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演讲的步骤与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演讲的步骤与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演讲的步骤与技巧

第1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一、上讲台前的准备工作

1.消除胆怯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

先要让学生们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哪怕只是站在讲台上说声“老师好,同学们好”,然后逐渐地让他们多说几句,直至讲完一个故事,使学生由怯于登台到勇于登台再到乐于登台。鼓励表扬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矫正学生的缺点,纠正缺点时,要注意说话要委婉、热情、耐心,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

用的词汇少,可帮助他多用几个,句子表达不完整,可耐心地让他再说两遍,说得层次不清或不连贯时,不要轻易打断,可提醒他们列好提纲,列出先后次序,把相似的问题归好类,以便下次说的时候就很完美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敢于表现、遇事不胆怯的心理,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心,成功的登台演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潜能,体会到表现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2.做好基本功方面的准备

学生要想在讲台上畅所欲言,演讲能吸引听众,除了做到镇定不慌、神情自若外,还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力求做到讲话字正腔圆,讲解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富有雄辩力等。这样的要求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去积累运用词语,去学习有关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知识,甚至去没人的地方,偷偷地练习朗读,去反复地练习说话的技巧等。这样不仅使他们的演讲生动地听,也对语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准备好上台所需要的材料

演说的材料,我有时给学生准备一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调动学生演讲的积极性,主要由学生自己去准备。为了好好的表现一次,他们课下到处翻阅搜寻自己喜欢的故事,他们在脑中构思,甚至写下自己的演讲内容,他们去回忆,去删减,去拼凑听来的故事,以期留下最精彩的部分。学生说话、演讲的水平提高了,那写作的水平又怎么会不提高呢?

这样的训练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最终达到学生主动上台,乐于表现,能力提高的目的。短短几分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了传统的“复习提问”的开课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并且为下面的几十分钟学习书本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更加乐于表现自己,踊跃发言,大胆提问,主动回答问题。

二、给学生创造更多上讲台的机会

随着学生说话水平的提高,我渐渐增多了让学生上台的机会,也扩大了学生讲的范围。一个思考性的问题,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去回答、去阐述他的见解;对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我让学生登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观点的可上台与之辩论。对某一段或一句话内容的理解,我让学生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一节课结束前,我让几个学生去台上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去概括文章的主题,对本课写作方法点评等,这样,创造更多的机会,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登台讲、评,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消除了学生课堂上心不在焉、恹恹欲睡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的潜能也挖掘了出来,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学生上讲台的技巧

学生讲的范围广了,讲的量也大了。有时,我批阅好试卷会让几个学生分开来讲,批改的作文让学生来讲,有时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我让他们讲他批改的某个学生作文的优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最后拓展到一些浅易的课文让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讲授。

讲课前,我教给学生一些讲课的方法,提供材料并提出教学本课的重点问题要突出,设计的问题要为突出重点服务,难点问题要设计出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步骤要灵活设计等。学生讲课时,我做学生,对于学生错解的问题提醒学生讨论解决、订正;对于漏讲的问题我像学生一样提问,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对于讲解不透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究、讨论或作些补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辩论热烈了。师生的心灵也在这种惊喜与激动中得到了慰藉与满足。自己的学生这么乐于上讲台,这么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做老师的多么大的幸福啊!

第2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1.理论和现实依据

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才能,并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了“以演讲训练驱动学生素质提高”的序列演讲活动。

1.1理论依据

上世纪末,国家就颁发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在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要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施素质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医技人才,而语文素质又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现实依据

语文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惟一工具,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现行中、高考中,对语文“讲”的测试还没有,因而广大师生在语文教学中都重读、写而轻 “讲”。导致绝大部分学生“讲”的素质不高。所以,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这一薄弱环节,以演讲为突破口,进行序列训练,培养学生口才,并拉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序列演讲训练的步骤和方法

演讲,也称讲演,包括讲话、演讲等。为了有序又有效地训练学生口才,培养其演讲素质,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安排,设计了如下的序列演讲训练和活动。

2.1 激发演讲欲望和兴趣

近年来,我们给新生授课时,都特意设计或选用一些演讲片段作导课语,如本文开头这段,以新颖生动的内容、热情和和蔼的态度、演说家的语言和口才、主持人的仪态和形式,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激起他们钦佩老师,热爱语文,喜欢演讲,想成为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口才高手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氛围,设计情境,激活学生的演讲欲望,如紧扣教材,多提问题,或引导学生进入演讲训练序列中,并尽可能多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想讲、有讲、敢讲。

2.2 积极实践 指导提高

学生一进入学习状态,就安排演讲实践,先后有自我介绍、课前五分钟演讲、学生会干部竞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给予学生演讲知识指导,如演讲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方法技巧,讲稿的选材、结构、语言,登台的仪表、姿势、动作,推荐学习刊物,如《演讲与口才》、《中外著名演说辞》、《演讲艺术口诀》等;一方面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议、矫正同时播放演讲光碟,给他们直观感受,使演讲训练在正确、规范的道路上前进。

2.3竞赛磨砺

学生在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时,都会举行演讲比赛,还经常选派代表参加省市各级演讲比赛。选手们经过赛场的比拼磨砺,演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广大学生也受益匪浅。

3. 目标和效果

通过序列演讲训练,不但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演讲素质,更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礼仪、心理、审美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3.1 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

在演讲的训练和比赛中,学生们在潜移默化里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教育,在爱国爱校、尊师重教、专业思想、遵纪守规、文明诚信等方面,他们表示要发扬五四精神、追求科学真理,更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医护技术,当好人民的健康卫士,较快地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模范青年,为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聪明才智。

3.2人文礼仪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累积或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医护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健康服务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就业率。而演讲的训练和培养,便让学生感悟到医疗战线前辈的优秀品质,深刻理解救死扶伤关爱病患的内涵,并赋予它新的内容,将它发扬光大,在日常学习、实践中体现出来,纠正不良习惯,文明有礼,成长为技术、人格都健全的人。

3.3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的提高

在搜集演讲素材、阅读他人演讲辞、观看演讲时,学生开阔了视野,对自然、

社会等百科知识都有所了解,对实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就熟悉和掌握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尤其在语文方面,学生的读写听讲能力都有更快的增强。

3.3.1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生为使演讲内容丰富,主动地有目的地进行了课外阅读。学校开辟的第二课堂里,有文学兴趣班、口才训练班,学生特别多。他们不但丰富了演讲知识和技巧,积累了大量的演讲素材,而且增强了阅读能力,如理解词句段落、把握结构、归纳中心的认读能力,评价内容、形式、风格,提出优点、长处的鉴赏能力,快速阅读、理解记忆的能力等。

3.3.2写作能力的提高

要使演讲成功,优秀的演讲稿是先决条件之一。在写好演讲稿的过程中,学生们累积、鉴别选用材料,提炼、突显、深化主题,谋篇布局,锻炼语语言能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都了明显的提高。很多人的演讲稿感人动人,都获得好评和奖励。

3.3.3 听知能力的提高

听是一个人获得能力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要汲取他人的长处和技巧,就要到演讲现场聆听和感受,经过有序地持续训练,学生的听讲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品评力等听知能力也更高了。

第3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影响群体有效性的任务变量是

A.领导风格 B.任务的性质

C.群体生产率 D.成员满意度

2.“使你的演示真实,且具有娱乐性”的视觉辅助手段是

A.翻纸板 B.电视和录像

C.白板 D.粘贴物

3.对从商的女性大多使用的称呼是

A.Mrs B.Miss

C.Ms D.Lady

4.下列属于“隐秘议程”的是

A.保护自己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 B.创意/解决问题(产生想法)

C.说服(推荐行动) D.决策(选择的方案并计划行动)

5.下列属于目击报告的是

A.特别报告 B.建设报告

C.审查报告 D.检验报告

6.报告的正文应包括

A.授权调查范围 B.主要的事实

C.结论 D.建议

7.“集中精力于显示;采用推论、时间或空间顺序解释事情如何进行”所针对的演讲目标是

A.指导 B.告知

C.说服 D.娱乐

8.交流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是

A.接收信息 B.发出信息

C.编码 D.渠道或媒介

9.“加强和维持群体生命与活动所要求的功能”表述的是

A.任务角色 B.群体建设和维持角色

C.任务与维持双重角色 D.无功能行为的类型

10.下列关于群体规模描述正确的是

A.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参与的机会就越多

B.群体规模越小,群体凝聚力越大

C.群体超过10人时,面对面的接触开始发生困难

D.群体最合适的规模在15人以上

11.策划交流信息的第五个步骤是

A.列出纲要 B.收集信息

C.写出草稿 D.完成终稿

12.下列属于讲话者个人素质的是

A.音量 B.机敏

C.目光接触 D.音调

13.下列属于良好倾听技巧的是

A.只听事实 B.以批判的态度听

C.注意讲话者的外表和举止 D.尽快对讲话者的观点作出结论

14.“用于非个人事物和一般性谈话的场合”的空间类型是

A.公共距离 B.私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亲密距离

15.下列属于E-mail的特征的是

A.信息能无期限地搁置 B.信息语言经常是非常正式的

C.无法快捷地交流信息 D.无法避免交流中的吵闹

16.“给面谈者选择答案的自由很少或没有,通常只有一个明确答案”的提问类型是

A.直接提问 B.重复性提问

C.引导性提问 D.提示性提问

17.使用粘贴物辅助演讲的缺点是

A.难以熟练而轻松地使用 B.笨重不易使用

C.潜在的问题几乎难以列举 D.花费时间、精力做充分准备

18.“易于采用,也通常是最有效的演讲开始的方法”是

A.说明主题和标题 B.引证

C.意向推测 D.非正式话题

19.适用于“对比某一项定性或按地域分级的数据”的图表类型是

A.单式条形图 B.累计条形图

C.复式条形图 D.金字塔形图

20.适用于反映地域定量化信息的图表类型是

A.条形图 B.曲线图

C.统计地图 D.图标示图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21.(4分)简要说明影响群体交流效率的群体变量包含的要素。

22.(6分)简要说明召开成功的电话会议时对主席的提示。

23.(5分)简要说明会议主席在会议期间的职责。

24.(5分)简要说明认真倾听可以产生的有益结果。

25.(4分)简要说明声音素质包含的要素。

26.(6分)简要说明群体交流的优缺点。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0分)

27.《国际广告》杂志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很多读者看到这则广告后,心情都不太愉快。读者孙先生给杂志社的编辑写了一封信,表示了对此事的愤怒。他认为作为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企业滑倒“中国龙”,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针对孙先生的来信,以及社会舆论对该广告的反感情绪,杂志社决定立即撤回广告,并向广大读者表示歉意。

(1)你作为该杂志负责人,请给孙先生写一封回信。(10分)

(2)按预期收信人的反应,书信有哪几种类型?你这封信属于哪种类型?(6分)

(3)说明体现书信风格的主要技巧。(4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0分)

28.WY公司为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展示公司的风采,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决定举办一场以“假如我是部门主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公司将以此为依据,从中选拔部门主管候选人。你作为该公司的员工,将参加此次演讲比赛。为了在此次比赛中有突出的表现,你精心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和PPT视觉演示资料。

(1)演讲的目标有哪些?并说明此次演讲的目标。(5分)

(2)说明演讲提纲的基本结构。(6分)

(3)简述优秀演讲者的素质特征。(3分)

(4)说明有效准备书面交流的技巧。(6分)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某公司前三季度行政费用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第二季度行政费用的圆形图。

第4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摘 要]语文学科在中考和高考都没有口语测试内容,导致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容易被忽视,影响学生在倾听、表达、应对等方面的能力,甚至阻碍学生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中的表现。初中语文口语教学可通过课堂三分钟演讲、分组辩论、情境模拟、多读书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敢说、想说、善说、多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18-01

中考和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导致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教学,而忽视口语教学。课堂口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只是由教师安排少数学生朗读课本和回答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会被弱化,学生将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要表现为:说话支离破碎、言不达意、语无伦次等。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三分钟演讲

不少初中生羞于表达、怯于表现,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敢说。正式讲课前,可让学生上讲台演讲三分钟,按照先易后难的步骤,设置四个环节:一是演讲《我最想说的……》,学生自选题目和内容,形式可以是诗歌、散文、故事、相声等,照稿念或脱稿演讲都可以。目的是锻炼当众说话的胆量,训练正确的发音技巧,让学生尽量做到声情并茂。二是演讲《我看过最精彩的……》,鼓励学生把日常读过的好书、看过的精彩电影或电视节目用自己的语言整理成观后感,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同学们。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演讲《生活感悟》,感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感悟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四是对演讲内容进行互评,可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分组辩论

三分钟演讲学生是有备而来的,分组辩论则是考验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一般采用三种形式:一是,遇到课文中有趣、生动的情节时,教师及时设定话题,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形成各自观点之后,进行小组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辩论能力。二是从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形成观点,再进行分组辩论。三是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或者观点在课后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在下节课进行分组辩论。

三、情景模拟

口语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离开语言环境,口语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设置特定的语言环境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益处。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编排话剧片段《哲尔赛岛上》,要求用对话、表情演绎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于勒:青年沾染恶习,中年春风得意,晚年穷困潦倒;菲利普:自私、冷酷、虚荣、无主见;克拉丽丝:吝啬、泼辣、虚荣、有心计;若瑟夫:纯真、善良、重亲情。部分对白如下:

菲利普(表情:自豪;心理:虚荣、附庸风雅):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克拉丽丝(表情:无可奈何;心理:吝啬又爱面子):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菲利普(表情:脸色苍白;心理:恐惧痛苦):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克拉丽丝(表情:莫名其妙;心理:茫然):哪个于勒?

菲利普(表情:慌张;心理:极度失望):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

若瑟夫(表情:默念;心理:同情叔叔):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于勒(表情:恭敬;心理:充满感激):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变换语气、语调和神态,激发了自身的想象能力、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多读书

第5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首先,要指出的是,即席演讲应该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困难或可怕。很多人对这件事似乎习惯地或莫名所以地过度反应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临大敌”面对它。广义而言,日常生活中与人会话便是一种即席发言的基本形式别人说一句,你跟着响应一句,双方你来我往,进行未及事先准备的对话,这件事一般人都认为很轻松平常,为什么一碰到“即席演讲”就认为很困难很恐惧呢?一般聊天会话属于非正式的“即席发言”,而所谓“即席演讲”则大都是面对众人,场合较为正式的谈话。这是两者的基本差别所在,但两者具有“即席为之”的共通之处。有了这点认识,再以平日“即席说话”的丰富经验作为基础,相信我们就能够渐渐降低以往对“即席演讲”所抱的那种已被夸张的恐惧或焦虑了。

事实上,临时被要求发言,或多或少感到紧张是很正常的。只要不会紧张到“语无伦次”或膛目结舌愣在那儿总还算是无伤大雅。适度的紧张有时反而有益,因为这样往往更能流露出演讲者的坦诚与热诚,因而更容易赢得听众的共鸣和赞许。毕竟,听众对即席演讲者期望是比较不那么苛刻的。

即席演讲应做到十六字箴言,就是“从容上台”、“镇静构思”、“热诚发言”及“大方表演”。当你在毫无预期的心态下突然被邀请上台时,千万不要任令“紧张”这个“捣蛋鬼”把你整个人给控制住。你必须设法很大方很从容地接受那“突如其来”的“任务”,这是最要紧的第一步!如果你一时控制不了紧张的情绪,使得心脏骤然间怦怦然乱跳一通,那么你很可能在一霎那间浑身冷汗直冒,手脚发软,牙齿打颤,紧接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此一来,如欲顺利完成此项任务恐怕就少有可能了。因此,“从容上台”(或不必上台,只要起立或端坐即可)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这四个字代表着镇定迎接任何“挑战”的素养——你得告诉自己:“不要怕,不必怕,临时说几句话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旦完成了这种最根本的心理建设后,你就能面带微笑,气定神闲地抬头挺胸,以健康优雅、充满自信的步伐走上讲台了。

在迈出这极重要的第一步的同时,当然要做好“镇静构思”的工作。严格说来,这两件事必须同步展开并且几乎同时完成。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即席发言场合中,“镇静构思”的成果好坏直接决定该次讲话质量的高低。一般人往往误以为“即席演讲”是连一点准备时间都没有的。实际上,从被点名上台的一霎那算起,到走上讲台或从座位上起立站妥为止,通常都能“偷到”三十秒左右的宝贵时间。有经验的即席演讲者通常都能好好利用这段难得的一丁点时间,很镇静而又迅速地展开“构思”的任务。即席演讲最让人着迷的妙处也许就在这里。即席演讲最困难的地方,说穿了就在于能否紧急动脑筋想清楚要说什么和怎么说,因此,如何做好“临场构思”便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课题。

第一,要马上确定你针对讲题想要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并依据你对听众背景和需求的了解,想要为着何种发言目的而表达什么主旨。你可以从信息性、说服性、鼓舞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选项中择定你的发言目的。同时据此急速敲定你打算呈现的基本立场和核心题旨。通常这种演讲都仅有几分钟长,所以你必须在这很短的时间内把焦点集中在一两点,或顶多两三点与讲题有关的论点上。即使你一时有很多话可说,你也不宜贪多,必须加以取舍剪裁,只挑具有实质意义的重点来说。

第二,要看现场需要,在时间许可范围内处理演讲内容的布局事宜,亦即依照开场白、主体和结语三段组织来把所欲表达的内容有系统地架构起来。

第三,要善于利用现场各种可用的资源,包括描述现场某些布置所带给你的某些联想,或评述其他刚讲完话的演讲者的某些与你讲题发生巧合关联性的话语。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听众的高度兴趣和认同,而且你的机智表现也能有效增强你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第四,要养成“站着思考”的习惯,增进边说边想的才能。倘若来得及的话,可以将上台前紧急脑力激荡所获得的主要论点,用几个关键词写在小纸条上,如果时间不允许这么做也没关系,只要心中记牢重点并依序妥为申述就行了。在边想边说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运用联想法、发问法、归纳法、演绎法、对照法、引述法、比喻法和举例法等思维方法,以便扩展“站着思考”的空间,并灵活打通有助于连结讲题的思路。只要讲题不致太过于生涩艰难,大概就能侃侃而谈,乃至出口成章了。

第五,要在平时依照经常强调的“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多观摩、多演练”的演讲方法,尽力多下功夫,假以时日,应该就能培养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来迎接即席演讲的挑战了。这方面的信心与能力确实要靠长期积累的学养、胆识、眼光和经验才能逐步培育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即席演讲是可以而且需要事先准备——有赖一辈子持续不断准备的一门才艺。

成功演讲的首要条件乃至于内容既新鲜又丰富同时表达既生动又自然,所以通过上述“临场构思”的步骤之后,尚须实践“热诚发言、大方表演”法则,将一流的内容透过一流的技巧发挥出来。

即席发言构思方法(运用培训发散思维的方法):

a、表达强烈愿望——愿为事业献身——指出必胜的光明前途——表达感激之情。

b、欢迎众人到来——表达高兴心情——表明自己观点(联系实际)——表达祝福。

c、(答谢词)表示感谢——回顾过往生活——两者间相互促进——升华思想、感情

d、引出话题——介绍关系——双方情况说明——表达希望与祝福

第6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版教材;口语交际;可使用性

【作者简介】 黄金丽,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2011版新课标已经颁布,各套教材也将再次进入基于课标的修订与完善。根据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送审工作的通知》,语文出版社于2013年9月启动对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 (1―9年级)的修订工作。日前已完成小学1~2年级、中学7~8年级的修订工作,并送教育部审定。高中语文版教材也将会陆续进入修订行动,修订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在对原有教材进行合理扬弃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该教材的口语交际部分编写分析优点以供借鉴,指出存在的不足以供思考。

一、口语交际板块“便教利学”的学理分析

1. 训练指导内容丰富且方法多样。训练指导内容丰富,不仅有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指导,也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还有情感、态度、价值的指导,并且相互整合,不剥离,符合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学习规律。训练指导的方法多样,不仅有“应该怎样做”的指导,还有“不应该怎样做的”的指导;不仅有陈述性知识的指导,还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另外还有类型和样态多样的例子做样例。如第四册“演讲”专题中首先呈现口语交际交际活动训练点:可在按时间顺序的叙说中加入插入;接着举出例子:介绍某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按时间顺序介绍若干成绩后,插入启蒙教练对他基本功的重视,随后再继续进行介绍。

2. 注重指导设计的程序化与操作化。训练指导设计的程序化与操作化是教材教学功能的必要要求与发展趋势。这既有利于教材规范性与引导发挥,也便于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自学。语文版教材口语交际知识类型多样,应需而设,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主。以往的教材知识主要是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在新教材中的分量逐渐加大,如编排了大量的案例承载知识。口语交际知识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有利于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加强教材编写的程序性与操作性既是对新课标编写要求的体现,也是对国外教材编写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活动过程与步骤做精要的提示与指导,使师生口语交际的活动有操作程序与操作方法的依据。如第四册“演讲”专题中:

【题目】 2. 演讲过程力求波澜起伏,以增强感染力。

(1)可在演讲的开始或中间制造悬念,以引起听众的兴趣。例如,先举出匪夷所思的某种结果,续之说:“这是为什么呢?”或“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逐步解说,从而阐释自己的观点。

(2)可先列举出方面情况,然后再正面展开论述。例如,要论述“必须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先列举几种主张“开禁”的理由,随后正面论述。

(3)可在按时间顺序的叙说中加入插入。例如,介绍某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按时间顺序介绍若干成绩后,可插入启蒙教练对他基本功的重视,随后再继续介绍。

对于如何做到“演讲过程力求波澜起伏,以增强感染力”的训练要求举出了三条建议,并以例子说明,使演讲活动的操作程序与操作方法有了确切的指引。

3. 按照教学进程编排使教学思路清晰化。语文版教材是按照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编排的,便于师生对学习过程的把握。口语交际专题编写形式首先是“专题提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术语把握的基础上,以便指导接下来的口语交际活动。接着是“活动内容”,明确了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口语交际活动。然后是“活动提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活动提示解决活动操作中常规性出现的教学问题。最后是“活动评价”和“延伸活动”。如果和苏教版教材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语文版教材这种便教利学的设计优势。苏教版是以活动体验的方式设计的,给了演讲词课文,课文后有相应的练习题,但这些都只是学习材料的堆积,没有体现出应该怎样进行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师生需要自己再次进行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实际运作”教材,便教利学上明显不如语文版教材。

第7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多模态;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李丛立(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讲师;张小波(1965-),女,湖南邵阳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 湛江 524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多模态翻译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G201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3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独以文字符号构建的语篇已不能满足意义表达和交际的需要,为了更快捷有效的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语篇创造者运用诉诸于人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各种模式建构语篇,从而产生了多模态语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多模态语篇的广泛运用,翻译市场的变化对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以文字语篇翻译为主的翻译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需要。为了培养与社会接轨的翻译人才,必须对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语篇翻译能力。

一、构建多模态翻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新的翻译形势及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内容多样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及与国外各个领域的合作,翻译内容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还有外宣、商贸、旅游、法律、建筑等领域。

2.翻译形式多样化

现代翻译不仅仅是以语言为主的文本翻译,还有网页翻译、字幕翻译、游戏软件翻译等;不仅仅涉及到文字,还涉及到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多种符号的转化和翻译。

3.译者的任务

译者的任务不仅仅是做好传统翻译模式下的文字内容的翻译,而且要熟悉现代翻译流程,能够根据顾客要求对译文进行排版、网络上传等。在现代,不懂电脑使用及文档编辑的译者很难生存。

4.翻译工具多样化

在传统的翻译环境下,译者主要借助于牛津、朗文等纸质字典及其他纸质资料进行翻译。在新形势下,译者可以借助于网络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字典,还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多种软件和有效利用数据库。使用这些现代翻译工具的译者,其翻译效率必会大大提高。

另外,我国高校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下,一般是教师讲解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然后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翻译练习,最后教师参考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译文进行点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学生主要是机械的对教师所讲解的翻译技巧进行亦步亦趋的模仿运用,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翻译课枯燥无味,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效果甚微。这种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翻译人才。因此,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的翻译形势和翻译市场的新需要,对传统翻译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对高校翻译教学及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培养与社会接轨的翻译人才,必须构建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二、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多模态也称为多符号,是指包括口语、书面语、肢体语言、图像、图表、空间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所谓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是指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和多媒体来教学,教学活动有多种模态来共同完成,包括口语、书面语、声音、图画、动画等。这就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对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多模态教学。

1.多模态化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翻译形势和翻译市场需要,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翻译工作,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的内容外,还必须适当增加翻译技术课程。这些翻译技术课程内容包括翻译与排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辅助翻译、翻译记忆技术及工具等。

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必须把实践和实习环节作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学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学生提高翻译能力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翻译公司实习和实践,帮助学生熟悉翻译行业产业链以及质量控制流程,了解真实社会环境下具体的翻译流程和翻译要求,从而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并为以后真正进入翻译职场奠定基础。

2.以多种模态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多模态外语教学的优势: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为外语教学提供了辅助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了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在多模态翻译课堂中,除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电子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呈现教学内容,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除了口头讲解和电子文本呈现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同时结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情境,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感、生动性,从而强化教学内容,加强可接受性。如:当讲到商务谈判有关内容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商务谈判的图片,使学生对商务谈判的情景和步骤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对商务谈判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翻译这方面的内容;再如:当讲到名人演讲内容文本的翻译时,除了呈现演讲的文字原文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演讲的音频给学生听,使学生充分体会演讲的语气、语调,从而更确切的翻译其内容。

利用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多模态环境进行翻译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多样化,不仅有文字模态,还可以借助于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模态呈现相关翻译任务,提供相关翻译语境及情景,进行仿真语境下的翻译教学,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3.以多种模态组织教学活动,改变传统师生角色

“教学条件直接影响教学的交际方式,如空间条件、设备和用具、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等。”在传统翻译教学环境下,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基本的教学设备就是黑板加粉笔,学生按教师所讲的翻译技巧机械的进行翻译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效率低下。在多模态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室、黑板加粉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使学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可以充分的延伸至课外。充分利用多模态的教学条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切实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

尝试进行小组讨论式的翻译。打破常规的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一排排坐的呆板的空间布局,拉近师生间和同学间的距离,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完成翻译任务后,在组内进行讨论评比选出最优,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和评比选出最优,最后教师再针对小组间讨论时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这种翻译练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翻译练习的呆板性。

发挥多模态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性,加强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人机互动,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功能,快捷检索教学信息,建立翻译素材库,收纳不同题材、不同领域的翻译材料,供兴趣各异的学生课下选用练习,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翻译素材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翻译材料,然后把自己的翻译成果到论坛、博客、QQ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翻译成果以E-mail等方式,发给教师,请教师进行点评。很多学生喜欢看英语电影,对某部英语电影同样感兴趣的学生,课下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小组对电影字幕进行翻译,然后通过网络展示给其他同学或让教师进行点评。有了计算机和网络,学生进行翻译时可借助于多种翻译电子词典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不仅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计算机之间始终保持动态的信息交互,加强交流。

4.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模态评估模式

教学评价是翻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评价的理念与方法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进师生感情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个体认知模式差异的认识,多模态评估模式改进原有的评估考核方式,即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估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多模态的评估体系。

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的便利性,对翻译教学进行多元化和动态化的多模态评价。可以制定学生参与程度指标体系,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不仅是师生互评,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如:小组活动中每位同学的参与率、发言率、对小组贡献的大小以及小组翻译成果、个人翻译成果的课堂展示、课堂问答、课堂讨论等各参数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纳入学期总评成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使学生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多模态翻译教学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模态评估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大大提高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培养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燕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社会符号学理据[J].外语学刊,2010,(6).

[2]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

[4]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

[5]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6]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第8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 高等教育 高级秘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46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要从农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大国,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以往本科院校培养出的多为理论学术型人才,如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对这一使命当仁不让。这要求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成为第一线的技术型生产力。而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显然已不适用,于是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顺势而生。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即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堂的重点不再是教师的讲学,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到学生的能动性上。让学生在实践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的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而非纸上谈兵。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分数。

鉴于目前对这一教学法的应用正处于探索阶段,现就此教学法在文秘专业《公关与礼仪》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发表一下简单的看法。

《公关与礼仪》是在学生对办公室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后,开设的一门主打公关,为学生获得二次晋升机会或二次晋升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的学科,包含礼仪与公关两种知识。在教学该门课程时,重点放在对公关技能的训练,礼仪形象只作为辅助技能。

在对该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中,由于还不能对各门相关学科整合进行教学,但就对该门单一学科的项目教学而言,我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后,大体上分为了五个模块,而每个模块又以一个整体的、合理的项目进行串联。对项目的实施,则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多四人,最少两人为一组。

一、项目选取

项目即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选取的项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能够付诸实施的事情、任务。

该课程采取了双线教学的方法,选取了两个项目:一个项目在课内,由教师指导完成;一个项目为课外,学生在对课内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理解掌握以后,由各小组在课外进行。在课外实施的项目需用实施视频、纸质材料、电子幻灯片进行展示。

课内项目拟定为x童装公司品牌的市场公关推广。x童装公司是一家虚拟的企业,学生需从应聘初级文秘开始,到做初级、中级、高级文秘的所有工作,再到做公关高级行政人员的公关推广工作。整个项目不仅包含了所有要学习的基本礼仪,更包含了相关的公关技能知识。整个项目就是模拟学生职业晋升过程中要接触到的工作任务。

课外项目则是x品牌的市场公关推广。X品牌可以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企业,学生可以参考现实已有的公关资料,进行课外的项目实施。课外的项目是对课内项目的一个巩固,所以课内项目是主线,课外项目是辅线,但两者的理论知识应当是一致的。

二、模块阐述

与上述子项目对应的理论知识,也被分为五个模块。

1.面试礼仪训练。

该模块包含:仪容仪表礼仪、行为举止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即面试礼仪四方面内容。学生在了解了个人礼仪的基本常识后,使学生能整理个人仪容、仪表、仪态,提高个人形象。

2.初入职场礼仪训练。

该模块包含:仪容仪表礼仪、行为举止礼仪、办公室礼仪。学生在掌握交往礼仪的知识,理解其在公关人员交往和工作中的作用后,能正确使用交往礼仪方法及技巧,进行人际交往,塑造得体的职业形象。

3.初级秘书表层次工作礼仪、技能训练。

该模块包含:文书撰写及手机、电话、网络礼仪。要求学生掌握公关文书的特点和作用和个人礼仪的基本常识及交往礼仪的知识后,能撰写一般的公关文书,运用公关礼仪接听电话手机及网络进行会话。

4.中、高级秘书深层次工作技能训练。

该模块包含:公关目标、公关工作程序、公关技能训练、公关谈判、公关演讲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CIS战略设计的原则、程序和内涵;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掌握公关工作四个步骤,公关调查的原则、内容及公关效果评估标准;掌握谈判技巧知识;了解广告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能进行CIS及组织文化的战略策划及操作;能熟练的进行公关策划,排除公关实施过程中的障碍;能做好公关演讲及公关谈判;为组织企业做好广告宣传。

5.涉外工作礼仪、技巧训练。

该模块包含:涉外公关礼仪、公关谈判、公关目标、公关工作程序、公关技能训练的知识。在学生掌握涉外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了解部分国家的社交礼仪与习俗,以及在对之前公关目标、公关工作程序、公关技能训练、公关谈判、公关演讲相关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对外交往技巧,并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第9篇:演讲的步骤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公安法律文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040-02

作者简介:章锦(1962-),女,湖北通山人,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从事文书写作、逻辑学研究。

一、逻辑思维训练的作用

多年来,笔者在公安法律文书教学中始终关注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文书写作能力,不断对教学模式,训练方法进行改革,但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虽然较好地掌握了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知识、规范和技巧,在写作中仍难免出现用词不准、语义不明、条理不清、表达不畅,说理不充分等问题。笔者经进一步研究认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存在发展规律的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材料,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并据此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包括识别、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归纳、支持、反驳、评价等能力。公安法律文书是在公安实践中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时所使用的文书。公安工作中办理案件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材料,分析证据材料,综合归纳,根据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得出处理意见的过程,公安法律文书是对这一过程的科学再现。公安法律文书写作始终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为主要方法。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才能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做到事实清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表达通畅、说理充分,写出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因此,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逻辑思维存在于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在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各个方面,都是逻辑思维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写作过程的不同环节,训练学生的逻辑技能。

(一)训练概括主旨的逻辑技能

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是指文书表达出来的看法、主张、结论、请求事项、呈请事项等等。例如:刑事法律文书中诉讼类文书的主旨是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等;呈请类文书的主旨是有无犯罪事实,是否立案、立为什么性质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什么强制措施等等。公安法律文书主旨的要求是正确、鲜明。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錯误是定性不准,主旨不明。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案件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真正把握案件事实的本质。对于呈请类文书,如立案阶段的文书,因为初步获得的材料往往是鱼目混珠、零散杂乱、真假相间的,需要识别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真实的;分清有无犯罪事实,有什么犯罪事实,进而预判案件性质,在此基础上呈请批准立案;对于诉讼类文书,如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等,则要分清有罪无罪,此罪彼罪,做到定性准确。要训练学生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然后通过缜密推理和多种逻辑方法给案件定性。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案件的处理意见,形成明确的主旨。

(二)训练选择材料的逻辑技能

材料是文书的基本要素之一,公安法律文书的材料包括案件事实材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公安法律文书写作过程也就是用事实、证据证明犯罪(或无罪)的过程。所以,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在选择材料时要遵循逻辑论证的规律规则,要保持论题的同一、保证论据的真实性,充足性。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围绕主旨选择材料。怎样保证选择材料的真实准确?同样需要遵守逻辑规律规则,要选择经过调查核实的、有证据证明的、相互印证的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侦查假设当做事实材料,必须经过调查核实,取得相应的证据进行验证;材料与材料之间不能有矛盾,材料与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围绕主旨选择材料,首先是材料与主旨相切合、相一致,不能矛盾;同时,选择典型的、反映案件本质的、有证据证明的材料。这就要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分析,鉴别,找出最具证明作用的材料,剔除与证明犯罪(无罪)无关的材料,从而有力的表达文书主旨。

(三)训练安排层次结构的逻辑技能

文书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公安法律文书总体结构是固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握。主要问题一是笔录类文书,如现场勘验、检查、复验复查、侦查实验、搜查、辨认、提取等笔录,过程记录层次混乱,结果记录不明。二是叙述性文书在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材料的写作上,容易出现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证据列举主次不分等问题。这都是文书写作的“序”的问题。要解决写作上的“序”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构思上要有“序”,思维要有“序”。归根结底是要正确认识事物本身的“序”,即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有内外,数量上有多少,性质上有轻重,意义上有大小,程度上有低高,距离上有近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训练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和规律,并且按照从先到后,从外到内,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近到远,由主到次,由重到轻,或由因及果,由果溯因……的“序”来安排文书的层次结构,就能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如:笔录类文书在写作时可按时间的先后,空间方位的变换、采取的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的“序”进行记录。叙述性文书对于案件事实的叙述,都要反映案件本身的情况,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罪责有轻重、责任有主次、事件有因果。首先分清时间的先后、空间的变换、罪责的轻重、前因后果,然后据此采取横式结构、纵式结构或者纵横交错式结构,科学安排文书的结构。在证据的列举方面,则要训练学生根据证据的不同分类,分清主次,合理排序,进行列举。

(四)训练语言运用的逻辑技巧

作为实用性文体,公安法律文书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精炼。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用词不准,语义不明,表达不畅的问题,本质上还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的问题。语言表达思维,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相互联系;语词表达概念,语词表达判断,句群或语段表达推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正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没有准确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掌握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的能力,又要训练其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进行表达。要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的确定含义,进而选择恰当的语词来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做到用词准确;判断要恰当,就是准确反映各种不同的事物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语句进行表达,做到语义明确;推理要正确,就是推理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推导关系,从而做到因果明确,表达顺畅,论证严密。

三、逻辑思维训练的其他途径及保证

(一)多渠道多方式拓展,加强课外学习和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间有限,效果也有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多说、多写,多方式、全方位进行训练。

1.多读。首先,读逻辑书。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系统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规律,要引导、鼓励学生阅读逻辑学著作,仔细体会逻辑知识在法律文书写作中的作用。其次,品读名家演讲词,辩护词。这些著作大多富有很强的逻辑力量,能在阅读中领悟论证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阅读主流媒体的评论性文章,这类文章语言规范,论证严谨,观点正确鲜明,贴近生活,不但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严谨的思维模式,而且在思想素质上得到提高。第四、读法律文书典范文本,通过阅读分析,找出写作逻辑思维的规律和技巧。

2.多说。要“会说话”,就必须首先会思考。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多开口说话。一是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按学号顺序,每节课由2到3名学生进行演讲,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几次演讲的机会,可以最大范围的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就某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这就促使学生在语言形式和材料选择上下功夫,既做到语言精练,又做到材料典型,论证严密。二是演讲比赛。可以是班级、年级、校级的比赛,先在班级“海选”,逐级选拔,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活动。逻辑本是随辩论而生并在辩论中发展,辩论活动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3.多写。写作训练是通用的教学训练方式,让学生多写,就是要以写促“思”,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

首先,授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并且自觉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學中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表达严谨。这样既能保证逻辑思维训练的有效实施,还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张靖.法律文书制作精解[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