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医院的计划生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的计划生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的计划生育

第1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 成绩分化 原因 对策

一、产生成绩分化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与初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高中数学,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再加上高一第一学期的课时紧,故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2.学生的原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主要表现有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等。高一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他们常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一些难题却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练习时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盘“认输”。

3.教师的原因: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和形象教学,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几个练习,学生到黑板上表演的机会相当多。初中教师普遍注重简单、重复、机械的模仿,只要求在正确使用规范语言和符号的基础上完成运算和表达图形的有关性质。高中教师在授课时主要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注重在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注重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一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和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造成了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反差,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二、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难点为辅的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制定计划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及时复习是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为了使高一学生尽快从初中的方法中走出来,“直观化”是高一数学起始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直观化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形成鲜明的表象,减少学生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对于知识含量较大、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的部分内容,教师有必要进行梳理,做表格化、类化、链式递进的处理等,使内容易懂易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维时,可以将思维的目标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形象思维沿着小坡度的台阶向抽象思维步步升华,在处理问题时,一个问题各环节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避免脱节、跳跃,注意铺平道路,减少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结论具体化、抽象方法通俗化,给学生一段适应的过渡缓冲期,学生就可以很快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消除学习数学的障碍。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4.加强辅导,化解分化难点。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二、农牧区初中英语教学对策探究

1.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教师要对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有良好的认知,尽可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完美展现英语教学过程。要深入了解藏民族农牧区学生的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禁忌事宜、语言习惯、民族性

参考文献:

第2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06年起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的任务。三年多共有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名研究生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大门。通过一年时间的民族理论、文学欣赏、英语等基础课程培训,学生进入20余所京津地区重点高校接受正式研究生教育。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资源。在多民族学生聚集的课堂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意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英语这一媒介对外宣传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少数民族研究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

2.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

3.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二)研究对象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2008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学生。

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为337人,共收到有效答卷324份,其中263名学生分别来自26个少数民族,另外有来自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61人。

(三)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

针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宣传本民族文化?

(2)你是否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过本民族节日等)?

(3)你是否了解并接纳汉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如过春节等)?

(4)你是否了解并愿意包容西方文化和传统节日(如过圣诞节等)?

(5)你是否同意“不同文化无优劣之分”的说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选项(“是”或“否”)。收集完数据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表现出较高的宣传民族文化(变量1—85.8见表1和包容异域文化的意愿(变量5—86.79/5见表1)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两项中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但少数民族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3)。

(2)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变量2)、接纳汉文化(变量3)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68.4)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相当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87.8)了解并接纳汉族文化和传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大多数(93.4)仍保持汉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说明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已很好地在民族地区融合、并存。

(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意识(变量4)方面,汉族学组(70.5)与少数民族学生组(46.8)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少数民族女生组比少数民族男生组在此项中更是高出30.5个百分点(见表3),差异极其显著。数据说明在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女生组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

(4)少数民族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4)。

2.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问卷还设计了少数民族研究生培训班学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

问卷列出我们已经或计划开设的四门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程;问卷采用封闭式分级量表结构。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forWindows13.0版进行数据分析。

请根据自身情况,标出你对开设下列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赞同程度。

1一不赞同2一无所谓3一赞同4=非常赞同(请选1~4分值并打钩)

英美文化(1234)中国文化(1234)(注:以上课程均使用英语教材)

英语影视文化(1234)涉外礼仪(1234)

数据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影视文化及涉外礼仪三门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值都超过了3分(见表5)。反观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其他三门课程(M一2.5093)。这表明: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普遍被看成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和学习,而英语可以作为输出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2)汉族学生组四门课程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组,但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见表6)。

(3)全部四门课程中,少数民族女生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其中“英美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7),女生对文化模块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男生。

(4)全部四门课程中,文科组平均分都高于理工科组,“中国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8),表明文科学生对文化模块选修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

英语课堂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初探探究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本着开放、宽容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对外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应本着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与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并重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英语教学中组织了下列活动,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活动也得到各民族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一)民族文化英语演讲法

每次上课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做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演讲,并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者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

通过此类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逐渐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与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欣赏上取得一种平衡。

对演讲者而言,演讲内容的准备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学习和再认识过程,也是树立传承和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学生制作出很多介绍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英语课件。

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说,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用来描述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提高了实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避免了在对外交流介绍民族文化时的“失语”现象。

(二)文化比较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遇到关于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请各民族的学生介绍本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礼仪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姓名文化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文化比较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比的方法关注民族地区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

(三)案例分析法

为形象说明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我们经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如:中国留学生、游客、商人等在英语国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如送礼、约会、谈判、用餐等等,结果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围绕这些事例用英语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异同。此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在将来的涉外交往中避免因文化误解引起交际障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如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向学生提供文化信息,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

我院每年还定期举办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前提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树立汲取不同文化精华的意识,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异域文化的交流。

第3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民族风格;多元化演唱题材;民族声乐教学;《敦煌之恋》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01-01

《敦煌之恋》作为中国大歌剧《丝绸之路》四部曲之一,是“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于2016年11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著名剧作家王景彬担任该剧编剧,著名作曲家刘长远担任作曲,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担任总策划、指挥。《敦煌之恋》讲述的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莫高窟画工李工和石窟供养人粟特人女儿翟蜜儿之间的爱情悲剧,绘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西域丝绸之路生活画卷。

一、“敦煌之恋”简介

《敦煌之恋》突出的特点是其具有美妙而动听的旋律,刘长远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了音乐的歌唱性,使得整个歌剧中的音乐元素非常优美动听。在这部歌剧中,包含了大量的重唱和合唱音乐,而素材的来源,更多取自中华民族传统民族元素,但在音乐形态方面很好地应用了西方歌剧音乐写作手段,使得中西方音乐完美结合。该剧注重中国民族和戏剧音乐元素的渗入,将中国戏曲的“紧拉慢唱”应用为歌剧的宣叙性重唱部分,让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演唱题材变得更加丰富,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意义重大。

二、基于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演唱题材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种类众多,包含戏曲、曲艺和民歌等。而民歌唱法的行腔独具特色,演唱时要对民族语言有很好把握,字、腔、情、韵都要把握到位。例如,蒙古族民歌与马头琴相配合,其旋律更加悠扬广阔;江南民歌则体现细腻的情感。因此在民歌演唱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不同民歌的语言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民族特色。

在进行民歌的演唱时,要注意,不同的题材,其演唱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在《敦煌之恋》中,通过人物声部属性,对人物布局形成多声部构架体系。在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以及女高音、女中音等声部的作用和组合下,形成了完善的人声声部框架。另外,通过多声部重唱曲目的配合,运用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以及六重唱等重唱形式,让故事更具有震撼效果。

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歌曲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把握,形成自己的演唱L格,增加自身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塑造更加饱满的角色,从而为表达作品中的人物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想保证一部歌剧表演成功,不仅要有好的制作团队和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还需要演唱者在不同的场景中能够有效切换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强烈震撼和冲击。有很强的带入感,才能保证歌剧的经久不衰。

在进行基于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演唱题材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中,要非常重视民族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不要仅停留在歌曲表达的层面,还需要挖掘其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我国的许多民歌,虽然具有相同的名字,但是表现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表现。例如云南民歌《绣荷包》的表现形式比较活泼,情感较为浓烈;四川民歌《绣荷包》主要是通过四川方言和歌曲的张力表现出来;山西民歌《绣荷包》内容含蓄,曲调也非常的优美动人;山东民歌《绣荷包》却有极强的叙事性,通过对姑娘连夜绣荷包送情郎的情景描述,将故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从民歌中体会到山东的风土人情。由于我国民歌的内涵非常丰富,因此需要根据内容来调整演唱方式和表现的方式。

在对不同民歌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其灵活性,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风格民歌的演唱,否则会导致作品表现形式单一,演唱形式和唱法没有灵活性,使得歌曲背后的情感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中,要注重民族风格多元化演唱题材的多样化表达形式。

三、结语

笔者以《敦煌之恋》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基于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演唱题材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意义,在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中,要注重民族风格多元化演唱题材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希望本文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魏占河.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中国音乐学,2000(04).

[2]李强.湖南怀化罗子山高腔号子浅析[J].中国音乐,2002(02).

第4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素养,技职院校,体育意识

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由一个人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等因素决定。技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一方面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等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又因为中考和高考的失利而进入技职院校就读,环境与之前比发生了加大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够准确,有时甚至是片面的。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抓住时机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是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多渠道渗透体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学校经常性地、有计划地进行引导,有意识地创建健康积极的体育气氛,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运动中去。如班级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教工、学生对抗赛等,并形成制度。体育教师则可以利用校园网为体育知识宣传平台,收集和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素材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在各系各层次的体育比赛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尝试和练习中不断加深了对运动项目特有魅力的感知,得到稳定、持久的动力,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最后转化为自身的迫切要求,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兴趣爱好经过内化变成自觉意识。

二、课堂上加强体育技术、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学生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上学会的。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再经过纠正错误、反复练习达到分化、巩固、动力定型。技职院校学生已具备了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教师须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挖掘潜力,在练习与锻炼中巩固提高、形成新的技能。如:三级跳远、足球绕杆射门等,这些技术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兴趣。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学习和掌握技术的速度会有快有慢,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技术时都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如:学习篮球的“三步上篮”技术,对运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作好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并力争进球;对于普通学生要求能完成自抛球跨右脚球接三步上篮,或运一次球当球弹起时跨步接球上篮;对于运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要求则更低一些,能学会原地跑动后跨右脚做三步上篮即可。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会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达到学会技术。

三、创建课后体育氛围,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

通常带有游戏性质的娱乐性体育项目更受学生欢迎,我院运动会引进了系列的群体类运动项目,多层次地创建课后体育氛围,促进学生课后仍然积极参与和练习各种运动项目。我院群体类项目各组别按成绩直接取各系部前8名,不足8名递减1名。如综合投篮:每队4人。每人选一项(一分钟投篮、罚篮10次、一分钟全场来回运球上篮、一分钟限制区外投篮),以四人投中总次数排列名次。如遇总次数相等,依次以三分球、罚球、跑篮、限制区外中篮多者名次列前;足球射门:每队5人。在11米处射门,打中相应区域得相应的分值,每人有三次射门机会,每人连踢完三次换其他人继续比赛,最后以五人的得分总和排列名次,如遇积分相等,依次以8分、7分、6分…多者名次列前;滚雪球:每队8人。2队同时进行比赛,赛距为20米,在起、终点分别放上标志物作为折转标志。按照全队人员手拉手跑回起点的先后按计时取名次。比赛要求:①每队8人纵队排在起点线上,发令后,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的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到整个队伍手拉手跑完为止。②返回起点的人必须手拉手绕过起点、终点的折转标志物才能向前跑。③跑动中不限制队伍的排法,但必须是手拉手,不得脱手。④全队人员(8人)全部超过起点才算全部到达。这一类游戏类运动项目对团体合作有较高的要求,也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另外,我们学院的“技师杯足球赛”、“三对三篮球赛”等校园赛事在学生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各系部定期举办的各类乒乓球、棋类活动也深受学生欢迎。

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带动了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学生课外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娱乐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余,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自己分析和评价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体育协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保持对锻炼的稳定兴趣。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反复磨练达到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也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对学生产生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总之,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促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养成。技职院校的学生就有了从事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也必然会相应提高。技职院校学生如果能全面树立终生体育和健康体育的观念,必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校园诚信文化;高教系统;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道德基石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24-04

相对社会系统的其他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的大学生在将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要求时,是以其学习生活的校园文化作为转换背景和条件的,其中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中。考察高校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过程的影响,有助于探寻高教系统是如何对转换为要求以及落实为行动的参与愿望在其数量和内容上进行调节并适应的。

一、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作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调适原则的价值

高教系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导而对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产生约束性。校园诚信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与调节者主要包括高教系统中的教育主管机构、高校管理部门、高校教师队伍、高校学生群体与学生社团组织,各方力量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的转换进行协同调控以实现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持续参与和不断转换过程,它是由参与动机、参与愿望、参与要求与参与行动等参与环节依次进行转换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在高教系统中,从大学生产生政治参与动机到最终实现政治参与行动的有序化,需要经过各个环节与不同阶段的过滤、筛选、限制、调节和转换,以逐步清理和去除非理智、欠理性和不成熟的不良动机和消极愿望,其中,从政治参与愿望到政治参与要求的转换是有序政治参与的中心环节和关键阶段。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是指大学生希望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什么样的期待,参与要求则是指大学生希望由相关政治机构进行政治决策并实施的愿望。所以,校园诚信文化规范的约束功能体现为在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政治参与要求时,诚信文化规范对愿望的类型、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的审查过滤和筛选优化,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俗存雅、去虚取实,进而实现从愿望到要求的有效转换。广义上,大学生政治参与要求包括政治当局进行权威性决策输出过程,限于决策过程的复杂性。本文主要从狭义上阐述大学生政治参与要求,即高教系统中的教育主管机构作为政治当局的职能部门,既可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强制性的政治决定,又可对职权范围外的参与愿望向政府部门反映和传达,因而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从愿望到要求的转换所产生约束性决策具有实质的政治属性。

在高教系统中,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要求的调适具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调适,即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直接调适;二是对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者与调节者的调适,主要包括高校管理部门、高校教师队伍与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对这些机构、人员和组织的调适,进而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间接调适。校园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师生共同体,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既能束缚又能推动大学生通过共同体的协调互动使参与愿望得以顺利转换。在师生共同体中,政治参与能够成为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和探讨的议题。师生关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师生在对等尊重、教学互长、各伸己见的教学交往中,通过情感交融、角色转换和协商参与的承认方式不断增进彼此之间包容、互信与合作的交往关系。师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这一关系不同于社会其他子系统中因高度结构性的分化和特异化而使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趋特殊和局限化,如雇主与雇员之间经济关系的中断或终止可能会影响相互之间的情谊。在高教系统中,师生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交往行动,系统中的调节者作出大学生群体性政治参与决策并采取行动时,必然会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向要求的转换进行必要的调控和限制。

校园诚信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调节原则对于高教系统的持续具有重要意义,校园诚信文化规范能够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要求并输入系统而起到缩减或防压的作用。在内外环境和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群体不断变动和替换的高教系统中,新的群体成员对于先前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总是存在质疑的倾向并趋向于塑造新的文化规则,以试图借此摆脱调节原则的约束。因此,高校诚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新成员是否对旧规范进行质疑,而在于文化建设者和调节者如何因应形势变动顺势而为,通过诚信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实现诚信文化规范的革新以获得新成员的承认和接受,并对新成员的政治参与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可见,高教系统始终存在一个持久的压力,即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要求导致输入超载而产生的压力问题,系统在解除超载压力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在缩减和优化政治参与愿望的类型、内容、数量和质量的作用,否则,系统可能因参与要求输入超载而停滞、瘫痪或崩溃。

二、校园诚信文化规范调适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理路

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在高教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全过程,从参与动机、参与愿望、参与要求、参与行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约束,对大学生试图转换为要求并采取行动的愿望在类型、内容、数量和质量上进行约束性调控,以适应和满足高教系统对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提出的要求。

高教系统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实施文化约束的主要驱动力源自系统成员对满足政治参与的价值追求。对于系统而言,非理性的偏激愿望可能比其他理性的一般愿望造成更大的干扰和压力,以诚信文化规范对大学生过激的政治参与愿望提供一些约束性的限制,有助于对不合理的愿望在数量上加以限制,在内容上进行过滤。有序政治参与需经由高教系统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的转换进行全程调控,以实现把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以内的政治目的,高教系统的一项重要职能就在于缓和各种公开与潜在的冲突,如任由冲突激化会直接导致系统失控甚至社会动荡和分裂。高教系统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事实上为社会免于动荡和分裂构筑了一道内部的防线,能够将偏激政治参与过程逐步理性化、正当化和有序化,以避免高教系统的内部调节失控而导致压力外移对社会系统所造成的更大破坏。

高教系统的教育主管机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的转换进行过滤和调节是职责所在。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维护存在于个体想象中的政治信仰所追求的政治参与动机只有在不致引起社会失序的条件下才能够被承认、接受和许可。因此,高教系统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设者与调节者总是必须设法防范

那些对社会稳定的基础造成损害的不良动机与失范行为。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是文化调节的渗透剂,使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能够逐步认同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价值与主流文化,通过群体陛的道德约束与舆论谴责能够使不合常规的人逐步趋向理性化,而超越于高教系统的法律制裁的方式则会对超出道德底线的不法行为实施严厉惩罚。所以,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本质上仍是一种软性的道德约束,其效用集中发生于正面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塑造的校园诚信文化对于凝聚有序政治参与的道德共识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以此生成的诚信文化规范有助于缩减和缓解参与愿望超载对高教系统所造成的压力。

校园诚信文化规范通过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的全程控制而作为要求输入调节者的发挥调控作用。相对于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政治体制的价值规范总体上趋向于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治,这既是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又是实现公众政治权益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以及公民意识的勃兴使得更多表达其政治观点和参与意识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向要求的转换更加强烈,一是大学生个体提出自己的意见、主张并且参与各类政治活动,对于现行政府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做有比较深入的政治思考。二是按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干部提出的要求输入,大学生个体政治参与程度的深入、兴趣的高涨,往往是通过学生干部反映出来的。但是,心智、意识仍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因受社会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不理智、欠成熟、偏激的政治参与愿望,因而需要对这些愿望的类型、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过滤。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的表达渠道和输出途径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所以,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要求对高教系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即要求输入超载的情况更加严重和突出了。

三、作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调适原则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的生成过程

校园诚信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届届相递、代代相传,在延续和传承中实现文化内涵与文化内容的创新与发展,不断产生一种具有约束力与发展力的诚信文化规范。接受校园文化熏陶和洗礼的大学生不断内化诚信规范,丰富和提升自身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力量对政治参与愿望转换的德性约束。

校园诚信文化作为一种指导原则发挥引领作用,因而需要深入探寻高教系统中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是如何产生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的形成受校内外多种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对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形成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价值与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生政治参与全过程,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需要积极探索用核心价值与主流文化引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主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中,调节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过程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始终是在动态演进中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到大风大浪中锻炼”、“为工农群众服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等等时代口号深刻反映出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中起到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这些口号也指明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即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是为人民和社会所关注和期待的。大学生持有的有关政治制度、体制与规范的态度,以及自身在政治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道德认知直接源自校园诚信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校园诚信文化规范能够确凿地约束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要求的转换过程,因为这些文化规范是深深形成并植根于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氛围与环境当中的,大学生对此潜移默化而感同身受。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包括动机、愿望、要求和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其次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的规范化、理性化、组织化以及群体具有过滤、熔炼的作用。校园诚信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指引并调节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愿望,这种愿望是大学生基于自身偏好,或者他人、社会、国家与民族的期待而希望实现的,也是其他通过参与行为达到参与目的的社会公众能够承认、认同和接受的。一般而言,一种类型的高校校园诚信文化规范能够筛选和过滤诸多从愿望到要求的不当转换,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指导原则发挥独有的引领作用,引导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执行者作出愿望转换的决策。通过为执行者提供决策的原则,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事实上控制和调节着愿望转换要求的类型、内容、数量和质量,并使之进入高教系统的循环之中。

在市场经济社会意识多样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经由各种不同社会意识和政治观念影响和输导而生成的政治图景呈现出不确定性、感性胜于理性、激情多于理智的特点,因而更加需要强化社会的核心价值与主流文化对其趋向稳定的政治信仰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构筑起来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有助于调节大学生转换要求的愿望在数量与内容等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并对其后续的政治参与愿望进行多次循环调节。在高教系统中,由过去承继下来,不断与时推移并自我超越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能够有效地约束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集体意识和群体共识。在反复的输导中,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从一种外在的显性约束转化为大学生内心道德认知与道德信仰的隐性力量,诚信文化规范作为道德的组成部分,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以此完成对政治参与愿望转换为参与要求的道德约束和限制,所以,事实上诚信文化规范往往被校园文化建设的调节者作为化解大学生参与要求输入系统出现超载问题的一个决定性普遍手段。

四、结语

高校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生成的校园诚信文化规范在大学生不断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约束并型构了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道德基石。从高教系统的外部环境来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主流价值文化指引和推动着高校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从高教系统的内部环境审察,校园诚信文化规范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向要求转换的调适原则规定和限定了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表达渠道和参与通道。

[参考文献]

[1]杨勇,高校师生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J],前沿,2010,(10)

第6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2-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在巩固自身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农林渔业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在深入研究传统农业专业的同时,不断开设涉农、非农专业,才能避免单一学科发展不适应时代潮流的弊端。

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

吉林省2所高等农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都具备悠久的办学历史,高校经历历史的沉淀,审时度势,不断新增本科专业,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人才一培养弊端,在最近10年,吉林省两所高等农业院校新增本科专业数目分别为吉林农业大学增加35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增加了20个,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等门类。目前2所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占所有专业的百分比为23.6%,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7.2%左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专业相对较多,占28.3%。涉农专业很多是交叉学科专业,还在逐步发展建设中,所占比例较少,占10%,非农类专业占据主导优势,吉林农业大学较高,比例高达72.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相对较少,占61.7%。

二、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类型多样化,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高校办学定位模糊,专业盲目设置,缺乏特色专业,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雷同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数量的发展。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数目逐年增加,然而专业扩招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必将带来弊端,不仅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农业类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原本就是综合型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内涵不明晰,众多专业鱼龙混杂,却没有核心专业,这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长远办学是很不利的。

2.专业设置重复性明显。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很多高校相同名称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发展方向、教学课程内容等都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分院之间也存在重复专业。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明确的定位,必将导致同专业毕业生规模超过市场行业所需,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却供不应求,出现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3.专业点布局不够协调。吉林省内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规划性不够科学,注重短期效益,有点急功近利。从新增的专业中笔者发现,近几年经、管、文等非农专业上升趋势加快,未能充分考虑今后专业发展前景就匆匆上马,忽视高校核心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缺乏长远打算,与传统综合院校同类专业比较,缺乏竞争优势。

4.专业调整机制未形成。两所高校本科专业几乎都在逐年增加,淘汰现象却没有。新增专业开展火热,却基本没有撤销或是淘汰不合适专业。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形成,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滞后于人才市场需求。

三、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调配专业数量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应当着重参考市场调研数据,在国家层面,建议国家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深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宏观性参考建议。在高校层面,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建立区域市场调研组,保证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的同时,面向全国,定期深入省内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实地调查访问,摸清所需人才的专业和大致数量,了解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将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高校专业优化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可行的专业配置方案。

2.强化引导专业的合理布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已经由以前单一的农学专业向多种学科专业共同发展转变。在现有专业结构下,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应当仔细审视本校现存专业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历年的招生率、就业率以及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淘汰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整合资源,分享给有潜力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产业优势的专业,吸引更多学子加入农业大学。虽然高等农业大学看似学科门类齐全,实则专业壁垒深严,各高校内专业应当相互融合,向多科性、综合型大学迈进,最终发展成为以农学或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巩固传统专业优势地位的同时,不断扶持新兴专业,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①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意识。高校可以将几个培养方向或专业相似度较高的专业组成“专业类”,下设几个专业或是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前2年进入专业类学习时不分专业,仅在其下实行基础性通识教育,自主选择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经过2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在学生对已有专业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下,根据个人兴趣、人生规划,自主选择上述4专业中的其中之一,进行专业课学习,深化专业知识,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②加强专业差异性建设。专业的重复性建设很难避免,但是相同名字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内容,高校完全可以做到。不能因为跟其他高校专业名称一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也如出一辙,应当根据本校办学特色,明确4年后专业人才服务方向,升华专业内涵。③深化传统专业的有效改造。农学类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优势专业,应当加强传统专业优势,改造传统专业,使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农业产业。高校应当对传统专业进行纵向延伸,加入新课程,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学生与产品研发,在实践中迸发出火花,挖掘传统农业新优势。横向上,与别的非农、农专业交叉发展,提高传统专业的生命力。④促进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根据吉林省规划实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正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迈进,预计未来几年现代农业将为成为热门产业,农业高等院校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从实际出发,了解农业产业所需,对传统农学专业新增设的课程内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吸纳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进高校教学,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学习含金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7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 创业能力 培养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就业岗位减少,人员需求量少,导致这些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严峻。目前,我国在大力提倡创新,鼓舞大学生创业,同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程度。但目前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使得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对于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来说,受专业、医院科室设置及地方医疗水平发展情况等因素限制,部分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困境。因此,中医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积极探索中医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促使学生创业以达到改变“就业难”现状的目的。

一、当前高校学生创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关于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基于国家及高校层面,首先,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与国外相比仍不够完善。其二,部分地方出台的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缺乏可操性。其三,我国宏观方面制定的具体优惠政策,但由于基层配套设施未跟上,导致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其四,虽然政府及高校强调创业教育,但我国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培养使得收效甚微。而基于学生因素分析,很多大学生将自主创业看做是迫于无奈的就业选择途径。同时,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所需要综合素质,缺乏创业者应具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影响创业效果。

而基于中医药院校,由于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越来越强烈。虽然,创业是解决学生就业的重要捷径,可增强中医院校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但由于我国现有中医院校专业设置问题,专业性强,执业标准严格,受法律约束严格等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区别;且医疗行业属于高技术、高风险行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医药学生依靠专业创业的难度。加之,目前中医药学院对关于学生创业教育及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足够重视,使得中医药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缺乏,积极性不高。鉴于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对中医药学院学生创业能力及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创业尤为重要。

二、当前中医院校关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未结合中医药专业实施针对性培养

目前,部分中医药学校在关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创新,未能有效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实施教学,如缺乏一些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理论及实践教程的设置,没有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同时,部分中医院校创业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学院未能有效依托中医药文化,就如何拓展营销领域,拓展科研领域,怎样将产、学、研有效结合等方法进行讲述,使得学生对如何结合专业背景实现创业没有思路。

2.高校教育缺乏有效实践环节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偏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异常普遍,而对于中医药院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现象异常突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多数在校学生及有想法创业的毕业生对于创业教育及实践指导相关培训需求很大,而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限于教室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对于实践能力及社会经验严重缺乏,导致其创业基本能力及素质不足。

3.中医院校关于创业课程设置时机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对关于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时间不尽相同。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不仅局限于准毕业生。而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虽然课程紧张,但学制较其他学科略长,这对加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提供了宝贵时间。但目前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在关于创业教育相关培训固定在某一学期,授课方式大都采用其他理论课程授课模式,使得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时机不符。

4.高校关于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后续支持与指导

在目前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很多中医学院校仅限于开设创业课程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少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后续指导与关注。这种情况,对于部分中医药科技含量高的创业项目,从学生所学知识及社会经验来讲。创业存在较大的难度,而由于学生经验及资金力量薄弱,若后期没有技术指导与经验交流,要想创业成功将变得较为困难。

三、关于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研究

1.加强医学院校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基于中医药专业的特殊性,在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其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实施相关的培训及教育。对于高校应建设针对医学专业创业实践培训基地,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效平台。目前,国内各省建立的创业基地有很多种,但专门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基地较少或不能有效结合专业特性设置,使得其收效甚微。因此,政府运高校可针对性建立关于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基地,有效与医药研发紧密结合,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提高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促使其创业能力的提高。

2.加大师资经费投入

目前对于中医药院校来讲,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丰富,对实现课程理论教学课满足较好的效果,但关于创业方面教学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完成,这类专家,高校较为缺乏,由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而在实践课程教学中重理论偏实践的情况严重存在。因此,高校应聘请社会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导师或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聘请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并不断完善创业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做好长期长远规划,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大对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以实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3.优化学生课程教学体系

关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集中培训,急于求成往往会功败垂成,即浪费时间有耗费资源,且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中医药院校在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时应根据学生不同学年、专业的不同,制定性的增加创业课程的学习及实践课程的教学,不间断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灌输,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其创业意识的形成。同时,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情况,形成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培养方案,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积极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4.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中医院校应提前做好毕业生就业方向方面的培训,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结合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可在针灸推拿、中医美容等专业特色领域实施创业。其次学生应了解利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寻求校企协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努力寻找及抓住机遇,实现创业梦想。

我国这几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学生就业问题异常严峻。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就业岗位较少,高校加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促使学生创业,对于增加学生就业率具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刨新与创业教育,2010(1)

第8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从总体情况看,本届以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我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及《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支出7.06亿元,比2005年增长3.76倍,省级财政支出2.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3倍,均高于同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实际开放床位数23280张,比2005年增长44%;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19414名,比2005年增长11.2%。但我省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中西医院之间的规模和差距逐渐拉大,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等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还不够适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出台扶持政策,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

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新时期促进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2008年召开了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为中医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赵洪祝书记多次对加强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省中医药工作的统筹指导;颁布《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将中医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卫生强省建设的重要指标,“中医药攀登工程”列为卫生强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

省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职责,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杭州、宁波两市政府重视规划布局和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市本级中医院发展势头较好。部分市、县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将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和中医药普及项目分别列入“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和“省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予以重点推进;省人力社保厅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医保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推动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省编委办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省卫生厅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省中医药管理局正职领导高配副厅级,增加人员编制,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性定编工作,为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省经信委制定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培育和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中药产业监管和中药标准研究,保障全省公众的用药安全。

(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和投入,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我省部分中医医院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省中医院等10家省、市级单位列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长兴县中医院等9家县级中医院列入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规划建设规模达48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72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杭州市和余杭区将分别投入8亿元、5亿元按三级标准新建市中医院丁桥分院和余杭区中医院。宁波市积极研究中医药财政投入机制创新,按照中医服务量即由市县两级财政对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中医门诊人次8元、每中医住院床日15元标准进行财政补助,慈溪市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地激励了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截至2010年末,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其中省级4家,地市级13家,县级76家,基本实现“县县有一家中医院”。全年总诊疗人次达3398万,住院61万人次,资产总额达1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建筑面积达207万平方米,增长40%;全省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62.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参与率达30%以上。

进一步强化中医名院、名科特色优势,加强社区和农村中医药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目前,全省共有中医名院35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32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0家,其中湖州、绍兴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国只有15个市),建设数量与力度均处在全国前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建设和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不断加强,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特色诊疗区域覆盖率达到100%。

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挖掘中医药服务新优势。我省率先将高血压、哮喘病等慢病的中医药防治纳入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及卫生厅等相关厅局的医改责任状;各地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杭州市拱墅区将每人每年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10元用于中医药项目,全省已有国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4家,成立了全省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心,加强“治未病”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在甲流、手足口病等疫情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我省通过积极实施中医药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初步形成了由临床实用型人才、中医药专家和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9414名,约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13%。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有国医大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2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继承指导老师6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8名,省级名中医128名,培养全省中青年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农村中医骨干661名。我省率先将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纳入补助范围,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以上。

中医药继承创新进程加快,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能力得以加强。目前,我省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中医药防治血液病、肾病、风湿免疫等居全国领先。近五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课题70多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资助2.8亿元,配套投入近3亿元。

(四)中药现代化稳步推进,中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方针政策,省经信委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六个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措施,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厅安排4000万元,总计197个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合作化生产方式发展,产业合作组织和制药企业订单生产基地约占全省中药材面积的近50%;建立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和省中药现代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医药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个。2010年全省中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比2006年增长68.1%,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26.5%。省内基本形成了“浙八味”、山茱萸、厚朴等道地药材和珍稀特色药材(铁皮石斛、灵芝、栝楼等)优势产区,其中杭白菊占全国总量的近70%,铁皮石斛占80%以上,浙贝母、元胡、白术占50%以上。

在中药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中药生产企业3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2家,医疗机构制剂室51家,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4家。近五年共批准中药新药45个,仿制药23个。加强中药标准研究,提高道地药材质量,负责或参与起草“浙八味”、铁皮石斛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材标准的增修订工作,负责起草“铁皮石斛”、“珍珠粉”保健食品原料国家标准,研究“蜂胶”保健食品原料标准,积极推动中药“无硫化”工作,严格控制中药硫磺熏蒸。近2年来,我省对41个中药标准进行了完善提高,承担了4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标准的制定。为加强医院内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计划,完善中药饮片的质量考核和评估体系。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投入不足情况仍然存在,同级中西医医疗机构差距进一步扩大。省发展中医条例规定,“中医事业费应当达到或者高于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十”,根据省财政厅统计,2008―2010年全省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平均为9.98%,省本级已达14.95%,但从调研情况看,投入不足仍然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一是部分市县没有很好落实省条例规定要求。全省市县中医投入和中医发展还不平衡,发达地区中医投入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市本级投入明显高于县级。2010年杭州市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10.23%,台州市为7.47%,衢州市仅为5.13%;杭州市级14.86%,而其所属县市平均为7.29%。二是中西医投入不够均衡。中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与西医院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云和县人民医院为4307万元,而县中医院为627万元 。目前全省县级人民医院已普遍新建或扩建,很多医院占地面积已达100亩以上,而县级中医院多数占地面积仅10亩左右,并且房屋陈旧,基础设备设施落后,中西医的硬件设施差距在不断拉大。全省93家中医院中尚有16家未能达到二级乙等标准。

(二)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特色和优势渐趋弱化。一是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少,收费价格低。和西医相比,中医药具有诊疗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知识密度高、广泛使用传统制剂、手法操作多于仪器运用等特点,但目前中医药服务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体现,收费价格与现行的医疗机构补偿政策有着较大矛盾,加之财政补助不到位,2010年全省有50%的中医医院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二是医保相关政策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中医诊疗、中药品种及院内中药制剂、门诊煎药费等项目未能列入医保报销范畴,对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项目报销比例高于西医的倾斜政策未完全落实,限制了中医药服务的开展。三是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缺少有力抓手。中医中药在基层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基层群众有接受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服务的意愿,但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过少,如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未列入服务内容,影响了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医药方法、技术在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运用。

(三)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受限,行业出现滑坡现象。尽管我省中药产业多年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作为医药大省,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中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成药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已从2004年第8位退至2010年的第18位。政府对鼓励中药产业研发创新还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达7000-8000万元,而我省“十一五”期间中药现代化专项投入累计只有4000万元;江苏、广东省明确规定本省开发的中药新产品及二次开发的名优中成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并且在确定地方医保目录时对本省产品有一定倾斜,我省则缺少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从外因分析: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国家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中西医的定位还存在误区,对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任务这一原则认识还不够清晰,也看不到中医药在基层尤其是农村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认识还停留在“一根针、一把草”的传统中医层面,忽视中医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或者存在有了综合医院就不再需要中医院的认识误区。二是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研究不够深入,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中医药发展涉及发改、卫生、财政、经信、人力社保、药监、编委办等多个部门,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关部门对中医药行业的特殊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的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参照西医药执行,未能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形势变化及中医药自身规律作相应调整,给予特殊扶持政策,造成中医药在发展趋势上明显落后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内因看:主要是中医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特色优势未能很好体现。目前,中医药自身的继承与创新不足,特别是中医药学术、临床基础研究和特色流派发展缓慢,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三、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与省相关法规政策。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政策法规,真正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8 〕73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好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考核目标,对发展相对缓慢和困难较大的地区要加大督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明晰统计口径,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确保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完善中医投入机制,推广宁波市按中医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省政府要督促各地按省条例规定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议设区的市单独设立相关机构,事实证明设置专门的中医药事业管理机构有助于推进发展。

(二)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省级医教研机构的龙头作用。省政府要加强对我省相关高校、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及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医教研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为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深化中医药高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大力促进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研究室建设。总结省政府建设“重中之重学科”的成功经验,充分支持利用和发挥我省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优势,整合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力鼓励其进入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临床能力,切实提高中医药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效果。

第9篇:医院的计划生育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状调查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概念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跨文化交际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萨丕尔认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王振亚指出,文化是学习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海默斯最早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就是“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的能力。Canale 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2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文化测试,目的是测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了解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在统计分析上,研究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回收的测试卷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生答题的错误率。

测试题参照的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振亚的社会文化测试卷,分为三个部分,一共60道题目。前两部分是关于普通文化测试,即日常社会习俗的内容,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个部分。后一部分是关于正式文化测试,即政治、地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内容。普通文化测试部分是得体和非得体的判断题型,正式文化测试部分是选择题型。

受试者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的286位非英语专业学生,涉及的专业有汽车电子,多媒体,物流管理,物业管理,设施园艺、园艺技术等。所有受试者均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研究者一共发放了286份测试卷,回收率是100%。

3 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对所有测试卷进行了批阅和统计,286份试卷,一共17160个答案,其中6422个答案正确,10738个答案错误,错误率为63%。在所有的错误答案中,第一部分错误率为54%,第二部分为64%,第三部分为71%。这说明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比较薄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主,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有待提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由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的局限性,很多教师没有机会接受足够的相关培训,这也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比较单一,课堂上和课堂外都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了解掌握文化知识,学生也很难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很难了。

(4)我国对于英语教学的评价就是考试,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转。这也限制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4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教学的体系。首先是完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该是同等重要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中除了对语言教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等有相应的要求以外,系统的文化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列入教学大纲。其次是选编合适的教材,在选编教材时应该把文化知识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列入教材中,应该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并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为了促进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应该在英语能力考试中增加测试文化知识的内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强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给英语教师提供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到国外进修学习,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加教师的跨文化知识。

(3)实施适合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把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注重分析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说: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经典的英文电影;可以开展多种课外活动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本次调查显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差,这也说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采取一些有效的积极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赵春漫,木艳,王丽芬.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