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医疗设备检测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检测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设备检测报告

第1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档案;管理

JCI是“国际医疗认证联合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

“降低风险,保证安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正”是JCI评审的核心价值,其中的“患者安全”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卫生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和诊疗工具,同时也是医院产生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与患者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三分修理七分养护,做好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以下简称PM)可以降低医疗风险,防止事故和伤害,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和使用人员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档案是做好医疗设备维护的基础与关键,是JCI认证中必查的项目。我院2013年10月通过了“JCI认证”,是华南地区首家、国内第10家通过JCI认证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下面就PM档案管理中实践经验与同行进行一些探讨。

一、医疗设备PM档案的归档范围

根据JCI“医院应制定和实施一项方案,用于检查、测试、维护医疗技术并记录结果”的标准,PM档案资料归档划定为二类:

(一)通用资料。包括医疗设备台账、维护书面计划、经费预算书、培训资料、PM制度、流程,PM周期、本单位维护人员的资质、外包维保单位、人员的资质、定期维护清单、定期维护结果处理情况汇总、设备巡查记录等。

(二)一台一档的入档资料。定期维护保养记录表、风险评估表、开机检查校验表、设备首次使用前或维护后的测试记录、定期安全检查(测)表、问题反馈表、持续改进情况记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医用器具和设备的强制检测报告、维修申请、维修结果、费用清单、维保合同、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设备异常记录及处理情况、设备动态监测记录等。

二、医疗设备PM档案的分类编号

根据JCI的标准“应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设备,并加强管理”的要求,本着方便查找、保证利用的原则,制定分类编号方案。我院PM档案的分类编号,根据科室和设备分类相结合的办法,并结合国家医疗器械的分类目录,将PM档案分成Ⅲ(高)Ⅱ(中)Ⅰ(低)风险三类,一类一台一档一个案卷号。每个案卷标明使用科室,清晰明了。

三、医疗设备PM档案的整理编目,一台一档

PM档案有其特殊性,分通用资料和专用资料。通用资料按文书档案整理规范,按成文年度、日期分类编写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因医疗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以上,到期经检测为合格的仍可以继续使用,档案在设备报废后应继续保存5年。因此,PM档案保管期限设置为长期。卷内目录设六栏:件号(件号前应写案卷号)、责任者、文件题名、成文日期、页数、备注。案卷目录设八栏:分类号、案卷号、案卷题目、件数、保管期限、科室、柜号、备注。档案盒:因设备分成Ⅲ(高)Ⅱ(中)Ⅰ(低)风险三类,一类一台一档。

四、设备使用记录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分为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主要是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也是PM档案的主要资料来源,而一级维护为临床科室设备使用人,主要负责设备准确度的简单检测、设备功能正常与否的检验及设备使用情况的记录。在JCI检查中,要求一级维护的资料需与二级维护的档案资料一起保存。为了使一级维护的资料方便记录、便于保存,我们专门定制了《医用设备使用记录本》,要求使用的各责任人按时记录,定时上交入档。避免了资料五花八门,记录各式各样的状况,而且保证了档案的整齐,方便利用。

五、医疗设备PM不良设备的改进档案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根本在于减少医疗设备对员工和病人的伤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在日常使用中,设备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建立了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从发现疑似不良事件开始的申报、到不良事件的跟踪处理以及对不良设备的改进措施一整套的资料,我们随时归档,使每台设备的维护、使用状况都有完整的记录。

六、建立PM电子信息档案,方便利用与服务

为快速查找PM档案,我们编制了电子目录,在目录中不仅按Ⅲ(高)Ⅱ(中)Ⅰ(低)风险三类分类,还根据同样设备不同科室的特性,加上了病区(科室)及楼层、设备编码,保证查找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在JCI检查验收中,对检查抽查到的设备,我们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需要的设备档案,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档案的价值在于对利用者的有用性,PM档案也不例外。依据PM档案,我们编制了全院医疗设备故障情况一览表,据此可以快速判断设备故障,缩短维修时间。还可依据故障率,为设备的选购和选型提供参考,为购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购置的盲目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依据PM档案,我们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状况分析,确定医疗设备的工作状况,确定合适的工作量,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为新设备的引进、使用科室进行设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PM档案是医疗设备档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是PM档案存在的价值,“患者安全”永远至上,是JCI认证的核心价值之一,“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做好PM档案管理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季慧芳 张小芬.基于JCI标准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实践(J). 中国病案,2014(11).

第2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系统;系统升级;信息管理

目前,在用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虽然能够实时跟踪设备检测计划及送检情况,但尚不够完善,各项参数的检测记录仍然停留于纸质记录,查询具体参数检测数据慢,工作效率低[1]。为进一步完善现状,在原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从而提高质量控制数据管理,加快实时查询速度,减少档案存储空间,最大限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2]。

1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使用现状

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记录采取的是手工记录模式,而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周期检测与修后检测周期无法关联,即某台设备在周期检测到期前出现故障维修,维修后进行修后检测,但周期检测日期不能自动更新,导致数据出错[3]。(2)无电子检测记录,不利于设备系统分析,不能实时清楚某设备几个周期以来各个参数分析情况,无法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有力证据并为下一步设备故障备好相应配件,从而无法提高设备维护速度及提高设备使用率[4]。(3)需要提供相对固定的房间存放历年的检测原始记录,不仅不容易保管,而且浪费空间。(4)虽然有医院质量控制设备的检测情况,但是具体参数不完善,且临床不能实时查询具体参数,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5)由于检测时先进行纸质记录,之后再通过电话或系统结束工单来通知科室领取设备,导致不能第一时间将设备情况反馈到临床[5]。这种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导致资料存放困难,存放年限受限,查阅数据费时费力,无法充分发挥最有效的工作效率[6]。因此,充分反映出目前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信息化集成度低。基于以上问题,将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块进行升级,不但规范了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使其在信息化、精细化及实时动态上提高一个档次,而且实现了全程无纸化操作,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分析[7]。

2升级版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

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升级后,动态实现检测计划的准确度,保证设备及时送检,达到设备管理信息化数据的高度集成化,更好的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依据。系统界面如图1所示。

2.1管理流程的升级

系统的流程模块为医院所有科室开通。在质量控制管理模块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检测不合格,在其维修后再检测等相关记录不能无缝隙衔接,而通过升级使其达到无缝衔接,提高设备全寿命管理追溯[8]。其网上流程为:登陆医疗设备运维管理系统→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填写设备基本信息→生成计划→科室根据计划提醒功能→送检设备时点击启动计划→检测工程师收到设备后进入系统点击设备执行并开始检测→检测完成后提交原始记录。

2.2健全管理机制

通过系统的不断更新,完善质量控制中心的集中管理、零散分析、实时查询以及质量控制设备历年检测明细数据,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资料存放空间,降低设备管理成本[9]。(1)集中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模块管理流程,将设备维修模块同质量控制模块关联起来,即设备检测中出现检测不合格,系统将自动生成一条维修记录,维修完成后再继续检测;剔除了原来检测不合格还得重新进入维修模块发起维修单,维修后再到质量控制模块发起质量控制单,其流程衔接不起来,为实际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同时不利于单台设备的全寿命管理。升级后系统进一步提高设备集中管理及全寿命管控[10]。(2)零散分析。升级后的系统将记录更加详细的检测数据,并能通过模糊查询、具体数据查询对设备个别数据进行全寿命追踪,最终通过不断的实验数据,为下一步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相应依据,变被动为主动[11]。如前期通过系统对心电监护仪的气密性参数进行大量汇总,全寿命追踪,从设备开始运行至其寿命衰减至无法使用,周期约半年的时间经常出现软故障,如偶尔检测不到数据等,从而对设备使用情况有了预知,提前准备相应配件,计划性更换,提高设备使用率。(3)提高响应度。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升级后,能够实时记录设备检测原始记录,设备检测完毕后实时提交原始检测报告,同时系统将第一时间发短信通知临床设备管理人员“设备周期检测完毕可以领回去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完善了检测信息的高度准确性,避免原来系统结束工单时间同纸质原始记录检测时间不一致,导致计划不准确,设备会出现过期状态[12]。升级后系统保证检测时间与其系统记录实际完全一致,提高数据准确度[13]。

3结语

升级版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满足质量控制设备从新购到报废全寿命精心数据管控,同时进一步实现了质量控制设备信息化管理程度,为医学工程师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有力的论证数据,从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维修,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减低设备管理成本[14-15]。

参考文献

[1]崔骊,李向东,云庆辉,等.在用医学装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9):111-113.

[2]孙莹.浅谈我院如何完善医院计量管理工作[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2):82-83.

[3]严潭,胡立勇,林芬萍,等.医疗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8-11.

[4]石春卉,崔红,闻永林,等.计量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3,26(4):32-33.

[5]顾立亭.医疗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的相互协调[J].经济管理,2013,26(4):32-33.

[6]严谭,林亚忠,田君鹏,等.基于HIS平台下医疗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设计[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42-444.

第3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

一、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636.49亿元,同比增长28.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3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为606.38亿元,同比增长17.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92个百分点;企业数为915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8.7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26万人。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数分别为239、33、45、280、79、60、179 个,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6.12%、3.61%、4.92%、30.60%、8.63%、6.56%、19.56%。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4.60、0.40、0.69、8.15、1.10、1.15、2.61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4.57%、2.14%、3.69%、43.54%、5.88%、6.14%、13.94%;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52.70、26.56、42.59、18.97、24.84、30.50、40.76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多20.30、少5.84、多10.19、少13.43、少7.56、少1.90、多8.36万元/人。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9.42、9.53、27.85、207.23、39.39、28.00、95.07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4%、1.50%、4.38%、32.56%、6.19%、4.40%、14.94%;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4.69%、31.76%、34.45%、28.92%、29.05%、28.08%、35.1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3.79、高3.28、高5.97、高0.44、高0.57、低0.40、高6.71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分别为242.58、10.63、29.35、154.71、27.40、35.19、106.5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0.00%、1.75%、4.84%、25.51%、4.52%、5.80%、17.56%;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7.89%、10.97%、13.82%、15.60%、14.98%、23.47%、19.6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44、低6.48、低3.63、低1.85、低2.47、高6.02、高2.24个百分点。

(二)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7%、1.60%、4.26%、32.15%、6.50%、4.31%、15.12%;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1.21%、43.19%、48.00%、27.64%、36.30%、24.48%、43.20%,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1.32、高10.66、高15.47、低4.89、高3.77、低8.05、高10.67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234.98、10.32、27.33、215.79、41.77、26.37、99.7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5.81%、1.57%、4.16%、32.88%、6.36%、4.02%、15.19%;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29.42%、47.35%、46.17%、29.75%、31.84%、27.57%、41.67%,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81、高15.12、高13.94、低2.48、低0.39、低4.66、高9.44个百分点。

(三)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6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80亿元,同比增长40.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7.56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亏损面为21.8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6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7.5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5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26.51、0.53、2.10、14.46、2.73、4.12、13.1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1.71%、0.83%、3.30%、22.75%、4.30%、6.48%、20.63%。

二、进出口情况

(一)医疗仪器及器械

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为4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10.28亿美元,顺差增加了5.88亿美元。

(二)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

进出口总体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为25.76 亿美元,同比增长34.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57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9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5.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3.81亿美元,顺差增加了1.88 亿美元。

分地区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25.76 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额前5个省(市、区)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累计出口额分别为6.48、4.98、4.54、3.15、2.23亿美元,其累计出口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2.96%。累计出口额集中度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4个百分点。去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4.70%。其中,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较快的是海南、、湖南、内蒙古、重庆等省(市、区),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为413.95%、248.05%、152.05%、102.97%、100.9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9.25、213.35、117.35、68.27、66.29个百分点。

分国家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亚洲和欧洲,累计出口额分别为9.07、8.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5.76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35.20%、31.15%;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大洋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2.12%、36.82%、35.65%、35.35%,比全国(34.70%)高7.42、2.12、0.95、0.65个百分点。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北美洲和欧洲,累计进口额分别为7.40、6.3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20.07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28.73%、24.47%;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98.44%、60.64%、35.93%、34.44%,比全国(31.07%)高467.37、29.57、4.86、3.37个百分点。 从贸易平衡看,表现为我国贸易顺差的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与北美洲等地区是贸易逆差。

三、行业动态

(一)2009年我医疗器械出口机遇大于挑战

据业内专家预测,国际药械市场消费量不会因经济危机出现而发生较大变化,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全球经济环境极其恶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为理想的发展势头。而且,我国是中低端诊治设备、医用敷料、中低值耗材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许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对优势,有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一定份额,这些产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国家替代。相反,欧美日等成熟市场应对危机势必选择符合注册上市标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和性价比越来越高的产品,为我国医疗器械达标产品提供了机遇,进而使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选购同质的我国产品成为可能。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对危机中采取了加大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转变营销模式和研发资金重点投入潜力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2009年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潜在势头。此外,国际货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和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着经营企业心理预期,再加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医疗器械重点品种的成本预计将呈上升之势,并进而推动价格上升。但由于许多涨价因素是刚性的,最终生产经营企业和客商将共同消化涨价压力,预计部分产品的出口量将减少,同时,部分产品如医用敷料、医用家具等产品尚有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空间,适度化解了上涨成本,即便如此,在整体环境萧条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额仍将维持在18%~24%的增长幅度。

(二)医疗器械行业将受益于新医改方案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据了解,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五项基本改革。由于目前政策并未对这8500亿元作出分配说明,分析人士对这一投资的流向有颇多猜测。具体到8500亿元在这三个领域中的分配比例,分析人士表示很难进一步猜测,但可以预见,这部分投资将给药品及医疗器械市场带来较大增量。中信建设研发部研究员周鸣杰认为,国家加大投入将会给政府采购品种带来高速增长,这包括基础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但尽管整个行业存在扩容利好,但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市场份额的增减很可能参差不齐。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从2008年12月30日起,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这个历时6年、几易其稿的《办法》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专门的法规性文件。 虽然我国在2002年就开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试点工作,并于2004年全面展开,但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深入推进。时至今日,《办法》的出台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必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轨道。

第4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管理;发展方向

现代医院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能够直接地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其宗旨是满足临床的需求,其核心为尽可能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医院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以及员工的素质都应该在不断提高,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以及设备都要不断更新[1]。自2009年12月1日卫生部了关于消毒供应室三个强制性标准,各地供应室在不断提高各方面工作质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目前医院供应室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医院供应室的现状,应该更加注重各环节中质量的监控,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管理质量的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对现存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改进,还要对其中不符合管理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不断改进,以求现代医院供应室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临床而服务。

1目前医院供应室的不足状况

1.1人员结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以年龄偏大的护士占大部分,同时可能由于部分领导对医院供应室的重视程度不足,将一些无法安置的人员安排在供应室工作,导致了人员的结构和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均衡等问题[2]。同时由于工作人员能够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较少,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老化。还有些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不注意对自我的保护,在处理污物的时候不愿意使用围裙、手套以及护目镜等用品,导致其身体的暴露部位以及衣袖等部位被污染。再者有些工作人员不重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对器械以及管道的清洁不到位,甚至有的导管内还残留有血渍。

1.2一次性无菌用品管理在一次性无菌用品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次性无菌用品入库时发觉生产的厂家所提供给的质量检测灭菌报告批号出现错误,或者入库的一次性无菌用品没有提供质量检测报告单,甚至有的厂家所提供的无菌用品其外包装贴的仅为消毒合格证,诸如此类的无菌用品仍然入库使用[3]。

1.3设备设施供应室使用的设备陈旧并且设备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一些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足导致了某些工作的预期目标不能按时完成。

1.4外来器械管理由于外来器械在各级医院使用,部分医院由商负责清洗以及包装,而供应室只负责对其进行灭菌,但是有些商并不具备有器械清洗以及包装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器械的清洗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对医院感染所造成的潜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4]。

2管理决策

2.1院领导的重视医院领导应该对医院供应室的重要性引起重视,供应室应该设置在医院内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区域,并且布置合理、规范,建筑面积要足够并且建筑的设计要符合要求。供应室内采用现代化的消毒以及清洗设备[5],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2.2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对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配备,不仅应该注重个人的素质以及工作的能力,更加需要注重整个工作系统的效应,配备有不同学历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人员,能够使人与人之间优势互补,达到整个工作系统的优化。

2.3技术支持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特点,可以有计划地组织进行院内以及院外的学习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除了注重知识的培养外,也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6],才能更好地为工作服务。

2.4设备更新及网络管理医院供应室应该根据医院的需求及时地新添设备或者更新原有的老旧设备,以保证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同时对供应室实行网络管理,通过联网的方式传达供应室要送达各科室的物品,通过网络的形式为临床工作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物品的浪费以及无菌物品的反流现象,更加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更可以帮助减少发生院内感染。

3管理及管理方向

3.1健全制度要加强医院供应室的管理,首先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供应室的工作要求以及质量标准协同管理,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加强管理,对管理更加细化,规范整个工作的过程,并有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可以追溯,对于在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以求实现供应室的各项发展目标。

3.2加强防护工作人员在污染区工作时要做好各种防护准备,因此要加强对人员防护意识的培训,避免人员在接触废物是徒手进行操作,若是有特殊污染的器械更好做好标记,同时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要规范其操作流程。

3.3小组考核制度[7-8]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建立小组考核制度,建立起文件式的质量控制标准,由考核人员分工进行督察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物品的洁净程度、包装是否规范、各种穿刺针是否合格,对打包的合格率以及灭菌的合格率均应该达到100%,对不符合规范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整改。

3.4严格灭菌要严格进行灭菌程序,做好各个方面的监测工作,每天要检测使用的灭菌器是否完好,装载物品要严格规范,使用各种手段对工作进行检测。每天要记录各种检测的结果,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同时为了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消毒过程中的设备、操作台、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等均应该作为检测管理的重点内容。

3.5改进服务供应室最终仍是服务于临床,因此要及时征求临床反馈的意见以及建议,应与临床工作及时进行沟通,在工作中形成互动,供应室通过自身的工作质量取得各临床科室的支持、信任以及配合,供应室根据临床反馈的信息实行自身的质量改进,以求更好地位临床工作而服务,例如根据各科室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运送的时间以及运送的次数,对于某些科室长期不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做到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供应室是医院感染中一个需要重点控制的部门,要建设其现代化的医院,就必须配备有一流的医院供应室,需要不断地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明确其管理方向,使医院供应室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翠.区域性医院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473-474.

[2]潘继瑛.探析现代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持续改进[J].吉林医学,2010,31(27):4844-4845.

[3]麦桃香,谢春梅,唐小龙.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06,4(3):358-359.

[4]李洋.医院供应室物品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0):63-64.

[5]Greenberg,A,Angus,H,Sullivan,T,Brown,AD.Development of a set of strategy-based system-level cancer car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Ontario,Canada.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5,1236-1238.

[6]姜涌,王艳丽.供应室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03):153-154.

第5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国民经济的进步,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国内各大医院的医疗设备也不断裁汰、更新, 但是如果医疗器械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计量失准,便极易导致医生诊断病情出现失误,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进而使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医疗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刻不容缓。

一、开展医疗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的背景

按照《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计量器具检定包括强制与非强制两种检定方式,前者指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按照规定,对涉及到结算、医疗等方面的计量器具必须强制检定。从医疗计量器具检定所包括的对象来看,诸如血压计、心脑电图机、X光机等医疗器具多数均采取强制检定方式。

二、开展医疗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的原因

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医疗器具,医疗器具的检定工作对于治疗的效果和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医疗计量器具经过长时间的适用,由于各种环境影响及正常磨损,加上维护适用不当会使其计量参数特性等发生变化,例如血压计测定的结果不准确就会延误病情,甚至造成患者瘫痪;如放射影像设备分辨率低,则将导致影像出现图像模糊的情况,进而导致医生在诊断患者病情时,易出现贻误病情等问题。因此医疗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周期检定,而属于强制检定范畴的医疗计量器具由于操作设备的精密性、检定仪器的标准性和检定人员的专业性等原因,对这些医疗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由计量检定部门负责监管,具体的检定机构设有固定的检查周期,各单位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必须强制执行。

三、开展医疗器械仪器计量强制检定工作的阻力

1、院方对医疗器具计量强制检定工作认识不深

之所以对医疗器具进行检定,原因在于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要维护企业的公平。对于医疗计量器具来说,一直以来,大多数医院只用不检,特别是乡镇医院所用医疗器具,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从业医生人员数量少,因此使得医院对于医疗计量器具的管理欠缺规范化,更有甚者,一些单位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检定,不愿配合检定部门的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医疗器具的准确性带来了风险。

2、检定人员对医疗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业务不熟

从实践角度来,部分检定人员未能形成危机意识,职业素养较为欠缺,同时对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领会不够,在计量器具检定的专业知识方面亦存在明显的短板。有的检定人员的从业素质也不高,在检定的时候敷衍了事,没有责任心,记录也是草草写几笔,不能达到检定效果。

3、部门对医疗器具计量强制检定工作监管力度不大

医疗计量器具的监管不仅需要医院等使用单位的自身监督和管理,还应当由相关的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管。然而实际情况是,现今诸多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对计量设备的使用较为陌生,此外,考虑到在行政监管过程中欠缺相应的检查标准,因而导致行政监管部门难以对医疗计量器具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管,即便履行了常规监督检查工作,在准确性与可信度方面通常也会存在争议。

4、政府对医疗器具计量强制检定工作重视不够

医疗器具的计量检定工作不仅要靠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工作,还要紧紧依靠各地区的党委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被定义为事业单位性质,然而受财政资金的吃紧,这些计量技术机构所得到的财政经费扶持十分有限,导致其只能通过业务创收的形式获取运营经费。然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计量技术机构的传统运营模式受到较大地冲击,特别是部分计量技术机构的相关设备较为老旧、技术也相对滞后,造成其日常运营举步维艰。

四、开展医疗器具计量强制检定工作的对策

1、注重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升医疗检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从医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践行与落实情况来看,医院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有鉴于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从下述方面推动医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的相关从业人员对《计量法》等计量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以便提升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进而创设出高效的医疗计量工作氛围;其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重宣传医疗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科学的宣传部署,使每一个医务人员树立责任意识;最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组织医疗计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帮助其创设、健全计量管理网络,创设完备的计量器具信息档案。通过前述工作方式与工作内容的改进,不但能够使检定结构精准地掌握医院在用计量器具的底数,还能够履行检定部门的服务职能。

2、注重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作用的发展,全面提升检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

首先,医院应当选派本院的技术带头人与技术骨干参加新规程、规范的培训,以便使其能够掌握前沿的检定技术、检测手段;通过参观学习同行经验或者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对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并且开阔视野,提升检定工作质量,使自身职业素养得以强化。其次,医院应当发挥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的作用,如可以组织专业检定人员技术培,开展全市范围内技术交流活动,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内审工作规范本单位的工作行为和检测行为,提高本单位工作人员对平时检定工作和记录进行自查自纠的能力,确保单位出具检测报告准确可靠,实施科学有效的检定,做好技术支撑服务工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下县指导兄弟单位的技术工作,为其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带动兄弟单位技术人员实现检定水平的提升、操作技能的规范。最后,医院应当营造学习型气氛,鼓励检定人员认真学习前沿检定知识,掌握前沿检定技术,检测人员素质整体提高才能跟上现代医学计量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的科学的发展,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才能落在实处。

3、建立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提升计量检定地位。

加强监管力度,对医院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是提高医用计量器具受检率的有效手段。执法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理顺检定工作顺利完成,每一次执法处罚后应对后期检定情况进行复查。对不合格设备进行淘汰,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同时依托媒体监督的方式,创设长效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强检设备计量品质合格,性能优异,进而彰显出质监部门的规范作用,通过前述举措的实施,能够确保检测机构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全面提升计量检定地位。

第6篇:医疗设备检测报告范文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2010年卫生工作暨抗灾防疫工作会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这次会议是全县上下共同抗击百年不遇旱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贵松局长对2009年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教育、水利、食药监局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都讲得很好,完全赞同。等会,邓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也是全县卫生系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的一年:一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9年是全县卫生工作全面巩固提升的一年。16个乡镇卫生院得到改(扩建,并配发了医疗设备,新建了35个村卫生室,规范性县医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制定和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2009年全县住院分娩率达68.15%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三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全县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7%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四是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较往年大幅增加。五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度加大,参合率达90.73%惠及39.82万人(次六是新桥镇试行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级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全县卫生工作者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此,谨向全县卫生工作者,关心支持帮助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县卫生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今年。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挑战在于:县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卫生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较为薄弱;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生活方式疾病、生态环境疾病等对群众的健康造成了明显危害,做好卫生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疾病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机遇在于:一是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推进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省、州将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必将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近几年来,卫生事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力度较以往大幅加强,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扎实做好今年抗旱防疫工作,既是挑战,更是全面检查自身薄弱环节,巩固提高的大好机遇,有助于我总结成功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也显著增加,有力推动了卫生事业发展。能不能抓住这些机遇,就看我否将工作切实做实做细做到位。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州相关精神,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实施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今年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的要求,做好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等工作,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新变化。

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强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二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让群众了解报销范围、报销程序,提高政策知晓率。截止目前,仍有部分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没有达到州规定的95%以上的目标,问题出在哪里,要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希望各乡镇和卫生部门的同志加强调研,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及早解决,确保达到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目标。二是县卫生、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管,坚决打击在新农合报销中以少报多、重复收费、不合理用药等违规操作行为。凡是发现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三是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县卫生部门要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确保年内完成新农合信息网与定点医院管理系统的对接,完善网上审核,网上结算和网上监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积极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县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试点乡镇“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帮助他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条件成熟的乡镇继续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力争在全县全面推开,取得实效。

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鼓励基层卫生人员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务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县卫生部门要认真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村级卫生人员队伍。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项目促发展,逐步改善我县基础卫生医疗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县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与上级单位对接,力争14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等一批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利用好中央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省级设备配置经费,实施好村卫生室和4000户农村厕所改造等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抓好规范性县医院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特别是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医疗机构的龙头”要充分利用好建设规范性县医院这一机遇,高标准强化专业技术,高品质打造优质服务,高起点定位医院发展,力争成为全州一流的县级医院,带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提高服务质量。当前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规范投诉管理,实行首诉负责制,建立好医疗纠纷应急预案,对重大医疗纠纷要早发现、早处理,不留治安死角,避免酿成重大事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对重大事件的责任要依法严肃处理。

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一是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艾滋病、麻风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措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完成国家下达的项目任务。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各项防控策略,保护好易感人群。二是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力度,确保目标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接种。2月24日全县疾病防控工作会上,要求各乡镇在3月底之前对流脑疫苗和基础免疫疫苗接种进行查漏补种,今天已到期了4月初县政府传染病防控督查工作组将到各乡镇督查,督查结果要进行通报。当前,持续大旱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县卫生、疾控部门要把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及时调运疫苗,迅速开展防控工作。三是继续实施“农村孕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和“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等项目,切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治疗工作。全县4万人份疫苗已分发到各乡镇,各乡镇要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要求和接种规范,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食药品监管和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重点要加强乡村医疗市场的监管,有计划地对乡村个体医疗机构进行专项整顿。强化职业病防治,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继续实行职业卫生责任制,落实职业病监管防控责任,杜绝职业卫生公共事件发生。

三、联防联控。

全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去年八月至今。截止目前,灾害已造成全县22万余人、9万多头(匹)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大灾要防大疫,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高度警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疾病防控和饮水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切实做好大旱之后可能发生的疾病预测和防控工作。卫生、疾控部门要将大灾防控大疫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一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抗灾防疫的工作准备。一是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突发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对大旱之后可能发生的疫病的预测、防控预案工作。根据专家建议,大旱久旱易发生霍乱、甲肝、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疾病和疟疾、乙脑等虫媒体传染疾病,当前的卫生防控工作就要从这“两防”着手,为这几类疾病的爆发、流行做好阻断工作。同时,县是鼠疫疫源地,加之今年特殊的气候,鼠疫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可能带来潜在巨大威胁,更不能对鼠疫防控工作掉以轻心。县卫生部门要细化霍乱、甲肝、伤寒、痢疾、疟疾、乙脑、鼠疫、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病防控策略和实施方案,做好各类防疫药品、水源消毒物资的储备调运,用铁的纪律保障防疫人员、物资到位,措施执行到位。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县卫生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对乡镇、村医务人员培训,使他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的诊疗知识和水源消毒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治水平,确保出现疫情时“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筑好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许多乡镇严重缺水,二加强水源食源检测、监管。都在积极地寻找新的水源,可能有部分水源点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如不采取消毒措施,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各乡镇要在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辖区内新启用的水源点进行全面检测。各乡镇新启用的水源水质检测,由乡镇水利站抽样送县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出具检测报告。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供水的水质检测按原渠道送检,对经检测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源,由县疾控中心出具水处理指导意见,乡镇水利站组织实施。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集中供水点的监管,督促、指导供水管理人员搞好集中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记录,存档备查。质监部门要加强桶装水生产企业监管,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桶装水生产企业要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上市销售。食药监、卫生监督部门要对食品卫生、餐饮卫生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饮用水源的监控,防止和杜绝因监控不到位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县城饮用水消毒的指导,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县城饮水安全。农业部门要深入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检测,严防食源性中毒事件发生。

提高群众传染病防控、安全饮水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安全饮水知识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掌握饮用水消毒方法和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各乡镇要发挥村医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切实肩负起村级卫生防病常识宣传、指导的责任,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病和传播途径。各级各部门向缺水地区送水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饮用开水,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和安全饮水工作。县教育、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管理,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指导,严格要求学校必须坚持晨检制度,严格执行旷课学生、生病学生跟踪管理制度。全县所有学校必须购置烧开水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开水。要求学生必须喝开水,不得吃隔夜食。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宣传阵地,动员学生向家人、邻里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形成县、乡、村、组、学校、家庭、单位共同防控传染病的良好格局。卫生、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整治,严防集体性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营造健康清洁的卫生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整脏治乱”工作立即深入开展“清洁城乡、人人健康”和以灭“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学校、建筑工地、工厂、矿区为重点,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清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积极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开展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活动,彻底清理室内外卫生。动员广大群众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消灭“四害”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努力切断疾病传染途径。

四、加强领导。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