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传统物流的弊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物流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物流的弊端

第1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通过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建议

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1WTO引来物流热

入世之后,我国物流市场逐渐开放,国外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借助于强大的资金优势和进行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网络,拉开了全国进军中国的架抛。世界快递运输业苇眉子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FedEx、Exel、TNT、日通等国际大公司建立办事处或洽谈合资办物流公司,力图在中国物流市场大展拳脚。

2传统物流诸多弊端浪费惊人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浪费现象惊人。比如,我国2000年货运支营车辆平均空载率为51.2%,每年车辆空驶造成能源无效消耗达108亿元,每年因包装造成损失150亿元,因装卸、运输不当造成损失就更加巨大,因保管不善损失30亿元。隐形的损失就更加巨大。

3现代物流强烈冲击传统物流

加入WTO之后,我国传统物流业面临现代物流的强烈冲击和重大的挑战。现代物流模式,指的是将物资及其信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直来的一种新型的装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新世纪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源,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引导和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现代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第三利润源泉”。

目前我国物流资源丰富。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问题是如何把已有的物流资源整合成新兴的物流产业。我认为,要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新整合各种存量资源、合理设计增量资源,从而使其成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创造新生利润源泉的重要新兴产业。

(2)制定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发展规划,坚持立法先行。

物流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发达国家早已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作用,使资源配置优化。要全面统筹,整体布局,设计出既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也可优化增量配置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3)研究构建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物流经济活动从横向构成了物流产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特点非常突出。要把所有涉及物流产业的部门组合在一起,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合理确立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使整个产业合理配置、协调发展。

一是构建物流基础产业。这个产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中心与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构成,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部门。这些部门的运力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在这几个部门体制改革方案设计中,把如何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

二是构建物流装备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对各种物流装备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开发能力不均衡。建议把物流装备制造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大改造和提升的力度,创造物流产业的新生产力要素。

三是构建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产业。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已经是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要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综合化及个性化塑造先进的物流服务形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四是构建物流信息系统产业。这个产业由生产提供物流系统软件、硬件,提供系统管理等部门组成,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过程的组合。

五是构建货主物流产业。即构建自成体系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这种形式的物流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情况:像海尔这样具备一定规模,对物流服务有巨大的需求,但社会上第三方物流又没有形成,不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就无法进行市场竞争的企业;

(4)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交易成本将主要被物流所占用,物流成本的高低,就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决定因素。我国目前对流通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物流问题的研究严重滞后,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这样下去,不仅目前这方面人才奇缺的状况得不到缓解,而且今后将还后继无人。

第2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 物流 本体 日企

[Abstract] As more and mor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market profit space becomes smaller and smaller, especially the manufacturing, so the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itself,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Due to the gradual opening of the Chinese market, a large number of Japanese companies to invest in China. For Japanese enterprise logistics technology, we should take the essence to its dregs, thus further promote our country's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d Japanese enterprise logistic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nd propose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based on ontology computer automation solu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ontology Japanese enterprise

1、引言

随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分支,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同时在国内外经济学类范畴中,物流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兴力量,正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许多眼光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纳入企业的经营运作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随着企业的竞争加剧,为了获得来自顾客的价值汇报,首先要为顾客创造价值。今天的物流管理必须善于创造顾客价值和管理客户关系。杰出的物流公司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要,设计创造价值的物流管理战略,制定整合的市场物流管理计划来传递顾客价值和顾客喜悦,建立牢固的客户关系。作为回报,它们从顾客那里收获以销售、利润和顾客忠诚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本文章主要讨论日企物流系统的特点和弊端,并指出使用一些高科技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的见解和方法,为我国物流系统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2、日企物流系统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到国际市场冒险才能生存。例如,大多数当地企业仅仅需要在当地市场好好发展就可以。国内经营相对容易和安全。管理者不需要学习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法律。他们不必应付价值频繁波动的货币,面对政治和法律的不确定性,或者重新设计产品以适应不同顾客的期望。但是,在全球行业中经营的公司则不同,它们在特定市场的战略定位受到其全球性定位的极大影响,以此必须在地区或世界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才能获得成功。况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多数在中国的日本企业的经营战略都发生了变化。从先前的在中国生产到日本销售的经营模式,而转变为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的经营模式,众多日企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物流系统模式的改革和冲击。如今,国内外物流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共赢的格局。日企进入中国物流业基本上是利大于弊。

利在三个方面:第一,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中国传统物流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打破了原有格局而寻求新的变局,加速了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诞生。第二,跨国物流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运作模式、管理规范、技术保障与优秀人才以及大量资金,加快了中国物流业的改造、重组与升级。第三,外资的进入,推进了物流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了物流市场的形成。

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蛋糕被切走了一块。经过入世几年的竞争、发展、磨合,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都在市场上定了位,各有自己的客户,各有自己的地盘,但由于中国传统制造业物流业务外包比较滞后,蛋糕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很大,这必然加剧这之间以及内部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出现重组兼并,出现重新洗牌。外资物流企业的内功要高于内资物流企业,内资物流企业要有所准备,充分应对。当然这种局面不可能很快到来,三分天下的格局将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自身的特点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我国物流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日企等外企物流系统对我国物流系统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外资物流企业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对民族物流企业造成压力。借助天时地利的条件,培养自己的物流人才迫在眉睫。但是,从根本上要解决人才问题,我认为要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我国物流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对紧缺物流人才的需求:核心思想就是物流信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自动处理。为了实现此思想,我们利用了W3C语义网模型。W3C语义网的定义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能被机器自动处理的信息互联的网络。其中XML使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元数据,使用这些元数据定义我们W3C语义网络上的物流信息资源,也就使物流信息具有了语义。但是不同组织定义的元数据不能互通,仍然无法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因此,W3C在XML的基础上,使用了Ontology来实现元数据的交换。在不同的Ontology定义的元数据之间可以建立联系,通过联系即可以实现元数据的交换。本体(Ontology)是对共享的概念化进行形式的显式规范说明。通俗地讲,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甚至更广范围内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得这些概念和关系在共享的范围内具有大家共同认可的、明确的、唯一的定义。一般Web上的Ontology包括分类和一套推理规则。分类,用于定义对象的类别及其之间的关系;推理规则,则提供进一步的功能,完成语义网的关键目标即“机器可理解”。本体的最终目标是“精确地表示那些隐含(或不明确的)信息”。通过以上技术,咱们的传统物流就变成了计算机所能控制和处理的自动化物流了。

3、结论

总之,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新技术的开发、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吸取日企等外企的先进物流管理技术,树立较高国际竞争力的我国自己的物流系统,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阿保司,《物流サビスの略的展》,白桃房,1990.

[2]中田信哉,《物流政策と物流点》,白桃房,1998.

[3]张念,王焰,张红丽等,现代物流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文坤梅,基于本体知识库推理的语义搜索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2007.

[5]GruderTR. A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Knowledge Acquisition,2005.

作者简介:

第3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目前,第三方物流作为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使用比例均大大超过五成,欧洲约为76%,美国约为60%,这一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刷新。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也正在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说第三方物流有着无比广阔发展前景。

一、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简称:TPL,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它通过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的合作来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也不参与买卖,而是按照合同的约定、以结盟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列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有:EDI功能、货物集运、海关、信息管理、仓储、运费谈判与支付、货代人等等。广义的第三方物流包括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以及两者的结合。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已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征:

(一)关系契约化。第三方物流对物流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通过契约进行来规范的。严格按照契约规定,由经营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妥善管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过程。随着第三方物流的深入发展,其联盟之间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责权关系划分。

(二)服务个性化。第三方物流根据物流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与增值服务。同时,第三方物流经营者自身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文化、产品特征等强化其物流服务的特色,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三)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必须从物流设计、操作、管理等诸多方面完善其专门化与专业化程度,这不仅是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其行业发展的方向。

(四)管理系统化。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满足其自身生产与发展的基本需求,不为时代所淘汰。

(五)信息网络化。为了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增加物流服务的效益,就必须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实现信息的实时与共享。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弊端

物流热的兴起极大程度的推动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这其中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升。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行业发展普遍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和网络化服务。

(一)物流观念相对落后。在我国,很多生产商和商业性质企业将物流作为企业的创收的“第三利润泉眼”,不愿外放对采购和销售的绝对控制权,也害怕别的企业与自己同分一杯羹,都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不愿意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归根结底,这是受到了“大而全”和“小而全”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且规模与管理水平限制。目前,除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之外,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质、粮储等储运部门转型而来,企业整合程度低、条块限制、集中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同时,物流行业人才缺乏、管理松懈、设备老旧,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物流渠道不畅通,功能不齐全。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网络构建尚未达到需求,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互动不足,传统的物流服务过剩。同时,许多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信息技术严重落后,计算机、英特网、条形码等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低。在功能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者分段式的物流服务,物流增值服务业跟不上进度,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服务难以教人满意。

(四)人才匮乏。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要想跟得上时展的需求,就需要培养大批的物流管理人才,组建一支物流管理队伍。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有一支物流从业大军,但是其内部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仍偏低,具备物流专业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十分匮乏,这导致了物流企业缺乏长久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三、我国物流发展之对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营造良好是行环境。我国的物流起点低,发展水平不高,只有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支持。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只能,加大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快速提高各项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从财政、税收、信贷等多个方面给予物流行业,尤其第三方物流行业以有力的支持。构建全国统一的物流体系和行业市场环境,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在立法与监管上齐步并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更新物流观念。第三方物流要发展,就需要企业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物流意识。首先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解放思想,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让企业发展与市场接轨。其次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发展观,打破物流行业区域分割的局面。这需要集合各方力量、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来宣传现代物流观念。

(三)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在各行各业,企业之间的竞争都已经上升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专业知识和观念上,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只有加大对物流人才的重视,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文化素质、高专业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第三方物流的设计、管理、操作等整个流程,实现服务专业化。

参考文献

第4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现代化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是伴随现代物流理论的理念业务外包经营理念被引入物流管理领域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者或委托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本身不拥有商品,也不参与商品的买卖,但他是联系第一方和第二方的纽带,属于中间物流环节,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行驶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务,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单一环节的服务活动和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或多功能物流系列化服务。

中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是这样定义第三方物流的:由供方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既可以是某一环节的物流活动(如:将汽车零部件配送给汽车经营商),也可以十几个环节或综合性物流服务(如:运输方式、仓库管理、配送及包装);既可以是物流系统设计、信息管理等高层次物流服务(如:站在货主角度提供从系统设计、计划、管理到实施全面个性化服务),也可以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性物流服务。

第一,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逐渐从以少品种、大批量为特征的大众营销阶段转向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差异化营销阶段,讲求以市场为导向。

第二,综合性物流服务。综合化物流服务将是衡量第三方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第三方物流以知识化服务为其主要特征,注重综合运用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现代物流知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与客户加强战略层次对话,了解客户运作,实施联合创新,为客户提供物流体系的设立、改进、整合,全面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与效益。

制造商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为了加强物流业务的管理和监控,保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获得较高服务成本性价比,只愿意雇用少数几个物流服务商。这就促使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综合化服务的能力。

第三,信息处理功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主要有:EDI技术、GPS、GIS、Barcode、电子商务等。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形式,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高层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仓储、运输业务方面不断熟练,用户和物流服务提供者之间重要的物流与市场信息通讯体系的建立及个人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和EDI技术的推广,都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非凡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熟悉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给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集中和整合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向。主要原因是:一是大的公司有意将供给链的主要环节外包给尽可能少的几家物流公司;二是建立一个高效的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需资本的投入日益增加;三是许多第三方物流供给商都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来扩大其服务能力。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功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非凡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世界大型物流公司大都采取总公司和分公司体制,总部采取集权式物流运作,以业务实行垂直管理。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必须有一个能力很强、指挥灵活的调控中心对整个物流业务进行控制和协调。真正的现代物流必须是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利润中心,企业的组织、框架、体制等形式都要和一个中心相匹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存在新问题,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值得国内物流企业借鉴。

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盗用和空间效用。就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有些公司偏重于仓储,运输能力不足;另外一些公司则是运输车辆很多而在全国没有多少仓库,靠租用社会仓库来完成对客户的承诺。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车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是这个网络的覆盖区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客户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很关注网络的覆盖区域及网络网点的密度新问题。有关网点的建设新问题应引起物流企业的重视。世界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给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凭借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这些物流客户也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企业,国内物流企业必须在信息系统上增加投入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

由于现代物流产业分工近一步细化,第三方物流向专业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有效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C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员优的效果。在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而在我国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高校只有100所左右,仅占高校总数的1%,研究生的教育也刚刚起步,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也不多见。物流尚且如此,专门的第三方物流就更落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研究从1998年开始起步,中国期刊网上从1994年~2000年的七年中,有关第三方物流主题的文章不过十余篇,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中也还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三个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流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物流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但从现状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由于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因而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同时,结合转换企业机制,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振华,黄慧.《现代物流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罗来仪,王智强.现代物流知识问答[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一、关于电力物资物流的含义分析

 

在有计划、监督控制措施、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等情况下对资金、人力、信息和物力等一系列的电力设备和物资进行运送的过程便称为电力物资物流,其最终能够将最佳的配合和协调电力物流之间活动联系的状态达到。

 

常分为几个方面的含义对电力物资物流进行解释:

 

(1)在电力物资生产流通、供应链环节电力物流都应当发挥出作用,通过对电力电缆、电杆、变压器等等一系列物资生产环节的合理控制,能够将电力物流市场的建设工作增强,区域化联网模式实现,资源优化的配置水平能得到提高,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增强。

 

(2)采购管理的工作应当在电力物资物流中得到加强,以便将流通环节的整个成本都能够降低。

 

(3)从最基本的电力产品自身所包含的特性中看,电力物资生产作为一种流通的物资不但有实形的存在,还能够包揽着整个的产出到销售的过程,自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

 

二、关于我国电力物资物流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们常见得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从09年开始,国家电网大手笔地进行了改革,现在的电力物资由国网公司或各省电力公司集中招标采购,统一运用ERP、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进行合同采购、履约、支付等一系列工作,是一种自上而下全面统一协同的管理。

 

(一)关于ERP软件在电力物流中管理模式分析

 

物流发展的基础便是从ERP软件的应用开始的,其能够符合物资管理物流的基本要求,因而我国电网总局为了建设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的管理模式ERP,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为迎接电力物资物流管理新模式,一方面是将主数据的平台建立起来,便于能够在全公司的系统范围内将业务的主数据率先组织起来,如:物料主数据、专家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等。

 

将ERP系统的物资模块建立以后,将纵向贯通自由的交换平台以及相关物资之间的业务数据的横向集成统一搭建了出来。将功能的目标实现了,简单说就是将物资的辅助决策、物资计划、合同、仓储、监造、招标、供应商的管理以及专家的管理等八项内容之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并在将其基础功能完善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了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促进了物资物流管理的精益、集中、高效和统一等优点的构建,其目的是为了将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二)关于硬件平台的建立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体制不断进行了改革,人员分流、主辅分离的现象在电力公司中形成,电力公司仍然有责任和权利管理安监、生产技术、修试和调度等核心工作,为了自负盈亏,企业对内部不重要的部门采取了人员分流的形式,以期将减员增效的目标达到。也因为这样,电力物资公司便成立了,不仅能够实现对立核算的财务职能,也增大了管理物资的权限。

 

一整套物资进存销的权利在物资企业中形成,若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案,就极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如:在很多的市局、县局以及地局,常见的是物资企业和物资科共存的现象,不规范的管理方式,难以划分清楚大量物资的具体去向,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将信息化的硬件平台尽快的建立起来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三、完善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物流功能的强化

 

将国家电网公司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应当积极、充分的发挥出来,努力的寻找货源,与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可能的增加航运物流的比例。

 

尽快将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如:建设区域中心仓库、大厅一站式服务等工作。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能力应当被加强,将工作效率提高,经项目主管的联系办法的会议制度建立起来,以便将服务质量提高,将服务经济的发展措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服务质量的提高

 

电力企业若想要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保证电力产品的质量。信誉经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工作的施行若想在电力公司中取得效果,就需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用户是上帝),并对内部员工进行倡导,使这个观念在他们大脑中根深蒂固。

 

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将一套符合要求的业务制度或规则严格的建立起来,最好内部机制的管理工作,在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将正确的经营信誉树立起来,以便将企业形象在社会中深化。

 

(三)管理技术的完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力物资企业应当利用好各种计算机技术,改善传统的装载、传输等过程,尽可能的将现代化物流和电力公司物流之间的差距缩小。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管理者的眼光应当放的长远,避免出现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

 

(四)廉政建设的加强

 

将监督约束采购物资的机制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环节是受到外界诱惑最多、最容易的环节,在其中应当将建设廉政工作的力度加强,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规范电力企业运作的经营模式,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应当规范采购物资的管理工作,采用市场经济运营的方式,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约束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行为,采取集中采购的措施,以便实现监督的效果。

 

(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为了提高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有利的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手段,只有在信息化系统中,才能够尽可能的灵活性、全面性的进行数据的统计工作,高效快捷的将数据报表或业务报表生成,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实际运营的情况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准确快速的制定出来,网络化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快捷高效的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电力企业应当尽快的将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出来,以便能够在有序管理电力物流的时候还能够将成本节约。

 

四、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形式不断的变化,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了变化,物资管理部门在增大自身权限能力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了弊端,影响了电力物资企业真正职能的发挥,因此,以上文章总的对现存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措施。

第6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逆向物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实施物流管理的首选模式。电子商务使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流通的运行将有部分或者全部都由信息流所取代,物流手段和信息手段演变成现代流通的两大支柱。所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也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以专业化的物流公司为例,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多局限性:

(一)缺少交流环节

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缺少交流的信息环节,往往会造成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物流过程的延迟和不对称。2003年“非典”时期就让很多物流企业遭受打击,以面对面交流为核心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在“非典”时期,客流量大幅下降,商务活动也随之减少,这是传统物流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弊端。

(二)物流流程脱节

有时出现货物运到找不到仓储,等有了仓储又找不到卸货的情况。很多企业都是本地有货,外地要货,企业有车,但是这三者往往就是联系不到一起。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管仓储,客户找不到物流公司,这时就需要有人在中间进行协调和联系,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人力和物流成本,延长物流时间。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需要大量人员在中间进行各种协调工作。

(三)缺乏运作协调

物流环节异常复杂,涉及到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客户还有很多的中间环节,传统的物流模式下这些部门、企业都是分散的,很容易造成混乱,物流企业很难对物流过程进行控制,配送的准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增加了风险。

二、电子商务对逆向物流的影响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只是流向相反,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逆向物流不是简单的只是正向物流的逆向运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速了物流信息化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的物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和改变。这些变化又为企业在电子商务下实施逆向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1.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地点与数量是难以预测的,在传统物流环境下难以运作,但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经销商就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服务,很方便地完成逆向物流作业。

2.电子商务网上零距离接触的特点,使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大大增大,物流企业可以很方便迅捷地了解到客户的逆向物流服务,使本来逆向物流产生地点分散、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可能集中起来处理的难题得到解决,减弱了企业对逆向物流处理的压力。企业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对仓库、人员、设施的布局和任务进行调整,实现与逆向物流的对接,完善服务。

3.信息共享即时,便于上下游企业和顾客合作,使本来逆向物流作业系统比正向物流系统复杂很多、难以操作的困难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变得容易解决,客户、制造商、分销商的交流变得方便,客户出现的问题可以迅速地通过网络在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得到解决。制造商和经销商可以借助网络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将更多的回收中心和逆向物流终端分布在各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感逐渐减小。

三、电子商务逆向物流的特点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今电子商务环境条件下,逆向物流呈现出具有与众不同的三个特点:全球化、网络化、个性化。

(一)分布范围全球化

电子商务的加入,使物流和逆向物流活动延伸至世界每一个角落。传统的逆向物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物流业务被迫限死在一个有限的地域;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正、逆向物流同时在较大范围和区域发生,满足各地人们的需求。电子商务的产生延续了逆向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整个欧洲,进而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逆向物流在电子商务全球范围运作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原来的薄弱零星状态到全球发展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D)公布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家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分布于全球的子公司及附属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开拓、扩张,形成全球一体的物流式商务模式。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值已经占据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0%,其中逆向物流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增长趋势也日渐明显。

(二)运作方式网络化

电子商务全球范围内运作下的逆向物流供应链不再是单纯的点区和线性的作业,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状作业关系。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购物、跟踪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例如电子商务先驱者之一的戴尔公司,以其开创性的新商业模式,利用网络直接销售电脑和售后服务,节省了可观的运营成本,产品价格较同行更具竞争力,进而夺得全球直销电脑第一品牌的宝座,并以此进人世界五百强。

转贴于

(三)自身表现个性化

逆向物流是伴随着正向物流一起发生的商务流通中的产物。严格上来讲,由于顾客的潜在需求,正向物流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显性或者隐性地存在逆向物流。在电子商务正向物流下,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具有个性化,使得正向物流的实现方式具有个性化,也导致其对应的逆向物流具有明显个性化;加上电子商务的全球分布,电子商务逆向物流面对的是世界各国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各异的消费者,这进一步加深了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自身表现的个性化。

四、支持逆向物流的电子商务框架

目前,在电子商务中主要有三种形式支持逆向物流活动。其中最为广泛和常见的逆向物流电子商务主要是电子集市,它既适用于新产品也适用于旧产品;第二种电子商务形式是利用互联网对使用过产品或再生产的设备进行交易;第三种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整合收集、选择、再使用和再分销,从而提供逆向物流全面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

(一)电子集市

电子集市的主要特性是其交易活动主要以产品为焦点,所有的旧货都在电子集市销售,潜在的顾客可以在电子集市获取相关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购买意愿,并且从事潜在的购买活动。电子集市 的概念和形式随着各种因素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从服务器的地理位置看,目前电子集市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突出,这些电子集市的流动性和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诸如ebay.com以及onsale corn等)。目前中国也已开始出现这类电子集市,诸如eachnet.com,这些电子集市为逆向物流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环境。

电子集市的物流活动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库存管理、虚拟仓储、运输、线路规划、地点确认,以及其他特定的物流作业。为了更好地实施电子集市的物流活动,一般都是采用第三方物流来代行部分或全部电子集市物流活动。

在顾客满意方面,一些规则性的基础框架和规制可以运用于电子集市,诸如AucNet系统为旧车市场交易的产品质量评定提供了标准化的体系。此外,像销售商位置的确立、损坏产品的保险、产品返还的保证、交易纠纷的解决等都是电子集市顾客满意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旧部件或设备供应的电子商务模式

再生产部件或设备的促销与新产品促销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需求驱动,而后者是供应商驱动,对于旧部件和设备的供应,一般是由潜在的需求方提出所需物品的详细要求,然后由供应方实施详细的采购活动。在这种状况下,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会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即旧部件或设备的供应电子商务或多或少趋向于特定的地理范围,诸如sears.coin就只局限于其次,所需要产品的识别是这类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意味着感兴趣的双方必须能相互接触,并且就交易的产品或部件确立一个共同、独特、清晰的框架。目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除了这类产品的目录外,大量的搜索引擎为寻求潜在的供应商提供了可能,例如find—a-part.tom等。这类产品的识别还可以通过口头沟通以及借助互联网上对某些关键特性的进一步了解(如品牌、描述、编码等)而得到强化。

与再生产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重型工业设备的预防性和事前的维护,其运作往往在地理上相对遥远,而且时间紧迫性较高。再生产工业设备往往是一个闭环的业务流程,即用户递交其部分的工业设备,然后一段时间后取回再生产的设备,其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质量保证是再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正因为如此,迅速完成所要求的流程和物流是顾客满意的关键,在这个方面电子商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完整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

这类模式在逆向物流电子商务中较为少见,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模式不是将电子商务作为既定实践和服务在逆向物流中的移植运用,而是完全构筑一个新的业务活动和运作模式。完整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是在特定行业组织和运作全面的逆向物流活动(如医药行业中的returnlo gistics com等)。通过这种模式,客户有两种选择:一是描述退货情况,在确立定额和协议价格的基础上销售产品;二是确立他们要设置的逆向物流额度。

第7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一、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也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商务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通过互联网以信息化的方式完成,而物流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种,除了少数虚拟商品外都需要进行实体配送,物流指的是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储存、配送、装卸、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

电子商务与物流活动相辅相成,可以说,没有物流就没有电子商务,同时也因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促使物流行业更好的顺应时展要求并不断地改革创新。在新兴电子商务活动的作用下,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发生了改变,物流的功能便朝着高效率、低成本、短时间、缩减距离方向发展。总之,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二者相辅相成,在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

二、现有物流模式及发展趋势

物流模式又称物流管理模式,是指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根据现实的需要,构建相应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有目的,有方向的物流网络,采用某种形式的物流解决方案。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大致有五种主要的物流管理模式:电子商务营运商自建物流体系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企业物流联盟模式、第四方物流、综合物流模式。其中第三方物流模式是现代较常采用一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模式的发展具有以下趋势:

1.信息化。现代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商业智能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顺畅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更多新的信息技术在未来物流作业中将得到普遍应用。

2.全球化。为了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国际间流动的高效性和交换的方便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物流运作必须要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物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将货物保质、保量、准时地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联系起来,代表了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

3.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了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不仅仅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开拓其他服务项目。现代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综合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

4.服务至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是介于供应商和购买方之间的第三方,需要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还要提供长距离的服务。因为客户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务,而且关心服务的时效性。因此,如何做好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所以物流企业成功的要诀,就在于重视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分析

1.信息化程度落后。目前国内外的各大物流配送中心大部分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基本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即处于物流配送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这一新型化物流配送高级阶段的特征,因此,在经营当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一些弊端和问题。

2.物流配送不能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随着各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兴起和网络贸易蓬勃发展,对物流配送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配合发展史,曾一度出现过在电子商务交易旺盛时期商品爆仓的现象,物流配送行业不能及时的处理需要寄出的快件,从而使电子商务交易满意度下降。物流与电子商务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发展是需要结合同步的,所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追赶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也是其瓶颈之一。

3.物流成本过高。

全球物流费用比较一览表

国家和地区 GDP(10亿美元) 物流成本(10亿美元) 物流成本占GDP

中国大陆 4 250( 718( 16.9%

中国台湾 308 40 13.1%

新加坡 85 12 13.9%

日本 3080 351 11.4%

美国 8083 849 10.5%

英国 1243 125 10.1%

中国香港 175 24 13.7%

第8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 信用机制 构建内容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60-01

电子商务物流是在传统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已经带有电子商务物流的明显特征,但是在经营中仍存在传统物流配送某些方面的弊端和问题,尤其在诚信机制构建方面不足,而日益兴旺的电子商务需要与之相辅相成的电商物流业诚信机制的支撑。

一、电子商务物流信用机制构建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环境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的经济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包括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成为传统商务活动的有益补充,电子商务物流业在市场上也越来越有生机。

然而,在电子商务物流迅速发展的同时,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那就是电子商务诈骗,而且商务诈骗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有很多人因为担心电子商务诈骗而选择了线下交易。这种情况的发生,必然影响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为此要想让电子商务得物流业到更大的进步,建设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面对面的交易,都需要一个严格合理的信用体系来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合法性。而在W络这种虚拟环境中,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信用机制,那么,诸如网络诈骗这样的行为必将越来越猖獗。因此,如何探索出有效的电子商务信用体制,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环境下的信用机制迫在眉睫。

(二)现实意义

从电子商务物流现状看,对于构建一个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机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资本跟信用是相辅相成的,资本想要发展,必须要有诚信,只有诚信才会促进资本的更大的进步。想保持持久有效的市场交易,信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对于信用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在当前环境下找出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

其次,对于信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信用,降低交易风险,消除人们对虚拟交易的担心,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对电子商务信用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信用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再次,对电子商务的信用体制问题的研究还涉及网络文化、诚信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电子商务以其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作用,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二、信用机制的构建内容

(一)技术支撑

电子交易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平台,电子商务物流要发展,首先要用信息技术来确保整个流程的透明化、合理化、合法化。只有为电子交易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才能够保证整个电子商务物流的交易安全性以及真实性。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提供的监督作用就显而易见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是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交易环境可信度的重要构建内容。

(二)政府管控

政府的宏观控制在电子商务物流的交易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发挥规范交易活动,构建诚信的交易环境。为了促进信用机制的构建,政府还需要对电子商务进一步地认识,使电子交易活动通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具体的制定方式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做好全民诚实守信的文化环境,建立诚信统计机构,构建信用机制等措施。同时,还要向社会宣传倡导信用机制的理念,培养全民的信用意识。

(三)中介元素的发展壮大

第9篇:传统物流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对策发展战略

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开发上,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物流系统做出科学规划,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物流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使企业保持敏捷的反应能力。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一、我国企业物流的现状

(一)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国际上已在商流、物流、信息流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还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物流机械设备性能落后,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条形码、射频、GPS、GIs、物流信息系统等先进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传递商情还靠手工操作。

(二)物流系统化程度低

很多企业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使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有些物流业内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物流服务。

(三)信息化程度低

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使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无法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很难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四)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厂商,特别是规模庞大的外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物流环节上,想尽一切办法大幅度压减物流费用,实现生产商的零库存或少库存,而传统储运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只有传统储运只有向现代物流转变,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物流数字化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现代企业物流作为现代产业的一部分,必须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要实现向电子化和数字代方向发展,必须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实现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并在ERP系统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

(三)由单个企业管理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变

传统物流管理着重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用户的管理仍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标多半为订单的交货周期、速度和供货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逐渐强调跨企业间的整合,使得用户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强调供应链的整体最优、用户动向,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价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订做其所需要的物品与服务。

(四)兼并联合大量出现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现代物流中,企业在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将根据各自的机能进行整合,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物流网络。各成员单位间按相互协作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并对顾客实施统一单据和sOP(标准操作程序),通过这种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

三、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计划、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信息、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现代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必须协调动作,形成合力。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二)加强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互动

现代物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环节。而产品的营销过程和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与物流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物流的有效性、通畅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生产和创新,物流各个环节的成本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构成。物流的通畅性和网络结构直接影响分销渠道的有效性与多功能的增值服务直接影响了促销策略的实施。因此,加强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互动,有利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物流管理

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特性不断进行改造和优化,对各个管理层面进行重新整合,打破目前部门独立、信息分散的管理状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从而降低设备和人力的重复性投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利用企业自己的内联网,将其内部的各个部门连接起来,使原来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成为整个企业的共享资源。

(四)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五)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