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第1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404-02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而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且二者高度统一。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表现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并保证其相对稳定。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体现出来。

体质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身和研究自身的一门学科;是综合了生物学,人类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主要成就形成的,研究体质的起源、发展和变异的学科;医学体质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系的学科。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疾病的预防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是辩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体质差异,体质差异决定了人体养生的不同,也决定了人体饮食的效果。如果所选养生与体质不相符,就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甚至改变体质。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体质学的知识。早在《内经》中,对体质的形成、分类以及体质与病机、诊断、治疗、预防的关系就有极为详细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关于发生体质学、年龄体质学、性别体质学、病理体质学及治疗体质学的理论,形成了中医学的体质学说, 在指导养生、保健、预防、体检中有重要意义。

根据体质学者经过近30年的研究,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共分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现在健康体检中已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平和质:是中医认为最理想的人体体质,是一个和谐生命的范本,也是一份对健康的美好愿望。刚出生的健康婴儿多属于平和质,因为还没有受到饮食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特征:正常体质,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是指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虚体质者身体生理功能处于不良状态,体力和精力都明显感到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的范畴。这些人身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内向、胆小、不喜冒险、情绪不稳定。发病倾向:易患感冒,病后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风邪、暑邪、湿邪。

阳虚质: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阳虚体质犹如自然界的太阳不够灿烂,人体的真阳不够温暖,不能很好的温煦机体,而表现出机能衰减的虚寒之象。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健壮。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阴虚质:主要是先天禀赋(父母给的),但长期精神抑郁(化火伤阴)或放纵(耗精伤血),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过多的食用辛辣食物等,都会促成或加重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易患结核,神经过敏、哮喘、失眠、消渴、肿瘤等。一般来说阴虚体质很难转变为和平体质或其他体质,只能因势利导。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 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多瘦长。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寒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痰湿质:正常人体内60-70%都是水份。水液的代谢主要靠肺、脾、肾三脏来完成。其中脾位于中间,是水液代谢的主导。痰湿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过程障碍所产生。痰湿体质就是人体内水份过多、或水液停滞或流通不畅、分布、排泄异常所致。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等痰湿表现为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内外皆“浊”。抽烟、饮酒、熬夜、滋补不当以及高温、湿度大的气候环境易造成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给女性美容造成麻烦:面目、皮肤不洁,如头发油垢、面多痤疮、质感粗糙、色斑、眼睛浑浊、脂肪沉着、眼屎多、并易感皮肤、泌尿、生殖、肝胆等疾病。总体特征:湿热内,以面垢油光(面部及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易怒。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热淋等病证。对外环境适应能力:湿热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瘀血质:就是全身血脉流通不畅、缓慢或有停滞倾向,疼痛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长期七情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可促生瘀血体质,但其主要还是先天禀赋。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舌质黯有点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肥瘦均见,以消瘦人居多。心理特征:易烦,急躁健忘。发病倾向:易患出血、瘕、中风、胸痹等病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气郁质:气郁是由于人体的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气郁不展的一种状态。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生活不顺利,过重的精神打击,工作压力以及过强的自尊心造就了此种体质,易患抑郁症、失眠、偏头痛、月经不调、慢性咽喉炎、甲亢、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疑。发病倾向:易患郁症、脏燥、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

特禀质:是一类特殊体质的人群,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过敏体质的人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遗传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因体质特异情况不同。心理特征:因体质特异情况不同。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和花粉症等,遗传疾病者易患血友病、先天愚形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胎痫,胎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体质可兼、可转化、可治疗、可干预的。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质,偏颇的体质各有不同;平和体质是可以转变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转化为八种偏颇的体质类型。如气郁体质进一步发展易生成或兼夹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易患疾病的范围就会增宽;体质可调: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转化为理想的平和体质;体病相关:不同的偏颇体质可产生不同(或相关)的疾病。同种疾病不同的体质转归又不同。我们临床工作中,把八种偏颇体质重转化平和质,是我们养生保健的目的。体质的养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非常丰富,所以饮食是关键,应该掌握如下原则:合理“挑”食,阴阳平衡。

第2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本班幼儿已懂得一些浅显的科学常识,但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性还有待加强,针对本班幼儿情况,现制订如下计划:

1、能主动地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2、会照料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3、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积累周围环境中自然现象与人们关系的具体经验。

5、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能正确安全地使用简单工具作小实验和小制作。

6、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7、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内容:九月份——1、笔直的水杉树

2、自然角里的水生动物

3、让玩具动真起来

4、我看到的汽车

十月份——1、捉蚂蚱

2、美丽的

3、各种各样的水果

4、猪和羊

十一月份——1、鱼儿喜欢干净的水

2、种蚕豆(两教时)

3、自行车与摩托车

十二月份——1、各种各样的标志

2、鸽子 充气玩具

3、球与气

4、会变的颜色

元月份——1、装电池 冬天的树

第3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说;理想说;系统说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第4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人类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还有不同物种之间的适应能力,还包括自然变化使物种被淘汰。有些自然变化属于良性变化,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但是近年来恶性变化不断增加,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居住的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降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必须努力降低恶性影响,尤其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在不会永久损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表现。生态环境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多次极端危险情况,这些危急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永久性损伤,使生态环境寿命下降。如果在极端危险的状态下,生态环境也可以发挥出调节功能,那么就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功能有一定限度,例如在人类使用氯氟烷烃时,往往都会在流层大量堆积,而且会分离出氯游离基,臭氧层与游离基发生反应,臭氧浓度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臭氧层产生空洞。这种空洞一旦产生,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恢复,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局限。而这种能力是生态环境特有的,所以环境适应性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2.环境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也属于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差别。首先,虽然两者都是强调生态调节能力,但是环境适应性主要强调可能发生的极端危险情况,环境可靠性主要强调日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指极端情况。在描述生态环境破坏时,环境适应性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进行微观诠释,环境可靠性则是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宏观诠释。当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互相存在一定联系,环境适应性越强,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就越高,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进行环境保护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区别,环境试验尽可能选择可靠性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生态环境基本数据,在模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环境适应性试验,检验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二、环境工程的预防与治理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破坏承载力,如果超过承载力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在破坏性过大的阶段,需要采取环境工程进行修复,在自然环境恢复适应性后结束环境工程。目前我国常用的环境工程为以下几项。

1.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我国开展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全部城市中,有50%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世界水污染城市中,前十个城市中有8个是我国的城市。所以进行水污染防治已经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污染。例如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都起到了十分优秀的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部门格局实际污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规定,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

2.大气污染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家电数量急剧膨胀。虽然家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更加严重,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与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氟氯昂,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就是汽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尾气,这些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我国采取了工业气体净化、除尘等空气净化技术,使空气污染呈现下降趋势。

3.固体废物防治

固体废物防治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无人面积广,还因为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多,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我国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填埋法,这种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由古希腊发明,通过填埋有效降低固体垃圾数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行了多种工业废渣研究,已经将部分工业废渣转换为建筑材料,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固体废物防治方法将不断增加。

三、结语

第5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教态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教态变化的使用不需其它工具可以实现,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技能。

1、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过慢,造成疲沓气氛,使神经兴奋不起来,尤其是对青少年更不相宜。因此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使教师的讲解富有戏剧性或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安静下来。在讲解或叙述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配合体态语来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如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在讲解中把高寒加大音量放慢速度,效果极好,在一次检测中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题得分率100%。

2、目光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人的洗、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目光的变化与学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可以通过目光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如果教师把目光变化为亲切期待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眼神的变化获得信息反馈。实践表明:当学生兴奋时,对事物就感兴趣或领会了教师意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时,瞳孔变大; 反之变小。这时教师要调教学方案。

教师在目光变化时要自然、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尊重。在讲课时,教师不能总盯着天花板、灯棍,要始终把全体学生包揽在自己的视野中,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果。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切忌暗淡无光,昏昏欲睡。视角变化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学生觉的老师心不在焉。教师目光变化运用的好,回给学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印象。

3、表情的变化

感情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家所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主要因素。要做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成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使表情的变化适应课堂变化的需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一种鼓舞,他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表情要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课前应做好授课工作计划,带有感彩渲染的讲解会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

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不要做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夸张。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眉头紧锁、以一幅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

4、手势的变化

研究表明,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常用手势一般分为四种:

(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和指挥学生活动时常用此类手势。

(2)暗示性手势:在学生回答困难时启发学生思维时常用此类手势。如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气压下降教师只用手势暗示,学生立即回答。

第6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臭氧层出现漏洞,面积大于美洲总面积;

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即将融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乌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如此触目惊心!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影视剧中灾难大片里的场景成为现实。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思想家老子就已经认识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相互作用关系。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巨大进步,人们不但不再畏惧自然,而且一度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了足以征服自然的程度,于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对大自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

殊不知,人定胜天,天也能制人,要想征服自然,首先必须要服从自然。因为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了:人在自然界里,不是无所作为,处处受自然支配,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环境;但是如果不认识自然的脾气,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必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撑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迫切地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其融。

第7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让大自然成为主题教学的根据地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的多、生动的多。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幼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亲近、走进自然的机会,让大自然成为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

如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们先把幼儿带出去玩,孩子们看到了地里的野菜、小草,大棚里的蔬菜、渠道里的流水,感受到了春风吹面的和煦,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孩子们通过外出感知,确实感觉到春天来了,这比画上几幅图给幼儿讲述要生动的多,形象的多,而且孩子们对春天的印象也很深刻,可以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拥抱冬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感知冬季的主要特征――寒冷、下雪。对于“寒冷”这一特征幼儿很容易理解,可以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入手,让幼儿互相看一下自己和小朋友都穿了什么衣服?为什么要穿这么厚的衣服?风吹到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再把幼儿带到街上去观察一下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穿大衣、围围脖、带棉手套),走路的样子(手插在衣兜里、缩着脖子、走起路来急匆匆的)。感知“雪”的特征时,我们就抓住一次下雪的机会,先让幼儿观察雪花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又是怎样落到地面的,下雪时天空是什么颜色。雪停了以后我们把幼儿带到户外,进一步观察大雪过后的山野是什么样子,树上、房子上是什么样子,人们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玩雪。

在这一系列的感知过程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不仅认识了雪,知道了雪的形成,而且了解了雪、水、冰之间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学习了一些词语纷纷扬扬、白茫茫、融化、阴云密布等,了解了雪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不利。幼儿就是这样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粗浅知识,不断地提高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获得发展的。

二、让大自然成为探究活动的试验田

陶行知先生说:“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会有丰富的收获……”我园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园内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进行合理的改造,将幼儿园创设成孩子们的“种植乐园”,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地、自然角,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来感受植物科学中的奥妙。

在种植园地中,可以根据情况或种植一种植物,或种蔬菜,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应该让幼儿自始至终参与到种植、管理、收获中。春天,我们尝试种植马铃薯,首先带幼儿整地,把地边的草、石头等清理出去,再用铁锹翻地,老师在翻地时让幼儿在一边观察,他们在叽叽喳喳地议论:怎么老师新翻出的土是湿的?蚯蚓会咬人吗?翻好地,我们就把准备好的马铃薯种子种在地里,孩子们带着问号回到活动室,还议论不休,我则趁热打铁给他们讲了有关蚯蚓的常识;蚯蚓身体柔软,圆而长,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松散,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能让我们种的马铃薯长得大大的,所以我们不要伤害它。

自种上马铃薯后,我们经常带幼儿去观察,观察马铃薯的叶子是什么形状,开什么颜色的花,还带幼儿经常去拔草、松土、浇水。从马铃薯长叶―开花―收获,幼儿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他们不仅对马铃薯的种植、生长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到作物的生长规律,理解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三、让大自然成为环境布置的摇篮

让大自然进入幼儿活动室,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例如:春天时,我们在活动室后面设计了一幅“你眼里的春天”的主题墙饰,让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春天,自由绘画,有的幼儿画是小朋友在户外放风筝,有的画的是到广场滑滑梯,有的画的是老师和小朋友在柳树下面讲故事,还有画的是迎春花……孩子们之所以能画出各种各样的春天图画,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不用老师去刻意指导,他们凭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丰富的想象就能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描绘出来;空中挂的,我们就用旧挂历纸剪了些柳树枝,又剪上几只小燕子放在柳枝上,好一幅栩栩如生的春回燕归图!

幼儿通过参与布置,对春天的特征有了非常深刻、全面的认识,再谈起春天时,他们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四、让大自然成为区角活动的资源库

为了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区必须有多种活动材料,这些材料,即要无毒、无害,又要体现自然特点、季节特点,要做到废物利用、丰富多样,向幼儿展示大自然最原始的美。

春天到来时,我们在计算角投放的卡片上大多画的是小花、小草、小鸟、燕子、风筝等,在做做玩玩角则放一些树叶、纸团(印小花用),绿色的蜡光纸(剪小草、树叶用),黑色的蜡光纸(剪小燕子用);在自然角,从山野里折来一些迎春花插在花瓶里,鱼缸里放上几条小鱼、石子、水草,结合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一特征,我们找来玉米、花生种子种在几个小花盆里,让幼儿观察小豆豆种地下是如何发芽、钻泥巴的。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诗歌《春天》时,就很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大自然是一个百宝箱,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很多很多,作物的种子、秸秆、皮、树叶、贝壳、鹅卵石、核、瓶盖、小木棒、包装纸、易拉罐、酸奶瓶、沙、石子等等,在投放时可以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投放,使幼儿在玩时能不自觉地与当时的季节、气候联系起来,加深幼儿对季节特征的认识。

第8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鸭病毒性肝炎又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鸭肝炎病毒分为Ⅰ、Ⅱ、Ⅲ三种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Ⅰ型鸭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Ⅱ型属于星状病毒,Ⅲ型为与Ⅰ型无关的另一种小RNA病毒。目前发生的鸭肝炎一般由Ⅰ型病毒引起,该病毒生命力较强,在自然环境下可在污染的孵化器和育雏室内存活10周以上,在阴凉处的湿粪中存活1月以上,在4℃冰箱内可存活2年,-20℃下则长达9年。因此,该病毒对鸭群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现将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共饲养19日龄肉鸭2 500羽,2011年8月26日下午开始发病,至27日清晨共死亡肉鸭200只。主要症状表现如下:鸭群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个别病鸭伴随有角弓反张的神经症状,有些病鸭突然倒地死亡。

2 剖检变化

对死亡的部分肉鸭进行了剖检,病理变化表现如下:肝脏肿大,呈淡红色,有点状或瘀斑状出血,质脆;脾脏肿大(大部分),外观呈斑驳状;肾脏出血、肿胀;胆囊扩张,胆汁充盈;个别伴有气囊炎及心包炎症状。

3 实验室诊断

(1)采取病鸭新鲜肝脏病料直接涂片,用火焰固定,滴加抗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全部呈现荧光现象。

(2)无菌采取病死鸭肝脏,分别接种于鲜血(绵羊)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h,结果没有细菌长出。

根据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4 防治措施

(1)对鸭舍周围进行紧急消毒,隔离病鸭,并对病死鸭采取焚烧处理。

(2)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1.5mL/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隔2d再注射1次。

(3)用广谱抗生素对鸭群进行集中饮水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4)用鱼肝油、肝肾速康连续拌料饲喂,直到康复。

5d后笔者电话回访,该鸭群已基本稳定,没有死亡鸭只出现,采食量已基本恢复。

5 鉴别诊断

(1)鸭瘟。虽然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鸭瘟,但3周龄以内的雏鸭感染后较少发生死亡。而鸭病毒性肝炎对1~2周龄易感雏鸭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超过3周龄后不发病,这在流行病学上是重要的鉴别点。患鸭瘟病鸭以食管、泄殖腔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与鸭病毒性肝炎完全不同。必要时,用鸭胚和鸡胚做病毒分离检验。

(2)鸭霍乱。各种年龄的鸭均能发生,常呈败血经过,缺乏神经症状。青年鸭、成年鸭比雏鸭更易感,尤其是3周龄以内的雏鸭很少发生,这在流行病学上是重要的鉴别内容。病鸭肝脏肿大,有灰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灶和心冠沟脂肪组织有出血斑,心包积液,十二指肠黏膜有严重出血等特征性病变,与鸭病毒性肝炎完全不同。肝脏触片、心包液涂片,姬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见有许多两极染色的卵圆形小杆菌。

(3)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鸭,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有绿色下痢,运动失调,头颈发抖和昏睡,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和纤维素性肝周炎,脾肿胀。该病不感染鸡和鹅。

(4)雏鸭副伤寒。该病常见于2周龄以内的雏鸭,主要特征是严重下痢,眼有浆液性结膜炎,分泌物较多;肝有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灶,肠黏膜水肿、充血,有点状出血。

(5)曲霉菌病。多发生于1~15日龄的雏鸭,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剖检时可见肺和气囊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干酪样病灶。检查饲料可发现饲料霉败变质或垫料严重霉变。

6 体会

第9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

1.登山运动的定义

户外运动知名学者董范在《户外运动学》一书中提到:登山运动是指登山运动员或爱好者在自然环境中徒手完成,亦或通过借助专门装备攀登各种不同地形的山脉或山岭的一项极富挑战性和探险性质的运动。同样,也有学者将登山运动定义为:登山运动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徒手或者通过借助专门登山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岭或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项目。

2.登山运动的特点

登山运动显著特点在于:(1)它发生在自然环境里,既无正规场地,亦无观众,运动员或登山爱好者实在在高海拔严寒缺氧情况下跨越陡峭岩壁与雪坡冰墙,并最终顺利达到高山顶峰的一项体育活动;(2)独特自然环境使得进行登山或攀岩运动的人,必须自行携带登山专门装备,并能熟练借助设备完成登顶;(3)登山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及人的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其危险程度更高;(4)组织者与管理者必须更加注重临场指挥,后勤保证、医务监督以及通讯联络等也必须能即刻到位,其不确定性和探险性也正是这项运动吸引人的地方。

3.登山运动的分类

人们将登山运动分为登山探险、竞技攀登(攀岩、攀冰等)和健身登山等几类。其中,健身登山运动更倾向于适合旅游和普及健身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多是指普通人群完成难度低的攀登,也只是借助一般的登山装备,完成简单的健身登山活动等。因此,我们依据登山运动不同分类方法,通常将登山者分为2大类人群:第一类是登山爱好者或称之为健身登山人群;第二类则是进行专门从事登山运动的登山运动员或职业登山者。

登山运动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1.国外对登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登山运动这一项目在欧美国家发展得比较早,现代的登山运动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区,至今已有近200多年的传承历史。登山作为一项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韩等爱好登山运动的人口众多,分布人群之广,涵盖了老、中、青年等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2.国内对登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1)社会上登山运动的发展:我国现代登山运动开始于1956年,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神速,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就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迅速跻身于世界登山的先进行例,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积极反响和舆论震动。1956年我国第1期登山运动员训练班由赴苏学习登山的4位同志任教练员,学员55人,从中挑选32人组成中国的第1支登山队,并于1956年与苏联登山运动员联合攀登上了我国新疆境内海拔7546m的慕士塔格山,并在1957年我国的登山队成功登上了位于四川境内的贡嘎山。为进一步推动登山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登山协会自2006年起就不断组织全国乃至亚洲范围内登山运动技术、学术等中外交流大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登山运动员和登山爱好者。

(2)学校里登山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让参与的人群在运动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意志锻炼。户外登山也不例外,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陶冶了人们的身心、磨练了人们的意志。通过登山运动中不仅使得大学生加强合作意识,增进学生的集体观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的进一步重视,2002年教育部新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指出在积极健全课程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努力加强规范课程管理组织和课程建设。而户外登山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高校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登山运动理性认识,减少危险的同时,适当开展和普及登山户外运动可以说是正逢其时。

3.登山运动风险及防范措施

(1)登山运动的危险性:从宏观来看,登山运动属于极限或亚极限的运动项目之一,挑战性和探险性也是其吸入人群的主要特征。但其危险性也伴随而来,因此,如何重视危险和避免危险也就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登山运动的危险主要来源于:一是自然环境的危险;二则是人们主观因素。而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显示,登山人群自身主观因素,或者是说登山者的主观忽视危险,是登山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保护措施:当登山者面对危险,首先只有正确地去认识危险的来源,我们才能更好地避免危险或者事故的发生。学校和社团对参与登山运动的人员进行良好的组织与管理是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途径。定期对参与人员进行身体上的锻炼,并积极普及登山运动知识,既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技术动作提高大学生在登山运动中的自身保护意识,从而减少登山运动带来的众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事故。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