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

第1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1-02

一、概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l、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1]。之所以这样区分,一方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出现了重心下移、注重实践和应用的趋势,出现了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价值取向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课程的安排要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考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分大小,还要针对每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实验大纲的设计,以这些纲领性的文件来指导课程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本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线和无线通信非常普及,多种通信终端的智能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送消息、缴费、转账和学习等等,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否能进行网络的分析、设计及维护;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一般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的,所以有很多课程是这门课的后续课,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极其重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服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学校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有的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教学的思路、方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要求也不一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网络建设与管理服务,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能够参与相关考试的竞争。本文以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阐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主要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重难点的解决

计算机网络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要求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案中有充分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自编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在教材中明确重难点内容,除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外,针对重难点内容使用大量实例来解释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较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

2.课堂讲授时,在正常的教学之外,根据教师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来讲解重点的理论与技术,加深学生对重点理论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和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还开设了业余的开放实验,学生自主实验、讨论分析,利用实验理解网络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4.布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书籍或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技术和应用资料,通过分析来学习网络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的重要内容。

5.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的互动和便捷,通过平台进行网上答疑,设计针对重难点内容的专题案例,针对这个案例进行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讲授法。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而且又能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经过计算机网络课题组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并经过充分研讨认为,讲授法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但是也要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的变化,如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说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时就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在备课阶段就应当对问题进行精心准备,因为提问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或者以理论为主或者以实践应用为主,课堂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提问什么样的学生,提出多少问题……这些都是课堂讲授法教学过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讲授法教学必须精心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上,而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重难点内容的定位,课堂内容的时间分配,课前和课后的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总之,讲授法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讲授法教学必须同步于教学的发展,不能过于教条僵化。

2.成熟技术采用导学法。导学法教学[2]是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它包括“提出问题―自学―答疑―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几个教学环节。它要求以技术点作为基本的问题单元点,因为对于技术的学习和理解不仅仅是教师的讲授,更关键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仅仅学习某个技术的理论,还要学习它的应用、它的相关联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等,所以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对这项技术的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布置学生课后自学,对于自学效果的检验可采用学生课堂讲解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述和总结。

3.新技术采用研究法。研究法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由教师给出针对性的研究性课题,指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讨论和逻辑思考等学习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如何在传授传统基础理论的同时,向学生讲授网络新技术?研究法教学对学生学习网络新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师选取的课题一定要新颖,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体现最新的网络技术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题成果以论文的方式提交,论文的结构、逻辑性要体现本科生论文的水平,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这里的创新点指的是对新技术的理解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复制别人的内容,定期组织召开论文交流会,对于好的论文推荐到有关期刊发表,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4.总结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是在教学中设计案例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和提问,对实际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学习的过程。计算机网络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依托功能完备的网络实验室,虽然我院有H3C实验室、锐捷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但是教学班级多且功能并不完备,这就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全面系统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选择校园网作为案例。从建网的需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交换设备的选择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讲解,将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网络实际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1.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参考华三网络工程师培训电子教材、锐捷实验室建设资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络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引进Flas制作手段,使得教学过程丰富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体现在课件的制作上,还体现在利用网络远程管理功能向学生演示校园网服务器和交换设备的具体配置上,通过查看校园网的配置使学生真正理解网络基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过程管理。我院的学生基础不扎实,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不能主动复习,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课题组教师开发了教学辅助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判,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在系统平台上练习教师的习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习题库并定期更新,讲授完某一内容后,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平台上的习题,习题成绩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平台实现了师生的课后互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时消化,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五、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H3C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和校园网的实际环境,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设计,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利用书本上、网络上或者自编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后开展小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再到实验室进行验证,全程老师进行指导,并结合理论强化学生的理解,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的相关技术。

2.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进行实验课之前让学生预习,针对实验的内容方案自主进行分析,查阅资料熟悉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结束后要在实验报告中写出每一次实验的目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利用我院校园网的实际应用平台,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服务器软硬件系统、交换路由设备和综合布线)工作中,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和校园网,使学生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4.结合网页技能训练的要求,以任务驱动形式(建立部署Web网站)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web站点的多个虚拟目录和ftp账号,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设计的网页上传到web站点自己的虚拟目录中,可以在校园网的任何终端访问自己的网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了应用型教学思路,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教学、导学法教学、研究法教学、案例法教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辅助管理系统教学;在实践教学上采用实验模拟和参与网络维护等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表明这些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光耀,张晓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03):4-5.

[2]谢盛飚.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教学法[J].新教育,2010,(03):39.

[3]魏庆琦,肖伟.案例教学法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60-61.

第2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一、利用网络资源设计教学过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我们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新武器和新手段。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和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系统过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系统改进:对网络上的特性数据进行分析,据此对网络教育系统性能进行改进。另外,随着网上交费等服务的展开,系统安全也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站点修改:对所有学生的浏览路径进行搜索,发现其中某些页面的逻辑关联。把一组频繁访问的页面直接链接,以改善网络教育站点结构;智能化服务:学生如何使用教育网站来进行学习对于网络教育提供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学生行为和所选课程等关系的搜索,发现其中的学生群学习特征和趋势等来进行智能服务,为网络教育提供者提供决策依据;个性化设计:从单个学生的浏览信息发现学生的兴趣,向每位学生提供符合其兴趣要求的个性化界面。

二、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探讨

我们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改革试验,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

1、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课前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任务,拟定出教学策略,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教案,在制作过程中,我们结合课程的大纲要求,下载网上有关资源的论述,或通过电子教案中的网址或热字连接互联网。

2、利用校园网的BBS组织网上进行专题辩论,讨论、答疑,也可以采取聊天式的解答。如统一时间在BBS上开设相关计算机课程的论坛区,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家把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上传到论坛区,从而形成一个热烈的讨论气氛,同学们畅所欲言,网上各种各样的论坛再现在大家的眼前生动活泼。其次,学生也可以通过发E-Mail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在网上布置形成性练习,复习思考题。课堂上授课和做练习历来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由于利用了校园网的便利条件,教师也可以在网上以发贴的形式布置作业、思考题,要求学生上网,引导学生到网上查资料找答案,教师起导航者的作用,在漫无边际的“网海”里,引导学生驶向正确的航线,寻找知识的精髓。学生注册后以回贴的形式递交作业,教师网上修改作业,可以对个别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4、把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安排在网络实验室进行,打破了以往只在教室上上课,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每学完一两个专题或一两个章节后,安排学生到网络实验室进行授课,引导学生上有关的专题学习网站,

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己在网上查资料,整理归纳学习内容,并在班上进行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三、实施基于网络资源的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1、避免只重网络教学而忽视常规教学。一些教师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便唯其命而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却不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因此,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2、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有些计算机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结合具体的编程语句进行实例演示。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而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3、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计算机课程便用authorware或flash制作教学课件,往往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它们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了强化,然而不容我们忽视的是: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课程内容是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的具体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第3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而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课程在现代中职院校所处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而多年来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多采用以理论为主的教材,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为了更好的讲授这门课并引导学牛未来的学习,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改革方法

综上分析,当前存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模式不合理。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与总结,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2.1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教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其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建构,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2 构建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由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自主/协作学习三个部分组成。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不同,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该模式注重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将多元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而生涩的概念,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3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3.1 课堂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教学难点多,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困难。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类比式教学法

类比即打比方、作比喻。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将计算机网络基础中较难理解的原理和概念与生活中大家熟知易于学生联想的事务作类比。例如将“通信协议”与交通法规进行类比;把“ARP报文”的作用比喻为寻人启事等,达到了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加深学习印象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通过PPT、视频、Flash的运用,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拟人化,把生涩的书本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式教学法

采用案例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局域网”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以我校的校园网作为具体案例,向学生详细分析这个网络的结构、规划方案与实施方法,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使用校园网的体会进行深入探讨。当学生对我校的网络情况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对局域网的特性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推此及彼,请学生们找出身边符合这些特征的网络,讨论它们是否为局域网。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按照指定要求设计、规划一个小型企业的园区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教师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案例出发,经过认真地总结与思考,一步步做出正确的结论,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建构,并通过作业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消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PPT、Flash等多媒体形式,结合设问、分组讨论等互动方式,紧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案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2 实验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必不可少。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网络实验室、校园网、网络仿真平台和校企共建网络培训中心为依托,将网络实验划分成“与硬件相关”、“网络规划与设计”、“协议分析”和“软件编程”四大类,以单元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方式进行了网络实验教学的改革。

(1)单元实验

单元实验在内容上包括网络基础实验和网络应用实验两部分,在手段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实”是指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的实验。而“虚”则指利用虚拟工具(如NS2、Netsim)将网络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利用这些工具构造出虚拟环境进行网络实验,充分扩展网络实验室的内涵与外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实验设备紧张和课时数不够的问题。通过对网络协议、拓扑结构、网络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网络协议的行为,了解各种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原理具体化。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题目应多样化,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鼓励教师从自己的科研课题中提炼相关题目,难度应适当,引导学生将课程设计与实际的科研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活动作为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应用的一次演练,对于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培养科研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实习实训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推进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网络培训中心,为学生开辟实习基地。加大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企业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学生实训创造机会。

2.3.3 自主/协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与课后的松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的业余时间投入在对网络知识的探索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不仅符合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内容丰富、前瞻性强等特点,也是造就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富于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需要。

(1)研究式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成果揭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这种合作建立在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完成对某一研究专题的探索上。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为每个小组安排与教学相关的研究性课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研究报告。学生们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查阅、整理资料,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个过程由全组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

(2)网络教学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形式。教师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网站为依托,为学生提供讲义、多媒体教案、参考书等学习资源,同时学生可以上传作业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网站还专门开设了论坛板块,鼓励、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开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相关讨论,教师定期在线答疑,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另一种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利用多种互动渠道,如博客、QQ、MSN、Email等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在线交流。学生间探讨问题、发表观点、交流心得、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把握讨论的方向,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裨益,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今后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教学特点,不断学习新方法、采用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一、计算机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1.1设计教学目标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计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公司组织,具有良好自学能力,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1.2计算机教学的设备要求

传统课堂的计算机要求封闭式电脑网络。翻转课堂要求的是开放式电脑网络。计算机的摆放不拘泥于这种形式。它们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参考以下网络连接形式的组合。以一个教室五到十个这样的网络组合。网络小组之间可以断开成为独立的局域网,可相互连接。便于学习小组分组学习。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

1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制定可行性的教学计划。2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设计教案,项目。3根据教案制作微课。教师可以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并剪辑教学视频,进行微课制作。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4设计教学项目指导并启发学生有步骤的完成。5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到的知识,并应用知识。6组织小组阐述并操作完成项目要求。给各参赛小组评分。7评价学生并总结重点难点,归纳总结出错误并纠正。

三、学生角色的定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主演,是课堂的主要展示者,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属于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相互提高。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以4人角色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同学应该轮换扮演A,B,C,D各种不同角色。

学生角色说明:这里以A,B,C,D四位学生为例

学生角色A:负责收集材料,写论文

学生角色B:负责课堂阐述

学生角色C:负责课堂操作展示

学生角色D:负责制作微课材料,多媒体电子材料。

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

前期学生小组分别观看微课视频,并从中得到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分归纳总结观点。促进观点形成。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现问题,并修改解决方案。直到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的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要跟课堂上的项目联系起来,可以改动一点条件要求,务必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与实际想结合,要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我所用。

六、教师总结的教学设计

教师总结要切中要害,要总结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抓住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七、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简而言之:就是肚子里有多少货就拿出来??稹F兰郾曜季褪强纯次颐堑难?生是否能真实的解决实际问题。靠死记硬背的小聪明是完成不了项目的。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真枪实弹的考核,也是对个人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可以以项目的权重来设计考分。评价体系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参考学生自主参与项目实践所取得的感受和领悟评判得分。区别于传统的笔试加机试的分数考试体系,翻转课堂的教学体系为:即总分=笔试*权重+项目1*权重+项目2*权重+项目3*权重+……+项目N*权重+论文*权重。这里对教学评价标准提供一下参考。1课程计算机网络的评价标准是如何连接网络,配置网络。2课程Photoshop的评价标准是网站的美工是否美观。3课程服务器的搭建评价标准是装系统,搭建服务器。4课程网页制作的评价标准是购物网站的制作。5课程数据库的评价标准是建立购物网站数据库。6课程计算机基础的评价标准是找出坏零件,组装成完整的计算机。

第5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

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以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二、三层VLAN 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 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 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hi138\Com]

1、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在内容组织上可以立体交叉,可按照逻辑顺序将各章节统一排列,或以知识单元为中心进行编排。学生可以打开各级目录进入章节,也可以直接进入各知识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初学者按照章节顺序步步深入地学习,也有利于复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不同的章节。

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 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③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在线解答功能,通过BBS论坛形式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 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①教学内容明确。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大多对资源信息的建设追求大而全,建设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课件库、答疑库、试题库等,数量十分庞大,但没有针对学生进行内容定制,因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查找所需学习资料。然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本身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很难在如此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适合其使用的学习内容资料,使得各类资源使用率低下,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所谓“信息过载”问题。

因此,在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②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应以自主化、个性化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解决了学生集中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

③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教学中的“互动”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种互动是跨越“时空”

限制的,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区、QQ 群、E -mai l 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6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学 网络资源 重要性 分析

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代人生存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教育部在2007年明确提出要“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基于这个要求的提出,大学生的公共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以此来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加分。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网络资源凭借其丰富多样性的特征,也被广泛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有力的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

1 网络资源应用的现状

“网络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益深入到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获取资源,交换信息的重要平台,它代表了现代高新科技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和网络普及的发展,人们逐渐倾向于将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画上等号。作为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的共同的产物的网络资源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资源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增加学生的实践训练机会的有效的手段。当前通过网络技术来应用各种网上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平常的现象,以计算机网络作为载体,通过网络资源为师生双方进行信息的交换,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不仅是在就业竞争中的显著优势,更是一项生存的技能。

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逐步完善,并在教学的运用实践中日益显现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网络资源引进计算机教学的课堂,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代教学的状况,它是真正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体现,弥补了以前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教师依据本校的具体的条件,并根据网络的环境和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和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重新安排,设计网上实践的课程,以此来补充课堂的传统的教学这很好的缓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的现状,提高教学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2 网络资源的优势

网络资源是整合了的在网络上所能够找到的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信息,它具有涉及的范围广,所涵盖的信息量大,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征。凭借网络的通信功能,能够使网络资源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介,学生接受知识信息,教师接受反馈信息。因而在高校的计算机课堂中可以具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第一,网络资源的可增值性。我们都知道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可以说处在不断地更新中,而且更替的时间很短,这种高频的运动是的各种信息处在不停地增加中。将网络资源引进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可以保证资源能够得到及时的完善、更新和重复运用。而且网络资源的迅速更新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获得最新的资源如研究的最新的成果,刊登的最新的论文等。学生在这个信息量丰富的高频更新的平台中,可以快速的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自主的制定学习的计划。

第二,网络资源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共享性。网络资源凭借跨国网络通信和超链接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学生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或地点查找不同地方的不同时间的信息。它是面向所有人的,任何人都有权利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发现放入资料库中,与别人分享信息。

第三,网络资源具有反馈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聊天、交友的软件层出不穷,如:微博、QQ、微信、飞信、论坛、博客等,这些软件的开发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我们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向教师提出疑问,反馈信息,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学生解答疑惑,传递信息,及时准确的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甚至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这不仅建立师生间友好和谐的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及时的做出合理的课堂规划,提高教学的效率。

最后,进行远程教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概念,而远程教学就是正对这两个概念的一种有效方法。远程教学有两种模式,“一是利用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远程教育:一是以网络环境为主要支撑,借助网络这个媒体,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课件、辅导资料和练习实现沟通的非实时远程教学。”网络资源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课件,供浏览的网站和相关知识信息,形式与课堂上的教学稍有差别,可是知识体系却基本相同。

3 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型课程,而在我国当代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教学水平、课堂基础设施等的限制,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机会较少,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丰富,动手能力却不足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因而将网络资源引进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课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就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模式而言,依然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重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来安排课堂学习内容,而学生则只需要被动的接受,通常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无法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来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的进程,这也极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根本达不到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而且在社会竞争中不具备优势。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大学生不可能是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接班人,不仅个人的升值空间有限,对于社会和国家所能够做出的贡献也是极其有限的。

而将网络信息资源引进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机会。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手段。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运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建立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一是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二是替学生答疑解惑;三则是为学生的讨论互动提供一个空间;四则是方便教师下达任务,布置作业。从学生的角度说,在教师建立的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既可以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又能够启发思考;再者,通过自己运用网络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既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查找网络资源来进行程序编写的练习,或者寻找一些适合的程序编写的辅导教程,以此来增加练习量,提高计算应用的能力。

第二,网络资源汇集了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可以为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提供资源。“教学设计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教学理论,针对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制定出相关的教学实践方案。”教师通过互联网,既可以在资源信息库中查找自己教案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所找到的教学资源既可以自己留用,也可以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学课堂采用的一般是多媒体教学模式,既方便教师的编程的过程的讲解,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引进网络资源,丰富教学的内容,启发学生深入的探究思考,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建立讨论区,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讨和信息交换。

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做好下面这些工作:第一,进行信息的删选、过滤。虽然网络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是也不能不经过任何加工就直接运用在教学中,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使其既满足教学的需要,具备借鉴性,同时又能够提高教案设计的水平。第二,教师要进行网络资源整合。网络资源内容数量十分可观,教师在应用这一资源是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因为,网上的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删选。

第三,高校的招生不再是局限于本市或本省的高中,而是面对全国范围的所有考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基于各地的参差不齐的教育条件,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体现出较大的的差异。对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可能已深入生活的各方面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计算机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可是,对于山区的或者是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计算机对于他们仅仅还只是一个名词。所以在进入大学以后,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对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学校的基础设施等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水平的要求,所以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提升。再者,计算机是一种知识更新频率最快的学科,然而教材的内容却不能像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一样频繁的更新,所以,如果仅仅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课本上,是绝不可能跟上新息更替的速度的。因此需要通过网络资源来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学习,制定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计划,得到全面的发展。

4 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由于使用的过多,形成了较强的依赖,这非常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要做到下列几点:

第一,避免过度重视网络教学。大学的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注意不能因为网络资源的丰富而过多的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的教材的教学。网络资源的应用只能是一种借鉴和参考的资源,而不是教材,所以不能将重点放在网络教学上,而是根据教学的需求,适时适量的使用,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而过多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是这样的方法却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创造,这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注意网络资源中多媒体资源的选择,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良好的课堂氛围。

5 结语

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广泛使用,网络资源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中,使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应用既可以配合自身的水平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用和分享。教师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将网络资源的应用融入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致,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获得较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易唐唐.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2]胡引翠.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测试通报.2005,(3).

[3]张建先.新西兰高校网络教学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06,(2).

[4]崔均明.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资讯.2011,(15).

[5]巫滨,刘建寿.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探讨[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2).

作者简介

龙昕(1976-),男,四川省泸州市人,汉族,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硕士、大学本科;现任职于四川警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数据取证、信息安全。

第7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依据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能人才,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从2000年开始,笔者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计算机网络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络编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际岗位,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调整,并围绕着主干课程进行课程建设。2006年该专业的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本文结合这门课程建设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我系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队伍中,有副教授3名、讲师3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实验师1名、助理实验师1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4人,平均年龄为34岁。教师均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半数教师曾主持过校园网建设或来自于企业,教师队伍既具有与该课程相关的专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经验,又有娴熟驾驭该课程教学的经验。主讲教师屡获殊荣,多次在讲课大赛中获奖,数年年终教学考核成绩优秀。

2.教学内容建设。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开发Web应用程序的能力,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开发语言和数据库两部分内容。目前开发语言和数据库有多种,但在有限时间内,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前后衔接来选取教学内容。

(1)开发语言的选取。目前常用的动态网页设计开发语言有ASP、JSP和PHP,而且三者都有相当数量的支持者和使用者,由此也可以看出三者各有所长。但ASP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ASP是Web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

②ASP使用VBScript、JavaScrpt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作为开发语言,结合HTML代码,可快速地完成Web应用程序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重点介绍VBScript,它是VB的一个子集,学生在前导课程中学习过VB,因而掌握VBScript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能与以前所学知识内容衔接上,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③ASP用于构建Windows服务器平台上的Web应用程序,而我系所开设的课程均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熟悉的界面使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也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动态网页设计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选取ASP作为开发语言。

(2)后台数据库的选取。ASP动态网页设计必须要用到后台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学习的是SQL server。因此,我们选取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

3.教学方法和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这类人才,要引导他们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来获得“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的经验。在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建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案例”、“实验项目”和“实训项目”实施课程的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将配置ASP运行环境、HTML语言、VBScript语言、ASP对象与组件、ADO对象等知识融入到典型案例分析中,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所使用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该课程所必须的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单元实践采用“项目模仿”模式,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周实训采用“项目调研、项目开发、项目验收”三段论式教学方法,模拟企业真实开发环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每编写一个Web页都要通过浏览器调试浏览页面效果,因此该门课程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实验、实训课程在机房完成。

4.实验与实训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因此,上机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机实验不是简单地重复和验证课堂授课内容,而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联系项目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开发,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我们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了实验内容,注重了综合性、实用性、趣味性。

实训是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训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一个Web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任务。实训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检验,是结合社会实践进行技能训练的一次综合练兵。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掌握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经过一次开发Web应用程序的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实训时,学生可以采用规定题目,也可以采用自选题目。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出题搞Web应用程序设计,但题目应具有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难度和工作量不得低于指导教师要求。

5.教材建设。我们还很重视教材的建设。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教案、讲义和实验、实训指导书。2007年在中国铁道出版社主编出版了《ASP动态网页设计》。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我们有效地将教学设计、实验设计、改革思路融入其中、贯彻教改意图、实践教改思路,使得精品课程成立体化建设态势。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质量和课程特色。搞好课程建设,对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和更新,否则就会随着课程的发展而落后。

2.加强实践教学,实验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项目需要不断更新。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高素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课程开发者要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驾驭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要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随着课程的发展和需要,针对高职的教学特点不断适时改革教学方法。

5.需要构建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不断促进对课程的整改。

6.教材建设。IT类课程教材的特点是发展更新快。需要下大力气研究、设计、编写更新出内容新、体系得当的教材。

三、结束语

第8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一、利用校园信息网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计算机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检测考试、师道训诫的外力,依靠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反复强调来推动。而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这种变化,是由外在的纪律控制向内在动机控制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安全、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十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2.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轻松宽裕、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起发。”利用校园信息网络形成的智能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裕、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创造环境。通过虚拟互联网技术,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网站下载到校园网上,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在互联网上浏览、查寻、搜集,获得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整合有用的学习资料。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3.丰富的教学资源,推行基于网络环境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则和确定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对人们潜能的开发和兴趣的强化,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网络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的优势,能很好的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查阅信息资源,也可以对资源进行分析、加工,也可以和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二、利用校园信息网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新的教学模式形成、发展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取决于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更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使用局域、广域和国际互联网,应用多媒体、学会电子备课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掌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将成为优秀教师的新的技能。

校园网的建设,针对全校教师提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目标,并通过培训和实际应用操作全面推进,使所有教师具备这些技能:具有流畅的网上信息双向传输功能,教师可使用终端查询、调用中心资源库数据,满足网上备课需求;可利用备课平台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可通过提取教案库中模板教案进行再创作的方式,实现教师教研成果与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软、硬件整体环境改革,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实验探索。其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动员一线教师参与资源开发,是学习资源质量、数量和使用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2.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很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课程更新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速度上都更加突出,定期地研究课程的知识结构,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知识老化。通过校园网构建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扩展教师的视野,及时了解专业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有重大影响的新概念、新技术、新环境及时适当地引入教学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通过了解同行的教学情况,及时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通过网络应用,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网络上资源丰富,不仅有很多的教学资源,也有很多有益于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源。利用网络这一优势,不同学校、区域的教师可以共享科研成果,还可以进行交流协作,共同研究。突破以往地域的限制,尤其随着语义Web的应用,还可以解决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障碍。

通过网络应用使广大的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局面。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产生越来越多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通过校园网的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体制改革

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指导课堂和其他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式。围绕着课堂教学多年来开展了不少教学改革试验,但是,多数还停留在单一的和浅表层,究其原因,是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 近年来,人们开始积极探索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双主”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应试技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提高识记知识的效率。但它的致命缺陷在于,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的一大进步,它使每个学生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个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依据何克抗、李克东等专家的研究,“双主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要把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又避免两者的消极因素。这就是在基本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作为教育过程的基本环境,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2. 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

我们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自2004年开始,充分利用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于教学中,例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适合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明显的优点。第一是便于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由于生源基础不同,加上教学时数的限制,对于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差距很大,从而给基于群体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式学习。第二是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例如,学生课下通过浏览电子教案,可以进一步理解课程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再如通过使用自测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测试,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程度和状况。

3.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内部印刷的讲义和公开出版的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和试题库等,课程所用的教材、实验方案、网络课件、考试系统、网上教学支撑软件平台等教学资源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各种媒体互相补充又充分强调了各自的特点,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各类学生学习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教案知识点呈现方面的优势,及时加入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加大课堂信息量,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便于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此外,还需要建设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支撑软件平台,其主要功能有:学生和教师注册、浏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信息、学生浏览学习、师生交互、作业评判、网上答疑等。还可以在网上教学平台提供开放式的动态课件,其内容随着学生的提问过程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个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可以成为另一个学生问题的答案,便于信息的积累。实践证明,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开展网络化教学

以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为目的,研究探索一种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探索网络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课堂教学+部分网络教学,网络教学+面授辅导,全程网络教学等。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在平台随时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与辅导,提高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使教学过程管理更加科学化。

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网络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逐步创建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例如网络化分级教学能够解决不同基础、不同教学对象同班教学、教学内容组织不好控制的问题,利于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由于生源基础不同,加上教学时数的限制,给基于群体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使用网络课件,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复习,就可以解决这些矛盾。

5.改革实验课教学

充分发挥校园网具备的信息高速传输,数据多路并发和资源高度共享的特性,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由试验研究和典型课变为常规课。随着试验研究层次的不断提高,使得实验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科研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6. 改革考试机制

实现灵活的考试机制,突出能力的考核。建立课程的试题库,研究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比如利用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和试题库进行考试改革实践,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考核的科学性。

时间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能力考核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9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关键词:CAI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

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学生所淘汰,大学、中学乃至小学的学生们已不满足于这种教学方式,打破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动态的、开放式的新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也是每位教师的心愿和职责。

我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课件研制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多媒体给(CAI)注入了活力。近几年,CAI在发展的深度及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认知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基础理论指导下,CAI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课件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都预示着,一场CAI热正在校园内兴起。那么,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呢?“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计算机辅助是手段”是CAI教学中应遵守的教学原则,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能自己制作一些辅助教学软件

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和增长的社会需求,不断学习是当前社会对每个成员的起码要求,教师更应如此。具体到教师对辅助教学的学习,其中包括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对必要的相关技术的学习。

辅助教学软件的来源很广泛。目前,市场上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层出不穷,每一种软件都有它独有的特点和技巧,我们要收集、购买必要的软件。当然,也不能指望软件公司推出“拿来就能上课”的软件,也不能依靠其他教师的现成软件,因为教案是根据教学目标、教科书及学生情况由教师写的,每人一个样,一次一样,教学效果软件也是同样道理,所以,教师应利用方便操作的工作台,收集不同素材,加上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制作或与周围同事合作制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本专业的特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其针对性更强,更适应教学,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通过这些软件的制作和应用,教师不但能更深刻地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能更进一步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当然,教师不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很难制作出实用的教学软件。所以,我们在呼吁推出优秀教育软件的同时,也要在广大教师中普及计算机知识,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有其必要性

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前,要对其必要性做充分的论证。从古至今,任何一种事物都没有绝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亦然如此,当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有些专业或课程内容是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能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转换,也会对学习发生兴趣,这些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带来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用辅助教学的课,非要将计算机搬进课堂,那是哗众取宠,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计算机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才是真正的主体。如果我们仅将计算机用做“电子黑板”,即使界面做得华丽漂亮,但对实际教学缺少价值,不但浪费了时间、精力,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辅助教学是不可取的。比如有这样一个课例,其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基本结构,教师把它做成了时髦的辅助教学软件,界面美观、大方,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无论软件如何精美,学生面对的毕竟不是实物,并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教学是失败的,所以莫不如打开机箱,让学生对照实物来听课了。所以,CAI必须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特有优势,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所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形象地、直观地、简洁地让学生接受,这也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三、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维新罗克(M.Cwittrock)在他的关于学习过程研究的“生成学生模式”中曾提出:学习过程不从感觉经验开始,而是从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选择性注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激活与维护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上,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恰当地利用投影、幻灯、录像或计算机等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也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赋予了计算机丰富多采的表现,而教学也完全可以因为计算机变得多姿多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一般来说新事物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尤其在课堂上当学生们厌倦了烦燥无味的讲解时,计算机辅助教学给讲堂添加了无穷的魅力。但是,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学软件的选择不可忽视,首先是内容,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要能够充分表现本堂课教学内容,切不可为了更多的教学内容,使软件变得杂乱,而冲淡了教学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使CAI有鲜明的教学性。比如在计算机课堂上,丰富的软件功能和完美的界面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神奇的计算机世界。

四、就我院教学设备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

1、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它是由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主机(教师机)、一台控制机(服务器)及若干数量的学生计算机组成,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平台和自身开发的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可由教师机实时传送到时学生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授课、辅导、讲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机以人──机交互的形式进行自学或练习,充分发挥了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Windos98的操作时,教师就是一边进行讲解,一边在计算机屏幕上演示,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屏幕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另外,当教师提问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过程传到教师机上,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程度,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综合功能的多媒体电化教室。它是由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电视、视频设备及音响设备组成,形成由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表现的教室,其特点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常规电教手段相结合,既有计算机多媒体,又能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相带、录音带等电教软件。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的板书、教材、图表、图片等常用教学媒体显示在大屏幕彩电上,也可以运用动画、文字、投影等现代媒体,彻底摆脱了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充分运用了幻灯片、投影片等常规电教设备。另外,还可以与多种信息网联,大大丰富了信息量,这也是体现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最佳形式。

3、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Internet网已成为国际间最大的互联网络,CHNANET(中国计算机互联网)在国内已经广泛延伸,CER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已相继建成校园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教学形式既形象生动又不受时间制约,而且也能方便地进行互访,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双向功能。它把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打破了计算机单机学习封闭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建成一个非常好的双向交互的教学环境,可以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目前现有的教学内容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教学内容还有待完善,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

五、一堂生动的课例

教学内容:图像处理

教学场所: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授课步骤:

(1)复习Widows98的画图程序和映像功能,并通过实时传送的方法将教学内容送到学生计算机屏幕上。

(2)学生通过单机操作熟悉并了解画图及映像的使用方法。

(3)由学生画一幅图画或计算机硬盘调入一幅图画,利用画图或映像对图像进行处理、编辑(可对图像进行翻转、拉伸,并加批注等)。

(4)将处理好的图片或图像传到教师机,由教师进行批阅、评价,并查找问题及指出修正方法。

(5)将每位学生的作品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让每位学生参观,吸取好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