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第2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茶学;教学团队;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41-02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在湖南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茶学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通过4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建设内容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农工贸结合紧密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茶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专业。我国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连续多年茶叶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内茶叶消费持续升温,热点不断,饮茶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的身心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新生代的消费者,出口和内销成为驱动茶产业发展的双重动力。然而,传统茶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茶的应用领域的延伸对茶学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茶产业迫切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学农工贸复合型人才。本次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石,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构建与国内外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新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教学基地为保证,以培养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1.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青年教师通过实行“导师制”、学位提升、随堂听课、逐章试讲、整体合成、分散备课、集中交流、外出交流与培训等途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整体水平。

2.扩大接受国内外教师来茶学专业进修。以国家科技部国际合司、湖南省科技厅支持的“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国际培训班”为契机,加大与泰国、越南、朝鲜、老挝、蒙古、菲律宾、肯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术交流,积极接受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茶叶工作者来专业学习与深造,拓展视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具有产业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成一支始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4.不断深化改革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茶学专业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的方式,突出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我国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课程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强课程规划,建立富有产业特色、紧跟学科前沿、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新的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本校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条件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加强新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产业发展趋势的茶学专业教材体系。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按照编著与选用并重的原则,抓好教材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全国统编教材和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7.提高实践性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装备水平,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成类茶植物功能成分提取分离及生化分析实验室和茶叶深加工中试实验室,实验茶厂和长安教学实习基地设备设施全面配套。

8.完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首次开课试讲制、教师任课资质制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建立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实施学生评教、督导组督教、院领导听课等措施,把控教学动态与教学质量。通过不间断地举办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教案评比、老教师随堂听课、定期听取授课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措施,不断促进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引进、自我培养、送出培养相结合办法培养教师。通过4年建设,教学团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团队师资队伍由原20人增加到27人。茶学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3人。教学团队梯队合理。团队成员中,获博士学位的13人,博士后3人,获硕士学位10人。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以茶学团队为主要力量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茶学教学团队实力处全国同类专业先进水平。

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茶学专业教学与改革。4年来,茶学教学团队主持获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主编出版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专著,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28篇,主编教材7部,副主编教材11部,参编教材6部。2012年茶学教学团队承担的《植物资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朱海燕老师制作的《茶文化》课件2010年获教育部高教文科组三等奖。刘仲华和朱海燕老师主讲的《中国茶道》2013年获教育部公开视频精品课程。

3.科研平台上台阶,科学研究提质。茶学学科原建有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3个,4年来专业学科新建国家级的《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40余项。为本科人才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4年中,团队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以及一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科研条件、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在全国茶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4.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以思想教育导学风,制度措施保学风,规范管理促学风,校园文化育学风,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茶学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50~60人,每年考研率在25%~30%左右,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茶学学生反馈意见好。本学科连续举办了4届《国际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培训班》和3届《国际植物功能成分提制理论与技术班》,为10多个国家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加强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了茶学教学团队的国际影响力。4年来为8县100余个茶叶企业培养1年制或2年制茶学专业240人,为茶叶行业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2500多人.我校茶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全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茶学教学团队特色

茶学教学团队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1.以茶产业和茶学学科发展需求为根本,不断探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率先单独设立了《茶学实验课》,统筹专业实践教学,尔后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了湖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厂和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了30余个校外教学基地。茶学专业率先倡导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实施“农、工、贸、文相结合,培养复合型茶学专门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茶产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农工贸一体化人才作为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茶业经营管理、茶叶贸易、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推广以及类茶植物开发利用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特色:培养基础宽厚、专业面广、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综合掌握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农、工、贸、文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办学模式特色:实施学、研、产一体化,国内国际相接轨。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培训领域,加大社会企业紧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学校、企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内国际紧密联合。

2.把引领茶产业的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茶学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服务茶产业为根本目标,以基础研究为突破口,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途径,形成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全面提升茶产业整体水平。如湖南省重点攻关项目《茶叶提取物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研究,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茶叶提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茶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如湖南省重大攻关项目《黑茶保健功能发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也是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黑茶加工技术的系统革新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师资队伍培养上,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每个成员都在一个教学小组、在一个科研小组和一个社会服务小组工作。每个成员以自己的专长为基础,融入团队之中,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攻关,一起进行社会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老带青,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具体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课堂教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和科技副县长为载体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充分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以及暑假社会实践等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一批中青年老师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总之,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团队是一支综合各学科的素质高、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队伍,是一个有着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光荣传统的优秀团队,是为中国特色茶产业服务的特色教学团队。我们将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为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学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