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1)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经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2)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1)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2)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3)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战场:“营改增”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有关结构性减税的推进路线和具体安排在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备受关注。
推进结构性减税,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现行税制体系中的18种税似乎都可以作为减税的对象,统统砍上一刀。但是,将现行税制体系格局与“十二五”税制改革规划相对接就会发现,减间接税而非直接税,减收入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间接税,应该是推进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因此,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论及结构性减税时提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1]
积极财政政策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要载体并以增值税为主要减税对象,其基本操作路径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加快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营改增”试点的地区范围越大、涉及的产业领域越多,结构性减税的规模效应也就越大。第二,在“扩围”的同时,相应调低增值税标准税率。将原来基于制造业运行特点而设计的增值税税制覆盖至服务业,一方面应考虑服务业的运行特点并作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应统筹考虑制造业和服务业税制问题,确定一致的制度安排。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1)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2)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3)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4)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六、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摘 要: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特殊功能,本文首先从两方面论述了基础理论模型,这两个方面分别是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然后从识别作用区制和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实证研究
1.基础理论模型
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研究宏观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对实现控制通货膨胀以及稳定物价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控制通货膨胀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实际债务。货币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维持债务价值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利率。Sargent利用货币主义算式说明了在实行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通过铸币税来影响价格水平。在2001年,Woodford以FTPL为基础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建议。2011年,Leeper认为铸币税不再是唯一财政政策影响价格水平的途径,货币发行量对价格水平也能产生影响,他指出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度也不再是唯一一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途径。
1.1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
根据Leeper的观点,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在F区制下是主导作用,在M区制下是辅助作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现值给出他的基础模型,如下:
Bt+1Rt=Tt-zt+Bt+Mt+1-Mt (1)
其中,Rt表示第t期的名义利率,Bt表示当期政府名义债务量,Zt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t 表示税收收入,Mt表示当期基础货币名义存量。公式(1)表示政府债务由新发行的债务、政府收支差额和基础货币发行量偿还。
从实际值考虑政府跨期预算约束,则有:
Bt+1+Mt+1Pt=Tt-ztPt+Rt1+RtMt+BtPt (2)
其中,Pt为实际价格水平,Tt-ztPt为政府基本盈余实际值dt,Rt1+RtMt+BtPt表示铸币税贴现值,他是由发现新债务和增发货币得到的,可用λtbt表示。由此得到:Bt + 1 + Mt + 1 Pt = λt bt + dt (3)
由此的一般均衡方程为:bt=∫∞t=0λtdt*dt (4)
其中,公式(4)是PVBC(政府预算约束现值),可用来检验财政政是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在2009年,Leeper和Daving认为政府预算约束现值是均衡条件,党PVBV不成立时,财政局和中央银行可以对政策做出选择使PVBC成立。如果公式(4)中的dt增加,那么下期的bt就会减少。如果dt的增加会造成下期的bt增加,则央行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实现PVBC。
1.2 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1981年,Sargent和Wallace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动态化,他们指出在F区制下,贴现价值由财政赤字的多少决定,由于借债允许政府对铸币税的分配可以跨期,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铸币税和财政赤字同期不一定相关。在2000年,Sargent和Ljungqvist提出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在小型开放经济体中的一般均衡模型。在FTPL下,假定货币存量通过影响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宏观经济。此时政府对通货膨胀和名义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模型如下。
其中家庭贴现消费效用函数是:∫∞0βtuct dt (5)
ct表示t期家庭消费量,β表示主观贴现率,μ(……)是严格的凹函数,指t期贴现效用方程。
每一期,家庭的支付税收Tt,补贴收入zt,初始财富为yt,通过持有货币或持有无风险债券Bt来转移税后净收入或消费,在此情况下,家庭的预算约束为:ct+Bt+1Pt+Tt=yt+zt+Rt-1BtPt (6)
家庭持有货币需求为:mt+1pt=Mdct,1Rt(1+πt) (7)Md随着Rt和πt的增加而减少,随着ct的增加而增加。
政府可通过印制钞票、发行债券和征税来弥补财政指出,其中公式(4)就表示政府预算约束。将(7)代入公式(4),得到的经济一般均衡关系为:π1+π=pd+bR-1/RM (8)
得到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间的长期均衡关系。M与π反向相关,当π上升时,通货膨胀税金减小。此时意味着财政政策使价格趋于稳定性的效果更强。
2.实证检验分析
2.1 识别作用区制
首先选取变量并检验数据。我们选取bt和dt作为变量。从《中国财政年鉴》中选取1982-2011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简阳,这是为了避免为回归问题。通过检验显示bt和dt都是非平稳的。然后对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检验单位根,现实其都是平稳序列。其次,以VAR方法的协整关系为依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t和dt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关系一成不变,只是表示他们不能无限偏离均衡关系。
为了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作用区制转换时点,我们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bt=0.696+dg1t*dt+μt (9)
[7.455] [9.019]
(0.000) (0.000)
dg1t=1.889+1.003*dg1t-1+vt (10)
[185.000]
(0.000)
圆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概率值,方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值。可看出,参数估计结果显著,模型的整体估计结果较好。dg1描述的是dt对bt的时变影响,请看图1.
由图1可以看出dg1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效应,这说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起到了区制转移作用,时点为1997年。在1982-1996年间,dg1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我们选取两个时间段的年度数据(即1982-1996、1997-2011的数据)对bt和dt设定修正模型,在设定协整检验中,SC准则、AIC信息准则的最小值都指向了第四种模型以及等级1。选择有趋势较为明显的一项,设定滞后阶数为1,从而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
图2 政府债务对实际财政基本盈余的脉冲反应模式
由图2可看出,从1982-1996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减少,这是李嘉图政策的典型信号。而从1997-2011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增加。
由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可以得出1997-2011年为F区制,1982-1996为M区制。
2.2 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首先选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我们选取的数据为1997-2011年季度的数据,将其作为样本区间并采取SVAR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此区间是中央银行实行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自主型货币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反应一定会出现FTPL,但是FTPL不一定会有这个时期的反应。
St1指实际政府财政基本盈余,对数据的处理我们采取全样本长度非对称BP滤波,然后得到新的变量是st1_bp1,通过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的结果显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mt代表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实际增长率,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也会得到新的变量是mt_bp1,而且同样利用单位根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同样显示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pi1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CPI基月期是1997年的第一季度,基数是100.
其次是建立模型,包含st1_bp1,mt_bp1,pi1三个变量。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影响,得到的SVAR模型如下:
Cyt=A1yt-1+…+Apyt-p+Bεi (11)
其中C,Ai(i=1,…p)和B是三阶方阵,yt=(st1bp1,mtbp1,pi1),ε=(εst,εmt,εpt)是白噪声序列,假设条件为各冲击相互独立。
简化公式(11),得到yt=dtyt-1+…+dpyt-p+μt (12)
最后得到的结构冲击长期效应公式为:D=φC-1B
首先做短期效应分析,其中pil对同期的mt_bp1几乎无影响,而mt_bpl对同期的st1_bpl也几乎无影响。脉冲响应结果显示,pil在stl_bpl冲击后,前四期增强,随后反应减弱。而pil对mt_bpl的短期冲击无反应。同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货币供给增长率有不显著的微小的正向冲击,这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受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小。
其次做长期效应分析。按照与检验区制相同的步骤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非李嘉图区制下,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而辅助原因是货币政策。同时发现实际政府财政盈余对货币供给的冲击较小,说明货币超发不是通货膨胀效应的唯一途径。而且发现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长期和短期,长期是一个交替过程,而短期的影响为正。这说明财政政策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出通货膨胀受财政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影响不同,由此得知通货膨胀也受财政政策结构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的路径更加复杂。
3.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
3.1 调整预算方针,变赤字财政为平衡财政
应贯彻“收入政策从严,支出政策从紧,预算平衡”方针。首先大力组织收入,消除收入流失“死角”,加强对税收的征收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增加财政的总收入,其次要严格控制支出的增长速度,对某些没有必要支出的项目进行削减甚至消除。第三不得做赤字预算,而要以收支平衡作为指导方针努力消除赤字,最终达到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并最终走出向银行增发钞票的行为,从而消除通货膨胀。
3.2 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税收和财政政策上产业倾斜
要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给予扶植和鼓励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部门。使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贯彻有所倾斜的方针,通过运用财政手段,加速某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产业部门的法,同时限制与国家政策相违背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的发展,逐步协调产业结构,使其走向合理。例如,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十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对环保产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而对污染型的产业进行限制,使地方经济结构朝着国家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大力征收税费以及环境保护费等。对于那些对优化环境的产业要减少征收的税费,以慢慢引导地方产业走向低碳化和环保化。
3.3 改进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政企分开,逐渐完善企业的经营体制,规范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保证企业产值、企业收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逐步完善目前企业承包责任制,使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逐步规范化,改变新增收入首先流向企业的状况,走向税收和利润分流的模式。要求企业除正常缴纳正常流转税等外,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其公司类型将企业的税后利润在企业与国家之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通过采取税收和利润分方向流动的方法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好处,对国家而言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对企业而言,可以确保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加强完善其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也会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3.4 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在稳定地方与中央财政关系的基础上,改变目前所存在的财力分散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的状况,从而完善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而改变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现有体制。强化中央财政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扭转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力分散的局面。首先要使地方财政利益实现稳定,鼓励当地政府发展本地经济,但是也要改变现存的地方与中央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从体制方面来讲,要最终实现税收分开的体制,在各个地方建立其财政的独立税种体系,从而使地方政府所支配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协调。
4.小结
财政政策主导的政策区制下使得货币政策失去了控制通胀的能力。根据本文的实证结论可知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政策区制正处于F区制,中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时应借助财政政策的供给,控制公债和支持,而不仅仅是稳定物价。
参考文献
[1] 董秀良,帅雯君.中国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43-50.
财政支出结构反应了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部分的比重,各部分支出的比重不同在反映国家活动范围、方向的同时还影响着财政支出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财政支出的改革也在与时俱进。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财政支出结构的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好
在我国,财政支出的执行一般情况下来说是靠事前预算的制定,所以在预算制定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异会决定后期财政支出的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我国经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现阶段的预算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部门预留的预算资金比较多,虚报和挪用资金的问题很严重。也同时因为资金投资的收益性比较差,私吞国家财产、盲目投资、多度投资等现象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一直是处于一种上升的状态。
2.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不清晰,职能不清楚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职能的模糊特性使得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范围内权责不明确,所以很明显会造成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模糊不清,财政支出的范围宽泛缺乏重点。再者,由于各种事业性和非事业性支出庞大,加上财政人员过多负担大,财政预算工作不到位,执行不严格导致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文教方面的支出呈现增长的趋势
社会文教的支出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教育、文化、卫生、科研等,这些都是社会文教类的相关支出内容。文化事业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教育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加上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可以对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这些原因,我国对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一直都很重视,对于社会文教事业发展过程中各项数额的增长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虽然社会文教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比例还是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支出比例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提高空间还很大,以及社会文教的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行政管理开支,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的开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比较快
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以强制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的一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对社会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保障,对其生活可以采取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进行保障,社会保障的基金由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来承担。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合的政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财政支出整体作用的发挥,为了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1.完善财政预算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监督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预算工作作为财政支出的基础工作,预算制定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财政政策的结果,因此在财政预算过程中,应该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传统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国家计划一切和统一一切的现象进行改进。比如对于社会文教的支出,在建国之后,我国始终都将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纳入到财政发展范围内,由国家财政进行统一供给,这种情况不仅给国家财政支出造成巨大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开透明招标,支出管理程序,另一方面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2.规范化界定政府职能及各级财政支出责任的范围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会对公共投资的数额进行增加。当前,我国还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财政支出的结构应该要以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公共的服务为主,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对科技文教事业的支出。要认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分工和分配。做好各自的职能地位,不能过多敢于市场、影响市场职能的发挥。适当缩减单纯的资产,增加长期战略性资产投资和人文教育,公共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支出。
3.解决区域财政不平衡的问题
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所谓财政补贴支农,就是指政府利用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三农”发展。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4年)是现行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发展时期。财政补贴支农逐步增加,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补贴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改革农业税制。
从2004年起,国家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不断加大对部分地区种粮农民的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财政部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10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126.8亿元,均占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分别比2005增加2亿元和3亿元。
我国还将继续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这一补贴制度是财政部去年以柴油配套调价为契机,综合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因素,针对种粮农民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而新增的综合直补。2006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25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使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这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对减轻因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促进粮食生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二、当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和发展,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但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当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政策还存在以下问题:
1.财政补贴支农总量偏小,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与发达国家比,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水平不高,补贴总量根本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并且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补贴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补贴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按照WTO《农业协定》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分为以下几方面:黄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提供直接支持的,必须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根据WTO黄箱政策规定,我国今后每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不能超过480亿元人民币,而现有补贴大约平均每年仅276亿元人民币,离480亿元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绿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不直接提供支持的,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我国绿箱补贴量较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如我国每年平均支出1514.2亿元人民币,主要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所占比重较小,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
2.各地方补贴标准和办法混乱。我国的补贴数额随意性很大,省际间补贴标准差距过大。由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同,以及核定包干基数的因素与应补贴的粮食种植而积的差异,各省粮食补贴标准差距较大。例如,江苏省补贴水平较高,水稻亩均补贴20元;山西省补贴水平较低,玉米亩均补贴5元。省际间人均粮食直接补贴金额也相差较大,四川省享受直补的农民人均补贴8元,辽宁省人均25.66元。我国各省补贴的依据也不一样。如粮食直补依据的确定,按照补贴是否与当期粮食播种面积及价格挂钩分为两种情况:(1)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即不管市场上粮价的高低,不管当期是否种粮都按前几期的计税面积或者计税常产给予农民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就是固定补贴;(2)与当期实际播种面积挂钩,即按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向农民兑付粮食直接补贴。这种形式属于与面积挂钩而不与价格挂钩的半挂钩补贴。
3.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补贴成本高。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主要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因政出多门,协调困难,交易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使得农业补贴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从而降低了农业补贴的效率。另外,因中国农民数量庞大,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载体,许多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其运行成本都比较高。如粮食补贴中,山东省每亩补贴的工作成本为1元。河北省在今年粮食直补工作中,县、乡、村三级共抽调2万多人,每人用了近60个工作日。一般一个乡镇的直接支出费用为2万~3万元(不含人工),直补工作成本约占直补资金的10%.一些省粮食风险基金按季均衡拨付和分两次发放直补款,既不方便农民,也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另一方面,一些省按照当年实际播种面积进行补贴,在核实面积时需要三次张榜公布核实,工作量很大。另外,有些地方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时,多数农户已备足种子,给良种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4.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1)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短期化。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化、补贴方式模糊等现象,影响了补贴效果的发挥。财政直接用于农业的补贴政策一般与当时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相挂钩,成为政策的配套措施。但是,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不断变化的,财政的直接补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2)补贴重点欠明确,某些方面补贴力度不够强。就补贴领域而言,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集中在粮棉产品,虽然已开始有选择地补贴某些优质品种,但还不够普及、稳定;对投入品的补贴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诸多方面,而且很少分地区和人群;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力度有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金融支持乏力的难题,这些均反映出补贴重点不够合理、明确。从补贴力度来看,在一般政府服务中,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其中没有或很少有补贴,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进展迟缓;市场营销服务未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呈现短缺态势;检验服务因补贴资金缺口大,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在国内粮食援助上,一方面补贴资金欠缺,另一方面粮食库存积压严重。(3)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全面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4)农业出口贸易补贴不足,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过剩问题开始显现,使财政、信贷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较大难题。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补贴中占用大量的资金,难以有充足资金用于补贴农产品的出口,使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出口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放大。
三、完善我国财政农业补贴应遵循的原则
农业补贴制度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经验不多,效果虽显著但不可自满,还需加以完善。完善中应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清晰。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家感到需“补”、需“贴”的地方很多,因此在执行目前出台的少数农业补贴政策中,有意无意加入了过多的附着功能,使得补贴的目标混杂起来。同时实行直补办法后,农民拿到钱之后,也不清楚或者并不在意政府补贴的具体政策意向,从而使补贴的政策威力打了“折扣”。所以,为了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出效力,从政策制定者这方面讲,应注意使各项补贴政策的目标指向更加清晰,从政策推行者这方面讲,应注意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力度,使补贴政策信号能够迅速准确地传到千家万户。
2.受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应当是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政府部门和其他中间环节在实施农业补贴过程中只能间接受益。但农民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基层实施国家补贴政策的“人”、“经营人”,总会有个别人自觉不自觉地“讨”农民的“便宜”,他们在事实上是“反”补贴的力量,因为他们的行为在实质上损害着农业补贴。所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要加大监督机制的建设,使“跑、冒、滴、漏”降低到最低限度。
3.整合统一。世界上并不存在功能齐备的农业补贴,必须设计出各类不同功效的补贴制度,对农业农民实施全面完整的保护。在实施补贴中,应注意区分各类补贴各自不同的功能和效用,让各类补贴配合使用,起到综合效用,也起到放大各单项补贴功效的作用。现在各项补贴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掌管,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努力整合各类补贴使之产生“共振”,当是我们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的应有之义。
4.操作简便。多年实践证明,最可行的办法不一定是“好”政策,而是简便易行的政策。因为有些“好”政策实施成本过高,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好”政策偏于复杂,不易为基层准确把握,基层往往会简单化操作,使那些复杂的“好”政策产生出了“坏结果”。当然,很多简便易行的政策,缺点肯定不少、漏洞在所难免,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简便易行的好处是在执行中不容易走样,容易取得政策效应最大化的效果。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也必须朝“操作简便”的方向努力。
四、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目标选择
1.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目标不是体现在地区、部门、企业利益上,而是体现在农民利益上。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就是通过财政的补贴资金让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2.稳定农产品市场,保证粮食等特殊农产品购销政策的畅通。结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的特点,财政对农产品市场补贴的重点目标宜放在收购环节上。对这一环节的补贴,不是再对粮食企业的亏损补贴,而是对粮食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正常损耗的补贴。因为现行的国有粮食企业购销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并实现了粮食的顺价销售,不允许、也不可能会出现新的经营亏损。
3.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但直接以撒胡椒式的给予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是授之于鱼,不能够长久;又由于受我国的财政实力的不足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像欧美等国那样的大量的财政补贴也是不现实的。如在美国种植棉花的农场主3.5万美元的年均收入中,补贴约占三分之一。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自主增收能力是我国农业财政补贴的应有之义。
4.保护农业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补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也就不能促进其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农村生态的良好,全国生态就难以达到良好。
五、当前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改进措施
(一)改善农业补贴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法规,使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成为一项长期和稳定的制度。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性、补贴方式模糊性、补贴对象和补贴数额的随意性等,使补贴效果难以集中体现和发挥出来。为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农业补贴法规,使之成为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制度。从法律上明确对农业的补贴数量,把对农业的支持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美国把支持农业的资金投入公众化、固定化并写入农业法中的做法对我国从法律法规上明确对农业的投资数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建立农业补贴综合管理体制。应强化农业部的职能,或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农业补贴的部级单位或部级的监管部门,整合财政补贴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高效、协调财政农业补贴,解决目前农业补贴多头管理,以及在使用中的“跑、冒、滴、漏”的问题。
3.成立全国农作物专业协会,保护农民的补贴利益。国外经验表明,成立专业性农民协会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建立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全国性农民专业协会,加强行业服务,规范交易行为,调解或仲裁有关贸易纠纷,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
(二)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1.切实改变过去财政补贴过多直接投入生产建设领域的做法,探索建立“政府出资,市场运作”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加快将财政资金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来,史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保险、物资援助、风险补偿、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把钱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通过财政补贴,建立对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通过贴息、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引导并刺激银行信贷资金、外资、民资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提高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对目前的财政补贴资金扶持对象、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清理,减少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体制,通过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规费减免等方式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凡是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都可以平等享受财政资金的扶持,从而引导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丰富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
3.积极推行财政对农户直接补贴公示制度。对补贴农户的粮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对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资金进行全方位公示,发挥了广大农民直接监督的作用,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4.改变对教育的补贴方式。如安徽省今年在农村及农村教育的财政体制上将明确三点:对面向农民的补助及支持,通过计算机存档管理、银行卡发放等方式,保证中间不会出现截流、挪用;改变对教育的补贴方式,变过去对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补助为直接对农民学生家长补助,建立一套规范的投入机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起消化农村债务的长效机制,调查债务状况、规模及成因,逐步帮助解决农村债务这一难题。
5.保护价政策和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同时应用。保护价政策和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并不是相悖的,按照WTO协议,我国的“黄箱政策”的实施余地还很大。当然,保护价政策的实施要结合市场行情,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政府对不足的差价部分给予补贴;相反,则不予补贴。市场价由中央政府在粮食收获季节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根据主产区批发市场行情检测结果予以公布,保护价粮食可由多家有资质的大型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按市场价收购,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部分政府按照不超过合同规定的实际销售量给予补贴。由农民依据产销合同和法定的销售单据到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网点、乡财政所或税务所领取现金。
(三)在补贴对象上实现从全面补贴向重点选择的转变
限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力,在总体上不可能采用美国模式,在现阶段期望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进而实行全面补贴是不现实的。理性合理的选择是突出重点、顺序推进,即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补贴到关键区域和重点品种上,以强化其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1.重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仓储建设和出口补贴,缓解农产品的过剩问题。国家实行粮食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而国家对粮食的消化和转化又很有限,这就必然造成过剩局面。对过剩粮食的处理办法目前只有两种:扩大仓容,增加出口。扩大仓储容量是当前解决粮食过剩的主要办法。要建设容量为500亿公斤的粮食储备库,依靠地方财政的力量是不现实的,只有依靠中央财政和农业发展银行的力量。在扩大仓容的同时,增加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口的补贴是非常必要的,按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规定,至少在今后5年内也是可行的。增加出口,不仅能有效解决国内农产品过剩问题,而且有利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周转,减轻仓储压力,减少保管费用和损失。目前,国内粮食仓储的保管费用为每公斤每年0.11元,占用资金5000多亿元。如果将保管费用用于补贴出口,即使用两年的保管费,即每公斤0.22元,也是合算的,能有效地减轻粮食过剩的压力。
2.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风险大且难以控制,赔付率高,经营保险业务普遍存在亏损问题,以至许多商业保险企业限制开办或不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开展,首先,需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由政府直接开办或政府委托的保险机构开办,经营亏损由财政补贴。这项补贴肯定比财政直接用于救灾支出少得多。不仅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分摊风险损失,而且能极大地减轻财政的救灾支出压力。其次,鼓励地方或农户成立互助保险合作组织,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
关键词:县乡财政;财政监管;对策分析
当前国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而县乡财政建设是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积极探讨县乡财政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县乡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监督的意识不强。
由于地方领导对于加强财政的监管意识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和一系列监管工作起步较晚,同时社会上对于财政的监管意识不强,导致在县乡一级没有确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二)财政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县乡级财政部门,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机构、编制和经费规定,导致有些地方县乡财政监督机构和业务机构混合情况,这样就使得监督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有些地方则把监督机构内设于其他机构,导致这些地方的监督工作形式大于内容。
(三)监督工作思路不清晰。
对于财政改革和管理的不断深入,首先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比如:如何建立强有力的独立监督机构,财政监督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怎么样正确处理好内外监督,财政监督的考察方式和方法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的不断研究和探索。
(四)监督质量亟需提高。
财政监督工作是对日常按照正确的财政制度执行后的再监督,是更高层次的深入监督,因此要保证其震慑作用。因此为了保证财政监督落实到位,首要是保证其监督质量。对于检查过程中,预防走过场的形式检查,重点关注工作质量,扎扎实实的真正应用到位,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县乡财政监督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县乡财政监督主体弱化。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机构编制不健全,在县乡一级,很少有独立的财政监督专职机构,一般财政监督机构和其他机构合并办公,因此使得责任心不强,监督工作大受影响。二是人员不足。县乡财政部门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财政监督人员,自身财政部门都是一人多岗现象,很难在配备专职财政监督人员。三是自身素质低,没有经过专门的正规财政知识培训。
(二) 县乡财政监督制度障碍。
我国县乡财政监督管理制度障碍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缺乏一部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现今我国并不存在一部法律,对财政部门的监督主体、对象、内容及职责等作出解释,也没有对县乡财政监督作出相关规定。第二,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很少涉及到财政监督的部分。
(三)县乡财政监督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
当前我国的县乡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主要在于:第一,县乡财政的资金来源较广,项目数量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财政监督管理的程序环节较多,管理链条很长。第二,县乡财政监督管理人员较少,工作压力较大。
(四) 县乡财政监督管理的保障力度不够。
目前县乡财政监管保障不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很多地区县乡的财政信息系统并没有完全建立,县乡财政的网络系统硬件较差,软件系统不兼容,信息管理水平很差,人员使用水平较低。第二,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中,目前县乡财政使用的仍旧是纸质手段,并采用人工手工录入,网络使用率低。
三、强化当前我国县乡财政监管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思想意识。
第一,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督工作,各级领导要对财政监督工作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重要作用,保证各级财政管理活动可以正常运行。第二,各个财政工作人员要加强财政监督工作重要性的意识。通过扩大宣传,转变财政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审计强监督弱的情形,构造良好的监督环境。第三,各级监督部门要肩负起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构。
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要提高思想意识,强化对财政制约机制、财政管理层次的重视,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制度的改革。通过转变当前财政机构不健全及各级财政监督人员不到位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监管部门及人员队伍,从而建立庞大的财政监管队伍。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构,加强财政机构及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目前财政监管工作中所亟需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三) 明确财政监督管理的工作思路。
财政监督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问题,因此财革的工作也非常困难。建立县管乡财的制度,全面推进两条线财政管理改革,设置部门预算,进一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的健全,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变革,这些财政监督改革措施,可以推进我国财政分配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可以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的产生,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
(四) 重点组织财政各部门的督查工作。
加强各业务部门督查工作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力度,严禁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资金挪用、资金损失等问题的产生。其次,加强财政部门各个业务部门的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再次,进一步规范资金分配的各种程序及使用渠道,保证资金的使用合规合理。最后,加大扶持项目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对于重点项目及重点单位的财政监督及管理的力度,比如对于社会保障资金、教育卫生资金及交通建设资金等的监督管理。(作者单位:山西运城河津市民政局)
参考文献:
[1]张俊.县际竞争、转移支付与县级财政债务决策——基于中部A县的个案研究[J].当代财经,2012(02).
[2]王广庆,王有强.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变迁:制度与分配[J].经济学家,2010(12).
[3]任宇.完善县级财政基本保障能力的对策思路[J].学习月刊,2012(10).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资金实现了集中管理和统筹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在产生支付行为前都保留在国库和财政专户,而不是沉淀在预算单位,政府能够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加强。
(二)减少了财政资金的周转环节,提高了资金的拨付效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预算单位的收支帐户得到了清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用款单位,大大简化了资金拨付环节,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多环节滞留的问题。
(三)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从制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财政资金的收支运作更公开、更透明、更规范。在新的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财政国库管理部门能运用财政信息网络系统,全过程监测各部门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从而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的详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有单位违规办理资金支付,能及时予以纠正。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有效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促进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预算单位通过使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用款计划申请使用财政资金,在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虽然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出台迟缓,影响国库集中支付顺利实施。财政资金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目前只有预算内资金纳入预算,成为国库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也仅是预算内资金的集中支付。而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支付是指所有财政资金的集中支付。当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规范,财政部门预算改革严重滞后,致使国库集中支付缺乏基础。同时目前存在预算批复迟缓,不及时,造成预算执行依据不充分,预算监督不全面,无法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规定的:“各支付单位每项经济业务必须根据当年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向财政部门按用途提出用款申请”的要求。
(二)信息系统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系统建设亟待加强。信息系统是支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技术基础,当前使用的支付核算软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网上运作速度慢。给财政和预算单位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衔接不够,县级支库核算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未能实现对接。财政直接支付的大量数据还未能导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完全依赖手工录入,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另外软件功能单一,对数据应用开发不够,缺乏进行综合分析的功能。银行清算系统建设进展缓慢。
(三)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方面,手工清算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由于电子网络建设滞后的限制,目前票据的清算仍采用手工清算的模式,票据传递手续环节多。所需时间长,票据手工传递及资金清算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支付资金过程中存在风险:①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单位帐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②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和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③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额帐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额帐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导致财政资金风险的存在。再者,零余额帐户支取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四)支付实时清算还不能完全实现,银行存在资金垫付问题。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不再直接办理预算资金的拨付,而是由商业银行支付,然后再与人民银行清算,先支付后清算。由于清算时间限制并且缺乏高效的清算机制,人民银行和银行间系统不能进行实时清算,银行隔夜垫付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五)对人民银行国库监管职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对财政库款监督方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由于先支付、后清算,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应更广,监督的内容应更多。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未对人民银行的监管权限作出过多规定,加上人民银行监管手段不够丰富,致使各级人民银行在进行财政库款收、支,对财政部门进行监督方面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与改革不适应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一是要制定《集中支付操作规程》、《国库支票管理办法》,二是要修改《国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修改《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国库会计核算办法》、《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相关财政、金融法规。并明确人民银行对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责以及在财政资金划拨中的监督职权范围,便于实际工作具体操作。
2、加大配套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各项措施。①抓好各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细化部门预算编制,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接缴财政;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的过渡帐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资金专户。②优化预算科目,对现有的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的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③改革预算审批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
31日前。
(二)加快电子化步伐,努力提高改革的科技含量
为适应改革的需求,财政部门要加快“金财工程”的建设,人民银行要加快建立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实现银行与人民银行间的实时清算;国库部门要完善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和国家金库支付业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使国库拥有直达、畅通的资金汇划渠道,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帐户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快建立财政、税务、人民银行、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操作程序标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业务处理无纸化的目标。
(三)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预防财政资金潜在风险
1、建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财政资金支付清算的内控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支付清算风险。
2、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支付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资金用款计划的申报、审核、批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审批,以及资金的申请、支付、审核、复核、清算、会计核算,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要相互独立互为制约。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问效。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询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②通过网络系统对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③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现金的,必须经财政部门、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方可支付。
(四)逐步解决银行垫付资金的问题
银行垫付资金且没有补偿机制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相违背,长此下去,会影响银行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因此应尽快建立银行垫资补偿机制,维护银行的利益,以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 问题 对策
我国事业单位的数量众多,这些单位广泛的分布在的科教文卫等领域,为民众提供各种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已经越来越与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之间不匹配,这倒逼着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政府采购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未来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基本发展方向,进而为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
一、政府采购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政府采购的重要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单位政府采购可以节约采购费用,事业单位经费大部分都是政府拨款,通过政府采购,可有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采购管理水平,从而全面的降低采购费用;其次可以规范采购行为,政府采购对于采购人员的行为来说是一个规范以及约束,可以有效减少因为道德风险所带来的采购不规范行为;再次就是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可以有效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政府采购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执行,可以有效的提升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改善;最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可以有效的提升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政府采购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及供给,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因素分析
目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已经全面的铺开,政府采购所取得成效有目共睹,但是整体来看,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并不完善,本文将当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规定不够完善
政府采购采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支出,采购各个环节都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要想做到采购的公开公平,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规定是很难实现的。当前我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相关规定还不够完善的,政府采购法更多的是原则层面的规定以及约束,具体到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方面,没有更加具体的规章制度。这种规定层面的不完善必然会一定程度上放大政府采购行为的不规范,从而难以确保政府采购公开透明、 廉洁高效。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随意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需要编制采购预算,并报上级部门审批,在预算编制方面,事业单位的普遍存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随意的问题,往往都是往年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幅度,这种预算难以反映出来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很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
(三)事业单位政府监督审计不到位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滋生很多道德风险,这客观上需要加强政府采购的监督审计。目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监督审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要么根本就没有监督审计,要么就是监督审计流于形式,这导致了政府采购中潜藏的各种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落后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人员岗位胜任力不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政府采购本身比较专业,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胜任力要素,这一定程度上给政府采购带来了各种负面的问题。
三、针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提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工作:
(一)完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规定
我国要在政府采购法的框架之下,进一步出台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专项规定,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制定不同的政府采购规定,对于政府采购的流程、要求、实施等进行全面而具体的规定,这样就能大大提升这一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的效率。
(二)科学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在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面,需要引入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结合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具体需要来进行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同时要尽量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根据预算来进行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审计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需要及时跟进监督审计,将监督审计贯穿到整个政府采购中去,确保政府采购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及时发现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的科学性。
(四)注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队伍建设
鉴于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性,需要注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政府采购工作需要的专业人员队伍,从而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讨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意义重大,这客观上要求要做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突出优势,从而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完善方面,需要积极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在政府采购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从制度完善、队伍建设、预算编制以及监督审计等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从而全面的提升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水平。
参考文献:
[1]汤晓宇.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年3期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直接投入国债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失业率上升趋势变缓;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政策背景
2003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阶段。此时,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盲目扩张,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播种面积急缩、产不足需;CPI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而积极财政政策无法减轻固定资产过快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政策内容及评价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如下四点:
1.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松紧适度,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和通货紧缩重新出现。
2.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变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增长为自主增长的长效经济增长模式。
3.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
4. 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注重结构优化,“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可见,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符合现实的。
三、2009年重回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 年同期回落4.8%。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2009年,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重拾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扩大财政公共支出:用于“三农”支出、民生支出、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支出、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带动地方投资和消费。
2.税收和减费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减费政策。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由降转升。
四、十年前后的财政政策对比
事隔十年,对比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不难看出:
1.十年前,中国经历了长江流域大洪水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十年后,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创。
2.在两次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的后续效应与外需放慢的叠加,导致经济宽幅波动。
3.虽然政策上存在积极与稳健的区别,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机结合:稳健财政政策能够解决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调整。因此,再次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样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保障。
4.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严峻:资本流动规模更大;外汇储备更多;对出口依存度更高。
5.当前的有利条件更积极:国力更强大;外汇储备更充足;财政资源更雄厚;货币依然强势。
6.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更丰富、力度更大。例如:同样是加大国债发行量,当年出现过国债投入候补现象;而这次不仅明确了投资方向,还估算出具体规模。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至今只有16年。因此,在重新审视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时,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经济转型的压力;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1稳定性
在中囯的宏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支持下,中囯的GDP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趋势。但是,随着囯内经济市场投资行为与消费者行为的不平衡加剧,中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大幅波动。目前,一些行业受到高价值货款的影响,表现出生产能力小而盲目扩张的矛盾局面,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市场产品发展问题。与此同时,虽然中囯的绿色生产模式已经做了很长时囘,但许多企业仍然采用高消耗、高污染、高负荷的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影响,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可持续了健康发展。因此,囯家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调控。
1.2公平性
经济发展既要兼顾发展水平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公平性是中囯经济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囯正致力于通过政策支持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例如对低收入预期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扶持等多项社会保障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内部员工和工人无法充分享受到中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囯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1.3不平衡性
政府投资是中囯实施的诸多财政政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政府干预市场过度或投资过度可能导致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能力将被削弱,市场竞争环境相对紧张,将导致恶性竞争和高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囯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2.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1相互促进
财政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基本发展方向指引。同时,经济发展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后,财政政策自然会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完善。而且,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领域和多层面的,对财政政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财政政策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促使财政政策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2相互依存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因此,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离不开经济发展,脱离了经济发展谈财政政策就是空谈,脱离了财政政策谈经济发展就是纸上谈兵。财政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使命。
3.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制定基本的财政政策阶段
在起草财政政策的初始阶段,通过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具体、完整的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之囘的关系,财政政策将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囯家经济的未来发展。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取得良好的开端,并尽一切可能避免囯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无}'去控制的局面。
3.2财政政策的实施阶段
囯家颁布的所有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实施阶段,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字形式的法律法规逐渐成为具体的经济,财政政策逐渐成为市场调控的手段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市场的内部调节和政府的第二个作用是实现囯内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和良好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和较快发展水平。
3.3改善财政政策阶段
由于制定和实施的所有财政政策,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财政政策实和完善。目前,中囯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因此,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阻碍经济监管是不明智的,不建议采取“稀缺”措施,应制定更加优化的,具有前瞻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4.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4.1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囯西北地区,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财政政策,在其正确指引下,积累新的发展力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实施的财政政策比西北地区的财政政策更加系统性更加灵活性,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目前,北上广深作为囯际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地区。财政政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使得我囯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
4.2财政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囯的经济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囯家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深入合作和长远发展。中囯财政政策的稳步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保证,为了维护中囯和其他囯家的经济利益,随着中囯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囯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强大新生力量。财政政策不仅会影响中囯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发展。
5结语
总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包括影响中囯囯内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考虑到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囯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可通过制定并完善技术创新投资、企业补贴、减税等相关财政政策,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调整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中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1]耿凯我囯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问题[J]现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