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道路安全隐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建设;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119-02
1 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道路基本的质量问题
城市道路存在的基本质量问题包括路基与路面的质量问题,对城市道路建设影响重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发展的载体,对质量的要求很严格,不能出现基本上的质量问题。然而,从当前施工情况可知,城市道路存在基本的质量问题。
1.1.1 道路路基质量问题。道路路基的质量问题一方面主要由于处理不科学,导致路基压实质量的低下,重量稍大的交通工具运行在压实质量差的道路上很容易出现道路裂开的情况。另一方面桥台回填设计不当,整体施工质量差,使桥头施工完毕后大幅度沉降,导致桥头跳车的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1.1.2 道路路面质量问题。道路建设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施工工艺不当和盲目抢工三个方面,道路建设不重视这三个方面导致道路整体上的质量低下。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为了获取利益,减少生产成本,大量减少沥青的用量或者购买质量差的沥青和石料,使得路面厚度大幅度减薄,导致道路路面质量不合格。路面施工整体质量差,使得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路面结构早起破坏等安全隐患。施工工艺不当的原因出现施工组织与协调不当以及规划设计不合理等不良现象,还有道路的附属管线随意开挖、交叉施工等原因导致路面沉陷、局部破坏、跳车等安全隐患的产生。
1.2 缺少相应的绿化设施
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严重缺乏相应的绿化设施,对道路绿化设施的重视不够,将绿化建设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水平。我国道路建设缺少相应的绿化设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2.1 道路建设企业不重视绿化设施。目前道路建设没有考虑道路的功能和城市的特点等因素,对绿化设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绿化设施方面停留在以往的低水平。绿化设施没有被重视,设计上机械地套用标准图,没有创新,根据已建成的城市道路照办。
1.2.2 我国历史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城市老城区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致使道路绿化覆盖率低。
1.2.3 拆迁费用高。在城市道路扩建或改建的过程中,房屋拆迁费用高,再加上其他因素,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带不断减缩,一缩再缩甚至完全消失。
1.2.4 施工单位的主观错误。城市道路建设施工单位大部分都把道路分成等级,即高等级和低等级。它们认为高等级道路比低等级道路绿化水平要高,低等级的道路绿化设施甚至可以忽略。
1.3 城市道路排水功能低
从城市道路建设现状看,道路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城市道路排水功能的低下,比如填料选择不当或回填质量差致使窨井周边、管道沟槽沉陷,这些不合格的施工导致局部路面破坏或路面平整度差,影响车辆行驶舒适度。城市道路如果加上管径设计偏小、边井数量不足或设置不当、管道堵塞、管道变形严重等情况,排水不及时的话道路很容易积水。路面积水后道路表面会形成“水膜”,路面与车轮间形成一层水垫层,从而导致路面抗滑性能的低下。雨水天气,排水功能低的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使地面雨水雾化,近距离看不清前面的事物,增加车辆雨天行驶的风险性。排水功能低的道路,冬天降水之后在低温条件下结冰,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大幅度增加车辆行驶的难度。排水功能低的路面长期积水,从而降低路基土的强度,致使路基路面的结构破坏,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的产生。
1.4 城市道路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缺乏科学规划,不同的单位各干各的,形成了所谓的“马路拉链”现象。城市道路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管线和管道的施工,其中管线包括污水、给水、雨水、电信、电力、煤气和供热七种管线类型。这些管线分属于不同的单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单位谁有所需谁就挖路施工,各干各的,施工中缺乏各单位的协调合作精神。它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挖路施工,挖完了修,修好了又挖,继续这样的恶性循环。这种施工现象被称为“马路拉链”,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破坏道路景观,对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2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探究
2.1 材料质量控制
为了获取利益,不少施工单位购买低质量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整体质量。因此,采购人员必须要随时掌握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市场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供货情况,优先选择供货厂家。供货厂家必须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在社会上要有一定的信誉度,只有这样才能既降低材料成本,又保证材料质量。
2.2 严格把好设计关
想搞好城市道路建设,想提高道路整体质量,必须要严格把好设计关。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其设计要合理、科学地选择确定规划方案,因此不仅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重任,还要考虑与其他专业统筹衔接,其设计做到高标准规划。道路建设设计要结合长远期规划与城市定位综合考虑,城市定位与给排水、电力、热力、通信和煤气等管线的平面设置和互相交叉等因素都进入设计人员考虑的范围。还有道路建设设计与其他专业间的职责等关系应该形成文件,由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对这些文件定期进行评审,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工作质量。
2.3 规范施工程序
城市道路建设必须规范其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材料的报验工作,减少有安全隐患的施工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原材料进行严格选择,避免不合格的材料用于道路建设,减少道路建设出现的质量问题。道路建设在规范施工程序方面要做好以下两点:
2.3.1 严格控制质量,做好检查、检验工作。施工过程中对跨度板的钢筋数量、规格、接茬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没有国家强制性条文中规定的质量问题后才能用于工程中,从而控制承重构建的质量。对施工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和平行检验,重视浇筑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关键部位的质量。
2.3.2 重视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规范施工程序还要求重视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桥涵纵断高和路基压实度进行测量时,测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认真测量。为了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在测量阶段采取现场数据签证。完善工地试验室,施工单位要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以便为工程质量提供数据。
2.4 重视排水项目的设计、施工
上文中提到过道路排水功能低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道路排水功能对道路交通的意义重大。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必须重视道路排水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科学、合理设计雨水与污水管线,施工中重视这两者的落实,保证城市道路好的排水功能。
2.5 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城市道路绿化覆盖率愈来愈减少的当今社会,道路绿化率成了道路景观风貌重要的体现。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必须加强绿化建设,这样才能够处理好城市道路建设与环境的问题,可以创建美好的城市景观,给人们生活增添一份美丽。
城市道路建设作为社会、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人们生活出行必需的硬件设施。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做好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城市道路建设变成人们幸福生活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章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2] 孙振魁.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研究
[J].商品混凝土,2012,(11).
1.1人为因素
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中,人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交通是通过人的出行产生的。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比较多,最主要的就是驾驶员不规范驾驶引发的安全事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新驾驶员,他们的驾驶技术不熟练,有些人的素质不高,在行车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行车的情况,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1.2车辆因素
在道路交通中,车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角。当前,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此外,车辆的性能、状况等与交通安全事故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城市道路中,有很多车况差、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还有些出租车司机为了挣钱多拉快跑,不及时检修车辆,使车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3外界环境因素
在城市道路中,除了人为和车辆因素,交通安全还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城市的地形、天气等因素,遇到大风、大雾、降雨、降雪等天气时,路面湿滑,车辆行驶时容易出现打滑等情况;大雾天气能见度比较差,容易发生车辆追尾事故。此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城市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使得交通事故频发。
2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车辆驾驶员的管理
汽车驾驶员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驾驶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做好汽车驾驶员的素质能力,加大对汽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力度,综合考察报考的驾驶员的心理和文化素质,使新驾驶员能够在驾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状,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另外,要严厉惩处违法驾驶的驾驶员,尤其是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同时,指导驾驶员合理安排驾驶时间,降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2.2做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加大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使全体驾驶员和行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时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定期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的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交通安全。
2.3提高车辆的性能
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车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车辆的安全性能是影响城市道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都是汽车系统失灵造成的,例如,刹车失灵、制动系统出现问题等,因此,应努力提高汽车的性能,定期检测和维修汽车,使车辆保持良好的性能,禁止改装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
2.4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对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强化交通标志、信号灯和监控设备的管理,做好减速带和防护栏等设施的设置工作,让行人和车辆能够自觉按照交通规则行驶,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例如GPS,设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控车辆的驾驶情况,将车辆的违规行驶录入到电力信息数据库中,以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
2.5加大交通部门的管理力度
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之所以不高,主要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能比较分散,汽车行驶需要通过多个管理部门的审批,大大降低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交通管理机制,加大交通部门的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及时淘汰能力低、素质差的管理人员,聘用管理意识强、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另外,要及时检查和评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将交通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避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甚至危害大家的生命。
3结束语
城市道路是客运与货运的主要设施,干路网是城市的主要骨架,道路功能划分不够明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交叉口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其设计技术方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完善;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交通道路工程设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在城市化步伐日渐加快的背景下,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对促进城市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
城市道路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各项组成提供一定的通行空间,以实现各行其道、畅通无阻的交通载体功能。合理确定道路性质、功能,适当放大交叉口间距,妥善组织平交路通,设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快慢车分流、人流与车流分隔,使车辆、行人“各从其类、各行其道”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达到交通流畅、安全、迅速的根本途径。
2.1、快速交通干道:主要技术要求:只准汽车行驶,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中间设置一定宽度的分隔带;出入口控制;大部分交叉口采用立体交叉,机动车道至少为四条,计算车速60~80KM/H。
2.2、主要交通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联系着城市主要工业区,住宅区等全市性公共活动场所,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其主要技术要求是:车道数一般不少于四条,道路两侧一般不设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2.3、一般干道: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普通交通干道。由主干道引出,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负担主干道上交通的集散和区域内主要客货运交通。一般干道通常不设立体交叉,部分交叉口可以扩大和分化可设四车道,亦可不设单独的非机动车道;虽有服务功能(两侧设有公共建筑和商业网点),但尽量不要形成商业街。
3、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道交通方面的人才资源还是比较少的,从教育专业上来分析,如北京工业大学自1979年率先在国内创办交通工程专业以来,遵循“工管兼容”的专业发展方向,为国家尤其是北京市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当时由于全国开办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不过五六家,每年培养的学生大多数进人政府部门、高国、大型科研院所从事交通工程研究、规划、管理和设计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注重科学研究方向,所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十分缺乏的。
3.1、道路功能划分不够明确。
目前长沙城市道路已处在建设和管理并重的阶段,主要特征为混合交通,但城市道路的功能设计不够明确,还缺乏人性化考虑。具体体现为交通流量没有得到控制,生活性道路上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权得不到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和信号缺乏,人车互相干扰,电动车、出租车发展迅速,无序交通流量迅速增加,而大容量的公交车发展却相对较慢。
3.2、交叉口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
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交叉口的交通工程设计将直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长沙有些重要的交叉口如黄兴路和解放路交叉口缺乏交通管制和监控管理。由于该交叉通流量大,等待时间过长,人车混行,秩序混乱,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
3.3、公交优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公交优先是解决日益繁重的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优化措施和合理政策。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进行公共交通工程设计,是实现公交优先发展政策的最佳途径。长沙市城市道路网只局部设计了公交专用道和港湾式公交车站,有些是设置了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桐梓坡路上已有的港湾式公交车站没有应用。没有设置港湾式的公交车站则由于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和上下客,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如黄兴北路公交车站没有设置站台,且没有公交专用道,完全占用机动车道上下客,这样一方面导致机动车道受到侵占,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另一方面在晚上和周末由于购物出行的行人较多,该车站上下客流较多,人车混杂,安全隐患极大。
3.4、静态交通工程设计滞后。
城市机动车的迅速发展,停车问题成为城市交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按照控规要求进行的道路设计较少考虑路边停车带,有些考虑了也因为交通量数据的预测跟不上现实情况的变化而显得不足,或者因停车位充裕而浪费了道路空间资源。
3.5、交通诱导监控信息系统建设较慢。
城市道路的诱导系统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及智能交通系统,它是保证道路畅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功能优化的重要举措。监控系统是保证道路使用者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的管理措施。在道路施工图设计之前进行诱导监控信息系统设计,将能做到交通管理阶段未雨绸缪。而现状情况则是在道路施工后再根据需要和问题的严重性来决定是否建立交通诱导和监控信息系统,没有道路设计阶段的预留空间,交通诱导标志标线的设置就将受到限制,道路交通管理也陷入被动局面。
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与实践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作用,提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一体化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其关键思路是从道路交通功能出发,以交通组织为核心,通过详细设计进行统筹,并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通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将规划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无缝衔接,确保规划理念在实施阶段全面落实。本文将一体化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划分为功能定位分析、交通组织优化、详细交通设计、实施保障4个阶段:
4.1、功能定位分析。
功能定位分析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基础与出发点,后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是为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实现而开展。因此,准确确定道路交通功能定位是整个工作的前提。道路交通功能分析并不是传统的确定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交通功能,更不是简单以机动交通作为识别条件,而是将全部道路交通参与者作为核心,结合周边用地、区域道路网络的整体情况,提出道路在城市发展、交通、景观等多个方面应承担的功能。道路交通功能定位不应该仅仅由交通工程师确定,而应该由用地规划、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等专业人员共同确定。
以干路为例,组团之间的干路应该承担更多的交通联系功能;交通枢纽内的干路应该以交通集散功能为主;居住区内干路应该以非机动交通为主,限制机动车交通功能;城市核心区内的干路应以保证人的活动便捷性为主,强调道路的服务功能;城市特色地区的干路应该强调街道与城市的总体特色和风格相一致,突出交通与建筑、景观的协调。
4.2、交通组织优化。
交通组织方案是开展一体化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既能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实现,也能具体指导详细交通设计。
首先要以道路交通功能定位为基础明确整体交通组织策略,重点回答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机动交通、静态交通等各方式应按何种原则组织,各方式应如何衔接和协调才能体现道路交通功能。确定哪些交通应该优先,优先的权利如何保证;哪些交通应该疏解,被疏解的交通如何分流等。同一条道路在城市不同的区段,往往功能也会有所差别,相应的交通组织原则和组织策略也要有所不同。在整体交通策略确定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详细交通组织方案,包括地块出入口、交通管制措施等工作。
4.3、详细交通设计。
详细交通设计是设计内容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设计、交通渠化、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内容。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详细交通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4、实施保障。
实施保障工作是规划理念最终落实的保证。
目前国内很多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往往是把详细交通设计提交到市政设计单位,由市政设计单位进行落实和实施,而交通工程设计人员在实施保障阶段开展工作有限。这种工作模式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市政设计人员与交通工程师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因此,实施阶段的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施工协调、相关规划协调等,以确保规划理念能够落实。
【结束语】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离不开交通组织优化,在城市不同的区段,往往功能也会有所差别。道路交通功能定位不应该仅仅由交通工程师确定,而应该由用地规划、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等专业人员共同确定。市政设计人员与交通工程师之间要做好衔接,用以确保规划理念能够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道路的建设与规划自古代以来就颇受各国重视。中国古代营建都城,对道路布置极为重视。当时都城有纵向、横向和环形道路以及郊区道路并各有不同的宽度。中国唐代(618~907年)都城长安,明、清两代(1368~1911年)都城北京的道路系统皆为棋盘式,纵横井井有条,主干道宽广,中间以支路连接便利居民交通。随着历史的演进,世界各大城市的道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自发明汽车以后,为保证汽车快速安全行驶,城市道路建设起了新的变化。除了道路布置有了多种形式外,路面也由土路改变为石板、块石、碎石以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承担繁重的车辆交通。并设置了各种控制交通的设施。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也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许多大城市改建、兴建了大量道路,铺筑了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兴的中小工业城镇也新建了大批整洁的干道。如北京市展宽了狭窄的旧街道,修建了二、三环路及通达卫星城镇的放射性道路,并修建了一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分行的三幅车行道的道路,既改善了市内交通状况又便利了对外联系,改变了旧北京的交通面貌。又如中国工业城市上海,建国以来也新建改建了大批道路,并建成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和黄浦江打浦路隧道,两岸交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一、城市道路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一般较平坦、宽阔。为适应复杂的交通工具,多划分机动车道、公共汽车优先车道、非机动车道等。道路两侧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和道路围线、房屋建筑。人行道下多埋设公共管线。为美化城市而布置绿化带、雕塑艺术品等。为保护城市环境卫生,道路设计要少扬尘、少噪声。公路则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现代的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机活动,安全运行。为了适应城市的人流、车流顺利运行,城市道路要具有:
(1)拥有适当的路幅以容纳交错繁重的交通
因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车流量也在随之增加,所以设计城市道路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承重能力,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的人口占有量设计适当的路幅。
(2)道路根基要坚固耐久,路面要平整抗滑以利于车辆安全、舒适、迅速、便捷行驶
因为,在城市道路中每天需要承载不同类型、不同重量的人流、车流等。所以,这就需要对道路的根基耐久度、坚固度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路面易受雨雪天气影响而比较滑,这就对道路修善的平整度和防滑度以严峻的考验,需要在道路设计方面考虑到路面的平整、防滑设计。
(3)少引起扬尘、少引发噪声以利于环境的卫生保护;
因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道路大多设在居民区之间,这样有利于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但是,这样的城市道路设计也易给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和扬尘污染,这就需要道路设计者在道路设计时加入保护道路所在地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既有利于人们出行,又不破坏环境的道路设计理念。
(4)便利的地下排水设施以便将雨雪水等污水及时排除;
因为,一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共是否健全,就如同城市的“心脏”是否健康。而地下排水系统的周密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新时期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的健全性。
(5)充分的照明基础设施以利于居民晚间的出行活动和车辆的安全运行
道路的照明设施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隧道行驶时,道路的照明设施直接关系着人们出行的安全;另外,在夜晚出行,可以为机动车的行驶和人们的夜间出行提供便利、安全。
(6)道路两侧要设置有足够宽的人行道、绿化带、地上杆线、地下管线,以保证安全
因为,在道路上行驶的不仅包括机动车也包括非机动车,而且还有行人。这就需要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设置足够宽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等。此外绿化带的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隔离粉尘,减少大气污染,同时还可以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保证市民安全出行。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索
1.道路规划设计思路中出现的问题
在道路规划设计思路方面,当前国内部分城市存在,对道路路网的合理规划不注重的设计问题。没有从整体市区的路网均衡性出发,致使不同等级的道路结构、宽度以及密度不符合相关标准,不考虑当前路网的宽度是否能够使车辆顺利通行。而是把眼光多放在未来,希望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根据情况拓宽道路。这就体现出当前一些城市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没有打好“提前量”。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另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还存在着,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从表面上看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横道应有尽有,但究其实际,大部分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方面都把主要资金投入到建设干路、立交等主干道的建设,而把贯通性的支路建设规划忽略。造成支路不能形成有效的系统网络,影响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针对道路规划设计思路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道路规划设计者对所设计的道路做重新思考与审视,使主次干路具有均衡性,道路的宽度、密度等在设计时要打好“提前量”,以备不时之需,便于市民更好的安全出行。
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针对一些所在地区地形较复杂多变的城市,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面易出现道路横断面设计方面的问题。因为城市道路周围的地形较复杂,对于特殊路段的道路横断面,如果在道路设计时只标识出某个标准横断面,这样是远不能使道路断面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对非机动车道宽度的设计确定问题。非机动车道的设计规范中规定:自行车宽度为1米。但是,在真正的道路工程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自行车用于运送货物,形式速度相对较慢,这样就会存在超车的现象。这样,在传统的道路断面上,自行车因为要超车就会借用机动车道或其他车道,会增加各方出行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近几年的道路设计规划中自行车车道的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并同时设置大于或等于2条车道的自行车道,其中每条宽度大于1米。这样不但会减少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在侧面对人们的绿色出行起到呼吁作用。
3.道路规划设计中交通安全方面设计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的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汽车行驶时方向、道路中形势车辆的组成、道路的流量、车速、道路周边的路网情况等的系统、周密的考虑。在此环节设计前期的工作中,道路规划设计者应认真、充分调查和综合系统的分析后总结出规划设计结论。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可见,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交通分析十分重要,如果不对道路交通做出全面分析,易在道路真正投入使用时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严重的后果可能造成道路网的瘫痪。所以,道路规划设计者一定要做好道路规划设计前期道路的交通分析。
4.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设计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道路的绿化设计不容忽视。所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道路绿化设计方面要注重绿化的美观和功能的有机结合。针对性质不同的道路,在绿化设计方面要以道路行驶者的主要观赏特点为根据,运用不同的绿化模式。道路绿化设计的作用主要有:消声、遮荫、地面覆盖、视线诱导、装饰、消尘等功能。应根据绿化的不同功能和城市的性质,以及道路的等级、地形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绿化做出整体性、全面性的合理规划设计,达到充分发挥绿化的美观和功能性有机统一的目标。
第二,在道路的绿化设计方面,道路规划设计者要注重考虑绿化对行车者的视线诱导作用。针对一些车速较高路段和主干路的设计,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心理活动状态和行车安全,这些方面均需要绿化设计进行视觉诱导。例如:在告诉路的弯道区道路两侧的树木排列情况可以给行驶者以视觉诱导,告知他们前方需要转弯减速行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弯道区行驶的安全隐患。
最后,道路的绿化设计还有利于对各主、次干路之间起到分隔作用。道路之间的绿化设计可以将不同的道路分隔开,减少各主次干路之间的干扰,形成一条自然的隔离带。另外,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将道路周围视觉涣散地集中起来,使行驶者注意力更集中,增加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那么针对上述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设城市道路应注意的建设思路。城市各重要活动中心之间要有便捷的道路连接,以缩短车辆的运行距离。城市的各次要部分也须具有道路通达性,以利居民的活动与出行。
三、建设城市道路做好城市道路与各城区之间的连接纽带,做好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城市道路繁多,又集中在城市的有限面积之内,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所以,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影响着相交道路间交通流畅性的交叉路口。可见,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解决。如设置色灯信号管制、环形交叉、渠化交通、立体交叉等以利交通流畅。城市交通工具种类繁多,速度快慢悬殊,为了避免互相阻碍干扰,要组织分道行驶,用隔离带、隔离墩、护栏或划线方法加以分隔。城市公共交通乘客上下需设置专门的停车站台,还需设置停车场以备停驻车辆。要为行人横过交通繁忙的街道设置过街天桥或地道,以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干扰车辆交通;同时,在交通不繁忙的次干街道上还可以划分过街横道线,行人可以伺机沿横道线通过,保证了行人的出行安全,因为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行人和驾驶者的生命安全是同等重要的。
另外,新时期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建设还应为城市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提供隔离地带、避难处所和负责抢救的专门通道;为城市的绿化、美化提供足够场地,并同时配合城市重要公共建筑物前庭布置,为城市环境需要的光照通风提供必要且适当的空间;为市民散步、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提供便利出行。
四、城市道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设计、建设要点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其中主干路是指:连接城市各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主干路上的交通要保证一定的行车速度,故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设置相应宽度的车行道,以供车辆通畅地行驶。所以主干路根据其特点,道路设计的线形应通顺、便捷,道路之间的交叉口应尽可能少,以减少车辆在相交道路上进出的互相干扰,另外,平面道路交叉要有控制交通的具体措施,交通量超过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可根据规划采用立体形式的交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用隔离带分开。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快速机动车如小客车等也应与速度较慢的卡车、公共汽车等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应严格控制行人横穿主干路。需要注意的是主干路两侧不宜建筑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如剧院、体育馆、大商场等。
次干路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但是兼有服务的功能,其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到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供快车、慢车混合行驶。如果在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机动车道。另外,道路两侧要注意应设人行道,并且可以设置吸引人流观看或游览的的公共建筑物。
最后,支路是指:次干路与居住区的联络线,为地区交通服务,也起集散交通的作用,支路的设计较灵活,其道路两旁既可以有人行道,也可以设有商业性建筑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也逐渐增多,对于道路交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快速的发展;但是反方面的道路拥挤,交通管制秩序混乱,导致居民出行所需时间较长,市内泊车场地严重不足,另外建设道路的承载能力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则会严重阻碍城市现代化的进度。所以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下进行,并与此同时顺利度过目前“阻碍性”的起步阶段,才能使之打下牢固、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作为城市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者,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出行者的感受,遵循“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原则,使道路的使用者更加舒适、愉快,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城市道路――装配式挡土墙》.[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徐志强,李梅.《试析宜居城市道路设计模式的转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3]刘晓青.《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8[4]周小群,宏.《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2007
【关键词】:道路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形势下,城市道路的建设任务也日益加重。因此,在城市道路工程上,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应该考虑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施工中,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效、保证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就城市道路施工特点,就工程技术施工管理对策着重探讨一下。
一、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城市道路施工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
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比如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等问题,都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城市道路施工时的噪声问题相对不大,因为一般情况下,施工地点的交通繁都比较忙,并地处繁华区,施工噪声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不大,但是也要严格控夜间作业时间,并且做一定的隔音措施。水污染的问题主要是由施工材料流入地下水源造成,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和跨河修桥修路时会特别明显。固体垃圾主要是指施工时的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不仅会影响城市形象并有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2.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
城市道路施工的场地大多都限制在道路上,并且周围的建筑物也会比较密集,人流车流量都很大,所以道路施工的场地受限、工程战线长决定其施工作业场地的流动性较大。
所以有必要和交通部门一起协调,进行交通疏导,在施工期间有意减小施工地段的交通流量。也可以采取在公共媒体上及时公布施工的信息的措施,让市民主动避开施工地段,引导市民的出行线路等。
3.工程工期短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工程都是为缓解交通压力而建,所以施工地点本身的交通就很繁忙,车流量也较大。为了尽快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的工期都会很短,并且在施工前会考虑可能对交通的影响的因素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由于工期很短,道路施工之前要办妥所有的施工许可证和施工现场的道路开挖证、夜间施工证等手续,施工现场的拆迁工作也要提前完成,对施工地点的地质考察以及施工期间的天气等因素都要提前考虑,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城市路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道路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项目准备工作不仅仅只是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它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有序地进行。
(1)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部和施工班组:挑选能力强、技术好、经验丰富、肯吃苦的管理人员组成现场项目管理部,挑选技术水平高、工艺熟练、素质好的专业施工班组。
(2)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及时弄清图中难点、疑点。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建立工地试验室,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2. 提高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
所有的工程都是人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把所有的材料进行组织形成的,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只有一支纪律严明、创造能力强并且工作认真负责的施工团队,才能建设出完美的工程。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人员的主要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的进行:首先应该营造一支具有亲和力、和谐的氛围,让所有的施工人员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促进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应该做好奖罚分明,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赞扬,对于犯错的员工应该进行教育,保证每一个员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再次应该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机制,使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主要是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员工遵守施工规程以及操作顺序,重视安全生产,减少材料的浪费,从而做到文明施工,并采用先进的操作规程、施工工艺以及按期、安全、保量以及保质的完成施工中的各项任务。
3.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城市道路施工地点的交通繁忙,所以必须给予施工安全问题以高度的重视。在施工场地周围要设立警戒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交通部门也要对施工地段的交通进行管制,严禁在施工地段高速行驶,并对超重的车辆进行管制,避免对正在施工的路段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对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维护工作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等。安全工作必须要受到所有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质量安全。
4.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
城市道路安全关系着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落到实处。相关的行政部门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在施工前要仔细审核施工单位的信誉以及施工计划和应急措施,保证城市道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必要时可以将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合同,对工程的质量做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施工单位要有自身的质量控制系统,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准则,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保证培训,设立质量检查人员,对道路施工的各个工期都进行质量通报并对违规操作的施工人员做相应处罚。
5. 做好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要有效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依靠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和本合同内容,制定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以及相应的工程、试验和检测原始记录。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次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结构层次,每一关键部位的全方位监控。严格以数据说话,不凭经验办事,坚持科学仪器检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可设立试验室,进行独立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按核定频率进行抽检、复检,为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有时也采用派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按程序办事,按规范、合同办事,和“以国家规范为准绳,以施工合同为依据,以旁站巡视为手段, 以科学检测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办事。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工作之一,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将逐步走上法制化,系统化以及技术化。因此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益,对改善城市的容貌,对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的管理,还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的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友良. 浅析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J].工程与建设,2010(03).
[2]邓蕾.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17).
[3]周黎.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关键词:道路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形势下,城市道路的建设任务也日益加重。因此,在城市道路工程上,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应该考虑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施工中,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效、保证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就城市道路施工特点,就工程技术施工管理对策着重探讨一下。
一、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城市道路施工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
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比如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等问题,都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城市道路施工时的噪声问题相对不大,因为一般情况下,施工地点的交通繁都比较忙,并地处繁华区,施工噪声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不大,但是也要严格控夜间作业时间,并且做一定的隔音措施。水污染的问题主要是由施工材料流入地下水源造成,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和跨河修桥修路时会特别明显。固体垃圾主要是指施工时的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不仅会影响城市形象并有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2.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
城市道路施工的场地大多都限制在道路上,并且周围的建筑物也会比较密集,人流车流量都很大,所以道路施工的场地受限、工程战线长决定其施工作业场地的流动性较大。
所以有必要和交通部门一起协调,进行交通疏导,在施工期间有意减小施工地段的交通流量。也可以采取在公共媒体上及时公布施工的信息的措施,让市民主动避开施工地段,引导市民的出行线路等。
3.工程工期短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工程都是为缓解交通压力而建,所以施工地点本身的交通就很繁忙,车流量也较大。为了尽快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的工期都会很短,并且在施工前会考虑可能对交通的影响的因素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由于工期很短,道路施工之前要办妥所有的施工许可证和施工现场的道路开挖证、夜间施工证等手续,施工现场的拆迁工作也要提前完成,对施工地点的地质考察以及施工期间的天气等因素都要提前考虑,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城市路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道路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项目准备工作不仅仅只是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它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有序地进行。
(1)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部和施工班组:挑选能力强、技术好、经验丰富、肯吃苦的管理人员组成现场项目管理部,挑选技术水平高、工艺熟练、素质好的专业施工班组。
(2)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及时弄清图中难点、疑点。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建立工地试验室,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2. 提高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
所有的工程都是人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把所有的材料进行组织形成的,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只有一支纪律严明、创造能力强并且工作认真负责的施工团队,才能建设出完美的工程。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人员的主要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的进行:首先应该营造一支具有亲和力、和谐的氛围,让所有的施工人员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促进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应该做好奖罚分明,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赞扬,对于犯错的员工应该进行教育,保证每一个员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再次应该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机制,使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主要是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员工遵守施工规程以及操作顺序,重视安全生产,减少材料的浪费,从而做到文明施工,并采用先进的操作规程、施工工艺以及按期、安全、保量以及保质的完成施工中的各项任务。
3.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城市道路施工地点的交通繁忙,所以必须给予施工安全问题以高度的重视。在施工场地周围要设立警戒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交通部门也要对施工地段的交通进行管制,严禁在施工地段高速行驶,并对超重的车辆进行管制,避免对正在施工的路段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对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维护工作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等。安全工作必须要受到所有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质量安全。
4.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
城市道路安全关系着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落到实处。相关的行政部门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在施工前要仔细审核施工单位的信誉以及施工计划和应急措施,保证城市道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必要时可以将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合同,对工程的质量做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施工单位要有自身的质量控制系统,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准则,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保证培训,设立质量检查人员,对道路施工的各个工期都进行质量通报并对违规操作的施工人员做相应处罚。
5. 做好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要有效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依靠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和本合同内容,制定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以及相应的工程、试验和检测原始记录。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次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结构层次,每一关键部位的全方位监控。严格以数据说话,不凭经验办事,坚持科学仪器检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可设立试验室,进行独立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按核定频率进行抽检、复检,为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有时也采用派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按程序办事,按规范、合同办事,和“以国家规范为准绳,以施工合同为依据,以旁站巡视为手段, 以科学检测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办事。
结语
在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的管理,还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的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友良. 浅析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J].工程与建设,2010(03).
[2]邓蕾.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17).
[3]周黎.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多样化、生态化、丰富化、人性化、合理化运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是多样性的,植物组景也是极为丰富的,通过巧妙的设计,合理的规化,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生态化的效果,符合人性化要求。勉县县城途径武候祠的金牛大道,原设计拟用旱莲做为行道树,但后来考虑到旱莲生长速度较慢,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冠形直立难以形成较大遮荫面,于是将旱莲成组团栽植于分车带,而将行道树改为同属木兰科的乐昌含笑,既达到了表述引导人流,缅怀武候的意图,又组织了优美的道路景观。由于植物品类多样,色彩丰富,高低错落,形态多异,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规化建造出不同效果的生态景观,满足人们通行和观赏的需要。在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在路侧景观带、分车带、环岛等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化景观设计;增加植物的层次,丰富植物的色彩和形态,达到造景的目的。在丰富道路景观的同时,切记一定要遵循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既不可简单划一、杂乱无章,也不可疏密失当。尤其在交叉路口、导流岛、分车带端头,以避免影响交通安全。在汉台区的几个主干道,如天汉大道、南团结路、东一环路,设计人员在组景时,简单的按4m一株的株行距将20cm的银杏、栾树栽植于仅1.6m宽的分车带内,严重影响交通视线,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一大瑕疵。
道路交通对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丰富城市道路景观,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为更好的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根据城市道路的形式和立地条件、周边关系、交通要求等,才可以组织设计、建造出合格的生态园林城市,打造出更多的城市亮点。
立地条件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影响和要求城市道路在进行铺建时,基础都是砂石铺垫,加上绿化带四周都是硬化路面,立地条件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成景;各地在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时候,又很少考虑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惜引种外地品种以增加植物特色。经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其中有着极大的盲目性和误导性。例如,汉台区前进路中段、明珠路、南郑大道三地栽种的国槐,由于当地雨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导致树木病虫发生严重,树木生长缓慢,达不到预期目的。前进路中段五年前栽植的8-10cm国槐,目前只有11-14cm;而同年种植的8-10cm香樟目前14-16cm,冠形也相对国槐丰茂近倍。由此可见,为营造良好的道路绿化景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应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才能根旺叶茂,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交通安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组景时,根据不同的道路特点,选择不同色彩、高低大小的植物品种合理搭配,不仅能营造优美的景观、组织交通,还能对交通安全起到很好的防范、警示作用;相反,则会留下安全隐患。调查中发现,在汉台区环城区的十二条主干道上,就有4条扩建的主干道分车带栽植株距小于4.5m的乔木。从表面上看,大树进城,进行森林化种植扩大了绿化量,实际上完全违背了植物的生态习性和道路交通法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完全是对生态化园林城市概念性的理解错误。而在南郑大道东段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该路段为连接汉中--南郑的重要主干道,预测到通车后车流量将会极大,两边的开发区也会形成较为密集的人流量;因此,设计时分车带种植以地被为主,由小叶女贞、金叶女贞,莺尾、葱兰等较耐瘠薄的灌木、地被形成飘带式的图案,长度为70m;中间点以红叶石楠球,两端设计为冬夏、春秋树景如桂花、紫葳、樱花、红枫、腊梅等,既视线通透,又满足了景观效果,成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典范。而行道树以3组香樟和1组乐昌含笑重复栽植,增加了树形、冠形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为南郑大道西段道路,新设计路段竟将之前保留下来的30cm以上的水杉和分车带灌木、地被图案去掉,铺上柏油路,光秃秃的路面一览无余,仅有路侧行道树保留,毫无景观可言;去掉分车带后,行人横穿道路,车辆随意停靠,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对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导流岛、分车带端口,布局造景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设计高度在70cm以下的灌状植物等,保证良好的行车视线、符合交通安全规定。由此可见,在城市道路宽度及车流量允许的情况,尽可能设置和保留分车带、交通环岛、导流岛等;并通过植物合理、规范的布置,起到安全防范和疏导交通的作用。
交通导向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对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分车带等组织植物造景时,应遵循交叉路口、分车带等引导车流的用途和要求,根据园林植物具有缤纷的色彩、形状和体量大小等特点,通过园林艺术手法的配置,直观地起到疏导交通,引导车流和人流的作用。在道路入口、环岛边沿、导流岛尖端等,植物配置应由高到底、由大到小、由密而疏(相对而言);并通过植物的色彩和造型组织醒目的图案,使人一望而知交通流向,由此引导交通、分散人流。
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适地适树和乡土树种的应用“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功能效果和艺术效果。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质条件的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所选择的植物品种要求生长稳定、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同时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经过合理规划布局,精心设地组织设计,恰当的选用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不但能满足为路人遮荫、疏导交通、美化道路的目的;而且,优美的景观设计,还能极大地提升城市品味,扩大城市影响和魅力。比如汉中市的城褒路两侧的水杉景观、苏堤的垂柳景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景观路。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要注重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以能更好的突现地方特色和生态景观,这样更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将城市景观融入到自然群落景观之中。“乡土树种苗木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最省事,不会因气候变化而'生病'。实践证明,这些树种生长健壮、冠大阴浓、抗寒、抗旱、抗污染、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强,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乔、灌、草生态性配置构建和谐生态环境构建具有生态景观的园林城市道路,设计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选用适宜的灌木、地被、草坪按照生态结构合理配植,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在遵循生态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地区气候并减少污染物总量,产生持久而优异的效益。在成都市温江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优美景观,大片大片的硬质建筑群落都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相反,我们在很多城市都看见大片的城市建筑和城市道路,显得分外生硬和刺目,让人感到十分震憾!
建筑小品、附属设施及其他装饰性材料的使用建造优美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还应在路侧景观带、环岛等较为宽阔的地带内点缀建筑小品、假山、亭架等园林设施,使用新型环保、低碳材料装饰美化,为行人提供中间休息、赏玩的空间,增加人性化的环境场所,体现为人服务的理念。比如西安高新区沿路的带状公园,道路边角设置的游憩小区等,都很好体现了这一功能。
景观设计在防噪降温、防灾避难和城市安全防护方面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要有景观的作用,在景观设计活动中要考虑到采用绿化树种降温增湿,防躁防尘、防灾避难、安全防护等作用。由于缺乏这方面功能的组织设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主干道上车辆过后掀起大量的灰尘,因为没有防尘除噪措施,沿路居民家中听到轰鸣的车声,高达120分贝;一天不擦洗桌面等,会积下大量灰尘。相反,在成都温江区,在新开发的楼盘内,室内分贝仅有25分贝,家中地面鲜有明显的尘埃。汉台区风景路上的15a的行道树———香樟,树冠茂密,两侧伸出路面达到8-10m;炎热夏季,树冠下的地温比地面的平均温度低5.2℃;同一城区树冠较小、地面较多的地段与之相比,其100m范围内的住宅区室内温度平均33℃,而风景路100m范围内住宅区室内温度只有28.5-30℃,最高气温时也只有31.5℃。在世界气温不断升高的今天,大力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温度,防止高温带给人们的不利影响。良好的景观设计,还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SO2等有毒有害气体,防止紫外线对行人的辐射和灼伤。不仅如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还是人类良好的防灾避难场所,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
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和促进
随着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刻不容缓。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如何加强低碳环保、满足可持续发展,已势在必行。如何在有限空间的道路地段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并能减少污染、长效发展,经过环保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有大量绿化景观设计的城市道路其空气质量比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城市道路空气质量指数高出15-20;绿量大的地方比绿量少的地方空气指数也相对要高出10-15。据专家测定,1株8cm的树木年释放氧气14kg。以此来看,在城市道路安全交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留出绿化景观空间,将植物按其生长习性合理配植,使植物能更有效地吸纳、过滤有害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净化空间、美化环境。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道路交通条件和寿命,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速生与慢生植物,深根性与浅根性植物;力争一次投资、长期受益。通过分析比较,窄于2.5m的分车带种植浅根系的植物较为适宜;植物生长良好,且景观效果相比也好。而行道树宜选用深根性的乔木,这样更宜于防风固土;分车带与行道树空间断面形成“V”字形,也更有利于防噪降尘。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不仅产生了季相的变化,而且冬日和煦的阳光让行人感觉到温暖和舒心,减少路面辐射、延长道路使用时间。一是道路拓宽设计变更,浅根系的植物也更益于移做他用,以便重复使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布局是否合理、建设质量是否达标、路貌是否整洁、路况是否畅通关系到一个城市的运行效率,精神风貌和基建投入。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在城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管理状况是否良好关系到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个国民经济三环节中的流通环节是否能够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一、城市道路管理的主要内容
1、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管理
城市道路大至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小至县城城市道路都应当在建设和规划初期都应当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施设管线的设计和规划也同样应当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框架内进行,以确保城市道路发展计划与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协调。城市跨江跨河桥梁的建设必须符合防洪和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道路建设的资金主要通过政府投资和国外贷款的形式,当然国家也会鼓励民间投资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约束下进行道路的建设,小区道路的建设应当本着与小区配套协调的原则。对于承建的施工企业应当严格的筛选其施工资历和技术掌握情况,严格控制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
2、城市道路养护和维修管理
城市道路养护的责任一般是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全市道路的等级、数量以及养护和维修的定额,制定年度的养护和维修经费预算,并对全市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城市道路养护和维修管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上各类井盖、箱盖以及道路附属的基础设施,如路灯的检查,城市道路破损、缺失、塌陷的检查和维修;道路路面的清洁、障碍物的清楚;安全设施与醒目标志的养护和维修等。
3、城市道路路政管理
路政的管理主要是防止人为的原因造成城市道路交通受阻,及时的制止各种妨碍城市交通的违法行为,以保障城市道路的畅通。城市路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严格打击擅自占用和挖掘城市道路的现象;对履带车、铁轮车、超重严重等对城市道路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车辆设置严禁行驶的限制;对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应当得到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行等。
一、城市道路管理的主要问题
1、规划前瞻性不足,制约城市道路的建设标准
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升温,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同时配套建设了很多的城市道路,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流动性也在增大,对交通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重点线路和区域的交通经常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重要节日期间出现拥堵现象,这一方面原因是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加重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规划的前瞻性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城市道路带来的交通问题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
2、管理不到位,制约城市道路功能的完全发挥
城市的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城市道路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受配套管线建设的影响,需要不断破路及恢复,造成道路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机动车道设置的不合理,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建设不配套,也易使道路的通行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对道路停车管理的人性化和合理化,同样对交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公共交通的使用
当前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而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由于主干道密度低、距离远,已经不能满足私家轿车对于道路的需求。我国提倡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大都以公交或自行车为主,但是城市中的公交要么是在一些重点路线由于容量不够,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要么是是由于路线设置不合理,造成出行的不便,使居民依旧倾向于使用私家车出行。此外,对于选择自行车的出行方式,则易受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占用的影响,被迫与机动车混行,大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增加城市道路面积
市政工程部门要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规划,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拉大城市框架,努力扩大城市道路面积,提高主、次干道及支路的衔接口通行能力,缓解我市城市道路拥挤压力。
2、加大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力度,增加城市道路有效运行面积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主干道人行道进行维修与整治,解决行人长期挤占机动车道的现象。尽可能避免因道路维修养护不到位而引起的交通阻塞,提高城市道路畅通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各主要道路和街区的交通标志、标线,对较宽的人行道进行改造后施划停车泊位,以大幅度增加停车面积。
3、加大城市道路监管力度,严厉整治道路破挖和违章占道
要加强对城市道路占用、开挖等行为的管理,保持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区间道路及街巷道路的有序畅通。一是工程项目施工。电信、移动、供电等有关单位的市政工程项目,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协调、计划、组织,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建地下各项工程,后建地面工程。二是违章占道。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洗车、摆摊设点、基建占道等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整治。启动市中心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经营权拍卖工作,盘活公共资源;启动城管与公安交警联合对违法占用人行道、广场停放机动车辆进行查处的执法工作机制。
4、抓宣传教育,为预防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着力提高市民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形成人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市容市貌的氛围,减少违法通行、违章占道和任意破挖城市道路的行为。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在本地新闻媒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进行经常性、系列化宣传报道,营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氛围;二是宣管并重。在实施管理、纠正违章、给予处罚的同时,切实做好交通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
5、抓队伍建设,为预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要重点抓好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水平、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能礼貌待人、热情服务,又能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努力建设好一支依法行政的工作队伍。三是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处罚力度,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6、抓制度建设,为预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要紧紧围绕长效管理的根本要求,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关城管工作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市政设施管护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实行城市道路管护工作标准化管理。三是制定考评、考核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执法责任制,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奖罚,从制度上强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问题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了许多有效地改革,我们应该立足国内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放眼全球的最新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努力做好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严正.中国城市问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关键词:无障碍施工技术;城镇道路;应用
1绪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人口的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加大城镇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对于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无障碍设计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出行的便捷,同时也能减少老龄人和残障人士的出行安全。因此,在城镇道路施工中必须要加大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为我国的城镇发展奠定基础。
2无障碍设计原则
在城镇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保障安全性。无障碍设计本就是为老年人士和残障人士设计,因此必须在保障出行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施工。第二,无障碍设计必须坚持可用性原则。第三,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需要坚持无障碍原则,在老年人或残障人士进行设施使用时不得存在障碍影响其使用。第四,无障碍设计的可接近原则,第五是无障碍设计的可达到原则。只有在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满足这些要求,才能确保无障碍设计具备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发挥,为我国城镇道路发展奠定基础。
3无障碍设计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3.1强化盲道的感知设计
盲道是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不断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必须要加大对设计理念应用形式的转变,做好施工和设计中的每项细节把控。在进行具体的盲道设计时,需要加大对盲道感知设计的科学性,避免出现残障人士因方向辨别不清而出现的隐患,保障视觉残障群体的感知。在进行城市道路的盲道设计时需要针对残障人士的实际情况增加路面砖图案设计内容,为盲人提供更多的道路信息,让盲人有更好的出行方式和出行安全。当前在我国的道路无障碍设计中,盲道图案设计的方式非常多,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因此在进行盲道设计时,必须要加大对路口转弯等位置的合理安排,确保在转弯和路口位置有方向性指示,增强盲人出行的安全性。而且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设计的科学分析,为盲人群体提供更多的位置信息和盲道砖图案设计,增强便利性。
3.2做好细节的把控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时,需要加大对细节方面的设计控制。第一,对台阶进行优化。在城镇道路设计时,城镇道路上还有非常多的台阶,对于城镇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应用需要做好对台阶的优化,合理设置台阶宽度和高度,为不同的人群出行提供便利。通过我国当前城镇道路的设计分析发现,人行天桥的台阶高度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经常会造成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出行的不便。因此在进行天桥等的台阶设计时,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需要做好高度的科学化设计,通常情况下,高度需要保持在15厘米左右,而高度需要控制在20厘米以下。第二,加大对坡道的优化。当前道路设计中的一些无障碍设计中,坡道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给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在实际的坡道设计时,需要合理设计坡道的宽度,不允许出现坡道宽度过小,造成轮椅的难以通行。在一些道路的路缘石铺筑时,也需要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不得出现路缘石过高现象。通过加大对坡道细节的重视,有效实现残障人士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第三,加大对道路交通标志的合理优化。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道路中的重要指示,对于居民出行具有重要影响,而如果对交通标识和标线认识不清,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国很多居民对交通标志认识存在理解上的失误,无法有效实现对交通标志的辨别,因此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需要坚持人性化理念,将复杂的信息进行优化,让各类道路交通标志更具针对性,更加清晰的传递交通信息,让视力障碍或其他的弱势群体出行时有更加直接的交通提示。
3.3做好安全设计
从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实际角度分析,安全是应该被高度重视的问题,而残障人士出行安全是放在首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满足人群的出行需求,增加人性化理念应用,加大出行安全。当前的道路交通资源复杂,道路中有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盲道等,复杂的环境给残障人士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在安全设计方面加大重视,为残障人士出行安全提供良好的把控,结合不同的道路类型,合理设置安全距离。
3.4资源整合
在进行城镇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时,要求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加大对施工资源的重视,有效实现施工中资源的有机整合,保障设计科学性,传统的道路障碍设计只针对公共区域不能有效实现与其他项目的整合,造成了无障碍设计效率偏低,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零碎化的无障碍设计进行有效整合,以点成线,以线成面,让无障碍设计发挥更大的价值。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加大对无障碍设计的标准化控制,确保各项设计的科学化,为残障人士出行奠定基础,通过对资源的整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提升资源整合效率,让资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无障碍道路设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