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媒体传播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传播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传播途径

第1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一、反思公益广告

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传播主体僵化。首先,由于我国的公益广告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落实更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命令,很难调动媒体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公益广告的营销传播效果有限,企业因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很难将经济利益让位于社会责任;另外,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较为缓慢,对公益广告的传播力不从心。

2.传播内容空泛化。我国公益广告传播内容一般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甚少给出有实践意义的建议,且通常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极少与受众进行情感沟通,难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甚至会激起受众的厌烦和逆反心理。

3.传播渠道单一化。公益广告传播大多遵照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所谓的“网络公益广告”大多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加以利用,将公益广告分成传统的平面、广播、视频的类别,原封不动地上传到公益门户网站,没有发挥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无法整合其渠道优势实现传播效果。

二、数字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景观

1.高度组织化传播向组织化传播与自组织传播共存转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包括互联网Web1.0时代),大众传播渠道稀缺,传播主体具有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特点,个体及自组织的信息传播局限在人际传播层面。数字媒体时代,随着Web2.0技术的产生,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个体通过发现彼此一致的兴趣或意见形成聚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互联网自组织。相对于传统媒体组织,互联网自组织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自由的聚集,还能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竞争优势。自组织传播的兴起让信息传播主体走向多元化,传统高度组织化传播主体的地位随之弱化,信息传播的高度组织化传播与自组织传播共存的景观形成。

2.传受关系向交流关系转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存在着明确的传者与受者的区分,传者在这种传播图景下拥有绝对主导的优势,绝大多数人对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只能听之任之。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数字媒体以其“海量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平等地获取海量的信息,消解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的信息资源优势;数字媒体“交互性”的特点让个体拥有了信息的权利,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这种权利以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得到体现,传者的优势亦被消解,信息传播不再存在明确的主动传播和被动接受关系,而是转变为双向交流、相互转化的关系。

3.分割式传播向整合传播转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数量较少且形式较为单一,受众没有太多选择,就将大块、完整的时间投入到某个喜闻乐见的媒体当中。传播者只需简单分割目标受众的媒体选择倾向,选择相应的媒体信息,就能获得规模化的受众。然而,随着各类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受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的媒体接触景观,传统分割式的渠道选择方式再难覆盖自己的目标受众。这促使了整合营销传播的产生,其核心思想是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塑造一致性形象。

三、数字媒体时代公益广告传播的新路径

1.传播主体布局自组织,引导社会化传播的长尾效应。随着Web2.0的出现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应运而生,自组织公益广告传播的潜力开始显现。一方面,自组织的信息传播大多源自个体的表达需要,这就能避免传统公益广告的呆板与单调,取而代之的是生动和多样;另一方面,自组织传播累积的长尾效应可以形成难以估量的传播体量,改变公益广告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也可以促使线下公益团体的产生,放大公益广告传播的现实影响力。由此看来,不管是政府、传统媒体、企业还是社会公益组织,都应该与互联网自组织合作,利用其社会化传播的经验和影响力,逐步积累社会化传播势能,进而引爆某个公益主题活动;也可自行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设立公益账号,并联合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等数字媒体公益平台发起公益主题,让每一个接触到自组织公益广告的客体转变为下一个生产和传播主体,形成“病毒式”的传播。

2.推广体验式公益广告,在平等交流中教化受众。数字媒体的交互性和共享性特点,迫使传播者放下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姿态,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为这种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体验式公益广告就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形式。体验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体验物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在大脑中留有印象的全过程。③它不囿于语言文字,而是立足于多种感官的沟通。公益广告可营造两个层面的体验:一是内容的体验,即公益广告的内容要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使其能从内容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二是形式的体验,即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要能让受众参与其中。公益广告应该挑选与受众生活相关的广告主题,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置交互场景,让受众融入到广告所设置的情境中去,进而传达公益理念,最终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3.整合多种渠道优势,最大限度覆盖媒体接触场景。面对受众注意力的稀缺,若要增强传播效果,就必须告别过去割裂的媒体传播方式,整合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和其他媒体渠道并传达具有一致性的信息,通过各类渠道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渠道合力,最大限度覆盖目标受众的媒体接触场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公益广告的整合传播可采用以下思路:首先,整合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高公信力优势,塑造形象,引导舆论。其次,整合数字媒体的社会化传播优势,持续发酵,引爆话题。再次,整合其它媒体的多样化传播优势,如户外广告、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电梯海报、灯箱广告等,不放过任何与目标受众的接触点,最大限度覆盖目标受众可能的媒体接触场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其观念和行为。

四、结语

第2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播趋势 传播困境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简指“物物相连的网络”。移动通信连接的是人与人,物联网连接的是物与物,是一种将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进行相互衔接的新技术。在这里,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物联网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塑造着人们的思维习惯。

一、物联网的传播情况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能够在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具体而言,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借助互联网和传感器对现实物理世界各种物体进行感知和互联,因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物物互联,感知世界”。物物互联是指使需要联网的“物”实现互联互通;感知世界则指网络系统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目前,世界各国均将物联网的发展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投入巨资深入研究。

物联网概念最初出现于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一书中。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1] 同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明确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指出物联网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

“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2] 2004年3月,韩国情报通信部公布U-Korea战略,旨在使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2004年5月,日本总务省正式提出U-Japan构想,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联网的环境。2005年2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局“下一代I- Hub”的新计划,旨在通过一个安全、高速、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下一代的联接。2005年,互联网的全球权威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了题为《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对其涵义进行了扩展。报告认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3]

2009年初,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将带动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公路等设施中,并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2月,美国经济振兴计划面世,美国政府启动投资百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改造。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出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2015”。8月,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11月,又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4]

二、 物联网的传播趋势

物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是继计算机及通信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浪潮。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的年度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描绘了“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回家前先发条短信,浴缸就能自动放好洗澡水等。[5]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管理、工业监测、食品溯源、智能家居、健康护理等领域,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均能应用。未来“物联网”逐渐会跟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泛在的、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物联网把人们的生活拟人化了,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无需人的介入。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期望把IT技术充分运用于各行各业,为每个贴上电子标签的物品提供信息交换的平台,对现有因特网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形成无所不包的广义互联网,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具备智慧。物联网将会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环境的有效融合,建立起更紧密的、基于信息畅通的逻辑联系,从而实现对融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的目标。互联网只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而物联网则能够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无所不包的庞大网络,实现信息无处不在和智慧地球的目标。

物联网为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变革性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支持。目前物联网标准研究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均处于初期阶段,各国之间有协作也有分歧,物联网标准建设未取得整体性突破,物联网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也尚未形成稳定的、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在全面应用后将有望成为超大规模的新兴市场,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庞大产业,并将通过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成为全球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此外,物联网还将在极大程度上打破物体自然属性的困扰,实现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物联网的传播使物体在不断进行人与物交流、物与物交流中传播信息与生产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物体就是信息与内容本身。人类将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解读物体和自然,从而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物联网的传播伦理困境

从传播角度看,只要信息对他人产生影响,伦理问题就会出现。物联网时代是“物”的时代,那么,物联网时代的“人”又在哪里?物联网突出的泛在性、商业性与开放性将使人类社会的传播伦理遭遇困境。

首先,物联网的泛在性可能引发人际传播的障碍。物联网将互联网的人际传播,拓展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传播的对象和范围。这种泛在性加强了人与物的信息交流,实现了更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操作成本。受众在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时也将产生依赖与惰性。物联网的泛在性将会减少人际传播的途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沟通频度降低,人与人之间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人们之间的感情可能逐渐淡薄。

同时,物联网的泛在性也可能造成人的异化。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人的异化指人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奴役和控制,使创造物由工具上升为目的的一种状态。[6] 物联网时代人的异化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信息焦虑”。人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人们只需使用标准化的操作程序而逐渐丧失了自己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脱离肉体效应”。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某些器官和能力的退化。也许未来的人类只剩下大脑工作,其他器官将失去作用。

其次,物联网的商业性可能会冲击传播的人文精神。国际众多权威机构预测物联网将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技术之首,其产业规模远远超出现有的互联网市场。物联网的商业性极其显著,可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价值。商业性会诱导人们利用物联网的技术谋取商业利益,漠视人文精神崇尚的人的生命、尊严、情感、价值、自由等意识。这种商业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冲突将会在物联网传播发展中不断加剧。

此外,物联网的开放性还可能导致传播伦理失衡。物联网在革命性地推动人类社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传播伦理问题。由于物联网的技术与覆盖特性,其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比互联网更广泛更严重。物联网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个终端连接进入,网络中的恶意攻击可能导致信息的泄漏,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的瘫痪。物联网目前最主要实现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商品互动网络,经济安全更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运营商、各行业在应用时都应慎重,项目应用前期做大量的测试来验证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物联网中商品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物联网中,个人隐私将受到更大的威胁。目前,隐私权保护中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数据的网络泄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如果物联网被恶意地入侵和破坏,那么个人隐私和信息就会被窃取,其所造成的隐患将是巨大的。物联网还让国家信息面临威胁,因为它涵盖了电网、铁路、公路、桥梁、供水系统等众多领域。

综上所述,物联网传播旨在拓展物的智慧,但无论多么智慧的物体也仅是媒介而已,永不能也不应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这种“物对物”的信息传播,实质还是为“人对人”的信息传播服务的,不能脱离人际传播的框架研究。物联网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凭空存在。因此,在任何人类社会的传播图景里,传播技术的革新都应促进人际交流,体现人文精神,符合传播伦理规范。

注释:

[1]Anon.21 ideas for the 21stcentury[J].Business Week,1999(8)

[2]参见“什么是泛在网”,中国物联网网站

[3] [5]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EB/OL]. itu.int/dms_pub/itu-s/opb/pol/S-POL-IR.IT-2005-SUM-PDF-E.pdf

[4]: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部网站most.省略/yw/200911/t20091104_74048.htm

第3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某高校回族与汉族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性病(STD)和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某高校整群选取102人回族、328人汉族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结果对STD和AIDS一般知识知晓情况及AIDS的传播途径回族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低于汉族大学生;对获得AIDS知识来源以来自可视媒体、报刊杂志、宣传展览等社会性传播媒介为主。结论应考虑民族因素及学生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

为了掌握宁夏某高校大学一年级不同民族对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入校1个月大学生中抽取448人,其中回族102人,汉族328人,其他民族18人;男生236人,女生212人,年龄18-21岁。

1.2内容:

包括性知识、艾滋病知识以及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等。

1.3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抽到班级为单位,按人数发放调查表。答卷时不辅导、不暗示、不讨论、不记名,一次填写完成,专人等候,答完即收卷。统一筛选、整理,使用SPSS软件分析。

2结果

2.1问卷完成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80份,其中收回完整的问卷448份,其回收率为93.3%。

2.2回、汉族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

除了健康人可以携带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否为传染病、使用可以预防艾滋病、预防控制与自己无关回答正确率,回、汉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有关性病、艾滋病一般知识水平回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回、汉族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水平:

见表1。表1回、汉族大学生对AIDS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比较

2.4回、汉族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的来源:

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以来自可视媒体、报刊杂志、宣传展览为主,来自父母、同学朋友、医疗部门和学校教育较少。除了报刊杂志、宣传展览、父母、同学朋友这4项知识来源以外,回、汉族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

3讨论

本结果显示,艾滋病基本知识及防治知识水平汉族学生高于回族学生,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民族接受艾滋病知识的机会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差异造成的。提示,应加大本地区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努力寻找适合于各民族学生的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加快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正确认识传播途径对于阻止性病、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至关重要。表1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学生对STD、AIDS传播途径知识的正确了解水平参差不齐,说明对传播途径的宣传效果不足。回族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剃刀、理发工具及牙刷等)有关的血液传播途径及非STD、AIDS传播途径(接吻、共用卫生间及游泳池等)的正确认识程度与汉族大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急需提高本地区大学生STD、AIDS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水平,加强对日常性生活接触传播和宣传教育,并不断补充新知识,使他们更全面地掌握STD和AIDS的各种知识,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不同民族大学生有关STD和AIDS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可视媒体、报刊杂志、宣传展览等社会性传播媒介,而来自父母、学校、朋友的宣传很少,这与有关报道一致[2-4],这提示STD和AIDS的教育应有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进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受教育,而学校教育在学生知识获取及行为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对不同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回、汉族大学生对STD和AIDS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不容乐观。提示我们在今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时,应把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37(1):73-75.

第4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关键词:海昏文化;新媒体;传承途径

2015年11月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迄今已出土精美文物1万余件(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次发掘微已初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西汉海昏侯国大遗址,它是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勿容质疑,本次发掘可谓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辉煌一笔。随着海昏侯墓发掘进入尾声,对海昏侯墓的研究必将上升到海昏文化的层面,将围绕海昏侯文化、海昏侯国文化和海昏侯墓文化展开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海昏侯墓,国家文物局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推进发掘和保护,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院已批准建设,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已上线。然而,互联网信息时代,海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历史学术研究和固态博物馆建设中,而应将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传播途径,让海昏侯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使海昏文化得以可持续性活态传承。

一、新媒体对海昏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定义的,是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新兴媒体,它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具体表现为网站、微博、微信、移动APP、H5互动网页等。它具有快速、准确、交互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阅读、生活习惯随着互联网革命而发生改变,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体验式、交互式、分享型新媒体传播方式广受喜爱。新时代传播方式改变了,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应该随之转变。在国内,故宫博物院是最早一批运用新媒体技术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官方机构之一,自2012年以来先后建立起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移动应用APP等新媒体传承途径,其中《胤G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中国金融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都在建设新媒体传承途径,力图把静态的博物馆建设成“指尖上的博物馆”“衣兜中的博物馆”“二维码中的博物馆”。可见新媒体传播途径是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向也是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研究的必经之路。它能以更快捷、更丰富的手段让海昏文化建设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眼中,也能以更生动、更真实的手法让海昏文化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目前,海昏侯墓发掘进入晚期,海昏文化的传承才刚刚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既定,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媒体必将在海昏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海昏文化体验式传承途径

交互式、体验式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体验式的新媒体传播途径通过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交互式操作,全面调动观众的听觉、力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系统,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海昏文化。

1、VR虚拟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中的运用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虚拟现实,它是新媒体内容的展现形式,它能把二维媒体内容变成三维,可以让观众变成参与者,身临其境。这是一种强调体验式的传播形式,是新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海昏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2016年6月7日,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正式挂牌,遗址公园、博物馆等区域内建设项目拉开帷幕。新媒体时代,如何建设遗址公园?是以传统方式还是吸收新媒体技术基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建设,这是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新媒体视角,倡导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建设中,与海昏侯国遗址内容结合的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由于海昏候墓考古发掘期间采用数字技术保存资料完整,建议从紫禁城城址、海昏侯墓园遗址和海昏侯墓礼制性高台建筑VR虚拟现实数字三维复原,建立海昏侯文化的体验式VR虚拟场景传承途径,供观者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

2、AR增强现实技术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示中的运用

AR增强现实技术是在现实图像上叠加虚拟信息,虚拟信息可隐藏和显示,观者可以根据主观意愿选择性的浏览,这种方式扩展了展品的展览维度。在互动体验的新媒体时代,这项技术使信息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绚丽的交互体验式传播途径成为可能。近日,苹果宣布未来的iPhone可能会采用透明显示屏,将AR技术引入移动设备,这透露出iPhone的未来发展方向也预示着AR增强技术将进入日常化的发展趋势。海昏侯墓博物馆建设中,大量的珍贵文物需要展出,每件文物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历史背景、材质、功能、纹样等),这些信息无法在传统静态的展览方式中展示,传统的展示方式也无法满足观者的需求。因此,在当前阶段,AR技术在海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可分为透明显示屏在海昏侯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的运用和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开发。透明显示屏是较前沿的新媒体传播媒介,通过它能将文物背后蕴藏的丰富信息一一展出,观者只需点击文物前的透明显示屏上的按键就可以查看相关资料。海昏文化AR增强现实移动端APP应用,可采用3D建模或360度环绕摄影的方式,将文物无死角的展现出来。观者只需要下载APP应用,用移动设备扫描文物就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文物信息,可以用手指旋转图像360度观看文物。可见AR增强现实技术极大的弥补了博物馆静态文物展示的不足,丰富了文物展示的信息。

三、互联网思维下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主导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产生了许多以用户为中心的优秀企业,如:滴滴出行和垂直整合的乐视生态等。对海昏文化传承途径的研究,必须具有前瞻性,借互联网思维做可持续性生态化研究,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用户具有分享传播能力,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能根据不同用户特性更加精准的传播信息)研究海昏文化的分享式传承途径十分必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使海昏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精准、有效。

1、网站/移动应用产品开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站和移动应用产品开发成为新媒体的首选传播方式。网站/移动应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形式将信息全方位展现给观者,并突破时空概念,随时随地传播信息。2016年5月30日,随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上线,海昏文化网络数字化传承已拉开帷幕。对于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建设的重点是web3.0时代的交互性和分享性模块设计,注重体验式交互功能开发。以用户为中心开发海昏文化网站、移动应用的核心内容、交互框架、界面设计、控件设计和动效设计等。

2、H5网络新媒体传播途径

H5是HTML5简化而来的词语,是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为一身的信息展示页面。它通过微信广泛传播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新媒体。它具有灵活性高、开发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等特性,非常适合通过手机的展示、分享。寻找海昏文化与H5的契合点是传承途径研究的关键点,可以通过海昏文化知识问答、最喜爱的海昏候墓文物评选等H5活动页面,让群众参与进来,分享出去,利用H5的特性,达到最广泛的传播效应。

3、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分享平台建设

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在“思客讲堂”上谈到“这是一个互联网革命逐渐替代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时代是以商家为中心,在互联网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每一个个体拥有了发表的能力和传播的能力,拥有了媒体的能力,这就到了一个真正的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网红经济现象。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海昏文化新媒体传承途径,建立属于海昏文化独特的互联网分享式传播途径十分必要,如:海昏文化微信服务号、微博建设。

“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几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于此同时,传播媒介也发生重大变革。作为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南昌海昏候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要以发展的眼光,以用户为中心,借互联网思维来探析海昏文化的体验式、分享式新媒体传承途径。围绕海昏文化内容设计,打造海昏文化品牌,推动江西文化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今.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N] .光明日报,2015-12-16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编.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2.

[3]刘爱华,艾亚玮.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J] .青年民族研究,2010(4)

第5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 广告式微电影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88-01

21世纪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变化。网络正在深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从QQ聊天、网络小说、网络媒体、网络商务到微博、微信等,正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习惯。微电影从出现伊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短短几年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微电影成为广告和电影的结合体,成功地引起了众多关注、引领广告发展的未来之路,同样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思考。

一、微电影广告综述

微电影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和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与传统电影相比较:在时间上,一般从几十秒到几分钟,远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时间长度,故而称之为“微电影”。微电影在内容、制作和目的上都和传统电影没有本质差别。

2010年12月,凯迪拉克公司的《一触即发》将广告以微电影的形式完美展现在大众面前。当《一触即发》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这种以微电影的手法进行广告宣传的方法为众多企业所追捧。微电影再度被审视,广告式微电影成为微电影的重要类型。微电影根据制作目的可以划分为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

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电影式微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首先从制作主体上看,广告主是广告式微电影的发起者。其次从制作目的上看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最大范围地进行产品的展示和商家核心价值的展现,从而促进销售。最后从传播渠道上看,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上是依靠中介媒体,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实现传播的。因此,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广告式微电影简而言之就是以微型电影的形式拍摄的商业广告。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相比较,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其传播途径有别于传统的传播途径。其二,其制作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制作方法。那么通过对于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和制作方法特性的认识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广告式微电影。

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不再是以传统传播媒介为主要平台,而是以网络为其主要的传播平台。因此,广告式微电影在其传播方式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按照广告的分类:文字广告、平面广告、语音广告和影像广告。广告式微电影属于影像广告。我们将侧重将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的影像广告相比较,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特性。

二、广告式微电影制作特点

广告式微电影从本质上没有大的变化,还属于影像广告的范畴,是以电影的拍摄方法拍摄广告。广告式微电影因其拍摄方法的改变,使其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较有自身的特点。

(一)广告制作容量增大

微电影的“微”是相对于电影而言,从几十秒到几百秒的微电影,与之传统电影相比较自然属于微型电影。但是,广告式微电影的本质是广告,因此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的电视广告相比较并不是变“微”了,而是变大了。从《一触即发》《益达:酸甜苦辣》等广告式微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不但单片广告的时间比传统电视广告明显增长,而且出现了剧集式的广告模式。因此广告式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相比较,増大了广告的容量。

(二)广告制作成本增加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广告式微电影因其形式上的微小,所以投入较小、风险较低,笔者认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的。实践证明取得成功的广告式微电影,从《一触即发》《益达》到《三星》等一系列广告式微电影,几乎都是大牌明星、大导演、大制作、大投入。广告式微电影因其以电影的手法拍摄,同时其目的也是要达到电影大片式的号召力,因此其投入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较,制作成本更高。

(三)广告制作娱乐化增强

传统电视广告的内容是以直接展现产品的质量、性能等为主,广告的二次传播是通过接受者使用后,对产品的认可推荐给朋友的。广告式微电影由于其二次传播的特点决定广告的娱乐性更为重要。广告式微电影的二次传播又被称为“病毒式传播”,其主要是依靠接受者,通过对广告的娱乐性认可,然后通过线上介绍和推荐给朋友而完成传播的。可以看出要实现这一环节,广告式微电影的娱乐性至关重要,关系到广告传播的成败,因此广告式微电影更加重视广告的娱乐性。

(四)广告制作更加专业化

第6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传播途径

一、前言

传播文化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文化要体现艺术性和代表性意义,二是传播的载体和途径要多元有效,就是一个传播必要性和传播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代,传播文化的载体和媒介也在不断更新,传播方法和路径不断拓展。近年来,特别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和传播,很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传播不广泛的现状。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物资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强国富民的第一要务,艺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很多地区发展成为经济的绿洲、文化艺术的沙漠。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式更是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或逐渐被主流艺术和文化观念所遗忘甚至隔离。这使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每一个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其涵盖的艺术内容无不是艺术历史沉积的文化厚度,每一类民族艺术可以说都是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甚至是包罗万象、无比丰富的。然而多元化的网络媒体传播形式以它快捷性、碎片化的特点,只能将少数民族的艺术标签化、片面化的展现出来,无形中分解和消弱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使它们成为一种符号化的代表形式。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同样是受着经济发展的目的驱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其特有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来源。然而,在这种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不但越来越缺少艺术内涵的展示,而且还更多地受着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同化。这种拿艺术作为招徕游客手段的传播形式,只能说是对艺术的消费,而不是真正的传播,它缺少必要的艺术精神内涵。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特点,再加上消费人群自身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大部分的娱乐消费是缺少文化内涵,甚至是浅薄和庸俗的,有的还是低俗和不健康的,艺术的高尚性和严肃性就无从谈起。这主要是受西方娱乐文化观念和部分国人及媒体缺少自身文化内涵所导致的。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目前,我国媒体传播途径呈现出网络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特点。网络的传播途径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则可以对少数民族的艺术传播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用不好则是对艺术内涵和艺术深度的破坏。所以传播民族艺术首先应该更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是多元化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方式,二是建立健全完善长效的传播体系,三是确保艺术传播的完整性和内涵性,避免片面化和零碎化传播。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随着主流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同样具备更新频率快,内容制作精良、传播手段更加丰富等特点。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是国人主要的受众模式。所以,少数民族艺术应该在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同时,更要更多的利用传统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同时,要不断制作一些内容系统丰富、形式灵活有趣、文化内涵专业性强的艺术宣传专题片,积极开展民族艺术传播交流相关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国人接触到少数民族艺术。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还具有范围小、群体集中、地域分布散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在我国成立一些集各民族艺术形式与一体、专业性较强的,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民族艺术博物馆需具备民族代表性强、不断增容和扩充内容、异地异域传播、市场化运营方式的特点。同时,要充分运用高新科技展示手段丰富受众者的视听,同具有内涵性、严肃性和趣味性。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手段来广泛宣传少数民族艺术,由于网络营销的决定性优势,建议成立网上少数民族艺术图书馆,集合民族艺术传承的所有工具书、教学资料和音像制品,让想了解和学习民族艺术的人们可以通过网上授课和购买图书来进行学习。同时,要加强网上营销的相关广告和宣传,增加覆盖面和传播力度,为传播民族艺术开展有效的知识推广。

(四)努力拓展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

近年来,我国多次将民族艺术元素运用在国家及国际重大活动中,比如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书法、国画、四大发明等艺术元素节目,包括很多宣传片、海报制作、大型活动吉祥物的设计等等,到处融合着民族艺术和文化元素。但τ谏偈民族艺术元素却鲜有所见。建议在国家大型活动特别是民族性艺术活动中,加强对少数民族艺术门类的设计和展示,特别是在较为普及的网络页面、游戏、广告中,增加元素融入,不断强化受众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视觉刺激。

参考文献:

[1]浅析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J].邓军.新闻界.2011(03)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构建地方文化传播体系[J].钟志荣.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第7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摘 要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也是修养和素质的一种体现,然而在运动场上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羽毛球比赛礼仪进行综述研究,以便规范人们在球场上的行为。

关键词 羽毛球 礼仪 研究

一、概念界定

(一)礼仪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是礼貌、礼节,是一种交往行为的内在要求和伦理原则;仪是仪表、仪态,是一种深化交往并为交往所规定的行为方式及秩序。礼仪是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二)体育礼仪

我国对体育礼仪的探讨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对其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定论。黄涛军、马良、张兴玲、李景华、邓惠、许之屏等认为体育礼仪是指人们在体育交往中所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赵红红认为体育礼仪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以道德为核心,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来表现公平竞争、律己敬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现代体育文明的重要标志。体育礼仪的探讨至今为止比较罕见,没有现成的定义和概念。不过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交往所应该具有的相互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三)羽毛球比赛礼仪

羽毛球比赛礼仪并非成文规定的人们在羽毛球活动中必须要怎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它是以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约定俗成的,以道德为核心的使人们在羽毛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律己敬人的规范。本文所指的羽毛球比赛礼仪并非单指职业赛事中的羽毛球礼仪,也包含在业余的羽毛球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羽毛球礼仪。

二、羽毛球比赛礼仪的作用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普及,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羽毛球场上的礼仪也成为人们社交礼仪中的一部分,让人们在健身同时可以广交朋友,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能维护正常球场活动秩序,促进球友间的关系亲善和谐。

(一)教育作用

羽毛球作为一项高雅的运动,对人们在场上及场下的行为都有很高的规范。羽毛球比赛礼仪传播羽毛球运动的公平与竞争精神,有利于增加人们的自主和竞争意识,从而培养自身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利于培养人们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

(二)规范作用

羽毛球比赛礼仪虽然没有规定运动员或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具体做法,但却有着很强的规范作用。比如,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尊重裁判,服从裁判的判罚,并且要尊重对手;要求裁判员的判罚要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要求观众要遵守赛场纪律,不能影响和干扰运动员比赛。

(三)协调人际关系

通过球场上的一些礼仪,可以改善和陌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彼此相互了解,并成为好朋友,好伙伴甚至好搭档。同时,在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间,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使得情感更加深厚。因此说羽毛球比赛礼仪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四)维持赛场秩序

每次比赛都会提前安排好本次大会的程序,工作人员都会提前编制好秩序册,礼仪在整个过程中连接着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一场赛事中,开幕式没有升国旗仪式,没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宣誓,没有官员或领导宣布开幕式,那么这还是开幕式吗?

三、羽毛球比赛礼仪的传播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渐发达,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传播途径外,如今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一)通过赛事传播

羽毛球运动是全世界的运动,每年大大小小的赛事数不胜数,全国人民对它的关注度及参与度越来越高,其影响和规模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羽毛球比赛是传播羽毛球比赛礼仪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二)通过学校教育传播

学校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学校教育更是传播礼仪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学生动作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体育运动中礼仪的教育和传播,导致体育成绩作假和体育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日常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学校教育在礼仪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体育日常交往礼仪及体育项目礼仪和赛事礼仪等。

(三)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在社会信息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体育传媒的兴起,让人们能够更快、更直接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越来越丰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大众媒体这一媒介,将羽毛球比赛礼仪传播出去,建立和谐的球场秩序。

(四)通过专题讲座或体育活动传播

专题讲座是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专门针对某一教育内容进行的教育。通过在学校或社区活动进行前组织专题的讲座,来提高人们对羽毛球比赛礼仪的认知,让人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结论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也是修养和素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运动场上,礼仪都显得尤为重。作为最具礼仪的一项运动――羽毛球,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球场上的礼仪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各种传播途径,将羽毛球比赛礼仪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羽毛球比赛礼仪,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童宪明.体育礼仪初论[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1):1-2.

第8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传播渠道 有效信息

在如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导致大学校园媒介环境趋向多元化、互动化、网络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相应的衍生出了很多问题。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偏好,以期为高校建立有效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提供支持,为高校管理者更高效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提供帮助。

1.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全体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出问卷242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3%。

2.调查结果统计

2.1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有效调查人数为200人,其中男生87人,占总人数的43.5%,女生人数113人,占总人数的56.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参与人数分别为68人、51人、52人和29人,占调查总数的34%、25.5%、26%、14.5%。

2.2新媒体的使用分布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中设有“您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网络媒体(可多选)”的问题,希望了解学生新媒体使用的习惯。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中,选择QQ、微信、MSN等大众及时通讯工具的占83%,这体现了现代沟通更趋向于网络化、及时化的特点。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交网络,如校园网等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社交的需要和信息的传递的需求。而经常使用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的被调查者只占17.5%。

本次调查还从校园学生组织信息的角度进行了调查,问卷设置了题目“学校学生组织办的活动,普通学生获得该信息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校园学生活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校园网(人人网),占全部的选项的33%;通过活动宣传单、宣传公告栏、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了解信息的占52.5%。

同时对“新媒体使用时间段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选择该时段使用新媒体的比例为69%,其余时间段为31%,该项调查显示虽然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使用的便利性,但由于大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区域上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2.3新媒体使用偏好分析

对“新媒体的使用偏好分析”的调查结果显示,17%的学生偏向于便利性强的新媒体,14%的学生倾向于可信度高的新媒体,12.5%的学生则更加注重于新媒体的信息更新速度。

在具体新媒体产品的偏好方面,学生更加偏好于使用短信,其偏好使用程度占到了41%,而其余新媒体中以QQ、微信、人人等现代化通讯媒体共占全部比重的42.5%。公告栏、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共占16.5%。这体现了学生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及时、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而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渠道仍然有同学倾向于使用,这与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缺陷有关――新媒体所带来的便捷性导致信息的大量冗杂,同时以自媒体为主要信号的大量个人信息所带来的规范性与非规范性信息并存,导致新媒体的信息失真和流失严重。受众则更希望有传统媒体作为新媒体的补充,校园传统媒体得以与新媒体共存也基于这一原理。

3.调查结果分析

3.1大学生偏好使用新媒体社交软件获取信息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化社交软件获取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人人网为例,人人网采取实名制的手段,使得这一新媒体上所的信息具有相对高的真实性,同时人人网、QQ、微信等系列新媒体采用了交联的网络用户模式,通过转发等方式建立有效的传播途径,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是这一信息传播模型中的核心节点,这些节点对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扩散作用。这是信息的者所希望的传播效果,同时由于信息的者乐于使用这一途径信息,间接地导致了信息的意愿接受者去使用这一新媒体,最终导致社会化社交软件在现代网络新媒体中的大量运用。

3.2传统媒体已成为新媒体的补充

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与低成本传播性,新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尤其对于大学生的校园传播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的者,这是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自媒体的危害,大量冗杂信息会使得存在于新媒体中的有用信息被忽略和流失。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仍然希望传统媒体作为新媒体的补充,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在传播途径的偏好中,42.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新媒体来开展现代化的传播。但仍有16.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公告栏、校园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作为新媒体的补充与支撑。同时在新媒体偏好中短信以41%的比重位居首位,但是对于短信、飞信这一新媒体途径来说,虽然信息不易流失,但是如果出现大量信息冗杂的时候,有用信息仍然容易被忽略。

3.3现实与偏好不匹配的问题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实际接收校园活动信息时,主办方通过宣传单、宣传公告栏、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比例为52.5%。而事实上大学生对校园活动信息获取偏好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通过“短信”这一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比例达到41%,而希望通过QQ、微信、人人等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比例达到42.5%,即希望通过新媒体作为信息获取途径的偏好共占83.5%,而以公告栏、校园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只占16.5%。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校园活动信息时,活动主办方所发出的活动信息缺乏与信息接受者的互动,导致部分信息并没被接受者所了解或认可;另一方面,校园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过于单一,无特色,无法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导致虽然学生希望通过该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但是校园活动的信息却无法被学生所接受。

4.建议

4.1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教育引导

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开设文献索引、信息检索等课程。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新媒体教育内容依附于其他相关课程,或者直接作为一门独立的校内公选课,供学生选修。同时学校图书馆可以有计划的安排新生分批接受入馆教育,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文献数据库、电子信息化图书馆、数字杂志等相关的信息资源。

在课程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还应该理论结合实践,从自身角度出发,改变单一化的信息获取习惯,自觉、广泛地运用新媒体。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同一个问题,不仅使用一种常用的新媒体,开始尝试采用图书馆网络检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筛选,有效避免同构化现象的出现。第二,对上网时间进行重新分配,扩大访问专业学术网站的时间比例,减少在大众化媒介如人人网、QQ等社交软件的时间,避免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用的信息上。第三,学习一些搜索技巧,对海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过滤,提高搜索的效率,并且有意识、有目的的归类,高效的获取信息。

4.2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构建人性化校园新媒体传播体系

和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是一个双向乃至多向的交流平台。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而且可以信息,其表达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师生可以在交互式讨论和多对多传播中实现平等交流[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新媒体这一大优势,将其掌握并付诸实践。因此,希望高校形成立足于师生的人性化信息传播体系,善于通过交互式的方式来、收集、交换信息。

第一,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内做关于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研,了解哪些新媒体在高校的受欢迎度和使用度更高,更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更具号召力和引导力。校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途径只有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引起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理想的传播效果。

第二,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的传播环境,必须开拓出大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恰当的引导和鼓励下,高校可以将部分网络平台交给大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大学生的主题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广泛参与。

第三,高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学生喜好的新媒体平台,如校内网站、校内贴吧、校园微博等,这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以便及时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虚拟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放松心情,打消顾虑,敞开心扉。这种方式可能更易于被学生采用,服务于信息双方。

4.3加强整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补充作用

尽管新媒体发展迅猛,但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仍希望使用传统媒体作为新媒体的补充和支撑,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忽略从传统媒体中获取信息的途径。

校园广播、校报、公告栏等传统媒体,在高校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把握自身优势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绝不能放弃阵地。如,校园广播具有经济性、实用性、便捷性和官方性,它立足校园,服务于师生。学校开学典礼、校园动态等都是通过校园广播传播消息。另外,大学校园广播在营造氛围上有重要作用,这是其他媒介所没有的功能。今后,高校可以在原有传统媒体使用的基础上,加大宣传、沟通、传播等管理工作,推陈出新,继续完善,使其被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9篇:媒体传播途径范文

首先我想谈一下什么是媒体的互联网思维。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并不简单的就是某个网站、某个互联网企业的思维。而媒体以互联网思维转型升级,也不是把自己变成互联网,而是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受众体验、习惯、偏好的变化,真正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以优质、细分的新闻、资讯、娱乐产品和服务,来聚合目标受众。进而对市场、生产流程、管理架构、工作方式、盈利模式、价值链乃至整个媒体生态进行解构与重构。下面以广播、微信为例具体阐述一下以媒体为特色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收听特点以及趋势。

2014年上半年在国内30个重点城市的新媒体调研结果显示,广播听众中属于网民的数据超过90%,其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达92.7%,60.0%的听众使用电脑上网,说明广播与移动互联网的受众重叠度相当高,利用网络平台的特点传播,听众对广播的粘合度会更高。并且,在超过5亿的移动互联网网民中,收听广播的受众群略超30%,且以年轻群体为主,说明移动互联网受众有可能给广播的新媒体化提供一个新的契机。移动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广播的传播渠道与收听通路都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大大提升了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广播受众群体的听众结构和收听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听众已经裂变为三大族群:第一个是传统广播的人群,即使用传统收听终端的人群;第二个是车载的收听人群,随着国内汽车普及率的提升,车载的收听人群日趋呈上升态势,而且逐步成为主要的广播受众群之一;第三个是新媒听众,即使用网络平台收听广播的听众,这部分人群目前在广播整个收听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在全国范围内用移动互联网收听广播的人群比例在10%-20%之间,但移动互联网网民都将是其潜在受众群,庞大的规模及其发展的速度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互联网普及后,为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提供了多样的传播平台,现在的广播传播渠道已经从传统的FM/AM电波媒体渠道,发展为多终端、多平台、多入口、多应用等。广播利用车载移动、微信、微博、APP、在线广播等多个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多终端的延伸和拓宽广播的传播通路,听众的可选择面更为广阔。其实可以说现在的广播已经将各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当成了它的传输出口以更大的扩大广播自身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具有极强的伴随性。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广播和音频应用产品不断涌现,“随时随地可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更为随意,收听的频次也更多。传统意义的固定场所、固定时段收听已经不再适用于描述现代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移动、伴随的碎片化收听模式更为现代听众所接受。

在新的收听环境下,听众的收听接收终端呈现多种多样的状态,包括车载FM、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都能够成为广播和音频节目的接收终端。在终端大发展和不断融合的状态下,广播媒体传统的生产模式更注重节目的高质量,对内容编辑、评论的深度广度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包括各种移动终端在内的新媒介形式更加注重内容精炼,要求信息内容更快捷方便、更碎片化地传播。广播媒体可使用同一节目内容,但根据各终端受众的收听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推送,从而实现内容在多终端平台的有效分发,既可以减少各终端节目制作的“内耗”,同时也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收听终端的受众需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