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歌词赏析范文

歌词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歌词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歌词赏析

第1篇:歌词赏析范文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2篇:歌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理论

西方经济学是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西方经济学于15世纪产生,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国家对其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而形成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广泛了解,特别是在1929年西方产生经济危机之后,西方经济学被学者信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在它悠久的历史中,三次重大的变革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三次革命分别是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一、古典革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法国等国家逐步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的干涉主义的思想,着重要求从生产领域中研究财富的增长,以自由放任态度为主,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古典革命”。

17世纪,英国打败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逐渐成为世界霸主,开办了东印度公司,进行全球贸易,掠夺资本,使产业资本疯狂聚集。17世纪下半期,英国出现反对重商主义。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是古典经济学战胜重商主义的里程碑,西方经济学由此过渡到了古典经济学时期。但亚当・斯密并不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古典经济学早在英国威廉・配第的学说中就已出现,亚当・斯密将其宣传于世,李嘉图发展壮大直至结束;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贝儿的学说中初现,魁奈完善,西思蒙第结束。

古典经济学学者反对政府干预政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批判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荒谬理论,克服了重农主义者认为的“只有农业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局限性理论,综合二者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理论多以学说形式出现,但古典经济学学者的理论使西方经济学理论建立了系统体系,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学说快速发展。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稳定时期,同资本主义制度共同发展,不可避免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初期资本主义色彩。古典经济学学者多把关于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阶级关系的研究同相同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变量之间作用的机制结合分析,使制度和经济发展结合,到后来学者逐渐歪曲前学者的理论概念,有意掩盖和歪曲资本主义的阶级剥削的实质,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既定制度下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引起了少部分学者的不满,经济学家兼实证主义哲学家的约翰・穆勒既想讨论物质生产的不同方面,又不愿意把社会内容和资源配置的内容包括在同一范畴之内,他企图把经济学划分为“因其自然天性而产生”和“受国家制度影响”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尽管约翰・穆勒没用完成系统转变,但十分有效的推动了经济学理论关于这两个部分的独立研究。

直至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出现,西方经济学彻底抛弃对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开始转向对社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才全面完成了这一过程的转变。

二、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过渡时期,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同时由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西方经济学逐渐融入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如数量分析、边际增量分析、统计方法等各类研究方法,因此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又产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英国和法国的学者――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发现了边际效用的递减原理。后又经过经过维赛尔、帕累托、马歇尔等边际主义者的发扬,最终明确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理论体系。边际革命是以消费者行为为出发点研究价值的问题,价值决定被看成是消费者个人的心理变化。边际主义者坚定的认为竞争是调节经济的有效途径,是竞争在生存和消费之间建立了均衡势力,边际主义者的微观经济理论被誉为新古典经济理论。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间的矛盾愈加深化,经济危机连续发生,推动人们改变视角,开始从宏观上探寻和研究经济危机的产生,因此随之出现了很多宏观经济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运用总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信的宏观经济理论――动态均衡论;熊彼特根据均衡理论,运用生产要素的新因素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马歇尔提出了货币流通数量论;美国学者密契尔运用宏观视角对国民收入进行研究。这些宏观理论对后来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是宏观经济学建立的基础和前提。

边际革命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学者的理论所推动,新古典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和发展,边际革命是研究方法论上的革命,以资源配置为经济研究的中心,使经济学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凯恩斯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在1929年―1933年期间爆发了第一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也宣布了“萨伊定律”的失败,也说明了西方经济学前期理论的错误,于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出现了第三次革命,也是最著名的一次革命――“凯恩斯革命”。

处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阐述了需求原理,否定了萨伊定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供给是自行创造需求的,所以不会发生大型的经济危机”这一说法,他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由于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收益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这三大心理规律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和萧条,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缺乏信心导致危机爆发。他坚持提升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权,运用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群众消费,推动投资等方法,刺激需求,以实现经济的均衡状态,严厉抨击萨伊定律,摒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传统理论。

不得不说,凯恩斯革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他从心理学规律的角度出发,研究经济危机的爆发,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凯恩斯的理论强调短期、静态的分析方法,忽视动态分析方法;强调宏观经济方面因素,忽视微观经济基础;强调需求因素,忽视供给因素。凯恩斯的理论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但也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思想政策的确带来了西方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

凯恩斯革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西方经济学时代,推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极其关键的时期开辟了一个新方向,也为当时资本主义摆脱危机和困境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道路,凯恩斯不仅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现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丙毅.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变革与新古典范式的命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 刘庸.西方经济学概念的革新和理论的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第3篇:歌词赏析范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修辞则是有效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又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仿拟(parody)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16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在相关的论著中也早有阐述。经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仿拟”,可检索到216篇相关论文,而其中164篇是在近十年发表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仿拟的定义、特点、修辞功能等,说明这一辞格已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们的注意。随着对仿拟的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研究[1],其中徐国珍的专著《仿拟研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这一辞格。

对该词的定义,尽管学者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意思却十分一致,即仿拟是一种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创造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说法的修辞手段[2]。仿拟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了新的思想,是“仿”旧的语言形式,“拟”出一种新的意境,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收到新颖别致、简洁凝练、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但是,这些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听话人或读者积极的联想、想象和推理,才能正确领悟辞格中的交际意义。笔者试图从关联理论中最佳相关和认知语境趋同的角度赏析仿拟辞格如何达到交际意图和最佳修辞效果。

1 最佳相关的效果

成功的言语交际行为应是发话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受话者正确接受发话者所传递的言语信息。仿拟的超常规搭配行为必须是以符合人们的认知能力为前提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搭配,否则仿拟就不会被认同。根据Sperber等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说话人明白地向听话人展示其信息意图,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即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结合语境假设,依据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此基础上,Sperber等又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解释了最大关联性(maximum relevance),即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交际原则解释了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指的是理解话语时经过合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由此可见,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不再是单纯的解码活动,它还包括推理成分。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先运用语法及词汇知识解读句子作为语码的字面意思,然后力求以最小的努力,结合语境信息,对句子的深层含义进行推理和补足,最后使理解符合所期待的关联为止。可见,关联理论是把建立新信息与已有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看作言语理解的条件,而且这种关联是建立在言语经济的基础上的,即在认知过程中,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正确判定目标范畴及其本体、追求言语形式的“最佳相关”是仿拟行为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例1: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 (《大学英语》第三册)

这个标题是作者对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一句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的仿拟。对于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来说,自然会立刻联想到莎翁的这一名句,并依此推断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更真切地领会医生所面临的道德与责任的抉择难题以及与哈姆莱特类似的心理状态。同时,因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例2:Now you can have your cake and diet too. (广告语)

这是一则生产蛋糕的厂家所做的食品广告,仿拟了英语谚语“You can'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意为:吃了蛋糕就不能再拥有蛋糕;引申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广告作者将原来的否定形式改成肯定形式,渲染他们的蛋糕吃了还能减肥,一举两得。然而,如果受话者的语言文化知识有限,不知道该英语谚语,或许就无法作出类似的推断,该广告也就达不到它所期望的交际效果了。

例3:“American society no longer has any viable concept of work”: but the trouble is that the youth revolution hasn't such a concept either. 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ck a dumb jerk.

(The Listener)

该句中的“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ck a dumb jerk.”是仿拟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而成的。该谚语在英语国家家喻户晓,虽然仿拟后的句子对原谚语的词序和语素进行了变动和更改,从而拟出了新的句意,但由于发话者在运用仿拟时对认知语境趋同进行了预设,而受话者对原谚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义信息具有深刻印象,一旦接触到仿拟而成的新句,便自然会想到原谚语,并推断出新句的含义,领会了作者对美国年轻一代普遍存在敬业精神缺乏的批评。

例4:Clearly, when it comes to marriage, practicing doesn't make perfect.

“显然,在婚姻问题上,婚前同居并不能令婚姻生活趋于完美。”

该例句仿拟了众所周知的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该谚语通常用来强调实践对于技能掌握的重要性,而成功的仿拟恰恰就在于它不落俗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由于说话者预设婚姻是人类具有高度认知趋同的话题,仿造的是个人认知程度很高的通俗谚语,受话者便会自然而然地作出所期望的积极联想和合理推理,从而十分简约又很幽默地表明了自己对社会上试婚等现象的看法,最终达到了交际目的。

由此可见,成功的仿拟实施过程恰恰是寻求"最佳相关"的过程:发话者比照人们熟悉的词语和语言形式,展示其交际意图(“明示”),受话者依据特定语境进行相关联想和推理(“合理努力”),从“最大相关性”来说,还应是“付出最小的努力”,对说话人所传递的言外之意心领神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一般说来,本体的典型性越强,熟悉度越高(如谚语、名言、警句等),仿体表现出来的相似性越明显,其传递的信息越容易被接受者理解,所产生的修辞效果自然也就越佳。

2 认知语境趋同的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受话者将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的表征形式储存于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交际时新信息的认知环境。因此,认知语境是“the set of all the facts that he can perceive or infer: all the facts that are manifest to him”[3],即对于某个人能够明白的所有事实。语言使用者的具体语境已经被内化或认知化,其结果就形成个人的认知语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认知语境是双方交际成功的前提[4]。由于在英语仿拟中,常常只出现仿体而隐去本体,仿体在没有本题对照的情况下直接在文中出现,这样,对受话者来说,须凭借自己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仿体的文化背景,他的个人认知语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对发话者来说,应对受话人是否了解所仿拟的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预设并力求认知语境的最大趋同,否则,就会使交际阻塞和失效。

例5:“Don't show me any other. But show me Black Sister.”

这是“黑妹”牙膏广告词的英译,译文是仿拟日本“兄弟”牌打字机的英文广告“ Don't say 'Show me another'.Say 'Give me Brother.” 而来的。从仿拟寻求认知语境的趋同来看,这则广告的仿拟并不成功,因为众多消费者并不熟悉“兄弟”牌打字机的那则广告,因而无法从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中理会“黑妹”译文的真正含义,从而无法达到发话者的预期交际目的,即无法激起消费者积极购买该产品的欲望。相反,凡是符合最佳相关和语境趋同的仿拟,总是能起到新颖别致、鲜活生动、幽默风趣等修辞效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6:“It's said that Jane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Jack.” “Yes, but she says she walked into love.”

“听说简爱上了杰克?”“是的,不过她说她是慢慢爱上他的.”

此例中,walked into love是fallen into love的仿拟,但它却比本体更富表现力,因为听话者可以从walked所赋予的词汇信息推断出在爱上之前犹豫不决的心情,表达了与“坠入情网”的差别。

对于仿拟这种创造性言语行为来说,具备认知语境的趋同意识尤为重要,仿拟行为者应格外强化自己对人类趋同的语境和心理的认知,努力使自己创造出来的言语现象能与接受者的认知环境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被言语对象准确地接受和认可,发挥仿拟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7: Part-time Job Xtra Money (兼职广告语)

“Xtra”一词显然是仿造Extra而来,用X代替Ex-,不仅音同,而且利用X在数学术语中表示“未知数”这一共识,因而平添无限蕴意:外快多多,不知其数。不禁令人心驰神动。

例8: 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J.London: What Life Means to Me?)

“我没有人生观可言,倒可以说有一种上爬观。我处于社会地位的最底层。”

uplook是仿造outlook构成的。杰克伦敦利用人类根据身体经验对方位词自然而然产生的意象图式,巧妙地将方位词out变为up,极为形象、精练地表明主人公一心想“向上爬”的人生观,将处于社会底层小人物那种既无奈又野心勃勃的心理刻画得十分到位。这一仿词已成为仿拟的经典例子[5]。

综上所述,仿拟是一种破坏语言常态、改变常规语义匹配关系的言语行为,它借助人类的认知能力,使语言想象达到全新化,解决了因新情况不断出现而面临欲言无辞的尴尬场面,从而创造出一个简明适当的概念或表达,显示出言语者的思辩机智和大胆创新能力。它既使接受者产生较强的认知响应,又产生了新颖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修辞效果。这正是仿拟的价值所在。通过语用学理论观察、分析仿拟修辞现象,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利用仿拟手段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提高对语篇的理解和作品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胜杰.相关理论在仿拟构成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99-103.

[2] 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J].修辞学习,2005,131(5):32-34.

[3]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M].Cambridge:Blackwell,1995:39.

第4篇:歌词赏析范文

据英国路透社日前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将开始在美国俄亥俄州批量生产F-650和F-750商用卡车,这是福特首次将该车的生产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

据悉,美国联合汽车工会副会长吉米塞特斯(Jimmy Settles)在公司的声明中评论,此次在俄亥俄41年的老工厂Avon Park进行,福特北美和南美总裁韩瑞麟(Joe Hinrichs)补充道,该厂综合设施齐备,有足够竞争力生产新一代卡车。商用卡车直到今年初才由福特和航行国际公司合营生产。这些卡车用途广泛,从饮料配送到救护车。

此外,Avon Park装配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加工Econoline厢式货车(后来改名字为E-Series厢式货车),现在生产全顺厢式货车。

第5篇:歌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最优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和精细,使其增强了对个体行为的关注[][]。理性个体,在做出经济行为之前要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衡量和分析,进而做出适合自己所处环境的决策。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中:个体之间在“共同知识”条件下,个体行为是完全理性人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行动。而在,最优策略如何达到最大化的路径上没有给出确切的分析;更没有给出最优策略下个体收益是否为“满意度”下的收益?

本文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进行博弈分析,在完全理性条件下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出现了冲突:而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个体选择次优策略,解决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表明:最优策略下的个体收益不一定就大于次优策略下的个体收益,在适度的环境中人们应遵照有限理性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博弈分析

(一)假设条件

1、三个和尚构成一个博弈环境,每个人是完全理性的;

2、生存环境决定三个和尚必须从山下取水来解决吃水问题;

3、三个和尚共用一个盛水器物;

4、个体挑水的支付为8单位;

5、个体吃水得益为10个单位;

6、两人抬水,各付4个单位支付;

7、每个个体的策略为:挑水、抬、不干。

三个和尚支付博弈矩阵如下:

在三个和尚都面对次优选择“抬”的情况下,由于他们追求是最优策略“不干”所以他们不能结成一个同盟。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没有找到一个伙伴来合作进行“抬”的策略。最终均衡为(0;0;0)均衡策略就是每个人选择最优策略“不千”。

假设三个和尚是有限理性人,他们选择次优策略“抬”。而在确定次优策略为先的前提下,三个个体(抬;抬;抬)整体策略产生,那么集体的得益有所改观,即(6;6;10),(6:10:6),(10;6;6)。集体整体得益并不是0单位,而是22个单位;个体得益也不是0个单位,而是6或10个单位。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展望

完全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实现过程却导致了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结果出现了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受损,出现了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零和博弈。如上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阐述的结果分析得出:当每个个体从完全理性出发,最终的博弈结果却是使个体和集体得益为零。也就是说明了,在完全理性的条件下最优策略下的个体收益不是“满意度”下的收益;个体在最优策略下追求收益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或是以最优策略来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帕累托效率根本行不通。

第6篇:歌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个性化推荐 二次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如何利用如此大的客户数据,在获得数据的同时维护好这些客户,并对这些客户进行精准性的二次营销,这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例如:客户在进入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的时候,再跟企业沟通交流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客户信息以及一些隐性的客户偏好,企业可很好的利用客户第一次购买产品时候的数据,在恰当时候给客户推送企业的一些优惠活动的二次营销,不仅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使得客户获得实惠,又能降低企业开发客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如何利用这些现有的客户数据,并对这些客户进行分析管理,以便企业更好的维护这些客户,成为了现今业内关注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讨论个性化推荐技术在电子商务客户二次营销中的应用,个性化推荐技术在对这些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推荐并达到二次销售目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

(1)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下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关系管理。他们的目的最终都是满足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频繁、快捷、方便。(2)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二次营销。在企业与客户交流中保留下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都与客户行为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户行为特征,都可以建立或改善客户关系,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更容易获取客户关系数据,从而更快捷的分析这些数据,并对这些客户进行分类,最终提升二次营销成功率,但也存在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及时发现有用知识,提高数据利用率的巨大挑战。

为了有效的利用电子商务环境中海量客户关系原始数据,帮助企业获取有价值的潜在客户、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本文将采取基于个性化推荐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客户关系数据,进而获取有价值的商业化信息。

2 个性化推荐技术

(1)个性化推荐技术介绍。个性化推荐就是一种根据个体的多样性的信息过滤技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用户是否对某种东西感兴趣程度进行提前的预测。其次是根据用户的不同兴趣与爱好,对其推荐最感兴趣的资源,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在电子商务中的个性化推荐就是根据客户可能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向客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2)常用的个性化推荐技术。自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资源推荐技术,经过二十来年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其中有基于规则的推荐技术、基于兴趣爱好的推荐技术、基于内容的推荐技术、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技术等等,不同的推荐技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并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中,从而给到客户最精准的信息资源推荐。

3 个性化推荐技术在电子商务二次营销中的应用

(1)二次营销中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应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客户关系管理中,个性化推荐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个性化推荐技术可帮助识别客户购买行为和发现购买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个性化推荐技术可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发现用户的兴趣及其变化,能够在最合适的渠道,把最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客户。在我们已拥有客户与企业交流中的数据后,我们可对这类客户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客户购买金额与客户地理位置判断客户购买能力,从客户购买的产品判断客户潜在需求,从客户购买产品的时间分析客户进行购物时间段分析,从而把不同客户进行分类整理,挑选出合适不同类客户的产品,再在特定时间段对这些客户进行二次营销。(2)个性化推荐技术二次营销中的简要数据分析。现有客户数据2013年3月份至2013年6月份某母婴网上店铺客户数据3592条,从这些客户当中进行赛选分类得出以下数据(如表1)。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湖北、河北、福建这几个地区,客户网上购买母婴用品数量多,已初步形成网购母婴用品习惯,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地区单次购买产品价格高,选取的产品档次较为高端,购买的产品偏向高端外贸出口产品。可向此类地区推荐利润较高、品质较高、有一定折扣的品牌外贸产品,其他地区推荐畅销、价格较低的其他类型产品。

4 结语

经过数据分析后的,在企业应用个性化推荐技术对客户进行二次营销,不仅能识别潜在客户群体,还能帮助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也提高了客户忠诚度,维护了稳定的客户群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

[2]复旦大学,奢侈品电子商务推荐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与应用,2012.

[3]朱文婷,个性化推荐技术在电子商务CRM中的应用.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2.

第7篇:歌词赏析范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改的一个新亮点,它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试以流行歌曲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为例,谈谈其对高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活动背景

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然而高职学生却呈现出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他们常常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祖国语言文字尤其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往往存在距离感,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有必要呼唤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笔者以《流行风·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一课为例,试图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注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以流行歌曲歌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探究。用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流行歌曲的诗音诗境中感受诗与歌结合的美妙。

二.活动案例

(一)活动目标

1.在对流行歌曲歌词的赏析探究中,加深对古典诗词的记忆、理解,并能恰当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感受诗词之美,提高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审美情趣和心灵的塑造

(二)活动准备

课前导学、确定主题、分组探究、材料整合、分享交流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播放时下流行的中国好歌曲年度桂冠之作《卷珠帘》,探讨其中融合的古典诗词元素,由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展示分享:

活动一:我爱猜歌名

选取学生课前搜集的有代表性的歌曲,利用听音乐猜歌名的形式来展示

活动二:我爱连古诗

在共享了歌名之后,请学生通过流行歌曲与其借鉴的古诗词连线来达到熟悉歌词、温故知新的目的

活动三:我爱分类别

利用交互游戏请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分类,并对错误分类进行资料提示,帮助学生明确原因,并进行及时调整,最终得出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方式分别为:古诗沿用式、古诗化用式、古诗意译式。通过整合信息,进一步感知古典诗词。

3.交流赏析

活动一:我来记歌词

对于古诗沿用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年年岁岁花相似,采用《我来记歌词》的形式,实现对古诗词的识记,学生最终归纳总结出这类歌词的特点是:内容一脉相承,乐曲优势凸显。

活动二:我来品歌词

对古诗化用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采用《我来品歌词》的形式来品味赏析。学生最终归纳出这类歌词的特点是:意境一脉相承,意象优势凸显

活动三:我来写歌词

对古诗意译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似曾相识燕归来,采用《我来写歌词》的方式来实现赏析交流。请学生将本单元的古典诗词进行改写,配以恰当的流行音乐,完成新歌创作,上传并分享后,经学生投票,选出全班的人气新歌。

学生最终归纳总结这类歌词的特点是:主题一脉相承,情感优势凸显。

(四)活动小结

远望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诗与歌的结合从未停止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具备了音乐文学与抒情文学的双重属性;近观送别、一帘幽梦再至如今的卷珠帘,当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也从未停止过,或提供了素材来源,或提供了一种思路,或确立了一种风格,它将会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永远也无法回避的诱惑。

(五)作业布置

课后,请学生根据“人气新歌”设计制作动画作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展其所长。

(六)活动评价

最后请学生同过学习平台填写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更直观、更直接地看到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反思

(一)诗与歌的结合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自其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与歌有着不解之缘,本课试图通过对流行歌曲歌词中古典元素的探究,在课堂上架起古典与流行的桥梁,引领学生阅读古典诗词。而流行歌曲本身就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文学样式,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诗歌的教学中融入歌曲的元素,并且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下更会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开放的课堂模式训练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这个崇尚个性、倡导创新、开放竞争的信息时代,开放的、个性化的教学比模式化教学更具有生命力,更值得提倡。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更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价值彰显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开放的课堂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课的教学不只把时间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在课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制定活动方案,利用网络资源按需搜集资料,并形成结果,课堂则是一个资源共享、探讨问题的中心,并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辐射向课后,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元素,甚至延伸到更广阔的诗词研究的范围。在这过程中,学生为教学活动的积极探寻者,他们能够辨识和有效利用身边可获得的资源,学会了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按需搜集信息,并能够准确提取相关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本课是以学生小组研究性活动成果的展示为主,恰恰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意识。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以自愿原则进行分组,按各自能力与专长进行合作。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领域,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彼此的沟通、了解、分担与合作中分享、反馈、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激发了个人的求知欲,并且在合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团结意识。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精神,也磨练了学生钻研问题的意志力。

(四)活动课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改的新亮点,它包含了语文、综合、实践三个方面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也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本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参阅、引用有关资料,对诗、歌结合的历史、现状及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与文学两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交叉学科的渗透整合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了语文实践的能力。在对含有古典元素的流行歌曲歌词的填唱、赏析、改造中使得学生的复背识记、欣赏表达、理解创作的基本语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本课通过感知古典、了解古典、欣赏古典、表达古典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入境入情入理入化地感受流行风所带来的古典味。综合实践的活动形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当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并不止于一节活动课,本课只是对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让他们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也许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今后我们将通过更多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科学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适应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园.走进文学殿堂 感悟人间真善美——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第8篇:歌词赏析范文

一、以特殊的音乐背景,进行审美教育的融入,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教《虫儿飞》这首歌曲时,“黑黑的天空低垂,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师对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进行讲述。从歌词来看,《虫儿飞》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可以看到歌词中多次重复了一种孤独的忧伤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静也是凄美的,玫瑰也枯萎,环境如此凄凉,但是虫儿一直飞。用虫儿独自到处飞去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来表达虫对爱情的渴望。冷风吹,在这寒冷的夜晚,虫儿孤独地寻找,锲而不舍,这是一幅执着而美妙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其实虫儿在本质上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虫儿身上,当虫儿飞的时候便带上了人的主观感彩,就有了寻找温暖的含义。歌词多次出现了“天荒地老”的画面(此处以动态视频展现),以表达一种凄凉寂寞的感调,与美妙温暖的爱情进行对比。用童声的柔和来表现这首歌的温婉情绪。童声又是轻缓有序地,表达虫儿在寻找爱情时的耐心,细心与用心。同时童声又带有纯真,以表现虫儿对爱情的真挚。整首歌曲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完之后学生对于这样美好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遐想。而小动物恰恰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寄托的是人的情感,而人将自身的情感转化到动物身上,利用动物来表达这种情绪。学生在这种方式进行音乐的学习,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又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音乐之间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快的。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赏析能力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正确判断出来,让他们对不同的音乐有正确的认识。下面以《采蘑菇的小姑娘》和《踏雪寻梅》这两首歌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内涵。《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首先初步听歌的时候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轻快愉悦的歌曲,里面有小姑娘的朴实童真。然后在仔细品味这首歌的时候,里面有歌词写道“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换上一把小镰刀,再加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当唱到这句歌词时,可以体会到小姑娘虽然人小却很懂事。不愿意去尝尝采来的蘑菇而是到赶集的时候将蘑菇都卖掉,换来小镰刀这里说明小姑娘是一个热爱劳动不被诱惑所吸引的孩子,然后再换棒棒糖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懂得分享快乐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是所有学生所要学习的榜样。这首歌教会了学生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不仅如此,还要懂得分享。这首歌就充分地让学生的情操得以提升,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这首歌的歌词很简短,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千百年来有不少诗人歌颂雪梅不畏严寒的精神。《踏雪寻梅》写的是一群少年学生骑着毛驴,不惧怕寒冷,迎着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盛景。歌曲中完全没有严寒的学生,而是以轻快的语调歌表现出少年们赏梅时内心的愉悦与兴奋。这样的一种场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时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两首歌所表现出来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听歌的时候都能使身心愉悦。用歌曲来感化学生,让他们细细品味歌曲中的深远意义。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景象。

三、总结

第9篇:歌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深度;营造;语言;创作;真诚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96-01

一、歌词的发展史

一切民族最原始的诗,都是以歌形式作为口头形态出现的,它直接产生于集体劳动过程中,并且成为劳动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艺术萌芽的时期,诗歌、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因素是合成一体的。中国诗歌也不例外,诗与乐紧密结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最早的歌词是远古歌谣,一开始就以歌的形式出现,远古人民一边狩猎,一边心中充溢着学会了制造猎具的自豪感和喜悦,满怀获取更多猎物的渴望歌唱着,人们一边打猎劳作,一边歌唱。劳动中,人们唱着;劳动余,人们也唱,甚至不仅仅是唱,为了充分的表达志向、意愿、情感,他们甚至还要跳,还要用载歌载舞的形式。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中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会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用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二、歌词的创作

我想一首好听的歌曲离不开好的歌词,真正好的歌词是通过一些很小的现象来反映一个深刻主题的。它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给予作品以更大的张力,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隽永。要想创作出好的歌词就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围绕这个主题来构思,来布局,来组织精彩的语言。如果东拉西扯,没有针对性,那么,你下笔千言万语,听众却不知所云,这不乱套了吗?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歌词,综合分析有以下几条建议:

1、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太虚太假的东西不要,因为这些内容没有情感,不能打动自己更不能打动别人,很多词作者往往更多的注重了情感的极度抒发,而忽略了其中的故事,要知道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歌词背后所发生的故事,就像写作文一样不要空抒感,这样的歌词是不能深入人心的,更不能打动别人的。要有动人的叙事,还要有真实的情感。

2、通俗易懂,简单流畅,立意要新

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共鸣。歌词不同与诗歌,有些词过于深奥,会不被众人接受,这些词往往读来让人费解,也就不能很快让人们记住,并传唱,比如说: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歌词朴实,语言精练,同时又让人们感受到了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传来来的一种朴实的美,深入人心,跟因语言的精炼,顺口传唱度极高。另外千万别把这些当成条条框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写作时应灵活处理。

3、丰富的阅历,积极的思索

当你决定要去写一首歌词的时候,首先不要去刻意做什么。著名词人林夕曾对自己的创作发表了四个字的感想:心无旁骛。要知道歌词是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堆砌的,要想用最平常最大众的语言写出能让人感动的歌词就不能从语言的华美入手,而是投入自己的所有感情,切记不能有苍白无力地幻想像写故事一样去写一首歌词,这样的要求对于阅历浅薄的人是很难做到的。歌词和诗歌一样讲究内涵,没有内涵的歌词就是一副枯骨,毫无血色。

三、歌词的赏析

《当我想你的时候》那一天我漫步在夕阳下 看见一对恋人相互依偎 那一刻往事涌上心头 刹那间我泪如雨下 昨夜我静呆立雨中 望着街对面一动不动 那一刻仿佛回到从前 不由得我已泪留满面 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泪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 可现在我会莫名地哭泣当我想你的时候 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泪 至少有一些人给我安慰 可现在我会莫名地心碎当我想你的时候 可现在我会莫名地哭泣当我想你的时候

歌词唯美,略带伤感,听来让人揪心,又觉得这画面是那么的感人凄美,不仅让人深感其中,也为歌中的主人公默默的祝福,每每曲终人散时心情还是久久不能

四、歌词的魅力

我觉得每一首歌词都是一个很唯美的故事。我很希望大家能够细细品味,我想,总有一句话可以在瞬间触及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为自己的情绪,心情找一个发泄或者倾诉的机会。一首好歌,歌词的感染力举足轻重。再好的歌曲,离了歌词都不足以表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当然在教育教学中也可让学生赏析歌词,发掘其中语文知识,会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会加深一种意识,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认为一些歌词还是写得非常美,既具有古典的意境,又具有现代精神,深受青年人的喜欢。”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提高审美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