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1)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经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2)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1)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2)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3)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战场:“营改增”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有关结构性减税的推进路线和具体安排在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备受关注。
推进结构性减税,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现行税制体系中的18种税似乎都可以作为减税的对象,统统砍上一刀。但是,将现行税制体系格局与“十二五”税制改革规划相对接就会发现,减间接税而非直接税,减收入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间接税,应该是推进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因此,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论及结构性减税时提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1]
积极财政政策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要载体并以增值税为主要减税对象,其基本操作路径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加快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营改增”试点的地区范围越大、涉及的产业领域越多,结构性减税的规模效应也就越大。第二,在“扩围”的同时,相应调低增值税标准税率。将原来基于制造业运行特点而设计的增值税税制覆盖至服务业,一方面应考虑服务业的运行特点并作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应统筹考虑制造业和服务业税制问题,确定一致的制度安排。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1)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2)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3)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4)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六、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摘 要: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特殊功能,本文首先从两方面论述了基础理论模型,这两个方面分别是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然后从识别作用区制和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实证研究
1.基础理论模型
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研究宏观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对实现控制通货膨胀以及稳定物价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控制通货膨胀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实际债务。货币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维持债务价值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利率。Sargent利用货币主义算式说明了在实行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通过铸币税来影响价格水平。在2001年,Woodford以FTPL为基础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建议。2011年,Leeper认为铸币税不再是唯一财政政策影响价格水平的途径,货币发行量对价格水平也能产生影响,他指出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度也不再是唯一一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途径。
1.1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
根据Leeper的观点,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在F区制下是主导作用,在M区制下是辅助作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现值给出他的基础模型,如下:
Bt+1Rt=Tt-zt+Bt+Mt+1-Mt (1)
其中,Rt表示第t期的名义利率,Bt表示当期政府名义债务量,Zt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t 表示税收收入,Mt表示当期基础货币名义存量。公式(1)表示政府债务由新发行的债务、政府收支差额和基础货币发行量偿还。
从实际值考虑政府跨期预算约束,则有:
Bt+1+Mt+1Pt=Tt-ztPt+Rt1+RtMt+BtPt (2)
其中,Pt为实际价格水平,Tt-ztPt为政府基本盈余实际值dt,Rt1+RtMt+BtPt表示铸币税贴现值,他是由发现新债务和增发货币得到的,可用λtbt表示。由此得到:Bt + 1 + Mt + 1 Pt = λt bt + dt (3)
由此的一般均衡方程为:bt=∫∞t=0λtdt*dt (4)
其中,公式(4)是PVBC(政府预算约束现值),可用来检验财政政是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在2009年,Leeper和Daving认为政府预算约束现值是均衡条件,党PVBV不成立时,财政局和中央银行可以对政策做出选择使PVBC成立。如果公式(4)中的dt增加,那么下期的bt就会减少。如果dt的增加会造成下期的bt增加,则央行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实现PVBC。
1.2 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1981年,Sargent和Wallace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动态化,他们指出在F区制下,贴现价值由财政赤字的多少决定,由于借债允许政府对铸币税的分配可以跨期,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铸币税和财政赤字同期不一定相关。在2000年,Sargent和Ljungqvist提出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在小型开放经济体中的一般均衡模型。在FTPL下,假定货币存量通过影响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宏观经济。此时政府对通货膨胀和名义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模型如下。
其中家庭贴现消费效用函数是:∫∞0βtuct dt (5)
ct表示t期家庭消费量,β表示主观贴现率,μ(……)是严格的凹函数,指t期贴现效用方程。
每一期,家庭的支付税收Tt,补贴收入zt,初始财富为yt,通过持有货币或持有无风险债券Bt来转移税后净收入或消费,在此情况下,家庭的预算约束为:ct+Bt+1Pt+Tt=yt+zt+Rt-1BtPt (6)
家庭持有货币需求为:mt+1pt=Mdct,1Rt(1+πt) (7)Md随着Rt和πt的增加而减少,随着ct的增加而增加。
政府可通过印制钞票、发行债券和征税来弥补财政指出,其中公式(4)就表示政府预算约束。将(7)代入公式(4),得到的经济一般均衡关系为:π1+π=pd+bR-1/RM (8)
得到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间的长期均衡关系。M与π反向相关,当π上升时,通货膨胀税金减小。此时意味着财政政策使价格趋于稳定性的效果更强。
2.实证检验分析
2.1 识别作用区制
首先选取变量并检验数据。我们选取bt和dt作为变量。从《中国财政年鉴》中选取1982-2011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简阳,这是为了避免为回归问题。通过检验显示bt和dt都是非平稳的。然后对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检验单位根,现实其都是平稳序列。其次,以VAR方法的协整关系为依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t和dt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关系一成不变,只是表示他们不能无限偏离均衡关系。
为了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作用区制转换时点,我们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bt=0.696+dg1t*dt+μt (9)
[7.455] [9.019]
(0.000) (0.000)
dg1t=1.889+1.003*dg1t-1+vt (10)
[185.000]
(0.000)
圆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概率值,方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值。可看出,参数估计结果显著,模型的整体估计结果较好。dg1描述的是dt对bt的时变影响,请看图1.
由图1可以看出dg1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效应,这说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起到了区制转移作用,时点为1997年。在1982-1996年间,dg1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我们选取两个时间段的年度数据(即1982-1996、1997-2011的数据)对bt和dt设定修正模型,在设定协整检验中,SC准则、AIC信息准则的最小值都指向了第四种模型以及等级1。选择有趋势较为明显的一项,设定滞后阶数为1,从而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
图2 政府债务对实际财政基本盈余的脉冲反应模式
由图2可看出,从1982-1996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减少,这是李嘉图政策的典型信号。而从1997-2011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增加。
由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可以得出1997-2011年为F区制,1982-1996为M区制。
2.2 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首先选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我们选取的数据为1997-2011年季度的数据,将其作为样本区间并采取SVAR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此区间是中央银行实行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自主型货币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反应一定会出现FTPL,但是FTPL不一定会有这个时期的反应。
St1指实际政府财政基本盈余,对数据的处理我们采取全样本长度非对称BP滤波,然后得到新的变量是st1_bp1,通过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的结果显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mt代表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实际增长率,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也会得到新的变量是mt_bp1,而且同样利用单位根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同样显示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pi1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CPI基月期是1997年的第一季度,基数是100.
其次是建立模型,包含st1_bp1,mt_bp1,pi1三个变量。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影响,得到的SVAR模型如下:
Cyt=A1yt-1+…+Apyt-p+Bεi (11)
其中C,Ai(i=1,…p)和B是三阶方阵,yt=(st1bp1,mtbp1,pi1),ε=(εst,εmt,εpt)是白噪声序列,假设条件为各冲击相互独立。
简化公式(11),得到yt=dtyt-1+…+dpyt-p+μt (12)
最后得到的结构冲击长期效应公式为:D=φC-1B
首先做短期效应分析,其中pil对同期的mt_bp1几乎无影响,而mt_bpl对同期的st1_bpl也几乎无影响。脉冲响应结果显示,pil在stl_bpl冲击后,前四期增强,随后反应减弱。而pil对mt_bpl的短期冲击无反应。同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货币供给增长率有不显著的微小的正向冲击,这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受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小。
其次做长期效应分析。按照与检验区制相同的步骤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非李嘉图区制下,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而辅助原因是货币政策。同时发现实际政府财政盈余对货币供给的冲击较小,说明货币超发不是通货膨胀效应的唯一途径。而且发现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长期和短期,长期是一个交替过程,而短期的影响为正。这说明财政政策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出通货膨胀受财政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影响不同,由此得知通货膨胀也受财政政策结构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的路径更加复杂。
3.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
3.1 调整预算方针,变赤字财政为平衡财政
应贯彻“收入政策从严,支出政策从紧,预算平衡”方针。首先大力组织收入,消除收入流失“死角”,加强对税收的征收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增加财政的总收入,其次要严格控制支出的增长速度,对某些没有必要支出的项目进行削减甚至消除。第三不得做赤字预算,而要以收支平衡作为指导方针努力消除赤字,最终达到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并最终走出向银行增发钞票的行为,从而消除通货膨胀。
3.2 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税收和财政政策上产业倾斜
要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给予扶植和鼓励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部门。使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贯彻有所倾斜的方针,通过运用财政手段,加速某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产业部门的法,同时限制与国家政策相违背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的发展,逐步协调产业结构,使其走向合理。例如,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十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对环保产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而对污染型的产业进行限制,使地方经济结构朝着国家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大力征收税费以及环境保护费等。对于那些对优化环境的产业要减少征收的税费,以慢慢引导地方产业走向低碳化和环保化。
3.3 改进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政企分开,逐渐完善企业的经营体制,规范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保证企业产值、企业收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逐步完善目前企业承包责任制,使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逐步规范化,改变新增收入首先流向企业的状况,走向税收和利润分流的模式。要求企业除正常缴纳正常流转税等外,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其公司类型将企业的税后利润在企业与国家之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通过采取税收和利润分方向流动的方法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好处,对国家而言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对企业而言,可以确保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加强完善其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也会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3.4 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在稳定地方与中央财政关系的基础上,改变目前所存在的财力分散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的状况,从而完善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而改变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现有体制。强化中央财政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扭转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力分散的局面。首先要使地方财政利益实现稳定,鼓励当地政府发展本地经济,但是也要改变现存的地方与中央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从体制方面来讲,要最终实现税收分开的体制,在各个地方建立其财政的独立税种体系,从而使地方政府所支配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协调。
4.小结
财政政策主导的政策区制下使得货币政策失去了控制通胀的能力。根据本文的实证结论可知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政策区制正处于F区制,中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时应借助财政政策的供给,控制公债和支持,而不仅仅是稳定物价。
参考文献
[1] 董秀良,帅雯君.中国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43-50.
财政支出结构反应了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部分的比重,各部分支出的比重不同在反映国家活动范围、方向的同时还影响着财政支出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财政支出的改革也在与时俱进。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财政支出结构的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好
在我国,财政支出的执行一般情况下来说是靠事前预算的制定,所以在预算制定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异会决定后期财政支出的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我国经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现阶段的预算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部门预留的预算资金比较多,虚报和挪用资金的问题很严重。也同时因为资金投资的收益性比较差,私吞国家财产、盲目投资、多度投资等现象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一直是处于一种上升的状态。
2.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不清晰,职能不清楚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职能的模糊特性使得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范围内权责不明确,所以很明显会造成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模糊不清,财政支出的范围宽泛缺乏重点。再者,由于各种事业性和非事业性支出庞大,加上财政人员过多负担大,财政预算工作不到位,执行不严格导致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文教方面的支出呈现增长的趋势
社会文教的支出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教育、文化、卫生、科研等,这些都是社会文教类的相关支出内容。文化事业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教育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加上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可以对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这些原因,我国对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一直都很重视,对于社会文教事业发展过程中各项数额的增长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虽然社会文教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比例还是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支出比例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提高空间还很大,以及社会文教的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行政管理开支,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的开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比较快
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以强制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的一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对社会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保障,对其生活可以采取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进行保障,社会保障的基金由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来承担。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合的政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财政支出整体作用的发挥,为了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1.完善财政预算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监督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预算工作作为财政支出的基础工作,预算制定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财政政策的结果,因此在财政预算过程中,应该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传统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国家计划一切和统一一切的现象进行改进。比如对于社会文教的支出,在建国之后,我国始终都将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纳入到财政发展范围内,由国家财政进行统一供给,这种情况不仅给国家财政支出造成巨大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开透明招标,支出管理程序,另一方面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2.规范化界定政府职能及各级财政支出责任的范围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会对公共投资的数额进行增加。当前,我国还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财政支出的结构应该要以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公共的服务为主,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对科技文教事业的支出。要认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分工和分配。做好各自的职能地位,不能过多敢于市场、影响市场职能的发挥。适当缩减单纯的资产,增加长期战略性资产投资和人文教育,公共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支出。
3.解决区域财政不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采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政府采购的涵义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或政府借款.从开放的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工程及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又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一般来说,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采购的资金主要表现为政府性资金;采购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政府的职能;采购的范围广、规模大,政府是最大的市场用户;采购的过程要求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购的市场存在软约束;采购资金的支出是稳定而且具有刚性。
二、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国家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政府采购可以节约财政资金施政府采购制度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节省大量的财政资金,这是因为政府集中采购能带来规模效应。国外的实际经验证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以大大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节约财政资金,平均可节约10%。据我国推行政府采购以来的资料表明,我国政府采购的资盎节约率都是在10%以上,少数项目可达到30%~50%。
2.政府采购制度可以促进廉政建设,有效地抑制腐败行为。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采购环节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抑制各种腐败现象,树立政府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使老百姓放心并从中受益。
3 政府采购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公平竞争,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还可以支持国内忧势企业.扩大国内优势企业的市场。政府采购政簧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绢成部分,支持本国企业的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实行招标采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规范化程序运作,为供应商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企业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去占领市场,靠实力去竞争,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供应商的企业能否在招投标采购中脱颖而出,取决于它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联接点应该在市场,政府对企业的限制与支持应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通过鹦买国内优势企业产品或重点购买优势国有企业的产品,来保护民族产业,支持国内企业,从整体上提高民族产业和民族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起到支持国内优势企业、扩大国内优势企业市场的作用。
三、采购预算编制阶段
招标前主要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阶段,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源头环节,既牵涉到采购范围的宽窄,也关乎采购起步阶段的规范。在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预算编制不全、不细,导致预算的作用没能发挥,财政部门难以监管、采购人与监管部门的矛盾加深;预算编制的程序上先编制部门预算,后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导致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两张皮”,采购预算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某些预算的执行上,特别是资金来自多个部门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
1、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预算,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的质量,必须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2、预算编制的程序上要“有上有下”。各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提出预算建议数,主管部门审查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对预算单位汇总上报的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政府采购预算),由财政部门的主管处室初审并送预算处(有的地方财政部门成立了预算评审小组)审核后,向各单位下达预算控制数;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结合本单位预算年度的收支情况,特别是财政补助数变动情况。本着“量入为出、不留缺口”的原则,对相关收支项目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正式的单位预算。单位在调整政府采购预算时.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计划,提出具体采购项目的实施时间。
3、预算执行中的资金管理。实行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资金,应通过财政部门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进行归集和支付。属于单位留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用于政府采购资金,由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于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前,通知采购单位将采购资金直接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四、招投标阶段管理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政府采购法》要求适用于招标投标的采购项目(或在数额限额标准范围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符合与适用招标投标等)必须无条件纳入招标投标范畴,并自觉遵守和执行《招标投标法》中的相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只要符合法定招标和投标的采购项目,无论是有多少供应商(或企业法人、合法的经纪人代表等)参加竞标,其过程不容省略,更不许变通。有时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半公开、半阳光”和半透明式的评标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采购需方主体或其他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促使同其有关联的供方一个幕后指挥者操纵多个投标人或以多个投标人的身份参与投标(其实质就是同一人所为),达到垄断和包标的目的;二是与多方投标主体串通,私下达成共盟和心照不宣(一人中标、成交多入得利)的协议。实现投标时个个压价或同标底线价,造成标随其人转和标非他莫属的态势。一般情况下招标过程主要有如下阶段:招标公告、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在这些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招标公告的有效时间和空间范围太窄,把很多有资格参加竞标的单位有意排除在外,以减少竞争对某些特殊的竞争者有利;由于招标时.同类产品的不同生产厂家的资质不同,招标单位在企业资质上做文章,提高进入门槛以为特定产品减少竞争或降低门槛为某特定产品进入;在投标时,把其他已投标竞争者的标书的信息泄漏给某个特定的企业以使该企业给出更有利的标书;在评标时,大多数情况是以产品的性价比为标准,即是多种因素的加权平均值的大小,权重的变化会使得结果发生很大的变化,往往对某些特定的产品的优点赋予较大的权重,最后导致结果在开始前已经确定了。另外在评标时,若某些特定的产品没有中标时,则以有效标数不够为由重新招标。
五、采购验收阶段
采购验收阶段是检验整个采购成果的重要步骤。也是政府采购程序中最后的检验步骤。采购合同到底履行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既定要求,只有在此阶段才能得到验证。因此,履约验收是政府采购最后的守护者。然而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许多采购单位和机构只重视采购阶段,而对履约验收阶段很不重视,使采购验收成为了政府采购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问题如下:验收人员敷衍了事,验收结果缺少准确性;验收方案科学性差;采购验收环节缺失。为改善验收环节效率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深入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明确政府采购验收环节的地位。有针对性地成立验收小组。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小组的构成一般涉及到如下人员: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机构人员、质量检测机构人员、供应商代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代表,另外如有必要还可以邀请纪检部门代表参加验收。
结论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财政支出的一种方式,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它打破财政支出体系的计划经济堡垒,搭起了我国财政支出管理体系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桥粱。实行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谢宁 对政府采购中招投标存在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工程建设2009,41(4)
关键词:财政监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71-02
财政监督是国家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主要对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及对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监察,确保财政资金得以合理利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需要不断完善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力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财政监督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在财政监督的立法、财政监督职能的认识以及财政监督的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并提出优化对策。
一、当前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监督立法滞后
作为一种经济监督,财政监督应当做到依法行政。虽然我国在财政立法方面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都针对特定领域,并没有对财政监督进行完整详尽的规定,其对财政监督大多限于原则性、完善性规定,难以适应经济监督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财政监督立法相对滞后,至今还没有一部系统地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的财政监督法律法规,财政监督缺乏独立完整的法律保障。在财政监督的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仍只能依据《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展开工作。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导致了财政监督的依据不足、地位不高,严重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难以保证财政监督的成效。
(二)对财政监督职能的认识不够
对财政监督职能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财政监督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财政监督仅是一种增收节支、整顿经济秩序的特殊手段,是一种事后惩罚性监督,只有触犯到财政规章制度才会受到处罚,割裂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之间的联系,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混为一谈,忽视了在财政管理活动中开展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使得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相互脱节。在财政监督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重分配、轻监督,重收入监督、轻支出监督,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经济分配秩序混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当前的财政监督更多地停留在行为监督层次,财政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难以充分实现财政监督的职能。
(三)财政监督对外协调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是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监督、社会监督等共同构成,以监督社会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理论上,这些监督部门是平行的,平行的主体应当分工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充分保证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共同维护经济秩序。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监督主体职责虽各有侧重,但法律上并未严格界定各自的职责边界,职能上仍存在大量重复、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未能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职责划分不明确,缺乏沟通交流,难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各主体的检查计划无法衔接,存在大量监督盲点,不仅增加财政监督的成本,还影响财政监督的效率。
(四)财政监督方法单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财政监督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监督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制于财政监督职责权限及监督力量等因素,我国财政监督的监督领域过窄,监督方法过于单一,仍然以直接检查为主。在实务过程中,财政监督主要依赖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缺乏自主性和协调性,停留在对预算单位财政性资金收支状况的监督检查上,偏重对财政收入的检查,忽视对财政支出的检查;侧重于财政分配结果的监督,对财政资金的分配过程及使用的监督相对较少;主要以突击性、专项性检查为主,忽视对日常经济活动的监督;重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轻事前、事中监督。现行单一的财政监督方法极大地制约了财政监督的力度,难以全面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更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优化我国财政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首要环节。为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应尽快出台财政监督法,以法律的形式对财政监督的具体职能、范围、手段等作出明确规定,发挥财政监督的法律强制力,使财政监督有法可依。同时,制定相应的财政管理、监督各环节的行政法规及实施细则,增加法律手段的使用频率,减少对行政手段的依赖,减少暗箱操作现象,为财政部门行使财政监督职能、加强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改变现行法规零碎、无针对性、无系统性的缺陷,真正把财政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健全较为系统完整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二)正确认识财政监督的职能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提高对财政监督职能的认识,创新财政监督理念,有效融合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职能的一个分支,寓于财政管理之中,有效的财政管理需要高效的财政监督保驾护航。一方面,从其监督的内容来看,财政监督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主要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是财政的自我约束和监督;但另一方面,从监督的范围看,它又不仅仅局限于财政内容,它是国家通过财政部门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身资金活动实行的一种广泛而深入的管理行为,是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实施的宏观监控。所以,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凸显财政监督的管理特色。财政监督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监督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才是最终目的。
(三)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
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监督、社会监督等共同构成了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首先,为了更好地发挥该体系的功能,必须明确划分各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合理分工,避免职能上的重复导致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影响监督效率。财政部门应协同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有效协调、相互配合,通过年度工作会议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调整各自的监督检查计划,明确责任范围,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财政监督部门要协调好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合理分配职责权限,建立起财政内部的监督与再监督机制,形成高层次、多角度的宏观财政监督体系,行使财政综合监督的职能,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增长。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资金实现了集中管理和统筹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在产生支付行为前都保留在国库和财政专户,而不是沉淀在预算单位,政府能够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加强。
(二)减少了财政资金的周转环节,提高了资金的拨付效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预算单位的收支帐户得到了清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用款单位,大大简化了资金拨付环节,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多环节滞留的问题。
(三)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从制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财政资金的收支运作更公开、更透明、更规范。在新的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财政国库管理部门能运用财政信息网络系统,全过程监测各部门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从而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的详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有单位违规办理资金支付,能及时予以纠正。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有效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促进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预算单位通过使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用款计划申请使用财政资金,在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虽然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出台迟缓,影响国库集中支付顺利实施。财政资金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目前只有预算内资金纳入预算,成为国库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也仅是预算内资金的集中支付。而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支付是指所有财政资金的集中支付。当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规范,财政部门预算改革严重滞后,致使国库集中支付缺乏基础。同时目前存在预算批复迟缓,不及时,造成预算执行依据不充分,预算监督不全面,无法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规定的:“各支付单位每项经济业务必须根据当年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向财政部门按用途提出用款申请”的要求。
(二)信息系统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系统建设亟待加强。信息系统是支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技术基础,当前使用的支付核算软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网上运作速度慢。给财政和预算单位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衔接不够,县级支库核算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未能实现对接。财政直接支付的大量数据还未能导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完全依赖手工录入,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另外软件功能单一,对数据应用开发不够,缺乏进行综合分析的功能。银行清算系统建设进展缓慢。
(三)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方面,手工清算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由于电子网络建设滞后的限制,目前票据的清算仍采用手工清算的模式,票据传递手续环节多。所需时间长,票据手工传递及资金清算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支付资金过程中存在风险:①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单位帐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②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和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③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额帐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额帐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导致财政资金风险的存在。再者,零余额帐户支取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四)支付实时清算还不能完全实现,银行存在资金垫付问题。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不再直接办理预算资金的拨付,而是由商业银行支付,然后再与人民银行清算,先支付后清算。由于清算时间限制并且缺乏高效的清算机制,人民银行和银行间系统不能进行实时清算,银行隔夜垫付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五)对人民银行国库监管职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对财政库款监督方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由于先支付、后清算,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应更广,监督的内容应更多。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未对人民银行的监管权限作出过多规定,加上人民银行监管手段不够丰富,致使各级人民银行在进行财政库款收、支,对财政部门进行监督方面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与改革不适应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一是要制定《集中支付操作规程》、《国库支票管理办法》,二是要修改《国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修改《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国库会计核算办法》、《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相关财政、金融法规。并明确人民银行对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责以及在财政资金划拨中的监督职权范围,便于实际工作具体操作。
2、加大配套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各项措施。①抓好各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细化部门预算编制,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接缴财政;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的过渡帐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资金专户。②优化预算科目,对现有的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的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③改革预算审批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
31日前。
(二)加快电子化步伐,努力提高改革的科技含量
为适应改革的需求,财政部门要加快“金财工程”的建设,人民银行要加快建立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实现银行与人民银行间的实时清算;国库部门要完善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和国家金库支付业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使国库拥有直达、畅通的资金汇划渠道,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帐户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快建立财政、税务、人民银行、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操作程序标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业务处理无纸化的目标。
(三)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预防财政资金潜在风险
1、建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财政资金支付清算的内控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支付清算风险。
2、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支付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资金用款计划的申报、审核、批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审批,以及资金的申请、支付、审核、复核、清算、会计核算,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要相互独立互为制约。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问效。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询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②通过网络系统对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③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现金的,必须经财政部门、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方可支付。
(四)逐步解决银行垫付资金的问题
银行垫付资金且没有补偿机制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相违背,长此下去,会影响银行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因此应尽快建立银行垫资补偿机制,维护银行的利益,以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日前,从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和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主办的企业申请设立财务公司座谈会上获悉,绝大部分企业集团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最大障碍是现行政策即《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规定的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
一、现行政策规定
除国家限制外资进入并经银监会事先同意的特殊行业的企业集团外,新设财务公司应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或经营团队中至少有1名以上来自境外的高级管理人员和1名以上来自境外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公司资本规模较小,并且外方投资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影响境外机构投资意向。以注册资本3亿元为例,境外投资者投资在6000万元之内,折合外币还不到750万元美元。境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企业对如此规模、股权比例的投资大多不感兴趣。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境外金融机构受投资国内同质金融企业不得超过2家的规定制约,为了谋求最大的发展机会,对投资对象的选择不仅审慎而且苛刻。
2、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目的并非财务公司本身。由于受所处行业的制约,企业集团接触的跨国企业大多是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的销售商。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参股财务公司只是手段或条件,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企业集团某项业务的竞争优势甚至是垄断地位。因此,其对参股财务公司的要价往往很高,使企业在某些方面受制于人。不仅如此,境外机构投者入股财务公司,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集团的商业安全。
3、靠境外机构入股未必能达到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目的。境外合作者并不会因为投资入股而将资金管理经验无偿提供给财务公司,财务公司还是要付出昂贵的培训费用。由此,引入的境外合作者会逐渐地被边缘化,乃至形式化,与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初衷相背离。
4、中国银监会通过修订《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的形式,为企业多提供的另外一种选择是“经营团队中至少有1名以上来自境外的高级管理人员和1名以上来自境外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还存在着操作上的不确定性。第一,企业集团至少要聘请2名境外高管人员和2名境外风控人员。第二,有没有符合要求的境外高管人员,愿意放弃境外事业,到中国的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来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能为其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有没有境外金融机构会为一个即将跳槽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关评价和证明资料。第四,引进至少4名境外人员,需要支付高于国际同类人员市场报酬,财务公司的管理成本是否能够负担。如此种种制约因素,使得这一新选择实质上更为困难。
5、中国银监会当前力推的通过重组方式成立财务公司,由于成本高、过程长,吸引力不大。经过调研,重组高风险财务公司的直接成本为6000-9000万元,其中最大比例是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由于归还政策仅限于还本免息,支持力度有限,加上与其他债务人的谈判等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6、中国银监会出台的《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提高了设立财务公司的门槛,是否合规,值得商榷。第一,按《指引》操作是企业必须引入具有三年以上成功从事财务公司或类似机构经营管理经验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而《办法》对于机构投资者的限定是“3年内不转让所持财务公司股份的、具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的外部战略投资者”,并没有严格规定为“境外”。第二,《办法》中外部投资者是可选条件,并非必要条件,而按《指引》操作时把引外境外战略投资者作为必要条件。我们认为,《指引》应是《办法》的细化、透明化,使企业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过程更加规范化,起指示、引导作用,而不能规定比《办法》更高的条件、设置比《办法》更高的门槛。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使得企业集团申请设立财务公司进展缓慢。
三、政策建议
为了加快、促进和引导企业集团申办财务公司,2005年11月4日中国银监会召开了第39次主席会议。会议指出,要合理设定新设财务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从市场准入政策方面积极引导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通过发挥财务公司的现金池管理,促进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管理。本着这个精神,我们建议:
1、鉴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其服务对象是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特点,建议按照“合理设定门槛,积极引导发展,加强执业监管”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采取鼓励而不是限制的政策。通过对业务范围的审批控制,通过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加强监管,通过退出机制的建立,促进财务公司的设立和健康发展。
2、当前中国银监会鼓励重组高风险财务公司不能成为企业集团新设财务公司的“弯道”。建议通过严格的退出机制建设,促使各财务公司规范运作,谨慎经营。不能将高风险财务公司的债权人和投资人的风险转嫁到并非情愿、并非最佳选择的企业集团身上。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直接投入国债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失业率上升趋势变缓;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政策背景
2003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阶段。此时,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盲目扩张,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播种面积急缩、产不足需;CPI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而积极财政政策无法减轻固定资产过快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政策内容及评价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如下四点:
1.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松紧适度,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和通货紧缩重新出现。
2.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变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增长为自主增长的长效经济增长模式。
3.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
4. 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注重结构优化,“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可见,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符合现实的。
三、2009年重回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 年同期回落4.8%。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2009年,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重拾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扩大财政公共支出:用于“三农”支出、民生支出、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支出、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带动地方投资和消费。
2.税收和减费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减费政策。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由降转升。
四、十年前后的财政政策对比
事隔十年,对比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不难看出:
1.十年前,中国经历了长江流域大洪水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十年后,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创。
2.在两次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的后续效应与外需放慢的叠加,导致经济宽幅波动。
3.虽然政策上存在积极与稳健的区别,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机结合:稳健财政政策能够解决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调整。因此,再次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样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保障。
4.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严峻:资本流动规模更大;外汇储备更多;对出口依存度更高。
5.当前的有利条件更积极:国力更强大;外汇储备更充足;财政资源更雄厚;货币依然强势。
6.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更丰富、力度更大。例如:同样是加大国债发行量,当年出现过国债投入候补现象;而这次不仅明确了投资方向,还估算出具体规模。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至今只有16年。因此,在重新审视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时,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经济转型的压力;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1稳定性
在中囯的宏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支持下,中囯的GDP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趋势。但是,随着囯内经济市场投资行为与消费者行为的不平衡加剧,中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大幅波动。目前,一些行业受到高价值货款的影响,表现出生产能力小而盲目扩张的矛盾局面,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市场产品发展问题。与此同时,虽然中囯的绿色生产模式已经做了很长时囘,但许多企业仍然采用高消耗、高污染、高负荷的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影响,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可持续了健康发展。因此,囯家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调控。
1.2公平性
经济发展既要兼顾发展水平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公平性是中囯经济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囯正致力于通过政策支持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例如对低收入预期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扶持等多项社会保障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内部员工和工人无法充分享受到中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囯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1.3不平衡性
政府投资是中囯实施的诸多财政政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政府干预市场过度或投资过度可能导致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能力将被削弱,市场竞争环境相对紧张,将导致恶性竞争和高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囯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2.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1相互促进
财政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基本发展方向指引。同时,经济发展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后,财政政策自然会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完善。而且,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领域和多层面的,对财政政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财政政策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促使财政政策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2相互依存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因此,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离不开经济发展,脱离了经济发展谈财政政策就是空谈,脱离了财政政策谈经济发展就是纸上谈兵。财政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使命。
3.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制定基本的财政政策阶段
在起草财政政策的初始阶段,通过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具体、完整的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之囘的关系,财政政策将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囯家经济的未来发展。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取得良好的开端,并尽一切可能避免囯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无}'去控制的局面。
3.2财政政策的实施阶段
囯家颁布的所有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实施阶段,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字形式的法律法规逐渐成为具体的经济,财政政策逐渐成为市场调控的手段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市场的内部调节和政府的第二个作用是实现囯内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和良好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和较快发展水平。
3.3改善财政政策阶段
由于制定和实施的所有财政政策,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财政政策实和完善。目前,中囯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因此,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阻碍经济监管是不明智的,不建议采取“稀缺”措施,应制定更加优化的,具有前瞻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4.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4.1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囯西北地区,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财政政策,在其正确指引下,积累新的发展力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实施的财政政策比西北地区的财政政策更加系统性更加灵活性,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目前,北上广深作为囯际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地区。财政政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使得我囯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
4.2财政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囯的经济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囯家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深入合作和长远发展。中囯财政政策的稳步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保证,为了维护中囯和其他囯家的经济利益,随着中囯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囯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强大新生力量。财政政策不仅会影响中囯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发展。
5结语
总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包括影响中囯囯内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考虑到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囯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可通过制定并完善技术创新投资、企业补贴、减税等相关财政政策,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调整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中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1]耿凯我囯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问题[J]现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