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范文

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

第1篇: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范文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 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把班级分为快慢班,实验班,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竞赛考试,升学率。这与个人荣誉,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素质教育下的日趋强化的应试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①。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为此,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什么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的越详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方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熟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方可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新课程也可以为学生们做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可不是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它不是个死的而是个活的。也可以让学生们去“填”,但这个填法却完全不同,学生们填,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教师是在一边做欣赏者和点评者的。把舞台还给他们,不用你教,他们会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转贴于 (五)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隔代监护容易产生溺爱、寄养监护会出现偏爱、无人监护就会失爱,而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识,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人格形成出现了缺馅,心理问题复杂。“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比较明显。更多的“留守学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更为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差。缺乏沟通,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突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缺乏,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二是学校教师的急功近利、重视知识传授,放松学生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误区,以及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忽视。三是社会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对于“留守学生”的影响,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班子干部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哪些观念呢?就是做好三个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发展转轨,由单一的升学型办学向综合型办学转轨。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来转变观念:1.更新学生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2.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3.更新教学观: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三)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⑤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五)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5.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六)完善教育机制

1.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健全科教领导小组及工作会议制度,实行年报监测,进行行风评议,加强新闻监督,建立家长学校。建立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时公布督导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

2.积极稳妥地推进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排除阻碍。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依据的考试制度,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教育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3.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1)务必做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2)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3) 大力宣传,营造人了群众广泛参与和加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七)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 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eq \o(\s\up 8(⑥ ),\s\do 3( ))⑥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做好送课下乡的工作。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使我国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个社会都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八)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问题行为学生比较多,表现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会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一部分是留守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都比较极端,扰乱课堂秩序,不听从教师的管理。为此学校也煞费苦心,想尽各种办法去对待问题行为学生。可收效却不明显。大多是采用强制措施,压制这些学生的行为。教师大多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在课堂上当众侮辱问题行为学生,或在课下恩威并施。有些教师却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师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们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等。对问题行为学生来说这些说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问题就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是从人格上要尊重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去引导他们。其次是想他们之所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个好的父母,做一个忠实的朋友。以教师的人格去打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自我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才能努力学习,教师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环。此外,建议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讲授,做为一门学科纳入农村中小学的课程。

(九)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教育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启迪学生智慧和心灵的特殊优势,农村生活环境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潜在优势和农村学生有较多机会观察和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现实优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乡村资源的发掘与使用。乡村学生与城市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这些经历和感受恰恰是他们接受新知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师要有与乡村孩子适合的乡村经验,需要有与乡村孩子亲近的心智模式,还需要有与乡村孩子圆融的乡村情感。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他们。为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

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农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农村孩子诚实善良、善于动手、吃苦耐劳、好奇心强等优良品质。乡村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园艺课﹑养殖课﹑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乡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后,蕴含着无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也埋藏着许多技术神奇和科学奥秘,只有真正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说明我国农村教育缺少三农性。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也成效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教育没有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撑也是重要的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做贡献 。

另外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需要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培养。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改革和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的重视下,通过持续的投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教育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农村教育是为三农问题服务,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注释

1.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9

2.李春超、赵慧君: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3.韩新君:建区域性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要依靠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科研行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

4.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第2篇: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范文

关键词:特色农业;茶经济;发展;路径;分析;研究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产业之一,加强农业经济建设,可为全国农业人口增加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繁荣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夯实根基。特色农业发展概念的提出,为国内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处在特色农业建设背景之下,茶叶经济俨然成为了农业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朝着多元化、常态化、综合化的方向迈进。所谓特色农业,指的就是具有特色化和绿色化以及优质化属性的农业产业。若想实现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期间就务必要对之前的农业产业进行完善与优化,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如此才能循序渐进的拓宽产业链,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的联动式发展。茶叶经济是农业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发展茶叶经济时,一定要立足于特色农业的特点,对茶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多元化转变,如此方可创建出多功能型的农业产业,进而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处在特色农业建设局面下,茶叶经济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了国内特色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其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唯有农业经济得以发展,那么国民经济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广大人民群众也才能拥有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中国是茶叶原产地,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再加上茶叶生产和销售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值,因此茶叶经济具备着很大的发展潜能。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便有着更高价值、更高层面的经济追求,这便推动了茶叶经济和特色农业之间的有机融合,为茶叶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契机。

1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平原与山区,不同地区的农村之间,发展水平各异。有的时候即便是两村相隔数十里,其经济发展情况也是大相径庭。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多地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多共性问题。第一,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现如今国内基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地区会出现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呈正比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产出和投入倒挂的现象。正因为产业结构落后,国内乡村不富裕人口数量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尽管东南沿海地区中存在很多经济发达的村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从全国范畴而言,我国农村人口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旧源于第一产业。第二,生产方式落后。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国内农村第一产业发展过程中,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联系程度依旧不够紧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服务之间存在着脱节的情况。此类脱节情况的存在,致使后续的农业产业发展中相继出现数量多、规模小等问题,农村地区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主要依靠家庭单户作业,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潜力不足且抗风险能力不强。一些农村为了振兴本村经济,主张要加强对经济作物的耕作,但农户在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时,存在着投入多、风险高、变化快等一系列特点,期间若农民经验不足、操作失误的话,就极有可能导致减产,严重时还会面临着绝产的风险。第三,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城市中本就人才济济,而现在的农村,很多人选择进入城市中去发展,如此就会导致农业产业建设中人才不足,让原本经济水平就落后的农村想发展变得更加困难。还有就是农民群众学历普遍不高,他们的理念不够超前、视野不够宽阔,即便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意识,有时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再就是农村贷款并不是很方便,譬如说一个农户要承包一个茶园,获取贷款时会遭遇一些困难,因此有时就会打消这些创业人积极性。第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和城市之间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仅仅会限制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影响招商引资。譬如说某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佳,交通闭塞,这就极易导致农产品不能被快速的输送至各地,所以就会限制当地农业的高效发展。

2国内茶叶经济发展现状

2.1优势

我国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茶叶资源,茶叶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茶叶产业建设,既可以推动茶叶经济增长,还能够持续改善茶叶产品质量。现在,国内茶叶经济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茶叶资源丰富。国内茶叶资源尤为丰富,既有绿茶和红茶,还有黑茶和乌龙茶,更有花茶和药茶等,产业种类多、分布区域非常广。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国和普洱茶生产国以及白茶生产国,并且绿茶产量位居全球之首。第二,茶叶产业结构完整。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茶叶产量上涨幅度为400%,成为了世界上的核心产茶大国。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得知,2014年的世界茶叶产量是502.6万吨,中国茶叶产量是209.2万吨,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1.6%。特别是新型茶叶产区异军突起,新增了贵州茶叶产区和云南产业产区以及四川产业产区等,茶叶产业经济现已成为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多年发展,国内各地茶叶生产结构日趋完善,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基地”的新型合作发展机制,实现了茶叶产业规范化运作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内茶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各种名茶、优茶的产量不断增加且销售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以“小罐茶”最具行业代表性。第三,茶叶出口总量不断提升。自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茶叶出口总量始终大于30万吨,对外向12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茶叶商品出口中,绿茶的出口量最多,其次是珠茶和眉茶。另外,红茶的出口量也有所“回温”,红茶出口地普遍集中在浙江和湖南以及福建等地。

2.2不足

第一,茶园基地建设不到位,难以和现代化茶叶发展局面相适应。国内很多农村地区适合种植茶叶,这些地区拥有着良好的种茶条件,每年均会生产出大量的优质茶叶。但是因为遭受到地区财力、种茶农户、茶叶企业发展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茶园建设遇到的困难不少,很多茶园不能如期建立起来。以云南省茶园建设为例,该地区的中低产值茶园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无性系和有机茶园的种植面积却比较小,中低产值茶园面积约为178667hm2,所占比例是42.21%,但无性系茶园所占比例仅为37.93%,有机茶园所占面积只有7.62%。现在云南地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着一些放荒情况,每公顷茶园干茶产量仅为868.95kg。上述问题的存在,会限制地区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二,茶叶品牌影响力不足。国内多地茶叶企业所在的共性问题即为“小、散、弱”,本地茶叶品牌虽多,但是却未能全力打造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企业,统一度低。以云南地区为例,近些年云南茶叶企业的品牌建设力度不足,未能形成茶叶产业品牌集群,忽视了品牌打造,所以在国内茶叶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是建立了茶叶产业合作社,其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也有些落后,不能为当地茶农带来理想化的经济收益。再就是茶叶企业的营销手段过于单一,没有建立起一批精良的企业营销团队,如此就会导致销售人员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云南地区2016年的茶叶出口产量是1100万公斤,创税4500万美元,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力,该地茶叶产品在全世界的销量有所下降。第三,茶叶产业链过短。国内一些地区的茶叶产业加工很多使用的都是粗放化的形式,企业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好企业没有几家,精制茶叶生产工艺尚未成型,如此就不能实现对茶叶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也难以有效拓宽茶叶产业链,并且也不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加强对茶叶生产设备的投入,如此才能有效拓宽茶叶产业链,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化效益。以云南茶叶产业为例,该地茶叶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工艺欠佳、实力不强、设备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数千家初级茶叶制造所中,接近半数存在着设备老化、固定资产少、茶叶年加工总量少、茶叶质量欠佳等问题。2016年云南地区成品茶产量是1800万公斤,占全省毛茶产量的65%,云南省1200家精深加工制茶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其茶叶加工产量是1100万公斤,产值达58亿元人民币,占整个云南省茶叶加工量的40.1%,年产值在300万公斤以上的制茶企业有10家,产值过亿的制茶企业有10家,全省茶叶产业深加工产业只占到总量的3%,和国内平均水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3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

3.1以特色农业助力茶叶经济发展

旨在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发展地区特色茶叶产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理应发挥出特色农业的优势去带动茶叶经济增长,如此才能更好的践行乡村振兴方针,并将地区经济发展潜能彻底激发出来。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业区域优势,进而去实现和其他农业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茶叶经济可以高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唯有发挥出茶叶产业的特色,才能真正的振兴当地经济。有关部门一定要将茶叶经济和乡村旅游事业建设之间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出“茶叶+旅游”的服务模式,以此去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并让世人感受到本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茶文化旅游是时下十分流行的一种旅游项目,不仅生态环保,而且还会助力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近些年,“茶叶+旅游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渐渐兴起,并备受大众认可与支持。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连年提升,旅游俨然成为了大众日常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此时的旅游产业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将茶叶经济和旅游产业之间相互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旅游行业领域的发展活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茶叶经济发展成效,可以让人们体会和感知深邃的茶文化,在旅游中放松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利用茶文化旅游去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并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在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构一定要积极的整合和优化本地旅游产业的资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发展方案,如此才能吸引更多人采茶、品茶,让游客了解茶文化和生产流程以及加工技艺,让游客在旅游中学习茶文化、传播茶文化,让更多人来此观赏游玩和消费,进而推动本地农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在发展茶叶经济时,要借鉴福建“大红袍印象之旅”和云南“普洱养生旅游”的活动经验,将茶叶产业和农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在一起,如此便可有效推动茶叶经济增长,亦可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创收,也可将本地的茶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

3.2明确定位、合理规划

处在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下,新时期农村茶叶产业的发展,首当其冲是要做好定位,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紧握时代脉搏,研究消费者消费心理,通过开拓创新去推动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茶叶产业建设的整个阶段内,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秉承“生态+环保+科技”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极具现代科技气息和茶文化气息的现代化茶叶生产园区。在茶叶生产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兼顾茶叶质量和茶叶产量,如此才能使茶叶经济得以增长,助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日渐提升,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快速普及和应用,因此新时期的农村茶叶产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茶叶产品信息化销售服务平台,创建茶叶产销一体化格局,如此才能拓宽茶叶销售规模,并提高本地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创新茶叶产业管理机制

旨在实现地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高效增长,就一定要推动农村茶叶经济发展。因为茶叶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中的一种新形式,所以不能一味的固守农村第一产业,还应该注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建设。现在的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多地仍存在着管理机制缺乏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茶叶产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就一定要对茶叶产业管理机制予以建立健全。需要注意的是,在茶叶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此时唯有做好茶叶产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茶叶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作为农村茶叶产业负责人,一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融合,进而去更好的开展重点工作,将侧重点放在产业联动发展层面,对茶叶产业管理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如此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提升茶叶产量和效益,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3.4创建专属茶叶品牌

若想让产品更有知名度,就一定要发展特色文化、创建专属品牌,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推动农村茶叶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极具特色的专属茶叶品牌。创建专属茶叶品牌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茶叶的质量,唯有将茶叶质量摆在第一位,保障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属性,才能将茶叶产品大范围的推广出去,彻底打响品牌。需要注意是,在进行茶叶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栽培方式要竭尽所能做到绿色、健康,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日常的茶叶种植监督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使茶叶产品可以满足国家标准,之后企业要适当加大茶叶的种植规模,积累良好的口碑,将自身所生产的特色茶叶产品打造成地区独一无二的茶叶品牌,并要注册商标,而后借助品牌效应去推动本地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对地区茶叶产业的建设,茶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处理三农问题的“利器”。所以说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茶叶产业建设,与国家政策要求相契合,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如此才能顺势带动地区范围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邱鹤书.绿色发展模式下信阳茶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关系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9):150-152.

[2]吴晶琳,章正浩.论我国民族文化茶叶品牌创设的存在问题与根本对策[J].经济学,2020(02):03-03.

[3]王珊.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策略思考[J].福建茶叶,2020(12):152-153.

[4]陈玫,马玲,杨毅坚,罗琼仙,蒋红旗.基于产业化视角的云南茶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南方农机,2020(23):88+90.

第3篇: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范文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处于水泥森林中的城市居民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渴望去闲暇寂静的地方放松身心,释放工作压力,乡村旅游也由此应运而生。在人们青睐乡村旅游的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并激发了他们对其他乡村生活特色的兴趣。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广东古村落旅游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了繁华的发达地段。在充满活力的经济繁荣地区,制约古村落旅游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居民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这同样也是旅游业产生的条件之一。所以自1995年开始,国务院在规定实行双休制的情况之下,还规定了可以享受长短不一的带薪休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广东地区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地理位置,古村落旅游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征,同时也展现出了很大的旅游市场需求。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广东区域范围内的古村落开始受到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视,多数企业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大多数企业不断投入的支持下,古村落在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开发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比如德庆县内的金林水乡就曾经在获得县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直接交由南湖国旅行舍实施接手经营,其直接和龙母庙、盘龙峡等旅游景区形成完善的组合线路,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游客接待量;像开平市当中的自力村、锦江里村以及马降龙村等古村落,就是在200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纳入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由此获取到了巨大的财政保障资金。而政府方面也开始由此组建,以开平碉楼旅游发展集团公司为主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并且预计进行国家5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在东源县内的苏家围,其继广晟集团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之后,直接于2004年7月份被国家旅游局首度直接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殊荣,并且于2012年间为归纳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梅县的桥溪古韵则直接由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域内的管委会以及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两者共同建设而成,如今已被评为5A级风景名胜区域经典,并被直接归纳为雁南飞景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广东汕头澄海区前美村也是著名的旅游古村落,其直接受到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整合协调。这些都是当前广东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全新亮点,但是其在开发的深度以及开发的广度方面仍然表现得明显不足,始终落后于浙江、云南、安徽等多个省份。

二、广东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一)政府长远的规划

为了古村落旅游进行长远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适度超前发展理念,即在国民经济水平落后于旅游经济时,优先发展旅游业,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前进。其适应条件是,旅游资源量较大并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环境优越。适应范围是经济基础较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旅游名镇名村培育工程建设,《广东省十二五旅游规划》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中“精品旅游线路”同样关注了古村落旅游发展规划。必将有力推动广东古村落旅游发展。

(二)极具古韵特色,建筑风貌独特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这种极富韵味的古韵氛围独属于古村落,同时也是诸多古村落旅游产品当中极为珍贵及独特化的结合部分,并且直接演变成为古村落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托。然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差异也异常明显,目前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均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而这些景观特点本身也是各个区域范围当中独特化的景观意象及文化表现。古村落本身属于一种较为特殊化发展的乡村文化类型,其具体是经过当地多年的历史发展条件及有效的生产关系所衍生出来的重要产物,其具体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以及构景风格的特色方面和现代的多数村落文化以及景观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比如古村落的建筑群其在建筑的外观?内部结构以及艺术装饰上,直接和现代村落民居风格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差异性,古村落更为古朴,风格上古韵意味十足?

(三)国内旅游市场广阔以及旅游需求多元化

结合我国2015旅游工作会议工作的详细报告进行评测发现,我国旅游市场预计发展至2020年间,其将直接由初步的小康型旅游大国开始向着全面发展小康型的旅游大国进步,据统计,我国年人均出游次数将直接达到5次以上;而到2050年,我国必将由此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国家过渡至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全新发展及跨越,在此情况下,国内六要素外,像商业话、养生、学习、闲暇娱乐、情感交流等等多种全新旅游主题也将由此衍生而出,并且在此背景下的新业态、新需求以及新产品等也必将由此不断涌现而出。

广东传统村落,尤其是其内部的历史文化名村,通常都保留诸多的传统的人文风貌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特色,充分的展示出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再加上其特别适合于自驾一族参与性的旅游体验特性,已经越来越受到文化阶层以及都市青年旅游者的关注,最终必然将由此获得旅游快速的发展,成为旅游界的“蓝海”。

(四)交通条件优越

据相关文献研究,2010年,广东省多项运输方式的线路总里程直接超过190.57×104 km。而其中铁路运营的总里程大约2 297 km,公路通车的总大约为19.0×104 km,内河航道的总里程则为1.36×104 km,其所实施的客运量直接达到了46.7亿人的规模。到2014年年底,广东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280公里,超越河南,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第一大省,铁路总里程达4300公里,加上各级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全省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增强了旅客出行方便度,也加大古村落的可达性。

三、广东古村落旅游的未来展望

纵观全世界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已经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虽然我国与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共同之处在于导致乡村旅游业繁荣的跟本原因均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居民的压力急需释放。在汲取学习了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对广东省古村落旅游未来的发展提出来以下几点建议。

(一)对古村落旅游的科学发展依据进行探究

现代城市居民最为关注的是生活的自然与健康,古村落旅游让他们有了回归自然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天然朴实的生活情趣。古村落旅游最根本的吸引力在于,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否则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内心追求会逐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消失。到农村中来的游客,主要是追求城市中所匮乏的野味、乡土气息以及农园之乐等,如果将其建设为与城市公园类似的样子,那么根本所在的魅力就会完全丧失。

保护古村落的古朴自然,倘若古村落的环境日渐向城市化发展,那么其与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也会逐渐丧失,不仅无法对城市居民产生吸引力,古村落旅游吸引力也会随之消失。所以,针对于古村落旅游需要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将农村所具有的优势和真实性留住,才能科学地弥补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保持吸引力,从而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明确古村落旅游发展的角色定位

现代的乡村旅游始于国外,其在国外也有着极为繁荣的发展,但是在分为关注经济的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却并没有在旅游经济中占据显著的地位。所以,对于广东地区古村落旅游发展的角色定位,应当从政府到农民的各个阶段,务必需要先对古村落旅游的发展进行角色定位。古村镇的旅游业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它也仅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补充,不该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位于主导位置,从而让古村落的发展过分偏于城市化。这也需要当地政府与农村居民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互补的乡村旅游项目,将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但不可超越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所以,应当利用更多的农闲时间,将合理的体验项目穿插在其中,让乡村旅游资源的实际效果有所提升。

(三)重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层次与程度极为落后,在发展的模式、规范化以及制度化方面,均存在着较多漏洞。但是这也存在一些响应的潜在优势,能够有机会对前者进行学习与模仿,避免走过多弯路或付出太大的代价。广东省的古村落旅游发展必须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不可以单纯地考虑经济的发展,否则会让原生态的乡村逐步城市化。这样一来,不仅失去了古村落旅游的依托,还需要花费巨大的经济成本去还原村落的原生态面貌。

由于旅游是一个消费的过程,衣食住行都需要对物资进行消耗,所以循环经济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的,这也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做出的巨大改变。所以在古村落旅游的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倡导合理消费,保护生态环境,注意垃圾的分类回收,并且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已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在乡村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的发展并未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因为其对原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视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所以,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是可以在摸索探究中形成一定规律的,日后可当做指导参照。这也需要相关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乡村居民共同参与进来,达成共识,方能发挥更加显著的效果。广东省村落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不可急功近利,否则追悔莫及。

第4篇: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比例;高等教育公平

公平问题最近几年一直是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公平包括很多方面,不仅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还包括就业公平、受教育的公平等。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是因为除了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的公平,甚至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公平”指的是公正和平等。高等教育公平是指无论社会阶层、性别、背景等如何,只要达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与标准,都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如果一个人达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但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因素而无法进入校门,这就形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公平的思想自古有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当时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同时,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十七大记者招待会现场答记者问时也表示“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可见,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实现教育公平对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二、我国高校中城乡学生的比例

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条件的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在校人数每年都以7.25%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 我国已经提前8年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第一, 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然而我国教育的公平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城市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因为我国城市人口多吗?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然农村人口也非常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总人数的50.32%。那么按照教育公平的内涵来说,农村大学生的比重应该与农村人口的比重相差不大,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因此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绝对人数没有减少,但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却在明显减少,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

新华社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的署名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更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三、城乡之间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白的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农村与城市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

瑞典教育家T・胡森认为,就个体而言,“公平”有三个层次是含义;第一,起点的公平;第二,过程的公平;第三,结果的公平。那么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的价值应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等上。在我国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在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中在这三个方面都体现出不公平。

1.起点的不公平

高等教育起点公平指的是社会应该给每个公民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保证竞争起点公平,让每个人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但是在我国,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竞争起点是不公平的,农村学生刚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偏向于城市。大家都有亲身的体会,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师资力量,城市里都远远优于农村。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投入中,占全国总人口5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城市里的中小学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广阔的操场,另外还有各种艺术班,这些都为城里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而在农村,由于办学资金的限制,条件远远赶不上城里的学校,甚至还有不少农村学校连像样的校舍都没有。正是由于这样的差别,优秀的教师都向往城市里的学校,很多不愿意呆在农村,这又造成了城乡间师资力量的差别。因而城市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在质量上远远高于农村学生。农村的孩子要(上接第144页)想赶上城里的孩子,就必须比他们多付出几倍的努力。第二,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我国现行的高考统一考试,从形式上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的,但是实际招生的时候采取的是区域划线录取的办法,各省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按学生数量平均分布,而是优先照顾城市学生,因此出现了依据同一份考题,同一所学校在录取分数线上的很大差异,许多城市地区的同类学校的录取线往往要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低很多。本来从一开始上学农村学生的条件就与城市学生有了很大的差距,这一政策无疑又给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考生进入大学设置了更高的门槛,把这一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付出很多努力,本来具有完成相应层次高等教育学业的成员阻在了高校大门之外。第三,经济状况的不平等。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受教育者还需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经济状况无疑是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社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项研究显示: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收入差距约55倍。虽然现在普及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高昂的大学费用让很多农村家庭望而却步。在农村甚至出现了“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说法”。农村孩子在选择报考专业时,考虑较多的是军校、师范、农、林、等不收费或收费低的学校或专业,而收入相对较高的城市阶层就享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享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个人爱好去选择专业和学校。因此,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从一开始就处在不平等的起跑线上,双方竞争的起点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要付那么多的费用,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还不如出去打工,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上大学的费用,而且还可以赚钱养家,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符合上大学标准的农村学生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过程的不公平

上面所提到的起点的不公平就导致了农村的孩子进入重点大学更加困难,就算农村孩子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能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但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我国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越来越少。国家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校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是一个加剧的趋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思敏等几位本科生在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其他重点大学的城乡学生比例也是不容乐观。

为了培养关系国家前途的重点学科、高端人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倾斜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这样的精英教育战略使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拉大。比如在“985工程”中,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就各获得19亿元的经费。同时,由于重点大学经费投入多,各种条件就好,学生在重点大学里能学到更多,而一般大学经费投入少,各种软件与硬件设施远远赶不上重点大学,这就造成了普通大学与重点大学里的学生的不公平,而重点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于城市,普通大学里农村学生占相当大一部分,这也就造成了城乡学生之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结果的不公平

对接受教育的个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而在就业这一块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也显现出不公平。首先,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找工作走后门靠关系。城市学生家里条件一般都比较好,关系也比较多,毕业之后找找人拖拖关系就能进到一个好的单位,而农村学生家庭一般没有什么关系,想找到好的工作比较困难。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调查显示,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父亲为农民比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少400元。据2003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父母社会地位愈高,权力愈大,社会关系愈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权力就愈大。北大的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 其次,户籍限制了一些农村学生的就业。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后就业一般是在城市,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稳定及户籍所带来的一些福利,所以在招人时提出本地户口优先,这样一些农村户口的学生就被排斥在了就业体系之外。再次,农村的孩子由于先天缺乏培养,缺乏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锻炼,找工作时就处于劣势地位。而城市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所以就能把获得的高等教育转换为高的职业地位。

四、城乡高等教育公平对策的思考

现在我们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想让教育大众化,就不得不顾教育的公平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主体的政府,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因素是造成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我们国家非常注重农业发展,关心三农问题,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增加了各种农业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这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要想真正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非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着手,逐步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间高等教育的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2.合理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接受高等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因此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在考虑到效率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公平问题。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平和效率之间,政府的职能首先是维持公平,政府不维持公平就没有人维持公平了。现在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已经差别很大了,政府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教育的财政拨款上要更多地向农村及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的教育财政责任体制;第二,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师资力量是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的优秀教师大都集中在城市,很多农村地区老师严重缺乏,因此,政府应开出优厚的条件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教育。这些年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做的,例如特岗教师政策,也确实吸引了一批大学生,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有很多特岗教师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岗位,想方设法找机会回到城市,也就是说农村的学校留不住人才,在这方面,我们的政府还应推出一些政策,让农村学校多一些优秀教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

3.规范就业市场体系,促进城乡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就业公平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就业不公平极大地伤害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方面,在我们这个“靠关系” 的社会,政府应制定政策,严格规范就业市场体系,给农村学生一个和城市学生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摒弃户口偏见,“英雄不问出身”,只要有能力,不管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应该给予一展身手的机会。

五、结语

城乡高等教育的公平作为教育公平个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体现,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振兴与繁荣。政府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应肩负起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不放弃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给他们一个平等的舞台,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易善武.和谐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1):21-24.

[3]周立民.“十五”课题组调查:阶层差距正影响教育公平[N].新华网,2006-03-20.

[4[殷红霞.城乡家庭相对成本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