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教育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始源意义 传统教学法 修养实践
一、教育的始源意义
古人的教育目的并不是造就无差别的个体,而是充分的尊重个体的差别,把人作为有血有肉、有生存价值和尊严的个体来教育。如孔子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注重学生的个体特性而因材施教。孔子就曾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字:子游、子夏”。孔子在分析学生不同性格才质的基础上,教育的话语是不同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对于子路和冉有关于“听到真理以后就可以行动了吗”?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惑,孔子则分析了他们二人的不同性格:求畏缩,所以要进;而子路争强好胜,所以要“退之”,既打消了公西华的疑惑,也显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学家程颐赞扬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二程的学生朱熹也赞扬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其实是对个体才能的彰显,是对个体的、差异的学生的尊重,是重视个体的具体的人的表现。作为个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修养实践,可以让个体与众不同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教育技术所制造出无差别的整体形象不同的。教育他人就是教育自身,通过教育他人,自身的修养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教育的始源意义是彰显个体个性和提升个体才能及各方面修养的修养实践,个体的才能和个性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自我的修养实践,个体才能成为一个本真的我,并在自我的修养中体验到一个绽现生存之美的艺术化世界。
二、教育始源意义视域中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相对于古代重视个体修养实践的教学法,我国现代教育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法有三个方面的主要转变:由教师和学生同是教育修养实践的修养在主体到教师与学生的主客对立;由艺术化的教育修养实践变成理性教育技术的“制造”;由注重学生个性、才能和独特气质的培养到学生个体形象的虚无。传统教学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作为教学客体的对立,现代教育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法是西方近代以来高扬理性精神与推崇人的主体性的结果。
相对于古代艺术化的修养实践的教学法来说,主客对立的传统教学法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极大蔑视。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与作为“学”的客体的学生对立着,学生不再是修养实践的主体,而是需要被理性精神所“加工和制造”的现成之物,相对于古代的修养实践的教学法来说,传统教学法是一次教学范式的转移。在传统教学法中,必然造就两个形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师,即任务型教师;以获得较高分数为目的的学生,即高分数的学生。教师虽然是作为教学主体而存在的,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理性精神完成自身的手段,教师成了教学任务的客体,主体被客体化了,因为理性精神把人与物并列看待。
就作为客体的学生来说,学生在教室这一空间之内听着教师的独白,死记硬背理性的知识,在试卷中再现理性的知识。好坏的标准在于分数的高低,古代以修养为目的的教育中,学生注重的是“知行合一”的修养实践,而现在的学生注重的是对理性知识的认知,所以“高分低能”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学生不再是“德行、言语、文字、政事”等的修养主体,而是理性知识再现自身的工具,学生任务就是在试卷上再现理性的知识,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就教育的始源意义来说,教师与学生同是修养实践的主体,是修养实践的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主体间性”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中,教师着眼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即完成教学任务的技术、方式、时间和效果。在教师眼中,学生是个整体的形象,只要课堂纪律良好,教师则会以堂吉诃德的贵族气质独自在教与学的边缘漫游,课堂教学则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对学生的提问,不过是来确证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始源意义的教育修养实践中,学生彰显和培养自身独特的才能、气质和品格,学生是主动的自我修养的主体和绽现生存之美的艺术创造者。而理性对学生的要求则是整齐划一,学校有精细明确的纪律和规范,有规定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和教师警惕的防范着异端,教育和纠正学生那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因为所谓的“好”学生,就是要回到规范和纪律所要求的整体形象之中,所谓的“好”学生不是个体的形象,而是现代教育的理性精神所规训出来的整体形象,现代教育的理性精神导致学生个体形象的虚无。但学生确实是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于是“犯错误”,跟学生相关的、为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疾病”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与古代进行修养实践的学生的主动性相比,现代教育中的学生也是勤勤恳恳的学习理性的科学知识,但此种主动性恰恰是理性“制造”下的一种“被动性”,因此教育始源意义视域中传统教学法的弊端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朱熹编,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
由父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没有首先做到,孩子不服气,父母子女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家长丧失了威信和教育的主动权,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教育,迫不得已,就只好和别人交换孩子进行教育。据说,古代“易子而教”的效果还不错。
在今天,国外也出现了现代的“易子而教”做法。不过,现代的“易子而教”不是因为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才与别人交换进行教育,而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家庭教育的一种改革措施。比如,在休假期间,两个家庭都外出旅游,就相互交换孩子,这个家庭带另外一个家庭的孩子去旅游,另外一个家庭带这个家庭的孩子去旅游;或是城市的孩子到农村的亲戚朋友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农村的孩子送到城市的亲戚朋友家;或是同一城市、地区的两家“易子而教”,等等。
这样做有诸多的好处:可以克服孩子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增强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培养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增强自信,开阔眼界,学到在自己家里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克服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毛病和父母感情用事、迁就放任的弊端。
我国当今的孩子们所面临的是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不仅要求他们有文化有知识,也需要具备很强的独立意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自己家庭的小天地里,生活在父母身边,对家庭和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由于生活地狭小,眼界、心胸都很狭窄;简单的家庭关系,交际面窄小,不能很好地与别人相处和合作,将来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扩大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更一下活动范围。平时在上学期间难于实施“易子而教”,在假期,建议家长们试一试,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读书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之高。读书之风如此兴盛,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在宗法制社会和科举制的影响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人读书的目的。因为古代根深蒂固的宗法等级观念认为人的成功就是走“封相拜将”之路,所以古代的很多人才不是文臣就是武将。古人很重视对子女的人格教育(德育),这是毋庸置疑的,如古代许多权贵之家会请家学先生用“四书五经”来教育子女,使男子从小就树立“仁、义、礼、智、信”的人格观念。女子也有接受人格教育的机会,在及笄之后能做一位温婉贤淑,举止端庄的贤内助。总之,在古代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父母对子女的人格教育都是特别看重的。
二、父母的家庭环境与其人格素养
环境对品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个人的品行、品性如何,那就得看他的家庭环境和生活阅历,同时需要父母有很强的责任感。所谓人格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在今人眼里,我们现在受的都是现代教育,古人的教育观念是陈腐的,不合时宜的。但是有的教育思想却是能一直沿用的,诸如“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等观念。但是一些所谓的“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高学历子女有着变态的私欲之心,表面上乖巧无比,事实上心有诡计。这些子女的父母要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人格教育上的失职,要么是为了维持自家“家风”而将之掩饰的极好。我的表叔叔曾是西安某大学的研究生,因过年呆在西安,却不幸地被自己的研友残忍杀害后抛尸水库。后警方介入调查,根因竟是情爱的报复。
看来做个好父母,说容易其实也不易。首先从客观上讲父母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拥有高品质的、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际上很多的父母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教育条件。其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自身的人格。
三、父母在子女人格教育中地位与作用
“养育”二字揭示了为人父母的职责,父母生育了孩子,除了在生活上抚育他们长大成人,还要对他们的人生道路负责,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现代很多的年轻父母认为孩子是他们的负担,孩子会交给祖父母抚养。这就说到了“隔代教育”的弊端,祖父母大多会宠溺孩子,在人格教育上不会起多大的作用。那么问题又回到了父母身上,就是提醒父母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大责,不要等出了问题只会将责任推脱到别人身上,这就说明父母的人格素养必须包含独立的责任意识。以前央视的一段母亲给祖母端洗脚水,孩子给母亲端洗脚水的广告触碰了父母心中那道弦----这孩子真孝顺。这也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子女影响最大的老师。
当然现在的父母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只是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孩子的“分数”上,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教育,父母努力地希望孩子多接受学校的知识教育而不让他们做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事,学校的老师为了完成学生的“高升学率”会大量占用学生所谓“副科”(政治,美术,体育等)的教育和学习的时间。久而久之,在父母看来,我的孩子多有出息的;在老师看来,我的学生多么优秀。其实则不然,以他们这种培养方式毁的是孩子的终身。我的堂弟是被父母寄予厚望的,父母忙于工作而将他寄宿在学校,但他却反其道行之,不听话、打架斗殴。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源就是父母间歇性的人格教育的失职。“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共有的期望,但这种期望可能会变成一种超值期待,或是一种比较变态地施加压力的方式。美其名曰,我们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可是有的孩子会因此会走上叛逆复仇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父母之所以对他们这么好是把他们当做向社会“献媚邀宠”的“工具”,而不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正因为缺少这种家庭“真正的爱”的关怀与引导,他们才会变得面目全非,父母则会变得麻木不仁,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其后代的人格发展也只会以此种方式循环下去。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的教育教学中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光盘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设备的大容量、直观性和多功能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光盘的大容量几乎可以储存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体现所有的教学要求,发挥语言课本所无法发挥的作用。语言总是在现实环境中使用的,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储存现实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同时带来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电脑,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对于占代汉语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信息量小、学习速度慢,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充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会给古代汉语教学带诸多益处。例如,古代汉语的文字教学,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会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教学印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如在讲授汉字的起源、“六书”、汉字的形体演变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字的甲骨文、篆书、隶书形体扫描在电脑中,在多媒体中播放出来,使学生对汉字的性质属性和形体演变产生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相比较,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难以充分展示占代汉语的全部而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便利。
多媒体技术是融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秦古文中经常出现鼎、鼐、爵、豆、笾等器物,仅靠语言的描述,往往会产生“一千个人眼里有‘千个哈姆莱特”的后果。而如果将这些器物精美的图片诉诸:视觉,再加上简洁的说明,那么学生对这些器物形制、大小、功用会有深刻的了解。“宫、商、角、徵、羽”是古人对五音的称呼,靠语言的叙述,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使人如坠云里雾里。而将其诉诸听觉时,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乐符飞舞在耳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纸质原版古籍缺乏的状态下,扫描古籍片段,直观地再现古籍原貌,不仅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古籍的原貌,了解占籍版本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未经断句标点的古籍进行句读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理解能力。应充分利用电子版和网上的古籍资源(如电子版《四库全书》,其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了乾隆以前四部范围内的我国古代重要著作),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可以”的古今差异,完全可以利用电子古籍的检索功能,直接调印出备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穷尽性地调查,展现其意义的演变过程(词汇化的过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这些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可以“培养他们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古代汉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陆国内一些著名的中文学习网站,如“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国学数典论坛”(http://bbs.gxsd.com.Cn)、“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el1)、“北大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等等。将现代科技引入古汉语课堂,让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诚然,现代教育技术为古代汉语教学带来很多便利,‘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传统板书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意义上,板书即黑板字、板图即黑板画,这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板书、板画虽常不被注意,似乎算不什么教学方法研究的课题,但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革新,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传统板书教学已经成为少数老先生的专利,所谓现代性和前赡性,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束缚了年轻教师的全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语言类课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分为文学和语言两大块,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为主。尤其是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历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难记,枯燥无味。通常是教师写了一黑板又一黑板,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不成正比。面对这一窘况,教师们对这些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讲授多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教学经验,拟对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设置
高校语言类课程一般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语言学概论三门基础必修课。另外,还开设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汉字文化、语法修辞、词汇学、语音学等专业选修课。这一系列课程构成比较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传统语言课程设置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缺乏创新,知识陈旧,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等。面对这种状况,建立一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压缩专业必修课课时
专业必修课在语言类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占有课时一般都比较多,在不影响正常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压缩课时。比如,古代汉语课一般是开两学期,每周四个课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课时,由原来的一周4个课时,压缩成一周3个课时,对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不会很大。
第二,减少原有选修课数量
语言类选修课设置全面,数量繁多,学生可选的余地很大。但考虑到学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除了选语言类的课程外,还有其他类的课程要选,不可能全部选完。有时候有的选修课就选了几个人,有的选修课选的人多,但去的人少,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删减一些和基础课内容重复较多以及口碑一般,没人选或者选的人很少的选修课。保留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大家都喜爱的课程。
第三,增设应用性强的选修课
语言类课程大多是偏重理论性的,这和当下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极为不符。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发挥语言课的特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开设一批应用型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语言类应用型课程如:语言表达艺术、朗读与普通话训练、语言观察与调查、公关语言学、公文语言、求职语言艺术、演讲与口才等。
总之,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应将必修课和选修课重新整合,删除和主干课内容重复较多的课程,增设实践应用性强,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
高校语言类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陈旧落后、知识面过窄、知识空洞等。以现代汉语为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学习的教材大同小异。有的学者认为是现代汉语内容相对固定比较抽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1]书中举的例子缺乏时代感,通常会举老舍、巴金、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很少吸纳新的作品语言为材料,与时代严重脱节,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来。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重视高校语言类教材编写方面的问题
语言类课程教材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比如古代汉语,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三册本),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本)等等。这些教材堪称经典,在过去几十年的古代汉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这些教材在内容和学时容量上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了。为了适应内容多课时少的授课环境,有的老师只讲通论,有的老师只讲文选,也有老师通论和文选都只讲一部分,使得古代汉语教学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很难完成教学计划,更别说保证教学质量了。古代汉语是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必须对高校语言类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能与我们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相适应,且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语言类教材。
第二,加强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
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的中学语文教师。那么,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中学老师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然而在高校语言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相关度,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各自为阵互不相干。这就导致了学生登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种种困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在本科阶段所学的有关语言类知识,在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用得很少,或者有些干脆用不上,好像是可有可无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多从语言类的教学中寻求原因。总之,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改革,要和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培养出达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
三、教学方法
语言类课程一般都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听到尾。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特有的优点,如:省时间,易操作,效率高,能够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对人才的需求。现在需要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为了培养这种人才,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专家认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
第一,启发引导式
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是被动接受,通常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教师可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带动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来避免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列举语言材料,并设置问题。然后由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在已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比如,古代汉语讲解通论知识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各个问题,循序渐进地得出结论,掌握知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加深了记忆,培养了他们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自由讨论式
自由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费事费力气,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在有限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或者若讨论组织过程不够严密,有时会难以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有的学生名为讨论,实则放任自流,讨论时只做旁观者。
第三,实践训练式
以现代汉语为例。现代汉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大块内容,每部分内容知识点都比较多,比较琐碎,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学习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展开调查。比如调查方言,完成方言调查报告。或者调查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情况,收集整理不规范用词、用字现象等等。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语言用例的能力。
四、教师实践体会
高校教师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师,作为给中小学培养师资的主要力量,应该密切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应该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之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但事实上,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体系,学术交流一般都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以本学科同行为交流对象。高校教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状况了解并不是很多,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注相对较少。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高等院校师范类教师应当系统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文件与指导精神,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目标、实施过程以及课程结构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第二,走出去,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师范院校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深入到中小学,了解目前一线中小学教师在新课改下的教学需要,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工作和学习情况,并亲身感受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这样做使得师范生培养更具针对性。第三,高校教师应当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多进行合作性课题研究,以课题的形式展开基础教育改革及师范生培养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真正使高校和中小学一线教师都加入到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 潘国英.现代汉语教学的应用性、科技化和立体化发展[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45.
[2] 吴秀明主编.大学文科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文学科为中心的考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22.
[3]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关键词]书院 大学 教学 制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55-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古代书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不仅学术界在思考现代教育与书院传统的结合,某些大学也开始将书院模式与通识教育一起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当然,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其中仍有太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环节需要加以廓清。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深有感于现代教学方式改革的迫切性,以及有效引进传统书院原有教学经验的必要性。兹就此提出一些思考,以就正于方家。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固然大学课堂教学在适应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方面有它的许多优势,比如,知识能够依靠课堂集中、速效、确定地传播。然而缺点也很明显,综合起来,就是知识商品化、学生产品化、教学机械化,使大学师生本有的灵气、性格及人文精神大大削弱,反而成为知识的奴仆。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功利性指向
教学方式本来是要服务于教育理念的,然而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断裂。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最主要的追求是功利。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目标仅仅是就业,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也以就业率为准,这就造成了中学“唯分数”的进一步发展——大学“唯就业”。实际上,失业本应由政府和社会负责,它并不是学校所能解决的问题。就业率的硬性评价造就了大学生普遍性的功利态度,大大削弱了其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理想,一切仅以有用、无用进行短视性判断。因此,大学生往往是急切于应付各种考试,而认为正式的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未来无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逃课已成家常便饭,即使来课堂的很多人也是在偷偷地学英语、学会计、学计算机,教师未曾讲课就已经被学生判了“死刑”,课堂教学呈现出分裂状态自然不可避免。
(二)课堂教学的专业性误区
片面强调专业性也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误区。专业越分越细姑且不说,即使是反对者提倡的通识教育也堕入到这种思维中。比如,中山大学博雅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它又局限地认为专业越全面,学生的发展就越全面。因此,虽然博雅教育反对当下的专业教育,反而它又成了更加专业性的教育,不同之处,就是它强调的不是一种专业,而是多个专业的“大集合”。实际上,用四年时间想要融会中西各种经典,即使是业界的知名学者都难,何况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这种教学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妄自尊大的毛病。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也发现,学生对专业性教育要么是毫无兴趣,要么是才一知半解,就对教师的讲述不屑一顾,这都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
(三)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冷漠
现代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发现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认为:“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受教,不过是一种商行为罢了”。当时学校的弊端,到现在发展得更为显著。同时,教师评价体系也高度功利性,即使是对教学的考查,也以发表教改论文为标准,量化式科研迫使教师不得不减少本应该花费在教学上的精力,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加之学生对非技术性课程的漠视,师生间的距离就更加被拉大。另外,现在很多教师过度依赖PPT等多媒体技术,以致很难走入到学生当中,学生也就乐于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自行其事,在上百人的大型课堂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就更加明显。
(四)教学内容平面化对学生性格的漠视
教学内容的平面化也是现在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实中看,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大多都不相同,在大学以前奠定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而课堂教学由于师生之间互不了解,加之教学方式陈旧,教师的讲义只能针对某一水平的学生,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因此教师根本无法因材施教,教师所乐教,未必是学生所好学、所能学。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熟知的内容往往不屑一顾,而听不懂的学生当然是一片茫然,这样下来,接受者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这一少部分很容易被大部分人的情绪所影响,久而久之,最终便造成整个课堂的厌听、厌学气氛。
二、传统书院在教学方面的优势
相对于现代大学课堂教学在上述几个方面的不足,传统书院表现出了它的优长,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式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
相对于由功利导致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断裂,中国传统书院目标极为明确,所有的知识都指向人格的培养。宋学家执掌岳麓书院,指出书院教育不是为了“决科利禄”,而是要起到“成就人才,传道而济斯民”的作用。古代的书院基本都有学规,很多学规既有教育理念的阐释,也包含了对教学方式的规定。比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就将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以及“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作为具体的修养方法。这样,传授、学习知识与人格培养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似博而实约的通才教育
中国传统书院是“通才教育”,教学内容于四书、五经、史传、辞章、典章制度靡不涉及。然而如此广阔的学习范围,仍不至于散乱,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指向了人格的培养。在朱熹看来,读书应该先从《大学》开始,然后《论语》《孟子》,最后再到史传、辞章、典章制度,认为这是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序列,强调不能变乱知识的“难易、远近、大小”顺序。朱熹特别反对毫无章法的广泛涉猎,在其看来,“若务求多,则反不曾读得”。在主张“循序渐进”的同时,朱熹还强调要“涵泳”,亦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融贯。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积累虽然多,却又有条理,从而最终有益于人格的提升。
(三)亲密而和谐的师生关系
书院基本上实行住院制,师生们长年在一起生活,同时,书院招生规模一般都很小,即便是受到官方资助的大型书院如岳麓书院,在清嘉庆四年只有正课68名、副课70名,总共138名学生,而由岳麓书院发展而来的湖南大学现在却有学生三万余人。很多私立性质的书院制度更为宽松,教师与学生基本上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由于书院规模很小,师生交流很频繁,因而彼此也有很深的感情,这些从书院师生之间的诗歌酬唱中很容易看出。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针对性强
书院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也没有特定的学习年限,自由研究是书院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具体的教学形式来看,主要有考试、讲会、诗会等,多种方式交叉,使书院教学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不同的学生,可以适应不同考查方式,比如有人会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有人会在讲会上夺人先声,有人会在诗会上一展身手。由于书院规模小,师生之间交流频繁,尤其是讲会中师生互相辩难,有更为自由的交流,而不是像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才来、下课铃声一响就走,一个学期下来,师生之间还形同陌路。
三、书院模式引入的制度性构想
书院模式引入大学课堂,当然不能照搬,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必须有教育理念、教学评估指标作相应的配合,总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有限的范围内,作为教师,笔者在这里只是提出一些初步设想,至于教育理念、教学评估的配套改革已非所能了。
(一)实行“小班”教学、“分组”教学
一般而言,超过30余人的班级就不易管理,现在本科教学的规模每级少则30人左右,多则可能上百人。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层面尽量控制班级人数,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大幅度降低,学生数量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呈现减少趋势,这为控制班级人数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对于大班,就有必要进行分组,比如30人可分为两组,60人分为四组,上百人的大班可以组下再分组,这样每组组长直接对教师负责。教师只要抓住几个组长,就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管理。课堂小组长只在教学中发挥组织作用,可由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等来担任。王阳明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当时由于来学者甚众,不能一一亲自指点,就先由王畿、钱德洪代为传授。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师生联系
本科生进入大学之后,很容易呈现一种散漫状态,走向高中生活的反面。现行的辅导员制虽然有专职之利,但也有缺点,就是并不能延伸到教学领域中去。因此,有些学校已经在尝试实行本科导师制。比如,岳麓书院所招的两个本科班,就实行导师制,三到两人配导师一名,其中有硕导、也有博导。这样,本科生在大学除了班级的“生活圈”之外,就还有一个导师带领的“学习圈”,在其中可与导师及硕、博学长交流感情,进行学术观摩和探讨。这个导师最好是本院并且给学生上课的教师,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自己的学生加强对全班学生情况的掌握,增进与全班多数同学的情感。其实早就指出过,中国的书院制与西方的道尔顿制(导师制)相仿,它对于学生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很有帮助。
(三)根据学生的问题合理设计讲义
在加强与学生交流和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教师可将学生关心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设计讲义。每节课的讲义应该比较集中地讲述一个问题,但又不能过于艰深。讲义之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指定书目,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将其分为必读、选读两类,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时,在讲课进程中,要注意对这些书目进行解释,并将这些内容与讲义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时,既获得较为广博的知识,同时又循着一条主线往前走,多而不乱,博而有约。
(四)注意课堂提问、营造宽松气氛
课堂提问非常关键,宋明时代的语录不少都是书院师生问答的结晶,这些问答中往往有相当精彩之处。现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无问题设计,或者将问题设计得过于艰深。问题的设计实际上并不是要为难学生,而是要营造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敢于表达意见。因此,题目应该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使提问有机地融入到讲课过程中。同时,对提问的对象也要精心选择,防止某些学生被叫起来支吾应付的尴尬局面。另外,提问对象也要尽量照顾全面,防止某些学生由于总是被排除在教师的关注之外而对整个课堂产生疏离感。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提问,不过在师生关系生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往往只是得到一个冷场的结果。可以在课前做好某些准备,指定某些学生提问,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东方杂志,1923年第6号.
[2]朱熹.白鹿洞书院揭.孟承宪.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化学教学信息量变大
由于近几年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基础很差或者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怎么学的学生也都顺利进入高中,这对高中阶段的教学带了极大的考验,化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变大也是其中一部分.同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新的知识领域不断出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就越来越多,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观念陈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学的支配者,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虽然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性很强,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但是,这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满堂灌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3.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突破,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和实施
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突破,例如,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一些化学符号,如,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都当做口诀来背诵,并要求在草稿纸上不断的默写,还有一些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反复的习题训练,以为这些知识只需要多做几次题目就行,这种模式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4.课堂结构设计不合理,缺乏弹性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师大部分是用一套十分固定的教案来教育所有的学生,不管学生水平差异有多大,在一堂课内需要接受的知识十分确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依赖教参课和课本内容,不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从而使得课堂内容缺乏弹性.
二、关于改善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弊端的几点建议
1.改变课堂学习方式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理论、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与其他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学习可以很好的掌握.对于这些十分基础的知识教师可以简单提点即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和自学中去掌握.如果,讨论或自学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认真而详细的讲解,千万不能让教师在一个问题上讲的滔滔不绝,那样会让学生十分厌烦,而且散失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改变为“吸收性学习”,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讨论,终身受益.
2.提高教师教学技巧
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技巧、技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教师如果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喜欢听,教学活动自然活跃、欢快,当然教学效果就佳.同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恰当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于教学活动,可以避免学生因长时间机械听课造成疲劳.
3.精心设计问题,使课本与实际生活贴近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化学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化学课堂设计的问题必须能体现新课程关注生活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计课堂的切入点,这样就能真正地将课本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往往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十分强烈,这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该致力于保持和增进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好探究欲.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设计如下此类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古代,人们会把修建房屋时用的木立柱埋在土中的部分的表面用火烧得黒焦,这种做法有什么目的呢,这是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呢,利用的碳元素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还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在古代人们就能够利用化学原理来服务自己,在现代的生活中就更应该好好学习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4.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三年的本科函授学习,使我在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得以升华。在这毕业之际,我将自己的学业向大家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文艺理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言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对各种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以往在宏观把握上的不足,拓展了在微观审视上的优势,提升了自身处理语文教材的能力。特别值的一提的是: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学习,认识到语文教材和课文都蕴含审美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更蕴含审美因素,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语文教师,应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课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学生塑造成具有一定美学审判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
(二)业务知识:三年的函授学习,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但觉得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等的学习,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完整的框架把握,对以前在专科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实话实说,虽然很多知识在课堂上用不着,但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你要倒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好几桶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这些知识使本人高屋建瓴,提升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整合能力。
(三)专业技能: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遗憾艺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涉及到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有教材的处理技能,问题设计技能,授课技能等,不用说其他,单是课堂教学技能就令人目不暇接,疲于应付,什么导入技能,过渡技能,提问技能,结课技能,板书技能等。函授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课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分解及坡度设计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整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6-02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云南省内推广以来,教材本身的编排、叙事方式引发了较大争议。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人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以下问题:切断了历史发展的事实联系,将互有因果关系的时间分散于不同章节中;同一内容在不同章节、教材中反复出现;部分内容表达有待商榷。在教学中的内容整合也重点表现为事实整合。
一、教学整合中采用的方法
(一)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正如上文中所言,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而“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如: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子目――《震荡中的法国》,编写者对1789年―1870年的法国历史一笔带过,“大革命”“巴黎公社”等概念在作为历史背景介绍时略显不足,尤其是“巴黎公社”这一知识点,与第三共和国建立有密切联系,但被置于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笔者将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程、巴黎公社运动与普法战争的关系作一简单阐释,使学生能了解其相互关系与第三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形势。
(二)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
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英、美、法、德四国的最高权力归属、各行政部门的权责关系、国家权力来源,在结束专题教学后,我加以列表:
(三)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理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
比如:在讲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章时,笔者对近五年来的省会考、全国及各省高考题做了一个统计,得出结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侧重于三次奴隶制改革与罗马法。第一节内容仅作为选择题考察,且多识记考察。在请教老教师后,大胆将《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作为《卓尔不群的雅典》的历史背景,且引领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学生加深了认识,即: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经济结构变化,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这可以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进一步推论。
(四)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时间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归纳。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关系,故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
如法国共和史(含普法战争史、巴黎公社运动史、德国宪法史),但被分裂置于两个专题中。在教学中,笔者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重排,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二、各种教材整合法的弊端分析
(一)背景介绍整合的弊端
背景介绍整合可使历史背景复杂而又未得到详细介绍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其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引入知识的“量”和“度”,所讲授知识点的重要性就会被削弱。大部分引入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应仅限于“了解”,若能力要求过高,学生就很难分辨课内外知识点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把握主干知识。
(二)对比整合的弊端
对比整合的弊端在于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对比整合的过程中,背景因素容易被忽略,做表比较往往只突出易混淆部分。但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脱离原因分析的比较很难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掌握表面的差异性。要将之导向深入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背景铺垫。这就要求表格必须在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三)突出重点整合的弊端
突出重点有利于将大量现有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淡化。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后遗症。如《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一目,虽然在《教师用书》中“知识与能力”中提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但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在《2012年高考大纲》中也仅模糊提及。从而在教学中一般将之淡化,不做重点阐释,学生很容易将之忽略。但察看2008―2012年各地高考卷,2008、2009、2011年都考察了这一知识点。虽然仅作为选择题考查,但也值得重视。且新增的知识点以后的考查力度恐也非现有考题所能说明,若不引起重视、在考试中“冷门”变“热点”,将增大失分率。
(四)时序整合的弊端
时序整合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按时序连接内容往往将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揭示因果。但在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专题内容已由特定的教学目的与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在讲授若干时序不清又相互无直接因果关联的内容时,若采用时序整合,在教授到每一具体章节时,必然要将抽离出来的内容还原回去重新阐释。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固然有利于培养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前后重复。这一问题在日后的选修课教学中恐也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