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下雨的声音范文

下雨的声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下雨的声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下雨的声音

第1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你听,是无比熟悉的声音,是雨滴低落到地面的声音。

清脆悦耳,委婉动听?抑或,深沉低重,凄神寒骨?

或许吧,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清脆悦耳,委婉动听,因为这场雨是干旱后的滋润,是久违的甘霖。可是,这场雨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所谓的可怕无比的台风带来的。或许是狂风骤雨,又或许是倾盆大雨。

狂风骤雨,倾盆大雨是多么的可怕,它一怒,便可以冲走一切,快要丰收的庄稼,居住已久的房屋,或者是高大挺拔的大树。

它们是无情的,他们疯狂的肆虐,想要摧毁一切。它们可以伤害一切,可以做到你无法想象到的那些事情。

站在屋檐下,看望天空,乌云布满天空,它们在飞快的奔跑,如千军万马,气势汹汹的来临。速度之快,令人来不及想着什么,气势之汹,让人不由的心中恐惧。

这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无比的神奇,令人神往,却又不敢。

那台风的来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有人害怕,有人期待,有人好奇,有人无感,有人无动于衷。

第2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视力低下 中学生 成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7-01

视力低下,又称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指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对2014年对营口市15383名在中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中学生整体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2.8%,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9.1%和78.4%,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8.4%,女生为77.3%;初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6%,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4.8%;高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82.7%,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9%。总体视力低下构成轻、中、重比例分别占8.4%,24.7%,66.9%。高中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初、高中视力低下均以重度为主,因此,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1.与遗传因素有关

现在很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代与子代可以在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了遗传的复杂性。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2.与环境因素有关

(1)中学生在校与在家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室内的时间更是占主要的,室内的过分洁白墙壁会反射大量光线,刺伤学生的眼睛,洁白的书页过度反射光线也是造成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室、自习室、书房内的照明达不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学生的课桌椅高度不符合学生身高坐高要求,很多学校的桌椅的高度虽然是可以调整的,但是通常还是按统一的高度使用,并未按学生的坐高进行调整。

3.与用眼卫生有关

学生在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如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躺在床上看书。看书写字间过长,看电视过度,长时间玩手机、上网、玩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未按定时间、规范动作做眼保健操。即使出现了视力低下变化明显时,未能及时就医。佩戴不合格近视镜、角膜塑型镜、隐形眼镜、美瞳产品等,都会有可能造成视力低下。

4.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

微量元素锌、硒、钼、钙和磷等的缺乏可导致视力低下、视觉神经的敏感度降低、增加视神经疲劳等。

二、中学生视力低下的预防

保护中学生视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多种方式并重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每一个学生配备适合学生的身坐高的桌椅,学习场所照明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教室内日光灯的平均照度达到300LX,教室黑板的照度要达到500LX。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之间。

2.注意用眼卫生

(1)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5厘米左右,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手机、游戏机、电视之中。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2)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保护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表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在学习中间的休息时间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的一种有效途径。还要增强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

3.注意饮食习惯

第3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雨,淅沥淅沥地下着。

记得小时候,下雨时,我总爱站在窗前,看着雨点从天而降,形成一副珠帘,听着雨点落地的声音,那感觉真好!然后吹一口气,在玻璃上呵出一张“图画纸”,啊,真美!现在,下雨的日子,我还会坐在窗前写文章,时而咬紧笔杆,时而埋头苦思,时而望窗外望一望,只见雨点正滋润着大地,看着那被大雨刷洗过的翠绿的庄稼,湿润的大地,顿时灵感涌动,落笔成章。

下雨的日子,我总爱穿上雨鞋,撑着自己心爱的雨伞,然后悄悄的独自走出家门。走在湿漉漉的小路上,看着雨点无声地落在水面上,骤然溅开,有趣的形成一朵朵透明的雨花,或是来到田野,欣赏大自然的气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下雨的日子,给心平如镜的我,带来了更好的心情,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我喜欢下雨的日子!

第4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江南地区,夏天常有下不完的雨。这在常人眼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那时,却是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下雨时,屋上屋外常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其中包括,青草的类似与哭泣的声音。通常的情况,是雨下个不停,我听着青草的哭泣,自己抱着自己,静静聆听,或是与之同。因为小,哭泣就似乎不需要理由。就这样,爱听草音,喜哭泣的小孩子,一点一点的,在成长着。

稍大一点后,不再会和着草音哭了。但是,到了下雨的日子,还是会忍不住,心中有酸酸的感觉。

已经到了不再被人称为小孩子的年纪了。雨,依旧会在黄梅时节下个不停。课业多了,随之少了的,是那份敏感的心情,心思已放到了其它的事上。非常奇怪,自己会为了毫不相关的,似乎也值得感到缕缕酸辛的事,担起了心,忽视了身边的雨声,草音。

在一个空闲的日子里,走出家门,到草坪上享受夏日雨后的阳光。兴起,仰面躺在草地上。这才发现,我已经有好久没关注青草了。光斑斑驳驳,丝丝缕缕,印在脸上。青青的小草,与肌肤摩擦,产生柔软的触感。有些水珠接触到了皮肤,凝干了,在肌肤上有一种奇异的紧缩感觉。雨后,被阳光照射后,生出清新的青草独有的气味。聆听,草儿在轻轻的发出声响,爽朗如笑声般。原来,青草除了会发出类似哭泣的声音,还会如人一般微笑。从未有过的体验。

第5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今天,下雨了,我喜欢雨,雨真美。

早晨,我被“沙啦”的声音叫醒了,这正是下雨的声音。我睁开朦胧的眼睛,用手擦了擦眼,伸了个懒腰。雨点的声音可真美妙,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叮叮叮”的清脆声音,“叮叮叮”加上“沙啦”的声音组成了一首曲子,这可真是雨滴交响曲呀!我静静地倾听着这首曲子、这节奏、这旋律,还真是太美、太动听了!

这时,外婆叫我起床,我恋恋不舍地应了一声,穿好衣服,梳好头发……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又呆呆地看起雨来了。

早晨的雨,总是呼唤着人们,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这雨中,开始了工作。

雨,滋润着万物。

有时,雨很大,把地面都淹没了。

第6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另一方面也使本国的电影界看到了自己与国际电影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差异和差距,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寻找出路。其次是文化的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依靠人民大众创造鲜活高质的文化产品;一方面反过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不再是稀有资源,特权资源,而是要成为人人可建、可享的公共资源,文化建设和发展终归是为了“服务人民”。这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草根英雄”、“平民明星”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的大众化给了许多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也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不竭的源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放宽了对外来文化、思想的准入标准,一些不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品也涌入国内。思想解放了,眼界开阔了,可是本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由于我们保护意识不强、开发举措不完善、传承宣扬不及时的缘故,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冲击和同化,许多珍贵的的民间艺术、习俗和文化传统都被淡忘了,甚至消逝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第四,文化生态发展愈发功利化、低俗化。多年来我们的发展是偏重经济利益的,为了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功利化了,可以不计代价,不思未来;同时也深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文化走向越来越低俗,越来越没有底线。致使一些地区为发展经济,不惜拆毁数百年的古建筑;一些车展模特、网络“红人”为出名不惜上演低俗“表演”。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教育的开展深受当前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面临着民族音乐传统消逝,发展功利化、低俗化的巨大挑战和冲击。当前许多年轻人,一味的求名求利,希望迅速成星成腕儿,而且盲目的崇拜外来音乐艺术和形式,忽视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认为民族音乐都是陈旧的,落伍的,不合时代和潮流的;同时一些音乐院校的培养教育模式也迎合学生的心理,甚至迎合那些低俗的、世俗的市场需求,牺牲文化教育的课时来进行技能性培训,更有包装学生,引导学生走“星路”,可谓功利满满。面对当前的音乐教育乱象,我们不得不做出必要改革以促进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首先音乐教育要理性对待外来音乐文化,更加注重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我们发展音乐文化,开展音乐教育也必须坚持贯彻这一基本方针,要以坚持发展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为中心,还要注意引进世界一切优秀的、有益的、积极的音乐文化成果。这样一来一方面促进本国音乐文化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丰富了音乐文化市场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能够接触、了解更多异域的新鲜事物和风情,这样既保持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保持了音乐文化的民族特色。其次音乐教育要摒弃功利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再单一注重音乐技能的培育,而是走素质教育的道路,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开展音乐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严格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课时,同时加强对孩子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培育出的孩子不仅音乐技能过关过硬,同时也具备了感知音乐美,传递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真正的有文化、有素养、有思想、有品位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才有利于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音乐教育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艺术,不能再任由低俗的、低质的、无营养的音乐垃圾充斥音乐界而无所作为。因此音乐教育在开展时不能再一味进行课堂教学,要适当安排增加室外教学课时。室外音乐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定期开展音乐讲座,定期参加音乐会、歌唱会,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品味,有助于日后创造出高质不俗的音乐作品;也可以走出校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例如高等院校音乐学生可以参加中小学音乐教学实习,以提高自身教学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增加社会阅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笔者相信音乐教育如果能够根据当前的文化生态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一定能够培育出更多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音乐人才,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传统,同时又与时代、与世界接轨,融合,发展。

本文作者:马军红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第7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气候因素;夏玉米;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S1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01-01

玉米生产受到玉米品种、基因、土壤、生产力水平和气象因素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品种、土壤、生产条件和农艺措施是相对稳定的因子,而造成玉米生产的产量与品质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气象因素。玉米产量的丰、欠与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农业气象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农业气象条件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夏玉米适宜气候区主要指夏播玉米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大部、黄淮地区等,该地区属于南温带半温润气候区。5~9月日平均气温多在20~27℃,全年降水量500~900mm,玉米生长季雨量充沛,水热条件较好,但有高温、旱涝危害影响玉米的高产、稳产。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北与临汾市毗连,东与晋城接壤。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8~13.7℃,1月-1~6℃,7月24~28℃,年平均降雨量490~620mm。霜冻期在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低。无霜期186~235d。总体上,运城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1气象因子对运城夏玉米生产的影响

1.1 降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喜暖湿气候,需水量较大,一生丰产需水量在390~530mm之间。其中5月是玉米播种阶段,降雨对产量的影响力为0.24。此期降雨可有效提高土壤底墒,使玉米顺利播种出苗。丰产要求降雨42~76mm;6月是玉米出苗至拔节阶段,需水较少,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80%为宜。如果土壤湿度≥95%或田间积水连续3d以上,易造成玉米芽涝,运城市玉米芽涝率在37%以上,如果土壤湿度≤50%,则不利于玉米出苗。因此,旱涝不均是影响玉米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玉米开花授粉至灌浆期降雨过多,花粉易吸水膨胀或降低生活力,导致玉米授粉不良,造成果穗秃顶或空秆现象;二是播种期干旱或苗期遇涝直接影响玉米播期和幼苗生长,降雨多易形成芽涝。

1.2日照时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随着日照的缩短,生育进程加快,营养生长量相应减少,经济产量随之降低。日照对玉米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光能截获率;二是玉米开花授粉后日照时数是影响玉米品质的重要因子。光照增加,利于改善玉米植株内部生理代谢功能,提高产量。因此,抽雄至成熟期,日照充足利于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

1.3温度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在出苗至抽雄期最适宜温度是25~30℃,穗分化阶段最适宜温度是20~25℃,开花授粉期最适宜温度是20~28℃,温度高于28℃或低于18℃,都影响花粉活力和散粉。玉米灌浆期的最适日平均温度是22~24℃,大于25℃或连续高温时灌浆速度明显降低。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时停止灌浆。因此,玉米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0~25℃。

2提高夏玉米生产水平的对策

提高夏玉米生产水平,就必须使夏玉米的需水关键期与自然降水更好地统一起来,以获得有利于夏玉米的生产条件。

2.1适时早播夏玉米

适时早种,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加光照时数。可以错开授粉期间阴雨天气,避免后期低温多雨、光照不足而造成的秃尖、倒伏,以及抽雄开花期延迟、灌浆速度缓慢、灌浆期偏短、不能正常成熟而造成的减产。

2.2做好品种选择工作

通常玉米光合特性的好坏既由品种本身决定,又受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多雨、寡照气候的影响,高水肥条件对产量形成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和相适应的栽培条件,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以提高作物的光合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2.3加强田间管理

不同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是不一样的,要按照品种介绍合理安排密度。密度过高容易形成田间郁蔽,呼吸大、消耗多,光合积累少,产量低;反之,玉米产量也不高。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促使土壤中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合理安排水肥的施用时期。玉米穗期是大量需水需肥的时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对水肥的要求不但量大,而且敏感,所以生产上把大喇叭口期作为施肥的关键期。

2.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区域要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半山及较高海拔无浇灌设施区域要大力发展节、集雨水工程,强化对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5调整农业布局结构,改进耕作体系,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玉米是谷科作物中对热量条件适应最宽的作物,暖干气候环境可采取压夏增秋,适当增加玉米播种面积;中高海拔区域增加茬作物、蔬菜、油料等作物种植比例,变一年一熟为两熟、两年三熟为一年两熟等。加快退耕还林草和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发展高效和生态农业。

3结语

实际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多元性的,尤其是伴随气候变暖,降水的时空变化更复杂,使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化;同时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随着地形和季节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气候变化对运城市玉米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但只要提高全社会的气候意识,树立全民减灾和主动防御意识,运城市玉米产量总体仍然保持稳定增长,人均玉米可供应量仍保持小幅度稳定提高。总体看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稳定提高和种植面积的保证,未来运城市玉米生产的气候影响可以降到最低,不会对濮阳市粮食生产安全产生大的影响。

4参考文献

第8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关键词:“巫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

一、“巫音”的文化生态现状堪忧

“巫音”,又称“神歌”,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发源于古代长江三峡巴楚之地。春秋战国以前,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群巫部落,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灵巫文化,成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中介。相传“巫音”便是在此时由三峡神医巫咸创始,最早关于“神歌”的记载见于屈原时代。“巫音”起源于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现世人与祖先的关系过程中,又由于古人生存艰辛,自然诞生了向神灵祈祷平安和幸福的“巫音”。在发展过程中,演化出了以“巫”为生的职业班组,在三峡流域进行民间祈福祭祀,使“巫音”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巫音”集祈福、表演、祭祀三维一体,音乐、舞蹈、器具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程序。传统的“巫音”表演分为跳神和做斋两大仪式活动,均大致表现为:唱腔与打击紧密结合,腔与板曲牌固定,形成独特的套曲形式,配以穿插多变、整齐固定的舞蹈,原始古朴,神秘独特。

自1982年起,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对“巫音”进行普查、整理和保护,并创作、编排和推出了一系列“巫音”音乐、舞蹈表演。但是,“巫音”的保护与传承仍面临着以下主要困境。

1.巫山县发展相对落后,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情况欠佳。由于巫山县发展相对落后,“巫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专业人才的参与,使得一些政策和规划片面、单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此外,政府在短期内难以投入大规模的资金,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遇到了其他各种阻碍。

2.民间信仰基础缺失,后继无人境地尴尬。在以来“迷信”概念泛化、文化全球化以及现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下,巫山县民众不能正确认识与宗教迷信的区别,单纯地将巫文化中民间信仰的成分理解为封建迷信而予以排斥,导致巫文化的重要载体——“巫音”的民间信仰基础严重缺失。加之没有丰厚的收入保证,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时间来学习“巫音”,使得“巫音”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现“巫音”班子仅存三个。

3.乐器、经书等保存艰巨繁重,音乐、舞蹈传授困难重重。由于乐器、经书、挂图等种类繁多,部分乐器失传后只能根据古书的记载加工制作,经书、经折、挂图等多是为先辈手抄且年代久远,且保存主要依靠传承人个人,使得乐器、经书等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巫音”音乐、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且教授方式多为口传心授,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范,这就增加了传承人在学习其腔调唱法、舞蹈动作的困难。

20世纪后期以来,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一方面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人们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大大增强,也意识到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愈显紧迫和重要。在此背景下,作为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巫文化的载体“巫音”,因其原始古朴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近来引起了政府、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并于2009年10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保护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原因,“巫音”的生存状况堪忧。与此同时,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生态性的文化生态学已逐渐成为非遗保护领域的一种重要思路,正可为解决“巫音”保护与传承难题提供新的视野和角度。

二、“巫音”的文化生态研究分析

文化生态系统是一门起源于1955年的新兴综合学科。它主要提出可应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对 待文化,强调文化系统及其相关联的自然、社会、经济等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巫音”的功能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巫音”现阶段的生态状况和未来可能的演进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优化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巫音”文化生态系统,并针对系统构成要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现阶段保护措施单一性和平面性。

1.“巫音”的功能分化

“巫音”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发展、衰落和分化(如图一)。“巫音”的起源得益于生存条件艰难的先人自然产生的对自然祖先的崇拜和敬畏感。爆发后,在“迷信”概念扩大化和外来文化入侵等威胁下,“巫音”呈现出衰落趋势。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们对“封建迷信”的重新审视和文化全球化,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大大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巫音”包含着神学、哲学、文学、宗教学等博大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巫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巫音”可观赏和感受古风古俗,了解地域风俗民情,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因而“巫音”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新审视并加以保护,重新获得发展。与之前的发展不同,“巫音”原先具有的祈福祭祀功能仍逐渐衰落,开始分化出了审美和研究两种新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也定将继续加强。这是“巫音”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现代性转型的一种必然。

2.“巫音”的功能分化及利益主体多元化

伴随着“巫音”的功能分化,与此相关联的利益主体保护者、新型消费者等也将随之出现并呈增多趋势。根据功能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程度不同,本研究认为“巫音”利益主体多元化在未来演进过程将大致经历

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巫音”刚刚从衰落时期过渡到分化时期,虽然祭祀功能明显衰落,但审美和研究功能还需进一步挖掘。其利益主体主要为传承人、多类型消费者和保护者(如图二)。这是由于一方面,随着审美和研究功能的出现,消费者的需求从单一的祈福祭祀转化为祈福祭祀和审美,消费者类型随之增加,政府、专家、学者也成为“巫音”的保护者。另一方面,由于此时文化生态状况还不够理想,“巫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模较小,并不具备进入市场经济的条件。因此,也不足以吸引和支撑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发者进入该生态系统。

在未来演进的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对其文化生态状况的保护和优化,“巫音”功能分化将较强:祭祀功能已进一步衰落,审美和研究功能非常明显。其利益主体将主要为传承人、多类型消费者、保护者和开发者(如图三)。此时,“巫音”文化生态系统已呈现较好的态势,可实现对其开发,形成文化产业链,

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需保护者对“巫音”文化市场进行指导和调控。

三、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巫音”保护与传承思路探讨

根据“巫音”的现阶段功能分化和未来演进情况, 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满足保护与传承的需要,需构建一个优化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并针对系统中的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该文化生态系统是现有“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优化而非否定。同时,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仍需要不断优化该系统,使其具有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该文化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四所示。

图4 “巫音”的文化生态系统

1.内部自组织系统

主体要素主要指对“巫音”及其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施加主观影响的人,包括传承人、保护者和消费者,随着“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演进还将出现开发者。现阶段仍在世的传承人主要集中于以刘伯之、陆国沛为班主的两个“巫音”班子,且大多数成员年老体衰,且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的情况。因此,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应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培养一批有一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养的年轻人作为传承人。现阶段“巫音”的保护者主要为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部分专家学者。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政府部门应聘请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巫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与政府部门一起制定和调控“巫音”的保护与传承规划。同时,通过一定的鼓励措施提高民众保护“巫音”的积极性。近年来,“巫音”逐渐被搬上舞台,走出巫山,众多本地居民和游客也成为了“巫音”新的消费者。因此,在本系统中,消费者主要为以审美为目的的民众和游客,兼以少部分以祈福祭祀为目的的民众。当开发者进入“巫音”文化市场后,政府还需对其进行文化政策、继承与创新和资源环境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指导。

客体要素主要指“巫音”文化系统内主体要素的作用对象,包括音乐、舞蹈、角色分配、乐器、经书经折、牌位挂图及其他道具。“巫音”音乐是由歌曲与打击乐组合而成,歌曲计有九板十三腔。舞蹈包括翻身、旋地、穿梭等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动作和姿态,并配以千变万化的手诀。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和吹奏乐。音乐、舞蹈配以独特的打击乐,节奏规整,气氛热烈,原始古朴,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巫音”表演时全面负责的是掌坛师,一般也是班主或者师傅。各种角色共计15个。各表演者的职司不同,分工不同。经书经折和牌位挂图都分为印版、印本、抄录三种,各种经书上千本,牌位挂图共计185张。做斋时因内容不同,所唱经书经折及所挂牌位圣像和其他挂图均有所不同。此外,“巫音”在表演过程中还需使用印、朝简、天蓬尺、香炉、师刀、令牌等道具。

主客体关系要素反映了主、客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为传承途径和表演场所两个要素。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应大力改良原有口传心授的传承途径,增加乐谱、音频和视频等记录方式,方便教学和传承。“巫音”原多用于红白喜事等场所,为祝福、祭祀而用。随着功能分化继续加剧,“巫音”应在更多的旅游景点、游轮、展演、比赛,甚至外事活动中演出。

2.外部支持系统

外部支持系统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他们通过与“巫音”内部支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巫音”及其文化生态环境。

“巫音”所广泛流传的巫山县境内地形复杂,奇峰壁立,林木葱郁,溪河密布,峡江秀丽,风景秀美,名胜古迹众多。境内的灾害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连阴雨,大风,冰雹,低温冷寒灾害等,且暴发频率较高。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巫山县政府应该继续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并将其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三峡地方特色,以巫风巫俗为主题的主题旅游文化节。同时,应做好各类灾害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旅游的安全性。

“巫音”的社会系统由当地发展状况、保护政策与规划两方面构成。从发展状况来说,巫山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水陆通畅,2010年开通了高速公路。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巫山县应大力在国家扶持下发展经济、交通等,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打造“和谐、富足、文化、生态”的新巫山。在保护政策和规划方面,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指导下使一切保护措施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继续加强对“巫音”的专项保护,并编排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巫音”舞蹈和音乐。

文化系统内,巫山县十分丰富,佛堂,天主教堂等设施完善齐全,政府支持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巫山县应对民众的信仰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的发展环境健康、和谐。除去“巫音”,在巫山县境内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包括各种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和传统手工技艺,如龙骨坡抬工号子,翡翠凉粉等。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应大力发展巫山县境内其他非遗,并对境内非遗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势,最终达到兼和共荣。同样,巫山县境内多种文化共生,除巫文化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移民文化构成了巫山独具风貌的人文内涵。在本文化生态系统中,也应鼓 励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以达到共同繁荣。

四、结语

“巫音”是一种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巫音”,也可促进巫山文化——这些古老、原生性文化的共生繁荣、宣传推广,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培养三峡地区群众对非遗的科学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该地区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取得良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用。运用文化生态学讨论更为系统、整体、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巫音”的思路,也可促进文化生态学在我国的运用,为保护与传承“巫音”等民俗文化提供启示,让这些古老的民俗活动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将艺术和历史流传给后人。

参考文献:

[1]冯国超:山海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王忠虎:巫山巫音[ N ] .重庆日报农村版,2010-7-21.

[3]史新民:“巫音”探源 [ J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0(1).

第9篇:下雨的声音范文

论文关键词:隐性教育;责任意识;高职生;培养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的显现,是一种理性接受权利和合理承担义务的成熟社会人心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高职生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责任意识的有无、强弱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产品质量的好坏、经济建设水平和生产效益的高低。因此,培养高职生的责任意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隐性教育在高职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优势

隐性教育是与显性教育相对的,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教育的内容、目的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受教育者因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隐性教育的特性更加有利于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一)内隐的教育方式符合当前“90后”高职生的心理需求

从08年秋季开始,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90后”开始走进高职校园。这些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生一代,更加崇尚平等、民主。高高在上、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模式显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而隐性教育是一种学生在心理上并未觉察的无意识教育,是无形的、内隐的、没有明显教育痕迹的教育方式。它以无形的方式隐藏在学生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看不到居高临下的有形灌输,感觉不到“我讲你听”的权威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是被教育者,以含而不露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地位的平等性满足了现今“90后”高职生的民主、平等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强烈愿望,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二)丰富的教育内容奠定了责任意识养成的基础

传统的显性教育主要通过课堂、采用说理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枯燥乏味的道德原则、观念、规范等内容,严重地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责任意识的养成不同于具体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几堂课的讲授、几条原则规范的识记就能实现的。要养成或塑造责任意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明确什么是责任;第二要时刻认清自己的角色责任或所从事的职业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将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显性教育充其量最多可以让受教育者明白责任的含义,而隐性教育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其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受教育者周围的硬件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包括有机会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隐性教育渗潜于受教育者的一切教育活动,并存在于受教育者学习生活的所有环境和氛围。隐性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无时不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将责任转化为行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责任意识。

(三)愉悦的教育方法有利于责任意识的生成

责任意识是通过内化来生成的。这种内化最关键的是从责任的认识到责任的认同。认识责任本质是明确责任“是什么”,对责任的认同则是对于责任内容的价值判断,由于对责任的喜爱或畏俱,把外界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必须,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当这种对责任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责任意识就随之形成了。隐性教育无直观明确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进入角色的过程是在无人说教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进入的,整个教育氛围是自然、和谐、愉快的,受教育者在该氛围中更多地感受到了平等、尊重和愉快,隐性教育就是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联想,不时地触发受教育者的种种激情和向往。受教育者正是在这种陶醉、愉悦、亢奋和激动等愉快的情绪中被“熏陶”,教育内容也通这种方式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逐渐形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四)持久的教育效果保障了责任意识的转化

责任意识是主观范畴,是社会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之后,内化为本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是个体履行责任行为的精神内驱力。责任意识最终的目的是转化为责任行为,伴随着人的一生。而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种知、情、信、意、行各方面的整体影响,受教育者从隐性教育中所获得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影响是无意识的、隐蔽的、不易察觉的,它是个量变的过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质变,即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思想道德品质。但一旦形成,不会消失,甚至能持续影响人的一生。它的效果是持续的、稳固的,完全保障了责任意识的转化。

二、高职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隐性教育路径

(一)榜样示范—高职生责任意识生成的价值导向

当今社会,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我们应当有明确的态度,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榜样示范是很好的途径。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榜样教育通过向榜样学习实现,这种学习主要是靠受教育者个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从而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的自我行为。因此,要在高职生周围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责。教师始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自己要心胸开阔,心底无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自身的行为负责与否、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其次,我们要在学生中寻找榜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高职生是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思想品质修养、具有一定独立判断能力的群体,我们可以采用正反并举的榜样示范手段: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正面的榜样示范中得到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反面的榜样示范中吸取教训,这样更有利于培养高职生自主的责任判断能力和提高高职生自觉的责任认知水平。

(二)学校情境—高职生责任意识养成的情感陶冶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文化,使之得以实现。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环境启发人、环境养育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不健康的环境氛围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作用。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学校情境:

1.学校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会给人一种高品位的美感,会激发个体求知的欲望,使个体感到自身气质的高贵。相反,一个“脏乱差”粗俗的校园环境,会使个体产生厌恶感和抵制情绪,降低美化环境的意识,从而降低自身的要求。

2.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培养高职生社会责任意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为高职生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渠道。高职院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的活动,因此要形成一个“课堂教学为主,第一课堂为辅,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日常文化活动与大型的文体活动相补充,多方面、多渠道的活动结构方式。”组织内容、形式多样的学生科研、演讲、辩论等学术活动,调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对他们应当承担何种社会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各抒己见,以此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主观意识。同时,要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正如陶行知所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个好学,可以染化许多人好学。在学校提倡学问的根本办法,就是多找好的教员,鼓励好的学生,使不好的教员、学生逐步受自然的熏陶或归于淘汰。”我们要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乐于实践,勇于负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学校制度环境。制度一经形成,就具有强制性,就会成为学生自我调节的重要内容,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

第一,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利雅德博士曾指出:未来人应有三张“护照”,即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照”、事业心和开拓能力“护照”。一直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前两个,而忽视后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事业心和开拓能力才是人才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素质,仅仅关注学业成绩这一单一指标是行不通的。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充分发挥。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还是偏重于学业成绩。教育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学生责任意识、道德水平的软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确立责任观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完善强化激励机制。“强化”一词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对人的某些言行给予肯定和奖励,使这种言行巩固和保持;负强化是指对人的某些言行给以否定和惩罚,使这种言行减弱和消退。因此培育高职生责任意识中运用强化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立学生责任意识综合评价体系时,要有具体的强化措施,即正向的奖励和反向的惩罚。首先对通过科学方式评选出的大家公认的责任意识好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履行应尽之责,做好分内之事,从而树立责任意识;其次,对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运用批评和惩罚等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各方面的责任。

(三)教学场域—高职生责任意识形成的潜在激发

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引下,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高职生教学的场所一半是在教室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半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场所的专业实践教学。

在教室课堂教学场域:现今的高职生很多表现出无兴趣、无信仰、无追求,在课堂学习上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考试对他们而言只是走过场,第一次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不及格还有毕业总补考,而在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违纪下,学校的学生守则形同虚设。为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场域,我们不能一味地倡导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要严格学校的常规管理,对违反课堂纪律、不负责任的学生该批评的就批评,该淘汰的就淘汰,使学生意识到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的责任观念,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在专业实践教学场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严格地按照企业的管理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在醒目位置张贴企业的管理标准,让学生意识到实训除了锻炼专业技能之外,更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从而落实责任;同时,在校外的顶岗实习场所,由于现代企业都强调团队意识,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得不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技能和方法上互帮互助,不断地促使他们具备爱心和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具备集体责任意识。

(四)社会实践—高职生责任意识养成的行为导引

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地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才能最终体验和感受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从而增强责任感。

近年来,团中央和其他有关部门先后发起了“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轰轰烈烈的开展了此项活动,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与针对性,与学校自身的专业特性结合不紧密,在实践中学生不能真正体验社会责任,思想认识也只停留在走过场的阶段。为此,社会实践要成为责任意识的真正行为导引,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变“精英实践”为“大众实践”。由于经费、师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大部分社会实践仅仅面向少数优秀学生,广大普通学生的实践愿望大多不能实现。现有的“精英实践”是在众多的学生中选出部分学生参与实践,它强调挑选,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创造机会。即使是学校每个院系的专业实习,也不是每个同学都享有有同等的实习机会,不同的指导教师、不同的实习地点和实习条件都会引发不同的实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践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为此,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

第二,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该注意:

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性:各高职院校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点,组建各个青年志愿者团队。如电子电气系可以组建“家电义务维修队”、社区管理专业可以组建“社会状况调查队”、外语系可以组建“助教扫盲队”,医学院可以组建“医疗小分队”等等,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候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社会实践基地,举办讲座,开展科技服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从而促进责任意识的形成。

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自始至终贯彻的理念,它以专业涉及领域为实践拓展空间,由企业、学校双方共同监督和管理,让高职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应用能力,认识自己的未来就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负责任的精神。为此,要培养高职生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