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技术创新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模式

第1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 先发优势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模式

一、有关跨国公司的创新观点

最早的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一说法。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包括六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和研究范式又获得了发展。从技术和市场角度考虑,可以将当今跨国公司创新全球化的模式划分为以下创新的国际化模式、创新的全球化模式、创新的跨国化模式、创新的本地化四个类型。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前面两种的创新模式在跨国公司创新中的运用较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创新模式和本地化创新模式在经济中出现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发展迅速。

二、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当今经济和技术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使跨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互联网的使用和全球电视网络使跨国公司的宣传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全球营销的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和速度的加快,使跨国运输商品的成本下降;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增加了技术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要想解决好全球化技术创新的问题,应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考虑,采取合理的技术创新方式有效地配置其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的资源。如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角度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创新模式,即一直以来,跨国公司为达到其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而采用的线性创新形式。另一种是跨国公司网络创新模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这种复杂性,公司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进行创新。因此,瑞典网络学派主张任何跨国企业组织都不是孤立的,跨国公司在网络中生存和发展。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就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相互有关联的链接组成的网络,每一个影响技术创新的联系就是一个链接,这种链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对B.L MANVALL所提出的要素和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描述,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关联的关系。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离不开非技术创新,如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支持领域的创新。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实现可以通过跨国公司技术与非技术创新网络实现。

三、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

1、有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化的观点。跨国公司采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弥补了跨国公司线性创新模式的不足。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中,考察跨国公司是否会在某一国家进行研究开发投资并进行创新,还应该从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的集聚现象几个方面考虑该国创新要素的可得性。

2、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思考角度。在传统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中,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H-O理论强调都是跨国公司在资源,技术,资本等方面具备的静态的优势。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线型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源优势、垄断优势等。基于当今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考察伴随跨国公司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的网络型创新模式现象可以归结为基于先发优势的因素考虑。笔者借鉴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这个概念来考察跨国公司的投资原因,以及技术创新转移模式。在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FMA)指的是某个新产品领域的第一个进入者或早期的进入者所能获得的潜在的竞争优势。对先发优势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得到蓬勃的发展,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与干中学是先发优势的两个主要方面。由于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考虑,一方面,为了获取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常常需要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跨国公司从获取技术优势的角度考虑,更多的应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处于对规模经济和干中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追求,技术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更多的涉及网络结构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代经济中,跨国公司总是作为先发优势的拥有着,这种优势在波特的理论中也被描述为具有持续性地竞争优势,有关跨国公司理论表现为技术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代来的效益。

四、从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角度考察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的效应

1、跨国公司两种技术创新模式的贸易效应。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FDI的角度进行研究。下文我们借用FDI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情况分析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的贸易经济效应。这些贸易效应可以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通过传统技术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替代作用。第二种情况,基于先发优势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创造作用,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起到了互补的作用。许多学者以也通过了技术的益处效应等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

2、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王洪庆博士结合有关数据,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情况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替代效益。这个研究结论正好以也验证本文的论点,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明显。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像现代新兴的IT行业、金融业行业等,跨国公司的投资效应表现为通过出口示范效应,技术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等方式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起到了互补提升作用。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动态的,网络创新,将规模经济,干中学的积极效应发挥出来,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然而,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传统的线性模式。

五、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1、积极寻求加入大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网络的机会。我国国际贸易自主创新需要跨国公司的创新网络。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到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的技术和经济网络之中,则意味着相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存在一种“溢出效应”,有关企业部门会因此而获益;同时,公共部门支持和推动的某些R&D(研究与开发)项目又是直接针对与企业有关的技术,某些新技术还是这些技术的主要使用者。这些都是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在全球化经济中,大型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更为突出,它们的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明显。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有重大作用。

2、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过程中非常重要,这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已经得到证实,但目前针对服务创新的商业性研究很少。商业性研究应更加针对服务企业的需求,提高包括创新服务的开发技术、开发方法、开发原则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通过先发优势中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的特征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先发优势中规模效应和干中学也可以表现为经常提到的关联效应,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或者供应商的关系,加强两者的前向和后向关联,融入跨国公司的网络形态创新模式,以实现跨国公司在这一技术创新模式中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洪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扈华林:国际竞争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柳卸林、胡志坚:跨国公司的创新全球化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3).

第2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汽车;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尚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国有品牌汽车企业理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使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壮大,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同步俱进。汽车工业的历史就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发展史。现代高新技术的成果对汽车工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未来十年,微电子技术将使汽车充分智能化,传感技术的广泛使用、实时对话、高流量的网络传输、故障预警……汽车将变成一台“流动的计算机”。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将触发新的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及其模式的选择是民族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突破口。综观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民族汽车发展史,境况很相似,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在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二战后,汽车企业巨头丰田和日产都在学习轿车制造技术。日产更多地依赖外国技术,曾采用了CKD方式组装英国车,丰田也不得不大量依靠模仿和反求工程,但一直坚持自主学习,且把工厂当作实验室。当时,欧美企业的官僚组织接使研发和生产眼中脱节,丰田企业却把研发与工艺、销紧密结合系统思考和改造。结果是:丰田比日产具有更强的组能力,并创造出了精益生产方式;而日产落伍了,在90年代还一度陷入困境,不得不引入外资进行重组。 国有品牌汽车的技术创新是提升我国民族汽车产业水平的关键。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主要走的是合资道路,其初衷是指望在经济和技术上得到扶持。实践证明,长期停留于“进口替代”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民族汽车工业水平的。我国大多数汽车合资企业的常态是自主开发能力及水平低,开发周期长,缺乏有产权的高端技术,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整车开发能力,而主要靠外资方引进,这严重阻碍了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

民族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合资模式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合资公司外资方采取在母公司研发,东道国方连一个螺丝都不能改动,以极力防止技术扩散。当然“好成绩”也迎合了过期的短期利益的需求。我们曾看到中国各地汽车企业竞相扩大规模,数千亿投资形成了数百万辆生产能力的装配车间,二不是竞争力强大的汽车工业。数据表明,从80年代到“十五”末,汽车产量不断增加,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包括轿车MVP、SUV在内,国外品牌占78.7%,自主品牌仅占21.3%;引进技术占89.4%,自主开发的只占10.6%;2005年,轿车自主品牌只占20%左右。

2、国有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在增强和思路在改变

目前,大多数大中型国有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要经过商业分析――技术开发――市场实验――营销策划――商品化等阶段。这表明。他们已经在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转变。奇瑞、华晨等后起之秀更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其研发已向高性能发动机、高端变速箱延伸,其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也在缩短,奇瑞和吉利几乎每年都能推出一个以上的新品或换代产品,以填补产品线的不足,使品牌产品系列化。

3、中小国有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近十年来,一批民营企业和未合资的国企,如奇瑞、昌河、比亚迪、吉利、中华、哈飞、力帆、中兴、夏利等品牌厂,采用自我设计、委托开发和产品咨询相结合的集成开发模式,在产品上成绩显著,据2005年《中国汽车统计年鉴》,上述品牌的经济型轿车已在我国前十强中占据主导和领先地位,仅以奇瑞为例。该公司用9年建成了五大系列车型,仅2003年就推出QQ、东方之子和旗云三款车型,2006年奇瑞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305236辆,杀入行业四强,成为首家突破年销乘用车307万辆记录的自主品牌。

改革开放后,合资公司逐渐整合了我国主要的汽车关联企业,新办内资汽车企业岌岌可危。雪上加霜的是,国家对中小汽车企业一度仅以提高门槛的方式,限制他们准入和发展。奇瑞、吉利等企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做法,给其他民族汽车企业做出了榜样。他们的成功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拯救了民族汽车产业。对此,我们希望《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早日出台。

国有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推荐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根据创新战略理论,结合日、韩等国的经验和我国国情,现对适合于民族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归纳。

1、以奇瑞为代表的技术改进性创新模式

所谓技术改进性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后,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进的创新过程。其特点如下:(1)技术改进性。创新者同样需要大力投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完善和深度开发;(2)技术和市场的跟随性。创新者做技术和市场跟随者,节省技术和市场开发的前期费用;(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创新者将省去前期投入,创新集中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改造等的中游环节;(4)创新的被动性。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壁垒制约和影响创新的实际效果。奇瑞公司扬长避短地利用此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技术创新之路。

模仿的价值原则。一百年的技术落后只有靠模仿,对中小汽车企业更是如此。奇瑞的研发体系基本上走出了逆向开发――此模式的第一个阶段。例如,QQ就是奇瑞逆向开发的杰作。QQ的外观设计被公认为更优于原型车。虽然外界不时有抄袭的指控,但这不能掩盖奇瑞设计团队的创新和对客户价值的创造。没有图纸和数模条件下的反求工程,由于没有证据,因此够不上侵权。

及时的角色转换。一味模仿必然使技术跨越带来的后发优势不断递减。唯一的办法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从2002年起,奇瑞逐渐脱离模仿者的角色,向此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即正向开发阶段进军――首先做早期的概念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解、反复优化和试验,最后产品出线。此阶段对人员和能力知识的要求非常高。但怎样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水平呢?当然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奇瑞采用了合作开发模式。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奇瑞具备了整车和主要零部件的正向开发能力,迅速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2、适合众多企业的合作开发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联合创新的方式。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根据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原则,以合作性研究开发为主。其优点是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整合,缩短创新周期,分摊创新成本和风险,已成为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趋势。适合我国汽车业的合作开发模式如下:

国内集群的联合开发。以汽车电子技术为例,我国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国外供应商纷至沓来,他们用40%的资本,控制了50%的市场,攫取了70%的利润。这也成为了国内企业集团的一大课题。我们建议:诸如上汽、一汽等大型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众多的企业和院所参与创新,带头解决技术难题,并最终通过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所有参与者均受益。

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开发。我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技术一消化吸收一自己生产”之路。成本很高、引进技术有限、且受制于人的结果使得这条路越走越窄。此时,奇瑞人却找到了一条既经济又适宜发展的捷径――与国际一流的公司AVL合作,委托开发核心技术。2005年10月奇瑞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CTECO发动机(可达欧Ⅳ排放)。该机以优良的功效和节能性赢得了市场。截至2006年8月,此发动机已出口美国市场7000台。它使奇瑞A520和新东方之子整车成本大大降低,品牌的竞争优势凸显。采用此模式不能使企业独占创新成果而获取绝对垄断优势。但如果企业能够“以我为主”,掌握合作研发的主导权,就可克服此局限性。奇瑞与AVL的合作,奇瑞定制产品,AVL协助开发。奇瑞给AVL报酬,便成为创新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3、以上汽为代表的高端介入模式

第3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创新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现代科技水平的推进下,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加强工业改革,从传统工业转化为新型机电技术产业。

1机电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一般机械零件都是由发动机、启动、传动专向、曲柄连接等这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的,如果要想使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提高各个零件的工作性能,从而优化设备的性能。目前,很多钢材原料机械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濒临淘汰,主要原因是质量大,工作效率低,使用期限较短,所以需要寻找新的原料来制造机械产品。目前,学界已经寻找到新的材料来代替钢材,利用非金属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来制造机械产品,其优点是硬度大、质量小,可以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并且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机电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机电技术的发展仅仅只有几年时间,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技术革命速度快,自从20世纪60年代机械技术诞生之后,就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推广。长时间的发展也推动了各领域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日益成熟,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就形成现在的机电技术,使得机械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无论是在机械的构成和功能、技术结构,还是在相关的管理生产模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对传统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3机电技术发展前景

3.1光电技术的应用

光电技术应用在日常生活产品中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可以改善机电技术的动力,提升传感的敏感性,是机电技术的一个延伸,在社会生产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且运用在机电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光电技术运用在新研发的机电产品当中是以后机电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

3.2智能化机电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机电技术也开始朝着智能化、人性化趋势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机电技术的产品智能化系统可以快速处理各种信息,这些主要归功于信息技术与模糊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技术的成熟为机电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中的芯片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改善保证系统的兼容程度,智能化的机电技术必然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3.3仿生化机电技术的应用

机电技术未来的发展走向会越来越智能化,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信息控制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些都会是机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且未来的机电技术的工作状态就和生物的习性一样,当系统处于动态的状态下,该装置稳定;当系统处于静态的状态下,该装置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是极其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人们将机电技术产品融入了仿生化特征,但是实现这种仿生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够得到推广和普及。

3.4微型化机电技术的应用

机电技术微型化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了现实,我国在生产半导体产品时,已经在实验室应用蚀刻技术生产出亚微米级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实际产品中,将非常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这种技术应用在机电技术中,可以更好地将机械系统的控制器与部分装置区分开来,实现装置的有效融合,提高产品的质量,缩小产品体积,这样即可有效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因为有之前半导体的亚微米级产品的研制成功,笔者相信,在未来这种亚微米级的机械产品也会逐步研发成功,并占领机械产业的部分市场,但是这条路依然任重道远。

3.5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均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资源也在递减,且很多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环境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群众也要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此使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机电技术可以更好地发展,在使工业生产领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对于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致力于科学技术的革新,并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和有效处理,积极为机电技术的应用探索出可再生的新能源。

4结语

机电技术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而且机电技术不只是一门单独的技术学科存在,它是融合了多种技术,通过一定时间的融合、渗透才形成现在的机电技术,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机电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前途光明的机电技术也必然会带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世麟.煤矿机电自动化集控的发展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5).

[2]马传奇.汽车应用机电技术的分析[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第4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技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安全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1技术创新源自人类安全生产的需要

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我国事故的高发行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排在矿山生产之后,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虽然近年来建设部加强了安全生产法规的建设,完善了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但是,建筑安全科研投人严重不足,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手段落后,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陈旧等仍然是制约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推进技术创新,从技术管理的层面上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1.2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根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谁先掌握了新技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资源的创造。入世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世界经济的繁荣,135个成员既是对手也是伙伴,有竞争也有发展的机遇。国民待遇不保护个体差异,惟有善于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走自立自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在国际市场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如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走技术密集型和管理型的发展道路,在组建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获得四个第一:第一家在中国城市地铁施工中引进德国先进盾构设备和技术;第一家使用 1.5 m 管片衬砌技术;第一家成功运用盾尾同步注浆技术;第一家采用电脑控制同步激光测量导向系统。在广州地铁 2 号线盾构施工中掘进进度打破了国内纪录,成为业界的排头兵。

2建筑安全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新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实现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的本质是知识,技术进步的本质是知识存量的增加,也即创造新的知识。依据创新理论的创立者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把一种前所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进新的产品;引进新的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涵义相当广泛,而且规定只有将第一次的发明引入生产体系的行为才是创新行为,而第二个、第三个则是模仿。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拥有符合熊彼特理论的创新行业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创新限制在特定的技术经济系统内,这里所说的技术经济系统,可以指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生产、经济活动空间。进行这样的界定之后,对于建筑业而言,只要是在中国建筑业历史上没有过的技术,被引进了建筑业,并且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创新技术,从而当然是一种技术进步。

我国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傅家骥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按其创新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按照技术量变化的大小,产品创新又可以分为全新产品创新和改进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又称为工艺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施培公认为模仿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率先者的足迹,充分吸收率先者成功和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革与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简单来说,模仿创新就是后发者的创新。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以模仿创新为主。

3我国建筑安全技术创新模式构想

①建筑安全技术创新体系构成

根据国家创新理论,建筑安全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外层、中间层和核心层。外层是国际经济技术环境;中间层由政府、金融体系、其他产业和历史文化传统四个部分组成;核心层由建筑企业、建筑类科研院所、大学、建筑业技术开发基地、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六个部分组成。

②核心层功能分析

1)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是整个建筑安全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开发投入主体。国外的建筑企业对于技术研究相当重视,且组织方式比较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建筑企业的集中式结构。我国的大型企业一般建立一个专门的研究部门来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但是大多数企业对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形式不够明确,可以借鉴日本模式的经验。

2)大学

大学是创造和传播知识的主体,也是进行科学基础研究,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的一个创新平台,在核心层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建筑类科研院所

建筑类科研院所是应用技术的创新主体,一般比较注重于公共项目的课题研究和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4)建筑技术开发基地

建筑技术开发基地是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的一个技术创新机构,一般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建设项目为依托,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形式,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重大安全问题的技术瓶颈。

5)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主要是指建筑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由各个专业化学会或协会进行组织,以提高建筑行业人员的技术素养。

6)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主要提供一些咨询服务,是各个企业及相关组织交流的一个信息平台。

③中间层的功能分析

1)政府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职能在于组织或授权行业协会或学会制定中长期应用技术的创新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开发的领域,鼓励建筑业产学研的基础研究发展,增加和引导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推动科学的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和高尚的科学道德。

2)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的开发需要资金的支持,特别对于中小企业;另一方面,金融体系可以对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主要表现在分散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和项目的评估方面。另外,金融体系的激励机制还可以提高建筑技术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3)其他产业

建筑业与其他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借助其他产业的发展管理经验来发展建筑业,如煤矿安全、粮食安全等。

4)历史文化传统

历史文化传统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的风格,更是技术文化的象征,可以将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纳入到一个体系中,建立一个技术文化的系统来研究文化对技术的促进作用。

④外层的功能分析

良好的国际技术经济环境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国家的技术进步绩效取决于该国的“社会能力”,即该国吸收新技术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

第5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合理构建技术创新模式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最早观察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推动力。而“创新”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1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创新活动可以是下述活动之一:①生产新品种。②引入新的生产方法。③开拓新市场。④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是一种通过技术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可行思路,技术创新具有如下优点。

1.技术创新是企业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世界科技与工业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2.技术创新是改善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益始终不高,有人归结为市场疲软。客观上看,问题并不是“市场疲软”,而是因产品不适销对路而引起的“产品疲软”。产品疲软可分为竞争性疲软和结构性疲软。所谓竞争性疲软,主要指某种产品并非处于衰退期,只是因为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为解决生产经营的燃眉之争,就只有依靠进口,这时国内企业的产品便出现销售的困难。所谓结构性疲软,主要指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已经不适应用户的需求,其中某些产品已经进入淘汰期,而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要活跃经济,解决疲软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一条路,这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适应深化改革后的市场需求。

3.技术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的获胜法宝

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在国际竞争和市场格局中的地位。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技术创新的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市场的创新收益。自主创新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规律,掌握新的方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使企业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能够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

自主创新优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效能革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者的示范影响和利益机制驱动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技术,并在率先创新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对获得的高新技术的隐含知识,通过模仿实验掌握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初的隐含知识多从先进的分解技术来破译高新技术产品获得,或是通过招聘有此经验的工程师的方法获得,也有的是通过对从文献中获得的明确知识进行研究,以及采用参观生产现场的办法来提高企业前期隐含知识水平。先模仿后创新,或在模仿中实现创新,都是可以的。单纯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核心竞争力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只有在模仿的同时,紧紧跟踪最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对借鉴来的最初形式进行后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才能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模仿创新的优势:投入较少;风险较低;效率较高,收益大。

模仿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一是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通过引进国内或国外先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合法拥有该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在掌握、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模仿创新出新一代产品。二是购买产品获取先进技术,当我们购买一些复杂的产品时,产品制造商一般提供一些培训和一本操作手册。在此情况下,诀窍必须随产品一起提供。随着购买、操作、维修、制造等步骤的前进,我们得到的诀窍转移,最终可能完成技术转让。三是查阅专利文献,通过查阅国内外专利文献,了解和掌握率先创新技术,然后再模仿创新。这种模仿创新比较适合于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提高。

3.引进创新模式

引进创新是引进高新技术,进行充分消化,全面掌握技术要领,同时紧紧跟踪引进方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的目的在于创新。离开创新的引进是消极的引进。这种引进能维持企业短暂的领先地位,然后便会进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引进创新的成本较高,但成功的把握亦较大。

引进创新优势:在原始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容易实现局部技术改进;更明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而容易创新成功;攻关方向明确,可以避免原始创新的许多弯路,易获得技术上的跳跃式发展。许多国家的企业的实践证明,引进创新是弱小后进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的赶超战略,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快速途径,是实现低风险、低成本的创新形态。

4.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为主体,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互或共同合作实现创新经济活动的创新模式,紧紧依靠科技,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加速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合作创新的优势:优势互补。

三、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6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16.04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通信技术,将众多计算机联系到一起,形成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网不单单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当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意义。

1 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模式

1.1 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当中,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包括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等。其中,提供信息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功能,搜索引擎通过在因特网当中对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然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其中,百度、Google等都是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络游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能够有效的聚合人气,实现网络游戏公司的盈利。即时通信主要包括QQ、微信等,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电子商务主要包括淘宝、天猫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整个商务过程。[1]

1.2 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探寻最为合理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这些外部影响因素的改变是被动的,而对于技术创新活动来说,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主动性。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选择更为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2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障碍

2.1 网络游戏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网络游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网吧业、广告业、游戏衍生品、游戏卡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在网络游戏的发展中,面临着负面效应、同质化、人才瓶颈等障碍。很多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网络游戏市场的不和谐。[2]当前网络游戏主要分为休闲类、体育竞技类、角色扮演类,其套路和内容较为固定,难以实现网络游戏市场的良好持续发展。此外,在网络游戏研发、运营、美工、策划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制约了网络游戏的发展。

2.2 电子商务

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子商务。近年来,通过交易手续简化、生产周期缩短、库存减少等方式,电子商务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商务的全球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特点,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障碍,例如在线支付、安全认证、规范治理等方面的监管问题,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极大的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3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网民的上网习惯,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发展中,搜索引擎具备十分宽广的发展空间。[3]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搜索引擎市场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没能体现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搜索引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例如对搜索引擎营销认识的误区,以及对市场细分的困境等。

2.4 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功能。在当前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其的要求都越来越高,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也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虽然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带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对用户之间的沟通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依然不能够实现良好的互联互通。即时通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网络协议、行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3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措施

3.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对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使其方法、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互联网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当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因此,其发展和进步也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指引。[4]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努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同时适当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互联网行业的隐形垄断能够得以消除。同时要加大力度进行国际间的合作,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此外,应当大力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保障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转换调整经营思路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是最为重要的主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过去企业具备的环境、政策等优势,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小。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对自身的经营思路进行转换和调整,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合作竞争理念和客户满意度。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使自身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主动寻求发展变革,内外合力推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

3.3 借鉴先进的国外经验

早在20世纪中前期,计算机就被发明出来,随着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更是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当中,很早就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纷纷认识到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领域当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经验。[5]由于我国互联网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有限,因此,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推动我国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发展。

3.4 完善各方面监督机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当中,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危机、市场垄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知识产权受侵、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对此,应当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立法化,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新技术,提高网络安全的技术保障。此外,还应当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积极接轨,从而建立和完善长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发展。

4 结 论

在当前社会中,互联网经济技术的创新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互联网经济技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发展障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推动互联网经济技术的良好创新,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等.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77-85.

[2]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40-152.

[3]汪玉凯.“互联网+”是“互联网2.0+创新2.0”的新经济创新模式[J].办公自动化,2015(10):6-8.

第7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武汉;高新技术;创新;竞争力;科技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60.02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中部地区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扶持武汉市金融改革与创新;在长江流域实行大通关模式;加强科技体制创新,彻底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国家政策再次聚焦“中部崛起”,为新一轮的武汉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武汉市最具发展前景、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

1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

自2009年12月8日,武汉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到2012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加快了创新条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产业联盟和孵化器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1)创新平台建设循序推进。

2011年,武汉高新产业新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光电国家实验室;新建有机光子学、先进非线性太赫兹、纳米能源技术与器件等3个研究平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投入营运,集聚了包括7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8个研究团队;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奠基。

(2)产业联盟和孵化器快速发展。

至2011年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组建了1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紧筹备射频识别、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等产业联盟。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和武汉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创新中心奠基开工。全区孵化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00个。

(3)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第一个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应运而生一批科技成果。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申报专利4034项,比上年增长26.1%;主导修订国际标准1项,主导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8个产品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分别为3448亿元和1074亿元,占武汉GPD的15.9%。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形成了武汉市三大主导高新产业,高新企业达595家,占全省55%,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活力与潜力,发展势头良好。相比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武汉高新产业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中下游,高新产值偏低,研发投入不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不多,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不足

新世纪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距离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尚存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值较少。

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448亿元,占武汉市GPD的15.9%。2011年湖北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27.94亿元,武汉市只占到45.8%,与武汉市在湖北省“一城独大”的格局不相称;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武汉市只占到3.4%,总量偏小。对比同层级的城市,大连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1年突破5000亿元,青岛早在2009年就突破了4000亿元,南京在2011年突破4000亿元,沈阳也在2010年突破3000亿元,而2011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超过武汉市,达到3485亿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201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11875.6亿元,2011年广州的产值15806.84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3.7%,差距更大。

(2)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偏低。

2009年,武汉市的研发经费支出为118.3亿元。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研发经费支出165亿元,占GDP的2.44%。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同期相比,2009年,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600亿元,上海400亿元,深圳接近300亿元。2011年,武汉的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在全国19个城市中位居第9,虽然与GDP的位次相当,但与武汉市综合科教实力明显不符。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武汉市的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拥有78所高校排名全国第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排名全国第一,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100多所科研机构,18个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21879件,专利授权量达11588件。但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明显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在一些发达国家,建在企业的研发机构超过90%,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7%设有研发机构,而深圳有90%。武汉市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所有权分别有90%和60%以上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掌握,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将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实际转化为生产力受到旧体制和市场的束缚。此外,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8%,远低于国际公认标准5%~10%,显示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对研发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资金投入不够。

3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

(1)科技制度创新。

借国家“中部崛起”的第二次利好政策的东风,在武汉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阶段,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最大限度的发挥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以排解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并积极主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创新性、有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外部性,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推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制度创新。

深化高新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强监管,改革高新企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大胆进行研发机构所有制结构改革,加速科研机构市场化步伐,加强与高校的专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可持续化发展。通过建立一整套激励技术革新的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优质的金融产品如贴息担保;加强与政府的双向往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并努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真正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市场地位,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微观科技制度,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新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在电子信息化时代,不断更新技术,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企业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骨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先进的管理制度条件下,是发展与推动高新技术创新的稳定剂;不断进步的高新技术力又反过来促进管理制度的发挥与革新。所以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同时注重。如果只注重技术创新,会出现“瓶颈效应”;如果只注重制度创新,会终成“无根之源”。科技制度创新与高新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持续不断地推动科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有不断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之势。近两年策划和实施不少于50项、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数字装备、电动汽车、光纤传感、网络接入等领域,建设一批新的国家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继续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

(3)金融体制创新。

巨额的资金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对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注入正形成对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提升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必须突破巨额资金投入形成的“瓶颈”制约。

为了突破资金“瓶颈”,扶持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政府的投入,拓宽对科技投资的来源面,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环境,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实施积极的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政策,充分吸呐社会闲散资金,利用证券市场的快速筹资功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建立多重科技投资基金,有效整合政府投入、证券集资、风险投资、信贷发放和海外融资,实现资本要素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需要得到化解融资风险。一些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运行情况良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风险融资机制,在我国也正在逐步形成、完善类似的风险融资体系,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分为五个层面:第一,政府组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2月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二,政策性贷款机构。如英国的凤凰基金、韩国为扶持中小企业建立的产业银行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按照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意图从事投融资活动,对特定的贷款项目或企业予以政策性的支持,比如通过发放利率优惠的贷款,期限较长的贷款等方式支持被扶持对象。第三,政策性担保机构。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等。各地都相继成立了信用担保机构。2010年3月,武汉市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以催生中小企业、孵化科技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工业中小企业为目标,凸显了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政策优势,倾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作用。第四,风险投资公司。有政府、合作和独立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分。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较有影响。第五,二板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等。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开板,面向各新兴的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为中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

(4)人才管理模式创新。

要彻底改变研发与生产“两张皮”的状况,充分将科技资源用于生产,使生产力得到最大解放,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多维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型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鼓励科技创新,将科技贡献与企业收益紧密挂钩,推动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真正实现创新成果与科技转化的收益,允许个人以科技持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建立科技人才的成长计划,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大胆放手去实践,做到事业留人。

强化“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通过技术入股、聘请、兼职、创业支持等多种方式吸引与鼓励科技人才来武汉落户。有效落实培育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融合的优惠政策,培养能造就市场的科技专家和具有科技背景的企业家,使具有创新才能和高科技水平的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积极吸引与造就一批包括海外华人资源和本地人力资源在内的会管理、懂科技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人才。

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有效吸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保证高新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结语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时代,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首位城市,武汉要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推动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是要建立一套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发展武汉高新技术离不开风险资本管理,完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是必经之路;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人才管理模式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尽管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小且分散,研产衔接差,只要大力优化投资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技术交易制度的完善,构建多层次区域性金融市场,不断聚集巨量风险资本,加速推动武汉高新技术的规模化与差异化经营,使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良好的发展。

据悉,武汉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的报告已出台。根据规划,到2016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力争超过1.3万亿元,打造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等4个千亿产业,形成40个国内一流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为实现上述目标,武汉市将通过组织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三大行动,并推进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打造、市场主体培育等三大工程。还将举全市之力支持东湖示范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打造成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特色产业聚集区。

参考文献

第8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模;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专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经形成了几个大的城市群。城市群作为许多不同规模城市的集合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生地,它所包含的不同规模城市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有什么差别?文章将对此问题做简单的探讨。

1 关于城市规模和创新能力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古典时代的城市规模不大,最大的城市也不过百万人口左右,数量很少,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城市规模真正开始大规模增长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经过百年时间的发展,全世界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规模和人口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城市将不同才能、教育、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创新及其溢出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从国内和国外的实际看,大中城市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科技能力,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一定的经济规模基础是技术创新产生的土壤。我国城市规模在1978年后快速增长,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资金与人员投入越大,空间聚集效应越强,则越有利于技术扩散,其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在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探讨城市规模和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能在理论上给我国城市发展提供助力,对城市提升创新能力的实践也有启示意义。

2 我国典型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特点

城市群是特定区域上集中分布若干数量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以一个到两个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七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城市群的代表性,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典型城市群进行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比较平均,比例基本在50%以上,也有高度城市化的上海,比例为70%以上,副中心南京、杭州比例在60%以上。在区域上呈扇状展开,不同规模城市层次由大到小,从上海扩散到合肥徐州等地,有一些较大规模的城市夹杂在中间。区域内有大量的公路、铁路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有大量的产业和研究中心集聚在这一区域,城市之间联系紧密,还能通过长江辐射到整个全国的腹地:中游的中部地区和上游的西部地区。我国已经有打造沿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就是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示范来带动长江中上游城市。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的特点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香港、深圳为中心。城市数量较少,却具有全国最高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比例在2012年高达83.84%,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该区域也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中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将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约1300万人口的城市。珠三角城市之间高速路网丰富,交通便利,是广东省重要的科技资源,是该省主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同时是国内最大的高新技术带,在国际上也是重要的高新技术生产基地。珠三角城市规模的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

按照《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中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即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数都在20万以上,所以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可以划分为4类,不同地区规模分类见下表1和表2。

注: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研究暂不考虑香港、澳门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3 不同规模城市的技术创新: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分析

本章将通过对典型城市群中城市的四大指标进行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这四大指标是科研从业人员数、科研投入经费、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其中专利的种类分为三种: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通过对四大指标做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初步了解我国典型城市群城市的创新能力高低,投入的指标是科研人员数和科研投入经费,产出指标是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采用的数据来自各省、城市的科技统计网数据和知识产权局数据,考虑到各个城市数据的可得性,故采用的是2012年的数据。

数据来源:各城市知识产权局、科技统计局。

由上表的均值统计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城市都是超大城市投入最高,产出也最高;特大城市投入产出第二,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投入产出依次排列下来,可以看出科研的投入产出大体是符合城市规模等级的,城市规模越大,能投入的资源就越多,能够得到更多的科研成果,说明该城市创新能力越强,随着城市规模的减小,能投入的资源和获得的产出也就越少;说明在这两个典型城市群中创新能力是和城市规模密切相关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处于城市群中心地位的城市,其科研投入和产出一般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珠三角地区主要是广州、深圳两地科研投入和产出水平均领先其他城市;长三角地区毫无疑问是以四个超大城市领头羊,科研投入和产出水平均处在该城市群前列,其他城市投入和产出水平基本与规模等级大小一致。从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专利的产出上来看,城市规模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规模越大的城市创新能力越强。越大规模的城市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能够具备更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开明,李金昌. 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8(3): 666-672.

[2]曹勇,曹轩祯,罗楚,秦以旭. 我国四大直辖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6): 162-170.

[3]刘凤朝,孙玉涛,李滨. 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创新模式分析与能力评价[J]. 大连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19-24.

[4]仇怡. 城镇化技术创新效应――基于1990-201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1): 27-35.

第9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众筹 技术创新 路径 

随着Internet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PAD等)、存储技术、搜索引擎、云计算技术、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社会产业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正是在这种变革中产生的。 

1 互联网金融内涵与模式 

1.1 内涵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谢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率先提出;此后,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内涵出现了众多观点: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两个概念的简单加总[1];互联网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指借助于互联网、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国际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活动[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广义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 

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包含一切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金融服务活动,是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创新而产生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其本质和核心仍是金融,是金融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 

1.2模式 

通过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以及结合调研发现,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论述非常之多,各家均有不同观点,有提出互联网金融10个生意模式[3],有提出按照金融在线化、互联网企业金融化、电子商务等互联网金融分类模式,有提出阿里金融、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4]等等;本文依据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业态模式,总结归纳整理处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新兴业态模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互联网借贷、众筹、电商金融、互联网理财、虚拟货币。 

一是互联网支付是指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货币支付或资金转移的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第三支付平台。 

二是P2P(peer to peer)互联网借贷,是通过网络为借贷双方提供借款信息以及借款人信用评估、催还借款、逾期贷款追偿等服务,属于借贷类众筹,P2P平台已经成为P2B、B2B、P2C、P2F等借贷模式的统一代名词。如拍拍贷、人人贷、陆金所、宜信等。 

三是众筹,指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展示他们的项目、产品设计或创意等,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集中大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或渠道支持。如众筹网、点名时间、天使汇、原始会等 

四是电商金融,是电子商务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历史交易等大数据信息基础上,运用云计算等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由电商平台提供担保,将资金提供给有融资需求的消费者或供应商。如阿里小贷是典型的电商金融模式。 

五是互联网理财,是指互联网企业或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为投资者或家庭提供的理财金融服务。如余额宝、百赚、小金库、理财通、朝朝盈、掌柜钱包、活期宝、钱袋子等。 

六是虚拟货币,是指互联网上虚拟的货币且可用于互联网买卖、投资活动的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如比特币、百度公司的百度币、腾讯公司的Q币、新浪推出的微币等。 

2 众筹分类与运行模式 

2.1分类 

众筹的概念源自国外“crowd funding”一词[5],从这个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其内涵就是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支持完成某项事情或活动,即个人或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公众展示自己的项目、产品设计或创意等,争取更多人的资金支持、渠道支持,为个人或单位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渠道支持。众筹按回报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公益类众筹(没有回报)[6]。广义上而言,P2P业务也被看作是众筹中的一种,即债权众筹。而狭义上的众筹则通常分为奖励类众筹和股权类众筹两类。奖励类众筹的代表有Kickstarter、Indiegogo,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人们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出资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股权类众筹的代表有FundersClub、天使汇、原始会、大家股、好投网等,投资者们可以在这种平台上进行资本投资,所有投资实体的股权。 

2.2运行机制 

通过对众筹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有研究者提出众筹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对不同类别众筹模式进行论述[7];结合实地调研,总结出众筹运行的基本模式,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众筹平台是推动创意创新理念、产品或活动与消费者、投资者、出资人等大众群体进行直接对接,并提供资金、策划、营销、市场渠道等服务,为创新创意实现商业化或成功实施提供全面服务。 

3 众筹本质 

互联网时代的众筹,要在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活动、思维和特征基础上,分析研究其本质与功能。 

3.1互联网时代显著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活动是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和特征的社会活动[8],互联网的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互联网九大思维[8]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分布性、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征。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特征,结合案例(案例来源:《互联网时代大型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 2014-09-03),分析总结并提出互联网时代的三大显著特征:

一是平等参与。在互联网上,不论身份高低、不论贫穷富有、不论丑陋帅气、不论高矮胖瘦,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力;互联网赋予个人更多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上事件或活动的领导者,通过社会自发组织形式,每个人能够以个人的形式采取行动。如北京“7.21”水灾事件中,参与的人自发组织,没有上下级关系,参与的每一位都沉浸在帮助别人的喜悦中。 

二是聚集资源。在互联网上,由于“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等普通人能够获得“参与感”、“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更多普通群体参与到互联网的事件或活动中去,而互联网能够将大众群体碎片化的供需聚集起来、组织起来,并进行有效地点对点对接,形成规模化收益。为天下需求者提供临时住房的Airbnb公司,将地球上有空余的卧室、客厅搜索出来,为即便只租住一天的需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该公司为有意出租者创造了年10亿美元的收益。 

三是不同时地协作。工业时代,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进行协同工作;而互联网时代,人们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工作。维基百科是以协作模式运营的、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最流行的网络工具书,共有287个语言版本,全球用户共有10亿民众,有来自全世界的1600万人志愿者。 

3.2众筹本质 

众筹是基于互联网进行协作的众包模式的一种类型。企业选择将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依托互联网外包给众多消费者完成的行为被称为“众包”[9]。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众包的实质是消费者参与到企业价值创造和创新过程中,众包是让消费者参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创新,以及经营和营销过程,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而兼有生产者的角色,成为“产消者”(Pro-sumer)[10]。“产消者”这种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生产方式、创新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是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种新变革。 

归根结底,众筹本质就是筹集智慧、筹集资金、筹集渠道。众筹就是让消费者参与到投融资环节中,让消费者参与到创新创业产品中,让消费者参与到创新创意产品的商业化中,真正融入到创新创意实施、商业化过程中。众筹鼓励大量的消费者、投资者参与进来,因为参与者越多,智慧聚集就越丰富,就越容易解决问题,就会有越多的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商业化,越能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的概率。 

4 众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在分析技术创新阶段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众筹的功能和运行模式,提出众筹支持技术创新的路径与内容。 

4.1技术创新阶段划分 

技术创新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划分方式,在所有划分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傅家骥在《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中提出的观点,综合傅家骥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创新阶段,主要包括三大阶段,如图2底层所示。 

一是技术发现阶段,是指面向市场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发现、技术预见、创新构思阶段。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现活动是要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发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应用。 

二是产品(服务)开发阶段,是指新产品(服务)的设计、样机开发、试制、小试中试等产品开发活动,为大规模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产品(服务)价值实现阶段,是指新产品(服务)价值的实现阶段,包括规模化生产、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立、产品(服务)的商业化、创新扩散等活动,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市场支撑。 

4.2众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依据技术创新阶段活动的内容,结合不同类型众筹的功能与模式,提出不同类型众筹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与支持的内容,如图2上层和中间所示。 

股权众筹主要是对种子期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获得渠道和人脉资源,以推动初创期企业的发展。 

产品众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进行的资金和市场支持,即企业成功研发出新产品、进入市场和产业化前期,通过产品众筹企业既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获得市场对新产品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不断完善,还可以获得媒介推广、市场渠道等服务,为企业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业化获得服务。 

债权众筹(P2P)是为金融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将碎片化的大众资金聚集,通过点对点的投资与回报,服务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求;主要服务对象是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贷款用途主要有个人消费、进货、扩大规模资金周转等内容。 

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权众筹是服务于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众筹中的股权众筹,即天使投资的互联网化,主要针对初创企业,以及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产品众筹适合做面向产品的中试阶段和市场推广阶段的投资;P2P债权众筹主要面向产业化阶段,用于企业资金周转、扩大再生产阶段的投资。 

5 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与研究,发现众筹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模式。在众筹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5.1搭建科技众筹平台,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环境 

众筹模式兴起于文化活动的众筹,借鉴文化活动众筹,技术创新项目众筹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创新活动的众筹越来越多。在创新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时期,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搭建科技众筹平台,构建推动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渠道和路径,尝试采用众筹模式支持科技项目,突破常规科技项目支持形式,让更多更好的创新创意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创业者到技术创新众筹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对接,与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投资者、消费者等大众进行互动,获得更多资金、渠道、智慧等资源的支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更好更快在市场上的推广与应用,努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环境。 5.2引入众筹模式,构建政府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化决策机制 

在众筹平台上获得市场认可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得到支持。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引入众筹模式中市场决策机制,在对面向市场应用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支持时,采用盲评模式,让更多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的使用方、消费者等市场用户对拟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价,市场用户数量越多越好,获得大多数市场用户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可以作为政府支持该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参考依据,促进更多技术创新项目面向市场开展工作,推动科技工作更好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5.3借鉴众筹模式,推动面向创新创业全链条提供综合服务的新型科技孵化器建设 

借鉴众筹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链条式综合型服务的模式与机制,针对创新创业全链条需求,开展综合服务型孵化器建设,从场地、注册、税务、政策等较为单一孵化服务,转变到面向大众群体创新,开展风险投资、媒介推广、市场渠道构建、创新创意市场互动等综合服务,升级科技孵化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现有科技孵化器功能,针对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面向创新创业全链条提供综合型服务的新型科技孵化器,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2] 郭畅.互联网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3] 梁利峥,周新旺.互联网金融十大生意模式[J].经理人,2013(34). 

[4] 逄 渤.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发展的互联网时代[J].国家商务财会,2013(63). 

[5] 胡中彬,何健.中国式众筹大爆炸[N].经济观察报,2014. 

[6] 荣 浩.以实际案例揭示国内股权众筹发展现状研究[J].金融法苑,2014. 

[7] 孟韬,张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黎明,董大海.众筹的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50). 

[8]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03-20. 

[9] 杰夫豪.众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