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3结语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转型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82-05
一、引言
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市场化转型是从分权改革开始的,①包括中央 (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和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转轨与转型的核心在于放松或者取消政府对私人经济的管制,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②这种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③实践中,分权改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带来粗放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土地财政等,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难点问题。事实上,自2003年步入新的转型期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责任划分等多方面的关系是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关键,④而大多数研究却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财政分权改革。
按照邹至庄的划分,Reform是“改革”的意思,Transition是“转轨”的意思,Transformation则是“转型”的意思,可以按照制度变迁过程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经济改革分为改革、转轨和转型三个阶段:从1978-1992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92-2003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阶段;2003年以后,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体制完善阶段,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指这个阶段。洪银兴将以往经济转型归结最为突出的是“三化”,即市场化转型、现代化转型、全球化转型,⑤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⑥
如何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有效破解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下一阶段经济转型的重点在哪里?严谨而仔细的回答问题需要理解经济转型深层次的推动与制约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起始于政府财政分权,政府在改革中始终承担主导者的角色,沿着这一思路,从经济组织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两个视角对以往经济转型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对经济转型成本与绩效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形成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政策建议。
二、发展战略、财政分权与经济转型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学术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不断深入。抛开改革和计划经济信息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国内研究分别从新古典的资源配置与制度经济学成本效益对中国经济转型本质进行探讨。
1.发展战略、财政分权视角的中国经济转型本质理解
一是从经济政策或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经济转型。林毅夫等认为转型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改革以前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战略变革后促使国家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而这个比较优势又是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话,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 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进而使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采取的是比较优势战略,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强行进行“赶超”。
改革就是要使企业基于资源禀赋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自生能力),而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激励,指令性地发展相当多的不符合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企业。加上政府的赶超愿望,重工业企业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而不具备自生能力。在政府的垄断保护和扶持下建立的企业缺乏竞争力,从而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问题。如果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痛苦和高额的转型成本,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成功,有赖于消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产权、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问题,让企业能够有正常的管理。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31日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所依赖资源的不断减少,许多城市相继进入资源开发的成熟期和枯竭期,同时城市面临的问题如经济衰退、环境严重污染、失业率高等越来越多,经济发展逐步陷入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当尽早,越到后期转型越困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中中央政府主要从体制方面着手,尤其是财税政策方面制定利于资源城市转型的政策,对资源城市成功转型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很少针对资源城市制定特殊的财税政策。主要问题如下:
(一)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小。由于国家多年以来一直对资源型城市实行原料低价政策以支持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形成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初级产品之的剪刀差,使资源型城市很少能有自身的积累。大多资源型城市经济实力不强,城市负担较重,必须国家下大力气、增加转移支付力度来促进资源城市转型。
2、针对不同资源城市特点的财政政策缺乏。我国资源型城市有的正处于资源开采的旺盛期,有的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针对不同的资源型城市,财政应给予有差别的财政政策,为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没有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于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兴接替产业。但是,现行财政政策大部分都是针对现有资源型企业的,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没有特殊的财政支持政策。
(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企业所得税方面。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先前享受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五年内享受过渡照顾。这种过渡实际上是对外商直接投资东南沿海特定经济地区的区域性优惠政策的保留与延续。这对于亟待转型资金、需要大量外资投入的资源型城市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对资源型城市的特殊状况缺乏必要考虑,必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的分配办法不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税方面。资源税作为针对自然资源开征的专门税种,直接引导调节企业对资源的开发行为。现行资源税的税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当地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悬殊,迫切需要改革和调整。
3、增值税方面。由于资源企业没有“原料”供应,其进项税额几乎为零。如果将资源业和制造业实行完全相同的增值税政策,必将导致资源企业增值税纳税负担的增加。资源型城市在增值税方面分享比例低,不利于优化地方财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其他产业。
三、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改革建议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现实状况,反思政策制定的不足方面,继续探索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真正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财税政策方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一)财政政策改革建议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方式扶持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应该提高对采煤沉陷区的资金补助比例,增加对资源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安置的专项资金补助,妥善解决中央煤炭企业下放前的历史遗留拖欠工资和安全生产欠账。其次,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集中扶持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并能充分吸纳就业和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
2、针对不同资源城市特点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各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应有特殊的财政政策。如对于资源开采旺盛期的资源型城市,财政应当给予政策使资源企业减缓对资源的开采,更多进行资源的精深加工。而对于资源枯竭城市则可以出台政策支持旅游业、绿色农业、林业的发展。
3、出台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资源型城市要转型就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使城市不再仅仅依赖现有资源发展。政府可以采取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资源枯竭型替代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跳出资源的约束陷阱,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另外,还应该依据资源型城市特点出台不同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政策。
(二)税收政策改革建议
1、优化企业所得税。(1)建议在企业所得税对老企业优惠的过渡期内对资源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消除因特定地区过渡期内的特别优惠对资源企业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2)应调整到资源型城市投资的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办法,凡是到资源型城市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所得税全部留归地方,中央不再收取提成,这样能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留下更多的转型资金,为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3)对于一些典型石油、煤炭企业为了资源枯竭后进行转型而逐步投资于高新技术、环保、资源替代型产品和项目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实行减计收入或者实行低税率优惠,以激发资源型企业进行转型投资的积极性。
2、改革资源税。资源税制改革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建议资源税改革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由矿藏资源扩大到非矿藏资源,以便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地区的林木、草场等重要资源;(2)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改从量计征为复合计税。这样可以保证一些资源地区滥采资源的现象尽少发生;(3)对资源地区处于资源已开始下滑、急需发展后续替代产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倾斜,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
3、给予资源型企业一定增值税政策优惠。为了减轻资源型企业增值税负担,建议在全国实行统一增值税政策基础上,在资源型城市试点更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帮助资源企业重振生机。一是可以借鉴国家在所得税上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节能效益显著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可考虑对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的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广告费确定一个合适的扣除比例;二是适当提高资源型城市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可将增值税分享比例由目前的25%提高到30%或40%,增值税增量返还系数也应适当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许信胜.牛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6.8.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经济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6.29.057
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其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因而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等各类新兴产业的推动,活跃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们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顺势迸发。从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倡导创新创意的创意产业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它关注产业的文化内涵,更加强调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性以及社会功能。因而,文化创意产业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首先,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究其根本,文化创意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因而它的基本内容是文化与创意的有机结合,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到消费者。其次,高附加值与融合性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高附加性,同时是多个领域内容的融合,这也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有着深远意义。最后,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产业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同样不例外,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科技、创意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首先,以创意为重要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机会,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促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加快经济复苏进程。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文化产品能够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倡导以需求来推动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更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后,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更是文化产业同其他众多相关领域的融合。这不仅能够帮助文化创意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以及独特的内容,更能够调整其行业结构,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行业体系,为经济增速贡献更多的力量。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组织不成熟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方法以及管理规范尚未确定,这也就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摸索阶段,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速度。建立起完善的产业组织,使其更加规范地发展,是目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储备。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人才,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后备力量。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该方面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在层次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也是阻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只有尽快完善相关的产业组织才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逐渐发展到初具规模,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受到各地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及其不均。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较好,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的支持更多。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目前众多的娱乐性节目,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
3.3 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推出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规划,这就导致不同区域间产业发展不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出现空间分布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等内容的保护力度不够,相关从业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另外,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外界对其投资有限,加上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众多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建议
4.1 完善组织模式
要想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尽快完善其产业组织模式。首先,必须尽快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其次,培养创意产业相关人才,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最后,加强对各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4.2 优化产业结构
要想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长久发展下去,必须重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针对地区优势力量,建立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在集中的创意产业园区内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对传统生产、营销方式的转变。其次,在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摆脱过去那种一味模仿的困境,找到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4.3 健全政策环境
健全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将其提升到发展战略层次,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等技术的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工作者积极创新文化产业形式,加强对其他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最后,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丰富的投融资平台,确保企业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备力量。
5 结 论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世界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完善组织形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健全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经济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2]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关键词:转型升级 行业协会 作用发挥 立法促进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固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要真正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仅靠政府的外部推动是不够的。行业协会作为企业自愿设立的行业自治组织,在沟通行业意见、协调行业行为、约束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其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一、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类型分析
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在什么领域发挥何种作用,却是需要细细梳理和加以类型化的。郁建兴、沈永东、吴逊等学者基于“会员逻辑”和“影响逻辑”、“市场支持性”活动和“市场补充性”活动等相关理论,提出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对内可以发挥“规划发展”、“设计研发”、“品牌创新”和“市场营销”,对外可以发挥“对外交流合作”和“与政府部门合作”等作用,这些职能构成了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六个基本维度。行业协会的这些职能固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有着重要意义,但笔者认为这些职能是行业协会对经济发展作用功能的一般共性之描述,而非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特殊语境下行业协会独特功能之揭示。立足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特定语境,笔者认为行业协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功能可以类型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经济转型升级个别行为的助推者功能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既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决定,又是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市场自发行为。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转型升级谋取发展优势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据浙江省调查总队2011年对770 家中小工业企业负责人的专项调查显示,认为转型升级是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的占到77.4%,而认为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的则仅占11.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常常为了谋求竞争优势而积极主动地实施转型升级。以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走转型升级之路。2010 年底该公司成功转型后,市场竞争力极大提高。企业转型前,主要产品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8亿元左右;转型后,主要产品产量和技术含量得到提升,预计2011 年主营收入可达到10 亿元。
转型升级虽然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单个企业在面对是否需要转型时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这也往往造成部分企业在转型问题上犹豫不决或动力不足。在此种情景下,作为以服务企业为根本宗旨的行业自治组织――行业协会则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和团体优势,扮演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角色,在专业帮助、资金支持、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帮助,消除其在转型升级中重重的顾虑与不足。
(二)行业经济转型升级整体行为的引导者功能
如果说行业协会在个别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可以较好地发挥助推和帮助角色的话,那么行业协会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则是发挥着关键的引导者角色。转型升级虽然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来看转型升级并非是所有企业的自觉行为。根据课题组对200多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56%的企业其产业结构在近5年内没有发生变化。在问到“未来3年是否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作出调整”时,依然有近4成的企业选择“是”。这说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依然对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项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据调查,38.1%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为“一般”、“不重要”和“很不重要”。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在产业结构、经营策略上表现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转型升级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和挑战。要让企业舍弃旧有的设备、工艺、模式甚至较为熟悉的领域,去面对更多的未知与挑战,对某些企业来说仍然显得动力不足。
要让转型升级成为大多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自觉行为,依然需要强有力的角色进行引导、规划与协调。这个强有力的引导者不是政府,而应当是行业协会。因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应是来自于市场本身或者说来自于行业内部。政府的积极推动只是扮演一个外部促进者或服务者的角色,它只是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治组织,在凝聚行业共识、引导行业发展、协调行业行为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的这种特殊优势,决定了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特定角色。
(三)政府经济转型升级管理行为的制衡者功能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更多的应是扮演服务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角色。政府要做的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非主导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进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自然也不例外。政府应该更多地从宏观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避免由政府直接主导或干预企业的转型升级活动。然而,要求政府仅仅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政府力量相对比较强大的我国。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自然演进型的发展道路不同,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虽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切实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向现在的“有限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受传统管理模式惯性思维的影响,政府仍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介入到经济活动去,管了许多不该由政府管而且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进程,固然在某些特定情形可以暂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从长远来看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安心扮演好服务者角色而不至于错位或者越位呢?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制衡者功能。一方面,通过联合和凝合行业力量,形成对政府的制衡,避免政府的不当干预;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使行业自治权以及承接政府的部门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介入。
(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立法行为的参与者功能
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国家应通过财税、金融、环境保护等法律制度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和外部环境。行业协会作为现代社会框架体系下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充分发挥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立法的参与者角色。通过影响和推动国家的相关立法活动和进程,营造出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和影响国家的立法活动,已经成为当代政治民主化和治理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美国,由于国会议员无法确切了解每一议案的细节,许多立法议案的审议,常常不得不依靠游说活动以及一些专业的行业协会提供的咨询意见以寻求帮助。我国的行业协会虽然还不象美国行业协会那样成为游说和影响国家立法的重要团体,但其依然可以通过加强行业调研、提出对策建议等方式为国家的立法活动提供建议。行业协会通过更多的在国家立法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国家立法活动向着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前进。
二、推进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作用发挥的立法措施
(一)加强有关行业协会自身发展的制度立法,为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基础和保障
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虽然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认同,但在立法层面,我国依然缺乏相对较为完善的法律来加以规范。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立法,除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外,其余大部分为等级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如《国资委行业协会工作暂行办法》、《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温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等等。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法律层面的行业协会或者商会立法。缺乏较高等级立法的现状,导致了不同地区、部门以及不同群体对行业协会认知和态度的差异,进而影响到行业协会自身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阻碍了行业协会功能的发挥。要使行业协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法律上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性质以及组织运行等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行业协会能否在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快政府管理方式改革的相关制度立法,重新构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新型互动关系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社会管理模式,把政府看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实施者,排除或限制其他社会力量的扩张与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现在的“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转变。一方面,政府的活动范围在不断缩小,政府不再是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另一方面,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却愈加突出。在这种情形下,就要求必须重新定位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行业协会不再是政府要防范或单纯管控的对象,而是政府可以倚重或者合作的重要力量。国务院2007年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注重对行业协会力量的发挥,将政府外部推动与市场内部自觉行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加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制度立法,如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政府委托行业协会代行部分管理职能的立法等,使行业协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推动和鼓励政府将那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以及不便管”的事务转交给行业协会。正如莱斯特・赛拉蒙所说, “事实上,当政府转向大力资助非营利组织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时,政府与非营利领域的关系早已是合作多于对抗。”
(三)加强财税、资金扶持等有关行业协会发展保障的制度立法,为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动力和支持
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财税、资金扶持等方面的立法,为行业协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创造环境与条件。国家应逐步加大对行业协会在财税以及资金支持上的力度,健全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在税收上,基于行业协会的非营利性,政府应当对行业协会的收入给予更多减税或者免税优惠,以支持其持续发展。应该看到,尽管目前我国对行业协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已经确立了好多年,但实际上该政策刚性不足,税收部门执行不明确,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资金支持上,要研究设立政府扶持行业协会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补贴行业协会的发展,尤其是要支持那些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突出成绩的行业协会,形成推动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通过政府资助,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帮助,现在已经是国际上较为常见的做法。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对此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浙江省早在2002年就规定,对全省十大涉农行业协会的组建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每成立一个行业协会,给予经费总额50万元,分两年拨付。上海市也规定对建立初期经费确有困难的行业协会,给予必要的公共资金资助。但是这些地方性规定表明只有在行业协会组建初期遇到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才有资格接受财政上的资助,并没有确立对行业协会的长效资金支持机制。因此,应考虑通过加强经费资助方面的制度立法,使那些对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突出作用的行业协会能够持续、稳定的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以此来调动行业协会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郁建兴等.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机
制――项多案例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6).
[2]王继章.转型升级,企业需要政府帮扶什么[J].今日浙江,
2011(21).
[3]瞿鸿祥.行业协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一、阜新经济转型成果与经验
(一)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GDP由2001年70.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06.2亿元,人均GDP由3643元增长到3140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5亿元增加71.2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1年的4327元和1122元,增加到2014年的21195元和10566元,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后劲增强。一是依托资源势,建设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引进培育龙企业近90个。二是依托传统优势,建设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华能、华润等八家央企和十几家地方风电企业在阜新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三是依托能源优势,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阜新煤化工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已被列入国家和省煤化工发展规划。四是依托比较优势,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自身优势和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突出抓了皮革、液压、林产品、铸造、氟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
(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71.4万人次,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1.48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7.5%,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几近全覆盖。三是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共安置居民21万户。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坚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累计完成造林718万亩。二是深入实施了城市绿化、碧水、环保、靓化、基础、畅通、管护“七大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4%。细河治理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全面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提高
全市金融机构净利润由2001年的-3.31亿元增加到2015年末的11.58亿元。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01年转型前的41.1%下降到2015年的6.57%。虽然与发达地区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作为资源枯竭城市来说,成果相当显著。
二、阜新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 投资效益不容乐观
转型以来,阜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然而,伴随着投资率的提高,投资效益并没有相应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快速下降,表明投资效益不容乐观。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将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向高级的转变,增长的持续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二)能够支撑经济长期发展的接替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目前,阜新市部分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阶段,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不少块状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虽然较多企业在统一区域、统一产业领域扎堆,但是没有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主体产业的上下游延伸不够,产业体系缺乏深度。区域网络合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一些块状经济尚未建立紧密有效的分工协作,企业生产经营自成体系。而且相当部分企业对资源依赖严重,生态环境承受较大压力。
(三)产业锁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尚未根本摆脱
阜新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接续替代产业、“三大基地”及六大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从煤炭产业对阜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看,煤炭仍是阜新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依然没有摆脱对传统资源的依赖。
(四)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效率低下
阜新市中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在目前既有的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上市融资的条件过高,民间融资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面临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融资效率十分低下。至今为止,阜新仅有两家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直接融所占比重很小。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判断产业优势,选准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同时,抓住国家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有利机遇, 制订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转型中长期发展战略, 科学合理选择产业成长方向和替代产业。培育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 逐步实现由地下向地面, 由矿产业向非矿产业, 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 由掠夺性开采向有计划的保护性开采转变,实现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
(二)积极培育优势主体,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加快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因而应积极培育优势主体, 大力实施产业、企业、产品集群化战略, 通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现融资结构的突破
阜新市中小微企业大部分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和发展期,尚未进入成熟发展期,竞争能力较弱,上市的难度较高。可尝试逐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债券的发行。在创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积极争取差异化政策倾斜,向上级争取政策,降低资源枯竭城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或债券的准入限制,适当降低企业净资产规模要求,减免部分承销费用等,以实现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融资。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在分析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以及总结阜新发展现代农业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阜新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进阜新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转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
1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邻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土地总面积1031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3716万hm2,林地面积约30167万hm2,草场面积约7万hm2;丘陵山地占58%,风沙地占8%,平原占23%。总人口193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阜新地区人均耕地约0137hm2,农村人均耕地超过014hm2,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该地区属于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平均在711℃~716℃,活动积温337716℃,年日照时数282617h,是辽宁省日照时数最好的地区。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发量1789mm,无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发展畜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粮食年产量15亿kg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kg,大部分可用做饲料,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阜新拥有健全的种畜繁育体系,原种猪场、关山种羊场、阜新种牛场在全国种畜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阜新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历经4年的转型实践,阜新市经济转型思路渐渐清晰,即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以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构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格局,变单一经济结构为多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方向,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主导接续替代产业。同时培养玻璃、电子、橡胶、氟化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走出以煤为主的黑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建立起阜新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着重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阜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走“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场和国际市场=高附加值生态农业”的道路,努力建成为辽宁省和全国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4年实践,“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渐渐清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农业也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三种产业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寻求一个链条式的综合式产业。阜新市大力发展了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由种养业向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延伸,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园区和农业专业小区;大力发展了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70多家龙头企业,包括河南双汇、内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兴发、东阿阿胶等国内有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猪、肉鸡、乳品、肉羊、白鹅、肉兔、杂粮、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已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总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第一阶段的布局,初步构筑起接续主导产业框架[2]。
4、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26510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700531万元,增幅达26412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156%,增幅较大。农业(小农业)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业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达12318%;牧业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达6410%。4年来,林业和牧业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畜牧业迅猛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1213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经济转型给阜新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突出表现在以高油大豆、专用玉米、杂粮、食用菌、花卉、专用马铃薯、红干椒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阜新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特点是打造绿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户企业、4个产品、约423313hm2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16户企业、3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①。特色种植业中,杂粮发展尤其突出。在转型中诞生的香香食品集团、五彩杂粮公司、化石戈谷业有限公司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单的形式组织杂粮生产,使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2005年种植的约4113hm2杂粮中,为上述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就超过约0167hm2。龙头企业的引导和牵动,使小米乳、绿豆乳、红豆乳为代表的阜新市杂粮产品以独特的风味迅速打开了市场。
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
2001年国家批准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阜新市又相继建立了29个专业小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成立14家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和10个研发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小区配套设施相继完成。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仅在2003年的农村投资中,除国家和地方财政用于电网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性投资外,分布在乡镇的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完成7亿元的投资,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转型4年来,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7、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和辽宁省的支持多是针对具体项目,多是一事一议,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统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社保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没有特殊之处,在招商引资方面不具备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效应[3]。
21312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规划上报规模不大,与国家开设的专项项目对路少,很难进入国家计划,在项目争取上处于劣势,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很难。同时,国家为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设用地指标,许多转型项目因用地审批问题而搁浅,土地问题已成为阜新市招商引资的瓶颈。
8、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项目资金筹措难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阜新地方财政紧张,配套能力较弱,对一些重点项目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阜新市是信贷贷差地区,许多信贷资金靠拆借筹措,不良贷款率较高。除4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银行———阜新市商业银行,在4家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审贷权已经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报送权,没有审批权,经济转型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调查问卷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渴望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盼望尽快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体系,能获得正确市场导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盼望建立权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强迫命令;盼望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法制监管。
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阜新市转型4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阜新这样一个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尽快转变,农业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理性思考。
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业资源。
2)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打造特色产业链。人们对农产品加工食品的消费逐年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今的国际农业竞争,不再是单个产品、单个生产企业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经营成本、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是对农业资源实行纵向整合、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依靠科技支撑。民营为主是解决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在转型投入上,坚持以民营为主,地方政府应为民营经济提供便利,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一、二产业延伸,促进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4)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经济转型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争建设成中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不仅包括绿色食品,还包括生态、环境、政府服务、人文和消费。
4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
国家应尽快建立对阜新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长期有效机制和统一政策扶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最终使直接投资项目转变到政策扶持项目。例如,对阜新规模较大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可以通过国债资金予以扶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承包农业园区或养殖小区的下岗职工和农户,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对利用矿区复垦地为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创造的企业,应少征或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免征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转型成败的关键,高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团队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标准化、公开化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
411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树立环境经济理念,用市场手段经营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城市品牌。对各类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努力建设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其次,尽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气象服务、政策和法律服务以及市场营销在内的相应机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传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带动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府应重点扶持象福龙生物科技、比牛哥乳业、田园实业等管理科学、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通过辽宁省和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宣传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的同时宣传阜新转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内水源项目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41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增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水平。同时,要在农业内部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扩大、实现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415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建设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输业,强化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对接,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五是加快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体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型的重点方向,政府就应加大对相关企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实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应注意多采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应鼓励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利率、延长还贷时间,考虑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贷款补贴或者提供政策性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5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分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城市振兴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探索一条符合阜新市实际情况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之路,不仅实现阜新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为中国118座资源城市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平稳实现渐进式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光1支柱产业强阜新[N]1辽宁日报,2004-12-16(3)
由于民营企业走的是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方式,所以一定会存在改革、转型的困苦。转型不利、创新不充分成为了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面对的最大难点。只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可以打破僵局,成功转型。
1.1非公经济的差别对待,使得民营投资的政策服务不够完善民间投资形式的民营经济,并非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长时间以来都具有区别对待和区别政策。近几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非公经济36条”以及“新36条”,将阻碍民间投资的障碍接触。可是令民间投资造成阻碍的问题依旧存在,民营经济的经营范畴依旧具有很多限制。
1.2资源因素的内部制约,令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近几年来,由于发展阶段的不断转变,节能减排的束缚,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被水电、资金、土地、人才等因素束缚,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无暇顾及转型升级的问题,令产业结构调整持续缓慢,转型升级的难度不断提升[1]。通过产业方面来看,当前很多民营企业依旧无法摆脱通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来加快增长的传统形式,欠缺核心技术以及主动知识产权,长时间处在价值链与产业链的末端。由企业的构造来看,民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小。因为欠缺行业模范企业的领头,使得很多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的发展商不够长久、不够稳定,也令盈利的水平较低。
1.3底层经济的历史根源,令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动力增强很多民营企业都源自于地层经济,通过勇于拼搏才获得了当前的成就。被历史所影响,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动力不够,基础不牢固,具有小富即安的错误观念。力求生存自保,而不想要做大、做强,甘心在国内外大企业中但当配角或者加工基地的角色,只要企业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力求稳定,欠缺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再次创业的激情。由工作调研的状况可以发现,大多数民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产值时,只有保持或降低,较难再攀上新的阶段。并且具有企业家族化现象。很多民营企业在管理形式、营销方法、产权构造、激励制度方面同当前企业制度具有一些距离,欠缺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束缚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不断壮大。欠缺创新理念。创新投入较大,风险较大。许多企业不敢甚至不想要进行创新,民营企业更加如此。有的民营企业欠缺技术创新需要的资金和人才。
1.4由于需求疲软的束缚,令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民营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对于市场需求以及经营成本改动十分敏感,国内外市场只要出现波动,民营企业就一定会被牵连。目前,由于宏观形势逐渐烦琐,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外界环境并不乐观[2]。从国外的环境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十分低迷、贸易摩擦加速、欧美国家债务危机不断深入,全球经济复苏不够稳定。并且民营经济的外向依旧具有难度。由我国的环境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具有下行问题,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全新产业的发展中的不稳定性都会长期存在。
2持续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2.1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掌握的关系(1)掌握好政府同市场的联系。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对于当地经济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政府扩大政策,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可是也要发现,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体为企业,在本质上归属于市场行为。所以,政府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一定要依照经济发展的规律,清楚本身的作用,加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解作用,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保持不要缺位,也要保持不越位、不错位,积极调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让政府效果、市场机制、企业行为构成有效的合力。(2)掌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联。如果转型升级变成社会不同舆论的一般公式。可是注重转型升级,并非只强调质量而不重视速度,二者应当共同进行,缺一不可。(3)掌握点和面之间的关联。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一项十分烦琐且艰难的系统工程,牵涉面极广、综合性较强,属于面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部门从点上给予高度配合,构成政策集中力量。(4)掌握好转型和升级的关联。对于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来讲,转型是生产模式的改革,升级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在于应将转型和升级共同进行。
2.2不断发挥财务职能,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1)持续转变发展环境,加大民营企业自信。自信是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及动力,目前的状态下,优化发展环境特别关键。(2)持续完善财税政策,培养现代产业的体系。将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标杆,将经济结构转换做好。不但要有效扶持当前的农业发展,还要创建人才及服务的支撑体系。持续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以及节能降耗的工作,引领当前服务行业高速发展。
2.3持续对财力进行优化配置,打破重点领域的支撑财力有限可是需求却无限,有限的财力应当在政府的决策中成为重要领域,引领民营经济转型的升级,确保国家的战略方法、建设、产业集聚地等大型决策部署[3]。
2.4不断创新扶持方法,努力打破要素束缚不论是技术、资金,还是人才、土地方面的转型升级,财务部门都要持续创新机制,加强要素保障。
2.5持续加深管理的改革,保障政策的积极落实本着深化财税管理改革,财税运行为基础,加快财税法制的建立,充实制度体系,提升财税法制化水平。
3结论
1、海外华人应该加强和中国本土包括经济的整合,在欧美的华人,包括在东南亚的华人,应该加强和中国大陆经济、经济文化的整合,特别是大中华经济圈。
2、应该加强和跨国公司的结合。海外华人有很多的优势,有很多人在跨国公司任职,华人应该和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因为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一个主要的力量,如果海外华人和跨国公司结合,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还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
3、加强和中国三资企业结合。三资企业虽然不如跨国公司大,但是有很多的三资企业,他们有全球市场意识,愿意开拓新的国际业务,如果依靠海外华人网络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4、加强与国内民营企业结合,民营企业还在起步阶段,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机遇,今后一二十年,中国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要走出去,需要和海外华人结合起来增大发展的空间。特别是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是家族经营,处在发展初中级阶段,需要海外华人的网络。
5、海外华人经济在转型的时候,应该更多和中国的留学人才结合。因为目前海外留学人员超过110万,超过70%还在海外,这批人很多都具有高学历,甚至不少都有跨国公司的经验,都是专业人才。华人经济在海外转型的时候,特别是从传统经济转型的时候,应该充分加强和这些国际人才的合作。
6、海外华人经济转型要更多和当地文化相结合。要避免比如说西班牙烧鞋,意大利烧中国的灯笼这类事件的发生。
7、海外华人经济应该巩固和当地华人市场的结合。我们面向中国大陆,面向大中华经济圈,面向海外华人经济市场的同时,也要面向海外华人市场。
8、应该加强海外华人社团的建设。在世界各地,遍布了很多的华人华侨社团,但还是一个相当分散的形式,所以应该加强华侨社团的建设,华侨政治力量的建设。华人不仅在经济上积极参与,在政治上也要参与。这方面是一个华人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