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

第1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物联网;调研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31-3

1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研掌握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掌握职业群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科学定位技工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为北京市技工院校开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提供重要依据。

2 调研分析

2.1 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2.1.1 物联网全球发展状况

1999年物联网概念一经提出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提出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物联网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智慧地球”、欧盟的“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等,都将物联网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复苏和确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发动机”,物联网产业成为继计算机与互联网后席卷全球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浪潮。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将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

2.1.2 我国物联网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那时我们将物联网称之为传感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图1)

2011年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培养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在近几年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年我国物联网的总产值约1900亿元;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2012年已经超过3650亿元,年增速接近40%。2013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近5000亿元,是2010年1900亿元的2.59倍; 2017年将超过万亿元级。而未来3~5年物联网核心细分产业将会维持3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图2)

2.2 物联网行业发展目标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世界名列前茅,在参与国际分工上占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我国在发展物联网产业不管是在市场规模还是在产业化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物联中国”强调,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有三方面:

①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③物联网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2.3 物联网行业人才培养需求情况

2.3.1 我国职业教育中物联网专业发展状况

从物联网产业发展整体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①纵观全国,本科及高职院校在几年前就开始对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全国招收物联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0多所,其中北京有9所。并且已经实施人才培养,现在部分学校已经培养出从事物联网产业设计开发人员。

②据不完全统计,开设有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职高专学校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20多所学校,其中北京只有2所,天津6所,河北7所,京津冀三地总和也不过15所。

③北京市与此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则刚刚起步。目前,北京只有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两所学校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招生。两所学校每年各招收一个班,每班约30人。随着北京市新功能定位及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深化发展。在这一地区物联网产业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维修、维护等技能人才。然而,在2013年修订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中还没能见到与 “物联网”专业有关信息。因此,作为技工院校应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通过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为地区技能人才建设做出贡献。

2.3.2 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是两化的粘和剂也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而且前景非常好,对国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力。但是我国较发达国家的物联网技术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主要一方面就是技术人才的缺失。

从以上数据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与行业应用催生出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并对原有岗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其中有许多岗位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比如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维护与管理,比如基于设备、系统和平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类用户服务等。

物联网各主要领域上下游企业均急需大量人才,据工信部统计,以下领域未来5年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量预估为:

智能家居:100万人;

智慧交通:50万人;

现代物流:20万人;

智能电网:100万人;

智能医疗:100万人;

智慧农业:1000万人。

还有大量急需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的领域不在统计之列。

2.3.3 京津冀地区相关单位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

为了解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物联网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物联网专业课题组前往北京市相关部门及所属市、区企事业和物联网产业联盟单位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需求展开调研,掌握北京物联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并对京津翼进行人才预测,从而为各大院校提供可靠的数据。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北京作为智慧型城市,对物联网的人才需求更是巨大,“智慧北京”的建设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将会产生出巨大的岗位需要和人才缺口。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物联网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高度关注云计算的发展,把该中心建成国内最大的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天津的港口物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占比很大,各个工作环节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所以港口物流行业也成了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之一。而且廊坊市在近5年的发展中对物联网行业人才也在增长。

目前北京市场正加速实施物联网技术应用,调研发现物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已大于研发人才。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结构需求分析如图5所示:

2015年9月,在智联招聘搜索北京物联网招聘信息新增相关职位763个,职位覆盖物联网产品集成、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等。在前程无忧招聘搜索北京物联网招聘信息新增相关职位459个,职位覆盖物联网产品集成、技术支持、应用和推广等。从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两大权威的网站信息可以看出,物联网专业面向产品的初中级研发、产品集成、推广、销售和技术支持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2.4 技工院校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技工院校教育以培养工作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可适合于具体以下几类岗位:感知层终端设备维护、物联网项目实施、系统终端设备维护、网络线路设备维护、系统信道测试维护等。

2.4.1 相关专业实训条件优越便于专业转型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长远规划重点发展专业,近年来不断增加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现有教学实训设备总值800多万元。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房、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传感器检测与应用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室、典型物联网系统项目综合训练室。学校利用以上条件开发实训项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4.2 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紧缺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应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以智慧城市中涉及的智能家居、智能物业为例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智能楼宇管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宁波等大中城市,目前全国从业人员约70万人,其未来5年人才市场需求将达到近100万人。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作为庞大基础支撑的物联网将面临大规模的建设,与此相关的各种岗位上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作为发展智能化城市的北京,更加迫切需求物联网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短缺。在物联网应用型人才需求中,初中级应用型人才尤为短缺。高职及本科院校的物联网专业以设计、开发为人才培养目标。技工院校应以物联网设备安装、维护、项目实施、售后服务与维保、项目与产品营销等多种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因此技工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职及本科院校所不能替代的。

目前北京市开设此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较少,而技工院校更是还没有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学校。我们对相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进行了分析:各中职院校逐渐开始设置物联网方向专业,由于物联网为新型行业,因此,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所开设的专业有限,招生较少,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4.3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能够了解并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方法还有技能。并掌握高级工程师的各方面的专业技术跟操作技能。据统计,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是互联网的20倍以上,物联网领域的需求非常大,每年都需要百万的专业人士,但是我国物联网的人才很少,所以物联网的就业前景非常的广阔。

3 调研结论

3.1 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

3.1.1 人才培养定位

具初步调研,技工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要考虑技校学生的特点及技工院校的办学层次,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经过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定位。技工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确定在应用层面上,培养物联网企业所急需的一线技术人才。

3.1.2 培养目标

中级技工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①了解并掌握科学文化基层知识;

②爱岗敬业,思想品德良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③掌握本专业所以的知识和技能.

第2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三峡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根据当前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一种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系统化的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物联网;实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研项目“地方高校IT类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三峡大学教研项目“基于项目驱动的物联网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第一作者简介:田卫新,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应用与大数据挖掘,t_wxin@126.com。

1 背 景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多门专业的核心知识。物联网技术以传感器、射频识别、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系统及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为基础,对监控对象实现声音、图像、环境、位置等信号的采集,进行各种距离上的信息传输,对信息进行处理、实时控制以及对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最终实现对各种受控对象的智能感知和管理。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地球的基础,和云计算技术一起被认为是未来IT技术的两大发展方向,蕴含着巨大的产业价值。当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都制定了物联网发展计划: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奥巴马政府将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产业之一,计划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欧盟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物联网管理,促进物联网发展;日本、韩国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物联网发展计划U-Japan和U-Korea,建设本国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产业。中国的物联网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布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建立了以“感知中国”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产业链,《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 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将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相关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项目。据《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 000多亿元,而且预计今后几年内每年都会以二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为了适应物联网战略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避免形成物联网产业人才瓶颈,国家在2010年批准设立物联网工程专业,至今已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在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问题。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当前物联网工程在专业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内容主要由各开设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自行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培养模式上没有成熟的经验。

2 物联网工程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物联网是随着IT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而出现的继互联网之后又一具有巨大影响的新事物。在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下,物联网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当前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相关产业链基本形成,涉及的行业门类日趋广泛,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大。据统计,全国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每年约20万左右,物联网产业发达地区,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已经超过传统用人大户。从行业来看,当前物联网人才需求集中在智能交通、环境监测、远程医疗、公共安全、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农业等方面。从人才需求类型来看,主要分为研究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及服务辅助型人才。具体技能要求为:对研究型人才,要求其了解物联网相关政策,有能力制定行业标准、产品规划、系统评测等工作;对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其具备物联网技术设计、产品研发维护等技能;对服务辅助型人才,要求其具备物联网相关产品销售、推广普及、专题讲座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其所处产业链位置不同,在技能要求上又可细分为3类:①感知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定位、地理识别系统、多媒体信息等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②网络技术,通过广泛的互联技术,实现感知信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传送,要求掌握各种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网关技术等;③应用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提供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及共享功能,要求掌握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服务体系架构、软件和算法技术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等特点,高校只有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物联网工程专业平台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在教学资源、影响力等方面同985、211高校具有一定的差距,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能片面追求同国内一流高校看齐,应该结合高校自身在地方和行业领域方面的特色,强化优势,提高人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同国内一流高校之间的互补性。

基于上述考虑,三峡大学在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时将目标定位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计算机专业教育资源,发挥自身教学积累和师资优势,具有比较鲜明的计算机特色。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定位以掌握物联网应用层和网络层相关工程技术为重点,面向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物联网需求分析、网络规划、系统集成以及应用开发等领域,培养掌握各类传感器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原理及组网技术、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移动终端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物联网工程核心知识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1 课程体系

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导向及目标,按照本科课程类别,建立功能明确、主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按照关联性纵向划分成群,一个课程群一般由1~2门核心课程及多门支撑课程组成,对应物联网工程中一项具体应用技术。同一课程群内的课程分属专业基础课、学位课、选修课等不同类别,根据教学计划,按课程内容的依赖关系安排在不同学年。目前设置的主要课程群有嵌入式技术、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等。

3.2 一个平台两个培养方向

专业平台开设除大学公共课以外的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必修课程,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微机原理等平台必修课。在课程平台上,分设物联网终端技术和物联网信息系统两个专业方向。物联网终端技术方向学习终端设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相关技术,设置的主要平台选修课程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物联网信息系统方向学习物联网规划及组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相关技术,设置的主要平台选修课程有物联网组网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智能终端程序设计等,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3.3 兴趣驱动的分流模式

平台必修课结束后,学生将转入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后续学习。选择物联网终端技术方向还是物联网信息系统方向,主要考虑学生自身兴趣,并参考已修相关方向支撑课程的成绩进行引导分流。

3.4 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大学期间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加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一是实践课时的保障,使专业课程配套实验率达到100%,对于理论性课程,通过针对核心原理设计验证性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原理的认识;对于应用技术类课程,按照理论与实验比例1:1以上配设实验,改变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大量实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真正将教材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二是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在条件建设方面采用“硬软”二手同时抓的策略,一手抓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一手抓以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为目标的软件建设。我们紧跟当前物联网进展情况,引进较为先进的物联网相关教学设备和模拟系统,以提高课堂实验质量;着力改进实验内容,增大设计性实验比例,引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关联课程群结课后,进行集中综合性实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积极开展同企业合作,通过“引智工程”,让企业骨干工程师到课堂讲授部分综合实训课程,同时通过院级联创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项目。三是采用“3+1”培养模式,大幅提高实训比重,即3年课堂内教学,1年课外实训,将主要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在前六个学期完成,后面两个学期除了完成毕业设计外,到企业进行实习。

4 实训体系建设

实训体系建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基础,科学技术人才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体。物联网工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面临专业知识门槛高、行业标准缺乏、市场不成熟等诸多困难因素,更是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人才。首先,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扎实的专业理论是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质量,抓关键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管理。我们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借鉴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优秀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专业基础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化、应用化。其次,要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水平,逐步加大应用性课程配套的实验比重,加大设计型实验在配套实验中的比重,合理设计课程实验体系,建立设计驱动型的教学实验模式。第三,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参与本专业全国范围的学科竞赛,同时积极组织相应的校级、院级层次的创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系统化设计实训内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规划实训内容,自上而下建立知识结构完整、过程安排合理、层次清晰的实训内容体系。在指导思想上,将原来以理论教学为本,实验服务于理论教学的做法,变为以设计能力为本,理论为设计服务。打破原有按照单一课程安排实验时间、内容的方法,在体系设计时对实训内容统一规划整理,注重内容的衔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实验,建立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竞赛、企业合作项目以及校外实习为一体,以设计、实践能力驱动的人才实训培养模式。

完善质量评估标准。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首先我们积极探索同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开设课程中实训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课程要求除了掌握基本理论外,更要求具备实际动手设计能力,因而在评价中需要引入“硬”“软”结合的评价方式,除采用卷考等“硬”指标外,积极引入答辩、设计论文等“软”指标进行综合成绩评价。其次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落实平时成绩评定 ,将课程成绩评定分解到各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可预见性。最后积极探索推进学分改革,针对性地增加创新设计学分,从评价机制上鼓励参与实践设计项目以激励创新。

5 结 语

如何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物联网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目标定位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较大幅度提高课程实训比重,将创新意识培养贯穿到整个培养环节,系统地建立实训模式,使人才培养过程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可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韶波. 李振华.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31): 51-53.

[2] 彭力, 谢林柏, 吴治海, 等. 物联网工程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讨[J]. 计算机教育, 2013(15): 77-81.

[3] 徐小龙, 鲁蔚锋, 杨庚.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1): 119-124.

[4] 顾卫杰, 王云良. 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7): 182-183.

第3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报到后的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当中去。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单位的发展历史。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12月21日,今年软件开发中心已经成立20周年了。经历20年的风风雨雨,软件开发中心多次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我还了解到,软件开发中心具备大型项目从需求分析、整体设计到工程实施、设备安装调试及推广服务的全面集成能力,在银行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电子银行体系以及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优秀的公司需要优秀的员工去支撑,这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团结协作的信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单位。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对我大学时学到的知识的强化,同时又是一种补充,从而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加的清晰和完善。当然,掌握了知识并不代表能够很好地运用知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习如何把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这十天的岗前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客观的评价,以及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8月1日一直到8月15日,这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进行了线上技术培训。在这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我慢慢掌握了应用软件开发的原理和技术,同时熟悉了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感到我的软件开发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软件方面,我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网络组建、维护管理的实用技术,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维护与技巧。在硬件方面,我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方法,能够运用应用软件检测计算机性能、故障的范围所在,掌握了硬件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在网络方面,我掌握了流行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网络工程、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及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够做到一般网络工程方案的设计、组建、网络维护、及简单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非常的欣喜。

线上技术培训结束后,我被安排到了单位的一个部门,开始了真正的实际工作,我在新的团队里主要是去学习新的技能、去完成一些基础性工作。在工作中,我一直警戒自己,不要因为掌握了一些知识就沾沾自喜,而应该持续不断地去学习。不仅要像学生时代那样去向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多向领导、多向身边的老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学习单位的制度和文化,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单位的发展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从学生时代的懵懂无知,到职场人的成熟自信,我一定可以在新的单位完成蜕变。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唯有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工作,团结好周围的同事,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我坚信,我一定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心完成这样的蜕变。

在大学秋招的过程中,我也面试了一些企业和单位,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软件开发中心这个舞台。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优秀的单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适合我的单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让我安心、放心、充满信心的像家一样的单位。从此以后,我一定会做到爱岗敬业、力学笃行,敢于梦想、勇于追求,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认真学习并尽快融入部门团队,努力认知并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团队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我真的要感谢软件开发中心给我提供的这个新舞台、新平台,可以让我在此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么宽广的平台上,我一定要尽力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技能,不断探索自身的潜力,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和单位一起成长和进步!

第4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期管理 空间信息技术 空间数据库 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012-02

建筑全生命期管理主要分为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拆除等各不同阶段[1]。任何建设工程项目在上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空间信息技术[2-3]。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7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环境、资源、军事、农业、水利、国土、卫生等领域[2]。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的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空间信息技术在广义上也被称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在国外被称为GeoInformatics。

为了实现建筑信息化的需要,需要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建筑生产、运营的目的。面对国内外巨大数量的建筑项目,建筑全生命期空间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建立与推广将在建筑业及相关建筑空间信息服务业具有可观的市场应用前景。

1 建筑全生命期中的空间信息技术需求分析

建筑全生命期中的空间信息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空间信息技术及方法进行空间数据的有效采集、表达等,为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工程测量手段、精密工程测量、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和高分辨率遥感等方法等。以下分别讨论上述各阶段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

1.1 建筑规划中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

在建筑的规划阶段,空间信息技术提供周围建筑物、交通与环境等的信息供参考,信息提供采用二维平面图与建筑、交通等属性信息综合的方式。比如,在市区需要建一栋高楼,就要考虑新建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施工阶段交通运输与否便利及如何最优,和是否会带来严重的交通影响。这就需要在平面图中提供位置信息与交通属性信息等。另外还需提供地质资料、地形图、地籍图和地下管线管网图等来辅助规划。

其中涉及到的测量手段有:全站仪、GPS、管线探测仪等。还需利用GIS技术辅助分析规划。

1.2 建筑勘察设计中对空间信息技术需求

在建筑勘察设计阶段,需要实地勘察地形和周边环境,看勘察现场环境是否和已有资料符合,从而实现具体的设计方案,最终形成具有施工指导的CAD设计图纸。空间信息技术需提供地形信息、土方信息、地基岩土信息等,各属性信息需要与空间坐标相对应。设计中需要利用三维空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根据设计图可以实现造价分析、工程量统计等。

1.3 建筑施工中对空间信息技术需求

在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竣工测量等,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获得充足与准确的数据。在施工测量中又包括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检测,其中测得的施工控制网为施工放样测量提供基准,施工检测对施工进行监督,评价施工质量;变形测量辅助施工安全管理;竣工测量用于评价施工与设计的符合度。

其中涉及到的测量手段有:全站仪、水准仪、钢尺、GPS、数字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

1.4 建筑运营中对空间信息技术需求

在运营阶段:主要包括房产测量、变形监测、健康监测、能耗监测、产权变更监测、结构形态测量等,其中房产测量辅助房产管理和物业管理,变形测量辅助安全管理。需用到的空间信息技术有,手持式测距仪、钢尺、全站仪、水准仪、GPS、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

1.5 建筑拆除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

在拆除阶段,主要是测量周边建筑和设施,为拆除提供足够的数据。包括地形的测绘,利用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均可。

总之,在建筑全生命期管理的各阶段,空间信息技术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对于获取工程及周边环境的空间信息与基本属性信息,还需建立工程数据库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管理、更新与维护,最终还需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解释。

2 建筑全生命期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

该系统基于建筑全生命期管理的理念,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的工程信息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实现建筑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统一管理。系统在建筑领域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在综合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之后,抽象出通用的建筑数据模型,将建筑生命周期内空间与属性信息的统一纳入到模型中管理。系统将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数据分为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对建筑信息进行详尽的数字化表达,为创建丰富的建筑数字化信息、管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提供一个基础平台,使与建筑相关的多个参与方之间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系统由建筑全生命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与建筑全生命期综合应用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建筑全生命期数据管理子系统可用于建筑全生命期数据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与综合数据处理,主要功能包括工程管理、建筑数据入库、管理与维护、建筑数据综合显示与操作、建筑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管理和帮助等。综合应用子系统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信息的集成应用(如图1),它在建筑全生命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基础上,实现建筑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基本功能,为政府部门、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建筑业主提供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监测预测的行业应用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浏览、数据查询、分析与统计、图层管理、地图标绘、效果图输出等。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建筑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分析了建筑全生命期管理各阶段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重点讨论了各种不同技术如工程测量、GIS、GPS、RS在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应用,为建筑全生命期的空间信息获取与管理提供支持。最后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中的空间数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建筑全生命期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从而证明空间信息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中重要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标准(JGJ/T 313-201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朱强,樊启祥,金和平.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30(6):84-89.

[3]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J].测绘通报,2003(4):18-21.

[4] .城市建设领域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进展[C].全国工程测量2012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12.

[5] 伊尧国,危双丰,周俊召.构建城市建筑物变形信息自动化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勘察,2011,39(1):64-68.

[6] 刘兴万,田飞,危双丰.面向全生命期的建筑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C].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第5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第6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老龄人口;家政服务;问题探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数据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显示,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高出2013年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可以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而随着老年人口增速加快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大幅增加。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而未来这一比例预计将突破70%。目前,面对如此大的养老家政服务需求,专业而系统的养老家政服务供给却显得严重不足,笔者据此对我国养老家政服务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提供有益参考。

一、家政服务需求拓展加速,家政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1.家政服务需求旺盛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且这一数字仍在急剧增加,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具备了相应的消费支付能力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由简单地关注衣、食、住、行,转向给予更多关注在身体健康、生存质量等领域,使家庭服务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由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和护理知识的家政服务人员,需要正规、专业的家政服务机构,需要养老产业的大力发展,给予老人家庭提供优质、专业的家政服务,可以说人口老龄化给家政服务行业提供了极大的拓展空间。

2.家政服务供给匮乏

对于急速增加的养老家政服务需求,家政服务供给却显得严重不足。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一线城市普遍的家政从业人员供需缺口均在10万至20万人之间,春节前后一个月更是会遭遇30%至50%的从业人员缺口,其中典型需求集中在住家保姆和老人护理,尤其是居家养老缺口高达70%至80%。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欠缺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巨大落差,主要是由养老家政服务需求拓展加速、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认可度低、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造成的,同时跟当前家政行业工资普遍较低、工作自由受限制、工作时间弹性大等不无关系,这些原因都使得家政服务行业的队伍一直无法得到大幅扩充,造成家政从业人员缺口巨大。

此外,老年人对服务的需要与服务的提供不匹配,不能因人而提供服务也是造成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巨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满足老年人具体需求方面,有的老年人注重沟通、交流,而有的老年人则需要较好的日常护理服务,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其自身情况有很强的相关性。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性别方面,男性老人较看重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文体娱乐。在选择需要“家庭护理”中,男性比例是 41.6%,而女性比例是 38.6%,男性比女性高出 3%。在选择需要“文体娱乐”中,男性比例是 51.3% ,而女性比例是 47.8%,前者比后者高约 4个百分点。女性老人则更需要“家政服务”和“老年教育”。在选择需要“老年教育”中,女性比例是 34.9% ,而男性比例是 30.8%,两者相差 4.1%。目前我国所提供的养老家政服务项目可谓不具有特殊性,服务种类、服务项目比较单一,且并未综合考虑老年人的个性需求及其自身实际情况如收入、职业、性别等对需求的影响。如此停留在单一同质重复家政服务竞争之中,势必会造成需求与供给不相适应,造成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供给不足的现象。

二、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职业化、规范化严重滞后

1.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缓慢

国家八部委2015年初下文要开展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指出推动以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服务为重点的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是保障家庭服务供给、提高家庭服务质量、促进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老年家政服务行业目前还处于一个缺乏知名度和关注度的地位,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在市场管理上,就出现了种种不良状况,老年家政服务员、雇主、家政公司三方的权益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和维护。行业标准没有建立健全,正处于摸索状态,各项指标都亟待规范。目前,老年家政服务市场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价格标准。大部分老年家政服务机构是零散和不规范的,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后续服务。在从业人员质量和保证家庭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对老年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家政服务职业认可度不高

家政服务的需求巨大,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可度却不高。家庭对家政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预示该行业将具有较好发展前景,但是相关调研数据却显示大多数家庭对家政服务职业认可度低,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这一职业,能够接受子女从事家政服务职业的家庭寥寥可数。这主要是基于传统社会的观点,以家庭保姆、搬运、清洁为主的家政服务被社会认为是较为低级的工作,在该行业中缺少高学历且高技能的人员引领行业的发展,让该职业缺少职业吸引力。另外,据笔者了解,我国开办家政专业的高校也仅有几所,且发展较为缓慢,为培养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与社会发展亦不相适应。由此,不难看出尽管行业亟待发展,但是人才的缺乏势必会影响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社会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3.家政服务专业性不强

由于养老家政需求各异,对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养老家政服务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康复、保健、营养、心理、生活看护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这些专业性的要求需要家政服务人员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实现。但相关研究表明,专业化程度高的家政服务项目需求满足度很低,一方面是家庭对于家庭健康、家庭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然对专业化程度高的家政服务期待值有所提高,而目前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效果显然和家庭的期待值还是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家政行业规范化还有欠缺,难以形成如此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

三、家政企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明显

1.家政服务企业自身发展受限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制观念的愈发增强,消费者对于家政公司的资质与正规与否更加看重,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家政公司多为中介公司,并不规范,这也大大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大批家政公司随之成立,但在服务质量、服务收费、人员培训、等级评定等标准缺失的情况下难以评定等级,家政公司服务质量可谓良莠不齐、服务定价方面也各自为政,由此造成了诸多矛盾,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家政服务企业注册门槛很低,很容易就可以注册一家家政公司,有的家政公司甚至不需要任何正规的办公场所,只要开通一个电话以后,招保姆上门,给雇主推荐保姆出去,两头收取介绍费,市场处于无序化状态。由此可知,家政服务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较低,大多数服务机构规模小,资金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家政服务机构负责人往往缺乏长期品牌发展的战略意识,诚信等问题成为品牌效应形成的桎梏;大多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人员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雇佣关系不稳定,家政服务者劳动时间弹性大,工资制定缺乏统一标准,难以规范家政服务人员队伍。家政行业普遍“非正规性”,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小的现状,使得正规家政服务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力。

2.家政企业电子商务化普及度不高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为家政服务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十佳家政企业”之一的安子新家政19周年庆典,智慧家庭生活的倡导者安子大力推荐了安子家庭商城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从家庭的需求出发,打造网上超级智慧家庭Mall,让人人都享受新生活的平台。“网上家政”也可以更直观地使消费者了解家政公司、家政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如,各公司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服务员的详细资料等方面,实现交易的双向选择;从业者也可以随时查看雇主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进行服务。我国唯一上市的家政企业木兰花家政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武汉市各区居家养老“一键通”信息平台的家政服务供应商,其还准备投资建设覆盖服务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业务承揽、业务监督、售后反馈等业务环节与信息化产品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家政服务的质量。据调查,目前家政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行业内比较有名的公司在推行,大部分公司还仅仅限于宣传,并未有互动。

四、家政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1.家政从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国家八部委提出要强化家庭服务业专门人才培养,推动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开设家政学等社会急需的家庭服务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培养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只有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几所本科高校,家政学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专业人才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家政从业人员培训比例较低

据海南省就业局数据显示,海南省有2万多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却仅有2336人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目前大部分家政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比例极低,职业素质、服务意识以及管理水平都较为低下。这与当下家政从业人员的构成不无关系,目前家政从业人员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年龄比较高的,据统计年龄在45 岁以上的占85%;另一部分是学历比较低, 学历在初中水平或以下的占到了87%。这些从业者并不是主动向投入这个行业,而是受文化水平与年龄限制,难以找到其他工作或下岗后暂时从业。这对于满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更多层次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意识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家政行业也有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将求职目光投入到了家政行业,高文化水平、高职业素质的从业者是家政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此类从业者多从事管理工作,且相比于国内家政市场的大量需求还远远不够。由此,要有效增强家政行业市场发展潜力,满足养老家政服务的需求,必须要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熊海鸥.中国经济的人口图谱[EB/OL]..

[3]高少华.调查显示:一线城市家政人员供需缺口在10万至20万人之间[EB/OL].http:///fortune/2014-11/02/c_1113079408.htm.

[4]朱奕臻,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家庭服务业“两化”建设座谈会举行[EB/OL].http:///xinwen/ 2015-01/06/content_2800758.htm.

[6]孙 慧.海南2万多家政服务人员仅2336人有资格证[EB/OL].http:///hainan/minsheng/minshengliebiao/2015/ 01/20/2219722.shtml.

[7]吴雅妮.家政行业国内市场潜力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经济,2008,7(12).

[8]陈 延,朱晓卓.宁波市城市居民家政服务需求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3).

[9]迟玉芳.家政服务介入居家养老的有效性研究[J].社会福利,2013(03).

[10]耿邦成.创建“示范福利企业基地”打造“诚心爱心”品牌[J].社会福利, 2012(08).

第7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当然,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重视,抱着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一定会把它搞得更好,更切合实际。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关心学生发展,关注任意选修课的开发。

自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在组织参加国家级课题《高中任意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与组员们一起实地考察、问卷调研、汇集资料、分析数据、归纳探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高中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开设、评价等研究成果与读者共勉。

高中任选课开发的基本原则

重认识 高中任意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它的意义、价值和内涵的探究,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课题组成员汇总各方面研究资料,认为任意选修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任意选修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课程设置是课本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当然学生就得学什么。而任意选修课是以学定教,社会需要什么,教师们就开发什么;学生想学什么,教师们就开设什么。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上至天文地理,下接民俗乡风,无所不有,真正不拘一格地为社会培养各种优秀人才。其二,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开设,不仅突出了教师主体,更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主要靠教师开发,这样就给教师开辟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博览群书、踏入社会、与专家交流、与学生对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来讲,主体意识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需求得以满足,兴趣得以呵护,才华得以施展,潜能得以发挥,发言权、选择权、参与权都会空前提高,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三,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会起到重大作用。开放、多元、立体的任意选修课程,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四堵墙内教室根本无法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只有走出教室,运用新的教法,新的学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任意选修课程,也就是说改革的浪潮将推生新的教法学法诞生。此外,任意选修课程还有它的诸多优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辨别善恶能力等。总之,明确认识任意选修课程的意义、价值和内涵,充分发挥它的正能量,就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

重规范 任意选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开始就必须让它根深苗正,那它才会枝叶繁茂、挺拔向上。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必须设置《课程纲要》,从课程目标、学习主题、活动安排、组织实施、课程评价、资源条件等六方面进行论证,确保任意选修课有计划性、整体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各学校要制定可行的选修课程的规划,实施方案或实施条例,从制度上规范教师或参与者的行为,同时对学生进行选修课的指导,确保任意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

校本化 校本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生本化。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程生命力所在,所以任意选修课开发的终极目标必须是为了学生――教会学生做人,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教会学生学习,为全体学生发展负责;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这就要求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工作。也就是说,课程目标要明确,要达到什么效果;学习主题要清晰,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活动安排要恰当,是否青少年能适应;实施过程需易行,考虑学生各方面特征;评价体系要合理,真正让选修课的功能充分发挥。总之,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同时还需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学生需求分析,将这些需求反映到课程当中来,逐渐完善,力求实效。二是师本化。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策划、搜集、定格、撰写、核准等一系列繁杂工作都要靠教师或团队来完成,他们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关注、保护、使用、善待这支队伍也应在课程开发的议程之中。

乡土化 祖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都有自己传统文化的积淀,也都有自己当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获得地方文化的历史记忆,追求生长的文化之根,探究当地文化之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是任意选修课程基本目标之一;同时注重区域发展现状与未来,更是选修课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对地方现实问题的了解、关注和研究,把学生学习、生活、志向、抱负与地方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树立“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信念,所以任意选修课的乡土化,即“地方文化+地方发展”是任意选修课比较完整、全面的知识框架。我们的开发就应该围绕这一框架进行筛选,择善而从,构建选修课程体系。用浓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关注素质教育的人文问题;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感染心灵,从而激发生命的智慧成长。这也是学校设置任意选修课的初衷。

多样化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代化程度飞速加强,所需人才必须各式各样。青少年的认知、素质、技能、兴趣、性格千差万别,为给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的平台,我们的选修课程体系就必须多样化,人文与社会、科学与经济、艺术与体育、工业与农业、养殖与种植、医疗与卫生、民俗与乡风、名人与史料等都应该涉及。丰富多彩的课程摆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自主选择,在选择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富有大宽度、大跨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那就达到了设立任意选修课的教育目标。

开设任意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学校课题组通过对山西省运城市59所普通高中进行实地考察和信息搜集,研究他们的做法,体验他们的感受,最后得出“三注重三结合”确实是开设任意选修课的好途径。

注重指导,与学生生涯设计教育相结合 学校应注重两方面的指导:一方面,编制本学校选修课指导手册,把学校现有和规划中的选修课程详细介绍,从课程名称、教育目标、实施办法、效果意义,授课教师等方面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识基础等,配合家长给他们在选修课过程中加以指导,这样就会让学生各得其所,理性规划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在指导过程中和学生生涯教育结合,更能凸现选修课程的价值意义。青少年毕竟涉世短浅,看事接物分析判断难免不切实际,学校和教师就得设法弥补这一缺陷,把选修课的指导和生涯教育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个性特征,结合社会需求,唤醒学生生涯发展意识。

注重自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的主旋律。在开设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强调自主。自主是激发学习兴趣,激励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智能的最佳途径。目标、教师由自己选,合作伙伴由自己挑,学习模式由自己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格外高涨,教学效果肯定十分明显。而研究性学习是兴趣相同,性格相近,目标一致的几个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同学习,共研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在共同成长过程中会达到互利共赢。自主选修加上研究性学习,取得“1+1>2”的效果。

注重实践,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选修课程从本质来讲,主要是实践性知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实践智慧、实践技能、实践艺术等。这些知识和智慧从实践中诞生,在实践中凝练、结晶,从而形成实践文化和生活文化。现在重新学习和应用,其基本途径应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即调查、访问、观察、讨论、探究,也包含体验与领悟。如果和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更能突出任意选修课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为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笔者所在的山西省永济中学在这方面摸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学校组织学生下工厂,走农村,走访企业家,参观革命圣地,动手做火箭模型,动脑改装孔明木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一种专业知识,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为踏入社会早做准备。

五元评价使任选课更加完善

五元评价比较科学合理 评价是任意选修课程不可或缺的程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周期性对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课程管理,使课程不断更新完善。课题组总结各校经验后一致认为,五元评价比较科学合理:①课程方案评价,重在考察选修课目标、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的适切度,与学生兴趣,社会需求的一致度,与学校可获得课程资源的吻合度。②教学对象评价,试行学生档案袋管理制,以学生个人为评价基础,通过观察学生的发展幅度来评价学生。反对一个标准,一种模式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成功感。同时,还设有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③指导教师评价,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最有发言权。教师评价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想:课程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实际过程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是否需要删减与填充;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本校学生,课程感染力与课程资源成本是否合理配比;课程有无发展潜力等。④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指执教者的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实际收获。前者重在过程效果,后者重在学生认知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状况等。⑤总体效果评价,以上四项评价均属单项指标评价,最后需要将上述四项综合起来全面考查,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总之,任意选修课的评价是一个复杂工程,课题组尝试过五分制、等级制、作品展示、技艺表演、对话交流、档案记载等形式,但寻求一种真正呈现任意选修课功能的好方案,需要再努力。

需要关注和商榷的几个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开发开设任意选修课认识不足,只是积极响应,不能全心参与,课改被动推进。部分学校领导只顾高考升学,不问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二是大校有能力开发,小校资源困乏,出现明显不平衡现象,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建立县级、市级乃至省级教育资源库,让所有学校都有理想的选择。三是固定班级不利于任意选修课的开发开设。选修课程需要校内走班,甚至需要校际走班。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有的课程门庭若市,而有些课程门可罗雀,如果开设校际走班制,也许情况会得以改观。

任选课开发的特色实践

山西省永济中学是一所名牌老校,又是省新课程实验基地,以“国家课程重执行,地方课程重开发,校本课程重合理,选修课程重实用,新设课程重加强”为开发与开设选修课的指导思想,并在选修课推进实施中,形成了3个鲜明的特色。

重制度,重规范,多样化开启选修课程 开发和开设选修课伊始,学校就开始对选修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选修课开发与实践的方案,适时出台《永济中学实施选修课条例》,从制度上规范教师、职工参与校本选修开发的行为,保证如期向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本学年,学校对上一学年开设的15门选修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完善,撤消了部分受学生欢迎程度小的课程,同时又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目前,经审核已确定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共有4大类、26门课程,包括《蒲坂文化》《永济名胜古迹》《中学生礼仪》等,并全部进入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的阶段。这不仅体现了选修课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也体现了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真正成为教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成为学校发展与特色培育的需要。

在选修课开发上,学校注重内挖外引,合力推进。在校内选拔特长教师组成选修课程编写组,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充分开发。如语文教师陶存锁、历史教师戈建勇对河东文化的研究颇有建树,让他们带领一个班组编写永济乡土选修教材,从永济的地理坐标、历史风貌、思想源流、本土资源、戏曲文化、山水诗韵等方面进行介绍,从而使学生更加熟悉、热爱自己的家乡;通用技术教师越仰华对航天航模情有独钟,他开发的小发明小制作选修课备受学生喜爱。除内部挖潜外,学校还派出经验丰富、有编写能力的教师,与高校、职校、企业、社会组织、种植户、加工商等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选修课开发、开设过程中,学校非常注重多样化、规范化。多样化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学生千差万别,各有所爱;社会行业各式各样,这就要求选修学习必须多样化。学校计划在3年内,根据360名教师每3人合力开发1门选修课的计划,总数将达到百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在选修课开发、开设中,要注重规范化,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标尺、统一的分寸,不能盲目而为、胡乱凑数;选修课程必须符合《永济中学实施选修课方案》的要求,课程目标要明确,课程内容要翔实,课程实施要简捷,课程评价要可行。

廓清理念、多元支撑、多方协助,推进选修课程 其一,选修课程需要理念更新。选修课过去一直是国编教材,以知识拓宽为主,而现在的校本选修则以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为主,这在理念上就需要更新转变。学生需求量大,社会需求面广,这就必须重新认识选修课的意义、价值和内涵。教导处成立组织机构,科研处协调聚集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掌握必修课程的编写目标、任务、内容实施及评价,形成统一认识,把理念及任务在全体教师中宣传、执行,使选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得以开展。其二,选修课需要人才支撑。永济中学是一个大校,专职教师360人,其他职工76人,可以说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为此,学校就近选出有关方面人才,为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广开门路。以永济文化为背景的乡土教材,包括剪纸、曲艺、书画、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就是一些有特长的老师编写的。其三,选修课需要经济支撑。学校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来支撑选修课程,一部分用来培训教师,一部分用来增加硬件设施,一部分用来出版印刷书籍。其四,选修课需要制度支撑。学校正在完善健全与选修课配套的各种制度,有些还不成熟。比如,与选修课配套的组班制,我们正在研究完善,以更好的组织形式确保从根本上把选修课程开发到位。其五,选修课程更需要社会支撑。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仅靠校内实力明显不足,更需要社会支持,多与社会人士交流沟通,尽力把社会上珍贵的、有价值的内容纳入学校选修课教程。

第8篇:智慧农业建设需求分析范文

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贾康等在《新供给:经济学的中国创新》中将其思路表述为“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主要政策主张概括为以“双创双化双减”等展开的“八双五并重”,强调以供给侧发力破解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凸显与瓶颈以对接现代化“中国梦”。这些构成了中国版“新供给”学说的亮点,其主要理论基础层面的研究成果则体现在已形成的一系列论文和公开出版物。

“新供给”学说提出的背景在于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了对于经济学以往成果作系统性反思的必要性,同时中国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过去的快速发展难度加大,面临减速压力而势必转入“新常态”。面对未来的挑战,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急需以理论创新来支持和保证正确的改革发展路径。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

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提出者,滕泰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交替误导了中国。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必须阶段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才能维持经济增长和就业,而货币主义则坚信一切通胀归根到底都是货币原因造成的。在两种思想的交替指导下,在保持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决策部门往往会选择凯恩斯主义,加大投资、放松信贷,拼命刺激“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决策部门又会高举货币主义的大旗,通过减少投资、紧缩信贷的方式拼命紧缩“踩刹车”。在“踩油门”和“踩刹车”的交替中,中国经济越来越颠簸、经济周期也越来越短,投资猛增、货币超发、产能过剩与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倒闭潮轮番上演。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是只看到硬币的一面―需求,而不去分析硬币的另一面―供给。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源自中国人口本身的活力、城市化进程、资本和资源的持续投入、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改进。问题是,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每一轮所谓通胀都只不过是“食品通胀”,而食品通胀的根源在于粮食、蔬菜和猪肉的周期性供给波动。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是一个理想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可以作为新供给主义的短期经济管理目标,然而实现这个短期目标的办法既不是刺激总需求,也不是计划经济手段或传统产业政策,而是“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五大财富源泉

滕泰介绍,“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自2012年底提出以来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新供给主义宣言》一同被提出的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贯主张的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取决于五大财富源泉,解除供给抑制,也必须从这五大财富源泉出发。

财富源泉之一是人口和劳动力。“虽然学界对中国人口红利尚存争论,但农村还有‘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相对人口红利’。”滕泰说。目前中国农村人均GDP与城市人均GDP相差五倍,也就是说一个农业人口一旦在城市找到工作,其对经济的贡献就提高四倍。因此,只要解除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抑制,比如短期适当放松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长期适当调整人口政策,中国的相对人口红利就会进一步得到充分释放。

财富源泉之二是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源。如果中国的土地一直不能自由流转,农业就将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而小农经济产出效率显然很低。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并适当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矿山也是一样,如果煤矿、石油等资源是垄断的,矿产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其开采就会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就不会高。应该说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供给抑制还比较严重,未来产权优化和释放资源供给还有很大空间。

财富源泉之三是资本。中国是全世界资本最多的国家,我们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民、企业加上政府的储蓄有100多万亿人民币。然而,作为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利率水平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国是零利率,日本是零利率,只有中国利率高,中小企业私募债利率高达14%-15%,民间借贷成本更高。为什么在全球资本最多的国家出现了最严重的资本短缺和最贵的资本价格?原因就在于资本抑制和金融抑制。假定把金融抑制放开一下,逐步把中小企业资金成本从14%-15%降低到5%,有多少中小企业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财富源泉之四是技术和创新。中国还没有形成创新型的科教体制。高中、大学培养的都是知识型人才,很多国有科研机构白白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却缺少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技术。不仅强化市场导向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科研创新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在企业研发、金融支持、政府管理等层面解除技术和创新抑制,中国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财富源泉之五是制度本身。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分工效率和微观的企业生产效率,而社会分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自然带来财富的增长。

但是,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提出者,滕泰说:“在整个2014年,我几乎没有发表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当初《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宣言》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几乎都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学术领域乃至政府都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进行需求管理似乎是错误的,在我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其实供给侧的改革是利在长远,挖掘经济长期增长潜力,但是不能有失偏颇,当需求不足的时候,也需振兴,所以在2014年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没有再去反复批判需求了。不仅如此,在2014年‘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重点实际上已经悄然转变,转向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减税降费、利用股市扩大内需。做出这样变化的原因在于,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13年出现了失误,可以说2013年的‘钱荒’是造成2014年经济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转换角度,提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也是新供给主义,因为如果融资成本太高,会影响供给,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费才能提高有效供给。”

认真观察经济数据不难发现,十以来,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压力下不断下行,特别是在去年三、四季度表现尤为明显,滕泰直言:“有人把经济下行的原因归结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问题,可是在我看来,2013年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以来的实体经济严重资本供给短缺以及被显著抬高的融资成本才是主要原因。所以在2014年5月,我们从这个角度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的三大稳增长主张,很快就变成了过去一年来经济的主要脉络。”

这稳增长的三大主张分别是,在经济融资成本畸高的背景下,应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改革目标:不能让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而应该让资金价格真实地反映中国储蓄和信贷需求的关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其次,减税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净利润率来刺激企业家扩大有效供给,或通过降低家庭税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而刺激居民消费,是市场化的、可持续的稳增长方式;而扩大政府财政投资稳增长,则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建议逐步用减税替代政府投资。

另外,新供给主义虽然更强调通过减税、降低利率等要素成本来扩大有效供给,但是也不排斥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需求抑制的措施。比如,利用股市激活实体经济,早有国际惯例可寻。

对于外界提出的目前“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现象”的疑惑,滕泰表示,不能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要抛弃虚拟经济的概念,我们现在谈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同实体经济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而不是截然对立的,资金进入股市就是进入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把进入股市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资金就进入了实体经济。股市上涨,老百姓赚钱后刺激了其消费行为,消费经济由此转好。再比如一家企业通过IPO市值10亿元,股市上涨后其市值升值至20亿元,通过银行抵押获得更多贷款,再用于投资。所以股市上涨影响消费、投资好转,经济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转好。股市可能领先于经济也可能落后于经济,这些都是正常现象。2015年中国经济如果出现意外触底回稳,主要的动力将来自于股市。”

最后,滕泰透露,他近期酝酿的新作视角为从新供给到新需求,他强调,这与之前提出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完全不矛盾,而是更加完善。“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供给侧,即五大财富源泉再加上放松管制和消除垄断,这要一直坚持,但是供给侧的改革利在长远,进度没有期望快,而且可能会遭遇较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经济从2014年到现在陷入了局部经济衰退和全面通货紧缩的边缘,还面临着局部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应对短期经济下滑,既要继续坚持新供给主义的改革政策,同时还要采取新需求理论来迅速振兴中国经济,借助股市振兴经济就算其中一个。”滕泰说。

寻求持续增长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先后有一些学者已在讨论“供给管理”,其讨论往往侧重于总供给变化机制中更多样化的政府行为,并特别注重在转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框架下产业政策优化,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创新。

贾康、徐林、姚余栋、黄剑辉等学者在2013年第一期《财政研究》发表的论文《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可称为新供给研究群体的一份把理论创新与改革主张体系化联结的代表作。其后,贾康任院长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又陆续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们指出,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矛盾也逐渐凸显,使渐进改革路径以来的制度供给的劣势有所暴露。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减速压力,从内部因素看,高速增长是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增长形态,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的水平收敛,并且这一过程将跨较长时期。从外部因素看,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采取了以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局部及个别时段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但总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必须适应中长期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并学会在更具广泛性、与国内消费和服务业联系更大、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程度较小的增长模式中操作。然而,现实情况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总体要求。

财政政策受“三元悖论”式的约束是个永恒命题,即减税、增支和控制负债三项要求不能同时满足。特别是历经了上一次以4万亿元政府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后,中国财政刺激的安全空间已经明显收窄。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宏观税负总体水平尚属合理,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和居民实际社会保障情况,进一步提升税负总水平并不可行。与此同时,未来中国财政支出将迅速增加,包括用于健全养老金体系、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投入。另外,目前积累的大规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经成了一定程度的隐性财政负担。因此,中国公共财政负担总体而言会逐渐加重,预留财政空间和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是重要的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未雨绸缪。

新背景下,虽然逆周期性质的总需求管理不乏用武之地,但寻求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供给政策,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新供给经济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理论框架上实现了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破”。

首先,指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相比于需求侧,供给侧的问题更复杂、更具长期特征和“慢变量”特点,更要求结构分析与结构性对策的水准,但这并不应成为经济学理论可长期容忍其认知框架的不对称的理由。

其次,指出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首推他们跳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来实行的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的操作。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些关键点上,是教科书从来没有认识和分析过的“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美国调控当局一开始对雷曼兄弟公司在斟酌“救还是不救”之后,对这家150多年的老店任其,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处理后又总结经验,再后来对从“两房”、花旗一直到实体经济层面的通用公司,就分别施以援手,大量公共资金对特定主体的选择式注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区别对待的供给操作,并且给予经济社会全局以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指出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的薄弱和滞后。比如,在经济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产业政策”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亚科卡自传所强调的重振美国之道的关键是“产业政策”,到克林顿主政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到奥巴马国情咨文所提到的从油页岩革命到3D打印机,到制造业重回美国,到区别化新移民和新兴经济等一系列的亮点和重点,都是很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的导向,以从供给端发力为特色。

其后,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群体有自己的“立”。

第一,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这样一个金融危机刺激之下的始发命题需要更加鲜明地作为当代学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和创新取向。在基础理论层面强调:应以创新意识明确指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从长期考察可认为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和引导,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上的决定性特征形成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需求在这方面的原生意义,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各样的可用资源―但是在经济学角度上,对于有效供给对需求引导方面的作用过去却认识不足。从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特征上的决定性这样一个视角,强调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和供给能力、以及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具有从基础理论层面发生而来的普适性,也特别契合于在中国和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完成转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回应和解决这个视角上的问题,其实也包括那些发达经济体怎样在经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后更好地把理论服务于现实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关键是在处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的需求侧问题的同时,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供给侧问题―尤其是“制度供给怎么样”的问题。这种把需求与供给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正在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强调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如“非完全竞争”,应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因为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牵涉大量的供给侧问题。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虽带有大量理论方面的启示,但它毕竟可称为一种1.0版的模型。现在讨论问题,应放在非完全竞争这样一个可以更好反映资源配置真实环境、涵盖种种垄断竞争问题的基点上,来升级、扩展模型和洞悉现实。需求分析主要处理总量问题,指标是均质、单一、可通约的,但供给分析要复杂得多,处理结构问题、制度构造问题等,指标是非单一、不可通约的、更多牵涉到政府―市场核心问题这种基本关系,必然在模型扩展上带来明显的挑战和非比寻常的难度,但这却是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更多的中长期问题和“慢变量”问题,也必然成为供给侧研究要处理好的难题。过去经济学研究可以用一句话打发掉的“‘一般均衡’中或‘反周期’调控中自然解决结构问题”,认为有必要升级为在非完全竞争支点上的一系列有待深入开掘的大文章。

第三,认为市场、政府、非营利组织应各有作为,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在明确认同市场总体而言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有的放矢地来讨论不同的主体―最主要是市场和政府,还有“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公益团体等),它们在优化资源配置里面可以和应该如何分工、合作、互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分工、合作、互动的选择与特点又必有不同。由分工、失灵到替代,再由替代走向强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式的合作,反映了人类社会多样化主体关系随经济发展、文明提升而具有的新特征、新趋势。

第四,特别强调了制度供给应该充分地引入供给侧分析而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认知体系,即物和人这两个视角,在供给端应该打通,各种要素的供给问题和制度供给问题应该内洽于一个体系,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概念下的研究成果,需要加以整合融于一炉。通过这样的“立”来回应转轨经济和中国现实的需求,形成的核心概念便是他们在理论的建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中,必须更加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在中国要解决充满挑战的现代化达标历史任务,必须藉此强调以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的供给端的发力。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意味着研究中就可以忽视需求方面的认识―“需求管理”的认识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成果中已经相对充分,希望在供给这方面更丰富地、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框架的对称性。这样的认识落到中国经济学人所处的现实中间,必然合乎逻辑地特别强调要“以改革为核心”,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这是有效化解矛盾累积和“滞胀”、“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福利陷阱”式的风险、实现中国迫切需要的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而直通“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和“最大红利所在”。研究者的意图和可能贡献,是希望促使所有可调动的正能量把重心凝聚到中国迫在眉睫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改革如何实质性推进”这一问题上,以求通过全面改革和理性的供给管理,跑赢危机因素的积累,破解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瓶颈,从而使“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八双、五并重”的基本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是以改革统领全局之下的“八双”和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五并重”。

“八双”的基本要点是“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双扩”,对外开放格局和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双转”,尽快实施我国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和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双进”,在国有、非国有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共同进步,需要摒弃那种非此即彼截然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完善以“共赢”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实现形式;“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双到位地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针对这一点,贾康强调:“在这方面的分析认识需扩展到中国势必要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即志愿者组织、公益慈善界的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这些概念之下的一些越来越活跃的群体,应该在社会主体的互动中间发挥他们的潜力。我们非常看重国际上已经高度重视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寻求共赢,应该是最基本的认识视角。”“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积极地、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在上述基本考虑中,“双创”是发展的灵魂和先行者;“双化”是发展的动力与升级过程的催化剂;“双减”则代表着侧重于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以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结构变化的制度基础;“双扩”是力求扩大供给方面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空间;“双转”是不失时机、与时俱进地在人口政策和国有资产配置体系两大现实问题上顺应供给结构与机制的优化需要,以支持打开新局;“双进”是明确市场供给主体在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演进中的合理资本金构成与功能互补和共赢效应;“双到位”是要在政府与市场这一核心问题上明确相关各方的合理定位;“双配套”是对基础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金融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再加上行政体制,以大决心、大智慧推进新一轮势在必行的制度变革与机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