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第1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与“学”;契合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开展中,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教”与“学”的良好契合点,利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评教”等方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与“学”的有效结合途径予以阐述。

一、全面检测学生,掌握学情

在目前教学中,一部分教学计划、教材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或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开展有效课堂,“教”与“学”有效结合的基础是学生,因此,在课堂开展前,教师应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检测,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制定教学策略。例如,在汉语拼音、简单的汉字教学前,应通过检测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学生拼写声母、韵母及简单的汉字的认识能力。在测试的过程中,教师还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声母、韵母读音掌握混淆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订、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汉字笔顺教学,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呈现书写步骤,改变学生的书写陋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互动探究教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由于知识较枯燥,且涉及范围较广泛,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加到课堂中,需要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互动探究式学习。创设合理语文课堂情境,吸引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教学。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且对课文中的内容很陌生,并无直观的感受。这就需要应用多媒体设备将桂林山水景观展现在校学生面前,多媒体能够动态、直观地显示山水景观,使学生置身于画卷中,并带着憧憬进入课文学习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具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朗读,教师认真听学生朗读,发现学生存在读音不正确问题,给予纠正,但态度要肯定,避免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练习,多元化评价学习

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的习题是课堂开展的主线,包括课堂检测题、巩固练习题、自学思考题等。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这些习题指导学自学教材,并结合学生的问题了解、分析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及时指导、点拨学生存在的疑点。这样,在习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读懂知识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发现自学疏漏。在学习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如在课堂提问中,多让反应较慢、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难度较低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通过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如,学生互评时,将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多元化、科学化,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探索,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2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素质教育;口语交际教学;新课改;质量

在传统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说话以及听话的培养一直作为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内容。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口语交际成为说话和听话的代名词,自然而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

一、全力营造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点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尤其是口语交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懂得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教学,随时随地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一,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口语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话题表述的流利性以及准确性,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以及良好的说话习惯。第二,组织口语训练活动。学校定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六一儿童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运动会比赛等。活动过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感悟,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说给学生听,相互交流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进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第三,可以利用节目进行口语训练。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说话训练。

二、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3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图画 小学低年级语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124-02

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单纯的文字讲解,可以很好地利用图像、颜色等信息,很好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信息进行承载,同时强化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进行学习。所以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教师如何开创自己的教学思路,把握教学主体路线,去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成为当前教师的考题。

一、以图画激发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他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思考探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仅是知识讲授的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还包括内心情感的愉悦性,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参与课堂教学与呆板木讷的状态学习效果当然是大不相同的。例如,在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一课文时,改变了过去枯燥朗读背诵的模式,设计课堂教学为形象直观的绘画图片展示诗歌中的情景,课前老师精心准备图画,描画出雪山、覆盖白雪的房子、院落及院子里的护院犬还有院外归来的主人。课堂上老师首先展示图画,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观察图画中都画了什么?画中地点、时间是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配合图画内容开始朗读古诗,自然容易理解什么是“柴门”“闻”“犬吠”等等这样的古文字、词的含义了。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形式灵活,学生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主动思维提问又回答,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主动建构式教学。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心中所想到的场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同时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二、在低年级识字课上运用图字配合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识字、组词、造句来培养运用文字叙述表达简单情感及讲述简单故事的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身智力发育的认知能力所限,对单纯的字、词、句的记忆和理解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枯燥难懂。用识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游戏式的识字课教学,能够达到增加识字量的效果。

汉字中最基础的部分是独体字,如人、口、手、山、石、田、土等等都是很容易通过相应的图画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并加深记忆。对于复杂一点的结构字,也可以用图画形式在课堂讲授,如老师在讲“桌”“椅”“窗”“盆”这些常见的笔画较多看着难认的字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勾勒出简单桌子、椅子、窗户、水盆这样学生熟知的用品,可以先介绍它们的功能、分类、和形状,还可以鼓励学生来图上颜色与现实接近,这样再引出相对应字的读音及写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字的印象使抽象难懂的字形象化、具体化,提高了识字效率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在低年级阅读课上运用图画配合法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的阶段,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图画展示,老师即使用多么丰富华丽的词汇讲解,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智力思维发育的限制,也无法理解老师描述的情节和景物。这样就阻碍了语文教学目的实现。在讲解描写景物的课文时,如果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乡下人家》一课时,由于城里的孩子很少能感受乡村风光,老师制作展示乡村独特迷人风光的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屋前搭的瓜架;春雨过后随处可见的笋,犹如身临其境般感受春笋从地下冒出头的样子。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结合课文的朗读,学生们通过画面了解了乡村风光的迷人,体会到从普通的画面、普通的场景带展示出的生活的宁静美。学生通过观看画面的时间顺序,为从早到晚、从春到夏、秋、冬;在空间顺序为房前、房后。观看后,老师板书讲解景物描写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学生水到渠成通过画面直观的理解了教学的目的,在不知不觉的赏心悦目的课堂中,完成了知识的积累。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写字教学 层次性

引言

对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就是引导小学生识记汉字的活动。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汉字进行感知与理解,促进学生汉字掌握程度的加深与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目的。识字写字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更需要学生思考。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层次还不够分明,整体性教学不能满足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层次性,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重点。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行为,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下面,我们就对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规范性不足。

一般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很规范,但是,具体的实践工作往往会不自觉地偏离预定的轨道。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能够认识到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从识字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写字,有效朗读与背诵。这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这些期待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全部得以实现。首先,大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汉字意思的解释上,忽视了汉字的发音及形态。这就使得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还没有熟悉汉字的发音,就要开始用汉字进行组词或者用词语进行造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这就使其组词造句的错误率提高,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汉字。但是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许多教师将识字的重要性忘记了,总是督促学生背诵、记忆,造成学生只会背篇章,而不记得字。另外,写字是一种基础的学习技能,学生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会写。然而,小学生的许多写字任务因为时间紧张而无法完全,课下练习又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不利于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创新性不足。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识字与写字。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更新,会使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落后。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利用反复拼读引导学生识字,像和尚念经一样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是很低效的。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没有质量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字了吗?”,“同学们,你们在识别这些字的时候观察到了什么?需要注意什么?”,等等。教师提出问题的随意性较强,学生回答问题的随意性也会较强。学生在课堂中学不到真正的本领,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会将语文学习当成自己的累赘,造成小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不足。教学方法的落后,是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层次化改革的重要阻碍。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层次化策略分析

加深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层次化程度,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下面,笔者针对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提出几点层次化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手段。

(一)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推动层次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讲,课堂氛围对于他们的学习情绪有很大影响。在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时,教师需要认识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积极性会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于课堂氛围有不同要求。一些学习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不需要其他环境的影响,就会进行自主学习,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而一些自主能力不强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氛围的吸引。

在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汉字相关的故事,利用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当一些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时,教师可以用王羲之练字等故事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针对那些识字写字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编一些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汉字书写的规律与技巧,比如“横平竖直,折弯钩,小小一点要记牢”等都可以成为活跃课堂氛围的因素。让小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可以满足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心理需求,也可以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效率的提高。

(二)培养正确写字方法,推动层次化教学

写字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质量来讲至关重要。不同的小学生,会有不同的写字习惯。语文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及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姿势上的不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写字质量,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同样可以用顺口溜让学生记住正确的写字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臂要开”等。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科学的执笔方法,让学生将五个手指都用上,以此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

第二,教师要丰富小学生的写字知识。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基本的结构,合体字与独体字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写字的速度及节奏,这两方面的控制可以从学生的个性差别入手,让学生通过长期练习,选择正确的写字速度与节奏,形成自己的写字风格。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层次化教学。

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设备快速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有了较为丰富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教学手段有了丰富的可能性。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会使识字写字的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完全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植入到教学实践中,满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比如在讲解《口耳目》这一识字章节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图片,满足基础不足学生的识字需求。也可以利用相关音频的播放,使学生可以在多元环节下对汉字进行认识。对于识字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置一些小的课堂游戏,如汉字形态与读音的配对或者是竞赛类游戏。层次化的教学,可以使全体小学生共同进步,促进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语

汉字教学,关系当代小学生的汉字识记水平,也关系学生接受其他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利用层次化的方法开展日常教学,会使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也会提高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整体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更加关注汉字的规律,以汉字规律为基础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使小学生从小具有正确的汉字观,提高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彩萍.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3,03:88-89.

[2]朱莉.谈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以语文社S版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3,16:30-32.

[3]钱一欢.优化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05:68-70.

[4]付广慧.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4,02:151.

[5]孙晓军.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02:60-62.

[6]杨涛,郑国民,陈双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研究(三)――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课标实验教材为研究对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7,01:56-62.

第5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激发兴趣 落实 利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94-02

低年级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对形成和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素质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较之其他学科,作用更直接、更全面,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来实现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当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意义的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使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兴趣。兴趣指一个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获得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好奇心又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先导。世界是充满问号的,小学生对万物喜欢问“为什么”,什么事都想去试试。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天然美妙,闪着求知的灵光。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可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戴上乌鸦的头饰去读书、学习课文内容,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二、凭借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落实素质教育

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学充分体现,并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扬长避短,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如在教学《王冕学画》时,王冕看到雨后的荷塘的景色,内心产生一种迫切地要把这美景留住的感情,这也是他刻苦学画的动力。这么丰富的内涵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感受荷塘之美上。一是理解语言文字之美,二是读出晚霞中荷塘之美。在讲读中,一位学生说:“这荷塘的颜色很美。荷叶碧绿,荷花粉红,加上夕阳的照射多美呀。”另一位学生说:“这荷塘还有一种生机,大雨过后,它们多么亮,都好像在争着生长。”这使我想起巴金先生作品中的一句话:“那每一片树叶上都仿佛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他们这么小的年龄竟然也能感受到如此神秘的东西,这正是课文理解的到位的原因。

三、营造巩固课堂效果的氛围,使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能让学生从玩中巩固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在学生娱乐中得到创造性地延续,那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就会得以具体落实。课后“思考练习”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学生完成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我采用课后作业展览的形式,让学生从书写到内容,比比看看,想想议议,学学做做,迅速获取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有效地进行反馈矫正。同时训练学生取长补短、自我激励的心理素质。请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大胆质疑,从而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为研究学法、确定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提供依据。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每学完一课、一单元,我都采用多种方式诱发学生的记忆和探索。

四、以语言素质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以语言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活动,而这样的人才,要有良好的个性和独立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和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应根据这一特点,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个性,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从教学生识字写字开始学习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口语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级阶段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在新形势下对双击教学有所发展,在教会学生听说能力上下功夫。小学低年级教材选的多是些较短的儿歌、故事。教师在讲解课文中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教会学生说,让学生多说、多读、多写、多背、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一段话或几段连续的话,或者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按一定要求讲给别人听,还可以通过例句训练学生说话得体。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不加修饰地直说,进而引导学生说得有层次,有条理、迅速、准确、生动。

五、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使学生全面发展

第6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识字数量多,易混淆,难度大。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文本),挖掘汉字本身的特点,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快乐的识字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以此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汉字形体繁复,笔画、结构复杂,加之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相对较弱,让他们识记字形往往会缺“胳膊”少“腿”。如果教师利用汉字造字规律创设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巧记字形,而且还能培养其识字能力。在低年级形声字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语言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巧解字义,而且还能初步发现形声字形旁表意的规律。如教学归类识字“清、晴、睛、情、请、蜻”时,可先引领学生探究这些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很快发现这几个字都有“青”,他们的读音跟“青”有关,音节的韵母都是“ing”。然后教师可以用课件呈现事先准备好的含有这六个字在内的形象生动的儿歌,以激发学生学习这六个字的强烈兴趣,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积极主动地辨析这六个字的左右两部分,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类字的意思跟部首相关联。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这几个形声字,而且引发了学生对形声字的思考,初步体会到了形声字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创设交际情境,树立学生自信心

新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交际是一个“听方”与“说方”的双向互动,而非简单的叠加。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口语交际”中“立足点”就在于这种互动,教师应着力为学生创设特定的交际情境,最大限度地让生生、师生、生本之间产生多向的互动,给力挖掘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与情感,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从而提升低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养。

交际情境的创设来源于生活,生活给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口语交际资源。教师应创设一种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领悟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与人交际的方法,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口语交际《指路》时,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里创设实际指路情境,让学生当小导游为问路的家长指路,通过实践正确弄清方位,提高交际能力。置身于情境中,学生感到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交际的欲望也更强烈了。

教师应积极开发口语交际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走进鲜活的生活情境,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引领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当学生将与人交往当作一件快乐事来做时,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学生感悟力

低年级学生情感丰富,而音乐能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无拘无束,让他们的思维在美妙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最佳状态。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将语言想象成画面,再从想象的画面中去领悟语言内涵。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水乡歌》第一自然,用电子白板呈现教材第一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朗读,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这么多水有什么用呢?这一设问触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他们纷纷说道:这么多水可以养蚌养蟹放鹅鸭,可以长菱长藕结莲子,可以让我们跳水游泳打水仗,还可以浇灌运输赛龙舟……由此及彼,学生对第二段“千只船,万只驳”的想象更丰富:他们仿佛看到了满载而归的渔船,古色古香的游船,装满货物的货船,来往穿梭的客船……好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想象在自由的空间里驰骋,也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还帮助学生感悟了语言的深层含义,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7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方法

小学识字教学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联系学生口语与书面语言的纽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做出了这样的界定:“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识字教学对于学生各种语文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一、二年级两年的时间里,学生需要认识大约2000字,要想顺利地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至关重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一、根据规律,归类学习生字

刚入学的学生认知水平较偏低,汉字积累较少。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教学生从简单的部首、偏旁学起,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汉字结构来识字。比如,通过提手旁来归类总结“打、拉、扫、提”等;通过足字旁来对“踢、跑、跳、蹬”等进行归类,这些字虽然有着同样的偏旁,但是字音与字义却是各不相同,这样分类进行归纳辨识,学生识字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对于字音、字义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

二、观察字形,运用联想识字

最古老的汉字就是象形文字,汉字从最初图形的模式不断演变到今天简约的笔画,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因此,汉字大多具有形象、表义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字形之美,运用识字教学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如,杨树的 “杨”、柳树的“柳”、椅子的“椅”、树枝的“枝”,这些都与“木头”有关系,因此偏旁都是木字旁。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学习生字,有些笔画较多、难于记忆的字也变得简单易学。

三、利用插图,学会看图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颜色鲜艳、图文并茂,插图中就含有大量的信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之后,可以让学生看图说几句话。如,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中就包含了很多课余活动的图片,在教学时我就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有几组小朋友?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这些活动你会哪些?哪些又是你特别喜欢的活动?学生先认真看图,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说出几个完整的句子。这样反复练习,既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为学生顺利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远比简单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得多,教会学生识字方法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练习重点。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学会了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识字的能力和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识字教学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兆虎,冯为民.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02(22):137-140.

第8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现状 对策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37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汉字传承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强调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多运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现状分析

1.识字任务繁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小学生不仅要认识汉字,还会正确写出汉字,认识常用汉字三千五百个,能够写出来的为三千个,这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任务繁重,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任务也十分重,同时,教师还需培养他们对汉语文字的热爱之情以及使用习惯。

2.汉字自身原因,汉字的结构较为复杂,仅在造字法方面就有形声、会意、指事和象形等,而且还具有大量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量较大,再加上多义、同音和形近等复杂情况,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一接触学习语文知识就面临着大量的生字,对于他们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3.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识字水平较低,写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错别字,由于生字较多,认识之后的汉字也容易遗忘。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差,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认识生字的速度较为缓慢,识字量严重不足,教师与家长都十分着急,从整体情况来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对策

1.将抽象汉字符号具体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少汉字都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教师可以将部分抽象的汉字符号变得具体化,充分利用形声造字的方法,从直观形象思维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识字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识字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他们体验到认识汉字的乐趣,只有这样,低年级小学生才能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例如,在进行汉字“水”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象形文字“水”,让小学生认识,当他们脑海中产生“水”的形象时,然后使用线条勾勒出“水”的轮廓,在心中产生“水”的印象,之后再写出水字,并标上拼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加强学习印象,并且记忆深刻,像“火”“木”和“山”等汉字,教师都可以采用此种识字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在游戏过程中认识汉字。游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是他们的天性,游戏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形式,而且他们的表现欲望与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使用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认识生字,与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相比,更具生机、活力和乐趣。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常见的识字游戏有词语接龙、猜字谜和找朋友等,比如,在猜字谜游戏中,小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默”字时,教师可以使用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再如,在学习“拿”字时,可以使用字谜: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以此开展识字教学更具趣味。

3.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纯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有待提升,为有效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参与识字学习的兴趣。常见的情境教学法包括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一些生字融入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和学习汉字;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认识汉字;而生活情境更为常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部分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拉近识字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变得具有生活化色彩,而小学生能够释放学习压力,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汉字,以此提升识字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运用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在小学低年级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开展教学活动,把一些较为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汉字通过实物方式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汉字。通过实物开展识字教学,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多个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和嗅觉等,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汉字的质量。例如,在进行“桃”字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把实物“桃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或者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关于“桃”的图片,包括桃树、桃花等,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得积极主动,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效果也会有效提升。

5.密切联系生活,灵活识字。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少教学内容都源自实际生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汉字,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识字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字、学习生字、感受生字和使用生字,同时鼓励他们随时随地地自主认识汉字。比如,在书店中有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和儿童刊物,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认识各种商品的名称和说明书等。在识字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走向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转变角度学习汉字。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把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贴上汉字标签,在见到或使用时都可以学习上面的文字,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识字量;也可以鼓励他们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在了解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字。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学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充分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识字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逐步提高其语文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田立英.如何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5(30):66.

[2]张凤雪.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4):121-123.

第9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必学科目,它在其他科目中所排的课程也相对多很多。但就对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了解,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仅依照课本内容逐字逐句地读,缺乏重点,致使小学语文枯燥乏味,无法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目的。故在新课改下,学校和教师必须改善这种语文课堂教学状态,让语文教学教有所重,学生学有所得。阅读能力是在社会生存中必备的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学校和教师必须在低年级这个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从新的思维角度出发,并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特点,以探索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供广大小学语文教育者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和习惯

对于低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对其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都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会时不时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在对孩子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做到热爱阅读,并多与孩子交流阅读的情况,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多与学生分享阅读时的感悟和心情,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朗读、细读、精读等,让学生能有多种途径进行阅读,并在进行各种方式阅读时,教师应多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指导、引导,以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达到示范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能力培养

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来教学,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兴趣,用孩子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协作,才可以让教育更好地进行下去。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孩子轻松地学习,而且能顺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就是更直观,让孩子能直观地学到知识。充满色彩的图画和新奇简单的文字,能勾起孩子阅读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通过想象展现自己,体验快乐。

比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时内容中的插图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带领学生去观察并进行差异对比,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插画上的叶子、葫芦以及人的表情动作等,让学生分析出结果,并就结果引导学生去追溯原因,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激情,从而达到自主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在情景中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空间和想象空间,加深阅读能力培养。比如,在教学《小兔运南瓜》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观看小兔运南瓜的视频,从而在视频中体会小兔的特点,理解课本的内容,进而提升阅读兴趣,在阅读和视觉冲击下,掌握重难点,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时代的要求等进行思考研究,并不断地突破出更新的方法,才可以有效地达到目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快地发展。当然,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还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加强训练,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