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数字图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他作为艺术家人文思考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可能,而且越来越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新一代的都市年轻人中拥有很多知音。年轻艺术家所具有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数码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创作与世界数码艺术的发展融会在一起。”

艺术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置身于科技发展之外。九十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已成为了与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均有大量新媒体艺术作品人选并得奖。世界重要的艺术馆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长滩美术馆及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等纷纷举办专门的新媒体艺术展览,极大地推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新媒体在传达给我们大量信息、转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同时还占据了我们的思考。新媒体对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和受众的审美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也许在本意上它并不影响美术家创作,但是它能确定哪一种美术作品应该和值得给观众看。在美术市场方面,它们充当着市场品位和趣味的引导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一种艺术主张,它们往往会策划或引导一种趣味,以诱导大众的消费欲望。新媒体艺术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的机械复制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完成了人的个体性解放。当人类的艺术之树发展到分化的节点,当我们路过历史的这个当下,新媒体艺术正面临着一次次的分化和嬗变。这个瞬间既有茫然和未知,也充满机遇和挑战。其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因子,身处其间,我们倍感幸运和责任。若干年后,无论我们的努力化为烟波浩淼中的一滴还是大浪淘沙后的一粒,此刻或曰当下――都将成为历史中不可更改的一瞬。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绶之,新世纪出版社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状况》第2章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cans。

第2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 跨界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44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ng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of Digital Media Art In Hoai University

MENG Xiangbin, LOU Lilv, ZHANG 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iscipline of digital media art under th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n the ground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edia art and the constructing system, we built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of digital media art which is fit for the environment of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ction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program of digital media art in Hohai University,in which we combine the preponderant subjects of Hohai University and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At the same time,the original training program is optimiz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market demands for talents.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art;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discipline fusion

1 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CG产业及移动游戏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相关领域的设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井喷的趋势,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综合具备多种素质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及艺术审美能力,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便成为了各设计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从2000年开始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253所高校设立和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在建立之初大多设立在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或媒体与传播学院,但该专业的交叉性一度使数字媒体专业处在一种悬浮状态。2004年教育部在本科目录外新增“数字媒体技术”(080628S)和“数字媒体艺术”(080623W),从专业归属上来看两个专业均从属于电气信息类。①而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又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严格分开,将数字媒体艺术划归到艺术学下面的设计学类,而数字媒体技术则保留在工学下的计算机类中。专业目录调整的情况反映出社会与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认识上的混乱。从全国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办学情况来看,普遍出现的问题为专业办学时间短、课程设置结构混乱、师资队伍薄弱、办学无特色、同质化倾向严重等。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及构成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对象及时代背景决定了其所具备交叉性、融合性的专业特点。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美学、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见图1)。通过研究分析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及交叉学科,可以为我们设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了解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奠定基础。从数字媒体对象的表现形式来看,其表现形式超越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以互联网、移动设备、交互媒体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突破了传统媒介以文字、图片为主的表现形式,而更多的是采用图像、动画、视频、游戏,这类传播内容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体现出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其实现则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②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必须围绕上述分析来展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艺术设计基础。学生应该具备采用新媒体形式进行艺术创意表现的能力与审美能力,具备数字内容艺术设计的基础。(2)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媒体创作的能力,了解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并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具备整合多领域人才,进行项目设计管理的能力。(3)传播学及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基础。了解市场需求,熟悉数字媒体传播形式,能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广传播。

图1 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3 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在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正式创办于2007年。河海大学的教授、专家和科研人员早在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水电站建设的多媒体演示动画研究、航道疏浚的虚拟仿真研究、三维动画软件插件关键技术研究,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经过七年的办学实践,在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在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以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归属上属于电气信息大类,因此所招收的学生为理工科出身。大多数学生在刚入学时普遍对本专业理解错位、信心不足、内心茫然。(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立之初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既无法借鉴利用河海大学优势学科的平台,又不能体现河海大学水利行业特色,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改革。(3)从学生评价体系上来看,有些地方与理工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相互冲突,需要在评价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规律。

4 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举措

从国内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1)依托各校风格与优势学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在教学模式上以项目案例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3)在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艺术基础理论、设计通识类课程的教育,在本科教学上实现厚基础、宽口径。(4)利用不同院系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兼容并蓄、跨界融合的创新教育思维。

因此,我们针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从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系、知识范畴、能力要求等方面入手,理顺思路、明确定位,构建符合艺术教学规律体现河海大学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③通过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数字媒体艺术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结合河海大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常州市地方产业特色,确立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今后的培养方向:以水利为特色,培养服务于信息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交互设计、虚拟仿真方向的设计人才,引导学生进行与水相关的创新设计,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水文化的对接。

图2 校内外平台资源与重点研究方向

(2)分析可结合的校内外平台及教学团队资源,最大限度将身边的优势资源整合利用,重建与之相关的课程模块,强化相关研究方向,建立能够体现河海大学水文化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结构(见图2)。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与校内优势资源平台建立联系,通过这种跨平台与跨专业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④目前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平台资源有机电工程学院疏浚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其教学团队、物联网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及虚拟现实科研团队。依托这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平台与教学团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从校外的平台资源来看,结合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以学生实践为核心,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产业与社会三者的有机融合。⑤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及转型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将核心课程整合为两大模块:信息与交互设计(交互电影,交互APP,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虚拟与仿真设计);影像与非线性编辑(动画与CG视效,水利工程仿真设计)。这种培养模块既体现了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专业特色,又突出了河海大学以“水利”为特征的办学特色。

(3)将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统筹考虑,在设计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美学及艺术史、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认知心理学等设计基础通识类课程模块上实现统一。目前现状是两个专业在基础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达到了较好的统一,但由于忽视基础艺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史的教学、受本科教学职业化倾向思想的影响,相关的基础通识性课程开设得非常少,大量的软件技能教育充斥在三四年级的本科教学中。⑥即便是现在已经开出的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虽然授课内容一样,但由于课程名称、授课学期不一致而无法统一。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革。

(4)强调基础教育、设计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在解决上述三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调研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行业,根据行业要求调整三四年级专业课程。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出大概2~3个与具体的就业相一致的方向,去掉与之无关的专业课程,明确专业定位。

5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伴随着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发展而生,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强调跨界融合,设计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工程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也应紧随时代潮流发展变化。只有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力。专业创办环境、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周边产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能是单一的、一元化的“一刀切”模式,各学校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与优势,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特色人才。本文作为河海大学的教改项目成果,在探索具有河海大学水利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为与本校情况、环境相类似的院校创办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供了参考经验。

项目基金:河海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课程与实践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ZX/13A001-O1)

注释

①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2(4):1-5.

②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③ 候薇.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2):150-153.

④ 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70-272.

第3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影像 叙述特性 未来

一、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特性

从形式上看,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历史时间的概念,新媒体艺术影像在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笔者主要以新媒体的计算机、影像、数字技术、网络等新科技成果作为新媒体艺术定义的创造性手段。新媒体艺术影像要向着现代化的技术方向推进,当然,这并不能仅将一种技术简单地认为是美学,像数字影像这类的媒体可谓是先行媒体技术,先行技术并不是起到决定的作用,而是给出可能性的必要条件。新媒体艺术是以动荡的内容向社会现实主义开放,虽然是在现代主义生死存亡的时期下崛起的,但是,新媒体艺术却没有走上现代化主义的形式色彩,修正了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教条,将喜剧性、叙事性以及隐喻性等古典的技巧充分发挥出来。新媒体艺术是以媒介间性、数据库化生存、赛博空间性等特征构建一个客观世界的延伸空间。

二、新媒体影像叙述艺术的现状

1.平移、复制的成分较多

新媒体艺术影像多以网站平台为主,而在当今大多数的视频网站的节目分类中,主要以电影、电视剧、综艺、文艺、视频等,其中只有视频这一档节目数据原创的性质,而其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平移或复制过来的,新媒体影像艺术过于传统,尤其是在影视作品上的表现更为明显,许多视频运营商都将传统的编排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过多视频网站的雷同性也极为严重,缺乏新媒体艺术影像的表现。

2.戏仿性过于严重

所谓戏仿就是指源于文学理论的叙述,也称为滑稽模仿。在当今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的发展中,有很多制作的艺术类视频都是通过模仿其他作品以及题材的方式而形成,尤其是在媒体影片的表现风格上更是相仿。然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却有很多媒体艺术描写的内容与主题极不相称,特别是将娱乐、游戏等结合到一起的模拟节目中,由于体现出的观点过于陈旧,这类媒体影像被当下人们作为一种讽刺性影视,对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特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视频表现形式枯燥感

在当今媒体艺术影像叙述创作的过程中,视频创作中过多的是无用的东西,而且一个影片较长,里面重复的片段和语句也有很多,让阅读者觉得媒体视频只是看一时的新鲜,长时间看下去大多内容都是雷同的,仅是稍微转变形式而已,使得媒体视频显得枯燥无味,无法真正提高点击率。尤其是受媒体视频语言的限制,很多都局限在传统电视、电影的语言上,缺乏语言的创新性。

三、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的未来

1.平移、复制的改进

传统的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的方式主要以平移或直接复制为主,无法真正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叙述的特性。当然,也有很多视频运营商在媒体内容的编排上,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充分实现新媒体的欣赏习惯以及传播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当今手机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很多人群都会用手机看一些相关的视频,针对手机电视制定了专门的栏目,例如通过对传统内容的重新转码、编排等方式,将视频制作成大概30秒左右的短片,留住媒体中的一些兴奋点,将大部分的元素都剪切掉以供手机播放。其次在新闻方面的视频上,也有着一定的改进,专门为手机制定节目形态为1分钟左右的简短新闻播放口,更方便人们利用手机关注新闻。另外,还有一些视频商将传统的电视剧题材制作成几分钟的短片,而且,再加上情节以及背景等画外音的介绍,能让人们通过短时间的观看就能了解故事的大概等。

2.媒体艺术创新观念的形成

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从艺术创作思维观念上来看,还是要采用一些传统的媒体用来借鉴,而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要将语言的思维工具以及文字的主控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借鉴但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样才能创作出独特观念的媒体艺术影像。当然,在媒体艺术影像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与阅读者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既然有媒体视频艺术创作,就应该有视频艺术的阅读者,这都是新媒体艺术影像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科技产品也有着更大的突破,而新媒体艺术影像的创作不能单靠先进的科技产品,还要将媒体视频节目靠向民间艺术,这样才能将主体的创作愿望显溢出来。另外,在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创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媒体视频对人们的世界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抓住这个突破口进行不断创作,将新媒体艺术影像的手法利用真实的图景表现出来,并慢慢地建构和演化出一种新媒体艺术的形式。

3.视频微短片的制作

随着新媒体艺术叙述的不断发展,再根据当今人们所关注媒体传播的方式,以及媒体传播的形式和特点的发展来看,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逐渐走向视频微短片的制作道路上,通过将较长的视频压缩成视频短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研究,脱离传统媒体视频的束缚,尤其是在语言上的表现更为新奇,而且,要保证很多创作的媒体视频短剧靠向人们的生活实例。例如,中国版的《嘻哈四重奏》《苏菲日记》等,以及近期刚刚更新完的《丝男士》等,虽然每个视频仅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点击率上来看已经突破百万次的点击率。这些由个人乃是团体制作的短剧作品具有以下特点:主题和风格的创新,融入了当今年轻人比较喜爱的时尚元素,迅速地吸引了当代时尚的人们;针对这类短剧在网络上开展观众与标榜的互动,以新的互动形式提高人们的参与性,对人们发表个人意见有着一定的意义,可以广泛地吸引着很多人群;在时间段上,每个短视频大概只有几分钟,长的也仅有十几分钟,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它却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讲述、恶搞等方式来对短视频的点缀更能突出故事的真实性、趣味性等。这都是新媒体影像叙述发展的主要表现。不难看出,很多短剧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通过短剧却能将小故事的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可能处处都在演示出人们的生活。人们在生活中观看电视,同样也在生活中不断地演绎电视。尤其是当今的科技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的虚拟化、信息化、基因工程化等多项技术的融合,真的无法预料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以什么样的复杂关系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样这也为一些作家勾勒起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的探索方向。

四、小结

新媒体艺术影像具有很好的未来,但是,这需要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及时地发现新媒体艺术影像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促进新媒体艺术影像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雪.浅谈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2]黄石.历史的当下――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演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9).

第4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摘要:本文从参加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自律与思辨”活动而引发思考,主要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重点分“国内外紧随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现状”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两大部分阐述了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展望了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技术;发展;新媒体艺术;未来

前 言

2013年10月28日——2013年11月6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自律与思辨”——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如期举行。展览学术委员会主席王鸿海教授对本次展览作了重要讲话和阐述并对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主任刘旭光教授策划,展出了来自六大洲十余个国家近200件作品,包含新媒体实验电影、影像装置、实验影像、数字绘画、独立动画展映、独立电影、新女性主义艺术、芬兰短片、国际学院作品、质像叙事、架上绘画等13个单元。

展览期间,关于本次新媒体艺术主题的以学术交流、座谈会、论坛等形式开展的各类活动频繁,精彩纷呈;放映厅里人潮攒动,展览厅内到处布满了投影仪和电视屏幕,各类新媒体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件件精品。可以说这是新媒体艺术发展进程中一次里程碑式的活动,代表了当前国内外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前沿。

这是一次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百花齐放,也是一次关于技术在新媒体艺术实践中的大应用、大融合。展览策划和实施正是一大批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活动结束,映像犹存,就如本次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的主题——“自律与思辨”,无论从作品的内容本身还是从作品先进的展示方式来看,我相信,展览的主题只是一个“引子”,而每位作者和观众都会陷入关于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思考之中,本文亦试图站在技术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

一、国内外紧随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现状

1.1从新媒体艺术概念说起

新媒体之所以 “新”,是因为其本身处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另外主要就是体现在技术上,正如《新媒体艺术史纲》所说,新媒体是指使用所有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根据新媒体艺术发展进程和实践经验,我们普遍将其理解为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这种艺术主题内容及形式等都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表达先进的艺术观念的,现在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将计算机和网络传输连接在一起的艺术。新媒体艺术与技术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概念还会有新的内涵,同时也会有新的艺术家作品出现,为新媒体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1.2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随着20世纪艺术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显现出来的,而20世纪后期的新技术正是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土壤。

研究表明,国外新媒体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70年代,欧美的许多大众电视台纷纷设立实验电视节目,为新技术与艺术思潮的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它促使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将电子媒体与传统视觉艺术相结合。80年代,录像艺术借助新技术的力量开始在各种国际大展上出尽风头。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投影技术的发明和普及,新媒体艺术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三维虚拟、计算机动画、数字编辑、影音互动和感应、游戏程序等。

当国外新媒体艺术跟随着技术发展的脚步如火如荼地行进的时候,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也在学习和借鉴中诞生于90年代,其标志就是影像艺术的诞生,主要是指 Video 艺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普及,像互动技术、网络技术、Flash 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 Video 艺术的制作。2000 年以来 Video 艺术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如图片修改、拼贴、动态剪辑、三维 影像、影音合成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

2.1新媒体艺术特性与创作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总结出目前新媒体艺术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交互性、虚拟性、观念性、记录与反记录、媒体依赖性、现场感等,而这些新媒体艺术特征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存在。

交互性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与艺术的整合之上的。首先随着Internet和其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交互技术使得新媒体艺术能够通过形象、语音和行为识别,从而产生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体验的双向交流,突破艺术活动的单向模式,让艺术焕发出更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极具中国风格的巨幅卷轴画卷缓缓舒展,艺术表演者互动其中,天衣无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平台上,交互技术通过新媒体作品互动展示和应用,对它的受众群体进行了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其次,互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为艺术家们提供多元化、交互式的信息,可以从程序化的信息中获取大量的创作灵感;另外,交互性还体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以网络为工具,致力于实现全球共享和无界沟通,把全世界的观众融入到一个公共的艺术平台之上,实现实时的连结与互动。

在虚拟仿真的数字世界里,可以创造出对传统媒介形式来说难以实现的超现实的高精度多媒体艺术作品,如现在非常流行的3D、4D甚至5D影像视觉体验。技术所提供的逼真的虚拟手段,使创作者能方便而精确地表达创作意图。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创作者可随心所欲地在艺术空间驰骋,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这种新媒体艺术模糊了艺术和技术的界限,构成了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2.2技术的发展是新媒体艺术的延伸和辅助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炫技,而是把握了艺术的本质,明确了艺术的发展方向。“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有魅力,并不只是因为作品表现出繁复的技巧,而是因为艺术家凭借卓越的技术在作品中呈现出存在的光辉,技术并不单凭技术本身的精良而成为艺术,技术只有在成为展现事物存在的凭借时,才能转化为艺术”。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新了艺术的概念,更是体现了一种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

艺术家经过不断地实验和探索,逐渐发展出个性化的表意语言,这几乎是所有艺术家共同走过的道路,不管是早期的摄影家、录像艺术家,还是新媒体艺术家,大多表现了一种对于技术的高度敏感,从摄影胶片到数码像素,善于追踪技术并通过实验摸索,迅速展示出新的表现语言。技术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但面对丰富多样的技术形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艺术和技术的关系,这个是新媒体艺术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未来之路

第5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特征,重点结合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行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学院乃至学校积极促进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 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媒体与文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媒体品牌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立体信息处理、影视后期与特效、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数字动画编导制作、网络游戏设计与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策划、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见图3)

第6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展示;虚拟成像艺术;互动艺术

1绪论

(1)本文的研究背景。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二十世纪以数字化为主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艺术的结合。“新型科学技术的产生给艺术的范畴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推动了艺术新领域的确立和发展。视觉艺术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演绎,利用数字媒介将虚幻的视觉元素呈现在界面上,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拓艺术的极佳方式。”受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当今的展示设计在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上更加的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得展示设计走向虚拟化和互动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展示设计日益追求多样新颖的表现手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涉入展示设计领域,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艺术家们青睐。国内外一些艺术家

(3)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各种艺术期刊、书籍、网上收集论文、专著等。2)实例个案研究法:依据展示的不同类型列举新媒体应用实例进行分析。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研究

2新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

(1)新媒体艺术概论。1)新媒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关于什么是新媒体这一问题,目前并无科学和严格的界定。但是依据种种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给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下一个中庸式的定义:新媒体,从广义上来讲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指出现时间较晚,相对于已有媒体在功能或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种新的媒体。狭义上讲,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指基于数字化和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媒介或内容载体。[1]新媒体艺术,即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委支撑和媒体的艺术形态。2)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态、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如下特征:①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来分析,新媒体艺术在观念和思想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同时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以及审美过程的互动性、参与性。②从表现形式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互动与多媒体等特征。③从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对媒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④从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视角来看,新媒体艺术对技术依赖特征突出“新”。

(2)展示设计概论。1)展示的概念。[2]“展示艺术是一种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2)展示范畴与内容。展示的内涵十分丰富,综合多种观念,可将展示大致分为如下几类:商业展示、博物馆展示与展览会展示。其中展览会展示又可分为博览会展示、专题性展示、会议活动展示和网络虚拟展示。①行为方式上,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参与浏览展示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影响他人。②虚拟展示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对用户做出的探询,在仿真情况中与现实情况一样能够得到回应。

3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新媒体艺术为现代展示设计带来的新特征。1)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都纳入进来。展示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除了体现在上述与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与交互外,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性。参观对象可以不再是被动的观赏物,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观赏者进行互动。2)虚拟化。在新媒体艺术时代,3D虚拟成像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大大的节省了空间、材料、运输等资源。同时,它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变化出不同的空间。让观众在一个弹丸之地获得多种体验。3)娱乐性。新媒体展示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作品的娱乐性设计,令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不再受年龄差异的困扰。新鲜感、惊喜感伴随着某种刺激吸引男女老幼,参观成为嘉年华。知识、教育、信息、娱乐融为一体。

(2)各类展示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实例分析。1)商业展示。[3]商业展示是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其主体是零售业。主要包括店铺空间设计、印刷广告设计、购物环境气氛设计、橱窗陈列设计和利用展示促销活动展示信息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令顾客驻足,流连忘返,加强商品促销和品牌认知度。2)博物馆展示。博物馆展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说性博物馆展示(或称叙事性博物馆展示),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一个事件、观念或者主题,使人们产生兴趣,引发好奇心,进而产生态度的改变。如科学类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另一类是非解说性博物馆展示,主要用于艺术品的欣赏,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观赏者凭借感官刺激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3)展览会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展览会也在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4]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从以物为主的展示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展示。它强调人在展示环境中物质和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强调人与展品的互动;强调人在了解产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生理与心理上的科学规律;强调参观时的参与精神和主动性。[5]例如世界博览会历史长卷,装置如一个历史的长卷,卷上展示150年来各国博览会场馆建筑的激光全息影像,这些全息影像清晰立体的突现在观众面前。

4结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设计领域从观念到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示设计也不例外。随着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迅速传播,新的艺术种类不断涌现。同时随之出现的新的方式方法使得展示的效果得到迅速改善提高。新媒体艺术是信息时代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对艺术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新的艺术类型。其对展示设计的影响可谓深远。它的表现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向不仅为展示设计带来全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新的挑战。展示设计作为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学科,需要的是推陈出新,取百家之长。只有将新兴的艺术形式中的先进元素融入到展示设计中去,才会在信息社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突出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超,刘华年,杨英.展示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苗岭,邹一了.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 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http∥.

[6] 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展示设计;应用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展示设计也一改其生冷的面孔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动感空间。展示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独的,它涉及到诸多范围,跨越多个领域,展示设计的发展虽然较为缓慢,但是却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力求创新。新媒体技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互动体验中也大大增强了展示设计的强大传播功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思维,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1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可以找到根源。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化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变成了现实。而计算机科学的运用与发展也大大改进了传统的研究方式,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展示设计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也在展示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也使得展示设计最大限度地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数字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之下,电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设计工具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展示设计的各项内容。展示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高科技技术广泛得应用在数字媒体之中。

2数字媒体艺术在当前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数字媒体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其具体现状表现如下:

(1)在当前这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之下,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急功近利,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在没有完全掌握新技术的情况之下就运用一些新技术,虽然这些技术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短暂的效益,但是基于长远来看,这些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己,只重视技术成果忽视艺术发展。

(2)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艺术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日趋退化,艺术感知能力也日益丧失,创作出来的作品失去了其原先的效果,变得空洞而苍白。艺术家这种自身的知识缺陷,更多的依赖于数字媒体使大众感觉到空洞无味,再加上人文知识的缺乏以及功利主义的普遍盛行,使得数字媒体失去其当初的意义。

虽然当前的很多艺术家拥有丰厚的知识,但是数字媒体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瓶颈,很难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这些情况的存在也导致他们不思进取,将传统的创作模式置于一边,使得他们迷失方向。

3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现代媒体技术的设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高新技术的运用,他们用最新的艺术成果表现最强烈的艺术冲击,从而体现出主题的创作理念。数字媒体的发展以及其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也使得社会不断进步,当然这无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技术在当前来说并不是新鲜东西,但其新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展示设计中去,这样一来其带来的效果就截然不同。运用视频的效果动感地播放出来再加上合适的音乐就显得更加完美,更引人入胜了。

数字媒体在给我们带来圈子内的视觉感受的同时,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展示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达的手段,使展示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在形式上促使其改变,更在传播性上使其发生巨大的变化。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以实物为载体的陈旧方法,实现动态、虚拟化、双向交互。虚拟化的成像艺术,设计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良好的创作氛围,使得数字媒体在现代展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同时也易于计算机设备的运用,它为计算机在更大范围内的运用开辟了新天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计算机技术在更广范围内的使用,这些都在改变着我们的交流以及通讯方式。

例如在日本的爱知世博会希腊馆中,其利用仿真材料制成的微缩的草坪场景使人耳目一新,草原上传来的舒缓的地中海式音乐,当灯打在地面展示台的时候,爱情海的一切生物都浮现在大众面前,海洋中更是传来海浪的声音,风铃的声音,海鸥的鸣叫声,所有这一切都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其中了。

其实这些技术并不复杂,只不过是在电脑的控制下合成的,而在展示的过程当中,创造性的运用新技术才达到这样的效果。虽然说其展示并非是完美无瑕的,但在展示过程当中却运用了大量新颖的手法,梦幻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的全新的视觉冲击也是不可否认的。一般情况之下,在现代化的展示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时主要是运用其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技术。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任何的艺术创作都需要新颖的艺术创意和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因此,在使用数字媒体技术时要想创做出好的作品,就需要我们牢固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与展示设计技术,将数字媒体技术更好的运用在展示设计中去。

4结束语

当今世界已经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传播手段与新的制作技术不断地涌现在大众面前。这些设计方式为设计者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使人类不断对新技术、新社会充满憧憬。需要注意的是也要注重提高设计者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不断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求。现在,我们正走向崭新的数字时代,但是我们更要关注实际,关注现实,更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坚信,将数字媒体艺术完美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来必将取得良好的成果,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胡林辉.梦想与视觉――论新媒体传播下的展示设计视觉语言[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2] 周晓蕊.新媒体技术在展示信息传播设计上的研究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 宗敏.当代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2(07).

第8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不断革新,动漫设计行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倘若能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可能将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动漫设计行业应该勇于打破现状,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丰富动漫设计产业,创新动漫设计形式,使动漫设计行业焕发无限生机。

一、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增加动漫作品立体感在以往的动漫设计中,动漫作品的立体感是动漫设计人员孜孜不倦追求但又无法彻底实现的目标。过去,计算机还没有叩响动漫设计的大门,很多场景都必须靠人力物力,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动漫设计流程才能呈现出来,但是其呈现的立体感效果依然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二。在这种情况下,动漫设计人员逐渐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探索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使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脑海中那或奇异、或瑰丽、或梦幻、或热血的场面都能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完全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动漫效果往往更能让观众满意。以比较经典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阿凡达》为例,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导演以及动漫设计人员就大胆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构建了庞大的动漫场景,突出了动漫角色形象,让动漫角色的每一个表情都如此生动逼真,立体感效果绝佳,所以这部影片才能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

(二)提高动漫设计效率在传统形式的动漫设计中,每一帧动漫可能都需要动漫设计人员来手工作画,这种模式下不仅动漫作品创作效率低下,而且最终的动漫产品效果可能也与预期存在偏差。在现阶段的动漫设计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了人力,动漫设计人员的工作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只需行使好自己的监督、审查职能,就可以等待一部新鲜作品的出炉。通过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的动漫创作时间大幅度减,他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作品的完善中,或者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为人们带来更优秀的动漫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第9篇:新媒体艺术现状范文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编程语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digital media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cation. But in today’s China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art students in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have obstacles. This paper on the issue of teaching methods to learn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art student.

Keyword:Digital times;Digital media art;Computer language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如Photoshop软件、Flash软件以及Dreamweaver软件。这些软件在使用中伴随着大量计算机语言的参与,如Flash中的Action语言,Dreamweaver软件中的div+css编码以及Maya中的mel语言。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些计算机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扰。因此本文以“数字时代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为题,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现状。通过分析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2.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通过就业市场现状分析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以及艺术生做此工作的优势所在,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3.分析艺术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艺术生在思考问题上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其相应的优点及缺点。

通过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问题来源分析

1.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生源分析

民办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1)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民办院校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上奉行求新、求异、求变的创作观,最忌雷同和保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强化和张扬个性方面,有极强的自觉性,思想敏锐,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与学习方式的特点:艺术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文、理科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标示了艺术生的基础教育程度。基础教育的残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失衡,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艺术生的自身素质,存在“贫血”现象,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此外,众所周知,民办高校是学生的最后选择。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是整个上海本科中的最低线。除智力原因之外,他们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从一定层面上可以归因于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持续到大学的学习中。

(3)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特点:艺术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自由性,受情绪支配,强烈直露,努力追随和表现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家风度”,诸如浪漫放达、傲骨脱俗、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等。不喜欢拘泥于常规、平实、规矩、不动声色、风平浪静地“过日子”,喜欢奇思遐想,追求新奇的体验、冒险的经历、一波三折的诗意,追求浪漫的艺术情调。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市场分析

近年来以互联网、无线通信为传播载体,以数字化多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近几年中国数字媒体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产业环境,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紧缺。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到,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人才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具备较深厚的媒体艺术素养,用人单位在反馈信息的时候也强调,他们在招聘应届专业毕业生的时候也主要看的是艺术修养的高低,他们认为一些操作设计软件的设计能力可以在工作后很短的时间迅速提高,但是媒体艺术的修养、审美的综合能力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艺术生在从事数字媒体相关工作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其欠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成了学习该方向的绊脚石。如果可以顺利完成软件相关语言的学习,那么学生将会在毕业后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

3.艺术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分析

由于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使得学生片面重视艺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文化课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在知识上营养不良,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能力较差,也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特别是抽象思维的课程,如软件学习中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尤其理解接受不了。如在课堂上教师举了一个自认为很简单的例子,结果学生要求老师讲解三遍,有些认真的学生在课后会单独向老师请教,而有些则选择放弃。时间久了,积累的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就选择不再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清楚了学生的生源质量、他们的特性和习惯以及未来就业的市场现状。我的教学目的是让艺术生学会抽象思维为主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因此我将根据分析作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第一,艺术生在学习中更加接受图形化的知识。如把抽象思维的代码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代表,会加深艺术生对其的记忆,当熟悉后渐渐加深对其的了解。第二,利用艺术生特殊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竞争的环境;他们懒散,但是当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竞赛性学习,则会激发他们桀骜的个性。利用好的学生激发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这些学生相比以往的学生可能更加现实,他们会对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例包括作业全部采用真实案例或者目前真实的比赛项目,让他们一展身手。让他们真正与未来的工作接轨,体验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更明确目前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第三,利用考试给他们施加压力。考试成绩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占30%。削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作用。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设末位淘汰,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无法在考试中力挽狂澜,打压他们学习的侥幸心理。

以上就是本人对数字媒体艺术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以及针对分析作出的相应教学设计,并且已经在教学中实施并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