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资源;数学;教师;学生
一、引言
目前,很多地区小学教学硬件都在不断改善。教师可以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律等。因为小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的抽象思维、发散思维都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对肤浅。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微课教学等教学手段和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1:1”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
“1:1”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是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不能有效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的形象、具体,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不高等情况实施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就是进一步开发教师手中所掌握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技术,实现数学知识讲解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一)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性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介绍的是一些生活中运用的数字常识,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课本上相对抽象,学生不能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有效联系,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将其具体化,进行虚拟情境,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在实践中体会这些知识的应用。这种教学理念将大大改善学生对知识抽象性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准确、高效的认识问题。
(二)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性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接受新鲜知识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果是一刀切式的教学,进行统一化的讲解,将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教师运用微课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分层进行教学,学生针对自己的不同情况有选择的去学习教师挂在网上的教学内容,最终使得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最终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合作性
教学资源的挖掘还具有合作性的特征,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关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之中。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点的认识需要一个学习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过程。因此,我们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1:1”课堂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中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理念的融入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接触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数学教学的实际活动之中,教师的这种教学理念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理念的实现需要有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例如:分层次教学理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状态,根据不同的状态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学生整体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理念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有效实现。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设计不同的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点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再例如: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相关的教学内容,最终理解和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这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在职学习,教学反思、研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在应用这些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认真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最终实现其教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课件可以营造学生的这种问题学习的氛围,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二)数学探究教学内容丰富
数学教学需要进一步拓展其探究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延展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研究探究型教学内容,将其进行不断发散,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组,这样就大大丰富学生的探究型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得学生的知识面上进一步拓展,他们对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梯形认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有效理解梯形这一概念,因为抽象的定义使得学生探讨需要建立在对其概念的有效认识上,几何画板课件讲生活中的一些梯形的事物融入教学之中,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同时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关系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中的一些形象性图片、动画,使得学生进一步拓展对梯形的理解和掌握。
(三)探究式的教学氛围营造
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有效拓展。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故事引导法,就是运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数学故事,引导探究型教学的开始。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将大大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主动性。他们将更加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讨论教学,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充分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学生为主的教学氛围营造都是离不开几何画板课件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几何画板在背景资料的准备、故事图片、影视资料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一些优势。例如:圆的认识初步学习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对不同图形有着一定程度的认识,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课件认识到一个图形的认识角度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也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有效性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一、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
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为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诊断的基本思路。加涅将学习的结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类。根据智慧技能学习的不同复杂程度,他又在该范畴中分出若干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解决问题)。辨别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概念是规则学习的基础,运用若干个简单的规则是解决问题获得高级规则的基础。
2.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3.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了解了他们。”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学生,其实不然。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进行教学,而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如何思维的。一位教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体积单位并出示相应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个比较大的长方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接下来让学生用正方体的小木块摆大小不同的各种长方体,并记录得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概括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对学习者起始能力进行诊断,对学习者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的:
上课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组(男生每组5人,女生每组4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由于男女生冠军组的人数不等,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解决三个实际问题――求平均气温,求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周的饮水量。
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比较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而是现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男女生组各自的冠军时,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时,则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引出问题―求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男女生冠军组夹球个数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最后又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三、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
1.通过丰富的实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初中七年级数学老师首先要担任小学六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的是小学生,不但要了解小学教师的教法特点,还要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盘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点击率比较高的关键词有这四个:生活、兴趣、直观、创新。关键词一:生活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数学问题的,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到数学问题,并且会分析和挖掘生活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说,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应用于生活。要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要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体现。例如百分数练习中,先读一读,说说下面百分数的意义,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吸烟引发的肺癌是不吸烟者的500%。这样一个数据,学生马上联想到叫家里人不要吸烟,吸烟危害太大了!通过数学的再次回归生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要学数学。关键词二: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有一次我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条形统计图》,书上的例题统计的是住家分布图。上完课下来才知道学生没什么兴趣,回去以后我就好好地进行了反思,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关键词三:直观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对矛盾,就必须加强直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抽象直观、语言直观和现代化手段。实物直观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具体实物来感知,包括教师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的实物演示是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教师是操作者,是主动的,而学生是观察者,相对是被动的;而学生实践操作,人人动手,认真思考,思维随之展开,容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很经典的三句话:对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了;看过了,可能就记住了;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这三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来处理教材,把书上静止的教学内容设计为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理解数学知识。
在小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来完成。例如: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让学生通过撕下不同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准备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和空心圆锥,让学生通过倒沙实验,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从而得出公式。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往往理解得透、记得牢。语言直观是指教师对事物作生动形象的描述和举例。很多几何概念都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如射线、线段、直线、角、平行线等。再比如1吨重量观念的建立,不可能像体验千克重量那样去掂一掂、称一称,这时必须借助语言直观,描述每袋500克的盐,2000袋合在一起是1吨,学生通过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了1吨的重量。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幻灯、投影、录像、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声色俱全,动静搭配,能大能小,灵活方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显示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关键词四: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改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的呼声,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想到的问题往往不敢大胆地提出来,有的担心自己想法不够成熟,担心自己的见解不被老师和同学接受,这样无疑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勇气,努力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百分数课结束时,有学生问:生活中既然有百分数,那么有没有千分数呢?这是多么大胆的一个问题啊,虽然这位同学也不知自己问得对不对,声音还不是很响,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应该对这种大胆的想法给予表扬、欣赏,而不是否定学生:不要瞎想!然后让学生设计想象中的千分号。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老师再展示生活中找到的千分数,同学们该是多么的兴奋和惊讶啊!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吸取传统教学的成功做法,创新教学设计,讲究方法策略,精心设计,用心调控教学过程,精讲导学、巧问诱思,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你会发现,学生比预想的聪明多了,你的课堂也会变得活力四射。
一、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象
新课程提倡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中的数学。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增强生活与教材的有机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必须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二、寓教于乐,融练习于游戏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也是促进学生良好技能形成的关键性过程,在数学练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奇妙效果。如:在学习了混合运算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用扑克牌与同伴一起算二十四点。
使学生在玩中熟练地运算加减乘除法,巩固口算基础,学生即可在快速活动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及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三、精心设计,化单一为开放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必须注意:精心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门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在问题解答出现开放的同时,还能受到一些基本数学思想的熏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四、走出课堂,化课内为课外
一、全面与简洁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思想启迪、精神感悟、人格塑造等发展目标。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目标都考虑到。如何设计全面而又简洁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就成为很多人研究的对象。第一,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该确定基本目标,突出重点目标;第二,关注知识目标。知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和前提,方法能力目标是工具和武器,情感态度目标是内驱力和政治立场”。因此,双基目标是基础的目标。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建议首先设计双基目标,再设计其他范畴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主要目标,形成课堂教学目标。以四年级上册《简单数据整理》为例,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知道原始数据与数据整理的含义、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组成、会看简单的统计图表、明确条形图的意义、会填写统计表、能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等,其中课堂的主要目标是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将选定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可以得出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如“初步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体验统计表的简洁明了和条形图的形象直观”。在表述上有取有舍,充分体现了目标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的要求。
二、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一般描述的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终端结果,没有把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纳入目标内容。在目标描述上基本都采用了“培养学生……能力”、“掌握……知识”的方式。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例,过去制定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教学目标,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没有多大的意义,形同虚设。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认识到这一弊端带来的危害,突出强调学习过程的价值,认识到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技能方法这些结果,它还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具体的结果更重要。根据这一思想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等结果的描述,更要重视这些结果形成过程的描述,使用形成、养成、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仍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目标设计为例,根据过程目标与终结目标相结合的策略,可以将目标制定为经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使目标从结果走向过程与结果的整合,从单一片面走向多层面立体的整合,由静态走向动态与静态的整合,不仅体现了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的要求,而且赋予了教学目标以“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三、心理描述与行为描述相结合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在教学中调控教学和进行评价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准确,目标的描述一般也要采用行为描述,并使用能够观察与测量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说出、指出、比较等。如“掌握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等目标,改为行为描述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述清楚的。因此,人们又开始关注目标的心理描述。心理描述通常使用一些能愿感官动词,如愿意、乐于、欣赏、了解等,它的优点是概括性和完备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把握教学方向的作用;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即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为了使目标的完备性与可操作性都得以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应采用心理描述和行为描述相结合的思路。
在这里有两点应该注意:第一,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改变目标陈述模式,采用“学生能……”“学生具有……”等表述方法,清楚地表明学生是目标实施的行为主体;当行为主体省略没有写出时,从上下文要能看出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描述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要准确。例如,《新课程标准》将知识技能目标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等级层次,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正确领会各层次目标的意义和要求,设计偏高或偏低层次的目标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多维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合理有序的整体规划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与系统性,其中包括很多教学导入形式,如,问题导入、情景导入、游戏导入等 [1]。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具有趣味性、吸引力以及新鲜感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是就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环节来看,目前的教学问题设计方法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1.问题堆积现象严重
在数学教学上,以提问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是非常好的导入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习惯用一连串的问题累积去铺垫教学内容。例如,对“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中,教师会用这样的问题叠加开启整堂教学内容:“同学们,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正方体呢?”虽然这些问题设计的确是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过多或过于叠加的问题设置,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知识点混乱。如,上述例子中的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完全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所学内容。
2.问题缺少一定连接性
小学数学课堂不同于初中、高中课堂,小学生的注意力与自觉性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对于知识点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层层连接性,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觉跟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一次收尾”的形式抛出问题,缺乏对问题的连接性与针对性。例如,教授“1-5数字的认识”时,只是简单地以视觉效应刺激学生产生问题:黑板上这个数字是什么啊?等等,那么学生只对数字产生了印象,而缺少了对数字运用的思维链接。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运用,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
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措施
1.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好当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2]。问题设计并不代表着问题的堆积,笔者认为问题设计是将实际问题化为无形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带着这种思想意识,从而在教师的辅助与自主思考下找寻出问题的答案、吸收问题中的数学知识点。因此,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例如,在对“长度单元”中“厘米”与“米”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设计:大家知道厘米吗?或者米是什么单位呢?教师应该根据厘米与米的知识点实质设计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吸收。比如,“同学们知道自己多高、多长吗?”学生肯定会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我一米二或者我130厘米等。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推进知识点的实际教学内容。
2.注重问题设计的连接性
这里以上文中“1-5数字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到,在认识1-5数字后就是对加减法的运算,那么在进行教学时,问题设计就可以为加减法的教学设置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做好知识的链接。例如,教师可以请五位学生到讲台上,首先分为两个一组与三个一组,提问:“这是几个同学?”同学们答:“两个。”提问:“这又是几个同学?”回答:“三个。”提问:“这一共几个同学。”答:“五个。”提问:“两个同学和三个同学合在一起是几个同学?”学生可能会思考一下,但肯定会有同学反映出来:“五个。”接着教师再将五位同学以一个一组与四个一组分开,以相似的形式考验学生,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对数字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对加法有了提前的预知认识,从而对知识点形成了高效连接。
数学是一个重视独立思考的学科,小学数学旨在为学生开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兴趣。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问题设计,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疑惑去解惑,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铺垫,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紧跟时代步伐与教育改革宗旨,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及微型实验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05.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创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出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教学情境设计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下面结合实例,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一些方法。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问题,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能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设计问题情境不等于随随便便问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频繁地问“对不对”“会不会”“是不是”等,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问,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少意义,而且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因此,问题教学情境所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而且思维含量比较高,这样,学生探索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发展。
例1.《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小明想买条裤子,同样的商品甲超市90元,打八折出售,乙超市110元,打七折出售,请你帮他算一算,该上哪儿买合算?为什么?”
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真正用于生活的真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转换角色教学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听讲、模仿、记忆、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学习者。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学数学就是做题,没有什么用处。
新数学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结合教材实际,设计出改变学生角色的教学情境,诸如:让学生扮演节目演员、游戏(或活动)参与者等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2.《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看谁能考到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可以用笔算去验证。”在想方设法没有难住老师后,学生充满好奇,老师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判断出来的呢?老师趁机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做到。于是学生就能以极高的兴趣迅速进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导入新课内容,改变了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这一角色,把枯燥死板的数学学习过程变为主动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三、合作学习教学情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要求学生学会沟通、合作的技能,以及学会处理分歧的能力和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四、编说故事教学情境
学生对故事情境有着极强的向往,因而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数学故事、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设计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故事情境所讲的故事要小而具体、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更重要的是要与课本教学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迫切要求学习。
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水到渠成地引出“循环”的概念。
一、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 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①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②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③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设计 文本理解 思维历程 主体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活动等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预设性。尽管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不能保证必定可以上出好的课,但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根本上就注定了无法上出好的课。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避免“信息堆积”而实现“文本理解”。避免“静态知识梳理”而实现“动态思维历程”,避免“视学生为工具”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1 避免“信息堆积”,实现“文本理解”
信息堆积就是对所掌握信息的无结构化的处理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所承载的信息的处理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要确认所给信息,其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第二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第二个阶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无序、无结构化的特点,仅仅将所确认的信息进行无意义堆积,这样加工、设计教材信息的方式对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避免“静态知识梳理”,实现“动态思维历程”
教材呈现的知识信息停留在文本之上,是静态的,于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就变成了对静态数学知识的澄清和梳理,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把这些知识线条给学生讲清楚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甚少关注其他的内容,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养成方面,这必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儿童进行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给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教学的着重点是促进思维的质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对知识进行静态梳理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3 避免“视学生为工具”,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笔者连续跟踪某小学数学教师数月,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出声思维,笔者进行全程录音,然后再转录成文字。通过对这些文字材料进行编码、登录、类属分析、寻找意义等过程,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采取“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这节课是:我要做的一件事,为了使这件事情做得顺利,我必须调用所有可以控制的元素,包括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把学生视做自己所做某情的工具之一,漠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