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

第1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中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更是接踵而至,这其中金融则成了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供应链,再造国际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能,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最好通路。美国供应链在工业领域起步就注重背后金融力量的推动,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而参照美国经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未来空间,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都将远大于美国。

国内供给则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与金融压抑、金融短板突出的博弈进程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脉相承,也是供应链发展到成熟形态后的自然衍生产物。

毋庸置疑,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在于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产融分离以及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经常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能力。而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品牌、资源、资金优势明显,为产业链中小游企业提供亟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做大产业链市场蛋糕。

巨头齐聚供应链金融

去年以来,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力日渐明显。

前不久,阿里“码商成长计划”,全面赋能个体工商户极小微群体,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赊购贷款、循环信用贷等)是重中之重。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着力打造基于税务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试图将其培育成继“微粒贷”之后下一个现象级爆款互金产品。

建设银行全面践行“双小”普惠金融战略,建成了能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因此董事长田国立的最近表态才能如此高调:“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是靠良好的愿望,而是要靠能力。”

此外,弘翼财富也在不断深耕自身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风控体系,为企业打造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由此可见,精确瞄准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痛点和难点几乎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共同主题和共通战略。

风控科技化

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全面进入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其标志就是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的全面赋能。

当前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包括五项:ABCD+I,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Computing云计算、Big-Data 大数据、IOT物联网。其赋能要点如下:

一是云计算是基础。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云端平台收集聚合数据,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

二是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审核核心企业的资质和评估还款能力,从而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并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三是物联网技术是数据源的有益补充。例如,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式,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湖,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五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第2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联动;互联网+;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lso can suppor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lower cost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Nowadays“internet+”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and motivation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internet+”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se industries' linkage, the paper illuminates the ways of“internet+”to drive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create valuation from the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manufacturing factors,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manufacturing; linkage; internet+; value creation

0 引 言

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更加重视高科技的应用,以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柔性制造为代表的全球一体化网络制造模式己经形成制造企业一批先进的制造模式,其目的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要想通过制造业提升制造水平,获取更多利润,必须改变其制造模式。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业先进的制造模式,同时为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而“互联网+”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谋求新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渐进性改造和颠覆性改造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新产业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智能城市、智能工厂、智能运营等的出现会使中国更加智能化、互联化。“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可以驱动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层次联动,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经之路。

本文在对“互联网+”的内涵和两业联动的现状描述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的机理。

1 “互联网+”的实施背景和内涵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等的应用表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风起云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应用于各个产业。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对新兴产业的推动,促进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产生;跨界、众筹、众包、协同设计、个性定制等新的思维模式的产生;基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经济体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体系的产生。

2016年4月主席也明确提出互联网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推动方面会大有作为。在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等的背景推动下我国政府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1]。“互联网+”为上下游协作产业之间以最低成本交换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等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互联网+”不仅以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和新的增长点为重点,还是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英国的《信息经济战略2013》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也是与互联网有关的规划。截止“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在“互联网+”的带动下,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达8.6万亿元,说明“互联网+”会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 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两业联动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逐步弱化了传统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界限,两者呈现出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物流业是生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产业链上与制造业相互支持互补的关系,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层次联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两业联动的研究也表明两业联动是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沈文装(2014)初步定义了两业联动的关系,认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为获取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各种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一定时期内的相互信任、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2]。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物流I和制造业的联动关系,本文将通过投入产出法计算两业之间的融合系数,将两业之间的关系初步数据化。融合系数计算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根据1987-2012年的我国投入产出有关数据,计算出的各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以下几点:

(1)最近20多年以来物流业和制造业间的融合系数都不大,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确的发展走向,说明两业联动只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促进;

(2)1987~2012年间我国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明显有一个快速上升期,然后又波动回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初期对制造业的消耗会逐步增加,随后会逐渐减少;

(3)1987~2012年我国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指标明显大于其他几个指标,主要与产业规模的大小也相关,指标GM较大GL较小也说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比较大而物流业占比较小;

(4)FM和GL、GM和FL发展趋势几乎一致,说明FM和GL、GM和FL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数量关系。

2.2 两业联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分析和与国外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情况比较,大部分学者主要提出以下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制造企业观念过于陈旧,对物流外包认识不足[3-4];

(2)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2];

(3)制造业与物流业缺乏沟通,信息流通和运作衔接不畅,构成供需矛盾[2,4];

(4)物流业与制造业利益分配不平衡,联动关系不深入,存在信任危机;

(5)不具备完好的联动环境(如信任机制、物流业服务统一的标准体系等)[5] ;

(6)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实力不等,导致两业无法在同一层面联动[6-7]。

从文献梳理中可分析出,目前学者们认为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方面。主要观点是认为我国的制造业和物流业还是两个相隔离的行业,中间的通道并没有有效打通,导致的后果就是物流企业没有得到制造企业真正的需求意愿,而制造企业也不满意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物流业和制造业由于缺乏沟通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问题频发,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不等这一问题的描述上,大部分学者都是认为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带动作用更强。本文上述两业融合系数的计算也初步证明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并不处于均衡状态,物流业更多的依赖制造业发展。

3 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价值创造的机理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层次不深入,存在多种问题,国家和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两业联动。基于我国两业联动的现状问题和“互联网+”的应用,本文将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和外部环境等影响两业联动的因素方面出发,讨论分析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的机理。

对于物流业和制造业多边联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供应链层面进行研究的。Lori S. Cook 和Daniel R. Heiser[8](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一整套供应链实践活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因子分析等,提出了信息共享、计划管理体系、信息技术、长期关系、分销网络设计和供应网络设计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绩效有提升作用。王强等(2012)[9]指出物流企业通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总结出信任、依赖、承诺三个因素可以促进供应链整合并提高公司绩效。综上所述,结合前文分析的两业联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外部环境方面分析“互联网+”驱动的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1)物流服务能力

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是基于制造业的物流需求而产生的,制造业将物流需求外包从而与物流企业产生了联系。物流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制造业物流需求外包的水平,物流服务能力低会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从而导致制造业物流服务外包水平低,降低了两业联动的水平。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的个性定制化生产模式的确立导致对物流服务要求更高。

物流服务需求和供给因具有碎片化和非计划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匹配,互联网可实现物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和优化组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因而“互联网+”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获得更多利润创造了空间[10]。总的来说,宋华[11]、梁红波[12]和吉峰、张婷、巫凡[13]等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通过“互联网+”驱动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能够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互联网+”驱动的物流服务创新可以满足制造业高水平的物流需求,为两业联动中信息沟通不畅、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2)制造企业因素

制造企业的因素主要是指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认识,即制造企业的物流战略规划。前文也提到过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制造业对物流外包的认识不足。制造业制定物流战略的出发点是降低总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一点出发制造企业基本有两种选择,一是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二是制造业企业比较注重核心产品,具备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这种企业比较倾向于物流外包,从而产生两业联动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协作成为商业新常态,并且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就是由连接和协同产生的,因此“互联网+”会引导制造企业外包其物流需求,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制造业和与其联动的物流企业处于同一个供应链的网络中,从供应链层面分析可以反映制造业选择与物流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点。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在供应链层面的应用,目前绝大部分的学者都指出“互联网+”整合了供应链上的资源,包括信息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资源,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同时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方便了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优化供应链战略和网络,从而降低总成本。

(3)两业之间关系

基于关系的确立基础、发展过程将两业联动中形成的关系因素分为四个维度:信任、参与、共同目标和长期关系。

“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应用使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得以建立,打破了行业壁垒,使物流业和制造业不再各自自成一体,平台方便了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资金资源、设计和创意资源等的共享,使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更易于达成共同的目标,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目前,业内还没有对物流服务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精益物流评估标准,可以提高运作流程标准化和缩小运作管理的差异化,方便物流企业上游的制造业企业评估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增强物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依赖程度,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制造业在各个流通环节和更多增值服务方面与物流业更深层次的联动。

(4)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政治、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四大方面的总称,本文中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和技术因素。国家政策会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努力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中国制造2025”提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业发展以后,我国发改委又提出“互联网+流通”和“互联网+高效物流”等指导意见,意见中均指出鼓励物流企业要依托互联网向供应链上下游发展,推进物流与制造协同。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势必会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制造业更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引导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向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

“互联网+”在技术创新方面对两业联动的影响是最广泛的。互联网技术对两业联动的驱动通过生产技术设备、物流基础设施等实体技术设备的更新和软件系统的创新建立一个由新技术支撑的智慧化的供应链体系,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业企业不仅建立自身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创新的供应链体系对整个供应链流程上流通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多要素进行高效的集成、筛选、分析、管理、生成和传递。Jung等学者的研究证明各个行业的企业只自己掌握原始数据是不足以产生价值的,只有跨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才能创造价值,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从这方面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创造了价值[14]。

4 结 论

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描述并分析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的关系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创造价值的机理。总的来说,“互联网+”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制造业更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引导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向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技术方面,“互联网+”创新驱动的信息化系统和创新的供应链体系会对整个供应链流程上流通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多要素进行高效的集成、筛选、分析、管理、生成和传递,实现共享的价值创造,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带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 电子政务,2015(6):4.

[2] 沈文装.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贺团英,马天山. 关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2009(5):28-29.

[4] 周荛阳. 第四方物流破解“两业联动”之惑[J]. 中国储运,2012(3):101-103.

[5] 刘永亮. 基于产业细分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营商环境研究[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 彭本红,冯良清. 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8-25.

[7] 程永伟.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测度及影响研究――基于供需依赖性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2013(1):62-71.

[8] Cook L S, Heiser D R, Sengupta K.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upply chain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1,41(2):104-134.

[9] 王强,储昭P. 依赖、信任和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及其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12):133

-145.

[10] 李卫华. 借助“互联网+”战略的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 ν饩贸,2015(9):74-75.

[11] 宋华. 新兴技术与“产业供应链+”――“互联网+”下的智慧供应链创新[J]. 人民论坛,2015(22):21-34.

[12] 梁红波. 大数据技术引领物流业智慧营销[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85-89.

第3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 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 国内协同知识研究热点分析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工作流模型研究 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研究 组织制度创新视角的协同知识管理研究 组织协同知识创新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机制研究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协同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用户参与协同知识生产的动机因素探究 上海源天协同知识管理的行家 强化图书馆协同知识管理的思考 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协同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链的建设探析 构建云计算在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逻辑框架 维基社区协作内容生产的信任管理研究 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研究 对不同知识背景人群合作创新的仿真研究 信任对不同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研究 基于“融知―发酵”模型的用户知识获取协同机制研究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2009中国维基发展报告[R].

[5]Hilligoss B,Rieh SY.Developing a unifying framework of crediblity assessment:Construct,heuristics,and interaction in context[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8,44(4).

[6]Marschak J.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system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71.

[7]Rieh S Y.Judgement of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cognitive authority in the web[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53(2).

[8]Eppler M J.Managing information quality:Increasing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in knowledge intensive products and processes[M].Berlin:Springer Verlag,2003.

[9]丁敬达.维基百科词条信息质量启发式评价框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2):11-17.

[10]查先进,陈明红.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46-55.

[11]高志勇,高建民,陈富民.数字化制造中的信息质量问题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7):981-985.

[12]张薇薇.开放内容可信度的实验研究[J].情报科学,2012,(12):1830-1839.

[13]Shyong(Tony)KLam,Jawed Karim,John Riedl.The Effects of Group Composition on Decision Quality in a Social Production Community[C].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GROUP 2010,Sanibel Island,Florida,USA,November 6-10,2010.

[14]莫祖英,马费成,罗毅.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2):12-18.

[15]维基百科可供查证[EB].http:∥/wiki/Wikipedia:V#.E5.8F.AF.E9.9D.A0.E6.9D.A5.E6.BA.90.

[16]Arazy O,Nov O,Patterson R,et al.Information quality in Wikipedia:The effects of group composition and task conflict[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1,27(4):71-98.

[17]Wang R Y,Strong D M.Beyond Accuracy What Data Quality Means to Data Consume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996,12(4):5-30.

[18]Kahn B,Strong D M,Wang R Y.Information quality benchmars:product and service performan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45(4):184-192.

[19]Besiki Stvilia.Measuring information quality[D].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SA),2004.

[20]曹孟谊,吴建明,孟秀玲.国外信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18(4):55-58.

[21]马小闳,龚国伟.信息质量评估研究[J].情报杂志,2006,(5):19-21.

第4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内容摘要: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方方面面,在产业集群中也有相关研究。针对目前集群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群集的研究,梳理了集群供应链理论的研究趋势,就集群供应链的系统特征和群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集群供应链的复杂适应性研究,特别是在群集特征的研究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 群集 集群供应链

复杂系统及其群集特性研究

对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圣菲研究所(SFI)于1987年提出“混沌边缘”的概念。在对人工生命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中,发现在有序和混沌之间存在一个相变阶段,在这个层次中,系统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适应和自组织的复杂现象。系统通过自身的适应和自组织而达到混沌边缘。Holland(1992)则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并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的研究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思路,复杂适应系统关注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和系统新特性、新秩序的涌现,其本质在于其进化过程中凸显的永恒的新奇性。其研究方法强调采用计算机仿真作为主要工具,研究对象则尽量简化。CAS在管理学领域的引入标志着对组织的研究从传统结构性观点到对自组织、自治理认识的转变。

在复杂适应系统特性的研究上,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L.Von.Bertalanffy定义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Holland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一般都具有通用的4个特性,即:聚集(aggregation)、非线性(nonlinear)、流(flows)和多样性特性(diversity),以及3个机制,即:标识(tagging)、内部模型(internal model)和积木机制(building blocks)。复杂适应系统的其他特性和机制都可以通过这7个基本点的适当组合派生出来。Mitleton-Kelly(2003)则定义了CAS的10个基本原则:连通性、互相依赖、共同进化、混沌边缘、概率空间、反馈、可追溯性和时间、路径依赖、自组织、涌现。国内学者刘晓平(2008)综合了众多复杂系统的研究提出复杂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自适应性/自组织性(self-adaptive/self-organization)、涌现性(emergence)、演化。其他特性如不确定性、预决性、开放性等都体现了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整体和关联特点。

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有一些由大量自治个体组成,无集中控制的系统也涌现出一些特定的行为,而且这些现象在几乎自然界研究的所有尺度(从非生命世界的分子到星系,从生物界的简单的细菌到高等动物)上都存在。对于这类系统学界统称为群集(Swarm)。

对于群集系统的研究始于意大利学者Bonabeau和Dorigo,他们受蚁群在觅食过程中利用信息素(pheromone)总能找到从巢穴到食物源的最短路径这一现象的启发,首先将生物学领域的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研究推广到人工系统领域,提出了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蚂蚁系统(Ant System,AS),随后又归纳出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的元启发算法。Kennedy等人则在观察鸟群的协作觅食中,开发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一是人类智能的产生源于社会交往;二是文化和认知是人类社交的结果。人们还发现,不仅蚁群和鸟群具有群集智能,大多数具有群居生活习性的生物系统都有比较相似的群集智能表现:蜂群、鱼群、狼群等都可以提炼出相应的人工系统模型。目前,蚁群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成为群集智能优化方法中的两个大类,在科研和应用上都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对群集智能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ACO和PSO的改进和应用以及建模和仿真方面。俞辉等人(2007)考虑基于有向网络的智能群体的群集运动。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智能群体速度方向渐进收敛,并保持方向一致;二是智能群体速度大小渐进收敛,并保持大小相等;三是有邻接关系的智能体(Agent)之间没有碰撞发生;四是智能群体的势场函数被最小化。理论分析显示,有向图的弱连通性及一种称为平衡图的有向图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群集系统具有实际意义,它是理解生物复杂性的一个途径,一方面,可以借鉴生物的智慧,把分布式策略用在自治多系统(如多机器人或自治飞行器系统)的控制、协调以及编队控制中。这些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个体自治、非集中式(decentralized)控制、局部信息作用(local interaction)。通过设计一定的控制律,可以使系统整体呈现出所期望的涌现行为。另一方面,群集有可能来解释群集智能(swarming intelligence)的产生,每一个个体通过协作却可以展现出一定的智能行为。而且,作为一个分布式协作系统,群集具有鲁棒性和自组织的特征,群集系统是基于局部优化的系统,在效率和鲁棒性方面可能要比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更有优势。

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群集研究

中间性组织以供应链服务的方式介入企业网络,通过更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改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关系,供应链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其成功可能性也就提高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题仍然在链内,但也有实践者和学者们正在逐渐意识到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与其成员企业的能力紧密有关。

Gadde(2004)指出由于生产、运输和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发展引起的新的分销渠道安排支持更合作的关系,并且能够加快供应链不同成员的资源的整合,这种整合将导致企业日渐依赖于其他企业控制的资源。同时也需要企业在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时域空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战略决策。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演化网络中的活动相互依赖性正在逐渐跨越组织的边界,从而使企业之间增强的协调成为必要。

黎继子(2004)认为,集群是纵向企业相互分工协作高度发达,横向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而形成的组织,即网络是这个组织的显形结构轮廓,在此背景基础之上是隐形、有向的链状架构。集群网络和供应链是一种有机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都因与其关联的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产业集群内由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凝聚,远远超过了独立企业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熊小莉(2006)基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了供应链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认为企业核心专有资产的聚集导致了组织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的上下游扩张则是集群供应链网络的雏形,而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强化则来源于创新网络的技术路线的不断修正。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供应链集群网络的群集现象既是实际的需要,在理论上也是演化的必然。

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性研究上,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一些学者结合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以及网络有向性来研究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征。如:黎继子(2004)认为集群网络式供应链系统具有三个结构特点:有向性、网络结构性和核心性。并通过裂变、集聚和扩散迁移实现网络演进。张昕瑞等(2008)总结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一些基本特性:多维性、多“流”性、动态性、风险更大。樊霞、朱桂龙(2008)则从企业创新网络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无标度特性和群集性,同时证明了断键重连和特征路径长度对创新网络有效性的影响。

一些学者则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分析了供应链产业集群的特性。肖凡平等人(2005)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系统的特性:自组织、连接、维度、动态、多峰地形、准均衡和状态改变、非线性变化和非随机未来,并通过仿真证实了这些特点。周健等人(2004)认为在供应链中不但有物质流,更重要的是还存在知识流,而且正是知识流的存在使得供应链具有动态特征和不可预测的特征。他们总结出供应链系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具备一些显著特征:主体的聚集、分裂和学习行为;自组织、涌现和反馈;维度(主体行为在变化时受到的制约越多,维度就越低;反之,则维度越高);动态性(任何一个供应链系统的变化都会使其周围其它系统发生变化,并会进一步地导致更多变化);非线性(受系统中许多变量的复杂交互影响而呈现出的特性)。结合这些特性,他们在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内部模式、控制和协同发展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推论。张智勇等人(2009)结合物流产业集群的特点,指出物流产业集群的涌现性机理,体现了物流服务一体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产业集群的涌现特征不是某一区域物流企业特征的简单之和,有1+1>2的效果;二是集群涌现特征的种类与单个物流企业特征的种类完全不同,比如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再造;三是涌现特征不能由单独考察某一个企业的行为而推导出来,物流产业集群的完整产业网络不是单个物流企业所具备的,并以此推导了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五维模型。

评述与展望

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的领域。目前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

一是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单条供应链内的相互关系及资源整合和规划能力的研究,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研究较少,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群集特性研究更少。这与其交叉研究的性质有关,也与其需要更多的企业研究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有较大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对于集群供应链的研究是目前供应链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宏观性。

二是目前的研究要么基于复杂系统的视角研究供应链集群的复杂性质,要么基于网络特点研究供应链集群的有向、加权、随机性与确定性等问题。但集群供应链既是复杂系统,也是网络系统,既具有复杂系统特点,也具有一定的网络特征。这也与实际系统相吻合: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各个不同规模,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往往组合成一个较大的集群,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相互结合,既能够提高节点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使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抗拒风险能力增强。集群企业之间通过企业自治、跨越多条供应链和资源依赖等多种方式来规避断链风险和降低网络成本,实现集群优化。而且,集群的网络特性是在企业主体聚集在一起后涌现出来,仅对任一方面单独的研究都不可能使我们了解系统的全部。

综上所述,基于复杂系统角度的集群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结合复杂系统群集特性来研究产业集群,既可以丰富供应链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还可以基于理论加强产业内各企业的协调合作,整合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使产业集群呈现出类似信息网络或生物链的紧密衔接的需求―供给关系以及涌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对产业集群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平,唐益明,郑利平.复杂系统与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

2.肖人彬,陶振武.群集智能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3)

3.俞辉,王永骥,程磊.基于有向网络的智能群体群集运动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24(1)

4.黎继子,蔡根女.技术创新网络与隐性知识流转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

5.熊小莉,何景风.基于自组织创新网络的集群式供应链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6,9

6.黎继子,蔡根女,鲁德银.基于集群网络式供应链变迁演化规律研究[J].情报技术,2004,2

7.张昕瑞,王恒山.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2)

8.樊霞,朱桂龙.基于小世界模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J].软科学,2008,22(1)

9.肖凡平,唐小我,张明善.供应链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其仿真实现[J].管理学报,2005,2(5)

第5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 绿色旅游 供应链 绩效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业被当作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之中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供应链的运作成为了其基础内容,在开发旅游资源以及游客涌入的情况下,全国各个地方的旅游行业有多种问题的存在,主要是运作成本比较高,有着严重的资源破坏等问题,因此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的相关发展。将其作为基础,提出绿色旅游供应链,属于解决如今旅游供应链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内容。

传统旅游供应链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供应链缺乏相应的合作响应机制。在供应链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使其相应速度以及效率得到提升,另外也能够让相关企业得到利润。如今,合作供应链已经不再属于一种传统的企业关系,而转变为较为全面的合作关系。在长时间之中,我国旅游市场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旅游供应链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并没有建立较为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同旅游主体之间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没有较快的速度对于变更计划反应进行处理,从而有较高的协调成本,导致很多游客投诉的情况出现,对于旅游地的相关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以说,导致供应链上企业没有较强合作关系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就是与企业经营模式之下的观念以及制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包含文化冲突以及机制冲突等内容,另外也可能会与合作意愿以及利润分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旅游供应链核心企业缺乏相应的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之中,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有相应的控制能力以及支配能力,可能属于上游或者中下游企业。将旅游供应链作为出发点,如今较为认可的观点就是在供应链之中,旅行社属于核心内容,然而在对于核心企业的认识方面能够了解到,供应链不仅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还应当有相应的规模。所以旅行社在相关供应链之中的核心角色被怀疑,因为其规模并不大,在如今经营分包或者转包的状况之下,旅行社很难更好地影响或者协调其他的合作商,或者对于相关价格进行掌握,导致旅行社的影响力以及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如今恶劣的环境之下,供应链之中缺乏相应的核心企业,导致其地位下降。(如图1)

图1:影响旅游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

旅游供应链之中缺乏畅通的信息。旅游供应链不仅包含了将商品以及物资作为基础的数据流动等内容,还包含了将游客流动作为基础的相关内容,这并不是一个非常闭塞的信息,而是开放的而且包含众多内容的信息,比方说飞机火车延误到达的状况,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位置改变等状况,这些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活动,进一步会对于所有的供应链产生影响。如今看来,物流领域的相关跟踪识别技术,以及其他结算管理系统还没有在旅游行业进行应用。从而导致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快捷的意识内容,旅行社也没有办法对于有关企业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掌握,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景区拥挤以及游客滞留的情况出现,另外旅行社对于交通运输车辆闲置率以及酒店空余的床位数等方面没有全面的了解,可能会造成交通运营费用以及高成本的情况出现,餐饮以及旅游并没有掌握相关方面的借贷人数,可能会导致旅游物资出现过量采购的情况,导致高库存积压的情况出现。

绿色旅游供应链实施情况

旅游行业信息以及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在新的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就是智慧旅游,其是将旅游资源整合作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方法,能够使游客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使成本得以降低。甚至可以说智慧旅游能够使旅游供应链更加高效,使旅游信息得到全方位集成,从而构成供应链的全方位保障,如果要进行信息集成的话,应当将供应链流程作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信息的集成中心,是在各方面信息之中交汇融合的策略,从而对于旅游活动产生指引以及集成旅游信息化。首先是对于物联网在旅游行业之中的应用以及普及有一定的依赖特点,另外是联系了所有的运载工具、设施以及相关景点内容。其次是进行有关于旅游行业的数据库以及相关信息的建立,匆匆而共享有关信息内容。最后是建立旅游业有关的相关合作关系内容。

在旅游信息集成化的前提下,如果想要真正提升相关品牌影响力,就应当摒弃过去的管理思想,将供应链之中的企业以及各个部门当作整体,产生集成化的相关体系内容,从而优化以及集成经营管理思想、人员以及技术等内容,集成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回路,其中包括业务重组、集成规划以及过程控制等内容,另外还包括创业团队、顾客化策略,另外在控制回路之中,会包含集成化旅游供应链,从而产生互相之间进行合作的整体内容。

旅游产业低碳化。如今旅游活动之中,最重要的形式内容就是低碳旅游,应当将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基础,然而低碳化的旅游形式并不能确保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应当更好地构建旅游产业的低碳化道路,一方面包含了出行过程中的低碳化,比如低碳住宿和交通,从而使旅客的活动尽量少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另外,采购旅游产品和物资也需要进行低碳化的相关运作,特别是在开发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以及经营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低碳理念,依托相关技术,进行环保材料以及能源的推广以及使用,旅游地产品应当彰显相应的特色生态,不应当过度的进行开发以及建设,应当反映原本的生态文化,总的来说,旅游产业低碳化应当将供应链作为总体内容,需要不同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主体的参与,从而实现低碳发展和经营,这样一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应的持续发展策略。(如图2)

最小化旅游供应链运营成本。旅游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指的是为了使游客的相关活动需求相满足,比如旅游交通、餐饮、旅行社以及住宿或者导游,产生这些需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协调运作以及相关接待成本,在旅游供应链运营的过程中包含了隐性以及机会成本等内容,我国如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这样一来会导致游客出现出行成本的增大,对于大众旅游开展非常不利。另外,隐形旅游成本并没有被人们认识以及重视,比方说旅游景区的生态破坏或者环境污染成本比较高,特别是没有办法估量相关生态成本。所以应当将供应链作为主要内容,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改造,使供应链成本降低的最主要办法发就是进行供应链的改造,从而更好地设计旅游线路,对于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连接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可以进一步采用相应的环保技术以及节能技术,比方说在景区内部以及相关短途线路之中进行电瓶车的使用。另外要进行旅游商品配送和采购管理的强化,因为在供应链成本之中,采购成本的比重比较大,所以旅游企业可以利用集中采购或者协同采购等方法使采购成本得以降低,在优化旅游商品物资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基础设施平台的完善,从而进行集散中心的打造,使旅游物资的相关配送路线得以优化和提升。

绿色旅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

在供应链之中,绩效评价的效果就是对于供应链运行的协调效果以及实现程度进行衡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决策和支持有非常大的效果。评价供应链绩效这个方面,国内以及国外都有了相应的研究,传统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对于绿色供应链这个理念而言,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并没有形成相关评价体系内容。本文将绿色供应链作为出发点,进行了绩效评价方法以及指标的探讨。

了解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一是传统制造业和旅游供应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属于一种网络链,其基础是产品生产制造、采购以及销售的网络链,对于旅游供应链而言,则是围绕游客进行的活动而产生的餐饮、酒店、旅行社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所参与的网络结构,其基础内容和核心要素就是游客,在运营方式改变的过程中,供应链之中的绩效评价点产生了变化,在传统制造业之中,将速度作为基础的供应链有非常突出的物流重要性特点,虽然说旅游物流有一定的重要性,然而最重要的是相应的服务质量。在长期过程中,我国旅游企业并没有产生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运作理念以及意识,企业之间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及保障,只是各自为盈,并没有较为强大的合作联盟的构建,因此传统买卖关系比较明显,造成旅行社之间出现了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导致游客投诉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旅行社的整体形象被影响。在这段时间,很多知名旅游地,比如海南三亚以及云南丽江等,由于出现的各种宰客和强制购物等事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应当围绕建立相关绩效服务指标,使旅游地的运行得到较好的提升和保障。

二是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管理水平的提升。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本质特点是持续优化相关运行系统,旅游供应链网络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非常大的差异,有的是直接参与到餐饮、旅行社等过程中,另外也有一些间接的旅游服务上,从事物资销售、采购以及流通的过程中,在选择企业群体评价方法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然而无论如何,应当将供应链的优化作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评价内容:第一是判定如今旅游供应链的运行状况,对于运行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行参考标准的设置,对于差异展开一定的分析,同时对于供应链系统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识别,对于供应链运行的好处和坏处进行全面的把握。第二是进行供应链方案的优化,对于供应链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辨别,从而进行一定的提升以及改进,相关措施和方案应当利用指标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于上升水平进行性考核,比方说旅游企业的利润以及回报率等内容,这些指标对于企业盈利更为注重,在进行优化以及改进的过程中,供应链内部的效益比较复杂,因此有的措施并不能进行利用。

三是成本约束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给供应链体系以一定的决策以及依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供应链的管理得到改进,不过在这个时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方说供应链较为复杂,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更加复杂的问题出现。有时需要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采用较为复杂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这会导致管理成本提高,有时甚至高出相应的收益。所以应当更好的考虑投入以及产出等方面的问题,从数据方面评价相关绩效内容。

四是选取不同旅游地的指标方面有差异存在。将我国旅游业这几年的关注点作为基础,旅游地的发展成为了如今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旅游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过度开发等问题是非常突出的,而实施相应的供应链就是要在旅游产业系统方面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体系,不同环境之下,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并不相同。所以在评价相关旅游地的时候,应当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予以关注。

选取评价指标。国内选取绿色供应链相关指标的基础是业务指标流程,并与其他评价指标相结合,本文对于供应链的评价需要综合化的选择,在实际操作方面,供应链会有高昂的管理成本的发生,所以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应当从实用性等方面作为前提。

旅游服务质量,将游客的整体感受作为出发点,具体指标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则包含了相关服务水平以及质量问题。业务流程水平。反映了企业具有的业务效率以及业务水平协作程度等内容,另外还包括供应链的相关资产,以及旅游利润和收入增长等指标内容。低碳化属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将其作为基础可以对于相关运营状况进行衡量,并进一步衡量废弃物的排放以及旅游地的影响等内容。

绿色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近年来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顾客满意度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并出现了其他成本增加之类的问题,而对于绿色旅游而言,其发展与成本的降低息息相关,以最小的环境破坏作为代价进行下一步的发展。能够了解到的是,在今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就是低碳经济,其是将游客作为基础,并且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共同进行相关运作,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应当进一步进行完善以及优化。

第6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渠道协调;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结合

1.引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首要的投入要素,种子承载了农业科研劳动者的智慧,是农业增产最主要的内因,种子质量的高低、种子行业的发展水平、种子流通渠道的合理化与否都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状况。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全球种业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占全球种业的市场份额为35%,而中国种子种业排名前十的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不到1%。以孟山都、杜邦先锋等为代表的国际种业寡头不断通过多种方式渗透中国种子行业。而多、小、散、乱是国内的种子行业的真实写照。

加入WTO为中国种子行业提供了良好的调整发展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的种子行业在产业规模、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很难抵挡大型跨国种业集团的猛烈冲击。外资种业巨头通过多种方式渗入中国市场,他们在科技含量、市场、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对中国的种子企业而言,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机遇,如果不能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中国种子行业乃至农业都讲面临巨大威胁。本文对分析探讨了目前中国种子行业供应链渠道的运作模式:育种科研―品种推广―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营销―技术服务―产后加工,以期对我国种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种业发达国家种子供应链模式

当今世界种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征:(1)全球种业市场整体增速较缓;(2)市场高度集中,集中度逐年提高;(3)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成为种子市场竞争的焦点。

当前,全球范围内,高度发达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荷兰、以色列、德国、法国、日本、丹麦等发达国家。种子行业在这些国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种业发达国家的种子行业在创新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运作机制、管理方式、供应链渠道成员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值得国内种子产业相关企业、机构学习、借鉴。世界上主要种业发达国家,常见的运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1)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供应链模式,国有科研院所或者高校从事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科研院所选育出的品种由专门机构进行批量生产,然后由公共的推广机构进行推广和销售。也有一些大型的私人公司,他们资金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在他们的主导下构建起一条种子的供应链渠道,从事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关键是他们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专利和品种所有权。这一类代表有美国的孟山都、杜邦先锋、荷兰安莎种子集团等。这些公司实力雄厚,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子生产基地,加工包装工厂,背后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构建了强大的营销网络,市场占有率很高。它们的特征是市场为导向,集研发、繁育、加工和销售于一体。

(2)种业公司或研发单位研发、种子公司生产、加工销售,这类渠道表现为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分工比较明确,一般以科研院所或者种子公司为中心,部分企业以科研院所或者种子公司为依托建立起销售渠道,从事种子的生产销售,这种模式常见于花卉蔬菜种子市场。

(3)科研单位研发、私人种子公司生产和销售或是二者联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比较常见,例如日本农林水产所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自由处理或者转让,这就促进了国有科研机构与私人企业的沟通交流,加速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

3.中国种子供应链模式和现状分析

计划经济时代的环境下,我国的的种子研发培育一般由大学和各级各类农科院、农科所完成,种子的流通归各级种子管理站或者种子公司控制,研发、生产、销售分离,效率不高。加入WTO后,中国种子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必将迎来行业的深刻变革,目前我国种子行业的规模和集中化程度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实地调查,分析种子的价值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分配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专业化产品,非专业购买”是种子市场非常重要的特征。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指导,农民在购买种子时,其决策受到广告宣传和种子零售店的店主影响非常大。即终端的推荐是决定农户选择什么品种的主要因素。据估算,未来我国常年用种量约为125亿公斤,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亟待改革,种子行业也不例外,仍然处于相当低的发展水平,运营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显得分散零乱,中国目前传统的种子供应链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1)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种子公司生产、个体经销商销售,此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渠道中成员间合作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政,在产品销售、技术转让过程中,不能很好处理成员间利益的分配。(2)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大型国有种子公司,凭借强大和科研实力和雄厚的资金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形成了集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于一体的模式。目前国内的上市种子公司,基本都属于这种模式。(3)私人种子公司在种子生产方面比较专业,但是没有科研能力或者科研能力很弱,依靠科研单位转让技术或者专利,然后自行组织种子生产销售,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

目前主要种业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跨国种业集团目前已经占据中国花卉蔬菜种子市场的80%,并开始渗入大田作物种子市场。我国种子产业正处于系统转型期,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政策的影响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种子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府的干预过多。科研机构、种子公司等都是政府主导下的非企业化运营的特殊社会组织机构,这种模式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但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品种选育是科研机构的事情,种子的生产推广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遍布全国乡镇村庄的推广销售点小规模经营。行业分散,大多规模较小,竞争力很弱。目前我国种子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管理模式落后。目前我国种子行业的主导经营机构是国有种子公司。种子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严重脱节,种子经营机构不进行研发,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科研机构只搞研发,不参与生产经营;(2)行业分散,缺乏竞争力。私人种子公司数量多,规模小,科研能力低,不具备进行高规格创新的能力,很多所谓的新品种只是陈旧品种换了新包装,几乎无创新科研,这些小型种子公司在巨大的外资冲击下,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小(3)标准化程度低。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在标准上往往要受制于人,标准的制定不够全面,无法适应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已有种子标准缺乏系统性,覆盖面不广,仅限于种子生产、质量检验与质量判定、产后处理等几个环节,品种选育、审定等环节尚无标准可依。

4.发展建议

建立健全种类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种子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种子行业相关的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农民在遇到种子质量纠纷时,很难得到相关的法律援助和指导。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和市场的发展相结合,为种子行业的健康继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保护与种子相关的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权、种子产业商标权、种子产业商业秘密权、种子产业科技著作权等;种子承担了农作物高产最主要的科技因素,凝聚了育种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保护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确保科研工作者取得与成果相对应的物质回报,是激发种子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保证农业用种安全为目标,大幅提升种子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模式,从构建互利共赢的种子供应链的角度实现种子生产经营实现规模化。种子产业化经营表现为市场联公司、公司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模式,以企业为龙头,一头连着外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合理处理供应链渠道中所有成员间的权利义务,责任明确,利润合理分配,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研发、生产和加工,把生产、加工和销售衔接起来,实现规模化运作。

产学研结合,加强种子科技创新,在世界种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我国的种子科研工作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投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是基础的基础”。妥善处理好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种子公司、科研开发人员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选择合作关系或者一体化关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种子科技创新体系,为种子科技的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创新优化销售渠道,“专业化产品,非专业购买”是种子市场的显著特征。农民信任相互间的口碑宣传,同时受零售商的影响比较大。采取推拉结合的促销策略,即重视广告宣传和个人推销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容易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也容易收到邻里之间成功经验的影响,在构建销售渠道时,要结合农民的特点,利用推拉的合力,加强对农民的成功经验的宣传,以及对销售商的正激励来提高销售业绩,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由于农民农技知识薄弱,可以通过“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种子的认知和辨别能力。从种子的最终购买者出发,培育目标客户,与农户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做好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开展进行科技讲座,采用技术营销产生推拉合力,来赢得最终消费者的认可。(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玉清.中国种子市场与国际贸易[J].种业论坛,2007,(6):4-6.

第7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产业链;通用航空;协同发展

一、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

商务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以其大跨度、多市场的特点,吸引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纷纷涉足跨境电子商务。例如,国内京东商城开通了国外网站,国外的亚马逊、EBay等美资电子商务网站在我国布局。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规模的77.2%主要去向美国、欧盟、中国香港、东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欧盟占比较高,分别为17.2%和16.3%;其次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东盟、日本、韩国、印度。然而,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等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资本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支付方式、跨境物流模式、贸易壁垒、汇率制度、税收政策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使得经营成本构成复杂、经营风险大,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复杂程度相较于境内电子商务物流大幅增高,使物流已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关键性瓶颈。

二、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主要有十余种模式,但主要包括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保税区、自贸区、海外仓等,它们有各自优势和劣势(如表1)。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跨境物流主要依赖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跨境物流配送时间较长。例如,使用中邮小包或香港小包到俄罗斯和巴西等地,普遍的送达时间在40~90天,使用专线跨境物流也需16~35天;还有一些跨境电子商务卖家不重视进口国监管制度,或目的国海关的贸易壁垒,导致海关扣货查验,再加上一些国家需要人力清关,效率很低,跨境物流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二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环节复杂,当发生消费争议时,由于跨境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和偏好、税收政策等方面导致跨境物流配送时间长,使得经营成本构成复杂、经营风险大,单件商品的反向跨境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维权成本很高,导致跨境买家的退换货要求难以得到支持。三是跨境商品的“供”与“需”并没有完全对应。比如,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卖到俄罗斯排名前十的品类,与俄罗斯买家市场需求的十大品类出入较大。原因是跨境物流无法将需求的商品运到消费者手中,可见跨境物流的时效和服务会影响到体验,左右着跨境电子商务在国外的最终表现,从而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瓶颈。另外,我国目前境内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境外的与境内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国家和物流业不发达国家,会导致包裹实时追踪难或无法追踪。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交易过程中已实现了即时网络化,但跨境物流模式各有特点,呈现物流碎片化、“物流数据孤岛”等,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品类无限细分化趋势对跨境物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上升,需要快速、高效、安全个性化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所以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以及工业4.0的嵌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背景下,研究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如何协同,最终达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以及更具智慧的物流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三、大数据时代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机制

作者在先前研究中已经提出物流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网络(其模型如图1),物流管理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基于物流本身的服务功能,所以物流供应链实质上是物流服务链,服务链管理是物流的核心。服务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敏捷的快速反应是物流能力的重要表现,物流能力包括点能力、线能力和网能力,物流服务链成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服务链的整体竞争力,服务链剩余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分别从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而物流的价值和附加值通过服务链剩余可以得到实现。协同学理论认为,系统间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协同学论证了关于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遵循了子系统的协同运作的普遍规律。序参量作为代表系统有序化程度的宏观量,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综合力。序参量是子系统之间通过密切合作和协同一致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模式,是子系统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一种合力。而序参量一旦形成,便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反过来对所有子系统起着支配和主导作用,从而决定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服务链剩余是服务链系统协同管理的序参量。所谓服务链剩余是借用经济学的概念,指服务链中所有的企业,包括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形成服务链后的利润减去加入服务链前的利润所得差额的总和。在服务链系统中,服务链剩余是起关键作用的序变量,它支配着整个服务链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在服务链系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服务链剩余支配着专业化、信息化以及服务链企业之间的知识管理等因素在整个服务链运作中的相互作用,推动整个服务链系统演进、发展。随着整个服务链系统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管理深入进行,整个服务链系统协同运作能力和市场适应力得到提升,服务链的竞争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服务链剩余。可见,服务链剩余序参量支配和驱动着整个服务链系统演化和发展,服务链剩余的关键作用在于提高服务链系统内企业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链的协同运作能力。

四、大数据时代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建议

1.构建全球跨境物流服务链,整合物流资源基于物流能力打造服务链,一方面依赖于掌握大量全球物流需求的信息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求物流专业服务商能提供集成化和标准化的跨境物流服务。此外,不同产业的服务链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的跨境物流需求特性也有所不同,跨境物流企业必须有针对地提供专业化跨境物流服务,即跨境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2.建立全球统一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构建敏捷物流、智慧物流,以整个服务链为平台,整合服务链上的各类资源、跨境物流信息,提供具有增值价值的服务链解决方案。3.基于模块化的物流服务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信息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质量、品种、服务和交货期等成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质量高、服务好的产品拥有更多的顾客。在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来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变为服务链与服务链之间的竞争,谁能迅速适应城市场环境的变化,率先推出用户需要的全新产品,谁就能占领城市场,赢得竞争。4.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具有先进性,通过服务链的设计与战略性的资源整合,实现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等,满足瞬息万变的城市场需求,通过模块化的组合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跨境电子商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霄宁.基于物流供应链的跨国公司模块化经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34-37.

[2]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1):45-48.

[3]王自勤.供应链剩余与供应链合作机制[A].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5-2006)[C].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Granovetter,M.LuncheonRoundtableontheNewSociol-ogyofEconomicLife-ASAMeetings[N].Washington,DC.UnpublishedOutline,1985.

[5]FeldmanM.P.Theneweconomicsofinnovation,spillo-versandagglomeration:areviewofempiricalstudies[J].EconomicInnov.NewTechnic,1999,(8):78-90.

[6]Swedberg,R.NewEconomicSociology:WhathasBeenAccomplished,WhatisAhead[J].ActaSociological,1997,(40):161-182.

第8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可见,“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新形态、新业态。这一定义有两个深层次的涵义:一是“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不是简单的跨界连接,也不是颠覆和替代,而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升级和改造出一个开放、协作、共享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二是“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的内涵不同于“信息化”,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互联网思维潜力的大爆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回归到了“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上。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智能等创新要素将会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并逐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互联网+”具有四个核心特征:一是与新硬件产业相辅相成。新硬件产业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它依托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数字化等一系列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同时又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科学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二是大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大数据的涌现是信息资源的技术变革,也是生产要素配置模式的经济变革。大数据及其解析能力正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网络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一种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度的、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生态正在浸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四是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深度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现代工业体系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契合

(一)本质契合

“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而不是颠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它并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它不仅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认知方式,更要求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融合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解决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绝不是用互联网取代现行的全部教育,任何互联网技术、基础设备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的有机统一。二者紧密结合,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二)技术取向契合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助推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对远程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利用“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力求在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此发挥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服务功效。而大数据技术恰恰可以有效解决混合式教学的时间成本、媒体“混合”、成人学习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等系列问题,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整体把握、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远程教育实现学分制、多元化教学和家庭学习,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目标契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提升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这与“互联网+”挖掘各类资源,撬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于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规模化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教育资源的供给力,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机会和教育服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数字时代新型教育体系,对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知识供应链的重组

“知识供应链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网络结构模式。”[2]在这个网链式结构中,任何一个知识链都可以借助知识流的网状辐射,与外部众多知识链发生密切的联系,知识流动的水平越高,产品的价值结构就越大。“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以“知识流”为中心教育,在市场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知识民主化将得以实现,精英知识与大众知识的界限开始消除,人们的知识价值取向也由分科化、中立化、累积化逐步转向了综合化、价值化和碎片化。知识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当前,中国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单纯依靠技术支撑的知识供应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成人学习者“知识需求者”与“知识建构者”的双重身份,重新考量和组合知识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整合内外部知识、创新转化知识形态以及知识流动问题等。

(二)教育服务的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

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它是建立在摆脱传统劳动分工思想、打破职能部门界限以及顾客至上基础之上的作业流程再设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谋求的是变革教育服务模式和创新教育生态体系。这一目标包涵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业内的协作、融合;二是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渗透。当前,中国远程教育致力于“学分银行”、“支持联盟”等服务模式的创新,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混合式教育模式作为面向学生群体的基础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共享课程建设、基于网络形考等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仍局限于单一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这与“互联网+”强调的协同共享式教育服务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三)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健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和应用非常引人注目。但在中国远程教育整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质量体系设计,始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的着眼点是创新应用与新的业态,在鼓励突破创新的同时,必然会要求建立与之匹配的质量保障模式。而中国远程教育的综合改革并未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尚未探索到一种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最佳教学组合”,这也导致了其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望水平。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不健全的诟病,尽管多次强调保证质量,提升水平,但始终无法将质量保证工作系统化。

四、“互联网+”视阈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智慧式”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诉求,它代表了中国远程教育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生成性学习”。在智慧学习环境中,远程学习不再是参加一个专业或者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主动加入一个由众多学习节点所构成的、关系复杂的联结性学习群体。学习者通过某一个感兴趣的学习节点进入学习群体,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通过批判理解、知识建构和迁移运用等“深度学习”来贡献自己的智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和媒体设施介入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了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变革的支撑作用。重视智慧学习环境的研发与构建,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可感知的、自适应的、个性化的智能教学情境,更为学习者提供了协作学习、自我展示和选择多样化的学习网络。互联网影响下的中国远程教育,要积极构建互联互通、灵活开放的智慧学习环境,围绕加强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互这一中心,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创新“联结式”教学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高度网络化、交互化以及反应灵敏的信息媒介与现代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颠覆了人们对学习概念和学习方法的认知。当个人知识与外界组织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学习网络时,学习活动便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而是节点与信息源之间的联结。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学习的网络中,与节点联系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机会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源。也就是说,找到通往节点和信息源的路径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也为当前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创新服务模式指明了方向。“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模式的大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服务模式远不止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更要着眼于实现教育机构间共同课程、共同学习者和共同教师的混合,充分利用联盟合作、集团化供给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共享、通畅的教学资源网络。此外,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还要凭借多元化的交互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分享、评价和传播服务,使学习者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化与创新,让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服务都能够进入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当中。

(三)设计弹性化、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第9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大数据;数据挖掘;信息通讯技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134-06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时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旅游业也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最大的服务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预测,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到2020年将达到16亿,带来的收益也会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1999年却分别只有6.64亿人次和4550亿美元。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由于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得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前景。200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和海外入境旅游人数总和为8.28亿,总收入4158亿元,但2010年增长至22.37亿人次和1.570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惊人的10.4%和14.2%。

全球旅游热促使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完全改变了旅游的商业模式和结构。特别是近10年以来,云计算、物联网、Internet和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旅游信息化进一步升级,同时也让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游客需求和消费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信息通信技术彻底改变了旅游组织的效率、旅游市场的驱动方式以及游客与旅游组织的交互方式。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管理、满足游客多元、实时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的消费效率、提高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率等成为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近几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导致全球各行业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1.8ZB,按照其增长速度这一总量在2020年预计达到35ZB,而且数据形式不仅体现在量的庞大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复杂性:存在形式多样(文本,数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和结构复杂(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以及半结构化),信息价值密度低但总价值大(数据中包含大量的无关的,不准确的信息但总价值大,对社会和经济有重大影响),数据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更强――这就是大数据。自然杂志在2008年9月推出了“big data”的专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各学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年2月,科学杂志联合其他一些期刊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推出了一期专刊“dealing with data”,从各领域(生物医药工程,环境地理,物理天文,互联网等)数据处理(提取,存储、压缩,分类等)的多个层次解读了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

旅游业作为当前炙热的服务业,其数据也具有大数据的所有特征,是大数据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目前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诸如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电子商务等。其原因在我们看来是多方面的,如旅游业的起步较晚,旅游行业相关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其他行业广泛,目前旅游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程度较低,国家政府对旅游行业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经济技术投入少等等。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除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之外,也正好迎合了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至今为止几乎没有学者探讨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正是如此,智慧旅游伴随着大数据有待于解决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在我们看来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智慧旅游的定义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相关体系架构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核心是大数据挖掘。

二、智慧旅游定义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以及智慧城市两个概念的延伸。智慧地球也称智能地球,2008年首次由IBM提出。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肯定了智慧地球战略,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通过近几年的发展,IBM智慧地球战略为全世界所认可。按照IBM定义,智慧地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它具有三个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具体实践应用,智慧城市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通过多元化网络相互连接并实时提供人们活动和物体的信息数据,为城市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时决策。

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延伸,其相关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旅游方面研究上没有统一科学的关于“智慧旅游”的学术用语,如黄超等认为智慧旅游就是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和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及时了解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张凌云等学者指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游客指定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等,提出了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可喜的是当前中国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北京,上海等一批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实验平台。然而上述关于智慧旅游的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层面上的,偏向于智能旅游,而智慧旅游建设也侧重于信息化建设。

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传统旅游的升级,还是一种服务。所有的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旅游资源的信息化、旅游经济的优化运作等最终都是为旅游消费者和各利益团体服务,是为了给游客订制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各营利团体的利益、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大服务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亦是如此。智慧旅游服务的过程就是大数据的收集、储存、管理、挖掘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又是大数据挖掘,其他方面都是为数据挖掘服务。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旅游各类型和所有来源数据的信息,才能更好进行各方利益团体的协作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员物资和交通的调度协调、了解游客的行为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旅游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上述阐述,我们将智慧旅游定义为:智慧旅游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收集和管理所有类型和来源的旅游数据,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的潜在重要价值信息,这些信息为旅游管理决策者进行有效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为各营利团体利益提升与协作能力提供服务、为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更优旅游体验提供服务。图1给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结构,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数据的前期收集管理是智慧旅游的基础,旅游大数据的挖掘是核心,而最终所提供的三类服务是目的。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的一部分,但从城市旅游的范畴上来讲,智慧旅游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城市旅游,旅游还包括自然观光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

三、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在数据量比例上具有巴列特定律“八二原则”特性,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比例可能更大。相反,大数据目前所产生的价值与传统数据相比却是“二八”,这一比例或许更小,其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没有类似于传统数据挖掘的工具和方法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发掘更多的重要的价值。怎样进行挖掘分析大数据,这是当前合理充分利用大数据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除此之外,大数据目前还面临收集、管理、安全等问题,但是相比于大数据挖掘分析,这些问题趋于简单。由于智慧旅游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旅游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当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待于将来研究解决。同时,目前的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旅游大数据挖掘

大数据成为热点以来,学者们尝试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但是几乎无一成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数据挖掘颠覆了传统数据的挖掘方法,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分析转变为相关关系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不再追求产生结果的原因,只关注产生结果的价值。成功案例诸如谷歌公司通过搜索记录的相关分析成功预测H1N1流感爆发时间和沃尔玛超市的捆绑销售等。旅游大数据挖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除了没有有效挖掘方法之外还受到实验平台和数据安全的限制。

1.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是数据挖掘的基础,大数据挖掘更是如此。传统数据挖掘的数据结构简单,易于收集管理,挖掘工具对电脑的处理能力要求较低,通常在个人计算机上或小型计算机集群就能进行实验。而大数据的海量性、结构复杂性以及占用空间的巨大使得大数据对实验平台的要求高很多,不可能在传统实验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方法是在云平台或大规模计算机集成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挖掘分析,这也是目前大数据挖掘分析在谷歌、亚马逊等大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较快的原因,大多数学者也都是通过与大数据公司合作来研究大数据。

目前,对智慧旅游来讲,糟糕的是风景区或旅游部门的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缓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更为缓慢。目前只有黄山和九寨沟等一些大的风景区基本实现旅游的数字化建设,但离智慧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云平台、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几乎没有起步。我们知道大数据实验平台是一个数据共享平台,除了加大投入实验平台必要的硬件设施,旅游大数据实验平台的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涉及更多部门。如图2所示,景区要建设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数据中心,为了数据的完备性,这个数据中心必须要与景区政务、天气地理、交通、电子商务、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社和旅游公司、旅游论坛网站等部门相关联,仅此就是一项巨大工程,协调各方利益是难点也是重点。由此可见,完整地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非常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一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它为国家地区带来的价值优势,利益优势还不太明显,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的白热化,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将会迅速增大;二是政府目前对旅游的建设投入不够,只初步建设了旅游景区和旅游部门的政务平台,但是随着旅游热,游客需求的提高,政府必定会加大对智慧旅游相关建设的投入。

2.挖掘方法

每个人的观点都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区域,对大数据的探索如同盲人摸象,随着数据集爆炸式扩张,难度也与之俱增。数据挖掘的最大难点在于需要科学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数据挖掘,不得不探索新的挖掘方法。目前,在大数据挖掘方法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如Sun利用结构分析方法有效地对半结构化,混合型的异构网络信息进行挖掘,指出大数据挖掘首当其冲是挖掘异构网络型数据,Kang利用Pegasus工具分析了大量社交网络的图片信息,Aral用体内随机试验法对facebook上130万用户从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网络影响力和敏感性分析。目前很多文章都是研究与社交网络媒体有关的大数据,这一点正好与智慧旅游旅游相契合,旅游也是一种社交手段,很多数据也都来源于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中国的QQ、携程网,微博以及各类旅游网站论坛。

大数据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要充分挖掘其价值信息,需要关联多个数据来源,这正是目前挖掘大数据的主要方法――相关性分析。但即使用相关性分析挖掘旅游数据的价值信息,难度也比其他领域更大,因为旅游数据来源更多造成冗余数据更多和数据存在形式更复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需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出旅游风险直觉与旅游犹豫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质量及满意度对旅游忠诚度的影响程度。但如果要分析游客的旅游计划行为,可能就要关注他对天气,交通,景点等方面的搜索,他关注的某张图片,和朋友的微博互动都会影响他的旅游计划,需要对这些数据完全挖掘分析。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实时性挖掘在旅游领域更加重要,游客实时需求特点使得对旅游数据的挖掘也必须具有实时性,这是更大的挑战。

不可否认,未来必然会出现更成熟科学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发掘出大数据更多价值。但是目前除了相关性分析挖掘,在大数据挖掘方法上我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幸好现阶段通过挖掘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旅游大数据因其行业特殊性除了需要探索出与传统数据挖掘不同的方法之外,可能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

3.数据安全

大数据提倡的就是数据共享,数据共享程度越低,大数据挖掘难度就越大,但是数据共享程度越高,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越大。数据共享要求关联多个数据来源容易造成个人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公司企业的商业机密等泄露。从数据收集存储开始,我们的地理信息、手机通讯、邮件、网络聊天甚至电子医疗等都会在所关联数据中心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会让黑客乘虚而入。大数据挖掘分析也会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关于客户和员工,以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财务信息。旅游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如游客出行旅游,他的吃、住、行、购物、电子交易等都会存储到数据库。这些数据如果完全共享,游客如被放在显微镜下而变成透明人,完全没有了自己的隐私,不对数据加以安全管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影响,最终会导致满意度随之下降。旅游数据的安全从收集,存储到后期数据挖掘一直存在,要进行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是首要前提。

目前大数据是以云平台作为存储管理中心,大部分关于大数据安全的研究都集中在云环境背景下。审计服务是保证数据完整性,可用性和避免数据泄露的有效手段,Lan提出一种基于代数特征的数据检查方案,能实时检查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方法都是考虑数据在存储管理阶段的安全性。挖掘使用阶段数据的安全性鲜有研究,这对旅游数据安全是一个大威胁,智慧旅游重在对于旅游数据的实时挖掘。旅游数据安全涉及多方群体,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的潜在价值,旅游数据安全除了技术上的支撑,必须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访问方式、数据安全协议。

(二)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建设特别是中国的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新一代旅游信息通讯技术的建设迫在眉睫,二是旅游的相关管理营运模式需要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能让旅游管理营运更智慧化,而管理营运革新必然促进信息通讯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

1.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从旅游信息化方面讲,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最高模式。目前发达国家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数字化阶段,但是中国只有少数景区和管理部门达到这个阶段,这延迟了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完善原有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和旅游云平台。

移动互联网络是链接游客移动智能终端与旅游云平台等数据中心之间的桥梁,是支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游客能实时享受到关于旅游信息的全程多样化服务、游客需求信息的实时传递、各类旅游数据信息的交互传递,都离不开优质的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实现了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实时互动,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对物体和人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管理、感知利用,实现“一卡通”功能。例如风景区基于物联网建设通过使用RFID、二维码、传感等技术建立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信息库和讲解系统,最终游客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能实时查看收听,管理部门能实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远程状态监控和管理保护。旅游云平台不仅是旅游大数据挖掘的实验平台,更是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旅游信息收集、存储、处理、查询等各种功能应用中心,是原来相互独立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集成整合。通过旅游云平台的建立,能让旅游相关管理更加统一、数据信息更加完整、有效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实现旅游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2.管理营运需要革新

智慧旅游的发展必然导致旅游管理营运从传统方式到现代方式的转变,其管理模式和营运模式更加智慧化。智慧旅游管理营运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在旅游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基础之上。

旅游的管理革新要求管理部门在原有数字化管理基础上进行智慧化管理,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能对各管理和协作目标进行远程管理协作,培养更有专业性的工作服务人员,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引导游客和合作公司企业走向智慧化旅游。如景区的智慧化管理,主要包括:(1)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设计满意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建立快捷实时的旅游相关信息查询系统,对游客位置和游客流量实时监控。(2)旅游资源环境的实时管理,是将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建立智慧化的监管体系,能实时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状态进行分析以便科学的开发利用。(3)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反应了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越来越智慧化的应急体系。(4)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调更加智慧化,合作协调智慧化能减少人工干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催生了各行业新的营运模式,对旅游业亦是如此,智慧旅游也需要开创新的营运模式。传统旅游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查找旅游相关信息方式比较固定,都是靠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安排其相关旅游活动。但智慧旅游时代游客的旅游行为更加多样化、自主化和个性化,更加注重对旅游产品的真实体验,这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所谓“未旅游已先旅游”的方式已经形成。游客行为可能时刻发现变化,其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因此智慧旅游需要加强对游客和市场的洞察力。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旅游营运的策略和设计更讲究实时性,让游客“未旅游已先旅游”的体验更加丰富完美。传统的数据挖掘主要针对历史数据,而大数据讲究进行实时挖掘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再结合心理学,营销学等理论知识,才能设计提供更有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的实时需求。

四、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大数据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在带来问题和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数据是为我们服务的,旅游数据也不例外,怎样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出有价值信息为我们所用,是智慧旅游面临的新课题。大数据挖掘将在智慧旅游领域带来以下几方面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一)发掘旅游商业价值信息

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我们能充分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兴趣偏好,进而为游客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推荐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线路,挖掘潜在的旅游客户等。如通过浏览记录发现,某游客查看黄山风景区相关旅游信息的同时还浏览了黄山周围的小景区信息,表明该游客很有可能观光完黄山风景区再游览周围小景区,结合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可以为他推荐合适的旅行计划。同时,这样的游客不止一个,是一个群体,因此黄山风景区有必要改善与小景区的交通状况,在其官网上增加小景区信息的链接等。

(二)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载体,充分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也是智慧旅游的目的之一,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惠及多方利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前提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开发保护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必须要对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的状态实时掌握,对景区的承载力和影响旅游资源的各方面因素分析,而开发的最大化程度分析都离不开大数据挖掘。

(三)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如前面所述,智慧旅游必然遭遇面临管理营运革新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智慧旅游必然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如透过旅游大数据,容易发现智慧旅游环境下旅游供应链也不再是传统供应链模式。传统供应链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但大数据环境下旅游供应链是一种复杂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层级且每一级包含多个群体,这些群体或竞争或合作。研究它们之间以及上下级的契约关系,协调关系等显然离不开大数据挖掘,这将不但产生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模型理论,也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四)大数据挖掘自身的发展

旅游的白热化必然会同其他行业一道促进大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而智慧旅游所具有的行业特性可能会产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方法。一个小时音频中可能就几秒钟的内容有价值,设计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到这些价值信息,大数据挖掘必须结合旅游的行业特性才能进行。

五、结论

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时代都已经到来,我们经过手指,利用智能手机和相关设备就能了解世界,体验旅游。智慧旅游正在悄然的改变游客的旅游行为,然而智慧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大数据挖掘应用在旅游业也几乎没有涉及。但是大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必将掀起一场管理革命,同样大数据将势不可挡的对智慧旅游产生影响,旅游的白热化让旅游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挖掘,获得更多的潜在价值信息,将大大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大数据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虽然存在许多障碍,但大数据值得我们关注,旅游业对大数据态度应该由未雨绸缪转变为充分挖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