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渔业市场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神经网络;安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备受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安徽国际外向拓展的先锋产业。若要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对旅游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决定安徽旅游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而旅游需求预测为旅游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深入分析安徽旅游业市场需求,并利用神经网络对安徽旅游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对安徽旅游规划及旅游业冲刺万亿产业,建设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87.42亿元,同比增长18.55%。其中,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09.9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接待国内游客2.45亿人次,同比增长15.84%。
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旅游业竞争能力的外在表现。本文在整理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1分析可见,安徽旅游业呈现如下特点:首先,安徽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及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国内旅游人次从1998年的237725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400万人次,增长了1768倍;而入境旅游人次也从184198人次增长4446000人次,增长了23倍。国内旅游收入从1998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980.5亿元,增长了34倍;而旅游外汇收入也从7036.05万美元增长到226000万美元,增长了近31倍。其次,从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市场对比来看,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发展强劲,尤其是2008年前,入境旅游业的效益明显高于国内旅游业,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增速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且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旅游人次的增长率,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市场提升潜力较大。最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受外在因素干扰较大。如2003年,受“非典”事件的影响,安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明显出现了大幅下滑,尤其是入境旅游发展严重受阻,市场风险较大,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又具有较强的复苏能力,2004年,旅游市场出现大幅度反弹,尤其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78.4%,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68.6%。
2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神经网络法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具备模拟人脑的信息分析功能,且因其具有非线性、非限制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模式识别、市场预测等方面。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的特点是信号的传播是前向型的,误差传播是反向型的,该学习过程能较好地揭示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内在相关性,减少信息损失,易于进行市场预测。此外,神经网络在做预测前要先进行网络训练,通过训练使网络具有联想记忆和预测能力。神经网络法可用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即通过研究过去的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训练,利用一个经过适当训练的神经网络去解决一些由数学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如可用时间数据序列的前k个值[X(t-1),X(t-2),…,X(t-k)]去预测下s个值
本文根据旅游市场数据收集的实H情况,运用Matlab软件,采用单因素神经网络法进行安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2.2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预测实证分析
2.2.1预测对象的选取
本文选取安徽省旅游业市场需求发展情况作为对象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根据安徽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等实际情况,选取1998年至2015年安徽省旅游人次与收入作为预测研究的基础数据,设计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2.2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由表1知,安徽各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呈逐年递增的现象,且增长率呈现非线性关系,难以用一个线性关系式来表达相关数据间的关系,故本文将利用神经网络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假设可以根据前几年的旅游指标数据预测当年的旅游指标数据,即按照以往四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以预测第五年的接待人数及收入,可列矩阵表2。
如表2所示,2013年以前的数据为训练数据,2014及2015年数据为验证数据。根据安徽旅游业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本文设计相应的单因素模型程序。因模型输入变量中的数据变动范围较大,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构建BP神经网络,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并应用样本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待构建好的模型经过多次的训练过后,达到了预设的精度要求后,便可开始预测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数据。
2.2.3数据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模型实际要求,本文设置网络隐藏神经元数目14个,各项指标网络分别经过5次、2次、65次和5次迭代后完成训练,其误差均达到预定目标以下(见图1)。
从图1、图2可以得出,训练后的网络对样本数据仿真效果较好,除个别数据外,预测的误差率均较小,模型训练能力较好。由此,现可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安徽相关旅游指标的实际预测了。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3结论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国内旅游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单因素旅游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导入前四年数据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进行预测第五年的旅游人数及收入,预测效果较好,误差较小,该预测方法可继续广泛运用于各种市场预测中。但同时,针对旅游市场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今后可考虑综合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如多因素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法等)进行旅游市场预测。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未来几年的安徽省旅游业收入增加比例均在9%以上,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28%,旅游效益较高。因此,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做好美好安徽旅游宣传工作,推进旅游业国际化和特色化水平,在扩规模的同时调结构,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真正实现安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而加速推进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安徽日报.上半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EB/OL].http:///html/ahrb/20160826/article_3490283.shtml,20160826.
[2]朱证.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凝血功能分类模型[J].中国电子商务,2010,9(7):3738.
[3]周晓晔.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沈阳经济区为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一、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则完备
(一)立法完善美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如颁布《人力开发与培训法》(1962)、《职业教育法》(1963、1990)、《公平就业机会法》(1965)、《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1974)、《就业培训合作法》(1983)、《成人教育法》(1996)、《劳动力投资法》(1998)。[2]期间,美国政府也把终身教育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立法体系中,国会于1976年10月12日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把从业人员一生的职业发展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发展阶段。继《终身学习法》之后,1993年颁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为其后建立各类学校及各种社会教育机构相融通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进行职业教育的大体系奠定了基础;1994年颁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向各州提供资金,帮助建立使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场所的服务体系。经过不断完善,美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二)政府定位妥当美国政府并不直接进行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方面的操作性工作,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并制订有关规划、政策、法规,搜集、提供相关信息,拨付经费等环境支持性工作上,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总体来说,政府更多是发挥投资引导作用,企业、受教育者本人、州和地方政府才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对雇员进行培训。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投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有限资金的导向作用,如只有参加由政府制订的培训就业项目的教育机构才能得到相应的经费,或是资金跟着培训对象走。美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中还发挥着积极协调和联系相关方的作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工业部门、商业组织、就业部门、雇主组织的横向合作日益增多。
(三)民间机构作用显著美国职业教育的项目繁多、工作量巨大,政府本身无法完成,民间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会性质的专业协会、专业团体是民间机构之一,主要肩负行业自律和行业保护的作用。在与学校形成的质量契约关系中,学校对教学质量负责,而专业协会、专业团体则适当控制专业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负责,同时,还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中介机构。民间机构作为中介组织还积极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促进“双赢”合作。一方面,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进,因为工商企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最有发言权,它们是职业技能需求的最好判断者;另一方面,在就业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操作训练,有利于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优化。由雇主(工商企业)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还对职业教育的项目、质量等提出改进建议,也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实际上工商企业参与了从招生到课程设置、从安排学生实习再到录用毕业生的职业教育整个过程。曾经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17万家企业成为了美国职业教育项目“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学习项目的合作伙伴,25万多家企业为高中生或者社区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职业教育实习活动。[3]美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界的契约关系就这样牢固地建立起来,使教育教学紧跟各行业发展的步伐、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二、教学与就业服务一体化
以全美各类培训为例,非常明确地以就业服务为指导思想,培训与就业结合紧密,具体的政策措施到位。政府除在立法、就业政策、培训内容等方面提供支持外,还独具匠心地推出了培训—就业“一站式”(OneStop)服务,所有参加此类培训的人员,都免费享有专人为其进行职业介绍的服务,很好地将职业介绍与培训这两种服务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培训更具实用性和目的性。对经费的投入则采用“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将参加培训的人数和培训后能否实现就业作为政府提供培训经费的依据。
三、教育周期灵活,教学服务个性化
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学周期灵活,形成了短期培训、正规学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除了2~3年周期固定的全日制外,还开设了时间仅为几周甚至几天的短期培训项目,这种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培训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除招收不同学历层次的全日制学生外,还必须承担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下岗就业培训的教学任务。美国人崇尚个性,其职业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需要提供重点帮助的对象,如长期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大规模失业的下岗人员等,美国政府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建立了“个人培训账号”,职业介绍机构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社会帮助等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如被确定到美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每个人,均有权根据培训机构以往的表现,从许可的培训机构名单中选择自己认可的机构,并接受最能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培训项目,发生的费用通过“个人培训账号”直接支付,专款专用。
四、能力本位的职教观
美国职教界普遍认同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的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美国职业教育由学科本位观向能力本位观转变的时期,能力本位观把整个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定位在———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对于这个“全部能力”的认识,美国职教界又有新发展,即新职场能力观———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把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五、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Abstrac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mpacts on the real economy in the world. China is facing the dual pressures of the domestic demands shortage and rapid decline of external demands. The market demands downturn will last a long time that leads to overcapacity and lack of liquidity in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asons for the market demands in the fatigued and proposes four major strategies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innovation, marke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o support Chinese enterprises go out of their predicament.
关键词: 市场需求低迷;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
Key words: market demands fatiqued;product innovation;process innovation;market innovation;servi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01-04
0引言
2008年9月,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性事件的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向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中国GDP构成中出口占40%,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很难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出口增幅会不断下降甚至负增长,中国将面临内部需求不足和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双重压力。市场需求萎缩并持续低迷,将导致中国企业产能过剩、流动资金紧缺、利润亏损、降薪裁员,甚至破产。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钢铁企业因需求的急剧下滑致使经营利润首次集体亏损、关闭工厂缩减过剩产能、大面积降薪裁员,小规模钢企期盼政府救助、大企业并购重组以渡过市场需求的严冬期。
1企业、创新、需求三者关系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创新就是执行新的组合,包括5种情况:以引入一种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产品创新);以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工艺创新);以开辟新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市场创新);以获得新的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原材料创新);以实现一种新的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组织创新)[1]。他认为创新提高了整个经济活动的效率,推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波浪式上升,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动力。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目前绝大多数工业产业已形成巨大的产能,远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终结,“需求导向”成为经济中的主旋律,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中国入世后,国内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大量外企涌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面临内外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进行相应的创新,革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市场,能够弥补市场环境变化造成的损失,甚至在变化和动荡中建立领先优势。当今社会,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能力,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的基业长青。
从企业个体的角度来看,创新是经营中的一个过程,是从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理念的构想、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这些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理念能够满足社会已知存在的需求或未知潜在的需求,从而实现首次商业化,完成创新的过程。从企业创新过程反向推论,人类社会新的消费欲望从产品种类、购买成本、质量和服务上提出对企业生产的新要求,诱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提供新服务来满足新需求,从而引导创新的发展方向。由此表明,企业创新源于社会的需求,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拉动力,需求的变化引导企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如图1所示。1969年,两位美国学者迈尔斯和马奎斯做了一项重要的实证调查工作,在5个产业567项创新中,四分之三的创新是由市场需求引导发生的,只有四分之一创新的产生是因为其他的原因[2]。例如,在中国电话机行业当中,TCL集团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典型。TCL集团发现电话机转盘拨号花费时间长和有绳电话机受绳长限制,使用不方便,先后推出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机和无绳电话机。
2当前市场需求低迷的原因分析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弥漫着对未来预期悲观的气氛,企业、个人都在缩减开支,导致市场需求快速下滑,并且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低迷不振。从宏观经济面来看,需求低迷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整体消费意愿和购买力下降。从微观的企业个体角度看,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市场上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消费者或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在不断变化,产生需求低迷是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经济急剧下滑使市场需求加速发生变化。从企业个体角度分析,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消费者或用户对产品种类、功能、质量和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出现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导致当前产品的市场加速饱和并且产品进入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消费者或用户对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下降;出现众多未被企业接触到的新的潜在消费者或用户,例如高端消费群体倾向于购买低端产品和节能型产品,而企业暂时未发现。
3破解市场需求低迷的创新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巨大的产能,市场需求突然萎缩,将导致中国很多工业产业集体遭遇产能过剩和流动资金紧缺的危机。市场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中国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的经营思路,采用创新的方法破解当前的需求低迷困局,熬过世界经济低迷期,迎来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因中国企业发展的历程较短,资金、技术、人才、规模的积累不足,整体实力不强,面对市场需求剧烈的变化,必须采取快速有效的创新策略,增强自身对金融危机的抵抗力,迅速破解市场需求低迷的困境,顺利渡过经济低迷期。从导致市场需求低迷的三个变化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产品种类、功能、质量和服务的需求变化,反映了现有的产品种类、功能、质量和服务完全不能或部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生产者可从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创新;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下降,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下降,生产者必须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方法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如果出现众多未被企业接触到的新的潜在消费者或用户,说明社会对企业产品的接受程度提高了,企业应从市场的角度开展创新寻找新的消费者或用户和扩大市场的地域空间范围。
所以,中国企业为破解市场需求低迷适宜采取以下四种创新策略:①通过研发产品新功能或全新产品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产品创新策略);②通过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工艺创新策略);③通过市场创新寻找新的消费者或用户和扩大市场的地域空间范围(市场创新策略);④通过服务创新推出高效、及时快捷的差异化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创新策略)。
3.1 产品创新策略
3.1.1 产品创新类型
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上出现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全新产品的开发和对现有产品的改进。例如玻璃厂首次推出彩色玻璃、超薄玻璃,就是产品创新。产品的创新必然要出现一种新的实物形态产品或具体服务,是一个结果,强调产品改变的程度。根据产品创新中产品改变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渐进性产品创新和根本性产品创新两种类型。
渐进性产品创新或称改进型产品创新,是对现有产品的非质变性的改革和改进,是一种渐进式的连续创新。企业通过学习自己以往的创新经验或模仿他人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他人的管理经验和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开发出改进型新产品。企业采取渐进性产品创新的投入与风险相对较小,利用现有产品的基本概念或原型技术,再创新出奇,建立相对的领先优势。例如英特尔的每一代微处理器都是建立在前一代技术基础之上,补充了新技术,使产品更具价值。而根本性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根本性能上的重大突破,研发出一种功能或用途全新的产品。企业在产生全新概念或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率先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开拓,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企业采取根本性产品创新是对原产品的一种破坏性、替代性创新,在研究、试验与市场开发上的投入大,时间长,风险高,而一旦首创成功将获得巨大的回报。通常情况下,根本性产品创新需要以新的科学发现所导致的技术发明或现有的研究开发成果为基础,需要有相关领域的革新配合才能实施,实现的难度大。如无线电新产品的推出就是根本性创新,它包含了很新的技术并需要新的制造工艺和服务方法。
3.1.2 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策略的选择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但对新产品的追逐是无限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的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造成的。在短缺经济时代,产品创新还显得不那么重要,企业只要生产出产品,就可以生存甚至得到发展[3]。中国已加入WTO,形成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的买方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需求低迷的形势下,企业竞争聚焦于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成为中国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市场的需求不只是静态存在的需求,也包括动态变化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产品创新是以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或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应用为支撑,开发出差异性的产品或全新的产品,满足现存的市场需求变化,或将潜在的市场激活为一个现实的市场,扩大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销量。
企业的产品创新行为是目标市场的需求与企业优势的“交集”,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创新策略,并以能否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和取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为标准。美国产品开发管理协会的研究显示,2005年美国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5%来自于新产品。另根据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调查表明,2001年到2005年美国企业销售收入的33.5%是来自于新产品的贡献。由于产品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在产品创新上进行了高额的投资,但产品创新的成功比例却并不高。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调查同时表明,最终达到企业财务目标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仅占调查总数的56%,按时上市的新产品比例只有51%[4]。中小企业因规模小、资金不充裕、研发人才匮乏,适宜采用渐进性的产品创新策略,连续对现存的产品进行改进,不断地满足消费者或用户的新需求,逐步建立相对领先的优势。大型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央企和省级国资委的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强,能够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应该在产品创新行动中充当先行者和榜样,要敢于进行根本性的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激活一个潜在市场。高科技企业和一部分以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小型企业,应以产品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勇于研发全新的产品,运用根本性产品创新策略颠覆旧市场,开创一个新市场,成为新市场中的领导者。
3.2 工艺创新策略
3.2.1 工艺创新方式
工艺创新是指工艺技术上出现的具有新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改进。例如,玻璃生产从垂直引上到平拉,再到浮法生产,就是一种工艺创新。工艺创新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通常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连续变化的过程,技术来源和参与者的组合方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技术来源和参与者组合方式的角度可将工艺创新的方式分为自主工艺创新、模仿工艺创新和合作工艺创新。自主工艺创新是指企业不是对外有技术被动依赖与购买,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模仿工艺创新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先行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引进购买或破译先行者的核心技术,进而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合作工艺创新是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人、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3.2.2 中国企业工艺创新策略的选择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已开始慢慢丧失,降低生产成本是中国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策略,而这项策略与工艺创新密切相关。关于企业工艺创新效率的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创新具有很高的水平,但工艺缺少创新。由于工艺落后,造成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产品的可靠性低、生产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例如,一家大型制氧机公司的产品通过二次创新,其产品已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但因工艺创新不足,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落后,见表1[5],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在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中,消费者或用户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力下降,众多的生产企业为消化巨大的产能必然会开展价格战,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安然地渡过难关,不能及时进行工艺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落伍,甚至被淘汰。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在资金和技术资源方面严重紧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又对工艺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应选择较低投入的创新模式,有效地回避风险,使有限的资金投人产出最大的效益,模仿工艺创新和合作工艺创新是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模仿工艺创新的低成本和快捷性,在工艺创新的先期研究开发与试验方面节省时间与资金,能够在模仿中培育和增强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新的生产体系,取得后发生产成本优势。这是适合中小型企业普遍采用的工艺创新方式。当今全球性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工艺创新活动中面对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的综合性和集群性越来越强,即使是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也会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单靠企业自身能力取得工艺创新进展越来越困难。通过合作工艺创新方式,与其他企业、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科技开发力量联合进行技术转让、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等多种形式,将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攻克技术难关,缩短工艺创新时间,在生产成本上获得领先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例如,中兴通讯在深圳、南京、上海、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和美国硅谷设立8个研发中心,加强与当地的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并与美国德州仪器、摩托罗拉建立联合实验室,携手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探索通信新技术。
3.3 市场创新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创新者,实现各种新市场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以开辟新市场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市场研究、开发、组织与管理活动就是市场创新[6]。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只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供给,而市场创新是对新市场需求的开拓与创造,使企业在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市场,在地域空间上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开拓,使企业的市场层次得到扩展,从而扩大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的形势下,消费者或用户对产品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的承受力下降,高端消费群体将从以往的高端产品市场向低端产品市场转移,从非节能产品市场向节能型产品市场转移。例如,现在家庭轿车消费中,高端消费群体对大排量、豪华型轿车的购买意愿迅速下降,小排量经济型、节能型轿车受到青眯。这种从高端产品到低端产品、非节能产品到节能产品的需求变化是全球性的变化,特别是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将在低端产品和节能产品上产生出大量的新消费者和新地域空间市场。
中国企业在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具有低成本比较优势,制造的产品在品牌定位上多处于低端市场,与高端产品并没有品质上的差别,并且在研发节能型产品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中国节能家电产品、节能照明产品、节能机电产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企业在低端产品和节能型产品上应采用两种市场创新策略,一种是将业务引入新的国家地区,开辟新的地域市场,在地域空间范围上突破发展;另一种是通过加强对新的潜在消费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并激发其兴趣和欲望,并通过新的销售渠道迎合他们的购买行为和习惯,创造出一片新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如能在这两种市场创新策略上获得成功,将能减少或避免现有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破解市场需求低迷的困境。
3.4 服务创新策略
本文所指的“服务”是依托实物形态产品或无形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服务创新是指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消费者或用户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革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不同,服务创新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信赖的、迅速有效的服务,为消费者或用户创造新的价值来取得竞争优势。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在功能、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趋于同质化,企业要想在产品上做到差异化的难度越来越大,消费者或用户不容易从趋同化的产品信息中感受到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必须在服务上做到高质量和差异化,并创造出新的价值,才能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同和信赖。以前中国企业缺乏系统、持续的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意识淡薄,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严重脱节[7]。在当前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上众多的同类产品和替代品竞争异常激烈,中国企业要把服务看作产品重要的一部分,适应消费者或用户需求的变化,坚定实施持续的差异化服务创新策略,不断地打造企业服务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顺利渡过市场需求低迷的难关。
4结论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急剧下滑,市场需求低迷将持续较长的时间。目前,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中国企业的产品销量快速下滑,中国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流动资金紧缺的巨大压力。无论市场环境多么恶劣,中国企业只要能够理性审视当前市场需求低迷的现状,正确分析市场需求低迷的原因,寻找其中的机会,采用适当的产品创新策略、工艺创新策略、市场创新策略、服务创新策略,就能够破解当前的市场需求低迷困局,顺利渡过世界经济低迷期。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 1991:73-74。
[2]Sources of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 of adoption of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innovations from early to late 1990s, in the UK. Research Policy. 2008, 37(1): 131~148.
[3]曾峭、邓家提:《产品创新的意义、机制及战略》[J];《航空制造技术》2004(2):53-57。
[4]蒲欣、朱恒源:《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产品创新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7(6):67-73。
[5]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04。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市场;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剑(1978-),女,广西人,河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教育学;马昭(1980-),女,河北人,河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 (编号:HB12JY032;主持人:张剑)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25-03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兼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教育大辞典》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为第三级教育层次,而第三级教育通常等同于高等教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均分为学历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部分,本文仅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部分做一探讨。
关于就业市场,这里主要专门针对具体的一类人才所构成的市场,这一类具体人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既有高教性又有职教性,有够用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即指高等教育程度的就业市场中,那些受过高职教育的人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
“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协调发展可以概括为既包括特定系统内的各构成部分(子系统)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协同工作的有机结合,也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之间资源的交易、信息的流动以及关系联结等方面从优配合,相互促进,进而达到良性循环。本文指的是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二)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
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其中包括质量、职业类别、地区分布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均衡,其标志是: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以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资本、劳动力的供给、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扩张能力、经济增长率等。劳动力的宏观运行与调控的重要总量指标是劳动力总供给和劳动力总需求。劳动力的宏观调控其实是对其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控。劳动力供求均衡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平衡。数量的平衡是供求总量平衡的保证,保证劳动力供给全部被社会吸收;质量的平衡,是供求质量平衡的保证,不会形成结构性的矛盾。然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平衡是随着内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原来的不平衡有可能扩大,加剧供求矛盾;也有可能缩小而趋向于平衡;另外,有可能平衡点转化成新的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当然还有可能维持原状。劳动力供需平衡是过渡的,而不平衡是持久存在的。因此对劳动力的供求进行有效调节,保持其基本均衡,是劳动力宏观配置所必须的,同时也是本文主要的目标。本文将借助该理论框架对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作一般性问题分析。
二、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建立和与不断完善,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密切联系,并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市场主要指学生就业市场。高职教育的供求毫不例外要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即就业市场制约调节着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市场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高职教育的规模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数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数量规模以及学生人数逐年攀高,到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大体相当,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1999 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以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而我国正式提出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的概念是在1993 年,仅是扩招的 6 年前。早期就业市场主要是比较初级的、较低层次的就业市场,并受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复杂的劳动分工并不存在,也并未形成对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广大需求。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受到适龄人口入学率低以及保持经济发展增长目标的影响,这一影响要比就业市场对人才数量需求变化更为显著。就高职教育而言,其发展状况与高层次人才需求数量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增长,理论上讲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应该能实现就业率的100%。但实际情况是其就业率持续不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看看,2003 年高职院校的一次性就业率为 55%;2004 年为61%;2005 年62.1%;2006-2008 年三年中高职院校就业率虽然分别达到 80%、84%、84%,但这些均为毕业半年后的统计数据,并且工作和专业对口率大约仅为 60%。
尽管从大量实证研究来看,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就业情况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迅猛的规模扩张是对高等教育需求压力的表现,而不是建立在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开始浮现,供给总量的过剩尤为突出。有研究表明,初次就业率介于 70%~90%,表示就业和社会需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由此看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状况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并未未达到基本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发增大,这就意味着对高职教育高层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高层次人才需求数量供求矛盾这一表象表明:高职高专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结构不能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造成就业市场高技能人才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等要素构成。高职教育院校是就业市场要素中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单位,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在培养数量上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应该使其结构合理化,以便实现与就业市场高层次人才需求结构及其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就业市场,由此,高职教育结构就是完全由政府一手安排的,也无所谓市场对高职教育结构的调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与就业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就业市场的变化发展相一致,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相协调越发显得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来自经济结构的影响,因此,经济结构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其改革方向。而在经济结构中,又以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以及教育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就业市场人才结构的需求来源于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类型与产业技术水平对人才的要求。高职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对高职高专的结构的改革和发展影响非常明显,反之,区域经济要素中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又为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节、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主要依据。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提升须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专业结构设置问题上,既要有超前性,又要涵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要优化自身结构,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向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等级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应按照就业市场对各层次的人才需求比例来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以此才能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并促进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现阶段我国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达地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因此,这些区域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并按照需要配置必要的专科层次高职教育资源,另外,再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总之,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发展应形成梯度式的层次结构,反应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中的合理配置,实现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市场的协调发展。
(三)高职教育质量立足劳动力市场需求质量
高职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维度概念,从市场方面来讲,雇员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市场的主体,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被视为产品,而用人单位则被称之为“顾客”,用人单位就是就业市场的需求方。产品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换言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满足就业市场需求。而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总体走向,对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一定意义的参考作用。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办学对市场的适应性, 特别是要适应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改革调整步伐的加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职教育9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跨越式的迅速的扩张后,应该把质量办学提上日程来,从而实现质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等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调整,打破原来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即要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质量观。
三、关于促进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高职教育调整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对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方面的需求展开教学活动。从就业市场供求均衡理论看,当高职教育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平衡时,称之为协调发展;反之,称为发展不协调。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协调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例如,高职招生的渠道变窄以及生源质量下降,高职招生制度存在弊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专业设置欠规范合理,教育课程内容缺乏衔接贯通等。
基于高职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现实问题,促进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
首先可以构建政府、市场互动的协调模式,即由政府控制、市场调节来促进协调。市场调节就是根据市场变化规律对高职教育的供给进行调整,并以此来实现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但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因此要加强政府的政策性引导。
再次,高职院校自身应准确定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指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备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高职院校要努力把自己建成“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还有,高职院校应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得职业素质课程成系统、职业能力课程成系统和知识课程成系统。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某个工作岗位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特征;课程体系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综合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自入学伊始就要对其实施系统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介绍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学生个人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敬业的职业情操。
另外,应该改革高职院校的录取方式。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还未摆脱传统的高考模式,还注重文化考试,类似于“小高考”,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因此,必须深化改革考试的招生制度,探索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招生考试制度及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建议高职院校在自主招生中,应适当减弱文化成绩本位的倾向,注重职业能力测评和综合素质,此外,可增加面试的比重,侧重考核考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以及综合素质,采取多元的方式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得到发挥,以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把人才培养模式从课堂上和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之回归到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培养与技能训练,从而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李继樊,罗仕聪.人力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09):197.
[3]张劲英.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与化解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42-45.
关键词:大学英语;医学行业;市场需求;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David Numan(2001)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针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第二语言教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外语学习理论和实践。而以学习者为中心,其首要问题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而目前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了解学习者的市场需求对于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非常重要。
无论是对学习者的研究还是对市场的研究,都是以需求为中心的。在英语教学方面,李萌涛,龚莉(1994)报告了一项为科技类、理工类大学生研究生编写教材而展开的需求调查,内容集中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重要性和各项技能具体的需求上。王志茹(2003)通过调查问卷和语言测试的形式,对某校200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习背景、语言策略、个人信念、语言水平等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以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本科大学生在当前形式下对公共英语课的学习需求,并指出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重要依据。姜怡(2005)探讨了英语教学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把需求分析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以某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方面做了综合考察。王斌华等(2003)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呈明显的集中态势,大学英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张雅萍(2004)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现行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根本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然而,目前的市场是一个逐渐细分的市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市场分析也需要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不同的需求分析。本项研究针对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对教学改革转型期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作出努力和贡献,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堂形式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提供实证支持,并对医学院校和理工科与科技类院校的公外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目前医学专业从业人员英语学习的市场需求,以及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具体需求分析。
二、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调查内容。(1)目前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对英语的使用需求是什么?
(2)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对市场的适应情况。(3)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对医学专业从业人员而言,哪些技能更重要?
2.研究对象。本调查针对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的应用需求进行,以在校大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从业后本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为假设(在校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需求作者另文分析),以医学专业从业者、医学院校高等学校教师、医学专业高学历学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了解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市场需求,进而对目前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建议。
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笔者参照Dudley Evans和St.John(1998)的需求分析模式以及有关市场学习需求细分要点的论述,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对5名医生、5名高校医学专业教师、5名高学历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和提高。最后形成的问卷涉及教材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堂形式、对大学英语的看法四个方面,共26道选择题,问卷开始涉及被调查者信息,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岗位、学习英语时间、英语程度等。针对医学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使用和需要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
本研究以200位包括在职医生、医学专业教师、医学院校高学历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调查问卷200份,调查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
问卷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手工录入,多项题数据采用多重二分法录入,对访谈数据运用“主题一致”分析法进行归纳,最后对医学行业从业人员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26个题项各选项的频数百分比数据来看,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在阅读方面的英语学习需求比较集中(某些选项的频数百分比值≥50%)。对于绝大多数题项,各选项的频数百分比数值比较分散,频数分布并不均衡,说明医学行业对英语学习需求有比较集中和突出的态势。
1.目前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对英语的使用需求分析及对大学英语的评价
因为受试者都是已经结束了大学英语阶段的学习,而在他们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更高阶段的学习与个人经历的成熟使得这群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中英语的地位和对自己英语学习经历的反省成为可能,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对其进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52.6%的受试者选择经常和频繁使用英语,31%的受试者选择很少使用英语,没有人选择不用)(见表1)。很遗憾的是虽然大多数85%的受试者承认英语对他们非常重要(表2),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对大学英语的学习评价不高,只有17%受调查者认为大学英语的学习收获很大,有趣的是我们对大学英语学习评价较高的受试者进行背景分析发现这部分被调查人年龄80%以上在40~50岁间,而20~30岁高学历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期间英语水平进步不大(选择收获不大或劳而无功的70.6%的受调查者属于20岁30岁之间)。究其原因,与近年来英语教育市场改革有关。目前20岁至30岁之间的高学历医学学生经历了近几年教学改革,他们的高中或大学阶段在英语教学条件、英语水平、接触英语的机会等方面已有很大提高,而我们的大外教学还照着以前的思路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以对高中生差不多的教学要求进行着大学英语的教学,难怪学生会觉得进步不大(表3)。追踪学生对大学英语不满的原因,大多数受调查者选择的答案是教师语言水平不高和教材不能满足需求。夏纪梅(2002)提出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蔡基刚(2005)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有近6万人,但合格的英语师资缺乏。这与我们调查得到的反馈是吻合的。看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应该着眼
于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语言和教学水平迫在眉睫。另外,教材的改革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改变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大量学生逃课的状况。
2.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
根据表5、表6,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看法上,受调查者呈现集中化的倾向,有一个选项的频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态势,其中频数分布集中度最高的是第一选项61.1%(开设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的英语课)。这点与我们在另一选项即医学从业人员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得到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在这一选项上,选项频数分布也呈集中化的趋势,集中度最高的选项在医学专业为主+英语语言应用技能训练。从我们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来看,医学专业或者说理工科院校目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时安排等方面应该根据其专业特点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之相关的教师队伍配置和教学评价方案,既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更要考虑到其自身专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市场“一刀切”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3.听说读写译能力对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有差异
调查发现,认为阅读能力对医学专业最重要的人最多,77.8%的人把阅读能力重要性排在第一位。其次为口语和论文写作与国际交流,分别有11.1%的受调查者把他们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与之相对,没有人把听力和翻译排在第一位。这与我们在另一选题上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吻合的(见表7)。
对于大学阶段学生英文应达到的程度描述,最集中的选项在“能够阅读英文报刊书籍并能够准确笔译”(68.7%的受调查者选择这一选项),其次为“能够读懂医学专业领域引文文献”(62.5%的受调查者选择这一选项),显然,对医学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读写的能力需求大大超过听说能力的需求,这也是很多理工科学生所面临的现实。众所周知,语言承载着“获取”与“交流”信息的两大功能,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以英语为载体的文献和数据以科技方面水平最高,比如医学。从这种意义上说,“获取”比“交流”更重要。为此,董亚芬(2003)专门撰文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里,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和突出,而对于“读、写”的地位却尚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表述。笔者以为,全国英语教学要求是否应该“一刀切”这一点确实值得商榷,对于某些专业而言,获取最新资料和信息需要以英语为载体,那么这些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是否可以设置符合各专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要求。
四、总结与建议
英语对于整个医学行业从业人员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评价不高,认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大学英语迫切需要进行反思和改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核心因素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先天不足,缺乏科研精神和兴趣,此外,缺乏危机感和挑战意识,再加上沉重的教学负担,这些都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师事实上的落后。管理部门应提供培训和开发方案,加大管理力度,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增加知识、提高技能、转变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使其加大对本职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LED光源;农业照明;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S123;TM9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85—03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美国、日本、韩国等纷纷将LED农业照明应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的众多厂商也纷纷进军农业照明领域。LED光源在农业照明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植物生产、养殖业、微藻培养、食用菌生产等,在欧美国家应用非常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4月,日本的三菱化学公司采用废旧大型集装箱,将其改造成植物工厂辅以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LED为光源进行作物的光合作用。为适应新生的植物工厂的需求,日本昭和电工专门为“植物工厂”开发了LED产品,可以发射促使农作物生长的特定波长的红光,目前已被日本10多家植物工厂采用,2010年的销售额达10亿日元[1]。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的LED农业照明也发展迅速,北欧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长期处于半极昼和半极夜状态,气温和光照均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采用了温室加LED照明技术后,农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本国的农产品供应。美国农业部则拨出巨额资金资助Purdue大学进行LED照明技术的研究,用于改善不良自然环境下的农业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农业照明中已开始采用LED,如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建立太阳能光伏LED植物工厂等。除了一些应用外,LED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相关技术研发也逐渐受到关注。2010年12月“植物工厂创新成果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家庭版植物工厂以及家庭园艺系列产品,并分别与荷兰飞利浦照明、日本三菱化学、松下(中国)电工、台湾亿光、扬子电器、欧琳集团等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LED植物照明光源、工业控制、空调环境控制、营养液制剂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达成一致。
1 LED光源在农业照明领域的优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的大面积推广,人工气候室的研究进展以及农业科技化水平的提高,进行温室合理给光以及降低给光成本的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型节能高效给光措施更成为研究的热点,新型发光材料的成功研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新型高效节能LED植物灯正是最佳选择。LED灯具有光效高、发热低、体积小、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农业照明领域优势很明显。主要表现为生物能效高、可大大提高植物栽培密度、LED农业照明应用产生的节能效果显著等。
LED农业照明光源是一种特殊的照明工具,植物生长需要太阳光,而LED农业照明光源就是利用太阳光的原理,用灯光代替太阳光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一种光源。目前传统的人工照明光源与LED照明光源相比存在着欠缺:首先人工照明光源光谱基本为线状谱线,与植物光合吸收光谱匹配不理想。能够被植物吸收的只是个别波段的光,其他波段的光都被浪费,不节能。再者由于白炽灯泡、日光灯管、钠灯等耗电量较大,同时产生很多的热辐射,不能对植物近距离照射,对植物生长光激励效率不高,大大增加了人工光照成本,因而除在一些高附加值的花卉种植和人工气候室试验中有所应用外,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光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环境因素之一,通过光质调节,控制植株形态建成是设施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光线光谱对植物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红光和蓝光,红光主要集中在630~660 nm,其作用是帮助植物开花结果,蓝光主要集中在450~470 nm,其作用是帮助植物长茎生叶[2]。应用测试结果表明,LED农业照明光源的波长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3]。一般室内植物花卉会随着时间延长长势越来越差,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光的照射,通过适合植物所需光谱的LED灯照射,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而且还可以延长花期,提高花的品质。而把这种高效光源系统应用到植物大棚、温室等设施农业生产以及育种上,可以产生以下作用:①作为补充光照,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增强光照,可以延长有效照明时间。②无论在黄昏还是夜晚,可以有效延长和科学控制植物所需要的光照。③在温室或植物实验室可完全替代自然光促进植物生长。对于绝大多数种植者来说,LED植物灯是代替日照的最佳光源。因为它的光谱完全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光谱设计,并具有高亮度和超长使用寿命等特性。④彻底解决育苗阶段看天吃饭的情况,可根据苗株交货期合理安排时间。
在温室里具有全光谱的光照对植物生长来说至关重要。早期所使用的植物照明光源非全光谱光源,无法全面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现在最新推出的植物生长高光通钠灯具有全光谱特性,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光照,能够极大地缩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时间。因而它的出现是植物照明领域的技术革命,现已成为此行业光源的最佳选择,广泛应用于水溶液培养、播种、育种、花卉栽培等领域。
2 LED光源在农业照明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照明灯具以高压钠灯、荧光灯和白炽灯为主。其中高压钠灯和白炽灯主要在冬春光照时间短或阴雨天时用于温室补光,由于高压钠灯的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使用面积较广。以一套温室使用的飞利浦高压钠灯灯具(包括灯管、整流器以及反光灯罩)为例,功率为400 W,价格为300~400元,发光效率可达120 lm/W,光通量达47 000 lm,平均使用寿命为24 000 h。目前,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约4.9万hm2,而中国约为0.35万hm2,按照每15 m2一支钠灯计算,中国需要230万支高压钠灯才可以基本满足生产需要,如此,光源装置就需要一次性投入7~9亿元,而整个世界的需求达到了3 200万支,一次性需求投入达到了近百亿元。若世界上所有这些温室补光用高压钠灯运行1 h,将会消耗电1 300万kWh。计算全世界283万hm2的农业温室LED照明补光需求的话,其数字将会再翻几十倍之多。
目前密闭式植物生长系统(如植物组培、植物工厂、食用菌工厂等)中普遍使用荧光灯作为人工照明光源,其中以组培生产中的使用最为普遍。以使用飞利浦T5三基色荧光灯灯管的普通10 m2组培室为例,每根灯管长86 cm,直径16 mm,功率为28 W,价格为18~20元,发光效率可达到100 lm/W,光通量2 900 lm,使用寿命24 000 h。在组培室中常根据灯管长度设置组培架,每层面积为90 cm×50 cm,共3层,一个10 m2组培室可摆放10个3层栽培架,每层5根灯管,共需150根灯光。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植物组培的总面积在2 000万m2以上,而在这基础上每年产量大于千万株的组培公司,中国就有300家之多,植物组培的年产值已突破了200亿元大关。按一年300个光照日,植物组培16 h/d光照时间,全国2 000万m2的植物组培面积,则需要至少3亿根荧光灯,需要投入50~60亿元人民币,照明每年耗电总量至少需400亿kW·h[4]。
现代畜牧业普遍采用人工照明促进生产,据统计,10万套、25栋鸡舍的大型集约化养鸡场,共需1 875支100 W灯泡,2007年底全国禽蛋产量2 946万t,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按10万套年产1 500 t计,共需370万支灯泡,以10 W LED光源替代100 W白炽灯可形成约11亿元的市场。参照肉仔鸡计算,其他禽类养殖业需要照明,整个禽类养殖照明市场达60亿元。
植物工厂特别是人工光植物工厂对LED光源也有巨大的需求。目前,商业化的植物工厂主要分布于日本,其总数达到了50家,其中35家完全采用人工光照明,随着植物工厂技术的日益成熟,植物工厂将是LED光源应用的一个重要市场[5]。
综上所述,中国现有农业照明市场需求量大,并且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照明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耗电量的大幅增加。随着节能理念的不断深入,农业照明巨大的市场机遇与能源消耗向传统农业照明灯具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新型农业照明灯具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绝好的机遇[6]。
3 LED光源在农业照明领域前景广阔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不言而喻。当前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比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等,高技术、低耗、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备受重视。
国内庞大的农业照明需求是LED光源发展的外部动力。LED组培专用光源具有广阔持久的市场。同时,中国是全球工厂化植物组培育苗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组培苗消费市场,国内外市场的潜力都不容小觑[7]。LED光源农业照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而国家目前又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并且已确立2012年是新兴产业继续扶持年,政府将会出台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绿色节能环保的行业发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下,农业照明领域的LED光源市场将会得到大力拓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照明领域LED光源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LED农业照明应用和生产大国,LED农业照明光源必将大大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 何德功,刘浩远.日本:“植物工厂”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J]. 新农村,2011(7):37.
[2] 王立华,陈向东,王秋颖,等.LED光源的不同光质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18):2471—2474.
[3] 于海业,王永志,张 蕾.LED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5):190—192.
[4] 宋国华,宋建新,缪建文,等.白光LED能量转换效率的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8,33(7):592—595,634.
[5] 魏灵玲,杨其长,刘水丽.LED在植物工厂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408—411.
关键词:日语就业;人才发展;市场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出口贸易额逐年递增,中国已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逐步深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单位进入中国,一方面开拓了中国市场,另一发面,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日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倾向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当今国内对日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学生就业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本次调查主要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以及社会对日语专业的需求状况,进而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在被誉为大学生就业“最难一年”的就业困境下,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的实证调研分析――长三角地区为例
1.1 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需求人才岗位调研
日语专业本科生目前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日资企业(进生产性企业,可以做翻译、总务、人事、采购等工作,进贸易公司一般是直接做业务的);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公务员等);一些综合性高校、文科院校、专科院校招聘日语老师;像酒店之类的服务行业也招集管理和日语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旅行社招聘日语导游;劳务输出公司和软件外包公司也在招聘日语人才;像孔子学院之类的对外语言学校也急需日语人才。
1.2 近年来市场对于日语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及发展形式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相关日企、旅行社以及相关高校的市场调查研究及实地走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因为事件,两国关系略显紧张,但是对于日语人才需求和就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日本企业仍有着强劲的招聘需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日本企业越来越看重在中国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的日本公司和代表处已达到7000余家,而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日资企业数量已达到3万家,遍及金融、贸易、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另外,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渗透中国的各行各业,此外,企业也从以往的只懂日语的单一人才向掌握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发展。
2 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倾向实证调研分析――江苏几所高校为例
我们在调查中采取了问卷调查形式,以江苏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自身的发展憧憬及对市场需求认识两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2.1 对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进行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相关高校日语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前景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进入日资企业工作或者从事翻译类工作的学生占总比例的55.2%,这是目前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趋势;继续进行深造,考研的比例约为10%,进入旅社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占据总比例的20.3%,到院校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比例有7%,对于未来工作迷茫不清晰的学生比例有5%左右,而将来跨行从事其它工作与日语不相关的比例有3%。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就业方向明确,希望能够从事和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工作。
2.2 日语学生对于社会需求以及自身能力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中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日语专业学生意识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只有8%的学生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多数日语学生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没有了解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对于其它能力的要求。其次,日语专业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的调查中,30%的学生有实习经验,15%的学生只重视了学习成绩,另有20%的学生重视于考取各种资格证,另外一部分学生关注自己理想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积极完善自我,根据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学习,加强口语交流能力,在专业基础上强化了解其它能力培养。
3 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学生就业倾向的对比分析
3.1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存在衔接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就业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在日资企业的招聘广告中,“日语能力1级”或“日语能力2级以上”是最为常见的语言要求。然而,在对企业进行实地采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都能通过相关考试,手持日语二级甚至一级证书者并非就能满足日资企业所需。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日语实际运用能力更为看重。大型日资企业招聘员工时主要考察标准还是个人的专业能力,而且企业也渴望市场能提供全面的复合型日语人才供企业挑选。除了日语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差异已经成为本土人才与日资企业“亲密接触”的阻碍。很多人日语能力考试考分很高,可是连日语书信的格式也搞不明白,不少拿了日语证书的人实际商务技能较弱,有的人甚至连日文的输入系统也用不来。再者因为目前日语能力考并没有口语考试,造成的“哑巴”日语现象也十分普遍。
3.2 文化差异明显导致就业储备不足
日语能力考1级、2级证书是进入日资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工作的敲门砖,而了解日本文化,增强对人文环境的了解,是立足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能力储备。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仅表现在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交流和冲突上,而且表现在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就业时难于应付由此带来的各方面的困难,如和日本人交往过程中的社交礼仪等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形成了障碍。因此,日语专业毕业生应多方面学习中日文化交流差异,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及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3 慎重决定个人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理想的职业规划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知识尽早规划自己的长期目标,是日语专业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要结合自身能力、专业特色、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形势、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就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未来职业行为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对于时常受到中日政治关系影响的日语专业就业,更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通过职业规划,能够促进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周荣.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7)
2 程玲.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需要借鉴前人,继承优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师范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措施
1.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对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了广泛的含义: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陶行知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转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陶行知所讲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强调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陶行知设计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是立体交叉、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正规化和机动性相结合的。
2.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师范教育将实现教育一体化。
三、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改革
1.深化改革,宏观调控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师范教育改革来化解。同时,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如:预测师资需求,调控供给规模。师范教育有关部门要遵循就业的市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要根据师资的需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就学人口、升学率、师生比,做出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学科的师资需求预测,分别全国范围和本省范围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年度预测报告,作为在宏观上调控师范类各专业招生量的依据,以避免因盲目招生造成就业隐患,实现教师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当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在本科院校开办的数量迅速壮大,众多院校在近十年的办学经验中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培养计划。设计类高校专业的种类满足了现有设计行业对人才专业方向的需求,但同时也提出了院校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欠缺市场的检验和及时随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许多开设多年的艺术设计院校毕业生面对设计公司提出的创意和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出现了两种就业情况:第一种是进入设计公司对其通过一段时间培养达到实际操作能力;第二种是完全无法适应设计公司工作,无法从事设计或施工的具体工作而被迫转行。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设置无法指导设计课程的规范性和设计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实践课程设计存在于市场接轨的缺口。
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一直被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安排课外学生自行完成一些调查和分析活动而往往忽略了其与社会、市场衔接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仅通过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课程是远远不能让毕业生进入设计行业就业和适应设计行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将毕业生进入企业过渡的时间段转入校内,分担设计公司培养的任务,减少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年限的限制等问题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难题。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向性有待争议
众多艺术高校面对设计专业是否打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问题各执己见。老牌艺术院校本着基础课程作为迈入艺术类院校的门槛,主张保持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教学方式。但作为学院主创专业的设计院校以及综合院校中开办的艺术设计分院却开始探讨专业的设计知识是否应该作为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指引者。在专业联考为基础保证之上直接将设计专业所需的表现手段和设计思想贯穿其中。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态度我们不妨站在院校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有扬长避短的趋势。
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将突出空间、体量,以及大尺度的比例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主体;将突出造型特征、表现场景以及运用其他工具表现色彩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色彩课程主体;将景观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室内使用色彩的比例关系、建筑形体的组合关系作为引导,将专业特点置入三大构成中,形成具有环境艺术专业特点的构成基础,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设置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让全中国艺术类高校将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等相关设计专业称呼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命名在多年来不断受到专家的抨击和争议。一个可以涵盖室内外的专业名称是否能让本科艺术设计院校在四年时间里,完成全方位对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知识的培养。各个院校在效仿后也不断发现了诸多因更名而导致的专业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辐射面无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所有设计方向和专业知识;四年制本科无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门类知识做系统、全面的,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虽如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宽口径依然是很多新设立的艺术设计高校的重点专业。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一方面在宽口径下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情况、教学条件、市场发展倾向等等随时对培养计划做出相应的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下设分类的市场需求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如今现实的膨胀性扩招的现状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笼统的称呼更有利于在考生心中提升课程丰富、专业全面等等信息。就笔者所在院校该专业涉及建筑、景观、室内三大主体课程的课时量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加宽就业面与迎合市场需求似乎成了导致这一课程设置结果最有力的说明。
三、专业课程应对市场的关联性
从以上开课设置情况看基本已经将本科毕业生在面对市场时的就业选择都包含在内了。但经过多轮的教学来看,就业方向虽已明确,但是教学的深度如何控制、学生成绩如何经得起市场的检查,都无法得到最为客观的标准。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在指引学生完成各单元设计时都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但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的单元设计是否具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水准有两个关键的要素。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现如今绝大多数艺术设计高校的任职教师学历最低标准是硕士,众多硕士毕业生没有经过市场的跳板直接转变为高校的教师,位置的变化使这类教师没有经历设计行业中的行业运作流程、运作模式、设计的评判标准、设计完成的期限压力等等。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较为权威的或者是市场需求的设计思想。但是实践课程的介入解决的依然是将设计深入问题,并非能根据设计选题找到正好适合的施工现场给学生做现场分析,而且课程实践对设计专业课程的延续作用来看,教师的实际经验又一次成为该课程实践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是学生在专业课程上表现出来的创意能力较差。创新思维的缺乏与面向全国大面积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类招生的门槛设定往往被与大文大理无缘又想挤进大学校门的考生越踩越低。这类因此进入设计学院的学生对艺术的了解浅薄,审美的态度模糊,对创意的思考毫无道理,对自己的设计的好与坏完全无法评价。“创意毫无质量可言”是现在很多艺术高校教师面对学生的设计作品时给出的结论。专业课随后跟进的实践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又会因为实践课程并没有特别严谨的时间要求而对自己放松,只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完成课时。
四、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
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是否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根据以下三个层面判断。
1.实践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是否得当
比如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举例,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总课时48学时,根据理论难度和范围,所需课时达到36学时,后续教师会用一个小型建筑单体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学生完成考核作业时间为12学时。从工作量看,12学时无法完成,按照该课程设计,结束该课程必须在后紧跟课程实践,用课程实践的学时数来完成后续考核内容。该教学方式的设计一是为了满足专业课程能全面但不超出应有的课时量,而是为了实践课程能有丰富的课程内容。该课程实践紧随建筑设计原理之后虽然解决了考核作业完成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设计作业依然只有教师作为单方评价对象,并不能通过教师评分确定该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该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仅凭完成该设计并得到了较高的成绩,依然无法证明市场对该生专业能力的肯定。
2.专业考察是否是专业课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元素的来源
一般专业考察为两次,第一次为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为期三周。行程前,学生小组拟定可能产生的调研课题,行程中根据课题收集相关信息、照片和访谈,返校后将研究课题制作成调研报告。第二次为第六学期中。行程中每日速写要求,返校后提取地方特色的传统元素,做以提取元素为符号的小型建筑单体设计。该课程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本学期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等。因此该实践课程的考核作业可以根据前期课程完成设计。总体来说该课程的安排能保持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但是问题同样也出现了,提取元素虽得到了运用,但是对于元素提取的准确性、运用的合理性以及建筑单体是否可以得以实施也无从考证。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否能体现本科四年知识的综合运用
毕业设计应能运用大学本科四年专业知识,通过有效的表现手段、丰富的论据支持,将设计主题表现得全面、深刻,有一定创意。根据毕业设计出图质量基本可以看出四年的教学成果和四年教学过程中的缺陷。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通过毕业设计顺利找到景观公司并短期内进入设计工作阶段工作的只有少数。毕业设计没有实践经验的,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40%,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初进设计单位没有经过培训的几乎没有。
以上三个层面说明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的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学要求,也解决了专业课程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让学生在考察课程中学习和掌握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人文,并提炼可以运用的设计元素。第三个层面,原因在于绝大部分设计单位对于本科毕业生的概念设计表示出的是无法使用和超出实际的评价,但也必须承认,对于某些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和跨国设计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概念设计有一定的热衷度。但从最后多次修改才将设计真正实施,也同样说明了,常规实践课程,无论是否迎合了相应的专业课程,或是概念设计的被采纳,依然反映出了本科四年中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具有市场评判标准的实践课程用以提前检验学生的设计创意和综合能力。
五、实践课程项目应该适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