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然环境;生态城市;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冬夏气候差异明显,只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合理考虑城市布局,预留出城市风道,保证夏季加强城市通风散热,降低热岛效应,冬季能够以风力带走城市污染物,保证城市的大气质量。同时,还要以建筑的合理布局在冬季时减少冷空气渗透,从而减少燃煤和能源消耗,提高城市居住的舒适度。
一、符合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布局的意义
1、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建筑是城市的不动产,使用时间较长,如不进行科学规划必然会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结合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科学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科学利用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二、基于自然环境合理进行城市布局的措施
1、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相适应
在城市布局规划设计中,要与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和内在秩序相一致,与所处地区的空间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城市布局规划中,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体现布局规划差异性和个性。具体来讲,城市布局规划要综合考虑地区季风特征、地质特征、地形特征。季风特征就是冬夏季的风向、风力差别等,因为城市建筑布局影响到风道分布,对于夏季城市通风降温,冬季通风疏散空气污染,以及冬季防风保温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地质特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建筑的高度和抗震级别;地形特征决定了城市建筑的布局形式,不能随心所欲的布局。同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要以城市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实现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
2、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建筑规划基础调查工作相结合
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必须是在客观分析实际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时,要通过实地调查摸清城市所在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未来前景,明确区域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自然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结合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从而为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提供可靠地信息依据。对涉及城市布局规划的资料,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找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差距,抓住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阶段预测,为城市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依托城市环境条件科学进行建筑选址、建设
一是城市建筑的选址、布局和风向设计,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物要选址在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布局,有利于建筑充分吸收太阳热能,并减少因冬季风造成的建筑热量损耗;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要合理设计建筑群布局,使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并做好城市路网、城郊空地、广场绿地和开敞水面等设计工作,在加强通风散热的同时,强化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热交换,促进热量的流动和释放。二是城市建筑的体形、朝向、间距设计,要适当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因为建筑体形系数越小,越有利于建筑保温避风,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但过小的建筑系数会造成建筑物通风采光不好,影响建筑物使用。所以,要在保证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交换。在实际建设中,一般采取减小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层数或组合体等方式以及选择长条形建筑物外形等措施来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朝向对建筑节能也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城市建筑一般采取南北朝向,方便冬季增加室内光照,有利于采暖,从而降低能耗;南方炎热地区城市建筑则要结合地域特点,处理好建筑物与遮阳和季风风向的关系,以达到通风散热降温的目的。三是城市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城市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外墙、屋面、地基、门窗或架空楼板等,要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冬季防风能力,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环保性能、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建筑室内居住舒适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采用多种复合节能材料、采取建设新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冷热能耗,提高建筑防风和节能效果。
4、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城市建筑群
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城市建筑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夏季通风散热,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建筑群,基于风压差是居住区主要风源的实际,在满足建筑基本光照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在建筑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建筑群间隔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因此,要使建筑群保持一定距离,朝向夏季风主导风向,以错列式进行布局。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简要分析依托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规划布局的意义,结合城市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建筑布局规划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筑节能措施等对如何依托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工作进行了论述,从而对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究。
参考文献:
[1]郑强,朱继业,王腊春.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J].四川环境,2005(05).
[2]官卫华,何流,姚士谋,叶菁华.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01).
关键词: 青海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4.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5—0010—04
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青海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量大面广,如何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速生态环境的修复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青海自然资源的开发现状
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其中青海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多、高差大、地型垂直分布明显。土地面积为72.23万平公里,土地资源总量仅次于内蒙古、和新疆,居全国第4位。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青海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宜农宜牧宜居的不多,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开发治理难度较大。青海省水面面积大,全省有鱼水面积160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是湖泊;另外还有荒水面积1.4万公顷,沼泽地、低洼地和河滩地可开挖成鱼池的有数万公顷。[1]目前,青海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限于水能发电。水能发电相对而言,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广泛的论证,增加了利用的难度。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河流湖泊众多,水面类型多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动植物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总体上动植物资源并不丰富。青海省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资源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资源,全省有天然草场3 645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 161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6.7%。青海草地资源虽有面积大、耐牧、营养高等优势,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如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沙化、鼠化、退化严重,草地利用单一等。青海对新能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塑料大棚、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太阳灶等方面,尤其河湟谷地对塑料大棚的运用,较好地克服了青海无霜期短、气温低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但青海对新能源的利用,仍然存在方式单一、范围狭小等问题。青海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3种中的72.3%;探明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6种中的67.3%。[2]这些资源不仅品种多,矿产储量大,而且品种好,利用率高。在青海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一些大宗消耗的矿产资源逐渐满足不了需求,亟须探索新的替代资源和开采选矿技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农作物优质化和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特色日趋明显,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为低下。景观资源的利用程度受基础设施水平、资金、人才等限制,开发不足。
二、青海自然资源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广人稀,地处高寒、干旱缺水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建设难度大,再加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在森林资源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开发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逆向演化,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目前,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疏,难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功能。草地植被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草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减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的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面认识,资源占有和开发利用主体的地位不明确,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对资源开发利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疏于管理,即使制定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也缺乏实施规划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规划随意改动者有之,重复建设者有之,过度开发者有之,乱采乱挖者有之,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更有甚者,一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完全以当前经济效益为目的,使得违法开发利用屡禁不止,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等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过度开发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注重近期经济效益的提高,缺乏对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考虑,忽视抚育与保护。二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协调。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环境效益的发挥,造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工业“三废”污染持续增加、污染治理滞后。
(三)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技术创新薄弱
目前,青海生态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偏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仍停留在粗放式和资源掠夺状态,尚未实现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
经济的落后带来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部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技术改造欠账较多,加上企业管理、产品结构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缺乏活力,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体制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造成资源开发所采用的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加上缺乏必要的人才,使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经济效益较低,资本积累较为缓慢。
三、破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青海现有粗放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资源导向战略受到严重挑战。充分利用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追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将是青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观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就青海而言,由于干旱少雨,土地生产力低下,矿产资源储备相对不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必须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要在各级领导中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意识,加强政府职能建设,建立起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自然资源开发规划、调整资源产业布局时,统筹考虑,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资源不合理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其次,要通过各种媒介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全民的参与热情,争取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再次,要把自然生态保护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环保体系,从思想意识、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社会监督等多方入手,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方面的作用,这样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取得成效。
(二)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从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来看,青海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立法技术相对落后。现行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办法》是1994年通过实施的,《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是2001年颁布的。[3]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法律条文显然不利于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从宏观视域看,青海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内容不完善,地方性法规中缺乏生态保护的内容。因此, 应尽快制定适合青海地区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立法中切实体现青海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应尽快制定青海省关于天然气资源、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条例,通过这些条例的实施,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总量调控,限制和禁止矿产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建立和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制度,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加快青海省优势资源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促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协调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青海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对资源需求量大,如何从资源上保证青海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终还要靠科技来解决。虽然青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上开发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首先,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制定科学发展对策。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利用资源信息科学体系加强资源的综合评价。[4]
其次,要积极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一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将科技进步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三是要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科技投入。从财政、税收及科技专项费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加快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
再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预防浪费,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5]如完善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在循环经济的研发方面,通过优惠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引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
(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并实施自然资源生态化战略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它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地理生态环境,因此,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选择适合本区域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法律化、规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加强生态补偿的法制化、制度化。完善相应法规或条例,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对象、补偿的方式和途径以及补偿资金的筹集渠道等。通过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
其次,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青海的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使用权、排污交易权等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科学建立流域和水资源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此外,逐步探索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再次,积极开展生态实验区试点工作。目前,青海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这加速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西部生态文明保护的建设步伐,所以要继续稳步加快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步伐,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先进示范区所形成的示范效应进行推广,加强各试验区的合作,实现生态补偿实施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在任何经济社会,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依赖知识和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其更有效地支持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运用法律制度并走法治化的道路,不断增强青海生态和环境保障能力,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洪波.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4.
[2]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信息中心.青海简介——矿产资源[EB/LB].http://qhly/qhjj/t20060306_197260.shtml.2012—05—03.
[3]杨虎德.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02):67—74.
关键词:天然气泄露;自动报警;换气控制;AT89C2051;燃气报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0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2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46
我国现阶段的天然气的主要供气方式是集中供应,通过这一方式,不仅方便了燃气公司的有效管理,还有效减少在中途的天然气的损失,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供应天然气的成本。随着家家户户逐渐开始使用天然气,暴露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天然气的安全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天然气报警装置应运而来,然而这些报警装置在设计和结构上形式都比较单一,效果和功能也就相应地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而芯片技术的发展,对报警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起着非常大的
作用。
本文以AT89C2051芯片,以天然气传感器作为主要的工具,当家中天然气的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浓度可自己设定),会自动报警并自动打开排风扇将家中的天然气排出去,降低家中天然气的浓度,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家中天然气浓度检测,提高用户使用天然气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可行性分析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逐年加重,为遏止我国空气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国家越来越重视天然气等一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天然气已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随着“两气东输”工程的快速进展,天然气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天然气的泄漏爆炸事故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本设计主要是为使用天然气的家庭用户设计出一种可以检测天然气浓度的一种装置,从而减少天然气泄漏发生的事故,进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室内天然气超出一定浓度时(规定的天然气浓度可自行设置),该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及时打开排风系统,室内室外进行空气对流,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主要内容和方法
根据该装置要实现的效果和功能,可将系统大概分为模拟信号集放大、模式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置报警及换气三个部分:(1)模拟信号集放大部分即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室内天然气的浓度,将这种浓度值转化成电压模拟量,然后通过运算放大电路进行必要的放大;(2)模拟信号处理部分是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至单片机中;(3)系统设置报警及换气系统是通过预先设定的控制方式并利用蜂鸣器报警和自动打开排风扇来实现系统的准确操作。
2 设计方案及电路
2.1 设计思路
用精确的天然气传感器首先检测室内天然气的浓度,然后将检测后的浓度与设定的浓度值进行对比,如果大于设定的浓度值,将高电平“1”送到相应的单片机的I/O口,相反,如果小于设定的浓度值,将低电平“0”送到相应的单片机的I/O口。通过单片机控制报警电路的工作状态,然后由单片机来自动控制继电器,打开排风扇自动与室外进行换气。
2.2 对AT89C2051单片机的说明内部结构
AT89C2051是一带有2K字节闪速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低电压,高性能8位CMOS微型计算机。主要引脚及功能:2K字节闪速存储器,128字节的RAM,15根I/O口,两个16位定时器,一个五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一个精密模拟比较器以及两种可选的软件节电工作方式。
AT89C2051的引脚如图1所示:
图1 89C2051引脚图
VCC:电源电压。
GND:地。
P1口:P1口是一个8位双向I/O口。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要求外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NI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
RST:复位输入。RST一旦变成高电平所有的I/O引脚就复位到“1”。当振荡器正在运行时,持续给出RST引脚两个机器周器的高电平便可完成复位。每一个机器周期需12个振荡器或时钟周期。
XTAL1:作为振荡器反相器的输入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
XTAL2: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
2.3 气体浓度检测模块
MQ-4传感器简介:
MQ-4气体传感器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锡(SnO2),它具有在清洁空气中的电导率比较低的优点。MQ-4气体传感器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灵敏度较高,这个气体传感器可检测除了天然气的其他的多种可燃性气体,是一款低成本的气体传感器。
模块特色:(1)采用优质双面板设计,具有电源指示和TTL信号输出指示;(2)具有DO开关信号(TTL)输出和AO模拟信号输出;(3)TTL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当输出低电平时信号灯亮,可直接接单片机或继电器模块)。
电气性能:
输入电压:DC5V
功耗(电流):150mA
DO输出:TTL数字量0和1(0.1和5V)
特别提醒:传感器通电后,需要预热20s左右,测量的数据才稳定,传感器发热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内部有电热丝,如果烫手就不正常了。
2.4 继电器简介
继电器(Relay),也称电驿,是一种精密控制器件,主要用于控制一些简单的动作系统,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较小的电流去控制大电流的一种比较安全的开关,所以在一些电路中起着安全、保护的作用。在咱们这个系统中主要用单片机自动控制它,间接地控制换气
系统。
3 产品的优势
创新点在于:(1)不仅有检测报警功能,而且具有自动控制排风扇的换气功能;(2)排风扇的控制开关采用固态继电器,消除了触点暴露式开关存在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的危险;(3)排风扇设置为双重控制方式,除了浓度超标时的自动控制,平时依然可以人工进行启停控制。
4 结语
该作品适用于安装天然气的用户,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更换或增加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甲醛、煤气等气体的测量报警和自动处理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用机械信息网.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面积大幅增长.2009.
[2] 郑成武.浅谈我国温室大棚的现状与发展[J].安徽农机,2005,(2).
[3] 金发庆.传感器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面积自然灾害 电力抢修物资 抢修调度 GIS 数据库
1 电力抢修调度指挥平台的功能分析
电力抢修调度指挥平台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抢修调度指挥平台的功能模块
1.1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第一,地图的平移、放大和缩小等基本操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户可以实现地图的不同比例和不同区域的显示,确保用户能够直观清晰地查看抢修点附近的道路状态。
第二,路线信息的标注、添加与标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户可以给地图进行标注,也可以清除不需要或错误的标注信息,同时可以给道路添加所需信息(如道路的拥堵情况)。
第三,地图两点间距离的测量及地图图层管理。用户指定起始点位置和位置点位置,平台将自动计算两点间的实际行进路线距离;根据不同地图信息的显示需要,用户可以设定不同的图层显示模式。
第四,故障点附近道路情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户可以直观查看故障点附近区域的道路状态,条件允许时(由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路况信息)还可以实时显示故障点附近区域道路的路面交通状况。
第五,抢修车的查询。平台能够对当前故障点附近区域的事故抢修车信息(包括通话编号、车号、车上存储的物资等)进行查询,并在地图上闪烁显示车辆的当前位置。
1.2抢修物资存储与调度管理模块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电力抢修调度指挥中心数据库,通过规范信息化各地资源存储点、线路杆塔位置、交通路线等内容,实现抢修物资(如抢修塔等)的有效整合。
在抢修过程中,抢修车携带的抢修物资会逐渐消耗,因此平台需要对每辆车的抢修物资携带情况进行记录,根据抢修的进度来进行抢修物资的综合调度管理,确保以最快的速度让抢修物资到达抢修现象。
1.3车载单元及GPS模块
接收卫星信号来实时获取抢修车辆的地理位置,并通过GPRS实施发送到指挥中心的GPS服务器端;接收车载GPS客户端实时传送的车辆坐标信息中,并记录到数据库中;实时与指挥中心在线联系,及时获取指挥中心最新指令,并实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车辆的当前状态和抢修处理状态。
1.4指挥监控中心模块
第一,电力设备的管理。指挥监控中心模块可以对变电站、电杆等电力设备进行增加、修改、查询和删除,同时将这些电力设备显示在地图上。
第二,故障抢修车辆的管理。提供故障抢修车辆的相关管理功能,包括故障抢修车辆的定位、车辆轨迹回放、车辆相关信息的录入、车辆报警、相关参数设置(监控、高级指令控制)等。
第三,故障抢修车辆的路线绘制。当选定具体抢修车辆进行抢修任务时,平台会根据所选车辆的地理位置和当前道路状况,采用最短和最优路径的算法,自动计算出一条最佳的行进路线并在地图中标注。
1.5智能终端应用模块
通过Google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智能终端应用模块提供便携式智能终端应用,能够方便、快捷的数据查阅,为领导层现场决策、移动决策提供帮助,并建立抢修塔等设备的安装配置、组装教程等现场视频技术指导的智能终端应用。
2 电力抢修调度指挥平台的关键技术
2.1数据库平台
本文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使之在低档软硬件平台上用较少的资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而在高档平台上可以支持成百上千个用户;提供了基于角色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支持大量多媒体数据,如二进制图形、声音、动画以及多维数据结构等。
2.2调配方案的研究
本文引入管理学中应急管理的理念,结合电网运行及物资需求的特点,将电力抢险物资调配问题分解为最优路径、重要性评价及物资调配三个子问题。以最优路径的研究为例,平台通过对称三角模糊数刻画物资运输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模糊运输网络模型,搜索物资运输的最高保障率路径。
2.3便携指导
本文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源代码完全开放,便于开发人员更清楚的把握实现细节,便于提高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利于开发出更具差异性的应用;采用了对有限内存、电池和CPU优化过的虚拟机Dalvik,Android的运行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很多;运营商(中国移动等)的大力支持,产业链条的热捧;具有强大的Linux社区的支持。
2.4路径优化分析技术
为了进行网络路径分析,需要将网络路径转换成有向图。无论是计算最短路径还是最佳路径,其算法都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向图中每条弧的权值设置。如果需要计算最短路径,则权值设置为两个节点的实际距离;而要计算最佳路径,则可以将权值设置为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或费用。
3 结语
如何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恢复供电,快速的对遭到损毁的电力设施进行抢修,是电力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而组织抢险、抗险、抢修的大前提,是制定出合理全面的抢险预案,以及对诸如抢修塔和电气设备等储备抢修物资的合理调配使用,故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测铅;青城子;铅锌矿;土壤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虽然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关注人类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在,我国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辽宁省也加大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提出增加造林绿化面积、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植被、治理草原沙化、提高森林覆盖率等具体措施。
丹东地区矿业经济发达,丹东是辽宁省矿产资源大市,区域成矿条件优越,矿种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共发现矿产63种,已开发利用的45种。青城子铅锌矿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北部山区(北纬40°~41°,东经123°~124°10′),海拔250~500m,面积120km2,以铅锌矿为主,其次是铜矿。矿区四面青山环抱,山势挺拔,温暖湿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5℃,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平均无霜期140d。该区土壤为山地棕壤,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长期以来的开矿活动使天然林遭受巨大破坏,原始森林几乎灭迹,沦为萌生林或灌丛。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盛产山野菜、榛子、栗子、核桃、蘑菇、山梨、山里红等土特产。为了解青城子铅锌矿区的环境污染状况,选择对其周边的农田土壤中铅含量进行了检测。
目前对土壤中铅污染测定的主要方法有比色法、极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磁测法等(3)。土壤样品处理方法有干法消解、湿法消解、微波消解、高压消解等(3)。本课题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样品中铅的含量。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Varian SpectrAA-240原子吸收光谱仪;超纯水机Millipore;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溶液浸泡过夜,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冼干净。
试验用水为超纯水(电导率在18.2MΩ/cm以上),试剂均为优级纯。磷酸铵溶液:称取磷酸铵2.0g以水溶解稀释至100mL配成20g・L-1溶液备用;铅标准储备液:ρ=1000mg・L-1,取铅标准储备液,用硝酸(0.5+99.5)溶液按逐级稀释法配制100μg・mL-1铅标准使用液。
1.2 仪器工作条件
波长283.3nm,光谱通带宽度0.5nm,灯电流10mA,电压235V,燃气1.4。
1.3 试验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选择青城子铅锌矿矿区周边的农田,随机分五个点进行(编为1-5号),采样深度0~20cm,每个点分别采集4个样(编号为样品1-样品4),共20个样,每个样2kg左右,自然晾干,用木棒初步碾碎,用四分法取对角两份混合,连续两次,得250g左右泥粉。再在玛瑙研钵中继续研磨,过150μm尼龙筛。
称取1.0000g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少量水冲洗内壁湿润样品后,加入盐酸20ml于通风橱内电热板上低温加热,使样品初步分解,待蒸发至约剩3ml左右时取下冷却,分别加入硝酸5ml,氢氟酸5ml,高氯酸3ml,加盖后于电热板上中温加热。1h后开盖,继续加热除硅,摇动。当加热至冒浓厚白烟时加盖,使黑色有机碳化物分解。待坩埚壁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开盖驱赶高氯酸白烟并蒸至内物呈粘稠状。取下冷却,用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并加入浓硝酸溶液1ml温热溶解残渣。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0goL-1磷酸铵溶液1ml作基体改进剂,冷却后用水定容,同时做空白试验。按仪器工作条件测定空白溶液、样品溶液、标准溶液。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
分别取100μg/L铅标准使用液1、2、4、6、8、10ml,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基体改进剂20goL-1磷酸铵溶液,以硝酸(0.5+99.5)溶液作为稀释剂和空白,配成铅标准系列溶液1.0、2.0、4.0、6.0、8.0、10ugomL-1。每个标准溶液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绘得标准工作曲线见表1、表2。
2.2 样品测定
按上述试验方法,对每个采样点的四个土壤样品分别进行测定,并计算出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及总平均值,结果见表3。
凤城地区土壤重金属铅元素背景值为25.20,测得值远远超出背景值,可见铅在土壤中的积累程度非常严重。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规定的限值(pH为6.5~7.5时为300mg.Kg-1)相比,也已经明显偏高,说明此地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孙约兵,周启星,任丽萍等.青城子铅锌尾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2]邱海源.铅锌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质量与评价[J].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2011.
[3]王士贺,王忠伟.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镉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1).
[4]卢春香,邓程君,杨宝良.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J].中国饲料,2008,18:34-3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关系;问题;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由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决定。而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以自然环境和大自然的物质循环规律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用会计的方法核算和监督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最终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协调并改善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以基本目标为基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具体有关资料。
(2)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原则
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绿色会计原则需要在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改进。绿色会计原则中所包含的客观性、及时性原则的内容与传统会计原则的内容基本相同;而重要性原则的内容则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按重要性有序排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等因素,进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此外,还应明确一些特有的原则,如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等。
(3)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基本假设
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三个: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以及货币计量。绿色会计的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绿色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良好,资源可以永续利用,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而绿色会计的货币计量,则和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一样,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进行计量。
(4)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要素
为了达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的目标,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需要在传统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与监督,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会计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类需要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资源进行发展,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不能只是从自然中索取,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企业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问题。企业因自然环境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严重与否、以及保护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投资多少,都可以通过绿色会计进行准确、及时的计量。只有精准核算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才能真正地把会计“绿色”化,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1.绿色会计相关理论尚不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还是不成熟的:首先,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者忽视了对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绿色会计在我国具体的实践应用中缺乏理论基础;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规范。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结构与法律体系都还不完善,由此导致绿色会计的具体信息披露方式缺乏统一,并且在披露时还存在不主动或者披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是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准则、制度、办法等。但是,关于企业所涉及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财政部所制定的法规很少涉及;即使有些法律法规涉及了企业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但也只是限于理论层次,可操作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企业在具体的绿色会计计量、确认方面缺乏统一的准则。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的监督体系也不是很健全。绿色会计是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审计组织,企业所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的内容与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也很难对其进行评价。
3.政府和企业等对绿色会计尚不够重视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公众没有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家园的认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是较差的;政府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及重视度也有待加强和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缺失给企业带来了以破坏自然、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会。由于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也是不积极的。在环境保护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大多数企业更侧重于破坏自然环境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4.绿色会计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绿色会计是发展时间较短的新型学科,它是会计、管理、成本、经济、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交互融合而成,因此,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也大多数仅限于传统会计。另外,我国高校也尚未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由此缺少了绿色会计相关人才输出的途径。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措施
1.推动绿色会计理论发展与创新
首先,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学者多是侧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绿色会计理论,只有加强研究实用性理论,才能推动绿色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环境检测报告等使用者偏好进行研究,以便为绿色会计准则制度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支持。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需要规范化。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监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推行绿色会计,加强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规范他们披露的行为是必然途径。
2.建立与完善绿色会计制度
建立完善绿色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作为会计学分支的绿色会计,应当在《会计法》中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也应根据《会计法》制定绿色会计具体的准则、制度、办法等;环境法也需要增加完善与绿色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大力度对于企业和个人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相关处罚。只有在法律上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才能促进其在我国快速的推行与发展。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强化对绿色会计再监督。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计,并且加强企业自身的绿色会计监督职能。只有从内外同时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负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进而保证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渐满足社会公众对绿色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3.加强教育,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环保教育,向企业普及绿色会计知识,得到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绿色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政府理解与接受。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企业也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
4.加强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了推动绿色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面、具体地培训会计从业人员的绿色会计知识。我国高校也应当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旨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为国家绿色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增加力量。
参考文献:
[1]金莹.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2]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3]刘道旭.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商业会计,2011(12).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2.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3.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湖北、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也制定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有关政策,准备付诸实施。
上述各种经济手段对于遏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政出多门,缺少协调。如上所述,各个部门与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收费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间重复,有的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就削弱了国家作为自然环境资源所有者代表实现其价值的权威性,影响了这一手段的效果。
缺少科学依据,激励作用不强。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从而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手段单调。如上所述,运用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为征收税费这一种,而其他经济手段则运用甚少。
资金挪用严重。既然收取的费用是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的体现,是自然资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维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些费用必须再投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增殖项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挪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据管辖权限收费,安排使用。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开发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辖者交费,这样,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就不能得到补偿,这部分价值实际是被挪到别处使用了。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关键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民俗学;环境民俗学
人类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中期,人类周围的环境质量开始普遍下降,并朝着持续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条件、幸福与利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整体性趋势扩展。
环境危机的全球性与严重性,使得人类开始对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节制地改造自然的近代化发展道路等进行反思。从而,展开了人文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新学科领域,如生态人类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分支。近20至30年来,关于人文、社科、历史等的生态学视角研究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民俗学也不例外,在各个学科都展开了有关环境、生态视角研究之际,民俗学也开始了学科领域的反思与探索,学界的中坚力量更是力倡环境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本文以日本环境民俗学的发展为契机,思考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能性趋势。
一、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1
民俗学研究领域里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包涵人类自身在内的环境或自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只有客体存在的环境或自然。对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就是“以自然这个整体概念被重新统合后所描绘的人民的新的生活面貌”进行研究,从而“对迄今为止的民俗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民俗学本身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菅丰)
日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日本学者菅丰教授总结为三个潮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关于“生态民俗学”的民俗志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主要以野本宽一为代表,野本从其研究的“日本大井川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区的民居屋顶的使用材料情况,发现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是各自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来选择适合于自身屋顶材料的植物来铺盖屋顶的”出发,并指出应把民俗现象放回到“自然和人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上,然后进行重新认识,这其实就是从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民俗文化。他进而还指明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以民俗学为研究主体,“把人重新置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自然环境中对民俗事项进行重新把握。”(野本宽一)
菅丰肯定野本在揭示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详尽信息,生动地描述在河川流域中生活的人们及其地域性,尝试作为整体性的民俗志的实践的同时,也对其研究上的谬误进行了批评。他指出,野本把现在的民俗和古代或者基层文化之类的东西轻易地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方法没能够从民俗学的恶习中摆脱出来;野本将民俗事象轻易地当作与环境相预定调和的东西来理解,但他并没有进行探讨和验证。(菅丰)
第二个时期是关于“民俗自然志”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以筱原彻为代表,对“民俗自然志”进行方法性探讨:有关自然的物质文化、技术志的研究;把有关自然的生产作为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活动进行探讨的研究;作为风险分散战略的多资源适应的自然生产论研究;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对应中寻求生产复合意义的自然生产论研究(菅丰)。从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上,可以看出,皆是从生态的、经济的侧面,作为“量”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从而致使有关生产的质的问题一直被忽略。
关于“质”的方面,主要是松井健“次要的生产”研究,探求生产活动的“质”问题:1)从生产到消费是直接相连的;2)与自然保持紧密关系的;3)在单纯的技术水准中要求具有高难度的技法;4)不能还原为简单的经济性的意义;5)受到空间性、时间性的限制;6)通过身体性,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之本来的位相关系(菅丰)。菅丰肯定了松井健关于“次要的生产”概念与分析,并指明“内在的乐趣”是开始或继续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
第三个时期是关于“环境民俗学”的研究。野本宽一在其《提倡生态民俗学》中已有提及,并认为生态民俗学是环境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和趋势。然而,将环境民俗学发展开来的却是鸟越皓之先生。他以对滋贺县琵琶湖的研究作为基础,提出坚持抽出生活者内在理念之立场的“生活环境主义”2概念,此概念是为解决居住者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以生活者内在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意义。以这样的视角及主义,在民俗学中形成的研究即是“环境民俗学”(菅丰)。
鸟越认为,环境民俗学就是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具有如此意义的“自然环境”(被加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巧妙机关进行研究的领域(鸟越皓之),并指出了环境民俗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共生”;以环境为媒介的“人类相互的关系”。鸟越从加于人类之手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的关系入手的研究方法,为环境民俗学成立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日本关于自然的民俗研究,可谓是“以传承的民俗为基础,对现代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实践性尝试”(菅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对自然的民俗研究,恢复了日本民俗学对现实社会作贡献的实践性研究方向,从而也确立了有关自然的民俗研究所应有的地位。
二、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概况
关于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从环境民俗学的提出到发展至今仍较鲜见。至今为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有乌丙安和江帆两位学者对“生态民俗学”进行了论述。
(一)乌丙安的“生态民俗学”构想
1994年,乌丙安以文化人类学关于旧大陆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类型的研究为契机,点明了文化人类学在对中国北方麦黍、南方稻米的农耕文化分野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形成两大农耕文化分野的生态环境解析”,指出“从生态民俗文化的视角考察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而以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为桥梁,认为“联系食物链的有关民俗文化,叫做生态民俗。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生态民俗的提法。
1999年,乌丙安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中,明确地将民俗划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经济民俗:包括自然生态民俗、物质生产习俗、交易和运输民俗、消费生活民俗;(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与亲族民俗、乡里社会民俗、都市社会民俗、个人社会仪礼、婚姻的民俗传承;(3)信仰民俗:包括传统的迷信与俗信、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4)游艺民俗:包括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及民间竞技4。这是国内学者在对民俗事象的把握中,首次将“自然生态民俗”作为一个细目明确地提出来。
2002年,在意识到生态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之后,乌丙安有了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的构想。他认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在繁荣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各民族人与大自然、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和它们的民俗原形态,都和生态学的许多重要课题有着深层次的相关性,同时,这些关于生态的民俗对于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悠久传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5于是,他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的学科设想,并从生态民俗学的视野、植物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自然周期生态民俗、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五个方面,论述了确立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江帆的“生态民俗学”构建
在认识到“生态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之时,江帆的《生态民俗学》一书将“构建生态民俗学学科”这一构想变为现实。江帆通过生态学视野中的民俗文化,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民俗学的提出,围绕民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阐述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与特点,并就民俗生成的生态型本原、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等内容进行了生态学视角的解读,系统阐发了生态民俗视角的多元视角及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价值观等。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生态民俗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理念的整体性、研究的实用性等主要特点。
《生态民俗学》从两部分阐明了民俗学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功用,即运用民俗学已有的知识系统对有关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描述与诠释;对民俗学者研究方向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引导。在对第一个功用进行阐述时,作者以“功能生态位的视角”指出,民间信仰与禁忌中包含有民众对地方物种持续存在与永续利用的观念,这些观念内化为历代民众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并以习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保持和维护了生态平衡,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和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以生态视角来理解民间信仰与禁忌的作用,阐明了民俗之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功能,并积极寻找其现实意义,这为我们对民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对第二个问题进行论述时,作者指出民俗价值观的指向,从来都密切关联着人类的生存需求,因而对于民俗价值观的探寻,唯有回到人与自然关系上来探讨。
作者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论证,既希望通过民俗学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构建对民俗事项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的学科视角,也希望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让民俗学走出停留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上的研究困境。
三、日本环境民俗学研究带来的思考
从以上关于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中不难看出,日本的环境民俗学正逐步朝着学科理论、实践的建设方向不断前进着,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也愈加丰硕。由此可推测,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研究,将是未来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国内关于环境民俗学的探讨与研究仍然较少,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上。其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并不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事项。
然而可喜的是,国内学界对长期忽视的民俗事项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开始有了普遍的关注与回应,并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教授指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规约和引导,除了普同性知识外,各民族各地区的地方性民俗知识,一直在潜移默化中规约和引导着不同人们群体的社会行为。因而推动民俗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提升民俗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进行国际前沿学术交流就成为一个热门6。此次大会就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等7个专题展开了讨论,并对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前沿理论和具体个案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虽然这只是一个“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学术探讨,但我们可以从中嗅出国内民俗学界对环境民俗学的关注与探讨势必将“流行”开来。然而,从日本环境民俗学已有的研究来看,笔者认为,我们在用生态学视角、环境学视角等对民俗事项展开研究时,不能忽视人作为自然的主体这一关键要素,可借鉴日本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摒弃其中的历史还原论、预定调和论等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国内自身的具体情况,思考在国家建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性与当地民俗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摒弃传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等陈腐观念,虑及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点,关注我国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人文关系。从而使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在解决社会发展、环境危机等问题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可依据的理论知识,使环境民俗学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道路上走出的“实践性”一步。
注释:
1.本文所参引之日本主要文献: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
的三大潮流》,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鸟越皓之
《试论环境民俗学》,皆为课堂使用资料,即将在中国发表
2.生活环境主义,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
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宋金文,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
活者视角”》《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Ⅱ卷第2期
3.乌丙安,《生态民俗链和北方民间信仰》,《民俗研
究》,1994年第1期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5月第24卷第3期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户外运动;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56-04
一切科学都是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概念又是构成人类思维的“逻辑细胞”,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如果概念不明确,就很容易把一些相邻的事物或现象混淆,而无法掌握科学的实质,无法运用科学的规律指导实践。本文拟在总结与反思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揭示”户外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国内对“户外运动”概念的阐述
1)从运动项目角度的阐述。
从运动项目的角度来界定“户外运动”概念的主要可分为两类:第1类认为“户外运动”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持有此观点的有王莉等[1]、陶宇平[2]、夏征农[3]和董立[4]等;第2类认为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进行的一组集体运动项目群,此观点主要来源于中国登山协会在申请户外运动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时对户外运动所下的定义,持有此观点的有孙班军[5]和董范等[6]6。
第1类的定义将户外运动仅局限在自然条件下开展的,实际上户外运动项目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会逐渐引入到室内的模拟自然环境当中进行,违背了下定义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第2类的定义将“户外运动”概念扩大化,使任何在自然场地开展的集体运动项目都可称之为户外运动,也违背了下定义的规则。
2)从教育角度的阐述。
户外运动逐渐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对户外运动的重视,纷纷从教育的角度来界定“户外运动”的概念。操学诚和祖[7]和李正贤[8]等认为,户外运动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以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所需的素质为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户外运动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教育活动。但仅把户外运动看作一种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户外运动还是一种休闲游憩活动。
3)从休闲游憩角度的阐述。
受国内学术界掀起的休闲游憩研究热潮的影响,部分学者也开始从休闲游憩的角度对户外运动的概念进行研究。如齐震[9]认为:“户外运动是指人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休闲项目。”此定义将户外运动看作是一种娱乐休闲项目,认识到了户外运动是一种休闲游憩活动,但也忽视了户外运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综合来看,目前对“户外运动”概念的语言形式较为统一,基本上都用词组“户外运动”来表示。但还存在违背下定义的规则和认识片面等不足。针对“户外运动”概念界定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户外运动”词语与其实践发展的矛盾性。不变的“户外运动”词语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户外运动实践间的矛盾是准确界定“户外运动”概念的主要羁绊。因为户外运动实践从作为“体育活动”发展到“教育活动”和“娱乐休闲项目”,体现了户外运动涵义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但都一直用的是“户外运动”这一不变的词语。第二,户外运动理论基础的薄弱。目前,学术界对户外运动的研究对象、性质、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等问题还未达成共识,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户外运动”概念的界定。第三,由于户外运动本身的复杂性及注重的角度不同,使得“户外运动”概念的界定具有多重观点[10],从而造成人们对“户外运动”概念的不同理解。
2 国外对“户外运动”概念的阐述
1)从运动项目角度的阐述。
户外运动是指在户外开展的体育运动[11]。英国素有“户外运动之乡”的美称[12]。苏格兰已在户外运动领域内产生了众多的世界级运动员,并且在自行车、马术、汽车拉力赛、定向运动、滑雪、射箭、皮划艇、帆船、公开水域游泳、登山和滑水等运动项目中获得了世界冠军和诸多奖牌;大量的户外运动参与者,不是为了获得杰出的成就或在比赛中获得成功,而纯粹是为了和友人们在清新的空气中欣赏美景[13]。国外对户外运动的理解较为宽泛,泛指任何在户外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2)从教育角度的阐述。
国外从教育的角度对户外运动相关概念的研究颇多且较为深刻,但并没有笼统用“户外运动”这一词语来表示户外运动之教育,而是用“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这一词语来表示。并且在实践上,国外也将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开展的户外运动称之为户外教育。而和户外教育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还有冒险教育、主题式冒险和户外冒险教育等。
户外教育最为经典和被引用最多的定义就是Donaldson·G·E 和 Donaldson ·L·E[14]于1958年提出的“户外教育就是在户外的教育,有关户外的教育,以及为户外而教育。”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户外教育的学习地点、教授主题和教学目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在理解时会感觉到此概念无所不包。而Ken Gilbertson等[15]5认为:户外教育是一种在户外环境中开展的,强调多感官直接的体验,并综合与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个人环境的接触来实现教和学的方法。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Katherine Joy Pinch[16]6和Arthur Owen Sanderson[17]等。从以上定义可知,户外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且强调受教育者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来实现教育。
冒险教育是指在类似荒野的环境或自然环境中实施的并以身体技能发展而促进人际交流或在户外冒险活动中提高身体技能的一种教育[15]8。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Dennis Eaton[18]、Priest Simon[19]和Chris Hodgson、Matt Berry[20]等人。可以看出,冒险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冒险性的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户外冒险教育是在自然、半人工或荒野环境当中开展的冒险教育[16]7。
主题式冒险是以活动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框架,将原本在野外才能进行的冒险活动,经过主题化的设计,将攀岩、漂流、登山、露营等活动简化或改良成可在学校或一般场地进行的活动课程,只需简单的教具,或甚至不用任何器材都可操作。而且由原来只强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而以培养个人成长与团队共同学习的取向[2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户外教育、冒险教育、主题式冒险和户外冒险教育间的联系及区别。根据冒险性可将户外教育划分为冒险教育和其它教育活动;根据开展的场地不同又可将冒险教育划分为主题式冒险和户外冒险教育等。
3)从休闲游憩角度的阐述。
从休闲游憩的角度对户外运动进行界定的概念有“户外游憩”、“冒险游憩”和“户外探索”等。
户外游憩是指在自由时间内自愿参加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且突出人与自然环境有互动关系的游憩活动。持有类似观点的有Sessoms[22]、Driver和Brown[23],Ibrahim和Cordes[24],Moore和Driver[25]及Ryan Plummer[26]等。冒险游憩通常是指非机械性的、与自然环境有互动联系的、包含一定风险和危险因素、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受参与者和自然环境影响的一系列户外游憩活动[27]。户外探索是在户外环境中依靠人力(非机械动力)开展的非消耗性游憩活动[28]。持有类似观点的有Ford[29]和Simon等[30]。
可以看出,户外游憩除了强调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外,更加强调的是参与者与大自然间的互动关系。所以任何发生在室外的与大自然(自然环境)有互动关系的游憩活动均属于户外游憩的范畴。因此说户外游憩的范畴最大,而冒险游憩和户外探索都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冒险游憩和户外探索两者间互有交叉但并不等同,而是并列的关系。冒险游憩侧重于含有风险或危险因素的游憩活动,而户外探索侧重于依靠人力开展的游憩活动。
3 “户外运动”概念的厘定
3.1 “户外运动”概念的界定
户外运动的范畴很广,涉及到体育、教育和休闲游憩等领域,因此将“体育活动”、“教育活动”、“游憩”和“娱乐休闲项目”等作为户外运动的邻近属概念显得过于偏窄。户外运动不仅能以集体形式开展,也能以个人形式开展,所以将“集体运动项目群”作为户外运动概念邻近属概念也不确切。本文认为与户外运动最为贴切的邻近属概念应该是“人体活动”,即由人的四肢和躯干等肌肉群收缩所调控的身体活动,以此可以把户外摄影和野外观赏等带有微量手动操作的活动排除在外。
通过对国内外户外运动相关概念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户外运动主要是在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户外运动是一种人类创造的文化活动,不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的体力劳动,要和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所以户外运动概念的种差就有3个,其一是“以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场地”,其二是“与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有互动关系”,其三是“非生产性”。从这3大种差出发,就能把户外运动这种人的身体活动与其它的人体活动区分开来。将“户外运动”概念的临近属概念和种差整合起来,于是可定义如下:“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场地,并与其有互动关系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
3.2 “户外运动”概念外延的划分
划分是由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组成。划分后的母项和子项属于属种关系,子项必须具有母项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划分时也必须遵守下列的划分规则:(1)划分后子项的外延和母项的外延必须相等,否则会犯“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2)划分后的子项之间必须互相排斥,否则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3)每次划分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逻辑错误。
目前国内关于户外运动分类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董范等[6]8将户外运动分为空中项目、陆地项目、自然水域项目和综合项目;另一是孟刚等[31]将户外运动划分为水上户外运动、空中户外运动和陆地户外运动。董范等人的分类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以户外越野挑战赛为代表的“综合项目”开展的场地不仅需要空中,还需要陆地和自然水域,所以就出现了“综合项目”中包含空中项目、陆地项目和自然水域项目的问题;孟刚等人的分类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因为将以野外拓展和户外越野挑战赛为代表的综合型户外运动项目排除在外,与现实情况不符。现在就出现了以活动场地为划分标准的划分方法不能够解决所有户外运动项目的归属问题,所以本文认为以活动场地为划分标准的划分方法不适于当前户外运动的分类。
以人们从事户外运动的目的作为划分标准较为稳妥。人们从事户外运动也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为了休闲游憩,或是为获得教育,根据各自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户外运动项目或活动方式。因此,按照以“从事户外运动的目的”为划分标准是有根据和有必要的。再用一种统合的思维方式将上文从不同角度描述“户外运动”概念外延的语词整合起来,可将“户外运动”概念的外延分别命名为户外游憩、户外教育和户外竞技运动等:(1)户外游憩是个体在闲暇时间内通过自愿参与而实现休闲娱乐、调节身心和发展兴趣爱好等目的的户外运动。(2)户外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实现增强体质、传授在户外进行休闲游憩和身体锻炼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等目的的户外运动。(3)户外竞技运动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户外运动。
另外,在区分某项运动项目是否是户外运动时,不仅要看运动项目的本身,还要看从事此项运动项目的目的。因为运动项目本身并不是划分的依据,并且还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即便是同一运动项目也可以有不同分类。以“冲浪”为例,并不能简单将“冲浪”划为“极限体育”或者“户外运动”,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若参与冲浪主要是为了挑战人体的极限能力,那么可将之归为“极限运动”;若参与冲浪是为了休闲娱乐,可将之归为“户外运动”。
参考文献:
[1] 王莉,何世权,张慧峰,等. 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159-1161.
[2] 陶宇平. 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3] 夏征农. 大辞海·体育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3.
[4] 董立. 大学生户外运动[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5] 孙班军. 山地户外运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
[6] 董范,国伟,董利. 户外运动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7] 操学诚,祖. 户外运动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 中国青年研究,2006(6):25-27.
[8] 李正贤. 高校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安全问题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8(10):98-100.
[9] 齐震. 休闲视角下的户外运动[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44-46.
[10] 孙永生. 户外运动[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
[11] Princeton University. outdoor sport[EB/OL]. http:///outdoor+sport,2011-06-11.
[12] Deborah A Wuest,Charles A Bucher. Found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exercise science,and sport[M]. 14th ed. Bost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3:184.
[13] The National Agency for Sport. Outdoor There:a sportscotland policy statement on sport and physical recreation in the outdoors[M]. Edinburgh:Sports Communication Group Ltd.,2008:13.
[14] Donaldson G E,Donaldson L E. Outdoor education: a definition[J]. Journal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8,29(17):17-63.
[15] Ken Gilbertson. Outdoor educ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6.
[16] Katherine Joy Pinch. The na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gender system in an australian outdoor education program for adolescents[D].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5.
[17] Arthur Owen Sanderson. Bridges and barriers to offering outdoor education to grade 4-7 students in schools[D].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5:15.
[18] Dennis Eato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in outdoor education[D].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1998:11.
[19] Priest S. 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G]//J C Miles,S Priest. Adventure programming. State College,PA:Venture,1999:111-114.
[20] Chris Hodgson,Matt Berry. Adventure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M]. New York:Routledge,2011:1.
[21] Prouty D. Project adventure:a brief history [G]//Miles J,Priest S. Adventure education. 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 Inc,1990:93-101.
[22] Sessoms H D. Leisure services[M]. 6th ed. NJ:Prentice Hall,1975:237.
[23] Driver B L,Brown P J. Contributions of behavioral scientists to recre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G]//Human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Plenum Publishing,1983:309.
[24] Ibrahim H,Cordes K A. Outdoor recreation[M]. Boston: WCB McGraw-Hill,1993:13.
[25] Moore R L,Driver B L. Introduction to outdoor recreation [M]. PA:Venture Publishing Inc,2005:11-12.
[26] Ryan Plummer. Outdoor recreation: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18.
[27] Alan Ewert. A review of adventure recreation: concepts,history,trends and issues[G]//An outdoor renaissa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outdoor recreation. 4th.North Carolina:Mississippi university,1990:63-64.
[28] Dick Prouty. Adventure edu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7:232.
[29] Ford P. Outdoor education: definition and philosophy[C]//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ERIC Information Analysis Products,1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