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子的思想范文

老子的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子的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子的思想

第1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道;无为;音声相和;大音希声

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儒家美学思想以其宏大的思想体系,对音乐诗歌绘画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则著成了一部古代哲学的伟大著作――《老子》。

老子处于春秋晚期,这时候齐桓、晋文的霸业早已过去。王室衰微,王纲不振。“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i “朝甚除,田甚芜”。ii列国争雄,百姓生活困苦,使得老子产生消极避世的想法。老子的思想中其核心概念是“道”。它没有形象、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感官上不能知觉的东西,也无法用言语描绘它。事物是有生有灭,变化发展的,而“道”没有生灭、增减,是永恒不变的。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将矛盾普遍性及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及互相转化思想贯穿了起来。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有联系,相辅相成,对立而统一。对立的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处世哲学。老子通过讲述赤子之无知、无欲、无为,凡人之有知、有欲、有为,圣人之无知、无欲、无为,而最终体现他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这种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老子也提出了有关音乐方面的论述。

《老子》五千余言,涉及音乐的只有四处。分别是:第二章“音声相和”,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聋”,三十五章“乐与饵,过客止”,四十一章“大音希声”。虽论述不多,但思想意义却极为丰富。这其中,“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构成了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五音令人耳聋”与“乐与饵,过客止”中的“音”和“乐”多引申为具有感官刺激的声色享受,指违背自然之“道”之音,靡靡之音。故这其中老子对其所持的反对态度,并非是对音乐艺术和审美的否定。所以为更好的理解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必要准确解读“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对“五音令人耳聋”与“乐与饵,过客止”也做简单剖析,更多地了解老子的整体哲学思想,对理解把握其音乐美学思想也大有帮助。

《老子・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提出了美丑观,善恶观。认为一切美丑、善恶等相对之名只有在比较之下才能产生。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或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分别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有其相通相济的地方。所谓“以道观之,物以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而不在已。”(《庄子・秋水》),iii也便是这个意思了。例如昼和夜,在中国是昼的时候,在美洲刚好是夜,这是空间的限制。民国以前,满族是异族,民国以后,同为中华民族,这是时间的限制。老子在向我们阐明这个道理之后,更进一步告诉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妄分是非,不要庸人自扰。

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说的“音声”呢?《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iv《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v依据上述,笔者认为“声”是一个表外的东西,是自然存在的,是粗糙的。“音”是由人内心迸发出的,经过人的大脑思维所发出的感情。结合之前美丑、善恶等相对的词语,不难理解这里的“音声”也应该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说文》有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即为音,这是我国古代的八音之器,那这里的“音”便是指艺术加工的产物,即加工了的自然之声。五声“宫、商、角、徵、羽”各成一声,无调和及无所谓之美感。在世俗之人看来,前者和谐,是美;后者不和谐,是丑。这便是“音声”的相对之意了。

把“音声相和”放回老子的第二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子所讲的不仅仅是“音”与“声”的相对,更重要的是强调“音声”的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和相互统一的关系。“音”必须依赖“声”而存在,无“声”之“丑”,显不出“音”之“美”。“音”与“声”是两个相反的矛盾,心理之声与物理之音的相和,离不开有规律的组合运动,这样才会产生音乐美感。例如有的歌唱家本身音色不是很好,但在对歌曲进行处理时适当融入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情带声弥补了自身不足。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自然之声与内在的体验音完美结合在一起,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精华。最后回归到老子“自然无为”的中心思想体系中,“音声相和”就是要告诉我们,音乐之美感在于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也在于符合自然之规律的组合统一。任何的妄为造作只会屈其美感。

《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2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 社会管理 无为而治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经典著作《道德经》蕴蓄着深厚的思想内容,其中的社会管理思想更是对后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下文就主要致力于对老子社会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地梳理和探析。

一.社会管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春秋之际,各诸侯国的管理者任意妄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混乱,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首先,土地的兼并现象日趋严重,加剧了贫富差距的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当时社会的残酷写照。其次,各诸侯国为扩大领土、掠夺财富肆意发动战争,频繁的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另外,诸侯国各领导阶层为满足骄奢逸的生活和频繁的对外战争,而“厚征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这横征暴敛更是加深了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存苦难。《左传》中就曾记载齐景公“征敛无度,宫室日更,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苦病,夫妇皆诅。[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真正的哲学家总是身处时代的前列,老子就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正是因为老子以批判的眼光看到了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体察到黎民百姓因统治者的肆意妄为而遭受沉重的伤害,所以他才用智慧凝结成了代表时代精神的博大思想,其中他的社会管理思想就是典型代表。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老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乃是“自然无为”,即“无为而治”,这是基于当时统治者“妄为而治”而提出的。“自然无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无所作为,而是具有深层次涵义的“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主要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在社会治理中,管理者并非消极地不干任何事,而是要在顺应自然规律地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办事情。《道德经》中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常以无为的行为而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道法自然”,“道”取法于它自然而然之下的本真状态,万物遵循“道”而自然运行,王侯等管理者若可以守住大“道”,治下的黎民百姓都将自然顺化而生存。另一方面,管理者在治理社会时不可任性妄为。正如《道德经》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管理者要是做到了“无为而治”,百姓就会变得自然顺化;管理者内心要是能处于宁静状态,而非勾心斗角玩弄政治,百姓自然会端正思想德行;管理者不任性妄为地用政令或战争坑害人民,百姓自然会自立自强而走向富裕安康;管理者若不骄奢逸地任意放纵自己的欲求,百姓便自然地变得敦厚、朴实。种什么样的“因”便会得什么样的“果”。

三.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素质

老子从管理者角度出发,以水喻人,阐明了管理者应该具备水一样的品格。“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中正这样揭示了管理者所要具备的七种素质。

“居善地”,水避高而趋低,善于选择适合的处所,此处是要阐述管理者应具备谦逊的素质。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树大方能招风,水满则溢。管理者不可将自己摆在众人瞩目之处,唯有谦逊才不会招人嫉妒与非议。“心善渊”,比喻人要心思沉静,要有包容万物之胸襟,这里阐明了管理者要具备包容之素质。这恰与“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同一道理,襟怀宽广的人往往内涵深邃而不浮浅。“与善仁”,与人交往要善于仁爱,此处言明了管理者应具备仁爱的素质。孔子说:“仁者安人,智者利人。”[4]也即是说,管理者要把仁爱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还要把仁爱作为自己成就事业的良方。“言善信”,人无信便无法立足,这里便道出管理者应具备诚信的素质。一个管理者理应做到诚信,言而有信才能使集体凝聚团结起来。“正善治”,此处讲明了管理者要具备公平公正的素质。管理者唯有坚持公平正义,社会才能被治理好。“事善能”,管理者在处事时应善于发挥才能,治理社会时更应如此,所以这里在告诫管理者应该具备卓越才智的素质。“动善时”,管理者在行动之时要善于把握时机,以不变应万变,即是告知管理者要具备审时度势之素质。

四.社会管理的基本方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上层管理者的“妄为”酿成大祸,给老百姓带来了沉痛的灾难,正因老子体恤黎民百姓,他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原则的社会管理基本方法。

首要方法是“简明政令”,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因为天下的法规禁令太多,百姓扰到不能安心劳作生存,所以人民的生活才会变得贫苦;法令过于严格苛刻,百姓的生活会被严重束缚,天下盗贼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老子在《道德经》指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社会管理者“无为而治”,在政治上采取宽松政策,人民就能够安定生活,其内心自然淳朴。反之,社管理者如若在政治上采取严刑峻法,导致人民饱受煎熬难以忍受,百姓心中自然生出狡诈愤恨。第二个基本方法是“减轻赋税”,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5]在这里老子揭示了人民遭受饥饿与统治者征收赋税的因果关联,百姓被各类赋税折腾到难以生活,社会自然就会产生动乱难以治理。第三个基本方法是“亲民”,即是走群众路线,社会管理者不可高高在上搞特权。老子主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社会管理者虽身居高位,但是在百姓面前也应该谦逊,不要盛气凌人而给百姓施加压力,还应处处以人民利益为先,不能损人民利益而利己。

五.社会管理的目标

老子社会管理的目标便是形成“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节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而不相往来。”在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国家安定没有战争,百姓生活安乐而不会被骚扰,生活上吃得饱穿得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当今时代,我们理应辩证的看待老子所确立的“小国寡民”的目标,一方面,这是老子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饱含了他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国与国、民与民不相往来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彼此交流合作,才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丘明.春秋左传[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社,2011:2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121.

[3]老子.道德经[M].武汉:崇文书局,2015:120.

[4]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5.

第3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道法自然;无为;生态美学;神;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036—05

从哲学诠释学的观点来看,历史存在物具有普遍的偶缘性,而“偶缘性指的是,意义是由得以被意指的境遇从内容上继续规定的,所以它比没有这种境遇要包含更多的东西”,“在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所指出的这种偶缘性乃是作品本身要求的一部分,并且不是由作品的解释者硬加给作品的”。所以,老子“道法自然”的当代美学诠释是“道法自然”思想本身就内置的,不具有随意性,是围绕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理论和反思是基于人的具体的生存境域的筹划与建构,这种筹划与建构是要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的,故这种筹划与建构理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理解“道法自然”不在于把握老子的原意或重建其思想,而在于如何在理解中实现过去真理与现时态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并进行筹划与建构。

先秦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道家论道,着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道”是老子关注宇宙的基本出发点。在老子那里,道是永恒的,同时也是超越时空的。就其探讨的内容而言,道包容着老子甚至是道家对宇宙自然的根本看法,它所寻求的是宇宙万物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确认万物的本体和万物的始基。老子由天道渗入到本体论,首先提出道为万物之宗的思想,并据此而展开其道论。他认为,道不仅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而且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生,并按照道而运动。而道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此,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诠释学的“前理解”理论来看,这种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对现实的自我体认。通过对宇宙本原真理的苦苦求索与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老子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论。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代在哲学和文学意义上的自然观是较发达的。“那么,何谓自然呢?‘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指一种没有人为因素的天然状态。它合乎规律,是各种自然力相互作用,或相反,互相牵制,求得均衡;或相成,形成一种合力。而这种完美的状态在老子看来只有在自然界才有最佳的体现,所以这种自然而然就是一种神秘而富于创造性的自然力。所以,我们并不能说,“道法自然”这个命题就与自然界无关。可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自然”这个概念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是指大自然本身存在和变动的本然状态,它既可以是外在世界中的整个自然界,也可以是这个外在世界中的某些自然物,这是作为“事实”存在的本然状态;其次是指由前者导出的一切出于物之自性、自然而然的境界或状态。老子的“自然”概念,这两层基本含义都有,但以后者为主。因而在老子看来,所谓“自然”首先是与“人为”相对的,自然在本质上是非人为的,亦即老子所说的“无为”的。这样,“自然”和“无为”实是同义语。老子也是从大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启示中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这是在间接表达他崇拜自然力、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法”是取法、效法,以自然为师法对象的含义。以自然为师法对象贯穿于“道法自然”之中,其基本原则是以变化的观点来对待道的生成形态。即在人、地、天、道与自然五个递进的层面中,它们是以一种终始循环的方式“辗转相法”的。

而这种思想是通过“观”来构造的,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第一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十六章》)“观”作为老子考察道、天、地、人的独特方式,对其理论的建构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观是“倾向于从整体上观察和俯瞰事物,力图观察和俯瞰事物的整体,观察和俯瞰作为一个整体的事物。这是一种整体的或者综合的观察”,“这是一种动态的和过程中的观察”,“这是一种与位置有关的或者有机的观察”,老子的“观”正是这样一种“普遍的观察”。他将道、天、地、人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把道、天、地、人置于一种有意义的系统中从不同的视角去考察,“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在道、天、地、人的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老子强调“观”“自然”的作用,在道、天、地、人这个宇宙的动态系统中体味四者的互动交融,并进而彰显“自然而然”的神圣。

但尤其要注意到,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虽然从天道切入,却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虽然是立体式的“观”,但尤为突出“人”这一极。而在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中,老子的“观”又是一种建立在前理解基础上的“观”。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视界对世界的通视,也即它是被现实的一种存在状态所规定的。老子通过对社会和人类自身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观察认识到,物质的欲望、名利的追求乃至纷扰的世事——即“有为”——都是干扰人的思维、淹没人的智慧、促成人性泯灭、加速事物走向消亡的直接原因,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体——“道”的障碍。人如果能排除这些障碍,真正体味大道并以道为准则,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自然而然的境界。

由上分析,建立在一种递进关系和逻辑上的归纳关系的基础上的“观”,很明显是一种综合的创造。“什么是‘综合创造’呢?简言之,综合就是体会及体验不同的事物与观点以达到一种整体思考并表现一个整体的秩序,创造就是有意识地提出和表现整合不同事物的了解及不同观点的思维和认识。”老子在这里“综合”的是对道、天、地、人的体验,“创造”的是“道法自然”这样一种思维与认识。这样的“综合创造”是有其深厚的客观经验与主观体验为基础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融合客观经验与主观体验的一种观照”。由此可见,“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就体现了道、天、地、人四方的动态和有机的系统,并以道为终极性及根源性的基础来融合主体性与客体性,同时彰显了主客体互动相生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就是说,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但由于道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所以人、地、天效法“道”最终又等于是效法“自然”。“自然而然”是宇宙的本质,自然才能臻至理想的境界,具有最大的完美性。可以说,“道法自然”是老子美学所提出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了,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就是要合乎自然之道。

老子“道法自然”的命题着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本体论和宇宙论意味较浓。他认为,“道”不仅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而且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而然的规律。那么,要如何达到自然而然的审美境界呢?老子接着又提出了“无为”的观念,“无为”应是“道法自然”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何谓“无为”呢?对于“无为”的含义需要准确地加以把握,不能仅从字面上把它理解为不要任何作为,排斥任何人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应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处处顺应自然规律,辅助万事万物的自身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这实际上也是“为”,是一种独到的、有深刻意蕴的“为”。这意味着万物在自然状态不言而喻地运作着。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呢?“道法自然”强调给予万物自由生长的空间,让其生生不息。但如果万物的存在被遮蔽了,那么万物没有自由,也不是由万物自主决定伸展的方向与范围。所以“道法自然”更强调万物自由显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十六章》)世界的有为与整体性在于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在虚静与自然而然中万物和而不同,生机涌动,彰显生成力的神妙。自然就是“无为”的同义语: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就是“自然”。总之,我们要消解“无为”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之间的矛盾,使“无为”不再是一种纯粹否定的表达形式,而是一种对那些不为人注意却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行为方式的肯定。

“自然而然”与“无为”其本质就是西方生态哲学家埃里克。詹奇所主张的“自组织进化观”:自然进化的动力在于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进化的普遍的动力学原理,自组织存在于所有层次的耗散结构之中。无为而无不为表明自然在进化中也是有意识的,它使得自然的进化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与埃里克·詹奇所主张的“自组织动力学”有相同的底蕴。老子对自然进化过程的自组织动力学的深刻体验表明:“生态的运动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这种力量,我们可以叫作‘生态力’;生态的调节似有一种意志在支配着,这种意志不是人的意志,也不是神的意志,它看似盲目实际却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存在,我们可以将它叫作‘生态意志’,正是这种生态意志与生态力造就了自然的审美潜能。”其实,自然而然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一种生态力和生态意志的表现。生态意志与生态力造就的审美潜能也正好表明了“道法自然”对于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意义与作用。生态意志与生态力的理论也为人的自然化提供了理论提前。“人的自然化”突出的是: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对作为自然生物躯体的自身陶冶、提升,对自然“隐秩序”的同构呼应;它是以自然的人化为基础,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之上才能成立的。而且老子的人的自然化(道法自然)思想也本质地内涵了自然人化的前提,虽是无为而治。但毕竟这无为的治也是一种治,也是一种人化的体现,只不过在当代视野中,自然人化虽然重要,在当代更本质和更重要的却是人的自然化。从人与自然的更为本源的关系上说,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人也在经历着不断“自然化”,并从人与自然的广泛的情感联系中寻找更深层次的精神家园。人的自然化是指人挣脱理性的约束与制约,回到生命的本然与本真状态,这也成为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重要主题。道法自然也是自然和自然之美的重新发现,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回归与亲近,是在自然人化基础上重新发现和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合一。从哲学含义上说,生态美与自然美恰好是一组对应的范畴,是对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

生态美强调的正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人重新回到自然,依赖自然,亲近自然。“生态美说的不是自然本身外在形态的美,也不是自然其内在精神对人的审美价值,而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人类在内作为生态系统其生态平衡功能所显示的审美意义。”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思考自然和人的价值,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第一,强调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有机性;第二,强调整体上的动态平衡;第三,强调在白组织进化中把握自然的价值。在自组织进化中把握自然的价值,较之前两者又显得尤其重要,其中鲜明地体现了万物自由生长的观念。所以,生态美学寻求人在心灵与对象的融合中,获得对于对象世界更深远、更广泛的生态体验,从而为人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种体验是人把自己内置在生态系统中,也是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的欢欣与快乐。

生态美学所主张的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并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那种抽象本质的同一性,也不是那种非本源的、建立在综合基础上的结构整体性。生态美学是一种向本源性回归的美学,这种本源性回归使美学的基础从天人二分、主客对立回到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本源性上来。“生态美的体验内在于生态系统之中,是人通过与生态过程亲密融合而体验到的,它不能与培育它的母体严格地区分开来。河流、雨林、旷野、冰川和所有生命种群,都是作为体验者的我的一部分。我与生物圈的整个生命相连,我与所有的生命浩然同流,我沉浸于自然之中并充实着振奋的生命力,欣然享受生命创造之美的无穷喜乐。”生态美学主张超越人与自然的两分对立,回归于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护生成的整体和谐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区别与差异已经消泯,而是说比区别与差异更为本源的是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一体化关系。生态美学将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生态审美境界那种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的自由快乐。

“道法自然”作为老子道学的重要命题,虽然没有从正面对天的意志性和至上性发起攻击,但他以道阐释宇宙的原则从根本上反驳着有神论,批判了有意志论和有目的论。从老子对“道法自然”的命题中不难发现,他对有意志论的破除,是通过自然万物的自然而然性探索宇宙的本原来进行的。面对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面对自然而然的神圣而伟大的生成力,老子以道探索自然法则,深刻地体会到道的玄妙和自然生成力的神奇。从而,老子产生了“道不可言”的疑问,这种疑问的提出是因为道的玄秘。这种道的玄秘性是由于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所造成的,老子一方面破除了宗教性的天的神秘性,另一方面又在自然哲学时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自然神学。“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第十四章》)“玄之又玄,从妙之门。”(《老子·第一章》)这就充分肯定了自然生成力的伟大与神圣。而且,老子将这种生成力定义为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此处的“谷”为空,“谷神”即为空虚之道。“道的精微性、无限性、变化性、生成性都体现出它的空灵性。正是因为空,它才灵。”由此可见,空虚才具有最大的神秘空灵性、生成可能性与自然创化力。所以老子以“谷神”来表达神秘的自然而然的生成力,这其中包含承认自然价值的内蕴。老子的确是有着将道神秘化的倾向,不过,他对道的神秘又是以接近道的真义为出发点的,以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前提的。这能为当代的自然返魅运动提供理论支持,进而建构生态哲学与美学。

返魅是针对祛魅而言的。这里的“魅”可以理解为魅力与神性,而且这两种内涵是互释的。所谓祛魅,就是指在工业文明中科技理性消除自然的魅力与神性的一个过程。而返魅是一种螺旋式的回归,一方面充分肯定科技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认自然的伟大神秘。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一种文化与文明的实践。所以返魅的具体内涵主要应该是对自然的欣赏和敬畏。对自然的欣赏,就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不是首先把自然作为改造、征服的对象,而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去发现、了解和欣赏自然的多层次、多方面、多种形式的美。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在对自然的关系中,人还需对自然保持敬畏之情。人对自然的敬畏是在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基调,对自然的敬畏感源于原始社会中自然力量的巨大与神秘对人造成的威压与恐惧感。当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不仅仅是原始的宗教性的泛神论思想的结果,在当代视野中,它更包含着道德上的意义。只有把自然与自然生成力当作一个伟大的对象,一个值得尊敬、崇拜的对象,人才可能对之产生敬畏之情。…而这与生态美学有相通之处。生态美学坚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和万物存在的目的,而仅仅是世界的成员之一,人不仅要关心人,还要关心自然界,关心所有生命,关心生态整体。“善”不仅意味着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人,更意味着对生态体系的敬畏,而对生态体系的敬畏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对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的敬畏。

当代生态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然的部分“复魅”,就是要恢复自然的神圣性和部分的神秘性,以及潜在的审美性。生态美学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唤起人对生命的信仰与热爱,以全新的生命观面对人自身、世界生命运动的神圣。生态美学在生态哲学及生态伦理学的影响下,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似乎重又返回了“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这种“万物有灵论”,是在现代生态运动的感召下出现的,使它呈现出道德和审美的光辉。海德格尔晚年所提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成为生态美学的重要来源与内涵,这是一种对理性必然性和功利性的超越,对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之自由性、游戏性审美关系的重建,更是一种由遮蔽到显现的审美过程。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婚礼式的节日的庆典:“婚礼乃是大地与天空、人类和诸神的亲密性之整体边疆,乃是那种无限关系的节日和庆典。”海德格尔认为既不是人类中心也不是生物中心,而是天空与大地结成亲密的整体,只有这样的整体才能突显自然的生成力。而大地与天空、人类与诸神、人与自然的亲密结合就犹如盛大的婚礼将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美好前途的节日与庆典。那么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只有解蔽与显现才能呈示自然神秘的生成力,所以他认为:“美乃是以希腊方式被经验的真理,就是对从自身而来的在场者的解蔽,即对(自然、涌现),对希腊人于其中并且由之得以生活的那种自然的解蔽。”即将由科技理性所导致的杂芜的现实与错误的观念加以“悬置”,从而显现自然的生成力,彰呈自然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中,自然自成目的,价值自足,即使处于“主体一客体”关系中呈现出其工具价值,它不消解自己的内在价值;即使人类不思考评价甚或不置于人的视域中,它依然具备自足的价值。

第4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之道 无为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1老子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被感知的但又不是普通的方式(视、听等五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理解、感知道的方式是“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要想“观”知万物的来源,需要使心灵达到空虚至极的境界、处于极度宁静的状态。“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谓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物,而不是一个虚构的概念,鉴于他自己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于是姑且称为“道”,勉强给它取名为“大”;这个“道”是万物之始,但是有恍惚的性质,似有若无,但是却确有实物(精)。

2老子为人提供的行为准则-循道以及无为

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仅给出了“道”这样一个概念,描述了它的恍惚特征,肯定了它的物质性后,进一步提供给世人一种劝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讲道,说最高品德的人要像水,利万物而不与世争,甘处于下,这种境界就接近道了。接近道又如何?做到为而不争的境界的都是圣人。所以老子之道的内容归根落脚点还是要劝导人们要“尊道”、“循道”来达到追求圣人境界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到循道呢?――无为。

无为与有为相对,所谓有为,即“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老百姓生活困难,是因为上面的人有“为”,说白了,就是统治者施了有为之治,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制度。那怎样才算是无为呢?“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圣人无为,百姓自然会潜移默化,我不生事扰民,百姓自然安娱富足,我不贪,百姓自然会淳朴。所以老子倡导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或者没有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没有贪欲,不仗势,不强行的为。这种“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的境界,是“道”的境界。

3老子思想的现世启示

3.1做人要低调

“知其雄,守其雌”。守雌,处下,看似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许多人也认为老子的这种处下思想是种不适合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实际上,这是对老子思想的片面理解。整体性把握这种思想对当今人们的启示尤为突出。

老子说守雌讲处下,不是单单的教育人不要去进取,而是首先要“知其雄”,也就是首先是要通晓客观情况,对实际情况有客观把握,而且这时的情况是雄强之时,却还能保持守雌的心态。对知其雄的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些理解为其是别人或对手之意,如陈鼓应就说“知雄守雌,在雄雌的对峙中,对于雄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而后处于雌的一方。”但其他如王弼、范应元、冯达甫等都认为其代表的是自身,“知其雄是内自强,守其雌是外谦下”在这里,笔者理解为是知道自己内心强还能守雌,知道对手强而守雌难免有懦弱的嫌疑,明知自己一肚子墨水,还要做到守雌,方是圣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守雌处下就犹如收回的拳头,是在蓄积力量、酝酿准备的态势,是创造时间去分析、创造条件为下一步的出击。

3.2事善始善终、慎终如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常受教育说“做事要善始善终”,老子也告诉我们,做事善始善终,那么百事可成。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头的力量。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楼房要建得高、建得牢靠,地基是关键的第一步,无论做人处事,我们都要端正对开头的重视度。“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出现问题之前防患于未然,也是对开头重要性进行肯定的另一个角度。什么事,不做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与其空想未知,不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2)积少成多的力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更为小的东西积成的,大的成功也总是建立在一步一步的小成就上而来的。许多人有满腹的抱负,只有扫天下的赳赳气势而对自家门前雪不屑一顾,忽视了小事件、小习惯、小得累积起来的效果。箕子看见商纣王换了副象牙的筷子就忧心有了象牙筷,就必定会有美玉的碗碟、珍品佳肴、绫罗绸缎、富丽堂皇的宫殿,事情最后也被不幸言中。一副筷子看出一个人的未来,这也是老子说的“从小曰明”。“少”的力量不是简单的叠加,有时聚集起来发挥翻倍的功效。

(3)慎终如始的力量。“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但是如果在结束时能像在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再有类似失败的事情发生了。追求的目标越大,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就越多,所要进行的时间也就越长,而且,有些工作越到后来越有难度,需要更多的热情和耐力。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点,正如在爬山快到顶峰时却因腿疼止步一样可惜。

4 从“有与无”看现代的学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陶土来做一个食器,中间必须留空,也只有留了空,才可以用来盛汤来实现它的价值。“有”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实际作用,都是因为无在起作用。正是这个“无用”,成就了天下事物的“大用”。从“有”与“无”的关系来看,老子说过“有无相生”,“有生于无”,“这里说的‘相生’不是哲学上的根本的‘创生’之意,而是在‘有’与‘无’的显现、相互依存转化的意义上来说的,可以说‘无’是‘有’的潜隐”,无蕴含了有的可能性,决定了有的多少与范围。

“绝学无忧”、“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倡导的是世人可以无知、无欲,回归到婴儿状态,因为婴儿是不会有伤人或害人之心的,婴儿没有此心的缘故是婴儿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是抛弃文明的累赘,不再为忠孝而忠孝,而是回归人的本性,出自本能而行忠孝仁义之事。

5 小结

老子的思想在很多地方有争议,有时也被解读为小国城邦思想,与现代文明大国的中国实情相差甚远而予以否定,很明显是片面的。老子倡导的圣人无为境界,看似与当今制度不相符,实际是老子的思想对现世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他为人低调的理论,对当下炒作成风的一记重笔的反思,还是在当下不断鼓吹追求文明而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分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老子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它自己独特的光芒。

注释

张玉良.老子译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严敏.《老子》辨析及启示.巴蜀书社,2003.

参考文献

[1] 沈善增.老子走进青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5~65.

[2] 严敏.《老子》辨析及启示[M].巴蜀书社,2003.6:38~50.

[3] 戴建业.旁观老子[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1:23~76.

[4] 张玉良.译解老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25~30.

第5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 本体论 规律 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33-02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鼻祖,仅著有《道德经》一书,约五千余言,但却集中体现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在短短的五千余言中,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老子在使用道时,其所指有所不同,意义也有所区分。本文从一般的意义上以《道德经》文本的内容作为老子或老子学派思想的表达。

一、道的本质涵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在《道德经》的首章即开宗明义地告诫,不要试图去给事物给“道”下定义,因为这样的定义并不能精确地描述事物,“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尽管如此,但是却可以从不同层次上理解道的涵义。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道

道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皆是由道产生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这是说,道这个东西空虚无形,但是用它却永远也用不尽,它十分渊深,好像是万物的根本,它不露锋芒,超脱纠纷,蕴含着光辉,混同于尘世,模模糊糊,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产生的根源,好像出生在上帝之先。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尽管在这里老子使用了“似”“好像”的字眼,但是实际上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道是从哪里来的是无法得知的。紧接着老子又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因此在这里也是“道”的同义语。“道生一”既有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然后分化为天地或者阴阳,又通过阴阳变化产生气,阴阳和气又产生万物来。在这里,虽然无法得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道“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也可以明确的知道形成万事万物的具体过程。

与此同时,老子对道却有一个描述。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这是说,“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在这里“道”好像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但是他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十四章)。这是说,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很难追究出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所以他们是混为一体的。它的上面并不光明,它的下面也不阴暗。它连续不断,难以给它起个名字,它仍然归复到虚无的状态。前面讲到,“道”有某种形象,是某种实物,在这里都是指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二十五章)。对这样的一种东西根本没法叫它什么,只能给它一个名字叫“道”,勉强形容一下它的情况叫做“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质,有形质又生于无形质。由此可以得知,老子所谓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东西,但是却又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存在。

虽然老子没有说明道是如何产生的,但是可以很肯定,道是最为本原的东西,而且是一种没有具体规定性的非常抽象的存在,并且由它派生出万事万物。从这种意义上说,道诠释了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问题即本原问题,为老子的哲学体系建立了基础。

(二)作为事物变化规律的道

天地万物皆出自道,道蕴含在天地万物之中,体现着万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认为,道的变化和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总的来讲这种规律就是“反”,这种“反”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对立的事物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他还进一步指出,对立事物中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道及由道产生的天地万物都表现出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强之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本身不断地一逝一返而周行不息,万物产生,成长,归根,循环不断,体现了道的运动。

对立的事物双方互相转化。天地万物皆“负阴而抱阳”,由相反相成的对立面构成。两个对立面在对立运动中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十八章)。对于灾祸而言,幸福紧靠着它;对于幸福而言,灾祸就埋伏在它里面。正常可以变为反常,善良可以变为妖孽。

(三)道为道德

老子的道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大德的表现,从属于“道”,随“道”变化。既然如此,人的道德修养应该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也应当以道为内容,以体道行道为最高境界。“道法自然”也指做人做事的原则。老子相信自然之性为善,返璞归真,真情实感,是最大的善。在老子心中,圣人应该是一个表面上处处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守柔处下,少私寡欲,绝学弃智,浑浑噩噩,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完全出于自然状态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道的特征

道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对于国家而言,老子要求“以道莅天下”(六十章),认为道是治理国家、社会的根本原则,一方面,要“小国寡民”;另一方面,要“无为而治”,统治者在表面上要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只有这样,统治才能巩固。对于个人而言,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十九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要不与人争,完全处于自然状态。

道具有形上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老子把它形容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十四章),它恍惚无象,超越形体,无法为人的耳目感官所认识,是超感觉的存在。

道具有实存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道虽然恍惚无形,不能被感觉到,但又是确实存在的。

道具有运动性,道亘古存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周行不怠的道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同时也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

正是由于道具有这些特征,才能够使它成为万物的本原,进而成为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范畴。

老子的思想深入到对宇宙本体的探索,其理论思维超出了社会人生的界限,把中国哲学带入了更为广泛的天地,他的思想因此也更加完备和体系化。影响不能不为之深远,意义不能不为之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老子庄子精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立文.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第6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第二十五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们从这里了解到:一,“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东西,它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根源;二,它是无形无声,独立于人和整个物质世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性的实体呢,还是精神性的实体?认为“道”是物质性的实体,比如说元气,后世的注释家有这样的说法。如宋代王安石曾经说过:“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这是说“道”的本体,就是元气。又如明代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第一章引何心山曰:“夫道者,元气虚无,混沌 自然 ,二仪从之而生,万物资之而形,不可得而名,强为之名曰道。”单就注释论注释,孤立来看,这两条诠解文从字顺,自成一说,似乎并没有什么毛病。但它们是否符合《老子》原有的整体的思想呢?一经考查,便会发现严重的问题了。《老子》书里有几句至关重要的比较完整地表达宇宙论的名言,必须考究明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关键的问题,所谓“道生一”,“道”是什么,“一”是什么。上引何心山解说的毛病在于回避了“道生一”这个带关键性的问题,却是直接从“道”生天地二仪来说的,这就不符合《老子》的原意。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比较研究,我们认为把“道”解释为虚无本体,应该是比较切合原意的,这在《老子》的上下文和整体思想中也可以解释得通。在《老子》书里“道”体现着“无”,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天地万物最终的根源。“道生一”,依照“有生于无”的逻辑来判断,“道”就是“无”。所以唐代李荣解说:“无者,道也”完全是对的。唐明皇也说“道”是“虚极之神宗”,司马光也说:“道生一,自无入有。”由此可见,好多研究《老子》的前人,曾经恰当地指出“道”是虚无的本体。所谓“至道妙本,体绝形名”。它是一种最高的绝对理念。总的来看,“道”是精神性的实体,是第二性的东西。这从下文对“道生一”的“一”字的解释,看得更清楚。

“道生一”,“一”指混沌的气,或者是后来所谓元气。如成玄英说:“一,元气也。”李荣解说“道生一”云:“虚中动气,故曰道生;元气未分,故言一。”陈景元也说“一”是元气,这些解释是符合《老子》原意的。“一”既然是元气或混沌一气,那么“道生一”,当然不能再解释道是元气了。而且这里的“一”,除了做元气解说外,实际上很难做其他适当的解释了。

“道”指虚无的本体,也可以说是精神的实体。虚无缥缈的精神性的实体产生的元气,精神先于物质,正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老子》的宇宙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是个关键性的字眼。“生”就是产生,孳生。这就是说,有那么一个精神性的实体最初产生元气,再由元气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合产生冲气。阴气,阳气,冲气三气变化而为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备,就共生芸芸万物了。这一系列的理论表明,最初是从精神性的东西出发,随后引出自然界的芸芸万物,它正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综合以上的论述,《老子》的思想体系无论认识论、社会 历史 观乃至宇宙观,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个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同它没落阶级的阶级性是相吻合的。

第7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的思想基本都蕴含在《道德经》一书之中。《道德经》一书以“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指导核心和本源,揭示宇宙和自然的变化规律,万事万物生于“道”,而又归于“道”。“德”主要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现代幼儿教育过程带来了众多的思考。

2追寻幼儿教育的本质

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开端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1幼儿教育应当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

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现如今的幼儿教育机构除了有公办幼儿园,还有一些是民办的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由于其自身相对丰厚的底蕴和背景,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较为相似,而对于民办幼儿园而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商业气息浓厚。一部分民办幼儿园受到国内外幼儿教育理念体系、课程方法的影响,自成一系,而另一部分民办幼儿园受到巨大的招生?毫Γ?往往趋向于满足当下家长的需求,没有自身标准化的课程理念体系,而是到处寻找别人的既定课程,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之中,很容易造成原有体系的混乱。再加上现在社会考评制度的压力逐渐下移至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部分家长希望能够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幼儿园中大量开设小学课程。这样的方式违背了幼儿发展的规律,成为了幼儿园和幼儿家长之间的一个矛盾。

2.2幼儿教育应当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现代教育之中,就是对幼儿的活动干预过多,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仍然是教与学。有实践表明,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设立合适的环境,发挥其如水一般的作用,正如《道德经》之中所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应当将游戏的主导权转交给幼儿,回归幼儿的天性。幼儿教师应当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充分推动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有限,这个时候就需要幼儿教师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幼儿更好地进行日常的交往与学习。

3坚持“无为”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哲学中的重要部分,强调的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强加作为,尤其是不要强加个人私欲。

3.1幼儿教育应当顺应自然

幼儿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水平有限,不应当强加太多的学习压力,应该遵循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这里的“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更多指的是不要妄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减少对于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必要干预,放弃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应当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道理,受到熏陶,潜移默化,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3.2幼儿教育应当注意方法

首先,需要将教育意图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幼儿进行室外游戏时,可以鼓励孩子挑战高难度项目,幼儿教师从旁保护,防止发生危险。而在幼儿实际进行过程之中,减少幼儿教师在其中的干预,当幼儿发生轻微摔倒的时候,确认幼儿并没有危险,可以在旁边静静的观察幼儿自己一步步爬起来,观察别的幼儿对这个幼儿的帮助和扶持。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其遇到挫折后的坚强意志,同时培养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相扶持能力。

其次,应当发挥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保证教育手段的间接性。例如,我们希望养成幼儿讲卫生、自觉整理个人物品、不乱扔垃圾等习惯。通过标准化的主题活动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很多幼儿知道这样的概念,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难执行到位。此时,可以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示范作用。幼儿教师应当整理好自己的办公区域、将物品摆放整齐、维护教室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等等。通过幼儿教师的行为启发幼儿,幼儿间接地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其实际行动。

最后,应当增强幼儿的实际体验。除非发挥幼儿教师的“无为”,为的就是在更高层面上推动幼儿自身的“大为”。可以适当模仿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体制,让幼儿参与到简单的班级管理和日常维护之中。

第8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摘要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互相补充。在论述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之关系时,有必要对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作考察。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道”论,它的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形神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 审美意识 道 美丑观 虚实观 言意观 形神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

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老子在审美意识上,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迥异。老子采取的是反功利主义的态度。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老子对于“令人目盲”、“耳聋”、“发狂”等等这些愉悦耳目之类的一般的浅层次的美进行了否定。老子还对恶劣的感性放纵和文明带来的诸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等等后果,提出了道论来加以匡正。老子的道论提倡的是向天的回归,这是一种感性的心理体验,体验到的是天地境界之美。这是一种独特的深层次的美,而不是前述老子所否定的一般的美。老子的道论,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心境的问题。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及弃知绝圣,“涤除玄览”(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等等思想对道家审美心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就受到老子思想的极大影响,从而使庄子从人的存在的本真的角度,确立了超越伦理、超越逻辑的审美心境。

就儒道两家审美方式的差异来看,儒家在审美方式上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不同,它在审美方式上要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去领悟天地之大美,这就是老子和道家所说的“体道”。“体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方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儒道两家在哲学上的差异是: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儒家尚实际,道家主幻想,等等。这些区别,无疑是儒道两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不同的根源所在。

二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道论

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老子》书中,“道”的义是多样的,它既指宇宙乃物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包括某一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老子对“道”所赋予的本体论意义。

“道”的本体论意义的重要表述,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是说按它本来的样子(自然)而存在,从而成为万物的根据。所以,道表征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老子对自然界、社会、艺术,都是崇尚以自然(天然)之美为旨归,即把自然看作美的本质。

老子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其“自然”的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反对卖弄和做作。其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南北朝的钟嵘标举“自然英旨”(《诗品・序》);唐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即忆旧游抒怀》),宋程颐,提倡文章应如“化工生物”,“且如出生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时虽似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二程遗书》卷十八)在清代,如刘熙载也认为:“极炼如不烁,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艺概・词曲概》)总之,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思想家都高扬自然之美。可见其《老子》道论提倡的崇尚自然之美的思想影响是多么深远!

三 老子的美丑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对美与丑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他的审美观的重要内容。老子精辟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关于美与丑的辩证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为之美,人为之善的否定;二是强调美与丑、善与丑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是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转化。老子的美丑观强调的是审美的差异性、相对性、对于提高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力和审美水平,有启发性意义。

老子的美丑观除了贯穿美与丑的矛盾、对立和转化,从而强调审美的相对性外,还贯穿着对人为的、外在美的否定,而强调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这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庄子直接受到老子影响外,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鄙弃世俗琴瑟之声,崇尚天籁的审美情趣的。再如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表示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天籁”为最美音乐的观点,也是受到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影响。

总之,老子的美丑观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生活中人工的、有为的、外在的美,以及仅仅给人的感官刺激并将人的情感纳入“礼”的规范中的审美活动。而对颐养人的生命,陶冶人的情操的审美活动和自然的和谐,则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老子的虚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这就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说,先秦时期“虚与实”这一范畴,除庄子在美学的意义上使用较多,它基本上是哲学范畴的话;那么,在魏晋时代,“虚与实”就更多地运用到美学领域,成为必要的审美意识了。这一时期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隐秀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刘勰在这里所说的隐与秀的关系,实际是隐显、虚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隐显统一,虚实相生,才是具有无限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的审美观――含蓄美。艺术含蓄美的实质就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钟嵘的“滋味”说也是提倡隐显统一的含蓄美。总之,魏晋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就其渊源来说,不能不说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虚实观念的影响。唐宋以后,“虚实”说的适用更为普遍,几乎遍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大体说来,“虚实”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审美来说,是由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虚的无形的部分;或由虚的无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实的有形的部分,即“实中见虚”,或“虚中见实”。二是就艺术创作来说,处理好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只有把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做“虚实相生”,求得“似与不似之间”,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五 老子的言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源或宇宙本体的“道”,人们无法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去表述,老子提出了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反观把握它,这是一种近乎直觉的默悟和心领神会,而不是用普通的言、意去表述。老子的这种言意观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一个深远的世界,启示了人们去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

老子的言意观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这是对“言不尽意”的发挥。“得意忘言”同老子的“静观”、“玄览”一样,都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它能使人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魏晋时期,王弼综合了老庄在言意问题上的观点,把象、言、意联系起来,提示了三者关系。他在《易经・略例・明象》篇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又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探求文学艺术的特征,对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 老子的形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又是美学史的重要问题。老子最早从哲学上讨论形神关系问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形而上的,事物的内在本质;“物”是形而下的,事物的外在表现。“道”和“物”的关系体现在每个事物的身上,从某个角度说,是形和神的关系。庄子对老子的形神观进行绝对化的发展。他重神不重形,认为形神是可分离的,提出了“形残而神全”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它在启发人们用形神兼备的观点去进行审美活动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和神这对审美范畴,是从老子开始提出的。他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道和物的关系,强调形和神的统一。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被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作了不同的发展:有的进一步强调阐发了形和神的统一;有的只强调形和神的某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形神关系的看法。究其源,皆受老子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

[3] 许抗生:《老子与道家》,新华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6] 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9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关学;苹果设计理念;极简;一体化;交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24

1.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1.1有无相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保持意识空无,在更高意识维度去体验万物本源之“道”,它是唯一也是全部,是浑然一体的终极实在,得以观察到他的妙处。而保持着清醒的目的与认知,可以观察的明晰。所以说,在老子的观念中,不抱着目的,保持着无为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反而会因此领悟到更多玄妙之处。“道”可以说是是空无的,它无形无象,是“无状之状,无物之像”。也可以说是有的,这些也就被成为玄。这样的美学思想,是说明老子认为设计中不该太过功利化,没有目的的设计,也许会能解读出更多好的意蕴。

1.2大象无形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列举这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这些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同时这也是在又一次诠释有无相生的美学思想,越是有的事物也许反而却是无的极致。有的时候看似最简洁最单纯的东西,也许其中蕴含的道理与韵味便是无穷。

1.3专气致柔

“专气”的意思是把能量聚在一起。“致柔”这里的柔是达到极柔和的状态,“专气致柔”就是把能力集合在一起,内部很和谐协调,从而达到柔和的状态。这里老子美学思想的重点便是如果把一切的东西都聚集在一起归为一个整体,就可以达到一个和谐,具有美感的柔和之态。

1.4反观其身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我们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设我们忘掉“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所以老子认为在美学的设计之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忘记自己,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反观别的事情会有更多的体会。

2.苹果公司设计理念分析

2.1化繁为简的极简主义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就有:Simplicity is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这也是第一版宣传册上的标语,至今仍然沿用。譬如,作为电子产品就应该一眼看上去就有科技感十足的感觉,再用上简洁干净的白色外包装,突出苹果公司的LOGO,让主体物更加一目了然。朴素优雅的黑白选择与材料巧妙地运用,以最少的材料无形构造出魔术般的体量感。这就是苹果的至繁归于至简。

2.2一体化(Unibody)

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对于设计体验的理解曾经说过:“对一个实体物体的体验,一个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就是材料,再学习如何将它从原始的材料转变为最终的成品工艺。”这里面乔纳森强调的就是,一款优良的电子消费产品外观设计,取决于如何使用超精度的工艺加工原始材料,而加工的材质优劣,直接导致用户对于产品的最终使用印象。采用Unibody意味着,Apple可以将所有的产品体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用到那些拿在手里几乎可以忽略它的重量感的a品。这种设计的变化不在于你怎么设计一台漂亮的外观,而是基于内部的构造被设计成一种有序的“艺术”,哪怕是不被人看到的,所以它的核心在于通过工艺的累积来达到产品的极限,而这种漫长的设计累积衍生出后来Apple的“Unibody”了工艺思维,也就是在一整套体系的框架下完成对产品的迭代。

2.3完美的交互设计

苹果公司的交互设计一直做得很完美,其中ios系统的设计便是它的极致体现。他的设计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作为用户应该需要哪些功能与体验来进行这些设计,在这其中放弃了作为“设计师”的观点,他们站在众人的角度为设计的美学而考虑。所以最终苹果公司设计出的设计总是那么人性化,交互设计总是让人得心应手。

3.老子的美学思想在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中的实例分析

3.1色彩运用――黑白灰的世界

在纪录片《Objectified》中,Jonathan Ive着重强调了“getting design out of the way”、“undesigned”这样的概念。利用世界最基本的黑白两色、铝合金原本的银灰色、玻璃与聚碳酸酯原本的无色透明,这便是一种“undesigned”的实践。而这样的设计正好与老子美学思想中的“无”不谋而合。正所谓大象无形,苹果的大量产品设计中都运用了黑白灰等毫无色彩的元素,看似毫无设计感没有什么特殊寓意,但是这样的留白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2精致简洁――产品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