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情感教育 以情动人 以德服人 以理服人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99-0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其肩负的责任及工作量尤其繁琐沉重。指导阅读,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一个成功的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应该亦师亦友,既要在知识教学中做严师,又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朋友。做好朋友是做好严师、搞好知识教学的有力保障。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把做学生的朋友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吃、穿、玩、情感发展等方面去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又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朋友的重要前提,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情感的发展就是其心理发展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具体的学习、活动状况。如学生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也会顺利、迅速;而当心情抑郁、烦恼时,思路就会阻塞,操作迟缓,缺乏创造性。当学生情绪低落、消极时,他对有些活动就不感兴趣,甚至抵触、回避;而当情绪高涨、积极时,他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因此,班主任了解、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对学生消极情感的预防和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 呐喊加油,及时鼓励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生经过努力,最后解决了困难,班主任就应及时地对其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战胜更大困难的勇气,树立其信心;有些同学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甚至逃避,出现畏难情绪,这时班主任就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更应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感受到有了老师这坚强的后盾,就不怕战胜不了困难,从而重新树立起信心和勇气。
二 及时降温,打预防针
小学生的心理还很幼稚,常表现出虚荣心强,遇事不冷静,情绪易激动、冲动等特点,有时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甚至闯下大祸。如有学生在考出了好成绩后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上开始放松,平时的言行中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这时就要求班主任能及时处理,要找其谈话,做好恰当的“降温”工作,指明正确的态度。还有的同学脾气不好,在平时待人接物以及处理同学关系时动辄就拳脚相向,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特别“照顾”他们,经常给他们打“预防针”“退热针”。
三 用心关爱,以情动人
班级里有些学生因成绩差或家庭条件差或个人身体残疾等因素,容易产生自卑、自卑心理和萎靡不振的消极情绪,郁郁寡欢。班主任就应亲自带头发动其他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借机培养学生积极与健康的情感、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和妹妹都是残疾人,生活很艰苦。我在生活学习上尽力帮助他,还发动其他学生给他家里拾柴、打扫卫生,给他过生日等,使这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四 以真情激发人,以德服人
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尚不明确,自制能力差,一旦科任老师要求不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或多或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缓交作业及不做作业的现象。这时,班主任就要采取各种办法,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曾用“以情激人”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时我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兼任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任教数学的是一位女教师,她在学生毕业前一个月请了产假。由于一时找不到代课教师,学校决定让数学教师安排好复习程序,其他教师照看一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时有部分学生暗自高兴,认为自由了。我及时发现了苗头,掌握了情况,并开了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没有批评个别学生,而是满含深情地赞扬了数学教师拖着身孕还坚持上课的奉献精神,历数了她在工作中经历的种种不便和困难。说到动情处,我眼含泪水,而同学们也激动了,一些女生甚至不停地擦拭泪水。我成功了,这些学生通过自觉学习,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 以理服人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互补,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交融。创新思维表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使思维的“新”与“活”。“新”就是在理解中的独特见解,在表达中有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漏出新意,也就是标新立异。“活”就是在理解、表达时,思路要宽,思维要活,讲究方法突进的多样性,体现出灵活与机智。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健全主体意识,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创新教育的目标才真正实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我的体会是:
一、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则发端于问题情境,即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提供给学生想问、敢问的课堂氛围和质疑机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置,才能让学生大胆想,在明确问题上产生强烈的释疑愿望,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例如:《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当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偷偷的逃走了,我就此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南郭先生刚要逃走遇到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人会怎么说呢?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这样创设情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又如:在理解“渑池之会”的结局时,我发现学生们的认识趋同,于是我引导他们讨论“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是打成平局,还是分出了胜负?”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由发散到辅合,由浅入深,也悟出了读书方法——“读细想深”。
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和自信心的感召中,他们往往会萌生热切的探究欲望。而好奇心的火花没有探究的燃旺就不可能成为燎原之火。情景教学处处蕴含着有趣的问题,吸引孩子们去探索。例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知道蟋蟀的住宅有一座门,一个平台,一个隧道,还有大厅、卧室,接着,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蟋蟀的住宅,并请他们假想参观,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其实蟋蟀的住宅只不过是一个小洞,洞口的草就是所谓的门……,于是学生很自然的发出疑问: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么简单的建筑说的这么复杂?这么说又有什么好处?进一步学习后明白了,作者运用这种比拟手法,一方面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对于只有柔弱工具的蟋蟀来说,这项建筑的确是伟大工程,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使他们为探究而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滋养了主体意识。
三、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定的创新感念,让学生首先知道到底什么是创新行为和表现。目前的课堂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教师问得多,学生问的少。学生的学习还保持着“被动的吸取、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模式。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不是靠老师的牵,而是通过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尽兴提问,大胆质疑来实现的。因此,“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使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也只有这样,课堂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纷纷提问,活跃而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蕴含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以闪现,才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提问,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人,敢做课堂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我先出示课题,然后提问:“大家看到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全班同学马上展开讨论,纷纷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的花让别人看?”“哪里的人会这样做?”……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通过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联想是从已知事物联想其他相关事物,或由某概念引起其他相关的思维方法,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彼此是相似的,他们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如果把未知事物相联系进行观察、类比,发现其特点,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变未知为已知,从而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如学了《两只鸟蛋》,学生由此联想到喂狗鸡蛋、鹅蛋;学了《白杨》一课后,老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粉笔颂》、《松树的风格》,既真实地描述事物的外形,有联系相应的品格精神,表达了思想志向。通过联想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丰富开阔了学生眼界。
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就是情感。情感能够驱使一个人无条件地冲破困难,不懈努力地去达到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失去情感则失去兴趣,失去兴趣则失去推动求知的力量。美国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对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进行试验。实验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情感,那么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和阻碍。培养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笔者在教《兰兰过桥》时,以“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后许多学生都按自己想到的与众不同的桥梁或建筑物进行实践创造,一个叫李明的同学已经用木板、铝片、泡沫等作为原料做成了一个叫“海上浮楼群”。现在正摆放在他家楼顶露天游泳池上,一阵风春来,“楼群”随着波浪游动。看上去有点粗糙,但毕竟是学生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 钻研教材 科学评价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92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认知加工。而在不愉悦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足见情绪与情感在学生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提出了趣味教学的理念。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上,而不是学生的学,更谈不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这样只能将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因此,在新课改下,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不仅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得到情感的提升与性情的陶冶,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呢?
一、师者影响,赢得学生的喜爱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情感正是建立在对教师的情感之上。教师只有先赢得学生的喜爱,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才能使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形成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1.给予学生热爱与尊重。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只有热爱才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热爱,自然就可以接纳教师,亲近教师。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要俯下身来多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与心理问题,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尊重学生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
2.给予学生信任与期待。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全被忽视,教师包办代替,成为学生的保姆。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成为学生潜能的挖掘者,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期待,给予学生更大的展现空间与舞台,让学生自由发挥,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更有信心,成为一个发现者与探索者。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认可自己,自然也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二、钻研教材,找准情感的触发点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所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机械的讲解,而是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每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触发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将枯燥而静止的文字讲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活力课堂,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学习热情。
1.用音乐来渲染。音乐具有强烈感染力,将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枯燥静止的文字动起来,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与景转化成音频。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同时又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对于提高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2.用画面来烘托。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更容易从直观的图片与画面中来获取直观信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插图以及相关的图片等,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优美的桂林山水风光,将学生带入美景中,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用故事来吸引。故事是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形式,我们可以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作者的生平趣事、创作过程中的小插曲,即使是一个汉字本身也是一个故事。我们要收集更多的趣味故事,以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知的学习。
三、评价激励,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评价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得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今后的教学中来,形成持久的学习情感。这就需要我们讲究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评价才能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
1.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不要只是牢牢地握在教师的手中,而是要将评价的下放,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样,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认知活动。这样,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所得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能力与思维,是情感上的提升,信心上的增强。
2.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素质教育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在评价时也不能同一标准、同一方法,而是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让评价成为每一位学生求知的推动力量。
3.评价要真实而具体。赏识教育的功效是不可小视的。但赏识并不是假大空的表扬,而是要能够基于学生的自身基础,做出真实而具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并具有激励效果,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以学生为中心,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实现知识与技能等三维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荀其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有效激发.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9).
[2]茹成.以爱为媒,以情为介,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产生好奇心,对学习持有兴趣和爱好,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基本会用简单的单词和句型进行语言交流,为今后系统的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小学生,无论从感知还是从感觉角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与中学生相提并论。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下面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教师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像,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把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真正的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着热爱知识、科学的感情。”
二、结合学习内容,把情感态度的交流和讨论渗透到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
课堂是英语语言学习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主阵地,也是师生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当今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且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因而,教师的微笑、得体的言谈和对学生经常性的鼓励和关爱以及学生相互间的默契与合作不仅能够融洽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左右课堂的活动方式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师生的情感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爱学生的情感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讲课时要面带笑容,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不要给学生一副冷峻的面孔,而是把他们当作朋友。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情感也就建立了。语言的使用要简洁,明快,风趣,来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和蔼的语言、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倍增。事实证明:教师和颜悦色,期待信任,亲昵适度,讲解有方,学生会从中获得喜悦、亲切、激励、自信的情感体验。
三、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尽量给学生提供再现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四、合理的创设语言情境,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是必需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者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上,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采用形象、生动有趣的表演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世界。充分利用歌曲教学的魅力促进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91-01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的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对于外部世界都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是很丰富,而音乐对于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俗话说,“乐由情起”,意思是说音乐就是由情感引发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一特质,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体验尝试中发展自己的情感,使学生获得对生活对人生的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音乐歌唱教学的功用就能得以实现。
一、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较差,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很是欠缺,如果教师给学生讲解乐理知识,讲解歌唱的艺术,学生根本听不懂。只有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入手,体验唱歌艺术,使学生领悟到作品的美,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心理共鸣,学生才能感受到音乐的价值。
另外,我们知道,一首歌曲之所以能够打动听众,歌唱者除了需要具备动听的嗓音和娴熟的歌唱技巧之外,更需要具有饱满的感情,需要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通过自己的歌唱表现出来。只有情感把握好,歌唱得生动形象,这种歌唱艺术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二、新课改下如何在进行音乐情感教学
(一)加强感悟理解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出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歌唱教学中,理解歌曲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理解歌曲,领悟歌曲的思想感情,学生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努力,使学生领悟歌曲的内涵。教师要明白学生对于所学歌曲理解得越全面深刻,学生的歌才会唱得越动听。歌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从歌曲的曲调入手,引导学生领会歌曲的情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对歌曲的理解,通过交流的方式,谈自己对歌曲的 认识,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艺术规律,能够较完整、恰当地表达作品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歌曲的体裁、题材、歌词的文学创作手法、曲调的音乐风格等内容,使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思想内容的认识。在学生有强烈歌唱欲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跟着旋律动情歌唱,使学生能够和音乐产生共鸣,突出学生的主观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充分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新课改特别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唱,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参与中体验歌唱的快乐,同时深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歌曲的展现过程是个人情感的表露过程,歌曲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者在一定的意境下进行的情感创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情感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鼓励学生在理解歌曲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演唱,只有学生在尽情的歌唱中才能体验到歌曲的意境美。比如,在教学《爱在人间》之后,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演唱,把自己内心深处对世人对社会的爱展现出了,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到唱歌实践过程中去,才能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才能在实践中更深层地与作者进行感情交流,进而,学生才能获得独到的认识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歌曲的意境美。即使是在歌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使学生在情感理解的基础上,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歌词朗读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歌词的内容做了解,鼓励学生用抑扬顿挫、有音律有节奏进行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歌唱的音乐性。这样,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才能把握音乐效果,享受到音乐的美妙。
(三)向生活学习,体验生活中的音乐
新课改特别提倡生活化教学,在歌唱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向生活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在生活中体验唱歌艺术,启迪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身边的音乐,使学生在聆听中品味其中的感情。
总之,新课改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歌唱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不断发展自己的情感,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在情感体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态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加强学生对未来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季芳.让孩子们的情感与音乐一起飞翔[J].考试周
刊,2010(43).
[2] 吴艳.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情感教学[J].新课程(小
学),2010(10).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教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教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关键词:情感教育的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缺乏情感;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29-001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1]。
情感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情感教育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同时,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经验,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授课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去不断地体验,能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表现和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分布在15-20岁之间,正值青春期,青少年身心发展在这一时期完成,这也是他们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间,大多数的学生在心理上属于自尊心很强,但缺乏自信,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当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评价时,会感到一种自卑感和焦虑,甚至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在面对人际关系矛盾时,往往容易冲动,没有足够的冷静,讲义气,吵架,打架往往是他们解决事情的第一选择;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觉性差,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在课堂上说话,甚至逃课的现象是存在的;面对父母,老师的教育批评往往不以为然,心理调整的能力较差,行为受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对家长,学校,社会有不少不满的情绪,看待事物会片面,逆反心理比较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的情况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影响他们的主要有家庭的因素,学校的因素,社会的因素。
家庭环境: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有限,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照顾孩子。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有的家长训斥孩子,甚至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因此,有不少学生表现的以自我为中心,懒惰,心理承受能力差,偏激。家庭是学生第一课堂,那么家长的教育方法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成长。
学校环境: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高中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来到职业学校后,由原来接受应试教育而变成接受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原来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学习强调专业化,在学习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使得一些学生不能适应,因为学不好,不想学习,因为不想学,就学不好,造成恶性循环。
社会影响: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前景依然严峻,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许多家长认为上高中考大学是学生的唯一出路,中等职业学校似乎成了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在一些企业和机构中,不少管理者都很重视应聘者的学历,所以社会还存在着一些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一些学生认为,他们的未来与他们的同龄人相比,更迷茫,因此有一定的自卑感。
三、职业情感教育的对策
作为中职教育的工作者,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更要能理解,尊重,关心,鼓励,信任学生,知道他们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平息自己的心理冲突,因此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对所有有正能量的学生,应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到其他同学眼前,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
1.待人以诚,用爱感化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做到公平公正,与学生交朋友,和学生保持联系,关心学生,关爱他们,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中,给学生建议。对“后进生”要批评教育,但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毫不吝啬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只要教师愿意用爱去守护学生,用真诚的心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那么,学生的道德信念一定会逐渐的形成。
2.注重娱乐性,在活动中教育学生
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他们的情感,锻炼自己的能力,陶冶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行动来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知识渊博的教师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开阔眼界,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更多的知识。
4.进行就业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从新生进入学校开始,让学生尽量从基础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尽快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设置相关的职业教育课程,主题班会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新的情况,目前就业的新特点和优秀毕业生的一些事迹,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学校鼓励学生获得多种技能证书,他们掌握越多的技能,在社会中,学生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竞争力,技能证书是就业的强大的敲门砖。同时,更新学生的观念,消除“悲观情绪”,能熟练掌握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心态。这样的学生在幼儿园是非常受欢迎的;第三,根据学生实际,对即将进入社会的特殊心理需求,以就业为重点,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就业观。
四、结语
目前在我国,情感教育还是在初始阶段,情感教育的发展仍然不够迅速,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还需要关注和重视。因此,情感教育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规范,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些人认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有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来很简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1我觉得道德就是诚实守信,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爱护公物……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几乎触手可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上完英语课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之后见有一个空位便坐了下来,这时,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颤悠悠地上了车,而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老奶奶脸上流露一丝失望的神色。我心里想:我要不要给老奶奶让座呢?要是我不让座,万一老奶奶站不稳,摔着了怎么办?再说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么一想,我便鼓起勇气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这儿吧!”老奶奶坐下后,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姑娘,谢谢你了。”周围的叔叔阿姨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心里也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还有一天晚上,妈妈正在做饭,见妈妈忙,我便主动帮着洗菜切菜,吃完饭后,又帮妈妈洗了碗,擦了桌子,还扫了地,妈妈直夸我是个好孩子。我也感到心里美滋滋的,便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道德需要我们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实。如果人人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
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2道德像一架天平,有一方倾斜,就可能走向犯罪;又像一根平衡木,超越它的边缘就将走向不归路……
前几天刚刚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有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人,为了一己之利,竟然不顾他人的生命安全,向牛奶中添加有毒物质。要知道!这些婴儿都是一棵棵稚嫩的幼苗,禁不住风吹雨打,更承受不了有毒物品的侵害;还有,日本用毒大米酿的烧酒流入中国境内;更有假烟假酒假药正在毒害着国人……这些都暴露了某些道德败坏人的丑恶嘴脸。
我们天天提倡人人讲文明讲道德,严格遵守八荣八耻。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真的很简单,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即可,不信你瞧……
公交车上一位年轻的叔叔急忙给刚刚上车的老奶奶让座;行驶的车厢内无人吸烟;候车室内无人大声喧哗,无人随地吐痰,乱丢瓜皮纸屑;银行营业厅内,人们自觉地排在一米线外静静等候;门诊大厅,大家更是自觉排队挂号就诊;雨后,一辆汽车慢慢地从一位阿姨身边驶过,虽然地上有积水,但水竟然没有溅到阿姨身上;校园内,一位同学拾金不昧,将捡到的财物交给老师……大家自觉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是啊,只要人人都能够约束自己,在道德的规范内做事,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幸福美满!
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3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道德素质是否也在提高呢?马加爵杀人事件,高考学子杀父事件,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屡屡发生。谁敢肯定人们的素质一定在提高吖?
马加爵是一个内向的大学生,他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但是内向。不能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表达出来,缺少了与好友的交流沟通,以至于后来杀害好友。造成令人悲伤的结果。马加爵是一位典型的只具有知识文化水平,不具备道德文化水平的大学生。一个道德欠缺的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真正的朋友,应该好好珍惜,因为那时上帝的恩赐。
高考学生某某以605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学校。由于成绩不太理想,他想复读,可是受到父亲的阻止,竟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一个不懂得尊重父母的人,就算成绩再好,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他不懂理解父母,他不知道父亲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这么大。岁月的压力,使父亲变得衰老,即将安享晚年的时候,生命结束了。他心灵上的一道皱纹比父亲眼角的十道鱼尾纹还要衰老,还要可悲,一个伟大的父亲,应该好好珍惜。因为那是上帝赐?你的天使。
听说,几所有名的大学,最近几名大学生,研究生,接二连三的自杀了。原因是找工作遇到坎坷,工资不高,感到生活没有希望。其实,苍天是很公平的。你的付出是一定会得到收获的,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应该好好珍惜,因为上帝只会?你一次生的机会。
其实,一切的坏事都是一时的错误、思想在作怪,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让错误思想在脑海中断根,否则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成长。
当我们烦恼困惑错误思想在我们头脑中呈现时,我们要找到维持自己的保持平衡状态的方法。学校中的学习不仅仅比的是知识,更比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爆发力、韧性和心理素质。更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4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时期的道德是什么?以什么为标杆?那就是胡---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荣”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耻”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耻的人。人是躯体和心灵组合而成的,没有精神,没有道德,没有荣辱是非的人是一个残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应该是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我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也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荣、家荣、校荣、国荣,“八荣”是我们生存发展,开拓创新的生命。
但在社会和校园里,我们也看到一些与“八荣”相背的现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损坏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人思想混乱不思进取;有人顶撞教师,打骂同学;有人说谎造假欺骗家长;有人幸灾乐祸,无事生非,惟恐班级、宿舍不乱。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尽管是极个别,但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形象。是坚决不能让其存在下去的。
学校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窗口,是神圣的,崇尚科学文明的地方,应该首先做到“八荣八耻”。抵制“八耻”充分体现中华文明,做到四个注重:
一、“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二、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
三、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四、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职教中心校要求树立文明美好的形象,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不断进步,立志成才,就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人人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光荣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青少年道德教育观后感5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是很容易。而在我心目中有一个人让我无法忘记,他就是小卖部里的老板。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听我道来。
有一次,我和朋友要去公园玩,打算坐车去。而到了站台,我发现只有整张的50元人民币,没有零钱。我打算去商店买东西找零钱。我付了50元买了1元钱的巧克力。那小卖部的老板忙中出错把5元找了一堆,我急这赶车,拿着钱一揣便走,数都没数一下。
我和朋友上了车,一会儿便到了公园。由于公园没有很多人,而且在公园旁有图书馆。而我便和朋友就去了图书馆看书。当我看书正开心时,透过玻璃窗便看见一个人影。但他却向我招手,走进一看,原来是刚才小卖部的老板。怎么回事?我问;“老板,您找我们有什么事?”他喘着气跟我说;“我找错钱了,少找你们20元,拿去。”说着便掏出钱来。我马上掏出收进口袋的钱,我一看,果真只有20几元钱,就接过钱,说:“谢谢您!”边说边把钱收进我的口袋。哦,原来小卖部老板发现找错了钱,十分着急,就坐车追我们。他知道我们到公园里玩,不过,他找了一下,没找到,便在图书馆看见了我和我的朋友。等到我们收好钱,抬头看,却找不到它的踪影。我和我的朋友在那站了一会儿,我觉得心里好像装进了什么东西,一下子装的满满的。
这位老板为了追我们,关店不做生意,失去了一下午的赚钱机会。他为我们送这点钱,他也花了不少钱,但是他没有贪钱。真让我佩服啊!所以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
如何评价低段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从学生的直接兴趣入手,评价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一些改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大量的图片、卡通、游戏、表格等。因此,不同的学生对课本的喜爱程度也表现得不一样。学生是否爱惜数学书,经常翻看数学书,是否对数学书上的习题感兴趣,可以作为一个原始的评价标准。经过观察,我班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数学书能保持完好、整洁的有88%,对数学书上的习题感兴趣的为98%,尤其对连线、猜一猜、涂一涂、数图形等题型感兴趣。
具体做法是:在学期中间或期末结束时,对每个学生的数学书进行评比,有的丢页、烂页,有的破损,有的不干净,有的却完好如初,相当整洁,对这种学生就发给小奖品以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惜学习用品。
二、以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来评能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学生参与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l、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曾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你喜欢上数学课吗?”结果43人中有41人答喜欢,2人不喜欢。我追问这两名同学,为什么不喜欢?学生答“因为数学课不能跳绳”,“因为数学课不能画画”。当时,我并没有一笑了之,我认真地想,数学兴趣的激发,不仅仅在课堂上,更要在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去挖掘,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趣、美、活。
2、参与数学学习的行为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表现在课堂内外两个方面。课堂上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同学发言,并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乐于思考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与小伙伴进行交流;能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课堂外能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参加一些数学实践活动。
具体评价方法是:在课堂上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以是老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在课外主要由家长评或学生自评。
3、参与数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数学学习和数学实践活动。要重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协同配合,如实践活动“赶场”、“人民币的简单应用”“烤茶素质教育基地”就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引导。评价方法主要靠家长打等级评。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看学生的人际关系,评价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看学生是否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好与小伙伴的关系,做到互助合作,气氛和谐、友好,是衡量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
具体做法是:2―4人一组,选出组长,组长带领组员展开问题的讨论,要求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不同的问题。比一比哪一组能做到气氛团结、民主、和谐,在小组汇报时,哪一组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多,奖励给表现好的小组每人一颗。
四、从思维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1、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
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如教学64―30时,多数学生都用这几种方法:①印一30=30,30+4=34。②用十位上的6减去个位上的3,再与4和起来就是34。③用加法算减法,34+30=64,64+30=34。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这样想:把64看作6角4分,30看作3角,6角4分减3角就是3角4分,即34。这种思考方法就应该及
时鼓励和表扬,我立即奖给他一个大。
此外,对部分学生的“狂”也不能随意打击。如有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大胆指出老师的不足或失误,或发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甚至是奇思怪想,老师都应以鼓励为主,保护这些思维的火花。
2、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有效自学
评价分为三个等级:①优,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就能掌握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自觉性。②良,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③合格,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求实、善思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离开了思考,数学学习就成了一种机械学习。可以说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如何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昵?
课堂上要善于提问,巧于提问。
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闯。
小组讨论一定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切不可一提出问题马上让学生讨论,避免形成思维的惰性。
五、看学生获得了怎样的数学感受,评价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①优,不仅能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还能举出实例。②良,知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并能努力学习数学。③合格,不知道学了数学有何用处,为了学习而学习。
六、看学生是否获得了成功感,评价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获得成功感,是否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了自信心也是评价情感与态度的重要内容。因为无论哪门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可以通过自评、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感,如游戏“我当小老师”,请学生上台当老师对统计表提出问题,考下面的小朋友,答对了就鼓掌。不仅要求“小老师”会提出问题,而且会解决问题,“小老师”极易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以上六个方面的评价中,第一点只是一个初级阶段,第二、三、四点是评价的重要阶段,第五、六点是
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