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第1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程方案 改革 实践

1.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高师体育院系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深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沿用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手段和教材教法,其造就了大批专项运动成绩突出的体育人才,充实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要,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体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终身体育思想正逐步替代以竞技运动为主的健身方式,因此,如果我们还停在以竞技运动为主的培养模式,就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到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上来,对原有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本文通过对T高师体育院系课程方案改革前后的比对分析研究,以期对高师体育院系课程方案的改革实践提供进一步的实证参考与借鉴。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以培养体育教育的T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课程方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因为高师体育院系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育历史,其课程理念与方法等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2.2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课程方案改革基本情况的前后对比研究分析。为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需要,T高师体育院系自2007年起对原来的课程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优化了各级各类课程的分配比例,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课程方案改革前后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配比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得知:课程方案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和所学科目上作了调整。必修课的学时总数由原来所占比例的82.3%调整到72.6%,减少了近10百分点,而科目总数由28个上升到36个,增加了8个必学科目。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总数的比例调整的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5.7%和3.4%,而所学科目总数由原来的8个和16个分别增至9个和21个。在选修课中,专业选修课调整的幅度较大,学时总数比例上升了6.9%,所学科目总数由原来的9个调整为12个。由以上的统计分析来看,课程方案的思维模式一改过去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了适合于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上来,根据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的配置,在确保完成基础核心课的教学的基础上,调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总数和所学科目总数的比例,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把学生培养成多能一专,一专多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2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基础核心课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对学生的田径和篮球普修课的运动成绩及技术评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学生在基础核心课上取得的成绩基本在同一标准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改革前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与教师们的努力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和努力程度是有关联的,但是主要说明在课程方案改革后,在基础核心课上仍可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偏废这些科目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各类专业和非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爱好,摆脱了以前单纯以竞技运动为主的老框框,在增设了如体育经济学、运动营养学和保健推拿按摩等实用性强交叉性的课程科目,不但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为适合终身体育的需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3课程方案改革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调查分析。对学生对所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方案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

4.对高师体育系课程方案改革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是课程方案改革的前提。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围来认识,而应着眼全民健身计划和与国民体育相衔接来考虑问题,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探索出培养新时代体育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成为国民体育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而卓有成效。

4.2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方案改革的核心。面对终身体育教育这一形势,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朝着多样化发展,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充分的实践三个基本、五个终身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更应给学生一种理念,特别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评价、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自我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组织群体活动等各种实用体育能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体育人才。

4.3制订科学的教学大纲和选择实用的教材,是课程方案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选编上,要破除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选编能结合终身体育锻炼的教材,彻底改变目前教学内容脱离大众需要,重竞技而轻理论的现状,合理安排与终身

体育目标相配套的教材。教材体育尽可能从促进大众健康角度来考虑,加强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形成合乎群体需要的教材体系。

5.结语

第2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24-02

一、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教理念滞后,难以实现真正对接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改革缺少成型经验,因此,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目前,可借鉴的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下的项目导向课程体系;三是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将先进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等职教理念应用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没有很好实现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顶层设计

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学校组织策划不够、投入经费不足、检查不够等问题和对课程模式、构建方法、实施程度等指导不够,使得同一专业的课程模式五花八门,既有项目课程,又有学习领域课程,缺乏顶层设计,缺少课程的有机整合,缺少模式设计,缺少验收标准,难以形成整体改革效果。

(三)改革思路不够清晰,改革目标不够明确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改革而改革,缺乏从专业整体角度考虑改革的思路,如专业建设团队共同去企业调研,全面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因此,导致了课程体系改革目标设计较低,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之间交叉重复。同时,对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设计也比较少,课程标准、教材体例、资源建设均缺少验收的统一标准,难以衡量改革效果。

(四)改革特色不够突出,难以支撑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机械照搬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较多,创新性的做法比较少,致使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工作任务采集不切实际,典型工作任务梳理不准,构建出的课程体系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已经构建的课程体系多是传统课程体系的改装版,换汤不换药,难以实现培养目标要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系统策划,准确定位,顶层设计

一是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693”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工程,确定专业建设重点;二是制定《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原则意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出台了规范化运作文件,加强论证与检查指导,推进组出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制定指南,指导各专业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撰写人才培养方案[1]。

(二)深入调研,细致分析,校企共同改革课程体系

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组深入企业调研,获取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认真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职业能力,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2],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基于路桥建设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焊接专业基于国际焊接技师标准设计国际认证、双元培养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订了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把好人才培养的第一关。

(三)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有效提高课改能力

近三年学校共投资550多万元,先后选派120名教师出国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专业和课程建设经验;同时聘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和课程建设能力,保障了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实施整体改革方案

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核心课程改革,学校先后组建了101个核心课程的建设团队,并分批下拨了课改资金,实施课程改革。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聘请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和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及技术骨干,共同创新了“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了基于路桥建设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而设计出路桥工程测量技术、寒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各核心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制定了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组织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对各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使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3]。

(五)校企合作,深入研讨,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均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建设团队,按照六种标准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参照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设计;二是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三是参照行业企业标准进行实训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设计;四是参照教育部关于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设计;五是参照教育部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设计;六是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设计。

(六)试点实施,检查指导,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成立了教学改革与实施推进组,对分批立项的101门核心课程进行检查,针对课改问题进行指导,保证课程改革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同时,针对每门课程的试点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课程改革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为全院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设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评价理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落实先进的改革理念,增强改革意识,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二)完善课改制度,强化课改的指导与检查

学校组织制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改革,并采取听汇报、听试点课、跟踪检查等方式强化指导,确保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加强对重点专业和立项建设的核心课程进行验收,对参加重点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其进一步改革和试点完善。

(三)加强教师培训,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有很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及其项目课程模式,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的差别,这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取长补短,,借鉴吸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和课程改造能力,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四)整体策划,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要根据内涵建设要求,进行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并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改革任务,同时出台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组建包括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职教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深入社会开展调研,按照内涵建设要求,站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角度进行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及核心课程改革、改革的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项目的设计,形成专业建设方案和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纳入校级教育研究立项管理。

(五)校企共同实施课程体系

学校出台校企合作的操作性制度,实现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校企共同开展教师实践锻炼,校企共同组织教学实施,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校企共同实施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并选取试点班,在试点中总结完善,凝练课程改革特色,形成课程改革模式,发挥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孙百鸣等.高职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马利耕.关于道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28).

收稿日期:2013-09-01

第3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1.1实施改进和推广实施阶段。(1)总结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效果,对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2)继续编写其余重点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引领,为继续推广教学改革方案做好准备。(3)结合新修改的课程标准和编写的校本教材,在新生计算机班级中继续推广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4)根据试点及推广的效果,选派教师进企业学习锻炼,找出教学改革中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的差距。(5)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继续对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改革方案。

1.2总结阶段。(1)召开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会,聘请参与改革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所有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参加,探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2)根据试点、探索阶段和改进推广阶段的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2改革的目标

(1)探索和实施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2)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校内和校外实训更好地与企业对接。(4)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活动来有效地促进教学。(5)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思想技能得到综合提高。

3改革的总体思路

依据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根据新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积极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按照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和职业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单元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建立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模块课程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技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相对完整的工作项目,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终促成由动作技能、实践性思考、态度、价值观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

4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情况

4.1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根据本专业确定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把课程学习分为基础学习(包括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学习三个学习领域。

4.2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直观的传统教学和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方法,加大项目作业、综合练习的份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CAI、教学幻灯片等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地点由教室、黑板向实验(实训)室、机房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教学方法更直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4.3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类技能竞赛,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计算机应用类和网络类的技能竞赛,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现有取得的竞赛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进取,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4加强和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改建、扩建和新建了多个校内实训场所,新增了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训实习环境。

4.5师资队伍建设。确定了两名专业带头人去企业学习培训,感受企业氛围,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专业带头作用。选派了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熟悉当今企业所需的技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

4.6教学评价方法。在专业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完全以教师评价来决定的,改革后的教学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部分来组成,同时在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4.7穿插素质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穿插讲授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学习了其它相关知识,学习反映很好。对于中职类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法律知识等相对薄弱,对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也很少涉及,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穿插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接受,既调节了学习气氛又掌握了相关知识。

5改革的成效

5.1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更愿意听课。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更愿意钻研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时下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继续讨论继续钻研。教学从灌输式教学到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风貌大大改观。

5.2“以赛促教”成绩显著。学生参加学校、省级技能竞赛,在参加省中职类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多个奖项,成绩显著。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浓厚了,学习效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为主动学习。

5.3穿插教育效果明显。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穿插讲授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和企业文化、创新教育等,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学习了其它相关知识,既调节了学习气氛又掌握了相关知识,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第4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GH14374。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申报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立项。课题的研究背景建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基础之上。自上述两个文件下达之后,吉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积极响应改革,并根据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在近十年间,各所高校通过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宏观教学改革方案,对近十年来在国家“方案”下达后,吉林省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前期的文献梳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仅从知网中获取相关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士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就243篇(从2005年-2014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议。对此类论文进行筛除,最后精选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述评。

1.从宏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直接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其结论。代表性的文章如王丽燕的硕士论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等。

2.以某一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通常以“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中取其研究的部分进行专门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龚迅的文章《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出发,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调整的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代表性文章如张海彬的硕士论文《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等。

4.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社会人才需求、各类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艳红,刘雪松的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等。

综上,近十年里,有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务于吉林省音乐教育事业为研究目的,将吉林省省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音乐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六家高校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兄弟院校音乐学院教学院长与教学秘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11个版本。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于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交流各校教学改革思路,这些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无论是从教学研究的视角与视野,还是从教学改革的构思与课题调研实践,各方面均有所收获。

本篇文章所综述的内容仅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对比研究之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龚迅.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李艳红,刘雪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

第5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准企业管理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56-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当前中职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一是教学主要以单向传输为主,课堂教学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课时多、动手操作实践训练少,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二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加大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模拟训练的时间,但与企业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面对中职生源变化及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按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离市场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学生还需在检测行业同师傅跟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从业,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到位,素质不尽人意。从“传授型教学”走向“学习工作化教学”的改革成为必然。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通常是随堂进行,实验课依附在课程教学中,实验仅单纯为课程服务,缺乏专业相关岗位的实用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

3.实训配套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职业学校都建设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但由于经费和场地因素,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关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开展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实践教学开展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全面、系统、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训练。

4.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引进的教师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不利于教授学生实践技能。

5.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在课程教学中,中职学校都各自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由于对教材特点、职校生的特点、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及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分析不够,通常只采取“一卷”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的质量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市场调研

我们对广西数家检测公司和开展土建工程检测的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

我们对在校的200多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来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一项时,93%的学生选择的是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又必须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中职学生除了要能上岗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基础。

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向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一)明确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要想毕业就获取工作岗位,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首次就业竞争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竞争能力,才能够有机会被企业录用。在满足“踏进门槛”的提前下,中职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专业发展能力,有机会谋求多元化的出路,达到“多岗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第一次就业能力,才能去兼顾多次就业的需求。

经过市场调研和我校的多次论证,确定我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检测等相关企业的“实验员”岗位。本课程改革重在以“首岗适应”为原则,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

(二)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

打破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把学生安排到实际企业环境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创建职场化的准企业教学环境,将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本着“强化理论、重视应用”的原则,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娴熟人才为目的,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意向及岗前培训内容等,进行信息处理、整合,打破以往章节“各自为王”的缺陷,重组并优化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教材。

(四)转变教学行为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方式,形成“教师任务实施、学生主动学习”,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采取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聘请企业相关人士参与教学环节。

(五)创建配套的教学环境

改善单一课堂教学环境,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准企业管理的教学环境,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做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

三、课程改革步骤

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建筑材料检测的课程改革,力求“三个一致,两向融合”,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对应为课程目标,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我校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准企业环境下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流程为:市场调研实验员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工作过程化教材创建职场化教学环境教学实施教学体系调整并完善。

(一)调查研究分析

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研究其获取的途径;对我区检测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开展专业调查,对建筑类群专业中职生的材料检测学习现状、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面临的素质与能力的挑战,结合我校现行的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培养目标,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二)根据调研分析报告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检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特色的要求,构建合理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修订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重组并整合优化准企业环境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制定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方案。

(三)创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提供真实职教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将企业布置、设施复制到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教师成为领导,学生成为员工。做到学习就像工作,学生亲身体验职场中的各种公共关系。

(四)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教学“工作过程化”的课程研发

根据已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依托准企业的教学环境,确定“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教学培养目标,编写“以项目为核心”、教学环节“工作过程化”的教材、实训指导书和实施性课程标准。

(五)构建准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培养目标,按贴近企业员工要求、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企业相关人士为评价体系主体,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及企业相关人士综合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项目以小组形式展开。建立评价的激励制度,评价好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就业,评奖学金、评优等优先考虑。评价差的采取重修等方式加强。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适应期,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双提高。

四、预期目标

模拟企业管理环境教学,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流程工作化,达到与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构建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采取“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可形成师生同事化、学生员工化、教师技师化。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可复制到我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为我区建筑类专业教学服务。

总之,结合我区中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中采用“准企业实践模式”,可使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实现“生产过程化”,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建筑行业检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02-4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教和学基本处于分开的状态,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良好的发挥出来。教材相对比较陈旧或采用的新教材不能和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相符,教师的知识也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脱节,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2 教学模式改革准备及过程

2.1 准备阶段。(1)确定教学模式改革小组成员及职责。(2)确定工作任务及时间进度。

2.2 调研学习阶段。(1)联系相关企业进行调研。(2)联系本专业前几届毕业生进行调研。(3)利用一切机会去有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省内、外中职学校考察调研学习交流。(4)去已经建设完成的国家高职示范校取经,学习经验,借鉴改革思想。(5)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6)专业内部对每次调研结果向全系汇报,开展学习和讨论。(7)派专业带头人去国内或内外学习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8)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3 试点、探索阶段。(1)依据制订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能力标准,编制教学文件:包括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及专业课程知识点,专业主要课程的课程标准,部分专业课程的课件及试题库,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2)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要求,编写出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引领的两门重点课程的校本教材,为教学试点做准备。

2.4 实施改进和推广实施阶段。(1)总结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效果,对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2)继续编写其余重点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引领,为继续推广教学改革方案做好准备。(3)结合新修改的课程标准和编写的校本教材,在新生计算机班级中继续推广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4)根据试点及推广的效果,选派教师进企业学习锻炼,找出教学改革中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的差距。(5)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继续对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改革方案。

2.5 总结阶段。(1)召开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会,聘请参与改革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所有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参加,探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2)根据试点、探索阶段和改进推广阶段的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3 改革的目标

(1)探索和实施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2)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 校内和校外实训更好地与企业对接。(4)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活动来有效地促进教学。(5)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思想技能得到综合提高。

4 改革的总体思路

依据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

根据新开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积极推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按照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和职业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单元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建立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模块课程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技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相对完整的工作项目,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终促成由动作技能、实践性思考、态度、价值观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

5 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情况

5.1 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根据本专业确定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把课程学习分为基础学习(包括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学习三个学习领域。

5.2 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直观的传统教学和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方法,加大项目作业、综合练习的份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CAI、教学幻灯片等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地点由教室、黑板向实验(实训)室、机房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教学方法更直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5.3 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类技能竞赛,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计算机应用类和网络类的技能竞赛,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现有取得的竞赛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进取,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4 加强和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改建、扩建和新建了多个校内实训场所,新增了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训实习环境。

5.5 师资队伍建设。确定了两名专业带头人去企业学习培训,感受企业氛围,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专业带头作用。选派了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熟悉当今企业所需的技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

5.6 教学评价方法。在专业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完全以教师评价来决定的,改革后的教学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部分来组成,同时在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5.7 穿插素质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穿插讲授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学习了其它相关知识,学习反映很好。对于中职类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法律知识等相对薄弱,对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也很少涉及,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穿插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接受,既调节了学习气氛又掌握了相关知识。

6 改革的成效

6.1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更愿意听课。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更愿意钻研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时下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继续讨论继续钻研。教学从灌输式教学到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风貌大大改观。

6.2 “以赛促教”成绩显著。学生参加学校、省级技能竞赛,在参加省中职类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多个奖项,成绩显著。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浓厚了,学习效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为主动学习。

6.3 穿插教育效果明显。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穿插讲授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和企业文化、创新教育等,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学习了其它相关知识,既调节了学习气氛又掌握了相关知识,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综上所述,我校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从绝大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模式,到现在的完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化任务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际,促进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朝晖.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

第7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 汽车电子专业 课程体系 工程能力导向 重构

1 课程体系重构改革的背景

本校的汽车电子专业创建于2003年,专业初建时采用较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要求。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知识点及知识的层次为主线,割裂了工作实践的完整过程;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导致陈旧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占用;技能内容安排不合理,与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脱节;课程的边界划分不科学,造成一定程度的低层次重复教学和技能培养面的不到位;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2 课程体系重构改革的目的与思路

课程体系开发目的是:课题组着眼于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实现转变观念、锻炼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社会的目的;以长三角地区汽车电子技术发展为背景,从分析并解决高职工科专业教改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处着手, 借鉴国外同类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经验,汲取课题组成员的智慧,将课程理论应用于课程开发和实践活动。

课程体系重构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进行科学的重构。形成了一套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实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岗位技能人才目标。

课程体系开发的主要思路是:将本专业的核心工程能力定位为电气与电子控制的逻辑思维能力;线束图、接线图的识图能力;电子检测与故障诊断能力;无图纸条件下的实车故障解决能力。课程体系的重构顺序为系统优先,再到部件最后整车;技能培养的层次为电器控制、电子控制、网络控制;技能的培养需一定量的重复训练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同一系统不同车型的训练。

3 重构课程体系的具体实践步骤

(1)广泛调研为基础整合课程体系。系部领导、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以电话、E-mail、专家座谈会、短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企业锻炼、校际合作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对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兄弟院校、学生等多方面进行广泛调研,在企业专家的深度合作下修订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合理进行核心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平衡。确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网络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等核心课程。

(2)打造精品课程,形成鲜明专业特色。借助于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各项课程工程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进行系列课程建设,实现了主干课程精品化,达到通识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并重,形成了鲜明专业特色。

(3)多种比赛形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系部多次组织教案、说课、课件、板书、教学设计、公开课等比赛促进教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学习与改进提高。

(4)建立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相适应的实训教学体系。对实训教学内容、项目、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建立以基础性、能力性、生产性、创新性实训为内容的,既独立于理论课教学又与之密切配合的实训教学平台和体系。

(5)技能先导型课程内容安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排序,按照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合理的排序和整合,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脉络进行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掌握连贯的工作方法。

(6)强调主动学习。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安排学习过程,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搜集资料、确定解决方案、制订解决步骤、具体解决问题、检查解决效果、评判解决优劣一整套解决工程问题的全过程,不只是在学会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7)对学生全方位开放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实训室,不仅在仪器设备与时间概念上的开放,而且在课程、学生创新项目等方面也对学生开放。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给学生规定好本学期的实训任务,学生在开放期间都可以进行项目的训练。

4 课程体系重构取得的成果

(1)专业核心工程能力的明确定位。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工程能力定位于:电气与电子控制的逻辑思维能力;线束图、接线图的识图能力;电子检测与故障诊断能力;无图纸条件下的实车故障解决能力四种能力。

(2)四种工程能力在具体课程中有机融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器系统分析与诊断、汽车电子系统分析与诊断、整车电路识读、汽车电子设备改装、汽车局域网技术等每门课程中都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四能工程能力的培养。

(3)电路系统置于最突出的位置。强调对供电与总线系统、便捷进入与起动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空调系统、报警系统、电动座椅、遥控与中控锁系统、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等汽车各电子系统的学习。学习的次序是系统、部件再整车。这与现代汽车企业维修制度的转变,即汽车的快修、换件为主的维修原则相一致。

(4)培养借助维修资料掌握新车型的能力。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立足整车,引用主流车系、车型的电路维修资料,培养学生对整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力。优点是:有利于工作后的职业成长;不同车型各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的对照学习既有一定程度的技能反复训练也可体会相互区别;有利于学生从接线图中概括原理图的能力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第8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工程图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二维工程图是工程师们的语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麻省理工大学提出的关于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发展出二维CAD技术,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辅助设计人员顺利进行工作。在这个基础之上三维CAD技术在上世纪末出现。随着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设计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需要,这就需要建立独立的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现状,提出课程改革方案,构建并优化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建立基于三维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设计能力。

1 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建模逐渐进入到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图学及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当中,由此形成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将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及使用与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相应的软件使用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主客倒置”的现象,由此带来下列问题:

(1)、教师将课程基本内容与软件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把注意力和学习重心放在软件操作技术上,从而导致学生在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习的方法上有所疏忽,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影响学生的后期学习;

(2)、CAD的意思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只是一个辅助设计人员顺利工作的工具。在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从事设计的综合能力。有的教师却把教学重点放错了方向,导致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只是简单的罗列软件操作指令,忽视对学生三维建模、三维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及形体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3)、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CAD软件的更新速度更是非常快,至少一年更新一个版本,较之之前的版本,新版本的功能更强大,设计也更加人性化,与旧版本的操作及功能实现总有些许的不同,而教师不会每更新一次就将新的功能、内容向学生普及,这反映出学生没有软件操作及运用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实施教学改革,将CAD课程体系独立出来,建立其自己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独立教学。CAD实验课程体系应分为三部分:工程设计工具、CAD与三维设计及三维CAD建模。

工程设计工具:定为必修课,大一开课,为期一学年,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工具使用基础,如:文档、二位绘图、三维造型等,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CAD与三维设计:定位全校选修课,选课年级为二、三年级,该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三维造型设计思想,掌握专业基本操作、工程图绘制、建模等,并能够活学活用;

三维CAD建模:课时:定为研究生选修课,该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增加课时加深研究生对CAD软件技术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拓展科研空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CAD领域最现代的技术。

以上三门课程有先修后续的关系,按照以上的顺序教学可以使学生首先建立三维的工程设计理念,再进行三维设计与CAD软件的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软件的操作及运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2 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

2.1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

为提高学生对CAD软件的运用能力,加深对CAD的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改革,以促进CAD实验课程顺利进行。主要的改革内容如下:

(1)、不断将CAD实验课程体系平台扩大,建立CAD实验课程体系的网络平台,整合教师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题库和相关资料,并将其投入到平台中,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甚至还可以根据科研的实际情况自创实验项目,通过平台资源自助实践完成。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实验环境,提供CAD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及资源共享的平台。

(2)、根据学生情况及CAD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编制实验教材。每所学校的学生特点不同,对CAD课程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根据学校的特点编制单独的CAD实验教材可以最大限度的吻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提高授课效率。也可以尝试使用电子考试提交系统,探索网络化教学的途径。

(3)、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现代设计方法的内容,启发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去分析与设计,并与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开阔学生工程设计思路,提高学生工程设计水平与创新思维。

2.2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CAD实验课程更新速度快,每年都会有新版本推出,为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与时俱进。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团队进修,保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提高软件的使用及维护水平。此外,教师队伍还可以参与专业科研,在科研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编出更科学的实验教材。

3 结语

将CAD软件的操作从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建立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增加CAD软件学习课时,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前,掌握设计工具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更好的进行操作,深入理解CAD课程软件,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建立更专业的实验环境,制作更优质的多媒体课件,编写更详实的实验教材,实现学生自创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这些工作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三维CAD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及自身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晓雯.CAD-CAM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04)

[2] 王伟兵,张冬梅,李玉菊,高伟.CAD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08)

[3] 曹建树,王殿君,代峰燕. 应用型本科“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5)

[4] 董丽琴.三维CAD在机械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9(9)

第9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自主学习;个性培养

1基本情况

江汉大学每年有新生3 000多人,其中理工科学生约占1/3,文科学生占1/3,艺术体育类学生1/3。全体学生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存在以下一些矛盾:

艺术体育类学生虽然有学习需求,但是程序设计课程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学时压缩严重导致计算机基础课学时无法保证,原有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必须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学生的差异化日益明显[1],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变得尤为迫切。

针对以上情况,江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提出了改革目标和方案。

2教学改革框架

我校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在教育部文件的指导下,加大创新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2],构建具有江汉大学特色的适合江汉大学学生现状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2.1完善课程体系

改革方案以1+X为思路,每个专业都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方案。其中1就是大学计算机基础,X指一组计算机课程。目前,这一组课程一般指一门必修课+若干选修课。整个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各专业可根据自身专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具体指导方案如表1所示。

第一、二学期开课后,各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根据专业需要组织学生选修其他计算机课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负责开出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程,保证大学学习期间计算机教学不断线。

例如,一个理工科学生,入学后应完成1+X的计算机学习,1指大学计算机基础,X分两层,X1为必修的程序设计课程,X2为适合自身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课程。

2.2改革教学模式

我们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采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如图2所示。

图2课程教学学习体系

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包括三部分,一是计划内的64学时(包括实验和上机),全部在多媒体机房教学,实现二者合一;二是基于网络教学的自主学习,通过开发E-leaning学习系统构建自主学习资源和环境,建议根据课程性质配套1/4学时的自主学习

时间,指定专门教师在网络上辅导;三是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机房,供学生自学。

3教学改革实践

3.1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体系

我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机房上机模式,实现机房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开放式自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管理上,把基于行政班的教学逐步过渡到打乱班级的分级教学[3],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实际操作中,教师分班和学生选课可以并行。

在教学上,把授课和上机结合起来,统一在机房教学,把学与做结合起来。通过“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角色转变传统的思维方法,达到效率最大化。

在学时分配上,将学时分为计划内授课上机学时、自主上机学时、开放上机学时。计划内64学时包括原有的授课及上机部分,新增加24学时免费自主上机学时,如果学生感觉学时不够,还有开放的自费上机学时。这样,从周学时来看,至少实现4+2的分配模式。即每周4学时计划内授课上机+2学时免费自主上机。

3.2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

我们大力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控制系统开展教学,通过实验管理系统和作业管理系统控制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采用基于校园网的E-Leaning自主学习平台构建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4],最后使用考试系统进行检验分析,如图3所示。

图3教学管理系统

教师利用投影设备授课,利用“凌波”等控制软件追踪学生课堂上机实验过程。教师开发实验管理系统,为学生的上机管理提供支持。教师开发作业管理系统,保证学习过程控制。教师通过校园网构建课程

自主学习平台,开发大量的E-Leaning网上学习软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还与学生实现交互。

3.3建立明确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提高积极性和关注度。

在课程评价中,除了期末考试成绩外,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大作业完成情况、项目的最后结果及平时表现在总体评价中占主要地位。要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或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或成果为依据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

4教学改革成果

根据以上改革思路,2002-2009级学生开课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和图4可以看出:从2006年开始,全校统一开始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7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该课程已成为全校新生的必修课,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第二层次课程也在逐年递增,2008级培养计划中,第二层次课程已经作为必修课加入。在2008-200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中,开课率比上学年有了本质的提高。第三层次的选修课建设也已经纳入了规划中,开设比例有所上升。

5具体问题与分析

5.12009级教学计划规范化问题

学校领导和教务处针对2008级教学计划中的问题,专门组织全校教学院长对2008级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2009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如下问题:

1) 第二层次课程的开课率比2008级有较大下降。

2) 仍有部分学院没有按照要求安排第二门课程。

3) 部分专业没有要求学生必修第二门课程。

4) 同一门课程的课程代码、授课学时仍然非常混乱。

出现以上情况表明各学院对计算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需要继续巩固现有成果,改进现状。

5.2教学体系与教学管理问题

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继续加强统一管理,在教务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继续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开设,并与各学院继续协调完善教学内容。

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将部分2010级计算机课程安排入机房。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继续探讨学生的自主上机模式。

5.3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专任教师队伍。应鼓励非专任教师承担计算机公共课程,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非专任教师的资格予以确认的情况下,由数计学院统一调配和协调。

5.4机房管理系统建设问题

尽快完成新增机房改造计划,加快对原有机器设备的更新。建设与改革方案配套的机房管理系统。

5.5第三层次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目前,自主选修课程还是空白,而这不利于从个性化角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因此应开出具有完

善体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